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导师制心得体会

导师制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30 09:39:11

导师制心得体会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中学 导师制 实践成果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这种制度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一、中学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开展中学导师制是必要的。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弥补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不足;有利于转变教师育人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消除科任教师的权威危机与心理失衡、增进师生间感情;有利于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有利于联系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逐步形成学校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开展中学导师制是可行的。心动不如行动,学生的身心特点,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决定了导师制的可行性;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的支持决定了其可行性;教师的能力条件,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决定了其可行性;学校的教育条件决定了其可行性;教育主管部门、国家相关的政策导向,国家的重视决定了其可行性;社会上的教育资源,以人为本的社会教育环境的逐步形成也是导师制可行性外部因素之一。

二、我校导师制实践的成果

行为见效果,教育出成果,经过几年的实践,导师制已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已逐步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管理文化,一种制度文化,一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文化,学校上下逐步形成了一种全员育人的可喜局面。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有效转变

在教师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沟通,越来越难教的情况下,“导师制”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十个手指有长短”,教师开始能正确地看待特殊学生,遇到问题学会了换位思考;能承认学生的差异,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导师制活动与新课程改革完美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由重“教书”轻“育人”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转变。教师从教“学”走向导“育”,自觉地把自己从学生的“学业教师”转变为“人生成长导师”。

2.教育方式方法得到创新

“导师制”活动采用师生结对的形式,引起了特殊学生的重视和家长的关心,在活动中,导师自觉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方式得到创新;从原来单一的口头教育,拓展到利用电话、网络、书信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对特殊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学业辅导、生活指导融为一体,让特殊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3.有效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实施导师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通过培训和相互间的探讨,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水平。导师直接参与学生活动的指导,导师全面了解学生,指导学生,从而了解学生工作,理解学生工作,同时,有助于导师树立威信,充分发挥育人效果。

4.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在导师制活动中,导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特殊学生的朋友、参谋,与特殊学生平等相处,坦诚以待。导师经常用谈心的形式关注特殊学生的生活,师生间的感情更加融洽。实施导师制,使老师和学生走得更近,情感沟通更勤,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正感受到了老师发自心底的爱,从而更乐于和老师说悄悄话。

5.学生的行为习惯更文明

实施导师制,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学生明礼仪、讲廉耻,开始更加注意每一个细节,形成了文明道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校园氛围。人格上自尊,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处事上自信,“五自”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逐步得到巩固、内化、升华。

6.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导师制”为不同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殊学生在导师的感化下,找回了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一些平时教师较少顾及的特殊学生,课外也能得到导师的个别帮助,从而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才的意识增强。导师制这种亲情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以及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注入了新的活力。

7.家长更信任学校

“导师制”活动开展后,家校联系频繁,导师以电话、家访、书信、网络往来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使家长确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8.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实施导师制,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课堂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是老师的讲课,还是学生的听课,都明显感受到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先学后教,反馈矫正”得到不断深化,减负提质逐步变为现实。使我们的老师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魅力。

9.资源整合,创出特色,逐步形成校园文化

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相互了解,相互渗透。教师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各自发挥所长,有效的整合资源,办出了学校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

三、导师制实践的困惑、不足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校的中学导师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惑、不足。为提高中学导师制的有效性(效果好、效率高、效益佳),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导师的素质问题和队伍建设问题

这是导师制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只有老师自觉自愿乐意承担工作,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工作才会有方法、能创新。怎样转变导师的观念、提高导师的能力,用“一条河”代替“一桶水”,干好良心活?怎样才能使老师自觉自愿乐意承担工作呢?导师制有经验但不能依赖,不能照搬照抄,可以借鉴。导师应该在哪几个方面去导学生?如何去导?在思想上、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如何导好?学生有了困难可以找导师来解决,但我们有很多的导师自己有了困难怎么办?而且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也缺少专业的知识武装自己。如何防止导师制形式化,防止假、大、空?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平台,走出去,请进来,专家引领,骨干传帮带,交流研讨,以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师能,积极践行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师观、学习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全员德育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形成开展导师制共同方向的合力,使导师真正明确开展导师制的目的和职责,弃功利性,提高职业幸福感、责任感、使命感。

虽然我们以年段、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导师交流活动,以扩大导师之间的方法交流,但是年轻教师多,经历和阅历不足,导师辅导的学生毕竟是一群比较特殊的学生(当然也有一些好生),做好导师制这项工作光凭经验和热情是不够的,尤其是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因为有些教师面对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特别是性格特内向的学生,有时会束手无策,很难走到学生的心里。导师制需要导师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逻辑学、导师方法和技巧等相关知识,需要多做一些专题辅导;定期不定期召开导师思想、汇报、交流会(可以分年段、分共性问题等);发挥网络功能;收集导学案例,编印培训导师手册以供导师参考、借鉴;优化导师制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导师自学、互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提高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学业辅导、生活指导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导师的综合素养。

2.认识好、协调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握好“度”的问题

(1)如何处理导师和班主任的关系。应该说实施导师制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补充,但导师和班主任的作用,两者是不可取代的。导师应该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弄反。这里就存在班主任如何协调导师(包括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学生的有效机制的问题。德育工作中,应该以班主任工作为主,导师制为辅。

(2)如何正确处理导师与家长的关系。我们的导师在实践中会遇到家长不配合,有的甚至骗老师的情况,使得导师不能按既定目标完成任务。而有的家长思想上是愿意配合的,但由于工作原因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我们的导师对此感到非常无奈。家长真正成为教育共同体(让家长做教育的知情者、建议者、协同者、参与者、监督者、同盟者)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任重道远。

(3)如何处理班主任导师与德育管理、教学的关系。班主任也是导师,但班主任平时事务繁忙,既要进行德育管理,又要做导师,还要担任教学工作,而班中的问题学生也较多,故有时会力不从心。他们更多的是把目光都放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上,尤其对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

(4)如何处理导师制和教学的关系。导师重要,但教学的有效性更重要,毕竟目前评价教育质量还是以教学质量、考试成绩等为主要依据。因此要权衡利弊,要分轻重缓急解决教育质量问题。

(5)如何避免导师制活动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道德化和品德问题心理化两种偏向。心理问题不能总用道德问题来评价,也不能把品德问题心理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究一个“度”。

(6)如何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导师的变更、周期性问题。导师制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导师制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导师的岗位、职务会变革,这将导致导师的延续性、周期性等问题,因此要结合变化做好预案和及时调整,保证导师制大局的稳定性。

3.导师的工作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问题

导师制考核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够,激励性不足。导师制实行过程中的档案资料收集要花大量时间,分散导师精力,但没有过程信息资料,就难以科学、公正、公平评价,导致评价不客观、不公正。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发动全体教师,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寻找突破点,攻坚克难,协调付出与收获、福利报酬、职业幸福感等问题,制定出公正、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4.如何针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导师制问题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分析校情、师情、学情,在结对子时可以采取学生自主的方式,让学生去选择自己的导师,这样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些,同时班主任可以从中协调,必要时给予帮助。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切实开展个性化调查、摸底,开出导师处方,对症下药。建议学校丰富德育导师培训内容,结合学校文化建设,调动每一位导师的积极性,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出实效。总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导师制工作在具体操作层面都应注意把握几个方面:一是适时点拨,把握“导”的时机;二是分析成因,找准“导”的突破口;三是关注心灵,探寻“导”的策略;四是循序渐进,把握“导”的步调。同时要以爱为基石避免师道尊严演变为教师霸权;以良性互动,平等对话避免导师变成熟悉的陌生人;以求同存异,互相尊重避免师生交往的利益化;以营造氛围,尊师重教避免导师职责理解的窄化。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2

在我们国家,解放前的燕京大学、浙江大学也曾探索过本科生导师制。建国后,我国的本科教育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实行学年制。进入21世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批高校率先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西安理工大学于2004年全面推行学分制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班配备导师,学生四年的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选课、学习、实践等活动,效果明显。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在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中,制定导师工作管理制度、选聘好导师是顺利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至关重要的一环。

1、建立完善的导师工作管理制度

本科生导师的主要任务是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计划,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力与爱好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选课,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

导师的工作职责如下:

(1)关心学生思想进步,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研究的目标,结合导师自身的严谨治学态度,学术修养和职业道德,感染学生成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科学探究精神、人文精神是每一位导师要关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生选择专业方向、选学课程、考研、就业、人生道路等方面实施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导师要及时了解被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是否存在困难,是否有不及格情况,是否有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4)导师在学生四年学习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个性,结合本专业的一些科研活动制定专业实践的具体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参与实际科研活动来巩固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

2、导师的遴选

(1)导师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成为学生学业上的指导、成才的引导、做人的教导、生活的良师益友。

(2)导师在业务上要有一定的造诣,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结构;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发展方向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能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专业上的指导和帮助。

(3)导师要由专任教师担任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

3、导师的考核

导师的管理和考核是导师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管理制度是促进导师制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

(1)加强日常管理,定期就导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新生一入学,就为学生指定导师,建立导师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导师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提高导师制工作成效。

(2)加强监督和评估,将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学校教师的年度考核。考核的方式包括月度、学期、学年导师工作报表、学生的评价意见、被指导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外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竞赛和科技活动的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等。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的基本条件。

(3)学校建立本科生导师的激励制度,通过设立“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表彰和奖励在本科生导师工作中成绩突出的老师,同等情况下,优秀本科生导师在职称和岗位评聘时优先。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意义

西安理工大学于2004年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1、导师制的实施提高了学生选课的科学性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它强调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学生选课时如不理解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对先修和后续课程的要求不很明确,选课时避重就轻或选课盲目或一味迎合个人兴趣,必然会导致不合理的课程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影响学生成长。另外,由于毕业基本条件是达到规定的学分,因此允许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这容易使得一些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学习、轻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还有优秀的学生希望能通过选修相关专业的课程获得第二学位,或希望在本专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继续进行深造。针对上述情况,都需要有教育教学经验,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有较高专业修养和知识水平的导师进行指导,为学生选课、学习及科学探究提供帮助。因此,导师制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生选课的科学性,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对学生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潜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正是这种教育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导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学业,还可以引导学生思想;不仅可以关心学生生活,还可以疏导学生心理上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3、导师制的实施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充分结合了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和意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及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导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短处,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全面发展,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日常工作中,导师与学生通过电话、网络、面对面的交流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同时,导师的治学精神、工作态度、言行举止等也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将教师的“育人”落到了实处,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 学生成长导师制 心理辅导

一、前言

由于生理成熟期的提前,小学高年级已成为学生向青春期的“过度时期”,他们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学生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要庄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学生成长导师制”就是基于此而产生的新的教育模式。“学生成长导师制”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个性化学习需要。它体现了两大特色:一是从“导学”走向“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成“人生成长导师”;二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教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真正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能有效地预防和矫冶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促成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个案基本情况及问题原因分析

五年级的男生小韬,父亲是某物业公司经理,母亲是幼儿园园长。小韬从小任性刁蛮,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鬼点子多,个儿不高,却常常捉弄人,惹人嫌。课堂上不遵守纪律,随意下位,乱插话,常常影响同学听课。稍有不顺,就会跟老师闹情绪,恨老师,有时会捉弄老师。

学校实行导师制,我成了小韬的导师。为了做好小韬的辅导工作,我们走访了家长、幼儿园及以往教过他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其一,由于其母亲是幼儿园的园长,幼儿园的老师碍于面子,给予他更多的“特殊待遇”,不敢对他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欺负同学也不会受到批评。

其二,该孩子的母亲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对他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旦他到了学校出现了问题,母亲想管时,或许管的方式不科学,他嫌母亲烦,太??拢?蚨?盖锥运?慕逃??静黄鹱饔茫?钩3S肽盖啄植挥淇臁?br>

其三,在学校,某些老师不能正视调皮的学生,常把他的特点当缺点。如:在课堂上,当他嘴里喊:“老师,我来!我来!”小手举起,跃跃欲试时,有的老师便训斥道:“你喊什么喊,狗嘴吐不出象牙。你给我坐好!”有的还这样讽刺:“亏你还是幼儿园园长的儿子,这么吵的,你妈怎么教你的。”这就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让他觉得没有面子,因而就会在课堂上捣乱。

三、辅导策略和措施

经过分析,找到小韬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后,我们在心理辅导中采取以下辅导策略和措施。

1、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对待学生

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破坏课堂纪律等现象,不宜采用批评、训斥甚至是体罚等方式处理。因为惩罚是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的,甚至会加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要求导师有极大的爱心、耐心和觉察学生心理与行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在教育过程中,避免出现对号入座现象,避免对学生发展及其心理问题的矫冶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倾听学生的倾诉,同时,为了消除学生的顾虑,要保护学生的隐私。

2、从“导其心”入手,进行导其言、其行

①以诚心赢得他的信任。为了获得他的信任,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开始几次他对我爱理不理。随着交谈次数的增多,他与老师的距离开始拉近,开始愿意和老师说说心里话,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

②以爱心抚慰他的心灵。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着由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灵的迷茫,导师应该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他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为此,我时刻关注他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在学习上,让他当语文科小组长以督促他主动学习。同时,在课堂上让他多发言。在班队活动中,让他发挥“点子多”的优势,为班级活动出谋献策,让他尽情表现,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③善于抓住他的闪光点。在一次运动会的接力赛中,对手故意碰撞,把班上的队员撞伤,他主动上前跟对方讲理,并帮助受伤的同学。我抓住这个契机,与他促膝谈心,使他更关心班级,为班级做事,改变以往不劳动,“游手好闲”的公子样。

3、营造和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创设愉快安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我注意及时与家长互通信息,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且利用教师家访、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教师家长联系簿等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家长、教师和谐的关系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树立学习生活的自信心、进取心。

4、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教师不能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夹层”中的学生漠不关心,对所谓的“问题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要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像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护关心学生。

四、辅导效果与思考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本科生 本科生导师制(UTS) 人才培养 教育管理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以“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而进行的一项创新尝试。教育部在2004年1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2002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率先施行本科生导师制,迄今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纷纷尝试,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但与欧美国家的名校相比,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还处于起步阶段。

影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因素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人们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其公式是:激发力量=效价×期望。

在对本科生导师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由于本科生导师大多也是研究生导师或者是博士生导师加上上课时间及自己研究课题等原因的影响使得本科生导师对于本科生的指导时间极少。并且带本科生更多程度上是一种“义务劳动”,没有相应的硬性规定,也没有什么激励措施,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使得导师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过程中对于本科生的关心与指导的时间与沟通就大大减少了,这也是本科生导师制没有发挥其最大作用的一个主要方面。

二、导师资源相对匮乏,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不合理

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工商管理学院每名老师所指导的本科生数量在24~38人之间,但是根据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一般每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不大于4人,以此来保证本科生导师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扩招,使得本科生的数量年年上升,工商学院人力、工商、物流三个专业大一、大二共有453人,但是导师数只有40人,而且导师不仅要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并且还要从事科研及研究生的培养等工作,使得师生比例失衡的困境更加窘迫。本科生导师资源的匮乏已严重阻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和完善。

三、传统的教学理念难以转变,师生之间交流不够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中老师常常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播者,以课本为主,进行“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对于学生课业的辅导上,但是却轻视了“引导式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学生的生活等方面的关注就嫌贵少了。但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并由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传统的教学体制的影响使得同学对于如何“自主学习”比较盲然,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这是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宗旨和理念相背离的。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长期影响,要想短时间内改变这种情况还得不断努力。

关于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导师制绩效评价体系及激励制度的建设

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绩效考评模型图示

在上图所示的绩效考评图中,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情况和导师情况制定相关的规定,如对导师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加上以学期为单位的定期考核衡量导师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把考核主体确定为导师自己、学院领导和学生的原因在于,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三个重要参与主体,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对于其都有重大的影响,参照全面的考评原则选取了这三个主体作为考核主体。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能更加直观地给我导师的绩效,对于导师业绩、计划及能力态度的考核也能较好地覆盖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导师应当具备的能力要求。

期望激励理论认为:激发力量 = 效价×期望。效价的评定可以通过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获得,而对于导师的期望值可以通过具体的奖罚措施及为导师树立更高的目标要求获得。通过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激励体系能大大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投入。从而不断加强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

(二)优化导师与学生的数量配比

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一般每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不大于4人,这样可以很好地优化本科生与导师的交流与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但是目前我校实行导师制的现状是每个导师配备的本科生在10多人以上。学生对导师的需求与供给是不相符合的,很大程度上,导师并不能及时并恰当的给予学生以学习指导及学术帮助。导师的个人精力有限,面对较多的学生自然是力不从心,忽视也是在所难免。

为此,在不增加导师数量的情况下,可以把导师的职责进行细分,把一些可以不需要用到导师做的职责细分到其他群体上,比如心理辅导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等其他方式让同学接触,从而减轻导师的负担,让导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的专业培养方面。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企业师徒制;指导关系;导师;徒弟

0 引言

随着企业竞争压力的加大,资本和企业人员流动增加,职业服务周期缩短,职业变动频率加快,企业对员工的动手能力要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高也更挑剔, 因此许多国家在吸收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学徒模式,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模式,以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关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学徒教育模式在增加就业机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国内企业师徒制的理论研究起步晚、发展慢。对其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传统的曲艺绘画等方面,最新的研究将视角转向了医学和教师,很少有人关注企业方面。研究对象更是单一,仅在以上几个领域就掌握某一项技能的师徒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研究。由于政府导向作用、企业战略制定、师徒制本身的变化等因素,师徒制的应用出现了偏差,这直接导致了其广泛使用和继续发挥作用。

1 企业师徒制的定义

关于企业师徒制含义的界定,至今为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论。企业师徒制在实施中涉及导师、徒弟、指导关系、指导等相关概念。西方国家一般称师徒关系为“指导关系”(mentoring relationship)。Mentor音译于希腊神话中一个叫做曼托·阿塞娜的人物,他在故事中充当的是年轻人的保护者,同时也是咨询师和领路人。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mentoring”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培养和教育年轻人的方法。1883 年版的律师专业词典对导师的释义是“智慧的和忠诚的顾问或监督者”,而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当师徒制成为组织非常感兴趣的一项活动时,导师的稳定含义是“为处于初级水平的学徒提供全方位建议的高级专家”。[1]美国商业界对导师的定义强调教练和顾问角色,而欧洲则更多地强调师徒制过程的帮助、学习和个人发展方面。Rogers 把传统观念中的指导关系(也可称为师徒关系)定义为以人为本的咨询疗法,而除导师与徒弟外的第三方经常把指导关系作为一种工具,用以达到与导师和徒弟的目标相差甚远甚至矛盾的目的。Webster认为,导师是智慧忠诚的顾问、朋友或老师。20 世纪70年代末,Levinson[2]等对40 位男士进行调查研究,把导师定义为老师、劝告者、支持者、主持人、模范和顾问,是帮助年轻男士从小孩向成人转变的传统人物;且强调,指导关系与正式角色没有关系,对指导关系的相关定义应更多从关系的特点和关系的功能着手。指导关系描述的是知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支持新来者或知识相对不丰富个人的个人或职业发展的过程。Blackburn[3]等证明,导师-徒弟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种共生伙伴关系。

在我国,“师”最早见于先秦古籍。而“师傅”一词最早的记载是“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然而,真正赋予了师傅一词内涵的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他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汉语大辞典中,师傅被定义为在某种技能上有卓越表现并善于传授知识、技术和方法的人,他们在有卓越表现的方面值得别人学习和效仿,这种描述类似于学校中的教师,只是教学形式和传授方法有所不同。张冬梅[4]指出,“导师”一词已经演变成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并扩展为对为一种事业指示方向、掌握重大决策的伟人的尊称;企业职业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学员或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支持性关系。

从以上相关定义可以看出,企业师徒制的核心是导师和徒弟。导师是知识、技能、经验、经历和认知比较成熟的个人,相应地,徒弟在这些方面的某一或某几个地方比较欠缺。导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能力,与徒弟分享学习和成长,促进徒弟后续胜任力建构、反思内心假设和决定产生的逻辑机制,使得徒弟得到保护、个人成长、职业成长,建立自我认知、得到晋升。

2 企业师徒制的分类

企业师徒制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正式的指导关系和非正式的指导关系。正式的指导关系被组织纳入系统进行设计并实施以便能到达组织的预期目标,而非正式的指导关系则是一种无计划、无固定实施组织和模式的关系,它主要依存于人们之间的某种特殊情感而存在。Michael.J.Karcher[5]等人按照目的将师徒制划分为工具型和发展型两种。前者是问题导向型的,后者是过程倾向型的。工具型的师徒关系倾向于帮助徒弟实现一定的工作目标,而发展型的师徒关系倾向于帮助徒弟提高个人修养。1986年召开的学术会议上,师徒制被划分成人才培养型师徒制和关系网师徒制两个类型。人才培养型师徒制是指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帮助徒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迅速提升的一种关系。而关系网师徒制则是一种新兴的师徒制模式,它以多方互动、资源共享和机制灵活为基础,从而达到师徒双方职业共同发展的目的。Clutterbuck把师傅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的作用和指导方式进行交叉分类。其中,作用方面分为与工作相关和与人际相关两类,指导方式上分为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两种。从上述两个维度上两两组合将师徒制分为教练、咨询者、网络工作者、促进者或者保护者四种不同的类型。

基于Clutterbuck 的分类,我国学者王胜桥[6]把指导关系分为教练辅导型、关系守护型、咨询协调型和工作协作型四类。教练辅导型指导关系中,导师与徒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与组织或任务相关的话题,不涉及心理或个人相关话题;主要采取直接干预,如,导师密切关注徒弟的工作,适时进行批评、纠正、告知,一般是从导师到徒弟的单向交流。关系守护型指导关系中,导师与徒弟之间的交流大多与心理和个人因素相关;主要采取直接干预,如,导师把工作任务分配给徒弟并相信他可以做好,如果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导师会随时给予直接支持。咨询协调型指导关系中,双方的交流话题主要在心理和个人话题,且主要是间接指导。如导师积极倾听徒弟的心声、遇到的问题,与徒弟进行逻辑性对话,启发徒弟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工作协调型指导关系中,双方的交流主要集中于任务和组织方面的话题,且主要采取间接方式。如导师和徒弟之间的任务和职责划分的很清楚,导师主要负责工作进程中的关键点,适时进行工作总结,如果发现徒弟需要帮助,导师会即时引导、配合徒弟解决问题。

3 企业师徒制的功能

师徒制功能理论有很多,但影响最大的师徒制功能理论是Kram[7]等人提出的两维度模型。这种模型是将指导与被指导的双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的方法去研究在指导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师傅对徒弟的指导功能。Kram在研究中发现在指导过程中指导者对被指导者主要提供了职业支持和社会心理支持两个方面的帮助。在师徒之间指导关系的互动过程中,有些角色是具体指向工作行为并且以工作任务为目标的,具体有以下五种指导角色:赞助(sponsorship)、展露(exposure)也叫曝光机会、教导(coaching)、保护(protection)和赋予挑战性工作(challenging assignments),这些角色都与职业有关,它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促进徒弟职业上的发展。另一方面,指导者在指导过程中还为指导对象提供社会心理上的帮助,这项功能是通过以下四种具体的指导角色体现出来的:角色榜样(rolemodel)、接纳和认可(acceptance & confirmation)、咨询(counseling)和友谊(friendship),这四项角色增强了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进而减少了员工的离职倾向和意愿。Kram的两维度模型后来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和研究证实。Noe在Kram定性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定量的考核并编制了一套指导功能的衡量量表工具,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发现基本接近于Kram提出的职业相关的和心理相关两个维度。

尽管Kram的两维度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赞同和支持,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还是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92年Scandura[8]在Kram的研究结果上修订问卷项目进行研究并发表了研究报告。研究中,Scandura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证明出指导关系的三个功能维度,分别是:职业指导(vocational mentoring)、角色榜样(role model)和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这种模型实际在突出角色榜样的作用,将角色榜样从心理支持功能中分离出来。后来,这种模型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实证。

杨英[9]对我国知识型员工所做的研究中发现,师傅对徒弟职业方面的帮助和社会心理的支持都对提高工作绩效有显著的影响,相比之下,前者的作用更明显。师傅对徒弟的社会心理支持可以增强徒弟的组织承诺,减少离职意愿的产生。黄夏青[10]根据我国文化中人情观念较重的特点对杨英的研究量表做了修改,最终确定了我国企业师徒关系存在职业支持和社会心理支持两大功能,在社会心理支持中还包含人际关系的支持。人际关系的支持是对保护功能的合理解释,在杨英的研究中,没有体现出保护功能。而黄夏青根据我国强调人情关系的文化特点对杨英的本土化指导关系量表进行修改,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我国企业指导关系的二维结构——职业功能与社会心理功能;并发现在社会心理功能中还包含人际支持,是指与徒弟成为熟人之后,导师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给徒弟提供便利;可能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导师对徒弟的保护作用在黄的研究中出现。

4 结论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师徒制相关概念的定义很多,但学术界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指导关系定义,也就使得企业师徒制的内涵解释百花齐放。对于文学艺术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一个学术领域来说这就可能带来混乱。当然,总体来说,国外的师徒制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国内的师徒制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没有起到为实践指引方向的作用。因此很必要结合我国的实践,吸取国外师徒制理论的精华,研究出符合国情的企业师徒制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Joanna·M·Dancer.Mentoring in healthcare[J].theory in search of practice.Clinician in Management,2003,12:21-31.

[2]Rose D,Levinson D.Understanding user goals in web search[C]//Proceedings of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ACM,2004.13-19.

[3]Blackburn P,et al.Modal logic and attribute value structures[Z].Synthese Library,1993:19-19.

[4]张冬梅.导师制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5]Michael.J.Karcher, Gabriel.P.Kuperminc, Sharon.G.Portwood, Cynthia.L.Sipe,Andrea·S·Taylor. Mentoring Programs: A Framework to Inform Program evelopment,Research and Evaluation[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November 2006.

[6]王胜桥.企业员工辅导计划:给予胜任力的视角[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7.

[7]Kathy.E.Kram, Improving the mentoring process[Z].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April,1985.

[8]Ragins,Scandura.A Burden or blessing Expected costs and benefits of being a mentor[J].1999(03).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导师制;助困

我国导师制长期使用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也开始探索并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但学校的主要管理仍以辅导员和导师双重模式为主,辅导员负责年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导师负责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协调共管促进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开展导师制的高职院校均已构建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助困体系,主要强调“助困”与“育人”的双重功能,设立“奖、助、贷、补、减、勤”的多元化通道,结合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和心理教育多元化方式,通过合理优化学校助困资源、科学建立助困工作小组等途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在助困工作和育人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导师制下助困工作取得的成效

1、导师制下高职院校助困管理机制日渐完善

现行导师制下高职院校开展助困工作主要以校资助管理中心为核心部门,系或二级学院按照具体要求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审核、审批和资助发放工作;班级导师参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协同学生辅导员做好困难学生纸质档案的审核工作,主要包括家庭困难学生基本信息表、家庭困难情况调查表、学生所在乡镇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的审核,结合学生的在校消费行为和生活基本情况,综合进行贫困程度等级的认定;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类似贫困生导师制模式的探索,主要形式以思想指导和学业指导为基础,聘请教师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此类导师一般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较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学术技能水平,在学生日常学习、个人生活、技能发展等方面都能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通过社团、班会课、一对一交流等师生互动的模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反馈个人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助困育人工作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成效。

2、导师制下高职院校受助学生综合素质日趋提高

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贫困生和特困生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教育部统计,高职院校贫困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0%,其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家庭务农,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小就较自立自强,生活勤俭节约;学校对此类学生群体较为重视帮困助学工作,合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学生能够吃苦耐劳,综合表现较好,在受到学校相应政策的资助后,其诚信品质、勤俭美德、自立自强等方面品德得到全面提高,近年来,数多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自发成立了社团、协会,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敬老院、孤儿院、福利院、社区等地方开展帮扶活动,感恩社会,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刻苦钻研,数次获得各类奖项,据不完全统计,高职院校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高达70%以上。

二、导致制下高职院校助困工作的不足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机制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以自卑、焦虑、敏感、虚荣、逆反等形式为主,由于其自身处于青春期,学业、恋爱、就业等问题是学生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加上自身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形式和方法,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为突出。高职院校导师的配备往往较多的依托专业背景,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导向,进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化心理感情辅导,同时,专业导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学背景和系统的心理学理论指导,在心理问题的发现角度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敏感性,而单纯依靠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任教师或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辅导员去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则缺乏有效的时效性和效果。

2、高职院校助困工作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源进行补充

高职院校的助困工作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作为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关怀,但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不等同于扶贫工作,助困的最终目的是助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近年来,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单纯依靠生源地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助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有效学生群体的资助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开始依靠社会助学资源、扩大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进一步进行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依然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源进行补充,如高职院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设立长期的、与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依然是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迫切问题,如何扩大企业与学校的资助合作,依靠企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依然是值得高职院校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导师制育人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可,要做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助困育人工作,必须正视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手段,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未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是学生群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要给与他们更多更好的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更好的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课题】2013年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导师制助困育人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13JY016

参考文献: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7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组;辅导员;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024―04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期较为单纯的以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的工作内容已经越来越多地拓展到心理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规划、助学辅导、就业指导等多样化的、服务性的领域,这也就决定了今后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和专业体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等学科中的某一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这其中,高校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协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至关重要,辅导员的胜任力也成为其作用有效发挥的关键。本科生导师组与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国外关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工作通常被称为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辅导员被称为学生事务工作人员。英国和美国在学生事务的职业化建设上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效借鉴。

英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闻名于世,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英国高校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英国大学对每一位人校的新生都会安排导师(Tutor),导师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职责。在英国高校里,每一位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都要具备成为学生导师的素质,导师角色定位明确,是开展学生事务工作的重要保障。导师主要的职责:一是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辅导与帮助;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实施一对一教学;三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关心与帮助;四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批准自己的定位等。英国导师制的真谛在于:导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作为学生事务工作的骨干力量,实实在在地完成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帮助和发展指导。这种终身性使英国的导师制具有稳定性,从而使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到各种学生事务中去,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美国的辅导员职业至今约有一百年的历史。从美国辅导员协会(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对辅导员工作的解释看,美国之所以需要辅导员,是因为辅导咨询这种处于教学妁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当教学、课程、硬件、管理等高等教育环节越来越完善的时候,一些的工作,包括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等却跟不上,于是,便逐渐产生了对辅导顾问类工作的需求。与此同时,美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辅导工作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也设立了心理辅导学科,并开始由学校的任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职业辅导。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在美国迅速发展,高校都建立了完整的辅导体系。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事务人员职业化既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满足学生服务、学生发展需要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发展的结果。同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事务从业人员系统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优良的职业素养、专家化的发展方向和良好的自我职业管理能力,提高了职业化效能,促进了学生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大学的发展。

二、现代教育理念对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要求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实行班主任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教育方式。英国教育学家早在14世纪就提出了“导师制”的概念。到17世纪时,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其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了导师制。牛津、剑桥等高校进一步将其应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应用于本科生的培养。

在我国,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几乎在同期,竺可桢在浙江大学首开大学生导师制之先河。近年来,一些知名高校相继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郑州大学继化学系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之后,生物工程系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自2001年招收第一届新生以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平均每8个本科生有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来指导学习。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背景

在市场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高等学校也在努力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和强化教育服务意识,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及教学过程。伴随着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科生导师制也应运而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结合本校实际,对本科生导师制度制定规划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说,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新时期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现代许多大学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使得大学的人文精神沉沦,理想黯淡,观念落后,大学使命弱化;使得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性格乖戾,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要完善这一体制,必须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理念。

(三)创新教育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的作用

一所大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看这所大学是否具有创新教育理念。而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死记硬背、观点陈腐、画地为牢,这样就会导致缺少有独立思想的人。本科生导师制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现状,唤起学生的权利意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据此,笔者认为,在高校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既是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现代教育理念的进一步体现。

三、本科生导师组模式的构建

(一)导师组模式的优势

本科生导师制有导师组和个人两种组织形式,

导师组,即有3―5个教师组成的团队。一个团队的组成至少有一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和一名行政人员。相比之下,导师组这种组织形式更具优势。

第一,导师组可以将各种层次、各类专业和各具特色的教师资源科学地组合起来,发挥团队优势互补的综合效能;第二,有助于将青年教师、优秀研究生、优秀高年级本科生和退休教师等不宜单独做导师的人才吸纳到导师队伍中来,以缓解导师资源严重缺乏的矛盾;第三,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防止出现过分专业化的倾向;第四,效率高,成本低,导师组成员的工作分工明确,其中导师组组长对导师组工作负总责,由具有高尚人格修养、宽厚专业功底和优秀教育能力的资深教授担任,其他成员的配备可以吸纳部分身体健康的退休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研究生和高年级优秀本科生。退休教师阅历丰富,时间充裕,可以和学生更好地交流,青年教师、研究生、高年级优秀本科生精力旺盛,可以多承担一些事务性工作,以弥补资深教授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缺陷。

(二)导师组模式的发展原则

导师组模式在培养的过程中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

四、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解析

作为本科生素质教育的另一抓手,辅导员制度对于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亦是不可或缺的。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承担者,是大学生最为接近的群体。然而,高校对辅导员至今仍未探索出科学的选拔与考核制度,所以也就不会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的保障体系,因此也就使辅导员的工作无法科学化和制度化。

(一)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热点问题,是指影响一个人大部分王作(角色或职责)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人格特质及动机等个人特征,它们与工作的绩效紧密相连,可以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测量,并能通过培训与开发加以改善和提高。通过对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高校获得管理和开发辅导员人力资源的基点,能够实现高校发展与辅导员个人成长的有机统一。

(二)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界定

山西大学的杨继平、顾倩于2004年把胜任力理论扩展到高校辅导员岗位上,推进了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胜任力(Competency)又可翻译为能力素质、资质,最初由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兰(McClelland)提出,他将胜任力定义为“胜任力是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的员工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和工作能力,这些行为是可指导的、可观察的、可衡量的,而且是对个人和企业成功极其重要的”。

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杨、顾二人把辅导员的胜任力定义为:能够做好大学生辅导员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结构、行为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郝英杰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定义为: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绩效相关的,能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全面进展的,并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的辅导员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组合。

胜任力与辅导员的工作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预测辅导员未来的工作绩效。运用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够区分组织中的绩效差异,组织可以将胜任力指标作为辅导员招聘、考评以及提升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定义为:高校辅导员所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可被衡量的特性,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这些特性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绩效密切相关,能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思想及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构成

顾倩的硕士学位论文

五、基于胜任力的导师组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发展路径

本科生导师组制不同于研究生阶段实行的导师制,它不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主要目标,本科生导师的作用主要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及对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关于辅导员的性质特点,我国有学者归纳为:高校辅导员是我国高校特有的职位;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是党的基层工作干部,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比导师组制的特点,可以看出,现行奉科生导师在对学生思想、学术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定位,与辅导员的工作有重复之处。

因此,如何在推进新时期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进程中协调好辅导员制度与本科生导师组制的关系,并进一步做好辅导员制度的开展和深化,已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难题,即在导师组模式下,辅导员如何基于胜任力开展工作?笔者认为,辅导员应顺应以下两种路径发展自身:

(一)发挥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辅导员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成长环境中,国内外局势动荡,各种思潮和文化激荡,经济转型期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等都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思想。作为工作在思想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必须具有敏锐地洞察学生思想状况、正确地判断形势和有效地进行引导的能力。

辅导员对大学生而言,扮演着三种重要的角色: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鞭策和监督大学生,使其思想端正、遵纪守法;二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从做人、做事、做学问各个方面教导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帮助大学生排忧解难。一个合格的辅导员是集教育、管理、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教师,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有爱心、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沟通协调、

组织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总结、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涯中能够得到这样的教师悉心关爱、谆谆教导,无疑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大有裨益。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党、团、班级建设,对学生的学业、心理、就业、交友等进行咨询指导,做好宿舍管理、帮困助学、安全稳定等多方面的工作。可以说,辅导员的每一项工作都是针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而细致地进行的,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与此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养成健康的人格。导师虽是他们得到知识的源泉,但可能并不是给他们最大影响的老师,真正陪伴大学生成长的是辅导员。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辅导员始终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督促他们学习、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辅导员就像大学生的亲人、导师和朋友,对大学生的成长不仅起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而且起着榜样模范作用。因此,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及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综上,从胜任力理论出发,辅导员应着重发展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理解尊重学生程度等四个维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动态地把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深入了解学生特点方面,辅导员的作用是专业咨询人员无法相比的,电是导师无法相比的。

(二)共存互补,推进导师组模式构成不断合理优化

对辅导员制度的定位既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准确规范,又是辅导员胜任力充分发展的关键。在导师组模式下,辅导员应如何正确处理辅导员制度与导师组制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的划分。基于胜任力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又能适当地融人导师组模式,推进导师组模式的开展,笔者认为应着眼于辅导员胜任力的职业忠诚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参与能力等维度。

传统高校辅导员主管学生事务的方方面面,从事党团建设、社团指导、奖助贷、日常管理等各类基础性的工作。笔者认为,在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内,辅导员扮演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辅导员更应是学生和导师沟通的桥梁――其既是学生对导师评价的传声筒,也是导师工作优良与否的监督人,亦是导师制度不断完善的推动力。因此,在现今本科生导师组制度逐渐受到高校欢迎和推广的形势下,我们不应该轻视甚至废弃辅导员制度,而应努力构建辅导员制度与导师组制共存互补的新型高校管理模式。

导师组模式下辅导员胜任力的充分发挥首先基于辅导员与导师工作的协调。辅导员融人导师组制的前提是导师要同辅导员应保持频繁的交流,导师向辅导员介绍所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家庭概况;辅导员向导师介绍班级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辅导员要认真听取导师对所指导学生的反映,相互沟通信息,取得对学生教育的共识,统一对学生的要求和教育的步调,形成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合作局面。

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应充分发挥沟通、创新能力和职业水准等能力,全方位地参与到导师监督机制建构中,以达到和谐共存、优势互补的局面。首先,在教育主体方面,本科生导师源于教师,是教师身份,而教师是专业教育的主体,侧重于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教育;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注重于大学生的个性培育和全面发展。辅导员年轻有活力,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思想容易沟通,教育效果明显。二者同为教育的主体,从不同的方面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在教育时间上,辅导员主要利用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导师主要是利用课堂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同时也努力发挥专业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次,在职责内容上,辅导员被赋予教育和管理的职能,本科生导师有教育的职能而没有管理的职能。导师组的专兼职教师或出于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制定工作规程时,辅导员应该及时提醒;在明确导师职责的基础上,作为监督者,辅导员要协助党团组织加强对导师履行职责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门槛条件。当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组制有新的想法和建议时,辅导员应该及时传达“民意”,向党委相关负责人表达学生的心声,以便更好地完善本科生导师组制。二者职能互补,相得益彰。

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的共存互补是在学分制条件下,为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而创设的新型管理模式;构建本科导师和辅导员共存互补的工作机制,搭建专业教师教书和专职辅导员育人的平台,调动和激发高校教师育人的热情,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人才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运侠,郭保中,本科生“导师组制”的实施及思考[J],科技信息,2006,(2):36

[2]朱 宁,英美高校导师制对我国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1

[3]顾 倩,杨继平,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5):496―499

[4]王建国,张小兰,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综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10):182

[5]陈 涛,从胜任力视角看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农业教育,2007,(1):53

[6]佘国升,贾冠忠,本科生导师和政治辅导员职责问题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8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8

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己任。当今我国医学教育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后在多国的高等教育中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部分院校也在试行导师制,1997年沈阳师范学院在本科生教学中实施导师制,使学生整体科研素质显著提高;浙江大学在本科生教育实施的导师制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一定数量的学生完成了论文、小发明、小创造。本文探讨建立一种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医学生临床教学的途径。

1 现实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班级授课制依然是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学习,围绕应试展开的“讲、记、背、经营活动”的重复演练日趋严重。重结果、重视间接经验的传播,轻视或忽略了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经验,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在多数医院,实习医生的角色一直是“学生”,查房紧跟在教师的身后“旁听”,然后帮教师做一些“秘书”的常规工作,没有任何压力和责任,主动参与临床实践的意识薄弱。就教师而言,由于教学医院临床工作繁重,又兼顾着理论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精力有限,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很多工作是自己亲自完成,留给实习生实践的机会很少。这两种倾向的后果最终是实习生越发不主动参与,教师也越发懒得教。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首先要改变学生和教师的态度,重视临床实习,给学生创造条件,施加一定的压力和责任,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对于教师可以通过施行导师制,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与病人沟通能力作为目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管理和带教。

2 本科生导师制的产生与发展

导师制,即导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导”学,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制最先产生于14 世纪的英国,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19 世纪,美国的哈佛大学率先推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并带动了很多英美学校学分制的建立。到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牛津、剑桥大学在实施学分制后,又进一步将导师制推广用于本科生的培养。导师制的实施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同。

20 世纪30年代,我国也曾效仿英美国家对本科生实行学分制和导师制。后因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大力发展学年制,从而导致本科生导师制的衰落。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上世纪90年代学分制再次被我国采用,导师制也伴随着学分制而再度萌芽。进入21 世纪,学分制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以2002 年北京大学的导师制改革为起点,国内数十所高校也相继尝试发展本科生导师制。

在教学方式上,导师制重视导师对学生个别辅导,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导师制强调德智并重,不仅重视传授知识,教学相长,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养。在治学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组织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临床教学实行导师制,是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中探索人才培养的一种途径,为立志于行医者早日成才努力搭建平台,创造机会。

3 推行导师制的重要性[1,2]

3.1 导师制是发展学分制的重要保证。学分制的特点在于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因材施教,实行目标化管理;在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上有很大灵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课,独立设计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案。但实践表明,很多在校大学生不能够完全适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表现为:(1)部分学生自理能力差,无法独立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选课具有盲目性,不了解学科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一味迎合个人兴趣或片面追求学分,导致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2)部分优秀学生不满足于“大锅饭”式的教学进程安排,强烈要求提前修满学分毕业,迫切需要教师指导他们规划整个大学生涯。而导师则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选择满足个性需求的课程和任课教师,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转变长期以来被动学习的状态。

3.2 同“教”师相比,“导”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教师重在“教”,即传授知识、技能;而导师则重在“导”,重在为学生的品德、学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建议和指导。导师需要在全面了解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导师制的显著特点就是重导师指导,不重课堂教学。

3.3 施行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仍然摆脱不了用成绩、排名来衡量学生优劣的评价模式。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抑制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关键是看所学的知识能否被吸收、消化,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需要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掌握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靠书本上可以学来的, 而是需要通过思维训练和实践训练转化而来的。

3.4 导师制促进教学相长。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受制于呆板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被动地学习和接受。而导师制则集双向、互动、参与式教育为一体,以互动、启迪式的教学模式, 使师生们的思想、智慧得到全面的碰撞和交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相长。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心仪的导师,教学科研能力不高,对学生责任心不强的导师则将被淘汰。在这种竞争压力下,大学教师必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才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同时,导师制对导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知识渊博, 熟悉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因此,在种种潜在压力下,大学教师会自觉地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充实,从而使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师资力量得以优化。

3.5 导师制有利于弥补现有教学体制中的不足。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是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体制,班主任、辅导员主要承担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对学习方面,如专业课程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进程的安排、学习目标的定位等则指导较少。实行导师制,则是对现有学生管理模式有益的补充, 导师融合了班主任(辅导员) 、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把学生管理从以“管”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导师以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可以真正做到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4 临床教学中推行导师制的运行模式[3,4]

4.1 选拔导师,包括导师资格认定以及师生的双向选择。称职的导师除了应有丰厚的知识底蕴、优秀的教学科研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的责任感,并能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正确引导能力。因此,学校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除了对导师的学历、职称、工作经验等有一定要求外,还应对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经验等各方面权衡评价。对导师的聘请资格实行严格审查的同时,还应本着导师积极应聘,自愿报名,学生根据个人志愿和兴趣爱好选择导师的原则,实行双向选择。未能通过双向选择达成意向的导师或学生可由教学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加以安排。

4.2 界定导师的职责、明确导师的形式、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和规范的规章制度。首先,要明确导师的职责。导师应当教育学生自觉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指导学生理解专业教学计划并合理选课,关心学生的学业情况,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督促一般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和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点。

学校应根据自身师资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应当鼓励导师形式的多样化。导师的具体类型可分为全程导师、实践型导师、优秀学生导师、固定群体对象导师、帮助困难型导师等。围绕导师制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融入到学校的整体规章制度中,并能够顺应学分制改革的发展,有利于导师制的推行。具体的导师制规定应当包含: 领导机构、运行办法、职责划分、权利义务、奖惩考核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有效的导师制管理机构应当运行通畅,管理有力。在导师制复杂的主客体关系中,对教师的管理一般涉及到教务处、人事处和教师所在部门;对学生的管理又由学生处和学生所在院系负责。如何划多头管理为单一管理, 避免管理过程中的“扯皮”现象, 应当是学校考虑的问题。可行的方法有: 建立一个第三方管理机构, 如“导师制执行委员会”,由学校领导负责,各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参与管理。这个管理机构应当在不打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维护导师制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发展。

4.3 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担任导师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工作成本,学校应在考核机制方面重点鼓励导师的积极性,制定明确的奖惩办法等。对导师的考核应当量化,考核结果应当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并作为年度考核、岗位聘任、晋职晋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学校可以设立优秀导师奖励基金,对于工作突出的导师,给予额外表彰和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则要加强监督管理,直到取消导师资格以及正常评优、晋升资格。对导师的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应当充分听取导师、学生、职能部门的意见,考核应当公平、民主,全面反映出导师工作的质量。

4.4 严格的监督机制是导师制正常运行的保障。监督是对导师制管理过程的监督,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是否做到公平、合理、有效、到位。学校应当在导师和学生中选择一些代表履行监督职责,导师和学生是导师制度实行的直接利益双方,他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导师制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5 临床教学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5.1 实践证明导师制是成功的,但近年来在临床实习教学实行导师制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参加临床教学的导师全部是临床医生。导师已经有自身繁重的医疗和科研任务;学生的实习生活也很紧张。如果导师制执行过程流于形式,就会对带教老师和同学双方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实施导师制时师生必须首先联合制订一个个体化的操作性强的培养计划,适宜的计划能增强师生双方的信心,严格落实培养计划的各项要求是导师制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导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是导师制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导师对教学的热情程度很重要,导师的带教热情除了来自教师自身因素,更重要的是来自导师制对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教学和管理,教师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在学生方面,由于导师和学生接触时间相对较长,学生和导师的关系较为密切,更易将导师作为自己的楷模而学习,导师可利用自己的优秀品质影响学生。正因为导师制的实施,使师生良性互动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是双方主动参与的强大动力。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参与导师制教学,医院应将此作为一项要求。通过培训,将教学效果与奖金和晋升挂钩。其次,要严格对导师的要求和管理,对于考核不及格的导师,应坚决取消其导师资格;对考核优秀的导师应给予支持和奖励。相对而言,讲师、主治医生由于不用带研究生、教学工作任务较轻,有更多时间和热情参与导师制的教学工作。

5.2 导师必须具有让学生信服的高超专业知识、技能和德行。除了导师自身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外,学校还必须建立和健全导师培训制度,对导师定期地适时地开展培训,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可以采取三方面的实施措施:(1)业务培训, 主要是备课、临床教学观摩等教学研讨活动,通过系列教研活动,使导师相互探讨,取长补短,提高带教水平;(2)短期学习,主要是分期分批集中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及医学相关学科最新进展的主要内容,扩大知识面,拓展新思路,提高教书育人的基本技能技巧;(3)信息交流,主要是向导师通报国家、学校、学院的教育改革、招生就业、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新动向及有关政策,使得导师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指导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提高学习效果。

5.3 教学成本

5.3.1 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师、教室、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 也就意味着学校教学成本的增加。自1999 年本科生扩招以来,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导致学校各项教学资源都相对紧张,仅“生师比”一个指标,就有很多学校远远超出了教育部规定的“18 ∶1”的标准。按照国外成功的导师制模式,一个导师通常只辅导10 名左右学生,这就使得我国高校能够胜任导师的教师人数远远不能满足导师制的需求。在这种状况下,大多数学校只得首先考虑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达到人才培养的量化目标。至于教学的效果,人才培养的质量,可能就要放在次要考虑地位了。

5.3.2 实行导师制需要担任导师工作的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尽力引导学生,必然使教师的工作成本增加。作为教师,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自身的利益,即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其次才会考虑到为学生更多的付出。况且,称职的导师需要渊博的专业知识,对专业发展的全面理解,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也要求导师们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不断去学习、研究、充实自己。

5.3.3 学生作为教育消费的主体,也会权衡学习的成本和收益。如果学生觉得接受导师的辅导花费了自己很多的时间成本,学习效果却不明显,学生很可能会对导师制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导师制的推广困难。因此,面对理性的学生消费群体,唯有不断提高导师的素质和质量。

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中推行导师制是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的尝试。它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改善了学生的管理工作,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海雄,应嘉钧.临床教学实行(导师制) 带教初探[M].北京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44.

[2] 徐凌霄,吴弘萍.在临床教学中实行导师制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 3:27.

[3] 江 萍.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价值与运行模式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 2006,7: 50.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9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改革;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05-02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在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中还留有深深的印记,严重冲击和制约人才培养质量,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人才”走出高校,进入社会,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值得深刻反思,应切实加以改革。导师制不失为一种好的制度,应提到高校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高度,有效推进。导师制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实行导师制需突破现有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创设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结构,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课外的结合,由教学到导学,强调基于学生主体性下导师的“导引”作用,通过导师在不同阶段的个性化指导,夯实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最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制度之一。牛津大学新生到一个学院报到时,学院当局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本科生的导师称Tutro,研究生的导师称Super Visor。导师是学生所选择学科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品德思想、学业生活,协助安排学习计划、职业规划等。“指示应读之书,批改课卷纠缪指正而外,与探讨辩难,导师发问,诱导学生思索,学生质疑,乃得导师薪传”,导师制的核心是导师。据统计,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大多毕业于牛津大学,有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牛津校友,本科生导师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许多著名高校也都实行了此项制度,受益匪浅。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近十年,在我国开始受到普遍关注,部分高校开始学习实践这项制度,效果如何,姑且不论,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确对此作了很好的概括:本科生导师制创设了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结构;本科生导师制为本科生的研究型学习导航;本科生导师制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品德、学习与生活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改变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大批具有丰富个性的杰出人才;本科生导师制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提出来的,是一种发现人才,培养更专门人才的手段,能保证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此可见,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多么必要和重要,同时也将会多么不易,绝不仅仅是一个导师与多个学生的简单组合,必然触碰到国内现有的高校育人环境与体制,面对一系列矛盾与冲突,问题与弊端,是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高校的集体意志与决心的重大考验。

二、国内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

当前,国内不少高校已在试行,但跟风和走过场的不少,管理者、教师及学生难以形成“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实行情况可能并不理想,牵涉到对现有模式的缺陷与问题的再认识与再造,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育管理效益低,疏于高效规范:现行的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庞杂,学生工作者很难有精力研究学生工作规律、经验教训、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思想动态等问题,学生工作者空洞的说教多了些,能真正满足大学生情感需要的心理咨询等有益的工作少了些;管细枝末节多了些,而主动地思考、设计和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工作少了些;大量的精力消耗在日常琐碎事务上面,教育管理工作表面化。

2.教育管理方式行政化,对学生训导多,而服务和权益保护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互相不够理解。

3.本科教育模式单一、过早专门化,通识教育程度不够、创新因素不足,质疑意识不强。

4.教书育人的本质没有体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许多教师只管教书,不谈育人,认为那是辅导员的事情,与自己不相关。这样既削弱了教师育人的积极性,也极易形成教师不负责任的局面。

5.现在的大学课堂,教师教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上完课就走人,关系淡漠。

6.教授不大愿为本科生上课,教师的人生最高追求,被职称制度异化了。形成了一种现象:大学教师为评教授而去讲课,评上教授后,就尽量少上或不上,甚至连副教授也是如此,导致本科生课程的主讲教师以助教和讲师居多。

7.大学校园与社会生活融合程度越来越深。青年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强,大学生群体的道德心理素质令人担忧。我们的教育管理却滞后了、脱节了。

8.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质量的评价被考试制度异化,学生关心的是考试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和所学到的知识,更不是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提高。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所谓素质教育不过是幌子和旗号而已。

种种问题,突显了当前国内高校管理体制、育人体制的弊端,这样的育人环境,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创造性被抑制,只能被培养成“理论型”人才、“低能型”人才,与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相去甚远。教育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改变这种局面、修正大学教育甚至整个学校教育的缺失,不失为一项理性的选择。

三、建构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模式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有必要对当前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育人体制进行全面的“会诊”,做好顶层设计,从上到下,层层落实,尤其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1.“三位一体”,凝聚共识;从系统工程的高度,强化制度建设。成立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专门工作机构,对国内外实施导师制比较成功的高校展开深入的调研,吸取经验,为我所用。管理者、教师、学生必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正确理解和认识导师制本质和意义,导师制的贯彻落实和作用发挥,专业教师认识到位是关键。高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有利于激励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管理制度,各项措施综合配套。考核制度落实,办法切实可行。将导师的业绩与晋职、晋级、酬金、荣誉等挂钩,从上到下扎实推进。另外,让大家明确,导师制是一项育人制度而不是活动,是必须完成的职责而不是义务。否则,恐难以落实和深入开展,最终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已。

2.改革培养方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要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从行业社会对知识和能力需要出发,强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导师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和学生涉叉学科成为可能,改变“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使本科生呈现千人千面的局面。建立导师制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重理论轻实践,提倡“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的“项目导入”式教学,用项目贯穿整个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让学生动起来,为解决问题而学。优化教学内容,少讲精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学习的过程与考核;及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行业社会所需,利用企业资源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提供实践中学习的机会。除了理论,教师还必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是被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是指导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的管理制度。目前许多高校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或弹性学分制,不是“完全学分制”,学生只能照着“菜单吃菜”,弹性空间小,几乎没有自由选课的机会,自由选择专业的机会更少;作为补充,提倡实行“辅修专业”制度,为学有余力学生开辟专业之外的学习路径。导师对学生的导引作用就被大大的约束,在人才培养的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尚需要有根本性的重视和改变。

3.优选高校导师,引入企业导师。建立高校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队伍,分阶段实行导师制,如将本科四年划分成前3年和后1年,前期专业理论课阶段,安排双师型高校导师,后期专业企业实践阶段,安排企业导师,使学生在不同的成长时期能得到差别化的指导,由于企业导师的介入,学生实践能力有更好机会得到提升,提前接触行业社会。导师是本科生的专业“向导”,应是专业学科的骨干和能人,不光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对行业社会的现状与未来要有较多的接触与了解,对高校专业培养方案从目标定位、制定、执行、考核等全过程有深度的参与,工科导师应是“双师型”导师,能把学生带入导师的项目中,从中能知晓所指导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土建类专业,导师还可以结合执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要求,指引学生积极参加基于能力的技能培训与实战训练,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导师不同于辅导员。导师是专业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以课程和专业方面的指导为主,以思想引导、生活指导等其他辅导为辅。辅导员及其他学生工作者则以思想引导、生活指导等为主,专业与学习指导为辅。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在执行中,要避免职责交叉,角色混淆。毋庸置疑,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很有建设性的制度,国外高校执行了很多年,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国内高校的探索与实践,要见到实效,实属不易,以上涉及的问题与建议,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安排才能解决。普通工科本科更要抓住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契机,更新观念,切实行动,瞄准“应用型”培养目标不放手,积极构建新的育人机制,本科生导师制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当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赵吉勇.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6,(03).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10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存在着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学校长远发展的行为。职业院校德育管理应从改革管理体制、抓好网络、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监管力度等方面做起。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德育管理中存在着短期行为,主要表现为重“硬件”,轻“软件”。学校管理者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就业率,高度重视实践与实训环节教学,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以建设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高的实训基地为目标。但在管理中,放松了德育工作,管理者虽然将德育课设为必修课,但往往是“走过场”的一笔带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虽然会在一段时间内促进学校的就业,但由于学生缺乏职业道德修养,企业会逐渐降低对该校学生的信任度,这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后续就业状况。

一、职业院校未能实施有效德育管理的原因

1.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德育管理体制中,有的学校在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名义上校长全面负责,实际上并未领导德育管理工作;党支部则怕“越权”,事事推给校长,这使得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有法不依。其次,班主任、学校行政负责人等德育管理人员是兼职的,他们还有其他的基本工作要做,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德育的管理上。

2.学校未能有效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1)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灌输多,实践活动、实际培训少等现象。在德育途径上以灌输为主。当代德育哲学和德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行为主体的自主、自觉是德育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与其喋喋不休的说教,倒不如让学生更多地从情感上去体验。情感体验是生命本体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它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2)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普遍较低,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增加了难度。

(3)将主要精力放到教学上,淡化了德育管理。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一直将职业院校的就业率作为衡量其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给职业院校的教职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为了保障学生的就业,将大部分精力放到教学上,因此淡化了德育管理,导致一些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

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职业院校多由中专合并、改制而成,原来的教师经简单培训直接过度为职教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基本上没有改变;另外,国家在职业教育上投人不足,使教学设备落后且严重缺乏,师资得不到有效培养锻炼,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原因,导致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状况令人忧心。

4.上级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反映出职业教育的违规现象,学校的信息不能很好地反馈给上级部门,这种现状会使原本就管理不善、不按国家规定办学的学校心存侥幸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二、对策及建议

1.学校管理体制需进行改革

就德育管理体制而言,学校应采用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原则。

首先,校长统一领导,按职责范围分层管理,将思想政治工作列入校长的任期目标。

其次,实行目标管理,对各部门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实现科学管理。

再次,可参照美国做法,设立专门机构。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学生辅导中心,进行新生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等,由一位副校长分管。中心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从事咨询指导的工作人员一般都经专门训练,特别是心理咨询人员,一般由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等担任,作为咨询队伍的骨干力量,须经严格挑选,对个人的品德要求较高。中心的活动方式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有的还辅之以电影、电视。学校心理咨询的迅速发展基于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需要有人个别指导,即使是成熟的有才智的成年人在面临难题时也要依赖专家的帮助。咨询可以帮助和指导个人更好地生活,更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最后,应加强法治,以法制和纪律来保障德育管理的实行。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深入职业院校作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法规与条例来指导其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进行网络德育

网络德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德育规范和信息素养等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职业院校的学生每天都能从网上接触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要是能把德育工作扩展到网络,科学地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如将网络游戏融人职业院校的网络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仿真技术,专门就实际生活中的德育问题,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德育游戏,如:“远离”等,使在日常教学中显得很枯燥的德育问题变得生动易接受。

3.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教师的德育修养

(1)万事德为先,教师只有加强自己的德育修养才能对学生施以良性的影响。一是教师应当学习社会主义教师德育理论,明辨德育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社会主义教师德育原则是: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培养新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增值、勇于进取,才能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反之,就只有随波逐流、消极沉沦。二是把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结合起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是以说服教育为主要手段的,但是也必须与一定的制度规范相结合。如果思想工作不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就会变成软弱无力的说教;如果管理工作不与思想工作结合,则会显得简单生硬,各项管理制度就不会为教师所自觉接受和执行。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只有通过制定一定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这些制度,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思想作风建设,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2)采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双管齐下地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水平。一是激励机制:学校从组织、投人、制度、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对认真学习、参加培训、个人发展进步明显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对课题获奖、、出版或自编教材、课件制作获奖,以及被评为优秀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都给予重奖。二是约束机制:学校对不参加科研的教师在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五年内达不到教师继续教育时数的一律下岗;对试用期教师达不到规定培训时数的一律不予留用,中层以上干部三年内未完成培训任务或三年内不出科研成果的以后不再聘用。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11

【论文关键词】人性化;管理

在创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教育的今天,“人性”这个词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人性化”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并成为各行各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自然也就成为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本,了解教师的心管理教师的人。在教师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充分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充分挖掘教师们的工作潜力,能够使教师们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所谓管理得好,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

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明确这么两个问题:①“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治化”管理。所谓“人性化”管理,是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提倡“人性化”,它尤其强调在管理中既要体现“制度化”,也要体现“人情味”,让管理不再是给人“冷酷无情”的感觉;而“人治化”管理或根本就没有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行同虚设,校长单凭个人的喜好行事,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其“个人意志”就是学校的最高准则,教师成了会说话的机器,甚至对教师一味地、不适当地管、卡、压和训斥责怪,如此这般或许能够带来学校表面的所谓“稳定”与“繁荣”,但却很难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忠诚,很难使教师有主人翁感,其最终的结果是出现教师消极怠工和学校逐步走向衰落的局面。②“人性化”管理不是“宽松化”管理。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管理不仅不能抛弃管理制度,而且还将管理制度作为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并强调在管理制度面前要体现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管理制度范围内,给违反管理制度的教师更多的改过机会,而不是将其一棍子打死,使之永世不得翻身;而“宽松化”管理则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前提,学校呈现“一盘散沙”的状况,校长则充当无原则的老好人,一味地靠与教师“打成一片”而放松管理,最终使管理变成庸俗的“仁慈化”。

由此可见,“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关系密切:没有“制度化”管理,学校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石;没有“人性化”管理,学校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但是,“人性化”管理比“制度化”管理境界更高、实际效果更好:因为单纯的“制度化”管理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激励人也可以束缚人,而“人性化”管理是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渗透了“人性”的因素,将“人”视为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强调要了解“人”的特点,关注“人”的需要,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管理充满“人情味”和激励作用,更加容易被教师所接受。那么,如何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呢?

1.要管理好学校,领导要做教师信得过的人

人的管理是人心的管理。学校领导要管教师们的心,首先要做一个教师们信得过的人、佩服的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工作中要会了解教师、理解教师、帮助教师解决难题,会尽量满足教师在工作上的需求,会和教师共同学习工作,会把教师们凝聚在自己的身边,一起为学校所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为学校的所碰到的困难而忧愁,为学校的发展在奋斗,为学校的未来在奠基。这样才能管理好教师这支队伍。

1.1树立学校领导的良好形象。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领头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之魂,但不是神,是瓜上的一根藤,教师就象一个个的瓜,紧紧相连在这根藤上,瓜和藤的全部营养来自校园这个根。凝聚人心,积众人之力,依靠和相信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要和教师们一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纪律、制度面前领导不能有任何的优待。要用纪律约束自己,要用民主、监督制度约束自己。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坦诚相见 ,以诚待人 ,在同教师相处中把他们当朋友。讨论工作时,以平等商量的口气;交流思想时,推心置腹;征求意见时,专心倾听。还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过自己的同志。只要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不以权整人,就能在教师群体中树立严谨宽容、公正民主、热情和善的形象。

1.2学校领导要具有洞察能力。能够敏锐、迅速、正确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及时地拿出新的方案,创新的工作就开始了。要有预见能力,能超前地把握事态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要有决断能力,也就是实际的决策能力。在决策中,要考虑到风险、责任、利益、压力等等与此相关的问题。要有推动能力,在形成制度、方案以后,领导者要有推动整个组织行动起来的能力,要善于激励教师们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尽心尽力的工作。要有应变能力,就是处变不惊、临危不惧、随机应变的能力,将突发的偶然因素变成实现工作目标的有利因素。要有辩才能力,就是善于识别和起用人才的眼力。要有整合利益能力。要把分散的甚至是有冲突的利益要求整合为利益共识。要有组织协调的能力,要保证各个要素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以获得高一层次的整体合力。要善于团结各方,清除障碍化解矛盾,将各种积极性综合在一起。总之,学校领导要以个人的魅力,感染、吸引、凝聚、号召、影响教师们,他们在感情上得到了尊重、信任、理解、关心、鼓励,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奉献全力。

2.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环境对于人的教育、感染和转变有着重大意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需要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引领教师为学校发展多作贡献。

2.1领导与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关系

新时期的学校管理是对话,无论是领导对教师,还是教师对学生。对话即意味着平等,平等即是民主,让人人都参与管理,因为广大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的财富,是学校发展动力源。所以,他们有权力管理学校,决策学校重大事宜。

第一领导要有民主、公正、廉洁和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不是什么“大人物”在工作中要尊重教师,承认他们主人翁地位,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自觉接受教师的监督,把自己当作是集体中的一员,乐于采纳教师意见,并不断改进管理工作。第二,领导者与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交往相辅,要深入到教学中去听课、指导,多与教师们私下交谈,征求他们的意见,有利于沟通和统一认识,增进感情联系,加强互相了解,从而产生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气氛。第三,领导必须掌握一些工作方法:一是随时关心教师,协助教师,满足教师合理要求;二是坚持诚心的表扬和善意的批评;三是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民主决策,学校所有的重大决策都要先将“方案”草案印发给全体教师,广泛征求他们意见,然后根据提交上来的修改意见,再次进行修改,最后召开教代会讨论表决通过。建立领导与教师民主平等关系,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使广大教师主动关心学校,为学校着想,急学校所急,为振兴学校群策群力。

2.2领导要真诚的关爱教师。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难免有错误,有困难,当教职工在工作中受挫时,管理者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并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指明方向,使之振作;当教职工出现情结低落、精神不振时,管理者要善于分析他们的心理原因,帮助解开思想扣子,使他们在低落的情结中解脱出来,重树信心----多给教职工以关怀、温暖、宽容,精神上的开导和物质上的帮助,形成和谐融恰的氛围,人格得到了关注,教职工才会心悦诚服,才会把管理者当成知已,如:关心职工疾苦,可以做到 “六祝贺”“五必访”“三到场”。六祝贺:职工结婚(或子女结婚)、生孩子、工作取得成绩、子女上大学、入党或取得学历祝贺。五必访:教职工生病、意外事故、家庭不和、亲人生病、工作受挫必访。三到场:节假日教职工值班、家中有大事、生活有困难到场慰问。

2.3领导要公正地评价教师。作为校长,要以同事、朋友的身份对待教师,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切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去看待教师。非原则性问题,过去的东西不必过分在意。工作中,注重调查了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力求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不因教师对自己提了几条批评意见,就认为其是异己等等。同时,善于发现闪光点 ,经常与教师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这样,教师于无形中,体验到人格得到尊重,“士为知己者死”,这个时候,教师的能量就会极大地激发出来,这比一千遍说教更有效。

3.学会感激教师,让教师实现成就感和自豪感

感激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成长的需要。学校的一切工作,大到教育教学,小到点点滴滴的事,都离不开教师,都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果。作为教师,他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赏识。当教师看到自己的业绩被别人认可时,成就感和自豪感会从内心油然而生,进而竭尽全力地工作。

导师制心得体会范文12

一年来,工会主要做了:

一、建立教代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推行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落实;xx年3月份,工会配合学校召开了第二届教代会,通过了一系列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改革方案。学校教代会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审议通过《曾营小学教代会暂行条例》、《曾营小学教代会实施细则》、《曾营小学教代会提案工作审查小组工作制度》及《曾营小学教代会提案工作办法》。并在会中审议、讨论《曾营小学校长工作报告》2、审议、讨论《曾营小学后勤工作管理补充制度》(修订稿)、《曾营小学月份教师岗位考评实施细则》和《曾营小学教工生活福利条例及送温暖工程的决定》,并形成会议决议。

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积极参与“校务公开”活动;学校及工会充分发挥教代会的管理和监督作用,成立财务监督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及时公布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增强财务管理透明度。学校设立行风举报电话,意见箱并向社会公布,认真按照校务公开的要求,学校收费、招生、财务、工程招标、大宗物品采购、职评、奖惩任免等重大事项都能及时公布,增强透明度。

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工会法》,为依法治会,全面推动工会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新《工会法》,通过学习、写心得体会,召开经验交流会,提高了教职工对新工会法的了解。工会活动的开展,增强依法治会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

四、积极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创精品教育工程就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本学期,校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江总书记讲话《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人民日报社社论《以新的作风创造新的辉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宪法》、《商标法》、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水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等文章,组织党员教师参观、座谈、访问,开展有关的知识竞赛活动,并写了三百多篇心得体会,教师思想觉悟明显提高,有7位教师先后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有2位预备党员如期转正,有9位教师因班级工作出色被评为“明星班主任”。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师德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

1、深入开展师德教风活动。今年教育系统是省定行风评议的五个重点部门之一,学校从8月底就行动起来,认真制定行风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制定学校师德建设、教风建设、校务公开、收费管理等实施方案。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做好宣传动员和布署,对全体教师进行一场师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自觉地做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工作。11月份,学校代表区教育系统接受市教育局行风检查组的检查评比,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2、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本学期,学校积极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的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每周六的教师业务时间,深入开展典型课例研讨活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研讨,就典型课例琢课、磨课,集思广义,实践再实践,形成有章可循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共推出30多节典型课例。通过校本培训,培养了教师的课程生成能力。正是学校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的大舞台,所以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本学期,有10多位工会积极分子参加市级以上公开教学,都取得良好的成绩,其中高邵羽老师获得省第九届数学教学年会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王荣老师的美术课教案被收入人教版,陈丽彬老师的品德与生活研讨课受到市专家的高度评价。

五、积极开展有益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工会组织及年段工会小组的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利用暑假组织教师到广、深、珠参观学习,开拓教师们的视野;庆元旦,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游厦门,开展“学习十六大,畅谈建设海湾型城市”活动,让老师们感受特区日新月异的变化;组织教职工参加区运会、局蓝球赛;组织全体教职工每天进行早操锻炼;拨出专款,支持、调动年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我校女老师们巾帼不让须眉,工作兢兢业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风姿。在业务上,她们刻苦钻研,互帮互学,积极参加各类进修,目前女中青年教师基本上已获得大专学历,还又许多教师正在进行大学本科的自学考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女教师中有共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在各级各类的竞赛评优活动中也有多人获得各类奖项,而在爱生敬业方面更是有口皆碑,典型事例比比皆是,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被市 妇联命名为市巾帼文明示范岗。

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以管理创新促自身建设

在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工会工作的规章和制度建设是我们工作中的另一重点。一年来,我们根据《工会法》和《工会工作章程》并结合我校工会工作的具体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规章和制度,使校工会和部门工会的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而且为提高工会工作的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方法创新提升工作水平

我们采取学校工会活动和年段活动相结合,通过调动6个年段及行政后勤组的积极性,使广大工会会员各尽其才,各取所需,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因而参与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年段的活动培养出一大批工会积极分子,极大丰富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见到他都伸出温暖的双手,给他扶一把,学校还特别从电子备课室腾出一台电脑供他使用,真情感化了这个顽皮的孩子,现在这位孩子已安心于学校学习。党员和教师实际行动,努力实践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

我们始终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心上,如从源头参与校内体制改革及教职工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积极组织并做好教职工的福利保障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教职工困难补助工作;为全校在职女职工办理了安康保险;积极为教职工子女解决入学问题;常年坚持看望有病职工等。

积极支持学校退协小组工作

学校退协工作历来是我校工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我们除了做好常规工作外,在“六一”儿童节,我校工会积极协助校退协小组,与学校少先队员代表一起开展了“老少同乐”活动。活动中,老校长深情地回顾了学校的过去,今昔对比,老少同感慨,学校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老校长向少先队员介绍了几位为学校的教育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退休老教师,使这些学生了解到,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这些老教师的辛勤劳动;老校长代表全体退休教师向全校学生寄语:自我服务,锻炼体魄,磨练意志,形成自觉。少先队员代表向老教师汇报了学校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最后,老少同乐,载歌载舞,活动达到了高潮。此次活动,既体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宗旨,又使我们的下一代了解了老一辈教师艰苦创业的历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曾营小学xx年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工作小结

全体教代会代表:校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领导小组,切实开展建家的系列活动,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推动了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丰富了教职工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学校坚持党政工共建的原则,形成建家的合力,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根据学校行政领导的变动,重新调整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领导小组,由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沈怡蓉任组长,副校长兼工会主席赵友和、副校长陈嘉怀、副书记杜勤国、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各年段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共建专题会议。党政工、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以及工会小组长、教师代表参加的协调会,落实建家工作的各项任务。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建家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教改的积极性,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地,学校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有20多位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公开教学,都取得良好的成绩,其中高邵羽老师获得省第九届数学教学年会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王荣老师的美术课教案被收入人教版,陈丽彬老师的品德与生活研讨课受到市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建立健全制度 狠抓工作落实

建立各项规范的民主制度,实现教职工对学校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先后制定了校务公开管理制度,各处室岗位职责、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如《曾营小学后勤工作管理补充制度》、《曾营小学月份教师岗位考评实施细则》、《曾营小学教工生活福利条例及送温暖工程的决定》等一系列制度。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

实行教代会制度,审议学校重大决策和学校工作计划以及校务公开工作,倾听教代会代表的心声,党政领导通过工会反馈,群众,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家长座谈会等方式与群众密切联系沟通,虚心接受教职工的意见。

学校工会以年段为单位划分七个小组(即行政后勤小组、一年段小组、二年段小组、三年段小组、四年段小组、五年段小组、六年段小组)各小组认真组织学习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规划,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由党政工组织全体教代会代表,学习《工会法》、十六大精神等有关法律法规、有关政策、决议对如何更好地参政、议政,更好地代表全体教职工实现民主管理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培训,切实提高了代表的素质。

三、加强宣传 营造氛围

依靠《工会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工会印发《工会法》以及“一纲五法”(即《发展纲要》、《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学习材料,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并组织普法考查,使教职工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律、法规维护合法权益。重视教职工工作,热情接待,及时反馈。设立意见箱,倾听教职工意见,及时答复和帮助解决困难。坚持“五必报”制度。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接受体检,落实女教职工的“五期保健”工作。配合政教处开展争创“交通安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及教职工人身安全。

四、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积极创建“先进教工之家”。

学校十分重视改善教职工工作、学习、生活等条件,在工会积极参与协助下,建有食堂一座、教工活动室1间、电子备课室、电脑室各一间。引导、吸引教职工积极参与建家活动。支持、鼓励教职工在职进修,业务进修,学历进修,对参加培训教职工在时间上给予方便。

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帮助教师渡过困境,发动会员捐资帮助叶贻赐等教师。坚持“五必访”及时为困难教职工“送温暖”。工会关注教职工及其家属生、老、病、死,并及时到家访慰问,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职工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严格执行计生政策。配合党支部积极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工联合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决议,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印发学习材料,组织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加强师德建设,以师德建设年为契机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八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全体教职工弘扬爱我南区、忠于职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抓两头、促中间,抓单科竞赛、促全面发展为举措,既重视优秀生,又关心后进生,切实转化后进生,收到较显著的效果。

严格按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进修制度,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或自学考试,为培训教师提供各种方便。有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都已通过函授取得大项文凭,有18人正参加自考或函授学学本科。

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每学年度还举行评先创优活动。通过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有19位青年骨干教师走上学校领导岗位或担任教研组长、年段长等职务。

学校工会通过宣传栏、各种刊物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学校改革发展目标,学校发展前景的宣传,并通过深入细致关心、帮助、吸收,团结全体教职工为学校改革、发展做贡献。

学校组织学习“一纲五法”,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种政策法令,无违法现象。

六、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助手职能。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稳步地推进工会建设与改革,努力使工会成为党组织的助手,行政的帮手,教职工的知心朋友。党政工共建活动由党政工领导共同协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党支部每年进行二次专题研究会,把工会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工会每学期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共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不足,逐步完善。

学校工会每学年进行评议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并推优赴市参评,鼓励先进,帮助后进,促进建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七、认真执行文件规定,切实加强工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