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化学

电化学

时间:2022-04-11 14:56:15

电化学

电化学范文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原理。

2、学会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4、了解各类电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化学的价值。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电能是现代社会最清洁、也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而火力发电又在电能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电能最主要的来源。

[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

[提问]

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方式是怎样的?火力发电又有哪些优

点和缺点呢?

[学生讨论、分析]

[激疑]

针对火力发电的缺点,能否通过某些方式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

[分组实验探究]

锌铜原电池原理

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2: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起来。

实验3: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

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结论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讨论]

1、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锌片和铜片上可能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如何证明?

1、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该装置的

正负极分别是什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

[教师补充讲解]

原电池的定义;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

[设疑]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体会到,化学能在原电池装置中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

那么,符合什么条件的装置才能构成原电池呢?

[分组实验探究]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见教师用书P29页。

[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

导体)构成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构成闭合回路。

4、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思与评价]

在刚才的分组实验中,同伴或其他组的同学的哪些做法对你有启发?你又提出了

哪些好的思路?根据提供的仪器、药品,你现在还能设计出其它的原电池装置吗?

[实践活动]

制作水果电池

[小结]

通过前面的两组分组实验,我们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学们对

于通过实验来进行化学研究的思路、方法也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了满足生产、生活、

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需要,科学家尤其是化学家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出了许许多多形状

各异、用途不同的实用电池,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那么,你所知道的电池有哪些呢?

[学生举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常见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巩固练习]

相同条件下,纯锌粒和粗锌粒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一样吗?为什么?假

如要求你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你的实验方案是怎样的?证据和结论又是什么?

补充练习

1、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

A镁B石墨C铝D铅

2、X、Y、Z都是金属,把X投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AX>Y>ZBX>Z>YCY>X>ZDY>Z>X

3、电工操作规程中规定不能把铜导线与铝导线连接在一起,其中的化学原理是──────

──────。

4、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中含有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启

用前,用塑料袋和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试回答下列

问题:

(1)热敷袋产生热量的来源是

(2)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3)加入NaCl的作用是

5、生活中,有些金属制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去表面的光泽,严重的会变得锈迹斑斑影响使用,尤其是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很容易生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试结合生活实际讨论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江苏省海门中学姜明施红专)

答案:1.BD2.C余略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解和电镀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学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能从能量转化、装置、电极反应等方面区别电解反应和原电池反应,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电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电解和电镀的原理。

电解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在初中里我们就学过水的电解,知道把电流通过水就能制得氢气和氧气。事实上,

电流也能使其他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比如,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生产

烧碱、氢气和氯气,利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生产金属铝。那么,电流是怎样使各种

物质发生反应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物质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将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电

解的原理。

[实验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用下面介绍的简易装置进行电解实验,并交流讨论实验结

果。

1、取一段约2厘米长的棉线,置于大片玻璃片上,用3滴食盐水将整根棉线润湿。

然后在其左右两边各加数滴食盐水溶液,再在两端各滴加1滴酚酞试液。

2、将两只鳄鱼夹分别夹住棉线两端,用导线把鳄鱼夹分别与直流电源相连,约15

—20s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没有显示红色的一端滴加一滴碘化钾淀粉溶液。

[交流讨论]

将记录下来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实验1—食盐水滴加酚酞试液没有颜色变化。

实验2—通电后,跟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溶液呈红色,并有细小的气泡产生,说明

氢氧根浓度增大。

实验3—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滴加碘化钾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证明有氯气产

生。

[教师补充讲解]

1、电解反应中的能量转化方式及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2、阴阳极发生的反应(电解原理)及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

[观看录像或展示图片]

氯碱工业

[设问]

假如用石墨作电极,用氯化铜溶液代替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在阴阳极上各发生

什么反应?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交流讨论]

[归纳小结]

电解反应的本质是电解质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

假如把刚才的实验装置改动一下,用粗铜作阳极,用精铜作阴极,用氯化铜溶液作

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两极反应又是怎样的?

[交流讨论]

[教师说明]

铜的电解精炼及其价值。

[交流讨论]

某同学根据他所学的知识设计了一个实验,他用铜作阳极材料,铁作阴极材料,电

解硫酸铜溶液,请你帮他分析两极及溶液中发生的变化,说明理由及该实验可能的实用

价值。

[教师补充说明]

电镀的原理及其应用。

[实物展示]

各种电镀产品。

[比较总结]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与联系(从装置构成、能量转化方式、两极反应等几个角度)。

[巩固练习]

分析用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时两极发生的反应,

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反应式。

补充练习

1、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2、用电解水的方法分析水的组成时,需加入一些物质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一般不宜加

入的物质是()

ANa2SO4BNaClCCuSO4DKOH

3、已知金属M中混有金属P,电解精炼M,P以单质形式沉积于阳极下面的泥中,M、

N组成原电池,M为正极,则M、N、P三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P>M>NBN>P>MCP>M>NDN>M>P

4、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做正极。

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电化学范文2

一、目前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实验内容设置不合理。原有的实验体系已沿用了近十年,有些实验内容如铅酸电池、镉镍电池方面的内容明显落后于现在电化学学科的发展,原有的实验内容已无法满足现在的人才培养需要。近些年,随着电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及新的电化学体系不断涌现,这些内容代表了电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急需补充到现有实验教学内容中,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2.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实验教学往往以指导教师的讲授为主,讲授的要点主要根据实验讲义的内容而定。实验讲义上每个实验基本都有完整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处理等内容。教师主要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及数据的分析处理,学生根据实验讲义上给出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方法去完成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他们只能按照实验讲义中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也就是说学生变成了实验方案的执行者,而不是实验方案的制订者或参与者,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3.实验考核方式不够科学。以往学生实验成绩主要根据实验报告的情况来决定,具体包括两部分:一是实验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等项目是否完整,实验参数是否准确;另一方面是实验的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数据处理方法是否正确。这种考核方式只是根据实验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成绩的评定,而对实验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没有进行考虑。这使得成绩的评定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二、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改革与探索

针对上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与探索。

1.实验内容的改革。实验内容是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专业实验教学必须结合专业发展现状,将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这一方面体现在实验技术、实验方法的改进方面,另一方面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方面。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本科实验教学阶段接触到专业前沿领域,了解专业研究热点,掌握专业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将先进的实验内容引入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深造过程中尽快进入角色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实验内容的设立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专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的了解,实验室软硬件的状况,经费情况等。实验内容的设立还应体现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专业的特色,即化学电源和表面处理领域的工程化。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专业实验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方波电流法、方波电位法、循环伏安法、线性电位扫描法、电化学阻抗谱等实验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电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测试方法;电镀液的赫尔槽实验、电镀液分散能力实验、电镀液电流效率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电镀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旋转圆盘电极实验、微电极实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等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化学领域较先进的一些实验方法;化学电源设计和电镀车间设计方面开设了4个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触专业领域的工程化问题,帮助其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

2.教学方式的改革。实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科学的教学方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主导整个实验教学的模式,而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每位指导教师负责2个实验项目,教师只把实验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介绍给学生,由学生根据相关知识去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学生在实验过程若遇到问题,可以与指导教师讨论,指导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实验成绩考核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实验过程的操作能力。成绩评定中,实验方案设计和操作能力占50%,实验报告的质量占50%,其中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分析、结论及讨论等。为进一步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我们对实验课的课程安排还进行了调整。把学生分成两个班,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实验。每个班的学生又分成8组,每组2~3人。每次实验课同时开出8个不同实验,每组同学分别进行其中1个实验项目,8组之间依次轮换,8天完成8个实验。而后的实验依上述安排进行,直至完成全部实验。

3.实验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安排一名教师全职负责学生的实验教学工作,包括实验讲义的编写、修订;实验设备的保养、维护;实验试剂、药品和材料的采购和保管;实验室规章制度的编写、制订;以及日常实验室管理工作。开设实验课程时,抽调若干名专业骨干教师参与实验的准备和教学工作。所有抽调的教师必须有两年以上专业教学经历,至少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率达到90%以上。新留校的教师或新调入的教师需经两年以上的辅助实验教学工作后,方可单独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实验室还有计划安排实验指导教师到国外和国内高校进修学习,及时了解国内外相关院校的实验开设情况,并依此对本校的专业实验教学进行调整。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本科生专业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一方面体现在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阶段实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在就业后在企业的工程化能力的提高。

电化学范文3

论文摘要介绍扫描探针显微镜教学演示软件。该软件将CAI技术和SPM技术结合在一起,主要运用文字说明,静态图像,三维动画,模拟仿真等方法,对SPM的初学者进行SPM的原理介绍和使用培训,可以大大缩短他们的学习时间,并能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SPM有一个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1引言

1982年,IBM瑞士苏黎士实验室的葛·宾尼(G.Binning)和海·罗雷尔(H.Rohrer)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lingMicroscope,简称STM).STM使人类第一次能够实时地观察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1排列状态和和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化性质,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探究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为表彰STM的发明者们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86年宾尼和罗雷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金.NanoVisual,教学型扫描隧道显微镜可在机械教学中发挥良好功能。

2教学型NANOVISUAL扫描隧道显微镜

NanoVisual是针对高等院校实验课程和中学素质教育而设计的教学型扫描隧道显微镜。为了适应教学要求,NanoVisual去繁就简,扫描部件高度集成,操作流程简练便捷,具备工作原理清楚、稳定性优越等特征。在线控制软件和后处理软件用户界面友好,辅以生动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轻松把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2NanoVisual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一定的可扩充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某些功能部件,从而具备一定科研能力。

3主要性能

扫描图像BMP/TIFF全兼容文件格式,当前全部工作环境参数同步保存。基于WindowsXP/2000/9X的在线控制软件和后处理分析软件,简约化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探头,初学者只需经简单的培训即可把握操作方法,具有I-V曲线等测量分析功能,具有图形刻蚀模式和矢量扫描模式的纳米加工技术,样品尺寸直径30mm、厚度10mm。主控制系统采用德州仪器(TI)32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每秒可实现高达10亿次32位运算。主控制系统采用10M/100M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10/100)和计算机连接。[3全数字控制,系统状态、仪器类型、扫描器和探针架参数智能识别和控制。具针尖表征及图像重建功能(针尖形貌估计/图像重建/用已知针尖重建图像)。按功能模块划分的纵向插卡式结构,便于日后系统维护和升级。

3.1.技术指标

1)软件系统摘要:基于WindowsXP/2000/9X的在线控制软件和后处理软件。

2)系统功能摘要: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纳米加工和操纵,包括图形刻蚀模式和矢量扫描模式。

3)参数性能摘要:电流检测灵敏度摘要:≤10pA。图像分辨率摘要:128X128,256X256,512X512,1024X1024。扫描角度摘要:0~360°。扫描频率摘要:0.1~100Hz。预置隧道电流摘要:0.1~10nA。偏置电压摘要:-2~+2V。

4)电子控制系统摘要:8通道16-bitDAC,建立时间1.5微秒。通信接口摘要:10M/100M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10/100)接口。

5)机械性能摘要:样品尺寸摘要:最大可达直径30mm,厚度10mm。全自动步进电机控制进样系统。

4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2原理分析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探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和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时(通常小于1nm),在外加电场的功能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这种现象即是隧道效应。隧道电流I是电子波函数重叠的量度,和针尖和样品之间距离S和平均功函数Φ有关.[4。

隧道电流强度对针尖和样品表面之间距非常敏感,假如距离S减小0.1nm,隧道电流I将增加一个数量级,因此,利用电子反馈线路控制隧道电流的恒定,并用压电陶瓷材料控制针尖在样品表面的扫描,则探针在垂直于样品方向上高低的变化就反映出了样品表面的起伏。

将针尖在样品表面扫描时运动的轨迹直接在荧光屏或记录纸上显示出来,就得到了样品表面态密度的分布或原子排列的图象[5。这种扫描方式可用于观察表面形貌起伏较大的样品,且可通过加在z向驱动器上的电压值推算表面起伏高度的数值,这是一种常用的扫描模式。对于起伏不大的样品表面,可以控制针尖高度守恒扫描,通过记录隧道电流的变化亦可得到表面态度的分布。这种扫描方式的特征是扫描速度快,能够减少噪音和热漂移对信号的影响,但一般不能用于观察表面起伏大于1nm的样品[6。

是利用SPM进行纳米加工的客观依据。同时也说明,SPM不是简单用来成像的显微镜,而是可以用于在原子、分子尺度进行加工和操作的工具。

5教学课程布置

1)第一周摘要:原理简介和上机模拟。课后着手资料定向查询并预备实验报告。

2)第二周摘要:演示和学生实验。先用铁丝作探针练习,熟练后再用铂铱合金丝制作针。指定样品(光栅)的测量。

3)第三周摘要:改变电压及扫描角度重新扫描,进行图像处理。课后资料定向查询并完成实验报告。报告内容摘要:心得、心得及建议,STM在某个领域的应用或STM仪器的某部件的原理。

4)第四面摘要:宣讲实验报告,每人15分钟(包括5分钟提问)。

6图像处理

1)平滑处理摘要:将像素和周边像素做加权平均。

2)斜面校正摘要:选择斜面的一个顶点,以该顶点为基点,现行增加该图像的所有像数值,可多次操作。

3)中值滤波摘要:傅立叶变换。对图像的周期性很敏感,在做原子图像扫描时很有用.

电化学范文4

关键词:电机学;模块化教学,结构篇章;原理篇章;维护篇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50-02

《电机学》讲授典型电磁机械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维护知识,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涉及到电、磁、热和机械等综合知识。毋庸置疑,课程教学效果对学生后期发展有深远影响[1-7]。

随着国家对海洋权益的日益重视,国家对海军和海警的作战水平和巡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力部门作为舰艇的心脏,《电机学》是其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电机学》教学面临两方面的基本问题:其一是海军战略调整,战训任务大幅增加,电机专业化特征凸显,电机使用管理知识需求加大;其二是电机学课程的有效学时大幅度减少,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按照典型电机结构原理自然分篇,这是一种事例型教学,虽然可以使学生对《电机学》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但不能从总体上让学生对其深刻理解和掌握。基于电气工程专业电磁机械的学科基础需求和《电机学》的专业化需求特征,以及《电机学》课程有效学时现状,适时开展《电机学》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优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该研究工作,对于有效解决《电机学》教学面临的基本问题,培养高素质特色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机结构篇章

旋转电机都有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在定、转子之间有一个储存磁能的气隙[8]。因此,在对电机结构进行讲解时,应注意总结直流和交流电机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区别。直流电机中定子由主磁极、机座和电刷等装置组成,转子是电枢,它由电枢铁芯、电机绕组和换向器等部件构成。交流电机根据应用场合不同,可分为同步交流电机和感应交流电机。感应电机的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转子由转子铁芯、转子绕组和转轴组成,其中,转子绕组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两类。笼型绕组是一闭合绕组,即转子回路各参数如转子电阻和漏感是常量。绕线型转子的槽内嵌有用绝缘导线组成的三相绕组,绕组的三个出线端接到转轴上的三个集电环上,再通过电刷引出,即转子绕组是开路的,可根据需要改变转子电阻。按照结构形式,同步电机可分为旋转电枢式和旋转磁极式,旋转电枢式的电枢放在转子上,主磁极安装在定子上,这种结构在小型同步电机中得到一定的应用。旋转磁极式结构主磁极装设在转子上,多用于高压、大型的同步电机上。按照主极的形状,旋转磁极式电机又可分为隐极式和凸极式。隐极同步电机的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机座和端盖等组成。凸极式同步电机通常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结构。绝大部分同步电机、同步补偿机和用内燃机或冲击式水轮机拖动的同步发电机都采用卧式结构。低速、大容量的水轮发电机和大型水泵电动机则采用立式结构。卧式同步电机的定子结构与感应电机基本相同,定子亦有机座、铁芯和定子绕组等部件组成;转子则由主磁极、磁轭、励磁绕组、集电环和转轴等部件组成。立式同步电机的定子绕组大多采用波绕组,转子上除有励磁绕组外,还装有阻尼绕组。

综上可知,无论是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其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也存在着一些明显差异。因此,在电机结构模块教学中,核心内容是按事例型教学的特点分析电机结构,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教学步骤,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电磁机械结构的体系型教学特点,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电机结构。

二、电机原理篇章

对于本篇章,可以从电磁感应定律出发,通过分析单根导线切割恒定磁场和单根导线在持续变化的磁场下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感应电动势产生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变化的磁场或运动的导体(多股导体通过串联或并联构成绕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变压器、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哪些是导体运动,哪些是磁场变化,以及哪些是导体和磁场都在变化。对于变压器,可以看作是导体静止,而磁场按照正弦规律发生变化,此时输出的感应电动势与输入电压频率相同,输出电压幅值随着导体数量即绕组匝数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直流电机,在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交变的,由于直流电机中存在换向器,其作用相当于整流,使得输出电压为一正值。对于感应交流电机,大多数是作为电动机应用,由于转子旋转磁场与定子旋转磁场旋转速度不同,使得转子中产生感应电动势,闭合的转子电路中产生电流,进而产生电磁转矩阻碍定子相对于转子磁场的变化。同步交流电机主要作为发电机运用,当转子绕组以同步转速旋转时,励磁电流建立主极磁场,并在气隙中形成一个旋转磁场,该磁场切割定子绕组,进而产生频率与旋转磁场相同的激磁电动势,其是通过改变磁场来获得感应电动势的。

在电机原理模块教学中,主要方法是按事例型教学的特点分析电机原理,并基于此构建原理篇章,便于学生承续前期教学基础并从总体上把握电机原理。

三、电机维护篇章

电机进行能量转换过程中,电机内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损耗,这一方面会影响电机的效率,另外一方面将使电机的温升增加,缩短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轻者限制电机输出,严重时会烧坏电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电机是如何维护的。

在分析了电机温升产生的原因之后,应对电机散热的主要途径进行讲解,电机散热的主要途径包括两种:内部传导和外部冷却。而对于内部传导散热,牵涉到“热阻”这一物理量,其与导热体的热导率、垂直于热流的导热面积和导热体在热流方向上的长度有关,因此,在考虑从电机内部散热时,应尽可能地减小绝缘层的热阻,可以从绝缘材料、导热面积和导热长度等方面具体改善传热性能。常用的内部冷却方式是采用空心导体,把冷却介质通入导体内部直接将热量带走,冷却介质应用较多的为氢气或经过处理的洁净水,其中水的冷却效果较佳。对于电机外部冷却,可以采用自冷式、自扇冷式或他扇冷式。自冷式是通过电机部件表面的辐射和冷却介质的自然对流,把电机内部的能量带走,这种方法效率比较低;自扇式是将风扇固定在转子上,电机转动时,风扇跟随转子一起转动所产生的风压强迫空气流动,吹拂散热表明,将热量带到外界。自扇冷式分为径向通风式和轴向通风式两种,径向通风式具有结构简单可靠,通风损耗较小和绕组与铁芯沿轴向的温升分布较为均匀的优点,缺点是因风扇直径受到限制导致风压低;轴向通风式能够装设较大直径的风扇来确保冷却效果,不足之处是通风损耗较大,电机沿轴向温升不均匀,出风端温升较高。对于电机采用何种冷却方式,应根据其容量和实际应用场合来考虑确定。

综上,电机维护模块教学中,主要是针对船舶中实际应用的电机分析电机维护的内容,探和总结电机维护的体系型教学特点,并基于电机维护篇章的具体内容,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电机维护体系的构成和分类,有效掌握使用管理知识。

四、总结

《电机学》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涵盖了较多的知识内容,包括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一些特殊电机等,这就要求教员必须熟练掌握和理解电机是如何设计的、它的结构是什么、具体工作原理是什么以及它的应用对象、场合是哪些和有哪些具体的维护措施。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电机学》对于一个教员的知识积累的要求是非常严格和非常高的。只有在熟练掌握这些知识之后才能对《电机学》按照篇章实施课程篇章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李小斌.高职《电机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2,(1):363-364.

[2]王振华,张金霞.“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60-61.

[3]黄松柏.电机学教学改革探讨[J].轻功科技,2013,(2):131-32.

[4]李宏伟,聂晶.《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2014,(20):282-282

[5]盛其成.高职院校电机学教学改革浅谈[J].新课程研究,2014,(195):100-101.

[6]李素芬,毛哲.“电机学”教学研究与探讨[J].内江科技,2012,(6):191.

电化学范文5

【关键词】医学;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

1.1 计算机辅助诊断和辅助决策系统(CAD&CMD)

计算机辅助诊断和辅助决策系统(CAD&CMD)可以帮助医生缩短诊断时间。提供其他专家诊治意见,以便尽快作出诊断,提出治疗方案。诊治的过程是医生收集病人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结论。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则是通过医生和计算机工作者相结合,对病人的信息进行处理,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这样的信息处理过程,速度较快,考虑到的因素较全面,减少误诊率。此外,人工智能模拟医生诊治时的推理过程,为疾病等的诊治提供帮助。比如: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专家系统的核心由知识库和推理机构成。知识库包括书本知识和医生个人的具体经验,以规则、网络、框架等形式表示知识,存贮于计算机中。推理机是一个控制机构,根据病人的信息,决定采用知识库中的什么知识,采用何种推理策略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这种人工智能不仅模拟专家思维,为临床诊治提供宝贵思路,还能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2 医院信息系统(HIS)

医院信息系统(HIS)用于医院管理,具有明显优势。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完成如下任务:病人登记、预约、病历管理、病房管理、临床监护、膳食管理、医院行政管理、药房和药库管理、病人结帐和出院、医疗辅助诊断决策、医学图书资料检索、教育和训练、会诊和转院、统计分析、实验室自动化和接口。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MIS)利用计算机开发的“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又称“卫生管理信息/决策系统”,能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给卫生行政决策部门提供信息和决策咨询。一个完整的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三部分:数据自动处理系统(ADP),信息库,决策咨询模型。这样的电子化管理系统极大的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庞大医疗机构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

1.3 在学习上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对医学图书、期刊、各种医学资料进行管理。通过关键词等即可迅速查找出所需文献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医学科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好地利用医学知识库和检索医学文献;并可通过电子邮件与师生保持联系,讨论问题,提高学术水平。利用计算机进行医学教育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即用计算机模拟人体或实验动物,为实验研究提供极大便利。

1.4 疾病预测预报系统

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规律,与环境、社会、人群免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计算机可根据存贮的有关因素的信息并根据它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作出人群中疾病流行情况的预测预报,供决策部门参考。也就是说,对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5 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

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许多重要信息都是以图像形式出现,医学对图像信息的依赖是十分紧密的。利用计算机处理、识别医学图像,在有的情况下,可以做人工做不到的工作。如心血管造影,当用手工测量容积,导出血压容积曲线时,只能分析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特点。若利用计算机计算,每张片子只需一秒钟,并可以得到瞬时速度、加速度、面积和容积等有用的参数。显微图像在医学诊断和医学研究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已能用图像处理技术和体视学方法半定量与定量地研究细胞学图像以至组织学图像。计算机三维动态图像技术已使心脏动态功能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1.6 其它

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护理中对各项生命指标的实时监测,药代动力学分析等等。数据库中的大量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对基因进行研究,推动生物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2.医学电子化特点与优势分析

医学电子化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减少差错,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增加了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大大缓解了日趋增加的医患关系;减轻了医、药、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这主要体现在:运用计算机管理后,医护取消了重复转抄,相对减轻了工作负荷,并使结果更为精准,减少人工误差,改善医患关系。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广覆盖性及信息的反馈作用,保证了数据的及时、真实及准确性。应用计算机收集、贮存、处理有关病人的临床信息,让人感到应用便捷,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大大提高了对病人疾病的认识,即可在短时间内制定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

3.结语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医学的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都将广泛地采用医用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不仅大大改善了医学研究的手段,促进了医学研究的进程,而且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将发生更大的巨变。

参考文献

[1]唐骥,等.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临床系统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2009,1.

[2]张蕾.计算机技术与中医诊断[J].中国中医药,2005,7.

[3]陈玲,汤庸.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6(1).

[4]吕孟涛,李道苹,吴静,饶克勤.电子健康档案现状分析与展望[J].医学与社会,2006(7).

[5]冯俊升.《电子签名法》若干问题研究[J].北京档案,2004(10).

电化学范文6

关键词:电教媒体;初中化学;教学优化

化学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科,对化学教学进行必要的优化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就是主要的创新之一。那么电教媒体是如何优化初中教学的呢?本文将会介绍。

一、电教媒体对化学教学的优化分析

(一)电教媒体提高化学教学的实验效果

电教媒体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果。那么电教媒体是如何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优化的呢?首先,电教媒体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验效果。在初中化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实验,一些较好的初中会配有实验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能够在实验室完成。此外,一些初中并不配有化学实验室。因此,对化学实验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老师很难将实验的场景绘声绘色的表现给学生,就算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很难使得学生们观察到相应的结果。例如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典型的红磷燃烧实验,由于洪林燃烧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1]。因此,老师通常并不会让学生做这个实验。但是红磷燃烧的实验却是初中教学的重点,所有老师只能将红磷燃烧的现象等以文字的方式向学生们传达。当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电教媒体教学后,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老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地去感受整个实验过程,实验过程还可供学生们反复观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电教媒体有利于突破化学教学难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初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较为抽象的概念与知识,如果仅仅使用文字进行阐述与表达,学生们在理解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困难,学生掌握、消化新知识的速度与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比较抽象的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在讲述电子排布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电子的迁移、运动等,由于过于抽象,学生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知识,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电教媒体,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突破这些难点的知识。电教媒体通过动画、视屏、图片、语音讲解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们展示电子的运动、迁移等,使得学生们最直观的去感受相关的知识,从而使得难点被攻克,学生们可以更加简单的去理解那些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

(三)电教媒体有利于化学知识的总结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总结与记忆。这也是电教媒体优化初中化学教学的方式之一。初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复杂,知识覆盖的方面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对初中化学进行章节总结或者阶段总结的过程中相对比较困难,如果采用以往的板书形式很难将知识全面的、详细地展示给学生,而且看起来比较混乱,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容无法很好地消化知识总结。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老师可以以框架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知识点彼此的所属关系非常明确,而且知识点总结得非常细化[2],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章节的知识总结与全书的总结,使得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更好地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全的知识。

(四)电教媒体提高化学教学的反馈速度

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电教媒体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化学教学的反馈速度。化学教学反馈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衡量学生对某一阶段教学掌握情况的重要指标与参考数据。那么,电教媒体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高教学反馈的速度的呢?最主要的就是电教媒体的大容量与及时性。教师可以在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过后紧接着提出一道相关的练习题,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们对练习题的正确率来初步的判断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当完成某一阶段教学的时候,老师还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制定一套模拟试卷。根据学生们对试卷的完成情况从而判断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老师还可以进行一些分难度的试题考察,从简单到苦难,有层次的、有推动性地出题。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一下子接触到较为困难的题目,打压学生们的信心与学习热情,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能,使得学生们更加深刻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结语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介绍的关于电教媒体是如何优化初中化学教学。通过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电教媒体,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完成自己的学业。

[参考文献]

[1]王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J].黑河教育,2014,(12).

[2]李明.浅谈电教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5,(S1).

电化学范文7

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课堂教学后,因其生动形象的资源和集声音、图片、动画效果为一体的博大功能,为新课改提供了借助“工具变革”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学习方式变革”的强大支持。对于以实验为载体的化学学科来讲,电子白板从根本上为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过程、方式、手段的变革,更好地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主导思想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一、电子白板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目前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向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的量增加了、范围扩大了(探究实验、家庭实验、科技实验等),这些实验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化学与当前科技发展的关系,发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课堂上通过具体而大量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体验之后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来完成课程目标。化学实验的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内化概念、切实领会化学定理和原理。在这一点上,电子白板的“局部放大功能”“存储功能”“探照灯功能”“编辑、批注功能”“回放功能”和“绘图功能”及丰富而强大的资源素材库,为教师给学生提供生动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教师在生动多样的电子白板环境下,可以通过设计生动的、符合学生实际的课件,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通过调用资源库内的各种资料以科学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实验验证理论假设,获取新的知识,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精神和态度。

如:教师在给学生示范提纯粗盐时,教师可以借助白板来演示实验过程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如何采取停止加热的手段;如何控制滴加液体的量使酸碱恰好中和,如何感受酚酞颜色的改变过程。又如:教师在让学生观察“如何让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教学时,可以借助白板让学生通过放大镜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认真观察应怎样得当地使用两个酒精灯和一氧化碳的送入,这些细节在实验室操作时既费时又费力,而电子白板的介入,就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一定燃烧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炼铁原理”的实验中,因白磷燃烧会产生许多白烟,再加上一氧化碳的毒性会污染空气;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播放白板视频文件来展示整个过程,既能让学生免受伤害、环境免受污染,又会较好地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观察和思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电子白板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电子白板能够较好地使抽象的实验变得具体而可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白板将化学概念中关于微观概念,如分子、原子等微粒,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直接呈现给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实质和规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分子的性质、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最外层电子运动规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抛开传统教学中依托几张挂图让学生借助想象来感悟的形式。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轻松地模拟出动画―分子的运动状态,通过白板课件描绘出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模拟出水在通电的过程中,水分子是怎样一步步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氢原子、氧原子是怎样一步步结合形成氢气和氧气分子的整个动态;解释出氯化钠形成的微观实质。这样,学生得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的结论就变得轻松而自然了,学生在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时就会变得很轻松了。如果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能够对画面及动态配以不同的色彩、声音和动画效果,就会给学生以真实体验基础上的多感官刺激体验,使学生形成更加深刻而牢固的映像。这样,电子白板为学生课堂上全程主动参与提供了方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教师在进行分子的性质、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最外层电子运动规律等内容的教学时,可借助电子白板动画直接模拟分子的运动,把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尤其是最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描绘出来后;通过放大镜把水通电时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及其通过结合形成氢气和氧气分子的过程凸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自行解释氯化钠形成的微观实质,从而让学生自然地得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的结论。如果能够辅以一定的声光效果,使微观粒子变为“实体”,就会使学生能将抽象的内容理解的更加形象、逼真。

三、电子白板促进了课堂互动,增加了课堂容量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通常是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集体思考后由个别学生作答,重点体现在个别学生与教师、个别学生与个别学生间的较为单向的互动。应用电子白板后,课堂的互动就变得多元化。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新授课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实验导入――复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可以让多个学生反复通过调用白板资源库内的各种器材图形,自主搭配装置并在实验后说出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套装置。学生在组装过程中,可以通过生生互动进行肯定和否定,及时弥补失误;同时,学生可以对应白板上的相应图像区域进行解释、归纳。这样,就可以将复习旧知和学习新知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电子白板扩张了课堂的容量。一方面,无论是在新授课还是复习课上,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都可以兼容并蓄地选取同类型知识或实验的学习内容,在课上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多角度比较,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尤其是对同类型错误案例的展示,可以让众多学生在自主进行纠错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同类型的错误,必要时可适当地根据需要对纠错过程反复回放或放大某个环节,加深正面理解,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可以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较多虚拟实验的演示、操作过程,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唤醒、梳理、巩固和实验教学有关的知识和能力。如,教师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拖动白板中相应的模拟器材组装制取时的装置,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到组装过程中来,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并对纠正原因在白板的相应区域进行解释说明,并让不同实验组的同学反复到白板上进行演练。在大家都掌握了之后,通过回放功能,对出错的痕迹进行思考,以更好地加深记忆和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展示、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和巩固中自觉地进行反思,使头脑中的映像更加深刻。

电子白板进入课堂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的变革,又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它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化理解。

电化学范文8

1引言

酚醌类化合物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中心,其大多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是电子传递的优良载体。对苯醌(Q)/对苯二酚(QH2)作为最基本的有机氧化还原电对,一般认为Q+2e+2H+QH2,QH2-2e-2H+=Q。QH2在不同的溶剂、不同材料的电极上,表现出不同的氧化还原机理,包括电子转移、中间体、氢键等。目前,研究QH2的电化学氧化主要在非水有机溶剂、酸或碱、水体系等。

在乙腈体系中,Eggins等[1,2]早在1969年就提出QH2的氧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两电子转移的过程,氧化产物是质子化的醌(QH+),可能的机理:QH2QH++H++2e。Astudillo等[3]研究了QH2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CV图上表现一对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峰,通过电量分析得到电子转移数nap=2,认为QH2的氧化是两电子两质子转移的过程,氧化终产物是Q。 Alligrant等[4~7]利用电化学、NMR、数字模拟、计算化学等方法研究了QH2电化学氧化。结果表明,QH2的氧化表现出一对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认为是两电子过程。

在水体系中,QH2的电化学氧化被广泛研究[8~12]。被普遍接受的机理是两电子与两质子的转移过程。 Plieth等[13]探讨了QH2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Quan等[14]讨论了QH2在中性非缓冲水溶液及磷酸缓冲溶液中(pH=7.2)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QH2/Q是一对氧化还原电对。Chaudhar等[15]分析了QH2在非缓冲水溶液金电极上电催化作用,得到氧化终产物是Q。孙燕琼等[16]采用红外光谱研究了酚醌类化合物的振动基频。本研究利用循环伏安法、现场红外光谱技术、循环伏吸法、导数循环伏吸法及其重构的iE曲线[17],研究了QH2在有机介质、中性非缓冲溶液、碱性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分析了QH2在3种体系中的氧化还原机理。研究表明,利用红外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吸技术,可方便实时跟踪电化学过程反应物、中间体、产物的变化,可清晰观察电化学过程中氢键的变化。

2实验部分

2.1试剂

乙腈(99.8%, SigmaAldrich公司),重水(北京大学大北公司),对苯二酚(天津辰光化工)、乙醇、KCl、NaOH均为分析纯,二次蒸馏水。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按标准法进行合成,重结晶2次,真空烘干24 h。乙腈中的实验,以0.2 mol/L TBAP为支持电解质;中性非缓冲溶液中的实验,以0.5 mol/L KCl为支持电解质;碱性溶液中的实验,以0.5 mol/L KCl为支持电解质,同时加入适量Ca(OH)2调节溶液pH值。

2.2电化学实验

电化学测试仪器是CHI 630C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公司)。采用三电极体系:金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为对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自制薄层光谱电化学池。溶液在测试前需通入15 min氮气。

电化学范文9

本文作者:何月芬 单位:长治县电教馆

教育现代化要求包括注重教育的整体优化、使学生全面并和谐发展、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学校重视教育信息的双向和多向传递等。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实现,而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直接受到教育技术的影响与发挥,。教育技术对于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化的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电化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化教育的发展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电化教育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不仅在于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等各要素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各要素之间的结构的优化。电化教育的运用可以使各要素更好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渗透。电化教育可以深化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运用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当然,并不是说只要开展电化教育就是现代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加重课业负担、片面追求升学率、削弱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等现象,都是与电化教学的根本宗旨相违背的。开展电化教学并不是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而是与传统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并存,彼此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深化教学改革。

电化教育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知识综合化、设备现代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教学效果最优化,促使传统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教育的完善和提高展示了美好的前景。电化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其中包括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方式。将电化教育运用于教学、学科、课堂之中即把现代化电教硬件投影、幻灯、电影、电视、视听设备、计算机等和软件胶片、音像资料、网络等作为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传输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电化教学方法相互结合,突出重点电化教学的方法有多种,在学校的电化教学中应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电化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要目标的程序教学法、以训练学生掌握技能、技巧为主要目标的微型教学法、以考查学生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成绩考查法等各种方法相互结合使用。

面对我国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更多的尝试以训练学生掌握技能、技巧为主要目标的微型教学法、以考查学生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成绩考查法,而大部分地区则应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电化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要目标的程序教学法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电化教学方法包括课堂电化教学方法和远程电化教学法。而课堂电化教学方法又分为:演播法,即教师使用电教媒体(播放录音、录像),通过电视系统或网络远距离传递教学信息;提示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预先给予必要的指点和引导。这种方法经常用于进行电化教学之前;解说法,即教师在电化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说明;综合法,即将电化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远程电化教学法是一种扩大教学规模、进行普及教育和开展成人教育、开放教育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要目标的程序教学法,是把教材分解为许多小项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编成教材让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应用程序教学机器和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时,都运用了程序教学法。以训练学生掌握技能、技巧为主要目标的微型教学法,是利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一种小规模教学活动。这种训练活动学生参与人数少、时间短,只针对某一技能、技巧进行训练。以考查学生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成绩考查法包括课堂提问反馈分析法、声像记录分析法、电子计算机考查法等。目前此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学校客观题的评定中。增加课程配套电教教材将配套的电教教材与讲授结合进行,可以为理论概括提供感性材料支持,使学生从中得到明晰的理论结论,可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材料。由于这些材料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他们进一步听讲读书和思考,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课程配套电教教材应该包括以课程教学标准为依据,以教材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各课程的指令性和指导性文字教材为基础制作的各种宜于以现代化媒体表现的辅助教材如录像片、幻灯片、投影片和录音带等。教学录像教材包括根据上述要求制作的课程教学系列片、教学专题片、操作示范片等。提高电教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电教专职工作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电化教育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做到“一专多能”,必须具有传播理论、教育理论、电子理论方面的知识,能够集教材编制技术、播放技术和维修技术于一身。当然,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运用电化教学媒体教学时对这些传统教学方法并不排斥,而是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电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从理论、技术、方法、手段等方面充实和完善了传统教育。随着电化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将促使传统教育发生更加重大的变革。

目前,我国广大中小学电化教育投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农远工程”已经普及到农村中小学,农村中小学的电化教育软硬件设施基本具备。但由于一些学校对电化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电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电教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一系列调整和改革,诸如明确电化教育的重要性、加大电化教育的资金投入、重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电化教育取得更大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才能使我国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电化学范文1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充分应用于企业会计岗位上,会计电算化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成为会计专业的的必修课程,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电算化人才,高校要重视和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实践及教学体系,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学科特点,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重要性;现状;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重要的技能,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通过计算机和会计专业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发挥计算机的优势特点,用计算机来进行会计登记、结算、转账、编制报表等,会大大节省人工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提升会计的有效性。

一、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强,会计电算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计算机开展会计工作成为今后企业发展的一大方向。与此同时,我国的人才供给相对比较过剩,公司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更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为了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重视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现状

1、师资力量匮乏。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融合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信息和管理学的多方面内容,其对于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求电算化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还要求教师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但是,目前情况下,对于这样既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的专职会计教师是非常紧缺的,这样势必会影响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效果。

2、高质量的教材较少。

会计电算化教学离不开科学的教科书,它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要想使会计电算化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高质量的教材是保障。而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验教材虽然比较多,但大都内容比较单一,一些资料多局限于账务,这就限制了电算化教学预测、管理、分析和决策,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式和内容落后。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采用会计软件的账务、报表处理等功能,而很少使用网络财务软件进行业务处理,不能全面模拟会计工作的流程、环境,实验仿真性不够强。另外,实验内容主要涉及会计核算系统的账务处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这与实践教学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措施与方法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基础和保障。为此,要积极为在岗教师提供实践教学培训的机会,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实验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备课,首先自己上机实践,总结和归纳相关的问题,为学生实践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可以聘请校外有经验的高级会计师作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校外指导教师,也可以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以后走进企业能够迅速融入到会计工作中,校外的指导教师可以凭借丰富的会计经验指导学生学习,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问题。高校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兼职,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教师所教的知识得到充分的提升,为更好教学奠定基础。

2、提高教材质量。

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质量,高校应该坚持自编为主、购买为辅的原则,编写实验教学指导书,其实电算化实验教学之前,学生们都进行过手工模拟,为了体现学习的连贯性,使学生感受到手工会计到电算化会计的转变,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内容来补充电算化教学的项目,构建一套自主学习为主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材,通过学生电算化的模拟实验,用先进的财务软件来操作手工实验的内容,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了解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意义,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学习的积极性。

3、创新实验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为了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可以采取混岗运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来完成相关的操作内容,比方说,账套主管、出纳、审核员、会计主管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到更加专业的知识,但却不能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行,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实际操作中会计岗位分工与内部的牵连性。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会计实际操作的仿真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模拟企业的分工,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熟悉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会计处理过程,了解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的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认识。

总之,会计电算化教学是一门集信息化、会计学为一体的学科,实践能力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的能力水平,必须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作者:罗国兴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韩伏媚,赵靖.基于会计证与技能大赛浅谈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以陕西省高职会计教育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4):118.

[2]麻育胜,阚德泉,王斋.浅谈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用[J].科教文汇旬刊,2014(12):86-87.

电化学范文11

一、原电池电极的四种判断方法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作正极。

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流向判断,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电极为负极,反之为正极。

3.根据电极反应进行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也可依据电极附近指示剂(石蕊、酚酞、淀粉试液等)的显色情况判断该电极是OH-、H+或I-等放电,从而确定正、负极。

4.根据两极现象判断:通常溶解或质量减少的一极为负极;质量增加或有气泡产生的一极为正极。

二、电解的四种类型

1.只有溶质发生化学变化,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HCl溶液。

2.形式上看只有水发生化学变化,如惰性电极电解H2SO4、NaOH、Na2SO4溶液。

3.溶质、水均发生化学变化,如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NaCl溶液。

4.形式上看溶质和水均未发生化学变化,如铁器上镀铜,电极反应式分别为阳极铜棒:Cu-2e-=Cu2+,阴极铁器:Cu2++2e-=Cu。

三、书写电极反应的四原则

1.加减原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总反应式为两个电极反应式之和。若已知一个电极反应式,可用总反应式减去已知的反应式,得另一电极反应式。

3.得氧失氧原则,得氧时,在反应物中加H2O(电解质为酸性时)或OH-(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时);失氧时,在反应物中加H2O(电解质为碱性或中性时)或H+(电解质为酸性时)。

4.中性吸氧反应成碱原则,在中性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金属吸氧所建立起来的原电池反应,其反应的最后产物是碱。如银锌电池、铁的吸氧腐蚀、以铝、空气、海水为材料组成的海水电池等。

本文通过一组电化学实验题,对电化学难点进行突破。

A.电极名称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判断

例 利用下述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设计一个原电池装置,画出装置图,并指明两极材料及电解液名称,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解析:①首先将已知氧化还原反应拆为两个半反应(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Cu-2e-=Cu2+,2Fe3++2e-=2Fe2+;②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Cu就作负极,电解液中Fe3+应该在正极得到电子,正极应选用比Cu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如C);③按要求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

B.电化学知识应用

例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Z>Y>M B.X>Y>Z>M

C.M>Z>X>Y D.X>Z>M>Y

解析: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H2SO4中,形成原电池,X溶解说明金属活动性X>Z;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则金属活动性Z>Y;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其单质的金属活动性越弱,则金属活动性Y>M。

C.电子守恒法的应用

例 500 mL KNO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1 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解析:两极反应为阴极Cu2++2e-=Cu,2H++2e-=

D.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例 (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 kPa时,32.0 g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 kJ(25 ℃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

解析:(1)注意32克N2H4为1 mol,注意ΔH应与方程式的计量数相对应,如N2H4(1)+O2(g)=N2(g)+2H2O(1);ΔH=-624 kJ/mol。

(2)肼―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故电极反应为正极:O2+2H2O+4e-=4OH-,负极:N2H4+4OH--4e-=4H2O+N2。

电化学范文12

高考有热点(常考知识点)这已成为共识,进一步研究还可发现,跟某个热点相关又有必考的基本问题,所以在后阶段复习中要重点把握高考热点中的基本问题。

一、从两例高考试题看电化学试题中必考的基本问题

答案 B。

简析 选项A和B都是相关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分析问题(判断产物、判断反应物),选项C是电极判断和电极反应式书写问题,选项D是离子定向移动规律判断问题,都是电化学的基本问题。

判断电池中的正极、负极,判断电解池中的阴极、阳极,是电化学试题中最重要的基本问题。命题人常要求解题者从以下依据进行判断:

(1)根据反应物的还原性、氧化性判断。电池中负极上是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上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2)根据反应产物判断。电解池中,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阳极上发生氧反应生成氧化产物。电池中也可以根据反应产物判断,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3)根据装置图中标示的电子流动方向判断。这时要注意分清是“电流方向”还是“电子移动方向”,要防止大意失荆州。

(4)根据相连接电池(或电解池)判断。电池与电解池相连接的装置中,可根据外电源的负极、正极判断电解池中阴极、阳极。

第2类、书写(或判断)电极反应式

考查电化学的试题,必定要书写电极反应式,因为电极反应式是分析电池、电解池的基础。因此,后阶段复习电化学内容时,要熟记书写电极反应式的要求,要熟练掌握一些较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和技巧。

(2)蓄电池中,可根据充电时电极反应式书写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或根据根据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书写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式。

(3)掌握水溶液(酸性、碱性、中性)中的电极反应式配平技巧。在酸性溶液中,不要在电极反应式中出现OH-离子,要用H2O、H+来配平;在碱性溶液中,不要在电极反应式中出现H+离子,要用H2O、OH-来配平;在中性溶液中,一般不在反应物中出现H+ 离子或OH- 离子,但可根据情况在产物中出现OH- 离子或H+ 离子。

(4)根据题给信息,书写并配平非水体系中的电极反应。如,在固体氧化物作电解质时,可以用O2- 离子来配平,在熔融碳酸盐作电解质时可以用CO2、CO32- 等粒子来配平。

第3类、判断离子移动方向

电池、电解池工作时,在电极上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带动下,电极和外电路上必定有电子定向移动,内部的电解质中必定有离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荷传递的闭合回路,这是电池、电解池工作时的基本特征。在电化学相关的试题中,判断离子定向移动方向是考查频度较高的一类基本问题。解答这类基本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池内部,阴离子要向负极作向移动,阳离子要向正极定向移动;电解池内部,阴离子要向阳极定向移动,阳离子要向阴极定向移动。

(2)除了电极反应带动离子定向移动外,在电池、电解池内部还存在由于浓度因素使离子扩散移动,所以不同离子定向移动情况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在电极上参加反应的离子、电极反应过程新生成的离子,移动比较明显,其他离子移动不一定会有明显移动。如在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H+、Zn2+ 离子移动比较明显。

(3)判断离子定向移动时,要注意装置中离子交换膜的影响,要特别注意区分各种离子交换膜(如,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等)存在时离子移动的特征。

第4类、分析(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特征

从根本上看电池、电解池问题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特殊表现形式,基于些,高考试题常常会以电池、电解池为载体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特征。常见有:

(1)分析判断电池、电解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转化特征。要熟悉电池、电解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能量转化类型;要学会分析同一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不同的电池时,能量转化效率的高低等,一般在有盐桥的原电池中,由于氧化剂跟还原剂不能直接接触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