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时间:2022-10-13 08:44:22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

我从**学校光纤专业毕业后,于**年**月开始在**县通信分公司工作。我从事的是交换维护工作。于**年**月**日,经上级考核,我被聘任为交换维护专业的技术员。到现在,我被授予技术员职务已有四年,且其他条件也已符合评审助理工程师的资格。现将近几年的工作总结如下,请市公司领导审核评定。

一、认真学习技术业务,掌握设备维护技能

我于**年**月份至**年**月份在**担任程控交换机维护工作。这也是参加工作以来走上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其实,**的设备维护工作是以交换设备为主的,还包括市话测量、电源、传输、油机等设备的综合维护工作。在综合维护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学边用,不断提升了专业维护技能。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专业技术理论上,采取内外结合的原则,以自学为主,以公司培训为辅,毕竟外出培训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几年来,我一直保持了不间断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力诫形式主义,一直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遇到不能处理的障碍,及时请教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既及时恢复了正常通信,又学到了技术本领。在几年的时间中,我先后掌握了交换机的局数据及用户数据的操作;对sdh设备的性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电源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于isdn、宽带设备及终端维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计为isdn及宽带用户排除终端障碍200余次。此外,在多次大型割接中,圆满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

二、奋力进取,努力向技术管理复合型方向发展

**年10月,因工作需要,被调入县公司负责机房环境整治、交换设备维护等工作。由技术岗位转变到技术管理岗位对我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也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对于综合工作,我合理规划时间,统筹安排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不掉队。特别在机房环境整治上,我以市公司的相关要求为标准,从细节上下功夫,与建设维护部门相互协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历次安全检查中,市公司都给予了认可,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对此,我认真总结并及时完成了整改。

我有时感觉压力很大,感觉到知识不够用。于是,我利用工作之余的分分秒秒,学习了关系工作各方面的知识,随着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处理起工作来可以游刃有余了。

但是,这距离多面手的要求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相信持续的努力总会有成效的。

三、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2

就业的几大方向都不乐观。另一方面,传统的通信专业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很多课程的实验课都难以开设,因为实验设备都很昂贵,动辄就几万几十万,所以学生们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这样学生们的技术应用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而高职教育就是应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所以说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很难达到培养目标。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不容易培养,再加上就业市场不乐观,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很难办。

2高职院校中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的改革方向

面对上述的问题,通信专业就需要改革,转变专业的核心技能——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简言之,就是利用常用通信接口在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其他工业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的一门技术。在工程应用上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利用数据通信技术(如:开发环境是VB,通信接口是串行接口或网络接口),可以使计算机与某种工业设备(如:智能仪表)互连,采集设备中的数据传回计算机,计算机可以发出数据控制设备动作,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设备的信息、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通过数据通信技术,还可以把普通的功能单一的仪表设备变成有通信功能的智能的设备,让通信技术渗透到仪表设备中去。可以看出这项技术,更加的贴近工程应用。这项技术理论易懂,实验设备较为便宜,实践性很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项技术就业市场很广泛,各种工业中均可用到。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通信专业在保持传统的专业基本能力之余,可以把专业的核心能力转变到数据通信技术上。这项能力不但容易上手,而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档次。

3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改革的实施方案

3.1数据通信技术在其他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没有把数据通信技术作为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只是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VB语言、通信接口技术等课程,但是VB语言只注重语法格式、计算方法和编程技巧,通信接口技术只注重接口原理,并不注重如何通过接口进行通信。所以VB语言和通信接口彼此独立,鲜有结合。即便结合,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对于利用通信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教材往往都是工程案例,都是笔者根据自己在某项工程应用中的使用情况和所得经验来编写的,对高职学生来说,难度很大,难以入门。有些教材内容不够全面,要学习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往往要在多本教材中选取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教材东拼西凑,自然无法形成完整的培养数据通信技术的这一核心技能的教育模式。

3.2在我校数据通信技术作为核心技能的优势

在我校,经领导和老师的认真研究决定,在保持专业基本能力之余,把数据通信技术作为通信专业的核心技能。努力做到利用VB的开发环境,通过串行接口和网络接口,实现在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其他工业用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优势有4方面:(1)VB语言是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有使用VB编程的基础;(2)工业用智能设备,应用广泛,具备该能力后,就业面更广。(3)目前工业中常用智能设备大多数都有串行接口,一些有网络接口。(4)在学习中,可以不购买工业用智能设备,可以用单片机技术模仿电器设备,单片机技术也是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们可以自制简单的电器设备,所以在实验环节上,可以节省很多资金。

3.“3一主一次,软硬结合,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

根据多年的总结和经验,我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培养数据通信技术的这一核心技能的教育模式——“一主一次,软硬结合,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下图是该教育模式的示意图。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数据通信技术,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两个方面:软件方面方面是数据通信技术,硬件方面是嵌入式技术。其中以软件方面的数据通信技术为主,以硬件方面的嵌入式技术为次。这两个方面的课程同时开课,在3个学期内完成。真正做到了“一主一次,软硬结合,双管齐下”。为培养软件方面的技能,开设了VB程序设计、VB与数据通信技术、VB与数据通信实训等课程,为培养硬件方面的技能,开设了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实训等课程。上述课程分别在前两个学期完成,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分别对软件以及硬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认知和掌握。在第三个学期,开设了数据通信技术训练,使同学们统一的对软件以及硬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和加强。即前两个学期分别学习软件和硬件的技能,在第三学期进行软硬件技能的综合训练,使软硬件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4总结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现场总线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TK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19-02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是为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这门课程的设置顺应了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需求,反应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当前业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通过学习几种应用广泛的总线系统的协议规范和开发知识,初步掌握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为今后工作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必要的工程技术基础。

该文根据目前“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并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加以实施,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

1.1 课程特点

首先是知识覆盖面广。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与控制系统的全数字、串行、多点通信系统,是一门集控制、通信、网络、计算机控制及智能仪表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控制理论之后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属于自动控制的前沿课程。其课程定位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先导课程包括控制理论和过程自动化,学生需通过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相关理论和知识,并在掌握特定的现场总线技术规范后,结合微处理器知识才能真正构建实施一个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网络。其次是技术更新快。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大约四十余种现场总线,每种现场总线都具有自己的技术特性和占有各自的市场空间。在有限的学时数里,选择哪几种现场总线系统作为教学内容,以及每一种总线的学时数安排,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都是教学实践中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2 教学现状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是近几年才开设的专业课程,加上该课程的知识点比较分散不成系统的特点,没有太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可以借鉴。目前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教学内容多,学时数少。现场总线技术知识点多,主要针对的学生多是自动化相关专业背景的,不具备相关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因此对通信基础知识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加上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总线标准不统一,技术各具特色,应用领域各不相同,学生在32个学时内并不能完全掌握每一种总线类型。因此,必须有目的性地选择某一到两种总线规范作为重点,其余几种总线标准作为知识的扩充,使学生既熟练掌握某一两种总线类型的开发设计方法,又熟悉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诸多总线的特性和应用。因此在选择总线类型和技术特性作为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总线的应用普及程度,也要考虑学生的实践难易程度。因此,在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既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工程实践知识,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首要问题。

(2)教材涵盖面有限。目前,国内高校使用的主流教材仍是以阳宪惠编著的《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1]为代表,有别于介绍单一总线类型的,或侧重现场总线应用与开发的,该教材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首先介绍了数据通信和控制网络的基本知识,然后重点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场总线。虽然该教材的涵盖面相对较广,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通信基础知识的阐述不够系统全面,对现场总线的分析和应用实例也较少,对现场总线的最新技术成果的体现也比较欠缺。这些不足,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现场总线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和对当前的总线技术趋势和前沿知识的了解。

(3)授课形式单一。课程授课仍以教师主体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授课模式。由于理论知识点多而分散,各种总线规范又各不相同,过多理论和细则方面的介绍容易使教和学的过程变得枯燥无趣。学生往往停留在对基本概念的识记,而缺乏一定的工程理解和认识。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授课和互动模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并且学以致用,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工业通信系统的开发方法,反过来,通过工程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亟需改进的重要问题。

2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结合该课程课时短而知识点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2.1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理论内容的编排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现场总线概述和工业网络相关知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现场总线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及工业网络体系结构。通过工业现场应用实例包括系统如何组建、布线,控制系统的功能块和组态让学生对现场总线的功能和系统结构有初步认识。

(2)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通信系统基本组成,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和模型各层相关技术及主要功能,例如数据编码技术,介质访问技术、差错控制技术等。自动化相关专业的学生并不具备基本的通信理论知识,而现场总线作为工业自动化中的通信技术和具体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3)几种应用广泛的主流现场总线技术。工业应用广泛且学生较易掌握的总线标准如CAN、Profibus总线作为重点,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如CANopen[2]、Powerlink、etherCAT[3]等总线标准作为补充拓展。这部分代表现场总线技术发展方向的新兴标准在工业界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现有教材中并未涉及,因此这部分内容以多媒体PPT讲稿提供给学生打印,作为他们学习资料的重要来源。除此以外,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总线技术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在总线类型的学习过程中,授课内容和顺序还必须注意与通信基础理论衔接对应,如每种总线按OSI模型的层次依次介绍各层功能和特性,这样能使教学内容结构明了,条理清楚,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也会更牢固。

2.2 教学形式不拘一格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还需要在授课形式的多样化上积极探索。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式教学。对于理论性较强或较抽象的概念,通过视频,动画分解的方式描述复杂过程,让学生对此产生比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如讲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中层次关系时,可以将数据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一台主机的过程,每经过一层时数据发生的变化情况,通过动画的方式描述。这样学生能对一个抽象概念产生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而很好地理解为什么通信网络需要进行层次的划分,以及实体、服务、协议的概念和关系。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互动。并结合自己的课题,将总线相关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学生。

除此以外,在Powerlink和etherCAT总线介绍的过程中,首次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学科前沿课程是进行双语教学的良好平台,一方面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通常是以英文形式呈现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双语的方式学习专业课程,既提高了专业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对专业名词和知识要点的理解。通过作者一学期的教学尝试,发现学生对适当英文术语的补充接受度高,对英文形式的技术热点的学习兴趣浓厚。

(2)创新实践型教学。实践性强是本课程的另一特点,因此实践原则需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实践性强的课时部分,如总线标准的理论和设计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授课内容可以结合实验项目进行调整,让学生可以边学理论边实践。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让学生理解有关芯片功能,和基于该芯片的设计方法,实现一个小型的通信系统设计。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通过充分的实践获得一定的设计开发能力,从而较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CAN[4]总线一章的时候,通过应用实例介绍以CAN总线为纽带集成的车身控制和底盘控制系统,使学生对CAN总线的功能和整体构架有初步认识。接着,对应OSI模型的层次结构依次介绍CAN总线的各层功能,使学生对通信系统的层次概念更加清晰。在学习CAN控制器和接收器芯片时,学生结合微机原理和单片机知识,设计出CAN的节点电路,并对CAN控制器的初始化、发送和接收功能模块进行编程。

(3)安排见习实习机会。多数高校都在一些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可以利用2个课时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或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到企业实习。通过向企业员工学习和听取专题报告,了解现场总线系统在工厂车间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还可以适当参与工业生产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工作,进一步认识现场总线系统的应用场合,通信原理和方法,掌握现场总线的理论和应用知识。

(4)考核方式多样化。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作为一门考查课程,考核办法和形式应该多样化,以体现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总评成绩包含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课程设计成绩。平时成绩根据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课程设计则根据总体方案、硬件原理、软件框图等设计过程以及设计报告的质量来评价。这样的综合考查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3 结语

教学改革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还要积极思考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思路。该文根据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思路,初步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希望通过积极努力的探索,能进一步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而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蔡豪格.现场总线CANopen设计与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通信工程;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2-),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张健(1977-),男,江苏昆山人,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37-0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1-2]通信工程专业作为理工科院校的重要专业,为社会输入了大批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制造以及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国防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4]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能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思路和培养方案,就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培养的学生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定期更新改进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方案制定路线和论证程序,总体思路如下:

首先由通信工程专业相关教师讨论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变化确定交流考察的重点。接着由学院组织相关教师深入南瑞系统集成公司等五家企业交流考察,了解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等,相关教师与企业管理部门、人事部门进行交流并保持联系,及时获得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学院组织相关教师与一部分毕业生进行交流,进一步探讨之前培养方案的优缺点,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学院也组织相关教师与部分高年级在校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反思已有的专业培养方案。结合上述三方面的交流成果,学院和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反复分析、论证、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内容,以此形成讨论意见稿。

讨论意见稿在通信工程专业更大范围内进行讨论,包括企业和高校的专家、教师、学生。根据他们的意见进一步精炼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该讨论意见稿还要征求实验室老师意见,细化实验方案,讨论培养方案的可执行性。同时,还需协调学校相关授课部门,讨论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确定通信工程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多方面、多途径调研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学院从多方面调研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获得以下结论:

用人单位今后对各学历人才的需求情况主要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需求数量也在增加。目前急需实践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学习能力强的毕业生。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希望毕业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应用通信电路设计、C语言、单片机开发与应用、通信传输与现代交换技术等知识。现在及未来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需要加强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还有实践动手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培养方案中也应该包含行业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内容,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

已经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生产、维护、测试以及软硬件开发工作,还有小部分毕业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调研,毕业生普遍认同的素质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合作与协调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外语能力。在硬件知识方面,学生更关注电路板开发、单片机编程、Protel应用、嵌入式的相关知识。有些单位还要求学生具有射频、FPGA等方面的知识。在软件知识方面,学生主要关注相关的软件开发经历,熟练掌握C语言、C++以及JAVA等编程技术,熟练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有些单位要求熟悉ARM和某种操作系统。毕业生普遍反映,所学的知识对目前所从事工作最有帮助的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外,外语和计算机软件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在校高年级学生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最希望从事的工作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和售前服务。希望学院多开设一些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希望老师提供一些实际动手的机会。学生对专业课程很感兴趣,现在已经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数据库技术和C++编程等,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三、基于专业特点制订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现代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有线、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设计能力,适应通信领域的网络、系统、设备以及信息交换和传输处理等方面的科研、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突出通信系统设计原理与开发的基本理论与工程能力训练特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图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理念。

与其他高校同专业相比,根据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所能体现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制订的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宽平台

本专业具有多年的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历史,拥有多名高级职称教师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本专业教师历年来出版多本专业基础课教材,使用人数广,使用效果获得一致好评。本专业教师承担的“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课程群建设获得学院精品课程群称号,并在建设过程中获得丰硕成果,包括出版教材、建设出版教材配套试题库、建设完成教材配套电子教案、发表多篇教研论文、建成课程群网站等。具备这样的专业优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雄厚的通信技术专业基础功底。

2.强能力

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的现代通信系统往往是通信技术与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系统及应用。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通信新技术融合的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应用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专业开设了数字传输技术、现代交换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融合了学生已学过的通信、计算机、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知识,并应用很多新技术、新设备,通过系统设计应用调试的实践,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配置运行具体的通信网络和通信系统。

3.精应用

本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紧扣工程应用的特色,所开设的课程紧紧围绕应用的目的。通信应用软件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芯片及应用、通信网设计等课程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通信软件与智能芯片的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专业十分重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效果。重点专业课程采取实验课单独开课模式,将课程搬到实验室,让学生边学边练,确保实验效果。校企合作共建教学生产实训基地,形成教学和生产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工程能力训练,本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时能够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设计、功能开发应用能力。

4.亲产业

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与新设计方法往往能实现以前无法想象的任务,因此,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一定要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本专业已经开设或正在准备开设很多目前快速发展、大量应用的新技术、新器件的课程。在本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紧随产业发展的原则,培养真正学以致用、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四、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构成。第一层次,如图1中的底层,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该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组成,其中通识课程涵盖了科技文化、数学、计算机语言、体育与健康等。主要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等。第二层次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如图1中的中间层,是在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的基础上,为专业平台课程提供学习基础的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专业英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现代通信系统概论。这些课程是专业平台课程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第三层次,也就是图1中的最高层,是专业平台课程,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网络传输方向、通信技术与系统方向、硬件开发方向以及软件开发方向。

2.实践教学体系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即一般实践技能、基本专业技能、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实践技能,全面培养工程素质,如图2所示。为达到现代工程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了社会实践(1周)、实习(4周)、课程设计(12周)、毕业设计(16周)等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5周,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近40%。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高撰写课程设计、实习论文的要求,在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基础、专业课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3.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职业技术资质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政治素质的培养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平台课程的设置实现;人文素质是通过公共选修以及课外阅读等方式达到培养考核要求;职业技术资质是结合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及课外选修学分的设置来达到考核目标。

五、结论

为了迎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够在通信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方案制订路线和论证程序。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与企业交流互动,不断改进、完善培养方案内容和专业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光灿,张刚林,黄飞江.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2).

[2]黄飞江,刘光灿,陈威兵.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铁路企业;专利;信息管理;知识产权专利

信息作为一种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资源,包含市场信息、法律信息和技术信息。以《专利合作条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实体专利法条约》等国际条约为基础,专利制度的影响已遍及全球,而专利信息的数量更是每年以百万计的递增。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全球95%以上的最新发明创造记载在专利文献中,约70%的发明创造只在专利文献中公开。专利信息是专利制度运行的载体,不仅能够推动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能够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近年来,我国铁路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高速、重载等各类铁路技术迅猛发展。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动车组及关键装备的核心技术。如何有效运用专利手段保护我国高铁技术发展中的创新成果,并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受到行业内企业的广泛关注。而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作为制定专利战略、运用专利武器的基础和前提十分重要[2]。

1专利信息管理和运用的作用

专利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创新之火添利益之油”,对于企业而言,专利本身的核心价值是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体地说,专利信息在企业经营中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1提高研发效率,避免重复立项。在科研项目立项前,应先进行专利查新检索工作,以避免重复研发。当技术人员在科技研发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应首先想到进行专利信息的检索、收集,看是否能从相关的技术方案中找到解决办法。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技术研发中如果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平均可节省60%的科研时间和40%的科研经费[3]。1.2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抢占市场先机。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企业可及时把握本领域科技发展方向和技术发展动态,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如西门子专门设立信息研究中心,约30位专家专门负责收集来自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信息,监测各业务领域的市场发展态势,撰写科技趋势、市场动态等方面研究报告,为西门子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信息支撑[4]。1.3帮助企业在技术贸易中掌握主动权。专利法律信息的检索、分析和运用在公司并购、技术引进、专利转让等技术贸易活动中尤为重要。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国内电力规划院、电力设计院、锅炉制造企业联合引进了阿尔斯通全套技术。这次引进有力提升了国内锅炉设计、制造能力,为自主研发打下基础。但在引进的44件许可专利中,23件专利并未进入我国。而这一情况,在技术引进初期我方并未完全掌握,错失了谈判的有力筹码。1.4避免专利纠纷,保护自身权益。在企业产品投放市场时,使用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检索可避免企业产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同时如果能够定期进行专利数据库检索,则不仅可避免自身产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且可对相关技术领域跟踪监控,预防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他人侵犯。另外,一旦企业主动或被动涉及专利纠纷,则更能凸显出专利信息搜集、运用的巨大作用。企业一旦涉诉,无论是作为被告还是原告,都应首先进行全面的专利信息检索。例如,2014年1月10日,旭普林公司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称,上海中驰公司在中国境内制造、销售的声屏障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上海中驰公司在一审败诉后,通过对专利信息的深入对比和分析,确定旭普林公司涉诉专利在德国并未申请成功。于是进一步收集相关证据,并通过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举证,最终涉诉专利无效,避免了巨额赔款。在上述案例中,上海中驰公司在一审中的被动应诉和在二审过程中主动反击、积极举证,所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专利信息的搜集和运用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不言而喻。1.5帮助企业控制专利成本。由于专利的维持费用按照阶段性上涨的方式设置,当企业拥有的专利具有一定规模,就有必要考虑专利的成本控制问题。通过对专利信息的检索和分析、运用,可帮助企业对自身专利的市场前景进行评估,以确定哪些专利有必要继续缴费维持、哪些专利应当放弃专利权。

2铁路企业专利信息管理和运用的现状及问题

以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及其下属各铁路局(公司)为代表的铁路运营企业是国内铁路产品市场的唯一买家,而产品供应方无论是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为代表的铁路装备制造企业,还是以中国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铁路施工企业,均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这样的市场结构决定了产品销售中“计划”往往大于“竞争”。因此,专利的核心价值——为企业带来的市场竞争优势,基本没有发挥效应的余地,这也正是以往铁路企业对于构建专利保护体系、运用专利信息热情不高的历史客观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在铁路产品“走出去”的大背景下,铁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经显著提高,在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构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原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主要采取较为集中的管理体制。虽然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但是主要由集团公司研究院负责知识产权工作,集团公司研究院有一名专职人员指导、管理及协调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事务,部分所属企业相应设有知识产权主管或专利主管,也有部分所属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由科技管理人员兼职负责[4]。总公司内部设有科技管理部成果管理处,归口管理总公司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工作,编制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工作规划,拟订管理办法,组织总公司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权益管理工作。同时,其下属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设有成果管理办公室、知识产权研究办公室及科技查新中心3个部门,为总公司的成果管理处提供从专利申请、知识产权管理政策研究、专利布局分析等全方位的服务。尽管铁路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建设上已经大幅进步,但在专利信息管理和运用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对专利信息作用的认识不足。虽然铁路技术创新迅速发展,知识产权工作越来越被国内铁路企业认识和尊重。但对于专利体系的认识程度大多还停留在专利申请、专利管理等基础性专利工作,对于专利信息运用这一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一环,并未给予足够重视。(2)对专利信息研究人才的培养重视不足。尽管专利信息在企业经营的全过程都能发挥作用,但其有效运用的前提是对信息的全面搜集、正确提取及深入加工,这样才能将普通的数据转化为资源。而这一转化过程完全要靠专利信息研究人员来完成。一名优秀的专利数据分析师除应具备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专利文献检索知识、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知识及相应外语阅读水平、计算机应用技能[4]。这种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无法一蹴而就,且容易被企业忽视。目前很多铁路企业都没有建立针对专利信息人才的培养机制,甚至有些单位还没有将培养专利信息人才提上工作日程。(3)专利信息运用工作体系不健全。健全专利信息运用工作体系是企业开展专利信息管理运用工作的最有力保证。2015年由原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组建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尽管其下属企业在专利信息的管理和运用方面具有很多成功经验,但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体而言,尚未形成统一的专利信息管理和运用体系。

3铁路企业专利管理和运用的建议

随着国内铁路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铁路产品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激化,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研发。而专利信息的有效运用,正是引导企业科技投入、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铁路企业加强专利信息管理和运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充分利用行业内部专利信息服务机构,迅速提升信息运用水平。中国铁路总公司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查新中心(简称中心)是铁路行业内部唯一的国家一级查新中心,在从事专利信息服务方面也具有丰富经验,能够帮助铁路企业加强专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运用,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如纵横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不仅委托中心对其新产品进行专利侵权分析,而且与中心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中心定期提供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分析报告,为技术人员实施技术研究提供条件,为公司产品研发、市场投产、技术创新和公司经营提供决策服务。(2)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培养专利信息运用专业人才。铁路企业可充分利用国家和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开发的公共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专利管理人员进行专利信息运用技能培训。定期选派人员参加相关的专利信息运用培训,有计划地培养企业内部专利信息运用专业人才。(3)建立符合企业研发创新需求的专题专利数据库。由于全球范围内专利信息的数量巨大,要将专利信息处理为能够为研发提供帮助的有用数据,则要对专利信息进行检索、整理、标引等数据处理工作,而这些工作专业性较强,往往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才能完成。因此,为了企业的科技研发人员能够更便捷地应用专利信息,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产品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设计简单便捷的导航结构和索引关键词,构建符合自身产品研发需求、战略决策需求的国内外专题专利文献数据库。(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专利信息管理和运用体系。尽管利用外部服务机构能够迅速提高企业的专利信息运用水平,但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看,还是应建立企业内部的专利信息体系。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最能发挥专利信息辅助决策作用的往往是一些关乎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如产品进出口、技术引进或转移、企业并购或重组等。而对这些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的通常是企业领导层,因此如果建立由企业高层领导直接管理的专利信息部门,则能够更好地发挥专利信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对于已经具有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企业,则可在部门内设置专职的专利信息运用工作岗位,配置专门的专利信息工作负责人,使专利信息运用工作更加系统。另外,从经费保障的角度,专利信息工作无论是购买专利数据资源、培训专利工作人员、外购专利数据服务等,必要的经费支持都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作者:王蕾 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黄枫,张晓晋,黄金.论铁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J].中国铁路,2015(5):72-74.

[2]林恩丽.浅谈专利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性[J].福建电脑,2013(2):87-88,96.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6

宝信软件秉承“IT服务,提升信息价值”的经营理念,全面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铁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自动化系统集成和运行维护服务;城市智能交通综合解决方案和路桥隧、轨道交通的综合监控;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运行维护等。产品与服务业绩遍及冶金、交通、装备制造(含造船)、采掘、金融、煤化工、公共服务等多个行业。

宝信软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国内外钢铁业界的普遍认可,中国钢铁行业协会目前将宝信认定为该领域首推的专业IT服务提供商,同时,宝信软件还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部级技术中心(分中心)、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

一、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技术创新体制

宝信软件把技术创新作为自身经营发展的基石和源动力,选择以“集成创新”为重点和突破口,辅以“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道路,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宝信特色的研发模式、研发管理平台和研发体系,构成了具有宝信软件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

宝信软件的技术创新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有明确定位:在承接部级高水平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要融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技术,创造品牌;在宝钢的整体技术创新体系中,要成为宝钢整体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一环;对公司业务的发展,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为主营业务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集成技术支撑,走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产业化的创新之路。基于此,宝信软件形成了一个泾渭分明、规范而又高效的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

2002年,宝信软件开始制定一整套自主创新战略:将技术创新以管理文件的形式制度化,纳入公司的日常管理中,从而保证技术创新与公司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2006年底,宝信软件召开第二次技术创新大会,公布的《技术创新手册》完整而系统地明确了宝信软件的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宝信软件目前已成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转换基地,建成了3个开放式实验室,通过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成果转化等,积极打造技术创新的软平台,为技术创新的枝繁叶茂开辟出一方沃土。

(二)产学研结合

宝信软件与高等学校、企业及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研发关系。例如,与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北京冶金自动化院、宝钢研究院共同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冶金工业MES架构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高炉专家系统、有关模型的研究;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发了《多数据源协同条件下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系统》、《通用数据集成平台应用研究》;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开发了《财务分析软件》;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进行了《现场总线通用协议转化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数字城市及示范工程的前期研究》项目研究;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发了《大型过江隧道通风模糊控制算法》;与东北大学合作进行了《钢铁合同计划优化排产软件技术开发》项目研究;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进行了《冶金能源综合平衡模型及优化调整技术及应用》项目研究;与同济大学合作进行了《冶金能源系统基于产品能耗的最优化分析技术及全自动煤气回收技术》项目研究;与复旦大学合作进行了《基于综合自动化集成平台的流数据挖掘技术及交通状态判断方法研究》;与北京金元龙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企业网安全监控系统》;与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上海软件中心)合作开发了《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与宝钢研究院合作进行了《炼钢、热轧生产一体化计划的研究和开发》;与中科院软件所合作进行了《冶金数据软总线技术》、《MES工厂建模技术》项目研究。

(三)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公司本部员工总数为2003名(不含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的76%。具有国家认证自动化系统工程师、部级和宝钢技术业务专家多人;共50人获各类项目经理资质证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齐全的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服务队伍,其中高级职称者174人,占员工总人数的11.7%,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人;累计上千人次曾派往海外培训和进行联合项目开发。

宝信软件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层次由领军人物、专业技术总监、营销总监、项目总监、核心技术人才库成员构成。公司技术中心共340人,其中研发部165人、各研发室合计159人,硕士以上的占45%。技术中心通过不断吸收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合理提高人才密度,来不断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二、技术创新成果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7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50)

摘要:高职院校应基于人才需求调研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情况,准确定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与实施“订单引领、交替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力核心、岗证课赛融合”课程体系,创新“岗证课赛”教学模式。据此不断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使其符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升级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4-0025-04

作者简介:齐攀(1982—),男,博士,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光电检测技术、高职教育与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0201018);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20120202021);广东省信息技术教指委教学改革项目“移动互联时代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XJS-2013—1014)

高职教育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一线人才的重任,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升级要求不适应;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与企业生产过程脱节;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不衔接;专业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不协调等。

针对上述问题,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积极进行了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职培养的人才符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升级的需要。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区域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改造升级方向,依托广东省电子行业协会和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广东省电子信息知名企业,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和培养质量评价工作,形成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报告》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改革调研报告》。基于两个报告,将本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主要定位于产业链中“产品生产”和“工程应用”两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与相应的职业领域对应,如图1所示。

本专业紧紧围绕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的“电子产品生产制造”、“通信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和“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电子信息产业职业领域,培养具备电子信息职业素质,掌握电子信息岗位综合技能,具有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员、生产制造与设计技术员、电子信息系统维护工程师、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等岗位从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使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升级要求相适应。

二、“订单引领、交替顶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了实现专业教学与岗位技能深度对接,学院依托专业校企合作理事分会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调研,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和实施“订单引领、交替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引领”是指依托专业校企合作平台,以工学结合为基本育人方式,以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为基点,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电子技术课题组),校企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第三学年教学(实习)安排、订单班必修课程、授课教师资质及酬金发放标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教学组织形式等;校企共同管理和考核订单班学生。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推进校企深度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使所培养的人才适用、能干。

“交替顶岗”是指根据电子信息企业生产规律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实施“交替顶岗”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如图2所示,将校内学习与企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交替进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岗位职业能力进阶提升。“交替顶岗”培养的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提升对照如图3所示。

校内课程学习期间,实践性强的部分课程结合企业生产情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安排在校内实训基地(厂中校)进行。企业现场教学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共同授课,依托工作现场的环境和设备,结合实际生产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现校企共育。校内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基本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校内课程学习(含企业现场教学)、校内实践与考证、校内生产性实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等。校外教学侧重岗位应用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结合实习工作任务完成毕业论文与答辩。

通过“交替顶岗”分段式教学组织安排,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实现校企双方协同管理、联合教学、共同育人;融入优秀电子企业作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本专业紧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企业岗位,融入电子设计工程师等职业资格标准,嵌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项目,构建了“能力核心、岗证课赛融合”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职业基础、职业能力、职业拓展、职业技能训练、考证、订单特色等7个课程平台组成,如下页图4所示。

1.将国赛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创新“岗证课赛”教学模式

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竞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以竞赛项目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及训练环节,最后以作品竞赛形式进行课程考核,创新“岗证课赛”教学模式。如“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课程选取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常规比赛题目“电动玩具车”为主要教学项目,课程教学全过程模拟产品开发运作模式进行(如下页图5所示),最后通过竞赛形式进行总结和考核,实现学生竞赛覆盖面100%,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省级以上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课程以虚拟企业的模式开设,先成立虚拟企业部门,企业的主要机构设置如下:

行政部门——主讲教师任总经理,企业兼职教师任副总经理;采购部门——设部门经理1名(学生),成员1名(学生);后勤部门——设部门经理1名(学生),成员1名(学生);质检部门——设部门经理1名(学生),成员1名(学生);监管部门——设部门经理1名(学生),成员1名(学生);产品开发生产部门——每个产品开发生产部门由四五名学生组成,共有七八个产品开发生产部门,涉及的职位分别为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产品造型设计师、部门经理。

各部门职责如下:行政部门——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拟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拟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采购部门——按照上级批准的采购方式组织采购活动,并向上级报告;后勤部门——联系产品设计生产工作场地,安排工具等资源的分配;质检部门——检验产品的安全性及质量,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产品设计部门反映,并跟踪改正过程;监管部门——负责每次工作的考勤情况,向总经理汇报,监督和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监督和管理工作场地的安全情况;产品开发部门——负责产品技术开发,设计与生产。

课程的教学实施模拟企业运作方式,行政部门与开发部门协同合作,最后借鉴竞赛的评分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作为本课程的成绩。整个过程中两位教师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职位,对其他行政部门和开发部门起到引导、技术指导和部分监管的作用,教师的地位弱化,而学生则逐渐处于课程的主导地位,采购、后勤、监管、质检和产品开发都由学生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式的,具体体现在:第一,学习时间开放,学生上课时间不再局限于课内,课余时间也在进行产品的设计、制作与调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即时安排辅导时间;第二,学习地点开放,学生上课地点不再局限于课室,学习制作活动可以在图书馆、机房、创新实验室甚至宿舍开展;第三,学习内容开放,学生上课内容以自编教材《玩具电动避障车设计指南》为参考,但不局限于教材内容,除了规定的三个基本功能外,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基本功能上添加拓展功能;第四,教学资源开放,学生在产品设计、制作与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或需要使用设备时,可以通过教师统筹解决。该课程开放式的改革实施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获得了较好的教学评价。

2.“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根据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本专业核心课程全部进行项目化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如“单片机技术”课程的“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制作”项目教学(如下页图6所示),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三个阶段。在“教中学”阶段,教师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在“学中做”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训项目,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在“做中学”阶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实际测量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锻炼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效果

近三年来,我院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省级以上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有37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14项,其中,6人获部级二等奖3项、9人获省级一等奖3项;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就业对口率近90%;毕业生月收入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三年内六成以上得到职位晋升;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总体评价优良率达90%,合格率为100%;订单班学生比例达70%。本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水平跃上新台阶,媒体纷纷报道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做法与成果,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教育网站、广东省教育厅网站、《今日花都报》、花都电视台等媒体公开报道了我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技能竞赛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成效。

在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验收中,《广东省高等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验收报告》提到:“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与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紧密合作,校企联姻,共筑平台,共育人才,共同发展。”同时,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案例入选了“广东省高等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验收十大最佳案例,这是对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唐晓鸣.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40-42.

[2]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5):10-13.

[3]李陈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LED新型电光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02-103.

[4]李亚平,李佩禹.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E+”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109-111.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8

一、人才资源的现状

*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重工业基地,是东北地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输出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基础性的战略高度加以推进。特别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确立了人才强市战略,作出了构建人才高地的重大决策,加大了人才工作的推进和实施力度,人才强市的雏形日趋显现。截至*年底,全市拥有各类人才120万人,其中党政人才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6万人,技能型人才60万人,其他人才5万人;两院院士24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35名;博士*人,硕士12098人,大学本科生171829人,大专生272718人,中专生240437人;有正高级职称的8936人,副高级职称的40156人,中级职称的132455人,初级职称的150293人。

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已达62家,形成了以中国*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区、县(市)人才市场为依托,专业和行业职业介绍机构为基础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配置人才和人力资源达20%以上。人才柔性流动政策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开发、配置渠道,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人才结构已开始按城市发展阶段的需求调整优化。

从开发配置现状看,我市人才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

存量优势。我市在职人员人才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3位,同时还潜在着十几万人的离退休人才;人才比重高,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1103人,居15个副省级市第3位;人才结构门类齐全,构成了相对明显的存量优势。

教育优势。全市有27所高等院校,200余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不仅本身积聚了一大批人才,而且也是具有规模优势的人才培养基地。

科技优势。全市拥有国家和省、市级科研机构428个,科研体系完整,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9万人。一些重要领域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构筑了科技人才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作为*经济区的核心,以及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我市人才聚集、辐射的功能较强,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环境优势。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我市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面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艰巨任务,我市的人才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才资源的数量、结构和素质仍滞后于城乡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拔尖人才群体规模小,缺少领军型高级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传统产业人才多,新兴产业人才少,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城市人才多,农村人才少;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整体性开发配置的新机制尚未形成;政策导向不够,技能型人才出现断档,高技能人才年龄偏高。这些问题已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人才瓶颈障碍,亟待加以解决。

二、人才资源开发配置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16号)精神为指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主题,充分发挥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的作用,坚持开发与引进并重,以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开发为重点,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动力,加快党政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原则。要以促进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发展,建设“四位一体”城市和构建金融、商贸和物流三大中心的目标,适应核心产业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开发配置人才资源。

2.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现阶段,一方面,要立足我市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以事业凝聚人才。通过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使用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依托项目引进短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才借智,导入“世界级”人才、海外人才、优秀科学家,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要善于利用国内外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人才并重,精心培养和大胆使用并重。

3.坚持市场开发配置人才为主的原则。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通过政府调控和引导,加快人才资源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科技对接平台建设,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使人才开发配置向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变。

4.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要在重视城市资源开发配置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各种农村职业学校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作用,提高农村人才比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构建农村人才服务体系。

(三)总体目标

我市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完备、队伍结构优化、体制机制科学、智力潜能迸发、人力资本增值、辐射作用明显的人才开发配置目标。到*年,基本实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构建起以市场为主的开发配置机制,基本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学科体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80万人,其中,党政人才6万人,经营管理人才2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45万人,技能型人才100万人,其他人才9万人。每万人中拥有人才250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达到6%以上。

重点开发培养100名具有国际视野的市管党政领导帅才;集中培养、引进1000名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2万名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万名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高技能型人才。

建立50个院士工作站,为*服务的两院院士达到150名以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市管优秀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达到1万人;研究生学历人才达到4万人;为*服务的海外留学人员达到1万人;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达到1200人。

全市技能人才达到100万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技能型人才分别达到10%、40%、30%。其中,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的20%,80%的产业一线职工成为技能人才。通过搭建人才资源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科技对接平台,构建知识创新区、科技先导区、商务人才聚集区,努力使我市成为服务*经济区、辐射全国的人才交流、人才信息、人才开发区域性中心,成为人才资源集散地。

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三、人才资源开发配置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人才培育工程,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要充分利用在沈高校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管理学院及各类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建立远程教育系统,形成统一规划、市场调节、合理分工、多元组合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采取专题培训班、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外出培训、挂职、交流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增加教育培训人次,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立各层次、各类别人才库。

1.党政人才培育工程。要以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党政领导班子帅才为重点,培养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领导人才,建立市管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党政人才培训制度,全面开展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更新知识培训。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意宏观战略思维能力和宏观管理知识的培训,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的不同需求,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教育培训。要利用东北大学开办的日本政府资助的MPA培训项目,由政府出资,每年培训10人,使之成为熟悉现代管理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的党政优秀后备人才。对专业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加强专业培训,对年轻干部要经常培训,对优秀干部要加强培训。切实抓好市管领导干部和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培训,确保做到任期内培训不少于3个月。到*年,培养优秀党政领导干部500名,市管党政后备干部300名。

要按照公务员职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重点提高其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工作创新的能力。鼓励公务员学习公共管理知识,每年要安排不少于两周时间学习最新的经济、科技、国际关系、典型法律案例知识等。要创新培训机制,形成“计划调训、自主择训、竞争参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通过MPA教育、境外培训、重点人才强化培训,培养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的高层次行政管理人才,给公务员创造各种职位发展机会。到*年,全市公务员培训率达到100%,主任科员以上的公务员修完MPA核心课程。到2010年,全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公务员达到70%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7%以上,本科学历42%以上,大专学历21%以上。

2.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工程。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从今年起,每年选拔50名在企业中担任高层领导职务的经营管理者和100名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既懂管理又精通专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每年挑选1000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的企业基层经营管理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定向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基本了解企业管理的原理,了解并初步掌握财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的专业知识,对生产经营过程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对企业发展目标有较深刻的认识,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构建企业管理人才的梯次结构。

采取岗位适应性短期培训、工商管理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工作。以驻沈高校为依托进行职业经理人培训,建立企业、高校、政府三位一体的职业经理人员培训网。以驻沈的世界500强企业为基地,组织企业经理人员到这些企业学习培训。要对经营者进行定期培训,对高、中层次经营管理人员进行MBA核心课程培训,对初级层次管理人员进行EBA培训,增加新知识,提高各项素质与能力。到*年,使我市职业经理人达到5000人;到2010年,达到10000人。

3.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以打造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根据《*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规划》确定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总体要求,优化人才资源在不同产业的分布,加快开发高新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一大批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人才的培养,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复合型人才培训,加快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外语人才。积极争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立法,明确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实行继续教育制度,每3年为一个周期,在周期内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接受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120个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不少于96个学时。定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科目指南,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优化知识结构和更新知识的宏观指导。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引导他们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通过境外短期培训、考察和国内短期进修,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年,使我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学历的比重从现在的56%提高到65%;55岁以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由现在的65%提高到70%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16%,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40%。

4.技能型人才培育工程。做强技能型人才培训产业,扩大技能型人才队伍,实施技能型人才振兴行动,推进技能型人才升级,打造技能型人才集散中心。一是强化岗位培训,组织技术革新和攻关,改进技能传授方式,促进岗位成才,在全市范围开展百万职工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采取脱产与业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方式,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对职工的全员培训。二是利用职业教育学院、技师学院、技工和职业学校,对新生劳动力进行培训,每年培训2万人,使其中80%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持证上岗和就业。三是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面达到90%以上,使大多数人掌握一两项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四是支持和鼓励各类符合职业资格条件的人员和自学成才人员参加高技能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和绝技绝活的传授以及技能表演等活动,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特色、专业绝技绝活、操作技能精湛的技能明星,并不定期组织这些技能明星到国外进修学习。

2010年以前,每年培养技工5至6万人,全市高级技工、技师及高级技师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重提高到20%,其中,中青年高级技工的比重达到30%左右。到*年,培养出45万技能型人才,其中,以企业为主开发培养20万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15万人,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培养10万人。10%以上的技术工人技能提高一个等级,10%以上的技术工人拥有第二技能,5%以上的技术工人成为复合型人才。

要依托有关学校和培训机构,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方培训各类农村急需实用人才。有组织地把本地区的农村实用人才送到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交流学习,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他们出国考察。积极鼓励农村有志青年自学成才。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农业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的快速成长。积极开发乡土人才。各区、县(市)要选拔一批优秀实用人才,乡镇要培养一批实用人才,村要联络一批实用人才,真正发挥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人、农民企业家、营销专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到*年,平均每个行政村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能型人才达到10名。

(二)开展引才借智行动,完善开放式人才开发体系

要面向外省、市及发达国家、地区实施全方位的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借助在沈海外归来人才、*籍在外人才、在沈外企人员、在沈留学生,拓宽引才借智渠道。

1.开展引才行动。一是引进拔尖领军人才,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引进精英人才,当务之急是引进“两院院士”、部级实验室和重点学科负责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和技术骨干;引进一批在跨国公司任职3年以上、熟悉WTO体制下企业运作的中高层生产经营和管理骨干,以及熟悉市场运作的高级金融、证券专业人才。着力引进海外留学人员,为吸引留学人员来沈工作或服务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留学回国人员携资金、项目来沈创业。积极引进港澳台地区人才,依托我市驻港澳、海外办事机构,设立*国际人才交流窗口,每年组织1次“高层次人才*行”活动,充分利用港澳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转移有利时机,广泛吸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级人才。积极引进自带资金在*领办、创办企业的国外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引进产业优化升级所需的自动控制、生物制药、燃气动力、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高层次人才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机构及重点实验室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引进短缺人才。依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积极引进主导产业、重大工程项目及重点行业紧缺专业人员、特殊专业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所需的精通外语、掌握专业、熟悉外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维护市场秩序需要的法律、金融保险、保险精算、风险评估与管理、财务监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专业人才;提升我市文化品位、繁荣我市文化创作、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艺表演、体育竞技等特殊人才。三是在律师、医师、会计师、设计师、评估师等实施执业资格考核认定的领域,积极吸引取得国内执业资格的人才在我市注册登记并开设事务所、医疗诊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四是继续大规模接收愿意来我市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打破职称、学历、身份和地区等因素的限制,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每年计划引才2万人。

2.开展借智行动。建立健全借智工作体系,完善“人才柔性流动”制度,实行“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政策,实现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优化组合。建立虚拟人才库,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国内乃至世界各类人才的专业特长信息,设立各领域各类人才目录。积极争取市外人才采取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我市经济建设。

实行自由职业政策,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设置“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特聘工程师”、“特聘技师”等职位,面向国内外吸引高层次、急需人才。要依托重点工程、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聘请顾问、交流讲座、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积极聘请文教、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海外学者、专家,提高我市国际化人才竞争的能力。巩固和发展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园,组建留学人员专家咨询委员会,鼓励在外留学人员以多样化形式为*服务。到*年,完成600项重点引智项目,引进*人次国外专家;到2010年,完成*项重点引智项目,引进8000人次国外专家,联系吸引1000名在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为*服务。

(三)做强“三大基地”,夯实人才开发基础

科技研发基地、职业教育基地和技能实训基地,是实现人才开发的重要基础。做强“三大基地”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坚持人才引进与基地建设并重,夯实人才开发基础。

1.科技研发基地。以9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2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基地,发挥在沈27所高校、428家重点科研机构的作用,构建科研人才制高点。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在高等院校、科技园区及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研发条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创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体制和所有制的壁垒,充分挖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的潜能,发挥中国科学院*分院人才的优势,整合科技研发和人才资源,建立开放性的区域创新体系,对重大科技项目组织联合攻关,联合在国家和省申报立项。引导支持军工技术向地方企业和民用产品转移,组建不同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体和新的股份制企业。注意发挥行业协会、学术组织、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组建虚拟科研机构,形成良性的科学研究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工作协作机制,让科技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建立公共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到2010年,建立重点实验室60个、工程技术中心50个、院士工作站50个、博士后流动站40个、研发中心50个,形成比较完整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孵化器建设,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依托*农业大学、中科院*生态所及省、市农业科学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采用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建立工厂化高效农业、农产品安全生产、动物胚胎工程、食用菌产业化、转基因花卉、苗木和果品、肉禽水产良种繁育等10个农业技术研发和服务中心。

大力发展中小型初创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重视对具有市场潜力的小项目、小企业的扶植,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一大批充满活力的科技企业,开发生产紧密贴近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力争到*年,中小型科技企业达到5000家,科技人员达到5万人。

2.职业教育基地。要始终把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放到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先地位,打破部门、行业办学界限,实施全市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快高、中等技能人才培养。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好*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灰领”高技能人才。以*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为龙头,重点发展培养“蓝领”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的骨干中等职业学校。以部级重点学校为主体,以重点专业为核心,重点建设15个部级骨干示范性专业和40个省级骨干示范性专业、50个市级骨干示范性专业。在全市选择4至6所技工学校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依托教学基础雄厚、实习设备先进、师资力量较强的工科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广泛开展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

创新职业教育机制,大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职业教育,要通过培训进修等途径提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在高校、企业聘任客座教授的方式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调整职业教育内容,从注重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通过市场供求调整职业教育规模和专业设置,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技能实训基地。要强化实训基地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建设一批开放性资源共享的实验、训练基地。围绕服务于区域经济及支柱产业,重点建设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20个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在抓好金杯、沈飞、黎明技师学院和鼓风机集团、沈飞集团公司等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争取再扶植10家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市场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和效益较好、知名度较高的企业,结合汽车、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实际和长远发展目标,建设面向企业职工和面向社会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到*年,建成15至20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要加强农村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要利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体系、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并完善以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业技能人才培训机构,形成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大力发展再就业培训基地。到*年,以各级各类中高等学校、企业培训中心、社区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建立100个(其中行业、大中型企业占1/3,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占1/3,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占1/3)稳定的再就业培训基地,每年培训10万人以上。同时,完善配套政策,整顿和规范培训市场,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就业率。

(四)搭建三大信息平台,构建区域性人才中心

加快建设*人才信息网、*科技信息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两网对接、资源共享,搭建起人才资源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科技对接平台。

1.搭建人才资源平台。以中国*人才市场为中心,构建纵向联接国家、省、区县(市)及在沈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横向联接*经济区各城市、国内重点城市,扩展到境外的人才资源平台,实现人才工作手段升级。形成社会化、国际化、开放式的人才信息共享、覆盖全社会的、动态的人才信息采集,向用人主体开放的人才资源信息库。以*老工业基地振兴所需人才为重点,通过平台与结点的联接,汇集、整合人才信息,进行人才资源储备,实现网上人才资源的查询与开发利用。经过2至3年的努力,基本建成部级人才基础信息库,联接*经济区各人才资源结点,形成服务*经济区、辐射东北、联系国际的人才资源信息平台。

2.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人才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事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择业服务、职业设计服务、创业服务、培训服务。定期人才供求信息和市场薪酬指数,利用市场供求信息调控人才的流向和社会收入水平,促进人才资源向资本转化。

依托服务平台,开展人才测评服务,查询职业技能标准。开发政策服务,网上查询与人才有关的政策。开展就业登记服务,实现网上求职、网上择业的对接。逐步实现人才配置主渠道由固定场所向信息网络转变。到*年,网络配置人才的比例达到70%以上。

3.搭建科技对接平台。通过人才资源库、科研设备资源库、科技攻关课题信息库,在网上互联,形成人才科技对接平台,实现科研课题网上公开招标、科研成果网上和企业技术难题与人才资源的互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科技攻关,实现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科研成果、专利成果信息库,网上、出让、查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服务地区、联系周边、辐射全球的引才借智体系。

(五)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实施人才资源结构调整,是人才开发配置的一项长期、动态任务。总的目标是适应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能。

1.三次产业人才结构调整。为实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目标,人才配置必须先行,通过调整一、二、三产业人才结构,充实一产业人才总量,农业人才比重由现在的10%提高到20%;提高二产业人才质量,到*年,高级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高、中、初人才比重达到2∶4∶4;调整三产业人员专业结构,扩大金融保险、法律、咨询、房地产、营销等专业人员数量和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配置。

2.四支队伍人才结构调整。一是以提高党政干部科学管理、工作创新能力为重点,调整党政干部知识结构。到*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政干部达到70%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以上。二是增加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数量,到*年,经营管理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5%以上,职业经理人达到5000人,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形成高层次管理人才群体。三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比例,到*年,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比现在提高10个百分点,研发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由现在的2%提高到6%。四是加大技能人才的总量,通过培养,到*年,技能人才由现在的60万人增加到1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20%。

3.区域分布人才结构调整。一是通过政策引导人才资源向农村和基层流动,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创业,增加我市农业发展所需专门人才。到*年,实现每个乡(镇)有大学专科以上人才30人、每个村有大专以上人才1至2人的目标。二是建立市直机关和教育、卫生、文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的工作制度,改变区、县(市)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局面,提高社会事业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新兴产业人才配置工作,解决我市金融、商贸、物流、旅游、会展、中介服务、市场策划、项目管理等行业人才短缺问题。(六)加强重点行业人才配置,促进核心产业发展

加强五大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人才配置,其重点是解决行业短缺人才和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人才问题,以促进我市重点行业快速发展。

1.五大产业人才配置

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人才方面,把*建成全国轻型客车、高档轿车和汽油发动机高层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基地。重点配置汽车发动机、汽车化工、汽车车身设计等方面专门人才。抓紧配置一批懂技术又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型汽车专业人才。到*年,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其中,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各类人员达到1.5万人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万人以上。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占10%左右。调整人才在整车、零部件及汽车相关产业的分布,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

在装备制造产业人才方面,以装备制造业集聚地和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强人才资源开发、配置,增强产业人才集聚优势。选拔一批制造专业人才,强化外语、管理、电子信息技术培训,重点配置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及拔尖人才。到*年,产业人才总量达到16万人。其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要占从业人员总量的3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总量要达到5万人;技术工人总量要达到7万人,占工人总数的80%以上;企业高、中、初级技术工人的比重要分别达到35%、45%、20%左右。

在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方面,以市场需求确定人才配置重点,选拔一批优秀人才进行复合型人才培训,打造专业优势和信息技术集合的人才群体,形成以研发人才队伍为核心、应用技术人才为骨干、产品推广市场开发人才为基础的信息产业人才队伍。重点配置软件开发高级人才、信息服务业高级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到*年,信息产品制造业人才总数要达到4万人,其中,软件人才达到1.5万人,软件高级人才突破1000人。

在化工医药产业人才方面,重点开发配置化工医药短缺人才,调整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结构,增加产品研制、市场营销、工商管理高级人才。到*年,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经营管理人才达到6000人,占人才总量的10%;科技人才达到1.2万人,占人才总量的20%;技能人才达到1.8万人,占人才总量的30%;市场开发人才达到3000人,占人才总量的5%;其他人才占35%。硕士学历占职工总数的2%,大学本科学历占30%。

在农产品加工产业人才方面,以农业高新区、产品加工企业、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市场、中介机构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配置,壮大人才实力。重点配置各类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生产技术人才,从事销售、中介、交易洽谈等活动的市场营销人才,专业协会组织、合作组织及信用组织所需的农村经济组织人才以及从事教育培训、科技推广活动的服务人才等。到*年,人才总量达到6万人,大专以上技术人员达到3万人,占人才总量的50%,并增加硕士、博士及产品、设备研制人员比重。

2.现代服务业人才配置

以金融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壮大现代服务业人才规模。加快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精通金融业务的高级人才,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引进一批短缺型人才,完善金融人才流动和交流制度,构建服务*、辐射周边的金融人才队伍。到*年,人才总量达到3万人,其中,金融业高中级人才达到1.2万人,硕士生*名,本科生1万名。

增加商贸人才总量,提高高层次人才比重。到*年,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商贸从业人员中人才比重达到60%以上,其中,中级商贸人才达到40%以上,高级商贸人才达到20%以上。

构建物流教育体系。加快培养物流人才,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对物流从业人员实行岗位准入控制,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优化物流企业人才队伍结构。到*年,使我市具有物流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3万人。

3.社会事业人才配置

以增加名师、名医、名家为重点,优化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各类人才。一是加强校长的培养和配备,推进校长职业化试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育名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建立一支数量适中、学科配套、结构合理、骨干充足、适应素质教育及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重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水平。建立适合教师特点的职务评聘体系,实行教育系统职称评聘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教师交流制度,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短缺和城市教师超编问题。二是提高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水平和医疗水平,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通过政策导向,引导市以上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发展社区医疗事业,增加全科医生数量。三是以引进培养文化行政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专业人才及艺术人才为重点,着力挖掘和开发优秀艺术人才,提升我市文化人才国内知名度。四是注重拔尖体育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壮大体育人才队伍。

(七)建设三大中心区,打造智力集群优势

通过建设知识创新区、科技先导区和商务人才聚集区,发挥智力集群优势,构建人才高地的支撑体系,从而提高我市人才资源核心凝集力和优势竞争力。

1.建设知识创新区。以大学园区和在沈高等院校为依托,建设知识创新区,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充分挖掘大学园区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的潜能,利用大学园区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优势,组织科研人员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通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产生一大批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抢占科技制高点,提高学科的科技原创力。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发一批能提升产业水平的关键技术,促进高校科技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发展,提高对社会的贡献率。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使一批学科建设在国内乃至国际居于领先地位。造就一批活跃在学科前沿,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研究群体。

2.建设科技先导区。在浑南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主导产业科技人才先导区。以东大阿尔派公司、*机床集团、*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东药集团等企业为依托,以促进我市主导产业升级为目标,集聚科技攻关、产业创新人才,围绕主导产业产品链条开展科研、设计攻关,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市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建设商务人才聚集区。以沈河区、和平区为核心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东北商务人才密集区。一是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贸区大型商务业载体和市场业态作用,吸引和集聚商务人才,形成东北地区商务人才的聚集地。二是通过打造商务人才聚集区,整体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集中区,推进证券、保险、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发展。三是通过建设商务人才聚集区,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沈投资置业,带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用高层次商务人才优势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提升*中心城市形象,完善三大中心功能。

四、对策措施

(一)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一是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把人才工作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宏观调控体系。二是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党政一把手要抓第一资源,将人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高效的工作体系。三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统筹兼顾,实行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协调各职能部门,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整体推进人才工作。四是各部门要主动推进人才工作,突破不合理的限制规定,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为人才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和开创。

2.加强人才工作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按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加强人才资源开发配置的规律性研究,提高对人才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论思维能力,提高人才工作理论研究水平。要加快人才资源开发配置政策的研究,加快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完善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奖励政策、鼓励人才到基层的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配套措施。

3.加强人才统计基础工作。要研究建立适应推进人才整体性、开放性开发与配置要求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汇总工作体系、动态分析监控机制,为人才开发配置的政策研究、规划制定、目标考核奠定基础。

4.建立与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制度。建立优秀人才联系网络,组织、人事、科技、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等职能部门和单位要分别与四支队伍的优秀人才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定期联系的沟通机制。同时,要建立市级领导对分管业务范围内重要专家的定期走访制度,及时为优秀人才解决各种问题。

5.建立*经济区人才开发配置联动机制。用开放的人才观念、手段和措施,建立*经济区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工作沟通机制,扩大我市人才高地的影响力、辐射力,促进人才资本升值。

(二)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业热情

1.创新分配激励机制。一是承认人才资本的价值,保护其合法收益,鼓励以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激发人才创造力。二是坚持平衡比较和动态增长,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人才价值与工资收入水平决定机制。三是形成合理的工资收入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妥善处理好地区间、行业间、各类人员间的工资关系。四是不断加大对特殊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力度,对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工资收入在一定时期给予特殊政策。五是完善奖励、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实现多种激励相结合。

2.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一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有特殊专长、特殊贡献人才的评价,要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客观地反映人才业绩成果的社会价值。二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才评价方式,进一步探索考试、评审、考核、直接聘任等多种人才评价手段,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发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构作用,增加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三是强调评价工作的专业化。进一步严格评审标准,创新评审模式,规范评审程序,实行评审公示制,建立考试、评审专业技术责任追究制度。

3.创新人才开发投入机制。一是建立新型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助为补充的投入资助机制,保证人才开发投入不断增长。二是加大财政资金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政府要根据人才工作实际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人才开发资金,重点用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留学深造、科学实验等工作。要整合各种财政专项资金,优化教育、科技、信息产业等专项经费投资结构,从中安排一部分用于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科研项目资助。安排必要的引导资金,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筹集助学资金,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建立奖励资金,对人才给予必要奖励。加强对人才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人才投入效益。三是树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新观念,从机制上、政策上促进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激发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制定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各类民办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开展教育对外合作,拓宽人才开发投入渠道。四是实行政府雇员年薪制。要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面向社会吸纳财税、金融、法律、计算机、外语等高层次人才,选拔录用更多的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体现创新制度的活力。

4.创新人才保护机制。在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安全机制。要高度重视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建设、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等重要人才的保护问题。

5.创新人才交流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开放人才中介市场,大力发展人才咨询、人才评价、人才中介等市场服务机构,通过构建人才市场交流平台提高人才通过市场配置的比重,用市场信号调整人才流量和结构。二是消除束缚人才流动的体制,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完善人才交流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人才在不同地区、产业、部门合理分布。四是发挥老科协的作用,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建立“高级退休专家人才库”,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二次开发机制,为离退休各类高层次、紧缺型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五是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营造舆论环境。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我市的人才政策和杰出人才在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典型事迹和优秀成果,形成成才光荣、人才可贵、创造受奖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各界对人才资源开发的参与意识,使社会氛围更有利于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优化生活环境。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引进高科技人才、国际化人才提供适宜的居住条件。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单位要为来沈工作的优秀人才提供子女就学、就医、文化娱乐等优惠服务。要推进人才服务专业化,针对不同人才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营造优质服务环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对涉及人才的有关问题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开设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3.创造发展环境。要为人才创造发展环境,用事业凝聚人才、吸引人才,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要为人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能干事、干成事。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奖励制度。一是设立“*市留学人员创业奖”、“*杰出人才奖”、“优秀人才引进奖”等奖项,以奖励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二是选拔评选出生产一线优秀技能人才,以市政府名义分别给予技能人才类、技术创新类等荣誉奖励。通过每年技能大赛,营造第一线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充分张扬人才个性。

(四)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开发基础工作

始终把教育作为人才聚集核心、人才开发的基础,形成整体性人才开发体系。要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大力加强学前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城市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普及城市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教育经费资助,实现教育脱贫。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动员各方面力量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积极扶持发展各类民办教育,形成各类教育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沟通,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为人们提供人生各个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人才提供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9

一、思想品德方面

本人一直非常拥护党的政策和方针,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坚持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和体会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本人能严守法律法规,能树立并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近年来,我一直坚持看新闻报道、新华日报等新闻栏目或报刊杂志,通过了解国家大事和百姓心声,来更好地学习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自己的政治觉悟能够“与时俱进”。

二、职业道德方面

在注重提高思想品德的同时,也不忘注意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我始终坚持学习有关通信建设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做到忠于职守、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勤奋工作,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本人一向谦虚好学、钻研业务、勇于奉献,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严格按照“诚信、守法、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通信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工作。能够敬岗爱业、遵纪守法,工作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生活上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关心他人。能够带领团队,团结一致,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投入到工作事业中。能够积极指导和带领新员工,手把手的帮助他们,使他们时刻感觉到有人关心、爱护和帮助,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中去,并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尽快、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三、专业技能方面

本人工作过程中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取得了初级通信工程师、安全员证、信息通信安全员等证书。同时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能将理论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本人通过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坚持工作在通信工程代维第一线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也参与多次招投标工作,编写投标文件,掌握了多项通信代维、工程方面专业技能。本人能熟练office等办公应用软件,熟练掌握AutoCAD制图,掌握ONU、交换机、路由器等数据通信的技能,掌握机房内传输设备、电源配套、光缆布放、熔接等线路技能,能够独立编制施工组织,编制项目决算,并能独立完成整套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并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熟练的应用投标报价技巧去提高中标的概率以及中标后的收益。掌握通信项目管理技能,从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等方面全方面的管理,能够胜任中大型施工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及现场总负责的工作。

在以后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这个知识更新换代的社会里不至于落伍。

四,工作成绩与履行职责情况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保持认真负责、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虚心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加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经过十二年的锻炼,已经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0

“十五”期间,“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项目,是主题战略目标×××个“1”中的中间件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该项目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农业专家系统为核心,构建面向农村使用的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平台,通过示范区建设的形式,加快研究成果的应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技术服务农业的发展模式。这项工作人们通俗的称之为“电脑农业”。专家组围绕主题的战略目标,分两轮进行了课题支持。**-**年期间,支持了×××个平台课题、×××个关键技术课题、×××个示范区课题;**-**年期间,根据上一轮课题完成情况和形势的发展,在课题部署上,进行了适度调整,以应用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确定支持了×××个平台课题、×××个应用(示范区)课题。

我国电脑农业在国家**计划的持续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推出了×××个技术先进、实用的农业智能系统开发平台,在全国×××个省市建立了×××个示范区,开发出了一批本地化的实用系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示范应用,总结出了“企业+基地+农户”、“农民网吧”、“乡村信息咨询站”等×××多种推广模式,取

1

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农民已经把电脑农业作为他们走向×××的“敲门砖”。hjt总书记在×××、**考察时,对电脑农业服务“三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四川考察时,对电脑农业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群众奔小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肯定。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相关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很多省市把电脑农业作为“十五”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抓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次到示范区视察指导,对科技部抓的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电脑农业的成果不仅在**支持的示范区内应用,而且还推广到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等非**示范区,使电脑农业成果在全国近×××个省市得到应用;通过国际合作渠道,我们的成果还推广到了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年底,中国**电脑农业获得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大奖,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国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工作部署要求

同志们,党的“十六”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农业是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实践证明,电脑农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大有可为,为了把电脑农业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今后在发展思路上应与时惧进,必要调整,适应形势。

首先,突出当地主导特色产业,把电脑农业技术应用于从种到收、到加工、再到市场经营的各个产业环节,不求面宽,但要做精。通过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拉动电脑农业的应用发展,真正体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体现“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的发展思路。

其次,从信息技术服务“三农”这一战略考虑,积极探索电

2

脑农业技术与农村专业化生产组织、经济合作组织、中介机构和龙头企业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决“三农”中农民与市场对接的问题。

第三,在电脑农业技术上,对于技术平台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产品化,加强与本主题其他课题研究成果的集成;对于示范区,根据实际需要,注意集成应用其它实用的主流信息技术,提高电脑农业技术含量。

第四,要加强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省市各级政府部门主导作用,进一步把示范区建设做好做实,做出精品;技术总体组要做好相关的技术服务和支撑工作,加强检查、指导、培训和宣传工作。

**年是“十五”期间的最后一年,也是主题专家组全面完成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指标的关键一年。为确保完成“十五”**电脑农业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向科技部交好帐,专家组希望大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努力,扎实工作,突出重点,形成成果;也希望大家在这次会议上围绕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思路,进行充分的研讨交流,献技献策。请技术总体组结合本次会议大家讨论的情况,广泛征求意见,提出具体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1

核心技术和专利拥有量少

近年来,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具有一定规模的IT企业开始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规章,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等。在研究开发中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为了避免重复研究并防止出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在组织技术研发、技术合作、技术进出口和技术改造前,企业开始注重知识产权的检索工作。在项目研发、产品生产及销售的过程中,确立知识产权保护目标,积极进行知识产权信息的动态跟踪,加强对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的监督控制,企业宜及时采用专利、商标、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不同方式进行保护。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呈现高增长的态势,在全国专利申请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1999年以后,专利数量保持着33.61%的年均增长率,不仅在增幅上高于国外,在数量上也逐渐超过国外。计算机、电子元器件、通信等领域成为专利申请攀升最快的领域。信息产业中的部分技术领域从专利申请数量上比较,与国外的差距明显缩小,部分领域甚至有超越之势。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已公开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申请占总申请量的27.10%。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总体情况,反映出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在全部专利申请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二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占60.37 %,实用新型专利仅占39.63%。但国内外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仍有一定差距,在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不到国外的一半。

目前,国内与国外在发明专利申请方面的差距仍然很明显,除了计算机与自动化、电子测量与雷达导航等领域差距稍小以外,其他技术领域的国内专利申请与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差距都比较大,尤其是在电子器件、广播与电视、家用电器、通信以及信息材料与加工工艺等领域。

2001~2005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创新能力提升较快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首先是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芯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一批CPU芯片、数字多媒体处理芯片、数字电视解码芯片、GSM/GPRS基带处理芯片、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以太网路由交换核心芯片等相继问世,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迈进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在操作系统开发方面,我国在支持开放源代码的中文Linux操作系统及其重大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目前很多厂商都开发出商用的中文Linux操作系统,并且在部分行业和信息化工程中得到初步应用。我国自主开发了红旗Linux、中软Linux等操作系统和基于Linux的Redoffice办公套件等产品。在服务器操作系统方面,内部测试版本Kylin(“麒麟”操作系统)的技术开发已经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除此之外,在桌面中文Linux方面,我国自主开发了中软Linux4.0和红旗Linux4.0版,初步达到了实用程度。在办公软件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集成办公软件永中Office2003已开发成功。金山公司在中文Linux的移植工作上,开发完成了适用于中文Linux的新的跨平台文字排版引擎、表格计算引擎和动画播放引擎,并推出运行于中文Linux的金山WPS版本。我国Linux应用在服务器、嵌入式系统、互联网和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智能手机、机顶盒、商用服务器、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较好的商业应用和商业价值。

其次,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重大成果。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是我国自主制定、经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的3G三大主流国际标准之一,是我国第一次以自己提出的国际标准主导和推动着产业发展、进行自主创新的一次重要实践。

目前,我国企业拥有数百项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TD-SCDMA核心专利,构成了TD-SCDMA专利群,部分专利技术已取得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保护。专利和标准的结合,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TD-SCDMA领域的专利优势。

创新推进产业由大到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进入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变新阶段。

1.技术创新呈现集成化、国际化趋势

高成长、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特征更加显著,利用全球资源加强本国或本企业的研发工作,开展研发合作的国际化特征日趋显著。

2.产业融合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日趋软化

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加速产业融合,出现了跨行业、跨国界的企业重组,导致传统的专业化界限逐渐消失,将形成网络传输产业、信息家电产业和新的信息服务业,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3、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焦点不断升级

电子信息企业之间已从产品质量、价格竞争上升到对品牌、核心技术和标准的控制,标准和知识产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标准和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信息技术创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激励创新、规范竞争、调整利益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和决定胜负的关键。

4.区域集群化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集群建设是世界各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产业提高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要素流动、共享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5.制度环境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供给、融资体系、服务体系、市场环境、政策框架、管理模式等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通过制订产业发展战略、政策法规、重大工程、营造环境等措施推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的作用,更加有效地配置国内外各种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通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2

一、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对选取的广东省32所中职学校2010年招生计划进行了汇总,结果如表1。

(一)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为主体的专业结构

加工贸易是整个广东省经济的核心,广东省正筹谋以加工贸易来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通过加工贸易建立起活跃的市场体系,引进数万家外资企业,配套建立和发展起一批国有大企业,带动出一大批民营、私营企业,也造就出众多熟练的产业工人。同时也正是由于加工业的核心地位,带动了周边产业的纵深发展,信息技术、商贸旅游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产业。从表1可以看出,调查学校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三类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2.53%,21.15%,26.67%,总计占到3/4左右,形成了三大主导专业,构成了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达到116个,招生人数占到调查总数的1/3以上,突出了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二)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专业结构差距较大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专业比例仅为4.60%,招生所占比例为6.02%。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中指出,到2010年,广东省城镇化率需达到65%,农业人口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由于第一产业增加值低,利润低,据统计2010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4.5%,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差,因此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表现出较低的市场需求。

(三)农林类、资源环境类专业设置较少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两大专业设置比例仅为4.60%,招生所占比例6.02%,招生人不及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商贸旅游类三类专业招生人数的1/10。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专业作为基础性行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运营发展,广东省作为沿海大省,具有充分的陆海资源优势。可见,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状况与广东省区域经济特征不相符合。

(四)专业设置基本符合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被调查的广东省32所中等职业学校涵盖了14个一级类专业,435个专业种类。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为4.60∶35.17∶60.23。第三产业招生人数为23984人,第二产业招生人数为11754人,第一产业招生人数为2290,呈三二一格局。表1表明,财经商贸类专业设置数和招生人数均居首位,加工制造类专业比例达到22.53%。二者作为广东省重点专业,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加工制造类中所占比例达到35%,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是与之配套的专业维修服务,这必然带来汽修市场不断扩张。总体来看,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广东省三大产业的专业设置适应性分析

(一)第一产业的专业适应性

从被调查的32所中等职业学校来看,可归为第一产业的专业主要有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管理方向)、园林园艺、农村医学三大类。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党的“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任务,对促进新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开设对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产供销体系的建立,以及资源的配置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农村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体现。园林园艺专业的设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直接体现,展现了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定位。而农村医学的专业定位在于城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广东省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专业适应性。2010年广东省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广东省农业产值呈逐年增高趋势,对GDP贡献率也在逐年增加。第一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全省经济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由数据调查分析我们得知,广东省中职学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比例仅为4.60%和6.02%,并且专业内容设置比较单一,这与该省2010年第一产业从业结构占28.04%的事实有一定出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省作为沿海大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第二产业的专业适应性

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指出,实现工业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石油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得到改造提高,汽车、医药等一批有潜力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得到较大提高并在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具体设置的专业来看,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以及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6.14%、12.42%、17.65%和13.72%,这四类专业占到了广东省第二产业的69.93%。数控技术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基础,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其水平高低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水平。它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并与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各种高科技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以二者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着中国的工业发展方向。结合表3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东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内容基本符合该省第二产业的产业发展方向。

从专业设置比例来看,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数量比为35.17%,招生人数比例占30.91%,均仅为第三产业的1/2,而产值结构与从业结构分别占到了50%和39.13%,在三大产业中均居首位。这种状况显然与其经济发展趋势不相符。据表4所知,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比例达到了60.23%,招生比例达到63.07%,远远超出从业结构比例32.83%。计算机应用,财经类专业设置比例较高,占到50%以上,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两大支柱产业。改革开放至今,广东省GDP产值稳定增长,但各产业增长速度各不相同。由表5分析得出,第二产业呈急降——上升——平缓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均衡,特别是2001年至2009年增长速度为12.2%,与2000年最后五年相比有上升趋势。目前,一二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阶段,仅靠行业数量扩张带动经济增长余地不大。而第三产业潜在需求大,发展空间广阔,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也正是由于其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带动了学校专业设置向第三产业的靠拢。

三、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对策

从表6可以看出,广东省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5.4∶50.3∶44.3调整为2010年的5.0∶50.0∶45.0,第一产业成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基本持平。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表现在三大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即三大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种转变趋势反映在劳动力结构、产值结构等方面。专业设置是学校建设的基础,是学校主动灵活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被调查的32所学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与广东省经济结构基本相适应,但仍需做些适当的调整。

(一)加强农业等基础产业建设,适度增加一二产业专业类别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源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了第二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也正是一、二产业进步为第三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一、二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从表1看出,被调查的32所中职学校一、二产业专业设置比例共计39.77%,尤其第一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仅为4.60%,并且专业设置内容单一,传统支柱产业与相关专业对接率不高,重点产业如水产业开设数量少,力度不够。此外,建筑、能源等基础性专业的比例也较低。因此,广大中职院校应适度增加一、二产业专业类别,满足一、二产业发展需要。现今,国家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将这一政策逐步推广到具有基础性质的其它专业。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这类专业的发展。

(二)优化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广东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2009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位居三大产业之首,2010年GDP超过50%,意味着广东不仅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而且率先跨入后工业社会的门槛。虽然第三产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以一、二产业为出发点。由表3得知,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比例达到60.23%,招生比例达到63.07%,专业个数比例偏重,招生数量比例偏高,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最多,占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优势传统专业发展滞步不前,幼师、烹饪、餐饮服务类等供不应求专业在招生规模、开设数量等方面几年来均未发生多大改变,专业覆盖面相对薄弱。为此,应以改革提供动力,以开放激发活力。通过体制改革,政策扶持为专业创新开拓发展空间。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产业服务业及信息产业,建设提高具有经济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