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

时间:2022-08-16 16:29:49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通信公司技术员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从**学校光纤专业毕业后,于**年**月开始在**县通信分公司工作。我从事的是交换维护工作。于**年**月**日,经上级考核,我被聘任为交换维护专业的技术员。到现在,我被授予技术员职务已有四年,且其他条件也已符合评审助理工程师的资格。现将近几年的工作总结如下,请市公司领导审核评定。

一、认真学习技术业务,掌握设备维护技能

我于**年**月份至**年**月份在**担任程控交换机维护工作。这也是参加工作以来走上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其实,**的设备维护工作是以交换设备为主的,还包括市话测量、电源、传输、油机等设备的综合维护工作。在综合维护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边学边用,不断提升了专业维护技能。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专业技术理论上,采取内外结合的原则,以自学为主,以公司培训为辅,毕竟外出培训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几年来,我一直保持了不间断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力诫形式主义,一直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遇到不能处理的障碍,及时请教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既及时恢复了正常通信,又学到了技术本领。在几年的时间中,我先后掌握了交换机的局数据及用户数据的操作;对sdh设备的性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电源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于isdn、宽带设备及终端维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计为isdn及宽带用户排除终端障碍200余次。此外,在多次大型割接中,圆满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

二、奋力进取,努力向技术管理复合型方向发展

**年10月,因工作需要,被调入县公司负责机房环境整治、交换设备维护等工作。由技术岗位转变到技术管理岗位对我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也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对于综合工作,我合理规划时间,统筹安排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不掉队。特别在机房环境整治上,我以市公司的相关要求为标准,从细节上下功夫,与建设维护部门相互协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历次安全检查中,市公司都给予了认可,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对此,我认真总结并及时完成了整改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2011―2012年度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瑞典是世界上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和使用程度最高的经济体,随后是新加坡、芬兰、丹麦和瑞士等,中国排名第51位。

(1)瑞典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和使用程度排名第一的国家,随着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的渗入,瑞典的经济经历了深刻的变革。瑞典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产业的发展。为此,瑞典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全国IT委员会,在过去的十年中,该组织为了促进信息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完成了大量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同时,瑞典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目标、投资计划、税收减免等鼓励政策。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政府十分重视研发和教育的投入,瑞典每年用于知识和教育的投资占GDP总量的比重也占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能体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国家之一。

(2)新加坡

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而新加坡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除了依靠政府对通信建设和高技术人才培育的重视意外,重要的一点是,新加坡人具有较高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新加坡政府拥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在过去的20多年中,新加坡政府制订和实施了多项重要的国家信息技术计划,其中包括信息技术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奖励等方面的政策。

(3)芬兰

芬兰是一个福利型国家,芬兰的科技开发战略,除了加大研发投入之外,更加重视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同时芬兰政府信息技术开发战略的制定,还兼顾了福利和环境的发展前景。这种由国家主导的将福利国家与信息社会相结合的芬兰模式,有效地实现了芬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另外,芬兰是实施广泛社会福利的国家,推行终生职业教育,在政府主导下,设有多个政策推动组织,政府奖励信息技术在民众中普及。

(4)美国

上个世纪末,美国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实现了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如今,美国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展现的阶段,互联网已经基本普及,各项服务及配套设施都已建设完毕,用户使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非常方便。这些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是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通过立法对信息化建设给予支持,利用市场自由竞争机制,鼓励企业及科研机构自主创新,大力推广普及信息技术,保护和促进企业间的竞争。其次是适时的调整科技政策,通过立法规范信息法律关系主体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保护网络中虚拟环境中当事人的各项权利,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5)中国

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创新型国家几乎都将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普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产业大而不强,需尽快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控于人的局面。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我国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突破口。虽然我国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技术领域有了可喜的突破。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发展状况分析

(1)国内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积累呈现扩张态势,发明专利积累进一步增加

截至2011年6月30日、2010年6月30日、2009年9月30日、2008年9月30日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公开的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对比情况,见图2.1。

截至2011年6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公开的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136.3万件,较之2010年6月30日增长近24.6万件,信息产业领域专利积累继续呈现扩张态势,产业技术创新继续保持较高的活跃度,产业的专利积累最为雄厚。其次是装备制造业,申请总量为111.7万件,位列第三的是轻工产业,为68.5万件。这表明不同产业的发展对于发明创造的依存度有较大差异,同时也反映了各个不同产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的不同。另外,在136.3万件专利申请总量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91.6万件,远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近44.8万件,显示出行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但与2010年相比,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略有下降,见图2.2。

(2)国内的专利申请总量超过国外,但发明专利申请量少于国外

国内在各行业的专利申请总量均超过国外,数量优势明显;但国内各产业的专利申请技术含量与国外来华申请有较大差距。但是,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仍超过国内,不过差距在逐年缩小,已从2007年的相差11.6万件,缩小到2010年的相差4.8万件。2011年,国内专利申请总量是国外申请总量的两倍,而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了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见图2.3。

(3)内地各省份信息技术专利申请量都有较大增长

2011年,内地各省份信息技术专利申请总量增长超过30%的省份达到16个。超过1万件的省份达到7个。内地各省份信息技术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各有不同。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江苏省和福建省,比上年增长45%,陕西、安徽、重庆、河南增速也较快,加上申请量基数最大的广东省,增速都达到了28%。如表2.1。

(4)内地企业专利申请情况

截止到2010年末,内地企业申请信息技术专利总量除华为达到3万件、中兴2.5万件外,内地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前十位的其他企业均少于5 000件,而前十位跨国公司申请总量都超过1万件,表明除个别公司外,多数国内公司与跨国公司还有较大差距。在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通信和家电行业为主营业务的各占4位,表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表明这些领域知识产权竞争更为激烈,专利积累也明显强于其他行业。

(5)国外企业在华专利申请情况

前20位在华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268 810件,同比增长8%各跨国公司专利申请增长速度有较大差异,在信息技术领域来华申请最多的20家跨国公司中,有1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以上。韩日企业继续领跑,并不断巩固和加强在华专利布局。在排名前20位外国公司中,日本10家,韩国2家,均排在申请榜前列,并有不断上升趋势。

(6)各大类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情况

国内在电子信息产业9个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比例正逐年提高。2010年,9个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为70%。表明国内在这些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信息产业9个技术领域国内申请专利数量超过国外的专利申请,但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国外的专利申请。国外在信息材料与加工工艺、广播与电视、电子器件3个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超过国内,表明国外申请人对在这3个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更加重视。电子测量与雷达导航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快速增长,通信、广播与电视技术领域增速放缓。

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选择及趋势预测

(1)互联网

互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根据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 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需求环境,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2)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变革的基础。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发明,为电子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体积的不断缩小、能耗及价格的不断降低提供了条件,推动了电子设备的应用和普及。上世纪50、60年代,智能化芯片的产生成为微电子技术的又一次革命。使其不仅更加“微型”,而且反应速度快,能耗和材料消耗少,更符合环保条件。

(3)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大规模并行处理、多媒体、开放系统、面向对象、网络计算和嵌入式计算等,在建立和谐人机环境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当今主流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计算机系统将向高性能、网络化、人性化三大方向发展。按传统的巨、大、中、小、微型计算机的分类,演变为按客户机和服务器进行分类;高性能、可扩展、高可用的超级服务器已经开始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主要发展方向。

(4)网络通信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带来了信息传输方式的革命。其中包括电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几个方面,都将在未来发生重大变革。随着光纤器件的发展,数据通信技术将朝着全光化传输方向发展。传统话音通信与数据通信之间的界限将会基本消除。网络总的趋势将从共享式主干网向交换式主干网的方向发展,网络技术将向着具有交换式、路由式、共享式等多种选择方案的全面兼容模式发展。

(5)数据技术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现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多媒体数据库及基于多媒体内容的检索技术将得以利用。随着金融、电信、服务、企业等数据中心建设的加快,有关个人身份、行为、习惯等数据量的急剧增加。对数据的加工、管理、存储、质量等问题需要解决。能够有效扩大存储空间的有机存储器、新型传感器、生物测定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的应用,都将对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带来影响。

(6)信息获取与知识挖掘技术

信息爆炸、知识膨胀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得需要的知识,成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如何准确、高效的从海量信息中识别、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运用所需要的数据成为当前的需要研究和探讨主要问题。

(7)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和多效用性,使其对于人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对于国家、政府、部门、行业都是至关重要的。今后,社交网络将面临更多的安全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IT功能通过云计算来提供,将会出现基于云计算的网络犯罪工具,搜索引擎将成为攻击传播的主要渠道。

结论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关键词:通信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 工作过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39

1 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的研究目标

近年来,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WLAN技术、蓝牙技术、UWB技术,以及紫蜂(ZigBee)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加上半导体、计算机等相关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通信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和研究方向。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是RFID和UWB等各类技术相互之间的融合应用,它不仅会进一步推进未来的FMC家庭网络、图书馆等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以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推进网络间的互相融合。

我校通信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专业,在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专业计划和课程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光传输技术等专业方向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为了紧随当今新兴的通信技术发展潮流和市场需求,培养更实用的新型技能型高职人才,扩大高职学生今后的就业范围,我院开设了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

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研究的总目标是探索、实践培养高职院校高技能创新人才的新模式,丰富、完善并通过实践论证针对通信技术专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以通信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为研究载体,依托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背景,把教、学、做融于一体形成情境教学模式。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总体设计和细节上的重新构建,让课程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专业培养结合课程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经过准确定位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习实训环节及流程。在实际的职业工作环境中,学生最缺少的就是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和职业品质的提升。在学习期间,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并结合实际工作环境,把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技能,具备生活通识、工作常识和创新胆识,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直接衔接,破解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2 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的实施方案与方法

在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边建设、边总结、边推广”的研究实施方案,重视资料积累、成果物化和实践验证。在进行大量行业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短距离无线通信行业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建设和完善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与就业平台。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和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教学过程监控指标体系及行为性、动态性的教学管理规范,实现科学有效地管理与监控教学过程。

现状分析是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研究的切入点,运用历史研究、行动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着重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课题研究的突破口。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基于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的高职院校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实践:

2.1 以市场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岗位

首先要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该专业方向的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分析该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准确定位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通过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学生文化理论能力和职业能力

以学生的就业岗位为前提,邀请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共同召开专业研讨会,分析该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确定该专业对应岗位的文化理论能力和职业能力标准。

2.3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按照该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进行知识的选择和内容的补充,整合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而不是靠知识记忆来学习,从而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最后以工作过程为结构来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2.4 以典型产品设计项目活动

在确定了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后,为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我们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项目活动,最终转换成教学过程中的实训项目,来带动知识和实际技能的相互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体现课程设计的职业性与实践性。

3 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的实施效果和具体成果

经过两年的建设,本院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及相关专业学生通过课程改革显著提升了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就业适应性,形成了颇具特色且能够应用推广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成果包含了1份基于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3门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的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并开发了具有特色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最终形成了真正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从而对其他专业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4 结语

我们以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在理论上建立起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在实践中根据任务领域,设计了相应的项目教学方案,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新构建了课程体系,对每门课程的各个项目中各产品及工具的运用、产品和成果的评估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已经作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良华.高等职业教育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M].科学出版社,2010.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专利申请;产品型号;公开不充分

1、关于专利法中的公开不充分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1]。专利法规定的充分公开涉及到3点[2-3]:1)清楚;2)完整;3)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如果不能同时满足这3点,那么就会导致说明书的公开不充分。

而在企业专利申请中,时常会出现申请人将产品型号写入申请文件中,且该产品型号不为大众所公知进而导致申请文件不能满足说明书公开充分的要求,其便属于专利审查指南[2]规定了五种公开不充分的情形的第二种情况:(2)说明书中给出了技术手段,但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手段是含糊不清的,根据说明书记载的内容无法具体实施;本文进一步以案例说明如下。

2、企业申请案例中公开不充分的几种情况

2.1企业自定义产品型号(例如利用企业名称命名产品)导致公开不充分

本案例涉及电子公司研发的一种用于激光调阻机的激光调阻控制装置。专利申请文件中记载:“CPU单元通过EST总线对U104及U204进行写操作编程,Q_RATE生成器、BITE_SIZE生成器和切割目标长度生成器分别对应一个计数器”。

由于申请文件中仅在上述语句中涉及“EST总线”,因此在审查过程中该申请被指出公开不充分。专利局的理由是该“EST总线”的产品型号并非激光调阻机中公知的产品型号,即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清楚“EST总线”为何种总线,从申请文件中也不能明确其具体结构。

申请企业进一步在意见陈述书中该产品型号是利用本企业的企业名称命名的。“EST总线”中的“EST” 为“东科(Ea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而“东科(Ea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表示的是苏州市东科电子有限公司,同时提交了公司主页等相关证据。根据企业所述,该“EST总线”是指连接各个芯片或模块所采用的总线,与通常所说的总线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明显区别。

专利局在收到企业意见陈述后,仍然认为申请存在公开不充分的问题。首先,对于企业提供的公司主页的相关内容不予采信――虽然公司主页上的日期为2011年3月21日,但是该网页在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之后的2012年9月17曾被编辑修改,因此无法确定网页内容的实际公开日期。其次,认为总线分为很多类型,其通信协议、传输形式等各不相同,仅仅通过芯片或电路结构的引脚定义以及申请文件中的示意性附图无法实现各个芯片和电路之间的连接,在EST总线的具体内容未知的情况下,激光调阻机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中的记载,无法实施该发明。

申请人在随后对“EST总线”的连接关系、定义以及协议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进而证明了 “EST总线”即是指连接各个芯片或模块所采用的总线,与通常所说的总线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明显区别。激光调阻机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文件中所采用的芯片或电路结构,可以根据芯片或电路结构的引脚定义以及申请文件中的附图,明确“EST总线”是如何在各个芯片或电路之间连接的。专利局最终接受了申请人的意见陈述,认为其克服了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从上述案件可知,当申请中企业采用了自定义产品型号如利用企业名称定义产品导致专利申请受阻时,可以先通过证明该型号的产品相对于专利为现有产品,再通过阐述该产品在技术方案中的作用来证明其所应有的结构,由此即可克服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①包括产品型号的企业宣传资料,例如公司主页;

②证明产品结构,例如通过阐述该产品在技术方案中的作用。

2.2外部采购所得产品的型号导致公开不充分

该案涉及一种3-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文件中记载:“然后在该反应物中加入 0.1~0.5‰阻聚剂 ZJ-701 和 1~1.5‰的阻聚剂 ZJ-101,……阻聚剂ZJ-101(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提供或购置)。”

专利局认为专利文件中对于阻聚剂 ZJ-101 仅提到“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提供或购置”,而上述型号的阻聚剂并非制备3-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时采用的常用产品,申请文件中也未对阻聚剂 ZJ-101 的具体化学结构或组成进行任何解释说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申请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难以确定所述阻聚剂 ZJ-101 的确切技术含义,现有技术中也无法获得阻聚剂 ZJ-101 的相关信息。因此,该专利申请存在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申请人进而阐述了该产品是从抚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采购的,并在附件中提供了两份专利申请日以前的ZJ-101购买合同,以证实该产品在申请日以前在市场上是流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的记载的“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提供或购置”,联系到该研究所,进一步是能够获知该产品有哪些具体生产厂家的,从而能获得阻聚剂ZJ-101,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内容。但未随之提供该ZJ-101阻聚剂的具体成分信息。

收到专利局的通知书后,申请人随后利用购买发票替换了难以证明签约时间的购买合同,并提供了能够证明阻聚剂的具体成分的相关证据――三份申请日以前的阻聚剂ZJ-101的购买发票、一份盖有生产厂家公章的产品说明书以及一份厂家提供的盖章证明函。专利局接受了上述证据,认为其可克服专利申请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由上述文件可知,对于外部采购所得产品的型号导致公开不充分的问题,企业通过提供下述文件以证明现有技术中存在该产品型号的产品且产品结构明确即可克服:

①具有公信力的外部采购证据,例如发票;

②证明产品结构的证据,例如产品说明书。

3、结语

上述非本领域公知产品型号的产生,是由于现有技术中该产品型号非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且申请文件中未对该产品性能或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导致的。综上可知,申请人在克服非本领域公知产品型号导致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问题时,需提供证据以证明①该产品是现有技术并以现有技术说明产品的具体结构或构成/②证明从申请文件的已有内容可以毫无疑义的得知产品的具体结构或构成。具体到专利申请过程中,申请人一般可通过例举现有技术中具有该产品型号的产品并证明申请文件中具有该产品型号的产品就是现有技术中所指的产品后,阐明具有该产品型号的产品的具体构成来克服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参考文献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利润取决于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生产规模,其中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数量至关重要。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数据,中国在2013年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三大专利申请国,增速为全球首位。但是,在专利数量规模迅速增长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中国的专利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专利技术应用商品化率不到专利总数的20%。由于专利的转化效率过低,因此中国专利没有很好地起到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专利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其中不乏优秀的研究成果。找出专利如何推动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相关研究围绕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方面展开。20世纪70—80年代,Kenneth^从技术进步内生的角度出发,将技术进步引人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久增长的内在源泉,且技术知识的增长源于研究开发部门,以此形成了内生增长模型(Endogenous growth model),强调R&D的重要性,认为R&D经费的投人加快了知识和技术的积累效率。由于知识溢出效应(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的存在,KOCH-har™对专利技术保护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内发挥的作用做出了研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中发达国家通过先进技术共享和公共信息披露实现了高速的产业经济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因为技术壁垒等原因则处于劣势。angus[3]分析专利政策对经济增长和不平等的影响,开发了财富的异质性和弹性的劳动力供给的质量阶梯模型,发现加强专利保护会增加经济增长,刺激研发支出和收人不平等。KEITH[4]发现,在国家贸易角度专利制度主要通过影响贸易商品的定价、FDI、技术许可等方面影响经济发展。这些研究肯定了专利保护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专利与经济增长具有相关性。

 

陈美章[5]肯定了专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调节作用、保护作用和公开作用。潘向军等[6]从宏观层面做出了解答,认为专利制度从地域、知识、结构3个维度对技术创新进行激励。吴志鹏等[7]从微观层面解释了专利制度从专利长度、专利宽度、专利高度3个维度对技术创新进行激励。叶静怡等[8]还对专利法2次改革后的创新激励效应做了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专利制度的变革推动了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曾昭法等采用了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专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利制度自引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马军杰等™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运用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区的社会经济面板数据对专利产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专利产出绩效呈上升趋势的结论。

 

2中、美、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比

 

2.1美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世界电子数据年鉴》2013年度的数据,美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总额为4331亿美元,同比增长3.3%。2009年市场总额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下滑,但2010年即出现强势反弹。经过近5年的发展,美国电子信息产业趋于平稳,未来总体趋势良好。美国电子信息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在于:1)其拥有一套系统且成熟的制度和机制,包括完善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和技术研发机制;2)其具有高度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通过强大的资金融通功能,将全球资金为其所用,为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厚实的资本保障;3)重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出台一系列政策向此倾斜,鼓励技术创新、基础实验等研究[11]。

 

美国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东西部沿海带的6个州和中部的4个州,密集链接的布局有利于同产业企业间的合作和资源交流。其实,在形成如今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之前,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大西洋沿岸地区是最早实现工业化发展的老工业区,包括电子工业在内,这些地区是美国早期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出现了从传统东北工业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转移的趋势。

 

美国电子信息产业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转移的原因在于:1)物流运输等交通成本降低,20世纪20年代以后,航空技术、电讯技术突飞猛进,货运汽车的发展使得原料、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2)生产要素成本低廉,“阳光地带”大多未开发或初次开发,土地供给充足,劳动力价格便宜;3)税收政策优惠,美国西部和南部的各级政府为吸引外来投资者,特别是吸引东北部老工业区域的企业迁入,纷纷实行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极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2.2日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日本在当今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处于核心圈和产业链的高端位置,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大国。根据《世界电子数据年鉴》统计,2011年日本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1634.7亿美元,其中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液晶器件等行业产值位居前列,贡献了约51.4%的产值。

 

日本从起初的零基础到如今的电子信息产业世界大国,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初期阶段(1957—1970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2)赶超阶段(1971—1985年),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原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体制创新;3)调整阶段(1986年至今),这段时间日本开始了产品结构的重构和产业结构的重整[12]。

 

1957年6月,随着日本政府第1次颁布的有关促进电子工业的法律——《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的实施,日本电子制造业开始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靠着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不断引进本国发展所需的先进技术,吸引外资补充本国工业发展需要,在短时间内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1971年至1985年间,日本政府依旧对电子信息产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强化开展半导体制造,帮助曰本企业通过加强自身研发、生产能力,有效抵御了欧美地区老牌半导体制造商的竞争,并且进一步以半导体为核心,带动日本电子信息产业整体上升,使曰本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电子工业强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进人困境,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1995年,日本提出以科技创造力为基础,全面推进“创新立国”的战略构想,将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列为研发重点领域。2001年,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日本提出发展信息化网络、扩大网络技术应用技术的目标,信息化领域集中发展IT战略。这些产业结构的矫正调整颇有成效,使日本成为了当今世界信息化技术强国。

 

2.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当属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近几年,作为战略性新兴重点发展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运行呈现高速发展趋势,规模效益凸显并稳步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持续提高。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人总规模已达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明显高于同时期工业11.1%的平均水平。可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工业经济中保持着领先地位,已经跃居为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13],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在世界范围,中国也是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之一。

 

与电子信息产业强国相比,中国还存在差距,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效应不明显由于国情,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子信息企业成立,产业组织松散,市场完全竞争,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具有绝对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却很少,没有形成规模经济[14]。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没有建立成熟的技术开发体系,应用研究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缺少核心专利技术导致了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利润微薄,低成本的制造对产业发展帮助甚微。

 

3)研发投人能力与世界强国相比较低电子信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收益伴随高风险的产业,技术和创新需要持续性的研发收入作为支撑和保障。

 

3专利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中国增加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并进行工业化生产,实施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极大缩小与美、日等电子信息产业强国的差距。

 

3.1模型建立

 

本文选取了提出的单方向因果测度理论为主要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协整概念和Granger非因果性理论,发展了频谱域和时间域的因果测度,以此为据讨论经济时间变量间的因果影响。本文计量经济模型的思路是:首先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选取专利和经济计量的若干个指标,将数据转化为频谱域计算。得到单方向因果测度谱图,分析专利与行业经济存在的长短期关系和因果关系。得到全方向因果测度值,若为零,则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否则,值越大,相关性越强。

 

4政策启示

 

通过对比中、美、日3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1)积极出台政策法律措施。当前中国国家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规范引导的法律、法规和文件,不但颁布得不够及时且数量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

 

2)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的基石,基础设施的好坏决定了当地产业成长的硬环境的好坏。中国应做好产业转移的硬件准备,将电子信息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3)提升研发投人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发展,健全专利法律保护,强化专利保护意识。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来实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实现了空前的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如何在现代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养,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论文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共同目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教育开始走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也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特点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总结国内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个人成长为导向,以专业化或成熟为目标,以教师知识、技能、信念、态度等专业素质提高为内容的教师个体专业内在、动态、持续的终身发展过程,教师个体在此过程中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也就是说,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于一体的师资培养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专业发展的自我决定性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和教学活动规划时,应充分发挥自我决定性。教师应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一方面,不受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将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

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延续性 把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有助于教师思考、选择、确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同时,教师只有以终身学习为理念,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以确保教学能力符合时代的需求。

专业发展的情境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句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教师的许多知识和能力同样依靠个人经验和教学感悟的获得。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此外,教学情境具有不确定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学情境相联系。应在学校中建立起一种合作的氛围,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信息化的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由此逐渐产生了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一词最早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Tadao Umesao)于1963年在《论信息产业》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我国1997年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从工具层面将信息化定义为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从组织层面概括信息化,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应用过程中,改造原有的组织结构与文化氛围以促进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化的联系

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将使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的思路和发展框架,以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教师专业发展需明确两个问题: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工具层面的信息技术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二是信息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之后,学校组织结构和文化该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教师专业发展从个人向群体转化等。这两个问题反映了信息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之后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其实也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知识内容要求;另一方面,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师变化,最大的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美国教育部下属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从学习技能的角度提出信息素养,强调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信息素养概念。教师信息素养主要是指面向教育教学实践的信息素养,是教师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检索、获取、评估、组织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综合能力。例如,通过学习使用文字处理、E-mail、Web开发、Intenet搜索引擎工具,培养使用信息通讯技术访问、管理、整合、评价、创造和交流信息的素养;通过学习问题解决工具(如表单、决策支持和设计工具)能够培养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管理负责事务、解决问题以及进行批判性、创造性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使用个人发展和生产力工具(如E-learning、时间管理/日历)提高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提高生产力和个人发展的能力。

在掌握一般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现代教师还必须拥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能力,具体包括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利用虚拟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学习,利用信息工具评价学生的能力等。 转贴于

(二)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新途径

从个人非结构化知识到个人结构化知识再到组织结构化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知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知识”既包括教师个体所拥有的情境化知识,也包括教师群体所共享的普适性知识。前者即个人的非结构化知识,相当于个体的感觉经验,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大量感知经验,这些感性材料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但是这种繁杂的感性材料必须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化知识,人才能进行逻辑思维,这个过程就是个人知识从非结构化向结构化转化的过程,转化后感性认知便上升为理性认知。个人结构化的知识相当于某种特定的理论假设,如果能够在社会群体中得到认可,那么个人结构化知识便成为社会组织公认的理论。这就是知识成熟的第一条路径。对于教师而言,平时需要完成大量工作,即收集大量非结构化知识,如备课过程、教学活动过程、辅导员工作等,这些工作是教师感性材料的来源。但是,这些杂乱无规则的材料对教师日常工作帮助并不大,因为他们是无序的、无章可循的。要利用这些知识必须让它们变得有条理和结构化。若想实现这个结果,教师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归纳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理论;二是利用现有的理论同化这些非结构化知识。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现有教学理论基础上适当调整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因此,学校更多的是通过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请专家来引领发展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这样的行为只是为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化提供了可能。只有教师个人结构化知识变成业内公认的理论,即变成了社会的结构化知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才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增加。

从个人非结构化知识到组织非结构化知识再到组织结构化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条路径实质上是在教师个人经验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善个人经验,并经过社会化过程,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知识的方法,这里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和群体特征。在这条路径中,教师的个人发展服从于群体需要。例如,教师通过交流教学叙事心得,描绘了清晰的教学情境,然后从不同渠道传播出去,重组一个社会公认的非结构化知识,然后被权威的理论家认可并完善,形成相应的理论,就完成了知识成熟的历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专业知识增加了,所以教师群体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就是使知识结构化、社会化。这里信息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知识结构化的技术;一类是技术社会化技术,从知识管理角度,上述技术对应个人知识管理技术和组织知识管理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由于先天与信息技术有关,因而都是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途径,所谓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就是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两者的结合。

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要培养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信息的传播者。我国的高等教育迫切需要高校教师掌握更先进的信息资源,因此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一要有强烈的获取信息的意识,捕捉信息要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学习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二要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认识到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并能通过多种渠道较快地获得信息。三要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吸收和批判性地评价。四要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能用之解决教学问题。五要能将上述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继续学习和学术交流。

(二)要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7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94-02

两院院士王越教授曾说过:“人类是否可以有统一的教育模式?不可能,原因在于,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只能不断讨论和不断永无止境地改革发展。”为了提高电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专业性人才,做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储备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可以与市场直接接轨是目前各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模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1]。因此,针对国内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电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加强与工程背景紧密结合的思想,开展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不断发展的就业市场紧密接轨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高校电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1.国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外大都划分在电工类,也有归在计算机科学类当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电信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可以分为电路、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及电磁场4大类。(1)电路类。电路类的体系结构以苏联和欧美体系最具代表性。其中,苏联体系注重理论基础,重视分析方法,授课内容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欧美体系注重课程的实验教学及其工程应用性。国外的电路类课程教学体系多,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教学安排具有层次性,强调实验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同时,注重电路的工程应用背景、注重计算机技术在电路中的应用、注重电路问题的电磁场基础。(2)电子线路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电路和电子学”、“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模拟电路”等课程及相关实验。英国剑桥大学通过本科前两年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在之后的专业课程设计中,更强调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开设了“电气和纳米材料”、“先进远程通信”、“电子传感器和检测”、“微电子机械系统设计”、“图像处理和图像编码”等课程及相关实验。(3)信号与系统类。国外信号系统类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数字技术发展对体系的影响的同时,注意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及时跟踪未来技术及其可能对课程产生的影响。(4)电磁场类。欧美大学的电磁学类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三步走: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核心课程教学阶段和扩展课程教学阶段。基础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现象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特性;核心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扩展课程注重的是与工程实践的接口。

2.国内高校。国内有442所高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中辽宁省有29所。主要开设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通信电路、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理论、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主干课13门。

二、我国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近年来,国内市场电子类发展方向主要有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型显示和数字电子及“三网融合”,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产业及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2014年1月,国内就业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占总需求人数5.7%左右,到2014年7月,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增长到总需求人数的1/5。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类人才,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且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

三、培养目标的确定

1.基本定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将电子类和信息类紧密结合的宽口径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和利用等技术,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信息技术及其设备、系统与网络的软硬件开发及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于该基本定位,在制定大连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建设了理论类与技术实践类两大课程群,在强化理论类课程的同时,依托工程背景,突出实践应用,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分析和综合并重的专业特色,具体做法是:厚基础――加大主要专业基础课学时,确保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扎实,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宽口径――加开“随机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数据通信”、“DSP技术及应用”和“EDA技术及应用”、“卫星通信”等任选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应用――增加实验比例,特别是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同时将电子系统设计、创新项目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及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可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就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培养大纲制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工程实践和应用的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确立了理论类和技术类两条专业课程主线。

1.理论类课程群建设。专业性和综合性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我们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也应该朝着专业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开展改革,也就是在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们的自身特点及优势,制定了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结构和实践类教学体系结构。理论类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外,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信息与系统和信息与通信两大课程群。信号与系统课程群包括:电路原理(含实验)、信号与系统(含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含实验)和信号检测与处理;信息与通信课程群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含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含实验)及电磁场与电磁波。

2.技术类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确定了理论体系结构之后,我们又开展了技术与实践教学体系论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向,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与理论体系结构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完成了计算机四年不断线计划,建立了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技术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群包括: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和高级语言编程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群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含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含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EDA技术及应用课程群包括:EDA技术及应用(含实验)和EDA技术课程设计;微机与单片机课程群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含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含实验)、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创新实践课程群包括:工程项目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机器人擂台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

五、培养方案的特点

经过多次调研、分析、修改完善及研讨,并经有关专家审核,最后形成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年的培养方案。其特点如下:

1.提出课程群建设的思想,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整个培养方案共分为两大类(理论类、技术类与实践类)、7小类(信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EDA技术及应用、微机与单片机、创新实践)课程群。课程群思想的提出使得电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变得十分清晰,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师生理解和执行。

2.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就业市场的直接接轨,必须对现有电信专业的技术实践类课程进行改革。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注重以工程背景为实践类课程设置的核心思想,力求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EDA技术、DSP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相关课程建设,采取稳扎稳打、稳步推进的原则。

3.计算机四年学习不断线。为了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还注意设计了四年计算机学习连续化,实现计算机四年不断线学习[2]。

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整个培养方案的修订贯彻人才战略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加强理论教学拓展,保持综合性、专业性的专业教学优势。坚持本科教育与工程教育接轨的教育思想,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编写注重工程应用的教材,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实现分类施教、差异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更强,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分析能力都得到较好的培养,并且对自身的认识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8

关键词:通信工程;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2-),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张健(1977-),男,江苏昆山人,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37-0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1-2]通信工程专业作为理工科院校的重要专业,为社会输入了大批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制造以及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国防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4]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能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思路和培养方案,就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培养的学生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培养方案制订的总体思路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定期更新改进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方案制定路线和论证程序,总体思路如下:

首先由通信工程专业相关教师讨论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变化确定交流考察的重点。接着由学院组织相关教师深入南瑞系统集成公司等五家企业交流考察,了解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等,相关教师与企业管理部门、人事部门进行交流并保持联系,及时获得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学院组织相关教师与一部分毕业生进行交流,进一步探讨之前培养方案的优缺点,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学院也组织相关教师与部分高年级在校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反思已有的专业培养方案。结合上述三方面的交流成果,学院和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反复分析、论证、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内容,以此形成讨论意见稿。

讨论意见稿在通信工程专业更大范围内进行讨论,包括企业和高校的专家、教师、学生。根据他们的意见进一步精炼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该讨论意见稿还要征求实验室老师意见,细化实验方案,讨论培养方案的可执行性。同时,还需协调学校相关授课部门,讨论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确定通信工程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多方面、多途径调研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学院从多方面调研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获得以下结论:

用人单位今后对各学历人才的需求情况主要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需求数量也在增加。目前急需实践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学习能力强的毕业生。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希望毕业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和应用通信电路设计、C语言、单片机开发与应用、通信传输与现代交换技术等知识。现在及未来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需要加强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还有实践动手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培养方案中也应该包含行业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内容,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

已经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生产、维护、测试以及软硬件开发工作,还有小部分毕业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调研,毕业生普遍认同的素质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合作与协调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外语能力。在硬件知识方面,学生更关注电路板开发、单片机编程、Protel应用、嵌入式的相关知识。有些单位还要求学生具有射频、FPGA等方面的知识。在软件知识方面,学生主要关注相关的软件开发经历,熟练掌握C语言、C++以及JAVA等编程技术,熟练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有些单位要求熟悉ARM和某种操作系统。毕业生普遍反映,所学的知识对目前所从事工作最有帮助的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外,外语和计算机软件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在校高年级学生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最希望从事的工作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和售前服务。希望学院多开设一些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希望老师提供一些实际动手的机会。学生对专业课程很感兴趣,现在已经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数据库技术和C++编程等,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三、基于专业特点制订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现代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有线、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设计能力,适应通信领域的网络、系统、设备以及信息交换和传输处理等方面的科研、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突出通信系统设计原理与开发的基本理论与工程能力训练特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图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理念。

与其他高校同专业相比,根据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所能体现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制订的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宽平台

本专业具有多年的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历史,拥有多名高级职称教师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本专业教师历年来出版多本专业基础课教材,使用人数广,使用效果获得一致好评。本专业教师承担的“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课程群建设获得学院精品课程群称号,并在建设过程中获得丰硕成果,包括出版教材、建设出版教材配套试题库、建设完成教材配套电子教案、发表多篇教研论文、建成课程群网站等。具备这样的专业优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雄厚的通信技术专业基础功底。

2.强能力

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的现代通信系统往往是通信技术与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系统及应用。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通信新技术融合的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应用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专业开设了数字传输技术、现代交换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融合了学生已学过的通信、计算机、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知识,并应用很多新技术、新设备,通过系统设计应用调试的实践,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配置运行具体的通信网络和通信系统。

3.精应用

本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紧扣工程应用的特色,所开设的课程紧紧围绕应用的目的。通信应用软件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芯片及应用、通信网设计等课程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通信软件与智能芯片的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专业十分重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效果。重点专业课程采取实验课单独开课模式,将课程搬到实验室,让学生边学边练,确保实验效果。校企合作共建教学生产实训基地,形成教学和生产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工程能力训练,本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时能够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设计、功能开发应用能力。

4.亲产业

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与新设计方法往往能实现以前无法想象的任务,因此,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一定要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本专业已经开设或正在准备开设很多目前快速发展、大量应用的新技术、新器件的课程。在本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紧随产业发展的原则,培养真正学以致用、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四、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构成。第一层次,如图1中的底层,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该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组成,其中通识课程涵盖了科技文化、数学、计算机语言、体育与健康等。主要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等。第二层次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如图1中的中间层,是在公共基础平台课程的基础上,为专业平台课程提供学习基础的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专业英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现代通信系统概论。这些课程是专业平台课程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第三层次,也就是图1中的最高层,是专业平台课程,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网络传输方向、通信技术与系统方向、硬件开发方向以及软件开发方向。

2.实践教学体系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即一般实践技能、基本专业技能、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实践技能,全面培养工程素质,如图2所示。为达到现代工程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了社会实践(1周)、实习(4周)、课程设计(12周)、毕业设计(16周)等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5周,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近40%。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高撰写课程设计、实习论文的要求,在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基础、专业课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3.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职业技术资质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政治素质的培养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平台课程的设置实现;人文素质是通过公共选修以及课外阅读等方式达到培养考核要求;职业技术资质是结合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及课外选修学分的设置来达到考核目标。

五、结论

为了迎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够在通信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方案制订路线和论证程序。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与企业交流互动,不断改进、完善培养方案内容和专业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光灿,张刚林,黄飞江.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2).

[2]黄飞江,刘光灿,陈威兵.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9

关键词:企业创新;企业发展;专利信息;企业管理;分析方法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22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1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与世界接轨。自加入WTO后,经济市场更加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技术创新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种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在追求基本的生存之外,还要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更加快速的发展,就要对企业进行不断创新,包括战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而专利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标,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法律制度,并慢慢被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所接受和重视。而企业作为直接的获利方,应该更加重视专利信息的分析和研究。这样企业既可以掌握市场动向,也能了解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并可以结合自身的优缺点进行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1 专利信息的特点

1.1 专利信息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和较强的适用性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竞争已经是市场中最为频繁的活动。为了满足竞争需要,企业会在现有产品或者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某个部分的些微改动,围绕一个核心专利向四周进行延伸来改变或者增加原产品的作用,就可以寻求专利的保护。站在这个角度可以说专利信息具有比较完整的系统性。而专利文献与其他技术的相关文献的公开程度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异。各国专利法都有相应规定,关于专利的说明书中必须将专利的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详细、清楚和完整的说明,而且文件中也要求附有相关图片说明、产品组成和具体的生产工艺方法和实例,能够清晰地了解专利的具体情况,而这些信息必须是完全公开的,所以专利的信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1.2 数量巨大且包含丰富的内容

在当前世界中大概有90多个国家或者地区使用30多种官方文字进行专利文献的出版,在每年400万件的科技出版物中占据了其中的25%,并且专利文献还在以每年100多f件的数量增加。一个很小的领域就能够包含上千种专利技术,都是通过延伸、再延伸的情况产生的。例如生产刮胡刀的美国吉列公司,只一种刮胡刀的领域就有35项专利权。专利信息中包括了几乎所有人类生产活动的技术领域,其中信息含量可想而知。

1.3 专利信息集技术、法律和经济为一体

专利信息包含技术信息,是指在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等专利文献中披露了与该发明创造技术内容有关的信息以及通过专利文献所附的检索报告或相关文献间接提供了与发明创造相关的技术信息。专利信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权利要求书记载了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是专利的核心法律信息,也是对专利实施法律保护的依据。此外还包括与专利权的授予、转让、许可、继承、变更、放弃、终止和恢复等法律状态有关的信息等。在专利信息中存在着一些与国家、行业或企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信息,企业可以根据专利申请、授权的具体的地域分布、专利技术研况、专利许可、专利权质押等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对未来市场发展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考虑与国际之间的竞争范围。因此,可以认为,专利信息是一个独特的庞大综合技术信息源。

1.4 专利信息的内容新颖可靠

专利都是经过一定的实践和检验的,也是没有在市面上推广和使用的技术,所以专利的所有信息都具有很强的新颖性。根据以往的记载进行分析,专利文献在新技术方面的报道与其他文献相比要早3~5年的时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发明人在科研成果还没有结束时就申请专利,谋求专利法的保护,所以时间上要早于其他文献信息。另外,对于发明创造技术的专利申请必须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严格审查,要对其相关信息进行实质性的审查才能授予专利,所以专利信息内容都是非常可靠的。

2 企业分析专利信息的方法

专利信息中包含很多内容,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帮助企业对新的技术引进进行决策,给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扩张和进行专利贸易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并使企业能够有效地了解竞争对手实施的专利陷阱,有助于企业对自身技术进行完善,从而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布入到竞争对手的技术布局中,降低自身技术面临的技术风险,为企业技术价值评估降低风险。

正常情况下,对专利信息的分析分为以下三种:

2.1 图表分析

图表分析方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图表的形式将已经加工和整理过的信息表示出来,使得信息表达的意思更加直观,更容易懂得表达的含义。这种分析方法更加简洁明了,也能够更好地做出技术对比,分析出技术之间的优缺点。我们常见到的分析图表包括数量图、清单图、技术趋势图和解决方案图等。

2.2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通过对专利技术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计量和计算,根据这些信息的基本特征进行分类、归集和分析,从整理的结果中找出与自己有关的价值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利用。它主要分析的内容包括专利分类、申请日、申请人、发明人、国别、专利引文等,根据这些来了解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并对它的技术水平和商业价值做出相应的评价。如,对专利申请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得出此技术的具体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也可以通过对专利技术的国别分析,结合该技术在国外市场发展情况,从而有助于自己技术的市场扩张。

2.3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专利文献的内容特点和性质进行分析、归集和汇总。换言之就是对专利文献的说明书、权利要求、授权日等基本内容作为分析的基础,然后进行全面的信息搜索,并将说明书等的内容进行阅读和记录,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整理,形成一个有价值的信息系统。通过对专利的定性分析,可以了解技术发展的真实历程、技术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技术。

3 专利信息分析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

3.1 根据专利信息分析结果帮助企业建立专利战略

企业可以通过专利信息分析,提早做出自己的专利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从而确定自己的市场发展方向。通过对专利信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获得此技术在国内和国外的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况。对技术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对比,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前景预测,从而确定企业应该研发的技术重点和投入方向,设计出国内和国外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同行业竞争产品。同时,可以对专利信息的法律状态进行分析,为企业引进相关技术提供法律依据和参考,能够有效地规避国外企业的专利壁垒和封锁,防止企业陷入侵权案件中。另外,可以对专利文献中的经济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到市场竞争者技术的研发重点,产品市场占有份额等,只有对对手进行详细的了解,才能做好战争的准备,从而为企业制定相应的专利技术和竞争策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3.2 通过专利信息分析,可以详细了解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

企业在进行专利战略制定时,需要对该行业与此行业有关的专利信息进行收集,对专利权所属人进行归类排序,并确定出自身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做出与竞争对手相对应的专利技术类别图,根据这些信息对竞争对手技术研发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评估,准确掌握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策略和方向。同时,通过对竞争者的专利市场发展情况和相关专利法律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与这些专利相关的新发明创造是否出现在市场中,考察出这些专利应用在哪些领域,并对它的潜在市场进行分析。总的来说,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对手实施的具体技术战略。如果竞争企业在发展中应用的都是自己研发的技术,说明他们发展的策略是以自我为中心,同时注重自己技术的延伸和创新,说明此企业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分量,也处于技术的领先水平。如果竞争企业采用的都是引进其他公司的专利,说明竞争对手使用的是技术跟随策略,从而推断出他所跟随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

3.3 利用专利分析结果来分析本行业技术的发展动向

企业在技术研发方向确定之前,可以对要发展领域的相关专利技术信息进行归集和整理,分析该技术在相关领域中发展特点和演变过程,从而了解专利技术在市场中的发展方向,为企业自身技术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创新思路。同时通过分析,了解现有市场专利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市场发展方向进行技术改进,提出更加先进的解决方案,创立自主专利权。此外,对不同专利信息进行归集,对比相应的发展趋势指标,可以利用分析结果来准确的掌握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了解技术从兴起到衰退的全过程,使企业能够了解技术具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并且推y这些技术在新兴市场发展的可能性,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4 结语

专利是市场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标志。专利信息的开发和应用既是对传统技术的继承,也是新技术的发展。通过专利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专利背后的经济、法律和技术信息,是一种用于竞争的主要活动,逐渐被企业所重视。而在分析中不管使用的是什么分析方法和手段,主要的目的就是对还未被解答的难题找出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将各不相联系的信息根据某种特点进行集中和连接,从而实现有价值的专利竞争情报,并从专利的角度对这些情报进行整合,研发出适用于特定领域的重点技术,为企业的总体战略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殷媛媛.企业在技术进出口中如何进行专利信息检索

[J].电子知识产权,2013,(6).

[2] 何铁宝.企业专利信息分析与专利战略工作[J].企业

科技与发展,2015,(20).

[3] 厉宏.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J].现

代情报,2014,(9).

[4] 刘百里,霍仲文.专利信息与企业发展[J].内蒙古科

技与经济,2015,(2).

[5] [美]凯文・G.里韦特,戴维・克兰,陈彬.尘封的商

业宝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6] 高美玲.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对策研究[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8).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3-0071-06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快速地进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并被列入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从国家战略层面予以大力支持与重点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开办有计算机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规模居各类专业前列,大量信息技术人才为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些年来,社会对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一直位居首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然而,各高校仍有许多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和学历匹配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高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陈旧保守,不能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二是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机会少,所学非所用,综合素质不高,不符合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如何紧跟时代和技术发展潮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为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是高等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地方高校约占全国高校数量的90%,提高地方高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能满足市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推进“两化”融合(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层次融合)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峡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近些年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探索。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经历了大学的合并浪潮和学生扩招后,许多地方高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往往分布于多个学院中,师资力量分散,教学资源不足,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且单个专业的学生规模偏小,签约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三峡大学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1.1确立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鉴于前些年全国高校大办计算机专业产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堪忧和学生就业难,许多高校在要不要继续坚持大力开办信息技术类专业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疑虑。经过深入分析后可知,不仅要继续开办,而且要大力办好信息技术类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主要技术发展领域的地位没有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世界各国都在争夺信息技术的制高点;二是我国“两化”融合还远远没有完成,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没有改变,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必将得到大力支持与快速发展;三是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信息技术和文化发展的结合创造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办好信息技术类专业是三峡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基础条件,与国内外一流的大学相比,如果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可能永远也办不好这些专业。弯道超越、跨越式发展是办好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有效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确立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改革的第一步。

1.2确定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主体

分散的资源和碎片化的专业分布显然不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培养人才,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实施专业重组与改造。学校新设立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将分散在多个学院的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统一并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作为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主体,搭建人才培养的顶层架构。

1.3明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涵盖的技术领域比较广,地方高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所有领域全面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方向,重点突破,体现特色。

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确定发展领域。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等,这些技术领域既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又与市场需求和应用紧密结合,且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是应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

2)确定培养专业。根据确定的技术发展领域和原有专业人才培养基础,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本科人才培养专业,基本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领域。这些专业原本是存在的,但由于培养方案僵化,课程体系陈旧,体现不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培养特色,因此必须对培养体系进行大力改革,以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

3)确定培养方向。在已确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专业中,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为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为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为软件工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等,其中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方向由嵌入式系统方向改造重组而成,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造重组而成。

经过专业改造重组后,三峡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领域与专业方向如图1所示。

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体系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应以实现培养目标为前提,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和建立每一个培养体系要素。培养要素包括实施性要素和资源性要素。实施性要素主要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模式;资源性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师资、课程、设施等。实施性要素是核心,资源性要素是保障。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打造适合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健全而优质的实施性要素和资源性要素。

2.1利用各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牵引和示范作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诸如“卓越计划”、“产业计划”等各级质量工程项目是为改革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各高等院校应牢牢抓住这种机会,充分利用质量工程项目赋予的改革探索权利,发挥好项目的牵引和示范作用。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方向)被湖北省教育厅列为2011年度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院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深度推进产学研、校企合作,大力改革和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方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订单培养。学院与东软集团、三峡高科、纵横科技、深圳讯方等信息技术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信息技术人才,实施订单培养,满足地方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双师融合。学院和签约企业互派人员进行深度交流,相互兼职,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3)资源共建。学院和签约企业联合开发企业急需的新技术课程,共同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学生在最后一年的实习实训直接进入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既缩短了学生入职培训时间,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学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2.2突出“特色”,强化“应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三峡大学通过实施“3×1”工程,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1)人才培养采用“3+1”周期模式。前三年完成所有理论课程的学习,后一年完成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与工程实际结合的实践技能培养。

2)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不低于“1/3”。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强化实践技能,寓理论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真正达到培养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不低于1/3。

3)课程体系采用“3 in 1”。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为硬件类课程、软件类课程和特色专业类课程三合一的类型设计。通过简化分类、整合资源、归口课程,集中力量打造专业的课程类(群),提高每类课程的质量,从而达到专业化教学的目的,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2.3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特点是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的快速性,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达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必须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1)创新教学组织结构。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采用“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办-系”的三级教学组织结构,教务处和教学办是管理机构,“系”是教学组织实施机构。这种管理结构只能适用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比较成熟的专业,而对技术快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专业则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系”级基层单位层级低;二是人员编制少、专业面窄;三是掌握的资源有限,难以组织承担有效的适应高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重任等。鉴于此,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撤销了“系”级基层组织,成立了跨专业的学术“团队”。通过优化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和兴趣爱好,成立一支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术团队。团队既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主体,也是开展科研活动的阵地,是目标考核的基本单位。

2)推广新型教学方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培养不出卓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可通过自编教材来引导和推广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新型教学方法,采取讨论式、启发式、问题式、参与式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

3)改革授课方式。对于应用性强的设计类课程,应改革授课方式,直接在计算机机房上课,将理论讲授和上机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又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目的。

2.4不断开发系列新课程,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平台

课程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元素,建立优质的课程资源平台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而言,开发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征的新课程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基础。三峡大学通过编写新教材,开发新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网络公开课程,打造了一个丰富而优质的课程资源平台。

1)引入计算思维理念,编写出版了一批体现计算思维模式的教材,包括《计算机基础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物联网技术概论》《3G移动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导论》《iPhone手机软件设计》《Android手机软件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等。这些自编的新教材既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又具有显著的技术先进性和应用创新特色,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领域。

2)着力实施课程质量提升战略,建设了“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原理”等精品课程;建设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控制”、“新闻摄影学”、“信号与系统”、“现代交换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等优质课程,所有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全部进入学校的“求索”学堂网络公共平台,方便学生学习,不断提高优质课程资源的应用效率。

3)加大新课程的开发力度,及时跟踪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与时俱进地为学生提供更新知识与技术的机会。近年来,学院先后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ARM程序设计”“Android程序设计”“iPhone程序设计”“计算机游戏设计原理”“动作捕捉技术基础”“游戏引擎基础”“3G移动通信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NFC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20余门新课程,这些新课程的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知识前沿先进,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学生爱学,并且学以致用,立竿见影,是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2.5创新实践培养理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创建一个完善的实践培养体系是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机制之一。三峡大学通过实施“3×3”计划的创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实践培养体系。

1)创新实践教学思路的“三化”。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学院确定了“实验环境一体化、实验平台综合化、实验内容系统化”的“三化”实践教学思路,从宏观上总体把握实践教学的基本框架。

2)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三段化”。创新并实施了实践教学过程的“三段化”,即按照“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3个阶段开展实验教学,形成有序、渐进、扎实的实践教学过程。

3)创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层次化”。学院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精心设计配套实验内容,并严格坚持“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三层次”定位的原则,较好地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总之,在实践培养体系建设中,应拓宽专业口径,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多层次、弹性好、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使新体系逐步形成长流水、不断线、分层次,由基础、提高再到综合的“一条龙”实践教学格局,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可发挥重要作用。

2.6加强实践环境设施建设,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不仅需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基地,也需要一个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三峡大学通过实施“3×3”实践计划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构建“三结合”实践培养模式。一是“教、研”结合,即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学院设有“智能视觉与图像信息研究所”、“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物联网技术研究所”等3个校级科研机构,这些研究所不仅进行科学研究,也为本科生的实践活动储备项目来源,同时也是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实践基地。二是“内、外”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信息技术各专业的课程特点决定了仅依靠课内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课外业务时间,将学生从电脑游戏中解放出来,转移学生的兴趣,使电脑发挥真正的学习功能,从而实现课内课外的协调统一。“启明星”创新工作室就是学院专门为本科生开辟的课外学习实践创新基地。三是“校、企”结合,即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太快,市场需要的技术和人才往往和学校教授的课程和知识有出入,只有实现学校供给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尤其是实践性环节实现联合培养,才能跨越这个供需鸿沟。目前学院已与多家知名IT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

2)打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将课内实验基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课外实践基地——“启明星”创新工作室以及多个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打造成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主要承担课内基础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可满足一般基础性、验证性和课程设计的基本实验需求。“启明星”创新工作室主要承担课外创新性、综合性的实践实训,是学院着力打造的培养创新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基地。“启明星”创新工作室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创新活动,实行教师宏观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主要从事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学科竞赛。近年来,“启明星”工作室参与和开发了上百个项目,有的项目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和效益。从“启明星”工作室出来的学生,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签约率达到100%。就业质量显著改善,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行提高”的自组织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3)实施实践能力培养“三举措”。学院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学科竞赛、大学生进团队”等3项举措,进一步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本科生像研究生一样选择导师,加入导师的团队,开展项目研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另外,学院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依托“启明星”创新工作室平台,由具有丰富竞赛工作经验的教师牵头组织,近两年取得了突出的竞赛成绩,先后获得部级奖励25项,省部级奖励38项,其中尤以2012年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特等奖为标志。

三峡大学构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3 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效果

三峡大学通过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显著增强,学习风气明显好转,学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各专业的认同度和好感度得到明确和提高,各专业发展的基础得以稳固。

2)以“启明星”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新型实训实践基地创建之后,学生入团队、搞研发、比竞赛的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业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大幅提升。

3)近年来学生的毕业率、学位授予率、签约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已从学校的后几位一跃而居学校前列,基本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向好的就业方向快速前进。

4)探索了一条地方高校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路径,打造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机制与实践”获三峡大学2012年度教学成果特等奖。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1

[关键词]通信专业 研究生 课程教学 分类培养 周总结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信行业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对高素质通信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着通信相关专业的发展。近年来,通信相关专业成为了广大考生追捧的热门专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多数学校的通信相关专业生源都比较好。从规模上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可以用两个“超百万”来形容:毕业研究生超过百万,在校研究生超过百万[1]。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日益突显:培养模式单一,师生关系冷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等。同时,受到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通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近年来,针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笔者针对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做了一系列思考。笔者主张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同时利用每周的学习和研究总结(下简称周总结)推动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期对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一定帮助,解决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分类培养,拒绝“一视同仁”

无数教育学者呼吁,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但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笔者认为要恰恰相反:对研究生应分类培养,要拒绝“一视同仁”的培养模式。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刚入学的研究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职业规划等各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笔者认为,从适应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角度出发,有必要采取截然不同的培养方式。

1. 依据基础能力进行差异培养

通信专业知识面广、理论多且抽象,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想要学好通信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刚入学的研究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方面往往参差不齐。笔者认为,在研究生入学后应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差异培养。

(1)以综述撰写为起点,完成初阶学生基础的迅速补缺

研究生的培养不是本科时的群体式教育和“广撒网”式的教育,而是要让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急需知识,即要高效率的学习。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研究生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撰写综述可谓是一条不错的措施。而且由于可选题目的灵活性,它不仅仅适用于基础薄弱的研究生,通过这种方式让其他研究生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巩固基础知识,也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首先,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研究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信息收集能力是其最为基础的和必备的技能,查阅文献可使这种技能得以充分的锻炼。同时,综述的撰写,也可以让研究生提前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为日后的学术成果发表作好铺垫。

其次,阅读高水平的文章,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还可以非常直接地补充研究工作所急需的基础知识。优秀的论文,特别是硕博毕业论文,往往会对相关基础知识作详尽的阐述。阅读这些优秀的论文,通过对文章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研究生能力便会发生质的飞跃。

通过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可以避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盲目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单纯看书或抽象理论公式推导带来的挫败感。对下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2)以项目参与为牵引,推动进阶学生的发展

研究生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让他们掌握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技能。对工科研究生而言,衡量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其做项目的能力。因此,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穿插着怎样去搞科研。为此,笔者主张对已经具备一定理论功底的学生,应该以实际项目参与为牵引,推动其发展,让他们在具体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切实的提高其科研技能。

相比本科学生,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的能力。这要求他们不但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同时要有严谨的科研思维及熟练的科研技能。对于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来说,导师在初期的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研究生在初期的行为和习惯将会对他们日后的研究工作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笔者看来,科学研究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从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分析结果,到修改方案、再次循环,直至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很可能要面临无数次的跌倒和失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要做的事,就是让这种循环迭代的次数尽可能的减少,特别是对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应该引导他们通过最短的路径得到最为满意的结果,而不是看着他们徘徊在越走越远的弯路上。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他们日后的科研工作而言,是一种可以效仿的成功经验。因此,导师的适时指点和恰当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应首先传授他们良好的科研方法和项目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可能来自于导师的长期积累,也可是借鉴他人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待他们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方可放心的让他们投身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

2. 按个人发展规划进行培养

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研究生的个人意愿,特别是研究生的个人发展规划,是导师不得不参考的又一重要指标。笔者发现,随着研究生对学习生活的逐渐适应,几乎每个研究生都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一个或明或暗的规划。这些规划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从事技术性工作、从事非技术性工作和继续深造。为此,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愿施教”,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针对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

针对计划在研究生学业完成后,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来说,研究生导师应该充分加强他们的技能培养。这一类研究生毕业以后大多会加入到通信及电子相关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又或者加入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以某高校为例,2007年至2010年间的2千多名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85%以上的研究生最终选择了在国内大型通信运营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等)、电子制造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大唐电信等)和高等院校就业[2]。

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结合这一部分研究生毕业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于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应用培养,为他们今后步入企业铺平道路。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尽量多的让这部分研究生参与到来自企业的项目中去。通过这些项目的参与,他们可以感受到:相关企业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技术,自身尚缺乏什么知识,等等。从而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这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会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2)针对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

针对计划在学业完成后,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而言,应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每一年的毕业研究生中,都有一部分会加入到政府部分、公安系统、销售以及创业等队伍中。针对这一部分研究生,笔者认为,应该更多的为他们提供创造管理、组织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到研究生骨干队伍当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社会调研、科技服务、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中[3]。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锻炼其日后工作急需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针对期望继续深造的研究生

对有继续深造规划的研究生,应加强他们的学术能力培养。对于这部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首位。应积极的为这一部分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采取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方式拓展他们的视野,为其营造学术氛围。同时,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继续深造也是大有裨益。笔者认为,在注重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品德:能抵制浮躁社会风气对其自身的侵蚀[4],能拒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5]。

三、以周总结为平台,促进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

周总结,是一种对一周学习和研究工作进行汇总和自我剖析的学习研究总结形式。笔者要求研究生上交的周总结中应当包含的基本内容是:本周工作重点、每日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一周工作总结、下周工作计划。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对写周总结的作用,笔者进行过长期的探索。从长期的实践来看,坚持写好周总结的习惯,益处颇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工作有计划

从长期的实践看来,周总结能够让研究生的短期工作变得有目的、有计划。科学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一个研究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只有一个长期计划,甚至根本没有计划,这样很容易让其对学习和研究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对工作失去热情。相反,如果制定了详细的短期工作计划,在无形中可以不断促使学生去思考自己的学习及研究任务的进度,对其产生一股巨大的推动力,这就可以让其在遇到困难时不折不饶、迎难而上。

2. 实施有监督

对周总结的实施来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本身就是一套有效的监督体系。通过这份周总结,导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工作开展情况,这就不断促使学生努力去完成周总结中的计划,而不至于让工作和汇报只是流于形式。

虽然笔者并不主张指导老师和研究生之间产生所谓的对立情绪,但是笔者认为,导师具备一定的威信,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一味高效的催化剂。

3. 成果有记录

周总结,其实是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通过这种定期的汇总和问题剖析,将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对学生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奖励和肯定。积跬步,至千里;点滴积累带来的量变,在某一个点,将会爆发出质变的能量。同时,若学生在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非常方便的查找到自己总结下来的解决办法,这对以后的研究工作也是一种有力的技术支撑。

4. 师生有沟通

通过一份简单的周总结,导师可以充分了解研究生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的、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下一步打算怎么做等一系列重要信息,这可以让导师的指导工作变得更加有针对性。而导师在周总结中回复的意见或几句点评,又会对学生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这样,不但促使双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促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感情。

四、结论

为了提高通信专业研究生教学的效率,提搞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达到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高素质通信专业研究生的需要,本文从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以及充分发挥研究生周总结作用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文讨论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始终存在。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与教学同行共同探索,提出更有益于通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建议和方法。

1、“西华大学2011年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0TSY301);

2、“四川省教育厅符合地方需求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改项目”(项目编号:700337)

[参考文献]

[1]来茂德,沈满洪,陈凯旋.培养机制改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1-5.

[2]王昆.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指导对策分析[J].学园,2010(15):5-6.

[3]陈闻.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3):131-133.

[4]张颖.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 57-61.

[5]朱彬,刘英辉,刘念.学术不端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8): 267-270.

[6]陶成.通信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论坛, 2007 (1): 123-155.

通信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2

关键词:结构 开放性 综合性 系统界面控制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行官,优化设计对确保技术先进及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的作者对工程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处理与业内人士进行探讨。

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

1.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的基本框架

1.1.1 系统基本结构分析

分级分布式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为二层总线型,即上层的信息网络的通信总线(采用TCP/IP协议),下层的控制网 络通信总线(采用RS485标准或LonTalk协议)。

信息网络(以太网)的通信总线承担管理信息与合成的控制信息的交换,是建筑物的信息主干网,在这级网络中,采用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易于同下层控制网络实现网络间的集成。

控制网络通信总线构建了以完成实时控制数据传递而实现对机电设备控制的自动化管理网络,该网络实时性强,网络数据信息共享,系统体系组合灵活,便于扩展及维护。其中RS485是被机电设备厂商广为采用的控制总线接口标准,采用普通非屏蔽双绞线为传输介质,具有传输距离长,传输速率高,控制点多,联结方便,易于扩充等优点;另一种为LonTalk协议,是LonTalk技术使用 的测控合一双向通信的控制总线所采用的协议,现场传感器可直接联入控制总线,简化了现场控制设备和方便了网络的联结,它已被列为美国标准ANSI135BACnet,作为控制总线的通信标准,绝大多数机电设备厂商已接受LonTalk技术,生产的产品均能互换。

上层的信息网络通信总线和下层的控制网络的通信总线,是构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的基本方式。

1.1.2 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至少有以下基本的配置(本文仅列出中央控制级部分)

a.硬件:计算机系统,72小时备用电池等。

b.软件:系统软件(含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语言处理软件,数据通信控制与管理软件,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软件,操作员接口软件,CRT显示格式及标准报告软件,中央日程表软件,时间/事件诱发程序软件,能量管理软件,与各相关单项专业控制系统联网的软件系统,其它必要的软件系统等。

1.2 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发展

1.2.1 单项设备系统专业控制技术的发展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设备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冷水机、空调机、锅炉、电梯、配电柜、发电机、照明、消防报警、安全等设备系统,均由不同类型的专业厂商提供,由于这些类别各异的设备专业独立性强,对监控的工艺技术要求复杂,控制信息 的通信方式很不统一。因此,各专业厂商所近年来相继对设备机组的自控系统进行开发,已先后拥有了智能化程度不同的设备自控体系(部分已形成较完整的系列化),并在网络接口和与相关系统的通信技术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先后推出了能以标准网络接 口与其它系统间实现双向通信的功能。采用单项设备专业化自控包,从设备优化制度、提高可靠性、完善使用功能、降低经济成本等方面考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在与建筑物智能化系统总体的组合上,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使用意义。

1.2.2 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网络技术

自动化控制系统构成的内涵已被人们越来越具体地认识并接受,而支持其发展完善的基础技术也以它不断的进步,不时地起着启蒙和先导作用,同时,商家和用户也彼此交流,供需之间互相促进,也推动了控制技术 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深层次介入,使基于电脑和通信技术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能从单一平台的运作,走向跨平台的联网,便系统的总体构成产生了新的飞跃。在积极推行“国际标准”和先进“工业标准”的条件下,自动化系统在控制网 络中实现产品的互换及互操作、在信息网络中实现互通及互联成为可能,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容纳更多更新的产品。同时,网络系统实时互联(采用Internet/Intranet网络软件),为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因此,建立建筑物自动化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化体系,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向。

1.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

a.控制层总线采用RS485标准,控制功能强,监控点多,传输效率高,它采取并行联网的方式,互相独立,点对点通信,系 统简洁,组网灵活,联结方便,有益于长距离传输及系统的发展扩充,该方式是集散型控制网络的基本形式。

b.现场控制层中运用LonWorks技术的测控合一的双向通信控制总线,采用该方式的现场受控装置能直接纳入控制总线的 层面,系统较简洁,组网较灵活,越来越多的国家以此为产品生产的通信标准。因此,凡有LonMark标记的产品,均能在系统中互 操互换,现代网络技术也为LonMark产品创造了无限良好的空间,由此看来,它的开放性方面在未来应用的发展上,显然比前者有更大的吸引力。业内专家曾预测,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散型控制网络,将会以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为发展趋势。

c.单项设备系统纳入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网络层,从建筑物宏观的角度而言,能使该类控制系统更合理安全地工作,由于单项系统的基本控制功能已由自身独立完成,中央站仅为有序地进行管理,因此,它不占用中央数据库的容量,简化了系统网络的 信息传输与交换,使系统的自动化管理的整体效果和单项控制功能更优化了。该系统在单项系统工作环境复杂、自控要求高时,更能显示它的优势,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工程设计者的欢迎。

d.综合以上对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网络层的分析,在现阶段的技术发展变革时期,各种技术方式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存在。工程设计者应全面地分析、理智权衡,在工程技术上,工程设计者没有必要固执地坚持某一种技术方式,更没有必要见异思 迁地做新潮技术的追随者。

2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体现系统主要技术我的状态之一。是自动化系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应用于建筑物的特定环境里,对系 统提出“开放性”的要求,使之实现更合理,对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认识。

2.1 “开放性”含义的全面认识

a.自动化系统“开放性”,即是在不同供应商之间任意选择具有最佳性能价格比的各种产品,使之灵活地组合为符合使用要求的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因此,“开放性”就是系统外联的广泛性,系统互联的任意性。

b.提供“开放性”的前提条件,须建立公认的通信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发送的接收工作的过程,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的方式、顺序检错等,它使不同商家的机电设备的联网接口,都符合统一的通信技术标准。目前,在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领域里, 适用于联网方面的有美国标准(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网络BACnet(ANSI-135),适用于通信方面的有美国Echelon公司开发的通信协议(LonTalk),它们已被国际上众多的厂商认可,并形成了发展的趋势。

c.正如在本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中所分析的那样,在建筑物智能化系统中,以大量楼宇机电设备为主要监控对象的运行环境里,以RS485为集散型分布式系统,在适合控制网络方面较之在“开放性”方面具有领先地位的现场总线有无可比拟的优 点,同时,由于各供应商自行开发的RS485产品有很大的生产能力和应用市场,并具有不可忽视的商业性的优势。因此,它的准“开 放性”效果在现阶段应予以正视。

2.2 “开放性”的实际应用情况

a.采用BACnet和LonTalk协议,能实现互换互操作的LonMark标记产品,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为传感器、执行器、继 电器,即被称为单点分站;另一类,是终端设备控制器(VAV、FCU、I/O等),被称为终端设备分站,这两种类型的实际运用都在系统适用性方面受到限制。

b.在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大型机电设备或其它类似设备的监控点数量多,并需在同一个监控站实行监控管理,由于LonWorks技术对输入、输出点有限制,因此,在应用中采用LonTalk协议方式还不尽适宜。

c.由于“开放性”互换互操作的要求,因此采用LonkTalk通信协议LonMar通信协议的LonMark标记产品的类别及系列须具 有全面性、完整性,从目前情况而言,还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可选择性和降低成本方面,还有待于一个发展的过程。

d.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通信技术介入,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息互联及向上层次信息集成在路由和方式上, 开创了崭新的空间,为“开放性”增添了新的发展生机。

3 布线系统“综合性”的应用

3.1 布线系统的“综合性”是现代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之一

对多种类、繁杂的布线采用能满足其各种技术使用条件并综合为一体的配线方式,是适应建筑物内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体现,随着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使之不断完善,将会促进它更快地发展并使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3.2 应用条件是建筑物布线系统设计的依据

关于布线系统的设计可归纳为以下主要问题的处理:应用要求分析;应用环境条件调研;系统网络框架构思;线缆容量计算;线缆规格选择;配线设备配置等。整个设计过程,都是围绕着实际使用需求和应用环境而展开的。不久前某国际上著名的布线 供应商推出了TBIC(Total Building Integaration Cable)的建筑集成布线系统,更形象化地为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建造了一条通用信息高速通道,为智能化系统的所有信息的远传和分配提供了点到点的支持,具备了使所有信息接收、分配的能力,并使之成为继 建筑水、暖、电力专业外另一个必不可少的通用信息基础设施,这是一种十分富有吸引力的布线方式。当然,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共商业楼和通用性办公楼,因存在以租(售)为使用对象的流动性,及物业管理不尽到位的方法。智能化的各系统是否纳入布线系统要 区别考虑,部分(因管理体制的缘故)可分开,另外,在规划垂直主干及水平系统时,也可采取分步到位。例如,从长期来看,水平通道应尽可能预留,因水平管道受建筑条件限制影响较大,其它方面都需从长远角度来周全规划。

3.3 “综合性”相关的基本条件不容忽视

合理确定建筑物内布线系统的布线方式,从布线的空间环境角度出发,使线缆使用、维护、扩展以及技术升级等能适应各类智能化系统运行需要,并使各系统发挥更好的功能。它是布线系统“综合性”效应体现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4 智能化系统“综合性”应用功能的提炼

4.1“综合性”应用功能的意义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工程,是基于应用环境条件下的各设备系统的组合。从对应于完整的系统工程应用功能的角度认识,它不仅仅是各单一系统互为割裂的使用,也不仅仅是简单数字迭加的功能合成,它应是不同类 型技术上的互补,是各系统优势有机地合成和综合性应用功能的增强,尤其是系统间信息集成的互联,将使系统的功能应用层面提升到新的水平。

4.2 “综合性”应用功能提炼的基础条件

工程设计者对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工程综合性应用功能的提炼,应基于以下基础条件:

a.应对本项目的功能需求作全面分析,并进行梳理及归纳,其中关键的要点,是对技术上的可行性、单项技术的侧重点、系统技术的合成性等方面要进行针对性的构思。

b.工程设计者对设备系统技术要作全面理解,不仅仅包括对单项系统的基本性能、技术特征、运用条件、可实现的专业特殊性,尤其是对系统组合的技术优势的互补上,都应予以全面的把握。同时,对不同类型系统设备的技术动态及发展趋向也应能予 以及时跟踪及研究。

c.对系统工程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使设计者能在以后的设计中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解决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d.对整个工程综合全面思考。使设计方案能从功能需求的实现上,专业技术可行性上,并使系统在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3 应善于对智能化系统“综合性”应用功能进行的提炼

系统工程的综合应用功能的提炼取决于系统工程的良好构架体,系统工程各单项技术特征的最优发挥,以及工程设计者善于综合的能力。它应是一种创意、一种对技术进步的寻求,它无任何可照搬的模式,它已完全跳跃了单项设备技术之机械重复之局 限性。在一些规模较大、应用功能要求较复杂的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中,善于“综合性”应用功能的提炼,对提高建筑物智 能化系统工程整体使用效果和降低经济成本更显得十分必要。

5 智能化系统工程相关系统“接口”界面的技术控制

5.1 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诸如楼宇机电设备自控系统的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消防系统与安保系统的信息共享、消防系统的火警预报与灭火设备的联动控制、安保系统的各子系统间的控制信息互联及各种控制技术自动报警的联动 、以及各种管理信息集成的通信资源共享网络的互联、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结合,这种相互的关系可归纳为二类,即设备硬件间的连接和系统与设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息通信软件方式的相联,它们都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便良好运行,它是 把握系统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也是系统工程的技术难点。

5.2 影响相关系统“接口”界面处理的因素

a.系统要求不明确、技术规则不统一;

b.技术不成熟,实际操作无保障;

c.各承包商工作的界面不明确,彼此推诿;

d.技术不可行,系统结合实为虚设。

5.3 相关系统“接口”界面的控制方法

对系统“接口”界面进行早期的技术控制,是相关系统结合最有效的方法,根据相关系统“接口”界面存在的问题,提出 根治的方法,确保智能化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

a.系统结合的功能要求应具体明确

对相关系统的结合的功能要求,应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整体构思后,分别具体提出,并且须分别明确,严格落实到位。

b.“接口”技术及通信协议应统一

对相关系统结合的“接口”界面技术应标准化、统一化,尤其在通信协议、网络构架等方面应明确要求,并分别予以限定性地具体化。

c.采用成熟的系统技术

工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首次性的研究或开发,积极采纳成熟技术系统技术,选用技术、服务皆优的设备及供应商,优先推行有成功先例的系统应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