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式婚礼流程

中式婚礼流程

时间:2023-05-30 09:37:15

中式婚礼流程

第1篇

一、中式婚礼仪式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4、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二、中式婚礼新人着装

新郎可以穿长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

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摄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三、中式婚礼角色安排

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

媒人: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

全合人儿: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词。

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第2篇

关键词: 婚礼服 国内市场 品牌 销售 价位

1 中国婚礼服概况研究

1.1 婚礼服的概念及分类研究

婚礼服,英文名称为wedding dress,属于礼服的一种,是用于结婚时的礼服。

20世纪初西式婚礼习俗传入,对中国传统婚俗进行了同化,因此在当代中国,完全采用传统中式婚礼程序、穿着传统中式婚礼服的现象虽然还存在,但婚礼仪式程序的主流明显已经被中西合璧式的婚礼仪式所取代。

在婚礼仪式中所穿用的婚礼服大体可分为西式婚礼服和中式婚礼服两类。

1.2 西式婚礼服的分类及其发展情况研究

西式婚礼服按狭义的分类,可分为新娘礼服和新郎礼服,如果按广义的分类,还包括伴娘礼服、伴郎礼服,以及参加婚礼的来宾的礼服。按照西方婚俗,多在中午或下午举行婚礼仪式,在傍晚或晚间举行婚宴,因此西式新娘礼服中包含婚纱(wedding gown、bridal dress)与晚礼服(evening wear),组成婚纱的必不可少的配件通常包括面纱、手套、首饰、鞋袜等;新郎礼服包含男式晨礼服(cut-away morning coat)与晚礼服,但在当代中国男式婚礼服通常被普通西服所代替。伴娘礼服通常为女式晚礼服,伴郎礼服是男式礼服或者西服(suit)。其他出席婚礼的来宾也应该着礼服(formal dress)或西服。

在西式婚礼服的文献资料中,关于婚纱的具体分类讲述得更为详细,如:

婚纱廓型有球型裙、节裙、鞘型裙、A型裙、公主线裙、帝政裙等形式;

领线有鸡心领、落肩领、立领、无肩带领、吊带领、方型领、船型领、小圆领、围巾领、V型领等形式;

袖子有无袖、帖体袖、喇叭袖、泡泡袖、羊腿秀等形式;

腰线有高腰线、自然腰线、V型巴斯克腰线、低腰线等形式;

裙拖有小教堂裙拖、大教堂裙拖、华拖裙拖、宫廷裙拖、可分离式裙拖、扫地式裙托、巴司托裙拖等形式[2]。

有关西式婚礼服的历史,现有的文献资料说法不一,一说婚礼服的产生始于有文字记载的古希腊时期;一说起源于19世纪。目前保持一致的看法是:普遍认为1840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举行婚礼时所穿的白色礼服,奠定了白色婚纱作为近现代正式婚礼服的坚固地位,也树立了现代婚纱胸部紧身、裙摆蓬松的典型造型。而在此之前,对于结婚新人的礼服,并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或习俗。从20世纪起,婚纱进入到突破传统的时代:20世纪20年代,婚纱的款式开始经受流行的影响,裙摆开始变短,廓型也尝试新的变化;20世纪中期由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婚纱业停滞不前,战争期间,新娘们在婚礼上穿自己最好的衣服;战争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婚纱崇尚奢侈、华丽的宫廷式婚礼服;20世纪90年代,婚礼服的色彩和面料选择越来越丰富,在款式设计上不再遵循传统的上紧下松的廓型,则更多地融入简洁、优雅、个性等流行因素。

1.3 中式婚礼服的分类及中国近现代婚礼服的发展情况研究

中国婚礼服的发展历程是复杂的、阶段性的,由于受到各时期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婚礼服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清代末年的情况来看,婚礼服在明代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新娘着凤冠霞帔,面挂珠帘,头罩盖布;新郎着长袍马褂,头戴红缨帽,脚穿双鼻鞋,腰缠彩带。[7]清末民初,由于中国对外开埠,西方的服饰文化通过传教士、西文报刊、电影等多种媒介传入我国。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关于服饰的相关规定,促使当时西方礼服作为男子的婚礼服而流行,而当时女子的婚礼服常为黑褂红裙或红褂红裙。1927年宋美龄身穿白色婚纱与举办了西式婚礼,开创了中国“文明结婚”的先河,西式婚俗和西式婚礼服逐渐受到上海等地年轻人的欢迎。当时的民间婚礼上,新郎可以穿传统的长袍马褂,也可西装革履;新娘可以穿红褂红裙,或是身穿白色婚纱、手捧白色花束。

这种在婚俗上中西合璧的混杂局面一直持续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才结束。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50年代,很多人选择列宁装和中山装作为结婚礼服。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时期,黄绿色的军便装、灯心绒外套、的确良衬衫和外套依次成为常用的婚礼服。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婚礼服的选择范围开始多样,全毛呢的中山装和大红色的毛呢西装套裙登上了中国婚礼服的舞台,西服和婚纱也卷土重来。[7]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传统的旗袍经过改良,又在中国的婚礼用服中兴盛起来。它也分为女式婚礼服和男式婚礼服。女式婚礼服分为旗袍或红袄褂+红喜裙(也有用裤子替代的特例)的裙褂形式,常用的配件有红盖头、头饰、首饰、鞋袜等;男式婚礼服沿袭清代传统,多为马褂+长袍袍褂形式,并搭配以红缨帽、双鼻鞋、系红缎带;此外还有少量采用衍生于明代婚礼服的现象,“新娘凤冠霞帔,新郎着九品官服”[7]。现在,这种中式婚礼服除女式旗袍仍频繁出现在婚礼仪式上之外,其余的服装形式作为举行婚礼的穿着是很少见的,而普遍应用在追求喜庆气氛的婚纱摄影照上。

在中式婚礼服范畴中,不能忽略改良后的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婚礼服,由于现有的资料没有具体指明这种类型的婚礼服的类别,在此暂且把它列入中式婚礼服。这是中国传统婚礼服被西式婚礼服同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婚礼服的一个独有的特色。它通常是中国传统婚礼服的色彩、面料及装饰特征与西方婚纱的款式、廓型、制作工艺的结合,或是中国传统婚礼服的廓型与西方婚纱的面料的结合。

2 中国婚礼服市场现状研究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与文化与国际逐渐接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下,婚庆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我国每年有近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全国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已达2500亿元,其中仅婚纱的消费约有1亿元(以每件婚纱500元至1000元的价格计算,就将形成一个每年上亿元的需求市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各服装品牌的最佳代工厂,世界上的婚纱有90%以上产自中国,我国已经形成广东(尤其指潮州)、厦门、苏州以及台湾四大婚纱设计、生产、出口基地,具备高、中、低档不同特色。

综合分析目前国内的婚礼服市场的现状,笔者具体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2.1 婚礼服品牌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制造销售婚纱礼服的品牌――名瑞,此后国内服装市场上便涌现了一批诸如蔡美月、NE・TIGER(东北虎)、格格旗袍、云裳嫁衣、林莉等多个制作婚纱和礼服的品牌(表1)。近年来,这些品牌频繁亮相全国性质的时装周、婚博会,每年流行趋势,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提炼自身的品牌风格。此外,国内一些著名服装设计师也开展礼服和婚纱的定制业务,例如,张肇达从2005年开始不仅自己的婚纱流行趋势,同时也定做婚纱。国内品牌的成长带动了婚纱及礼服设计业的发展,例如,由明瑞集团2001年参与主办的“名瑞杯”国际晚礼服、婚纱设计大赛,蔡美月的伟栊服饰有限公司主办的2006蔡美月杯第五届全国时装画艺大赛等。

2.2 婚礼服生产、销售规模化研究

近年来,广东省潮州市已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婚纱、晚礼服设计中心和出口生产基地,并于2004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荣誉称号。上海、苏州、广州等地也已形成婚纱礼服销售的规模化现象:上海的人民路分布着多家租赁婚礼服的店铺;苏州虎丘路上的婚纱市场聚集了300多家婚礼服店;2004年5月占地1.5万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元的广州市百利(国际)婚纱器材广场在江南大道北婚纱街隆重面世。

中国各地纷纷举办与婚纱、婚庆相关的博览会、展示会。从举办地点来看,从2006年开始,婚庆产业的发展,有从沿海大城市向内陆城市发展的明显趋势,这给内地的婚庆、婚纱产业提供了良好契机,将进一步推动内地婚纱设计、制作、销售各行业的发展。表2列出了近两年部分已举办或正在筹办的全国各地的婚博会的情况:

2.3 婚礼服销售途径多样化研究

多数中高端品牌婚纱礼服通过给予影楼权来销售自己的产品,或者创办婚纱旗舰店、会员中心,如蔡美月就与内地多个城市如武汉、郑州、广州的婚纱馆、影楼合作,并且于2004年在北京开设了“蔡美月国际婚纱旗舰店”。

中低档婚礼服多数通过在服装批发市场、婚纱城中设置专柜、专店进行销售。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选择婚礼服的途径更为多样,商场里的专柜、礼服定制店、婚纱专营店、网上销售婚纱的店铺,还可以到影楼里租赁。仅在上海就有多家中高档礼服定制店,如白之魅、Jimmy、PSYCHE.Q等。

2.4 婚礼服档次和价位研究

由于婚礼服的消费对象的收入层次、消费习惯的不同,目前国内的婚礼服的价位也形成高、中、低档分类。

国内高档婚礼服品牌一般定位在5000―10000元,上海、杭州、北京的一些高档品牌礼服定制店定做一件婚纱的价格超过万元,例如,请著名设计师张肇达定做婚纱,花费基本上在10000~100000元之间不等,他为电视节目主人持李湘量身定做的婚纱高达数万港币;Vera Wang的“The Perfect Wedding”婚礼精品店在上海开幕,定做的价格以3万元起价。此外,知名婚纱品牌也纷纷推出材质高档、做工高档、价值连城的婚礼服,如,蔡美月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婚纱摄影器材展览会上展出的一款由金片点缀、金线刺绣的“黄金婚纱”和挂着上百件玉饰的“碧玉婚纱”,并称为“金玉良缘”;伊丽莎品牌打造出价值65万元的“纯金礼服”。

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中档市场上订做或购买婚礼服的平均价格大概在1000元至3000元。

而在规模较大的批发零售市场、婚纱商铺集中的地方,或者大多数的网上婚纱店,例如苏州婚纱街的婚纱一般在150至300元之间,据相关报导,杭州某些市场里购买婚纱甚至可以得到不足百元的批发价。

3 结论

西式婚礼服自从传入中国以来,逐渐在我国婚礼服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婚礼服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销售途径将呈多元化,婚礼服依据品牌的区别,其档次与价位也将向多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竞琼.西服东渐――20世纪中外服饰交流史.第1版.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

[2]高秀明,刘晓刚.新娘婚纱.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3]徐强,马素琴.影响婚纱流行的因素探讨.纺织科技进展,2005 No.2.

[4]徐强.浅析中西审美差异对中国婚纱流行的影响.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5年3期.

[5]姚君洲.论女性婚礼服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 No.1.

第3篇

关键词:婚礼主持人、素养、职责、风格

婚礼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仪式,一场成功的婚礼中,主持人是灵魂人物,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结婚人数为1800万至2000万人,每对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新人都需要一场完美的婚礼,传统意义上的司仪,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市场上需要大批优秀的婚礼主持人。那么什么样的婚礼主持人最受市场欢迎呢!

一、主持人的素养

1、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

婚礼主持人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现代人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讲究婚礼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表现出高雅的气质;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编写出高雅优美的婚礼串联词,从而大大的提升主持的文化品位,才能有创新。

2、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一场婚礼要取得圆满成功,固然与环境、准备工作等有密切的关系,但更加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随机应变、机敏灵活的主持人。婚礼是汇集喜庆祥和的仪式,人们都期望自己的婚礼十分顺利,也最忌讳婚礼上出现不吉利的事情,但是婚礼出现意外的情况也时难免的,因此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堵车赶不上吉时或花车走散了;花车来晚了;举行户外婚礼时突然下雨了;举行婚礼中停电了;新娘婚纱弄破了或高跟鞋坏了;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时婚戒掉在了地上;酒杯打了……这时考验的是主持人的应变能力,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在任何场景下都会把出色的圆场,似乎任何一个场景都是婚礼的好的陪衬。

3、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首先,主持人要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大家都知道,普通话是当代社会人们的交际语言,它能消除人们的语言障碍,同时,汉语普通话四个声调的交替运用,清亮高扬,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在主持婚礼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排斥一些生动形象的方言土语,但是应该以普通话为基本的主持语言。

第二,主持人应该有优美的音质。优秀的婚礼主持人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使自己的音质优美动听。

第三,语言要富于表现力。婚礼主持人一定要善于传情达意,再美的主持词,如果用平淡的、单调的语言来表达,是不会吸引人的。好的婚庆主持人,准确而不重复,诙谐幽默而不贫嘴,能够较好地把握现场的气氛 。

4、具备一定的表演才能

多才多艺的表演才能可以为婚礼主持锦上添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新人请主持人主持他们的婚礼,另一侧面也体现了新的人个人爱好与文化品位。而多才多艺的主持,深沉的文化底蕴,也给新的文化品位带来平衡点。难忘的歌声,器乐的演奏,会留在客人的记忆当中。

5、具备专业的舞台风范

婚礼主持人要放松自如、表情自然、姿态端庄、动作优雅、稳重大方、举止潇洒。

6、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任何主持人在任何一场活动上都不能是一个人在战斗,需要的是集体,是团队合作,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其力断金。

7.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婚礼主持人要拥有超前的婚礼主持理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满足不同宾客的需求,能主持仿古婚礼、草坪婚礼、烛光婚礼、别墅婚礼等。

8. 具备一定的幽默感

婚礼主持人能够通过幽默的言语,营造欢乐的婚礼气氛,使婚礼充满开心的欢笑与高雅的情趣。

9.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婚礼主持人要熟知每场婚礼的各个环节,掌控整个婚礼程序进程,指挥引导各个工作人员,圆满地完成婚礼仪式。

10.具备良好的个人形象

主持人良好的个人形象会使来宾赏心悦目,从而拉近和来宾的距离;高雅大方的举止会大大增加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整洁的仪容会增强婚礼庄严神圣之感。

11.具备专业的婚庆知识

婚礼主持人对婚俗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懂得一般的婚礼礼节,熟悉婚礼的常规环节和流程。

12.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婚礼对于新人来说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意义重大,所以作为一名婚礼主持人要设身处地的为新人着想,守约守时、恪守行规、细心周到,尽心尽力地为新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主持人的职责

1.婚宴前三天与新人见面,策划婚宴节目安排表、婚礼当天行程安排、新人服饰、用品表,以便婚宴在周详准备下顺利进行。

2.临场统筹开席前扮演统筹角色,视察场地、音响布置、座位安排、处理有关临场变故及最后决定,以助婚宴准时及流畅地举行。

3.程序与当天负责婚宴的调度做最后跟进,令整个程序更清晰流畅。

4.主持最后彩排。协助新人做最后彩排,以便正式仪式时信心十足。

5.主持餐前安排乐队参加新人迎宾(如小提琴等)拍摄程序和其他仪式,令场面更有气氛及秩序。

6.主持人开场序幕。宣布婚宴正式开始,介绍新人及主婚人,致欢迎词及祝福。

7.主持婚礼仪式。协助新人构思演讲词,以助新人大方得体地倾诉心中情。

8.按新人的意愿及要求,设计婚礼游戏,歌曲曲目、魔术等,庄谐并重,大搞气氛。

9.设计特别效果。如鸣放巨型彩炮,荧光肥皂泡、缤纷气球等等。

三、婚礼主持人的主持风格

1.幽默调侃型

这类婚礼主持人幽默风趣,具有亲和力,善于观察台下来宾的状况,在适当的时机调节气氛,让全场都产生参与的感觉。在主持的时候叙述的语速较轻快,从活跃程度来说,年轻的婚礼主持人较有活力,但若太过年轻会人产生不够稳重的感觉。

2.内敛沉稳型

有一定文化修养,对艺术、音乐、文化等多方面领域都有涉猎,主持语言凝练、精准,用优雅的语言拉进新人与来宾之间的关系。要求至少具备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成熟,具有一定阅历,需要具备发生意外或尴尬事件的解困能力。

3.浪漫柔和型

了解新人相恋过程,善于捕捉新人的恋爱或生活细节,同时和新人沟通较多。声调柔和、稍缓,声线为中高音为最佳,较能制造现场浪漫柔情氛围。

4.传统文化型

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文言文和俗语能脱口而出。善于煽动,使现场热闹的气氛达到高潮。声音洪亮有力,底气足,有一定的年龄,老成持重,较能表现传统风格。

总之,要想成为最受欢迎的婚礼主持人,必须拥有灵活的语言技巧、情感投入与声音完美控制、巧妙的开场白及介绍来宾和婚礼现场的赞美以及婚礼现场善用幽默笑话,当然能在婚礼现场巧用贯口、民谣、民谚、花语那就真的了不起啦,切记不要在婚礼现场中"喧宾夺主、用黄段子、小动作多"的行为。一生一次一次一生,作为婚礼主持人一定要将幸福传递下去,用心主持,主持一次回忆一生。

参考文献:

1 郑州大学出版社 徐鸣 2008年编注《运筹帷幄--婚礼主持人》.

第4篇

一、闽南婚俗中存在的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从择偶到正式结婚,必须遵循“三书六礼”,“三书”即聘书、礼书、迎亲书三种文书;“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婚姻礼俗的程序逐渐简化,形式趋向文明。“六礼”中作为婚前仪礼的前五礼逐渐简化为择偶和订婚两项准备工作。

(一)婚前1.择偶择偶的过程大体上相当于古“六礼”中的纳采、问名和纳吉,然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再是择偶的唯一渠道。虽然与西方文化的“私定终身”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逐渐受到西方个性自由新思想的影响,自由恋爱、征婚和相亲已经成为闽南地区择偶的主流模式,两情相悦则是结婚的主要动力,女子也不再是择偶中的被动角色。中西方的共同之处在于对长辈的尊重,体现在经家长认可之后,双方父母见面共同讨论婚礼的细节问题。2.订婚订婚的过程大体上相当于古“六礼”中的纳征和请期。其重点就是男家向女家送聘金和礼品,女家置办相应的嫁妆。然而此风不可长,以上现象在现今社会刮起了一阵攀比虚荣之风,已经远远违背了酬谢养育之恩和礼尚往来的初衷。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则没有此类传统,在子女结婚之时,父母没有责任或义务提供大量的经济资助。因为在西方父母的观念里,他们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在其成年之时已经尽完。此外,中西订婚有一个重要的共同之处———戒指。区别在于,闽南地区待女家奉茶完毕,是由男方女性尊长将戒指戴在女方的无名指上,而在西方是由男方为女方带上订婚钻戒,从某种意义上说,钻戒就是男方送给女方的必不可少的聘礼。现今,三种婚前的行为非常流行,求婚、拍婚纱照(但是西方国家的婚纱照通常在婚礼现场拍摄)和“告别单身”晚宴。这些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风俗,因其特别的内容,疯狂的形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另外,与西方国家例如英国、美国和法国结婚送礼物不同,在泉州,人们在收到请柬之后会在结婚之前或在婚宴之时给新人送上祝福的红包,这一风俗在一些国家,如德国,以其方便实用性也悄然展开,他们会在结婚邀请卡里写道:请不要买礼物,给我们现金。

(二)结婚1.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男女双方,到男女任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在法律上正式确立夫妻关系。[3]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区别在于他们的婚姻登记地点大多是教堂。关于结婚年龄的规定,在中国,结婚双方的最低年龄限制分别是男方二十二周岁和女方二十周岁;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均低于中国,而且如果结婚双方未达法定年龄,例如在美国的部分州,在得到双方父母同意的前提下结婚是允许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婚前健康检查证明由强制到鼓励的人性化转变,进一步体现了民主与自由。2.仪式(1)流程结婚证只是婚姻的纸质材料,在闽南人的心目中,真正的结婚大体上相当于古“六礼”中的“亲迎”,即新郎必须亲自到女家礼迎新娘。首先,在婚娶当天早晨,新郎和新娘要分别在自家中举行冠礼和笄礼,俗称“上头”,具体时刻由择时师择定。基本程序包括梳头、穿戴和谒祖。[2]246-247其次,新娘乘坐花轿(现今多为汽车)抵达男家,在较为传统的人家还要经历跨火炉、踏瓦片等程序才能进入洞房,喝糖茶,交换戒指。再次,新郎新娘双双行三跪九叩礼,俗称“拜天地”,之后进行“挑乌巾”和“交杯酒”仪式。按照闽南传统婚俗,举办婚礼的地点一定是在男方家,由此可见,中国女性在婚姻中的附属地位,尤其是在闽南地区仍有待提高。在现今基督教盛行的闽南地区,越来越多的基督教徒也将结婚典礼设于教堂。婚礼由牧师主持,亲朋好友或有心聆听“福音”的人都欢迎观礼,新人们在上帝面前宣誓,交换戒指,亲吻对方,礼成。此外,各种创意的婚礼,无论在酒店或海滩,基本上采纳了西式婚礼的高潮部分,即在婚礼进行曲的背景下,新娘在父亲的陪伴下缓缓走向新郎。无论是在家中还是教堂,婚姻的庄重性都是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反映出来,从而引起当事人和亲朋好友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均是对天地人融合观念的认同。现今的中国人一般都在婚宴所在地举办结婚典礼,即在婚宴之前由司仪主持一系列的活动,重点包括新郎新娘的各种互动,例如源自西方的开香槟、点蜡烛、切蛋糕和“我愿意”等。在温馨感人热闹的气氛之后开始了闽南人口中的“吃桌”(在闽南方言中,喝喜酒被称为“吃桌”)。依据传统,泉州的婚宴开席时间较晚,大约在晚上八点吉时左右,来自一方或双方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十人一桌。而西式的自助餐婚宴,提供中菜西吃,西菜中用的服务,也逐渐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婚宴过半,新人会向各桌一一敬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有“新郎剔乌鸡”的习俗。在新人敬酒的时候,新郎会用筷子象征性地戳一下乌鸡,客人方可吃这道菜。然而出于活跃气氛等需要,很多客人会把乌鸡盖起来阻止新郎剔乌鸡,除非新郎新娘应客人们的要求喝酒或者表演节目,例如让新郎拿个锣牵着或背着新娘绕场一周,边敲锣边喊“今天我娶老婆咯”。(2)服饰承载中国悠久文化的凤冠霞帔状元服逐渐成为电影里的镜头,照片里的回忆。由于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新人们在新婚大喜之日选择了源自西方的西服和婚纱。在西方国家,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因此新娘自始至终身着代表着圣洁和忠贞的白色婚纱。但是闽南地区的新娘通常只是在酒店迎宾以及举行结婚仪式的时候穿着白色的婚纱,之后立即换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或艳色的旗袍、礼服。特别是西方的新娘需要“一点新、一点旧、一点蓝、一点借来的”这样四种东西。其中的“一点旧和一点借来的”观念,在闽南地区基本不被接受,尽管他们暗示着幸福生活和财源广进。在这里,跟新人有关的一切,包括吃穿住用行,能新则新,因为预示着新的开始,好的开端。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母亲传下来的首饰,无论价值大小,均视为珍宝,代代相传。说到首饰,这是闽南地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地方。这里盛行着一种观念,即新娘在出嫁之日,将尽可能多的黄金首饰挂满全身,这是一种风俗但不值得提倡。新娘的人身安全暂且不论,该风俗的传播和继承不利于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爱的象征,可以是闪亮耀眼的钻戒,也可以是两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心。(3)氛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红色象征着吉祥,红色会给婚礼带来喜庆热闹的气氛,所以闽南婚礼的主色调是大红色,包括请柬、喜糖、龙凤呈祥图、大红双喜字和新娘结婚礼服。然而在英国和意大利,婚礼上不可以出现红色。现在由于受到西方婚俗的影响,中国人对白色婚纱的接受与喜爱程度也越来越高。尽管这样,与西方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不同的是,人们对白色的运用仅限于此,因为与西方人的观念恰恰相反,白色是死亡的一种象征,结婚时忌讳白色,例如不能使用白花作为装饰。闽南婚礼讲究的是热闹,从家中的鼓乐鞭炮到婚宴中的觥筹交错,再到晚上闹洞房的欢呼戏谑,这与西方婚礼的庄重和圣洁截然不同。但是感动的泪水和洋溢的幸福却又是人之常情,灵犀相通的。

(三)婚后在中国旧时代,有些妇女在结婚之后改用丈夫的姓氏,被称为从夫姓或冠夫姓,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夫姓”与“夫姓+本姓”。作为夫权婚姻的产物,这一旧俗在闽南的有些地区例如泉州的晋江仍旧沿用,现今大部分的中国妇女婚后仍旧保留原来的姓氏。然而在很多西方国家,从夫姓或冠夫姓的风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英国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对此,不少西方女性主义者表示强烈地反对。

二、闽南婚俗中产生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原因

(一)全球一体化全球一体化共有三大体系,数字文字一体化、文化经济一体化、语音译音一体化。全球一体化建设是人类世界共同的目标,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大趋势。[4]闽南婚俗中产生的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正是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突出表现之一。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与广泛交流,闽南地区深入挖掘海洋文化的内涵,大力推进海洋文化的发展,有效提升海洋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跨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体现在国际贸易、跨国婚姻、留学、旅游等方面。

(二)基督教的传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呈现出以佛教为主,各种类型庞杂的信仰并存的现象。闽南首次接触到基督教义是在宋元时期,泉州港以其汇聚中外商贸货物而吸引众多商人与传教士前往。几经兴衰的基督教在自由国策实行的今天,教堂遍布全国各地,信徒超过2000万人。通过教会组织的各种聚会与活动,广大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寻求到一种精神的慰藉。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基督教在闽南地区的传播,也体现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实现基督教本土化的过程。闽南婚俗中所渗透着的基督教文化正是西方文化的精髓所在,这体现了西方文化的深层次影响。而基督教能够扎根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带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即本土化。

(三)外籍人士的作用以华侨、商人、留学生、外教、游客为代表的外籍人士在泉州的广泛存在与大量活动,在闽南婚俗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泉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华侨在出洋谋生以及与国内亲人联系的过程中,不仅把家乡的习俗带到侨居地,同时也把国外的风俗带入泉州。

三、传承闽南传统婚俗,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第5篇

美国婚礼:比攻学位还复杂

曾有一对熟识的美国籍朋友,男方是土生土长的德克萨斯州人,女方是台湾人,两人结婚十多年,有两个孩子,感情和关系十分稳定,但婚姻登记却是“偷偷”在女方家乡――台湾嘉义办的,并没有在美国“操办”,问为什么,他们苦笑曰“怕折腾,美国婚礼的流程比攻学位都复杂”。

婚礼是要有“预热”的,“预热”的启动,自然是从新娘接受订婚戒指开始的,然后他们就结婚,然后“幸福地在一起”?才不是,他们首先要筹备的是“订婚宴”(Engagement Party),“结婚学位攻读流程”自此正式开始,新人会挑选良辰吉日(美国人也讲究挑日子的,传统一点的人喜欢挑6月,一般不会挑4、5月或11、12月,据说是因为天气不好且假日密集,宾客观礼不便),拟定礼单,挑选婚礼地点和“婚礼主题色”,设计制作婚礼邀请卡,等等。

婚礼邀请卡(Save the date Card)会提前好几个月就设计好并寄出,这是因为传统美式婚礼仪式隆重且流程冗长,需要占用宾客不少时间,如果是异地婚礼(这在美国很普遍,有 财力的新人有时会刻意选择在外地举办婚礼),客人还需动用年假,不提前“打招呼”可不行。再说婚礼邀请卡是新人显示自己才艺、审美观和想象力的大好时机,当然不会放过,有些新人会不惜重金邀请设计公司定做,也有些人索性自己设计、手绘,精美的婚礼邀请卡是不少收藏爱好者趋之若鹜的藏品。

中国工薪阶层最怕的就是“月底收卡”,因为份子钱的压力实在太重了。美国婚礼也是有“份子”的,而且更“直白露”一些,是通过所谓“份子登记”(Wedding Registry)让宾客们自己“打钩”,以前是寄一张打印的清单,列出希望获得的物品,亲朋好友各自“认领”,但这种方式比较麻烦,容易出现某种物品好几个人都准备、另一些物品则无人准备的尴尬,如今好多了,基本上都是在网上“开单子”,甚至直接拉个网购页面,谁打了勾,别人就自动回避了。这种“打钩随喜”比较从容,避免了“工资被份子榨干”的问题,而且美国人通常没有直接送钱的。

接下来就“进教堂”了么?别急,还有程序呢。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确切说是新郎和新娘的事,那么婚礼前新郎和新娘也需要跟各自的“朋友圈”打个招呼不是?新娘要从“发小”中选伴娘(Brides maid),其中还要有一位首席伴娘(Maid of honor),选谁不选谁可是个大学问,不但交情要好,而且要有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说白了就是“女方大总管”,如果选错了或犹豫不决,“发小”中弄不好都能打起来。

婚礼前半个月至一个月,伴娘们将举办一个“伴娘聚会”(Bridal shower),一般就是个 小型聚餐,只有新娘和伴娘们参加,通常这是婚礼前女方的“演习”和预热,也是“发小”饯别的聚会。

于此同时新郎也不会闲着,他的“伴郎众”会在婚礼前举办一次疯狂的“光棍告别宴”(Bachelorette party),这个场景许多国内朋友都从美剧或大片中见识过,就无需多言了。需要说的是“光棍告别宴”一般离婚礼“正日子”不久,有时甚至就在婚礼前夜。由于女权主义盛行,如今在美国也有“女版光棍告别宴”,但相对“男版”还是少得多,也“文雅”得多。

现在总算到正日子了,婚礼通常分为“仪式”和“婚宴”两部分。

仪式(Ceremony)一般会被安排在教堂举行,其实美国宗教色彩并不浓厚,许多非基督教徒、或一方基督徒另一方不是,只要没有特别禁忌,一般也会“随大流”去教堂,因为教堂容易找、场地大且庄重。通常下午两三点钟宾客就坐(男左女右,新郎父母坐在女宾最前排,新娘父母坐在男宾最前台),待蜡烛点燃,音乐奏响,新郎和新娘在伴郎(Groomsmen)和伴娘引导下进入,新郎会先走上前台,接下来首席新娘、婚戒保管者(Ring bearer)和撒花女孩(Flower girl)相继入场,撒花女孩会抢步到新娘前,为其撒花开路,新娘会手挽父亲走上前台,“女左男右”面对主婚人,接下来就是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套程序了。

“婚宴”(The Wedding Reception)通常在另外的场所举行,因为“仪式”观礼者众多,而“婚宴”绝对是小范围的,除非至亲好友一般都只被邀请“观礼”,而不会被邀请参加婚宴。婚宴参加者需要准备一份礼物,并亲手交给新娘。和中国婚宴比,美式婚宴很简单,一般先是亲朋好友致辞(可随时插话,只要用手指扣响酒杯就行),跳舞(小两口跳第一支,新娘和公公、新郎和岳母分别跳第二、三支,有大陆华人戏称“老三篇”),接下来是切蛋糕,然后就一切随意了。待大家差不多尽兴,新娘会抛花束,新郎则会扔新娘的袜带(通常是蓝色的),捡到的人会被认为是下一个结婚者,再往下也有类似“闹婚”的噱头,不过既然“婚宴”是小圈子聚会,也就无伤大雅了。再往下?再往下要么入洞房,要么小两口直接上车奔机场去度蜜月,其他人也就各回各家了。

美式婚礼如此繁琐复杂,自然也有“婚庆公司”(Engagement Party)操持,当然,如果觉得自己有足够精力和组织能力,也可以亲力亲为。

尽管是新时代了,但美国许多新婚夫妇还是会“要么不办要么大半”,尽可能照流程走一圈(当然多半大大缩水),之所以如此,据说是为了“考验考验”,如果连婚礼流程的折腾都受不了,今后一起过日子也不那么让人放心不是么?事实上的确有不少“准新人”从“订婚宴”开始,还没走到“光棍告别宴”就“肄业”了事的。

法国婚礼:新娘的考验

我是学法语的,很小的时候法国籍女外教就曾感慨,在法国,结婚是对新娘的考验,因为很多事都要女方操办。

传统的法国女生从刚懂得“男女有别”开始就忙着操办嫁妆了,她们会半开玩笑地用零花钱买一些小东西,比如床单、餐具、毛巾、睡衣……当然不少“少女嫁妆”其实不过是小女孩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会真的留到嫁人。

和英美不同,法国人的婚礼通常不会在教堂举行,据说这是大革命以来形成的风俗,表示政教分离,婚礼的举办地,必须是市政厅(La mairie)。

法国的“市”一般不会很大,许多比中国的镇还小,所以“市长”如果不忙,会非常乐意亲自主持婚礼,当然如果公务缠身,或城市较大,主持人就多半只是一名市长助理,甚至普通市府工作人员了。

照规矩,周一、周三不会举办婚礼,周日则“诸事不宜”,除这几日外,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市府都会开放供新人注册结婚,而周六的时间最难约定,因为休息日总是最抢手的。

婚礼的仪式和美式大同小异,但不奏乐、不撒花,十分紧凑,如果各方面配合,有时一小时能“完事”好几对。如果新人双方(其实关键是他们的家庭)是天主教徒,接下来他们会再去教堂举办一个仪式,否则就直接举行婚宴了。

法式婚宴比美式要热闹得多,一般会选择较大的宴会厅或露天“搭棚”,形式类似法国人热衷的酒会,“扔花球”的仪式通常会安排在宴会正酣之际。一般情况下,宴会并非婚宴的结束曲,在那之后通常都会有舞会。致辞之类“老套”通常是宴会的节目,而新人跳舞、切蛋糕等则是舞会的流程之一,一些即兴项目则穿插其间。由于交通问题(公交已停,许多开车来的又喝了酒),不少宾客不便连夜赶回,所以婚礼舞会折腾通宵是家常便饭,新郎新娘是否陪着折腾一宿,就不一定了。

有没有发现法国人婚礼上不扔袜带?那是因为按照法国习俗,袜带是要拍卖的,其实现在法国女孩有几个用袜带的?不管怎样这算是一笔“小财”吧。

法国婚礼的费用是女方出的(其实美国也一样,但不像法国这样讲究,男方要出也可以),嫁妆也一样,必不可少的包括“嫁妆柜”(l`armoire de marriage,一般用橡木制成,十分考究)和“新人杯”(le coup de marriage)。由于女方是婚礼花钱的大头,且陪嫁丰厚,法国也有所谓“凤凰男”(le croqueur de dot)之说,这些人专门追逐富家女,一旦得手便从此“脱贫致富”。

和美国人一样,法国新人的“凑份子”也是“拉清单”,不过他们的习惯是直接去当地最大百货公司入口的留言板上贴好清单,然后通知亲朋好友“清单在某商场某处”,大伙自己跑去,找尚无人“认领”的礼物项下签上自己大名,然后照单认购送去,就不会闹出“洗脸盆没人送、暖壶收两打”的笑话了。

加拿大婚礼:五花八门

加拿大是个“调色板国家”,来自世界各地族裔众多,相当大比例的公民、居民,都不是在本土出生的,人们的结婚方式自然五花八门,缤纷多彩。

加拿大地域辽阔,各地、各城风光迥异,但共同的特点,是地广人稀,公园众多且普遍不收钱,当地人就常常利用公园众多的优势,把公园当作天然的婚庆场地。每逢天公作美,在公园邂逅身着白纱的新娘、西装革履的新郎绝实在平常不过,他们可不是像中国常见的那样,只是摆POSE照婚纱摄影,而实实在在就是在举办婚礼。

新郎新娘身边,往往簇拥着几个年龄相仿的青年人,有的帮忙捧花、有的忙着摄影,也有的负责化妆、善后的,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一切都安安静静地进行,绝不会影响其他游客。若公园里方便,这露天的结婚聚会也会提供一些饮食,通常比较简单,但参与人数较多、也较热闹,吃完了大家自觉收拾干净散场。到了晚上,新人还会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去餐厅用餐庆祝,这次参加的都是最“内圈”的至亲、密友,人数远没有中国婚宴那么多,有的甚至只是一桌人,当然,也绝不会有中国婚宴常见的、那些有时令小两口很难堪的“节目”。

对于当地华人而言,不论来自哪里,多少都希望在婚礼上保留点中国传统,中西合璧是最常见的。最典型的做法,是回父母原籍影楼拍婚纱照,在当地办一个传统的中式婚礼。而在加拿大则会入乡随俗,让婚礼带有更多加拿大元素。通常在加拿大婚礼上,双方亲朋会一同到场庆祝,主要“节目”无非介绍新人罗曼史,播放记录他们爱情故事的照片和影片等,双方父母都会为他们祝福。婚礼上会提供简单茶点,晚上也照例会有个很小规模、只限最亲近者参加的餐厅婚宴。有趣的是不论你被邀请参加哪一场婚庆仪式,你都要“交饭钱”,因为按照加拿大风俗“情理即时两讫”,办喜事的不会多收、白收礼,当然也不会让你白吃白喝,说白了,大家都是“吃自己”。不存在所谓人情债。

第6篇

关键词:婚庆行业;婚礼;品牌 一站式服务

上海市婚庆产业从1990年后开始迅速发展,以提供婚庆礼仪的企业为主,包括有关婚礼策划、摄影、摄像、化妆、司仪、布置、喜糖、婚车、花卉等,婚礼一条龙服务的企事业单位,随着行业的扩大,2004年元月建立了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于,协会宗旨是以政府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团结婚庆礼仪行业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术团体,对内组织指定行约、行规,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实现行业自律;协调行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宣传贯彻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提高婚庆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普及业务知识,引导消费者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发挥婚庆行业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随着协会的成立,上海婚庆业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

上海婚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特点。

一、形成了一定品牌效应

据上海婚庆协会统计,重点监测的102 家大型婚庆公司,分布在上海各个区。其中国企 1 家,集体 2 家,外企合资 2 家,其他多为民营股份制企业,企业数量及产值均占全产业一半以上,行业集中度得以提升。上海婚庆行业目前已形成以上海婚礼中心、罗曼缘婚礼会馆等大型企业为龙头、婚礼会馆百花齐放的格局,走在全国婚庆行业前面。包括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在内的国外相关婚庆企业纷纷进驻中国,争夺中国大城市的婚庆高端市场。例如在上海,占据市场份额较高的有日本摩可公司、日本华德培婚礼服务有限公司等。上海每年4月至12月期间开展了“创企业先进、树服务标兵”评选活动。经过企业自查、自评、自愿申报,材料审核,并邀请消费者协会、质量协会等专家对参评材料进行综合遴选。评选年度行业标兵企业、优秀企业、优胜企业及优秀经理人、服务明星。活动的常态化举办,为整个行业提升企业能级,力求打造出一批高品质的服务品牌,提升行业形象,为加快婚庆市场的健康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行业形象逐步凸显

为促进上海婚庆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和发展环境,提升婚庆企业的诚信意识,杜绝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欺诈、不正当竞争以及恶性竞争抢夺婚庆资源等严重损害行业形象的行为。上海婚庆行业制定了《上海婚庆行业行规行约》。前后出台了由上海市工商局、上海婚庆行业协会联合制定的2011版《上海婚庆礼仪服务合同》和《上海婚庆礼仪服务投诉处理办法》。 《上海婚庆行业行规行约》的出台对行业的自律与管理、行业的道德与诚信、行业的行为规范和从业人员准则等方面都做了规范和明确的规定。对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为促进婚庆行业的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经营秩序和发展环境进行了铺垫。通过对服务人员培训资质认证、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拟定有关制度,建立行业网站,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和上海商业联合会每年举办四届上海现代婚礼消费产业博览会,行业得以良性发展。每年评选十个全市婚庆行业示范单位,规范了婚庆市场,提高服务质量。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

上海市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比武和竞赛活动。提高婚庆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社会氛围。每年举办“上海时尚新娘造型设计大赛”“婚礼场景布置大赛”“婚礼主持人比赛”等大赛,开展行业练兵活动,提升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婚庆行业挖掘和储备优秀后备力量。

四、与国内婚庆行业交流频繁

上海婚庆行业与国内同行交流频繁,国内外婚庆文化、企业形象、员工培训、服务理念等作为学习、考察重点,仅2013年,上海婚庆业参与的大型交流活动有:

3月,上海婚庆企业代表上海婚庆行业协会应邀出席了在福州温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的2011’首届海峡两岸(福州)婚庆产业博览会暨两岸婚庆互动研讨会。这是目前大陆唯一冠以“海峡两岸”命名的婚博会。婚博会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进入ECFA元年的时刻拉开帷幕,具有特殊意义。7月,上海婚庆考察团考察了台湾婚庆市场,观摩了台北婚礼与婚纱摄影博览会。两地的婚庆同仁就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在婚礼中运用进行了研讨和交流。8月,上海婚庆行业协会与香港婚礼管理协会在老洋房进行了交流,并签订两地协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备忘录。为沪港两地的婚庆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为两地合作交流构建了一个民间通道和窗口,婚庆界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发展地域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11月,河南、郑州、昆明、江西、石家庄等地的婚庆行业企业代表集中到上海考察。各地代表就婚庆经营管理、市场拓展、婚礼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参观了罗曼缘婚礼会馆、上海婚礼中心。

五、行业资源深度整合

针对市场需求,上海婚庆企业开始进行行业集中营销,也是为“弘扬品牌企业、推荐优质婚品、提倡诚信服务”的新举措。婚庆企业及与婚庆配套的相关企业针对新人需求,探索“一站式”服务。新人举办婚礼所需的各项婚庆服务例如婚宴预定、婚庆服务、婚纱摄影、婚车租赁、喜糖喜酒、婚纱礼服、新娘彩妆、蜜月旅游等结婚消费的多个领域继续整合。婚庆服务业在当今上海市现代服务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和份额,正在建设的“国际婚庆服务街”,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该地区的现代高端服务业。通过向海内外婚庆服务的高端公司和机构招商,吸引高端婚庆机构落户伊犁路,整合诸如婚礼策划、婚纱摄影、婚宴安排等服务业。

六、注意引领婚庆消费走向

上海婚礼市场正在进入成熟期,婚礼正在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转变,多种婚礼文化元素融合,使婚礼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婚庆是一个创意产业,上海婚庆企业有着“市场跟着创意走,顾客跟着案例走,效益跟着策划走,成功跟着细节走”的运营特点,近年来,一些企业旨在打造并形成婚礼产业链服务,逐步走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有的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服务于企业、开创服务于新人的新理念和新模式。2012年,上海市倡导“无烟婚礼 拥抱健康”,上海婚庆行业协会与上海健康教育所、上海控制吸烟协会联合倡议新人婚礼现场不吸烟、不摆烟、不敬烟。这是国内首推的“无烟婚礼”新理念,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作者单位:1.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上海婚礼协会)

本文是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YETP1873

参考文献

[1]唐吉,范莺莺. 当前我国婚庆市场的现状与思考[J]. 大舞台. 2008(04) [3]

[2]王婧.日本婚庆公司网路抢占中国婚庆巨大市场.环球时报 2010年11月30日

第7篇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一下协议,共同遵守。

委托情况: 甲方为其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在____________(地点)举行婚礼,委托乙方进行司仪服务,指定______司仪主持当天的婚礼庆祝仪式。

服务内容总价为人民币______元正。

甲方签订合同时需付订金______元整。余款______元整,于婚礼结束后支付给:婚庆单位或司仪本人。

甲方付讫订金后,乙方需出具相关收据。

乙方在收取全额费用后应开具统一发票交于甲方。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甲方有义务积极配合乙方履行本合同,包括与指定的司仪多沟通,商讨婚礼的流程细节,告知自身对婚礼基调的要求,以及简单的家庭人员状况等。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乙方______司仪将于婚前______月与甲方面谈婚礼流程与细节______次,并根据讨论的结果出具流程。(附流程细节)

司仪将与婚礼当天______点整到达酒店,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

乙方承诺:司仪主持的语言文明,不使用粗俗的语言与笑话。

如当天由于生病等不可抗原因该司仪不能前来主持的,由该婚庆单位提供同等以上价位的司仪供甲方选择。

三、合同权利义务转让

甲方同意乙方在不可抗力事件下将合同中乙方的部分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如该转让给甲方遭受损失,该实际损失先由乙方承担,然后由甲方协助乙方进行求偿,但乙方对甲方提供的协助应给予合理的补偿。

在合同有效期内,任何一方对于不可抗力事件所直接造成的延误或不能履行合同义务不需承担责任(但必须出示有效证明),该方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造成的损失。

四、违约责任

如因司仪服务质量发生争议,双方同意交由上海婚庆行业协会评估中心鉴定评估。如评估后确有问题,由乙方按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上海婚庆礼仪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赔偿甲方的损失;否则,由甲方自行承担责任。如因单方面无故退单发生纠纷,双方同意按照《上海婚庆礼仪投诉处理暂行办法》进行处理。

五、 未尽事宜与附加条款

(一)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并形成书面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执行。

(二)本合同附加条款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正本一式两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立即生效。

甲方: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

签字:__________ 签字: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合同附件:

流程细节:(婚庆当天双方确认流程表)

司仪服务时间(半程/全程),如超时需注明费用

入场仪式的确认(几次入场仪式,中/西式,嘉宾、新人配合)

第8篇

时间:半年前

目标:确定行礼的教堂,准备结婚证与受洗证明,寻找适合的婚庆公司

准备工作:

阿秀夫妇希望此次婚礼能中西合璧,但他们不想浪费太多心力在中式婚礼上,所以他们选择了网上口碑比较好的当地婚庆公司,提前订好酒席。晚餐选择了自助餐形式,相对于一日行程的奔波劳顿,自由的晚餐实在是一个解放,而实践也证明他们这一选择是明智的。

时间:三个月前

目标:确定参加婚礼人员,预订拍摄队伍

准备工作:

确定了参加婚礼人员的名单,阿秀夫妇开始印发请帖。

此时阿秀已经选择好到时一同前往澳门拍摄的婚庆拍摄公司,并确定好同行的姐妹与兄弟。

时间:二个月前

目标:确定服装与签注,与婚庆公司确定具体需要

准备工作:

因为拍摄是本次澳门婚礼的重头戏,所以服装选择上阿秀的太太下足心机,为自己选择了一套婚纱,三套晚礼服和一套便服,至于兄弟姐妹的服饰,女方以轻便为主,而男方则要求以黑色正装出席。

相比出国参加婚礼,去澳门参加婚礼就格外简单,只要办理港澳通行证过关即可,这时要提醒各位亲友办理澳门通行签注。

时间:一个月前

目标:到澳门实地彩排,具体流程走一遍

准备工作:

与伴娘伴郎一起,到澳门模拟了一次婚礼的进程,从一大早酒店接新娘,到敬茶给长辈,中午到酒楼吃饭和澳门“走大运”路线,及教堂拍照,整个路线时间把握做大致安排。

实行!西式自助餐婚宴自在方便

在婚礼的前一天阿秀的家人和好友都入住了在圣安多尼堂附近的酒店,虽然婚礼的重点放在西式上,但是在流程上还是遵照了一些中国传统。婚礼当天一早阿秀就领着伴郎在酒店接到新娘子,然后开始“走大运”。所谓“走大运”,是澳门婚礼的一项重要内容,绕着澳门转一转,到几个著名景区拍照留念,由于婚礼和拍照同时穿行,“走大运”时就成了拍婚纱照的好时机,他们也最终完成了原计划,与兄弟姐妹们留下了美好回忆。

下午六点太阳西落,也结束了拍摄,一群人便回到预定酒店开始西式自助餐,相对于中餐的程序,西餐的自由让新人获得更多时间,也不至于太累,宾客们入席与进餐都相对自由。

亲友团人数:50人

费用分摊:

交通800+酒店20000+婚礼80000

澳门有大量的教堂和特色建筑,在这里举办婚礼不仅能够享受西式教堂婚礼的庄重浪漫,还能在如画的各色场景中拍照留念,所以阿秀在老婆的强烈要求下将婚礼从广州挪到了澳门举行。

澳门婚纱照拍摄地点推荐

大三巴牌坊

拥有巴洛克风格的结构,融入中式与日式的图腾,建筑形式在全球天主教堂之中独树一格,并为澳门街头数百年的形象。

圣方济各圣堂

以鲜艳、独特的色彩而闻名,拍照效果非常不错,特别是韩剧《宫》在此选景后,更成为很多新人到澳门拍照的必须之选。

东望洋灯塔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处于澳门半岛山巅的东望洋灯塔非常像地中海的村落,随着光影变幻出多种色泽。

第9篇

成为婚礼策划师

18岁开始不肯花爸妈钱的李欣芸大学时学习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就职于一家跨国化工产品贸易公司。虽然她的工作报酬丰厚,专业对口,但她发现那些外表光鲜的白领们,原来做着那么枯燥无聊的工作,便惶恐地逃离了那个地方。

偶然一次看电影《婚礼策划师》时,李欣芸发现电影中的婚礼策划师就是她一直寻找的职业。花样多变的婚礼,各种道具的运用,婚礼越来越新奇,结婚也越来越时尚,热气球,水底婚礼这些已经不新鲜,演绎一场童话,一个小电影,甚至舞台剧也不再是困难的事。而这些都是出自婚礼策划师之手,随后李欣芸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个行业。2006年,李欣芸受邀成为新浪婚嫁频道的婚礼专家,并为《今日新娘》专家策划板块撰稿。2007年1月李欣芸赴东京Weddings Beautiful亚洲总部学习,回国后开办自己的婚礼工作室。

李欣芸说,“现在很多人对婚礼策划并不了解,有的人甚至将婚礼策划误认为是包办婚礼的司仪或当做订车订酒席的中介。其实,婚礼策划师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做出个性化的安排,策划实施婚礼方案并对整场婚礼进行现场监督。”

结婚不是穿个白纱走走红地毯就好了,之前的准备工作涉及了许多繁复的沟通协调,比如和双方的家长、酒店、婚纱摄影、礼服店、花店、喜帖店……在工作了一天之后的新人,根本没有精力或体力应付这些婚礼筹备工作。这时候,如果新人打个电话随时能有一个帮忙安排记录行程、汇报大小事的婚礼管家、婚礼秘书,那就能减轻许多负担。

婚礼策划师就如同婚礼的“总导演”。在婚礼仪式前,策划师会帮新人一起挑选吉日、挑选酒店、挑选婚礼服装、寻找婚礼场地、场景布置以及确定背景音乐和喜烟喜糖、外景的拍摄地点,并为新人设计一套适合他们个性的结婚方案。而婚礼当天更要详细安排每个环节上需要出场的人员、背景音乐、道具以及特色灯光,并负责当天的整个时间点和现场控制。

创意的灵魂是爱情

对于每个女孩子来说,最憧憬的事就是挽着自己心爱的王子,在浪漫的音乐中走进婚姻殿堂。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拥有一次独一无二的婚礼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可是,对于毫无经验的新人来说,筹备婚礼的过程的确是一件非常费心的事情,弄不好就会成为烦心的事。因此,拥有一个专业、细心又极具创意的婚礼策划师就会让即将结婚的新人们在繁杂的筹备过程中解脱出来。

婚礼的创意亮点,是婚礼策划初案的前提,是以新人资料为创作素材,情感认同为主线,相关个性题材为辅助的基础婚礼策划。关于婚礼策划中的创意部分,每个策划师都有自己的高招。正如李欣芸所说,当今的婚礼策划工作,早已不是简单的“要杯塔吗?来个荧光的吧!”那么简单了。婚礼公司正在由低级的“中介型平台”向“创造型、生产型、服务型”转变。婚礼策划师都明白,一个好的“创意亮点”就是决定订单的关键!

李欣芸说,“我做的每一场婚礼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布置或者婚礼过程来说,都是为新人量身定做的。对我来说,这其实都是一个重点,就是新人的爱。如果是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无论哪个婚礼策划师也无法做出出色的婚礼,婚礼的灵魂是爱情,我的创意也如此,很多时候,我会被新人所感动,也许是他们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

因为每位新人都希望在婚礼中展示自己的个性,但没有新人是思想完全一致的,尤其在性格方面。所以必须找到“虽然你和我不同”“但我们都认同”的一个点作为创意基点,这样两个人都会觉得很满意。所以为一对新人筹办一个特别的婚礼,李欣芸要经常与新人保持沟通,“窃听”新人们恋爱中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甚至挖掘新人彼此之间的有所隐藏的一些想法。她在设计婚礼主题的时候,力求摆脱固有的模式。而想法的来源,往往就是来源于新人们之间的故事,故事越多、细节越丰富,越容易找出令人感动的那一个关键,也会成为婚礼的亮点,更容易为新人设计一个贴身贴心的主题。

李欣芸说,“婚礼策划师是个让人感到幸福的职业,从我接触这个行业,老师就教我,为别人的幸福考虑,是这个职业的真正含义。每一对新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每一个婚礼都应该是与众不同的,“主题婚礼”的时代已经到来!

打造浪漫婚礼

婚礼是见证新人开始幸福婚姻的典礼,预示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起点,婚礼的形式丰富多彩,有团体婚礼、田园婚礼、烛光婚礼等,而随着年轻人追求个性、时髦更呈现出水上婚礼、酒吧婚礼、空中婚礼、卡通婚礼等等。

一场主题婚礼需要的细节非常多,策划书、预算表、流程表、分工表、拍摄分镜头脚本,有一大摞的文案要执行。李欣芸实行的是全程陪伴式服务,陪新人一块儿和酒店沟通,一块儿挑选礼服、一块儿拍婚恋MV……她会抓住每一个细节部位,比如迎宾牌,台卡的设计,比如什么时候打什么灯光,什么时候放什么音乐,这些都是为每对新人量身定做的。甚至连新人秀戒指的手势,她都要琢磨着用优美的姿势呈现。李欣芸把每一次策划,都当成是自己的婚礼,连在压力上,也与新人有共同之处:一生人只有一次的婚礼,办不好也不能重来。

婚礼策划师是为新人制造幸福浪漫一天的魔术师。作为婚礼策划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质,掌握宴会服务、鲜花服务、场地布置服务、形象设计服务等与婚礼相关的各种技能。李欣芸说,一场婚礼如同一部影片,新郎新娘是主角,编剧、导演和制片都是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而每一次的演出,就是一次经验的累积!

李欣芸是一个爱做梦的人,在不断实现着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她也在帮别人把梦想变成现实。参与了太多的浪漫婚礼之后,李欣芸突然觉得生活好像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了,和很多新人成了朋友,婚后也一直联系,甚至也给她们的生日或者各种纪念日做策划。一下子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变得和很多人有关系了。

从事婚礼策划近十年的李欣芸,曾为佟大为夫妇、陈羽凡夫妇、聂远夫妇、邢傲伟夫妇、文章夫妇等众多演艺圈人士和社会名流进行婚礼策划,无数婚礼创意倾注了她的心血。由她策划的婚礼个性鲜明、新颖别致,几年积累下来,凭借李欣芸对他人的爱心和极高专业水准,在高端客户中树立起了良好口碑,也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来找她策划一场完美的婚礼。

李欣芸说,“结婚在人生的轨迹上只是一瞬间,但是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精心的为新人度身打造婚礼时刻,让瞬间成为永恒,让永恒化为经典……”

第10篇

【关键词】 婚礼习俗 历史背景 文化交融

1 课题背景

婚礼是人们一生中重要的时刻,标志着新生活的开始。从古到今不论哪个国家,在什么地区,即使人们语言不同,但不无例外的都对婚礼非常重视,一场正规的成功的婚礼仪式对即将开展新生活的一家人有很重要的影响。婚礼习俗又是一种非语言文化,它对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强,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也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

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如婚礼的程序、嘉宾的邀请、喜服的颜色及样式和婚礼上播放的音乐等。然而究其原因,以宗教原因为主。很多中国人所知道的关于西方的礼仪知识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本人选择此课题来开展对中西方国家婚礼文化差异方面的研究。

2 中西不同的婚礼礼仪形式

2.1 中国婚礼形式

传统婚礼习俗有“三书六礼”,“三跪九拜”的礼节。所谓的六礼:(1)纳采:提亲后求亲。(2)向名:求婚后准备仪式。(3)纳吉:通知女方。古代的风俗要用大雁作为订婚的信物。后来就发展成首饰,绸缎,甚至是羊猪。(4)纳征:纳吉后,送聘礼,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聘礼数目取双忌单。(5)请期:选择结婚日期。(6)亲迎。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象征繁荣)、燃炮、摸橘子、牵新娘、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在传统婚礼上,唢呐喇叭所演奏的婚礼调子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一对新人所穿必须以红色为主,宾客所穿也尽量鲜艳,对宾客的招待也要以丰盛为主,样式要多,菜式要好。

现代的婚礼形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般是在教堂或酒店里,男女双方在结婚公证处领取结婚证后就是喜宴,在喜宴上新娘要轮流向客人进酒,每位客人都要喝一口新娘进的酒。喜宴结束后,大多数情侣会去度蜜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体现了中国婚礼的特点:隆重,热闹,喜庆。

2.2 西方的婚礼形式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一般有以下步骤:(1)来宾入席。(2)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婚礼开始。伴郎伴娘新郎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3)女方家长入席。全体来宾起立,父亲把女儿交给新郎,女方家长、全体来宾就坐。(4)牧师证婚,新人宣誓。(5)互戴婚戒,宣誓。(6)献诗。来宾唱祝福歌。(7)礼成。奏乐后退场。(8)茶会或晚宴。

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象征好运。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上就出现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3 中西方婚礼的差距产生的原因

3.1 宗教原因

中国大部分人信仰的是佛教。而西方大多数人信仰的是基督教,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而主婚人是神父。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拜天地,拜完天地就算是礼成了。

3.2 历史及文化原因

在中国长久的历史中,传统文化已占领极重要的位置。儒学深深的影响着古代中国人的生活,而按部就班的婚礼正是宗法家族系统的一部分。而西方国家历史相对较短,他们的婚姻习俗则被宗教深深影响。它强调,不论男人女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和女儿。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美国豁达和独立,而中国保守老式。中国人喜欢喧闹的和兴奋感,这点充分体现在中国的婚礼习俗,西方人的婚礼则比较简单。

3.3 价值取向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特有的价值观,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不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所以中国婚姻习俗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普遍都很热闹。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成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所以西方婚姻习俗都趋于简单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和美国之间有不同的婚礼习俗。显然,婚礼习俗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婚礼仪式,婚礼基调和婚宴。所有这些差异都归因于两国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爱情和婚姻观念,价值观和。在信息和通信时代,婚礼习俗的多样性的碰撞与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中国和西方的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正是人类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强,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也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交际日益增多,这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与外国人交流和接触。因为我们所面临的西方人无论是在价值观,思维方式或者是在行为规范模式方面和我们中国人是迥然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差异下掩盖的利益差别,以免出现在交流过程产生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

[2]曹明逸.体验西方礼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第11篇

本研究还关注昌吉回族婚礼近60年的发展及变化,将婚礼仪式的考察置于历史发展的脉络之中,突出反映两种文化在同一片土地上此消彼长的互动、角逐及交融的社会文化过程。在两种文化涵化过程中,不仅结婚仪式的各个环节有改变,当地回族居民婚姻观念及婚姻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关键词:昌吉地区;回族婚俗;文化原因

新疆昌吉州位于天山北麓,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邻近首府乌鲁木齐市,东北与蒙古国交界。昌吉是古代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中的一站,还是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回族本身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所以回族在新疆的分布也较为分散。昌吉作为一个回族的聚集点,回族群体相比比较集中,同时它也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因此昌吉地区的回族婚礼仪式的过程,体现了当地文化的多元性和地方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目前,关于研究回族婚礼的论文中,包括了对于结婚仪式中宴席曲[1]的研究、婚礼仪式过程[2]的研究、结婚服饰[3]的研究以及婚俗的变迁[4]研究等相关内容。虽然关于回族婚礼的研究不多,但也有不少精彩地分析。其中,曹志斌对比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民社区与东南地区的回民社区的后,认为婚礼这种仪式,它的社会文化整合作用非常突

出[5]。杨文笔分析了云南回族婚礼中的“吃茶”环节,认为这个环节是当地人增强民族认同感的一种方式[6]。刘婷把郑州的回民作为研究对象,认为郑州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汉文化融合得较为透彻的一个地区,她从当地回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从当地婚俗习惯上论证了当地回族文化的地方性与多元性[7]。这类作品从不同角度对回族的婚礼及婚俗变迁做了研究,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回族婚礼的特点,但是鲜有对于结婚仪式的细节的描写以及对地方特色的深入讨论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而闫国芳写的关于昌吉地区回族婚礼中“认卧曲利妈”的现象研究,对笔者的启发很大。她认为“认卧曲利妈”的原因在于,这是当地回族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妥协与对话之中所采取的应势之举[8]。笔者认为,回族婚礼仪式中的各个细节,能够体现回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灵活多变。回族文化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回族文化才能够植根于中国各个地方,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本文通过描写一场昌吉地区的婚礼,对仪式的过程,仪式中的文化构成以及婚俗的变迁进行研究。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与融合是如何体现在当地回族结婚仪式中的,有助于丰富此类研究的内容和展开地区比较研究。

一、结婚仪式的过程

婚礼,是穆斯林群体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回族婚礼大多是按照伊斯兰教规来办的,但是每个地方又会因为当地特色,而有不同。昌吉地区回族的婚礼,就集中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笔者于2011年的6月和7月参与观察了昌吉市的三场婚礼,整理出了三份田野笔记。依据笔记资料,这三个家庭父母的职业分别是阿訇家的女儿嫁人;一位商人的儿子娶亲和还有两位新人父母都是公务员。这三场婚礼的流程都具有昌吉地区回族文化的特色,但是最典型的当属商人家庭的结婚仪式。因为这一家婚礼既不过度遵照伊斯兰教法规定,也不会在婚礼中呈现去伊斯兰文化的趋势。所以笔者以商人家庭婚礼流程主要线索,同时参考其余两家的仪式细节,再根据作者当时做的田野笔记将昌吉市回族婚礼仪式过程整理如下。

(一)结婚仪式前的准备活动

1.提亲即是结婚仪式准备活动的第一步,因为说亲是两人相识的标志。提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男女双方通过媒人牵线搭桥,另一种情况是男女双方相互之间先有了初步的了解,再找媒人完成说亲的步骤。因为依据昌吉当地婚俗,男方家需要请一位媒人去女方家里送“落话礼”,确定这对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此后两家亲戚也可以随便走动。“落话礼”又称为“四色礼”, 四色指的是冰糖、茶叶、葡萄干和红枣用四种颜色的彩纸包好,这四份食物颜色各异味道甜美,象征着两位新人的相识是甜蜜美满的。女方家长若是不同意这门亲事,则会退回四色礼。但是现在基本上没有人会这样做,因为一般派媒人去送四色礼的行为都是在双方家长都知情的前提下进行的。若是一旦收下了四色礼,那么就意味着这家的女儿已经是送彩礼那家的“准儿媳”了,就不可以再和其他人交往了。所以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送落话礼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仪式,是十分重要的。

2.订婚,这时是由男方及长辈和媒人一起,与女方及其家人一起商量彩礼的数量和结婚的日期,还有关于婚礼的其他细节。昌吉地区的聘礼一般为首饰,如钻戒,玉石手镯等。聘金多少没有具体数字的规定,但必须履行这一习俗。聘金交给女方后,即由女方支配,男方无权收回。

(二)结婚仪式正式开始

昌吉地区的回族婚礼一般要庆祝三天,每一天的活动都不同。第一天早上,新娘在家梳妆打扮,在家等候新郎来接。同时,女方家会派出两三个没有成年的小朋友带着红颜色的布,前往新房挂门帘。挂好门帘后新郎就可以去娶亲了,新郎通常会叫上十几位亲戚朋友一起赶往新娘家。这时在新娘家里,新娘坐在卧室里的床上,脚不能挨到地面上。脚不挨地的原因是新娘在这天嫁给别人,意味这从这一天开始她是一个新人了,这一天第一次落脚应在新房里,不能再沾旧房的地。卧室的门由新娘的朋友们把守着,等新郎到了新娘家,新娘卧室的门就会变成一个争夺的焦点。新郎必须要给足红包,新娘的朋友们才可能放行。接着,新娘准备和父母告别,新娘的父母要等到婚礼的第二天才可以再见到女儿。之后新郎抱着新娘上婚车,婚车开往新家。接近达目的时,还有一个“耍公婆”的环节。新郎的父亲母亲把红辣椒、蒜等用粗线穿成一个圈挂在脖子上当项链,有的把脸抹成红色。当打扮好的公婆亮相时,现场的气愤一下热闹起来。大家起哄让这对公婆拉车,把新媳妇拉回家里。到了家门口,新郎把新娘抱上新房,这时新娘的脚才可以落地。

到了新房,就可以举行念“尼卡哈”仪式了。“尼卡哈”意为证婚词,这是整个婚礼的核心环节,一般在新房的客厅举行。按照一般穆斯林的结婚习俗,阿訇坐在客厅最中间的位置,身旁是证婚新郎人和新郎父母,面对着新郎新娘。阿訇在“尼卡哈”仪式中,不仅要念《古兰经》的有关章节,还要询问新郎是否真心愿意迎娶新娘,同时也要询问新娘对这段婚姻的态度。当阿訇确定好两位新的心意时,尼卡哈仪式便算是达成了。但是依照昌吉地区的婚俗,新娘不能出现在“尼卡哈”仪式现场,新娘的心意要指定一个除父母之外的亲人传达。这位传达新娘心意的人物就被称为“卧曲利妈”,通常“卧曲利妈”由新娘的姑姑、姨姨等女性长辈担任。但有的新娘会选择自己的叔叔或舅舅担当这一角色,这时候就把这个称呼改为“卧曲利”。

在新房举行完“尼卡哈”仪式,宾客们就要移步到清真寺内的餐厅、其他饭店或者到新郎父母的家中准备用餐。正式餐前,会先上九个果盘,分别是九种不同的小吃,包括圣女果、瓜子、奶糖等等。正餐的内容每家都不太一样,但是昌吉最有特色的宴席餐是“九碗三行子”。这种宴席餐使用的盘子的大小和样式都是一模一样的,并且要把九碗菜摆成三乘三的正方形。这样,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三行,这就是“九碗三行子”名字的由来。这种宴席不仅摆法有讲究,而且上菜的先后也有规矩。一般先上四个角的肉菜,称为“角肉”。然后再上四个边的菜,其中对面的两碗菜,名称要对称,称为“门子”菜。两边“门子”菜的名称必须一致,但是用料和做法可以不同。比如东面摆的是丸子,那么西面的菜也必须是丸子。但是两边的丸子可以用牛肉和羊肉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配料。最后上中间的那道菜,一般放凉菜。

用餐快结束的时候,新郎和伴郎一起认女方家的亲戚。新郎的伴郎一起向女方亲戚鞠躬,互道“赛俩目”。随后宴席结束,婚礼的第一天也可以收尾了。

第二天早上,新娘的父母带着在家做好的“睁眼包子”去新房里,见女儿和女婿。之所以要叫“睁眼包子”,是因为按照之前的婚俗,包子里要洒上一把胡椒粉,包子的口感会非常麻,味觉被刺激之后,人也会清醒。但是现在,包的“睁眼包子”基本都是平常的馅儿了,寓意也变成新郎在婚后首次拜访新娘的父母。新郎和岳父岳母互道“赛俩目”之后,这套仪式就算是结束了。

第三天是新娘回门的日子,两位新人带着礼品回到新娘的父母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第三天结束以后,这场结婚仪式可以说是彻底结束了。

二、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在仪式中的互动与融合

昌吉回族婚礼中集中展现了当地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特点,其中最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回族文化与中国文化元素互动融合的仪式环节就是“认卧曲利妈”。

首先,伊斯兰的婚姻制度说到婚姻的全美必须以双方当事人的认可为前提,尤其强调女方的态度,父母不能包办。《圣训》上有记载:“不和寡妇商量就不能和她结婚,不经少女同意就不能和她结婚。”所以,昌吉地区回族婚礼必须要秉承伊斯兰教的婚姻传统。念“尼卡哈”时,阿訇必须要询问当事人的意见,这便是昌吉地区回族婚礼中认“卧曲利妈”习俗形成的伊斯兰文化渊源之一。

其次,认“卧曲利妈”又在另一个层面上体现了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汉文化的内涵,男尊女卑或者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像是这一习俗的另一只手,在潜移默化地控制着这场婚礼。使得新娘在参加念“尼卡哈”时都不能在场,其婚姻大事由父母或者说是由父母指派的“卧曲利妈”全权处理。再加上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外化为母亲不能送亲的习俗,母亲不能送亲就刚好给“卧曲利妈”可以在婚礼现场行驶父母权力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就是直接缔造出了一个“卧曲利妈”代替新娘参加尼卡哈的现象。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与《古兰经》规定的“尼卡哈”仪式相违背,这样做恰恰是符合了《古兰经》与《圣训》的精神。《古兰经》包含着辩证法的精神,它降到要求广大穆斯林履行“天命”时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要在符合当地风情的前提下,推广伊斯兰精神。昌吉地区的回族不仅耳濡目染的接受汉文化,又坚持一个穆民的信仰,这两股文化必须在这里共存,所以它们都要做出一定的牺牲。“卧曲利妈”代替新娘出席“尼卡哈”仪式,这样既符合了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又规避了儒家文化男尊女卑对新娘参加证婚环节的责难。

另外,在婚礼中,还有一个环节中展示了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重叠,那就是“彩礼”环节。依据伊斯兰教义规定:穆斯林的婚礼,男方需向女方给一定数量的礼金,这是尊重女权的一份象征物。《古兰经》里讲到:“你们应当把妇女的聘礼当做一份赠礼交给她们(4:3)。”而彩礼在我国汉文化是古已有之。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在那个时候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西周时确立并成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这是“彩礼”习俗的来源。这里所说的六礼,指的就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当中的“纳征”就是现在的送聘礼,也就是“彩礼”。结婚时男方给女方给彩礼的仪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谓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

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都规定了结婚时男方给女方家赔一笔彩礼钱。那么,这项仪式就不用再有什么变动了,就是一项硬性规定了。但是彩礼赔什么,赔多少钱,则有男女双方两家协商。

三、婚俗的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的对待婚姻的观念和态度也在发生着改变。另外,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此消彼长的较量,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过。昌吉地区近六十年的婚俗的变化,也印证了回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就是回族文化对于当地文化有很好的适应性。

此外,笔者于2013年7月在昌吉二六工军户村进行的田野调查也能够说明昌吉地区近六十年的婚俗变化。在军户村,笔者分别从三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那里了解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昌吉地区回族的婚俗特点,再结合2011年笔者参与观察昌吉回族婚礼中的婚俗现象,形成了以下的观点。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只是从两次田野调查的资料中总结出以下五种风俗变迁的现象,并不能完整得呈现出昌吉回族婚俗变迁的全貌。但是从这五点婚俗变迁中,还是能够清晰地看到昌吉地区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第一是择偶观念的变化,传统的择偶标准,对男方而言是女方的相貌和料理家务事的能力,对女方而言则侧重男方赚钱养家的能力。另外,还非常看重男女双方的,门宦是否一致。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视野的不断拓展,昌吉地区回族男女青年的择偶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对男女双方而言,对方的学历和家庭成长环境成为择偶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男女双方最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有了工作才有经济收入,才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最后,能有同样的信仰是最好的。就目前来看,回族和其他民族的通婚情况越来越多。

第二是择偶方式的转变,以前的婚姻大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桩婚事的确定,全凭媒人从中斡旋,双方的父母都不会面对面商量,更别提两位当事人了。现在的男女青年,婚姻的自扩大了很多。但是在形式上还需要一位媒人,现在媒人再无法掌握两位年轻人的婚姻大事了。

第三是择偶空间范围的变迁,以前由于交通、信息等条件不够通畅,导致择偶的范围比较有限。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网络之后,择偶空间都可以延伸到网络世界里去了。登陆各大相亲交友网站,全国各地的单身未婚人员都可以在网站上注册登陆,在上面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除了网络世界之外,现在交友的地理范围已经比过去扩大了很多。

第四是结婚聘礼的变化,在伊斯兰教义的规定,穆斯林男女成婚时应有一定的聘礼。按照经典上的规定,聘礼是赠品,数量多少依男方家庭经济情况而定。现在聘礼和嫁妆的种类以及数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而经济条件的变化反映到了聘礼的质量和数量上,比如高档服饰、黄金饰品、钻戒成为聘礼的必需品。

第五是仪式影响力的变化,以前在没有法律保障人们结婚权利的时候,举办了“尼卡哈”仪式就代表两人已经成为夫妻了。但是现在你昌吉地区回族青年是在婚姻登记之后才举行“尼卡哈”仪式,如果没有结婚证书则不能够举行宗教仪式。现在念“尼卡哈”已经成为回族婚姻的传统民俗行为。

四、结语

仪式是人类学文化研究的一个窗口,是我们了解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研究某个地区回族文化的特点,不得不先考察支撑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底座。费孝通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谈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多元统一体[9]。

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昌吉地区回族的结婚仪式中也显示出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混杂、联结与融合的过程。再加上回族的结婚仪式的目的是既要宣告新生,也要求得真主的许可与祝福。通过本文能够体现出体现回族文化丰富多彩和灵活多变的特点。

本文论述的昌吉回族婚礼仪式的过程,较为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婚礼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具有一定的地方性色彩,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性。笔者通过一系列的解析,展示了婚礼过程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重叠部分与相互妥协与融合的部分,揭示了当地回族生活与宗教生活相互融合的多样状态。

[参考文献]

[1]汪平.宴席曲《送大哥》在西北回族地区的流变.音乐创作[J],2009(04).

[2]史春燕.浅谈山东张秋镇回族穆斯林的结婚仪式.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J],2012(08).

[3]张继文.两大文化脉络影响下的回族婚服特征探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J],2007(04).

[4]穆天乐.当代北京牛街回族婚姻习俗变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5]曹志斌.散居回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6]杨文笔.宁南山区回族“吃茶“的人类学观察――红岸村田野调查研究.民间文化论坛[J],2010(10).

[7]刘婷.郑州回族婚俗变迁与现代化[D].河南:河南大学,2011.

[8]闫国芳.昌吉地区回族婚礼中的认“卧曲利妈”习俗.昌吉学院学报[J],2004(10).

第12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 婚俗礼仪 差异 原因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5-02

文化是人们生活积累的产物和社会现象,它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范畴。由于中西方历史背景和不同,导致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差异。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它会影响学习者的交流。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当中不可忽视的还有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婚俗礼仪的分析,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有利于教学。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沿传下来的文明规范。婚俗礼仪是文化风俗的一部分。对中西婚俗文化的独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是研究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更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中西方婚俗礼仪差异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的嫁娶观和相应的婚俗礼仪,中西方在订婚习俗、婚礼仪式及婚后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中西方订婚习俗不同。

说到中国传统订婚习俗,从迎亲到归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回娘家”)有二三十种礼节。其中尤其要提到的是“六礼”, 它最早见于《礼记・昏义》。每一项礼仪都有严格的标准,是中式传统婚礼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否则就会被称为不懂礼数。 纳采即六礼之首,就是现在说的“提亲”,男方托媒人带着礼品到女方提亲,女方答应提亲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纳吉是指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纳征,亦称纳成、纳币。要纳聘财成婚礼。下聘礼大聘叫作下大茶,在古代婚姻中茶礼是不可免的。订婚所下的茶叫订茶,男方要行茶下茶,女方吃茶受茶,所送礼金称茶金,女方受聘前叫待茶。纳征后婚姻关系便确立了;请期即男方通知女方成亲迎娶的日期;亲迎即正式的迎亲、举行婚礼。

而西方的整个结婚过程由男方的求婚开始。传统婚俗习惯中,女方会举办一个订婚宴会,由新娘的父亲主办,旨在告诉亲朋好友新人要结婚了这个喜讯,这是促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步骤。订婚典礼与结婚典礼比起来气氛要轻松许多,会有重要的人物(比如家长,认识男女双方的朋友等)进行演讲和敬祝酒词。

(二)中西方婚礼仪式不同。

中西方婚俗礼仪突出不同之处,体现在婚礼上。在现代中国,占主要地位的还是传统的礼仪方式。中式传统婚礼是人前的婚礼,热闹、隆重而喜庆。而西式婚礼是神前的婚礼,神圣、安静而唯美。

1.婚礼服饰不同。

在举办婚礼时在穿着方面很讲究。 中式传统婚礼具有典型的中国风色彩。中西方审美观与习俗的差异决定了婚礼服饰的不同。西方的婚礼服饰华丽、颜色大胆;中国的婚礼服饰,则体现了传统、朴素、保守、含蓄的特征。在中国文化中,红色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它是中式婚礼的主色调,象征着吉祥如意,预示在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西式婚礼则以纯洁的白色为主,白色婚纱始于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礼,是纯洁欢庆富贵的象征。

为了有一个好彩头,新人白头到老,在中国新娘出嫁时,从内到外要穿新衣新鞋,预示新生活的开始。而在西方,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旧” 代表着新娘结婚之后还会和娘家保持联系,有的新娘穿上母亲甚至祖母的婚纱,预示着可以从长辈那里传承好运;“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象征新生活; “借”指从一个婚姻幸福的朋友那里借来,预示着朋友的幸福婚姻也会带给新人好运。“蓝”指则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

2.婚礼举行地点不同。

在中式传统婚礼中,婚礼通常和婚宴一起举行,举行婚礼的地点大都是在男方家。中国婚姻所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为使女性归属于丈夫所在的家庭。婚后女方要住在男方家以尽为人妻为人媳的职责,比如照顾公婆,相夫教子。中式婚礼主角可以说是两个家族,而西方大都信仰基督教,人们希望自己在婚礼上得到上帝的见证及祝福,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主婚人是神父。西式婚礼主角是一对新人。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新娘挽父亲手臂进入教堂;父亲把女儿的手交到新郎手里,象征着把女儿交给了他。牧师致词、新人宣誓、交换戒指、祈祷、咏唱诗歌等,而并没有新娘寻求其他亲友接纳的过程。

3.婚礼程序不同。

中西方婚礼当中的行礼仪式因为各自不同的而存在着差异。中国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中国传统婚礼邀请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的担任司仪。中式婚礼是三拜九叩的拜堂大礼,婚礼中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主要的程序是行三大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新人以这三拜表示礼成,表示说他们已经传承了天地的旨意,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认可正式结婚。而西方信仰基督教的居多,他们由神父或牧师来主持婚礼,宣布他们婚姻的合法性。礼仪上更是尊重信仰,在上帝的面前许下誓言:“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还是坏,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彼此相爱、珍视,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表示忠于彼此的爱情与婚姻,相互交换戒指并亲吻对方后表示礼成。

从婚宴上来看,婚宴是婚礼当天答谢宾客举办的隆重筵席。传统婚礼后新郎会由家族长辈带领,一一向前来参加宴会的宾客敬酒答谢,而新娘回洞房休息。西方婚宴比较自由,多采用自助餐的形式,有的还会举行舞会。

(三)中西方婚后习俗不同。

中式传统婚礼过后,新人三朝回门,它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女方会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方家长陪饮。女方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这就是回门宴。

与中国传统婚礼相反,西方的新婚夫妇们在婚礼过后离开家人朋友乘车出发度蜜月。这种习俗起源于英国,在古代条顿族盛兴“抢婚”这一习俗,为了防止新娘被抢回去,新郎婚后立即带着新娘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新人会喝一种用蜂蜜制成的饮料,连续不断地喝满一个月,因而叫作“蜜月”。

二、中西方婚俗礼仪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婚姻制度起源的历史背景不同。

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中式传统婚嫁礼仪带有很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它的缔结是以宗法秩序为准则,以儒家“阴阳尊卑”学说,尤其是董仲舒之后的儒家思想为依据,并贯穿于一整套婚姻仪式中。在中国传统婚礼中,男女结合讲究“天作之合”、“门当户对”、“合八字”,起主导作用的几乎都是男方或家长。古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说法。

在婚礼行礼过程中,新人站立位置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则,这也是男尊女卑社会观念的体现。而西方婚礼与传统的中国婚礼恰恰相反,这来源于古代的一个传说,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免得被别人抢走。

在中式传统婚礼仪式上,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高堂”就体现了在婚姻关系中父母意见的重要性,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非常强调家庭,儒家观念中的的家庭是社会的微缩版,其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系,就是社会中统治阶层对下层的关系的映射。

而西方国家,例如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各国的婚俗仅形成于千年甚至百年前,这种时间上的跨度决定了中西方婚俗礼仪之间存在差异。西方国家中,亚当和夏娃的婚姻故事是西方婚姻的起源,它让婚姻披上了宗教神学的神秘面纱,宗教的产生把西方婚俗礼仪推向了文明化进程。在以《圣经》为绝对权威的基督神学影响下,西方人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以及人权神圣不可侵犯。西方婚姻重视个人自由意志,强调人的理性选择。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福利,履行婚姻就是遵循上帝的旨意,他们借婚姻体验神的爱和生命的奥秘,体现神与人所立的盟约,女性享有独立人权,男女交往是自由的。

(二)中西方信仰的宗教观念不同。

各大宗教对中西方婚俗礼仪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不同的的影响下,婚礼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拜天地,这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人信仰佛教,“拜天地”体现了人们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宗教哲学,表明新人将自己的终身大事告于天地,希望得到天地的祝福。又如“六礼”当中的第二礼――问名――双方交换八字,依照“八字命相说”,寻求与自己八字符合的配偶。这就是道教“五行八字”对婚俗礼仪的影响。

西方信仰基督教者居多,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的,所以应该在神的见证下举行婚礼。婚礼必须在教堂举行,婚姻才得以成立。西方的婚礼由神父在教堂里主持,婚礼上的每一个程序如祷告,经文诵读,婚约问答,誓约,交换戒指等都有着特定的神学意义。

三、总结

通过以上中西婚礼习俗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神圣的,源远流长的社会制度对中西婚礼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婚俗礼仪仅仅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小方面,并不能代表和揭示所有中西方文化差异,但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对我们学习中西方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了解中西方婚俗礼仪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应该引起语言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潘文晋.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3期

[2]曹明逸.体验西方礼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