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式元素

中式元素

时间:2022-03-28 14:53:07

中式元素

第1篇

中国典型的传统建筑要素有很多,比如瓦,斗拱,柱式,雀替等等,但并不是每个建筑元素符号都能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只有那些传承高且含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建筑符号才能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成为新中式元素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中国历来在意人的“冠”,即人的帽子,因为它是人身份的象征,而建筑之冠,也是人身份的象征,所以中国建筑构架的屋顶是新中式元素的重要符号。再比如中国的斗拱,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符号,传承率依然很高,秦砖汉瓦等这些建筑构件也是新中式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新中式风格中瓦当元素的应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构件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典的建筑构件逐渐被保留下来,比如斗拱、瓦当、雀替、窗棂等,在这些元素中我们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秦砖汉瓦中的瓦。对于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就是把瓦当成一个独立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第二是把瓦当成组合来运用。第一种方式的具体运用方式,体现在我们可以在新中式空间设计中对瓦加以放大,挂到墙上以起到美化墙面的作用或铺到地面上装饰地面的作用。第二种方式的具体运用方式是在室内设计中设计成“屋中屋”的形式,加以直接的利用。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瓦的具体运用要具体分析,要符合当代空间的具体环境氛围。不管瓦元素的那种设计方法,一定要把握住现代审美的需求,巧妙链接古时和当下的文化内涵,设计出真正符合现代生活的室内外环境。

1.2新中式风格中斗拱元素的应用斗拱在我国传统的建筑体系中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构件,它是房屋建筑屋顶受力构件,在整个木结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结合了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由中国人民创造,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意识形态。在宋、明、清时期官定的有关建筑法式、法规中,已经把斗拱的形式规范化,尤其是斗拱的拱材大小成为了建筑设计、施工中的一种模数,因而极大的限制了斗拱在基本式样上的变化与发展。宋代《营造法式》中专门有“彩画作制度”部分,说的是在房屋梁枋、椽子、斗拱等构件表面进行彩画的形式、制度、用料、用工等内容,除文字叙述外还附有图样。但现代这些限制已经被打破,成了新中式风格的主要应用对象,斗拱有了新的形式、新的材料、新的尺寸。如2010年中国的世博会,中国馆就是以中国古典建筑的构件—斗拱为原型。

1.3新中式元素中屋顶元素的应用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从高空俯视,屋顶效果更好,也是说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最具魅力的一面。屋顶上包括正吻与正脊,垂脊与的其他装饰物件。对于屋顶元素运用我们依然可以用两种方式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比如直接将屋顶元素运用在室内设计中。第二种方式是放大屋顶的某个构件,装饰室内空间中的墙面地面或任何一个立面。

2新中式元素非建筑元素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瓷器、陶艺、中式窗花、字画、脸谱、布艺以及具有一定含义的中式古典物品等。这些元素在室内设计中,都会给空间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例如汉字元素,它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种象形形态和语言符号,对民族传统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汉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装饰审美的性能,其释放信息的形式满足了大众的需要。因此,汉字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概念,有着深刻的审美意蕴,也融在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中。还比如中国传统的水墨,水墨是中国元素符号的演绎与推广,也是自身的文化情趣、内涵的体现。在运用的过程中,当人们发现水墨艺术更多的释放在它的材料、表现空间等方面的时候,也使人们清晰地感受到“水墨文化”的另一种魅力。在对中国传统元素改造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一种特殊的元素,那就是风水元素,风水元素听起来似乎一个玄而又玄的东西。如果就狭义的理解风水的话就是在空间设计时注重整个空间的通风问题和用水问题,但是“风水”这两个字的理解并不仅仅与此,这样我们古人伟大的地方,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就是空气-风,食物-水,说白了也就在空间设计时要注重人与环境的有机协调,满足人在这个空间的供氧和使用水的充足。那就我们室内设计来说如何运用风水元素满足新中式风格的要求那?大致分以下几个方面:

(1)光照。它是室内空间温度的来源,也是空间照明的基础。作为新中式元素,在空间的运用中,我们要尽可能的才有自然光为主,减少人工光的照明。自然光照照到地面上,然后在反射到整个空间,起到了一个融化空间的作业,而且形成的泛黄的光线能使整个空间感到自然的柔和,而且在风水中黄光有聚财的作用。而且比如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玄关的设计,玄关是整个空间的入口也是财气的聚口,必须要24小时用泛黄的灯光点量,在风水中也有这样的说法:只有点亮玄关的灯,财神爷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2)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可以说是营造整个场的一个重要手法。营造的好就可以形成一个聚财气,生人气的大环境。不好的场人易生病,还易丢财气。在空气流动的考虑上,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形成灌趟风,这样留不住气,气就像一个过客,带走你的生气和财气。要特别注意让风在整个空间里形成环流,让后再出去,留下财气和人气。所以这也就要求设计人员做空间设计时,要尽可能的减少门与门向对,窗与窗相对的情况。

(3)植物。植物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元素不言而喻了,适当的添加植物可以营造出有氛围的室内空间,带给我们适量的氧气,带给人们健康。但是在新中式风格的设计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多肉植物的养殖,还有带刺植物的养殖。这些植物由于性状的尖锐,易损生气,破财力。而且在居室空间的卧室设计中要减少大型植物的培养,因为植物过大它会夺食生气。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人在夜晚休息的时候,植物也在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对人不理。

第2篇

【关键词】 室内设计;中国元素;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多年来,室内设计师一直保持着对中式设计的追求,有时是纯粹的中式风格,有些时候则是将中式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我国室内设计方面在唐朝已经蓬勃发展,明代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些成果对同时期内其他文化领域里的设计都有影响,很多西式的家具、家居在细节和局部上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中式元素的风格以及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如何运用中式风格,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中式元素

中式元素主要体现在传统家具(多为明清家具为主)、装饰品及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室内多采用对称式的布局方式,格调高雅,造型简朴优美,色彩浓重而成熟。中国传统室内陈设包括字画、匾幅、挂屏、盆景、瓷器、古玩、屏风、博古架等,追求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境界。中国传统室内装饰艺术的特点是总体布局对称均衡,端正稳健,而在装饰细节上崇尚自然情趣,花鸟、鱼虫等精雕细琢,富于变化,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二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了庄重与优雅双重气质。现在的中式风格更多地利用了后现代手法,把传统元素通过重新设计组合以另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例如,厅里摆一套明清式的红木家具,墙上挂一幅中国山水画等,传统的书房里自然少不了书柜、书案以及文房四宝。

传统的中式民居,是围合院落式布局,一般包含厅堂、卧房、书房三个主要区域。整体上有礼制的特点,在功能上更存宜人之处,房子的长、宽、高处于怎样的比例上,才能实现冬暖夏凉。

在单个的内部空间上,典型的中式空间也相当讲究“隔断”,并且这种隔断,目的并不在于要把空间切断,而是一个过渡、一个提醒、一个指示,常常“隔而不断”。碧纱橱、落地罩、飞罩、屏风、博古架、帷幕,不但用来“隔而不断”,还有很强的装饰性。所以如今流行的实墙、虚墙,很久以前的中国人就运用如臻化境了。

在布局的方法上。据史料记载,晚年的隋炀帝,就感叹壮丽的宫殿虽好,但曲房小室更舒适宜人。于是设计师项升便为皇上设计了千门万户、幽房曲折的“迷宫”,人一旦误入没人带路就出不来。或许就是从隋炀帝开始,中式家居的布局特点就是巧妙的“曲折、掩映”。

三、中式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建筑多以西方的建筑理念为规范,酒店在整体设计中全面采用中式风格的范例并不多,但成功的尝试也不是没有,波特曼丽嘉酒店就是很好的例子。从他的造型就可以看出端倪,三栋大楼环抱而成,面南背北,是中国传统建筑学与风水学说的最好诠释,中国建筑最基本的特色是以长方形的空间为单元,加以组合而成整体。而中国的建筑却是有很多长方形根据其重要性,组合为一个层级分明的完整体系,所以中国建筑外观严肃而不失生动的趣味。丽嘉为了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提炼了很多中式建筑的元素,把窗设计成传统的样式并加以简化,能使人在现代结构中看到中式阁楼的影子。在大块面的的墙面上设计了方格的窗,并将他们错落有致的搭配,扶手栏杆都做成了古代园林的时刻栏杆。室内墙面上的小瀑布更是神来之笔,成为一个特别的景致,应该取材于中国的园林建筑风格。无疑,波特曼丽嘉酒店的整体中式设计是相当成功的。

四、如何使中国元素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

作为设计师,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完美的融入进室内设计当中去试一门必修的课题。将现代元素导入其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式设计。传统的中式设计,由于主要运用对称均衡的手法,四平八稳,中规中距,色彩上多采用朴素稳重的颜色,材质上主要运用木材和石材,总体上显得过于陈旧沉闷。所以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对称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画龙点睛,带来活泼生气,凭添音乐的跳跃感;在材质上可以运用现代材质,采用对比手法,如使用玻璃和不锈钢灯与岩石、实木等材质的对比,则能增强现代感又不失整体中式感。

此外,还应当力求开阔的视野和舒展的创作心态,精心全面地处理中式体论中的理性与感性,艺术论中的空间与环境,消除“虚伪、造作、精陋”的劣迹。要赐予空间与环境中以独特的表情――丰富的中式文化内涵及其令人难忘的外显特征而独具风采。在整体景象的创造方面力求作到:熟悉中有陌生,协调中有刺激,平淡中有味道。

例如时尚而精致的现代沙发,在客厅中显的富有时代气息。而成对的圈椅或官帽椅,同样也可以与西式沙发和平共处,不仅营造出东方特有的风采,而且也很具有实用功能,如在会客厅内放置一款做工精致,图案精美的花台与茶几,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欧式沙发搭配中式方形矮几和古董箱做客厅设计,向客人展示中西合璧的协调和美感,在餐厅配置,形成一个极具中国味的用餐区,方形或者圆形的椅凳又因为移动方便,也可以兼作茶几,将中式的书桌和椅子放在书房或工作间,古老的元素可以帮助获得静心的状态,中式屏风美观而雅致,如果作为划分空间区域之用也别有风味。

就像西式家具,不必然代表时尚与现代一样,中式家具也不必然代表传统与陈旧,潮流总是在两个极端中摇摆不定,而相对比较稳定的家居时尚,已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避免尖锐的冲突,将现代元素与古老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既有e时代的智能化和概念设计,又有传统的沉静与思考。因为人们最终还是要抛弃狂热的幻想,向往舒适的生活。尤其当人们希望摆脱那旋转着的世界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焦虑和恐惧时,古老的元素总有着神秘的力量,给我们带来宁静与平和,有时不得有承认,那种外在的文化力量可以如此那么强大、深入人心。

现代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西式简捷的风格在服装、饮食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影响,在室内设计上也已经成为了流行趋势,但中国元素作为我们的一种文化传统是应该被继承的。在国内外众多的的室内外的公共环境,家居环境中,中式空间的设计,中国元素的运用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第3篇

随着我国新课改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充分为学生考虑和着想,不能一味死板的教学生,不能“死教书”或者“教死书”,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培养学生们对美术艺术的兴趣[1-2]。在本次研究中,作者通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们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艺术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完善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美术教育水平。

1 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

美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将知识与技能融于一体,列入教学计划,把美术课程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3]。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学会美术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培养同学们的美术素养和分析艺术的能力。现阶段,由于美术的迅速发展和美术艺术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美术元素,比如精神内涵、寓意象征 以及审美标准等,在美术教学中将这些元素可以视为传统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的地位日益提升,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文化交流也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跟时代相关的现代元素随之出现,这些元素比较灵活,紧跟时代的步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只要各种元素充分而合理应用,才能够促进美术事业的不断发展。

2 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意义

2.1 ?S富教学内容

随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不断的交流和融合,美术的表达形式出现明显的多样化。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下达的新课改要求,各学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将新课改拉入教学的重点[4]。相关部门正在组织一些老师的活动,开展一些教学研究活动,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进步,有利于美术多样化的出现和体现。同时,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们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创造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

2.2有利于文明的传承

美术作为一门门伟大的艺术,是一种非常具有震撼力的表现形式,从古至今,多少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通过绘画的形式传承的[5]。作者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让同学们了解和理解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定义以及作用,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美术的历史,了解美术的传承历史,这样有利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3 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它不仅仅指的是画画这一种表现形式,还包括剪纸、京剧、春联等非常多的内容。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不仅可以将生活和美术相结合,而且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创造力。

4 我国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好多教育机构都存在美术课程指导教师的严重缺乏和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有些相对落后的地方,这种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出现有些教师身兼数职,身教数科的现象,比如有些数学或者物理等授课教师,同时在教美术这门复杂的学科,这显然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严重影响初中生学习美术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同时,有些学校的美术教材设置跟不上时代,严重妨碍初中生正常的美术课程的学习。另外,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进行过程中,好多老师的美术知识范围不广或者已经过时,与现代美术元素很好的对接,无法满足初中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学习,使得初中生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因此,如何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

第4篇

解题时,可以作一种变换,使整个式子的结构变简单,突出这些字母的内在联系.下面举例说明.

例1 已知:n≥3,ai∈R+ (i=1,2,…,n)满足:(a21+a22+…+a2n)2>(n-1)(a41+a42+…+a4n).求证:这些数中任何三个数均可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证明:设a41+a42+…+a4n=k4 (k>0).

可得:(a1k)4+(a2k)4+…+(ank)4=1,

再设al=ktl (l=1,2,…,n),则

tl∈R+, t41+t42+…+t4n=1,

原不等式变为 (n-1)<(t21+t22+…+t2n)2对任意 1≤i<j<m≤n,由

(n-1)<(t21+t22+…+t2n)2≤

(n-1)[(t2i+t2j+t2m2)2+(t2i+t2j+t2m2)2+t4k1+t4k2+…+t4kn-3]=

(n-1)[12(t2i+t2j+t2m)+1-t4i-t4j-t4m].

由n≥32(t4i+t4j+t4m)<(t2i+t2j+t2m)2

a4i+a4j+a4m<2a2ia2j+2a2ja2m+2a2ma2i

[(ai+aj)-am][(aj+am)-ai][(am+ai)-aj]>0

ai+aj>am,aj+am>ai, am+ai>aj

即 ai,aj,am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此题中对字母ai而言,有两个共有元素:a21+a22+…+a2n和a41+a42+…+a4n,这里对后一个进行了变换,不但使条件式化简了,还得出了ti的一个关系式.如果对前者进行类似的变换,也可得出

t21+t22+…+t2n=1且(n-1)(t41+t42+…+t4n)<1来证明.

例2 已知:x,y,z∈R+,求证:A=xyz(x+y+z+x2+y2+z2)(x2+y2+z2)(xy+yz+zx)≤19(3+3).

证明:设x2+y2+z2+k2 (k>0),再设 x=ak, y=bk, z=ck,则a,b,c∈R+,a2+b2+c2=1,

A=abc(a+b+c+1)ab+bc+ca=a+b+c+11a+1b+1c=

(a+b+c)(a+b+c+1)(a+b+c)(1a+1b+1c)≤(a+b+c)(a+b+c+1)(1+1+1)2=

19(a+b+c)(a+b+c+1)

设S=a+b+c,由 3=(1+1+1)(a2+

b2+c2)≥(a+b+c)2=S2 得 0<S≤3.

A≤19S(S+1)=19(S+12)2-136≤

19(3+12)2-136=19(3+3).

此题中共有元素很多:x+y+z,x2+y2+z2,xy+yz+zx,xyz,不论选哪一个作变换,都可以使式子变简单,但由于x2+y2+z2不但在式子中出现的次数多,更因为它在根号中,故我们选择它来作变换.如果:

设xyz=k3 (k>0), xk・yk・zk=1,再设

t1=xk,t2=yk,t3=zk,则 t1t2t3=1,

A=t1+t2+t3+t21+t22+t23(t21+t22+t23)(t1t2+t2t3+t3t1),

再设 t21+t22+t23=m2, t1=am,t2=bm,

t3=cm,则 a2+b2+c2=1, A=a+b+c+1m3(ab+bc+ca)得 m3abc=1,

故 A=a+b+c+11abc(ab+bc+ca)=a+b+c+11a+1b+1c得前面解法相同的等价式.显然这里选共有因子xyz作变换,过程要复杂一些.读者还可以对共有元素x+y+z或xy+yz+zx作这种变换试一试.

但是在有些式子中的共有元素在解题中不予关注的,在运算中只把它看作常数对待,其他元素向他转化.

例3 已知:x,y,z∈R+且xyz≥1,求证:

A=x5-x2x5+y2+z2+y5-y2y5+z2+x2+

z5-z2z5+x2+y2≥0.

证明:A=3-(x2+y2+z2)[1x5+y2+z2+1y5+z2+x2+1z5+x2+y2]

由于 x5+y2+z2≥x4yz+y2+z2≥

2x4y2+z2+y2+z2=2x4(y2+z2)2y2+z2=

23・[(12)2+12][(2x2)2+(y2+z2)2]y2+z2≥

23・(x2+y2+z2)2y2+z2.

故 1x5+y2+z2≤32・y2+z2(x2+y2+z2)2.

同理:1y5+z2+x2≤32・z2+x2(x2+y2+z2)2,

1z5+x2+y2≤32・x2+y2(x2+y2+z2)2,

故 A≥3-32(x2+y2+z2)2(x2+y2+z2)(x2+y2+z2)2=3-3=0.

前两个例子是齐次的,所以作变换十分有效.这里的式子不是齐次的,故不宜作变换,解题时主要是解决次数,使之向共有元素靠近.

第5篇

关键词:《仪式》;恐怖元素;《圣经》

驱魔电影作为一种宗教题材的电影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73年上映的《驱魔人》。这部甚至对后来美国流行文化都影响颇深的影片无疑成为后来恐怖片争相效仿的范本,不过之后拍摄的四部续集1977年的《驱魔人Ⅱ》、1990年的《驱魔人Ⅲ》、2004年的《驱魔人前传》和2005年的《驱魔人外传》却未能延续《驱魔人》的辉煌,反响平平。除此之外,还上映了其他一些以“驱魔”为题材的电影,如2000年的《魔鬼缠身》、2005年的《驱魔之艾米莉罗斯的驱魔记》、2006年的《驱魔:盖尔鲍尔的占据》和2010年的《最后的驱魔人》。2011年初上映的电影《仪式》(The Rite)无疑又是好莱坞驱魔题材电影的续写。

一、影片内容简介

作为新线电影公司在2011年上映的第一部惊悚恐怖题材电影《仪式》》(The Rite),由《幻影凶间》《谍海风云》导演米凯尔・哈弗斯特罗姆执导、安东尼・霍普金斯、科林・奥多霍诺主演。《仪式》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意大利的自由记者马特・巴格洛(Mart Bagli0)的小说《仪式:现代驱魔人揭秘》。2007年,梵蒂冈主动对外宣称要重新指导和培训牧师主持驱魔仪式,目的是要在全世界的每一个主教教区都安置一位驱魔师,这激起了巴格洛极大的好奇心,他想知道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隐晦的信息。很快,他创作了一本名叫《仪式:现代驱魔人的制造》(The Rite:TheMaking of a ModemExorcist)的小说,里面的内容和所记录的真实事件最终也成了《仪式》背后的创作灵感。

由于对父亲所从事的殡葬生意不感兴趣,迈克尔决定抛开一切进入当地神学院学习。当朋友质疑其决定时,他说:“在我的家庭,你要么是殡仪业者要么神父。”四年过去了,迈克尔被授予执士神职。然而,圣职授任礼后他却写信给院长表示离职,并提到自己的信念危机,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相信魔鬼的存在。也就在这同一天,他目睹了一场骑车人撞在飞驰而来的汽车上的交通事故。事故中年轻女子由他的打扮看出他是牧师,请其为她作免罪仪式。迈克尔无法拒绝,在女子临终前的痛苦时刻向上帝赞颂她的灵魂,宽恕她的罪。他在关键时刻的沉着与冷静给他在神学院的老师马修神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为他是当牧师的料。神父还告诉迈克尔他一直在找合适人选赴罗马学习驱魔术,只要他完成驱魔课程就同意他辞职。迈克尔勉强答应了神父的条件。

抵达罗马参加宗教驱魔学习后,迈克尔的信仰危机并未得到解决。授课的神父塞维尔(Xavier)决定让迈克尔去找他的朋友神父卢卡斯(Lucas),而他正是一个现代驱魔人。神父卢卡斯同时也是一名医生,他带迈克尔见了他治疗的两个病人。一个是16岁因被自己的父亲而怀孕的女孩,虽然只会说意大利语,但发病时却用几种外语诅咒自己的父亲。另一个病人是个男孩,声称说自己做梦被驴子踢了,而实际上他的全身都布满了驴踢印记。虽然目睹了这一切,但迈克尔仍然持怀疑态度,认为那是病人出现的一种精神现象,而与魔鬼没有任何关系。

随着情节的发展女孩的病情恶化,卢卡斯神父和迈克尔将她带到了医院。在那里卢卡斯神父为女孩施展了驱魔术,而迈克尔也目睹了驱魔的过程。然而,当天深夜,魔鬼再次折磨女孩,最终母婴双亡。女孩死后,卢卡斯神父举止怪异起来,表现出魔鬼附身的迹象。迈克尔想尽办法联系塞维尔神父为卢卡斯神父驱魔,但发现他不在城里。发现这种情况后,迈克尔决定自己施展驱魔术。经过一场艰苦的较量,他终于迫使魔鬼巴尔(Baal)道出他的真身并重拾自己丢掉的信念。

二、《仪式》中的宗教恐怖元素――驱魔

电影《仪式》继续了“驱魔”题材电影的恐怖元素――驱魔。对于熟悉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人来说,观看《仪式》是一个温习基督教义的过程。实际上,西方历史上确实存在“驱魔”这件事,中世纪时教会经常授权进行驱魔仪式,并有着规范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影片将这一过程真实地再现于银幕。

基督宗教的新约中介绍了耶稣成功的驱魔,因为这些事实,恶魔附身从此成为基督宗教教义信仰体系的一部分。在基督教中,驱魔人用“神的力量”或者“以耶稣的名义”进行驱魔。因为他们相信耶稣曾命他的12个门徒以他的名义驱赶邪灵。(马太福音10:1,马太福音10:8;马可福音6:7;路加福音9:1,10:17;马可福音16:17)。所谓的驱魔术就是一种从被附身的人或地方中把寄居恶魔或其他邪恶灵体驱逐的行为。一般来说,被附身的人其本人并不被认为邪恶,亦不需为其行为负责。因此普遍来说,驱魔对于附身者被认为是一种治疗多于惩罚。正式的驱魔礼,需要遵照教会的罗马礼书,只能由任命的司铎(或者更高级的圣职人员),需要经过当地主教的明确许可,并且只能确定在仔细的药物治疗之后排除精神病的可能。

如今驱魔的重要性在大部分宗教团体中不断下降,从某种程度上看,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正如小说《仪式:现代驱魔人揭秘》的作者马特・巴格洛(Matt Baglio)在梵蒂冈学习驱魔和采访驱魔后所说:“很多人会觉得那种所谓的着魔是一种精神疾病,比如说人格分裂、癫痫、偏执和强迫症,等等。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驱魔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它风靡在科学并不发达的中世纪。在科学和神学上,精神病和着魔并不是一个概念。我也没有办法来辨别什么是真正正确的。不过,梵蒂冈的课程在暗中证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驱魔在现在的社会里,是一种文化、哲学和历史,而不是巫术和治病的方法。”

电影《仪式》无疑是借助于“驱魔”这个宗教恐怖元素展现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与信仰世界。影片中迈克尔自我怀疑,愤世嫉俗,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他的这种精神危机并不来自外界的恐慌和压力而是来自他的内心对宗教和信仰的“幻灭”。影片结尾迈克尔通过“驱魔”重拾了信念,与其说是他相信了“驱魔”,相信魔鬼的存在,不如说他通过这种驱魔仪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依据、意义和价值目标。

三、西方恐怖电影中的其他宗教恐怖元素

近年来在选择恐怖元素方面,西方恐怖电影偏爱于选择与宗教有关的恐怖元素,这与宗教在西方文化和文学发展和演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恐怖元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凡是能引起恐怖感觉的各种事物、声响、符号、影像等都可以归结为恐怖元素。但是,可以成为恐怖电影素材的恐怖元素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普遍性和非个人化,毕竟恐怖电影不是为了单独拍摄给某一个人观看。因此,优秀的恐怖元素,不仅仅要有新意,而且要像语言符号一样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宗教情感和电影艺 术情感都很注重人的情感,人类的生与死,善与恶,灵与肉,是宗教和电影艺术共同探讨和表现的主题。西方恐怖电影将宗教中的抽象形象转变为具体的影像,把宗教的普世价值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递给观众,迎合了人们对宗教故事和人物的想象。以下列举一些曾经出现在一些恐怖电影中的宗教恐怖元素。

在《异教徒》(The Wicker Man)中,巡警爱德华努力寻找着女儿西恩的下落,并凭着自己的坚持、机智和勇敢救出了自己即将被用来当祭品的女儿,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却恰恰落入了小岛居民们(包括他的旧爱和女儿)为他设置的一个巨大的宗教陷阱――他才是丰收节上真正的祭品!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警察面对狂热的异教徒们完全无计可施,只能绝望地被小女孩西恩点着的一把大火烧死在恐怖的稻草巨人中。

电影《暗流2・末日天使》(Crimson Rivers 2:Angels ofthe Aocalypse)从调查修道院的死亡事件开始,凶杀案接连发生,而被害人与基督十二使徒有着同样的名字和职业。他们被当作了宗教神秘祭礼中的祭品,而被残忍地杀害,死状恐怖。等到女演员出现,情节才变得明朗起来,其实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寻宝事件,一系列的追杀只不过是为了符合圣经中的某个记载。

电影《魔疫》则讲述了主人公凯瑟琳信仰危机的故事。当路易斯安那一个小镇教师向她寻求帮助,调查一连串与圣经末日十场灾难的预言如出一辙时,她发现不能用任何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小镇人心惶惶,众人都将罪责推到一个神秘小女孩身上。所有人都指她是魔鬼的化身,只有凯瑟琳认为她清白,需要出手搭救,她越接近神秘事件真相,越发现自己陷于末世恐怖阴谋的漩涡。

在这些电影中,火刑、祭礼、世界末日等元素都来源于宗教,与血腥、恐怖、灾难等联系在了一起。宗教恐怖元素在西方电影中的应用和不断推陈出新与西方社会普遍的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基督教在塑造西方文化的传统和价值方面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种大众的文化艺术,电影的创作无疑受到了这种宗教价值观念的影响。

四、西方恐怖电影的宗教根源――《圣经》

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新中式风格;文化底蕴;传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47

中国传统元素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内容广泛,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中国传统元素表现出来的端庄沉稳的气韵,纷繁华丽的装饰,是东方审美的集中体现,一直以来都在室内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精华的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本源。室内设计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深受其影响,如何将中国传统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室内设计中,打造独具特色的带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室内风格,是当下中国室内设计师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新中式风格的内涵

任何室内风格的出现,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和地域环境,它反映着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新中式”设计风格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将中国传统元素用现代设计语言表现出来,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更符合当代审美观念的一种设计风格。相比于传统中式风格,少了一份严谨端庄,多了一份轻松时尚。它并不是对中国传统元素简单的堆砌,而是中式风格在现代背景下的一个创造性的延伸,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环境下的演绎。

新中式风格弥补了现在室内设计中所缺乏的文化底蕴,让中式室内既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增加了一些现代时尚元素,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 传统元素的传承和发展

2.1 传统元素的简化

将传统建筑构件和室内陈设进行减法处理,去除复杂的结构,简化繁琐的纹样,留下最具特色的部分,使传统元素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典型,同时又不会失去原有的韵味。

2.2 传统元素的抽象

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元素进行抽象、变形,使其成为典型或象征意义的符号,按照现代的设计法则进行再创作,使作品达到形变意存的设计效果。

2.3 传统元素的结构重组

将传统元素原有的组合方式、造型结构进行分解,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进行重新搭配和拼贴,从而获得全新的艺术形象。

2.4 传统元素的改良与创新

新中式风格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还要学会创新。要不断地吸取外来有益的文化思想和设计元素,用独特的处理方式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与西方元素相融合,创造出全新的中式风格,展现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如上图,中国传统的仕女图装饰画、白描壁纸和欧式的沙发、现代的茶几放在一起不仅不会显得突兀,而且还向客人展示了中西合璧的美感。

3 传统元素在新中式空间中的应用

3.1 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对于中式风格来说非常重要,古人讲究礼制,等级分明、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左右对称。这种思想在现在室内设计中仍有一定的影响,新中式风格也要注意这方面的观念,但是不要刻意去遵循这种秩序,简单随意的布置可能更适合现代人追求自在舒适的愿望。

[ 2]对于空间分隔,新中式空间主要通过隔扇、罩、博古架、屏风以及各种家具来灵活地分隔空间,使空间似断非断、似隔非隔。不同造型、不同元素的隔断在空间中铺展开来,给人一种朦胧含蓄,又意味深长的心理感受。不仅使空间格局更加的合理,而且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内敛、虚实结合的传统思想和审美情趣。[ ]

在空间造型上,新中式摒弃了传统中式风格的复杂造型和繁锁纹饰,采用简洁、硬朗的线条,凸显空间的大气,也更富有现代感。在室内细部装饰方面,则吸取传统中式建筑中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窗棂、木雕、砖雕、瓦当等构件的造型特征或装饰元素,作为空间局部的装饰,营造浓郁的东方韵味。

3.2 色彩

传统的中式室内空间往往偏重于厚重的颜色,塑造一种古色古香、端庄典雅的人文气韵,但是这样的空间同时也会让人觉得暗淡和沉闷,并不被现在的大多数人所接受。而新中式的色彩设计就比较大胆,任何颜色都可以拿来使用,设计师可以根据空间的特点、人们的喜好去选择和诠释色彩。强烈的色彩冲突、平淡的色彩组合都可以和谐使用,所以新中式的空间可以是浓妆重彩,也可以是温婉清新。

3.3 材质

中式室内从装饰材料到家具摆件的材质主要运用的是木材和石材,总体上显得过于沉稳厚重。而新中式风格的选材会结合实际需要,在设计中大量使用金属、玻璃、塑料、复合材料等现代材料。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新材料的质感、纹理、色彩所产生的强烈对比,也让人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图2)。

3.4 家具

中国传统家具以明清家具最具代表性,明式家具形体线条优美,装饰少而精,结构精巧,用材合理,是古代匠人高超技艺和智慧的结晶。清式家具则造型厚重,装饰华丽,雕饰过多,给人以威严、豪华之感。总的来说传统家具对于人体工程学方面考虑得较少,相对缺少舒适性,而且由于工艺复杂,现在懂得这门技艺的匠人越来越少,使得传统家具的价格逐年攀升,人们望而兴叹。

新中式家具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它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中式风格的精髓,造型上讲究简洁大方,线条干练方直,将传统的结构形式进行简化、创新,以另一种抽象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号形式出现。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又为中式家具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舒适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在布置上,新中式家具也更为灵活随意,不再讲究对称摆放,而是根据功能的需要和业主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其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3.5 灯具

灯光是营造室内氛围的最佳手段,而灯具作为光影的载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式的灯具造型多样、种类繁多,吊灯、吸顶灯、台灯、落地灯、床头灯、壁灯、射灯等,一应俱全。在造型上简化了中式灯具的复杂结构,材料的选择上多采用一些自然材质,如:木材、棉麻、丝绸、陶瓷、藤条、竹子、羊皮纸等,同时将独具特色的中式符号融入进去,结合现代先进工艺进行设计,营造良好的文化韵味。

3.6 饰品

饰品是室内空间中最具个人色彩的部分,能够体现业主的个人品味和审美层次。在新中式的住宅空间中,利用各种饰品来装点空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常都会选择瓷器、玉器、字画、古玩、折扇、刺绣、壁挂、茶具、文房四宝等这些充满浓郁的中国传统气息的饰品,当然也会摆放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念品,但这些只是少数。这些饰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还美化了空间环境,为室内空间营造了强烈的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汪华胜.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室内设计情感的表达[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6,(4).

第7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 中国元素, 中式, 风格

Abstract: In the western design there is a point of view: no Chinese elements, there is no expensive gas. The style of Chinese elements and the design idea begins to be designer’s interes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hinese elements in furniture design, Chinese style decoration, Chinese style the design though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tical, the indoor design smart use of Chinese style element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Key Words: interior design, Chinese elements, Chinese style, style

中图分类号: 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多年来,室内设计师们一直喜欢将中国元素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有时是纯粹的中式风格,有时则是将中国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达到一种古典与现代的平衡。中式元素的运用,传递着浓厚的中国气息、情感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1. 室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具体包含的内容

1.1中式元素――中式家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居室环境的提高。室内设计中开始大量运用中式元素,其中,中式家具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中式元素之一。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现在仍然可以看见的中式家具,已经成为大浪淘沙之后的经典,因此,这些中式家具的融合性极高。人们在生活中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式家具的装饰效果,不仅考虑中式家具的材质,更加注重其内在的设计能否体现出中国人的家居智慧。可以说,任何一件中式家具都是鲜活的、有灵魂的。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中式家具虽然只是整个室内空间的一个小细节,但放在任意一个位置都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

中式风格不再和古老、死板划上等号,取而代之的是亲近自然、朴实和亲切,简单中却内藏着丰富的意境和内涵。室内设计讲究注重细节才能突出效果,在住宅的细节装饰方面,具备现代眼光的中式装饰风格非常考究。尤其是在现代戏是结构的住宅中,借助中式家具往往可以达到移步换景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手法,给室内空间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比如屏风、帷幔和翘头案等这些中式家具,被设计师用来进行局部装饰,展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美感。

每一件中式家具都像是一坛陈年好酒,每一滴酒都散发着独特的醇香味道,只有细细地品味,才能从中悟出一些真正的哲理来,它独具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众多的视线。搭配时,要注意多方选择,合理搭配,如果材质、线条和色彩搭配的不到位,就会适得其反,选择恰当的中国元素,才能让居室散发出古雅而清新的魅力。

1.2中式元素――中式装饰

传统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手法,体现了中国人含蓄的气质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蝙蝠、鹿、鱼、鹊、梅是较常见的装饰图案。采取这些装饰图案主要是取它们谐音的效果来达到美好的祝愿。如“蝠”与“福”谐音,可寓有福气;“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则是一种隐喻,借用这些植物的某些生态特征,歌颂人类高尚的情操与品行。寓意人有气节用竹,因为竹有“节”;寓意人不畏、不怕困难,用梅、松,因为梅、松比较耐寒。同理,多子多孙用石榴象征;夫妻恩爱用鸳鸯象征,健康长寿用松鹤来表示等等。

1.3中式设计思想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已经超出我们想象的范围。可以说,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与当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不谋而合。

1.3.1宜设而设,精在体宜

在明清时代,“宜”成为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标准。国内专家对其的解释是:“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而不宜雕琢。

1.3.2删繁去奢,绘事后素

删繁是指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去奢其实非常重要的。如今很多设计师一提到以人为本,就以为是“给脖子套张饼”,其实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与方便是相辅相成的,过于奢侈地追求“一低头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饼”,恐怕会起到负效果。

“绘事后素”是孔子的话,是他对美的一种看法。在孔子眼中,绘事是那种装扮出来的美丽效果,而素则是自然的、气质的美,孔子认为“素”要美于“绘事”。这体现了一种“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1.3.3因景互借

因景互借,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整体观。居室、住宅、庭院,小环境和大环境统一在一起考虑,目的是实现一个艺术化的生活环境。

2.中式元素在家居空间中的运用

传统的中式民居,是围合院落式布局,一般包含厅堂、卧房、书房三个主要区域。整体上体现出礼制的特点,在功能上,更存宜人之处,房子的长、宽、高处于合适的比例上,更好地实现了冬暖夏凉。此外,中式空间的特色,还有由五行八卦演发的阴阳平衡、气场圆通,因此,有专家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优点与当今“生态环保、节省能源”的世界思潮是一致的。

3.中式元素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

对传统的中式设计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对称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画龙点睛,带来活泼生气,平添音乐的跳跃感;在材质上可以运用现代材质,采用对比手法,如使用玻璃和不锈钢灯与岩石、实木等材质的对比,则能增强现代感又不失整体中式感。

另外,应以开阔的视野和舒展的创作心态,全面、精心地处理中式理论中的感性与理性,艺术论中的环境与空间。在整体景象的创造方面力求作到熟悉中有陌生,协调中有刺激,平淡中有味道。例如时尚而精致的现代沙发,在客厅中显得富有时代气息,而成对的圈椅或官帽椅,同样也能够与西式沙发和平共处,不但能够营造出东方特有的风采,而且也非常实用,如在会客厅内放置一款做工非常精、,图案非常精美的花台与茶几,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设计师采用欧式沙发搭配中式方形矮几和古董箱做客厅设计,向客人展示中西合璧的协调和美感。另外,在餐厅的配置上,形成了非常有中国味儿的用餐区,方形或者圆形的凳椅又因为其移动方便,也可以兼作茶几之用,将中式的书桌和椅子放在书房或着工作间,古老的中国元素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静心的效果,中式屏风美观而雅致,如果作为划分空间区域之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设计界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式元素的使用。室内设计中,采用西方新式的制造工艺,形式上以包含中国元素的风格加以表现,便是中西合璧的解决之道和平衡之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元素都将会成为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发挥其独特而恒久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金鹏.新中式装饰的家居设计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03.

第8篇

关键词:中式风格;元素符号;家装;使用

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古朴典雅,能反应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让人一看就容易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式装修一般是明清以来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风格的装修,这种风格最能体现中式的家居风范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而装饰主要是以明清家具来突出中式元素符号,每一件中式家具都是有生命的,虽然只是整个空间的一个细节,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每一件中式家具象是一首经典的老歌,在每一个流动的音符中都蕴涵着深深的韵味,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悟出一些哲理来,它独特的魅力也会吸引很多的视线,不过材质,线条,色彩搭配的不到位,很容易收到相反的效果,为了更符合居住的要求,选择恰当的中国元素符号,才能让居室散发古雅而清新的魅力。

作为一名设计师,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中式装饰元素符号完美的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是一门必修的课题。传统的中式设计,由于主要运用对称均衡的手法,四平八稳,中规中矩,色彩上采用朴实稳重的色彩,总体上显得过于陈旧沉闷,所以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对称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画龙点睛,带来活泼生气,凭添音乐的跳跃感;在材质上运用现代材质,采用对比手法,如使用玻璃、不锈钢、实木等材质的对比,则能增强现代感而又不失整体的中式感。此外,还应当力求开阔的视野和舒展的创作心态,精心全面地处理中式体论中的理性与感性,艺术论中的空间与环境,消除“虚伪、造作、精陋”的劣迹。要赐予空间与环境中以独特的表情——丰富的中式文化内涵及其令人难忘的外显特征而独具风采。

(1)客厅

客厅作为整个家居生活的枢纽区域,在设计布局尽量简洁大方。例如选用时尚而精致的布艺沙发,在客厅中显得富有时代气息,而红色抱枕则起到了很好的烘托室内气氛的作用。电视背景墙用中式花格窗做边框,再配合书法墙纸,而电视机选用壁挂式的等离子电视,这样的搭配使电视背景墙不会显得那么的呆板,没有生机。沙发背景墙上利用三幅中国画与现代布衣沙发相互衬托、相互协调、和平共处,不仅营造出东方特有的风采,而且也很具有时尚的实用功能。这样营造了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让人忘却工作的疲劳,体现出温馨的休息环境。

(2)餐厅

餐厅在现代家庭居室中,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由于餐厅空间比较狭小,所以,在整体布局上,本人选用小型的木制餐桌。酒柜选用古老而又精致中式的酒柜,再配合墙壁上的中式装饰图案,灯具采用方形的宫灯做照明灯具。通过这些中式元素符号来突出中式风格,这样既不失现代感也含有一定的中式韵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营造出温馨浪漫的就餐环境。

(3)卧室

卧室在现代家居中已成一个重要的活动休闲场所,因为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卧房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回到家休息和补充能量的地方。所以,在卧室的设计规划上,选用中式宫灯、书法墙纸来突出中式的元素符号。床头背景墙用胡桃木板进行装饰,与复合木地板相互搭配、互相呼应,使色彩不会显得那么的单调。在整体上既不失现代而又充分的体现了中式装饰元素符号,相互完美和协调,以便更好地体现出设计的风格,营造出温馨浪漫的休息氛围。

(4)书房

书房在传统的观念中,书房是学习,或修身养性、静心思考的地方。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书房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场所,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于是书房被赋予了新的理念。书房已成为休息、思考、阅读、工作、会谈的综合场所。所以,在设计布局上,将古老中式的书桌和椅子等家具放在书房进行学习工作,古老的元素可以帮助获得静心的状态,营造出书香满室的氛围,使学习工作事半功倍。

设计是一种创新过程,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中国特色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式风格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在整体布局上尽量简洁大方,体现古人突出中庸的思想概念。中庸曾经是中国人最信仰的生活哲理,其实现在也是如此,不过现在使用更多的一个词是适度。设计领域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实现了中庸的均衡和适度,更多的是对设计师的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广博的知识苛求,能够合理的利用古人的艺术精华,又能与现代的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概念设计;视听元素;表达模式;影像

1 概念设计

(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最早源于工业设计。所谓“概念设计”,指的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不断进化的过程。简单来说,概念设计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一个完整的概念设计分成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概念的产生阶段;第二阶段,概念的选择阶段;第三阶段,概念的表达阶段。设计师在第一阶段,分析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得出设计方向,这时设计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自由度较大。随着设计的深入,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不确定因素经过利弊权衡、可实现性等因素被逐个确定下来。第三个阶段,设计师把确定的概念设计方案用最合适的方式向受众进行表达和传递。如今,概念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涉及与涵盖的内容不断扩展,目前主要包括如下领域:电子产品领域、建筑领域、书籍设计领域、汽车领域、生活用品领域等。

(2)概念设计的表达阶段。在概念设计的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把概念进行细化,对概念设计进行表达。成功的概念表达需要清晰的概念阐述、独特的表达视角、遵从被表达对象的需求、视听元素的刺激等。概念设计表达的模式有很多,在概念设计早期,设计师们通用的方式是用概念图、思维导图、模型等方式来进行传递。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技术彻底进入我们的生活,概念产品设计传达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图解说”方式变为以视听元素为主的数字化影像模式。

2 影像表达模式中的视听元素

(1)影像表达模式中的视听元素。概念设计表达中的视听元素包括文字、图像、色彩、音乐、音响、语言等,概念设计通过它们表达出来。视觉和听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官系统,人五官接受外界信息的比例中,仅视觉就占80%。在概念设计的影像表达模式中,大量视听元素的运用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效果,在传达效果上比原始传递方式要优越许多。

(2)影像表达模式中视听元素应用的基本要求。在概念设计影像表达模式中应恰当地使用视听元素,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应用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明确性。视听元素立意都应明确、简炼,注意防止信息误导。要力求删繁就简、以少胜多,一切分散受众注意的图形、线条,可有可无的装饰等都应该被摒弃,使参与构成的诸元素均与设计信息的主要内容有关。2)认视性。视认性是指视听元素要能引起受众视觉和听觉的注意。现代社会环境,变化万千,信息流动性强,使人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曾经有美国调查表明,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接收的信息达上千条,如果没有引起受众足够注意的因素,设计信息的表达就很难进行。在设计时应采用生动鲜明的视听语言,通过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的创意变化,吸引受众视线和注意力。3)简明性。The more,the less.在现在的数字时代,受众已经逐渐习惯“速食信息”,这就要求必须用最简洁明快的视听元素把设计信息传达出去,因此,简明性就成了概念设计表达中视听元素的基本要求。4)生动性。生动优美的语言比一般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同样,运用生动的视听语言对概念设计表达来说更是能够起到突出设计主题、传达设计信息的作用。尤其是对概念设计而言,要将抽象的概念进行表达,必须通过生动的视听元素将其具象化,才能达到清晰表达信息的最终目的。

3 影像表达模式中视听元素的具体应用

(1)图像。图像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的第一阶段,概念的产生只存在于抽象的文字,有时候因为专业术语的繁杂,让内容晦涩难懂,难以在受众群体中普及,这恰好与概念设计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而图像的直观性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图像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还可体现设计的内涵以及情感,图像的主要目的是:“发挥视觉形象的与众不同的表现优势和表达能力,有意识地建构表达信息内容的视觉语句并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并以及审美价值。”

(2)色彩。在色彩心理学里,我们得知各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表情。色彩的表情是与概念设计表达的特点融汇相通的,其最终给人的视知觉印象是借助人们的经验、记忆或知识,通过心理联想而取得的。色彩在概念设计表达中是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视觉语言,借助它可以创造出视觉真实或者独特的视觉效果,且能进行符号性的寓意传递。表达过程中设计师可根据概念对图形进行主观色彩设置,让其能最大限度表达概念。

(3)文字。信息传播是文字的重要功能,文字元素应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信息传达效果。不论是出于内容表达的需要还是出于视觉设计的需求,概念设计表达都离不开文字的设计。文字在应用时应该注意阅读性、提示性、整齐性、舒适性。对于文字的字体、大小、形状、色彩的选择,要考虑传播受众群体的阅读特征。如受众群体为老年或儿童需要用较大号的字体,受众群体为青年人,则可以使用较活泼较复杂的字体等。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文字与画面之间的交互。文字可以减少可能的解释方式的数量,文字也帮助我们了解画面的意义。文本片段同画面与实物之间的互动对意义产生各种作用,包括简化、复杂、详述、强化、确认、反驳、否认、重述或者帮助界定意义。

(4)音乐。概念设计表达中的声音元素,目前运用最多的是音乐。概念设计表达的目的是使受众理解且接受该概念。音乐可以带给人非常直观的听觉联想,使人从听觉思维转换为深层次的幻想。除此以外,音乐还在描绘景物,刻画形象和性格,营造环境氛围等方面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小米手机MIUI系统的概念宣传片里,画面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切换,到那贯穿至终的触屏手势,再加上那引起共鸣的美妙音乐旋律,画面、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观众犹如置身于宣传片中的生活场景里,消除了观众的心理距离,潜移默化地将产品刻入记忆之中。

(5)语言。语言对画面起着衍生的补充作用,能帮助概念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表达。在传统的概念设计表达中没有语言元素,概念只能达到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现在,加入语言元素后,能大大增强概念阐释的直观性和现实感,让受众即刻进入预设情境。在概念设计表达的声音元素中,语言不仅最能清晰明了的进行概念表达的元素,也是最具有魅力和亲和力的元素。

(6)音响。音响效果点缀了概念设计表达过程,能为抽象的表达过程增强真实感。在概念设计表达过程中音响元素运用较为普遍,音响元素的装饰使概念设计的表达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味,视听的节奏能更鲜明的表现出来,可谓是点睛之笔。

第10篇

关键词:流行音乐 民族元素 “中国风”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61-01

简洁的语言、易记的旋律、活泼的节奏、贴近人们的生活情景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这些特点,使得流行音乐成为现代的一种最具传播性的大众化音乐。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的创作实践,不断有着新的流行音乐形式产生。尤其在跨入21世纪后,中国的流行音乐因为不断加入了新的元素而变得色彩纷呈,其中流传最广的就属融入了“中国风”元素的流行歌曲。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当下中国流行音乐吸收民族文化元素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 引用中国古典诗词

阐述一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和主旨,歌词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古典诗词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强。同时,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的功能,表达出中国人含蓄内敛、迂回曲折、动人婉转的情感世界,这恰是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谱上曲,用现代音乐来诠释千古名篇。

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就是完全引用的我国北宋大词人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苏轼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曲折的人生体验与认识。根据歌词内容,王菲在演唱中略略放松声线,融入气声即似断还续的缥缈稀声,用其空灵的歌声诠释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新境界。

台湾女子组合SHE演唱的歌曲《长相思》中的说唱歌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是运用了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一部分。这样的结合更增加了歌曲所要表现的悲伤落寞感。

2 应用中国戏曲唱腔

中国古老的戏剧文化历史悠久,并且有着独特的艺术韵味,但似乎并不能吸引现代年轻观众的目光。因此把戏曲的艺术韵味融合到音乐创作中逐渐也成为音乐创新的手段之一。

李玉刚的代表作《新贵妃醉酒》就是一首成功的流行京剧音乐。它的特色在于歌曲的前半部分是李玉刚清脆刚劲的男声演唱,高潮部分“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台倒影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则展现出了李玉刚的拿手旦腔特色。歌曲将京剧唱腔与流行唱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双声”唱法极富韵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我国越剧《红楼梦》中的著名选段,而零点乐队却演绎出了一个摇滚版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在重金属的伴奏之下,主唱周小欧完全用普通话演唱这段著名越剧选段,与其对应的是字正腔圆地地道道的越剧女声,两者相结合为这首歌曲增添了别样的风采。零点乐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别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突破。

3 融合中国民族器乐

中国的民族器乐艺术源远流长,很多流行音乐人会从民族器乐作品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加入民族器乐的元素,来凸显自己的音乐风格。

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就是根据古琵琶曲《东风破》改编而成。这首歌模仿古小调曲风,加入的主要乐器是琵琶和二胡。琵琶和二胡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琵琶的音色清脆、明亮,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二胡的音色圆润柔和,优美动听,近似人声。两者在歌曲中的结合深化强调了整首歌的情绪体验,把歌曲所要表现的哀怨无奈之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中间和结尾处的两段二胡独奏,听起来有微微伤怀的情绪,让听者很容易随着音乐进入回忆世界中,引起无尽的惆怅和感慨。

魏晨的《少年游》也是一首典型的“中国风”流行歌曲,除了加入了中国戏曲元素,歌曲还在伴奏乐器中用到了民族乐器琵琶和笛子。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音色清亮活泼,表现力十分丰富,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在《少年游》中,悠扬的笛声则表现出了歌曲复古而又活泼的音乐风格,笛子与琵琶的相辅相成,使得歌曲的曲风更加轻快阳光,似乎给听者勾勒出了一个风流倜傥的少年形象。

4 运用中国民歌元素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广,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风土人情使得民歌种类繁多,蕴藏十分丰富。民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一些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具有广泛的的群众基础。因此,从民族声乐作品中搜索创作与演唱的灵感,也逐渐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选择。

周笔畅演唱的《浏阳河2008》就是以湖南经典民歌《浏阳河》为蓝本的。歌曲的引子是《浏阳河》的原唱著名歌手李谷一遥远空荡的天籁清唱,由此牵引出周笔畅婉转悠扬的全歌部分。这首歌以R&B曲风为主,民歌与流行演绎结合,两种唱法、两种曲风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藉由全新编配成符合新时代气息的流行歌曲。这类民歌改编的流行歌曲,既能呼唤年长者的时代记忆,又能使年轻的听众轻松地接受并传唱,变相地实现了对民歌发展历史的继承和传播。

第11篇

【关键词】楚文化;版式设计;色彩;图形纹样;排列构成

【Abstract】Chu elements of cultural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artistic design elements of the rational combination of layout, design of layout design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to start, into the Chu culture Design Art colors, graphics, arran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features

【Keywords】Chu Culture Layout Design Color Graphic patterns Order form

经济高速发展对现代平面设计所产生的影响日益深刻,上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与工业化发展,因而产生的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类别的版式设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版式设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所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广,范围也日益拓展延伸,涉及到包装、广告、报纸、书籍、产品手册、宣传单、公关赠品、网页设计等各类平面设计领域。

从艺术性的价值角度来看,版式同样也是作为某一个体或群体事物的艺术表现的载体,尤其是在文化方面,随着物质追求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精神要求也日趋上升。版式设计已经不再是仅仅为围绕着经济物质的价值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起版式设计成果和产品自身所蕴含的艺术审美性。

在世界各国的版式设计都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特色,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璀璨光辉。文化元素所影响的设计者思想是能够左右设计者自身的设计理念的,而设计理念是关系到版式设计意新、形美、变化而又统一,并具有审美情趣的关键。我们中国的版式设计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外的设计风格,而是应该综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宝贵财富,来发展独具风格的版式设计。

随着中国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展现在世界的面前,形成一股中国风的追捧热潮。其中,楚文化是一支充满魅力并且独具风格的南部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楚文化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楚文化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它在创业、开放、创新、爱国、和合所具有创新特质,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是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更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楚文化的研究和应用已不仅是一种流行更是一种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汉字或图形或色彩都独具特点,顺应发展的步伐,我们理所应当的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到版式设计当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楚文化的宝贵资源优势来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版式设计理念,来创造我国版式设计更好的发展前景。

楚文化的设计特色自始至终都是文化宝库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洗礼之中,变得尤为光彩夺目。

楚文化地域所出土的艺术品是楚文化设计特色最显著的代表,色彩搭配丰富绚丽,造型奇特神秘、精致新奇,纹饰繁密、品种繁多、铸造精良。无一不展示着古代楚国人民非凡的创造能力、无尽的才智和想象力,体现着无穷尽的生命活力,代表着楚人独具一格的审美观和文化精神,代表着同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

色彩

在色彩方面,大自然的神奇创造了色彩,将原本单调的生命变得绚丽缤纷,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为人类的世界增添了乐趣和美好,人们从不同的色彩视觉中享受不同的心情,感受不同的情感。在版式的设计中,色彩心理对于整个版式的效果影响是什么重要的,色彩的运用恰当与否自然也是版式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了。

楚人对其有着强烈的爱好。在楚文化历史遗迹中的相关资料记载显示:“楚人尚赤,日中有火,火为赤色”。黑、红两色对比鲜明、强烈,一直以来为中华民族所追捧,黄色则是若干王朝所钟爱的皇家色彩。

楚地出图的漆器数量极多。楚人喜爱漆器,漆器能够展示绚丽迷人的色彩,根据发现,已出土的漆器有红、黑、黄、白、绿、蓝、紫、褐、金、银、桔红、海蓝、暗红等诸多色彩。如透雕座屏彩绘,就运用了红、绿、黑、金、银等数种漆色。。楚人漆器多使用红、黄、黑三色,楚漆器多以黑漆为底,以红漆和其他各色描花。

丝织物和刺绣在楚人的手中也表现出艳丽丰富的色彩。楚墓出土的丝织品颜色多样,有红、黄、绿、蓝、紫、棕、褐、黑及藕色等。五颜六色的丝织品,能满足楚人对色彩的欲求。刺绣的色彩也十分复杂,有红、绿、蓝、棕、黄、褐、黄、金黄、深红、朱红、桔红、草绿等等多种色彩 。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运用心里色彩理论(心理色彩指彩测试心理学家吕舍尔分析的颜色与性格的关系,包括:红色、蓝色 、黄色、绿色、.茶色 、紫色 、灰色、黑色)分析在版式设计中具有楚文化特点的红、黄、黑三色则能够更好的在版式设计中合理的添加楚文化地域特色,让受众注意到版式设计成果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红色,类似于新鲜血液的颜色,是三原色和心里原色之一,红色代表着激情和光荣,红色代表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象征热情、权威、自信、性感,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当人们想要展现权威与自信的时候,红色将会是不错的选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喜气、 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红色传统上表示喜庆。

在上图中,红色让整幅画面的色调产生跳跃感。让人眼前一亮,深深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并且采用红色来表达激情与热烈,与主题呼应。

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给人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的色彩印象,艳黄色象征信心、聪明、希望;淡黄色显得天真、浪漫、娇嫩。设计运用时,稍添加别的色彩就容易形成新的色彩。中国封建朝代,明黄色是皇帝专用颜色,如“以黄为贵”。 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黄色是土的象征。另外,黄色是黄金的颜色,因此也有财富的含义。和红色一样是四个心理学基色之一,以及减法三原色之一,代表活泼、明快与温暖,喻示开朗外向的性格和着远大的理想。

上图的设计作品使用黄色作为主色调,轻快、活跃充满前进的希望,让那个人对奥运的精神特点有了一个形象化的认识,同时还能展示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庄重和威仪。

黑色,黑色是一种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而且一向不会过时,一直都位于时尚的前沿.。象征高雅、低调、权威、创意等;也意味着防御、执着和冷漠,当人们需要白线权威和专业、展现品味时多使用黑色。在时装界,黑色代表稳定、庄重的样式,为万能搭配色,能与所有颜色搭配。黑色具有高贵,稳重,科技的意象,也是一种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而在心理学角度中,作为心里原色的黑色代表独立性强、努力上进、神秘和无所不能的力量。

图形纹样

在图形纹样上,楚人信仰神灵,相信天地万物皆是由神所创造和主宰的,神也成为他们想要表现的主要。各种神的形象都是来自于人们对自己生活所见部分的重新组合。传说中的龙凤就是一种虚拟的动物,之后再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相结合构成想象神灵形象,在楚地出土的青铜器、丝织物等历史文物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曾侯乙墓编钟架铜人、虎形挂钩、编磐架立兽、蟠龙建鼓座、墓兽和虎座飞鸟。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被认为是百鸟中最尊贵者,为鸟中之王,有“百鸟朝凤”之说,与龙、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天下太平的象征。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民间美术中也有大量使用龙凤作为吉祥标记的类似造型,使用在物品上。 “凤”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

虎,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对虎的崇拜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人们虎看作是百兽之王,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而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

羊,羊象征洁珍贵,示吉祥之意,是“祥瑞”的象征。羊,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不仅是供膳的,又是祭祀的祭品,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影响着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除去上述的有关于神像传说的图形纹样外,在楚地历史遗迹当中还有像云纹、几何纹、等多种造型活泼、别致的样式,这些样式多出现在玉器造型、青铜器的坠饰等多个品种的文物上,充分体现了楚国劳动人民对于美的热爱和极致的表达。

排列及其组合方面,楚人也有自己图特的表现方式,以此来阐释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精神的表达。尤其是楚人重视曲线、弧线的飘逸和动态的美感。像青铜器中的升鼎,动态活泼,栩栩如生。楚人善用线条,改变了原有呆板、压抑之感的气氛。动态美在楚人的漆器等表现更为淋漓尽致。这些回旋卷曲的排列,难以捉摸,给人一种飘逸之感。形成、流畅的动感。

排列构成

楚人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皇帝登基为“南面称尊”;战败则称“败北”。这更说明楚人在工艺美术的视觉表达安排上,严谨而又富于艺术性的特点。在楚地出土的织锦、刺绣等文物遗迹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版式设计是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广告设计的精髓之处,在平面设计中其运用更是随处可见。楚文化是中华文明千年的宝贵一场,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遗留。二者的结合是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与古文化遗产相结合,既促进文化的发展,又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获取更大的价值。由大的艺术门类出发,一句可操作性原则选择了版式设计这一当今社会广泛运用的类别。将历史地域文化元素的艺术性和版式的实用性结合。既有历史艺术价值又体现出现代的气息。

版式设计将其所含的构成元素如:文字、色彩、图形等,借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来建立起版面良好的视觉组织秩序,以便于更好的更好的传达主旨内涵,达到版面最有力的诉求效果的一门平面设计中相对具有独立性的设计艺术。

版面的装饰因素是由文字、图形、色彩等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排列构成的,并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来体现视觉效果,既美化了版面,又提高了传达信息的功能。在整个平面设计中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甚至展示设计都受到版式的影响。

由版式设计这一入手点开始,依据正常的艺术设计有总到分思维逻辑模式,考虑到构成完整版式设计作品的元素,然后再由这些元素出发进行创作设计的思考。其次,变通性特征户要体现在该项目的研究不拘限于版式设计这一种思路,而是变通的融合了与版式中文字,色彩,图像相关的其他设计方法。例如有文字推出的字体设计模式、色彩推出的色彩构成理论、图像推出的图形设计思路等,虽然这些模式、理论和方法在版式设计元素之外,但是却都可以在版式元素中加以运用。此外,研究涉及的图形设计本身也包含着扩散性思维的设计思路。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坐落于荆楚文化古城荆州,因此标志主要图形元素为逐日的飞凤为原型,展翅的飞凤同时又蕴藏着"人""文"的汉字形象在其中.另外,图形的设计元素还如同一名奔跑的少年.整个图形元素象征着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的特点,体现了学校的"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特色,表现出学校培育人才和厚德载物的良好氛围.

色彩方面,该标志采用红色为主的色调,使标志整体充满激情与活力,既符合国际现代的简约设计风格,从色彩心理来讲又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注意力,充分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展示了文化特色。

此标志的设计充分运用了楚文化历史遗留中的相关设计元素,图形的原型为金凤展翅,色彩由黄色向红色过渡,将数字8隐含金凤的形象之中,又能够清楚的表现主题。

版式设计无论是从其自身的设计元素角度看,还是从其设计成果的角度分析,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门类,它涉及到包括版式设计、基础图案、三大构成(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装饰画、图形创意、字体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广告招贴设计、网页设计、楚文化的色彩和纹样理论、心理学色彩理论在内的诸多领域的知识。由版式设计向引出其中所涉及的构成元素,即文字、色彩、图形极其之间的搭配,而后有这些构成元素扩展推出其他的平面设计门类的知识;在版式实用性和艺术性二者结合的角度考虑时,考虑在版式设计中融入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元素,在中华文化中选择了南部文化的杰出代表―楚文化,将楚文化作为设计元素的文化设计理念之后,依据版式设计元素要求择取文化相应的要素进行研究,寻找二者最好的融合点,是我们将文化历史财富与现代化设计相运用的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江陵马山1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3]《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4]后德俊《楚国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国宝大观》,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

[6]《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7]《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

[8]《色彩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第12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式设计;传承;创新

一、前言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涵和美学品质,这种独特的东方文化,不仅中华儿女引以为荣,也为外国学者所称道。特别是在检讨西方现代化进程失误中,不少西方学者把目光转向中华文化。试图从中华文明中寻找设计灵感,寻找一种人类共同的符号借以表达设计思想,延续艺术生命力。

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室内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运用中国元素,对于中式设计元素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当然,并不是摆放一件明代家具,或是简单地用过去的语言来装饰就是民族的、中式的。这里所说的中式设计元素,是指民族文化的观念和物化的风格样式,而且它必定要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适应新的审美情趣的变化,这便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有了更多的传承、融合与创新。

二、中式设计元素的内容

室内设计中中式设计元素的内容,按精神和物质要素可将其划分为:中式设计思想和中式家具与陈设两大类。

(一)中式设计思想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以其自身蕴涵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特质而独树一帜。中式设计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及审美方式造就了中国特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居室乃是修齐的根本,古有“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的宏论。古人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至今仍为现代室内设计所传承。

1.注重空间“虚”与“实”相结合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在木结构架框内,注重空间“虚”与“实”的结合,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在其中活动时的心理感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结构形态,更加强调室内气氛和意境的追求。

室内设计中空间的虚实营造与陈设艺术品的摆放形式,能够反映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清初文人李渔在《笠翁一家言》中主张家具、器环、陈设“忌排偶,贵活变”。他认为,除建筑自身固定以外,其他的陈设物品都可以自由的移动组合。

虚中有实、隔而不断、围而不死的手法在中国古典室内设计中得到灵活又广泛的应用。它即打破了空间围合的闭塞,又能扩大空间的范围,层层地分隔与阻挡,不会使人一目了然、一览无余,从而产生了意境深远的趣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去折四字也”便自超出常境。

2.删繁去奢,标新立异

清代李渔曾说;“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灿烂。凡人以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一次塞责。”他提倡居室要在简朴平凡中有所新意,以提升内心怡情适志的观点,被当今设计师所传承和发展,形成简洁、明快、造价合理、多样化、个性化的室内设计理念。

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和室内设计思想的精髓。无论是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还是室内环境的创造,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模仿与再现自然为宗旨,强调以自然为师,追求意境,产生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效果。一方面取得大自然的情趣,另一方面还要求借景抒情、借景言志,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注入理性内涵,以达到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完满。

(二)中式家具与陈设

现代室内设计的范畴一般分为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建筑物构件装修设计和室内陈设设计。无论在现代室内设计还是传统室内空间中,无论在整体中式风格还是整个空间中的一个小细节,中式家具和陈设品都以其独特的气质产生极佳的效果。

中式家具在室内设计中,即有供人们在室内起居、会客、宴饮和休息的使用功能,又起到烘托主次,丰富空间和装饰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室内家具主要包括:床、榻、书橱、箱、格、方角柜、圆角柜、桌、案、几、凳、椅、墩、宝座、面盆架、衣架、灯架、花架等等,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我们所常见的中式家具已经是甄选后的经典,主要有桌、案、凳、椅、床、衣架、花盆架等融合性极高的家具。

书画、挂屏、文玩、器皿、花盆、盆景等是中国传统室内陈设品,也是现代室内设计中常用到的中式设计元素,具有鲜明的色彩和优美的造型,与家具以及其他建筑装饰构件一起,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效果,使单调的空间丰富起来,增添室内的生机和情趣。

三、中式设计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对于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而言,归根结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智慧和才能的结晶,是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是现代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中式设计元素正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

中国传统家具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民族性、艺术性、多样性、工艺性。而现代家具中突出的中式家具的造型、材料和工艺上主要以实木为主,还有重要的特点是人性化设计。

室内视觉范围中,墙面和人的视线垂直,处于最为明显的地位,同时墙体是人们经常接触的部位,所以墙面的装饰对于室内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满足以下设计原则:整体性、物理性、艺术性。

饰品摆放点周围的色彩是确定饰品色彩的依据,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配和谐色,另一种配对比色。与摆放点较为接近的颜色(同一色系的颜色)为和谐色,比如红色配粉色,白色配灰色,黄色配橙色等。与摆放点对比较强烈的颜色为对比色,比如黑配白,蓝配黄,白配绿等。家具的形状是确定饰品形状的依据。常规搭配的是方配方,圆配圆,但如果用的是对比的方式效果更独特,比如红圆配方,横配竖,形状复杂配形状简介等等。

中式设计元素是经过中国社会历史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必然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