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化教育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时间:2022-05-30 11:03:08

电化教育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1

[关键词] 教育电子商务化信誉化现代教育运作准备

教育电子商务化是一种教育消费活动,它的运行模式,除了包含传统的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等环节外,更是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商务运行模式,它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学习者心志的特殊服务。在运行模式上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和常规电子商务模式,是一个需要建立短期标准和长期规划的综合性教育商务化模式。

教育电子商务化是建立在具有一定成熟度的网络之上的,它已摒除了网络发展初期的浮躁化,开始向健康、高效益、规范化方向发展。教育电子商务化需要在技术、理论、管理等方面与网络上的普通电子商务靠拢。教育电子商务化的商业运作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准备。

一、教育电子商务化的低成本运营的可能性评估

教育电子商务的成本问题是需要优先考虑的根本问题。教育电子商务化的成本审核应该包括投资成本审核、中期的应用开发成本审核、版权成本审核和全程的维护服务成本审核的认定。教育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它依托的应该是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电子教育产品制作等都具有一定经验的高等学校。

对于学习者方面涉及到的客户成本也应该在成本审核之列。同普通电子商务相似,这是一种完全依赖网络的服务,这些费用虽然不列入商务化的运营成本,但最大限度的减少用户开支,也是教育电子商务化被学习者接受并得以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高校已有的技术、硬件和拥有的人才、人文环境、信誉、社会地位等软环境,将会大大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增加相对竞争力。

二、网络教育学习信誉化制度的建立:学习者个人学习信誉与电子商务教育资格审查机制的结合

学习者、电子商务化教育提供机构双层次的信誉问题是需要一定制度保障的。电子商务化教育提供机构需要部级的审核,并走向国际化。而学习者作为行为个体在电子商务教育中的收益需要以认证的形式得到证明。

在权威部门认证管理上,有必要设立严格的资格审查机制,严格把握控制非正规办学单位的申请,注意思想传播的健康化,不给歪理邪说等邪恶、极端言行渗入到教育系统的机会。在交易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为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或国家提供可靠的标识。

除了在国家的高度上承认其办学资格,还需要在国际合作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认识到网络的无国界性,教育电子商务提供的教育服务和教育产品面向的是网络。这就要求教育电子商务交易的虚拟性和实名性并重,也就是说要使用有效的电子签名技术及其立法为教育电子商务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而电子商务立法还有待时日研究,那么可以考虑暂时性的设立教育电子商务的实名化规则。

三、短期标准与长期的质量保证体系相结合的制度保障:技术支持与监管双管齐下

规矩的设定和遵守应该在教育电子商业化的初期建立起就纳入日程。网络经济初期出现的泡沫经济至今还让人心存余悸。在建设初期可以做出短期标准,也就是说不允许有标准缺失的情况存在。之后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和成熟。这种质量标准应该包括教育电子商品质量评估标准、价格水平制定办法、网络交货质量验证体系、相关整体服务水平标准、监管机制的建立等。

这些质量评估标准的来源渠道主要通过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使用者即学习者的需求;参照各级别比赛的成功教育案例及评比标准;调查正在使用中的远程教育系统;专业从业人员的发现的问题和经验总结等。

在评估原则上,强调和注重持续性的对教育的电子商务资格做出鉴定和质量评估。除在开办教育电子商务化资格时进行评定外,还要定时对教育电子商务化机构进行评估,以使教育电子商务化在教学产品制作、售后服务、社会信誉、产品质量等方面保持质量,及时吸收普通教育的先进思路和做法,争取与普通教育同步。这种评估应该包含三种:地区性评估团体、部级评估团体、民间临时性评估团体、专业性评估团体。

四、教育电子商务化需要教育机构与企业的互补联合

从教育电子商务化的面向对象来看,包括面向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残疾人教育(特殊教育),又可以适当融入到义务教育当中去,可以起到平衡师资,提高偏远山区教学质量,解决部分地区师资短缺的问题;同时,教育的电子商务化,还有利于吸引企业界的投资和进行企业的业务培训等;还可以进行休闲教育和社区教育。

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高速发展,那么由此带来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大范围共享和快速传播的教育电子商务化就不是哪个学校依靠自身就能完成的。无论在先期市场调查、全程投资力度、产品宣传与服务等方面都需要企业的全力配合,而单独的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制造出高质量的电子化系列产品。许多企业家和投资商都对这种新兴的“知识经济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2

依据近期国家提出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如何培养创新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电气专业)人才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在新形势下电气专业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人才的定位及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尝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致力于探寻实现面向全体、分类教授、紧贴专业、加强实践,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电气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为了满足电气专业的高要求、高目标,应为我国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电气工程;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电气专业

新形势下,在电气专业各个方向上都需要大批人才,仅仅强调培养拥有高级知识的专业人才已经变得不与时俱进。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学生中有效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使新一轮大学生适应新形势下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的目标。就上述观点,本文先分析了新形势下电气专业培养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了新形势下电气人才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电气专业的教学改革尝试的部分措施。

1新形势下电气专业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电气专业发展水平提升明显,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甚至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尽管如此,我国的电气总体水平仍略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分析电气专业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1.1新形势下电气专业的特点

目前,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电气技术已成为主角,电气专业的综合性、适应性、渗透性很强,属跨行业专业,应用性广泛。智能化发展水平为其衡量标准,具有亟待创新的特点。电气专业集网络控制、信息和电机电器等诸多专业技术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在很多科学领域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渗透性。电气专业跨行业专业的特点与新形势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国情相符合。这就要求电气专业不断创新,培养能促进工业化社会高速发展,满足各种智能化系统的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2新形势下电气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电气工程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对可再生资源进行规划及规模化利用的研究。这些问题都对电气专业的人才培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重学轻能”现象严重、课程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教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教学模式单一、缺乏较强的师资力量、设备落后、实习手段缺乏、人才知识结构与需求不对等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比较弱,学校在专业建设上“重学术、轻能力”的传统思想仍比较严重。电气专业因其学科较多、交叉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导致相应的教材更新比较困难,实现有效教学非常困难;专业课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突出,实验设备缺乏,与现场脱节。此外,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发挥,创新教育明显滞后。

2电气工程人才定位及培养目标

2.1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定位及其目标

培养高素质、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目标,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定位为前提,以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宗旨,将就业作为导向,培养出符合技术、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使他们成为电气生产、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及操作的主力军。评价电气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2.2电气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电气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层次的电气专业知识层次高、基本功扎实、业务精湛,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较高、具有较强科技和管理创新能力,又具有管理协调能力的人,尤其是善于将发明创造转化为产品的高端人才。

3电气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主要可从以下7个方面入手:①完善师资队伍体系;②改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③按时完善教材建设;④强化实验、实践环节;⑤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融合;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⑧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培养基地、创新性试验基地以及试验中心;⑨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其成长为教学骨干的中坚力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支持教师以各种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鼓励领导学生创新创业;改革考试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高分低能”的瓶颈,开展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在实验、实践环节中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建设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等;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结构,以及以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的结合;大力推进成果转化、产教结合的改革模式,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4结束语

当前形势下,电气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开辟了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新路子,积极、主动地适应了经济新常态,重点推进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以完善设施条件和相关政策保障为支撑,加快培养了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作者:于少娟 谷将 刘立群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俊权.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7).

[2]贾世川.浅析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J].科技资讯,2015,13(11).

[3]刘桂英,粟时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04).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中小学;电化教育;实效;改良措施;实施细则

我国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涉及技术项目维护意识和现代设备终端利用价值并未做到系统化地梳理、整合,因此大部分学生主体在后期专业意识处理上不够明确,严重耽误后期发展实效地位。电化知识教育作为技术项目中最基本的内容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幻灯片和多媒体视频技术等实现综合信息的直接传输,同时为动力支撑的气氛效应补充丰富元素。这是现代教学体制改革的必行之路,也是完善阶段技术素质强化的必要措施。

一、现下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状况论述

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技术控制规模的不断壮大,有关内部人才数量的供给开始显得略微紧张,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抓紧从中小学技术控制能力补充抓起,为其后期专业选择指明方向,保证国家技术控制项目的活力基础。因此,各级政府和行政教育机构开始广泛筹集资金并向中小学实现大面积投入,其中电化教育格式体制效能已经初露锋芒。大部分学校已经针对电化技术教育需求实现内部设备的引进,包括计算机终端、技术项目实验室的设置等。其中不乏电化器械和素材的补充,教师在落实基础课程的布置活动中,自身电化控制素质也得到适当完善,同时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积累丰富的控制疏导、调控经验。尽管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电化技术教育活动已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涉及应用式网络格局的扩展,有关内部结构调整方面仍旧出现一些隐患问题。

(一)创新设备的配置标准问题。许多中小学在设备供应和结构建设方面保留一定的基础实力,包括投影仪和电视等早已经步入课堂之中,同时结合部分学校机构开发的电台和监控系统,有关学生的技术培训过程和完善效益也得到很好的检验和衡量。但是,长期的技术更新活动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所以部分学校部门并未完全实现教学班级电化设备的供给要求;教师来回搬运固定设备所耗费的时间将遗留更多隐患状况,阻碍学生自我技术素质实时完善效益。因为地区之间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对于一些农村地区来讲,中小学的办学开支基本停留在正常秩序,根本无暇过问电化教育体制的改造问题。

(二)教学资料的补给状况。现下中小学部门在电化教育布置活动中,涉及教育材料数量和质量供应上已经无法满足跳跃式的教学控制标准,大多数学校在电化教学管理方面经常出现疑问,这其实就是重视硬件搭配力度,忽视软件开发的必要结果。学校在处理教育素材上经常透过版权购买和内外交流渠道获取,但因为经济成本和建设理念有所区分,所以开发环节中的局限效应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尽管教材资源的自我创制和供应存在某种价值效应,但不同单位的控制基础主要借助教师个体技术控制能力和电化知识决定,所以后期制备质量几乎难以稳固保证。目前,这部分教育素材的严重稀缺现象已经成为长期制约中小学电化教育体制深度的难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

二、相关改造措施分析

中小学电化教育是我国整体电化控制项目的必要基础内容,尽管目前相关细化布置任务已经得到一定的衔接,并且树立不少的绩效优势,但相比之下,各类隐患问题仍旧比较突出,令其扩展效能长期失去支撑活力。二十一世纪是多元技术发展的特殊时期,其中电化教育机制为了高度适应全新教学任务需求,开始决定沿着中小学初始教育阶段进行广泛素质补给,这是落实后期专业人才开发的必由之路。

(一)教育观念的革新。实现现代化教学整改目标就必须针对体制规划理念进行大面积革新。所以,学校内部教师应该沿着电化技术的操控细节和延展力度实现系统化研究,针对过程中仍旧存在的思想观念闭塞问题进行大规模抑制,保证应对方案的积极调控价值。教师应该透过不同视角和管理层次出发,多多关注电化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将校内电化教育理论实行同步更新,借助创新规划技巧保证电化教育内容的跟进状态。因为内部支撑体系和维护观念得到具体保证,后期相关改革工作将顺风顺水,确保电化教育在我国改革道路上的战略地位,令整体教育能效不断向更高水准模式过渡。

(二)落实相关培训计划。师资团队的高质量塑造是完成电化教育体制深入工作的必要保证,目前需要针对人员培训活动,尤其是电化教育技术培训讲师的专业素质水准,进行创新观念的加持。起初,需要对教师实现岗位资格培训,保证先进技术内容的及时传达。教师应该在顺应培训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炼骨干经营标准,令相关技术调控和系统知识堆积充满层次形态特征。另外,对这部分教师进行软硬件操控和调试技术训练,必要时可以邀请专业权威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布置,完成全员技能强化指标,保证教师在落实教育活动中能够做到应用原理内容的全面普及。

(三)管理工作的科学衔接。针对现下中小学电化教育管理较为分散的隐患问题,需要结合机构优化思想和职能统一标准进行创新编制的管控处理。尤其在教育技术中心的搭设层面上,要结合具体学校经济实力和内部素质调控标准进行应对处理,尽量保证在原定电化教育中心基础上进行规模扩展,配合相关机构落实关节衔接工作。令不同职能部门进行统一运作,保证合力的凝聚效应,全面推动硬件设备的搭设实效和软件技术的开发力度,这是促成专业教师培训活动的必要措施,应该实现大规模延展。

结语:中小学部门的电化技术教育改造工作是落实后期专业引导机制的必要内容。所以,涉及电化技术规模的调整和应对策略的实施,需要借助不同学校控制主力实现全面应对。这部分控制与管理工作需要教育机构投入大量的精力,所以关于细致化操作工作必须做到及时下达,尽量维持创新应用功效的普及深度效应。

参考文献:

[1]朱文宝.电化教育的应用研究――浅谈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应用现状与未来[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9(08).

[2]黄法真.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电化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3(02).

[3]秦猛.中小学电化教育改革的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2011,15(01).

[4]刘芳.信息化时代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09,26(13).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4

近年来,会计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丰富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结构。但目前会计高职教育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一是盲目扩招、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质量下滑等原因,造成社会上会计人才相对过剩。二是采用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用陈旧的教材,造成刚毕业的学生上岗后缺乏实践经验和知识更新能力。三是在校生的会计职业资格教育不能真正实施,造成应届毕业生成为会计职业准入制度下的就业难问题。四是高职会计课程的设置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地位,而是把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忽视职业道德教育。五是高职会计教育关注较多的是在校生的职业教育,而忽视对当地企业员工的培训及后续教育工作。鉴于此,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共享资源库建设的角度提出我国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符合会计职业要求的“4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1)4个专业核心技能。根据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提炼4个专业核心技能,即会计核算(手工核算和电算化核算)技能、成本核算技能,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技能、报税与审计技能。(2)3种工学结合方式。会计教学中与会计职业准入制度结合,实施3种工学结合方式。“学中做”方式。一是第1至第4学期,主要进行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初级、中级)、财务管理等,这些课程在具体实施中,按照“14:5”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前14周主要进行课堂教学,后5周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集中进行实践实训;二是“做中学”方式,即第5学期主要进行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对抗、电子商务、数据库,按照“5:14”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三是“做中考”方式,即第6学期按照“15:4”的比例分配校外实习与毕业考核的周数,安排15周时间进行校外定岗实习,4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会计综合技能考试。(3)2个证书。结合会计职业的特点,将学历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获取“双证书会计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一学年),助理会计师证书或会计师证书(第二学年),会计电算化技能证书(第三学年);学历证书(第三学年)。

二、建设具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一是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高校访学、企业进修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使其取得“双师”证、取得博士学位;具备专业理论功底深、实践操作水平高、知识更新速度快、组织协调能力强,把握会计发展的前沿,能够负责会计电算化专业论证、撰写论证报告;研究会计专业建设方向,确定专业特色;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专业建设方案。二是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通过到高校进修、下企业或业务对口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使其取得“双师”证书、硕士学位。具有会计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把握专业某一核心课程的发展动态与前沿理论,并具有该学科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该学科的实践教学,有一年以上同专业企业工作经历,历次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具有乐于教学、甘于奉献的精神。能协助专业带头人做好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组织相关项目培训。三是让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一年以上,或者通过兼职形式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另外,还可以聘请在职财税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从财税管理部门或中介机构聘请在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且具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财务主管和财务总监,参与实践教学课程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

三、建立开放型会计实训基地

建设三个中心(会计环境仿真中心、会计业务仿真中心和会计服务中心),9个实训室(虚拟企业实训室、虚拟会计工作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电算化会计实训室、工商企实训室、银税审实训室、ERP实训室、ERP认证培训中心、财务咨询公司)。加强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四、构建符合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构建符合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行业需要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财务专家联合开发课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制定等既考虑专业、课程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又涵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的技能。二是创建“单项技能训练与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单项技能训练与会计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会计单项技能训练。细分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技能,根据培养计划将会计单项技能分散到会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第二阶段会计分岗综合实训阶段。采用“会计分岗综合实训”方式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弥补了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以会计理论为主线,单科会计专业课程讲授为主,从而与企业实际财务工作操作流程脱节的缺陷。实训贯穿每个学期,共由三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分岗实训。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实训,按目前企业财务办公室的设置,将会计实训人员(学生)进行分岗,并按岗位设置职能,按职能安排实训流程,学生模拟企业会计人员的人事安排和实务传递,更接近财务实际操作,主要培养学生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第二环节综合实训。主要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培养学生的手工账务处理技能、电算化账务处理技能、纳税及报税技能,财务管理及分析技能。第三环节实岗实训。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主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流程,企业各个部门(生产、供应、销售等)与财务工作的相互联系与协作,真正感受会计实岗的财务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

五、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模块:一是会计资格证考试模块。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的同时,作为社会人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现会计资格证书与会计教学目标的融合。为学生在第一年下学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准备条件,其主要内容包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技能证书考试模块。学生在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作为社会人员参加会计电算化中级资格考试,实现会计技能证书与会计教学目标的融合,其主要内容包括中级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数据库应用技术。三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块。会汁从业人员达到履行相应级别会计专业职务的能力。在现阶段主要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不同的层次。学生在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作为社会会计人员参加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主要内容包括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四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模块。继续教育是法定的会计人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可以每年根据当年会计知识更新的需要动态制定,为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完成的继续教育提供标准,同时,也作为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补充新知识的标准。五是模拟考试系统模块。针对会计资格证书考试、会计电算化中级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由系统自动生成模拟试卷,客观题自动阅卷,主观题提供标准答案,在技术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大部分课程考试完全的自动阅卷。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5

电力体制改革只是时间问题,电网企业面对改革必须做好积极、全面和充分的准备。面对且行且近的改革和越来越重的监管压力,电网企业只有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彻底摒弃“”。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引擎,不仅要将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更要将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在“惠民生”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关键词:电网企业 电力体制改革 教育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电网企业要把群众路线的长期化、常态化、长久化开展下去,需要从机构人员、制度建设、难题解决、考核推进和持续提升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具体阐述如下:

一、以机构人员夯实教育实践活动基础,构建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推进“大格局”

电网企业要破解政工部门“独角戏”的难题,电网企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绝不能仅定位为政工部门的部门职责。需要从机构、职责、人员和理念四个角度入手夯实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形成上下联动、职责明晰的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大格局。

1、机构开局,夯实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机构基础。强化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防止供电服务中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流于形式。电网企业要进一步整合教育实践活动资源,完善供电服务中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机构。在组建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要整合企业办公室、党群、人力资源、营销、生产等部门人力成立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机构。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与电网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工作真正融合,实现无缝对接。

建立由公司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机构负责计划、执行、督办,有关职能单位和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机制。

2、职责布局,夯实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职责基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企业党委(组)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推进工作。教育实践活动机构职责定位为信息传输中心、制度中心、业务中心。其职责定位为一是负责教育实践活动信息的收集和报送;二是负责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计划,组织相关教育实践会议的召开,负责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事项的协调督办;三是负责联络协调党委政府等机关。电网企业生产和营销部门负责将教育实践活动与具体工作融合对接。

3、人才定局,广纳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贤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供电服务教育实践人员队伍,是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根基。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推进要从人员的选任开始,制定严格的任职资格限制条件,要求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者除了具有深厚的政工理论基础外还要具有丰富的营销知识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同时分析、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者优先录用。要经过公开竞选、考核和选拔三个环节,确定岗位人选。并根据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政策的调整对教育实践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教育实践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4、思想控局,培用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理念。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人员常态化推进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将其贯彻应用到个体工作中去。从电网企业领导做起,不仅全面认识更要能够详细阐述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的重大意义。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对于全面解决电网企业供电服务中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以制度建设为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导向,制定并严格执行配套制度体系

1、以制度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大格局。确保教育实践工作行之有效开展,拓展教育实践格局,要制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管理办法》。《办法》立足于充分发挥为“提管理、提效益”的作用,进一步健全领导责任体系。同时,《办法》立足于充分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作为“发现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既可搭建各级各部门教育实践活动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工作平台,又为电网企业各单位确立了工作标尺。

2、以制度确立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保障机制。深入查找整改管理的不合理点、工作的不合格点、职工的不满意点,扎扎实实为供电服务一线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减轻基层一线服务员工负担,做好职工的后勤保障和制度保障。树立“党员为群众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勤为一线服务,全局为客户服务”的思想,重点整治“拖”字当头、作风漂浮,狠刹内部不正之风。对基层、职工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置之不理、推诿塞责的有关人员和单位严肃处理。形成党委领导下的部门之间的权责平衡。

3、以制度保障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进程。严格执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专门召开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会,对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且要经常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研究方案。党委每季度至少听取一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专题汇报,及时研究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中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确定本季度教育实践工作重点。通过这些措施,形成电网企业内部上下步调一致的“常态化”工作新格局。

三、以解决难题为教育实践活动目标,形成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有效机制

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心在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能否解决是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之一。教育实践活动要通过有效措施回应客户关心的热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电网企业可以通过为客户送法治理念、内部强化合同义务履行、排查服务薄弱环节等方式解决难点问题。

1、法治理念入手为保障,深入对客户开展“依法用电”宣传教育。针对客户维权意识增强,而法制观念相对滞后的 问题,电网企业要制作《依法用电手册》并发放到客户手中。手册要针对客户关心的电价执行、涉电损害赔偿、电网建设民事补偿、电力设施保护区保护措施、漏电保护器管理、涉电纠纷解决机制等几十个法律问题对客户进行详细解答,使用户清晰了自己权利义务,明确了争议解决方法。明确告知客户的权利义务,营销人员作为基层教育实践活动责任人负责向用户解释手册。通过有效沟通,可以增进电网企业和用户的感情。为解决供电服务中的“最后一公里”打下思想基础。

2、法治举措着手为保障,推动各单位依法履行合同主体职责。在对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电网企业采取网站、论坛、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系统职工解决服务难题教育,提高职工根据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为客户服务的能力。同时树立电网企业的《供用电合同》义务主体意识,及时全面履行《供用电合同》义务,解决用户的报修和其他用电需求。以法制要求确保客户强制缔约权和知情权等基本合同权利的实现,严禁对客户违法强加义务,严禁违法收取任何费用。强化用户个性化需求服务,切实解决客户报修需求,以新奖惩机制及时解决客户报修等用电需求。

3、服务隐患排查为保障,持续深入开展服务问题排查。建立关口前移的定期供电服务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坚持定期排查与重点时期排查相结合,在试点的基础上固化经验、形成制度。全覆盖、无缝隙的及时发现处理服务隐患。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要求基层单位对服务隐患每月排查一次。在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前夕,都要进行超前排查和专项排查。按照“统一排查、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的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归口协调督办,落实单位和人员进行调处,并督促其限期解决。

四、完善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量化考核体系,保障供电服务工作的提升

健全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量化考核体系,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管理办法》要求,对各支部的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每月进行考核通报。提高各支部的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的积极性,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考核中对在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支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中服务行为不规范严格按考核标准。对因服务过程违规违纪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社会影响的责任人员、分管领导,给予必要的任职处理。

通过严格细致的科学量化考核,深化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促使供电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实落到实处。形成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教育实践活动机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统一、协调、高效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工作格局。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6

Abstract: Chinese Audio-Visual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nearly a century since 1920s, and Audio-Visu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education. The research of Audio-Visual publications a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dio-Visual educat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rough the collation of literatures, this paper analyzed data results and fou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dio-Visual education and Audio-Visual publications.

关键词: 电化教育;书刊发展史;教育技术

Key words: Audio-Visual publications;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publications;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248-02

1 研究概述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汉内斯·阿尔文)南国农先生在第四届教育技术博士论坛上的一句话。这句话引发了很多电教学者的思考,于是他们就在思考:中国的电化教育要发展,是不是也要通过研究中国的电化教育发展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而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此外为了对建立中国电化教育史学科、开设电化教育史课程奠定基础,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书刊发展史就显得更加重要。南先生曾说过:“我国电教要深入发展,必须狠抓教材建设,逐步建立各科现代教材体系”[1]。因此作为中国电化教育理论发展的电教书刊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她指导着我国电教的实践,见证了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中国电教书刊的研究,来审视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2 研究方法和材料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通过从一些史记性的专著、杂志、网上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方式收集了相关的专著和教材。由于电化教育学是个交叉学科,在专著和教材方面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笔者就根据南国农先生对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法,将中国电教书刊的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①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20-1949);②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49-1978);③新中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全面发展阶段(1978-2008)[2]。在收集的过程中由于资料的匮乏和不完整性,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资料仍未收集在内。

2.2 研究材料(电教专著和教材) 中国的电化教育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今天经历了70年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电化教育从早期的将电影应用到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时期,经历了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成果,笔者主要收集到了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育电视,幻灯、投影、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育等相关方面的书籍。

3 数据统计及分析

3.1 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20-1949) 这一时期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早期阶段,共收集专著21本。

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专著有:①陈友松的《教育的电影》,该书是我国早期的电影专著,全书225页,该书介绍了电影教育的地位,世界各国的现状、教育有声电影的制造、有声教育电影机器和鉴别电影的标准及等;②社会教育司编的《电化教育》该书作为当时社会教育的辅导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电化教育的现状、电影和收音机件的使用和管理、电化教育实施法、国内主要教育影片目录等;③舒新城的《电化教育讲话》,是一本当时影响比较大的电教专论,主要介绍了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电影教学方法和使用电影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制作电影的一些摄影艺术和技术知识。该书中作者指出了多媒体综合应用的问题和工具是为教育服务的理念,这对我国后来电化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时间维度上,20年代由于正处于我国电化教育的萌芽时期,因此没有专著出现;在三十年代由于我国电化教育一度活跃,不少教育工作者积极提倡电化教育,且在陶行知的带领下提倡采用幻灯和电影施教,故在这个时期就有14本出版;在四十年代由于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经济低迷及当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等方面影响,一度活跃的电化教育开始陷入困境[3]。因此这一时期出版专著7本,且有一本是译著。

从空间维度发现,早期的电化教育主要在以江苏为代表的沿海一带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提倡搞电教的教育工作者都聚集在此处,以及一些早期搞电化教育的学校(如金陵大学)、电化教育组织和教育电影协会等也在此地区成立,这些机构和协会以及他们所实施的电教活动,都加速了此地区的电化教育的发展。

3.2 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49-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少进行,相关的专著和教材也很少,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4]。从建国后到前是我国电化教育的孕育阶段(初期发展阶段),虽然电化教育搞的也轰轰烈烈,但是没有或者说很少有理论成果。后又遭到的迫害,中国的电化教育处于停滞时期。这一阶段只有三本专著,一本是在1951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编过一本《幻灯手册》有商务印书馆出版;另一本是由上海电视台电视教育组在1976年6月编的《电视教育讲座》一书,此外的就是1978年1月张建邦编著的《电脑教学》一书。

3.3 中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全面发展阶段(1978-至今)

3.3.1 教材收集情况简介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是我国电化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电化教育教材和专著蓬勃发展时期,通过收集共找到相关专著825本。由于电化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幻灯、投影、电视教育、广播、计算机辅助教育、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等几个阶段,因此我们按照此对这些专著分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远程教育五类。

3.3.2 教材的分类及分析 将教材的情况分为五大类:如表1图1所示各类教材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单位:本)。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介绍理论的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教材专著与关于电化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教材的数量相当。在理论研究方面教育技术相关教材占到了所有教材的32%;在教学实践和研究方面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占了所有教材的30%,从中可以发现,中国的电化教育在改革开放重新起步到后来的飞腾发展的过程中,电化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齐头并进。

同时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教材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北和华中地带,且教材作者一般都集中在这些地区的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高校对专著和教材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4 结束语

中国的电化教育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她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专著和教材的出现是电化教育学科和专业成熟的标志,形成了我国特色的电化教育专业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通过对中国电化教育教材、专著发展史的研究,从中找到电化教育教材、专著的出版和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关系。

4.1 电化教育的发展和电化教育教材发展的关系 电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电教教材和专著的出版,反过来这些理论科研成果的出版又来指导我国电化教育的实践发展。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电化教育的这种变化发展趋势符合研究的一般规律,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在实践中进行修改总结,获得新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去指导实践,不断反复,呈现螺旋式上升,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从而促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5]

4.2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 从对每种分类教材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每类教材在一定时期的大量出版与我国电化教育在某一领域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些教材的出版是我国电化教育在某一阶段发展的足迹和印记。此外教材的发展也与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当一个时期经济好了,就可以购买大量的电教设施,从而加速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不断向前又激励着理论研究专著的发展。另外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也影响电化教育的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了,从物理、人力等上都会给予极大的支持,这样工作在电教行业的一线人员在精神上可以更加的有劲头搞科研,也促进了教材专著的发展。

4.3 从地域上看我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教材的发展关系 从前面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电化教育教材的专著的作者分布有一定的聚集性,大部分聚集在沿海高校,这些高校也是我国电化教育专业开办的比较早,且发展的比较好的学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几所我国电化教育专业开办的最好的高校。这里之做一科研成果显著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史和长期在这些高校奋斗的电教前辈和专家们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的电化教育起源年代于民众教育,发展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因此电化教育相关专著和教材也分布到各个领域。由于笔者水平和精力有限,有些教材和专著未免收集不到,此外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有些资料的出处无法一一列出,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主编.电化教育理论和电教试验[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12).

[2]南先生的PPT.第四届教育技术博士论坛,2008.10.18.

[3]吴在扬主编.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4).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7

【关键词】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教育信息化;国际论坛;标准研制;产业发展;教育应用;教育生态环境;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4)02-0076-08

一、会议背景及会议情况

“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于2013年11月28日-29日在上海隆重举行。该大会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JCTl/SC3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研究所UNESCO-IITE、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欧盟标准化与学习标准委员会CEN/TC 353共同主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支持,华东师范大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承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人教云汉数媒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华师京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办,Intel、微软、Dell、中文在线等单位共同参与。来自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政府官员、技术标准研究者、教育信息化专家学者、学校信息主管、IT厂家和第一线中小学教师等35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共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和体系的研制工作。同时展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相关产业成果,包括内容、终端、工具、平台与服务等,以及交流其在教育应用的经验和成果。本次国际论坛作为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关于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领域的国际交流盛会,兼顾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旨在总结经验、展望发展、促进研究,推进应用,加深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与对话。并构建国际化的协作研究与发展平台。

本次国际论坛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28日主题报告中,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研究所国家项目官员Alexander Khoroshilov教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倪闵景处长、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研究员、欧盟标准化与学习标准委员会CEN/TC 353主席Christian M,Stracke、国际数字出版论坛IDPF主席Bill McCoy、密苏里大学教育技术创新中心主任James M,Laffey、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王志刚、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副处长刘明善、英特尔(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京翔博士、微软教育事业部技术总监周轶、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等1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给出了精彩的内容分享。

第二阶段:分别来自学术界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产业界的负责研制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产品的企业家、教育界(中小学)的在教育第一线进行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应用实践的学校主管及教师分别在三个分论坛中共作了42场报告,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三个分论坛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创新与电子书包产业发展、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技术、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教育创新实践。其中来自学术界的报告18场、产业界的报告16场、中小学教育界的报告8场。这体现从学术研究逐步走向应用的趋势,其中产业界的报告以产品及应用方案为主体,而中小学教育界都是教育应用实践案例。

二、会议专题讨论的主题和内容

本次国际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专题1: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应用;专题2: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理论探讨;专题3: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与技术;专题4: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产业发展与应用;专题5: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教育应用创新。

(一)论文依据专题划分

通过国内外各领域的广大研究者、工作者、教师、研究生积极投稿,本次论坛共收到投稿论文70篇,经专家评审最终收录59篇。录用论文紧密围绕大会5个专题。已编订为论文集,按专题统计情况为:专题1有20篇、专题2有9篇、专题3有10篇、专题4有8篇、专题5有12篇,详见表1。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专题1是探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应用,这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探讨方向,论文投稿和篇数都较多,占据首位。专题3、专题5主要是结合当下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实践应用、标准与技术等热点展开,论文篇数基本均衡,这说明不同类型的研究者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专题2、专题4则是涉及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理论探讨和产业发展,论文总体偏少,篇数差异不大,这说明目前这两个领域涉足的研究者较少,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可作为未来深入探讨的方向。

(二)论文依据作者所在区域划分

本次论坛被收录论文的作者地区分布涉及国际组织、美国、英国、德国、挪威、俄罗斯及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陕西、山东、武汉、广西、河南和安徽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被录用论文篇数前五依次为: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陕西和河南。这说明除了与本次论坛承办单位在上海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有关外,也说明上海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研究已走在全国前列。北京、江苏等发达地区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研究也相当活跃,陕西、河南等省份文章数量相对较多,这一方面与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所在区域有关。也反映出我国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研究参差不齐。

(3)学习环境与资源设计。电子课本学习资源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产生直接影响,为此相应电子教材设计也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盐城师范学院的张德成学者从服务理念、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体系、个性化资源开发、资源更新、聚合方法等方面比较了中美两国电子课本学习资源建设的差异。北京师范大学的武法提学者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电子教材交互设计的影响因素。即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终端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4)协作学习分析与评估。电子书可为学生创设出新型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学者通过运用学习者前期能力评测与学习过程轨迹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教师引导推荐、系统自动推荐、学习者个体定制三种推送策略,并开发出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电子书系统。胡海明学者则为电子书包交互活动服务与个性化活动服务的实现提供了整体设计框架,并详细分析了电子书包应用服务的情境设计方案。

3.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与技术

专题3涉及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研究;电子书包体系架构、学习终端、电子课本、虚拟学具、学习服务的研制现状与趋势;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系列标准的应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教育云服务环境;物联网技术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中的应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研究。

(1)标准及其应用架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目前已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国内外的学者、相关企业都致力于研究并制定该产业的权威标准,并进行积极的实践。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的FRIESEN学者探讨了集成协作学习和交流的电子书包ISO国际标准的开发,设计和优势。国际数字出版论坛IDPF主席Bill McCoy提出了“智慧”电子课本的互操作性国际标准。并将第三代数字出版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情景化为信息通讯技术标准的可操作数字出版物。华东师范大学的雷云鹤学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习工具和标准的归纳总结,提出虚拟学具标准的理论框架,最终形成虚拟学具分类标准和描述标准两个子标准草案。

(2)研制现状与趋势。为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内容、终端、工具、平台与服务等标准和体系的研制工作,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如密苏里大学的James M.Laffey教授运用了3D虚拟学习技术与整合教学目标的游戏机制与策略,设计了具体的案例,讨论了面向基于3D VLE与教育游戏的电子课本2.0的框架之潜力,使学习变得可视化与可分析。欧盟标准化与学习标准委员会CEN/TC353主席Christian M.Stracke在对IDEAL参考模型简要介绍基础上,描述了效应测量的评价框架,并展现了该框架在ARISTOTELE项目中的应用。胡海明提出了系统服务实现的框架与方法及学习中心与客户端的设计方法。Tore Hoel建构了一种框架模型用以协调学习、教育与培训中的电子课本的需求与形式设计,即国际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与背景概括框架;同时,来自英国博尔顿大学袁莉博士和Tore Hoel博士通过工作坊方式来塑造未来的数字化电子课本。

(3)技术应用及分析。英国标准化委员会BSIIST/43主席Crispin Weston博士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生态系统中的电子课本。华东师范大学的傅伟博士从连接阅读与学习的角度,定义了电子课本的内容结构模型和功能结构模型,集中体现了电子课本所具有的数字化阅读与数字化学习领域特性,为进一步研发电子课本元数据的数据约束、元数据项、XML绑定等内容奠定了基础。葛鑫分析了电子课本在数字版权管理方面的特殊需求。并基于MarlinDRM技术针对性的设计了一套DRM解决方案。祝智庭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指出电子书包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新里程,其国内外热点与国内趋势;中国电子书包标准体系研制历程与成果,包括电子书包功能框架、体系框架、标准组谱;标准的应用推进及建议。

4.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产业发展与应用

专题4涉及国际(国内)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产业发展;基于不同设备(平板电脑、上网本、电纸书、手机等)的电子书包学习终端的设计与开发;基于不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Android,IOS,微软)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设计与开发;电子课本内容制作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支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虚拟学具的开发与应用;支持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应用的LMS系统(如Moodle,Sakai,Blackboard等)的研究;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商业模式的探索;支撑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第三方服务的研究;电子课本与数字出版(如电子课本出版流程、定价机制、版权管理、业态模式)。

(1)研究反思。北京邮电大学的李青学者通过对2011-2013年新闻报道中的电子书包应用案例从应用形态,应用时间,地域分布情况和主要使用方式等角度解读,提出了电子书包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建议。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曾令斌概述了电子书包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电子书包教育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南京师范大学的雒晓霞通过参与南京市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对南京市电子书包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建立家一校一企协同教育模式,开展相应的电子书包项目研究课题,扩大试点学校的范围等推进策略。

(2)设计与开发。目前云学习视角下的电子书包研究已成为众多学者探讨的话题。如河南师范大学的张新明学者运用云计算机技术将电子书包的服务系统、教学资源和虚拟学具等架构于云端,允许学习者按需调用学习内容、学习服务和学习工具,构建个人学习环境。此外,对数字教材的探讨也逐渐升温,如人教云汉数媒科技有限公司的康合太及孙世欣研究者分别对我国中小学数字教材的演进历程与设计原则进行系统研究,从内容结构、资源结构及功能结构三个维度探讨数字教材的设计。此外,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张海立软件架构师报告了HTML5助力电子课本演进,名呈教育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丁振月总经理报告了英语电子课本的开发与探索,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袁华莉博士报告了电子书包框架下的资源研发实践及电子书包典型应用探索。

(2)数字出版。人教云汉数媒科技有限公司的康合太研究者从行业标准、数字资源和评价等关键模块开发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基础教育数字出版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数字出版体系应具备的架构模型和产品开发原则。陕西师范大学的李_学者则结合智慧教室的试点感触,提出以课程建设、数字学习为核心建立数字化教育出版系统设计构想。

5.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教育应用创新

专题5涉及国内外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示范应用项目研究;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教育创新示范校应用实践;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教育成果调研与评价。

(1)项目创新研究。2010年伊始,电子书包在教育行业逐渐大规模普及,的教育顺势而出,电子书包在教育中实际应用情况已成为很多学者的关注点。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李晓庆对电子书包在应用学科、发挥角色、学科结合点、协同媒介、教学模式、面临挑战等各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电子书包应用应该明确目的,物尽其用,抓住时机,从需求出发等解决方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其云博士报告了新加坡电子课本应用与思考。中华两岸移动暨数字学习交流协会孙忆明会长报告了台湾地区电子书包推展现况及台湾经验在内地落地之探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王开学者认为,电子书包的硬件发展已初见成效,建设教学资源和加强应用服务是电子书包今后发展的侧重点,并从学习对象、学习平台和学习工具等方面对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及教学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2)教育深度融合。一个创新教学理念正在扩散,一项创新学习技术正在普及,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将会在推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倪闵景处长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上海在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中已完成三大基础性工作(发放150万张电子学生证、1500种中小学电子教材、1个开放式交易云平台)与三大技术突破(包括课堂分析技术、学习分析技术、教与学技术),并强调四类数据(资源类数据、关联性数据、知识流数据、经历型数据)对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作用。南京师范大学的沈书生教授在对翻转课堂使用视频进行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书包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此外,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在语文、数学、英语中的应用模式探讨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如陕西师范大学的张文兰教授对基于电子书包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具体数学学科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北京师范大学的郑娟、陕西师范大学的白若微、首都师范大学的刘妍学者根据电子书包的教学应用特性,先后分别对小学英语电子书包教学应用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型,探究了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同时,通过对比网络平台教学的活动设计和网络平台序列化学习活动设计,总结出小学英语电子课本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陕西师范大学的刘艳斐学者结合电子书包的优势,设计了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3)实践平台应用。如何使新技术促进教与学本质变化。即电子书包的实践应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义兵学者基于台湾奇学习平台,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试验,考察了在电子书包平台下创新学习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的田晓蒙学者以e-Book平台的小学英语电子书为例提出了一种以实现个性化教学为主的推荐机制。河南师范大学的何文涛学者利用微课程理念,从学生学的角度和教学情境出发,将电子课本的应用推广到班级管理、家庭教育、教师教研培训及微学习等教育领域,以促进电子课本的完善及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4)创新实践。来自上海、江苏、深圳等地学校校长和教师报告分享在第一线中小学开展实践创新成果。嘉定实验学校校长花洁报告《从数字化学习走向数字素养学校》,上海闵行二中朱靖校长报告《数字化学习助推课堂变革》,上海闵行区古美高中郑荣玉校长报告《基于电子书包教育变革与创新实践》,上海虹口丽英小学张军校长报告《电子书包促变教与学》等。这些报告在实践层面起着分享经验和示范引领作用,将有效推进其应用创新。

三、总结与展望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8

一、电教人员存在的素质问题

1.思想素质

(1)缺乏理想,信心不足。电化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重任,需要广大电化教育人员为实现这一目标奋斗终身。而部分领导和电教人员对电教发展的目标意识淡薄,在选择电教职业时,只是从兴趣或个人利益出发,缺乏理想,在电教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显得信心不足。这种精神的贫乏和信念的动摇是影响电教发展的首要思想因素。

(2)追求名利,冷淡服务。受不正之风的影响,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侵蚀了电教的肌体。贪图名利,缺乏奉献精神,办公司、拍广告、放录像,一些电教人员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大大削弱,使电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影响,阻碍了电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思想保守,不求探索。部分电教人员缺乏整体教育和大电教的新观念,把自己限于狭窄的服务范围、单一的服务体系,在电教圈子里自我循环,面对改革的大潮左顾右盼不求探索,只是安于现状,墨守陈规,工作等布置,设备靠配给,花钱向上要,计划经济下大锅饭的思想根深蒂固。部分电教领导习惯于旧的管理模式,缺乏开拓精神和现代管理意识,工作无计划,行动无目标,管理少办法,走一步算一步,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束手无策,只是被动地固守阵地,不敢越雷池一步。由于缺少活力,领导无方,因此,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遇,使自己的阵地越守越小,人员越带越少,设备越来越老,电教的地位日益下降,导致人心涣散,各自为阵。

2.业务素质

(1)结构失调,人才不稳。由于主管部门对电教的认识偏颇,没能注意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严把进入关等历史原因,电教人员的学历偏低,学科教师和教学设计人员严重不足,科班出身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人员结构很不合理。另外,许多电教骨干由于在职称待遇上难尽人意,便纷纷跳槽、转行,使得人员流失严重。

(2)缺少培训,后劲不足。电教机构的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系统地接受电教专业培训,岗前培训、在职进修的机会微乎其微,只能采取在干中学、学中干、以老带新、“近亲繁殖”的方法培养人员,这种状况使电教人员的业务素质很难提高。

(3)重技术,轻理论。部分电教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某门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却很少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对实践的认识长期停留在感性阶段难以飞跃,经验处于较低层次上不能丰富。电教水平长期处于低层次,致使工作成效不大,多在原地兜圈子踏步不前。

(4)科研不够,能力欠佳。许多电教人员穷于应付日常电教活动,仅满足于技能技巧的掌握和娴熟,而忽视了电教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能力的提高。甚至一些人认为:电教研究是少数专家和研究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不懂科研,不搞研究的不在少数。另一方面迫于评职称的压力,写点文章也是空洞无物,缺少阅读价值。不少研究只浮在表层,甚至把其他学科的成果披上一方电化教育的面纱便杜撰为自己的成果,既牵强附会又全无电教特色。

二、提高电教人员素质的对策与措施

1.思想素质的提高

(1)开展理想教育,树立坚强信念。电教工作者的理想应是:献身电教事业,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共同理想的具体化,是历史赋予每个电教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广大电教人员必须把发展电教目标与每个人的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热爱电教事业、搞好电教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使这一理想成为团结激励电教人员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

(2)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是电教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电教机构是多功能的教育、教学、服务中心,工作量大、面宽,服务对象多,加班加点、义务服务较为频繁。这就要求电教人员具有较强的服务思想和献身精神,只有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道德观,才能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只有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才能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只有倡导了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才能有效地抵制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

(3)转变思想观念,倡导探索精神。由于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最优化的先进教育方式,需要经常吸纳最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最先进的媒体手段,需要在前进中优胜劣汰,在探索中求得生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我们还固执于旧的思想观念,将难以摆脱困境,会使电教走入死胡同。所以观念的更新至关重要,我们应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电教发展道路。

2.业务素质的提高

(1)优化人员结构,稳定骨干队伍。合理的结构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电教队伍的基本前提。要逐步改变工人成分偏大、技术人员为主的人员格局,一方面采取分流、调整的办法将一些素质较差、不适合电教岗位的人员另行安排,另一方面严把进入关,吸引优秀人才,补充一批教学设计和研究人员,优化人才结构。

(2)开展岗位练兵,抓好在职培训。学校相关管理机构要积极开办专题讲座,开展岗位练兵,组织业务交流和技能比赛,促进钻研业务的风气形成。要坚持岗前培训,严格执行上岗合格证制度。特别是电教课教师必须熟练地使用各种电教手段上课,起到电教的楷模和表率作用。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9

一、建构主义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学习理论

2001年进入大学后感受的是一种言必称“建构主义”的氛围,不论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但凡和教育教学有关的似乎都把建构主义奉为至高无上的真理。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也不加思索地完全接受了建构主义,并把建构主义看成是对传统教育教学进行破冰式改革的唯一指导性理论。

直到2005年走上工作岗位,接手了一批学业成绩差到极致的学生,当时校领导的意思是既然成绩已经差到极致了不妨放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尝试,而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建构主义”。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践行着“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建“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但最终结果却让我们大失所望。学生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差,并养成了一些陋习。这个时候我便开始反思,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教育史并形成根深蒂固的教育传统的国度,她的教育习惯和学习方式是不是会因为一种西方理论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呢?我个人觉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即使在美国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的结果也并不是很理想。有报道称,以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对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并不感兴趣,以至于目前在美国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大多是第三世界的移民。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国内在校学生的学习内容大多是前人积累下来的间接经验,比如物理学公式、数学解题方法、化学方程式、英语单词等等,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直接经验的获取,这就为基础知识传授造成了很大障碍。正如南国农先生所说:“建构学习理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有力,它只是在实现认知发展目标时有着优势,在实现情感发展目标和简单技能训练目标时,远不如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

二、电化教育改名教育技术学并不妥当

2005年春节过后,面临本科毕业的我也和其他毕业生一样开始做简历,跑招聘会,通过互联网海投,为自己未来能有个着落而努力着。但是,在莽莽撞撞地走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一无所获,网投的简历总是石沉大海,连个面试通知都十分罕见,招聘会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技术到底是学什么的”。这时我才意识到一个重大的问题,原来“教育技术”这个名词太新了,用人单位根本就不知道教育技术是学什么的,能干什么。甚至连学校的一些老师都不知道教育技术到底是什么东西。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这是十分幼稚的一个问题,但是到了教育技术学这里却变得那么复杂、难以回答。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经典的“94定义”,可当我把教科书中“教育技术学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经典定义在用人单位面前完整地背出来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回一句“原来你是学教育学的”,这又让我哭笑不得。茫然之时我列出自己掌握的所有技能并告知“我是学电化教育的”,这时他们才表现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这样一件在求职过程中看似普通的事情却对我触动很大。我想,如果一个学科的名称不能给人以直观理解而是让人造成误解,那么这个学科名称起的应该不成功。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我用了7年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教育技术学。从理论学习到实践锻炼,从入门了解到深入研究,总的来说,我对教育技术学的学习还算是系统的。但是时至今日,我还没弄清楚把“电化教育”改名“教育技术”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和国际接轨,还是因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电化教育”一词不能将之包罗其中?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美国有“Educational Technology”,它的主要研究范围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与我们国家的“电化教育”有很大不同,我们国家的“电化教育”研究内容偏教学媒体和教育传播,仅从这一点来说,将美国“Educational Technology”一词简单移植过来是不妥当的。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那是否可以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归为电化教育研究的范畴呢?我个人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是因为教育领域的计算机是为教育传播服务的,它和电视、电影、广播和摄像等一样,都是教育传播媒体。我国电化教育就是研究教育媒体和教育传播的,因此,对计算机在教育的应用研究完全可以归为电化教育研究范畴。从这个角度上讲,“电化教育”改名“教育技术”也是没必要的。

三、教育技术界很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值得商榷

为了更好的发展,2007年我选择了继续深造。再次走进校园,已经没有了本科时的浮躁,对知识的渴求可谓如饥似渴,于是我把绝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看书上,力求在书中找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方法。在这期间,我发现了一些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其中最让我感到不解的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方向明显偏教学设计和教育心理,而不是教育媒体和教育传播,这一点从教育技术领域主要人物的研究偏好上可以看出。比如,李克东倡导的“数字化学习”理论,祝智庭等人的“协同学习理论”,黄荣怀等人的“移动学习理论”与“TEL五定律”,何克抗的“教学结构理论”,桑新民的创新“学习方式”观,陈丽关于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的研究,李艺等人关于“绩效结构”的观点等[3]。对于这一现象,我除了困惑之外更多的还是担忧。教育技术创立的初衷是培养教育界和传播界的媒体应用人才,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媒体和教育传播才应该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点,如果选择去与教育学、心理学分争研究兴趣的话,那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必定逃离不了被同化的命运。

从教育部将电化教育改名教育技术学,到今天已有18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学科来说,18年足以完成从诞生到成型的蜕变,至少在学术定义、研究范畴、研究方法方面能够自成一体。但对于教育技术学来说,过去的18年还停留在教育技术定义之争和教育技术研究范畴讨论之上。在中国知网的论文库中以“教育技术定义”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检索出来的论文有138篇,期中80篇是2005年以后发表的;以“教育技术概念”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检索出来的论文有74篇,期中34篇是2005年以后发表的;以“教育技术&研究范畴”作为关键词搜索,检索出来的论文有25篇,期中15篇是2005年以后发表的。这些足以说明,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还停留在对教育技术定义和研究范畴的讨论层面上,因此,我个人认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失败的,至少过去的18年是没有多大的建树。

对于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有些专家倡导教育技术研究要从研究一些重要文献、重要网站和重要人物等出发。这种研究方法自有合理性所在,但我个人觉得这种研究方法很难有突破和创新,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更多的时候只能是跟着别人的屁股走,走别人走过的路。这可能也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还停留在对定义和研究范畴的讨论层面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上偏理论而轻实践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了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再次由理论学习走到实践岗位,我感触和思考的东西更多了一些。作为教育技术的实践者,当我看到所学和实际所用之间差距时候,除了从自身方面找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对教育技术研究生教育做了更深刻的思考。现在普通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国内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该是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基于这种观点,我个人认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该是应用或帮助别人应用教学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投影、摄影、摄像、计算机和互联网等)进行教育传播的应用型人才。针对这一培养目标,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得以提高,使在本科阶段学到的技能得以深化、细化。然而,由于国内大多数教育技术领域专家的研究偏好是教育和学习理论,这就使国内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上偏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锻炼。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空穴来风。我本人硕士阶段毕业于一所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著称的工科院校,但我在上研期间接触到得实践锻炼机会并不多,不是一个研究方向的同学接触到的实践锻炼机会同样不多。后来在找工作的时候碰到全国各地高校的教育技术研究生,通过跟他们交流了解到,他们在上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动手锻炼机会也是很少。由此,我想我们国家整个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大环境应该是偏理论而轻实践的。

假如从上世纪20年代受美国试听教育运动影响,我国教育界开始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体来辅助教学算起,电化教育在我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过去近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始终走的是引进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更是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比如学科改名、94定义、建构主义等。而引进的东西并没有结合自己国情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这可能是我国教育技术学走入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也是值得我国教育技术界深入思考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10(1).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10

关键词:电大;教育科研;现状;多维思考;对策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之一,是衡量学校学术水平乃至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电大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科研的促进功能也日趋凸现。但纵观电大教育科研现状,存在较多亟待改善的问题,首先电大教育科研还缺乏科学的定位,科研促进功能的发挥不充分,整个电大系统学术氛围还比较淡薄,国内学术声誉较低,很多电大的科研工作仍处在“从内打不开,向外走不出”的窘迫境地。目前,电大正步入内涵式发展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来推动学校内涵品质的提升,增强办学实力。

一、电大教育科研现状分析

(一)教育科研地位

大学自产生之始,就被认为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在经历了长期的以科研为方向和以教学为方向的分化、整合后,大学逐渐成为科研、教学、学习的联结体,“现代大学在最高层次上全心全意并毫无保留地致力于增进知识、研究问题与训练学生。”科研成为大学日常活动的中心工作之一。

电大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长期走以教学为绝对主导的“一条腿走路”发展路线。电大所着重的是关于如何开展教学的具体工作,而对影响教学工作进程和质量的基本原因缺乏理论上的重视。学校没有把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科研工作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缺乏高校应有的学术气氛和科研环境。科研在整个办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目前,我国电大教育科研远远滞后于实践,没有形成有特色的理论体系,照搬国外远程教育理论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情况对电大今后发展至少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教学质量无法保持持续提高;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远程开放大学在理论指导或支持上会遇到障碍;不利于综合实力的提高,使电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缺乏竞争力;我国高教系统存在一种现象,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地位靠的是科研,所以科研滞后影响了电大的社会形象及认同感,为很多工作的开展制造了不必要的障碍。

(二)教育科研策略

教育科研策略包含两个方面:科研取向和科研适应性。根据国际上通用的科学分类标准,高等教育研究可划分为三个取向类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实践开发研究(发展研究)。

到目前为止,电大还没形成一个明确的科研策略,最明显的特点是缺少有特色的电大远程教育理论体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表现为:

1.基础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没有进行发展性、创新性研究,制约了整个远程教育研究的深度。此外,我国的远程教育理论大部分直接引自国外,没有结合中国特色去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2.一般理论研究缺乏针对性。满足电大实践工作的需要应是电大教育科研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但很多科研是为理论而理论,为研究而研究,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应用性研究缺乏理论性。应用性研究可以说占据电大科研的很大比重,但这些研究都过分偏重具体工作与实践经验的探讨,没有进行应有的反思,没有很好地从个别引出一般,从而削弱它的理论性和普遍指导意义。

(三)教育科研队伍

电大已进入第三个发展时期―网络远程教育时期,有很多新的课题或问题亟待去研究与解决。电大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机构,很多研究课题都同时涉及教学、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即在某一个课题研究上需要教学人员、管理人员、专职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的协作参与。电大科研的跨越性特点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电大有必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但现实情况是,电大缺乏一个科研氛围,科研队伍比较薄弱,很多教师、管理人员尚不了解科研对本职工作的促进作用,甚至造成只有少数的专职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工作,且这些研究大多仅限于对实际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很少进行理论层面的反思。虽然有的电大加强了人才的引进力度,却又忽视了对校内人才的培养,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挫伤了校内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在引进人才过程中,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不注意完善人才的层次结构及科研梯队建设。

(四)教育科研组织

经过长期的发展,普通高校有着较成熟的科研组织。从组织结构上讲,普通高校一般都设有科研处,由一位副校(院)长领导,负责组织科研项目的申报、鉴定、评奖、成果管理等工作,它是一个管理、协调机构,具体科研过程是以系或研究所为单位进行。从组织方式上看,普通高校通过政策支持、经费保证、设施建设、科研交流等措施来促进科研的发展。

与普通高校相比,电大科研组织还很不完善。就目前情况而言,只有中央和省级电大才设有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研究的机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下电大几乎没有。电大的研究机构兼有双重身份,既是科研实施机构又是科研管理机构,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集中做好某一项工作。科研机构、教学机构之间的地位很不平衡,前者往往被视为学校的附属机构。此外,与改进教学或办学条件的投入相比,电大的科研投入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发展的需要。

(五)教育科研机会

科研机会的情况可从宏观和微观二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上分析,也就是

学校科研机会的获得方面。从微观上分析,指学校内部人员的科研机会的获得方面,包括学校为其人员从事科研工作提供的课题申报机会、保障条件、交流机会、培训机会等。

与普通高校相比,电大的科研机会获得存在先天不足。首先是本身科研力量的薄弱,包括缺乏一支层次结构合理,有着较强研究能力的科研队伍,科研配套措施也很不完善,使电大无法大量提出或承接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其次,电大的社会地位与普通高校不可同日而语,受外界关注的程度较低,导致一些重大课题来源的缺乏。最后,外界对电大办学存在一些偏见,电大在课题申报、成果评审等方面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使电大丧失部分科研机会,也挫伤了电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电大教育科研发展对策

(一)确立电大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

普通高校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与科研是不可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本的辩证关系,即在教学基础上开展科研,在科研指导下进行教学。面对着普通高校涌入远程教育市场所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竞争,电大必须及时扭转科研滞后的局面,坚持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向,才能做强做大自己。科研一方面能为电大各项工作提供理论导向,使之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能通过与具体工作的融合,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增强电大科研的理论性与适应性

对于电大教育科研而言,基础理论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大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使其跟上电大实际发展的需要。在稳住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要放开各种应用性研究,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真正做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着眼于应用研究,致力于开发性研究,使三者有机结合,即理论研究有适应性,应用研究有理论性。在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引进先进理论和发展自我特色的相互关系,尽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大远程教育理论体系。

(三)完善电大科研系统

第一,关注电大科研“小系统”建设。

电大科研“小系统”建设是指各电大内部科研组织建设。电大科研涉及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可把他们分为四个研究梯队,分别明确各自的科研目标、科研任务与科研职责。各梯队之间并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能够互相沟通,能够进行协作研究。

第二,关注电大科研“大系统”建设。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电大是一个由中央电大、省电大、市县电大构成的大系统,各级电大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为此,可充分发挥系统易于沟通的优势,建立一个科研交流机制,各级电大可借此相互交流,以便集思广益,共同完善电大科研工作。

方案一:基于互联网,在校园网上开辟一个科研专区,其内容可涉及科研信息、科研最新动态、各级电大科研最新经验等。这种形式操作方便,信息包容量大,利于各级电大适时交流信息,不断改进各自的工作。

方案二:设立专门的科研交流协调小组,制定科研交流计划,组织各种科研交流活动,保证各级电大交流渠道的畅通。

方案三:细化到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职科研人员,要求他们主动建立起与上下级电大的信息交流渠道。科研交流应被确定为他们的一项工作职责,规定职责条例,设置监督机制。学校应尽量改善他们科研交流条件,比如配置长途电话、联网电脑等。此外,还应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和其他电大人员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或者定期召开科研交流会,邀请各级电大人员参与交流,交流体会或结果可以简报形式甚至形成论文予以公开。

(四)优化电大科研队伍

第一,大力实施“名师”工程,以名师带动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带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课题项目的开展,产出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优秀科研成果,改善电大教育科研的社会形象。

第二,重视科研梯队建设,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应建立在有利于科研梯队建设的基础上,保证科研队伍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等的有效组合,保证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

第三,针对电大教职工职称评定难、课题申报难、科研成果评定难等现实情况,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获得电大系统内外的认同,树立其科研信心。

第四,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参加国内外科研学术活动,参加进修、访问、讲学、合作研究等。

(五)构建科研考核机制

电大教师除了承担教学和教学管理双重任务外,还应和普通高校教师一样,定期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任务。对此,学校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制度规定,包括科研考核机制的建立,即把教师科研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纳为年度考核或专业技术考核的重点内容,在评优和分配政策上与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一起统筹考虑。为强化科研考核工作,建立教师科研业务档案,以此为依据奖优罚劣。

三、广东电大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做法

(一)建立电大科研基金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为契机,广东电大加大了科研经费支持力度,推动全省电大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设立了“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并提出课题招标,鼓励电大教师及管理人员以个人名义或科研小组的名义竞标。

(二)开辟课题申报绿色通道

在校级课题管理上采取“宽进严出”,降低申报门槛,特别是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申报,课题项目只要符合电大科研的基本标准,一律给予批准立项。在纵向课题申报上,学校制定“积极推荐,积极扶持”的政策,凡经科研处报出的部级或省部级(含省教育厅)纵向课题立项申请,被批准立项的,学校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科研资金支助;课题申请未立项的,学校给予项目申报费补贴。

(三)实施“251”人才工程

“十一五”期间,广东电大全面实施“251”人才工程,到2010年,培养和引进20名学科带头人;聘请50名在本学科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授(高级工程师);培养100名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各主干课程和专业教学科研任务。“251”人才工程的实施将为学校锻造出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教育科研人才。

(四)精简科研管理机构

2006年底,广东电大改革科研管理机构,把学报编辑部和校报编辑部从科研处剥离,专门引进新人才,配强科研处科研管理科。精简的目的是强化科研处科研管理的专项职能。

(五)加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

制定《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扩大科研成果奖励的范围和幅度,强化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美].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78-282.

[2]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37-141.

[3]胡晶.科研在电大教师及管理人员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 .开放教育研究,2003,(3)24-25.

[4]丁新译.远距离教育研究[J].中国电大教育,1995,(5)72.

[5]李力,李光先.关于目前远距离教育研究的思考[J] .中国远程教育,2000,(11)42.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11

关键词:中国现代电影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现代电影借鉴文学和革命史的分期,指1840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电影。因世界电影诞生1895年,故实指1895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生产和出品的电影。1905年《定军山》的拍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开始。1928年《火烧红莲寺》一把大火烧旺了刚刚兴起的中国电影业,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20世纪初兴于中国的电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艺术样式。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电影不单单是一种颇受大众喜欢的艺术样式和大众传媒,也是能充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工具。

1840至1949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的特殊时期,中国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在此时期发生转型,中国在该时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电影作为当时代新兴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影响巨大。中国现代电影既包含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主要电影形态,也涌现出了许多艺术精品。同时,因为中国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中国电影自觉地担负起了启蒙和救亡的使命,充满爱国良心和正义情怀的电影也就应运而生:1934年出品的《桃李劫》包含了民族救亡意识;上海沦为“孤岛”以后,《木兰从军》、《孔夫子》、《苏武牧羊》等,借古人衣钵表达爱国情怀,民族志向;于1947年上映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处于纷繁动乱之中,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它们在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举足轻重。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的研究多关注电影本体,而对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有所忽略。

中国电影的发展虽然与世界基本同步,但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如下:

科研项目主要有王振民的“电影电视批评理论与实践”(1998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戴锦华的“中国电影文化史”(200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周斌的“20世纪中国电影文学史”(2004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杨世真的“影视传播中的失德现象与和谐社会建设”(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专著主要有彭骄雪著《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周晓明著《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封敏著《爱国主义影片赏析与史话》。此外,还有一些论文。

上述各研究不乏创见,也都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对中国电影以及电影的教育功能的研究,但限于关注的侧重点,使得整体考察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状况的研究甚为不足。

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电影在当代蓬勃发展,占据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业余时光。它更加深广地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在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彰显和挖掘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总结归纳其中的一般规律和各个不同时期的特殊规律,非常有必要尽快展开。

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价值在于:整体研究中国现代电影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归纳总结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深化拓展的电影领域的研究,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探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为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借鉴;探讨如何利用电影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更好地进行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探讨如何利用电影的教育功能来为当代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从一个角度探讨寓教于乐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现代电影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即研究和探讨它的爱国主义教育构想和经典模式,以及它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也可以探讨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总结和归纳其中的方法和规律。既宏观中国现代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规律和效果,也具体呈现其中的具体方式、手段和措施。同时还探讨中国现代电影现代化的进程,探索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意义:

1.西学东渐浪潮里的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的西学东渐浪潮中的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状况。

2.启蒙立人呼声中的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探讨在启蒙和立人的大社会氛围下中国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教育。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辛亥革命时期为关注点探讨在清政府建立国民政府过程中体现在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4.五四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国电影对的呼应及其效果。

5.大革命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研究北伐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等。

6.抗敌救亡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研究在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内容和特点以及效果。

7.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情况,并对比研究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不同风貌。

1840―1949年间,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文化、文化的现代转型的时期。探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中国新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的整合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来进行。由此也可以从一个角度揭示社会、文化、文学、电影与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1.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周晓明.《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3月

电化教育研究范文12

摘 要 我国对于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起步于20世纪末,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不断升级,现已有多种类型。

>>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比较研究 国内主流网站“黄岩岛事件”舆论建构策略研究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的比较分析 谈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相比较 国内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资产配置研究 浅谈国内主流纪录片发展的市场化特征 基于CELTS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国内主题餐厅的品牌建设策略研究 基于SOA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整合设计 基于Hadoop的校园教育资源管理系统 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医院的应用 国内主流报纸吹响“同舟共济”号角等 国内主流网络广告联盟评测 细数国内主流理财资格认证 基于云计算的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 基于本体的课程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关于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 中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联想传奇官方网站[EB/OL].http:///index.php?id=552.

[6]孔维梁.面向服务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架构与集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7]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OL].http://.

[8]石钰峰.国外电子档案袋发展的现状及其反思[J].中小学电教,2007(Z1):136-139.

[9]黎加厚,吴振华,等.美国教育资源门户及其对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的启迪[J].电化教育研究,2003(8):66-71.

[10]宣绚,程建钢,王学优.标准化基础教育资源库的研究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4):55-59.

[11]张先增,陈峰.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