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

时间:2022-09-25 09:00:06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范文1

一、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历史背景和总体概况

戏曲茶楼在性质上属于茶楼或茶馆的一种类型,它是把民间的戏曲文化与茶文化结合起来,让客人在饮茶的同时欣赏戏曲表演,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在宋代,民间艺术就进入了茶馆,有艺人、艺伎在茶馆吹拉弹唱,地方戏曲也常在那里表演。清代中叶以后,说唱艺术已经成为茶馆的一项主营业务。但是在这一时期,此类茶馆的主营业务依然是饮茶,只收茶和茶点的钱,戏曲虽然在茶馆兴盛,但也不过是其附庸之物。二十世纪上半叶,戏曲和茶馆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些茶园、茶馆成了戏园的代名词,是人们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当时有许多名伶在茶馆献艺,吸引了众多茶客和票友,如在当时作为河南省会的开封市,就有着许多茶园以戏曲表演为主。此时这些茶馆的主营业务已经不再是茶,而是戏曲大餐了。当代,“戏曲茶楼”或“戏曲茶馆”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一目了然地揭示出这一类型的茶馆是以戏曲表演为主体、饮茶为辅助的。茶客来到戏曲茶楼不为饮茶,不为谈事,只是为了在此听上几段自己喜爱的戏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丰富之余,必定会寻求精神家园的满足。戏曲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积淀,在民间拥有着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在河南本土,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常常能听到一些戏迷饶有兴致地在农家小院或者公园唱着戏曲,且周围必定会有许多人观看聆听。这也就说明了传统地方戏曲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依然有强大的市场。然而,城市不比农村可以接连好几天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搭台唱大戏,加之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活节奏较快,故居住在城市的戏迷们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来观看戏曲表演。所以,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大小小的戏曲茶楼、茶座便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城市中应运而生,满足了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开辟了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而郑州市作为河南这一戏曲大省的省会当然不会例外。郑州市与河南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相比,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戏曲资源优势,因此也是河南省最适合开设戏曲茶楼的城市。首先,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处于中原的核心地带,凝聚了中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最能代表河南的形象。其次,郑州市拥有丰富的剧种,数十种河南地方戏、豫剧的五大流派及其几大调都在郑州汇聚,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码头”。再次,郑州市是河南省剧团和专业演员最多的城市,它拥有省市级豫剧团和曲剧团共七个,公立的戏曲学校两个,专业戏曲演员众多。最后,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是旅客们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方便吸引热爱河南地方戏曲的外地人来到郑州感受本地的戏曲文化,加之郑州本地也有众多戏曲爱好者,使得郑州戏曲茶楼有着相对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市场潜力,这一点也是众多优势中最为重要的。据调查所知,郑州市第一家戏曲茶楼于1993年由一位台湾同胞开设于二七广场附近的大同宾馆,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几个月,但它标志着郑州市的戏曲茶楼进入了开始阶段。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之间的七八年时间是郑州市戏曲茶楼最为兴盛的时期,先后有近百家戏曲茶楼在郑州市开设,而在2000年时,曾有五十多家并存。然而近几年戏曲茶楼却趋于平淡,不少茶楼关门歇业,还有一些在继续维持,但也只是惨淡经营,形式不容乐观。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郑州的戏曲茶楼有着令人欣慰的发展前景。因为戏曲茶楼已经在郑州市扎根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展示河南戏曲文化一个重要的窗口,具有坚韧的生命力。据统计,目前郑州现存的戏曲茶楼有三十家左右。其中高档的约有十家,主要分布在管城区、金水区和二七区的繁华地段;中低档的在十五家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原区和惠济区这些离市中心较远的区域。高档和中低档戏曲茶楼在受众群体、内外部设置、演员、演出形态、消费形式、消费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总体来说:高档的戏曲茶楼定位较高,茶客的经济实力较强,所以要选择繁华地段,打造优雅环境,这必然也导致其成为高消费场所,进而对演员的个人素养和唱功也会有较高要求,而中低档的与高档的相比就有着较大反差。郑州市戏曲茶楼主要的营业时间是晚上,而白天则处于歇业状态,这是因为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可以使白天忙碌的茶客们晚饭后在此得以缓解、释放。

二、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价值

郑州的戏曲茶楼“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行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是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之一。河南本土戏曲在这里上演,使郑州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它的优点和价值上。

第一,与剧场相比,其演出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剧场演出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是一个固定的、完整的剧目,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观众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方可观看,且每次只能看一个剧目,观众一旦到了剧场没有选择演员、剧目的权力,只能听从剧团的安排。而戏曲茶楼在演出形态和演出方式上与剧场有着较大不同。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商业气息浓厚、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满足客人需求是其最大的服务宗旨。所以,在这里茶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根据点戏单点某几位演员的某几出戏,茶楼就会及时进行演出,其随机性、灵活性比较大。在这里观众每天可以在此听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戏曲片段和各种剧种,这也正是戏曲茶楼十几年来依然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了当下的娱乐形式,既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河南地方戏曲是世世代代河南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在中老年人群中依然备受欢迎,所以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正为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郑州的戏曲茶楼不讲求气派豪华,而是追求简单大方。茶楼的空间面积一般都不大,可容纳五十至一百人。在内部布局上,前面有一个古雅明亮的戏台,旁边坐着乐队,后面摆放十几张简单的桌椅,使客人感受到场面的温馨,近距离的观看自己喜爱的戏曲。有的演员还会走进观众与其攀谈,使得演员和观众没有在剧场时的距离感,侧面上再次加深了戏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以还原于民间。一些茶客本身就是戏迷,他们有时也会按捺不住,主动上台献唱,乐队也会予以伴奏,而茶楼是不会像茶客收取伴奏的费用,只要茶客高兴就好。

第三,为专业剧团演员和业余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改善了许多演员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来,河南政府出资扶持本地专业剧团发展,开展了“送戏下乡”的活动,专业演员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收入。可是前些年,戏曲因受到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强烈冲击,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其演出都极少有观众,许多县、市级的中小剧团因没有经费扶持,没有收入来源,演员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最终纷纷解散,其演员也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郑州的戏曲茶楼吸纳了这批演员,给这些从剧团走出的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因为面向市场,所以必定会有竞争,这就使得演员们不断学习、锻炼、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唱功及综合素质。演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传承者,所以,演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对弘扬、革新中原戏曲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第四,代替剧场或剧院成为外来人士欣赏河南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豫剧在全国是第一大地方剧种,南到台湾,西到,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专业的豫剧剧团,无疑是河南地方戏曲的骄傲,也是河南文化的重要特色。戏歌《烩面好吃豫剧好听》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词:“没看过豫剧你不能算到过河南,没吃过烩面你不能算来过中原。”在现今旅游业兴盛的形势下,拥有着豫剧和烩面两大最具河南地方色彩的旅游资源的郑州,对外来游客具备着一定的吸引力。由于当今剧场经济发展不景气以及其定时定场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外来游客提供精彩的演出了,而戏曲茶楼以其独特的戏曲文化、资源优势和自由性,恰好弥补了这个缺失。来河南旅游的人们,为了欣赏最精湛的豫剧,感受河南地方戏曲的魅力,最好的选择场所就是郑州的戏曲茶楼。第五,有利于借助戏曲向大众传播重情重义、惩恶扬善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常识。俗语有云:“黄土厚,黄土黄,黄土里长出了梆子腔。”中原戏曲诞生于民间,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其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和所蕴含的惩恶扬善的教化思想,都典型地体现着中原民众的审美心理和群体性格。河南戏曲无论是传统戏还是新编古装戏,都以历史题材居多。而这些脍炙人口的戏曲在郑州市的戏曲茶楼长期上演,使人听后酣畅淋漓,有着自己的善恶评判,同时也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

第六,在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为中原戏曲文化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适宜的道路,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又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多元化的时代,改变观念、开拓创新才是长久发展之计,传统文化更是如此。郑州戏曲茶楼将传统的地方戏曲置身于广阔的市场之中,与影视、流行歌曲等进行较量,为戏曲的保护传承开辟了一条重要道路,同时也有利于使其不断革新,增加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以更好更长久地发展。郑州市戏曲茶楼作为中原戏曲文化与当代市场经济结合发展的一个案例,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河南乃至在全国的戏曲茶楼中都具有典型性。虽然目前其经营现状不如前些年,但它依然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和市场潜力,其发展前景依然令人期待。然而当下社会各界对其关注较少,很少有人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如果郑州的戏曲茶楼能引起多方重视,并投入相当的财力、物力、精力扩大宣传、改革创新,不断开拓其市场,最终将其打造成一个在全国都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那么这对于保护、传承、弘扬中原戏曲文化,提升中原文化的价值内涵,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璐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戏曲文化范文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同样很有必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茶文化的蓬勃和繁荣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实力的壮大。在全球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与各文化之间的联系都十分紧密,戏曲艺术与茶文化在文化“无界限”的趋势中将彼此紧密在一起。本文将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面临问题出发,分析和探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戏曲艺术融合的基础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戏曲艺术;茶文化;融入应用

随着“十”提出的“五位一体”方针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摆上十分重要的台面,无论是新兴的文化还是传统的文化都予以积极的保护和发展。茶文化在民间已成为许多地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过程中,民间曲艺的蓬勃也使得茶文化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在茶文化这项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艺术中,人民群众已成为推进文化认可和文化间的融合的主要力量。如何深入地推进戏曲艺术在茶文化中的应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是值得大家关注和认真思考的。

1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茶文化起源和兴起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唐代茶道的兴盛,宋代茶艺的风行,明代茶风的新兴,清朝茶馆的遍地林立都记录着茶文化在中国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虽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却经久不衰。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生理需求、一种生活需求,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一种生命的追求。近年来,中国茶文化更加迅猛发展,许多文化人士和“爱茶”的民众都投身于茶文化活动中,不仅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事业发展,使得中国茶文化得以迅速弘扬,还将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我国,茶分六大类,即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而且品种、品牌也十分繁多,像安溪铁观音、乌龙、祁红、白牡丹、云南普洱茶等等。在我国,茶种植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云南等等地区都有茶种植,茶文化随着茶种植和人们对茶的喜爱也在不断繁荣。

2茶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2.1茶文化专业人才的问题。

在茶文化的研究中,由于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从事职业类型不同,这就给茶文化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带来了严重的障碍。通常而言,茶文化的专门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像历史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化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茶学、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如果没有这些专业的知识作为茶文化的基础和底蕴,仅仅凭着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是不够做好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的。在茶文化行业领域内,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正从事茶文化行业的专门人士。

2.2茶文化的真谛慢慢流失。

在很多场合,茶和茶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官方的客套或者是人们生活交流的一种道具,这俨然已经违背了最初茶文化的真谛,成为附庸风雅的代名词。许多人士认为茶文化太“普通”了,以至于对茶文化的含义已然忘却。

2.3茶文化的渐渐“孤立”。

茶文化历史悠久,但长久以来,讲究自身的文化特性,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并不密切,特别在近代以来,由于当时政府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茶和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孤立”。在当今全球化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孤立”的文化往往会使得文化依然“原地踏步”,慢慢落后甚至于被淘汰。因而,必须加快文化间的融合,特别是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比如说与戏曲艺术的融合。

3戏曲艺术对于茶文化融入的可行性

3.1文化可行性。

无论是作为戏曲艺术,还是茶文化,二者都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质“标签”。曲艺具有优秀的文化底蕴,有的种类已经进入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茶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程中也带有很多“瑰宝“。戏曲艺术和茶文化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背景,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背后赋予的是历史和人民的喜爱。在文化领域,讲究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吸收,在文化领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得文化的发展更具有特色性、层次性、丰富性。因此,在戏曲艺术和茶文化中,同样也可以彼此间进行文化间的交流。

3.2经济可行性。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的不断开放,经济发展的竞争性也随之越来越大,因而出现公司的破产和兼并,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公司的重组,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而言,独自的戏曲艺术还是茶文化都难以抵御住其他行业产业的压力,而产业链条化能够推进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走向集约型产业化道路,谋求经济上的合作,同样也符合当今各行业、各企业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为了更好地在经济发展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余姚市进行茶文化推广时结合“姚剧”,嵊州市进行茶文化推广时以“越剧”为推广手段,通过传统的茶文化与戏曲艺术的有机结合,能够带动茶文化经济产业链的兴盛,同时茶文化的“绿色效应”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3.3政治可行性。

在我国的很多传统的文化类别中,很多有地位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由于自身的政治法律因素被国外“强掠”走,诸如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被韩国在国际上抢先占有。为了避免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融合,从国家层面、从政府角度看,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保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中国人民心中的文化“中国梦”,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3.4社会可行性。

戏曲艺术在我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传唱、所喜爱着,茶文化同样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交流中都被广泛地使用,因而,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而言,二者在人民群众心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分量,有很深远和广大的群众基础。对于二者的文化交融,自然也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能够更加丰富,艺术和文化形式更加充实多样,文化节目的举办内容也能更加精彩纷呈。

4实现戏曲和茶文化融合的应用途径

4.1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国家和政府部门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对文化发展同样具有导向作用。因而,国家与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重视力度,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融合可以给予政策上的一定程度的倾斜,提高对戏曲艺术文化和茶文化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让戏曲艺术文化在茶文化产业中能够更好发挥作用。同时,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启动戏曲艺术文化中和茶文化中的法律立法工作,保证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融合有一个合法健康的法律环境,在日常的执法过程中应该做好法律监管工作,维护正常的文化秩序,并给予群众正确的文化舆论宣传导向。

4.2文化经济的产业化。

在现代经济环境里,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着决定作用,因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要实现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促使戏曲艺术在茶文化中的融合,会有更多的企业和团体支持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走向产业化道路。比如说,当地丰富的茶文化,可以结合当地有特色的戏曲(越剧、豫剧、黄梅戏等等)形成文化表演艺术公司来进行演出和宣传推广,这样形成演艺或者文化产业,以经济效益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反过来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形成一个健康的经济产业链。

4.3引进文化人才,促使文化的创新。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文化和茶文化,在文化形式和文化发展或在某些方面、某些内容上与文化发展的潮流趋势不相符合,应该创造有利条件,包括提高人才待遇条件、人才发展机遇、人才保障机制等吸引和留住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有独道见解与知识技能的人才,有一套成熟的发掘和引进、培养文化人才的模式。对于人才的引进,要更加注重发挥引进人才对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戏曲艺术和茶文化可能对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吸引力较少,因而,对于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必须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当今社会包罗万象,网络技术日益发达,传媒条件日趋先进,因而对于文化的先进性要求更高,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更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使之能与时俱进,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让更多的年轻人也能理解、接受、喜爱。

4.4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人们群众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就如戏曲艺术、茶的各种文化都起源于普通人民之间。民间艺术的文化更能托起文化发展的“平台”。比如说赣南的“采茶戏”,就是以采茶为原型,通过采茶场景的描绘,对采茶工的肢体动作的形象刻画。“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一带,当地生产茶叶,每逢生产季节,采茶女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后来对采茶的山歌和采茶灯结合起来,便慢慢形成了“采茶戏”,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作,因而深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喜爱。“采茶戏”就是对戏曲文化和茶文化融合的最好说明。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以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报刊杂志为平台,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热情参与到“玩”戏曲艺术、“玩”茶文化之中。

5结语

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许多传统文化甚至得不到关注和保护逐渐消失。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这样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要予以重视和保护,要不断加快戏曲艺术在茶文化中的深入和融合,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保护机制,不断创新戏曲艺术和茶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在党和国家“不断深入推进改革”的大背景下,让茶文化产业和戏曲艺术文化产业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积极“改革”茶文化,让戏曲艺术在茶文化的融合中更加“发光发热”,实现更多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作者:桂斌 单位: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学政,苏祝成.具有文化特质功能型农业的发展模式:以茶文化与茶产业为例[J].浙江农业学报,2012(1):146-147

戏曲文化范文3

长时间以来,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戏曲理念在广大群众的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现阶段,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但发展的速度明显降低,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地步。因此,必须加强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二者可以更好融合。

关键词:

戏曲文化;群众文化;融合

在较大的范围内,传播优秀的戏曲作品,可以为广大群众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使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对精神文明与文化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群众文化还能够为戏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但现阶段的戏曲文化并未朝着预期的发展方向发展,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没有深入融合。所以必须对此种情况加以重视,确保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

一、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相融合的作用

1、基础群众性

中国的戏曲文化最早出现在民间,基础群众性特点始终贯穿着戏曲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在新型文化的大背景下,群众文化中的戏曲文化常常受到群众的误解,但也有一些群众认可其基础群众文化特征的存在。

2、独特的地方性

在中国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地方性特点。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地方性特点的文艺活动的市场较广阔。基于此,中国的戏曲文化的契合性十分强。中国的每一个省份地区均具有地方性特点的戏曲,相关戏曲在产生与发展中,和地方文化特点紧密相连。因此,此种戏曲文化的地方性特征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前景较好,极易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效融合。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通过此项工作的有效应用,促使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通常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群众文化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中国每一个地方的戏曲文化均处在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中。通过此项优势的有效利用,把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融合,能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促进作用。

二、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效融合的方法

1、普及戏曲活动

人们可以通过戏台上表现的戏曲活动,获得传统艺术的审美体验,能够体验人生的百态,感受人生的智慧,掌握立身处世的方法。根据此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优秀的戏曲文化大力传播,能够使群众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人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戏曲活动的大力普及,使戏曲艺术逐步融入至基层群众生活中,除了能够使大众戏迷的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以外,还可以培养大批的优秀戏曲人才,并且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可以在社区中开展戏迷票友会与戏曲知识讲座等,还可以定期组织戏曲艺术节,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戏曲艺术得到有效的交流,促使群众文化品位的逐步提高,对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戏曲艺术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表现形式。相对于城市而言,对其充分的传承与保护,能够促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对城市文化底蕴的加深也具有促进作用。

2、扩大戏曲的传播途径

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人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青少年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每一种表演艺术如未得到年轻观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参与,其生命力是很有限的,其发展前景也让人堪忧。高等艺术院校做为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青少年艺术教育以及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加强对戏曲艺术的推广与普及。例如,越剧做为浙江省的主要剧种,越剧艺术在浙江具有较长的历史,同时,也存在较多的群众性戏曲文艺队伍与戏迷票友。浙江省及周边省市的高等艺术院校也不少,如果把越剧艺术融入至高校文化课程的研究,开设关于越剧特色的课程,对越剧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文化部门需要重视和高校间的合作,选择部分试点学校进行“京剧进课堂”活动,还可以加强戏曲院校和地方文化馆的合作。例如,可聘请一批戏曲学院的优秀老师,做为越剧课程的任课老师,和基层文化馆联合进行越剧课程的研发工作。

3、地方戏曲文化传承的有效发挥

较多西方艺术形式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涌入中国,对民族艺术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一些人对外来艺术形式的喜爱与热衷,不应持反对态度,但也不能对本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有所忽视。如若只是痴迷外来文化,忽视或者轻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那样就会是我国文化的悲哀,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中国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中,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典型教训就是特色文化的消失。“和国际接轨”的目的在于秩序以及制度的相关范畴,并不是体现在文化的统一。从古至今,如果艺术与群众脱离,势必会出现无源之水的现象,戏曲艺术也一样。所以,必须为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电视、电影等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人们能够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文艺演出,但在地方民歌的前提下形成的地方戏曲,在群众中的艺术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于几千年来产生的民俗习惯决定的,广大群众不可能与地方戏曲脱离。我国民俗十分重视乡情,在乡音的前提下产生的戏曲旋律,很容易上口且印象深刻。所以,长期流传在民间的地方戏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广大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现阶段,地方戏曲的专业性相对较少,但民间的半职业剧团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和专业剧团一同在城市与乡村间活跃,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具体需求。地方戏曲可以在长时间以来经久不衰,这和广大地方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存在密切联系的,综上所述,地方戏曲在群众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确保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确保传统戏曲文化的持续发展,还能够确保群众文化的有效实施,达到双赢的效果。因此,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具体、高效的融合工作,也是文化大前提下应该有效完成的工作。

作者:施东旗 单位:台州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刘小英.浅谈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4,(20):21.

戏曲文化范文4

[关键词]中国戏曲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文化发展

一、戏曲音乐发展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而戏曲音乐是戏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中国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为特征的。其发展历史悠久,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

在现当代,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品种,对戏曲音乐旧瓶装新酒、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抢救、改善、发展、创新措施是音乐文化行为的重要方面。

二、戏曲音乐文化内涵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及色彩。

戏曲音乐是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凡能流传下来的戏剧大都有优秀的剧本,又有美妙的音乐。

三、戏曲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路应昆教授提出,从“腔依词”和“活腔活唱”为特征的南北曲,到无格无律的明代民间土腔俗调和清代“乱弹”的兴起,意味着戏曲音乐大的解放。

戏曲音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地方性戏曲音乐的发展、走向的理论探讨,近几年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作曲家对戏曲音乐的创作不断尝试和探索;戏曲音乐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戏班子、剧团等文艺团体对戏曲音乐与表演在结合形式也在进行开拓和创新;戏曲音乐的文化现状目前是比较值得欣慰的,但是,戏曲音乐应该在发展中进行大力推广。

四、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戏曲音乐的传承

(1)大众戏曲音乐与基础戏曲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音乐无论是在音乐表现形式,还是音乐语汇的运用上均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采用这样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学校戏曲音乐教育可以明确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传统音乐素养的教师,对调动各方资源配和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专业戏曲音乐人才的培养

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培养戏曲音乐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一方面,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没有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对音乐上的投入不够。一个剧种如果没有音乐人才接班,这个剧种的前景让人担忧,所以戏曲音乐创作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戏曲音乐的传承离不开发展,而发展也离不开传承,传承也必须有新的创造和突破。发展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保留其特色与精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意义。理清传统承继的脉络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也是发扬传统的前提。面对文化裂变的时代,戏曲音乐必须寻求发展。而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

2.创作思维的多元化

(1)继承与开放的结合。在不损伤本民族审美观念和不失本剧种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将戏曲音乐现代化,可以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另外,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与动画。可以保留经典唱段,压缩冗长部分,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乐中加入适当现代元素,二度创作和录音,这是戏曲音乐与动画结合中的创作手法。动画使戏曲更具活力与动力,加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二者的结合具有无限魅力。打破传统乐队作伴奏方式进行创作上创新,加入管弦乐队伴奏等手段,同时,对戏曲音乐特色乐器,打击乐的运用予以保留。在演唱中,在戏曲片断中加入合唱,伴唱等手法,从而使戏曲中的人物表现力,气势渲染力得到加强。

(2)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纵向”是指继承戏曲音乐本身的优秀传统;“横向”是指多方借鉴,广收博采。事实上,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思维上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由来已久,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也在纵向继承京剧音乐的基础上,横向借鉴了汉调音乐中的[南梆子]、[四平调]等精华,丰富了京剧音乐;程砚秋甚至在京剧《锁麟囊》中,借鉴了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珍丽梅唐娜的歌唱,可以称得上是横向借鉴的典范。

(3)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既可以居高统观全局、掌控大势,又可以抓住各环节之间各个链条,从局部上强化各自的特长。

3.创作方式多样化

(1)创作技巧的创新。戏曲音乐的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具挑战的任务。如果说,创作思维的创新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软件系统”的话,那么创作技巧的创新就是这项系统中的“硬件系统”。换言之,思维创新是无形的,而技巧创新则是有形的,是思维创新的具体落实与有效载体具体而言的,戏曲音乐创作技巧的创新,主要可以从旋律的创新、声的运用和配器的运用来体现。

(2)唱腔旋律的创新。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而旋律又是唱腔的灵魂,也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旋律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关系组织起来,塑造出感人动人的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唱腔旋律具体表现在旋律因素的创新、板式的创新、流派的创新等方面。在戏曲音乐中,唱腔音乐的创新是戏曲音乐创作的关键。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旋律的创新、拖腔的创新、板式与节奏的创新、调式与调性的创新、板式结构布局的创新、各行当之间不同唱腔互相转换的创新,演唱形式及伴奏形式以及伴奏乐器的创新,等等。

事实上,戏曲音乐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也是在继承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的结果。无论哪一种地方戏曲音乐,都是通过不断吸取其它剧种唱腔的精华而成长壮大的。所以,要想我国戏曲音乐发扬光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继承传统,在创新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田同旭.论古代戏曲音乐的形成和民族文化融合.山西大学学报,2007,(9).

[3]赵宇.戏曲音乐发展初探.2008.

戏曲文化范文5

2016北京戏曲文化周落户丰台,缘于丰台深厚的戏曲底蕴。丰台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王国维在其《戏曲考源》开篇就明确指出戏曲起源于金元杂剧,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市考古学会会长齐心也曾指出,丰台区是金中都所在地,金中都就是金代戏曲文化中心。因此,丰台也被业内公认为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

众所周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世俗文学、影视文化、网络游戏逐步成为大众主要娱乐消闲方式,包括戏曲文化等在内的一些传统文化受到冷落,面对如此形势,“梨园之乡”丰台重塑戏曲文化这张新名片的底气何在?

戏曲文化还有吸引力吗?

曾有专家指出,中国当今戏曲的生存境况除了京剧和昆剧等外,其它剧种已遭受冷落,处在边缘化尴尬之处境,甚至一些剧种已经消亡,一些剧种濒临灭绝,大多数剧种境况欠佳,观众减少。种种迹象似乎表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包括戏曲在内的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很显然,要传承发扬中国戏曲文化,摆在丰台面前的最大课题是,在现代文化异彩纷呈的今天,传统的戏曲文化还有没有吸引力?

2012年,丰台用了近一年时间对北京传统戏曲行业现状和北京市传统戏曲消费市场进行了详细调研,重点对北京传统戏曲市场发展现状、演出剧院发展、戏曲剧团发展、戏曲从业人员情况及戏曲消费者等进行了摸底论证。

调查的结果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料,北京市主要演出传统戏曲的剧院有25家,形成了二环戏曲圈和前门戏曲圈两大戏曲聚集区。数据显示,2009至2011年北京市各类剧院传统戏曲演出场次分别为3194场、3523场和3878场,2011年北京市传统戏曲总销售收入为15957万元,是2009年全年销售收入8410万元的近两倍。2011年4家大型剧院传统戏曲收入达到12743.5万元,占北京市当年总销售收入的79.9%,大型剧院具备较强市场影响力。预计在未来几年,北京市传统戏曲行业格局将保持不变,仍将维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上座率的不断提高和演出场次的增加。

通过结合调查分析后,丰台区得出结论:戏曲文化在北京仍有较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力,但北京乃至中国目前尚无一条传统戏曲文化商业街,即一个集传统戏曲的演出、主题茶馆餐饮、戏曲文化宣传、戏曲商品及周边工艺品、汉服、京味民俗、古建筑以及配套商业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文化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商业空间。丰台区打造戏曲文化中心的构想自此形成。

戏曲发展要汇集“新人气”

打造戏曲文化中心,丰台的设想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并将其集聚发展,关键还在于丰台是否有足够的戏曲文化人才支撑戏曲中心的发展。

丰台戏曲发展历史悠久,戏曲资源密集,辖区内的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北京唯一的戏曲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全市12个主要戏曲院团中有4个在丰台。不仅如此,戏曲文化在丰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区内有和韵京剧团、小井村隆韵戏迷社等各类戏曲群众社团60余家,多年来戏曲文化在丰台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发展,是名副其实的“梨园之乡”。丰台戏曲人才梯次结构合理,人才荟萃,1200多人的从业人员中梅花奖得主就有24人。

更重要的是,在传统戏曲面临遭受多元文化强烈冲击、戏曲艺术传承后继乏人困境下,丰台区教委高度重视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确定了以戏曲教育为抓手打造戏曲教育特色的发展战略。

自2008年以来,丰台区积极开展中小学生京剧进课堂活动,赵登禹学校和西罗园五小作为市级试点学校率先进行京剧普及活动。2014年以后,丰台区通过北京市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美育发展项目和统筹购买学校社会服务方式,与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高校、专业院团建立合作关系,扩大戏曲教育基地校规模,开展普及教育与社团指导活动。2015年北京市开展中学京剧地方课程实验项目,丰台区有17所中学参与。

目前,丰台区共有50多所中小学开展戏曲教育,其中有13所开设了戏曲课程,东高地教育集群开发集群京剧课程,万泉寺小学连续7年开展“戏曲进校园”项目,研发京剧校本课程,目前增设了豫剧、黄梅戏等地方剧种。全区中小学共有京剧社团近60个。自2010年到2015年丰台区共有186个节目参加北京市“国戏杯”比赛,112个项目活动获得一、二、三等奖。2014、2015年丰台一小连续两年获得“国戏杯”集体项目一等奖,2015年丰台五小、玉林小学获得“国戏杯”一等奖。丰台一小六年级戚轩同学于2015年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

“八年的戏曲文化普及熏陶,丰台区培养了数十万计的戏曲小听众,培养了一批喜欢戏曲、会唱戏曲的小戏迷、小票友。”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在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丰台教育人肩负起了弘扬经典、传承国粹的历史使命。”

在此次戏曲文化周期间上演的千人唱京剧活动,就是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方式,将耳熟能详的京剧经典片段进行编排,展示丰台区中小学弘扬经典、传承国粹教育成果,既展现了丰台区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舞台上呈现的阳光少年形象,也让外界看到了丰台区为打造中国戏曲文化中心正在汇集起的“新人气”。

只有创新才能做活

戏曲文化已经被丰台区确立为六大文化品牌之一。丰台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融合发展戏曲文化产业;丰台区“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更是将戏曲文化产业确定为辖区三大特色文化产业之一,提出要建设集戏曲博览展示、戏曲文化演艺、戏曲创作研发、戏曲旅游体验、戏曲产品衍生、戏曲文化节庆于一体的中国戏曲文化中心,力求将丰台建设成为北京文化中心的新名片、国际文化交流的新窗口。

丰台区提出,中国戏曲文化中心建设将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创新剧目、创新版本、创新演艺、创新机制、创新市场运作等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培育符合现代群体和市场需求的“新戏曲”,培育、做大、做活戏曲市场。

但做活戏曲市场并非易事。西方的许多经典艺术,如芭蕾舞、古典歌剧,历经数百年却依旧保持着鲜活的生态。而同样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却在国内面临活力不足、剧种减少、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等问题,戏曲文化如何实现历久弥新?

在此次戏曲文化周期间,丰台区联合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京剧院等10余家单位发起成立戏曲文化发展联盟,将吸引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部门、戏曲院团院校、戏曲研究机构、戏曲社团和行业组织、知名企业、专业媒体等单位和组织加入,联盟设轮值主席和秘书处,秘书处设在丰台区。

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丰台区文促中心党组书记韩骏伟表示,联盟将共同举办戏曲嘉年华等文化活动、举办戏曲文化发展论坛、共同开展戏曲文化项目、共同推进戏曲文化中心建设等工作,致力于搭建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合作平台,加强国内各地戏曲文化融合交流,激发戏曲文化消费市场活力,加快戏曲文化“走出去”进程,推动戏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韩骏伟介绍,丰台区将以戏曲中心为基础,充分借鉴文化产业运营模式,吸引国内拥有地方戏曲特色及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门、机构参与,集成戏曲创作、演艺、培训、教育等多种市场资源,培育多元化戏曲产业形态,激发戏曲产业发展活力。

戏曲文化范文6

关键词:文化自信; 传统戏曲; 跨文化传播;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远稳步发展的基础, 能够促进社会公民思想和精神上的进步,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能够立足国际舞台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戏曲作为的古老、久远的文化样式之一, 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不管是亚洲还是欧洲, 戏曲一直是最为经典的文化形式之一, 经过岁月的洗礼, 中国传统戏曲融合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元素,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历程

戏曲的精髓来源于生活, 中国戏曲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其原型大多来自于历史人物, 对外传播时, 国外观众会根据相似的历史和英雄人物性格联想他们国家的历史, 从而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或者在传播过程中以国外的表演形式将本国传统戏曲文化表达出来。因此, 对于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国而言, 戏曲文化对外传播也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戏曲对外传播的印迹可以上溯至南宋时期, 当时皮影戏陆续传播到南亚和埃及、波斯、土耳其、法、英、德等国[1]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出于对外贸易往来的需要, 走出国门进行的各种商业活动也为世界带去了传统的戏曲文化。早期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文本译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在18世纪上半叶, 元曲《赵氏孤儿》被传播至欧洲, 甚至出现在其故事基础上改编的新剧本, 引起了部分欧洲汉学家的关注。但是这种陌生的异域文化对于大多数国外观众来说很难接受, 除了满足专业人士的研究目的, 此时的传统戏曲只是身居国外的华人解决思乡情绪的文化形式, 它的传播范围仅限于华人居住圈, 较少向外辐射。因此, 严格意义上讲, 当时传统戏曲的传播并不是一次真正的跨文化传播。进入20世纪, 欧洲学者开始将《汉宫秋》、《赵氏孤儿》、《灰阑记》等着名的中国古典戏曲以全译或译介故事梗概的方式收入中国文学通史或断代史中。此时, 除了中外学者对戏曲文本的翻译, 戏曲的舞台演出也在世界各地展开, 不同国家的人民得以领略中国戏曲的奇妙。20世纪30年代, 一批古典戏剧被通过节译、改译等特殊方式在欧洲国家传播、上演, 例如英国着名史学家、作家哈罗德阿克顿翻译《牡丹亭》中的节选《春香闹学》并载于中国的《天下月刊》[2]。翻译家熊式一先生为适应英国的戏剧文化传统和观众的审美习惯而改变了《红鬃烈马》的主人公姓名、故事主题、人物性格等元素, 将该剧更名为《宝川夫人》搬上英国舞台。熊式一还翻译了《西厢记》在伦敦出版[3]。自50年代始, 中国传统戏剧的译介活动更为频繁, 例如, 哈罗德阿克顿与陈世骧合译了《桃花扇》, 70年代, 刘君恩编辑了《元杂剧六种》。70年代至今, 国际汉学界诸多知名学者陆续出版或发表了相关的研究专着和学术论文, 如杜维廉的巨着《中国戏剧史》、龙彼得的专着《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白之的论文《一个戏剧题材的演化白兔记诸异本比较》等。当代的国内翻译大家许渊冲的《西厢记》、汪榕培的《牡丹亭》、《邯郸记》等译着也在海内外引起过强烈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自晚清、民国时期开始被大众化, 这时候形成了中国最初的偶像的雏形, 代表人物是梅兰芳、荀慧生等。他们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派遣出国公演, 成为传播中国戏曲文化的使者。尤其是梅兰芳先生, 他前后进行过访日、访美演出, 在当地盛况空前, 也在客观程度上使得京剧逐渐地被国外大众所了解和关注。以梅兰芳、荀慧生等为代表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借助中国传统戏曲这种形式将中国的形象推向国际, 提高了中国的知名度。

21世纪, 出现国家政府组织、资助, 翻译界、戏曲界通力合作的大规模戏曲文化传播活动。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播事件之一是2008年启动的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该工程由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资金支持, 将传统戏曲经典剧目的剧本译成地道、生动的英语向世界各国读者介绍中国戏曲和剧中蕴含的深厚的中国文化。目前, 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已有23部剧作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一战略的实施做出了贡献。

二、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1. 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途径较为单一

以前的文化传播多通过大众的口口相传, 是一种人为方式,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 现在文化的传播方式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出现了电影电视、网络传播等新型渠道。例如央视的戏曲频道通常会直播一些戏曲节目或播放精彩曲目的音配像, 让对传统戏剧感兴趣的海内外观众欣赏到京剧、昆曲等经典戏曲。再如, 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自开播以来介绍了全国30多个剧种, 邀请了100多名戏曲名家登台献艺。湖南卫视的着名栏目《天天向上》曾经做过戏曲专场, 介绍了湖南花鼓戏、常德丝弦等地方特色的曲种。然而, 我们仍然要承认, 当前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途径将传统戏曲进行对外传播, 传播方式和途径也较为单一, 并没做到多元化传播。[4]即使是最简单的舞台演出形式, 对外传播的数量和曲种也非常有限, 但不乏成功案例。如2015年, 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登上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舞台, 表演了全本京剧《白蛇传》、《锁麟囊》, 得到《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虽然此次活动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成功的商业演出, 但是它在海内外所形成的影响是较为罕见的, 给从事传统戏曲海外传播的工作者带来了极大鼓舞。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仅仅是为数不多的个案, 在众多的戏曲对外交流演出中, 国内演出团体在推广、宣传等工作方面往往准备不够充分, 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和成熟的国际演出运作机制。

2. 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在思想内容上缺乏针对性

事实上, 中国传统戏曲属于令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 许多传统戏曲不但舞台演出效果好, 更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如《红楼梦》、《游园惊梦》等经典曲目。但是国内文化界依然存在部分固步自封的思想, 在对外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方面较为被动, 部分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仅限于表面, 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对外传播的传统戏曲内容较为局限。如果没有深层次的传播, 中国的魅力将无法被世界熟知, 无法进一步达到多国交流、合作的目的。

中国传统戏曲作品在国外所表达的思想都是国内最经典的, 但是, 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非常大, 我们所关注的观点也许并不是他们所好奇的, 所以在对本国传统戏曲进行对外传播时, 必须首先了解本国的传统戏曲文化, 将其按照不同的历史背景进行分类, 对于每一种戏曲都应该选出最优秀的代表作进行对外公演传播。另一方面, 为了增进与他国的友好关系, 我们也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累, 在输出戏曲文化时对号入座, 根据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选择合适的本国戏曲文化进行交流, 而不是盲目地表演, 不然就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甚至会违背他国的传统习俗。[5]中国的戏曲故事和中国的历史是密切联系的, 对于一些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而言, 接受和领悟中国传统戏曲所传达的精髓是非常困难的。

3. 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普遍忽视受众因素

异质文化传统、戏剧文化差异、异国语言与历史背景等是影响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 传统戏曲的海外传播对文化的差异认识还不够充分, 忽视对国外观众接受心理、兴趣爱好等的深入研究。因此, 当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呈现在外国观众面前时, 后者对戏曲的评价标准和欣赏角度完全不一样, 他们会结合自身的文化思维、审美经验和教育背景来看待中国传统戏曲所传达的思想内容, 使得多数受众在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时仍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 像打戏精彩、情节紧张的《三岔口》、《大闹天宫》、《长坂坡》等传统剧目更容易受到国外观众的欢迎。

三、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发展策略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文化的交流互动日益增多, 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文化交流的开展要遵守更多的国际规则, 但是只要我们及时了解分析国际形势, 把握住自身的文化优势, 坚守文化自信的内心, 将有助于更有效地传播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

1. 从戏曲的文化内涵上考量, 展开跨文化传播活动

中国传统戏曲属于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 其历史源远流长, 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经历过五千多年历史的洗礼, 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庞大的文化体系。之所以说戏曲是中国历史的结晶, 是因为传统戏曲大多是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大背景下, 根据历史英雄事迹、名人传说等演变而来, 旨在赞美和传颂高尚的品质和民族精神, 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杨家将的舍身卫国等故事。观众从戏曲欣赏中补充了历史知识, 开阔了眼界, 但从深层次来说, 观众了解了中国文化, 通过戏曲内容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认知感受和学习到了故事背后的精神真谛, 从而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充实而又丰富。[6]又如传统戏曲中的清官戏歌颂的是官场上的清正廉明, 提倡的是杜绝贪污、为国为民的为官之道, 代表人物是包拯、海瑞等历史上着名的廉洁官员。对于观众而言, 这样的传统戏曲传达了对职业价值的思考, 无论是什么职业, 恪尽职守是最基本的原则。

因此, 中国传统戏曲不仅仅只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 也包含了更多的精神诉求。此外, 我国戏曲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优秀品质,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优秀的品质传扬出去, 树立更好的中国形象, 增进与其他各国的友好关系。

2. 从戏曲的创新发展上考量, 展开跨文化传播活动

我们应该挑选有创新意识和有能力的戏曲表演人才, 因为对于戏曲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而言, 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质表演艺术家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7]全球化背景下的戏曲传播要求艺术家既不能死守传统戏曲的陈旧表演方式, 也不能只懂得创新而不了解传统戏曲的精髓, 也就是说, 既要达到传播传统戏曲思想的目的, 又要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近年来,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海外演出表现不俗。它吸收了诸多现代戏剧艺术元素, 先后在美国、英国、希腊等地上演, 其演员也大多是专业素质过硬、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这些青年艺术家走出国门之后, 其一言一行都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 他们和传播至海外的戏曲艺术所代表的都是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和文化精神, 为中国传统戏曲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8]

与此同时, 也应当做好戏曲行业生力军的培养工作。近年, 国家逐渐加强对传统戏曲的重视程度。为了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和接班人, 传统戏曲被列入高等院校的教育专业行列中, 以期能够找到更多合适的戏曲继承人和传播者。在教学资源上, 派遣有名望的戏曲艺术家进入高校开展教学, 无论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还是表演经验的传授, 他们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在财力上, 投入更多的资金注入戏曲研究领域, 满足和激励研究人员的基本需求和积极性;在物力上, 投入戏曲教育和研究所需求的一系列设备, 提高和加快戏曲教育效率和研究进程。

此外, 在社会传媒方面, 国家应该加大戏曲的社会宣传力度。民间也是有很多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的, 他们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和领悟并不输于学院派。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手段吸引他们聚集在一起交流,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同时, 社会上还有一批忠实于传统戏曲的观众, 他们的口口相传或是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源源不断的后起之秀, 成就大批戏曲文化的传播者。

3. 从戏曲教育上考量, 展开跨文化传播活动

中国传统戏曲可以插入到很多对外汉语课程中进行讲解, 使外国学生既学习了汉语知识, 又了解了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和文化, 达到了宣传的效果, 一举两得。在戏曲的氛围下学习是对中国文化的切身感悟, 也是对汉语学习的情景模仿, 从而丰富了汉语教学手段, 提高了汉语学习效率。[9]在戏曲文化的熏染中, 汉语学习者经过自身的感受会对中国戏曲文化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共鸣, 从而通过戏曲搭建起汉语学习者与中国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总之, 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标志。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进行跨文化传播, 需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对传播途径和手段、传播的思想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 还应当充分重视传播受众的因素, 将中外文化差异、接受国的戏剧艺术传统、接受心理和审美经验等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如此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戏曲成为适应时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 成为对外输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坚持对传统戏曲展开长期和有效的海外传播, 反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每一位身处全球化洪流中的中国人都应该以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做好传统文化的守护人与继承者。

参考文献

[1]林一.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创新模式[J].戏曲艺术, 2014, (04) :70-75.

[2]高璐夷.我国传统戏曲文学走出去的思考与启示以《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J].中国出版, 2016, (09) :26-29.

[3]蒋秀云.中国古典戏剧在20世纪英国的传播与接受[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1.

[4]唐婉莹.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之行[J].投资与合作, 2012, (08) :17-20.

[5]孙波浪.浅析戏曲跨文化传播[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 (05) :4-11.

[6]徐冉.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7]桑颖颖.中国戏曲的翻译和海外传播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戏曲文化范文7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中国戏曲诞生以来,经历过相当长的辉煌时期。随着时代的需求,目前传统戏曲早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很多戏种却陷入了戏曲人才青黄不接,观众锐减的困境,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娱乐传媒的竞争中,传统戏曲文化是否真正失去了市场呢?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如不及时转变思路,传统戏曲生存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戏曲的普及,发展在于培养观众、真正走进观众。过去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因为场地的局限性,不能更好普及,而广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二者相互融合、创新才能发展。这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今天这种局面是主观客观、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更多观众,是挽救戏曲免于衰亡的当务之急。

传统戏曲发展至今,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小圈子、小团体的活动,不仅失去了商业价值,更失去了文化意蕴。以珠三角为例,这里的文化广场极为丰富,但是传统的粤剧和粤曲,观众群越来越少,年轻的观众群则更少。而相对于歌舞、魔术、杂技等文艺活动相比,戏曲晚会上人数总是寥寥无几,更显孤寂。戏曲俨然变成一项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这本身就不符合戏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传统戏剧要面向市场,首先要面对开放,定位于广场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的检阅,这样才能达到戏曲的推广和普及,才能让大家走近戏曲艺术,领略其艺术魅力。

如何在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之间达到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支持和引导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当地政府要在政策和市场上扶持,走“政府组织,企业投入,百姓参与”新形式,模式以政策上的支持为戏剧团体提供演出便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以文化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我们在不少地方看到,这类虽然众星云集,载歌载舞,却往往有台无“戏”,没有真正的主角,花钱搭起的大“台”,没能唱出真正的好“戏”。戏剧团体可以在政府、企业的需求下,创作一些贴近企业文化生活,反映现代气息和热点题材的戏曲,以企业赞助的形式在广场冠名演出。企业得到品牌宣传、戏剧得到发展,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另外,当地文化部门要定时定点的举行一些戏曲文化活动,争取一些相对稳定的群众观看,推出一些适合广场活动的戏曲演出,吸引观众。如:东莞厚街镇举办的戏剧曲艺比赛和戏剧晚会,就是以企业赞助冠名,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经典和创新并举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有的传统戏曲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地人听不懂和当地年轻人热情不高的事实,这样容易流失观众群,为吸引观众,需要在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一些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但是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以多元化形式把普通群众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这样既得到本地群众的欢迎,也能使外地人正真融入进来,参与进去。当然,戏曲的改革是多样式,根据场地、环境等不同因素,插入说唱、舞蹈等新的形式,本地方言要做到字幕与声音匹配,让外来群众理解本地文化,真正达到有机的融合,通过一些新戏让不懂戏曲的人懂戏曲,让不喜欢戏曲的人喜欢戏曲。做到戏曲只要有人看、有人学、也有人做,进入到这样的良性循环,戏曲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发展的潜能。如:东莞的“周六故事”广场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活动于每周六在广场定期举办、吸引新老观众。特邀省级戏曲专家加盟,以传统民间曲艺说唱特色,以讽刺社会假恶丑、歌颂真善美的故事为题材,吸取口技、戏曲演唱的艺术之长,寓庄于谐,吸引观众。 这是对传统戏剧曲艺向前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理论和实践互补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优秀的文化从来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或决定文化水平的优劣,二者相互关联。传统戏曲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理论工作的支持,只有花大力气,加大基础资金的投入,创办一些戏曲学校和理论刊物,丰富理论人才和理论创作,扩大戏曲的影响,推动戏曲的进步。在实践中,要以理论为指导,大力推广戏曲知识普及,戏曲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不仅能培养大量的理论人才,也能选拔、输出更多的优秀表演人才。戏曲的普及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青少年的培养,对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地方可以从青少年做起,培养青少年对戏曲的热爱,并教授理论和才艺既能,扩大戏曲的影响,真正使文化达到融合,促进进步和发展。如东莞市道窖镇粤曲进校园,开设幼教班,注重培养“小戏迷”为例在进广场进行汇报演出时吸引广大观众,小演员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演出,得到父母家属支持,观众也愿意看,表演期间主持人还向现场观众讲解了有关粤剧的行当、化妆、戏服、唱做念打、乐器、乐队等小知识,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粤剧艺术的魅力,也增长了群众的艺术见识,所以演出很成功。广东市粤剧发展中心“粤韵金声”在镇街之间交流演出反响强烈。这些实践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是戏曲文化中应该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工作。

四、寓教于乐沟通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戏曲是一个面向广大群众的开放大舞台,要想吸引并留住观众,仅仅靠优秀的表演水平和创新是不够的,在文化市场的需求下,更需要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直接的参与和交流,真正做到文化的融合。可以适当地选拔一些有一定表演功底的群众参与演出,或现场邀请几名观众表演,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会收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中场休息冷场现象,在期间加入知名演员和观众的零距离接触和互动,或以有奖问答和抽奖等一系列的奖励活动,更能让观众感受戏曲文化的美妙和好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因地制宜,随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需要而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只有真正达到和群众文化的融合,才能得到群众的满意和支持,戏曲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才会更加长久。

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的融合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能使传统的戏曲得到创新和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了外来人员和当地之间的交流和进步,带来社会的稳定,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文化手段。

参考文献:

[1]董健·戏剧与时代[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戏曲文化范文8

【关键词】江西戏曲文化;艺术呈现;社会精神文化建设

一、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呈现

(一)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构成。江西戏曲文化艺术目前传承下来的主要有两种:江西北方的赣剧,南方的采茶戏,其中较具影响力的唱腔就是弋阳腔,表演形式为一人歌唱、众人帮和,锣声烘托。经典曲目有《百花记》、《香球记》、《双杯记》等,在戏曲舞蹈语汇上有特定的程式动作,如三寸金莲、甩袖等。江西地区在戏曲创作上也在不断突破,目前也取得了很多佳绩,很多佳作获得奖项,例如采茶戏《快乐标兵》、采茶歌舞剧《八字参军》、赣剧《詹天佑》和《碧血黄花》等。随着大众重视程度的提升,通过对江西戏曲文化的文化梳理和创新,其文化构成将会更加丰富。

(二)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内涵。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内涵丰富,文化创作元素多样,多源自民间文化。江西戏曲文化的内涵性在于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对民族文化经典的呈现,这是现代戏曲艺术创作和发展所应有的坚持和责任。民族文化传承至今,经历过了时间的检验,江西戏曲文化艺术代表了深厚的传统艺术文化积淀,应被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延续下去。江西戏曲文化艺术应该以地域、民族文化为代表,推广到世界范围内,以一种文化软实力的形式成为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

(三)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传承。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民间传承为主要形式的戏曲艺术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在艺术传承的环境上全民参与、政策支持的力度有待加强。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传承经历过兴盛到衰落的阶段,从声腔表现上看,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文化的融合发展、多元文化的充斥,江西戏曲文化的影响力逐渐降低,艺术传承面临困难。

二、江西戏曲文化的对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一)江西戏曲文化发展有助于丰富民族文化艺术的内容表现。江西戏曲文化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文化多元化、包容性的发展,人们对于民族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江西戏曲文化艺术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为人们呈现了更多文化大餐,深化了民族文化艺术的时代内涵,作用于人们的内心精神文化世界,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江西戏曲文化的发展有巨大的探索空间,通过多种传播渠道、艺术内容的表现,能够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推广积累一定的经验,让民族文化艺术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二)江西戏曲文化发展有助于带动全民文化参与的热情。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文化创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江西戏曲文化艺术的现实艺术呈现只有真正地源于生活进行加工创作,以现代人的艺术和审美视角来演绎,才能够充分吸引大众目光,让更多人去关注江西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而服务的,通过江西戏曲文化内容的现实发展和呈现,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文化选择更加多样,以较为积极的正向精神文化引导,让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更加丰富,这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目的。

(三)江西戏曲文化发展有助于提升文化竞争软实力。作为我国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江西戏曲文化艺术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通过不断的丰富和创新江西戏曲艺术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让其以较高的质量面向世界,通过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以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带动我国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从而增强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凝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

三、结论

江西戏曲文化的现实发展能够为社会精神文化事业建设增添动力,为民族文化传承贡献力量。江西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文化责任的体现,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承下去,以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演绎,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大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这是文化传承和发展所应有的坚持。为此,文艺工作者应积极响应的号召,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为探索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谭钰婷.赣南采茶戏音韵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2]彭文斌.江西赣西莲花采茶戏的调查与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4.

戏曲文化范文9

20世纪上半叶,实际上是真正的戏曲时代,不只是从事戏曲工作的人,普通老百姓也都受到戏曲文化的熏陶。影响作家艺术素养的因素有很多,诸如环境、文化、作家的个性心理等,生活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氛围中的作家,必然会受其影响。中国现代作家都经受过“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而启蒙说到底是站在精英立场,对平民大众进行启蒙。作为启蒙的价值标准是单一的,就是他们自认为是普世的,实际上是来自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人权种种。正因为中国戏曲文化拥塞了普通民众的心灵,成为20世纪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阻碍力,而遭到启蒙者们严厉批判。胡适、鲁迅、傅斯年等纷纷撰文批判中国戏曲文化。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一文中将戏曲的“大团圆”称为中国人的“团圆的迷信”,认为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③鲁迅也指出中国文人创作“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是“瞒和骗的文艺”。④认为这是国民劣根性的表现之一。这些作家基于启蒙主义立场的考虑,在文学上必然不会认同戏曲文化的价值观和艺术表现形式。“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激进抨击儒家文化转向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建构。在对待戏曲文化的态度上,部分作家不再执著于启蒙视角的揭露和批判,反而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更多的眷恋和沉醉。张爱玲、白先勇、叶广芩等作家,因其显赫的贵族出身,和远离“五四”启蒙话语的时代原因,他们不再执著于精英视角的文化批判,而把视野放在作为传统文化核心戏曲的欣赏与认同上。张爱玲处在上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洋场都市文化的语境中,她对戏曲是由衷地热爱,无论是京戏、评剧、申曲、昆曲,甚至蹦蹦戏,都喜欢,她的散文中有十余篇谈到戏,在她的笔下戏曲总蕴涵着“到底是中国”的那一分“亲”。张爱玲从关注女性生存状态的立场批判戏曲“大团圆”模式,但她对于戏曲所承载的中国味和人间味是沉醉的,她对戏曲“大团圆”模式并没有完全否定,她认为其中正蕴涵中国特有的世故人情,有一种“浑朴含蓄”的好处。

叶广芩的家族小说创作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经历了80年代“文化热”和“寻根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美学风格。从当代创作整体趋向来看,叶广芩近期的小说创作属于宏大叙事解体后的微观历史叙述。叶广芩的意义在于把自己熟知的满洲贵族文化写活写透了。戏曲文化特别是京戏是这套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满族世家多属于“京剧世家”,京戏对叶广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纵观叶广芩的家族系列小说,几乎篇篇都会出现戏曲、古玩、中药这些意象,尤其是京戏,在她的家族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影响了叶广芩创作小说的整体构思。叶广芩对戏曲文化的迷恋和陶醉,说明启蒙主义的整体叙事已然解体,文学创作进入了价值多元的时代。戏曲作为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无法逃遁其对自己文化构成的控制和影响,但作家在写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立场来批判或认同戏曲文化,倡导生活应该是什么或生活怎么样。

二、戏曲文化与小说的现代性转还

20世纪的中国社会,无疑充满了戏剧性的变迁。在历史的风云际会、文化嬗变和家族的兴衰荣辱的故事中,没落的贵族显得尤为惊慌失措和刻骨铭心。清代以来流行的戏曲如《桃花扇》、《长生殿》等都表现家国的兴亡与悲欢。满清覆亡后曾经的贵族遮掩不住对没落命运的哀伤,他们的家国哀、人生恨在感伤主义的戏曲中得到了很好的呼应。因此,他们“以曲为史”,通过戏曲来感怀国家兴亡、人生遭际,亦把“人生如戏”的感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有过类似创伤记忆的作家在创作中,将自己家世、生命的情境投射在小说中人物、场景上。弗洛伊德认为:“任何的文学创作都是作家面对那个生命中不可还原、原始的创痛的场景,那个大的黑洞时,借用艺术的媒介来召唤或理解,转移或升华过去的创伤。”⑤在以抒情为主流的戏曲梦幻般艺术思维的激发下,作家利用戏曲叙事的架构来书写家国的兴亡、一己的悲欢,从而寄托自我之幽微情感。中国传统戏曲名作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在记忆中已经是一个故事原型,一种历史积淀,而传统戏曲与现代作家创作的遇合,正是要完成对历史的复制、转移或颠覆。现代作家利用戏曲诗化、写意的空间舞台,转还了自己对现代性的感悟和思考。叶广芩的家族小说有对以往贵族生活逝去的感伤和无奈,对满族文化逝去的不安。叶广芩借用京戏的故事在追问,满清曾经有过那么辉煌的历史,那么繁华的盛世景观,怎么就不由分说地逝去了。叶广芩悼亡的不只是对家国或个人的伤痛,而是对时代、文明和时间本身进程的合理性的反思。叶广芩在她的创作谈中说,她只是拾掇起“历史的旋回碎片”,从这一点上讲,叶广芩家族小说带有京味文学的特征。

白先勇的创作与叶广芩有异曲同工的妙处,都是受戏曲情境的激发引起创作的,他们对“现代”情境里的时间和空间形式的转还,有着非常敏锐的感触。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还有一个名字叫《还魂记》,白先勇借着《游园惊梦》把时间此岸的问题转接到时间彼岸的那个“过去”上。也就是白先勇把现代的文本嫁接到那个三百多年以前的剧作上,去遥想过去的种种风花雪月。《游园惊梦》中随着音乐响起,钱夫人想起曾经的繁华和唯一一次感情的“惊艳”,突然哑声了。与《牡丹亭》中杜丽娘大团圆的结局对比的是《游园惊梦》中钱夫人晚景的凄凉。白先勇借小说《游园惊梦》对国共内战后流落到台北的“最后的贵族”的生存状态作自我反省和讽刺。在昆曲《游园惊梦》和白先勇的小说间,二者结局的差异正说明了白先勇对于现代性的感悟。夏志清说“:中国旧戏不自觉地、粗陋地表现了人生一切饥渴和挫折中所内藏的苍凉意味。”由此看出,悲凉感是中国戏曲固有的特征。传统戏曲向来喜欢热闹、喧嚣、排场,由于观众与戏曲交流的疏离效果,使这种热闹、喧嚣、排场的真实性受到怀疑,呈现出虚假与滑稽来,悲凉感由此而生。张爱玲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中说“锣鼓喧天中,略带点凄寂的况味”。因此,在张爱玲、叶广芩的小说中,才会大量借用戏曲传达人生的悲凉感。张爱玲小说中的白流苏、葛薇龙、霓喜、王佳芝,叶广芩家族小说中的大格格金舜锦、莫姜、母亲“盘儿”等女性,都具有戏曲中“青衣”或“花旦”的神韵,她们天生会作戏。当这些女子被推上爱情的战场,她们无师自通地上演了一曲曲欲擒故纵的戏码,却无法摆脱宿命一般的悲剧命运。张爱玲在散文《华丽缘》中对戏曲及其代表的中国人的婚姻生活多了些反讽和批判,戏中的男主角“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奉旨完婚的时候,自会一路娶过来,决不会漏掉她一个。从前的男人是没有负心的必要的”。⑥在这样“大团圆”的结局中,所谓的“爱情”实际上是残破不堪的。

三、戏曲曲目与小说的互文关系

小说中主动、有意地利用、模拟戏曲材料,主要是指小说以一个全新故事的框架按主题表达、情节建构、审美趣味的需要来选择、改造戏曲名作,使之成为小说叙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朱利安•克里斯蒂娃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他将文本称作“镶嵌物”,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一种互文,都是对过去文本的重新组织。显然,小说成为了戏曲文本的镜子,吸收和转化戏曲文本。在这方面,明清小说《金瓶梅》、《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红楼梦》、《海上花列传》等,无不着笔于戏曲描写,采用“戏中戏”的叙事结构。尤其《红楼梦》的戏曲描写,最引人注目。20世纪的现当代作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是张爱玲、白先勇和叶广芩。在他们的小说中,作家将耳熟能详的戏曲角色、情节、台词和曲调,嵌入到他们的经验世界,从戏曲这个虚幻的舞台延伸到小说中的现实生活中去。叶广芩家族小说《采桑子》中的《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两篇都是整篇以京戏《锁麟囊》和《金钱豹》来勾连和转喻大格格金舜锦、五儿子金舜锗人生命运的悲欢离合。除此之外,《采桑子》常会有意识地在情节叙述中安排点戏、看戏、唱戏、评戏等活动,有目的地引入戏曲的剧目、曲文、人物、情节等材料,以预示小说的结局,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性格。在与北平警察署长太太的较量中,瓜尔佳母亲通过点戏表达了对亲家母的鄙视,维护了满族贵胄身份。老四和母亲对兄弟相残事件的评述是以戏曲《金钱豹》的相关情节来类比。老四不敢碰黑不黑、灰不灰的茶碗,是受了京戏《乌盆记》的影响。叶广芩近期的小说都在情节叙述中,利用戏曲名作中的人物、情节、曲词来表情达意、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

从外部看,这八部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京戏曲目命名,除小说《三岔口》、《玉堂春》之外,六部小说都是一开头便用戏文里的唱词作为引言,并使之成为贯穿全篇的中心意旨和情感基调。例如小说《豆汁记》中“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穷人自有穷人本,有道是我人贫志不贫。”既是京戏《豆汁记》中金玉奴的唱段,也是小说《豆汁记》中莫姜人生的写照。而京戏《盗御马》中窦尔敦的唱词:“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某要与众贤弟叙一叙衷肠”和京戏《逍遥津》中的汉献帝的唱段:汉献帝(二黄导板):“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想起了朝中事好不伤悲。我恨奸贼把孤的牙根咬碎……欺寡人好一似猫鼠相随”在小说《盗御马》和《逍遥津》中成为全篇的中心意旨,同时也为小说定下了情感基调。除了京戏戏文作为小说的引言外,作者还处处用京戏中的人物、情节来比附小说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小说《盗御马》将已经流逝知青生活的血色浪漫写得大开大合,宛如窦尔敦那般义薄云天、慷慨悲壮。整个故事中,窦尔敦的唱词始终贯穿其中。小说《逍遥津》中引用京戏《逍遥津》中的唱词,这段唱词反映了汉献帝凄楚、哀伤而又激愤异常的心理活动,正对应了小说中七舅爷父子的人生悲剧。因此,京戏曲目与叶广芩近期小说形成了水融的互文关系。而其它几篇小说,只是从京戏曲目中取其一点,如小说《状元媒》只是选取京戏《状元媒》中状元做媒的这一点,描写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状元给“我”的父母做媒的传奇故事。小说《大登殿》也只是借用京戏《大登殿》中女人的名分问题来做文章。而小说《三岔口》,主要写父亲和表兄小连上世纪30年代在江西人生三岔口各自选择不同道路的故事,是用京戏曲目《三岔口》题目的寓意,难怪叶广芩独具匠心地把小说命名为“三岔口”了。张爱玲也常以传统戏曲名作为其小说名称,她的早期的作品《霸王别姬》就借用了著名的京戏选段名,将带有男权意识的戏曲改变为探讨女性生存处境的文本。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也将同名戏曲中代表团圆的“金锁”,异变为“黄金的枷锁”。她的小说《鸿鸾禧》采用的也是戏曲名,张爱玲却将一出大团圆的吉祥戏,涂改为借一场婚礼的筹办,透视了千疮百孔的婚姻和家庭关系。张爱玲1944年的小说《连环套》,将窦尔墩不断落入环环相扣陷阱的连环套变为女主角霓喜,从一个男人到又一个男人的“连环套”。张爱玲用戏曲为她的小说搭台布景,让“历史”与“现代”、“旧”与“新”交融与对话,展开互文式的写作。张爱玲是有意识、有目的选择、剪裁、熔铸戏曲材料为她的小说主题表达、情节设置、人物刻画服务的。

四、相关提示及启示

中国小说和戏曲的共同性不仅仅都具备叙事性,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共同的艺术精神,它们都追求虚实相生、追求突破时空限制的象征意蕴。传统戏曲进入小说,并非现代作家独创,因为戏曲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逐渐成为一种写意、空灵、诗化和美的艺术,这与中国文化追求写意和诗化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小说和民国时期通俗小说,都与戏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汪曾祺说“:中国戏曲与文学—小说,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戏曲和文学不是要离婚,而是要复婚。”⑦清初李渔参照前人与自己的戏曲创作原则提出了“无声戏”的概念,指的就是小说在故事设置与情节安排方面与戏曲有着精神上的相通。李渔“无声戏”创作观念促发了当时及其后白话小说对“戏性”的追求。在戏曲写意、诗化的艺术思维的激发下,作家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创作实践,将戏曲文化与小说创作融合在一起。现代作家在吸纳、借鉴戏曲艺术方面的有意识性、有目的性。戏曲能够表达下层老百姓的疾苦和期冀,受到了民间的普遍欢迎。现代作家对戏曲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深有体会,因此在创作中自觉将触角伸至戏曲形式,同时又使其承担起对诸多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叩问、求解。许多作家创作都与传统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前面提到的张爱玲、叶广芩与京戏、白先勇与昆曲外,还有鲁迅与绍兴戏,赵树理与山西上党梆子,实、贾平凹与秦腔等,因此戏曲在现代作家创作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传统戏曲进入现代小说,那么,戏曲就成为现代作家观照中国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绝佳视角之一。张爱玲将戏曲作为她观察中国的最佳视角之一,并将她对戏曲的思考渗透到她的创作和生命里去。张爱玲在1944年以“传奇”为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传奇”一词在明代以后,成为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的专称。张爱玲的“传奇”并不完全等同于“戏曲”,但却无疑承载了戏曲的精髓。她的“传奇”写作是有意将戏曲作为写作背景和对话对象,从而使她的作品既在历史的脉络里,又能关照当下的现实生活,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张爱玲在《小团圆》第九章中,描述九莉在乡下看戏的场景,张爱玲不断地点出台上与台下、戏曲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模糊和冲突,九莉不用看也知晓最终“大团圆”的套式“:这些人(指女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小团圆》中九莉经过乡间观戏的体悟让她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主动退出了与邵之雍以及小康之间的情感纠葛。于是,张爱玲以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对戏曲“大团圆”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反抗。张爱玲认为戏曲是照进“今天”的“另一个年代的阳光”,⑧是中国的“历史”与“日常”的交相辉映,也是观照“中国”及其“传统”与“现代”的视角之一。

叶广芩对京戏的迷恋和陶醉是她利用戏曲反观当代社会的一种方式,她对戏曲符号背后价值观念的深切认同,从而与现实构成潜在对话。中国传统戏曲的曲目,集中体现的是情、义两字,这是戏曲的精髓。叶广芩近期家族小说中的莫姜和母亲是最能体现这种神韵的人物,叶广芩小说《豆汁记》中莫姜的温柔敦厚和对叶家的情深意切、以德报怨,《状元媒》、《大登殿》中“我”的母亲盘儿,对气节执著坚守与求证,都令我们现代人叹为观止。叶广芩对像莫姜、母亲这样抱残守缺的人物赞赏有加,是作家对戏曲中清芳高贵的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肯定与赞美,对今日欲望化的世界具有疏离的意义。说明人物身上寄托了作家的审美理想,也负载了她的价值取向。叶广芩写满清没落贵族,是将自身与人物融为一体的,她对底层人物,当然也包括没落贵族子弟,更多的是理解、欣赏,对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是缅怀、留恋。所以《豆汁记》中的义仆莫姜,在鲁迅那里肯定是对“奴性”的批判,在老舍那里可能是对其愚昧的同情,在邓友梅那里可能是对其厨艺的“把玩”及其人生处境的滑稽对比。而在叶广芩这里,却是对其一生忠义的肯定与欣赏,甚至将这种“义行”抬高到贵族气质以及绅士风度的高度。“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身居其中描述其文化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而不站在“山外”与“岸边”去体现其应然性和拯救意识,这就是“当下”和“在场”———“当下”和“在场”原本并不那么玄奥,也是其历史人类学所倡导的“内生”视角的体现。这就可以避免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的缺陷,这是叶广芩小说对我们的现代启示之一。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嫁接戏曲名作的做法,是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化再造和故事改良,寄托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重新体认和文化自觉。但这样做的弊端在于他们过多耽溺于戏曲文化而不能自拔,对戏曲文化中陈陈相因的民族劣根性缺乏应有的批判力度。他们的文化突围顶多是像张爱玲一样,在性别上反叛中国戏曲文化中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除此之外,再也衍生不出新的文化内涵。

戏曲文化范文10

素有“中国戏曲动漫第一人”之称的知名动画人王小东,自2008年年初就开始对中国戏曲动画进行研究制作。他本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兴中国戏曲动画”的创作、发展愿景,致力原创戏曲类FLASH动画的研究和开发,并成立了东鼎动画工作室,主推的戏曲动漫作品有《墙头记》《李豁子离婚》《朝阳沟》等。

王小东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戏曲动漫略有小成。尽管经过众多媒体宣传报道,但现在戏曲动漫的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戏曲动漫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才能做大做强。如果能将发展戏曲动画作为国内动画产业的一项重点,把发展戏曲动画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重点谋划、大力扶持及推广,这样戏曲动画才会有一个非常光明的前景。”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化部将投入资金,在诸如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试点动漫京剧,在幼儿园、小学推广京剧。梅葆玖说,现在孩子们都喜欢看动漫,今后要把戏曲的内容,尤其是把好的戏曲节目,通过动漫形式让幼儿、小学生甚至中学生都喜欢上京剧。要通过动漫,让他们知道我国有哪些经典戏曲以及戏中人物。今年文化部已计划投入资金来支持动漫戏曲发展,在小学及幼儿园开设相关课程,让孩子们以动漫的方式看戏剧。相信不久的将来,戏曲动漫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戏曲文化艺术以及国产动漫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本人非常看好以动漫形式表现戏曲的探索,这有助于将我国戏曲文化发扬光大。

链 接

1什么是戏曲动漫

戏曲动漫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动画漫画形式来展现我国戏曲文化艺术,是中国特有的动漫作品类型。

脚本和人物也多以戏剧脚本和人物造型为蓝本,目前我国的戏曲动漫较常见的是FLASH形式。

2戏曲动漫的现状

国内动漫企业逐年增多,2008年我国动漫刚刚预热的时期相关从业机构已近万家,

目前由于戏曲动漫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当下动漫市场,戏曲动漫还略显稚嫩。

河南东鼎动画工作室自2008年开始对戏曲动漫文化进行研究开发,在戏曲动漫的创作中应该是开拓者和先行人。但据我们目前针对动漫业内的调查发现,当下进行专业做戏曲动漫研发制作的机构寥寥无几。也许是由于市场原因,戏曲动漫即便是有大量制作目前也没有太好的销售出路,动漫产业主要的观看对象是青少年,目前青少年都比较热衷于其他类型的卡通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葫芦娃》、《奥特曼》等。如果青少年能更好地接受戏曲动漫,这必然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戏曲文化范文11

关键词:特色文化;戏曲;学校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27-2

一、加强领导为保障

学校成立了特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校长,制订了创特工作发展规划,定期召开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认真反思不足,及时调整思路,整合各层面力量,有效地保证了特色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办学理念为引领

我们认识到:地方戏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色彩斑斓的舞台服饰、独具韵味的流派唱腔,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无不充满着独特的教育魅力。因此,我们本着“呵护生命成长,引领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戏曲浸润人生”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学校戏曲特色文化。

三、师资建设为支撑

首先碰到的难题是:缺乏专门师资!我们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除了长期邀请王庄兰花艺术团的演员来校辅导之外,还邀请了唐元才、王建伟、王再耀、倪同芳、冯石明等锡剧界著名人士、专家来校培训老师、指导锡剧排演与创作工作。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学校内部的师资培训,学校的艺术教师、有一技之长的老师“半路出家”,通过拜王庄兰花艺术团的知名演员为师,通过派员参加苏锡常地区锡剧类重大活动,逐步培养了一批戏曲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

四、硬件环境为基础

首先,学校校徽的设计,主体采用戏曲中的典型动作“兰花指”作为基础造型,取兰花的花瓣加以柔美变形作为元素,体现学校戏曲文化特色。

其次,利用校园课间音乐广播,经常播放锡剧经典唱段或学校创作的戏曲获奖节目。

最后,校园环境布置体现戏曲特色。来到王庄小学的校园,到处都能观看到戏曲的布置,时刻都能感受到戏曲的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每个班级的传统阵地进行了重新命名,把原来的“学习园地”命名为“兰花绽放”,原来的“图书角、种植区”命名为“兰花有约”,“班务墙”命名为“兰沁苑”,“荣誉角”命名为“兰花朵朵开”等等。

五、课题研究为驱动

早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就开展了“地方戏曲文化与学校德育整合的研究”。旨在通过这一途径,凝聚广大骨干教师围绕“戏曲文化”进行不断地思考与实践,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学习应用戏曲经验、研究探讨教育功能,引领全校师生不断地将特色建设这一重要工作推向纵深处。

六、丰富活动为抓手

1.多种形式,走近戏曲。我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采访家乡的戏曲名人;参观王庄戏曲馆;开展网上戏曲知识搜索、布展与抢答竞赛活动。

2.立足课堂,学习戏曲。只有将戏曲文化融进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机,才会拥有精彩。在班队课、艺术课上,时常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戏曲剧照、介绍戏曲家和戏曲知识的小文章,进行交流或展览;平时组织学生多看多听戏曲演出片断,鼓励学生学唱几段,努力做一个“小小戏曲家”。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一方面要求广大教师在“七认真”工作中人人有体现戏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求老师以身作则,通过穿插有感染力的戏曲语言、丰富的戏曲表情、优雅的戏曲姿势、有腔有韵的戏曲演唱,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学生。在地方课程和第二课堂上,我们编撰了校本教材,专门开设了戏曲专题课,聘请王庄兰花艺术团的优秀演员为校外辅导员,每周对小兰花艺术团和兴趣爱好者进行专业的指导。

3.依托活动,体验戏曲。我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戏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阵地活动、专题活动和特色活动。阵地活动主要有校园与班级内的戏曲主题环境布置,红领巾广播电视,手抄报展览等;专题活动主要有二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兰花盛开在校园”少先队大队主题活动等;特色活动是结合少先队的雏鹰争章,设计开展了争“兰花章”特色活动。“兰花章”是母章,是最高荣誉。要取得“兰花章”,必须在小学六年里分别取得“戏曲知识”、“戏曲表演”、“戏曲创作”三个子章。低中阶段的学生主要是争前二个章,到了五六年级,再争“创作章”,学校每年举行一次隆重的“兰花章”颁发的仪式。这个仪式堪比“毕业典礼”,学校特别重视,学生更以获得“兰花章”为骄傲!

戏曲文化范文12

关键词:益阳花鼓戏 戏曲音乐 现状 发展

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影视作品和流行音乐风行,加之城乡人口大流动,人们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老一辈戏曲艺人以及热衷戏曲的观众相继辞世,戏曲对于青年人却越来越陌生。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戏曲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戏曲音乐艺术的现状虽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但地方戏曲及音乐传承的断代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如何在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使地方戏曲得到传承和发展,让地方戏曲音乐能在音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已成为戏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曾到湖南益阳市作实地考察。现以益阳花鼓戏剧团为研究对象,对地方戏曲音乐的传承、现状和发展等问题,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益阳花鼓戏音乐文化的初步形成

益阳位于湘中,吞资江水,饮洞庭波,古为“荆楚要塞、吴蜀门户”,是丰沃的鱼米之乡,素有“竹都、蛋市”及“银益阳”之美誉。

益阳民风淳朴,楚文化底蕴深厚,巫风繁盛。至今,益阳所辖的桃江县和安化县的农村中,还有巫师举行的傩祭的活动。时而可见巫师脸戴面具、手执师刀,进行傩戏表演,当地人称之为“冲傩”。益阳地区的宗教文化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除楚文化外,古越文化、巴文化也有一定的地位。据《安化县志》载,宋熙宁五年(1072)前,安化长期被“瑶蛮”统治,首领即是信奉巫教的梅山王。故旧时安化的道场锣鼓,从乐器到锣鼓点子均与广西壮剧锣鼓相似。除此,益阳的巫、道早已合流,当地巫、道演出的“老君戏”即以道教始祖命名。旧时安化大户人家丧,多有七天八夜的道场,焚屋烧纸,并于空旷地坪筑一高台,师公抛掷斋粑,道士笙箫管笛俱全,不仅唱腔动听,而且还行巫教踩火砖、攀刀梯等巫术表演,场面壮观。故早期花鼓戏的“场面”(乐队)艺人大多出自师道之门。这种生态环境促使益阳地方戏曲形成并发展。

元末明初,战事频繁,大量江西移民流入益阳境内。据查安化、桃江多姓族谱,族人皆由江西移民而来。当时江西移民建祠堂、修戏台,形成演剧之俗。所演何戏、唱何腔调虽不可考,但从靠近安化长塘等地所盛演高腔木偶“目连戏”,可认为早期江西之弋阳腔已经传入益阳。

清代晚期,益阳的戏曲音乐艺术已经成熟。在地花鼓和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的花鼓戏音乐,在益阳一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花鼓戏的初级阶段――“两小戏”时期的历史较长,所表演的大多是反映农村青少年的生活趣事。其唱腔都是地花鼓、灯调及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民歌小调。其后,花鼓戏音乐艺术迅速向“三小戏”发展,吸收了大批湘剧的折子小戏剧目,借鉴了湘剧的打击乐曲牌和过场曲牌。

清末,社会动荡,一些外地剧种也纷纷流入益阳地区。如从西洞庭湖流入南县的汉戏、常德花鼓戏,从溆浦、黔阳等地流入安化的辰河戏、阳戏以及祁剧等等,大大促进了益阳花鼓戏音乐文化向高层次发展。

民国初期,花鼓戏音乐文化在益阳地区各乡村城镇越演越烈,班社林立,艺人辈出,为益阳赢来“花鼓戏窝子”之盛名。抗日战争时期,益阳的戏曲艺人投身到了抗日行列。成立仁寿班、宝和班等班社,成立“益阳楚剧抗敌宣出队”,深入湖区和山区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救国做出了贡献。

二、益阳花鼓戏音乐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全国解放后,各县、市相继成立戏曲改革机构。益阳地区各民间职业剧团,在文化部门的带领下,开展戏曲改革运动。1956年全区各市、县成立了专业戏曲团体,一批批新型文艺工作者走进剧团,为戏曲音乐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时益阳花鼓戏涌现出一大批艺技精湛、影响颇大的艺人。他们不断实践,不断革新,将益阳花鼓戏音乐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曾在长沙观看益阳花鼓戏剧团演出的传统戏《三女抢板》后,亲自改剧名为《生死牌》。刘少奇、、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出席观看,并高度评价郭钰、王云英、孙阳生、廖荣华的表演,为益阳花鼓戏音乐文化艺术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几十年来,益阳花鼓戏音乐文化一直坚持以声腔为中心的音乐改革,并由此推动伴奏和声乐等领域的发展。如突破打锣腔“锣鼓击节、人声帮和、不托管弦”的陈规,逐步加入管弦乐器,这仅为一种表现手段,并没有取代人声帮和的高腔特色。为了戏剧表现的需要,在唱腔段落和曲调之间,有机地增添了过门音乐。同时还重视过场音乐的运用和创新。70年代,益阳市花鼓戏剧团已经拥有一支20余人的中西混合编制乐队,有了专业作曲、配器人员、专职乐队指挥。80年代,电声乐器、爵士鼓等亦被引进益阳花鼓戏乐队。乐队的任务再也不只是“保腔托腔”,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主动地表现剧情意境、刻画人物性格、渲染主题,增强了剧情和音乐的表现力。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21世纪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地方戏曲音乐文化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众多音乐理论家们极力为拯救、挖掘、整理、研究民族戏曲音乐文化进行艰苦的劳动;众多作曲家在创作上冥思苦想,如何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做超前的探索试验和创新;众多演奏、演唱家们辛劳地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奔波出演于国内外。他们为传播、发展我国民族戏曲音乐文化发挥着自己的热量。但随之现代化音响设备出现,文化生活多样化发展,流行音乐渗入和城乡人口流动,青年人对戏曲音乐文化越来越感到陌生。加上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益阳市花鼓戏剧团也进行了重新组合,人事变动很大。一些专业人员陆续考入音乐院校(笔者也是其中人员之一),还有一些则半路改行,剧团老同志所剩无几。新的演员、音乐工作者乃至编剧人员对益阳花鼓戏音乐文化缺乏了解,导致益阳花鼓戏剧团销声匿迹多年,进入低谷,戏曲音乐传承的断代现象比较严重的,形势不容乐观。可见,益阳花鼓戏音乐文化成了湖南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所幸,近年来益阳市花鼓剧团重新开始组建与创业,培养新的一代继承人,在学校开办了花鼓戏班,聘请了老前辈胡健国及一批老教师传授专业理论与音乐艺术知识,举办戏曲音乐比赛等,发展势头很大,因此,戏曲音乐文化还未处于截流断源的地步。

三、益阳花鼓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戏曲家李渔曾云,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要振兴益阳花鼓戏音乐艺术,除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外,还有赖于地方戏曲自己的革新和发展。任何一个剧种的音乐,不管它历史多么悠久,传统多么深厚,如果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需要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就难以避免由盛而衰乃至消亡的命运。因此,要继承和发展,使传统魅力与革新能量有机结合,才是保持益阳花鼓戏鲜明艺术特色的一条必由之路,

首先,益阳花鼓戏音乐文化与周边地区的花鼓戏音乐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语言和表现手法上的区别。它们有的曲调尽管调式相同,但音乐风格却各有特色。传统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若要使其持续发展,培养后继人才是关键。同时,还要对传统曲调、曲牌进行有组织地抢救、挖掘、整理和研究,使音乐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其次,益阳花鼓戏音乐艺术本身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针对其剧目欠丰富、演唱的音域狭窄、伴奏乐器相对单调等问题,可借鉴其他剧种或民族民间艺术为己服务。广泛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建立科学的发声理论,健全编制和组建设备较完善的戏曲乐队。

再次,开阔思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益阳花鼓戏唱腔的板式不是很丰富,应学习兄弟剧种的板式结构变化,使之在表现和推动情绪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在板式变化的同时,既要保持曲调旋律原有风格特点,又要照顾观众的欣赏习惯,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