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床实训总结

机床实训总结

时间:2022-07-15 03:20:27

机床实训总结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1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ses the way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training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by doing" and "doing by learning". The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lect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school: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ffect of skills training and reform the idea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关键词:技能实训;高职;数控技术

Key words: skills train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NC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031-02

0引言

高职院校的技能实训是学生实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将来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有力保障,是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体现高职教育工学相结合办学特色的有效手段。技能实训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实施技能实训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多年深入数控技术专业机床电气技能实训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有效提升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技能实训效果。

1教学思想设计

遵循“行在先,知在后,知行相资”的规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强调“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题、以素质为基础、以任务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等要素,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根据实训目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机床电气技能实训中的“电气控制柜布局的设计、安装”;“电路图的设计、连接和调试”;根据电机的正反转、交通灯系统、高铁轨枕预应力张拉控制系统的等不同项目要求,实现“PLC系统控制的设计及程序编制任务”。最终提交一份技能实训总结报告,包含实训进度表、实训内容、小组总结和个人总结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训能力。

学生在理论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与技能实训相关的各元器件的结构、功能、原理,但并未对其实施拆解,直观性不强,所以在实训前,先让学生进行各元器件的拆解,使学生先直观了解其结构、功能、原理及工作过程。再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分析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掌握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之后根据其实验目的让学生绘制电路图并实现其硬件连接。最后根据系统控制要求编制对的应控制程序并上传到PLC内,完成系统搭建与调试,实现系统自动化模拟控制,在完成要求功能基础上编写使用说明书与总结报告,最终完成技能实训。

2确定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根据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等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结合本次技能实训内容及特点,确定以下技能实训目标:

能力目标:能在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能熟练使用斜口钳、剥皮钳、压线钳、电钻、钢锯、打号机等工具和正确使用可编程控制器,能够按行业标准,正确完成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安装、调试。

知识目标:理解机床电气控制在机床中的作用,了解在技能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各元器件及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功能、原理及工作过程。

素质目标:加强学生在生产实际中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安全生产的意识,培养认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通过此次技能实训的实施,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动手、接触实际的机会,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高的要求。对此我们也确定了技能实训的重点内容为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安装、调试及使用方法。难点为过程控制、PLC系统控制的设计和相关程序的编制。

3教学准备

依据机床电气技能实训的教学任务,做好以下教学准备工作:

教学情境: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为目的,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同时选定一名组长,再由组长分别指派相应的设计员、接线员、材料管理员及秘书各一名,实现统一部署,协调工作。

教学设备:每组分发电气控制柜一个、欧姆龙CP1E可编程控制器一台、交流接触器2个、热继电器一个、时间继电器2个、空气开关3个、标准35mm线槽2根、35mm导轨一根、1平方导线红、黑、黄各一捆、线号管若干、万能表一个、工具箱一套及所需的各电器元件。如图1、图2所示。

教学环境:本次技能实训在多媒体机床电气实验室展开,实验室配有机床电气实验台5台,可同时围坐5-7人,展开相关讨论及操作,同时配有FANUC数控车床、铣床及相关实验台各3台,如图3所示。

教学资料:教研室针对本次技能实训编写了技能实训指导书作为教学过程的指导,以机床电气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机床的操作说明书、连接说明书、维修说明书、欧姆龙CP1E、欧姆龙CP1H指令参考手册、CPU操作手册、可编程控制器视频教学录像等内容作为教学过程的参考资料,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综合实验台为依托,结合现有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深入学习,深刻体会机床电气控制在数控机床的作用。

4教学过程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因此本次教学过程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横向教学过程;以告知任务、引导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分析任务为纵向教学过程。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5教学过程分析

5.1 横向教学过程分析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告知学生学习的目的,有目的学习往往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为此基于本次技能实训的综合实验任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机床电气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作用及怎样实现与机床系统之间信息传递?②机床电气控制的电路设计准则及注意事项有哪些?③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原理、作用及使用方法有哪些?分析问题:讨论分析问题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很快进入角色,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应该怎去学习,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实训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最终每个人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一份自己的答案。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对实训内容进行了预习、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深入的去理解了,另一方使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感到轻松。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教师将学生在讨论阶段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内容加以总结、提炼,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教师在学生提交讨论结果后,经过归纳总结,告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哪些知识点讨论的比较好,哪些知识点没有讨论到,哪些知识点讨论的结果是不科学的,同时帮助学生总结其原因,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养成这种勇于探讨分析问题的精神。最终通过教师系统的讲解、分析、总结后将标准的答案公布于学生,使学生与之对比,完成教学任务。

5.2 纵向教学过程分析告知任务:说明本次技能实训的教学任务,提出教学目标。引导任务与分析任务:由数控机床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引入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并说明其作用及重要性,完成任务引导工作。通过对此次技能实训各任务设计的目的、要点、步骤以及在技能实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分析,完成对任务的分析工作。实现对学生自我学习的引导作用。完成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后,说明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操作过程的协调性、安全性、分工合理性,并提出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准则、绘图标准等要求,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技能实训任务。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能够深入理解机床电气各元器件的结构、功能、原理、工作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为以后工作积累了经验。总结分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能够结合完成好的电气控制柜实物和电路原理图,说出三大综合实验的原理、目的、意义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独立完成一份包含团队构成及分工、实训进度计划表、实训内容、个人总结及小组总结的技能实训总结报告,要求内容详细、格式统一。同时采用小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方式,结合教师对学生在技能实训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等作为评价本次技能实训学生的综合成绩,实现完成分析总结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在技能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剖析,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实训中的元器件、结构框图、电路原理图等有机结合,进行分析讲解,实现实践验证理论这一过程。这样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这一方法,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以致用。

6教学成果

技能实训任务完成效果如图6、图7、图8所示。机床电气技能实训是实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体现出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的意义。

7结束语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因此本文以机床电气技能实训为依托,探讨了怎样上好高职院校的技能实训课程,强调要在技能实训过程中采取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工学结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增强自身职业综合素质、巩固所学的知识,实现理论、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因此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实训是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实现学校把学生请得进来,送得出去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段渝波.有效提升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32-34.

[2]王振洪.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与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75-77.

[3]乔孟涛,焦昆,陈靖.基于文化视角的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的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67-69.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2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已经从硬件为主的数控装置发展成硬件、软件结合的计算机数控(computernumericalcontrol,cnc)系统。由于数控机床是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工的,因此其发展和数控编程密切相关。程序的灵活、精练编制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对数控机床编程的有关指令,以及编程的一些技巧等进行了探讨。通过一些指令的灵活综合运用来实现程序编制的简单和精练,使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以此来开拓数控机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绪论一、《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的目的1、熟悉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加工路线设置及加工参数调校等实际操作工艺。

3、熟练掌握阶梯轴、成型面、螺纹等车削零件和平面轮廓、槽形、钻、镗孔等类型铣削零件的手工及自动换刀的编程技术以及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编程技术。能分析判断并解决加工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

4、学会排除机床电气及机械方面的一般性故障。

5、熟练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6、能初步使用加工中心机床,了解刀库及其设置,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与特点

7、初步了解与掌握程序转存和联机控制等dnc加工方面的知识及操作方法。

8.复习掌握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其它应知、应会的内容。积极争取通过职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实训内容与实训计划安排1、实训的主要内容

1.1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训练

(1)、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2)、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3)、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4)、固定循环指令的讲解。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5)、螺纹零件的车削编程训练。学会排除程序及加工方面的简单故障。

(6)、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与自动换刀的基本操作。

(7)、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8)、实际车削训练,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

(9)、理论课:复习总结车床加工的应知、应会内容。

1.2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训练

(1)、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2)、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3)、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模拟。

(4)、轮廓铣削和槽形铣削编程训练与上机调试,掌握程序校验方法。

(5)、刀长与刀径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基本操作,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6)、子程序调用技术,程序调试技巧,钻孔加工的基本编程。

(7)、实际铣削训练,合理设置、调校工艺参数,排除基本故障。

(8)、了解润滑与冷却系统,机床的维护与保养。

(9)、理论课:复习总结铣床加工的应知、应会内容。

1.3加工中心机床操作与编程训练

(1)、操作面板和控制软件的简单用法。

(2)、刀具基本知识及应用状况了解。刀库结构与自动换刀装置的初步了解。

(3)、加工中心编程的特点。手工编程与程序阅读理解,空运行校验。

(4)、固定钻镗循环编程与上机调试。

(5)、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自动换刀的程序实施。

(6)、理论课:刀具基本知识及其它应知、应会内容。

1.4自动编程与dnc控制训练

(1)、自动编程系统原理的了解。

(2)、图纸分析,基本加工零件图形的绘制,复杂曲面类零件的绘制。

(3)、轮廓铣削、挖槽、钻孔等基本刀具加工路线的建立。

(4)、工艺参数、刀具补偿等的设定,模拟加工校验。

(5)、曲面铣削加工刀路的建立,粗、精加工的参数设定。

(6)、刀路的编辑。

(7)、程序的生成与编辑修改,程序与机床控制系统间的接口技术。

(8)、车床的自动编程技术。

(9)、自动编程的实用训练、dnc加工。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数控机床相对普通机床在生产安全防护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对于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实训操作中仍有很多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我院实训过程中发现的诸多安全问题,作出分析和研究,为以后的实训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 

 

随着我国数控设备的普及,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此全国各类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以缓解数控程序员和数控操作员紧缺的局面。而数控机床加工是应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器的运动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机械制造行业现代化的标志。通过数控车床加工,数控铣床加工教学实习达到提高学生从事“机—电—计”工程实践工作的能力,拓展学生在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思维的目的。 掌握机床坐标系与工作坐标系,掌握数控机床程序的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的常用指令。我院针对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作为该专业的重要实训课程,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通过数控实训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概念,掌握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可以编制较复杂的数控加工程序,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也更深的理解,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1 数控机床实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在我院几年的数控实训教学工作,对学生在操作实训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有了很深的了解。作为高职院校,我院的学生相对来说实际动手能力较强,但对操作实训过程中安全知识了解不多,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往往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物体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其中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重要的直接原因。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差,即安全素质低下是认为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不了解使用机械存在的危险、不按安全规范操作、缺乏自我保护和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等。指挥失误(违章指挥)、操作失误(操作差错、在意外情况时的反射行为或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不安全行为常见的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常常表现在不安全的工作习惯上,例如工具或量具随手乱放、测量工件不停机、站在工作台上装夹工件、越过运转刀具取送物料、攀越大型设备不走安全通道等。我院在实训中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如数控机床床身都比较高,防护罩又是活动的,如果在防护板上放置刀具、工量具等,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掉落,损坏机床或伤害到操作人员;这种情况常常出现,主要是学生思想不够重视,随意性太大。再有学生在拆卸工件时,把卡盘扳手留在卡盘上,由于一台机床上安排几名学生实习,人多情况较复杂,此时如果有人开启机床,主轴旋转,扳手飞出,造成很大的危险。可见,诸如此类的安全隐患随处可见,时时给我们敲响警钟。 

2 安全教育在数控实训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在实训中是多么的重要。而安全生产是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以某企业的安全教育为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根据这一要求,我院与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相结合制定了一套适合于实训教学的安全教育课程。 

2.1 校级安全教育 

学院对学生的实训安全问题非常的重视,按照生产企业的标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制成展板放置于实训车间。把“安全第一,提高警惕”作为首要任务。根据要求由数控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安全教育读本,发给参加数控实训的学生阅读学习,安排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教育课,让有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师讲解所操作机床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在实训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学生对所接触的机床操作安全问题有基本的认识;其次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和事故展板,面对活生生的安全事故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再针对所学工种,具体讲解其操作规程。以数控车床为例,其主要操作规程为:工作前必须戴好劳动防护品、女生戴好工作帽、不准围围巾、禁止穿高跟鞋。操作时不准戴手套,不准吸烟,不准与他人闲谈,精神要集中;工件运转中,不准用卡尺、千分尺测量,操作者不得隔车面探身取物或传递物品,不准用手摸和用棉丝擦工作物,刀头和更换刀具,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需离岗时,必须关车切断电源等。禁止用手接触刀尖和铁屑,铁屑必须要用铁钩子或毛刷清理等。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对自己所学工种的操作规程有了很深的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能了如指掌,为以后进入车间实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2 车间级安全教育 

在进入车间实训时,有专人负责对所有学生进行本车间劳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的讲解,介绍实训车间的概况,车间人员结构、安全实训组织状况及活动情况,车间危险区域,车间劳动保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对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项,车间事故多发部位、原因、有什么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车间常见事故和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绍车间防火知识,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点,灭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车间消防组织情况,遇到火险如何处理等。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生产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并应教育学生应尊敬老师,听从指挥,安全实训。通过一系列的讲解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3 班组级安全教育 

班组级安全教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安全教育,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后,参加实训的就是所要操作的机床,由具体带班的实训老师讲解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等。实训的第一节课组织学生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教育学生遵章守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刀具,制止违章作业,切实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通过实训现场老师的讲解和动手示范,取得的效果很明显,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实训老师安排学生按规定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检查并记录,定期对本班组内使用的设备、设施、器具、工作场所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对本班组无力解决的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好记录,避免发生人身事故及其它责任事故。对此,制定了机床运行记录本,由每天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带班老师共同填写。 

几年的数控操作实训,积累了很多的安全实训经验。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安全实训的经验是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教育材料,对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安全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实训经验是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成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是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理论的基础。及时地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可以使其他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总体来说,效果很好。 

与经验相对应的是教训,教训往往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因而它的教育意义也就十分深刻。事故案例是进行安全教育最具有说服力的反面教材,它从反面指导学生应该如何避免复杂事故,消除不安全因素,促进安全生产。因此,运用本工种、同岗位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在本车间、本班组、本岗位发生类似事故。为此,在学生实训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以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为事例,通过讲解与告诫,使学生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护意识。 

3 学生自我安全学习 

通过以上三级安全教育,学生基本掌握其所学工种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防护。但有些职责还必须了解,如熟悉并严格执行本岗位工艺纪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设备仪器及其他相关设备,装置的结构和性能,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具设备及附属安全装置,遇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排除,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操作中坚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不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遇有危及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并及时报告老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贯彻实施好安全防护措施。 

4 结束语 

几年的数控机床实训教学,使我深刻体会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所有人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今没出现安全事故,做到了“安全第一,提高技能”的宗旨。还要继续努力,做到如企业一样的安全培训五则:教育使其不为,培训使其不惑,规范使其不乱,奖罚使其不敢,制度使其不怨。在实际生产中,仅仅有安全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因而还要十分重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安全技能是从实际生产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都以学习、掌握“操作规程”等来完成,有的通过教育指导者的言传身教来实现。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受教育者都要经过自身的实践,反复纠正错误动作,逐渐领会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技能的熟练程度。 

 

参考文献 

[1]任树奎.全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教育读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系统思维 临床医学 师资培训

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集合,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系统思维就是以整体观来看待事物的多因素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作用过程。系统思维是将现象、数理和逻辑融为―体的思维,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当今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现代教育过程中,在社会对医学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医教研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临床师资队伍,是实现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创建一流临床学院的前提。探讨应用系统思维加强临床师资培训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新形势下临床教学的特点

1.1 临床教师医疗、教学和科研压力越来越大。目前临床教师一般承担着多重角色,他们不仅承担繁重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些还是管理一线的工作者。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医学院校的扩大招生,医疗教学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迫使临床教师教学理念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技巧不断提高,教学手段不断超前,需要改变多年既定的模式以适应目前新的教学形式。

1.2 患者维权意识增强,临床教学工作日趋严峻。由于临床教学实践特殊性,医学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医院,临床教学是在医师、医学生和病人组成的互动的系统中进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以来,广大患者维权意识增强,以病人实例的教学越来越受限制。

1.3 招生规模的扩大对临床教学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一所医院成为多家学校的教学医院。在医院的实习学生数量大大增加,给临床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家医院都面临承担大量教学任务,临床实践资源显得相对不足。

1.4 学生新要求不断增加,促使临床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新时期的医学生思想活跃,对知识的渴望呈现多元化,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全方位的指导,并且老师能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参与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研,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促使临床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学生不断增加的要求。另外,学生的专业思想很容易动摇,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要从思想上不断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目前临床教学的特点可以看到,新形势下对临床教师的要求已经越来越严格,因此加强临床教师培训是必须的,也是很紧迫的,而如何才能有效地系统的开展临床师资培训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2 临床师资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临床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某临床学院的见习与实习生来评价临床师资的教学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教师在言语艺术、责任心、知识新颖性等几个方面有近30%左右评价为差。

另外,笔者的调查发现:①虽然总体基本形成正副高职称教师为主的职称格局,但各学科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科比例失调;②医院的教师队伍的总体学历偏低;⑧医院的教师队伍的总体年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40~49岁中年教师相对较少;④教师队伍中存在学缘结构不合理。

2.2 培训机构自身的不足

2.2.1 师资培训开展了很多,但是缺乏系统的培训计划,整体临床师资队伍的培训效果较差

许多培训不注意从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情况来考虑对教师的培训,以致师资培训工作留于形式,没有取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师资培训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培训,忽视对教师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以致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不到迅速提高。此外,学院和受训教师所在教研室也没有严格的跟踪考核和评估,使培训质量受到很大程度影响。

2.2.2 培训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作为医学教育管理当然需要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但是从目前的临床学院的情况来看,从事教育管理的大多不是管理专业出身。师资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数靠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尽量使其规范合理。尽管也有一些理论对师资培训起着指导作用,但从培训目标的确立、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结果的评估及培训的再发展等方面,还是缺乏系统的研究。

2.2.3 临床师资培训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师资培训管理不是一项简单孤立的工作。它是整个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其自身内部也由许多环节组成,涉及到许多因素。师资培训管理既受教师资格状况、专业发展需求、经费支持力度等因素的影响,又受相关的竞争机制、评估机制、约束机制、职务评聘办法等的约束。因此,不能简单的就培训论培训,必须将培训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考察,才能以整体的观念健全各种机制,配套实施各项政策,才能减少管理过程中的片面性、简单性和随意性,使培训具有一种优化的整体效益。同时,师资培训应增加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以及培训后的评价体系。确实为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 应用系统思维加强医学院校临床师资培训的探讨

医院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应用系统思维切实抓好临床师资培训工作。

3.1 严格带教老师准入条件以提高临床师资的基础水平

3.1.1 良好的教学态度。临床带教老师首先应热爱医学专业,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临床带教者大多担负着繁忙的临床日常工作,在带教学生时,常常会因示范、讲解而影响工作进度,带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员对实习生的抵触,学生在操作中的失误也可能会影响带教老师的声誉及病员对其的满意度,因此,应挑选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且热心从事教学工作,热情对待学生的带教老师。

3.1.2 健全的人格素质。作风严谨、学风求实、技术求精的带教者是为医学生以后临床实践的楷模,带教老师良好的医德医风、自尊自信的人格特点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力。

3.1.3 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丰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临床经验作为带教老师的准入条件之一。临床学院可聘具有主治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生作为带教老师。

3.1.4 严格控制师资的学缘结构。尽量多从不同院校引进优秀人才,防止近亲繁殖。拓宽临床教学、医疗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培养优秀医学生。

3.2 加强临床教师岗前培训

3.2.1 积极开展院情教育专题,强化员工的归属感

我院每年在新聘的临床师资的岗前培训都介绍本院发展历程、现状和前景、学院的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等,尽早让新教师了解本院乃至本地的基本情况,有利于他们更快适应所处的环境,方便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取到了一定的效果。

3.2.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师德的培养

师德不仅包含道德,也包含政治立场和态度、法纪观念和行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另外,还需积极引导师德实践中的修养自育。师德建设单靠规章制度约束和一味的教育培训是不够的,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引导教师师德自育。如开展竞赛评比活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多媒体教学比赛、双语教学比赛、优秀教案比赛、以人为本的情暖医院活动等等)、树立师德榜样(师德之星、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等)、加强教师党建工作。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必将形成学生的楷模。

3.2.3 强化教学专题,扩大知识面

通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史、中外教学比较、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训练等专题学习,可使教师更多了解专业知识以外师范类知识和教学规律,强化教学意识,为今后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3.2.4 改变临床教师的培养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临床教师基本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潜能的方式是启发式教学,通过理论课上的研讨和实践课上的指导,发挥任课教师在培训中的主导地位作用和受训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来加以体现。并能花最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

3.3 注重临床教师上岗后各方面技能的提升

3.3.1 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1)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各个科室的科内业务学习、教学查房和病案讨论等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老教师的带教作用,并把科内学习与继续教育学分紧密联系,实现有效监督,确保学习质量。

(2)发挥院内网在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中的作用。通过院内网建立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系统,规定年轻临床教师必须定期接受定量的培训,并把它与年轻临床教师的晋升紧密联系,防止网络学习留于形式。

(3)为更好的促进和监督年轻临床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可实施培训导师制,规定导师的任职资格、职责等内容。导师要贯彻落实临床年轻教师的培训计划。医院定期召开年轻临床教师及导师座谈会,双向反馈意见并对师资培训工作中表现好的经验和做法予以推广,对出现的各类问题给予及时解决。

(4)实现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我院每年都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会议、选送临床教师到国内外的著名医院进修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临床师资的专业水平。

(5)引入EMBA专业化培训的教学模式实践。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相关教育学理论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带教特点,借鉴适合在职人员继续职业发展培训的EMBA专业化培养方式,以案例分析和现场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设计教案。通过课前病例见习、教材自学辅导、课堂讨论组织、临床操作示范、病案书写指导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教学过程实践,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妥善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使临床教师从单纯的带教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体现一种从医学专家向教育专家转型,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变革的专业化培训氛围。

3.3.2 适应新教学模式能力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多元化手段。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被打破,多种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理论教学和见习实习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可增添大量新技术的信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在让临床教师明确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后,可以通过院内专题培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教师适应新教学模式能力。

3.3.3 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推动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剂。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缩短了人际间在地域和时空上的距离,同时也不断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思辨能力,从而对教师同学生之间、教师同学生家长之间、教师同院内外同行之间以及教师同病患者之间,以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为内涵的沟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不断激化的医患关系也对临床工作者的言语艺术和沟通交流能力也提出了挑战。我院通过各种形式如岗前培训、院内演讲竞赛等活动来提高医护人员的言语艺术。国外一些大学通过开展艺术鉴赏、礼仪示范等课程来提高个人修养,从而实现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这些对我们临床师资的言语艺术能力提升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3.4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加强临床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临床教师加强学习教育教学新知识,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增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升科研能力。

3.3.5 管理能力的提升

临床教师身处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学习与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设施使用管理、科研开发管理、学院良性化运营管理等有关的程序和法则,并能在实践教学中加以运用,提升其管理能力。

3.4 严格考评,健全激励机制

构建系统性的教师考评体系,促进临床师资的发展。由院领导、人事科、教学办(科教科)等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按教学质量要求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考评。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了解医学生对带教质量的反馈意见。另外在大学原有的校院两级督导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评教内容,动态监控教学质量。将带教质量检查和考评结果与科室总体质量考核挂钩,最后与个人年度考核及职称相关联。但在考评结果的处理上,应尽量发挥考评的反馈、改进、矫正等积极功能,使临床教师找出自己的不足,加快临床师资的成长,以实现评价的真正目标。

引入带教人员年度聘任、奖励制。带教聘任应将拟聘者的学历、当年继续教育学分、科研论文撰写、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个人综合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者,医院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作为竞聘高级职称及各管理岗位的优先条件或参考内容,以提高带教者的积极性,保证带教师资队伍充满生机,避免部分临床教学老师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带教积极性受挫。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教学模式;项目教学;师资建设;实训室建设

目前,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位。我国将2020年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定为力争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并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机械制造业是整个制造业的基础与核心,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努力将机械类专业办好,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机械制造一线技术工人,是我们教学中的重要使命。实践证明,在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培养出好的人才,只有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陷,提高质量,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本文通过国内外职业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在机械类专业中的教学实践,试图在教学组织、教学环境、师资结构等方面,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找出最优化的配置,并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

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

何谓教学模式?乔伊斯和韦尔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示或计划。”也有教育家将教学模式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普通教育就提出了“感知——记忆——理解——判断”程序结构教学模式,还有后来提出的“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五阶段模式。著名学者杜威提出了“做中学”教学模式。普通教育根据对人类受教育的规律提出的教学模式,有着强鲜明的教学理念,并提出教学活动的程序,但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由于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普通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性和操作性不强。对于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创造出各种有别于普通教育和各种教学模式,不仅有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有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和培养培训模式。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项目教学”、“综合实训”、“情景教学”、 “案例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和实训应用”等教学模式应用较多。

根据机械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主要选择“项目教学”、“综合实训”、 “信息技术教学和实训应用”这三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文专就“项目教学”进行分析。

二、项目教学的运用

1.项目教学的定义和相关理论

美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将项目教学法解释为:学生在几天或几周内解决一个问题的教学方式。因此,对于模具专业和数控专业我们将“设计和制造一套模具”为一个项目,“加工一个机械零件”为一个项目。

项目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项目在应用中学到技术(包括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理念来自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项目教学的设计也取自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动进行获得知识和能力。

2.项目教学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业课程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教学法应用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这门专业课综合性强,涉及整个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通过项目教学法,能使学生在整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本专业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也就是学生在顶岗实习前一个学期。时间为整门课的课时。项目教学活动的组织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项目(任务) 以某一塑料制件(提供图纸),要求设计出生产此制件的模具并制作此模具。

(2)编写项目计划 主要内容有:分组(6人左右),各组制定实施计划、确定工作程序。

(3)项目实施 各小组按计划开展活动,教师监控并指导。

(4)检查评估 根据项目成绩评估表由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

(5)项目展示与总结 各小组展示自已的设计和制作成果。教师将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鼓励。

运用2:数控专业专业课程数控车床编程和操作项目教学法应用

数控车床编程和操作这门专业课的某一次课(2节课),也可通过项目教学法,能使学生在加工一个机械零件的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本次课的知识和操作技能。项目教学活动的组织如表2。

三、机械类专业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我们在模具和数控两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影响到项目教学的有效开展:

1.我国中职生文化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较低,综合分析问题不强等方面。

2.教师跨学科能力不够,主要表现在专业课教师中大部分只对某一两门学科(课程)较为熟悉,对整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不能联合起来进行教学。

3.实训室建设主要以单一工种建立,如车工实训室、数控车床实训室、数控铣床实训室、模具拆装实训室等。有较多的学校由于场地和资金的制约,没有建立专业综合实训室。表2

对于第1个问题,学生在解答和编写项目中有关项目计划、解决方案和总结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的要求(国外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文化素质基本与高校学生等同),提出问题要尽量具体,计划书和总结书尽量按表格形式填写。教师在项目执行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多一些指导和帮助。

第2个问题是我们职业学校师资建设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应努力多培养出一些通才。如本文中项目教学运用1中,设计和制作一套模具,需要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对模具设计、Pro/E、电火花与线切割、数控铣床、磨削加工、模具装配与调试等多门技术掌握得好。这样才适应专业大项目的教学工作。

第3个问题涉及到实训室建设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有单一工种的实训室,就无法开展综合性强专业大项目的教学。因此,在保证建立足够的单一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实训室的基础,每一专业建立一两个专业综合实训室是完全有必要的,是保证学生在校内培养专业的综合能力的条件。如模具专业就应建立一个模具制造实训室,配备模具制造的各种设置和工具,包括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平面磨床、工具磨床、车床、电加工机床、钳工工作台、抛光机、压力机、注塑机等;数控专业应建设一个机械加工车间,配备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磨床、钻床、砂轮室、检验工作台等。

参考文献: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数控机床,操作技能,训练模式

一、数控人才现状分析

(一)人才层次分析。目前,我国的数控人才极度短缺,但是这些技术人员之间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技能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企业使用数控技术人才情况,对该类人才分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基础性人才。这类数控技能人员在整个技能人员队伍中占比较大,占到70%左右,他们主要从事机床的具体操作或日常维护。第二,提高性人才。这类人才约占技能人员总数的25%左右,他们主要是承担编程的工艺人员及数控机床的维护或维修人员。第三,高级型人才。这类人才在整个人才队伍中的占比很小,大概在5%左右,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以及对数控机床的维护或维修,同时他们还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对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或电气设计业非常了解。

(二)人才来源渠道分析。根据相关研究,在制造业中的数控人才,有37%是企业通过自身设计的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48%是直接来自高等院校的的应届毕业生中;15%是从社会其他行业招聘过来的。这可以说明:第一,高等院校的数控人才规模培养不足,仅依靠高等院校培养在短时间之内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较差,很难满足社会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水平。第二,高等院校不能够一味的按照已有的裴炎模式培养数控人才,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创新培养体系,改善教学模式,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实习经验,以促使他们能够在走上社会后迅速成长起来,实现校企的有效衔接。

二、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模式分析

对于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模式存在的不足,更为了使高等院校的数控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尽管我们面临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这种教学的创新上来,以取得一定的有效的教学成果。那么我们如何来完善数控人才的培养模式呢?

数控技术方面的人员都知道普通机床在技工零件时,需要对机床的运动进行控制,主要包括对机床的先后顺序进行控制与对机床部件位移量的控制。普通机床的灵活性与适用性较差,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数控技术的要求。所以对于现代数控技术的引入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极为有利。我们如何进行系统的数控技术训练呢?本文认为可以分为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实际操作三个阶段。

(一)手工编程训练。手工编程阶段是学习数控技术的初级阶段,在阶段我们主要完善我们的基础知识体系,那么我们可以那些方面入手进行训练呢?其训练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是什么呢?

(二)自动编程训练

自动编程训练是数控技术学习的提高阶段,那么我们在这阶段应该完成那些方面的工作呢?我们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目的呢(如表2)

(三)实际操作训练。实际操作训练就是将理论知识实践化,在理论学习中,我们基本掌握了相关零部件的运用及运用技巧;在实训阶段,我们可以将这些理论加以利用,并不断的获得操作经验,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面对实际的数控机器,由于其功能多样化、结构复杂化的特点,我们必须全面逐项进行训练,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综合训练。第一,通过对数控机床界面的基本操作训练熟悉主要设备;第二,通过对刀操作训练获得刀具选择及功能适用的经验;第三,通过程序实际操作,在强化理论的同时获得创新程序设计的基础经验;第四,通过对数控机床各个项目的训练,可以获得综合零部件的加工及质量分析的经验。

总之,数控加工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探索数控技术实训模式,紧密联系当前生产实际情况,结合各校具体情况,充分控掘潜力,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叶河源,提高学生数控车床实际操作能力的探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

[2]赵延安,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07 (5)。

[3]邹威、刘建东、韩长军, 浅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技能训练[J]. 职业, 2005 (S1)。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护士;目标管理;规范化培训

新入职护士由于临床工作经验缺乏、沟通技巧生疏以及对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弱,极易导致护理风险增高、护患矛盾激化[1-2]。规范化培训是新护士由学校理论知识过渡到医院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是提升职业素质、改善护理质量、促进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途径[3-4]。研究表明,从事护理工作的第一年是职业认同危机形成的关键时期,每年约有6%的新护士选择离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复杂的临床环境[2]。目标管理法是以成果为导向,以行为科学理论为依据,由单位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协商制定目标,且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并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管理制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培训模式[3]。本研究旨在探究目标管理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招聘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5名护士。其中女性61人,男性4人;平均年龄为(23.28±1.02)岁;本科学历6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干预组33名护士,对照组32名护士。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经验等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培养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1)理论知识:岗前培训第1~4周,采取线下理论讲授和线上专题讲座的形式,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基础护理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除此之外还包括医院规章制度、岗位层级晋升制度、工资和休假制度等。(2)操作技能:岗前培训第5~8周,采取线上视频讲解、技能操作示范和分组练习反馈的形式,主要根据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教材内容进行培训。岗前培训结束后根据轮转计划进行轮转,其中内科、外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为必轮科室,五官科、感染科和护理部等为选轮科室,轮转周期为4个月。(3)临床思维:轮科期间每月参加1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同时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按时完成护士轮转手册,并在轮科结束前提交1份病例汇报书。(4)科研和教学:采取理论授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培训结束后准备20分钟小讲课并完成1份教案书写,小讲课内容以轮转所在科室的专科护理内容为主,同时提出1~2个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和指南提出解决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阶段性目标管理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岗前培训期间召集医院护理管理小组,开展团体活动,建立使命感和团队意识,同时对新护士的能力和特长进行评估,与其共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第二阶段:掌握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护理相关文件书写规范,了解临床实际工作流程,与科室护士长共同建立轮转目标,由知识扎实、技术娴熟和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系统化带教,及时发现问题并定期反馈,以便及时对轮转目标和带教方案进行调整,并采用新老互评的方法对培训结果做出评价。同时加强护患沟通技巧指导,改善护患关系,以达到身心同护的目的。第三阶段:由医院培训团队或科室培训师对危机事件处理方法进行培训,提高新护士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同时对其进行临终关怀教育,使其能够以平常心态面对死亡,并为丧亲家属提供指导和帮助。1.2.2考核评价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共150道题,其中基础护理学30道,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各40道,儿科和妇产科护理学各20道,满分100分;技能考核:采取四站式考核,一站考核项目为入院流程和生命体征的测量,二站考核项目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三站考核项目为为静脉输液,四站考核项目为病例分析和出院流程,每站25分,满分100分;护士胜任能力: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4-5],该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55个条目,总分为220分,分数越高代表能力越强。该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08,166分~220分代表核心能力高,110分~165分代表核心能力中等,<110分代表核心能力低。

1.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收集数据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和干预组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前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对照组和干预组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前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2.3对照组和干预组培训前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前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前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前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目标管理应用于新护士规培有助于改善技能水平

经过科学、高效、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新进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应用目标管理进行规培的干预组护士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护士理论考试总分相比差异不明显,应用目标管理进行规培的干预组护士技能考核总分明显高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究其原因,新入职护士对医院规章制度缺乏了解,对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不够熟悉,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匹配度较低,科学系统的规范化培训使其具有更加明确地总体方向和阶段性目标,有效缓解工作时的迷茫感和被动性[6]。应用目标管理进行规范化培训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且让新入职护士参与到目标设定和结果反馈当中,与此同时带教老师会运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知识讲解、技能评价、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培训,并按照计划要求进行逐项考核,使新入职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的更加扎实,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在心理上对临床阶段工作的恐惧和在现实中对遇到突发事件的手足无措。

3.2目标管理应用于新护士规培有助于提升其岗位胜任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新护士经过系统、科学的规范化培训后岗位胜任能力较培训前有了显著提高,培训前其岗位胜任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培训后其岗位胜任能力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究其原因,新护士进入临床阶段后自身责任感增强,需要独立护理患者,会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而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实操能力更拓展了临床思维能力,再者面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和焦急万分的家属,语言的慰藉和紧急的救治同样重要,只有身心同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效沟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还能缓解当前医患矛盾的紧张局面。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相比,应用阶段性目标管理进行规培的干预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总分较高。究其原因,新入职护士在临床实践和危机事件应对上缺乏经验[7],而以目标管理为指导的规范化培训有医院专门培训团队或科室培训师对其进行危机事件应对指导,并及时与新入职护士进行互动反馈,使临床带教工作更加有的放矢。由此可见,将阶段性目标管理应用于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中,不仅能够增加其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而且能改善其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使其更加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找科学的途径加以解决,与此同时也能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医护工作协调有序进行,增加护患交往信任程度。

3.3目标管理应用于新护士规培有助于促进其职业认同感的形成

新入职护士处于护生和护士的角色转化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医院临床实践不能完全匹配,现实工作环境与预期差距较大,护理操作技能生疏,护患沟通技巧缺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进而导致离职率逐年攀升。应用阶段性目标管理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让其加入到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培训结果的反馈当中,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新入职护士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训内容、轮转科室、换科周期等方面征询新入职护士意见,并根据其个人意愿进行安排和调整,增加了新入职护士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与医院护理管理小组老师沟通交流,共同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新入职护士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将目标管理融入到新护士规培中,使其在知识、技能以及岗位胜任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领导的表扬、同事的鼓励、患者的认可都增加了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激发了其从事护理工作的热情,从而促使护理队伍更加稳定,护理工作更加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惠,黄求进,王晓春.两种培养方式护士岗位胜任力现状的比较和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4):80-82.

[2]曹晓翼,刘晓红.护士职业认同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0,45(2):181-183.

[3]HEMPSONDA.Managementbyobjectives[J].MedGroupManage,1981,28(2):38-46.

[4]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4-206.

[5]庞亚娟,周兰姝.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6):2064-2066.

[6]刘珍蓉,周荣菊.目标管理在护理人员业务学习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2):44-45.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8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将“切削的基本知识及规律”和“各类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两大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8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切削的基本知识”。该情境的教学是与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中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手动机动试车外圆、端面”项目一起实施的一体化教学。在实训车间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教师进行操作指导并结合多媒体演示,完成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切削层与切削方式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此任务的完成,能够理解切削的基本概念及意义,会识别车刀角度,熟练绘制车刀图,掌握车刀角度正确刃磨的方法。第二个学习情境“: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该情境教学包含在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车光轴(端面、外圆、倒角并调头接刀)”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分组以45号钢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讲解及指导,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过程进行,学生观察分析切削层的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与寿命。要求学生通过此教学,能够正确操作CA6140机床,熟悉金属在三个变形区的变形过程,会熟练应用断屑方法、合理利用与控制积屑瘤,会合理控制加工硬化,会采取措施减小切削力和降低切削温度等。第三个学习情境“:切削基本理论的应用”。该情境教学包含在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车台阶轴”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以A3、45钢工件材料的轴类零件加工为项目载体,通过教师的指导、自身的认真操作观察,掌握材料切削加工性的评判指标和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对策,会合理选择切削液与切削用量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第四个学习情境“: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该情境教学以实训车间的教学设备为载体,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机床典型零部件的拆装,教师则结合多媒体演示。要求学生通过此教学,会分析主轴箱的传动系统,能绘制传动系统图,了解液压、电气控制系统,会计算主轴的转速级数,掌握常用变速方法。第五个学习情境“:车床与车刀”。该情境教学是在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车简单轴”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分组操作加工,通过教师指导,熟悉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及主要结构特点,会工件及刀具在车床上的正确安装,掌握各类车刀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能通过车削加工得到工件正确的加工表面及尺寸精度。第六个学习情境:“铣床、磨床、钻床和镗床等机床及其刀具”。该情境教学在铣削加工和磨削加工实训课程的“基本技能训练———铣平面、磨平面”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训练,熟悉铣床的结构,铣刀的种类、材料、几何角度及应用,掌握铣削加工的操作方法;能据磨床结构特点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能据加工要求正确选择使用砂轮。另外,结合实训车间钻削等设备,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分组动手训练、观察,掌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及修磨方法,会对钻孔质量进行分析,熟知各类钻床的传动系统及应用,知道镗床、刨床、拉床等机床及刀具的使用要求及范围。第七个学习情境“:齿轮加工机床与刀具”。该情境教学以实训车间的设备结合多媒体演示,要求学生掌握齿形加工原理,会根据技术要求正确选择齿形加工方法,会对Y3150E型滚齿机运动进行调整计算及工作调整,会根据要求计算调整插齿机,能根据齿轮刀具结构特点合理使用与刃磨。第八个学习情境“:数控加工设备及刀具”。该情境教学以多媒体结合实训车间的设备,要求学生知道数控车床及刀具的结构特点与选用、刀具的快换和预调/检测,熟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类别、特点、结构及操作要点。

二、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

(一)总体思路基于企业优质、高效、低消耗的机械加工生产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实际问题;能根据零件加工特点正确选用、维护机床设备和刀具。图1为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课程教学整体组织图。

(二)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上,灵活运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六步教学法、案例分析、操作示范、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实行互动式教学,做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采用课程总成绩=平时表现(10%)+作业/项目(50%)+期末理论笔试(40%)的形式。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出勤、纪律、态度、团队协作方面;作业/项目重点考核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的能力(考核结果可从项目作业、汇报,工艺问题实际解决中获得);期末理论笔试,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切削的基础知识和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理论考核。

三、结语

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方式的实施,使各科教学紧密相连,不脱节和重复,教学更加直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感性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与人交流和合作的工作能力。在后继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中,现场解决实际生产中工艺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深受企业好评。随着汽车等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日益严格,因此,高职教育改革必须紧跟步伐,如不断创新高职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课程的设计等。高职教师也应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和提高教学能力,探索、完善高职教育。

作者:陈新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9

[关键词] 数控铣削;实训教学;硬质合金刀具;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 韦江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CAD/CAM及机械、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广西 柳州,545006;刘汉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广西 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9-0111-0003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刀具的使用对零件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刀具选择与使用也有较高要求。传统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教学,多采用高速钢刀具加工零件,加工参数的选择具有局限性,零件加工方式过于单一,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生产需要。而数控刀具材料种类很多,如CBN金刚砂合物刀具、陶瓷刀具、合金刀具、表面涂层刀具、硬质合金刀具等。刀具材料不同,使用性能和对机床要求不同,在实训教学中不可能使用所有种类的刀具。

硬质合金刀具良好的切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各个领域,其材料特征可制作成各种加工要求的刀具形状,对机床性能要求不高,在数控机床上均可使用。因此将硬质合金刀具引入实训教学课程,不仅丰富教学资源,而且为实训操作中刀具选择及使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相关课程支撑

在原有的实训课程中增加硬质合金刀具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与工作量。而传统教学中多采用高速钢刀具,与硬质合金刀具在材质和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实训课程安排前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课程,如刀具材料、机械制图、数控机床等,这样在实训中可把一些刀具基础知识省略掉,重点放在零件加工与尺寸精度控制。相关理论课程介绍如下:

(1)《刀具材料》、《金属切削原理》课程,由于刀具材料不同,其性能及用途各不相同,如硬质合金刀具中的YC类型号适用于钢、铸铁的加工,YT类型号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的加工等。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的刀具类型、适用场合,掌握常用刀具材料使用性能,对选用的刀具材料相关参数有所了解,如韧性、硬度和切削温度等。这些知识对实训教学中硬质合金与高速钢刀具选择、参数设置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刀具使用的认识。

(2)《机械制图》课程,在数控实训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复杂零件图形,学生不仅要读懂这些图形轮廓形状,而且要会分析图形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对后续的数控实训加工过程中合理的选择刀具,编制加工工艺,合理安排切削路径起到重要作用。

(3)《数控机床》课程,数控机床种类较多,不同机床机械结构原理、运动特性、机床基本参数存在差异。在数控实训前期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要操作的机床有所了解,掌握机床运行的基本参数,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选择刀具大小及设置刀具加工参数有很大帮助,防止由于加工参数的选择不合理使机床在运行过程中超过机床规定参数,导致机床产生剧烈振动,严重时会导致机床故障及损坏。

三、刀具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合理使用硬质合金刀具

数控铣削实训教学中在原有的教学内容里加入硬质合金刀具的使用会增加教学难度及教学时间,因此在教学中先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实训操作,观察学生加工一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更换硬质合金后所需要的加工时间,这些加工时间是建立在合理利用刀具使用性能基础完成的,将完成的零件进行对比,其中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等等。前期完成的零件简单,所需要的加工时间较少,不会增加太多的实训时间,学生也就更能理解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是否能提高生产效率,刀具的选择是否合理。在后续加工零件形状将从简单到复杂,刀具的选择从一刀具到多把刀具,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学生渐渐的就在加工中掌握刀具的使用。

(二)按照零件加工特性选用刀具

实训教学中通常加工的零件比较单一,采用合金铝和碳素钢较多,对刀具的规格要求不高,因此通常选择性价比较高的高速钢刀具即可应付。如果适当选择一些不锈钢、模具钢等特殊型材,在刀具的选择上硬质合金刀具更能发挥自身的优势,但是无形中也会增加教学成本。采取的办法有:1)在刀具加工范围的情况下将适当缩小图形尺寸及减小切削深度。2)购买一些产品加工后的边角料等,根据这些材料设计加工图形。3)增加一些相关图片、视频、网络教学资源等文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三)刀具使用在课程中的应用

零件的加工过程是以“零件图样相关知识分析工艺加工评估结果”技能操作学习过程为主线,以一个零件作为工作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学会分析零件,合理的选择刀具,并对高速钢刀具和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情况进行对比,计算工作时间,找出最佳设计方案。

表1所示为数控铣床实训教学中的台阶面铣削单元设计,具体方案如下:

1. 刀具使用规划。列举几把常见刀具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刀具材料、刀具形状、刀具性价比、刀具使用性能及切削参数,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将每个小组得出的结论进行反馈,老师对每个组的反馈情况进行分类,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方案。

2. 分析零件图。明确加工内容,零件图形通常由一个或者多个轮廓组成,每个轮廓除了尺寸精度要求外,相应的轮廓之间由形位公差进行约束。在分析图形时,要确定哪些轮廓尺寸为基准尺寸,以便在后续的工艺制定中合理编排加工顺序及刀具的选用。

3. 制定加工过程文件。首先填写加工工艺卡,将刀具材料、类型等参数预先填写好,是加工前期的准备阶段。其次是记录加工数据,将每次加工时所设置的切削参数、补偿值等写入文件中,为后续的刀具信息、数据分析做准备。最后是验收记录,将两种刀具加工好的零件进行验收,分析刀具加工情况、加工时间、产品质量等。

4. 反馈汇总。零件采用传统高速钢刀具与硬质合金刀具加工完成后信息进行汇总,将验收记录填入汇总表内,进行信息的数据比对。分析刀具的使用情况其中包括刀具大小、进给速度、单个轮廓加工时间,总的加工时间,刀具磨损情况等;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

三、结 语

通常硬质合金刀具在加工效率及零件表面质量上都会优于高速钢刀具,但是在实训教学中零件形状大小受到一定限制,刀具的选择范围小,导致这两种刀具在加工效率上差别不大,甚至在加工某些轮廓形状时,高速钢刀具要优于硬质合金刀具。出现这些情况对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加工中合理的选择与使用刀具提供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华.零件数控铣削加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梅沢三造.硬质合金刀具常识及使用方法[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9.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266-02

一、引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在5年院校医学毕业后,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基础医疗水平,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基本教学与科研能力等高水平的住院医师,在国内外临床医学领域都受到高度的重视。我国在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全国范围内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工作,2014年8月25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入新的里程。

然而在实践中如何有效的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也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经过几年的推广、实践,发现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重知识理论培训、轻临床技能培训的问题。为了更加深入推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一突出问题,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消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理论培训流于形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包括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两大部分,以往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学员进科之后先进行专业理论方向的培训,培训方式也是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刚刚经历5年医学专业学习的培训者们对这种集中的理论授课最为反感,并且有部分学员认为自己的理论知识已经达到要求的标准,从而大大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对于培训的另一方,专家教授们也多因为忙于临床、科研等各项任务,抽不出过多的时间放在专业理论培训上,而且对于这些专家和教授而言,让他们脱离临床实践去进行理论授课也激发不出他们的积极性,所以以往的专业理论培训过程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二)医疗环境减少了临床实践的机会

近些年,随着一系列医疗法规的颁布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强化等原因,使得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在实践中不被患者所认可,学生实际进行临床技能操作练习的机会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临床实践教学的难度增加,医疗环境减少了临床实践的机会。

(三)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培训脱节

传统的专业理论培训方式直接导致与下一阶段进行的临床培训大大脱节,很容易造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再加之临床实践机会的减少,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培训方式,使得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不够积极主动,自我松懈,导致临床思变能力薄弱,操作技能不熟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能力欠缺等问题,培训结束后仍不能独立处理疾病和医疗问题。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是自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于1879年前后首创后,是通过选取与理论知识点有机结合的有代表性的实例,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其正确的学习和思维方法,最早应用于法律专业的教学中。

针对传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医院消化内科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具体的案例能把复杂的消化内科的医学知识以“实际病例”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涌,将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等特征,不但可以使培训者更容易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的方法,还可以使他们尽早进入临床实战状态,为毕业后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的高级临床医师做好准备。

四、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疾病种类多,涉及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等多个脏器,需要对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急、重症的诊断与处理;消化道内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X射线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常用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其间关系复杂,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高。要抓住主要症状、体征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还要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这个过程要求学生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

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以往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模式,以案例教学为先导,临床病例为基础,建立案例模块化的专业理论学习结合自我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

首先,设置模块式的专业理论学习模式,以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本要求病种及例数为目标(如表1所示,见下页),先进行教师的理论授课,课堂上选择典型的病例作为案例,例如: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等,以真实、典型的案例为主,并录制成视频;以医院现有的典型患者的病例为现实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对于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的掌握。

其次,根据案例教学及临床患者的病例,设置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允许学员根据理论授课的知识点及现有的临床资料,互相交换意见,鼓励其充分利用图书、网络等先进手段,查询相关资料明确各相关疾病的特点,并可以在医师的陪同下组织学员到病床边询问,日常查房,记录病程,做出初步诊断并提出相应的诊治措施,建立临床思维,并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第三,组织学员参加每天的医师例会,并针对学生提出的初步诊断及相应的诊治措施,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学员对该病例的认识。最后由教师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综合判断对同一患者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既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也要避免学生进入误区。另外,针对性地提出各项临床操作的规范性要求,及与临床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方法,避免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四,最后按照培训者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病例完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五、总结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以案例教学为先导,临床病例为基础,建立案例模块化的专业理论学习结合自我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案例教学法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情境性等特征,更容易使培训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了正确的临床思维的方法,多年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完全能够培养合格的有能力的临床医师。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准入项目(JDZ2016002)。】

参考文献:

[1] 赵革,王青梅.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2] 熊荣红,张洪,章军建.案例教学法在硕士研究生临床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4)

[3] 张博,汪卓S.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构建.中国医院管理,2015(9)

[4] 张烁,吕宾,孟立娜,覃雨果,徐毅.床边教学法结合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实习阶段的实践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

[5] 刘红,吴静,林香春.PBL模式在消化科教学中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继续医学教育,2013(9)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11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医学实习生;技能操作

【中图分类号】R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36-02

为了适应临床专业不断发展和医院对医学实习生技能操作的要求,学校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医学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因为在校时学校老师已经反复使用传统的演示教授法进行技能操作培训,有的学生已经对这种传统教学法感到厌倦了,所以在医院实习期间仍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技能操作培训,除了不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外,更不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多方面考量,现尝试引用一种“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新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1],旨在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14年临床实习生,共27人。男生女生都有,年龄20-24岁。所用教材为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第二版)。

1.2尝试教学法的实施

1.2.1课前准备:每个医学实习生随机抽取一项临床技能操作项目,然后各自回去查阅资料,结合理论进行操作准备和操作练习。

1.2.2组织方法:尝试教学法课程:学生先在示教室集中,由授课老师安排操作演示顺序后,学生们进行操作准备。

1.2.3授课方法:通过步骤深入的尝试教学法展开整个教学过程。

(1)准备好操作物品。

(2)实习生按顺序开始进行操作演示,操作演示过程中,逐一讲解每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实习生操作完成结束后,先进行自我评价,尤其容易出错的环节。

(4)其他实习生针对该实习生操作进行点评,指出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5)授课老师进行总评价,并作出指导。

(6)操作实习生在听取意见及及时记录要点之后,向授课老师提出问题,以便于完善操作规程。

(7)实习生们一一进行操作演示,并听取同学们和老师意见。

(8)所有实习生操作演示完毕后,授课老师进行总结,给予实习生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9)实习生在听取意见后反复练习,改正之前操作不当之处,达到规范的技能操作。

(10)科教科对实习生规范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制作成光盘,方便实习生用于临床技能操作培训考核的“生动”参考。

2 结果

经调查,实习生对尝试教学法效果满意率为100%,实习生对新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非常感兴趣,一致认为比传统的演示教授法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印象更深。

3 讨论

3.1传统演示教授法效率低,学习效果不好

(1)传统的演示教授法,不利于实习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中,实习生在接受太久的讲解时间后,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因为演示教授法对学生更侧重于单向的知识传授,是接受性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而实习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一定限度,久则易产生疲劳而致注意力不集中,而且比较强调知识结构,所以对于实习生思维活动会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2)传统的演示教授法,不利于体现实习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式地给实习生传授知识,实习生也是机械式接受,老师活动为主,实习生自主性比较少,这样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从而使其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同时也不能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不易发挥。

3.2尝试教学法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尝试教学法更能吸引实习生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动手,注意力惠更加集中,尝试性教学更侧重于实习生自己思维锻炼,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更容易让自己领悟其中要点。能很好克服传统教学法中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2)尝试教学法更加体现实习生的主体地位。实习生能更专注于自己操作,自己也能容易接受其中的细节和操作规范,不再机械地接受知识,实习生自主性更多,不再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不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与老师和同学们有更多的互动互动,容易发挥积极性。

(3)通过尝试教学法规范了实习生临床技能操作后,进一步制作成教学DVD,有利于实习生对除了自己演示的操作项目以外的项目进行查阅,复习。正因为演示者都是实习生互相熟悉的同学,培训印象能更深刻,这样就能够更全面地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培训。

4 总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尝试教学法给予实习生更多动手机会,让实习生更自主地学习,较传统的演示教授法效率更高,学习效果跟好。引用尝试教学法,能让实习生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知识。

机床实训总结范文12

关键词 实训 车工 阶段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110-02

车工技能实训技术含量高、损耗大,学生学习兴趣浓,在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实训经验,我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车工技能实训教学。

一、采用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零件和毫无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多媒体、操作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这样边演示边讲解,能增强直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训教师和车间负责人再共同把学生集中起来,讲解各种设备的性能用途及车床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车床是机械加工中的工作母机,70%的机械零件是由车工来完成,学好车工是学习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基础。教师此时要利用现场的设备进行模拟加工,学生学习潜能被激发,学习车工的热情高涨,学习目标明确,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细化阶段目标,确定学习方向

在车工技能实训中,采用模块化的技能培训,循序渐进,遵循教学规律及认知规律,将车工技能细分为模块26个子课题,各子课题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总体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即学完车工课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需掌握哪些技能,进而明确了学习方向。

三、实施模块教学(以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为例)

(一)认知阶段

创造一个便于学习的情景,教师先拿出往届学生所做的轴类工件,如尾座丝杠等,讲解轴上零件的结构,构槽、外圆、台阶、螺纹、键槽、倒角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轴的技术要求、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等。在讲解过程中及时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保证让大多数学生能回答,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保持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教师示范

实训教师严格按操作规则,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边示范边讲解车削加工的每个步骤。例如,车外圆车削加工的步骤分为六步:第一,起动车床,使工件旋转。第二,用手摇动床鞍和中滑板的进给手柄,使车刀刀尖靠近右端外圆表面。第三,反方向摇动床鞍手柄,使车刀向右离开工件3~5mm。第四,摇动中滑板手柄,使车刀横向进给量为背吃刀量。第五,床鞍纵向车削3~5mm中拖板不动,大拖板沿纵向快速退回。停车测量比较,再重新调整,把工件的多余金属切去。第六,床鞍纵向进给与到尺寸时退回车刀,停车检查。同时强调几个问题:一是工件要夹紧,否则会飞出伤人;二是车刀要夹紧,否则车刀会损坏;三是刀架要夹紧,否则车刀会损坏出事故;四是停车变速;五是停车测量;六是严禁用手摸正在转动的工件和空档装夹工件;七是卡盘扳手随时取下。

(三)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开始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中,教师不要包办替代,要满足学生急于动手的心理要求,要及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进刀过程中,由于对中拖板丝杠螺母间隙未能及时消除,出现了多进了几格就简单退回了几格的“假进刀”现象,致使车刀损坏或者工件尺寸加工不准确。有的学生将卡盘板手放在卡盘上开动机床,导致卡盘扳手飞出伤人,此时一定要及时纠正,规范其动作,防止学生形成机械定势,以后难以改正。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办法,把车工实习教材的训练目标,充分按照课时进度,分解实训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车单一内容练习到综合练习,从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单一和综合练习。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步并逐步达到大纲要求。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允许他们进行高精度、高难度的练习。针对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使学生消化不良,失去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减少练习量,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

(四)反馈

在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练习情况,让学生总结训练中的得与失,对其共性问题、重点环节着重进行讲评。对于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此时教师要多鼓励。对于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学生,要严肃批评。

(五)总结评比

总结评比是技能训练的最后一个阶段,教师应对学生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达不到规定要求,要求学生重新回到强化阶段,直到加工出合格零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