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

时间:2023-01-17 20:31:07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1

在过去三年中,我国经济顺利渡过了金融危机后的衰退期和复苏期,但今年以来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市场观望情绪浓烈,一季度A股虽然在周期板块的带领下出现了一次可观的反弹,但是市场对经济再次下滑和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从未中断过,二季度A股市场正是对这一担忧做出了反应。

二季度A股市场进入了中期调整行情,市场主要指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下滑,创业板与中小板引领跌势。行业板块方面,除食品饮料获得了少许正收益之外,其余板块均下跌,银行和石油等权重类股票对指数形成了压制。

三季度经济进入新拐点

如果说二季度的调整行情是市场对经济复苏不确定性担忧的集中体现,那么站在三季度的起点,我们认为三季度经济将进入新的拐点,二季度悲观预期将会得到不断修正,市场信心将显著提升。

通胀高位回落 货币紧缩放缓

CPI三季度高位回落。二季度通胀水平的不断攀升并不会导致通胀的失控。此次通胀水平的提高与2009至2010年度货币超发有直接的关系,而当前,货币M1和M2增速已经从高位大幅回调,并回到了历史正常水平,CPI继续攀升的货币基础已经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年初至今的CPI数据攀升与翘尾因素也有直接的联系,而翘尾因素从今年6月份到达最高点后即将下滑,这一因素也会导致CPI数据有所降低。我们认为三季度通胀水平将维持高位,但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会随之降低。

PPI数据冲击高点后也将回落。与CPI同理,PPI数据在三季度也将随着翘尾因素冲击高点后回落PPI数据的下降对降低CPI预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三季度随着PPI数据冲顶回落,市场对通胀水平的担忧将正式进入休眠期。

根据CPI和PPI的数据,我们认为三季度加息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到两次将是大概率事件――上半年每月调整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每两个月加息一次的节奏将被打破,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将缓解。

经济有限回落 周期进入新拐点

经济数据下滑有限,周期仍处于景气区域。在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中,我们看到GDP增速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地下滑,但仍然维持9.7的高位。我们认为,从日本和韩国等后发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增长速度虽无法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但是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当前仍然维持二季度对经济增速的判断,即中长期经济增速追求近似正态分布,以9%为最大概率事件,8.5-9.5%为大概率增速区域,8%和10%是两个临界点,是不希望看到的经济情况,一旦预期低于8%和大于10%,相应政策上会做出逆向调整。

从当前市场对GDP增速的预测值来看,未来经济增长将以9%的水平为中值上下波动。未来经济增速将有限下滑,但下滑空间已不大。

另一方面,从PMI分项数据来看,虽然各项数据均已出现下滑,但是仍然处于景气区域(大于50),而且,我们认为当前各项数据的下滑幅度较小,造成的影响不宜过份夸大,也不会对经济增速造成大的冲击。

去库存正当时,库存总体已下滑。当前经济正处于去库存的周期已成为了市场共识,库存水平在今年3月到4月间已经达到本轮经济周期的高位,5月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水平均出现了下滑。这说明下游的需求已经对库存有所消化。根据周期统计发现,一次小的完整的去库存周期将持续6个月左右,即3个月的去库存期和3个月的补库存期,我们认为库存水平在三季度将筑底,并开始新一轮的补库存周期,带动经济企稳回升。

三季度市场风格预测

货币与经济均向上 股票扩容仍向下

从第二部分对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二季度的不利因素对三季度行情的影响十分微弱。总体而言,支撑市场向上的因素开始增多,A股市场在二季度充分调整后,将获得基本面的有效支撑。

不过,不可忽视的是,当前证券市场的总体利益结构并没有改观。从数据来看,当前A股扩容的速度并未由于市场的调整而减弱,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仍然没有得到平衡,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产业投资者的套现压力是我们在市场投资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从这一角度来看,当前A股市场并不具备大牛市的基础条件。

我们认为未来即使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支撑向上,市场的做空动能也始终存在,这将极大地限制A股市场的上行空间。因此,我们总体判断未来市场仍将保持震荡格局,“低买高卖”的投资策略仍然适用于三季度市场。

新增资金难入场 结构行情将延续

从申银万国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来看,2010年至今,A股市场基本处于存量资金演绎的行情之中,即市场难以吸引到场外新增资金的参与。存量资金的最大特点在于资金的“腾挪”特征,即买入股票的前提是卖出已有的股票。在这种环境中,行情的结构性特征尤为明显,市场始终处在此消彼长的板块轮动行情之中。

从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场外资金大规模入市在2007年和2009年的大牛市中才会出现。而当前市场挣钱效应极弱,行情难以持续且难以把握,让场外资金望而却步。根据初略统计,从2011年初至今,市场共有588只股票上涨,而下跌的股票有1333只,占全部A股的一半以上。总体而言,投资者亏损的比例要大很多。我们认为,未来在市场挣钱效应难以持续的情况下,市场仍然难以吸引新的资金进场,市场的结构化特征还将持续。从结构化行情来看,投资策略的空间和时间配合尤为重要,上半年我们提出的“三低”投资理念,即“低位、低价、低估值”类股票,就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我们认为在市场环境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这一投资策略未来仍将是市场投资的主流方向。

三季度投资当选确定性

在整体震荡的行情中,确定性题材往往能够吸引资金流入,投资确定性机会也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我们认为三季度以下几类股票具有投资的确定性基础。

财政政策成热点 板块围绕保障房和水利

1.保障房建设将加速,融资渠道放开刺激相关行业。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1-2015年,全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大约是过去10年建设规模的两倍,预计2011-2012年每年将建设1000万套住房,2013-2015年每年将建设500-600万套,五年总投资额约在5万亿元。通过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40万套,仅占计划的34%。部长姜伟新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促进度,确保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11月底前保障性住房项目主体结构完工的要占到1/3以上。上年结转的项目也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基本建成400万套。因此,根据政策安排,三季度将会成为保障房建设的高峰期。

前期,由于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不畅,保障房建设资金无法到位,影响了建设进度。我们认为,鉴于保障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季度保障房融资放开的可能性极大。一旦有关政策明确,将对市场构成利好。相关行业将从中受益。从当前形势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将迎来保障房开工高峰,参与保障房开发建设的地方龙头房屋和建筑企业,以及钢铁、水泥等材料供应商有望获益。

2.旱灾水灾促使水利建设加速。今年中央1号文把水利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文件正式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结合供需缺口分析和测算,我们预计,未来十年,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达4万亿,平均每年4千亿左右的投资规模,而2009年水利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00亿,年增幅将达122%。年初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旱突显水利建设紧急艰巨,水利建设急需加速。

一般而言,四季度是水利建设的高峰期,三季度水利建设工作安排将到位。我们预计在三季度将会陆续有水利项目立项和相关上市公司的订单等利好消息传出,将极大刺激水利板块的上涨。

盈利预期将修正 小盘股反弹有支撑

中小盘与创业板二季度经历了深幅调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未达预期,环比降幅巨大。许多公司由于前期经历了过分炒作,估值水平始终居高不下,高成长预期被严重透支。通过统计,中小板和创业板一季度业绩环比下跌22.2%,但同比仍增长31.6%。我们认为小盘股一季度业绩环比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经济形势不利于中小公司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个股而言,一季度业绩占比相对较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往年业绩统计,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一季度业绩仅占全年业绩的18.5%左右,而上半年业绩将达到全年利润的43.2%,即二季度利润环比增速将转暖。而且,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在二季度已调整了10%以上,当前部分个股的估值水平已相对合理,尤其是创业板经过深度调整后,板块整体的动态PE水平已低于25倍,我们认为随着中报预期升温,小盘股的反弹值得投资者关注。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2

当前时期,宏观经济基本面有多重负面因素叠加的现象: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经济增速小幅放缓。如果企业盈利再继续低于预期,那么市场面临的下行压力比上行压力会大得多。对于全年增长趋势,保障房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两大亮点,只要这两大引擎发挥作用,全年经济没有大幅波动的风险。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分析框架

我们先观察2011年初以来企业利润增速的走势。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相比去年四季度出现了下滑现象,1-2月同比增速为34.3%,3月更下滑至28.6%。从上市公司来看,也是如此,已经披露完毕的2011年一季报显示,2146家A股公司前三个月共实现净利润4776.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44%,但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出现环比下降,与2010年一季报的数据(同比增长77.88%,环比增长12.38%)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利润有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后者是扣除三项费用的,由于“三项费用”波动幅度较小且波动趋势和利润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利润总额增速主要受主要业务收入增速和毛利率增速的影响。

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主要看总需求的状况(由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架马车来决定)。

而对于反映企业利润改善或恶化的毛利率变化,则主要由产成品出厂价格(PPI)和原材料购进价格(PPIRM)所决定。我们再对这两个价格进行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影响PPI,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响购进价格指数。

层层解剖之后,我们观察2011年二季度至四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变化,看一下能否寻找到利润增速的“拐点”。

图1:工业企业利润分析框架

企业收入增速在小幅放缓后将平稳运行

根据我们分析,我们先来看接下来的总需求情况和对应的主营业务收入的走势。

(1)总需求趋稳,保障房和出口是主要拉动引擎

从消费来看,今年仅是小部分行业出现需求不振(特别是汽车,受政策和去年基数影响)。从消费的子行业来看,食品、纺织服装、金银珠宝、化妆品、日用品、石油制品和通讯器材的增速都和去年持平或更高一些。而家电、家具和建材装潢有所下滑但仍处于正常水平。

因此,我们认为2011年的消费增速会比2010年下一个小台阶,但对于下游的消费相关行业,这并不值得担忧,因为大部分与消费相关的行业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速。

从投资来看,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0%,且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行业特别多,商品房投资增速下降将会较大程度地影响经济,保障房的对冲效果是决定今年投资增速的关键。

保障房对商品住宅投资的对冲力度到底有多大?我们做了敏感性分析。根据我们较保守的估计,在商品住宅投资增速20%(相比去年38.3%大幅下降)和保障房投资11000亿(对公租房和廉租房打折)的背景下,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能达到24.87%,能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以上,从投资这个角度支撑经济,避免出现大的波动。

对于出口,2月份数据大幅下探至3%不到的个位数,前两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速16%也不算高,这让市场对出口也有些担忧。3月和4月的出口数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又实现了30%左右的高增速,大幅缓解了市场对出口的担忧。我们认为,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美国和欧元区的PMI均高位运行),今年出口会超预期,能够实现23%左右的增速,高于18%的市场预期水平。

出口拉动最大的几个行业分别是通信计算机设备、化工、纺织、家电和机械。这几个行业的出口销售数据在前三个月大多超预期。加上我们预期下半年外部经济比上半年还略好些,对这些行业是利好。

出口亮眼使多个出口导向型行业受益,出口增长平稳或增速加快,较好的业绩明显推动这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出口的超预期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中国经济出现大波动的风险。

(2)总需求和主营业务收入走势是一致的

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根本上说是由总需求所决定的。分解来看,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架马车拉动主营业务收入。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本世纪以来几次宏观调控的结果。

在2004年,政府主要靠行政手段打压投资,把投资增速从2004年初的40%大幅压制至2005年初的24.5%。此时消费增速平稳,在13%左右窄幅波动。而出口情况良好,从2004年的35%缓慢下滑至28%。结果是,由三者决定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04年的31%下降至27%,下降幅度并不大,且主要是由投资高位下滑造成的。

消费也比之前下了一个大的台阶,尽管政府推出了“四万亿”计划。2009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也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滑,从2008年的28%下降至2009年的8.5%。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今年消费增速仅比去年下一个小台阶(预测为17%),投资增速会在23%的水平,加上出口状况良好,增速也能达到24%。我们的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今年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能达到26.2%,处于和2005年和2006年差不多的水平。

寻找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拐点

要跟踪利润增速变化,更得关注毛利率增速,因为它波动幅度比收入增速的波动幅度大。目前的毛利率下滑会到什么程度?持续性如何?未来趋势怎样?从2003年至今的数据来看,毛利率最低水平为2004年12月的12.9%,目前15.2%水平与历史最低值相距不远。也就是说,依据历史经验,如果不出现极端情况,目前毛利率再下行的空间有限。

由于产业链位置和库存效应决定。由于库存效应的存在,通常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投入品的价格变化幅度会大于下游的产成品价格变化幅度。

(1)去库存扭转失衡供需关系,PPI小幅调整后趋于稳定

在经历了前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之后,需求受到高价格的抑制,反过来价格上涨的基础削弱。反映在4月份的PPI上,4月份PPI同比上涨6.8%,比3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PPI的环比上涨幅度也在回落。4月份,PPI环比上涨0.5%,比3月份的环比涨幅下降0.5个百分点。

价格是供求关系的反映。前面我们已经论证了需求端相对平稳,那么,为什么目前的PPI出现下滑趋势呢?原因就是较大幅度的库存增长使得供需关系失衡,从而引发价格的调整。

这种价格调整的幅度和持续性如何?我们认为,PPI的下滑幅度不会太大,小幅调整后趋于稳定。因为工业生产开始减速、去库存已经展开将改善供需关系。

去库存的持续性和深度直接影响PPI的调整时间和幅度。我们认为,本轮去库存是温和的,三个月左右的调整就足以消化库存压力,从而使得PPI短暂下滑后趋稳。理由:第一、需求不是太弱,远好于次贷危机时的水平,从2004年那轮调控来看,库存调整也小。第二、本轮库存同比增速快速上升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持续时间并不算长,而且目前的增速水平放到更长时间段来看并不算太高;第三、工业企业对库存的增加迅速作出反应并且取得初步成效,表现在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下降和PMI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

(2)原材料购进价格(PPIRM)在接下来几个月会大幅下滑

我们认为,中国是原油、工业金属及农产品等各种原材料的消费大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走势决定了购进价格指数的波动。大宗商品CRB指数上涨和下跌具有领先性。

我们谨慎看待今年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理由有三点。

第一,这十多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其实很依赖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例如,对铜的消费占全球消费34%,铝38%,锌41%,镍36%(2009年数据)。中国经济在二季度放缓,从我们前面对总需求的预测来看,下半年经济增长势头和二季度持平或略好一点。中国的需求不旺会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下行,至少是盘整(中国宏观调控后2005年大宗商品价格震荡盘整)。今年四月份大宗商品进口明显放缓也显示了中国需求不旺,抑制了大宗商品价格。

第二,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在6月底结束,我们认为美联储会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市场对此的预期会一步步抬升。在此背景下,美元还有一定的反弹空间,也对大宗商品构成压力。

第三,近期铜、铝、锌等各种金属库存持续走高,在库存指标没有发送从高到低的反转信号之前,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难有大的上涨空间。

我们认为,这些因素都让大宗商品难有明显的上涨空间,再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的基数效应很高,也带动PPIRM下滑。我们预期在未来两三个月PPIRM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

(3)判断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拐点

PPI-3个月前的PPIRM之差将如何演化?根据我们上述的判断,PPI将会小幅放缓后会趋于稳定,而PPIRM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我们可以想象,在五六月份,这个价差仍然会被压缩,因为五月和六月生产中大部分用的是四月及之前的原材料,购进价格很高,仍然会压缩工业企业的毛利率空间。

在八月份,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工业企业盈利增速的积极变化。一方面,随着企业将高价原材料绝大部分转化为产成品并出售后,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去年高基数效应会带来购进价格同比增速的大幅下滑,而出厂价格下滑幅度较小,这使得工业企业的毛利率空间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在三季度总需求稳定的情形下,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也是平稳走势。因此,在八月份,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出现触底的迹象是大概率事件。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演化的历史比较

2004年至2005年中央政府进行了一轮宏观调控,我们可以把它和本次宏观调控进行类比。2005年的总需求景气程度和当前差不多,消费增速比当前差一些,投资增速比当前好一些,出口增速比当前也好一些。

在总需求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进行分行业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历史比较。

2005年4月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触底反弹的拐点,之前几个月上游价格上涨进入尾声,中游利润空间受很大影响,下游也受一定影响但程度较小。在2005年4月后,随着上游价格上涨行情结束,中下游行业的利润空间得以释放,整体的工业企业利润也实现了反弹。

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最近几个月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中下游)。我们认为,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两三个月,随着总需求走稳和大宗商品价格涨势趋缓后下跌,八月份中下游行业的盈利空间会得到释放,整体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会出现类似于2005年初的触底反弹。

等待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3

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适应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需要,规范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进一步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国家税务总局对现行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印发给你们,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各级税务机关应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对税务人员和纳税人的培训,确保新规定贯彻执行到位。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报告总局(流转税管理司)。

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全文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计划管理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版式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的版式、联次、内容及使用范围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确定,并将专用发票票样及时下发各地。

(二)专用发票印制计划的制定

1.专用发票的印制,由国家税务总局实行统一计划管理。

2.专用发票的印制计划应逐级上报至国家税务总局。专用发票的印制计划每半年安排一次,印制计划上报后一般不再调整。

(1)县级国税局应于每年的8月20日以前将下一年度上半年的专用发票印制计划报送地市级国税局;应于次年3月20日以前将下半年的专用发票印制计划报送地市级国税局。

(2)地市级国税局应于每年的9月5日以前将所属县级国税机关下一年度上半年专用发票印制计划审定汇总,报送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级国税局;应于次年4月5日以前将所属县级国税局下半年的专用发票印制计划审定汇总,报送省级国税局。

(3)省级国税局于每年的9月20日以前将所属地市级国税局下一年度上半年专用发票印制计划审定汇总,上报国家税务总局;应于次年4月20日以前将所属地市级国税局下半年的专用发票的印制计划审定汇总,上报国家税务总局。

(4)国家税务总局将各省级国税局上报的专用发票印制计划进行审定汇总,送交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安排印制,并下发各省级国税局。

二、专用发票的仓储管理

(一)专用发票入库前的验收

1.省级国税局对专用发票入库前的验收对运抵的专用发票,在入库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

(1)以造币总公司提供的专用发票发运单进行验收。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专用发票印制计划对运抵的专用发票种类和数量进行核对。

(3)检查专用发票的包装质量。

(4)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验收入库单》(附件一)。

2.地市级国税局对专用发票入库前的验收对运抵的专用发票,在入库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

(1)依据造币总公司提供的专用发票装箱明细表进行验收。

(2)核对专用发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与核准的计划相符。

(3)抽查专用发票的印制质量。

(4)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验收入库单》。

3.县级国税局对专用发票入库前的验收对运抵的专用发票,在入库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

(1)采取随机检验的方式,抽检数量一般在所运专用发票总量的5%-10%左右,如发现有严重问题,可扩大抽查面。

(2)核对专用发票的各种版式和数量是否与核准的计划相符。

(3)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验收入库单。

4.各级国税局在专用发票验收时,必须由两人以上负责,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换。

5.在专用发票的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有质量问题,应将有质量问题的发票统一集中收缴、封存,由省级国税局报国家税务总局,并按有关法规处理。

6.各级国税局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验收入库单》时,须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

7.各级国税局要建立专用发票收、发、存台帐。

(二)专用发票的调拨

1.上级国税局向下级国税局调拨专用发票时,应及时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调拨单》(附件二),同时收取专用发票款。

2.各级国税局在专用发票调拨后,登记专用发票收、发、存台帐。

(三)专用发票的盘存

1.各级国税局对所属库存的专用发票必须建立定期盘存制度。

2.上级国税局应对下级国税局的专用发票盘存情况组织不定期的检查。

3.省级和地市级国税局每季度末应进行一次盘存,同时每次盘存都应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盘库报告表》(附件三)。县级国税局每个月应进行一次盘存,同时每次盘存必须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盘库报告表》。

4.根据工作需要,各级国税局应不定期进行盘存。

(四)专用发票的销毁1.专用发票销毁的范围

(1)属于有印制质量问题专用发票的销毁

①专用发票印制质量问题的确认。省以下各级国税局发现专用发票有印制质量问题后,应将有质量问题的专用发票封存,并逐级上报到省级国税局。

②省级国税局与所承印专用发票的企业联系,由印制企业负责进一步认证。

③经双方共同认证确有印制质量问题的专用发票,应在双方共同监督下,由省级国税机关指定的企业负责销毁,并由印制企业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备案。

④如双方有不同意见,由国家税务总局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共同协商后,另行处理。

(2)属于国税机关换版、改版以及超过国税机关法规的使用期限,应予作废的专用发票的销毁。

①对换版后,尚未使用已作废的旧版专用发票进行销毁。

②对不符合使用大面额版专用发票的纳税人已领购的,尚未使用或整本未使用完的专用发票进行销毁。

③对改版后,凡不符合改版要求的专用发票进行销毁。

④对超过国税局法规的使用期限,尚未使用或整本未使用完的专用发票进行销毁。

2.专用发票销毁的方法

(1)对上述专用发票销毁范围中,凡属于未使用的整本专用发票,由省级国税局统一组织进行销毁。

(2)对整本发票中未使用的部分,可采取剪角方法核销。即在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处,按V形剪角。

3.专用发票销毁的要求:

(1)各级国税局要建立健全销毁专用发票的制度,要有专人负责,严防在发票销毁过程中,发生被盗或丢失的事件。

(2)在专用发票销毁过程中,必须对销毁的专用发票实行双人管理制、经手责任制,做到数字准确无误、责任清楚。在待销毁的专用发票运输过程中,要有专人押运,确保安全。

(3)专用发票销毁工作结束后,省级国税局要及时将销毁的情况上报国家税务总局。

(五)专用发票的存储安全管理1.必须建立专门存储专用发票的库房,库房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库房设在国税局或发售网点的建筑群体内,不得与其他单位、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相连。库房底部不得有管道、暗沟等公用设施或不能控制的地下室;无法避开的,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库房出入口安装防盗安全门,窗户安装金属防护装置。

(3)库房内配备防潮、灭火装置,安装防爆灯,配备应急照明灯。

(4)库房安装防盗自动报警装置。守库室设置接受报警并与外界联络的通讯设备。

2.专用发票发售网点营业室的安全保管措施,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营业室出入口安装防盗安全门,窗户安装金属防护装置。

(2)发售工作区与其他工作区隔离。

(3)营业操作室与领购者之间设置必要的坚固隔离防护设施。

(4)营业室安装紧急报警装置,有条件的可与所在地公安机关实行报警联网。

(5)设置存储专用发票的保险柜。

(6)配置专用发票防伪鉴别器。

3.各级国税局应根据专用发票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设立保卫机构,配置专职保卫人员,将安全保管工作纳入职工的岗位责任制。专用发票仓库的管理及保安工作,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配备专职的守库人员,实行双人24小时值班制度。

(2)严格控制非库管人员进入库房,非库管人员一般不得进入库房,如因工作需要临时进入库房的,应经领导审批并严格执行登记制度。

(3)遇节、假日,仓库管理人员应对仓库存储情况进行清点检查。

三、专用发票的运输管理

(一)专用发票的运输

1.国家税务总局委托造币总公司每年向各省按季运送专用发票。

2.各省级国税局接到专用发票后,可根据基层国税局的需要,自行组织专用发票的运送工作。

(二)专用发票的运输安全管理各级国税局运输专用发票必须配置运送专用发票的专用车辆;配备安全保卫人员及必要的通讯工具。远途运送大宗专用发票,应与当地公安、武警部门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保卫措施,以确保专用发票的运输安全。

四、专用发票的发售管理

(一)专用发票领购簿的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簿》(以下简称领购簿)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以申请领购专用发票的凭证,是记录纳税人领购、使用和注销专用发票情况的帐簿。

1.领购簿的格式和内容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见附件四)。

实行计算机管理专用发票发售工作的,其领购簿的格式由省级国税局确定。

2.领购簿由省级国税局负责印制。

3.领购簿的核发。

对经国税局认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以下程序核发领购簿:

(1)县(市)级国税局负责审批纳税人填报的《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簿申请书》(附件五)。

(2)专用发票管理部门负责核发领购簿,核发时应进行以下审核工作:

①审核纳税人《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簿申请书》。

②审核盖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确认专章的税务登记证(副本)。

③审核经办人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护照、工作证);

④审核纳税人单位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印模;上述证件经审核无误后,专用发票发售部门方可填发领购簿,并依次编写领购簿号码。

(3)纳税人需要变更领购专用发票种类、数量限额和购票员的,应提出书面申请,经国税局审批后,由专用发票管理部门变更领购簿中的相关内容。

对需要变更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收缴旧的领购簿,重新核发领购簿。

4.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税务机关应在注销税务登记前,缴销领购簿。

纳税人违反专用发票使用法规被国税局处以停止使用专用发票的,专用发票管理部门应暂扣或缴销领购簿。

(二)专用发票的发售专用发票的发售工作一般由县(市)级国税局专用发票管理部门发售,特殊情况经地(市)级国税局批准可委托下属税务所发售。税务机关不得将发售工作委托给企、事业单位,更不得雇用临时人员承办发售管理业务。

发售专用发票实行验旧供新制度。纳税人在领购专用发票时,应向国税局提交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存根联,并申报专用发票领购、使用、结存情况和税款缴纳情况。国税局审核无误后,方可发售新的专用发票。

1、验旧

(1)检验纳税人是否按法规领购和使用专用发票。

(2)检验纳税人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况与纳税申报是否相符,有无异常情况。

(3)根据验旧情况登记领购簿。

2、供新

(1)审核购票员出示的领购簿和身份证等证件,检查与《纳税人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台帐》(附件六)的有关内容是否相符。

(2)审核纳税人填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单》(附件七)。

(3)对证件资料齐备、手续齐全而又无违反专用发票管理法规行为的,发售机关可发售专用发票,并按法规价格收取专用发票工本费。

3、监督纳税人加盖专用发票销货单位栏戳记。国税局发售专用发票时(电脑版专用发票除外),必须监督纳税人在专用发票一至四联(即存根联、发票联、抵扣联、记帐联)的有关栏目中加盖刻有销货单位名称、税务登记号、地址电话、开户银行及帐号的专用发票销货单位栏戳记,经检验无误后方可将专用发票交付纳税人使用。

4、根据专用发票发售情况逐笔登记《纳税人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明细帐》、《增值税专用发票发售日记帐》(附件八)和纳税人领购簿,按日汇总登记《增值税专用发票分类帐》(附件九)。

(三)专用发票的注销注销专用发票,专用发票发售部门应登记《纳税人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台帐》和领购簿。

1.在纳税人领购专用发票前,国税局应按法规检查纳税人已使用的专用发票,经检查无误后予以注销。

2.专用发票发售部门应对按照法规收缴纳税人库存未用的专用发票予以注销。

3.对于纳税人丢失、被盗的专用发票,在按照法规给予纳税人处罚后,专用发票发售部门予以注销。

(四)专用发票收发存情况统计

1.专用发票发售部门应建立健全专用发票管理帐簿,做好专用发票收发存情况的核算工作。按期编制收发存情况统计表。

2.《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发存报表》(附件十)应逐级报送到国家税务总局。

(1)县级国税局应于季度和年度终了后10日内将专用发票收发存报表报送地市级国税局。

(2)地市级国税局应于季度和年度终了后20日内将专用发票收发存报表报送省级国税局。

(3)省级国税局应于季度和年度终了后30日内将专用发票收发存报表报送国家税务总局。

3.专用发票收发存报表的格式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

五、专用发票的票款管理

(一)专用发票的结算价格专用发票的结算价格由国家计委统一确定。各级国税局按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中央管理的税务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111号)的法规,加收一定比例的专用发票管理费,经同级物价部门核准后执行。

(二)专用发票的票款结算管理

1.专用发票票款结算的方法和时间专用发票的票款结算采用签订结算协议的方法,即:每年各省级国税局与造币总公司签订一次专用发票票款结算协议。

专用发票的票款按季度进行结算,即于每季度开始15日内按季度计划票款总价30%的价款预付给造币总公司,待每季度票到后10日内通过银行将其余70%票款划给造币总公司。

省级以下国税局专用发票票款结算的方法和时间,由省级国税机关确定。

2.专用发票的票款管理专用发票的票款由省级国税局统一管理,省、地、县级国税局实行分级核算的原则。

各级国税局必须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法规配备会计和出纳人员专门管理。必须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帐簿要完整,会计核算手续要齐全,专用发票票款要设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3.专用发票管理费的使用管理各级国税局收取的专用发票管理费可用于以下几方面开支:

(1)专用发票库房建设、维修及仓储设施条件的改善;

(2)专用发票管理部门所需必要的交通及通讯工具的购置;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4

厂 中 心 库 房 管 理 办 法

中心库房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厂内各单位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是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文件内容,保证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工作。为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中心库房管理人员必须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敬业爱岗,为分厂做好服务,严格把关。 1 中心库是厂内各单位材料、产品的统一管理库,统一代保管独立核算单位的材料、产品。中心库必须严格执行物资纪律以及政策、规章、制度。 2 中心库对各分厂、各独立核算单位的材料、产品,分别独立建帐。 3 材料的管理 3.1 各分厂及各分类管理独立核算单位可自建材料帐,每季度决算前先行盘库,并与中心库房对帐,经中心库管理人员核对无误、签字认可后,编制季度库存材料报表,随决算一同一式三份分别报厂财务科一份、办公室两份。 3.2 各独立核算单位购回材料后,由所在单位指定的材料主管人员填写一式两份料票,会同中心库管理人员点收、入中心库、签字后,一份留中心库入帐,一份由独立核算单位财务入帐。 3.3

为满足分厂生产现场需要,方便分厂使用,对中心库存放不便的材料,中心库管理人员与分厂材料管理人员共同点收、入库后,可由分厂材料管理人员领出,分厂自存。 3.4 各独立核算单位用料时,填写一式两份用料单,经所在单位指定的材料消耗主管负责人签字后,向中心库领取,中心库管理人员按生产计划和材料定额发放,用料单一份留中心库结帐存查,一份交独立核算单位财务入帐。 3.5 用料单必须有分厂材料消耗负责人与中心库管理员的共同签字后,财务方可入帐,对于手续不齐全的,财务人员可拒绝入帐。 3.6 各独立核算单位的料票不得积压突击出具,分厂自存的材料,用料后必须在一周内完善手续;每月底前对本月内使用的、未向中心库房出具料票的所有材料补签完所有手续。 4

产品的管理 4.1 各分厂及各分类管理独立核算单位可自建成品帐,每季度决算前先行盘库,并与中心库房对帐,经中心库管理人员核对无误、签字认可后,编制季度库存成品报表,随决算一同一式三份分别报厂财务科一份、办公室两份。 4.2 独立核算单位的产成品经验收合格后,根据成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由所在单位主管人员填写一式两份入库单,会同中心库管理人员点收、入中心库、签字后,一份留中心库入帐,一份由独立核算单位财务入帐。 4.3 各独立核算单位的产成品出库时,填写一式两份出库单,经所在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向中心库领取,出库单一份留中心库结帐存查,一份交独立核算单位财务入帐。 4.4 出库单必须有分厂负责人与中心库管理员的共同签字后,财务方可入帐,对于手续不齐全的,财务人员可拒绝入帐。 5

各独立核算单位的材料、产品帐应与中心库的材料、产品帐,帐物相符。各分厂每季度小盘库,半年大盘库,年终总盘库,并与中心库核对,编制报表。中心库每季清查、清点所有帐务,年终总盘点,如有差误,应及时向分厂及厂领导提出,并查明、清理。 6 各独立核算单位的材料、产品库存不得超过厂定的限额标准。中心库发现超额时,应及时向厂领导反映。 7 各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帐、中心库的厂保管帐作为厂财务科的汇总核算依据。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5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87亿元,同比增长7.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124.1亿元,同比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同比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2亿元,可比增长0.3%;进出口总额1.71亿元,同比增长91.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4元,同比增长10.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0元,同比增长9.52%。

从全市排名看:排名总体情况稳中有进亦有忧。其中,居第1位指标有2项:规模以上工业位增加值增幅(前移3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移2位);

居第2位指标有3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前移4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移1位)、进出口总额(保持不变);

居第3位指标有1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前移2位);

居第6位指标有2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不变)、地区生产总值(预测下滑1位)。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85:30.85:57.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74亿元,同比增长2.9%,下降0.4个百分点(保持在合理区间),趋于平稳;

第二产业完成17.54亿元,同比增长9.7%,下降2.2个百分点,趋于下降态势;

第三产业完成32.59亿元,同比增长7.4%,下降0.2个百分点(保持在合理区间),趋于平稳。

从行业指标看: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87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增速(8.2%)0.5个百分点,低于我县目标增速(8.5%)0.8个百分点,与计划目标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9.6%,增幅同比上涨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24.1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与去年同期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2亿元,可比增长0.3%,增幅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1.71亿元,同比增长91.9%,增幅同比上涨30.7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4元,同比增长10.12%,增幅同比上涨2.17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0元,同比增长9.52%,增幅同比上涨0.51个百分点。

二、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25个关联指标中有6个上升幅度较大,7个下降幅度较大,具体是保费收入、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电信业务总量、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6个指标同期相比分别上涨9、18、3.6、14.6、7.5和19.2个百分点。建筑业、航空运输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零售业商品销售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和当期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等7个指标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7.9、5.8、13.7、3.2、5.6、3.1和6.8个百分点。

(一)gdp运行情况。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87亿元,同比增长7.7%,低于全市平均增速(8.2%)0.5个百分点,低于我县目标增速(8.5%)0.8个百分点,与计划目标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6.74亿元,同比增长2.9%,下降0.4个百分点(保持在合理区间),占gdp比重11.85%,趋于平稳;

第二产业完成17.54亿元,同比增长9.7%,下降2.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30.85%,趋于下降态势;

第三产业完成32.59亿元,同比增长7.4%,下降0.2个百分点(保持在合理区间),占gdp比重57.3%,趋于平稳。从行业指标看: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7.8%,上涨9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5.1%,上涨18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同比增长9.1,上涨3.6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4.6%,上涨14.6个百分点;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5%,上涨7.5个百分点;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27.2%,上涨19.2个百分点。建筑业、航空运输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零售业商品销售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和当期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增速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7.9、5.8、13.7、3.2、5.6、3.1和6.8个百分点。从全市排名看:规模以上工业位增加值增幅位居第1,排名前移3位;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第1,排名前移2位;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第2,排名前移4位;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第2,排名前移1位;

进出口总额位居第2,排名保持不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第3,排名前移2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位居第6,排名保持不变;

gdp位居第6,排名下滑1位(预测);

(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2019年度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目标是27708元,同比增长9.0%。一季度,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77元,同比增长9.05%,低于全市平均增速(9.24%)零点一九个百分点,高于全县目标任务零点五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5,趋于稳中有升的态势。

(三)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44亿元,同比增10.4%。1至4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48亿元,同比增幅10.5%。1至5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6亿元,同比增幅10.6%。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县gdp产业结构不平衡。主要原因:一是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多数为小微型企业,规模较小,培育入规空间有限。二是房地产市场供需趋于相对饱和状态,城区常住人口购房意愿不强,加之国务院对房地产业发展调控,政府刺激房地产消费政策相继取消(去库存政策),同时,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大幅度下降,各银行相继出台限贷政策,农民工进城购房人数逐渐减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房屋户型、停车场所、环境绿化等配套设施要求提高,造成配套设施完备的房屋不愁消,配套设施不齐全的房屋销量明显下降,形成房地产市场销售“冷热不均”。三是电商发展放缓,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商实体不多,通羊仓储配送中心迁至武汉,对我县邮政业务总量带来一定影响。四是上年度单位计提养老金、补发工资等公共服务支出暂未支付。

(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去年同期,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06元,增幅8.69%,全市排名第一。今年一季度,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77元,增幅9.05%,低于全市平均增速(9.24%)零点一九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五,高于全县目标任务零点五个百分点,全市排名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劳动者技能单一,学历较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二是随着“两化融合”的推进,企业招工对专业岗位需求较大,门槛较高,符合中高薪招工条件的技术型人员存在流失趋势。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个数减少16个。主要原因:一是新开工项目下滑。市委、市政府实施“三抓一优”和项目考核拉练,各县市区都在你追我赶、比拼发展,项目入库力度空前,导致今年项目入库储备减少。二是项目入库通过率较低。市统计局项目入库现场核查要求越来越高,一些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额度的匹配、施工现场条件具备、项目简介牌缺失等原因,影响项目入库。三是上半年雨季时间长,影响了项目的开工和入库。

按照县委、县政府“双过半”和“保三争二”的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压力,一是一季度gdp中几项主要数据指标下滑幅度较大,二季度我县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13亿元,同比增长25.72%,才能完成上半年目标增速8.5%,完成压力较大;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省市调控压力较大,元至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控制在11%以内,突破增幅12%难度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监测和调度。继续实行“一月一分析、一季一调度”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经济指标运行分析,特别是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进行科学调度,确保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

(二)加大企业培育。加强工业入规和服务业入限政策宣传,制订奖励措施,提高企业入规和入限积极性;

加大新注册企业的培育力度,争取一批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入规、入限。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6

发票的内部管理首先要保证发票的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安全意识,应制定详细的《发票应急预案》,确保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存储过程中发生的被盗、火灾、鼠咬、霉变等事故中都能及时有效地处置。

(一)运输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处置

在各类发票的运输中,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专车运输、专人看管,坚持“四不”原则(票不离人、票不开箱、不携票留宿、不携票办事)。

(1)为保障发票运输安全,在运输发票前要认真检查车况,车辆必须是全封闭铁皮车,保持通讯畅通;

(2)当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要在第一时间向本单位的主管领导和发票管理部门报告;在发生有人受伤的情况下,及时通知“110”和“120”,在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请公安部门协助,确保发票的安全;

(3)如果事故与故障不能及时排除的情况下,单位的主管领导和发票管理部门要安排接应车辆或联系最近的税务机关协助,以确保发票安全。

(二)突发被盗事件的处置

增值税专用发票库房设在办公楼内,库房出入口应安装防盗门,在发票库房安装电子保安防盗系统,同时配备报警器。每次发票管理员进入库房时都要提前通知相关人员解除警报,出入库房时要双人双锁。一旦发生被盗要按以下程序办理:

(1)向公安机关报案。值班人员、保安人员、管理人员及在场的本单位人员一旦发现发票被盗、被抢丢失,首先保护好现场,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2)向上级机关报告。在向本机关领导报告的同时,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上报到省局,同时查明票证字轨、号码和数量。

(3)向友邻税务机关发出协查函件,请求帮助协查。

(4)确实无法追回的,要报上级机关审批核销,并在有关媒体上声明作废。

(三)突发火灾事件的处置

发票库房应安装防爆灯,配备应急照明灯;安装自动烟雾报警装置,同时配备2个可供20——30平方米房间灭火的干粉灭火器。

(1)一旦发生火灾,报警系统会报警,报警后,保安和发票管理员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切断电源,同时按报警程序通知有关部门;

(2)在消防人员到来之前,以本单位兼职消防人员为主,其余人员均有义务参加扑救。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迅速组织人员开展自救,控制火势漫延;

(3)消防车到来之后,一切听从消防指挥人员的指挥,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使用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积极参与灭火,把损失减小到最小。

(四)突发鼠咬、霉变事件的处置

为了防止发票因潮湿发生霉变,在发票库房安装防潮排风扇,暖气加罩,防止漏水造成发票的损毁,平时禁闭库房门,并定期撒放灭虫、灭鼠药,防止虫、鼠咬破发票。发生鼠咬、霉变后,要利用防潮排风扇进行通风,情况严重时,在有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晾晒。

二、树立管理意识

认真执行发票管理的有关制度,落实动态管理办法,保障发票的合理、有序的供给。

(一)发票印制管理

(1)普通发票的印制管理

按照省局集中印制,分级管理的原则划分印制权限。县、区局按季向市局报送下一季度普通发票使用计划,市局按照适度库存(掌握在5%-10%),保障供应的原则,向省局上报印制计划。

(2)企业衔头发票的印制管理

需要印制企业衔头发票的单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财务和发票管理制度健全,且统一发票格式不能满足经营需要的,可以申请印制有本单位名称的发票。印制企业衔头发票,必须是机打发票,开票软件必须有发票购领、开具、结存、作废、缴销和丢失等记录和查询功能,打印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功能,逐笔开具发票信息导出报税务机关功能。开票软件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可向当地税务机关提出印制申请。印制数量应以一季度使用量为准,最长不得超过半年的使用量。印制前,各县、区局对每户印票单位进行调查预测,对印制数量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发票存量过大。

(3)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印制管理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印制由国家税务总局指定企业印制,县区局于3月31日以前将下半年的印制计划报送市局,8月31日以前将下一年度上半年的印制计划报送市局,上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与增值税普通发票印制计划必须以局发文形式报送;市局于4月5日前将下半年使用计划审定汇总后报送省局,9月5日前将下一年度上半年使用计划审定汇总后报送省局。

(二)发票领购管理

发票的领购包括上级领入、下级领购、退回上级等。上级领入即向上级领入发票入库,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由征管信息系统自动出号;退回上级按照“后入先出”的原则进行。下级领购发票出库时,双方必须核对出库单与实物的代码和号码,核对无误后,方可出库。需退回上级的发票,上级通过征管信息系统查询确认调出发票的单位及票种,调出单位将发票退回上级。

(1)普通发票和企业衔头发票的领购

普通发票和企业衔头发票的领购实行按季领取的原则,各县区局应按照领购计划原则上一次领取,如有特殊情况可存放市局库房;每季度要对企业衔头发票的领购、使用、结存情况进行分析,对印制较多的企业要采取限量供应或其他有效监控措施,杜绝各类问题的发生。

(2)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领购

市局每季度到省局领取下一季度的发票,县区局原则上按季领取,特殊情况可随时领取,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进行入库验收,可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开箱检验其质量,对有缺号、重号、缺联、重联、漏章、错章、上下联错位、无防伪标识或防伪标识不全、不清等问题的发票应另行造具清册,由税务机关封存,报告上级机关处理。

(3)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动态和征收管理变化情况,合理制定发票计划,保障发票满足供应

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掌握发票用量变化,保证供应各类发票;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和征管改革动向,掌握新政策、新措施对发票使用的变化影响,尤其是新启用票种,要提前做好发票计划,对发票进行预储,随时掌握发票用量的变化,并做好发票用量的预测。

(三)发票的日常保管

(1)普通发票的保管

普通发票实行专人专库保管制度,做到“三清、三专、六防、六不准”。“三清”即手续清、帐目清、责任清;“三专”即专人、专库(柜)、专帐;“六防”即防火、防水、防盗、防潮霉变、防虫蛀鼠咬、防丢失;“六不准”即不准相互转借、转让发票,不准出现帐实不符现象,不准擅自调账,不准擅自处理空白票,不准擅自销毁发票,不准在发票仓库违章堆放其他物品。

(2)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保管

在做好上述保管制度的同时,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a)应按规定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b)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行两名以上专人管理,建立专用发票帐册,及时记载专用发票的领购、发放、结存情况,做到帐实相符;

(c)必须建立专门存储专用发票的库房,不得与其他票证混库;

(d)增值税专用发票坚持每月盘存一次,并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盘存报告表;

(e)库房必须达到存储安全标准,具备“防火、防盗、防水、防虫蛀鼠咬、防潮霉变、防丢失”条件。库房内配备防潮、防鼠、灭火装置、安装防爆灯、应急照明灯,安装防盗自动报警装置、报警装置系统运行正常;

(f)增值税普通发票按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进行保管。

做好各类发票的入库、调拨、退库工作,准确登记有关帐表,每月月末做好库房盘存,做到帐实相符。

(四)发票缴销管理

由于发票换版、次版、毁损等原因而需要销毁的发票由县区局发票经办人员填写《发票核销申请审批表》,经本单位领导和主管局长审批后上报市局统一审批核销。做到按时上报,及时销毁,严防失控。

(五)发票库存管理

(1)建立发票需求大户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发票需求信息;

(2)根据历史记录确定监控点,重点注意节假日等特殊时间点发票需求的变化;

(3)掌握因税源变化对发票需求的影响,随时掌握新开业户和注销户的的增减变化情况对发票需求的影响;

(4)密切关注例如本地区国民经济增长、税收任务的增加、税收政策的变化等因素对发票需求的影响。

(六)发票库房的日常监管

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发票库房保管制度及业务规程,定期、不定期或出入库房时巡查库房的各种安全设备和用具,注意各种设施的完好有效程度,提高防范意识,对已接近老化的设备要做好预防措施,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并根据季节的变化预防各类灾害和事故的发生。

三、树立协调联动意识

发票管理不单单是一个部门的责任,涉及到征管部门、流转税部门、财务部门等,要想把发票管理好,就要和各有关部门建立起协调联动机制,树立协调联动意识。

(一)与征管部门的协调联动

征管部门是普通发票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票种的增加、减少和启用都由征管部门做出决定,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协调联动,为合理制定普通发票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与流转税部门的协调联动

流转税部门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金税工程”也由流转税部门负责,一般纳税人的增减决定着增值税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使用量增减,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协调联动,为合理制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计划提供依据。

(三)与财务部门的协调联动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7

而在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执行两年多后,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库存高企、销售乏力等不利局面,随着近期接二连三的房企破产,房地产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那些适应市场、及时应对的企业将是未来市场中的王者。

今年4月浙江杭州和广东顺德的三家小型房产公司相继破产,而在去年仅北京、武汉、四川就有上千家房企“消失”,房企洗牌速度正在加快。

巴菲特说,潮退之时,才会发现谁在“裸泳”。在楼市下行区间,房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也正在悄然进行中。

而地产“奥斯卡”将成为这一风云变幻的见证者,也将成为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引领者,不光总结经验教训,还要表彰优秀企业、推广先进模式,为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在库存高企、销售不利的压力下,“降价跑量”成为今年楼市的主旋律。今年4月份,国内70个大中城市房价,有超过6成同比下降。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与3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3个,持平的城市有24个,上涨的城市仅有3个。

而掀起“降价跑量”大潮的恒大、万科、富力、龙湖等品牌开发商,也获得了丰厚回报,依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恒大地产(03333.HK)今年4月单月就实现合约销售额81.9亿元,合约销售面积138万平方米,相比3月份大幅上涨103.5%和126.4%。恒大地产1-4月累计销售额达164.5亿元,已完成今年800亿元销售目标的两成。

今年一季度,万科A(000002.SZ)销售额也过百亿,共实现结算面积75.4万平方米,结算收入10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3%和32.1%。

富力地产(02777.HK)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也徘徊在百亿关口,截至今年4月底,2012年富力地产共录得销售收入95.26亿元人民币,总销售面积达约75.21万平方米。

数据显示,上市房企综合实力前20的标杆房企中,有14家了一季度销售数据,总销售额达1302.93亿元,其中6家一季度销售额超过全年目标的20%。

业内人士认为,二季度为传统销售旺季,销售量一般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预计今年下半年房企的销售业绩会较高于上半年。这些现象无疑都将极大地提升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为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鼓气加劲。

与此同时,保障房成为今年楼市的一大亮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已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28万套,开工率为30%,基本建成150万套,完成投资2470亿元。按计划,201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部分房企也加入到了开发建设保障房的大潮中,地产奥斯卡今年也新设立了“2012中国最佳保障房开发建设城市”奖项。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8

实体经济稳中有进,企业生产有所回暖

如前所述,三季度我国实体经济探底的特征明显,新的变量和动能在不断累积,消费、投资、进出口“三驾马车”都形成了一系列好转的信号,经济总体平稳,而且稳中有进、稳中有为。

1. 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

实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L”型运行的拐点期特征明显。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稳中有升。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52.8%,有效地保障了就业增长、节能减排和经济稳定。

从产业构成来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形成了一系列重大亮点。全国夏粮总产量13926万吨,比上年减少162万吨,下降1.2%,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总产量3278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万吨,下降2.7%;秋粮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也有望获得好收成。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工业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个和3.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2%和32.6%,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和1.2个百分点。

2. 消费形势稳定,对经济增长发挥基础性作用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48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8344亿元,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其中7、8、9月3个月的增速分别为10.3%、10.6%和10.7%,呈现出良好回升态势。

受到消费结构提升和居民收入增长的共同影响,我国消费形势保持稳定,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4940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542亿元,增长10.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5614亿元,同比增长11%,商品零售212868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01785亿元,增长7.9%。在商品构成上,也呈现出耐用消费品成为消费新热点的情形,消费的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讯和居住类商品增长较快,通讯器材增长12.7%,家具增长13.9%,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5.4%。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7%,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5%。

消费新模式也在不断发展,而且逐步成为我国消费的主流业态,并为消费增长贡献了良好的支持。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34651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7950亿元,增长25.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的增量相当于整个社会消费品增量的28%以上。

从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来看,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1%,成为“三驾马车”中对经济增长最大的支撑因子,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3.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趋稳,民间投资增速明显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暖,投资结构略有改善。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690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三季度整体情况较好,7月、8月和9月当月投资分别增长3.9%、8.2%和9%,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402亿元,同比增长21.8%;第二产业投资167497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投资246008亿元,增长11.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3245亿元,增长19.4%。

国有投资持续发力,民间投资显著提升。国有控股投资151617亿元,增长21.1%;民间投资261934亿元,增长2.5%,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4%。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是2.5%,比1-8月份加快了0.4个百分点,而且9月份当月民间投资增长4.5%,比上月加快了2.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

从投资的可持续性上来看,虽然保持平衡但总体偏紧。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442238亿元,同比增长5.9%,超过投资支出15332亿元,约相当于一周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67663亿元,增长22.6%,投资资金总体偏紧。

4. 进出口形势总体回暖,直接投资呈现逆差

进出口增速保持稳定,但月度间的波动明显。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75318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0585亿元,下降1.6%,收窄1.1个百分点;进口74733亿元,下降2.3%,收窄2.4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25852亿元。但月份之间的数据波动明显,8月月度出口、进口分别增长5.9%和10.8%,为2014年11月以来月度出口、进口首次实现“双升”;9月份,进出口总额21679亿元,同比下降2.4%,出口12231亿元,下降5.6%;进口9448亿元,增长2.2%。

贸易商品结构优化,地理方向持续改善。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为出口主力;民营企业出口增长2.3%,占出口总额的46.5%,继续保持出口份额首位。对“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出口增长,前三季度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出口分别增长14.9%、14%、11.7%、9.6%和7.8%。

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快速增长,长期资本项目逆差几成定局。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29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90.3亿元,同比增长4.2%(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9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54家,同比增长2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2亿元,同比增长1.2%。同期,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653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8827.8亿元(折合1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9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1062.9亿元(折合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56.9%。前三季度,我国长期资本项目的逆差达到2737亿元,约合416亿美元。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三去一降一补”成效突出

通过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淘汰僵尸企业,把一些优质的资源转移到适合消费升级的产业部门上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促进产业的升级,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持。从前三季度的关键指标来看,“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如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持续减少等。商品房待售面积自3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减少。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4%,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0.17元。前三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3.4%、20.5%和20.1%,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5.2个、12.3个和11.9个百分点。

此外,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6%,自4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85950亿元,同比下降0.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47%。实体经济探底企稳的特征明显。

资产市场基础良好,运行风险有所上升

资产市场的基础是价格、收入,从上述领域的运行来看,保持良性运行的较好状态。但延伸到资产市场内部,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金融市场,均呈现出风险上升的特点,整体局势不明朗,部分矛盾的走向多样。

1. 物价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农村上涨1.8%。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4.1%,衣着上涨1.5%,居住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下降1.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4%,医疗保健上涨3.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4%。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1.2%,鲜菜价格上涨12.3%,过于集中于居民的生活,物价在总体趋势的情势下,对低收入群体的压迫感较为明显。

企业的通缩压力大幅减少,但正向供给冲击的效应未能有效展现。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上涨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环比上涨0.5%。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9月份同比下降0.6%,环比上涨0.4%。尽管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但总体上未能实现经营模式、生产技术和产业链的创新。

居民收入增长保持稳定,在加速折旧的影响下,居民收入做到了与GDP的基本同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与GDP增长保持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7元,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8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82,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626元,同比名义增长8.1%。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649万人,同比增加95万人,增长0.5%。三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元,同比增长5.9%。

2. 金融市场运行稳定,信贷结构有所改善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5.43万亿元,同比增长2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3.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51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1852亿元。

前三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630.31万亿元,日均成交3.35万亿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长56.5%。其中,同业拆借、现券和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分别同比增长75.6%、61%和52.9%。9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25%,水平略有上升,但总体保持在合理水平;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28%,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16个和0.27个百分点,增幅比同业拆借显著,市场呈现出小幅扭曲。

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5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4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2.81万亿元,同比少增188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6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0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841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656亿元。值得关注的是,9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6亿元,同比少减3186亿元。

而在贷款领域,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09.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16万亿元,同比多增255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7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2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2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50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4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112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1643亿元。

3. 房地产市场火爆异常,高杠杆风险迅速积累

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459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比1-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1%。房屋新开工面积1226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6.7%。

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价量齐涨的情况。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51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7.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0208亿元,同比增长41.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3.2%。据此测算,商品房的平均房价同比上升11%,而住宅的平均房价同比上升13%。

去库存的效果表现良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9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1%。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612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1804万平方米。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4711亿元,15.5%。

杠杆水平上升明显。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4711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比1-8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5895亿元,增长1.2%;利用外资113亿元,下降50.8%;自筹资金36574亿元,增长0.8%;其他资金52129亿元,增长35.6%。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29618亿元,增长31.5%;个人按揭贷款17508亿元,增长51.4%。债权性融资占房地产融资结构的72%,整个市场的杠杆率明显上升。

财政收入转入低速增长 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大

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400亿元,同比增长5.9%,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而财政支出则保持快速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956亿元,同比增长12.5%。支出超过收入的规模达到14556亿元,收支矛盾进一步尖锐。

1.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营改增减税效应显现

前三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628亿元,同比增长4.4%,同口径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6772亿元,同比增长7.2%,同口径增长9.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00881亿元,同比增长6.6%,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3%,财政收入的质量有所下滑。1-9月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第一,国内增值税28014亿元,同比增长23.8%。主要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原营业税纳税人改缴增值税形成收入转移体现增收。其中,国内增值税(不含改征增值税)增长2.7%。

第二,营业税11405亿元,同比下降20.4%。主要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原营业税纳税人改缴增值税,收入在增值税科目中反映,体现为增值税增收、营业税减收。

考虑收入在税种间转移因素,将改征增值税与营业税合并计算,1-9月累计增长11.4%,其中上半年增长24.2%,7、8、9月则分别下降10.9%、17.6%、21.3%,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政策性减收效应逐步体现。

第三,国内消费税7953亿元,同比增长0.4%,主要受产销量下降影响,卷烟和成品油消费税减收较多。

第四,企业所得税24162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金融业企业所得税7634亿元,增长6.4%;工业企业所得税5843亿元,增长0.6%;房地产企业所得税3035亿元,增长25.4%。

第五,个人所得税7903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受二手房交易活跃等带动,财产转让所得税增长27.2%。

第六,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9091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关税1887亿元,同比下降0.4%。今年一、二、三季度,进口环节税收增幅分别为-9.3%、2.6%、6%,主要是受部分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回升等带动一般贸易进口逐步转降为升的影响。

第七,出口退税8575亿元,同比下降10.8%。主要是去年同期退税进度较快,基数较高(增长11.8%)。

第八,部分小规模的中央税收下降。车辆购置税1912亿元,同比下降10.8%。主要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性翘尾减收的影响。印花税1738亿元,同比下降35.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031亿元,同比下降49.7%。

第九,资源税与土地税收的情况。资源税收入规模为670亿元,同比下降15.8%。受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较快增长等影响,契税3158亿元,同比增长11.7%;土地增值税3280亿元,同比增长13.7%。另外,房产税1561亿元,同比增长4.9%;耕地占用税亿元,同比下降0.2%;城镇土地使用税1620亿元,同比增长3.4%。

第十,非税收入20519亿元,同比增长2.8%。

预期第四季度,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营改增政策性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等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依然严峻。

值得关注的是9月的税收数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8243亿元,同比下降0.7%,主要是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等影响。

2. 政府性基金增速较快,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为主要推力

第一,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1-9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29777亿元,同比增长11.3%。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3294亿元,同比增长6.6%;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26483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3306亿元,同比增长14%。

第二,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1-9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28121亿元,同比增长7%。中央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1471亿元,同比下降15.6%;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26650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3348亿元,同比增长8.2%。

四季度财政政策预期

1. 加快财政体制和税制改革

根据已经出台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将一些适宜地方政府负责的事务交给地方,减少中央和地方职责交叉、共同管理的事项。选取部分领域率先启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并择机出台中央和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考虑地方财政承担能力的切实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理相关收费基金。研究落实行邮税调整方案,规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继续配合做好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等立法工作。

2. 提高预算执行效能

一是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严禁采取“空转”等方式虚增收入。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坚决不收过头税、过头费。密切跟踪财政收入形势,加强分析、妥善应对。

二是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坚持预算硬约束,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及时批复下达。动态监测预算执行情况,推动财政拨款规模较大的重点单位加快预算执行。督促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财政资金下达后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是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继续按规定清理收回两年以上结转资金,同时加强对两年以内资金的清理盘活。加大清理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存量资金力度。稳妥推进国库现金管理,研究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

四是加快内部控制建设。在财政部门全面建立和实施内控制度,重点聚焦预算管理、资金分配等业务环节,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和严格的问责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3.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一是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研究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的立法工作。出台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标准化合同范文和分行业合同。推动PPP融资支持基金顺利运行,带动更多项目落地实施。严格规范运作PPP项目,确保项目实施质量。

二是发挥好各类财政性投资基金的作用。对保留的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竞争性领域专项,控制资金规模,突出保障重点,逐步改变行政性分配方式,主要采取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

三是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目录编制工作,进一步扩围增项,在更多领域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探索推进第三方评价。

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落实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的政策。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范围。开展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产品政策试点。推进批量集中采购改革,降低政府采购成本。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9

在日前公布的全国31个省区市2011年上半年本地生产总值GDP数据中,共有28个省份的GDP增速出现了同比下降。增速降幅最大的是上海和海南,分别为9.60%和9.00%。GDP增长率排名垫底的北京,其增速也回落了4个百分点。

对此,有专家认为,绝大多数省份经济增幅放缓,说明中央调整经济结构成效开始显现,GDP崇拜画上句号。然而,真的有这么乐观吗?

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自去年10月央行启动加息以来,累计8个月的紧缩调控已令宏观经济整体出现增长放缓的迹象。全国GDP从去年全年的10.3%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9.7%,继而在二季度下降至9.5%。在全国经济整体减速的同时,地方各省经济增速岂可能不减?如果减速本身就能自动带来结构调整之功,那么金融危机时,2009年一季度仅6.1%的增速岂不是意味着彼时的结构布局最为合理?但众所周知,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中断,结构进一步恶化正是拜彼时推行的“4万亿”所赐。

其次,在这31张GDP成绩单上,除北京和上海外,其他29个省区市上半年GDP增速均超过全国9.6%水平,其中28个省区市增速更是在两位数以上。有媒体统计,在已经公布的24个省市自治区的全年GDP增长目标中,增速高于10%的有20个,低于10%的仅有4个。如此裸的GDP崇拜何谈画上了句号?

此前经济数据显示,在信贷紧缩下,工业生产有所萎缩,实体经济进入库存消化状态。4月份时,虽然在去库存的影响下,工业数据表现平平,但全国各地“电荒”频现,说明结构不仅未得到优化反而有所恶化。

6、7月PMI数据虽然逐月回落,但经季调后环比仍呈上升趋势,意味着随着库存的逐步释放,工业生产有望触底回升。其中重工业回升更是6月经季调后PMI环比上升的一大原因,尤其是金属行业表现最为抢眼。

不仅如此,房地产调控的不断加码并未给房地产投资带去多大影响,房地产活动依然维持坚挺,并且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在保障房和水利投资的支持下,日后仍会取得稳定增长。

调结构所依赖的消费增长虽然保持平稳,但在通胀高企的负利率时代,居民消费意愿受到压制,家电和汽车销售的优惠政策也宣告到期,难以期盼未来能取得多么大的突破。

其实,考虑结构是否得到优化,不必拘泥于各组数字的涨跌,只要想想收入分配是否取得改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否得到缓解,社会公平是否得以促进,那么答案就一望可知。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10

看多理由

因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且通缩风险大于通胀风险,政策放松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随着利率下调带来企业财务成本的下降,以及房地产市场回暖带来投资及经济的回暖,市场在下半年可能逐渐企稳并小幅回升;随着现金流回笼、资产负债率下降以及库存回升,下半年房地产开发商将会加大开工力度,对整个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将会有所加强。

从季调后环比增速来看,二季度经济数据比一季度小幅回升了0.2个百分点至1.8%,经济环比有触底的迹象。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显效,三季度GDP增速会重回8%以上。目前我国A股市场已经反映了对经济的悲观预期,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不大,可关注前期超跌的周期股可能带来的投资机会。

2132点与1664点都是股指与货币的共振低点,而两者出现的技术点位与时间、底部的确认与反复、货币政策的转向以及对降准降息的漠然等现象都非常类似,结合政策来看,当降息进入中期阶段时,超跌的股指随时可能出现反弹。

看平理由

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成本上升,惜贷情绪增加,再加上国内投资收益率下降至平均贷款利率以下等因素,政策刺激空间非常有限,对私营部门投资的带动作用也会下降,因此经济反弹的力度并不强。下半年市场的主导因素在于库存周期回补后预期的改善,A股市场将在2200~2500点震荡,在年底向上突破。

总体来看,股市仍无趋势性机会,相对更看好债券。就结构而言,短期内周期股弱于非周期股的情况或将持续,大盘股仍暂时优于小盘股。

前期政策放松带来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所企稳、“十”召开之前维稳政策氛围主导、通胀回落有利政策操作空间和海外风险阶段性释放等因素有利市场于三季度有所企稳回升,但总体上升空间有限。

看空理由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11

一、上半年国际市场价格情况回顾

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现良好态势,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总水平在年初下降4.23%后,2、3月份连续上升2.58%和3.75%,二季度更是连续上升,按月环比涨幅分别为5.13%、2.32%和0.74%。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总体上涨3.01%,其中工业原料和能源产品价格上涨2.37%,农产品价格上涨5.73%。6月份,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水平比去年底上涨了10.5%,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95%。

(一)粮食价格波动上涨

经过去年的持续大幅上涨后,今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在高位波动上升,特别是6月份出现大幅上涨。前两个月,小麦、玉米、大米3种粮食现货平均价格环比波幅在1%,3、4月份出现1.2%的下跌,6月份大幅上涨6.16%,前6个月平均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2%。其中,小麦价格波动上扬,期货价格达到11年来的新高,玉米价格2月底涨至十年来的高位后略有回落,大米价格呈波动上升走势。6月份,大米、小麦价格比去年12月上涨7.13%和7%,玉米价格比去年12月下降1.12%。

(二)食用油价格大幅攀升

今年上半年全球植物油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其中豆油价格涨至近三年来的最高,而亚洲棕榈油现货市场也全线飙升,创下了9年新高。6月份,豆油、棕榈油价格分别比去年12月上涨了17%、51%。

(三)原油价格保持涨势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今年1月份下跌12.1%后,保持连续上扬的态势,2―6月份环比涨幅分别为8.42%、5.42%、8.06%、1%和3.8%。6月份,纽约、伦敦原油期货价格平均分别为每桶67美元、70美元,比去年12月份水平上涨了8.1%和12.9%,与去年同期比分别下降5.6%和上升0.2%。

(四)化肥价格大幅走高

一季度国际化肥价格呈持续上涨走势,二季度开始走势略有分化,但仍在高位震荡。6月底,美国海湾地区尿素价格、新奥尔良合成氨价格、美国坦帕散装磷酸二铵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了18.8%、2%、71%。

(五)金属价格总体上涨

6月份,6种基本金属价格比去年12月份上涨1.5%,同比上涨22%。其中铝、锌价格比去年12月下降4.1%、17%,铜、铅、锡、镍比去年12月上涨4.3%、42.5%、27%和20%。期间,锡、镍价格在一季度连续突破历史新高,而铅价在6月份也连续创造新高。此外,6月份黑色金属比去年底上涨4%,同比涨约12%。

二、下半年国际商品市场有望继续上升

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保持稳定,美国、日本、中国、欧盟等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带动市场需求旺盛,同时,投机资金数量有增无减,对商品的炒作日益频繁,是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的两个主要原因。从今年后期看,美国经济经过了几个月的徘徊之后,在制造业将进入扩张期的带动下有望回升,备受瞩目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转机,同时欧洲与日本经济明显在复苏过程中,中国经济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运行将更加稳健,这些都从宏观上为商品市场提供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第三季度钢材、石油、金属等商品市场需求有望快速增加,而同时农产品总体继续处于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国际商品价格总体将继续保持升势。

(一)粮食价格继续高位小幅上升

上年度全球粮食减产,虽然今年粮食产量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全球粮食消费量将继续大于产量,库存将降至近十年来的较低水平。在增加的消费中,除人口和牲畜的消费增加外,工业消费已经成为粮食需求新的增长点。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07/08年度美国乙醇用玉米将由上年度的5461万吨大幅提升至8646万吨,增加58%,占当年美国玉米产量的27.3%。预计今后几年,美国用于生物乙醇加工的玉米将会每年增加1780万吨左右。因此,预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将继续呈坚挺走势。

(二)植物油价格继续上升

国际市场大豆需求持续增加,部分油脂油料主要进口国产量增长较慢,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些国家的进口需求仍会保持强劲势头,预计本年度全球大豆贸易量将比上年度增加4.95%,油脂油料价格将继续有所上升。

(三)原油价格小幅上升

国际能源机构(IEA)发表的最新月度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将达到8610万桶,与去年相比,日均需求量将增加2%,即170万桶。今年出现全球性石油供应紧张局面的可能性加大,因为市场需求大于预期,且欧佩克及其他石油生产地区的供应水平低于平均水平。虽然欧佩克将在冬季之前加大产出以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但在7―9月期间,原油及燃料的库存势必从当前的略有盈余转为出现缺口,届时OECD成员国的库存水平每天可能减少150万桶。在供需基本面上,美国汽油消费高峰已经到来,随后的飓风季节也可能影响原油生产,而欧佩克仍在执行减产协议,不愿意调整其原油产量。此外,尼日利亚、伊朗等主要产油国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对油价上涨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化肥价格高位趋降

从后期走势上看,化肥走势将进一步分化。近期,尿素需求较为平稳,市场在平淡中运行,市场成交量不大,价格不会明显变化。而2007年对钾肥的需求迅速增加,各国钾肥库存相继告罄,粮食、生物燃料等原料的种植需要大量的钾肥。据报道,印度市场每年需要360―380万吨氯化钾,需求量年均增长3―5%。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氯化钾进口国,两国的需求量几乎占世界的1/3。目前南美、北美国家对钾肥的需求也在增加,预计氯化钾价格会突破上升。总体上看,国际化肥价格预计会略有下降。

(五)糖类价格下跌

目前,全球食糖市场正面临着严重的供应过剩问题。美国农业部预计2007/08榨季全球的食糖产量将达到1.633亿吨(原糖值),较2006/07榨季增加200万吨,增产主要是来自巴西和印度,此外预计2007/08榨季全球食糖消费量达到1.494亿吨,全球期末库存增至4500万吨。

(六)纺织纤维小幅上涨

美国农业部最近报告预计2007/0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23万吨,比上年度减少0.7%;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774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06万吨,增幅3.97%;进口量为917万吨,比上年度增加94万吨,增幅11.46%;期末库存为1115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12万吨,降幅9.15%。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认为,由于未来中国的需求增加,2007/08年度全球棉花价格预计将涨至每磅0.65美元,较一年前上涨0.07美元。

(七)有色金属总体高位运行,部分品种可能大幅走低

美国商务部最近的数据显示,最近美国新屋销售急剧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因房地产低迷导致经济衰退的忧虑。近期国际铜市大幅拉锯。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国数个大型矿场酝酿罢工,加上LME铜库存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麦格理银行预计,2007年全球铜均价为7000美元/吨,较此前预期提高了22%。铅精矿和精铅供应紧俏,库存减少,市场普遍担忧后期供应将出现缺口。同时,投机资金技术性投机买盘以及空头回补买盘拉升,成为铅价上涨的重要动力。2007年锡的需求旺季才刚开始,在锡需求的结构性和总量增长带动下,未来锡价保持乐观。

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12

(2021年3月17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主要经济指标显现积极变化,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发展向着高质量阶段迈出坚实步伐,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一季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较快。一季度,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4.6%;二产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增长7.1%;三产实现增加值26.1亿元,增长%。增速高于去年同期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一季度,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0%。1-2月在库项目 个,3月开网预计新入库项目18个,一季度在库项目预计个可形成有效投资。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回升。一季度,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实现34.9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其中,批发业可实现销售额1.73亿元,同比增长12%;零售业可实现销售额1.51亿元,同比增长24%;住宿业可实现营业额0.15亿元,同比增长116%;餐饮业可实现营业额0.59亿元,同比增长93%。限额以上零售额可实现2.38亿元,同比增长20%。

(四)规上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县户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3%以上已净增4户规上工业企业。

(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稳增长。一季度,预计完成亿元,占年度预算26.9%,同比增长8.9%。从征管部门完成情况来看:税务部门预计完成25864万元,占预算24.7%,同比增长24.3%;财政部门预计完成22869万元,为预算29.9%,同比下降4.5%。

二、存在问题

一季度,虽然全县经济运行较好,主要指标增长较快,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规上企业培育成长缓慢。我县规模以上企业绝大多数为初级原料加工企业,从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终端产品较少,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一季度我县新增规模企业??家,同比下降68%,降幅较大,凸显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完成压力较大。由于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基数大,在库项目数量不足,部分项目受土地指标影响无法开工,导致投资进度缓慢。另外,目前统计核查趋于更加严格,直接导致我县很多项目因缺乏相关支撑无法上报。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乏力。上半年,战新产业产值增幅19.8%,低于全市18.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国能寿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信义光能(寿县)有限公司、国电寿县风电有限公司受天气影响同比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9%,低于全市31.2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2018年海宇电气、蓝博旺集团退规,中信格义受制于环评原因,基本上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导致。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加大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做好全年“小升规”和 “新建新投产”工业企业培育指导工作。加强培育库内企业运行监测,加强科学统计。同时引导规下企业规范经营,依法纳税。认真落实降成本各项措施,在减税、降费上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继续实行县领导包保联系项目机制。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单位、包保县领导和2021年工作推进目标,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强力推进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开工、早入库、早投产。一季度计划开工30个项目,确保能够入库形成有效投资。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工业存量资产招商,盘活存量增量,把乡镇“小微园”和盘活闲置厂房、存量土地资源等作为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