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

时间:2022-10-28 15:41:27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计划生育;管理

1计划生育工作采取传统管理方法的弊端

1.1统计疏漏。统计疏漏的问题可能由工作人员的疏忽,原始资料遗失等原因导致材料不健全或丢失,给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对后期数据查询管理造成困难。尤其是在“二胎政策”放开后,孕龄层级将会有新的变化,计划生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将更为艰巨。

1.2人工劳动量大,效率低。传统的统计工作多采用电子表格人工录入,在面临如此庞大和流动性大的数据时,对计划生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工作繁杂而且效率不能保证,只能靠主观能到性去完成工作,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组织机构人员冗长。

1.3数据准确性差、时效性差。人工操作难免会有遗漏、计算错误等,对统计数据的更新也比较慢,加上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对数据的更新会造成许多麻烦。整个流程从上到下一个环节出错,必将难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2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管理成熟的客观条件

2.1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改革具有强力保障[1]。2003年3月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拟定的机构改革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体制,大力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水平。”可见国家在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方面早已提出了新的要求,切实解决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共享的问题,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效率,达成信息及时快速更新以及便民服务等任务已经早已提上日程。

2.2政府办公信息化基础已奠定。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国政府部门已开始进入信息化办公时代,大数据和局域网,政务服务网站的铺开等一系列工作已逐步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乡镇计划生育委员会已经有80%配备电脑等设备,提高办公效率,这些软硬件的基础建设已经得以全面铺开,为信息化办公打下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2.3多窗口多渠道获取数据信息。随着政府职能网站的建立,已逐步建立如生殖健康管理系统、计划生育管理系统、政务信息管理系统、计划生育事业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等高效的职能系统,为广大群众服务。收集、处理、存储、查询、分析、反馈和育龄妇女个案信息及相关计划生育工作信息等日常工作将变得简单高效,同时也为基层计划生育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和计划生育宏观调控提供信息支持。

3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列举

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将运用信息化管理的多种手段进行针对性开发和布局。其主要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3.1建立计划生育管理数据库。建立计划生育管理数据库将该改变原来的纸质档案模式,淘汰手工录入数据资料和人工计算,保存纸质档案的陈旧方式。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可实现轻松调阅想要查询的资料;对于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来说,将会有更多的时间运用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上,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要花大把的时间进行繁琐的数据计算和数据更新再重新整理档案。

3.2网络化办公,多方位,多渠道数据信息交流。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站,主动将向社会宣传计划生育政策、避孕节育知识、优生优育知识、生殖保健常识等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组建政府专线网络实现本级计划生育部门和政府之间、和政府其它部门之间以及计划生育上下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化;计划生育部门的局域网,实现单位局域办公自动化,利用符合机关日常办公和计生工作特点的办公自动化软件(OA),实现在局域网上进行文件的传阅、网络文本打印等功能[2]。

4信息化管理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促进作用

计划生育工作运用信息化管理首先是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数据信息系统,不论是在建立的过程中或者在建立完善后,对整个计划生育管理都起到了脉络清晰,数据可靠,随时调用,准确性高和灵活方便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满足了计划生育工作所要求的时效性。其次,网络化和系统化帮助计划生育工作者建立起了与政府、卫生部门的联系渠道,同时进行数据共享,实现了网内成员之间和成员单位内部政务办公“无纸化”,实现电子政务[3]。网络化开辟了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新途径,新思路,通过自媒体形式将计划生育工作渗透到各个角落。最后,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会存在由于人口流动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和人为因素干扰。

5结论

在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划生育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必须加快脚步全面铺成,利用信息化管理的便捷高效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服务,更好的进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综合决策、综合服务。

作者:陈赛儿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人民政府计生办

参考文献:

[1]刘小芳.试论信息化管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促进作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0):223-224.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2

1、现场6S

车间全面贯彻执行精益生产管理工作以来,车间现场各方面持续不断改善,提高现场规范化,课题数据方面针对各车间能耗成本进行对比,尤其是在漏检率上进行分析改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正在持续推行,车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各车间(部室)在不断学习精益6S管理与改善的过程中已取得很大的进步,学习利用精益管理方式,重点关注管理工作中不正常数据点,针对不正常数据点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改善(例如:订单准交率偏低、成型挤压车间上下排漏检、挤压车间擦划伤不良率控制等); 上半年共发现问题3000余项,并进行了持续改善 ,其中98项重点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共4000余元,其中3000元已用在精益推进奖励和羚羊奖奖励等各项奖励,目前结余1000元,车间主要问题存在于物料摆放不整齐,以及个别员工吸烟无节制,未按要求在规定区域吸烟。

2、点滴教育及会议

2019年1月份至6月份生产现场及办公区域,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改善,有了一定的提升。上半年共召开周例会、订单准交分析会、月度会议共计20余次 :组织召开各类培训总计11次,培训人次共计330余人。 培训内容:《新员工6S现场管理》、《精益思想》、《现场标准化》、《提案、课题改善》、 《生产排程》、《订单管理办法》、《订单准交》

3、提案、课题

在今年的精益信息推进运行中,课题管理、提案管理等,各部门提出改善内容后,精益信息部在后续监督执行,新亿佳厂区上半年提案改善共计38次,重点提案6个其中喷涂车间对(烘干炉的改善)设备管理办(对贴膜机支撑架的改善)以及后处理对(对滚压机的改善)前期预计节省51300余元,另外成型车间对喷砂机回收排放系统改善 :改善前,喷砂机机回收系统排放烟囱,存在粉尘和颗粒严重排放严重不达标 ,环保检查不合格。改善后,通过改变现有喷淋方式,改变喷淋效果,是回收系统中粉尘和颗粒全部分解、沉淀到水池,进行回收,烟囱排放达标,避免因此问题造成环境不合格停产。同时对HXS92、AF4001模具进行了技术改造,减少或直接避免了模具不稳定造成的重复修模、返厂维修的次数,加快了订单准交的速度。下一步将根据各部门具体实际情况考察制定课题方案,并尽最大能力调动培养新进员工的积极性,参与到精益管理当中来,全面推动拉动式生产的实施进度。

4、订单准交

2019年准交率在持续的提升当中,上半年共有订单6582个订单,准时交付5969个订单,平均准交率89.2%;2018年度上半年平均准交率56.37%,2019年同比上涨32.83%下半年争取更大的 进步。截止目前订单准交实际准交数值超过目标值(90%),改善效果显著。但有时存在准交率突然降低的情况,说明各车间应对特殊情况、特殊型材的基础较薄弱,后续还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

5、看板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车间各工序作业指导书以及6S检查标准和评比标准,同时对班组看板进行了优化改善,根据各部门班组实际需要变更看板内容,使各部门生产现状从看板上就能一目了然,由于后勤部分部门和人员的调整,逐步转移至新材料厂区致使很多检查标准和评比标准运行长时间后,存在一些问题的同时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一些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更好的适用于各部门实际情况

6、其他工作

后续工作中我将尽快学习并熟悉三体系审核流程与需求资料,保证下半年的三体系审核工作顺利进行。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化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作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内容,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所占比例较大,且对我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效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从而影响一方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重视民生档案的管理,并在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着重强调了档案工作对“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维护公民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在从地方到基层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都从未松懈。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我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但包括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而且包括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效率逐渐落后于其他部门的管理效率。因此,本文基于当前新形势下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从人的角度寻找问题的成因,从而给出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一、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效率受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目前各行各业的数据管理和档案管理已经引进了数字化设备进行管理,并且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同时,档案管理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然而,目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对计算机信息网络设备的引入范围还很有限,即便是引入了计算机信息管理设备的单位,对往年的计划生育档案进行数据化处理的进程很慢,无法建立起数据库,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效果不大。

(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组织管理缺乏效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目前计划生育档案的管理工作从属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没有统一的部门或机构专门进行管理。这就导致大部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之前并没有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对档案的管理程序方面了解不够深入,这导致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不科学之处,效率处于次优状态。

(三)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够。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各地方计划存在着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意识,或者是受到由于计划生育档案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意识淡薄,因而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就较少,无法完成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及效率的提升。

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的问题成因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目前面临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需求,同时又犹豫档案工作管理缺乏组织性和资金支持而陷入了低效率境地。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参与人的问题,这里本文应用管理学的方法,对档案管理工作中问题涉及到的人群进行分析,得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问题的根源。

(一)档案管理人员意识淡薄。由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对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因而对于投资于高效管理的信息化设备引进等能省则省,导致目前信息化大潮中,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落后地位。目前,由于对之前档案的处理标准化程度低,且处理数量不够,目前档案管理数据库普遍数据不足,数据库建设滞后,无法真正实现效率的本质化提升。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在一些引入了信息化设备和网络技术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部门,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入并没有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比较差,对于这些信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较弱,因而对于引入的设备利用率较低,并没有达到改变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计生部门的管理缺乏科学性。档案管理中出现的组织化程度低问题,其实质是档案管理所处的计生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缺乏科学性。不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部门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而且人员的配置方面缺乏科学的规划,导致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化程度低、工作缺乏效率等问题。

三、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效率的对策

(一)增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针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后发现,目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出问题的主要在于档案管理人员、计生部门领导。针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和管理素质较低的情况,笔者建议各计生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注重对计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并且将引入的信息化设备及技术的应用落实到实处。

(二)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应增加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在很多单位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且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进行信息化设备和技术的引进,这说明了领导的不重视。因此,档案管理工作接下来的进展,最重要的还需要领导部门的重视,给与档案管理以科学的管理,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和效率的实质性改变。

(三)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根本上改变管理模式。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未来计生部门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国计生部门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趋势的必然性,从根本上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包括引入数据库管理、信息设备等的管理,并将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未来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摆脱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模式的本质性改革。

参考文献

[1] 于华.试述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的重要作用[J].经济师, 2013(9).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十二五”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186-02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任务包括四个方面: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检索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将繁琐变简单,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现就“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针对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设施得到了很好的连接。工作人员将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及用户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并设计最理想的连接线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1.3 邮政设施的保护

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中,电话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项目。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1 固定电话的办理

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时,提供所需办理电话业务的地点以及用户的身份证明,业务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自动生成固定电话号码。用户在以后进行固定电话相关业务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用户的身份证明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2.2 固定电话故障维修

在固定电话出现故障的时候,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提供用户固定电话号码,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指令,指派相关维修维修人员前往,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高效可行。

3 城市移动通信

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因此,保证移动通信的健全畅通,是通信工程规划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移动通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业务办理、到业务查询、再到问题反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提供着很大的辅作用。用户在办理移动通信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将用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提供安全保护,当用户的电话卡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持身份证明到业务网点进行办理。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信息,提交用户问题,记录问题信息,业务员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问题处理。

4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广播电视设施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性的设施,由于覆盖面积广、用户信息量庞大以及易出现故障,因此在通信工程规划工作中,广播电视设施的规划是一项重中之重。在网络系统中,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利用卫星以及庞大的网络传到每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准确地到达每一个用户手中,极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在业务办理、故障报停、线路维修等方面,为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5结论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通信工程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通信工程规划的日常工作管理更加及时、准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的数据分析和庞大的信息存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地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城市的通信工程情况,为通信部门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消息,也为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徐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2:56-57.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5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任务包括四个方面: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检索技术的帮助下,有效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将繁琐变简单,大大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现就“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针对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连接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通信设施得到了很好的连接。工作人员将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及用户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快速的计算并设计最理想的连接线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1.3 邮政设施的保护

    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城市电话系统规划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中,电话系统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基础项目。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电话系统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2.1 固定电话的办理

    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时,提供所需办理电话业务的地点以及用户的身份证明,业务员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自动生成固定电话号码。用户在以后进行固定电话相关业务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用户的身份证明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便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2.2 固定电话故障维修

    在固定电话出现故障的时候,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提供用户固定电话号码,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指令,指派相关维修维修人员前往,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高效可行。

    3 城市移动通信

    在移动通信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因此,保证移动通信的健全畅通,是通信工程规划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移动通信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业务办理、到业务查询、再到问题反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都提供着很大的辅助性作用。用户在办理移动通信业务的时候,业务员将用户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信息进行储存,并提供安全保护,当用户的电话卡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的时候,可以持身份证明到业务网点进行办理。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信息,提交用户问题,记录问题信息,业务员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问题处理。

    4 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

    广播电视设施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性的设施,由于覆盖面积广、用户信息量庞大以及易出现故障,因此在通信工程规划工作中,广播电视设施的规划是一项重中之重。在网络系统中,广播和电视的信号利用卫星以及庞大的网络传到每一个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数据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准确地到达每一个用户手中,极快捷的信息处理方式,在业务办理、故障报停、线路维修等方面,为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帮助。

    5结论

    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通信工程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通信工程规划的日常工作管理更加及时、准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的数据分析和庞大的信息存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即时地清晰地了解到整个城市的通信工程情况,为通信部门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消息,也为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徐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2:56-57.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特征;信息化管理

一、现状分析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

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为11.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大。根据中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

为了适应这种迅速发展的形势,当前建筑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更加迅速顺利进行。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建筑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我国建筑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并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坚定不移地推行计算机画图。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北京、上海及各省省会城市现己不同程度的普及了电子政务。但是,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很不平衡。设计院虽己普遍实现计算机画图,但仍多停留在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上,校核、审批图纸仍延用传统手段;大多数工程施工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更低,仍停留在手工画、写的方式;上级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较慢。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根据欧美国家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工程设计人员每天约有35%左右的工作时间花费在查阅图纸资料及交流协调上;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用

来搜查必要的信息和信息交流,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上述调查统计还显示:远程管理和文件传输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左右。我国工程量堪称世界之冠,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强化科学管理和加速信息化。

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

建筑施工的目的,是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物产品。建筑物产品的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建筑施工过程本身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工作涉及部门、专业多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

一个建筑物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以想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面。

(3)合作性性强

项目管理工作必然要符合建筑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

(4)各种信息交流量大

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建筑施工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可是,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单位率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辅助项目参与人进行某些项目管理工作。例如,专业预算员使用概预算软件编制施工概预算,生产计划员使用网络计划软件安排施工进度,技术资料员使用AutocAD图形软件绘制竣工图纸等等。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显著改善。一方面,这说明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各参与人单机独户式的工作方式,必然导致数据信息在参与人群体中得不到共享。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重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出一辙。此外,由于各软件使用的数据标准不尽相同,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从而为用于决策的综合信息难以提取。

可见,建筑施工单位应用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不够。应该看到,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

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三、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3.1 准备工作

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之前,首先针对工程项日本身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利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能够准确的用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2)理解网络计划中如工期等时间参数及其含义;(3)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4)结合现场施工经验,理解进度、资源、费用的相互关系;(5)结合目标工程,了解目标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对项目实施动态跟踪控制的方法。

3.2 管理层次的划分

施工企业总部管理层采用工程组形式管理工程,进行。分头管理、统一协调。各工程之间人、材、机项目协调调度,充分利用资源,在工程组层面进行分析统计。

公司总部管理层该层可以认为是工程项目的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公司工程技术处和信息中心总体规划,由各业务处室包括财务、物资、经营计划、档案、质量、安全部门等部门参与。主要负责工程进度、成本、合同、安全、质量、协调等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及时掌握公司所有工程的进度、资金使用、物资到货、安全、质量、成本等信息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项目部管理层该层是施工现场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具体实施和实际的进度控制、资源加载、安全、质量、工作联系等信息的提供。并且负责向公司总部定期上报具体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的报表。

施工队管理层该层提供施工现场实时数据。施工部门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并负责将本日、本周的施工情况进行上报。

3.3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及审查

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将工程分为4级进度计划,进行控制与管理:

(1)里程碑进度计划,此计划由业主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总体安排确定;

(2)由业主或建设单位编制的指导性计划及各承包商的总进度计划合并的总控制计划;

(3)公司总部各部门编制的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上一级级控制计划编制。反映公司总部对项目内容的整体安排,此计划要报监理批准,为3级总体目标控制计划。

(4)项目部编制的具体指导施工的进度计划,根据第3级进度计划编制。反映项目部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安排。此计划要报公司总部批准。各级计划相互依存,各级进度计划工序与工作分解结构编码对应。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数字化

1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

1.1深刻理解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继而革新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技术。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迎合了国家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开展专门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对自身工作形成清醒与全面的认识。

1.2规范管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

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依照规范流程管理工作计划,构建相匹配的管理系统,体现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权威性,为保持良好的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适时引入新设备与技术,实时维护设备系统,充分利用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在规范化管理之下,提高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可靠性、真实度。此外,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案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最终获得良好的农村计划生育信息管理效果[1]。

1.3提升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设备与人才水平

专门培训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人才,改进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存在的新问题。同时,提升硬件设备质量。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高效开展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构建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例如,因为软件技术的更新,使得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具备了检索系统与信息存储工具。

2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分析

2.1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的虚拟化

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虚拟化,借助虚拟资源合理的构建,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与一些公共信息平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在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其智能检索技术可快速检索档案。将加密技术应用在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安全性中,简化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安全性,更为便捷,符合农村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对保密的要求,同时优化信息档案管理系统的防护手段。另外,数据归档更加简洁,清晰直观地呈现用户信息,提升了档案服务质量。这促使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健全了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体系,为未来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2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的情报管理

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的情报管理,运用新的信息模式,构建相匹配的数据树,并使用二进制代码,在计算机中集中处置档案信息与数据。此外,有效使用先进的数码技术,确保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较高的可视性与安全性。借助计算机网络咨询与实时浏览等的应用,实时更新农村计划生育档案信息。借助互联网,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资源分享出去。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存储容量与文档管理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档案情报管理工作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确保档案的规范与真实,以提升档案实用性,最终确保档案分类、材料与资源准确无误。

3结语

处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我们不断创新理论,强化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数字化构建。档案管理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者科学有效地管理档案,精简档案材料,丰富档案内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推进规范化与网络化建设,将农村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2]。

作者:连永鹏 单位:通化县大泉源乡政府

参考文献: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8

摘要: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是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手段创新的重要举措。立足需求,以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基层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Abstract: The grassroots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information,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informatization to drive the strategy,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the work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levels to enhance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work,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put one's heart and soul into the purpose to serve the people.

Key words: grassroots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24.2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近年来,樊城区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责任,扎实推进,全力打造“电子政务,数字计生”,初步形成了信息化管理服务网络,把人口计生管理纳入了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基本实现了服务网络化、基础设施标准化、计生管理信息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人口、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基层人口计生管理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一、探索经验 (一)与时俱进,初步建成以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为特色的计划生育信息系统 多年来,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一直沿用手工档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繁琐且不能为育龄群众提供针对,近年来,樊城区将探索社区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加大投入。区政府要求全区每个社区居委会全部配备电脑, 至目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基本建成广域资源网络,实现了区、街、居信息互通。樊城区对原计生网络进行改造,各街道办事处、区计划生育服务站与区人口计生委通过光纤联相联,各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区人口计生局通过ADSL互联互通。樊城区人口计生局专门建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网站,区服务站、街道办事处、社区、各业务科室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新闻、查阅文件、资料;区人口计生局内部办公局域网已全部建成,实现了育龄妇女数据、公文和工作信息的网上传递。

三是开通公众信息网,实现政务公开、信息收集和网上举报等功能。区人口计生局还开通了公众信息网,建成了区计划生育公众信息网站,实现了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建立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新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群众需求信息网上采集;积极开展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开设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知识栏目,满足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相关知识的需求。区人口计生局建成了育龄妇女管理、公安户籍人口信息、医院接生、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卫生免疫接种信息实名登记和民政结婚登记等部门的大型数据库,实现了育龄妇女信息变更、部门信息时时比对、违法生育调查取证、统计信息上报等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解决了人户分离人员的管理服务难点。 (二)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质的飞跃 长期以来,樊城区的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终端一直定位于街道办事处,但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的变化,街级信息变更量大、社区上报信息多,信息变更不及时(按月变更)、反馈滞后(月末反馈上月信息),信息面窄、针对性差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樊城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员往来较多,机械变动大,每个月街道办事处计算机管理人员所要变更的信息量相当大,根本没有时间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另外,社区的手工档薄管理繁琐、复杂难以适应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需要。樊城区人口计生局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基层广大计生工作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对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规范,认真研究、分析了社区工作的特点,研究开发了社区计划生育管理软件,涵概了人口统计、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法规、技术服务、宣传教育、计生协会、药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市、区、街、社区统计人员经过反复试点、几十次修改、反馈、总结、再试点,逐渐满足了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需要,2010年实现了社区计生管理的信息化,逐步取代现在的手工管理模式,把社区计生工作人员从繁杂的手工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利用计算机引导社区及时采集群众需求信息、随时变更第一手资料,通过计算机向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反馈群众需求,有针对性的向育龄群众提供个性化宣传、咨询和服务,及时记录服务效果,实现了基层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根本转变。 近年来,由区人口计生局对全区各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全体工作人员、所有社区居委会的计生主任、系统操作员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人口计生软件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推广使用。 (三)立足需求,全面提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快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了计划生育部门的职能转变,从而使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基层通过育龄妇女信息系统、部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和应用,较好地克服了过去手工管理方式存在的工作量大、准确率差、效率低、漏洞多等诸多弊端,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基层育龄人群的情况,便于基层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真正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目的。同时,社区计生工作人员随时对信息进行变更,大大地提高了计算机信息的准确度,更准确、及时地反映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切实保障源头数据的质量,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更为真实、可靠的依据。 (四)资源共享,实现相关部门信息网上自动分离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出台以后,基层对新婚登记情况的掌握难度加大,已婚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难以及时掌握。对此,区人口计生局积极协调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探索实现部门信息共享的具体措施。目前,区人口计生局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区妇幼保健所、各街道公共卫生工作站、各负责接生工作的医院通过ADSL的方式相联,各相关部门随时将新婚登记人员、医院出生、出生婴儿办理医学出生证明、卫生防疫接种等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区人口计生局,街道、社区计生人员通过登录网络,部门信息能够随时掌握婚、育的变动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樊城区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虽然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然面临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问题 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为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带来了机遇,但是在发展初期,体制不够健全,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在基层表现最为突出。一是工作制度的规范化,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结合各级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有必要出台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就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提出要求,对街道、社区计算机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二是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管理体制的改革。信息化建设工作最早一般由规划统计部门挑头,但随着工作辐射面的扩大,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遍及计划生育方方面面,单纯依靠规划统计部门显得势单力薄,需要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新增相关设备,同时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安全灾难”和“数据灾难”,确保系统持续、稳定、高效运行。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9

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体制和机制,切实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进行综合治理,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镇、街道与相关部门、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局观念,按照《决定》的要求,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切实落实《*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区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责任主体考核的实施意见》(金府[20*]13号)。镇(街道)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协调派出所、工商、税务、农贸市场、综治办、人口计生办以及相关村、居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经费保障问题。镇、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费要求达到人均1元(按常住人口数计)。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有关部门的职责,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制,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区人口计生委要主动协调公安、工商、劳动保障、卫生、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为强化属地管理提供有效服务,从而形成镇、街道一级政府领导、计生指导、部门配合、村居负责、管办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与源头管理的工作制度

(一)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两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文本,区、镇(街道)两级人口计生部门按流动人口迁入情况与流出地政府签订双向管理协议。

(二)由区人口计生委联系区劳动保障局共同实施流动人口源头管理工作。

1、区劳动保障局指导全区各用工单位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应根据各单位岗位技术与劳务要求,进行必要的培训。可在外省市委托培训也可在本区劳动技术培训中心安排上岗培训,在开展上岗培训时纳入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作VCD播放)。

2、各镇、街道外劳力管理所督促、检查使用外劳力单位对外来流动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技术、计生等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协助当地人口计生办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管理、服务工作。

3、各使用外劳力单位在录用外来流动人员时,应检查其是否已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到镇外来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办理计划生育验证手续与补办手续(每年验证一次),并及时填写市人口信息个案信息单。

4、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并进行每季度一次执法检查。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六个告知单,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培训及有关宣传资料的发放。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一门式制度

(一)在镇、街道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事程序纳入镇、街道社区事务办理中心(镇、街道外来人口综合服务站),实现一站式服务。由区、镇(街道)两级共同投入经费落实一名计划生育协管员。区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网络设施,制定工作职责,开展业务培训,发放管理手册,制定考核制度。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具体工作指导,联合执法,办证验证考核工作。

(二)规范流动人口一门式计划生育协管办理事务流程:

1、补办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及验证并现场发放免费药具。

2、采集外来育龄妇女信息,并输入人口信息交换系统。

3、发现外来育龄妇女无计划生育现象及时通报镇、街道人口计生办。

4、在镇、街道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安排,会同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定期开展流动人口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5、签订租赁房屋计划生育管理协议书。

四、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合

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员会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同时,有关单位对下列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日常性管理:

(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雇用的流动人口由用工单位管理;

(二)集贸市场中属流动人口的私营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由市场管理机构管理;

(三)从事各类承包经营的流动人口,由发包单位管理;

(四)在租(借)房屋和旅馆居住的流动人口,由居委会落实出租(借)房主和业主管理并加强检查,对未办理手续的流动人口住户,及时向镇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提供信息。

(五)未设居委会的住宅楼群和别墅区中的流动人口,由物业管理部门或小区管理机构管理。

(六)镇人口计生办会同公安、综治办等部门根据外来育龄人口数据库情况,经常性对流动人口集中生产生活区域开展综合执法与宣传教育。

以上负有经常性管理责任的单位应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并接受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监督和检查。

(七)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的公民、单位组织,将按照《*市外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理。

五、加强各镇、街道人口信息交换系统数据库建设,实现传统的“人对人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化

推广运用“一办两站(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外来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三级网络(镇、村、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将外来人口与人户分离人口纳入信息管理网络,掌握外来人员流动底数,开展与外省市及时交换人口信息的网上管理。

(一)推广应用“一办两站三级网络(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及时采集输入育龄人口信息,要求户籍人口信息入库率在90%以上,外来人口信息入库率在70%以上。

(二)继续加强村、组两级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建设,村(居)委会要将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负责全面落实村、组信息员例会制度,明确任务,兑现报酬,畅通计划生育信息反馈渠道,使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由“人盯人管理”向“网络化管理”的转化。

(三)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运用计划生育人口信息交换系统及时与外省市进行双向信息查询,收到外省市查询一般信息的,10个工作日予以回复,查询生育信息的,5个工作日予以回复。同时,本镇、街道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外省市通过专网或者电话查询(信息交换不少于20条)。

六、加强外来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分娩点和孕检管理服务工作

(一)流动人口要求在本区医院生育的,须向其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准生证》,并到现居住地镇人口计生办办理《生育联系卡》;各级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对流动人口的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检查时,发现无计划怀孕的,应及时报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并动员其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二)开展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定期查环查孕工作。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采取放环措施的对象提供尿验与查环服务,村(居)委会负责组织、通知居住在本辖区内的外来妇女定期接受检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督促外来妇女定期将《*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往户籍所在地。

(三)对于有用工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查”工作,可根据管理实际,由镇、街道或居(村)委会与用工单位联系共同配合抓好检查工作的落实。

七、逐步形成基层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在全区推广建立私营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采用社会团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参与形式,把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与促进企业发展、弘扬企业文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基层的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一)各镇、街道运用统一建立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方法,在原有镇、街道计划生育协会网络的基础上,将工作点拓展到私营企业,凡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的企业均设立计划生育理事与联络员1名,各企业的理事与联络员人选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会长由党委分管书记担任,副会长由政府(办事处)分管领导担任,并按照实际情况聘任1名专(兼)职秘书长,镇(街道)计生协会全面负责开展组建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协会的工作经费列入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经费预决算,以保障协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流程:

1、每年用宣传版面、讲座等形式为私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1至2次。

2、开展便民利民活动,主动上门为私企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与再生育申请工作。

3、设立企业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点,形成企业免费药具发放渠道。

4、了解企业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与厂方进行沟通协商,督促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5、了解企业吸纳外来劳动力情况,督促其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开展上岗培训,并纳入计划生育培训,督促办证。

八、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

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两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举报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或计划外生育的公民,由区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奖励。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10

本文通过设计建立标准化信息系统,基本解决了流程运行问题,减少了因信息传递不畅对生产造成影响,规范了各项制度及工作标准的管理实施,加强了生产过程控制,提升了车身厂各基层部门工作协同性。同时有利于固化经验、知识共享,并可以通过库存量价监控,达到资金占用控制,进而控制成本的目的,最终推动车身厂管理提升。

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我们从工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基本上分为两大方式:离散型与流程型。离散型是指以一个个单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产成品的方式。流程型是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的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陕重汽车身厂作为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基础生产单位,各车间主要是通过对金属原材料物理形状的改变、组装,成为产品,使其增值。具体特点有:产品结构清晰明确,但结构变化多样;工艺流程简单明了,工艺路线灵活,制造资源协调困难;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生产计划的制订与生产任务的管理任务繁重,刚性生产线要求生产准时化,各方面,包括设备、工艺、物流、安全、生产等各系统工作均要求平稳、有序开展。但现实管理中,我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影响陕重汽车身厂正常生产的因素较多,例如,设备、模具维修不及时,巡检不到位,小隐患造成大故障,影响生产全线停线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统一的信息平台对车间安全、设备、模具、运行等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突发故障进行统一管理,将各类问题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反馈监管部门或领导。

2.陕重汽车身厂危险源点数752个,危险因素1207类,数目繁多且分布广泛,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安全监管不能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周期化。

3.陕重汽车身厂内部信息流通不畅引起各部门工作组织协调性差。各部门因难以获取其他部门工作状态信息,因此在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时很少考虑其他部门工作计划及进展。这就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提供各单位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为统一、协调安排陕重汽车身厂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等各项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提升陕重汽车身厂工作的整体协同性。

4.陕重汽车身厂模具、设备、工艺、运行部门巡检项目繁多,人工记忆方式造成的缺检漏检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工作人员接收到工作计划时缺乏统一、明细的作业标准。需要有一个可以自动提醒的信息平台,防止遗忘或遗漏,并提供工作执行标准数据作为参考,提升陕重汽车身厂标准化管理水平。

5.员工内化的经验知识难以交流共享,新入职员工无法快速掌握工作技能,可借助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员工知识经验,将管理和工作经验进行固化。

6.陕重汽车身厂需进一步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和生产成本,库存结构也需进一步优化。信息平台可实现统一监控库存,优化库存结构,加快资金周转,减少投入的目标。

7.设备、模具等故障数据量大,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和人工统计方式费时费力。信息系统则可以辅助人工进行故障统计分析,摸清故障规律,针对性的执行故障防范措施,为预防维修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8.陕重汽车身厂驾驶室生产品种较多,BOM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各车间在制品管控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生产计划逐层分解及安排存在一定的延后,计划安排出错率、返工率较高,信息系统则可以将装配计划与BOM结合,然后对比库存,设定生产产能,自动进行计划生产,此过程由系统自动进行,无需人为操作,且计划安排精准,真正达到生产过程可控,提升生产效益。

为了能够解决以上基础管理问题,做好并推进基础管理提升,我们以信息化为基础,把现代精益生产、标准化管理思想等进行融合,确定以“开发一套适用于陕重汽车身厂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主要实现途径,我们基于企业现存问题与企业信息管理现状,陕重汽车身厂管理相关部门提出如下需求:

1.建立一个从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工装模具管理、运行管理到工艺管理实现全面集成的系统;

2.通过标准化管理,以达到员工知识经验固化与共享的目的。以标准化管理带动生产过程中工作计划控制和优化,生产职能部门以计算机应用软件为支持,改进和优化现有工作方式。

3.实现工作计划智能提醒,对各部门工作计划、进度及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并准确及时反映,做到工作及时开展无遗漏。

4.规范库存管理,增加库存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库存成本,控制投入产出,资金占用,从事后分析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过程控制。

5.提升车身厂各系统工作协同性,保证企业范围内各职能单位信息流的畅通,实现信息的集成化与共享化。

6.系统辅助人工分析数据,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如在设备故障分析功能中,能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设备故障历史状况查询功能和报表;

7.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的需求。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带动企业员工学习和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使员工具有较高的技术素养和思想素质,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运行方式。

我们主要以“自顶向下”规划,“自底向上”逐步实现的方法来实现和完成陕重汽车身厂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整体运作。如下图:

陕重汽车身厂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在陕重汽车身厂现有软硬件环境和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出软件系统,用来“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全厂的生产、安全、设备、模具等管理信息,并且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处理,提供给生产、安全、设备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通过引入信息化的方式,我们推进了基层管理逐步向标准化程度迈进,提高了各基层管理模块的利用率,其次,建立了辅助数据库,拒绝数据重复输入。生产管理是陕重汽车身厂管理的核心领域,所涉及的标准和规程众多,而陕重汽车身厂的标准化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实现标准化与信息化同步。

结合自身业务建立标准化体系。陕重汽车身厂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在生产过程的设备管理、运行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建立标准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平台和信息技术平台,把标准化内容展现在这些平台上,从而构建数据统一、响应及时、信息流畅、处理闭环的信息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以规范标准为准则,流程平台为载体,实现基础数据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报表管理、高级分析与统计等生产相关业务的全过程管理。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陕重汽车身厂管理标准化、协同办公、业务流程规范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先进的工具手段,提升了工作效率。

1.提高了标准化管理水平。目前本系统己经在陕重汽车身厂内的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使用,通过信息系统前期的基础准备工作,纠正了以前许多不规范的基础数据,如以前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有多个,冲压车间有冲压计划、装焊车间有装焊计划、涂装车间有涂装计划,通过系统整合了各种计划,统一为一个计划指导下的生产模式。安全监管内容标准统一,检查过程有记录、处理有结果、从而做到安全工作的标准化,安全检查工作无真空、整改隐患无漏洞、整改信息反馈及时。工作计划智能提示,大大减少了查询的次数,又使巡检工作无遗漏。并且通过系统可随时查询各项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做到了工作执行过程的实时反馈。

2.规范了管理流程。以前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比较混乱,人们都是靠经验在管理,任何一个人离开都会对整个生产造成影响。通过信息化建设,技术部门的技术文件及故障排除方法都记录到系统当中,为工作人员提供知识经验交流平台,达到了管理经验固化的目的,同时管理也更加细化。如模具管理员对模具故障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通过不断调整周期和冲裁频次上限两个参数来优化检修计划,使模具检修工作计划更科学。涂装机器人、前处理故障专项管理,使涂装设备故障管理工作重点突出,更具针对性。由于所有的流程在系统中走,所有的数据存在系统数据库中,把原来靠人的经验的工作方式变的更加合理化、透明化,因此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失造成对整个生产的影响。

3.消除了部门之间的重复劳动。原来的工作方式下,许多数据不同的部门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而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不及时,使各部门数据又不一致,造成了管理的混乱,同时也做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繁多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工作既费时又费力,通过标准化信息系统可以辅助人工统计故障数据并提供图表辅助分析,大大有助于对信息的综合利用,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各生产部门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各自权限查询、修改、维护系统数据资料,保证了数据时时更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免除了各部门分别整理相同数据的重复劳动,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4.提高了人员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通过在陕重汽车身厂运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使相关人员提高了对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并掌握了信息化知识,通过对此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管理人员都参与了进来,原本对信息系统有很少了解的管理人员通过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与设计开发人员进行交流,对本系统有了深入了解的同时也对企业标准化、信息化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加深了对标准化管理的理解。通过设计此系统,管理人员改变了一些不合理的流程,并基于标准化的核心管理思想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每个生产业务部门都有一些核心人员专门配合项目进行,他们也参与系统的设计、实施,还要负责对本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在整个项目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也把自己培养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中坚力量。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11

关键词: 乡镇办公软件信息化计生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加强计划生育和人口管理现代化,对于我国各乡镇的发展至关重要。利用计算机相关办公软件信息技术、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信息化有利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乡镇经济体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控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国策的贯彻实施。

在以往乡镇建设发展过程中计生管理的常见问题

1.1多年来, 基层落实人口计划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对每个育龄妇女建立基础卡片,进行分类管理.。这种手工帐卡管理方法虽然对提高全国计划生育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基层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支持的.。

1.2误差大、随意性强,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统计“水分” 大造成人口计划管理随意性大;计结果不

准确,漏报、漏统、错统,甚至故意篡改、有意瞒报等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

1.3超生、抢生等计划外生育以及计生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等问题事先得不到充分暴露。

1.4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等诸多原因,上级计生领导无法随时掌握下级计生工作情况,也不可能对下级工作提供实时地、有效地管理与指导。

1.5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信息不能共享且不能及时沟通。目前的计划生育管理是建立在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就业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的。随着 经济的发展,“人在户不在” 、“空挂户” 、

“下( 离) 岗” 等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流动人口、离岗人员、人户分离等情况复杂, 基层计生部门对他们的婚育信息很难掌握,形成了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最难点。

1.6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向对育龄妇女的全程服务。事实上,目前计生工作人员每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帐、更新卡信息和统计数据,难以分身去加强各种管理与服务,同时由于不能随时掌握妇女的准确信息以及每一个育龄妇女在育龄期的特殊需求,所以无法实现对妇女有针对性的个案服务。

1.7计生工作要求齐抓共管难以实施。由于信息不能共享,从而使得党政、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不能相互沟通,不能及时反映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实现齐抓共管。

综上所述,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共享以及以往计划生育工作中,没有能够对计算机和办公软件的重视并使用是引发当前乡镇计划生育工作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育龄妇女的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MSISW)

2.1 MSISW及办公软件的应用

MSISW是国内第一套以大型数据库为平台、多级广域网络为依托、融管理与服务为一体、对育龄妇女进行管理与服务的信息系统。在深入解计划生育工作流程、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和各级计生管理人员需求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设计开发出的MSISW以及EXCEL、WORD等应用办公软件,通过对

基层育龄妇女的个案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查询、分析和反馈,落实人口计划和各项管理工作,引

导基层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向社会提供人口信息服务,辅助领导决策。

2.2同时MSISW具有以下创新之处

(1)实时、动态地对历年来的人口出生情况等做出精确的统计和分析,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该

系统可对任一单位、在任意时段的人口情况做出精确的统计,并且用直方图或饼图等形式把人口情况直观地显示出来,方便各级领导动态地掌握本单位或某一下属单位计生工作状况,以便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2)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数码化。依托网络,对流动人口实现“本地化”管理。在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流动对象两地流入/ 流出的动态管理与服务。

(3)提醒和催办功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方便领导及时、动态地掌握工作进

展,督促各级做好工作,实现了将目标责任考核融于过程考核之中。

(4)异种数据库之间的无缝联接。该系统后台采用INFORMIX数据库,前端采用Sybase Anyw here Server,实现了两者之间有效互联。前端可实现OF-FLINE(离线)操作,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推广难度和因

通讯费用或通讯线路故障等给基层用户带来的不便。

(5)与办公自动化、教育、政务公开等其他系统及EXCEL、WORD等办公软件,共同运行在一个用群集技术筑建的混合大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

(6)与公安、卫生、教育、党委等各政府部门预留数据资源共享接口,可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横向信息交流。

三、MSISW及EXCEL、WORD等办公软件在乡镇计生工作中的便利性

3.1通过MSISW能够更好地促进计划生育部门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计划生育部门的管理机制, 规范各种管理和服务,增强服务的手段和功能, 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而EXCEL和WORD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把大量的基层信息通过计算机有效地汇集起来, 让全系统、来分享这种信息资源。对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2MSISW系统能实时、精确地统计、汇总和分析数据,从而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减少了统计的水分,有效防止弄虚作假现象。另一方面,领导借助该系统可随时掌握某一单位任意时间段的人口出生情况、男女出生比例,方便领导作出相应决策,加强计生管理。

3.3流动人口实现本地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的问题。信息共享与实时传递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或错误信息引导等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上级计生领导无法随时掌握下级计生工作情况,对下级工作实时地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3.4实时、准确、全面的人口数据,为人口普查自动化提供了保障。人口普查是一项要求组织与计划严密的工作,它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费时长、 耗资巨大. 目前采用抽样调查获取的数据受诸多因素影响,其统计结果偏差较大。利用MSISW及相关办公软件可以实时、 动态地收集和处理人口数据,实现人口普查自动化。

四、小结

我国的人口规模大、总量多,造成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下降和生态环境状况日渐恶化,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MSISW及EXCEL等办公软件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管理模式,为推动乡镇计生发展工作的转变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并为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长醒. Fox Pro2 . 5 开发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 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育龄妇女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科技查新报告 [ R] . 广州: 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20 01 .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文12

一、构建我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格局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属地管理、实现服务均等为目标,以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核心,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保障和基础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加快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为保障,加快实现全市“一盘棋”格局,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二、构建全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格局的基本原则。

1、各司其职、责任共担。落实流入地(现居住地)和流出地(户籍地)的各项管理要求,加强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协调配合,共同承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责任。

2、整合资源、促进共赢。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整合公安、劳动、民政、计生等部门涉及人口管理的各项信息资源,做到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服务互动、资源共享,实现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的目标。

3、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从协调相关政策、规范工作程序、统一服务标准入手,逐步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范。

4、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立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现状,集中解决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的建立。

三、构建全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格局的主要任务。

按照构建全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格局的指导思想要求,要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形成综合治理合力。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负责流动人口相关信息的交验,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有关知识的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满足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公安部门要在办理流动人口暂住证和出生、户籍迁入信息定期通报给属地计生部门;建设局要督促建筑施工单位建立以流动人口为主、育龄妇女(包括流动务工人员随带家属,下同)为重点的流动施工单位计划生育监督机制。督促各建筑施工单位对进驻工地的流动人口,特别是育龄妇女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情况进行核查,建立台账,定期信息通报;卫生系统在为流动人口办理《卫生许可证》或《健康证》时,需登记建档,并定期将流动人口信息通报属地人口计生部门;卫生医疗保健机构在办理已婚育龄妇女孕期保健检查、分娩及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应核查其《生殖保健服务证》或《生育证》,准确登记孕产妇的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和现居住地详细住址、及生育证件号码,并将怀孕信息和出生婴儿信息及时通报辖区人口计生部门。对无生育证件生育人员医院需在孕妇办理入院登记后两个工作日内通报至属地街道计生办通报。

2、落实流入地责任,强化属地管理。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属地的经常性工作范围,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通过以网络化管理落实“户况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和信息变更速度,摸清辖区内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底数,规范建档,对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定期进行孕环情监测,将监测结果及时向流出地通报,为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免费服务。

3、落实流出责任,加强源头管理。流出地要发挥源头管理的优势,做好外出人员的登记、宣传、教育,对流出省外的人员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出地在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应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并对孕环检对象进行一次生殖健康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孕情和环情。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家庭的上门访视工作,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帮助计划生育留守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4、落实流入、流出地责任,建立双向管理机制。流入地在流入地对象到达本地30日内,要掌握其户籍地及其婚育状况、节育措施、子女信息等基本情况,登记建档。核对流出地WIS数据,并将其流入信息、基本情况等信息在省流动人口办公平台向流出地通报核实,纳入居住地的流入人口管理。流入、流出地核实WIS卡片信息无误后,流入地可向流出地发送要求建立双向联系请求,对市内县际和县域内跨乡(镇)流动的,流出地接收请求后5日内需建立双向联系。

5、整合信息资源,构建便捷高效的工作平台。结合数字化城市建设,实现公安、劳动、民政、计生等部门涉及人口管理的信息整合,促进全市人口管理信息互通交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平台,提高信息通报效率,提供便民服务。

四、构建全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格局的保障措施。

1、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建立流动人口协调机制,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各业务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2、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费保障机制。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决定》和市《实施意见》要求,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纳入财政正常的预算支出范围,要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