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

时间:2022-06-05 22:08:28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1

1、余雨晴

指导教师评语

余雨晴的论文《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基本完成了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论文介绍了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并设计了基本的网站雏形。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开题报告有实施方案,并按要求完成外文翻译,设计基本合理,对网站建设提出了个人见解,作者基本掌握了网站建设的基础理论。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余雨晴的论文《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基本完成了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论文介绍了设计思想、制作过程,并设计了基本的网站雏形。网站设计基本上合理、科学,表明作者基本上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余雨晴的论文《高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基本上完成了网站的设计任务,设计基本上合理、科学。该生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答辩时能基本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及格。

2、杨婷

指导教师评语

杨婷同学的论文《PLL技术及其应用》,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论文在详细分析PLLIC电路的基础上,利用锁相集成电路设计了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运用LM音频锁相环芯片设计,同时结合定时器芯片和三端集成稳压器等组合而成,设计合理。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对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电科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杨婷同学的论文《PLL技术及其应用》选题具有实际意义,较好地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论文在详细分析PLLIC电路的基础上,利用锁相集成电路设计了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是运用了LM音频锁相环芯片设计,同时结合定时器芯片和三端集成稳压器等组合而成的电路。设计合理,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电科专业相关的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杨婷同学的论文《PLL技术及其应用》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论文利用锁相集成电路设计了红外自动控制水龙头电路,设计合理,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该生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良好。

3、王锐

指导教师评语

王锐同学的论文《基于FPGA技术的电子密码锁》,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设计)任务。论文采用EDA技术通过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数字密码锁进行了设计,描述了数字密码锁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设计流程、模块划分及总体和各模块的VHDL源程序,并且给出了数字密码锁设计的仿真结果。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王锐同学的论文《基于FPGA技术的电子密码锁》选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基本上完成了规定的任务,主要工作包括用EDA技术通过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数字密码锁进行了设计,描述了数字密码锁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设计流程、模块划分及总体和各模块的VHDL源程序,并且给出了数字密码锁设计的仿真结果,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没有具体实现。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王锐同学的论文《基于FPGA技术的电子密码锁》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认为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行文基本流畅,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本文尚存在全篇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完全实现等缺陷。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4、周洋

指导教师评语

周洋同学的论文《纯音听力计的设计与实现》,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从听力计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现状出发,基于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要求的分析,论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法和纯音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实现过程。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周洋同学的论文《纯音听力计的设计与实现》选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基本上完成了规定的任务,从听力计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现状出发,基于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要求的分析,论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法和纯音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实现过程,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论文基本上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周洋同学的论文《纯音听力计的设计与实现》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行文基本流畅,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本文尚存在全篇结构不够合理、设计没有完全实现等缺陷。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5、李思静

指导教师评语

李思静同学的论文《调频电路及其设计》,很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论文采利用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发射接收技术及高性能的专用发射与接收集成电路,设计了一套基于BA和CXA的小型无线调频立体声系统。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较好地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开题报告实施方案,能出色完成外文资料的翻译,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李思静同学的论文《调频电路及其设计》选题具有实际意义,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论文采利用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发射接收技术及高性能的专用发射与接收集成电路,设计了一套基于BA和CXA的小型无线调频立体声系统,表明作者很好的掌握了调频通信方面的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李思静同学的论文《调频电路及其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作者设计了一套基于BA和CXA的小型无线调频立体声系统,作者很好的掌握了调频通信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好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行文流畅,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优秀。

6、王莉

指导教师评语

王莉同学的论文《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论文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遥控系统,包括发射电路的设计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远程遥控功能。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对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王莉同学的论文《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选题具有实际意义,较好地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论文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遥控系统,包括发射电路的设计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远程遥控功能。设计合理,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王莉同学的论文《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论文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遥控系统,包括发射电路的设计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远程遥控功能。设计合理,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该生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行文流畅,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良好。

7、赵霞

指导教师评语

赵霞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较好地完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及留言板模块和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结构设计与编程。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合作完成,赵霞同学负责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赵霞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选题具有实际意义,较好地完成了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网站设计合理、科学,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赵霞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较好地完成了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设计合理、科学。该生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良好。

8、周星

指导教师评语

周星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较好地完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及留言板模块和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结构设计与编程。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周星同学负责网站页面的设计和留言板系统的设计。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周星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选题具有实际意义,较好地完成了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开发主要包括网站页面的设计和留言板系统的设计。网站设计合理、科学,表明作者比较好的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周星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较好地完成了网站页面的设计和留言板系统的设计,设计合理、科学。该生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论文撰写符合规范,答辩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良好。

9、蔡凌云

指导教师评语

蔡凌云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了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完成,该生主要负责数字调频发射机的数字调频调制模块部分的设计。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蔡凌云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了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完成,该生主要负责数字调频发射机的数字调频调制模块部分的设计,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论文基本上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蔡凌云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数字调频发射机的数字调频调制模块部分的设计基本合理。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10、张佳富

指导教师评语

张佳富同学的论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基本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展以及应用做了介绍,设计了基本合理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张佳富同学的论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基本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展以及应用做了介绍,设计了基本合理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论文基本上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佳富同学的论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其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基本合理。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11、李薇

指导教师评语

李薇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了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完成,该生主要负责系统在DSP方面的设计。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李薇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研究任务。论文主要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实现了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完成,该生主要负责系统在DSP方面的设计,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论文基本上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李薇同学的论文《数字调频发射机的设计》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系统在DSP方面的设计基本合理。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基本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12、宋治桦

指导教师评语

宋治桦同学的论文《射频功率放大器》,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地设计任务。论文通过图例和对比进行分析,阐述了射频功放的基本理论;在研究了射频功放的工作状态、负载和调谐等外部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外语资料翻译尚可,论文格式基本规范,论述基本准确,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符合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宋治桦同学的论文《射频功率放大器》选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基本上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在研究了射频功放的工作状态、负载和调谐等外部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基本合理。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通过对宋治桦同学的论文《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审核,认为该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认为完成了毕业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内容,答辩时能较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

经答辩小组讨论,答辩成绩定为中等。

13、邹元杰

指导教师评语

邹元杰同学的论文《基于单片机STCCLED点阵显示》,很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系统以STCC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温度测量,实时时钟芯片和数据存储技术并配合软件,实现了温度的测量、时间、数据掉电不丢失等功能,最终很好地完成了规定任务。该生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实际动手能力强,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同意该同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评阅教师评语

邹元杰同学的论文《基于单片机STCCLED点阵显示》,选题具有实际意义,完成了规定的任务。系统以STCC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温度测量,实时时钟芯片和数据存储技术并配合软件,实现了温度的测量、时间、数据掉电不丢失等功能,最终很好地完成了规定任务。毕业论文撰写符合规范要求,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

同意该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评语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2

【关键词】师范院校 美术师范生 职前培养

在高校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时期,对如何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使其全方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作为西部地区,新疆也制定了长期的教育改革计划,而新疆师范院校责无旁贷地成为教师教育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美术师范生的培养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双语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美术师范生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对目前美术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一、美术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从现状分析,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担任美术教育课程的教师除了个别教师从事过中小学教育工作,对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现状及新课程改革了解外,其他担任美术教育课程的大部分都是纯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更多是对专业技法的单一传授,对课程改革的目标、性质、内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学观、学习观等了解得不够。

2.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不尽合理

课程在学校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普遍重视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在美术课程性质中要体现人文性质、多元文化性、科学性,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前,新疆师范大学也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调整,美术教育专业共开设了30门课程,但主要以技法课程为主,专业理论课程较少,主要有中外美术史、课程与教学论、艺术概论等几门课程。构建学生人文素养的其他主要课程,如美术批评、美学、美术教育史、视觉心理学、色彩心理学等尚未开设。

另外,在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弱化了美术创作的教学过程。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一般是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学期进行,也就是所谓的毕业创作,在其他时间及课程教授过程中,没有美术创作环节,这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意识不高,使美术创作的实践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在基础美术教育中,美术创作贯穿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教育阶段,需要引导学生从儿童到成人从事不同形式的美术创作活动。

3.美术“双语”教育基础薄弱

“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提高的重中之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民族班的学生在进校后先上一年的预科班,之后才正式进入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在本科四年的专业教育中,开设了专门的一学年144课时的专业汉语课程,其他专业课程的进行除了较少的民族教师用民汉双语进行授课外,汉族教师担任大部分课程,但在语言上几乎没有能用双语授课的汉族教师。民族班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预科班,双语基础相对较好,但是大部分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授课过程中,民族班学生对专业知识还是不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表达。而汉语言班,从2011年也开始了民族语言课程的学习,一方面由于课时量少,另一方面,汉语言班不像民族班有一年的预科系统学习,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同时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又没有民族语言等级考试的规定,在进入岗位时也没有语言的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其课程结束后,汗语言班水平只达到会用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交流的水平,使美术“双语”教育出现一边倒的状况,不能从根本上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4.高校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单一

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是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目的是否实现的一种手段。现代美术教学评价除了为学生学习结果做评价外,还注重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其评价的反馈功能、调节和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而在当前高师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中,主要运用终结性的评价形式,即在一门课程结束后,按作业质量给出相应的分数,这种单一性的评价形式无形之中导致学生单一的美术评价观,不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多样性美术评价观的要求。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加强师范院校美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中小学教师培养是一个动态的、完整的体系,如果高校教师不关心和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就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去培养合格的师范生从事基础教育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鉴于目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师范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笔者认为,担任师范教育专业的教师应系统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件与指导精神,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性质、内容等。首先要建立新的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以及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结构和特点。其次,在理论层面的基础上,还应分批组织教师不定期到中小学进行了解,对其教学情况、教学环境及新课程与高校教学的适应性方面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亲身感受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现场。不仅是从理论层面,还要从实践层面加深自身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2.深化高校课程体系,凸显美术教育的师范性特征

深入到高校教学实际,我们会发现高校美术教育脱离基础美术教育的情况较严重,课堂上很难听到关于中小学美术的话语,听到的大多是如何画好画的问题,在教材里极少看到涉及基础美术教育的内容,看到的大多是国画、油画等“纯艺术”的内容。

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看到,美术教育的师范性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在现有基础上补充美术批评、美学、审美心理学、视觉心理学、美术教育史及美术创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审美能力,建立批判反思精神,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体悟和掌握相关的技巧与手法,提高对美术的敏感性。

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整个教学目标的实施效益,也是师范生素质整体提高的有效途径,要根据多学科美术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课程设置就要遵守循序渐进与综合汇通的原则上,凸显美术教育师范性特征。

3.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提高汉族教师及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积极性

提高“双语”教育,一是要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师资队伍建设,并吸收兼通维吾尔语的汉族教师,其次,强化汉族学生学习维吾尔语的意识,为学生营造民族语言的使用环境,例如,可以开展维吾尔语角,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第三,维吾尔语学习不能仅仅体现在专门的维吾尔语课程中,要在所有课程以及整个教育阶段都应有所体现,应扩大学习范围,除了学习基础专业词汇外,更多是让学生了解彼此的文化,在走上有“双语”教学需要的中小学岗位后,可以更快地融入当地文化,更好地与当地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传授和有利于专业的发展。最后,可以借鉴民族语言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各种形式和有效体制对讲汉语言的学生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

4.加强高师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传统美术教学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今天我们的评价更应侧重素质教育的精神,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美术学科的独特属性,体现出美术的多样化、个性化与创造性特征。因此,我们的评价应依据这一学科特征,采用相对量化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评价合情合理。评价不能仅限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单一评价,要让学生学会评价教师的教学,让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并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教师的自我评价,可以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学生自评、互评,可以学会学习和自我

教育。

欧美一些国家,在教师培养上要求职前学生能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能描述一件艺术作品中的形式要素,评价不同美术团体的作用,能对美术作品写评论性的文章,能找出和识别美术评论的作用,评价多种审美价值,也就是主张在宽松的环境中促进教师自身主动发展,因此,高校美术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评价观,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

总之,美术师范生培养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结构形式。从纵的方面看,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奠定,以及教学、实习、科研等构建,是实现师范生培养的总体目标;从横的方面看,校内合理的教育类课程安排、基本功培养和校外的教学实习等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才能有效促进美术师范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注:本文为“新疆师范大学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专项研究课题资金资助,项目编号:XSJY(S)2012015]

参考文献:

[1]藤守尧.美国艺术教育台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余洋,马晴.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3

[关键词]校园网;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建构主义

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校园网的运用,把现代教育技术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大学英语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校园网强大的交互性优势,充分结合语盲教学重在交流的规律,构建—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网络英语环境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把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同网络(尤其是校园网)结合起来,搭建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利用网络来辅助大学英语教学。

一、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创设的理论依据

首先,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U.Cunninghann,1991)该理论强调学习的四大要素为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的校园网络学习系统正好能够为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理想的条件。该理论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带来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整个大学英语教学平台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英语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利用网络技术特性,设置语言的输入所需要依托的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习者能够利用必要的英语学习资源(如网上的信息材料、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文字材料等),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合作式、个性化和主动式学习。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把语言能力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行为,从而实现语言输出和新的意义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利用校园网构建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第一、丰富真实的网络学习内容能满足不同智能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根据构建主义理论,英语教学应注重个体心理表征的不同,关注学习者个体智能的差异性和可塑性。英语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期能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的潜在智能。英语网络教学以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呈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获得各类不同的信息,主动构建知识意义。例如:不同智能的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访问一些知名杂志的网站获取大量真实性阅读材料;通过MSN或BBS论坛进行网络英语交流,或开展实时的网络辩论等活动;还可以访问网络音乐或影视网站、通过网络视频点播的方式,观看网上电影、欣赏美妙动听的歌曲。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到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消除文化“贫血”的现象,而且还发展了自己的潜能。

第二、网络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平等性。网络英语教学突出了学生在的主体地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和水平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可以选择教育、教学内容,重组教学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对学生语言学习进行必要的帮助、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等。因此,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英语教学真正实现了教育民主化,体现了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突破了时空限制。不论年龄、性别、地域、信仰、经济等因素,都具备了平等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平等地参与到网络英语课堂学习的权利。

第三,网络教学有利于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孕育着教学评价的改变,将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改革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新构建包括定性和定量数据的形成性评估体系,突出了听说能力的考查并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通过评价改革老师教学,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纳入评价体系中。形成性评价包括网络自主学习、期中测试、作业和课外学习。终结性评价,即课程考试,学生每学期达到规定的自主网上学习时数,完成规定的网上学习内容,网上单元测试,才有资格参加课程考试;课程考试以语言综合能力测试为主,从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在考试形式上增加了主观题的比例,增加了听力测试的比重(35%)。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做法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网络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教师转变观念与重新定位角色。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英语教学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效率,但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知识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方式,还要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其职能需从“教”转变为“导”,由主宰者转向参与者。完成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型转变为课堂+网络型、知识传授型转变为知识+技能训练型、教学主导型转变为教学辅助型、单纯教学型转变为教学研究型、基础课程型转变为基础+专业课程型的大学英语教师的5个转型。

第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转变。网络所倡导的社会资源共享性符合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新需求,网络教育为解决现代教育资源缺口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以文本为主的教学内容,将逐步被包含音频、视频、动画、图形、电子白板等多种媒体形式替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网络化英语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智能化。更重要的是,网络化英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化教学模式,通过把教学内容数字化并存储在服务器上,学生就可以完全做到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从“教学”转变为“导学”,从以传递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设计教学为主,从训导者转变为启发者、组织者转变为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类型教学方法的构建。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4

Abstract: The challenge of the era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ests for postgraduate English level, thus the postgraduate English teaching also needs further reform and perf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cademic English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in our college and to equip them with academic English skills match their education, the postgraduates' academic English learning requirement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se, we carries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postgraduate academic English. In this paper,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system, creating learning platform, teachers' training and practice effect are summarized.

关键词: 研究生英语;学术英语;需求分析;课程体系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nglish;academic English;requirements analysis;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179-02

0 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声音依然微弱,究其原因,这并非是单纯学术研究水平问题所造成的,英语能力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用英语撰写论文、发表演讲、参加讨论的能力依然薄弱,这无疑成为制约中国学者国际话语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的后备军,如何尽快提高他们在学术英语方面的写作、文献阅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基于此种背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能力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1 我国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及突出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通常都是开设一年的研究生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依然是强化研究生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语言技能,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本科时类似,即对词汇、语法、课文结构进行反复的操练,教学内容不外乎是一般话题的听说、写作,普通英文题材的阅读,与研究生的专业、学术方面关联不大。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手段的单一使研究生们普遍感到厌倦与懈怠,同时也导致研究生普遍缺乏专业相关的学术能力和素质,具体表现在无法用英语准确地翻译自己学位论文的摘要、学术会议上听不懂专业学术报告、无法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英语这门课程对研究生来说,只是为了拿学分拿学位而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拓展或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在通过仅开设一年的研究生英语课程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研究生英语一直被视为一门素质课程,英语本身很强的工具性特点却被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主要目的是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提高国际竞争力,只培养研究生一般的听说读写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用英语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让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英语,也就是说要提高他们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的能力[1]。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长期坚持基础教育,教学重点一直是强化研究生的一般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根据研究生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他们专业学习及科研的能力,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社会和研究生自身的需求。

2 学术英语课程建设

2.1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基于需求分析[2]。为了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变,首先,认真征求了各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英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深入到研究生及其导师中了解他们对英语的需求,并根据对我校2014级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教改小组的教师对原有的研究生基础英语课程体系进行了彻底地改革,进行了学术英语教学的试验。第一学年上学期开设《硕士研究生读写译》和《硕士研究生视听说》两门课程,教学素材主要包括符合医学学科特点的专业文献综述、经典的国际期刊以及医学科普类范文等一些专业性不太强的文章,让研究生熟悉并掌握在专业知识领域中带有特色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所选材料大多反映医学领域中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研究进展,符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需求,这样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一学年下学期开设《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英文专业文献阅读》等课程,研究生可以从中任选两门进行学习。整个课程设置涵盖了学术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使用的学术论文均来自医学专业领域的知名国际学术刊物或会议,逐步提高研究生用英语作为工具来获取医学专业信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所需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2.2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是决定学术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部分。大部分研究生由于多年基础英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也就是说初步具备了运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因为我们以研究生的专业需求为中心,采用TBLT教学法、CBI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其学术英语水平,并鼓励他们把学到的学术英语知识用于自己的专业实践。《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鼓励每位研究生选取自己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进行翻译,每周翻译一部分。学生们翻译的论文既可以是自己导师推荐阅读的经典文献,权威人士所撰写的关于医学专业的最新发展论文,也可以是自己正在撰写未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学生们自己结成学习小组,首先由组间成员相互批改每次的翻译,然后再交由任课教师进一步进行修改。课堂上教师集中讲解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同时倾听学生在自己写作或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习小组成员中出现的问题等。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不但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由于大家提出的都是自己容易犯的错误,所以大家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学习兴趣高涨。《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教学中,让研究生自己模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全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查找会议信息,进行投稿,与会方通信联系等,课堂上学生借助PPT用英语宣读论文,即席对与论文相关的问题进行答辩,讨论交流等。通过这些实际演练,学生们对国际学术会议的每个环节印象深刻,学术英语应用能力极大提高,而且提高了自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信心。

2.3 评估体系 对研究生的评定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70%,测试内容与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题型多样灵活,包括与医学话题相关的词汇、完形填空、阅读试题,医学英语论文标题优化、英汉摘要互译、社会医学热点问题写作等,综合考察研究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学术英语的能力水平。学生课堂上的发言,为学习小组成员批改作业的认真程度,模拟国际会议交流时的展示等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同时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评估学术英语课程是否满足了研究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和期望,鼓励研究生对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研究生期末试卷的成绩,更准确地了解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的进步程度,从而对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绩效作出精准的评价。

2.4 创建学习平台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3]。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引导他们利用网络上的学术英语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根据任课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及时反省、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为了配合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教改小组的成员创建研究生外语学习网络平台,及时补充教学资源,主要包括:①学术英语听力学习中心。为研究生提供真实的听力材料,包括专题研讨、讲座和专业公开课的文字及音视频材料;②学术英语写作辅导中心。提供各种在线的学术写作课程,为研究生提供多方面的写作辅导,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学习;③学术英语资源共享中心。将学术英语的课程资源放置在共享中心,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同时增加学生讨论专区,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共性的问题。

2.5 师资培养 师资力量不足是学术英语教学建设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师都是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但是学术英语教学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英语功底,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学术英语涉及专业知识,即使是一般性的文献综述都有一定的难度,基础英语教师讲授学术英语课程无疑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从基础英语到学术英语的顺利过渡,学术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根据研究生对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需求和期望,去各医学专业学院认真听专业课程,并且积极与各专业学院沟通交流,尝试编写了具备医学院校特色,并受到研究生好评的学术英语教材。通过编写教材,任课教师不但熟悉了医学学术英语的特点及其特定表达,更重要的是为学术英语课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与医学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积极主动参与他们的专业学术研讨活动,学术英语任课教师尝试将医学专业课程授课时用到的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学术英语读写译的课堂教学中,不但使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提高,也极大提高了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术英语课程的顺利开展证明,具备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的基础英语教师只要勇于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找好切入点,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定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完全胜任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3 结语

本项课程改革在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实施以来,有效激发了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研究生在医学专业方面的学术英语读写译能力,教学效果反响良好。实践证明,以研究生专业内容为依托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不仅符合未来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有利于提升研究生专业学习及科研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科技人才。但是由于我校改革研究生英语教学,开展学术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学术英语教材编写、师资队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尽管在教改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困难,相信经过我们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未来一定会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学术英语教学队伍,为医学研究生将来从事科研与交流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 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47-50.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5

[关键词]东盟语种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32-06

近年来,尤其是自200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社会对东盟语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东盟语种专业也由此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设东盟语种专业,尤其是广西、云南两地高校,更是把东盟语种专业作为地方特色专业着重发展。东盟语种人才的培养应致力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实习实训是东盟语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实训的质量决定了高素质人才的水平和素养。本文从学生的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和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分析研究了目前东盟语种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现状,以期为东盟语种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一、东盟语种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生实习实训现状分析

早期致力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政治、文化交流,开设了东盟语种的高校有: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等。2003年之前,这些院校培养的东盟语种人才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2004年后,广西、云南两地高校也纷纷开设东盟语种,且多以高职院校为主,主要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原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华侨学校、贵港职业技术学院、百色学院、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钦州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独立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独立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红河学院等。这些开设东盟语种专业的学校,多是以“双校园”“2+1”“2+2”“3+1”等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双校园”即国内校园加国外校园,“2+1”“2+2”“3+1”模式即前两年(或三年)在国内大学学习,后一年(或两年)到语言对象国学习实践。按照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国内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同时各大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相关实训课程;在国外,学生除了继续学习相关理论课程之外,还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实践锻炼,例如企业顶岗实习。

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学校以“立足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广西新发展,面向东盟,接轨国际”为服务面向定位,以“为民办学、大爱无疆、以生为本、立德树人”为办学理念,以“大爱”文化为核心价值,以“留住中国魂、做好国际人”校训为大学精神,以“办人民满意大学”为办学目标,致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国际型的“五型”人才,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国家战略服务,为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秉承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广西外国语学院致力于打造“外语+经贸+中文底蕴+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建设了一批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技能、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目前,广西外国语学院已建立的校内外、国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见表1、表2、表3和表4:

二、东盟语种专业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1.早期开设东盟语种专业的学校,教师多数资历比较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职称较高。大部分教师有到语言对象国进修学习经历,有些是华侨,对东南亚国家情况较熟悉,语言运用自如。也有一些教师是在企业或相关行业有多年从业经验。这些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他们从事高等教育多年,有着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这些教师长期将精力集中于科研创作,在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指导方面,难免在精力上有所限制。这些教师也存在实践教学理论与技术的老化现象,对于现代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接触较少。在科技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这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国际型人才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2.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带动起来的后期开设东盟语种专业的学校,教师多数是刚大学毕业就去到另一个大学工作。身份从一个本科毕业生马上转换到大学教师,这些教师从心态和心智上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转型。这些教师本科专业多数是学习东盟语言,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在企业或相关行业工作的经验,且缺乏教学和管理经验,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比较薄弱,在实习、实训教学方面也缺乏理论指导。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遇到问题时也很难得到老师们的正确引导。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东盟语种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东盟语种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我国各大高校根据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教育教学的规范和要求制定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且具科学性和时代性。然而在执行过程中,真正落实到实际当中的方案和目标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很多学校重“理论”而轻“实践”,这是造成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

2.实践教学管理欠规范。目前国内高校东盟语种专业尚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学生在实习过程当中很难得到学校、教务处、二级学院以及企业的监督,遇到问题也只是凭经验处理。学生在企业定岗实习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安全保障措施。

3.实训课程设置存在不足。关于高校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设置,专科实习实训教学应占教学总学时的50%以上,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应占教学总学时的25%以上。但在教学计划修订过程当中,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此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缺乏也是造成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因素。

4.与国外交流办学时学校衔接不够。学生在完成国内理论课程及相关实训课程后,后一年或两年是在语言对象国学习实践的。一方面学生继续完成国内没有完成的理论课程,另一方面由对方学校安排或学生自主选择到企业定岗实习。学生在语言对象国学习实习期间由交流合作院校协助管理指导学生,但是国内大学跟语言对象国合作交流学校衔接不够,关于学生学分、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环节的安排、落实、指导、考核方面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学生实习很多以“放羊”形式开展。

5.教师指导“纸上谈兵”。东盟语种专业学生的企业定岗实习多数是在语言对象国进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单位、条件、情况并不了解,有些教师在岗位期间极少到语言对象国学习或访学,对语言对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民情的变化并不了解,对学生实习单位也知之甚少。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只是“纸上谈兵”,完成形式上的任务。

四、东盟语种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

1.评价主体单一。目前东盟语种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一般由国内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实习实训报告以及对学生的印象做出。东盟语种专业学生的实训课程包括国内和语言对象国学校开设的实训课程,实习则多是在语言对象国企业定岗实习,所以学生的实习实训考核应由国内和语言对象国学校共同执行,并由双方学校的教师共同参与指导评价。另外,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尤其是在企业定岗实习过程中,是以一个准“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和管理自己,所以学生本身应该对其自身能力的体现和发挥作自我评估。再者,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的最直接的管理单位,对学生实习时的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规范操作、安全措施实施等最为了解,所以企业应参与到学生的实习质量评价中,其意见也应占一定比例的权重。

2.评价方式单一。理论考核是中国应试教育的最大特点和产物。目前东盟语种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考核以理论考试为主,以学生的分数论高低,这不仅不符合学科应用性极强的特点,不利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重结果,轻过程。学校考核往往以学生最后一纸成绩或学生的实习实训报告和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实习实训效果,这不仅给考核带来偏差甚至带有指导教师主观感彩,还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学生只要进步了就是往成功迈进了一步。

4.忽略“评价”的功能。通过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评价,及时调整和纠正不合理、不恰当的做法,积极鼓励和表扬做得好的,做到学生和指导教师间的自我反省,将实习实训活动向培养目标引导,这是“评价”活动的一大作用。但是在实际当中,往往忽略了评价功能的应用,达不到评价的效果。

五、结语

东盟语种专业在实习实训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和企业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实习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共同努力,认真落实和监督实习实训教学每一个环节,才能保障实习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实习实训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郭航.关于民办高职实习实训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23).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6

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邳州市教育局教学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研工作方式,围绕“推进课程改革均衡发展”这一中心,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扎扎实实地抓好新教材培训、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三项重点工作。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大力弘扬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加强新教材培训,开展“钻研新教材,运用新理念,构建新模式,探索新教法”的系列活动,推动我市小学课程改革健康、均衡发展。

2、以“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为核心,结合新教材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以优质课评选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3、进一步研究教学评价、考试改革问题,加强教学质量测评,促进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确立现代课程观。

通过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切实掌握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的基本精神,并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努力把新课程理念落实于各科教学之中,贯彻于各种听课、评课、考核及研讨活动之中,贯彻于教师评价、教学评价之中。

2、认真学习研究新教材。

教研室于二月下旬召开新教材培训会。在县级的培训以后,各镇教办都要组织镇级的培训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听讲座、观摩课、专题辩论等等,要把读教材、学教材、分析教材和听课评课结合起来,和集体备课结合起来,通过学、议、听、评等系列活动,使每一位教师切实掌握新教材的教学目标、编排理念及课型特点,真正用好教材这一主要课程资源,推动课程改革。

3、业务学习要常抓不懈,形成制度。

要合理安排业务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倡导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把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诸如“我与课改共同成长”、“学习、对照、反思”、“课改论坛”、“读书沙龙”等主题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优秀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二)深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发挥教学骨干的引领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要扎扎实实地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计划要细化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以及检查、奖惩措施。以“教学中的问题”为抓手,通过活动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直接组织者,要实行教研组长管理评价制度,明确教研组长的职责,要给教研组长留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空间,充分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

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引领作用。教研室继续开展青年骨干教师教研沙龙活动,并组织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举行送课到校活动。各镇教办也要组织本镇骨干教师或邀请兄弟单位骨干教师举行类似的活动,以此浓化教研氛围,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

2、集体备课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要形成“备、说、议、上、听、评、改”的系列活动。要做到一个保证(即时间保证);两个明确(即内容提前通知,人人明确;任务提前下达,人人明确;);三个落实(即人人有书面发言稿落到实处;此次有记录落到实处;期末有总结和奖惩落到实处)。使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备课组的讨论交流和个体的认真钻研,切实把握各学科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系和编排特点,明确各阶段、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都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科学地处理教材,编制出优质的个性化教案。在此基础上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整合应用,提高课程实施实效。

3、深入课堂,加强调研,以督导促提高。

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教学工作管理文件中关于校长进课堂、课堂教学行动计划、课程改革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和督导,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办要组织人员开展课堂教学督察评估工作,对每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价;学校主要领导、业务干部要坚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指导;教研室继续进行不定期的教学调研活动,并将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在《实验通讯》上通报全市。

4、加强新教材课题研讨,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研究实效性。

要认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靠课题研究放大学校的亮点,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本学期,继续围绕“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主课题,结合课程改革新教材课题研究,深入地开展研究活动。各镇教办、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课题研究重在落实,研究计划要做到专题明确、内容具体、时间人员落实,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资料积累。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搞好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落实教育局教学质量报告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提出的教学质量评价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搞好自下而上的质量报告和自上而下的质量调研督查。各教办要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每学期至少两次。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后,教办要及时将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教导教研室。教研室将把各镇上报的质量报告材料汇总、分析、归档。

2、搞好阶段性的教学质量检测与分析,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各教办要进一步总结近几年来考试改革工作的经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要认真组织好每一阶段的学生素质考查,以此诊断教学、引导改革、促进师生的发展。教研室将在试卷的命题方面作进一步的研讨,力求更贴近新课程的理念,更贴近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本学期起,教研室将加大对教育质量调研、测查、监控的力度,以不定期、不定点的抽样考查分析的形式,对我市小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3、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深化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我们要认真领会《纲要》精神,检查和反思我们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改革评价的措施,努力使我们的评价工作更贴近《纲要》的要求,使我们的评价工作真正地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发展。教研员将认真研究各学科的特点,对学校的教学评价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各教办、学校也要在这方面下一点功夫,求一点突破。

四、各学科教研思路和指导意见

[语文学科]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网络基地建设为平台,以教学常规为规范来整体推进学科发展,力争使我市小语学科的各项工作更趋规范、科学、高效。

(一)研究的主要专题

围绕着“发挥教材优势,以‘学用’为基本出发点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这个大的专题,深入探讨“苏教版教材的课文、练习、作文的编写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在阅读、写作中的表现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怎样优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环境,创设学好语文的条件”、“怎样科学高效进行言语表达技能的训练”、“怎样有效实施语文教学评价反馈工作”、“语文教学活动从备课、施教,到评课、总结全过程的最优化”等。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教材培训,进一步领悟教材编写的“潜台词”,在备课、上课中落实“文本细读”,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

重点做好三、四年级的教材培训。除了学期初集中培训以外,通过校本和教师自我研训,重点达到如下目标:

(1)确立“学用意识”,注重“言语表现”,推进教学转型,真正发挥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让“长线结合”和“短线结合”落到实处;

(2)正确把握教材“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找准各年级的训练重点,增强目标意识;

(3)把握作文编排的理念,以完成每一次的习作为中心,抓住构思、起草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欲和言语表现技能。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教研室将组织精干力量研究《发挥教材优势,以学得促进习得的实践研究》这项课题(课题已报省教材编辑部),进一步巩固我市前几年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把我市优秀经验和新课程理念联系起来,建构新课程背景下以“言语表现”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实践语文教学“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走一条求真务实的教改之路。

2、建立“行为跟进”的调研、研训机制,进一步落实教育局下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加强教学建议的执行和管理,夯实课程实施基础,使之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进一步落实新的教学“五认真”,倡导有效的集体备课。

各校校本教研与教学常规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行为跟进”的研讨机制。“行为更进”这一校本教学研究形式的主要操作流程是:“发现问题、生成主题——围绕主题的文献资料研究——第一教案、教案研讨——第一课堂、反思、研讨——再进课堂、再次研讨……”从表面看,这样的校本研修的确是以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更进为目的的,但其内核在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智慧,在更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积淀和生成实践的智慧。

为落实课程实施的常规,本学期将近一步加强调研,改进调研的形式和内容,从研究重点中选取“切入点”,注意“行为更进”,增强调研的实效。

在抓好各项常规的同时,各单位进一步重视写字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习字册等资源,以及每一次作业等机会,立足一个“小”字,坚持一个“实”字,做到一个“严”字,追求一个“恒”字,把学生的写字抓好。重视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的培养。

进一步加强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尤其要开展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适当的时机将举行口语交际教学的研讨活动。

倡导开展诗文诵读的活动。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本校实际,开展读好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认真做好毕业班的有关工作,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市教育局的精神,对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不断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课题为抓手,花更大力气研究课堂教学,加强特定现象的生成性研究,以优课评比及优课展评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现阶段重点解决教师“文本解读”和“有效对话”这两个方面教学行为的能力。本学期通过开展优课评比、优课展评和学术沙龙,创设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的平台,为教师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各单位在抓好“人人过关、评定层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常态课”、“常规课”的研究,注意发现新人,培养新人,及时总结经验,精心培植典型,进一步提升研究品质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期形成本地特色。

4、以“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为重点改进试卷的命制,不断完善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形成不定期随机抽样测试的新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进一步改进试卷的命制,加强“积累”和“运用”的内容。着眼于“学用”,阅读部分增加“感悟”和“迁移”的内容。大力改革作文的考核,根据年段作文的目标,加强片断练习、情景练习,注重向生活开放,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言语想象力和言语创造力。

加强抽样评估,理性分析学生素质,从学生的语文素养状况思考和改进语文教学。

[数学学科]

(一)研究内容:

1.学习、实践新教材,以新教材解读新理念;研究、改造旧教材,以旧教材实践新课堂。

2.加强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研究,促进课程标准理念的有效物化。

(二)研究措施及主要活动:

1.加强教材的学习研究工作。

本学期,教材使用的现状是:一年级调整、二年级巩固、三年级更换;第二学段仍使用大纲教材。教材学习研究的重点是:一方面研究、领会新教材,上出“新教材、新理念”;另一方面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大纲教材的改造,上出“旧教材、新课堂”。各镇要把教材的学习、研究、改造贯穿于学期始终,要把教材的学习、研究、改造纳入到有效性教学研究活动中去。

2.开展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工作。

为了迎接徐州市优质课评选,检阅我市小学数学课堂研究现状,从上学期起,我们在全市开展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系列活动。活动虽未结束,但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教育局分管局长、教研室主要领导一直亲临活动现场指导、指挥、调控;二是影响广泛,各镇积极宣传发动,并开展镇级选拔、培训工作;三是认真参与,参赛教师积极准备,有备而战,表现出较好的教学素养。在前两轮选拔的基础上,三月份将举行上课比赛。上课是检阅教师教学基本素养的过程,是检阅教师学习实践新课标、探索有效性课堂的教学行为的过程,是检阅各镇教办、学校贯彻落实教育局下发的《课堂教学行动计划》、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过程。

3.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研究了几个学期的有效教学,究竟何谓“有效教学”?怎样实现“有效教学”?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能达到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就是有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吃透重难点,找准切入点;培育生长点,激发创新点。认真分析学情: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及身心状况的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从哪里起点,思维在哪受阻,用什么样的方法打开思路,克服思维障碍。

积极的交往互动。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行为、情感、认知同步参与。

改善学习方式。发现、接受、探究、模仿、动手实践、练习都是学习方式,要根据内容、对象、环境科学合理地运用。自主探究:先抓好探究点,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让学生去探究;自主探究与有意义接受互助互补,相辅相成;能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因素:活动任务的思考性,教师给予的程序性指令与活动线索,学生获得材料的合适度。合作交流: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使学生有合作的需要;分工明确,对合作的成效要进行评价。

恰当的评价激励。评价的目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自信心得到增强;错误得到纠正;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过多的廉价表扬使学生自以为是,受不了挫折。相反,不敢指出问题导致学生黑白不辨,耽误学生的终生。

逐步提高的练习。数学练习一般应经历的三个层次:基本练习或单项的针对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或变式练习—综合性较大的发展性练习。

为了展示优质课评选成果,促进全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教研室拟在五月份组织优质课一等奖教师开展全市送课活动。活动旨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将以“统计与可能性”教材为载体,重点围绕“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个话题,举行上课、研讨活动。

4.建立质量调研制度。

无论教学改革到哪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离不开质量监控制度的建立。贯彻邳州市教育局下发的《质量报告制度》,本学期学科质量调研实行制度化。教研室以素质发展测试为依据,有计划地深入到部分学校、部分年级开展质量调研,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教学改进意见。调研报告刊发在《课改实验通讯》上。

5.发挥网络作用,丰富教学资源。

“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各校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丰富教学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小学数学网()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建立的小学数学专业网站,网站提供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各镇教办要鼓励教师上网学习,鼓励教师进入论坛发帖交流,鼓励教师建立个人网页。

[英语学科]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市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将继续以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而展开教科研方面的改革,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我市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1、注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

1要继续鼓励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系统学习两本理论书籍以及报纸、杂志上有关教学改革的经验文章,切切实实地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要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重视科学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努力为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小学英语教育。

3要积极鼓励教师进行业余学习,努力提高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英语专业素质,为我市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2、强化教学科研常规,提高教研科研质量

1继续协助各小学就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

2加强我市小学英语教研组的建设,加强教研工作上的指导,全面提升我市各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定期深入各校听课,检查各校英语教研组的活动情况。注重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自主成长。

3通过不定期举办教学观摩课、研讨课及专题学术沙龙,为教师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教师们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探讨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等方面提供条件和机会,以促进教师教研、科研能力的提高。

4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探讨小学英语教学,创建以任务性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采用韵律儿歌、歌曲、表演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同时,要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5鼓励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同时在我市范围内继续征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6积极鼓励并组织教师撰写教学心得与教研论文,力争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获奖,力争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刊登、发表。

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实现研究目标

1帮助有课题的学校组织并开展各种有效的英语研究活动,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各校要根据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认真踏实地做好研究工作,努力达到课题的研究目标。

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继续组织中心组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使他们对英语课改起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

2抓好转岗教师的跟踪听课,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帮助们尽快掌握教学常规,提高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的能力。

3对去年考试未过关的教师继续进行基本功考试。(时间待定)

[艺术学科]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艺术课程实施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注重专业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推进艺术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主要工作:

1、进一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改方向。

艺术课是一门综合性的新课程,对每一位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想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综合性艺术课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有较为突出的特点:(1)、以人文主题和学科主题这一“双主题”而不是以单一的学科知识技能来构架教学。(2)、在艺术课上,戏剧和舞蹈这两门最具综合特征的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3)、艺术课教学要求改变以往音乐、美术教师单独备课的状况,因为这使教师间缺乏沟通而不利于形成学科的综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1)、营造艺术能力形成的环境;(2)、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3)、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4)、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每一位艺术课教师都要把把握艺术课特点及教学基本理念作为理论学习的基本目标要求,各教办要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座谈、交流,要把学习、考评结合起来,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全体艺术教师要珍惜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充分领会新的教学信息、教学理念,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的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2、认真钻研艺术教育课程教材,明确编者的意图,探究可行的教学模式。

依据综合艺术教学特色,要求全体艺术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去研究新教材,创造新的教法。在教学中,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有创意的开展教学。要掌握艺术教学的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模式。

模式一:“一科切入,兼及数科”。

指在教学中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中的某一门作为学科主题的主要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兼容其它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达到综合艺术教学。其学科目标的设定主要以“切入”的艺术学科为据。这种教学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在综合的过程中保持了某一门艺术学科的学科特征,有利于教学活动“由点及面”地展开;二是照顾到我市艺术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及他们在美术和音乐方面的学科背景,使一般的教师能够比较容易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教学条件,实施综合艺术教学。这其中“兼及数科”是实行综合艺术教学的特色所在,而“一科切入”的方式,是建立在多种学科的基础上的,所以,随着综合艺术教学活动的深入展开,不但多种学科的特色能保持,并且在实践中也会自然向整体综合的方向发展。

模式二:“多科综合”。

指在教学中围绕同一人文主题或共通的艺术要素,实现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的不分主次的完全综合。它重在使学生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能力。具体内容可以是:(1)、以班级的几个工作小组(甚至班与班)联合,集体创作和排练一首音乐剧、一幅大型美术和书法、一件大型民间工艺作品;(2)、还可以把一首独唱曲改编成一首合唱曲,经过艺术的再创作,使其艺术表现力得到加强;(3)、调查考证研究某一民族民间文化现象,并用艺术的方式予以再现(如中国的舞龙、过年)等等。这就是围绕同一人文主题的大综合形式。

3、加大力度研究课堂教学,深化艺术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艺术课堂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具体体现如下几种教学方式:

对话式: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作品共同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体验式: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热爱美,体会美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感性的,整体的方式,在意识与无意识层面的交替中,与自然景象和作品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形成更深的感悟理解。

探究式:所谓探究式,是在艺术学习中,教师或师生共同设定一个问题情境,提出一个研究主题,或确立一个活动任务,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地查阅资料,交流心得和认识,增强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生成式:所谓生成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需要和提出的问题,从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即兴展开教学。生成式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适时抓住契机。

小组合作式:合作学习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全体学生而言,强调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在此过程中要求每个成员既承但个人的任务和责任,又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和信任,有效地沟通和交流,高效、圆满地完成任务。

作为综合艺术教师,如果单纯的追求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专业知识于一体,不免过于勉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家不妨可以“传球”的方式借力使之,我们可以把“球”传向有特长的学生;其他专业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材;丰富的音像、图片资料等。

4、建立艺术教研网络,加强校本教研,培养优秀艺术教师骨干群体。

教研室将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指导全市艺术教研工作。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研讨活动。各镇成立中心教研组,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教研活动。

5、做好对我市艺术课改的调研工作。

教研室将在学期初对全市艺术课进行调研,了解艺术课教学情况,推广成功的做法,及时发现较突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组织研究,艺术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利用《实验通讯》这一园地进行交流。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业务会议。

2、新教材培训。

3、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

三月

1、评优课评选。

2、阶段学生素质发展测试。

3、青年教师教研沙龙。

四月

1、教学调研。

2、英语教师基本功测试。

3、期中考试。

4、编辑《实验通讯》(小学版)第9期。

五月

1、分片教研活动、送课到校活动

2、阶段学生素质发展测试。

六月

1、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座谈会。

2、编辑《实验通讯》(小学版)第10期。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7

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的整合的涵义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的整合。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的效果得到教育领域专家的认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

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习。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高职生的认识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他还曾用一句非常生动的话来说明整合的涵义,他说整合不是混合,不是盖浇饭,不是盒饭而是扬州炒饭。盖浇饭,盒饭你可以只吃饭不吃菜,或只吃菜不吃饭,而扬州炒饭是所有的菜和饭搅和在一起,要吃什么都一起吃。所以说,整合是融合。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高职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高职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基于专家的思考,结合本文主要内容,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的整合是指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掘和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结合高职语文的学科特点,把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式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整合的意义

1 信息技术有助于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

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生的信息和学习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适应现代教育和社会对高职生的要求,高职语文教育需要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具体地讲“在网络教学中,语文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由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自身认知结构、发展认知能力的帮助者:由传统教学信息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导航者;由传统教学中单一媒体、简单教具的制作者和使用者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为工具的合作开发者和使用者。”语文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语文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多种角色转变,老师把学习活动的主角还给学生,由“怎么教”转变为“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强调教学内容的信息化,由注重教材建设转化为教材与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网络资源强调电子教案、课件及网络资料的搜索、处理、分析、整理等等。浩瀚的网络资源要求师生加强协作,共同关注高职语文相关网络材料的建设,丰富网络资源库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材料以时间为顺序排列,从简单到复杂,记述者和学习者学习成长的轨迹。

2 信息技术推动高职学生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推动高职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由被灌输的对象变为自主学习探究的主体。根据学习专题的要求,师生尽可能的收集广泛的材料,可以将任务分解,逐一分配给每一位学生或者每一个小组,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在收集的过程中,目标要明确,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要为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服务。网络资源里有丰富的信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同时在自主学习中有了收获,自信心得到提升。

信息技术整合到高职语文学科教学中,能够培养高职生的参与意识。以往给高职生讲作文,都是老师讲评,学生接受。现在老师可以任选一个学生在BLOG上面的作文,高职生以组为单位,阅读该作文,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给出评价及修改意见,通过交流讨论,调动了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也给了学生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学习的时间、方式。网络教学能够促使个别化学习,“高职生还可以自行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步调和速度,因而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了别化教学”。

3 信息技术推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网络是一个海洋一般浩大的资源,网络学习能否成功,有个前提是培养好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现代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社会,我们的工作与生活都与信息有关,因此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并能够有效的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甄别,实现对信息的准确有效利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的整合,学生掌握的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共享与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电子文档、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高职生在对信息的识别、加工、整理、利用过程,培养从网络获取资料的能力。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高职生,不仅学会学习的方法,能加快知识的更新,并且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整合的方法

1 创建最佳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实质上是通过创设一种积极的认知情境,构造一个平和、平等、融合的学习气氛采用不同方法的策略……,组织有效的协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个体知识建构。”高职语文要重视情境学习。可以通过围绕一个主题,分解若干任务,引导学生阅读书籍、上网搜索、实地考察、在网上交流心得体会、分组协作,创设一个有趣、活动、互动的学习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使高职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高职生情感高涨可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深化”7。高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与学生现在的生活有距离,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让意境完全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体会文本的内涵和美。在这样的环境中,高职生的审美趣味会日渐提高。

2 提供丰富学习资源,促进研究性学习。

罗狄(R.Rorty)曾说“知识不是通往真实世界的通行证,而是可被利用的资源。”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合理选择资源的内容和形式,精选优秀的资源供参考学习,开拓了高职生的视野,打破了教师独享资源的状况,使学生在上课前对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效率。教师教会学生搜索资料的途径和方式,如百度、学院网络资源库,拓展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使高职工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需要的相关资料,这有利于高职生研究性学习,培养高职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而且能进一步引导高职生掌握终生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3 丰富对话渠道,开展价值讨论。

交互性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教师与学生建立互动的网络平台,BLOG技术操作简单,只要会申请电子邮件会注册会打字就可以用。BLOG技术构筑一个开放式、互动交流的平台,师生、生生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沟通交流,大大拓展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渠道。BLOG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写和录,不仅可以共享信息资源,如授课计划、教案、备课笔记、教学课件等,而且者的随性的思想和想法可以写下来共享。教师留心社会热点、学生感兴趣、平时有争论的话题,在BLOG上面,高职生通过对帖子的阅读、有意义的分析、讨论甚至辩论,交流观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高职生还可以通过对行业专家、社会名人的关注,从他们成才的道路、成长的体验中积累生活和社会经验。一旦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话题相关联,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阅读和写作是高职语文教学的两个基石,在BLOG这个交际性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热情,长期坚持下去,高职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4 过程和目标考核相结合,优化高职生评价。

评估是对课程内容学习结束后的表现进行的评价活动,包括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学生在课程里实际表现、参与程度、获得信息的方法、学习态度、交流合作等过程性评价。另外可以将高职生他评相结合,这样评价的结果更加准确。

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整合的注意点

1 教师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要加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的学习,要学习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转变教学理念,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只有理念先行一步,才能具体落实到行动上。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8

运行机制是由众多要素所构成,其各要素之间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教师导学环节是重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是关键。支持服务是教学在远程中的充分体现,是远程教学运行机制的重要基础。教学评价环节和实践环节是运行机制运行的试金石,根据评价环节可以适时调整运行机制。

1.教师导学环节

导学主要是包括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学习资源、实施师生交互和指导教学过程等。在远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信息的提供者、交互时的指挥者、是交流后的归纳人。面授导学是导学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运行机制中占据主导作用,是其他要素运行的前提和基础。(1)兴趣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引导能让学习者产生开始积极自我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动力,这对于落实整个自主学习过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英语,有的学习者认为学英语费时费力,用处又不大;有的学习者对英语兴趣不大,甚至有厌恶、恐惧情绪。面对这个问题,在面授导学课时,要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并让学习者感觉到英语其实也很有意思,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很实用的。如解释流行语中的英汉夹杂语,我hold不住了,你已经out了。(2)学法指导。公共英语课程的教材是由课本加课件等合理匹配的复合教科书。因此在面授导学课中要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如何利用多媒体软件,并让学习者从学期初就对本学期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在自主学习时能有整体的安排。指导学习者如何利用网络找到有效学习资源,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互反馈等。(3)平时督导。远程教育以学习者自学和协作学习为主,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因此,教师要在导学课时检查、督导学习者学习的整个过程。在面授导学课上,每次都要提醒作业提交的时间,指导小组协作学习,反馈师生交互情况等。平时,教师还应通过各种媒介资源,如移动通讯、即时聊天工具等来督促学习。

2.学习支持服务环节

相对传统学校教育,远程教学中的学习支持服务是教学过程运行机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运行机制得以良性运行的保证。支持服务环节当中主要包含三个要素:网络服务;移动服务;面授服务。三者互通互动、取长补短、共同作用,依靠其合力发挥最大的效能。(1)网络服务。教师利用网上英语课程平台,来提供各种有效学习资源,供学习者浏览。通过课程交互论坛,与学习者交流,练习英语口语。此外,教师还会提供英语学习网站,让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知识补充和汲取。(2)移动服务。3G网络的出现,为远程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指导教师利用移动通讯和学习者可以实时交流,及时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3)面授服务。面授课主要提供知识系统讲解和答疑解惑的服务,如提供PPT教案、组织口语听力练习等。

3.教学评价环节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运行过程中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习者的评价是远程教学评价的主体内容。评价要素主要包括: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互程度、资源利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而学习效果评价主要体现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上。公共英语课程充分利用了网络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都要在网络上进行,分数各占50%,而且要双及格。

4.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环节的组合。这是远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又是目前远程教学的薄弱环节。(1)课堂小组讨论。课堂小组讨论:根据学习者的英语水平,采取“强弱搭配”的原则,将学习者分组,并选择一名责任心较强、英语底子较好的学习者担任组长,每组成员5-6人。课堂讨论提供3个题目,导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讨论时间。(2)课下口语操练。远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习者只要以自学为主。因此,远程实践教学要体现以下特点:突破时空限制,以学习者和学习者主动参与为中心,创造一种身临其境、完全真实的远程学习环境。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开发了公共英语课程学习系统,供学习者自学、自练。这个学习系统充分体现了网络实践教学的特点,满足了远程英语学习的要求。(3)课程论坛交流。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自行结组登录英语课程论坛进行交流或讨论。讨论题目可以各学习小组成员自定。辅导教师需早于学习者进入课程论坛,引导学习者积极发言。学习者需在充分准备相关的材料、资料或问题后,积极而又有秩序地投入到讨论中去,在与教师与同学的交流中,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远程教学运行机制的保障措施

1.激励机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使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力并完成既定目标的就是欲望。要构建良好的远程教学激励机制,就要设置合适的“欲望”,使学习者迫切满足这种欲望。公共英语课程形成性考核分数设计成2个模块,一个是平时作业模块,一个是平时表现模块。对于平时到课率高、互动积极等表现良好的学习者,用分数来给予激励。

2.控制机制:就远程教学而言,控制就是要纠正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在教学中,首先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网上教学活动、面授导学教案等教学内容。其次,要规范控制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落实形成性考核,避免走过场,搞突击;实践教学考核,特别是论文答辩过程应采取远程的方式,避免评价出现人情分。英语学习系统的设计,使学习者的远程作业不能互相拷贝。这样,学习者学习的整个过程都在监控之中。

网络教学过程运行机制改革的努力方向

1.探索网络教学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教学生态环境:网络教学主要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开展的教学活动,师生在时空上是处于准永久分离的状态。因此,网络教学环境还缺乏人际互动支持,学习者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缺失。这就要求把网络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结合起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开放、互动、参与式和有现实归属感的网络教学生态环境。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9

【关键词】职业教育 艺术生 大学语文教学 项目训练 过程性动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49-02

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具有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学生应当在德育、智育、体能、情商、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质,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应当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更新理念,重新定位高职教育中的大学语文培养目标。

大学语文是艺术院校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听说表达、应用写作等方面能力。它的特点除了人文性、审美性,还在于应用性和工具性。语文的应用功能将伴随着人们的一生,人们随时随地都要使用它。丰富的语文知识能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审美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习效果。所以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不能只是提高高职艺术生的人文素养上,还应该强调工具性,以应用为目的指导学生掌握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利于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得心应手地去应用它。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内容和方式均以教师的选择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已严重脱离现实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从更新职业教育的理念入手。高等艺术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 以“育人为本”,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其次是“艺术职业教育”,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工作。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以为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增长服务,为学生未来岗位需求服务,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总体目标定位。

大学语文教学为学生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服务,首先需要进一步了解高职艺术生的现状。不可否认他们与本科生相比,存在着诸多的差距,人文素质欠缺是不争的事实,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十分薄弱,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十分贫乏,甚至表述事情时词不达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艺术灵感之源,不论学习哪门艺术,都离不开这种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深受应试教育之苦,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格式化思维和模式化训练早已把他们本来就不多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摧残扼杀殆尽,这对于学艺术的孩子来说是最可怕的!大学语文教学为学生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服务,其次需要大学语文教师走进专业课堂,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岗位所需要的语文基本能力。走进专业课堂和专业老师交流,我们获悉: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声情并茂地朗读的能力、归纳概括主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都是艺术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欠缺又急需训练提高的能力。因此,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紧扣艺术生欠缺的这些能力来设计,如:利用诗词教学训练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的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训练学生归纳概括主题的能力,利用课堂辩论、3分钟说话等形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利用“故事续编”和“文体改编”等训练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此,大学语文课成了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有效补给站,自身的特性更加突显。

二、革新教材,注重母语教育和应用能力训练。

要开好高职艺术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一本适合艺术职业教育特点的合理实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基础。目前大学语文的教材名目繁多,但真正适用于高职艺术教育的教材却很少。为此我们新编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部统编高职艺术教育类的教材《大学语文》。结合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材在内容建构框架的设计上,努力突破以往大学语文教材简单停留于文学美文欣赏和讲读的模式特点,力主体现实用特色,注重母语教育和应用能力训练的结合。教材分文本阅读与职场写作训练两部分。文本阅读依文体分为六个单元:“轴心时代 文化源流”、“意象世界 诗意人生”、“ 形神兼备 思辨生命”、“描摹世情 洞察岁月”、“洞达世态 演绎人生”、“谈艺论道 艺苑品茗”。职场写作训练以和艺术生关联的“毕业”、“求职”、“艺术活动”三个环节中所需的应用和实用文本的写作为主。阅读部分的选文注重人文内涵与学生的精神成长相结合,注重经典性与当代性相结合,注重语文素养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训练部分则把文本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结合,既有思考讨论题又有实践训练题目,深化学生对作品内涵和特色的理解,训练其不同情境下的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教材既有利于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空间, 又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职业素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改革教学模式,实施能力培养,化讲为导,促学为练。

高职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主题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必须打破,还课堂于学生。而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则需要教师依据学情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课程项目训练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学习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载体。教师根据能力训练目标,设计一个个专题项目任务供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比如:“歌唱语文”――讲到诗歌,配以“用现成的曲子演唱诗词”的专题项目训练,讲到《黛玉葬花》,让学生学唱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插曲,既贴近了学生专业,又让学生掌握了诗词。“画说语文”――“为课文画插图并说明创作构思”“,贴近美术学生专业,既让美术专业学生得到一次专业创作实践锻炼,同时又是一次很好的专业介绍训练;”拍练语文“――以“‘身边的美丽’‘正能量’为主题选题拍照片并配以美丽的文字介绍”这一项目训练,意在培养学生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种善于传播美和正能量的思想,使得“正能量”在学生中传递。同时文字的写作又恰到好处地训练了学生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受到学生的喜爱。“舞动语文“――将“诗词改编成舞蹈”进行课堂展示,深得舞蹈专业同学的喜爱,学生把专业课所学带进了文化课堂,改变了以往文化课略显沉闷的单调气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课和专业课的联系如此密切,从而改变了他们对文化课的偏见。“吟诵语文“――“举办全班诗文朗诵会”,要求学生写出主持词、请柬、海报等,把职场写作的内容落实到学生的项目训练实践中。抽到此项目的一组同学,分工合作,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锻炼,取得了大家公认的好评。如此等等…… 专题项目训练一般由学生课下分组完成,课上展示。为了配合学生专题项目训练任务的完成,教师授课时把选文教学均视为一个要完成的项目任务,精讲篇目中,较深的内容教师通过补充材料和背景知识,加以点拨引导,相对浅显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加以归纳概括。教师的讲解侧重示范性、引导性,注意从方法上对学生示范引领,化讲为导。学生在完成训练任务过程中,教师一直从旁做助手。学生遇到的问题时,教师再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经意间,师生的角色在转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提高。任务伊始,很多学生不会制作幻灯片、不会写教案、不敢在众人前讲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他们学会了该学的知识,锻练了需要的能力,大学语文的课堂角色定位在变化,改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改传统的教师一人上讲台为多人上讲台,将个人单独教学与多人共同教学有机结合,教学方式从过去的知识单向灌输转向多途径的人文教育和能力训练。

四、改革评价方法,引入多方评价,全面动态评定学生成绩。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 任务驱动学习法 协作研究模式 学术交流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18-03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证并逐步提高研究生英语水平,以适应我国在21世纪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研究生对英语的需求,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也强调“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1]

就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言,理工科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一部分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一部分可能会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参与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申请研究资金和项目、撰写英文报告等都将是他们今后学术或职业生涯中非常现实的任务和工作的一部分。[2] 因此,培养研究生在学术情境中熟练使用外语是十分紧迫的教学课题。

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的成果,“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于2006年3月开设,授课对象是所有硕士研究生,是英语必修课中的一门。从开课至今,开课近120个班,选课人数近4000人次。大连理工大学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设计和实践与其他高校相比,特点在于:依托自己研发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自主学习系统”,利用课堂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采取TBL和CIM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的评估体系,并及时编写出版相配套的教材,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运用以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提倡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3]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一是鼓励学习者对自己的成功学习负更大的责任,让学习者自己决定并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活动、学习的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价;二是采用的教学方法能使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实行更有效的控制。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我们采用任务教学法和协作研究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方法就是任务驱动学习法TBL(Task-Based Learning)和协作研究模式CIM(Collaborative-Inquiry Model)。TBL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完成一个来源于真实世界或模拟真实世界的任务,以此构建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实际操作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者多个任务(Task),给学生一个特定的情境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思考,通过学和做完成既定的任务。[5] 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又可以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CIM以先进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群体动力理论为依据,以一定授课内容为基础,通过教师、学生、媒介的相互作用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研究、实践和情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协作研究精神和反思评价能力。该模式注重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取舍,以协作互助的形式进行任务型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发现、探索并尝试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综合性高层人才,尤其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研究生。协作研究模式倡导学习者在异质小组中相互合作,提高个人学习效果并达成共同学习目标,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获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其操作模式包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相结合模式、建构主义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和创造性模式。[6]

二、具体实践

1、教学方法

(1)TBL和CIM相结合。本着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教学双主体”的积极性的原则,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法TBL(Task-based learning)和协作研究模式教学法CIM(Collaborative-Inquiry Model)。采取小班上课的形式,25人一个班,分成若干小组。课堂不再是教师单纯讲解知识的场所,变成了学生使用英语的训练基地和展现自我的舞台。课堂上每个小组要脱稿以各种充满创意的形式如表演、演讲、辩论和讨论等完成教师事先布置好的驱动性任务。学生们在上课之前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准备活动内容、制作英语幻灯片、小组彩排等。这种教学方法既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又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2)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除了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授课方法,依托“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由教师定期设计和编辑相关教学材料,制定课程任务。课程任务的设计也是以任务为驱动,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现对研究生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模式。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设计了一些兼具实用性和适用性的网上学习任务。每年网上课程内容的更新率达到20%,保证了内容的时事化和前沿化。

下面以“模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为例,阐述TBL和CIM模式下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讲解:①召开会议的前期准备(包括会议通知、会议论文征集、邀请信、邀请信回复、会议日程安排、提交论文摘要和摘要提交回复等);②实际与会过程中的英语使用(开幕词、介绍发言人、论文宣读、提问和回答以及闭幕词等)。课后把相关的学习资料设计成听力或写作教学任务,在“英语自主学习系统上,同时提供每个环节上常用的例句,从而完成了pre-task(任务前)的语言和信息的输入;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下一次上课时,模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基于学生组内讨论商定的会议主题,学生进行广泛调研,集体讨论预演,课上展示,完成task-realization(任务实现)的语言使用和操练;最后,组织学生组间讨论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如:What skills and language expressions have you learned?(你学到了哪些技巧和语言?)并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完成task-transfer(任务拓展)。

3.教材更新

在大量的实际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研究生目前和将来学习与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写了以任务型教学为基础的《高等学校研究生英语教材: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划分了6大学习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具有新的教学特色:

(1)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

(2)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突出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

(3)将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呈现-练习-运用(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模式颠倒过来。在常规的“3p”教学模式中,任务通常体现为production中的综合运用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而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以完成任务中的活动为开始,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动中曾使用过的语言上,并进行纠正和调整。

(4)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以编写话题为主,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能引导学生完成目标的任务或活动,使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5)每一个话题都分成:样例示范、语言扩展、模仿操练和任务延展。

在6年多的实际使用中,该教材受到社会和多所大学师生的欢迎,多次再版并于2010年出版了修订版。

4.综合评价体系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才能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倡研究生参与评价与反馈。在现有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的指导下,利用平时成绩、学生自评、同伴评价、课堂评估、学习日志、小型课题研究、学术论文撰写等形式。对研究生英语学习进行整体评价。评价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完成,不仅师生之间互评,更强调自身评价;不仅评估教师的表现和学习者的成绩,还评估学习者各个阶段的各个影响因素。

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客观公正的全息动态评估体系,遵循客观公正原则和全息评估原则,尽量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中测试研究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采用连续的形成性考核,不以测定某一时刻的水平为目的,而以测出研究生动态的进步为宗旨,科学全面地评价研究生整体学习过程中多次、多层面的学习状况,以促进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发展。

具体说明如下,对学生的评价包括两个板块:网上作业和课堂活动。网上若干个听力和写作作业,课堂上主要进行小组活动,主要包括:对大学或实验室的口译训练、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和会议地点的投标竞标,还有练习写作个人陈述等。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不仅仅由教师一人评价,而是根据所选材料的难易度、语言的流利和准确度、小组成员的配合度及课堂表演的优雅度,所有学生参与评价,和教师共同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11~2012第二学期笔者对讲授的3个班共计5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有87%(47人)的学生认可这种评价方法。

5.教学效果

(1)在减少班级人数、减少面授课时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研究生进行语言锻炼的机会,同时培养了研究生在真实场景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积累了一批与研究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并仍在不断更新的封闭型任务和开放型任务。

(3)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要求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不仅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气氛,在共同提高口语的同时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来自不同院系的小组成员在上完英语课后继续延续了课内结成的友谊,有的还结成对子定期一起继续学习英语。

三、结束语

基于TBL和CIM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英语”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新的以应用实践为手段,以锻炼、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目前,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随着大连理工大学新一轮的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的开展,计划面对全校学生开放,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可以选修这门课程。希望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沈传海.合肥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博士生英语教改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1):56~58

2 王慧莉、刘文宇.国际学术交流英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 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95~99

4 张桂萍.“任务教学法”在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18~22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艺术性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语言表述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文的艺术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评价性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小学阶段学生在身体层面和心理层面均处于成长阶段,受年龄和思想认知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导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此时,教师评价性语言可以起到提醒作用,使得学生自觉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种评价性语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含有鼓励意味,很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进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语言承载着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作为学生学习课程,一般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知识含有一定的抽象性,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对此,教师运用评价性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与鼓励,启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而帮助学生突破语文学习难点,达到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符合课堂教学改革要求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原有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单向信息传递转化为双向信息交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评价性语言具有巨大的作用,通过评价性语言,一方面可以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建立友好型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收集学生教学反馈,以此为依据调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艺术性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评价作用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教师要从思想入手,强化新型教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明确评价性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给予评价性语言足够的重视,提高评价性语言运用的合理性,进而发挥出评价性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中,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三个教学环境,即为导入环节、探究环节以及交流环节,各个环节中的转换,教师要设计评价性语言的插入,一起到转折引入的作用。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你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吗? ”等评价性语言,引出本文的教学内容。在新知探究中,教师提出“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利用鼓励式语言给予肯定,提高学生自信心,指导探究方向。在交流环节中,教师组织小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深入角色,了解实验核心,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别人。通过这种方式,评价性语言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并对各个教学环节起到衔接作用,适当鼓励与肯定学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探究的自信心,进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二) 优化评价内容,提高评价水平

为了提高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与有效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评价性语言的运用,还要进一步优化评价性语言内容,探究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语言修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幽默化评价语言不仅可以化解课堂尴尬,同时还起到活跃气氛、巧妙引导、委婉批评等作用,强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而激情澎湃化评价语言性可以用激情感染学生,使得学生兴趣盎然、聚精会神,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詹天佑》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堂引入环节中,提出:“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谁是英雄?”让学生进行自由谈论,并利用多媒体出示詹天佑画像,交流人生事迹,播放音乐《命运》,创设情景,为接下淼奶骄炕疃打下基础。在知识探究环节中,学习2、3段,提出:“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读着这一段文字,心情一定是非常沉重的,说一说哪些句子让你的心不平静了?为什么?”并朗读段落,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感受詹天佑受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三)掌握评价时机,创新评价方式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评价时机,选择恰当而准确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发挥其教学价值,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中,针对评判问题,教师要使用诊断性评价方式,明确是非与对错,给予先生和敌人斗争事迹足够的肯定,使得学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进而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这种评价性语言可以给予学生客观而真实的评价,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实现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结束语

本文通过研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让我们知道了评价性语言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评价作用”、“优化评价内容,提高评价水平”、“掌握评价时机,创新评价方式”等措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12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评估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的评估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帮助教师把控课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一词由FrederichTaylor首次提出,他强调考试的目的是追踪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1]。受这一研究影响,教学评估的重点放在了个人能力上。到了20世纪60年代,Scriven提出评估分为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2]。在当时,学术界的研究仍然是以终结性评估为主,形成性评估为辅。80年代开始,学者们逐渐对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进行对比性的研究。与终结性评估中以考试的形式测量学生学习效果相比,形成性评估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对课程及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90年代以后,更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形成性评估的影响,因为与终结性评估相比,形成性评估更能促进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Black&William在AssessmentinEducation上发表的文章。该著作的文献研究概括了不同国家的250篇(册)文章和书籍,此后,形成性评估的促学作用得以进一步挖掘[3]。形成性评估在国内发展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在文献资料中得到了验证。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搜索以形成性评估为标题的文献,检索时间不限,共得到形成性评估方面文章多达487篇,主要围绕形成性评估的特征及方式、理论构建以及应用,如户进菊(2003)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估的建设[4];周娉娣、秦秀白(2005)尝试将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5];李清华、曾用强(2008)对形成性评估的效度理论做了详细论证[6];李清华(2012)深入剖析了形成性评估的现状并预测了其未来[7];杨华、文秋芳(2014)对外语课堂即时形成性评估的“相倚性”特征做了相关研究[8]。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笔者发现国内外语形成性评估的主要问题是在层次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艺术类英语教学方面的形成性评估更是屈指可数。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形成性评估融入艺术类英语教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艺术类本科英语教学。

一、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困境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主要原因在于艺术类学生的独特性。他们一般拥有一技之长,个性明显。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畏难情绪严重、教材难度不适宜等诸多因素,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一直处于外语教学的边缘化地位。

1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

提起艺术类大学生,一般人会想到给他们贴上“文化成绩不好”的标签。的确,大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想要跻身高校,艺考是一个不错的途径选择。2014年9月,笔者曾对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新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英语成绩大部分在60—70分,其中最高分125分,最低分26分,分数差距大。学生平均得分为66.25分,只达到了英语总成绩150分的44%。而其他专业的本科生高考英语成绩平均分达到了90分以上。因此,艺术类学生英语水平与普通本科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访谈2014级的艺术类学生(其中包括动画、服装设计、包装设计、音乐表演专业),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英语词汇量少,听说能力较弱,英语自学能力差。学生反映,专业学习需要花很多功夫,因此没有很多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2专业特征明显,英语畏难情绪严重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受艺术思维特征的影响,一般更习惯于直觉和形象思维,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欢追求浪漫情调和美感。”[9]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特征明显。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呈现不同的特点,如包装设计专业学生天马行空、思维活跃;音乐专业学生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体育专业学生体格强壮、精力充沛。艺术类学生专业特征明显,他们大多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到了专业课的学习中,从而忽视了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此外“艺术类专业的评价特征也与英语学习不同,艺术往往注重的是创新和美感,语言更加侧重规则和信息互动”,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语言学习存在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10]。

3教材难度偏高,内容陈旧单调

笔者所在学校艺术类学生所用的教材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共四册书,每学期完成一本,配套有《应用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以每年一个学期为例,综合课程40学时,视听说16学时。这种教材,在内容安排、课程设计上与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方面是一致的。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学生(以2014级音乐学院为样本)抱怨教材太难,成绩稍好点的觉得教材内容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类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面对基础薄弱的艺术类学生,应该如何把课上好,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二、形成性评估引入艺术类英语教学的理据

首先,教学离不开评估。之所以要把形成性评估融入艺术类英语教学,是由形成性评估方法本身决定的。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形成性评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因此,它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同时,这种评估手段能为教师反馈课堂真实准确的信息,使教学计划更为系统化、清晰化。正如Mumford,Baughman,Supinski等人所言:“在追求简单化和标准化的传统的测试中,很难帮助学习者培养特殊技能,并把这些技能应用到复杂的现实生活中。”[11]因此,他们提倡将过程性明显的形成性评估作为能够帮助学习者把特殊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方法。其次,形成性评估的实施既有利于艺术类学生的“学”法,又能促进艺术类英语教师的“教”法。形成性评估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人文主义、建构主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现代教学观念是契合的。人文主义主张学习是为情感和认知需要而实现潜能的个体行为,包括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个体潜能以及情感自主性等因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自身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取。形成性评估模式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艺术类学生学习能力欠缺,个性明显,以及更富于情绪、情感等特点与形成性评估的理论基础、学习方式是“不谋而合”的。教师作为评估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参与者,如能合理安排,把控课堂,教学方面的改进便指日可待。

三、形成性评估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04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强调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夏纪梅所说:“形成性评价对教师而言,教学评价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依据;对管理部门而言,教学评价是改进教学管理的依据;对学生而言,教学评价是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12]近年来,笔者通过对高校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综合调查、研究分析,结合形成性评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语言的技能性、实践性特征,对形成性评估在艺术类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运用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1坚持与教学目标一致性原则

罗少茜在他的专著《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中指出:“我们必须确定期待学生达到的基本目标以及达到那些目标的衡量标准。”[13]这里的基本目标指教学目标,衡量标准是教学评估。综合参照教育部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及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艺术类学生听说能力弱的学习状况,我们制定了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目标。以大一第一学期的视听说课程为例,“通过课内课外大量的听说训练提高学生‘听’与‘说’的能力,掌握英语单词发音,包括单词重音、连读和停顿等。”因此,笔者在设计这部分形成性评估内容时,第一项为“语音测试(音标、单词、词组)”,并根据学生语音的准确性、流利程度打分,占总评成绩的10%。第二学期,该教学目标又有所延伸:“在掌握单词发音与辨音技巧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句子节奏和语篇中的语调等。”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评估,教师要求学生课后朗读一段与学生的学习有关的、至少有300字的文章并进行录音(QQ语音或微信语音)。教师在收到学生录音后,会单个评定学生所采用的整个韵律模式并进行评分。这项朗读测试占总评的10%。实践证明,这两项语音测试内容有助于学生良好发音的形成,对于后续听力与口语练习能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

2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

传统的学习评价只注重终结性的评估,往往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性和合作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教师无法综合评价学生英语各项能力。现代教学主张参与评价活动的人除了教师,更应该包括学生群体、个体、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家长等。在外语教学形成性评估方面,GeneseeF.&Up?shurJohnA.提出了课堂观察、档案、评讲会议、日记、问卷和访谈等非考试型的评估[14]。根据艺术类教学现状,笔者综合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就2014级音乐学院两个班的写作、阅读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学习评价。根据形成性评估的过程性和协作化特点,笔者建议学生写作部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收集资料,(2)构思提纲,(3)写作并进行自我评估,(4)同学互评,(5)教师评阅。又如阅读部分,笔者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课前预读课文,包括文章的题目、内容和基本语言点,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课中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另外,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准备与课文相关的PPT,课堂上教师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充当“老师”,最后对学生进行个人点评与小组打分。这样,就避免了单一的评估所带来的成绩偏差的片面影响。实践证明,师生共同参与的形成性评价模式能够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

3侧重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评估

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弱,学习动力不足。形成性评估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如果设置的评估内容偏难,势必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形成性评估应用于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侧重于学生基本功的评价,尤其是听力和口语方面。听力方面,除了上述提到过的语音语调基本测试,笔者尝试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手机等获取信息,如在课堂上准备一些慢速VOA(美国之音),让学生泛听、复述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听力情况进行评价。又如,笔者推荐学生用手机下载“播客”APP,关注类似于“学英语环游世界”等难度适中的节目,要求他们课后利用碎片化时间收听节目,并对节目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如记录关键信息点等),最后要求他们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反思并填写自我评价表。通过网络与通讯工具获取的听力知识一方面能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口语方面,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不超过6人。个人的口语评分包含教师评分和同伴评分两项。Kollar&fischer通过研究发现,同伴评价是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时的一项重要内容[15]。根据艺术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情况,教师任命各班四位口语评委,并要求他们认真阅读规则和标准,开展讨论和交换意见,从而对其他学生的口语活动给出比较公平合理的分数。口语方面的形成性评估内容则基于艺术类学生专业的特征来设计,如音乐专业学生可选择演唱英文歌曲作为口语加分项,动画专业学生可自行组队进行英文动画配音,包装设计专业学生可以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做个简单的英文介绍等。通过访谈,笔者发现依据艺术类学生专业进行的形成性评估内容的设计能加深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说”英语的兴趣和欲望。部分学生表示,“其实要想说英语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难,以前是真的不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