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05 16:58:50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微课;教师培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1-0046-04

一、当代高职教师独特的能力和素质

现代职业教育对高职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素质,当代高职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方面,高职教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机器设备原理有较深的掌握;另一方面,高职教师特别需要把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掌握专业教学所需的实践能力。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应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释一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工程学科的教师,应能够掌握一些工程设计或施工的基本原理,解决设计、生产和使用中的实际问题。高职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应始终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使理论联系实际成为教育的核心思想。

(二)实践教学的能力

高职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行业或企业专家的素质,即“双师”素质。高职教师应具有将本专业课程加以优化的能力,能够将课程内容、学生能力和岗位需求统筹考虑;具有把教学内容归纳成系列实践教学的能力;具有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能力;具有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案、考核方案等全过程的管理能力。高职教师应对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十分了解,能够将职业能力分解重组成教学单元,并开展优化高效的教学活动。高职教师要有一定的社会能力,能够进行实训条件的开发和设计,能够开展校企合作,能够率领学生开展校内外的实习和实训。

(三)信息素质

高职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信息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开展学习和教学的能力,并能通过选择信息源、检索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评估信息、利用信息开展教学活动;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习平台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高职教师的信息素质还包括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并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师应能掌握本专业教学的计算机软件,会独立开发学习资源,能够开发和制作网络课程和微课,能参与非正式学习环境建设,能与学生开展网上信息交流和教学活动,能熟练掌握相关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的使用,并利用这些设备开展教学。教师还要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二、高职教师业务能力现状

(一)对高职教育本质研究不够

我国的高职教育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思想方面都与普通本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别。目前,高职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有待提高,有的教师仍沿用自己的学习经历或体验开展高职教育,表现出很强的学科教育特点,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科研上都表现出“错位”的认识。

(二)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

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是加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教师的信息素质直接制约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目前,高职教师在学习资源建设、课件制作、微课开发、网络精品共享课程开发等方面仍需不断提高。

(三)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高职教师在本学科、本专业方面的实践能力难以提高。部分教师自幼接受的是应试教育,缺乏动手操作或动手制作技能,对生活、生产、管理和制造加工等实际问题仅是通过书本了解到的。教师自己没有经历过实际工作,从事职业教育后又没有机会参与企业实践,甚至连过去掌握的书本上的知识都已经过时。有的教师只能在实训室里上理论课,而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却不了解。

三、高职教师微课设计培训的形式与内容

针对高职教师的能力现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教学委员会开展了大量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除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数字资源建设等培训项目,近年来的高职教育微课设计培训项目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校外集中培训

目前,校外培训的机构和培训班相继开班,如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以及教育部职业院校各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都有微课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培训班,各高职院校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形式对教师开展微课培训。

(二)校内集中培训

校内集中培训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培训专家请进学校,另一种是使用学校自己的教师开展培训。校内集中培训牵涉的教师人数较多,培训工作经常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发生冲突。有的学校以系、分院或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培训工作,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三)自主分散培训

自主分散培训是将培训任务下达给教师本人,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并提交微课成果,学校组织专家对教师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并计入教师考核档案。

四、高职教师微课设计培训对策

(一)注重“以赛促建”的长效策略

微课开发与制作所包含的技术比较复杂,短时间内的培训很难见到成效。学校应做好统筹规划,要以提高教师信息素质为本,以加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任务,以建设和完善学校信息环境为目的,在相关规划和方案上做长远打算。微课培训应注意循序渐进,处理好微课比赛与微课建设的关系。学校应积极参与教育部的各项信息化相关活动,如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教学信息化比赛等。通过这些信息化活动使教师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数字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微课开发打好基础。还可通过外派教师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高领军人物与普通教师的微课开发能力,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建立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微课制作团队。

(二)注重“任务驱动型自主培训”的策略

所谓“任务驱动型自主培训”模式就是以教师课程教学为设计目的,由学校提出微课建设任务,教师自愿报名,学校立项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微课设计与制作。学校可以设立项目基金,组织专家评审验收。这种自主培训模式能够符合不同的专业和课程的需求,发挥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任务驱动,激发教师在各环节上解决微课制作中的实际问题,实现边做边学,微课成果可以直接运用于学生学习。教师的在职学习有明显的目的和动机,他们非常关心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和培训效果,不会无目的地参与培训,教师微课培训必须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要充分调动教研室或院系的积极性,以专业教研室或院系为建设负责单位,保证微课的专业特点。

(三)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微课培训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必须按照专业、学科或课程开展不同类别的微课培训。教师的微课培训还应该以教师自己的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为案例开展培训,不建议进行泛泛的软件使用培训。应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录像、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围绕教师本身的教学单元开展实践性的微课制作。通过一个或几个微课制作案例让教师掌握微课制作的全部技术。学校在组织和规划微课培训项目时,不应过早地对教师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应照搬教育部或其他部门的微课技术标准,也不应限定微课的类型或种类。比如,应放松对微课视频的技术要求,不一定有格式上或高清制式上的高标准要求。再如,有的学校在培训时将微课限定为“PPT式”、“讲解式”和“情景剧式”三种。其实这种分类方法会限制教师的创新能力,也不利于教师开发出更新颖的微课。从教学需求上看,有的微课开始需要教师讲解或提问,中间需要情境展现,还有小组讨论,后面需要板书或课件展示,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综合式”的微课。

(四)注重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结合的策略

根据经验,在具体制作技术上,建议学校不搞大规模或大班型的培训。学校集中式的培训有一定的难度,大班型的培训效果也不好。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和随意性,很适合在职教师培训。建议开展网络培训,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微课制作技术交流,注意在微课制作的各个环节上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评比。比如,开展教学设计的评比,开展课件的评比,开展微课教学的评比等。

这种方式会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很有益处。但要实现网络培训,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发微课教师培训的网络课程,学校要组织教师做好微课制作所需要的数字资源和教学设计。学校应主动给教师提供微课素材,包括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及动画素材等。同时,学校要配置好相应的硬件装备,如摄像机、照相机、大容量移动硬盘、简易的演播教室等。在实践中,微课视频编辑后的文件导出过程,对计算机的要求很高,有的出现“死机”,有的出现过热重启,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计算机配置过低,所以要注意更新教师的计算机。

(五)注意培训教师和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培训教师选用上,应注意专业对口的问题。微课制作虽然依靠计算机和其他数码设备,但是与计算机专业联系不多。微课培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主要以数字媒体技术和教育技术为主,也包括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等专业知识。如果培训教师选用不当,培训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不对口,受训教师在听课时总会有培训教师有点“外行”的感觉。专业不对口的表现就是:重点知识讲不透彻,非重点知识高谈阔论。受培训教师专业背景的影响,非相关专业的培训教师善于讲解微课的概念,在微时代的学习方式、微课学习理念、非正式学习环境建设等方面讲的很多,而在教学设计和微课制作方面讲解较少,特别是在视频拍摄、非线性编辑、字幕、特技等方面讲解很少。

这种培训班带来的结果是听着很热闹,教师自己还是无法动手制作。所以应选用教育技术专业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师担当培训讲授任务,同时可根据培训教师各自的特点,组成讲师团,发挥其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在培训内容上,重点应放在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影视编导、平面设计、视频拍摄、非线性编辑等大多数教师生疏的方面,如截图、录屏、摄像摄影、配音、字幕、美工等技术,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方面也应加强培训。

(六)高职教师微课设计培训的内容

1.微课的基本内涵

具体包括微课的定义,微课的时代背景,微课的作用,微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相关理论,微课的意义和推广利用等。培训目的是使教师掌握微课的基础,使微课与相关学科融合,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2.微课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

主要包括微课选题(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微课类型,如录屏式、讲解式和情景剧式等)与微课教学设计。微课的教学设计应是教学过程的“脚本”或“分镜头”列表,教学设计应详细说明每个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案,微课的教学设计应更加强调数字媒体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如课件的运用、投影机的运用、触摸屏的运用、板书的运用等。教学课件没有限定的格式,除了PPT式课件,严格说屏幕上能展现教学内容的媒体都是课件。课件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构图与色彩等美工方面,因为课件是供多人观看的,微课是供一个人观看的,培训中应注意课件构图与微课构图的区别。培训目的是使教师能够正确开展微课选题,制定教学设计(微课脚本),制作教学课件。

3.媒体知识及加工

媒体素材包括图片、视频、动画、音频、字幕等。应了解每一种素材的收集与加工,了解这些素材的技术指标与格式转换,掌握每一种媒体素质的编辑和加工技术。如截图软件SnagIt,图像编辑软件PhotoShop,视频抠像软件Adobe Ultra,视频转换软件Format Factory,音频处理软件Gold Wave,动画制作软件Flash,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片头制作软件After Effect,等等。培训目的是使教师掌握数字媒体的编辑与加工技术。

4.非编软件操作

非编软件是微课制作的核心软件,虽然这类软件很多,但从功能和易用角度来看,Camtasia Studio比较适合高职微课制作的需要,一是功能够用,二是有录屏功能,三是容易上手。培训目的是使教师学会素材合成和视频制作。

5.摄影与摄像技术

应能够正确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了解简单的视频拍摄技术,了解简单的电视制作与编导技术,了解构图与色彩常识,了解屏幕设计美工。培训目的是使教师掌握摄影与摄像技术。

6.教学艺术

最为重要的是教学艺术,微课的本质是教学,教师在微课上的教学艺术可充分体现其教学基本功,也是微课成功的关键。包括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教学媒体、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展现的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能力等。

当前,高职微课教师培训正在全国展开。微课培训对于推动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融合,带动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加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微课培训对于深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很有针对性,主要在提高教师信息素质、提高数字资源建设水平、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效果明显。微课是一项微时代文化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技术。面对突如其来的数字化挑战,高职教育应从长远考虑,应从深化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建设终身学习环境的高度看待微课培训工作。微课对高职教育改革的作用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已经显现,我们必须迎头赶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14-06-23(3).

[2]宋明武,杨世松.信息素质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16-20.

[3]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EB/OL].[2013-12-10].http:///report/.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for Micro-lec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YANG Ming,HAO Shuang-mei

(Dalian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Dalian Liaoning 160035,China)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笔者所在广东移动江门客服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中心”)是公司的电话客户服务部门,具备呼叫中心的一般特点。为突破中心客服人员培训工作瓶颈,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开展了“微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探讨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下面将简单谈一谈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一、为什么要建设和应用“微课程体系”

(一)培训工作存在瓶颈

1、培训内容有待优化

客服人员的能力体系归结起来主要包含两大知识模块,分别为“企业业务类知识”和“客户服务类知识”。其中因培训效果难以监控和跟进,“客户服务类知识”是客服人员培训工作的难点。“客户服务类知识”主要包括电话服务技巧、投诉处理技巧、电话营销技巧等。

针对“客户服务类知识”的培训,以往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通过采购外部培训机构提供的行业相关客户服务类培训课程(以下简称“外聘课程”),一般为1~2天时间一期;另外是内部总结工作经验,开展相关知识的内部分享学习。这两种培训模式各有优劣。

外聘培训的优点一是内容具有行业普遍性,是行业共性规律的总结,可以开拓员工视野;二是外部讲师授课水平较高,可以较好地进行知识传授,学员满意度高。缺点一方面是在课程内容上很难较好地跟内部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融合;另一方面是课题和课程内容创新、更新速度慢。近年来各门课程从标题到内容都大同小异,未有较多创新,未能及时、密切结合呼叫中心业务发展实际,难以满足中心员工培训需求;再者从外聘课程培训效果的角度看,每期1~2天的外聘课程不是全部内容都适合本中心的业务流程实际,而且由于缺乏较好的后续跟踪,难以很好地落实到实际工作应用中。内部经验学习/培训的优点是其内容来源于中心员工工作实际、实用性强且内容更新迅速、培训灵活度高(不受采购流程和讲师授课排期影响);缺点则是内容局限于中心内部工作情况,高度不足,还有就是内部讲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授课效果。

基于两种培训模式的优劣,如果能将两者的优点进行融合,开发出适用的课程内容,将有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

2、培训与业务运营之间存在矛盾

其一是培训安排与话务运营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由于话务繁忙,话务指标和排班等存在的压力,难以安排一线参加在岗培训,一般只能安排员工利用休息日时间参加1/2天的系统性素质提升培训;另一方面,因排班工时紧且常有忙时加班安排,客服人员普遍感觉压力大,休息日对于客服人员放松身心显得尤为重要,故不适宜占用客服人员太多休息日时间来安排培训。再者呼叫中心一线客服人员实施轮班工作制,且每年能用于一线客服人员的培训资源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外部培训资源,故很难就某一共性课题实施客服人员的全面覆盖性培训。

其二是培训与业务工作脱节。培训与业务工作脱节方面的矛盾不仅仅是呼叫中心,也是很多行业HR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一直以来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后方支撑力量,其工作效果难以进行数据化的评估,得不到业务部门的重视;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业务发展迅速,企业做培训的HR由于日常工作难以及时密切地接触业务发展信息,往往会出现培训计划落后于业务发展或者培训计划不适合业务发展需求的情况。如何实现与公司业务的衔接、做好业务发展支撑,一直以来都是HR苦苦思索探求的问题。

3、培训要求和员工学习意愿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公司服务工作指标日趋严峻,在人员编制基本固定的情况下需要加快培养一线员工服务工作技能、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另一方面,公司业务更新速度快、服务质量考核要求高,尤其是工作时间安排紧,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导致员工利用工余时间进行学习的意愿越来越低,这与公司发展的要求相矛盾,这一对矛盾也给培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4、新生代员工的学习特点与传统培训模式之间的矛盾

一线客服人员团队逐渐以85、90后员工为主。据观察,新生代员工具有更加鲜明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的学习特点:思维活跃、新鲜感强,对“短、精、快”的学习方式更容易接受等。传统的1~2天的课堂培训模式也许并不那么适合他们,这也需要我们在培训模式上要与时俱进,进行合理创新。

(二)培训思路创新思考

基于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思考如何能够利用现有资源来突破培训工作瓶颈,在适应中心话务运营安排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展一线客服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能够真正帮助员工提升服务技能、助力公司业务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建设和应用“微课程体系”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所指的“微课程”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培训而言的,传统的课堂培训通常是大于等于1天时长的培训课程,而这种时长较长的培训其实不太适合呼叫中心的运营特点,尤其是资源紧张的呼叫中心。我们结合本中心的运营实际,根据客服人员岗位能力素质要求,重点针对客户服务类知识模块,思考构建涵盖各知识线条的内部课程体系,开发一系列1小时“微课程”,再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安排培训。

之所以把“微课程”的时长定义为“1小时”,原因一是因为本中心运营排班班表中安排了每周期一轮1小时的早课中班;二是“1小时”的时长相对合理,是课堂讲授中刚好能深入、详细讲完某个知识点的时间长度,同时也便于各话务班组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申请在班前班后时间进行学习。

二、“微课程体系”的建设流程

(一)构建“微课程体系”

结合移动电话客服人员的能力素质模型,我们梳理、建立了江门中心客服人员“微课程体系”模型,具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二)“微课程”开发流程

为了解决第一部分提到的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在2012年启动了“外聘培训内化研究项目工作”,拟通过专项工作的开展来突破一线培训工作瓶颈、研究适合的工作模式、沉淀“微课程”开发的常规工作流程,为“微课程体系”的建立、完善、持续应用奠定基础。项目工作过程——即“微课程”试点开发工作流程如下:

1、确定开发课题——课程开发方向确定

根据客服人员“微课程体系”模型进行年度培训需求调研,调查年度一线客服人员共性能力提升需求,并结合中心年度业务发展方向和各级管理者对一线客服人员的服务工作要求,综合确定年度排名前两位的能力提升需求点。2012年度调研分析结果显示该年度亟需提升的技能为:电话服务技巧和电话营销技巧。

2、采购外部课程——引进行业知识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提出课程采购需求并完成课程采购工作。2012年度针对客服人员两个核心能力提升需求点分别采购了《关键时刻的服务技巧》和《深度营销技巧提升》两门外聘课程,该环节实现了行业知识的引进。

3、组建项目团队——实现跨部门联合

项目团队成员涵盖来自本中心业务线条、质量管理线条、话务线条、人力资源线条的业务接口人、人力资源室推荐的相关专业线条内部讲师、还有参与该门课程学习的优秀一线客服人员代表等。项目团队成员分为两个工作小组,分别为专家小组和课程开发小组。该环节从人员配置上实现了各专业科室的融合,为解决培训内容的实时性和实用性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专家小组职责:全程参与课程学习、记录可内化的知识点和内容;参与课后课题内化研讨、业务流程优化讨论;参与课程验收相关工作。

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开发要求落实“微课程”开发工作,参与试讲验收,参与课程内化培训。

4、外聘课程内化研究——内外部知识融合,确定开发内容

项目团队成员参加外聘课程学习,课堂结合个人工作经验记录可内化的知识点。

课后召开课题研讨会,团队成员结合中心内部工作实际和课堂所学到的知识、理念,讨论建议内部优化的业务流程;确定具体需要进行内化的内容和知识点,需要内化开发的“微课程”个数、课程名称;确定课程开发的负责人并落实开发任务。

该环节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来自各专业科室、专业线条业务接口人的共同讨论,保证了“微课程”内容的“适用性”——适合内部工作需求;二是通过结合内部工作经验和外部行业知识的融合讨论,保证了“微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既适应内部工作实际,又具有行业高度。

5、外聘课程内化开发——“微课程”开发

“微课程”开发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

第一步:课程初步开发。课程开发小组根据课程内化开发任务要求,落实“微课程”开发工作,初步完成“微课程”课程包的制作;

第二步:课程试讲、优化。项目组组织课程试讲并讨论优化的内容,后由讲师团队跟进完成课程内容优化工作。

第三步:课程验收。项目组组织课程验收,由课程开发小组讲师团队成员分别针对所负责开发的课程内容进行现场讲授,由项目团队专家小组成员担任评委,通过验收的课程最终由人力资源室进行归档,纳入中心“微课程体系”课程库。

2012年度,我们针对“电话服务技巧”提升主题,完成开发“基础电话服务技巧系列”MOT服务技巧主题共2门时长为1小时的“微课程”,分别为:《MOT服务技巧》和《MOT服务技巧深化提升》;针对“电话营销技巧”提升主题,完成开发“电话营销技巧系列”营销五部曲主题共5门时长为1小时的“微课程”,分别为《营销五部曲——抓开场》、《营销五部曲——客户类型分析》、《营销五部曲——挖需求》、《营销五部曲——谈方案》、《营销五部曲——促交易》。至此,我们完成了“微课程体系”中“基础电话服务技巧系列”和“电话营销技巧系列”两个主题知识的“微课程”开发工作。

三、初步应用成果及下一步计划

(一)“微课程”初步推广应用情况

1、成果验收:为验证课程开发成果并为后继中心“微课程体系”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2012年第四季度针对年度开发的7门“微课程”,我们利用早课时间分别开展了一线全员覆盖性内化培训,平均授课满意度达96.9%,较总体内部培训平均满意度93.5%高出3.4个百分点。

2、调研反馈:年底开展的培训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97.9%的一线客服人员认为两个主题系列的早课培训对其岗位工作有帮助,这种新的培训工作模式更适合一线服务工作实际;97%的后台支撑岗员工认为中心这种新的培训工作模式更适合一线服务工作实际,并更有利于一线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总体支持率达97.7%,“微课程体系”的试搭建和应用工作几乎得到了中心全体员工的认可,说明这种培训模式是适合本中心实际工作需求的,适宜在今后继续推广应用。

3、成果推广:除获得中心内部同事的一致认可外,课程开发成果还获得了省公司和兄弟中心的认同,年度开发的《MOT服务技巧》微课程还通过了省公司组织的2012年度自主开发课程验收,纳入了广东移动内部课程体系,更有3位项目讲师团队成员获得了省公司“金讲台”授课认证,且《MOT服务技巧》课程还受邀前往其他兄弟中心进行送课,项目成果将得到更大范围的共享和传播。

(二)“微课程体系”建设和应用探讨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收益

1、沉淀了一套有效的外聘课程内化开发的工作流程,为“微课程体系”的持续开发和完善奠定基础。

2、搭建了适合本中心一线客服人员培训工作实际的具有内部特色的“微”课程体系,补充和完善了内部培训管理体系。

3、培养了一批内部精英讲师,并为本中心内部讲师团队的持续建设和培养积累了经验。

4、较好地解决了一线培训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培训瓶颈问题基本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5、体现了培训工作对中心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日后进一步加强跨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和提升培训的业务支撑职能积累了经验,也增强了信心。

(三)后续计划

1、“微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深化

通过实践和研究探讨,我们认为具有多个独立知识点并具有紧密的前后逻辑关系的课程更适合开发成系列的“1小时”微课程,“客户服务类知识”模块的课程便具有该方面的特点,同一主题课程,我们可以根据其各个独立的知识点,结合内部工作经验案例,开发成多门独立的“1小时”微课程,而由于各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前后连贯性,属于同一主题系列,所以又能自然合并起来成为一门半天到一天的主题课程。例如本中心开发的《电话营销技巧系列——营销五部曲》主题系列的5门微课程,既可以根据一线各班组的具体需求进行独立授课,也可以合并起来作为一门时长1天的营销全过程主题课程《营销五部曲》来进行授课,更可以通过安排5轮1小时早课时间,分开独立讲授5个知识点(5门微课程),从而同样完成了营销全过程的学习,而又不用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培训工作明显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又不影响培训效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培训方和学习方的“双赢”。

后续我们将继续开发完善内部“微课程体系”,针对“客户服务类知识”模块完善开发各个知识线条的系列1小时微课程;针对“企业业务类知识”和“其他支撑类知识”,深入探讨其课程结构和知识特点,研究更加合适的微课程时长,如15分钟微课程、30分钟微课程、2~3小时准微课程等等,不断深化内部“微课程体系”的内涵,更好地开展一线客服人员的培训工作。

2、“微课程体系”的推广应用

搭建“系统选课平台”,实现内部“微课程”培训从“培训需求提出—>培训需求审核—>培训讲师分配—>培训实施情况归档”的电子流程管理,借助电子化培训管理工具推动“微课程体系”的推广应用,持续提升中心一线客服人员的整体服务工作水平,助力公司业务运营发展。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一、微课简介

 

(一)概念

 

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指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网络课程,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般称为微课件。

 

(二)主要特点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短”指教学活动需要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小”指教学内容主题小,资源容量小;“精”指内容精选,设计精心,活动精彩;“悍”指交互性强,应用面广,效果良好。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其碎片化的内容和移动化的传播途径满足了现代人们对学习方式的新需求,为学习者的个性化自主高效学习提供了途径,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组织创造了条件。

 

二、微课的发展

 

(一)微课的起源及发展

 

类似“微课”概念的提出及应用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提出了60秒课程的说法。真正意义上的“微课”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他们将原本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的课堂,提炼要点制作成十几分钟的微型视频课堂,他本人也因此被人称作“一分钟教授”。自此,微课以一个正式的概念开始进入全球视野。创作微课,在国外比较著名的有可汗学院(Khan Academy)、TED-Ed、Teachers Tv、InTime、Watch Know Learn等。

 

(二)国内对微课的探索及应用

 

国内主要有中国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官网、VKO微课、第九课堂、博览微课、Skillshare、微众移动校园-微课堂、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平台等。2013年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是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和应用的一个典型,众多新闻媒体对微课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与微课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数量呈井喷之势,所以2013年堪称“中国微课元年”。随后,凤凰视频和华南师范大学推出的“凤凰微课”,内容涵盖基础教育、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国家开放大学现也建设完成了4000多个五分钟课程,课程时长为5至10分钟,涉及经济学、茶文化、百家姓等近60个系列。

 

三、微课技术开发

 

到目前为止,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微课的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国际上,主要有美国的LiveScrive SmartPen与瑞典的Anoto智能笔,日本东芝公司设计开发的东芝玲珑微课制作系统等,并已经引进到国内,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录播教室的迅猛发展,也为微课设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和系统环境。

 

同时,微课制作方法也得到了普及与发展,录屏软件录制、摄像工具录制、录播教室录制、专业演播室制作、智能笔录制、专用软件录制、iPad录制等一系列微课制作工具深受广大教师喜爱。在微课的形式方面,除传统的视频微课之外,Trivantis公司、Articulate公司等又开发出了更适合用于移动设备上的互动微课开发软件,移动互动微课主要采用课件开发工具进行微课件开发,不再以微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而是更加注重微课的互动设计,利用互动来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微课,移动互动微课更易于开发,因占用内存小,更利于在移动设备上存储。

 

微课件的开发技术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探索适合应用于气象教育培训的微课件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气象教育培训微课件开发现状

 

在气象教育培训领域,微课件开发的设计和应用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干部学院远程教育中心在研究开发用于气象教育培训微课件的同时,还开展了面向省级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已完成部分移动互动微课及视频微课的开发,气象远程教育微课开发与学习系统正在建设中。

 

(一)干部学院微课件建设情况

 

干部学院远程教育中心针对视频微课件和移动互动微课件的特征及制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使用录屏软件、Lectora软件、Articulate Storyline软件三种工具进行微课件的制作,并将制作完成的微课件应用于手机客户端。由于气象培训微课件客户端尚未建设完成,目前制作的移动互动微课件均为HTML格式,可通过手机浏览器学习。

 

正在建设的气象远程教育微课开发与学习系统,分为气象远程教育微课开发系统及微课演示系统两部分。其中已完成的微课件以视频微课件为主。

 

气象远程教育微课开发系统采用C/S架构,包含开发、转换、管理三大功能模块。微课演示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一代在线教育培训系统。系统由学员管理模块、内容管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在线学习模块、统计报告模块、过程管理模块、智能搜索模块、社会化学习模块等组成。

 

学员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按照提示从浏览器中打开下载客户端到手机中,登录后进入平台学习。客户端支持苹果iOS及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专属名称和形象的客户端,支持PC或MAC端的web学员端,页面采用响应式web设计,可通过微信服务号接入平台。

 

远程教育中心已完成500个视频微课件的制作及部分移动互动微课件的制作,微课件资源建设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二)微课件制作培训

 

为了培养基层气象人才队伍制作课件的能力,丰富气象远程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干部学院通过举办远程教育技术培训班,对各省(区、市)气象局从事气象远程教育的课件技术人员进行微课件制作技术方面的培训,并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举办微课件评比,将各单位报送的微课件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由专家进行点评,评选出优秀微课件作品。并开设专题,将获奖优秀作品放入中国气象远程教育网供大家交流,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三)各省市微课件资源建设情况

 

干部学院的微课件制作培训和评比工作,调动了大家制作微课件的积极性,部分省(区、市)已开始着手进行微课件资源建设,大部分单位报送的参赛微课件作品多为依托培训而作,部分获奖微课件已用于培训或本地科普宣传活动中。

 

2015年福建省气象培训中心依托福建现代化建设气象科技和人才支撑建设工程,申请了福建天气气候多媒体课件制作项目,该项目共25个课件50学时,每个课件包含了多个微课件。运用多媒体元素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形式,以及动画短片、展示特效等方式对课件内容进行重点及要点的形象阐述。以微课的形式将学习内容模块化、碎片化,每个微课件控制在15分钟左右。

 

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新疆分院2015年在干部学院的支持下启动了《新疆基层台站学习资源建设》。该项目根据前期对新疆基层的远程学习示范点调查,结合县级综合岗位的培训需求,将开发新疆地区基层亟需的自动站维护微课件和民族理论与政策微课件,自动站维护的课件预计制作9集,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课件预计做8集,每集控制在15分钟左右。

 

五、微课为气象教育培训服务的展望

 

基层气象职工由于平时工作任务繁杂,占用大块时间专门学习较为困难,希望能够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而且目前网站的网络课件仅局限于在电脑上学习,不便于在外工作期间使用其他移动设备翻查阅览,因此开发出可用于手机等移动平台的学习资源很有必要。微课因其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性,正好解决了基层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很有实用需求。

 

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创新融合共同推动的产物。当今,我们生活在被称为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或微时代的社会里,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易用、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环境的发展为微课发展做好了技术支撑,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微课在气象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和服务价值有着广阔前景。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移动技术:从“即学即用”到“即用即学”

不知从几时起,出差都不愿意再带着电脑,而是手机、平板打遍天下;不知从几时起,学东西变得那么功利,无用者不学;不知从几时起,沟通的方式由电话变成了微信……

更不知从几时起,培训一定要跟上环境、行业、业务的变化,要求及时有效。这些变化对于培训从业者来说是突破,是重任,更是机会。

企业中的培训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绩效改善的培训,要求立竿见影;另一类是基于组织未来的培训,要求长治久安。企业现实需求更大的是基于绩效改善的培训,这样的培训能够快速看到培训的效果。

随着IT技术的更迭、人们学习习惯的改变,以及“互联网+”的轰炸,不贴近人性的学习设计将会被淘汰。于是碎片化、游戏化、简单化的学习方式凸显出来,移动学习应运而生。它从人性的角度进行了突破和创新,贴近客户随时随地、随学随用的使用习惯,按照学习金字塔的理论,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最有效的。

微课:精准投放 快速迭代

诚然,移动学习技术拉近了培训与员工间的距离,但真正有效的不仅是平台,更是内容。只有平台没有内容的创新,依然是独木难支,无法增加培训部门与学习者的粘度。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更符合学习者的特点,以及使用何种形式在移动终端上展示更有效,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于是需求与价值导向的体现――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具备几个特征:时间短,一般5~8分钟;目标准,每个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技能;易学好用,有方法有案例。既符合成年人的学习习惯,又符合移动学习的阅读习惯。不仅如此,随着微课制作工具的涌现,微课的制作难度显著降低、时间大大缩短。

未来,微课将逐渐部分取代大课,“船小好掉头”,它更像是一块块积木,搭接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而如果某一小块不合适,可以随时更新与迭代。

众创:业务与培训共舞

过去,培训这件事似乎仅仅是培训部门的事,无论课程开发还是讲授、运营。但事实上,内容的产生应该更贴近业务,否则“门外汉”做出的课程并不容易让内行认同。而课程开发是一项专业的事,以往业务部门会力不从心,但随着微课的出现,再加上微课的开发相对简单,于是内容的生产商将从培训部门延展到业务部门,形成团队众创的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一是内容更贴近学习者;二是业务部门参与的同时可以将自我的经历或知识进行沉淀;三是融合了业务部门和培训部门的关系。

管理人才培养周期缩短

企业追求长治久安,是领导力培训经久不衰的核心因素。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的发展战略迭代迅速,周期不断缩短,这种情况下,管理人才的培养速度也在相应增加。如何能够快速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型人才,也成为培训关注的话题。在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下,培训的适应性及抗变力得以提高,培养人才的周期不断缩短,因此,领导力的技能化、工具化、方法化尤为突出,因为只有这样才易于学习和掌握。

专业人才培养走向社会化

笔者有一个大胆的假设――专业人才的社会化,即今后技术人才并不属于某一个具体的企业,而是属于社会,一个人可以为多家企业服务。他们能够为自己付出的专业劳动定价,即笔者常讲的“小时工”概念。这样能够让技术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而非成为某个企业的“私有财产”。这些人才社会化了,他们的培养自然也步入了社会化行列。未来市场上的公开课,大部分是为这些专业人才服务的,而企业中的课程将走向定制化及版权课方向,且专注于领导力、绩效改善及企业文化的落实。

社群:增长迅速 有待探索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 2016年保靖县课题 常规管理现状 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采用学校自查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于3月23、30日对水田中学、毛沟中小学、葫芦小学、清水坪学校进行了课题常规视导。

水田中学课题研究工作没有进入学校计划,没有针对教改难点热点及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没有进行课题项目培训,教科室有计划,但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专项研究经费支持,研究档案管理比较薄弱,学校有两个县级微型课题,关于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的课题资料丰富,研究有序,但资料收集整理不够规范,龙蓉芳的数学课题题目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开题论证更改课题名称,课题推广没有进入教科室计划,研究成果不十分突出。

毛沟小学对课题研究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有针对性的重点课题,但课题研究工作尚未列入学校计划,有专兼职课题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工作已列入教研计划,但工作内容不太具体,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学校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课题专项奖励制度。研究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省规划课题没有年度计划和总结,研究资料零散,没有归类整理,2015年资料还没有理出头绪。微型课题研究在有序推进,《精心设计班会提高农村少先队员的素质研究》课题资料非常丰富,活动开展有特色,但应该紧扣课题内容,即如何通过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并收集相关材料,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课题研究课活动,《湘西农村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有初期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汇总表,但无相关资料统计。

葫芦小学采用自查的方式进行。葫芦小学有课题专项经费,对石爱霞主持的微型课题《苗族地区小学生阅读方法研究》进行有效管理,学校对课题进行很好地整理,对课题进展作说明,从自查情况看尚不清楚课题研究工作进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学校没有进行课题培训,没有课题管理制度,学校不重视课题推广。

二、主要亮点

1.学校均安排了专职或兼职课题管理员。

2.毛沟小学有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活动融入乡村少年宫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为重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少年宫,将学校少年宫建成传承土家民族文化的基地。

3.葫芦小学安排课题活动经费的做法值得倡导。

三、存在问题

学校重视不够;过程管理不细;课题成果不多;教学科研脱节;成果推广滞后。

四、对策建议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重视是教育科研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健全完善各项教育科研究制度,如《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细则》、《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汇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尤其是制定和落实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激励老师积极投入教育研究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加强培训。有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课题研究的,但是没有掌握相关的方法,不熟悉研究过程,不擅长资料整理,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培训力度。一是对学校课题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建议每年举行两次课题管理人员的培训,让课题管理人员对规划课题管理的流程了然于心,较系统地掌握规划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管理、课题结题等过程;二是加强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可以将集中培训和流动培训结合起来,流动培训是县课题管理人员流动到校现场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目的在于让省规划课题能顺利开展,保证省规划课题研究的质量;三是对课题爱好者培训,一般可以在学校进行,实现课题研究的草根化;四是部级课题申报培训,召集县内研究实力比较强的老师组成部级课题申报专家小组,对他们进行部级课题申报培训。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组建一支多层次的教育科科研队伍。

3.精细管理。一是积极组织课题申报。选题立项是科研的关键。各学校要根据省州下发的“规划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的要求,广泛宣传动员,精心指导教师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及时上报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二是经常开展常规检查。学校要根据《保靖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常规管理细则》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常规自查。三是十分重视档案建设。开展教育科研,离不开档案建设。课题的档案建设实现了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主持人要及时把相关材料整理、分类、归档上传到州网络管理平台,以实现研究成果网络共享,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档案的作用,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对各课题的档案管理采取网上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做好课题主持人及研究成员的微型课题研究档案整理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其次课题管理人员要按月做好成果目录和获奖目录的分类整理工作。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企业移动培训管理 互动平台

一、依托互联网+时代背景,培训管理模式创新达到新高度

现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伴随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各行各业争先恐后进入互联网+的新型平台。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渐渐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治理方式。2011年后,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逐渐纳入到世界经济轨道,如何提高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参与世界经济体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知识经济竞争优势,核心就是“人才”,因而企业更为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地深化企业人员培训,以提高竞争优势。而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企业更应探求培训管理的一些新的模式,来解决现有状态下企业培训管理凸显出的一些问题及难点。

(一)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制约企业发展壮大

1、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员规模及管理业态不断增加和变化,培训需求不断扩大,培训的内容、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给培训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及增加了工作量。

2、同时根据企业培训对象不同,如何完善企业内外部培训体系,打造适合企业文化的创新平台,让培训管理更系统化、有序化,兼顾好企业内部纵向、企业外部横向的培训管理也是企业厄待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趋势下,培训管理走向“四个现代化”

1、学习模式多元化。从PC端过渡到移动终端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学习模式,用终端APP进行阅读、分享、观看视频成相较于传统的PC提供了更优选择。

2、学习方法一体化。鉴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空间需求的灵活性,线上、线下学习互为补充,在线学习平台使得企业线上、线下培训一站式管理成为可能,合理的兼顾了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的安排。

3、学习课程个性化。培训课程的个性化是指通过以不同企业培训内容需求而单独设计与开发,进而形成自己的定位和特色。

4、学习时间碎片化。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割整理,形成一个个可以快速灵活学习的小单元,方便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最快的强化自身。

面对互联网+经济,企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相应的培训管理模式也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基于用户需求,体现用户差异,使知识碎片化,移动化,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的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让用户自我产生,在平台中共享智慧,在社交中互动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助力企业培训管理的创新

下文以平安集团知鸟移动学习平台(以下简称“知鸟平台”)为例,旨在研究企业培训管理平台如何提供竞争优势,以供其他企业参考。

(一)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的作用

面对企业培训管理的新形态,企业应建立一个个性化专属的“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平台具备强大的功能,为企业能借助互联网、轻松、自主、便捷地推动各类培训管理工作;为员工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图文、视频、游戏等手段让员工快乐主动,随时随地学习。知鸟平台就是一个从应用功能设计、版面设计、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在操作上兼顾便捷易操作、美观实用的性能,构建的创新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

(二)知鸟平台的应用功能体现

1、灵活的用户属性管理:企业可自主按照公司总部、分公司、部门、岗位职级等对员工的属性进行便捷管理。

2、严谨的课程保密权限管理:课程上传时,可进行可见性(指定用户可见)和阅读权限(指定用户有权阅读)两类保密设置。

3、精准的人课匹配:根据培训需求,企业可根据员工属性和学习需要,实现定向推送,必修、选修等。

4、020培训班管理:可延伸做活动的和报名,打通线上和线下,整合报名、签到、线上学习和问题互动、考试、调研、学习评估等功能。

5、即时考试系统:输入题库和答案,轻松配置上岗考试、证书考试、考题考试等,考试结果即时输出。

6、轻松配置调查问卷和投票:轻松配置调研和问卷,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直接插入某课程或活动中。

7、企业专属的互动讨论圈:企业可设置内部讨论圈,按主题需要自行定义多个讨论板块,为员工提供专属互动区。

8、视频直播和语音直播:可轻松设置视频直播和语音直播,重要的领导讲话及会议、培训等让员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

9、微课制作工具“来做课”:“来做课”,内置多样化图文、图文+视频/语言、通关、交互游戏等模板,让您轻松制作微课,基于移动学习平台,企业可快速,将通用、应知应会、标准化等的培训内容轻松上线,支持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制作,绝大部分的课程企业可以轻松自行制作完成。

10、学员学习数据输出和分析:培训管理者可对学员的已学课程、在线时长、活跃度、学习爱好者、活动参与、考试结果进行管理。

11、企业个性化平台设置:可视化自定义页面,5分钟轻松设置自有的个性化平台。企业可按需,对平台首页名称、LOGO、功能图标、栏目布局,功能呈现等进行个性化配置。

12、总分―分总模式的平台建设:设置好集团总部页面,下属公司或区域公司页面。

(三)核心定制化功能的运用

1、属性管理、权限管理、课程配置:按公司、按区域、按班级、按自定义用户属性,管理用户名单,根据需要实现定向必修等的配课,设置后台―课程设置,前端―必修学习。

2、020培训班管理,系统的创新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系统通过报名推送、员工报名菜单自动生成班级;系统还设置了训前学习、训前互动、面授签到、课堂测验、课堂调查、评价反馈、训后学习互动等功能。

3、考试系统:使培训测试、上岗考试、证书考试、人才测评等轻松移动化,考试结果可实时输出。

4、调研问卷和投票:有线上可轻松完成调研和问卷功能,可查询统计结果,如查看问卷的分析报表,培训服务满意度问卷调研结果统计等,并且可以导出EXCEL,查看问卷统计的数据清单。

5、专属讨论圈:轻松建立内容丰富的企业内部自己的讨论圈,多种话题分类,增进交流互动。

6、微课制作:知鸟独家配套“来做课”微课制作工具,与知鸟帐户、管理后台等打通,让员工可以“傻瓜式”的制作课程,一键上传。

(四)培训课程内容的产生

通过微课制作,让您的企业内部知识和实践轻松上线,推动外部精品课程和企业实践,共享图文、视频、游戏、动漫、通关等,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1、基于移动学习平台,企业可快速将通用、应知应会、标准化等内容轻松上线。移动Online课程形式有:图文、游戏、视频、通关、语言、测试、幕课等;Offline课程形式有:行动学习、安全学习、大咖分享、互动交流、兴趣互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

2、移动Online课程内容:有战略文化类、制度类、产品、流程、能力提升、实践案例,“来做课”支持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制作,绝大部分的课程企业可以轻松自行制作完成。

3、丰富的课程形式:让学习变得有趣,纯视频、纯图文、图文+视频/语言、交互动漫、测试闯关类。

4、外部精品课程:知鸟为企业用户整合了部分顶级商学院、培训机构、名企实践等系列的精品课程,企业和学员可轻松使用学习。

(五)知鸟平台适用场景

知鸟平台聚集了培训和信息传递的核心应用场景,线上学习、020混合学习、考试应用、兴趣学习、评价交互、主题互动、金币体系、视频直播、语音直播、考试、课程测验、通关学习、调查问卷、投票评选、活动和重大新闻。

1、纯线上推送课程学习:将应知应会、通用类、实践类等课程,搬到“线上”学习,让学习更加有趣。

2、020 培训新模式,线上+线下020培训,综合线下培训班和线上微课功能,打造混合式020学习闭环。

2、完善考试应用场景:(1)专项模拟/正式考试;(2)课程测验,随到随考;(3)通关测试课件。

3、战略和文化宣传:覆盖广,手段多,效果好,可通过微课学习、现场直播、录播、评论等形式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4、新产品:企业可快速复制岗位能手和高手,打造一线业务精英实践案例,推动榜样的力量,实现一带多,多带一片,培训助力业务的发展。

5、按兴趣,员工自主学习:员工可根据自已兴趣,通过分类、搜索、排行等,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

6、商和供应商培训,创新客户服务模式

过去:组织商到公司来,或者安排讲师去全国各地进行培训。

现在:知鸟微课,按人群配课,即时传播,不受区域限制,实现轻松学习,效果追踪。

7、增加交互功能设计,学习和交互相结合,让学员更有参与感

(1)学习交互功能:评论:课程学完讨论;评分:课程/班级/老师均可评分,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

(2)朋友圈交互功能:设置公开和私密讨论圈,覆盖吃穿住行玩各领域粉丝运营提高平台活性。

(3)商城交互功能:看精品,设置花金币才能看,并设置礼品兑换,可以跟福利体系对接,金币换礼品。

8、信息和交流平台:1、头条信息;2、会议直播功能;3、问卷调研功能。

9、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保密:

(1)在法律层面,知鸟作为第三方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法务审核,条款明确提及“确保课程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

(2)在技术层面,知鸟具有独立的数据存储、高级别容灾备份、客户数据保密、秘密课程权限设置等。

(六)知鸟移动学习平台在企业培训管理中的成功推行

平安集团的知鸟移动学习平台自2015年9月面市以来,迅速成为行业标杆,超700家大型企业选择了“知鸟”移动互联平台,这些企业类型囊括了各行各业,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终端支持。多家企业均利用基础平台进行深化创新定制培养模式,应对经济冲击下多元化的岗位能力需求。

三、结论

从平安知鸟移动学习平台的成功建立及其投入市场后受到企业的青睐可见,面对互联网+时代,企业逐步走向用互联网思维和全景视角引导培训活动及开展培训管理。未来的企业培训管理就是要建立一个以“部门主导”+“自主学习”+“头脑风暴”相融合的全新“互联网+培训”的体系。用户以自身为中心,通过学习终端、微课制作、管理后台三大模块,打通培训的“供应”和学习的“需求”以及自我的“创新”。这种具有独立企业文化的管理培训平台。在本身具备强大的基础功能下,同时为企业能借助互联网、轻松、自主、便捷地打造各类适应企业本身的培训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新浪科技编著,―北京:中国

铁道出版社,2015.10

[2]互联网+时代大变革:社会重构、企业再造与个人重塑/

刘涛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计,2015.10

[3]三天读懂互联网+/王春燕著,―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5.7

[4]互联网世界观/李善友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12

[5]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

联网转型/王吉斌,彭丽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4

[6]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如何做电商/陈杰著,―北京:中国

华侨出版社.2014.6

[7]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华海敏编著,―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8

[8]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彭剑锋,中国人力资

源开发,总第310期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7

关键词 微时代 微革命 数学教师 培训范式

一、微时代的特征及影响

1.微时代特征

微时代是继因特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爆炸时代,它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这是人们在遭受了信息高压的冲击之后的突然发现,它的发展让人们摆脱了长篇累牍的书信往来,实现了瞬间的信息传播交流和情感沟通。从网络的流变过程来看,它具有以下突出特征:(1)迷你的传播。3G技术和电子纸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增加了电脑的上网功能,而且将人们的阅读带入了一些移动的“口袋”―手机、平板电脑……这些小巧而轻便的信息接收终端使人们的信息传播范围大大扩大,甚至突破了时空的限制。(2)流动的传播。“微时代”的需求使得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大行其道,它们不仅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了解信息的梦想,也使得人们的信息传播更加流动,传播时间分割得更加琐碎。(3)瞬时性的传播。微时代的主流是微博客,它的显著特点是限制了使用者信息的字数,却没有限制信息的途径,使用者可以随时通过手机、IM软件等途径信息,所以,微博的内容更新日新月异[1]。

2.微时代的影响

(1)对学生的影响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而在学校中学生几乎都拥有手机等电子设备。这种现象的出现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微时代”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进入到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依赖,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有些学生吃饭、坐车,甚至上厕所都随身携带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电子通讯俨然已经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主要部分。这一方面破坏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虽然因为网络环境的问题,他们获得的信息有可能是良莠不齐的,但是相比较以前的孩子,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已经越来越便利,所拥有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2)对教师的影响

信息的交流是广博的、快速的,它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影响和限制,微博客、微杂志、微电影、微视频等“微软件”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校园也不例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发展,“微课”“慕课”已经越来越为我们所熟知,“互联网+教育”“视频公开课”等等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今年4月份,教育部更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进一步为慕课等网络课程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网络平台打破了学校与教室的围墙,它以最简便的方式将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送给了任何一个有学习愿望的人。这种低成本、跨时空、有选择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者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也有了更高的挑选空间,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学习者知识获取的方式,“要想学生有一碗水,老师要先有一桶水”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储备,教师必须像学生一样最大限制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所以教师团体本身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迫切地需要在培训中提升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微时代中数学教师培训范式

1.转变培训观念

提起培训,培训机构想到的是多请专家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给老师,所以不管是专家的选择、场地的安排,还是内容的取舍,培训方可谓绞尽脑汁。但是老师们提到培训首先想到的是厌烦,因为目前有很多的所谓专家已经严重脱离了教学一线,他们的一些研究或者一线教育理论的探索缺少实践的验证,或者说,有一部分教育理念的研究严重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实际,“纸上谈兵”式的教育培训观念已经引起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反感。因此,和学生的教育一样,作为培训机构,必须及时转变培训观念,才能做出真正受广大教师欢迎的培训规划。

作为广大受训者,教师在接受培训之时,也要适时改变自己的观念,因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的更换瞬间就可千变万化,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受学生欢迎的魅力老师,所以愉快地接收培训是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的一种培训观念,只有愉快地接受培训,才能更多地从培训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生们喜欢的“麻辣老师”。

2.改变培训方式

传统的数学教师培训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请专家进行讲座。一个人面对十几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专家讲则讲矣,但是那么多人,难保个个听得认真、个个听得有效,难保因材施教。第二种方式是请名家名师现场授课。比起第一种范式的理论培训,这一方式显然要进步很多,但仍有其局限性[2]。第一,授课的专家或者名师已经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特点,而绝大部分的一线教师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成之规,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或者有些老师极力模仿名师的授课方式,结果却丢失了自己原本的特色,这些结果都不是培训的有效结果。第二,请专家讲课,往往是两种情况,或者请专家来为本地的教师授课,或者老师们远赴他乡到名师的所在地听名师授课,但是都免不了舟车劳顿之苦,对学情的了解都存在偏差,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学生一千个状态,一千个教师也自然有一千个特点。这些方法都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教师教学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也就不能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试想,这种培训又有什么作用呢?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因材施教

跟学生的学习一样,数学教师的培训也需要因材施教,目前,很多的培训已经注意到了利用网络平台这个有利条件,对教师进行远程培训。这种方法,既可以避免舟车劳顿之苦,又可以让老师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与专家、同仁“一对一”的交流指导,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没有了思想压力,在培训中老师们就可以畅所欲言,这往往使得老师们在相互的碰撞中擦出闪亮的火花。而且在熟悉的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与专家、同仁就某一问题深入探究,老师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更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所讨论的、所探究的,必是在工作中常常思考的有所得的经验,抑或是苦苦思考但无法得出答案的困惑,但不管是经验还是困惑,能够与不同的人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受训者来说都是一种促进,都是一种收获。

那么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这个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有实效的学科特色培训呢?

(1)进行教学设计技能的微型训练

课改之前,因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时效的局限性,很多教师上课非常依赖教参,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把教参中的知识融会贯通,这不只是因为考试的需要,更是因为教师的职责所在,没有一个教师不希望倾其所有教会学生,但是一本书再厚,它所容纳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一个知识反复练,再笨的学生也会学得妥妥的。

然而,在知识大爆炸的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积累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学习速度,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学习越来越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广大一线教师迫切地需要利用新的电子网络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技能,一线教师更需要的指导是如何将知识与电子网络有效结合。

例如,我们要讲“圆”的面积计算一课,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设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培训时,我们就专门讲讲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哪个授课环节选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能突出效果?还可以通过案例的展示,让老师们进行网络互动,一起分析在这个知识点中应该利用怎样的辅助手段,在哪个环节中应该怎样利用电子设备辅助突出教学效果等等,集思广益,有思考必有收获[3]。

(2)进行教学授课技能的微型训练

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处处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时时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如何让学生真正快乐地投入学习呢?答案很简单,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授课技能。

教学授课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比如,我们要让初二的学生学习计算概率,如果教师只一味地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学生只能凭借想象来思考、探究规律,如果没有教师的“盯人战术”,很多学生都会开小差,但是如果此时教师能播放一段用微课制成的小视频,让学生边还原生活边进行探究,不用教师的高压,学生们也能学得兴趣盎然。所以教师要提高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在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熟练掌握教学授课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3)进行指导技能的微型训练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必须遵循学习活动的规律和原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相同的道理,一线数学教师接受培训,他们的身份便进行了转化,培训者要根据他们的需要解决目前一线数学教师在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授课时出现的华而不实的做法,比如如何制作视频呢?根据常规的学习,很多老师往往只学会了在制作视频时细致思考微课如何吸引学生观看的技巧,而究竟如何实现学生课前自学和课上讨论的无缝对接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却知之甚少,或者缺乏一个比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具体而针对性强的制作技能培训是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教师的身份和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不是专业的摄制团队,他们需要的是实用且具体的教学知识的分析。

(4)进行教学评价技能的微型训练

课堂是承载知识探究和实践的场所,作为在课堂上探究和实践知识的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平等获得探究和实践知识的机会,但是不可否认,学生主体之间仍然存在着先天的智力差异,那么课堂上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而有效的评价技巧成了教师掌控课堂的必备技能。教师教学评价要贯彻“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操作原则,“要保底”就是确保每位学生在每日的课堂学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不封顶”就是要注重教育的层次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不仅要“走共同富裕之路”,还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领头雁”,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总之,时代在发展,信息在变化,随着微时代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以及获取和运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都在不断变化,作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的助力军,教师培训范式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不断进行革新,不断采取新的实践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帮助一线教师提升和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燕华.教师培训者的角色及应具备的素养[J].中国民族教育,2012(9).

[2] 郭沛.英国校本培训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4).

[3] 陈华平.四维互动――构建教师心灵家园[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8

【关键词】教育,医学;教育改革;教学模式;微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已经成为每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必经之路,但我国的住培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成熟可借鉴的经验参考。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而微课掌上通是基于微课的兴起及手机普及后开发的一款手机软件。本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探讨以微课掌上通为基础的微课在住培中的运用,为进一步深化我国的住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住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住培是医学教育的特有阶段,属于现代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必经阶段,指医学院校毕业生完成医学相关教育毕业后,再继续某种特定临床学科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1-2]。这一特定阶段是医疗系统人才培养和医院卫生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医学生从事相关医疗活动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提高医疗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但我国住培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4-6]。目前,我国临床医生严重缺乏,且相对规范的临床医生则更少,因此,进一步培养合格且规范的临床医生任重而道远。住培的目标:经过规范化培训后的住院医师能独立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常见病及多发病,并能独立进行常规诊疗操作,在临床能力方面可以达到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但住培医生被投放到临床科室后,大多开始繁忙的临床工作,很少有时间进行集中的专科理论教育及临床技能培训,更没有专门针对住培医生的病例讨论、学科研究进展等相关学习。另外,住培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大多数进行培训的住院医师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临床经验欠缺,医患沟通技巧欠成熟,容易导致临床处置患者不恰当及造成医患沟通障碍,引起医疗纠纷,甚至危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2以微课掌上通为载体的微课特点

微课掌上通是一款教师、学生、家长互动的手机应用软件,目前对于该软件的应用主要在中小学校比较普及,也得到了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一致认可。该软件包含了很多版块和功能,可将各种微课资源融入该软件中运用。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近年来,随着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微课的定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提出的“一种针对某个教学环节和知识点的新型教学资源”,至最近被转变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资源”[7-8]。微课,作为微时代的教学资源,在众多教学资源形式中,从认知习惯、认知策略上都特别能够感受当下学习者的心理,其因“微”而见“大”,现已被广泛用于医学教育中[9-10]。本科将微课掌上通软件与微课教学二者有机结合,带教教师可通过该软件给住培学员发送各类培训通知、培训课程及多种形式的临床资源(可以是视频、音频,也可以是图片资源及文字等)。通过手机微课掌上通软件还可随时进行互动交流,方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外,该软件还提供网上在线上传作业功能和评价功能,便于带教教师对住培学员的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训及考核,也便于医院住培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科室培训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3以微课掌上通为载体的微课在住培中的应用和优势

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没有专门的时间去进行集中学习,通过以微课掌上通为载体的微课教学模式,住培医生则可以更加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学习更多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临床住陪医生时间紧张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能体现出以下优势。

3.1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住培学员理论学习及临床技能培养

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学科,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最好检验方法。通过微课掌上通可定时相关理论学习资源,比如基本概念、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利用该软件还可上传作业,要求住培医生按时完成提交。这种方式的学习可完全利用零星上班之余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实践技能。通过微课掌上通各种常用操作技能视频,要求住培医生观看,然后针对该操作技术进行互动讨论,总结操作中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带教教师也可分享自身的操作经验与体会。住培医生在进行实践操作后也可和其他住培医生分享操作体会。这样更便于师生之间及住培医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充分调动住培医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3.2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住培学员诊疗技术及科研教学水平

对于住陪科室定期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可先将病例资料通过微课掌上通提前发放给住培医生,要求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给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一部分性格内向的住培医生在现场讨论中的胆怯及紧张心理,也可以避免一部分住培医生由于时间紧迫而事先没来得及熟悉病例资料,降低了住培医生的学习成效,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所有住培医生的积极性;且这些操作均可在下班时间通过手机进行,方便快捷。长此以往,住培医生的诊疗技术必然会有很大提高。同时,带教教师还可将自己参加过的学术交流活动经验,以及主持负责的科研课题及撰写科研论文的经验在该平台上分享。这大大有利于住培医生在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加强自己科研学术能力的学习。通过该平台,住培医生定期开展读书报告活动,多阅读多学习,加强住培医生之间相互交流,一方面可培养住培医生检索文献、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他人的论文中学习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寻找新的科研切入点,逐步形成和完善自身的学术思想和见解。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院115名住培医生进行调查发现,完全赞成该教学模式的住培医生占93.9%,且90%以上的住陪医生在该教学模式中获益。

3.3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带教水平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9

一、微信的基本信息

微信,即WeChat,是腾讯公司(Tencent)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及时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它集短信、微博、QQ等多种聊天软件的优点于一身,比传统的沟通方式更迅捷、灵活、智能,并且节省资费。所以一经推出,其就依靠QQ的好友功能获取了四五百万的用户。2011年5月,微信对讲功能的加入进一步积累了客户;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户达到1500万人。据称到了2012年3月,微信用户破亿。2012年4月,腾讯公司开始做出将微信推向国际市场的尝试,为了微信的欧美化,将其4.0英文版更名为“WeChat”,之后推出多种语言支持。2013年,微信5.0 进一步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摇一摇功能全新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同年8月9日,微信5.0 Android上线,微信海外版(WeChat)注册用户突破1亿。至今,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人,每日活跃用户约1亿人。

现在,每10个人中至少有6个人在使用微信,无论男女老少,走在路上、坐在车上甚至吃饭时、睡觉前,都在刷着微信,随时关注着朋友圈。中国的微信时代正式到来了。由于微信公众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很多商家、网站都在微信上申请了公众账号,该账号可以与QQ账号互通,通过公众号,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与特定群体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

二、微信在辅助农村教师专业化培训中的特点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制度创新的特殊时期,各种改革需进一步推进。在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职后培训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其中的农村教师职后培训是一个重要内容。根据2011年吉林省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国家政策一再强调落实农村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但其实际现状却不容乐观。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存在着培训资源短缺、培训机会较少、个人负担培训费用较高、培训实效不明显、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轨等问题。那么,超越现有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成为了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微信作为新媒体能为大家所接受,是它有方便快捷、简单实用的特点。而且微信既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能够让所有人交流互动,又很注重自身的私密性,如用户之间的个人对话是隐秘的,所以微信用户的亲密程度更高。用微信来辅助、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自身的特点与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相契合的。

(一)技术性

微信作为一款简单易用的手机开发软件,从下载到使用都很方便、迅捷。任何持有智能手机的人,只要接通无线网络,都可以自由使用。在6亿用户的支持下,微信的技术问题也一直在创新。现在通过一条网线,无论身在何处、有多少人,都可以同时在线进行互动交流。微信技术所支持的这种便捷方式,使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局域限制被彻底打破了。

(二)即时性

通过微信可同步传导语音、文字、图片甚至视频。当前许多农村教师不是不想提高自身素质,而是苦于无从下手。有些农村教师科研不懂,脱产学习又没时间。如果我们通过微信的即时,让农村教师与教研员,甚至大学教育专业导师之间建立联系,农村教师有问题随时请教,并将其第一手的调研结果反馈给教研员或导师,导师或教研员随时进行解答,这样就能有效解决只有在教师培训的时候才能答疑解惑的局限性。农村教师既可以在教中学,也能在学中教,教学相长,从而实现其自我的发展。

(三)大众性

微信支持iPhone、Windows Phone、Blackberry、Android等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这些平台囊括了目前市面上所有智能手机的软件系统。随着PC页面的,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微信上来。这种人人参与的大众性,正和教育部管培司所提出的“把教师群体建立成为全国最大的职业性学习型组织,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尝试满足不同农村教师需求”的理念相一致。每位教师都可以通过微信的方式参与到主题教研中来。目前,微信群的上限已经扩大到了150人,受益人群庞大。

(四)私密性

当前,对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往往会忽视教师的差异性,忽视教师的发展阶段。常常是新手教师听不懂,骨干教师又觉得培训浅显、吃不饱。尤其是培训后的迁移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培训后,一部分教师会做出某种改变,但过一段时间就又恢复原状了。这与农村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有关,农村教师无法时时接触到新课改的信息,培训迁移也是难免的。微信辅助就能让农村教师在培训后的真实生活中,时时接触到新课改最前沿的信息。而且对话双方又在一定的群体内,或是新教师群,或是骨干教师群,这样的区分可以使不同层面的农村教师之间维系着一定的私密性。他们可以经常看到新的理念,可以随时与其他教师探讨教学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多思考的习惯,提高其的研究意识。

(五)交互性

微信是一个可以多人参与交流沟通的平台。其中的1人了信息,其他关注者都可以发表言论,人也可以根据其他人的评论再作出回应。这正是培训互动所需要的结果。利用微信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尤其是针对基础薄弱的农村教师的培训,个人(导师、受训者)、小组(受训小组)、公众(所有人)之间,1对1(导师对受训者、受训者对受训者)、1对多(导师对受训者们)、多对多(受训者对受训者)等方式的互动,都可以同时进行。从这一点上看,体现了微信对农村教师专业培训发展的意义。

(六)费用低廉

虽然我国增大了对农村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但城乡教育之间的区别仍然是大的。我们不能保证每所农村学校的教室都是网络教室,实地培训也会给农村教师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因为农村教师工资低,存在公办、村小等多种体制,让他们承担培训的食宿费用是难以接受的;农村教师负担重,往往除了授课任务,还要承担很多的家务劳动。即便接受了网络培训或实地培训,也难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而微信的资费低廉,无论打字、语音甚至视频,都仅仅只要支付网络流量的费用。而且随时随地,只要学校存在无线网络信号的房间,大家拿着手机就可以开视频会议。这大大减轻了农村学校、教师甚至培训者本身的负担。

三、微信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实践探索

为了使微信更好地为广大农村教师服务,导师先要开通微信,然后帮助受训的农村教师开通微信,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同时提醒受训者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是推行新课标必不可少的能力,让农村教师从心理上接受微信,并积极运用,使微信在教师培训中发挥辅助作用。

(一)朋友圈信息

农村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一天内的所见、所闻、所感到朋友圈内。这种最真实的感受,一方面不会将呈现的问题忽视掉,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导师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状态,在进行培训时容易做到有的放矢。导师可以对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出适当的解答,也可以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同时,微信朋友圈所具备的的转发、评论、收藏等功能,可以让大家在不同的居住地、不同的时间段共同分享一本好书、一部好的电影,也可以共同探讨某类问题。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地域差别也会因微信而变得更小。

(二)导师主题教研

所谓的主题教研,就是农村教师在有目的地解决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弥补自身素质欠缺的探索过程中,促进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主题教研在校内发生,以教师自我发展为主。由导师某一研究课题,指导基层教研,教师们根据主题进行阅读、反思。主题教研有“找出问题”“解决学习”“课前预设”“课内求证”“总结反思”五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些都可以通过微信的群活动或者朋友圈进行适时沟通。如导师通过微信,在朋友圈或培训群内提出教研主题,然后罗列出相关的阅读书籍,并在培训中或指导前,接受培训的教师可以根据能力有目的地阅读,培训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三)组织“多对多”的讨论

每一个微信号都有资格成立不同的群,每一个微信号也可以申请加入不同的群。这样,群与群之间既保持了一定的公众性,群内又维系了一定的私密性。群主可以是导师,也可以是普通培训教师,成立的群可以是新手教师群,也可以是骨干教师群,甚至是分学科的英语教师群、地理教师群,等等。群的成立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微信群之间“多对多”的讨论,可以在培训前就主题,激发受训教师的求知欲望。也可以是培训中甚至是培训后讨论的延伸。

(四)构建公共资源共享平台

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时刻期待由导师来解决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微信在这个时候无疑充当了导师聚集地的角色。利用微信上传视频、图片是一种便利的途径,这里既可以上传优秀课程视频,又可以上传出色的备课教案。

农村学校本身要去掉“等、靠、要”的思想,可以几所比较近的学校组成联合体自己培训。通过微信共享备课资源,甚至分别上传同一节课的课堂视频,通过彼此的示范课,让培训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提高他们的素质。

(五)搭建教学评估平台

农村教师培训在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估,评估观念落后、评估方法简单、针对性差、缺乏可操作性、目标不明确等,都会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师培训的时效性。而在实际操作中,做实地调查又费时费力。培训者只能通过主观臆测,即使当面访谈,也会出于多种原因而使培训者无法掌握培训状况。

借助微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培训前和培训中,培训者可以借助微信平台了解受训者的想法,培训后通过微信搜集上级评价、参训教师评价、培训教师评价、参训教师领导的评价、参训教师的同事和学生的评价,甚至可以通过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发现农村教师参与培训前后的专业成长。

(六)关注名校、名师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0

教师教育 微格教研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着重专业知识培养?轻教学技能提高?培训手段落后?培训方式单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微格教研这种新型的教研模式?以其鲜明的特点适应了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需要?值得推广。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在有关政策的指引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强有力领导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一轮又一轮的培训中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师德修养和教学技能。然而高校教师的培训?尤其是教学技能的培训却仍在沿用传统模式进行?且很少有专门的政策和规定加以规范化、常规化和有组织化。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因此?如何科学地构建切合高校实际的教师培训机制和培训模式?是高校教师教育过程中值得研究与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前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重专业知识培养轻教学技能提高一直以来?在高校教师教育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普遍看重的是以个人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和优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为主要目的的在职培训?如在职攻读学位、外出进修、访学、参加学术研讨会等?而把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学校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致使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主要处于自我摸索的状态?充满了极大的随意性。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为大学的目的是追求科学?而其它学校只是学习既成的知识”的观念根深蒂固?因而在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的认识上?科研总是被看得更重一些?教学则退居次要的地位?反映在对高校教师素质的要求上则是学术素养高于教学素养。于是以教学实践为中心以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为主旨的技能培训不被重视?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二是教师评价上的偏差。目前?在高校?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就是科研。科研上去了?地位、荣誉、利益也就有了。即使教学差一点?也无大碍。相反?教师们如果不出版专著、不?就很难在高校生存下去。这样使得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把他们最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学术研究和写作上了?教学则是得过且过?对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活动缺乏热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培训手段落后?培训方式单一即便有些高校有一定的教师技能培训?但也主要是采用一些传统陈旧的手段和方式?如教研室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撰写教后记、建立教学督导制度等等。这些活动及相应的制度?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无疑具有一些作用。然而问题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活动由于缺乏较好的操作性而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甚至名存实亡。

上述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在提高对教学技能认识的同时?不得不寻找更为有效的手段。

二、微格教研的特点和步骤

微格教学是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主要用于培训师范生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具体而言?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技能分解细化成许多具体单一的技能?

如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等?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摄像机、录像机、全场录音系统、视音频摇控系统、视音频切换机等对受训者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反思?然后再通过专门而反复的训练?使之掌握某种技能和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其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正是由于微格教学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提高即将成为教师以及已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最有效、操作性极强的培训方法。

微格教研则是用摄像机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放像再现及时反馈?供教师个人和学科组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可见?微格教研采用了格教学的合理内核?是微格教学的深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易见效。微格教研采取分解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技能进行分解。微格教研的组织者可以根据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其中的某一项为某次微格教研的课题。如事先约定研讨新课的提问技能?评价时就只评价新课的提问?在评价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这部分课程的重教?接着再评价。如此循环?使受训教师教学技能通过研讨、自悟得以提高?教学水平日臻完善。??及时反馈?再现分析。主讲人讲完后?马上进行评价。每一位听课教师都必须对主讲教师发表评论意见。为保证微格教研的特色?可以采取“”教学指导方法?即听课教师在评论他人教学时只讲条肯定性意见?同时提出条改进建议。大家的意见往往是重复的?经过归纳?最后学科组提出条表扬性意见?条改进建议供主讲人参考。在此过程中主讲教师也有机会观看自己的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给主讲教师和听课教师留下的印象深刻?使他们可以清楚形象地认识到如何应用教学技能以及运用教学技能的原则和要点?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微格教研的具体流程如下图

其具体步骤归结如下

第一步确定教研对象、目标、内容———选择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微格教研对象?提出微格教研所应达到的目标?确定为达到此教研目标所适用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采集信息———将教研对象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录像。

第三步反馈评价———教研组全体人员针对教研对象对自己教学设计的自述和教学录像中的各项具体教学行为?按各个教学技能要求和教育技术理论?逐一反馈评价?提出建设性建议。

第四步认知迁移———经过微格教学研究后改进课堂教学?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并将改进后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选编成音像资料?作为教学技能训练示范资料?供其他教师学习观摩和研究。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1

长期以来,各单位对兼职教师培训非常重视,常抓不懈,兼职教师培训项目办班数量多,培训需求大,但在现实中兼职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却总是差强人意,主要表现为:一是培训目标未能从需求出发,忽视技能掌握。在兼职教师培训中,大多数培训对象都从未上过课,对备课、上课缺乏感性认识。而许多税务机关、培训机构和老师在兼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时,注重安排理论课程和业务知识课程,与学员实际需求脱节,把“知道”、“懂得”培训理论和业务知识作为培训目标,而不是掌握备课、授课技能,造成学员培训后还是不会、不敢讲课。二是培训方法以讲授式为主,忽视技能实训。在兼职教师培训中,许多培训机构和老师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习惯讲授式,而兼职教师的培训目标是学会备课、上课,纸上谈兵是不能够提供上课体验的,也不能帮助他们预知自己未来讲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仅仅用讲授式教学法难以支持兼职教师培训目标的实现。三是兼职教师培训评价以考试为主,忽视是否会“做”。许多兼职教师的培训常常以培训理论和业务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培训考核也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结果,而不是看这名兼职教师是否真的能够按要求将课程讲起来,评价指标同样偏离了培训目标和培训需求。总之,许多兼职教师培训都是坐而论道,培训投入很大,学员回去后还是上不了课,或者是原来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没有发现,授课水平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因此,针对这种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现象,我们在税务兼职教师培训中应该大力提倡实训教学法。

二、税务兼职教师培训中实训教学法的特点

实训是工作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教师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员进行工作所需的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习加训练的过程。其特点是:模拟实际工作过程、内容、标准、环境。在我们所开展的税务兼职教师培训中,实训教学的具体特点是:1、明确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技能;2、对教学技能训练要求具体、明确;3、强调亲身体验教学过程;4、反馈真实,纠正迅速;5、灵活机动便于操作;6、个性化教学代替“大呼隆”全班教学;7、培训模式多种多样。

三、税务兼职教师培训中实训教学法实施条件

1、提高认识。思想决定行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改变观念、务实创新为前提。一是参与税务兼职教师培训项目的领导、项目设计人员、参与培训实施的老师和管理人员以及委托培训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学员本身都需要建立现代培训理念,从培训教师素质特点出发,从学员需求出发,从兼职教师培养目标出发,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坚持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并重。

2、建立制度。开展实训教学法,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一是重新构建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首先,调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大教师实训指导的权重。实训教学的考核是确保实训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将教师指导模拟实训的情况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对教师实训指导进行评估的方式方法要科学合理,一般来说,可采用学生课堂问卷调查和网上评教、教学督导组现场听课评课等方法,进行量化考核。第二,调整对学员的考核机制,加大学生平时实训表现和实践能力的权重。方法上可以采用教师考核与学生评议相结合进行量化考核。第三,调整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确保实训教学法的施行,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将教师组织指导实训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范围,并与分配挂钩,做到课外辅导与课堂教学并重,实训指导与理论教学并重。第四,建立实训管理制度。实训管理包括设备管理、经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人员管理。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来保证模拟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3、完善设施。实训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如研讨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以及各种必要的设备等。

四、税务兼职教师培训中实训教学法实施步骤

兼职教师培训运用实训教学法,要以学员为主体,在实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员充分体验作为一名教师的备课、授课的过程;还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扮演好策划者、教练和观众等角色。整个实训过程应循序渐进,贯穿培训始终,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研究培训对象,确定实训的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一是根据学员来自的岗位。对于岗位背景相同的学员,可以安排培训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专业内容的讲授、研讨课程;对于岗位背景各异的学员只能安排共性课程,如培训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展示教学方法的公共课程。二是根据学员有无担任兼职教师的经历。对从未担任过兼职教师的学员,着重基本技能的实训;对担任过兼职教师的学员着重对以前课程的打磨和不良教学习惯的矫正以及提高教学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二)区别对象,实施辅导根据不同的情况,培训组织者要将有相似经历和背景的学员分在一组,细分培训需求,并安排老师分组辅导。教师的辅导需贯穿实训的全过程。

(三)确定选题,形成大纲教师组织学员对未来试讲课程进行选题,即体验课程开发的经过,并形成初步的培训提纲和授课策略。老师组织同组学员进行讨论,审定学员讲课提纲。

(四)示范课程,模仿名师授课安排优秀老师对于不同课程的备课、讲课方法进行示范和讲解,并尽可能选择不同教学方法的课程。学员用心揣摩、模仿。

(五)学员备课,制作课程包学员按照规定要求和范本尝试编写课程讲义、制作课件、设计作业、选择案例,并采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展示课程内容。

(六)微格教学,师生纠偏微格教学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应用科学的方法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的系统、有控制的实习活动。它是把一节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它的目的是培训教师迅速地掌握和改进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在税务兼职教师培训中,采用微格教学法,学员在小组内走上讲台,进行试讲,教师和同学根据试讲考核办法进行评议,并回放录像,肯定好的方面,提出矫正建议。

(七)大课观摩,互相切磋开展全班教学观摩,根据时间,可以在每个组选择试讲优秀者进行教学展示,也可以全班每个人上台演练一次,并安排老师继续点评。经过这样一个教学课程开发、备课、授课的体验式实训过程,只要基本素质合格的兼职教师苗子,都能勇敢地走上讲台,有的还十分成功。

五、税务兼职教师培训中实训教学法实施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在税务兼职教师培训中主要采用了如下实训教学模式:

(一)学员自训模式

学员自训模式是学员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自我学习的方式掌握教学技能的途径。指受训者依照现代培训理论和教学要求进行自主训练、主动探索。包括:1、课前模拟探索式。即学员不会上课,上不好课,心中没底,在课前自己选题、组织内容、探索理想的教学方法,为试讲、正式上课积累教学经验。模式:选题—备课—练习—反馈—修改。2、问题解决自训式。即学员通过多次辅导和试讲课堂教学反馈,知道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自己寻求训练目标,进行针对性训练。模式:问题—目标—练习—评价—解决。3、课后评改纠偏式。即学员对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摄像机所做的实况记录,课后自己进行反馈评价,悉心揣摩,研究改进。模式:课堂教学记录—反馈评价—研究改进。

(二)教师指导模式

这主要是指由指导教师进行群体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模式。它集一般课堂教学组织特点和实训教学特色于一身。

1、全程技能训练式。这是实训教学对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的基本模式,它是特点是帮助学员系统、全面地按照教师准备授课和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流程进行培训,它按照步骤一个技能一个技能地培训,最终达到全面掌握教学技能、学会教学的目的。模式:学习理论—选题备课—观看示范—审定教案—尝试教学—讨论研究—反馈改进—正式上课。

2、指导讨论讲解式。主要是由指导教师讲授培训教学理论,目的是指导学员形成认知理解。模式:讲解—分析—讨论—评价。

3、演示分析讨论式。进行教学示范的老师不是单纯进行理论传授,而是把理论与实际教学范例结合起来,详细解释备课的过程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供学员学习模仿。模式:理论—示范演示—讨论消化—迁移模仿。

4、评点教案反思式。在试讲前,指导教师与学员一起,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评改事先撰写的课程包,包括教案、讲义、、PPT课件、选择的案例、试题等,进行反馈。指导教师可进行答疑,为学员提供课堂教学经验信息,帮助学员反思,提高学员技能水平、尤其是技能使用策略水平。模式:写教案等课程包—评议教案、PPT课件—修改教案、PPT课件。

5、反馈评价矫正式。老师与学员共同观看微格教学实况录像,并及时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供学员进行纠正。模式:反馈评价—分析研究—再次练习—总结评论

(三)集体学习模式

指导教师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开展合作学习,重在开展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学习交流。主要模式有:

1、竞技比赛式。即受训学员经过一个阶段小组培训,可以按教学要求开展教学竞赛。竞赛要有评价标准,指导老师做真实记录,赛后评点打分,并公布结果。这对学员互相学习及培养竞争意识都具有意义。这种模式生动活泼,要求学员对教学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和使用,适合在教学技能培训后期使用。模式:提出课题—精心准备—开展比赛—评点打分—评议结果。

2、观摩检验式。对于时间较长、训练充分、学员中有着较多成熟兼职教师的培训班级,还可以开展教学观摩,即鼓励学员上一堂完整的2小时以上的课程,而不是在微格教学中训练一个片段、一个技能。以此来检验学员真正的技能训练成果。并严格进行观察、记录,课后评价再提出今后的教学技能训练目标。模式:全课程实践—观察记录—课后评价—改进教学

3、评课导师式。学员观摩、评价、分析他人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是十分必要的。在他们掌握了技能理论,具备了丰富的培训经验后,完全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用于教学实际。因此,在教学比赛、观摩中,也要求学员互评,以此创设团队、集体学习的和谐氛围。模式:听课—记录—评价—切磋—提高。

六、税务兼职教师培训中实训教学法应用效果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

微课资源开发不仅是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而且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契机。同时,微课资源开发还是国家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然而,贵州省对微课资源开发的重视和利用还相对欠缺,缺乏开发、利用微课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开发高职教育微课资源对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开拓贵州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必须突破微课资源开发的瓶颈。

一、贵州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的瓶颈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微课的重视、提倡,微课教学被广泛运用,贵州省高职院校不仅参与其中,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贵州省高职院校每年都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其中开展得比较好的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重视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为信息化教学大赛服务。例如,2014年,该院校的微课培训内容为慕课的认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微课的开发、高等职业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等。2015年,贵州省财政厅官网了《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仿真微课制作和学习平台建设项目成交结果公告》,仿真微课制作工具需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仿真技术以及人机交互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制作数字化资源课件。

虽然,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对微课资源的开发比较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微课资源开发的瓶颈,主要表现如下。

1.缺乏对微课资源开发的意义的正确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微课资源开发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这是微课资源开发与运行服务中的一大障碍。贵州省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对微课资源的开发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只有少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微课表现出一定的热情。而这些热情仅仅停留在参加微课教学比赛的层面上,而且就此止步,多数教师对微课、微课资源开发没有概念,缺乏认识,并且也不愿意去认识。

2.缺乏微课资源开发的硬件技术设备和实训基地

贵州省高职院校缺乏微课资源开发的相关设备和平台,教学硬件设备存在问题;教室文化以及布置都不够合理、美观,上镜效果差;教室内的多媒体、黑板等的设计不够科学,教室内的空间较小,桌椅摆设大多是传统方式,课桌与讲台平行摆放,客观上不利于教学模式的丰富化。贵州省高职院校配备的相应实训基地及设备分布不均,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有些专业缺乏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效率较低,难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作品。微课教学是提高高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途径,也是提高高职教师微课资源开发素质的重要途径或环节,但是,贵州省高职院校并没有相关设备和运用机制。

3.缺少对微课资源开发的科学研究和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

微课是新事物,当前对微课的认识可谓千人千面,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和科学、系统的研究,客观上造成缺少指导微课资源开发实践的理论基础,贵州省高职院校的每位教师对微课的理解都有不同。同时,由于缺少对微课资源开发的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总结,贵州省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开发、运用微课效果的实验,即没有对运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实验的效果的论证和推广。因此,高职教师和学生对微课资源开发的理解很不到位,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领导、教师根本不知道微课。

另外,贵州省高职教育领域缺少真正懂微课的专家团队,这也制约了微课资源的开发。而专家库资源、政府、企业和学校对微课资源开发意义的共同认识和重视,以及共同的行动是贵州省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必需的支持系统。

二、贵州省高职院校突破微课资源开发瓶颈的对策

基于对贵州省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瓶颈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认清微课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构建微课资源开发机制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提到:“各类职业院校要发挥社区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生活类课程,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到2015年,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10门以上社区课程。”而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重点突出,可在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是完成高职院校教学任务和实现服务功能的最佳选择。贵州省政府、各学校应上下一心,积极组织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贵州省情,按照文件要求,制定贵州省纲领性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规定,从政策层面上重视和支持高职微课资源的开发,构建贵州省高职微课资源开发机制。

微课资源开发的重要现实意义体现在:首先,微课资源开发是完成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教学要求的重要途径。其次,微课资源开发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再次,高职院校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还将在贵州省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后,高职院校的微课资源也是教师教研、学习、自我反思的资源。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教师对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等资源的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贵州省高职院校的教师们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优质微课,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现高职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2.建立微课资源开发项目专项资金,完善微课资源开发的硬件和软件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中提到:“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在现场实习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专业领域,开发替代性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针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开发仿真教学软件。”要发挥微课资源在改进贵州省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建立高职微课资源开发项目专项资金,完善微课资源开发的硬件和软件。微课开发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资源技术开发过程,还涉及微课的管理、培训、应用、评价、机制等多个因素。运用专项基金完善微课资源开发的硬件和软件,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建设微课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对微课资源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微课的利用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或机构提供技术保障,例如,由学校的信息中心负责微课资源的协助开发、平台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多种访问渠道和方式,保障师生随时随地流畅地访问微课资源平台。贵州省高职院校应建立微课资源开发研究及运行中心,为微课资源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第二,建设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微格教学设备和督导机制。教师录制课程前,教学技能的提高是保证微课资源质量的重要措施。借助微格教学对贵州省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全程指导,督导教师。应对年轻教师甚至是资深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与任课教师一起讨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且一起验证方法,直至成功。第三,建设高职院校自己的微课教学资源库,以供学院教师观摩、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尤其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平台。平台的利用还需要教师的宣传并提出要求,确保学生够利用好微课资源。第四,建设微课视频制作室,保证微课制作的质量,以及微课的可持续更新和发展等。

此外,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方面,应探索对微课资源开发的相关支持制度和体制机制。当前,贵州省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训中心服务体系不完备,实训基地的开拓、宣传方面也存在问题,学校与政府、企业的联络太少,有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相应的实训基地或者实训基地利用率低。实训中心每学期都应该向师生开放,并且对教师使用实训基地要提出合理的规定,尽最大能力为师生提供方便。教育部门应当将学校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开拓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项目。

3.配置合理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进行微课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