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

时间:2022-08-09 11:58:07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1

关键词:水泥裂缝形成过程、 裂缝分类、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 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初期强度高且随龄期增长,它的力学强度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的特性。因此它作为一种半刚性材料,其良好的稳定性,强度及刚度,强度均匀性。通过不断的总结提高,理性地,抓主放次的定性。才能最终把这一基层材料用好。本文仅从裂缝形成过程,裂缝分类及成因进行探讨。

1.形成过程水泥稳定基层在施工完成及使用终结过程中,由于结构本身、材料特性,外载影响及自然因素的影响等,会产生不同层次及结构的裂缝破坏,我们把这一过程可分为施工前过程,施工过程,使用及维护过程。

1.1、施工前过程

施工前过程是指在公路路基、垫层及底基层施工完成后至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这一阶段。水泥稳定基层是一个半刚性基层,对基础的强度,稳定性,路基的均匀性更为重要,路基施工中由于设计,施工及特殊地质造成的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及均匀性不足或缺陷我们称作施工前过程。主要情况有路基软基,地下水浸害,强度不均匀路基,稳定性不够路基。这一过程似乎与基层质量控制无关,其实质是对基层造成陷性病害。同时对路基成造成的危害也是长期的,后期修复困难或者是不可修复的。所以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基层效果,必须加强这一过程的设计及施工控制,真正做成强基薄面。为基层病害的防治做好第一步。

1.2、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是指路基底基层验收开始施工水泥稳定基层至交付使用这一过程。这一过程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成败的关键,从底基层的修补与验收,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施工过程的拌和摊铺及养生,交通开放。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将对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成败产生决定作用。这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形成主要阶段,是裂缝产生的源头。我们要控制好这一阶段的施工工艺,我们的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已成工大半。

1.3、使用及维护过程

古语云:好货不如好护。任何东西都离不开维护,只有合理的使用,及时良好的维护,才是事半工倍的最佳途径。公路是一个动态的受力体,不但受到汽车等荷载的影响,更受到其它自然物质的侵害,如雨雪等。我们只有防微杜渐,从头做起,及时有效防护,才能有效地把在施工中造成,使用中扩大的病害有效制止。同时提高公路的运输效力,降低养护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裂缝类型水泥兆定碎石基层的裂缝破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原材料融期的收缩裂缝,使用中的内应力作用裂缝及后期外力裂缝阶段,其分类如下。

2.1、收缩裂缝,水泥稳定基层的各原材料在加水经抖合铺筑辗压后至强度达至稳定的28天内产生。主要是由于压实后的水泥稳定基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和水泥水化作用使水分不断减速少,产生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作用以及材料矿物晶体、凝胶体层间水的作用、碳化收缩作用等,使水泥稳定基层压实体产生体积收缩,形成收缩裂缝。此时裂缝一般较小并主要为横向。一般深约2-3cm,宽约1mm左右。

2.2、内应力裂缝:由于收缩裂缝的原因,水泥稳定基层在经过一个完整季节后,由于受内应力影响,水泥稳定基层自身材料干缩及温差等因素过程完成,此时的受力体已重新进行组合分配形成新的受力体,水泥稳定基层形成了长度不等的相对独立的受力板块。一般开裂间距为7米左右,缝宽进一步增大。应力裂缝主要还是横向裂缝为主。此阶段是因水泥稳定基层自身材料干缩和温差应变胀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水泥稳定基层自身的极限抗拉强度,使其从强度软弱产生。

2.3、后期裂缝:中期内应力裂缝产生并成型后,水泥稳定基层形成相对无限连续的简支板受力体系。由于收缩裂缝及内应力裂缝的不断增大,并同时伴有纵向裂缝的形成,最终会愉网裂片区的形式出现。此时由于受外力作用特别是车辆造成裂缝进一步扩大,加之自然原因特别是水的侵害,裂缝中由水的侵入导致路基强度降低,裂缝两边的水泥稳定基层逐步悬空形成相对悬臂板,以至整个基层的破坏。此阶段裂缝发展快,破坏段以网状出现,水泥稳定基层形成独立板块。并随之造成路基的连带影响。如遇雨季则由于水的浸入导致翻浆。

3、裂缝产生原因,裂缝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之间交错影响是相小当的大,单从某一方面同梓无法从根本上,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及实践不断总结。但万变不离其中,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的,从源头上,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其 生,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路基排水功能,路基的整体稳定是所有稳定的前提,水是造成路基不稳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修筑公路,路基的排水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做好路基的排水系统显得犹为重要,基层是一个处在面层与底基层之间的主承重层,它的稳定是整 个路基的关键。在路基施工别要处理好路基排水,特别是地下水,必须保证地下水位在路基中不至影响路基强度,否则一切者将是多余。要对路基的防水形成一个立体的防控体系。地下水必须采取盲沟,渗井等进行拦截和排泄,使其不对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造成伤害。路面水采用截水沟,排水沟,边沟等进行排除。在雨较多地区还应采取增大路拱横坡的方法加快路基水的排除,保证路基不长时间受水的影响。

3.2、底基层强度及均匀性,底基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结构层,主要作用是吸收和分散车辆的下传力以及水泥稳定基层的拉应力,减速轻车辆荷载对路基的作用力,排除路面渗水,隔断路基地下水和毛细水上升等。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至关重要和显而易见的,公路施工中合格证其强度、刚度容易做到,但水泥称定基层一个半刚性基层,它的受力不但要求其底基层有足够的强底和刚度更有其均匀性,如底基层的强度不均匀,使水泥稳定基层相对形成无限连续简支板受力体系,会导致承受能力的不同,虽都能满足强底要求,但在日积月累的受力过程中,由其是动载使用过程,会导致基层的疲劳损坏而产生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基层的裂缝原因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过程,它与工程地质,水利水文,公路选线,路基稳定,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原材料的选用,施工控制及使用都有很大的关系,单从某一方面支研究和控制,都将不会成功,只有全面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通过大量的实践与试验,才能从中掌握其主要因素,从而抓住主要问题及影响其性能的主要所在,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好这一基层结构。

参考文献:孙杰慧、王岳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水泥范围试验》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2

关键词:水泥稳定基层裂缝形成过程、;裂缝分类;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U416.21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水泥稳定基层在施工完成及使用终结过程中,由于结构本身、材料特性,外载影响及自然因素的影响等,会产生不同层次及结构的裂缝破坏,我们把这一过程可分为施工前过程,施工过程,使用及维护过程。

施工前过程

施工前过程是指在公路路基、垫层及底基层施工完成后至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这一阶段。水泥稳定基层是一个半刚性基层,对基础的强度,稳定性,路基的均匀性更为重要,路基施工中由于设计,施工及特殊地质造成的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及均匀性不足或缺陷我们称作施工前过程。所以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基层效果,必须加强这一过程的设计及施工控制,真正做成强基薄面。为基层病害的防治做好第一步。

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是指路基底基层验收开始施工水泥稳定基层至交付使用这一过程。这一过程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成败的关键,从底基层的修补与验收,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施工过程的拌和摊铺及养生,交通开放。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将对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成败产生决定作用。这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形成主要阶段,是裂缝产生的源头。我们要控制好这一阶段的施工工艺,我们的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已成工大半。

(三)使用及维护过程

公路是一个动态的受力体,不但受到汽车等荷载的影响,更受到其它自然物质的侵害,如雨雪等。我们只有防微杜渐,从头做起,及时有效防护,才能有效地把在施工中造成,使用中扩大的病害有效制止。同时提高公路的运输效力,降低养护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裂缝类型水泥兆定碎石基层的裂缝破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原材料融期的收缩裂缝,使用中的内应力作用裂缝及后期外力裂缝阶段,其分类如下。

收缩裂缝,水泥稳定基层的各原材料在加水经抖合铺筑辗压后至强度达至稳定的28天内产生。主要是由于压实后的水泥稳定基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和水泥水化作用使水分不断减速少,产生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作用以及材料矿物晶体、凝胶体层间水的作用、碳化收缩作用等,使水泥稳定基层压实体产生体积收缩,形成收缩裂缝。此时裂缝一般较小并主要为横向。一般深约2-3cm,宽约1mm左右。

内应力裂缝:由于收缩裂缝的原因,水泥稳定基层在经过一个完整季节后,由于受内应力影响,水泥稳定基层自身材料干缩及温差等因素过程完成,此时的受力体已重新进行组合分配形成新的受力体,水泥稳定基层形成了长度不等的相对独立的受力板块。一般开裂间距为7米左右,缝宽进一步增大。应力裂缝主要还是横向裂缝为主。

后期裂缝:中期内应力裂缝产生并成型后,水泥稳定基层形成相对无限连续的简支板受力体系。由于收缩裂缝及内应力裂缝的不断增大,并同时伴有纵向裂缝的形成,最终会愉网裂片区的形式出现。此时由于受外力作用特别是车辆造成裂缝进一步扩大,加之自然原因特别是水的侵害,裂缝中由水的侵入导致路基强度降低,裂缝两边的水泥稳定基层逐步悬空形成相对悬臂板,以至整个基层的破坏。此阶段裂缝发展快,破坏段以网状出现,水泥稳定基层形成独立板块。并随之造成路基的连带影响。如遇雨季则由于水的浸入导致翻浆。

三、裂缝产生原因;裂缝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之间交错影响是相小当的大,单从某一方面同梓无法从根本上,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及实践不断总结。但万变不离其中,我们只要抓住主要的,从源头上,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其 生,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路基排水功能,路基的整体稳定是所有稳定的前提,水是造成路基不稳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修筑公路,路基的排水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做好路基的排水系统显得犹为重要,基层是一个处在面层与底基层之间的主承重层,它的稳定是整 个路基的关键。在路基施工别要处理好路基排水,特别是地下水,必须保证地下水位在路基中不至影响路基强度,否则一切者将是多余。在雨较多地区还应采取增大路拱横坡的方法加快路基水的排除,保证路基不长时间受水的影响。

(二)底基层强度及均匀性,底基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结构层,主要作用是吸收和分散车辆的下传力以及水泥稳定基层的拉应力,减速轻车辆荷载对路基的作用力,排除路面渗水,隔断路基地下水和毛细水上升等。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至关重要和显而易见的,公路施工中合格证其强度、刚度容易做到,但水泥称定基层一个半刚性基层,它的受力不但要求其底基层有足够的强底和刚度更有其均匀性,如底基层的强度不均匀,使水泥稳定基层相对形成无限连续简支板受力体系,会导致承受能力的不同,虽都能满足强底要求,但在日积月累的受力过程中,由其是动载使用过程,会导致基层的疲劳损坏而产生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

(三)材料性质及结构,路基基层本身材料的物理及化学屯基层的稳定性,路基基层作为一个不断受外力干扰的物体,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在自然条件下的稳定性。因而水泥稳定基层选和石应为强度、磨耗及压碎值都能满足要求的石料。否则将是水泥稳定基层病害的潜在因素。一个不合理的路面结构,犹如一个只具华丽外表的人,最终经不住事实的考验。

(四)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是指受自然侵害,地质条件,地貌,水力水文等影响。是基层在受主要荷载破坏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速且加重其破坏程度。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基层的裂缝原因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过程,它与工程地质,水利水文,公路选线,路基稳定,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原材料的选用,施工控制及使用都有很大的关系,单从某一方面支研究和控制,都将不会成功,只有全面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通过大量的实践与试验,才能从中掌握其主要因素,从而抓住主要问题及影响其性能的主要所在,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好这一基层结构。

参考文献:

1、孙杰慧、王岳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水泥范围试验》.

2、邓有左,《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3、李继业、刘经强、张玉稳,《现代道路材料与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3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板体性好,适宜于大交通重轴载道路的基层,所以水泥稳定碎石已经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虽然水泥稳定碎石拥有诸多优势,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但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是一个综合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现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施工经验,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常见的问题以及预防措施。

1 压实度不达标

1.1 原因分析

造成压实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1)混合料配合比不符合要求;(2)施工过程中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偏差过大;(3)压路机操作人员碾压未按照既定方案实施;(4)摊铺厚度过大,致使底部压实功达不到;(5)集料离析造成混合料级配不均;(6)与结构物衔接部分碾压不易碾压。

1.2 预防措施

避免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开工前将拌合设备的称重系统进行计量检定,保证拌合混合料的配比准确。(2)加强原材料检测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3)拌合过程中根据气温情况适当调整混合料含水量,确保碾压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4)正式开工前,将已批复的碾压方案交底压路机操作手,并安排专人负责碾压。主要控制压路机碾压顺序,碾压方式、碾压遍数符合预定施工方案要求。(5)对于老路改造项目,由于下承层不平整致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不均。对于局部厚度过大部分,应在摊铺前做好垫层施工,防止因厚度过大,压路机功率达不到而导致压实度不够。但垫层不宜提前时间过久,防止混合料凝结硬化后因振动压路机碾压而造成下成层松散。(6)对于结构物衔接处,压路机碾压比较困难。对于压不到的地方,可以人工清除该段松散水稳混合料,用混凝土填补。

2 强度偏差

2.1 产生的原因

基层摊铺时会出现强度偏差的情况,主要原因有:(1)水泥稳定碎石级配不好,混合料中集料的分散度对强度有明显影响;(2)含水量不合适。含水量过低时,水泥不能在混合料中完全水化和水解,发挥不了水泥对碎石的稳定作用,影响强度;含水量过高,碾压不密实,对强度也造成不利影响;(3)水泥剂量不准确。(4)施工碾压时间拖的过长,破坏了已凝结的水泥胶凝,使水泥稳定碎石强度下降,(5)碾压完成后没及时的保湿养生。

预防措施:(1)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良好;(2)拌合过程中,经常对混合料水泥剂量进行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反馈,总结原因,加以改进。(3)施工前对拌合设备称重系统进行计量检定,保证水泥剂量准确、稳定;(4)均匀拌合水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使其在最佳含水量下充分进行压实,以保证强度和稳定性。(5)材料核算。对于每天施工段落工程量进行统计,计算理论水泥用量,和实际用量进行对比,校核实际水泥剂量大小。出现偏差,及时调整。(6)碾压结束后,立即覆盖洒水养护。

3 基层平整度差

3.1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有:(1)拌和站混合料不均匀,碾压过程不均匀沉降;(2)碾压过程控制不严格,混合料摊铺过程使用摊铺机械性能不一致;(3)未及时人工消除施工不当造成的局部不平整部分;(4)机械碾压过程不规范;(5)施工缝处理不当;(6)下承层平整度差,影响基层摊铺质量。

3.2 预防措施

(1)加强拌和站巡视力度,加强混合料拌和过程的规范性;(2)路面宽度较大,需要用两台甚至三台摊铺机梯队作业的,摊铺机应选用型号相同,机械性能一致的摊铺机作业。摊铺时,两台摊铺机之间搭接部分宽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否则会造成搭接部分与正常摊铺部分密实度不均而造成路面平整度不佳;(3)碾压机械应严格按照试铺段落总结出的碾压方案碾压,应有专人指挥。碾压顺序、遍数和重叠轮迹宽度应符合已批复方案要求碾压后不允许出现明显轮迹;(4)严禁压路机在碾压结束后停放在刚碾压好的基层面上,已经施工完成路段未到养护期的应封闭交通,严禁任何车辆行驶;除纵向拉线控制外,强调横向拉流动线进行检测,采用拉线控制松铺厚度,在摊铺前发现有低洼处时及时修整;(5)施工横向接缝处应用三米直尺检查,摊铺前凿除厚度不合格部分,用水泥浆喷洒接茬部分后再摊铺。摊铺结束后用压路机横向碾压,然后再纵向碾压,使接茬平顺。

4 水稳基层表面松散起皮

4.1 原因分析

施工作业中,基层表面松散起皮现象时常发生,产生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有:(1)运输过程和摊铺时造成混合料离析,基层表面骨料缺少胶结材料。(2)混合料表面含水量低,水泥不能进行水化作用;(3)从拌和出料到摊铺碾压完毕,时间过长;(4)养护不到位,洒水不及时;(5)在没有到养生期限的情况下,施工重车就在上面行使,严重损坏基层质量。

4.2 预防措施

(1)加强对进场原材料控制,避免不合格材料入场,保证施工配合比。混合料在卸落过程中,运输车辆应前后移动,分次装料,避免混合料中粗集料散落至料堆底部四周;(2)混合料含水量应根据气候情况比最佳含水量稍稍高一点,保证摊铺后混合料含水量能保持最佳含水量;(3)运输车辆性能要完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因车辆故障导致混合料摊铺碾压结束时间大于延迟时间;(4)运输过程中要对混合料篷布覆盖。防止因水分蒸发,改变混合料含水量导致碾压不密实;(5)合理控制摊铺机行驶速度。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布料器中部容易出现粗集料集中现象。如果不加以处理,此处会因为无细集料而导致碾压后表层松散、不成型。对此,可采用人工将在外的粗骨料挑拣出,用新的混合料填实、摊平后再碾压;(6)压路机碾压宜采用高频低幅,待达到规定遍数后,严禁压路机开阵行驶,否则会造成已施工完成表面松散;(7)如果气温过高,在碾压过程中,基层表面因水分蒸发而出现花白现象,应人工用喷壶补水湿润表面,防止表面因含水量过低而松散不成型;(8)碾压结束后立即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洒水喷头喷出水应成雾状。不能用水柱直接向表面喷洒,造成表面水泥浆流失。在养生期间应使水稳层要始终保持温润状态;(9)严禁车辆在未到养护期限的基层上急刹、掉头。

5 干(温)缩裂缝

5.1 原因分析

主要是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水泥固化及水分散发后使基层表面产生的细微开裂,由此引发了水泥稳定基层裂缝,并逐渐向横纵两个方向扩展,直至贯通整个基层。裂缝宽约1~3mm,只有少数裂缝宽度达到了4~5mm。基层板块的整体受力情况会因裂缝的出现而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致使裂缝危害进一步蔓延,那么未来可能会发展为反射裂缝,再严重些可能使路面面层也出现裂缝或断板。

(1)在混凝土结构中,如果增加混合料中的含水量,水泥稳定基层干缩应变也将随之增大;在碾压过程中,结构层发生干缩裂缝的机率会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2)不同水泥的干缩程度也因品种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3)水泥稳定基层裂缝的产生和各种粒料的含土量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加大粘土量,混合料的温缩系数的变化幅度就会随温度的下降幅度而逐渐增大;(4)水泥稳定基层裂缝和细集料的含量有关系,细集料含量的多少对水泥稳定土的质量影响非常大,减少细集料的含量可降低水泥稳定粒料的收缩性和提高其抗冲刷性;(5)水泥稳定土与水稳基层碾压密实度之间往往存在必然的联系。水泥稳定土的耐冻性和干缩性主要取决于水泥稳定基层碾压密实度;(6)不及时对水泥稳定基层进行养护,会提高干缩裂缝发生的机率;(7)基层施工时的温度与冬季温度之间的温差愈大,基层就越容易产生温缩裂缝,因此施工时间的选择有密切关系。

5.2 预防措施

5.2.1 充分重视原材料的选用及配合比设计

(1)水泥剂量与级配。重视原材料的选用以保证有良好的级配,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水泥剂量。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质量比例为混合料1%),可以延缓水稳层混合料的凝结,增加混合料的搞冻能力和改善混合料的形变性能。

(2)水泥品种的选择。水泥的水化和结硬作用进行的比较快,容易产生收缩裂缝。不同品种的水泥干缩性不同,普通硅酸盐水泥干缩性很小,火山灰质硅酸水泥次之,矿渣水泥较大。因此,选用合适的水泥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干缩裂缝。

(3)限制收缩最重要的措施是除去集料中的粘土含量,达到规范的范围,而且愈小愈好。

(4)控制细集料量,规范中规定细集料

5.2.2 施工时间的选择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基层、底基层的施工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摊铺。工期最好选在夏季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若在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最好选在上午或夜间施工气温较低的时间摊铺,加强覆盖养生。

5.2.3 增加水稳碾压密实度

压实较密的基层不易产生干缩,因此在施工中选用 20~25t 振动压路机进行重型碾压。老路改造过程中水稳基层厚度不均的,应提前做好垫层施工,使上层摊铺厚度控制在22cm以下。

5.2.4 控制含水量

根据气候避免因施工用水量控制不当而人为造成的干缩裂缝,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控制最佳含水量。特别是含水量偏高会造成的干缩较为严重。

5.2.5 施工中对水泥稳定基层的控制

(1)加强拌合摊铺质量,减少材料离析现象。(2)尽可能的缩短基层集料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的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确保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完成碾压。(3)保证基层的保湿养生期和养生温度。

5.2.6 及时养生

因为干燥收缩的破坏发生在早期,所以及时的采用土工布,麻袋布或薄膜覆盖进行良好的养生,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层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和水分的过分蒸发引起表面的干缩裂缝现象。

5.2.7 在混合料中加入膨胀剂

在水泥稳定粒料中使用减水剂,减少混合料的含水量,可以达到减少干缩裂缝的目的,同样混合料中加入膨胀剂可以减少水泥稳定基层的干缩裂缝。

6 结语

水泥稳定碎石虽然容易产生温缩、干缩裂缝,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但是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强度高、水稳性好的特点,能与高级公路日益提高的设计承载能力相适应,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只有在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做好现场试验检测工作,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水稳基层建设。要确保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质量及避免一些常见质量问题的出现,保证基层施工质量,为建设高质量的公路工程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J 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4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作用原理

随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机动车辆不断增加,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城市道路的负载量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以其自身的优越性,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进行了推广和应用,对我国市政道路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概述

当今社会,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因其自身的优越性得到广泛的应用,是我国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一大成就,极大的提高了市政道路建设的水平。在运用这一技术时,想要保障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就一定要控制好水泥的稳定性,使基层的厚度、平整度等指标都满足市政道路施工的要求。另外,在运用这一技术时,还要特别注重水泥的质量,这样才能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性能[1]。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用原理

和一般的道路路基相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基更加坚固,稳定性和耐久性更高,在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作用原理就是按嵌挤压,并且挤压的程度要接近真实的密度。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主要组成原材料就是灰浆和料粒,所谓灰浆就是指水和凝胶材料,而料粒就是指碎石。碎石是水稳材料的核心成分,碎石料之间有很多空隙,而填补这些空隙的就是灰浆和凝胶材料,并且要将这些材料摊铺压紧,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为了提高道路铺设的强度,一定要要保证灰浆具有抗冻性[2]。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材料要求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保证所有的建筑材料都符合道路建设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首先,一定要选择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对水泥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只要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快硬水泥和受潮变质的水泥即可。其次,在对混合材料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混合材料的粗细程度,同时保证混合材料中不含有有害的成分。最后,在进行混合料拌合的时候,最好使用蒸馏水,这样可以避免水里的一些物质对水泥的强度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要使用一般的饮用水,也要制作少许的水泥砂浆与蒸馏水制成的水泥砂浆进行比较,如果抗压强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则不能使用[3]。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道路施工过程中突然出现紧急的情况,施工单位一定要做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也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必然要求。首先,对道路施工的环境进行进行详细的调查,做好施工放样工作。其次,为了保障市政道路具有足够的载物荷重,施工单位要认真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指标,提高道路安全性和耐久性。最后,要重点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问题,可以在大概30米左右的距离开挖排水通道,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积水情况,影响道路建设的质量。总之,做好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提高道路施工的经济效益[4]。

(二)摊铺工程

摊铺工程是整个道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的使用性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摊铺分为上、下基层的摊铺。在摊铺工作中,为了防止下基层受到损害,施工单位一般都会采用平整机、摊土机、人工等方式进行摊铺工作。同时要注意把路面摊平之后才能进行下基层摊铺,并且还要对高度进行测量和控制。在上基层的摊铺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施工的连续性,并控制好速度,保持每分钟一米的速率。为了保障摊铺工作符合要求,可以先摊铺一段距离,查看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才能继续摊铺工作[5]。

(三)碾压施工

为了保障道路施工的质量,一定要及时的对铺设完毕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碾压。在碾压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操作,控制好碾压的时间,时间过长会破坏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时间过短又会影响基层的稳定性。同时,在进行碾压工作时,还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只有严格的按施工标准进行操作,才能提高道路过长施工的质量。

(四)养护工程

养护工作发生在整个道路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最后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单位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会导致整个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面出现很多的小碎石,破坏路基的结构,对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进行养护工作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基层湿度,因此,施工单位可以使用养护膜对路基进行养护,保持基层的湿度,一般养护工作时间为七天,这样会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更加稳定。

结语

总之,与一般的水泥混凝土基层相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更好的整体性、耐久性和稳定性,在城市道路施工建设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并保障其合理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施工水平,最大程度的保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地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实践[J].江西建材,2014,(13):161.

[2]张力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导报,2011,(12):279-280.

[3]刘志先.城市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2012,(4):728-729.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5

Abstract: the base of the cement stable macadam because it has a good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and other advantages, and is widely used in highway and city road construction, become China's most widely used a half the rigidity of one of the material. But it is still there are serious cracks. The crack problem of generation, serious impact on the road to the beauty of degrees and practicability. This paper of the cement stable macadam asphalt pavement of cracks in depth,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关键词:水泥碎石;路面裂缝 ; 防治方法

Keywords: cement rubble; Road surface crack; Contro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52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

1.1车辆重复性荷载引发裂缝。

车辆反复性荷载性裂缝通常发生在基层的底部。在车辆重复荷载的过程中,基层面底部会发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已经超出所用材料的强度极限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底部就会产生裂缝。车辆荷载重复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底部裂缝就会慢慢的扩大并延伸到沥青面层,路面就会显现出裂痕。

1.2材料温度胀缩性导致裂缝。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半刚性质的材料,是由水、胶凝料和集料混合后组成的。半刚性材料的脆性很大,对温度具有很强的敏感度,容易产生温度性裂缝。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就会产生膨胀收缩的反应,同时出现路面翘曲的现象。当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上面的温度较下面的温度低时,由于材料的深度不一样,使得材料的收缩程度也不一样,最终就会导致路面板出现翘曲的现象,引发路面分裂。路面板并不是导致路面分裂的主要原因,材料温度的热胀冷缩应力才是导致路面分裂的重要因素。水泥的水化过程会放出很多的热能,而且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散热能力弱,再加上沥青表层有麻袋等杂物的覆盖,使得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内部的温度增加,从而产生膨胀的现象。而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外部的温度降低就会产生冷缩的效应。热胀冷缩的不断交替,形成巨大的拉应力,导致水泥稳定碎石表层的开裂。

1.3材料水分干缩引发裂缝。

产生干缩性裂缝有两个时段,一个是水泥稳定碎石在压实成型到养护时期过程中的干缩。这段时间里,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自身水分和养护时浇水的水分被蒸发,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发生收缩,从而导致基层开裂。另一个就是养护时期到沥青封层过程中的干缩。在温度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从最好的含水量状态转变到比较干燥的状态,干缩过程中产生基层分裂。

1.4施工不规范引起的裂缝。

有些施工人员为了赶进度,抢工期,不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合理施工,使得基层质量差,基层容易出现裂痕。施工人员在赶进度的过层中,忽视了原材料的质量,放松了对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铺筑的基层比较脆弱,很容易行车被压坏。基层的破坏就会导致路面板的分裂。

防治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方法

2.1降低收缩裂缝,减少基层裂缝的产生。

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收缩率,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拉力能力,减少基层分裂。我们也可以实行补偿性的收缩策略,在材料中加入膨胀性的化学物质,使得收缩率下降,从而减少基层分裂情况。

2.2防止反射裂缝产生。

选择优质的基层材料可以防止反射裂痕的产生,我们要选择抗拉力和抗冲刷力强,干缩性和温缩性弱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善沥青表层的性能来减少分裂,比如沥青面层的高度或者增加钢筋网的面层。再者,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应变的中间层,来消除反射裂痕的产生。

2.3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

在某二级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夏季由于温度过高,水分分散过快,基层就会产生干燥收缩性的裂缝,所以夏季施工时采取了上午和晚上施工,下午高温时段停工;而冬季气温低于5度时不施工的办法,避开冬季由于温度过低基层容易产生低温收缩性裂缝,导致反射裂缝的产生。所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2.4从基层的设计、结构、施工、材料及养护上防治裂缝。

从基层的设计、结构、施工、材料及养护上防治裂缝。(1)设计方面。配合比设计的准确性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裂性,我们要严格控制配合比的设计。相关研究表明0.5mm左右的档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干性收缩和温性缩的影响很大,在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时侯,要控制集料在0.5mm和0.075mm档的通过率,使之尽量接近低限。水泥要按照五种比例进行试验,以制备不同比例的混合料。采用插值法确定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按要求压实度制备混合料试件,养护6天,浸水1天后取出,在进行无侧向抗压强度测试,基层强度在3.5~4.0MPa,底基层强度在2.5~3.0MPa,这样可保证足够的强度,也可避免因强度过高产生较多的反射裂缝。(2)结构方面:在基层建设的结构上,增加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基层的厚度,车辆重复性荷载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的拉应力会有所降低,就能减少基层的分裂。我们也可以加强基层的抗拉能力,加长整个基层的分裂路线,以延缓裂缝扩展的速度。用土工织物巩固基层,可以限制裂缝的扩大化,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3)施工方面: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据研究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指数,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施工控制的影响。在工程施工中,我们要增强集料的管理,保证集料的质量,控制好碾压层的水分和厚度,以提高基层的厚实性和稳定性。项目建设办和总监办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让路面基层建设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施工状态。(4)材料方面:研究发现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收缩的原因有很多。如集料的塑性和含泥量、水泥的用量和型号等。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能力是受水泥用量和含水量的影响,水泥的用量越大,收缩的能力就会越强,引发的裂缝就会越多。水泥的含水量越多,收缩能力越强,裂缝扩展越快,裂痕越多。选择优质的材料,减少基层分裂。在集料上,选择粘土含量少、弹性良好的材料,还有就是尽量选择干缩性小的水泥。(5)养护方面:其实,很多的收缩裂缝都是由于施工人员忽视基层养生造成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强制形成的时候,水分消耗量大,会出现收缩的现象。在这个时候由于养护不当,收缩性就会变大,而材料自身的抗拉能力又弱,就很容易产生裂缝。所以,我们要重视基层的养护工作。

3、结语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材料,具有很大的脆性,存在着严重的裂缝问题。裂缝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道路的美观度与使用性。我们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采取多种防治方法,缓解和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问题。我们从基层的结构、配合比设计、材料选取、施工以及养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采取全面的防治措施,才能尽可能的把路面产生的裂缝减到最低,使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以增强路面的稳定性耐用性。

【参考文献】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6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基层;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泥稳定碎石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道路基层结构,它是利用水泥的水硬性与级配碎拌合,铺筑后压实,并经进一步硬化而形成的一种半刚性路基结构。水泥稳定碎石不仅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水稳定性和抗冻性,还具有早期强度高、强度增加快、施工简易、成本低廉的特点。近年来已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质量控制重要性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技术方式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有着较高的要求。如何针对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特点进行施工管理,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对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汽车载重量不断增加的今天,车辆对市政公用工程底基层的承重能力需求也日益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运用满足了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需求、满足了我国汽车普及对市政基础建设的需求。作为影响市政公用工程使用寿命的重要结构,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管理直接影响到我国市政建设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市政工程设计使用寿命的实现、影响到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工作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3%~7%,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5~4.5%MPA,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根据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由于水稳中含有水泥等胶凝材料因而要求整个施工过程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并且一次达到质量标准,否则不易修整。因而施工中要求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管理,增加现场施工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施工进度,加大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机械效率。

3 材料要求

3.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均可,但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不应使用。宜采用标号较低的325或425水泥。水泥品质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对水泥的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检查并进行取样试验。在某省道改建工程工程采用的水泥为磊达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3.2水

符合建设部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饮用水。

3.3集料

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粒径小于0.075的颗粒含量宜接近5~7%。

4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

采用水泥、9.5-31.5mm碎石、4.75-9.5mm碎石、2.36-4.75mm碎石、石屑等筑路材料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先试验室要经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试验,确定集料掺配比例和水泥用量,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然后以此配比制成度件,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保湿养护6d,浸水1d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经实验得知:

水泥剂量为2.5%、3.0%、3.5%、4.0%、4.5%、5.0%六种配比试验,结果发现水泥含量为3.5%的混合料和易性较好,试块易成型,成型后的试块外观较好,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0MPa,其余水泥剂量水稳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要求,考虑到工程实际以及进度要求,建议施工时按3.5%水泥剂量控制。也能满足设计要求。

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5.1施工准备阶段

路面基层施工,要求采用集中厂拌、分层施工。首先要配备足够的设备和原材料,并做好以下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1)对底基层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中线偏位、高程、横坡度、宽度和平整度;恢复中线桩,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设边桩,进行水平测量,用红漆标出设计高程,计算松铺系数,挂线控制标高。

(2)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杂物等,并洒水湿润。对坑槽及松散表面进行合理的填充补压,使其压实度、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拌和:要生产配比准确、拌和均匀的水稳碎石混合料,前提是采用性能好、精度高的厂拌设备,并控制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按要求及时检测混合料的级配情况,确保配比准确;

②根据天气及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混合料的含水量,通常略高最佳含水量2%为宜。

③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较施组剂量增加0.5%,并不超过5.5%。

④运输:采用性能良好的大吨位自卸车辆运输,数量根据机械组合及运距来定,并略有富余。装车时,为防止出现离析,车辆要不停的前后移动,并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5.2铺筑试验段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正式施工之前,选择200m做为铺筑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松铺系数为1.3。

5.3摊铺

某省道改建工程水稳基层厚度为32cm,具体施工时分两层摊铺。为防止两边离析,采用两台性能基本一致的摊铺机配合两个施工组梯队作业。每段连续摊铺长度不得小于30m,自拌合到摊铺、碾压完成的时间控制在4h以内。

(1)开始摊铺5-10米时,应立即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和横坡,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适当调整挂线高度和横坡,再进行摊铺。正常施工时,检测人员应随时检测摊铺的标高、横坡、虚铺厚度、并作好记录。

(2)摊铺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摊铺的速度恒定,应考虑拌和场的生产能力与摊铺速度相匹配,防止中途停机待料。

(3)横缝处理:在现场具体作业时,要尽可能减少横向接缝,以期获得较好的平整度。在一天的工作段结束或摊铺过程中因故中断超过2h时,必须设置施工横缝。

5.4碾压

碾压是水泥稳定碎石获得强度的关键环节。合理的碾压工艺是组织好碾压施工的前提和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后按设计尺寸进行找平整形,测定含水量,当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及时碾压,摊铺长度20M时即可上碾,先静压整形后弱振二遍再强振6遍,最后弱振二遍,静压一遍,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无轮迹,使表面水泥呈胶样状态(出浆为止),碾压成活应控制在水泥凝结的有效时间内,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碾压,以防水分散失或由于终凝而导致结构层的板体破坏。

直线型横坡路段由边缘向道路中心碾压,由低处向高处逐步碾压相临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小于30CM,碾压速度控制在2-3KM/H,试验人员检测密实度,不合格处继续碾压,直至合格,测量人员同时检测高程,边脚处碾压不到位的地方,由夯实机夯实。

5.5养护及交通管制

每一段碾压完成且自检压实度合格后,立即铺设透水土进行洒水养生,不能延误。采用透水土工布覆盖养生不宜少于7d,在这期间封闭交通,严禁车辆通行;覆盖土工布时纵、横向压废料(不允许使用泥土),做成1m间隔。在施工中,特别应注意对2个侧边的养生,一定要将土工布铺设到位,防止干燥或忽干忽湿,确保整个养生期间半刚性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养生期结束后应立即清除土工布,清扫浮土杂物。

6 质量控制要点

(1)只有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出现气温变化等情况时应及时调整加水量,确保施工时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基层应检测石屑的液限和塑性指数,必须符合有关要求。

(2)施工过程中,当集料含水量的大小发生改变或出现气温变化等情况时应及时调整加水量,确保施工时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基层混合料具有嵌挤结构,4.75 mm颗粒以上的含量应不小于65%。混合料摊铺时尽量减少集料离析现象。上基层表面应保证粗糙,以便与下面层粘结。

(3)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养生,以提高基层的表面强度。

7 施工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控制延迟时间在规范要求4H之内,从加快拌合到完成压实的延续时间,称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延迟时间,此时间的长短,对水泥稳定碎石所能达到的密实度和强度有很大影响,通常延退时间越长,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实度及强度降低越多,所以碾压作业段的长度不宜过长,初次控制为50M,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成活等工序均抓紧时间向前赶,施工时抓紧缩短每一道工序占用时间。

(2)注意妥善养护,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正常增长,及时养护,每段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成后立即盖好绵毯,进行洒水养护,若未及时洒水,其中的时间间隔越长,表面水分蒸发越多,从而对早期强度形成越不利,洒水量不能太多,否则表面由于水泥含量流失,而松散不能形成段体。

(3)注意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缺陷处理,碾压过程中有时个别处呈现脱皮、开裂等现象,其原因通常是混合料中的水分未控制恰当,拌合不匀,造成混合料水分过少,或气温高混合料表面水分蒸发过多,遇此情况,应对过干的混合料,适当增加水分,或用水将压路机轮湿润后进行碾压。

8 结语

总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创造优良工程。

参考文献:

[1]CJJ 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

[2]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

[3]陈继仁.浅谈水泥稳定碎石路面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北方交通,2008(4):13-15.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7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施工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是近年来新兴的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层施工的一种优异半刚性路面结构形式。但其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拌制、压实、养生等方面要求严格。施工质量低劣,就会造成其强度不足和水稳定性不良,以及温度收缩引起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导致高等级路面的结构破坏。目前国内外都对水泥稳定碎石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稳定碎石的作用机里;2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质与级配3 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指标及影响因素;4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冻性及耐水性;5水泥稳定碎石的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6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技术等等。

现结合蚌宁高速滁州连接线项目工程,谈谈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几个要点。该工程基层设计为34cm厚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施工,设计水泥剂量为5%,压实度不小于98%。工程实践证明如果施工控制不好,如表面松散、压实度不足,水泥剂量控制不稳等就无法保证其刚性和板体特性。现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作如下介绍:

1、施工配合比设计

实践表明,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应综合考虑其强度、回弹模量、收缩和抗冲刷能力等指标选择集料级配、水泥剂量和含水量等。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发挥水泥稳定碎石的优良性能,应保证其配合比设计。

1)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应分别按3%、4%、5%、6%、7%五种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集料、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

2)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3)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不少于13个。

4)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5)根据设计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同时尽量选用较小的水泥剂量,以减少基层干、温缩等的非荷载裂缝。

2、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水泥

水泥作为水泥稳定碎石中唯一的一种稳定剂,其质量至关重要1)为了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运输、摊铺、压实等,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一般要求在6h以上)的水泥,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水泥。2)采用散装水泥时,刚出炉的水泥要存放7d以上使 用,以保证其安定性合格。夏季高温作业时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

2.2 集料

集料的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石灰岩或玄武岩均可,其压碎值不大于30%,针片状含量不大于20%,0.075mm以下颗粒含量应小于7%,塑性指数小于6,液限指数小于25.碎石必须保持干净,集料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混合料应通过严格试验,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其级配应符合设计级配范围要求,并保持稳定。

3、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3.1拌和

拌和站的任务是根据试验室确定的各种不同粒级矿料的配合比,特别是规定的级配范围、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拌制均匀的混合料。

1)对于集料的管理,建立不同规格集料的进场验收,对于不同粒级的集料分别堆放,加强不同集料的堆放管理;一般集料堆放不要过大,以防止集料产生离析;对于细集料必须要覆盖避雨;场地必须硬化。

2)拌和设备,没有好的拌和设备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混合料,特别是水泥自动输送设备,若水泥输送泵堵塞或其它原因计量不准,无法保证混合料的均匀,基层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整体强度。含水量也是混合料质量控制的一个重点,许多拌和机的加水装置往往控制不准,时有发生变化,所以建议专人负责向拌和室加水。含水量小的混合料极易松散,不易碾压成型。含水量过大则易形成弹性软层,碾压容易形成波浪,无法保证平整度。

3)拌和机生产的混合料应保证非常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条、花团和花面,没有水泥等的粗细颗粒“窝”,拌和机内的死角中得不到充分拌和的材料及时排除出拌和机外。

3.2 运输

水泥混合料的运输,宜采用大吨位的自卸车运输,连续供料,减少离析现象,确保压实。根据运距的长短和天气情况,决定混合料是否采取覆盖,以避免水分流失。同时运输时间尽量缩短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在水泥初凝期内摊铺完成创造条件。

4、摊铺

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前,要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检测,做好下层的清扫和湿润,不能有松散,起皮的地方,决不能留下软弱夹层。根据试铺段的总结,确定摊铺的松铺厚度,严格控制好基层的厚度和高程,应采用“走钢丝”的方式控制高程。施工期的最低温度在5℃以上,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碾压长度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而定,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两机相距5m~8m,同时保证摊铺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路拱坡度一致,两台摊铺机的接缝应平整。严禁摊铺过程中停机待料,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混合料的离析现象,特别铲除粗集料“窝料”现象,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混合料施工如因故中断超过3小时,设横向接缝,先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再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等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端向(与路中心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5、碾压

混合料经摊铺整形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直线段由边缘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重叠1/3,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的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裂纹搓板及起皮松散等现象,压实度需达到〉98%(重型击实标准),7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层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果表面水蒸发的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过程中如出现“弹簧”、松散、起皮、“臃包”等现象,应立即用人工翻开重新拌和,换填混合料,达到质量要求。严禁压路机在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如必须调头,应在调头处覆盖10cm厚砂砾,以保证基层表面不受破坏。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要按照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时间严格施工。延迟碾压或碾压不足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不利影响。延迟时间越长,其压实度度及强度损失越大。水泥水化反应到达一定时间后,水泥胶结作用使水泥稳定基层强度初步形成,此时若再进行碾压或过度碾压,将使水泥稳定基层表面产生薄面剪切和整体强度下降。同时未充分压实的混合料可导致局部区域孔隙率偏高,从而不仅影响基层的强度,还影响抗冻性、温缩性能和干缩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因此在基层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及时碾压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以减少基层裂缝的产生。

6、养生

碾压完成后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期间的湿度及期龄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影响相当大,在混合料形成初期进行保湿养生,以保证水泥进行水化反应所需的水份。对以完成碾压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养生,水泥稳定碎石养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应采用覆盖养生方法,覆盖物可采用麻袋,草袋、土工布等具有饱水、透水特性的材料,不得使用湿粘土、塑料薄膜或塑料编织物等覆盖养生。覆盖2h后,再用洒水车洒水养护。用洒水车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要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基层。在7天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28天内正常养护。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7、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质量检测小组,检测平整度与摊铺高程,对摊铺出来的前50m及时检测,验证预计的摊铺厚度和虚铺厚度是否正确无误,对松铺系数进行验证,并在后续的摊铺中进行调整。只见人员随时研究改进方法,及时反馈各项目信息,使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使试验段施工保质保量顺利进行。

2)按照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等检测,取样进行水泥含量、矿料级配试验、鉴定水稳层外观、试验结束后,及时进行成果整理,待驻地办审查结果报告后,报监理工程师代表批准。

8、 结语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良好的半刚性基层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和抗冻性,具有早期强度高,强度易控制、便于机械化施工等优点,是面层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路面的使用品质,高速公路基层施工质量虽然受到人员、机械、材料、水文、气候、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但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设计和严格施工,不断的总结经验,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能够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很好的控制,完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规范施工管理,完善质量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优势,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逐步提高和完善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3.JTJ057-9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8

关键词:路基;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乡道路的建设,路基不仅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

城市道路路基基层常采用粒料基层(底基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半刚性类型)相结合,粒料基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的施工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要求,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1.粒料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

1.1 粒料基层(底基层)包括内容及适用范围

1.1.1 粒料类包括内容:

嵌挤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

级配型――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砾、碎石等。

1.1.2粒料类适用范围:

级配碎石适用于各级城市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做次干路和次于路以下的道路的基层,也可用做路面的底基层。

填隙碎石适用于各级城市道路的底基层和次干路、支路的基层。

1.2对粒料基层(底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

1.2.1 各类基层、底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应符合现行规范规定。

1.2.2 填隙碎石的单层铺筑厚度宜为10~12cm,最大粒径宜为厚度的0.5~0.7倍。用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0 mm;用做底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80mm。填隙料可用石屑或最大粒径小于10 mm的砂砾料或粗砂,主骨料和填隙料的颗粒组成可参照有关规范的规定。

1.2.3 级配碎石宜用几种粒径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掺配拌制而成,其粒料的级配组成应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且级配应接近圆滑曲线。用于底基层的未筛分碎石的级配,宜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级配碎石用做基层时,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8%;用做底基层时,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6%。

1.2.4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或底基层,其颗粒组成应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的要求,且级配宜接近圆滑曲线。

1.2.5 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做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8%,CBR值不应小于160%;用做底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CBR值对轻交通道路的不应小于40%,对中等交通道路不应小于60%。

1.2.6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1.2.7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同时应没有轻细颗粒离析现象。

1.2.8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1.2.9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1.2.10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 c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1.2.11末洒透层沥青或末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2.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也称半刚性类型)

2.1包括内容、适用范围:

2.1.1 包括内容:

2.1.1.1水泥稳定类:包括水泥稳定砂砾、砂砾土、碎石土、未筛分碎石、石屑、土等,以及水泥稳定经加工、性能稳定的钢渣、矿渣等。

2.1.1.2石灰稳定类:包括石灰稳定土(石灰土)、天然砂砾土(石灰砂砾土)、天然碎石土(石灰碎石土)、以及用石灰土稳定级配砂砾(级配砂砾)、石灰稳定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和石灰稳定矿渣(矿渣)等。

2.1.1.3工业废渣稳定类:

①石灰粉煤灰类:包括石灰粉煤灰(二灰)、石灰粉煤灰土(二灰土)、石灰粉煤灰砂(二灰砂)、石灰粉煤灰砂砾(二灰砂砾)、石灰粉煤灰碎石(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矿渣(二灰矿渣)等。

②水泥粉煤灰类:包括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等。

③石灰煤渣类:包括石灰煤渣、石灰煤渣土、石灰煤渣碎石、石灰煤渣砂砾、石灰煤渣、

矿渣、石灰煤渣碎石土等。

2.1.2适用范围:

①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城市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是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不能用做高级路面的基层。

②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城市道路的底基层,也可用做次干路和次干路以下道路的基层,但石灰稳定细粒土不能用做高级路面的基层。

2.2施工技术要求:

2.2.1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砾石土或含泥量大的砂、砂砾时,宜掺入一定剂量石灰进行综合稳定,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厂时,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

2.2.2水泥稳定粒径均匀、且不含或细料很少的砂砾、碎石以及不合土的砂时,宜在集料中添加20%~40%的粉煤灰,或添加剂量为10%~12%的石灰土进行综合稳定。

2.2.3各类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及7d(在非冰冻区25℃、冰冻区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2.2.4过湿路段和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不应直接铺筑石灰土底基层,应在其下设置隔水垫层。

2.2.5 水泥土、石灰土中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2.2.6配料应淮确;水泥土中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2.2.7 无论是厂拌还是路拌,洒水与拌和应均匀。

2.2.8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2.2.9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达到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标准的最低压实度的要求。

2.2.10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随碾压增加,压实厚度也可增加,最多不超过20 cm;使用压路机应先轻型后重型。

2.2.11水泥土路拌法施工,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续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小于水泥的终凝时间。集中厂拌法施工,不应超过2h。

2.2.12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2.2.13 必须保湿养生。

2.2.14养生期内严禁车辆通行。

总之,基层应做到:坚实平整;结构强度稳定,无显著变形;材料均匀―致;表面干净无松散颗粒;干燥。即做到实、稳、匀、洁、干。

参考文献

[1] 陈传德.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9

关键词:水泥粉煤灰应用技术

0简述

梨温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上海至瑞丽公路江西境内的一段,全长244.749km,其中K125+000~K149+500段经过贵溪市,贵溪市火力实业总公司有大量的粉煤灰(湿排灰),考虑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该段路面基层设计时决定利用粉煤灰作为稳定材料,但梨温公路沿线石灰来源相当困难,并且在工艺流程中处理石灰的消解,过筛有相当的难度,在单位时间内所需供灰量大,而且需要大量的储料棚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寻求改善和简化施工工序,又要力争在不增加工程造价,不降低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我们决定用水泥替代二灰结构中的石灰,笔者通过在梨温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实践形成了一套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技术要求。

1原理分析

粉煤灰中含有大量SiO2、AL2O3等能反应产生凝胶的活性物质,它们在粉煤灰中以球形玻璃体的形式存在,这种球形玻璃体比较稳定,表面又相当致密,不易水化,水泥粉煤灰早期反应主要是水泥遇水后产生水解与水化反应,水泥水化生成硅酸钙晶体,这些晶体产生部分强度,同时水泥水化生成氢氧化钙通过液相扩散到粉煤灰球形玻璃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和侵蚀,生成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铝酸钙,大部分水化产物开始以凝胶体出现,随着凝期的增长,逐步转化为纤维状晶体,并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晶体相互交叉,形成连锁结构,填充混合物的孔隙,形成较高的强度,随着粉煤灰活性的不断调动,使水泥粉煤灰不仅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而且其后期强度也有较大提高。

2初定技术规范

众所周知,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结构目前尚无相应的技术标准及规范,但从上述原理分析上看,水泥与粉煤灰和石灰与粉煤灰的反应机理很相似,都实际上是氢氧化钙与粉煤灰玻璃体的反应,只不过水泥能够形成较高的早期强度,因此在工程初期我们综合参考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水泥稳定碎石的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决定暂时按下述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段施工。

2.1原材料质量要求

2.1.1水泥:采用水泥稳定土基层技术规范中关于水泥的质量要求

2.1.2粉煤灰: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技术规范中关于粉煤灰的质量要求。

2.1.3碎石: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技术规范中关于碎石的质量要求。

2.2其他质量要求

2.2.1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梨温高速公路设计累计标准轴次超过12×106次,同时考虑工程进度的要求决定下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值≥3Mpa,上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值应≥4Mpa。

2.2.2水泥粉煤灰与集料的比初步采用20:80~15:85。

2.2.3集料级配采用规范级配的中值。

3配合比设计试验

按照上述要求,进行了配合比组成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的水泥、粉煤灰剂量的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采用水泥+粉煤灰占总量的15%、20%,水泥剂量为3.5%、4%、4.5%、5%、5.5%分别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数据如表1:

从上表可见碎石的用量对混合料的强度影响很大,在水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碎石用量从85%减少到80%,其七天强度下降28.8%。如果碎石用量为80%,水泥用量即使达5.5%,其七天强度也不能达到规范对上基层的强度要求。当然从经济效益上分析,碎石用量从85%减少80%,材料成本将减少2.3%,其原因是一来粉煤灰比碎石单价便宜,二来是混合料中粉煤灰含量越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就越小,每立方米混合料所需材料越少。所以综合考虑将配合比暂定为下基层水泥:粉煤灰:碎石=4:16:80,上基层水泥:粉煤灰:碎石=5:10:85。

参考水泥稳定碎石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采用上述配比施工的上、下基层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较多的开裂现象,特别是上基层平均每5~10m一道横向贯穿裂缝。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开裂机理及防治办法进行了专项研究。

4开裂机理分析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产生开裂的原因是因为受到温缩和干缩的综合作用,但施工期间气温逐渐升高,因此主要是干缩造成了开裂。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经拌和压实后,由于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混合料的水份会不断减少。由于水的减少而发生的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材料矿物晶体或凝胶体间层间水的作用和碳化收缩作用等都会引起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其干缩性的大小与水泥、粉煤灰剂量,碎石粒料的含量,混合料中小于0.075mm的细颗粒的含量相关,针对上述原因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分析。

4.1干缩系数试验

4.1.1不同水泥剂量对干缩系数的影响

4.1.2粒料含量与干缩温缩系数的关系

4.1.3集料级配及含量与干缩系数关系

对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采用5%的水泥剂量,当级配采用规范级配的上、中、下限时其干缩系数,分别为60×10-6、40×10-6、30×10-6。

二灰:碎石=15:85与二灰:碎石=20:80时,7天龄期的最大干缩应变和平均干缩系数为233×10-6、273×10-6、65×10-6、55×10-6。

4.2试验数据分析

4.2.1水泥剂量从5%增加到6%和7%,干缩系数增加20%和30%。所以在保证设计强度的情况应尽量控制水泥剂量,实际最大水泥剂量不能超过5.5%。

4.2.2在水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粉煤灰剂量增大5%,干缩应变增加17%,干缩系数增加18%。所以粉煤灰应尽量少用,综合经济效应及强度要求,粉煤灰用量在8%-10%之间比较合适。

4.2.3粒料含量增加则干缩+温缩系数减小,集料级配越粗,则干缩系数越小。

通过上述室内试验分析及现场施工的实际调查,我们发现上、下基层开裂的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用量过大,以及集料级配偏细。

4.3集料级配的调整

对照水泥稳定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与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颗粒组成范围见表4: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发现,水泥稳定碎石的颗粒组成级配明显比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的颗粒组成级配要更粗一些。所以我们通过室内配合比对照及试验段的施工,最后采用下述级配用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层的施工。

5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为减少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结构的干缩系数,尽量避免干缩裂缝的产生,我们调整配合比为:

上基层水泥:粉煤灰:碎石=5:9:86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10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 施工监理 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力学性能、水稳性、板体性、抗冻性比较好等。所以在现在各个等级的道路基层建设施工当中,水泥稳定碎石被应用的非常广泛。而本文主要就是对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监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1 对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的质量控制程序

1.1 开工报告。在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开始前,工程承包人员应该提交开工报告,监理小组根据开工报告进行实地的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后对开工报告进行审批。开工报告内容应包括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以及实施计划;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指标,检查的方法以及频率;进场的人员、设备以及试验器具等;施工测量放样的相关资料、施工图、原材料的相关资料等。

1.2 每道工序的自检报告。在施工当中,当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承包人应该按照监理小组提出的检查程序和工艺流程对工序进行自检,承包人自检合格之后,应申报监理小组进行验收。监理小组收到验收申请后,应及时对承包人自检合格的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对于检查当中那些不合格的工序应该要求承包人进行返工或者是修补,如果这项工序的检查不合格,那么后续的工序也不能够进行。

1.3 施工的中间交工报告和证书。当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完成之后,监理小组应该要求承包人的技术负责人对分项工程进行一次自检,对于各个工序的检查记录、试验以及测量的结果进行汇总,然后做成中间交工证书上报监理小组进行审批。同时,监理小组也要对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分项工程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检查和验收,对于检查验收合格的分项工程,由监理小组负责人签发中间交工证书,对于检查验收不合格或者是没有经过验收的工程,不准进行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对于已经签发中间交工证书的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单项工程,可以进行计量,由监理小组负责人签发中间计量表。

2 对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监理

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应该对施工图纸、设计图纸、合同文件以及相关的测试标准和方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熟悉。同时监理人员应要求承包人对合同文件当中所提供的数据和图纸进行现场的核对和复查,对于一些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的提出并改正,对于一些漏掉和没有的地方要及时的补充。监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和频率对试验检测项目进行抽检,必要时候可以加大抽检频率。在对质量进行控制的时候,应该以厚度、平整度以及压实度作为主要的指标。

对于原材料以及试验的监理工作。首先,在选择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来执行,选择粗细集料的时候,质量和规格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施工设计要求,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定不能够让它们进入到施工现场。其次,拌和的场地在使用之前要进行硬化处理,而且拌和场地面积也应该按照相关的标准来进行建立,拌和场地的排水功能应该要良好,同时还要保证其他的杂物不会掺入到拌和场地当中,集料的堆放也应按照相应的规格进行分级堆放,而且相邻之间的集料堆积应该要分开。然后,对于原材料的试验监理工作,在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认真的做好原材料的试验工作,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原材料应该要随时进行抽检,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原材料应该要及时的清理出施工现场,对于混合料的标准击实试验也应认真的做好。最后,施工的试验监理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压实度试验、取芯试验、水泥剂量的滴定试验以及无侧限抗压试验等。

对于试验路段的监理工作。首先,在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8天前的时候,承包人应在监理小组要求的地方铺设一段距离的试验路段,在开始铺设试验路段之前,承包人应将计划用到的试验原材料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等一些书面材料上报给监理小组,请求监理小组的同意。其次,在进行现场压实试验的时候,应该要一直进行到监理小组对达到规定压实度的方法满意为止,对于大家都同意的压实方法应该要记录下来。最后,在试验路段的铺设完成之后,承包人应对铺设试验段的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并写成书面材料上报监理小组。

施工监理。在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过程当中,监理人员采用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就是抽查试验、现场的检查和核实、测量、旁站以及工地巡视等。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监理人员应该要求施工单位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施工,从而使得施工的质量能够达到既定的要求。

3 结束语

在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当中,应该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来认真的做好施工监理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提高道路的建设质量,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施工建设提供很多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吴慧文.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体会[A].海南省公路学会专家组.海南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海南省公路学会专家组,2005:4.

[2]赵凤女.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251.

[3]肖剑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J].中南公路工程,1998,02:10-13.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11

【关 键 词】: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原因;处理措施

一、 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与应用

通常我们说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各种集料和土类,并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路面基层结构。水泥稳定碎石的优点有:承载力大,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水稳性好、抗冻性好、耐冲刷;同时施工易于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配套设施操作方便、工程投资较低、养护维修方便等;是一种优良路面基层材料。随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逐渐大量应用于交通量较大的城市主干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它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朗化和清晰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裂缝问题,怎么样合理有效的处理裂缝问题是目前水稳基层应用的重点。

二、 裂缝的危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在施工或运行时容易产生裂缝,这类裂缝成直线缝长不等,一般在基层顶面沿横向开裂缝宽4mm左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有些在水稳层养生时就开始出现,有的是由于通车后在荷载的作用下才出现。随着基层裂缝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基层的强度,并且裂缝发展会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应出现有规则的横向裂缝、起拱。如果出现的裂缝不及时处理,裂缝内会渗透进入雨水导致自由水充满基层裂缝缝隙和沥青混凝土中,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沥青面层会被剥离,路面会变得碎裂、松散,同时基层的细集料形成泥浆被挤出路面,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影响整个路面的运行。

三、 裂缝产生机理

(1) 裂缝产生原因

半刚性基层的裂缝据统计发现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环境作用的结果,通常有干缩和温缩。干缩主要是水分在水泥稳定碎石层蒸发,随着空隙和毛细管孔中的水不断散失,在毛细管张力作用下使得管孔径变细,引起收缩。一种是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因热胀冷缩的作用破坏固相颗粒间结构而产生的裂缝统称为温缩裂缝。一类是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主要包含疲劳裂缝。受到垂直或水平应力荷载的作用,结构层底的弯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基层内部产生超过材料的容许抗拉极限应力,基层底便会产生裂缝,并逐渐向表面发展。

图1 荷载作用路基

(2) 裂缝形成过程

据大量的研究发现,裂缝的发展主要是由于荷载反复作用。在基层开裂后,由于基层失去抵抗拉应力的作用,就在开裂位置将应力传递给面层,造成面层在裂缝处的应力集中。通常荷载比较小时,不会出现损害的现象,只有在荷载大到材料的抵抗极限时才会在材料的表面出现微小裂缝。随着荷载的大小或作用次数的增加,裂缝就会贯通出现整个基层横或纵向断裂,导致整个路面性能下降,最终破坏道路的整体。裂缝的发展过程如表1。

裂缝的发展过程

注释:为材料当前的应力状态, 为材料破坏强度。

正确的分析应力与材料的关系,为材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为后续路基路面设计提供相应的指导。

四、 影响裂缝产生的因素

根据本人多年的经验积累,总结了以下因素会对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有影响,主要包括:第一、集料级配,这是路面质量一个良好的整体保证;第二、混合料0.075mm颗粒的含量,它影响水泥的用量如果含量过高基层表面容易起皮;第三、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过大水化作用强,泥稳定碎石基层容易产生横向干缩裂缝,水泥剂量太小,水泥稳定碎石强度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第四、含水量,只有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才会有比较的好的压实效果。发现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开裂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特性、车辆荷载和路面结构设计、路基强度及其均匀性、底基层强度及其均匀性、地形、地质、土质、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等。

五、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处理与控制

道路在施工或运行时,要定期对道路系统进行检测,发现裂缝要防止其继续扩散和反射到面层上,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通常处理办法有:

(1) 胶封缝密封技术

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时,为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展我们可以采用胶封缝密封技术。就是把密封胶加热到180℃,达到合适粘度后灌进裂缝,使得裂缝两侧的混合料融合到一起。这种胶料在在常温和低温时均有着较高的弹性,可随着裂缝的胀缩而发生弹性变形,始终保持其密封作用,这样就长期、有效地封闭了水稳层的裂缝。

(2) 乳化沥青灌缝、铺设土工布技术

通常对基层顶面较大的裂缝进行切缝填灌沥青,对比较微小的裂缝铺设土工布。对于1mm左右的裂缝,我们可以在施工前先在基层顶上先洒布0.6kg~1.0kg的透层油每一平方米,然后再铺土工布,并进行碾压,同时注意不能在土工布表面转弯。对于宽度在1~2mm的缝,我们要配改性乳化沥青喷灌,同时加铺玻璃纤维格栅,格栅尺寸为1×1cm。如果遇到的缝大于2mm,要沿线凿成“V”形槽并采用吹风措施,吹干净后灌入改性乳化沥青。

(3) 减少裂缝的措施

根据本人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发现可以从以下方面减少裂缝的发生。总结为:第一、配置良好的集合料级配,控制细料的含量,规范的塑性指数。第二、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减少掺入稳定剂。第三、控制施工半刚性基层的养生期间的暴晒时间。第四、混合料的压实的含水量的控制,最好控制为最佳含水率,提高施工质量。五、切割灌缝铺设玻璃格栅。

六、 结语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总结范文12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软土一般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状态的粘性土。它一般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但含水量多少才谓之高、承载力多少才谓之低,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为了有个统一简便的判别标准,交通部最近颁布《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软土的划分标准采用天然含水量大于等于35%或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0、十字板剪切强度小于35kPa等3项指标。凡符合以上3项指标的粘性土均为软土。

1软土的性质

1.1较高的含水量。根据佛开高速公路软土资料统计,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平均值48%,淤泥的天然含水量平均值76%,少数100%以上,因此土体一般均呈流塑状。

1.2强度极低,不排水强度通常仅为5~30kPa,表现为承载力基本值很低,一般不超过70kPa,有的甚至只有20kPa。软粘土尤其是淤泥灵敏度较高,这也是区别于一般粘土的重要指标。

1.3压缩性高。软土的天然孔隙比大决定了压缩性必然高。据佛开高速公路软土统计资料,淤泥的压缩系数=1.34MPa-1,淤泥质土的压缩系数=0.73MPa-1,均属高压缩性土。据有关资料,佛开高速公路填土后,路基沉降量1m左右。

1.4凝聚力小。淤泥质土快剪凝聚力平均值12.4kPa,淤泥快剪凝聚力平均值9.1kPa.因此土体抵抗剪切变形能力差。在施工中经常遇到路堤填土到一定高度出现滑塌,从而造成路堤失稳。

1.5固结系数小。据佛开高速公路软土统计资料,固结系数一般在4.0*1/1000平方厘米/s左右,这就意味着土体完成固结沉降所需的时间较长,这对施工工期影响较大。

2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种类及选择

2.1沉降处理

沉降处理包括加速固结沉降和减少总沉降量两方面。加速固结沉降可采用加载预压、竖向排水 (设置砂井或芯板排水)和挤实砂桩等方法。减少总沉降量可以采用换填好土、石灰 (水泥)桩、挤实砂桩等方法。

2.2稳定处理

稳定处理可以采用换填土、挤实砂桩、石灰 (水泥)桩等措施增加抗滑阻力。各种加速固结沉降措施都有助于促进软土层强度的增长;慢速或分期填筑路堤可以达到阻止地基强度降低的目的。

2.3应注意的问题

(1)地基的土质及土层构成 (厚度、排水层等)条件。(2)道路的性质、路堤高度和宽度,是否为与构造物连接的地段等条件。(3)工期、材料供应、施工机械作业条件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条件。以上处理方法可以单独使用,通 常用几种方法组合使用,以发挥各种方法的特长,取得 良好的处理效果。

3软土地基处理的具体措施

3.1换填土法

当淤土层厚度较簿时,可采用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鉴于换砂不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一般应就地取材,以换填泥土为宜。可将软土全部挖除,使路堤筑于基底或尽量换填渗水性土。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厚度小于2m的路堤。换土法要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施工时应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3.2抛石挤淤法

在路基底从中部向两侧抛投一定数量的片石,将淤泥挤出路基范围,以提高路基强度,所有片石宜采用不易风化的大石块,尺寸一般0.3m。其上铺0. 1 m厚碎石及0.1m厚砂层后再填土。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软土厚度3.0m,表层无硬壳,呈流动状态、排水困难的地基状态。

3.3反压护道法

当软土和沼泽较厚,路堤高度不超过极限高度的2倍时,路堤两侧填筑适当厚度和宽度的护道,在护道附加荷载的作用下,保持地基的平衡,增加抗滑力矩,防止路堤的滑动破坏。通过反压护道法使路堤下淤泥趋于稳定。护道一般可采用单组形式,其高度为路堤高度的0.3―0 .5倍。适用范围:当路堤超过极限高度的1.5―2.0倍以内时适用。

施工时,护道尽量与路堤同时填筑,且压实度要达到90%以上。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费用较低,但施工用地增大。

3.4砂垫层法

在软土地基 上铺设厚度为 0.5―1.2m的砂层,可使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促进路基底的排水固结,提高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砂垫层材料的选择以透水性好的砂或砂砾 (74u筛孔通过率为 3%以下)为宜,以保证所需的排水能力;砂垫层的宽度以每侧宽出路堤 0.5―1.0m为宜。砂垫层适用于路堤高度2倍极限高度的状况。

3.5设置砂井法

砂井与连接的砂垫层配合使用效果较好,一般砂井直径为0.2―0.3m,井距为井径的 8―10倍,常用范围为 2―4m,平面上呈矩形或梅花形布置。适用范围:软土层厚度5m,且路堤高度超过天然地基承载力容许的高度很多时适用。

3.6摊铺土工布法

高填土可适当分层,采用土工布加强路堤刚度,并在软土基上隔垫,使荷载均匀,避免局部破坏,对地下水防治相当有利,也可以用土工布摊铺软土底层,并折向沿边坡作防护,这样既提高基底刚度,也使边坡受到维护,有利于排水和因地基应力再分配而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3.7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有效措施,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合而成。排水系统是在地基中设置排水体,利用地层本身的透水性由排水体集中排水的结构体系,根据排水体的不同可分为砂井排水和塑料排水带排水两种。

3.8灌浆法

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灌浆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灌浆法对加固淤泥软土地基具有明显效果,如福建省龙海市角美壶屿港水闸由于淤泥软基不均匀,沉陷闸基沉降最大达到0.63m,加固时采用单管高压旋喷灌浆处理,每个闸墩上、下游侧和中间各设5个灌浆孔,沿闸墩轴线两侧布孔,灌注水泥浆,成桩直径0.5m,伸入闸基础10.5m,采用灌浆压力为20MPa,经过处理后闸基沉降基本得到控制。高压旋喷灌浆处理原理是通过在闸基中高压旋喷灌浆形成水泥土摩擦桩,提高闸基承载力,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另一种对淤泥软土地基闸室淘空处理通常应通过水闸上游防渗如设置水平铺盖或垂直防渗控制闸基渗流,然后再对闸室进行灌浆处理。

4结语

总之,软土地基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地基失稳,使道路沉降过大或小均匀沉降,对道路成不同程的的危害,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设计与施工的道路工程时,必须从地基、建筑、结构、施工、使用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以上介绍的只是工地常用的几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具体施工还要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来选用,有时几种方法可以交替或一起使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