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0 13:24:50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新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高一年级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六、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反思 记录

一、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达到预先设计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例题、习题的简洁快解法;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某种数学思想运用的过程或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原理使用的体会;教法上的创新,等等,纪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 记学生的创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独到的好的见解,值得引起思考的新思路、新方法,并虚心接受。这样不仅使一种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鼓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三、记学生的问题。

课后及时记下学生的疑问及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分类给予解疑答难。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记下笔记作为今后教学的资料。

四、记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

课后及时记下突发事件应变处理的案例。 例如:有两位学生在你上课时讲小话,你会怎样处理呢?下面描述了几种处理办法: 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应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些措施,但究竟哪种是正确的呢?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学生的捣乱行为是为了让其他同学关注他们,这时你选择训斥,这可能增加同学们对他们的注视,等于奖励了他们的捣乱行为。

五、记失败的原因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有渗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陈旧的教学方式,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难易欠妥的例习题配置,知识缺陷的作业共性问题等,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败、兴趣的丧失、逆反心理的产生等纪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的所应吸取的教训,长此下去,良性循环,既分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也为教者积累了第一手的教学信息资料,开拓了视野,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教学艺术都得到了有力的提高。 如在进行"函数的图像"的这节课教学时,象以往一样我选择了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逐步分析、启发,并适时归纳几种特殊的图像变换: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自我感觉设计完美,可是一节课下来,课堂效果不佳,一些学生有作适当的笔记,一些学生则光听不记,大部分学生没有什么兴趣,从他们的脸上感受不到学习的热情,更别提回体会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了。

六、记再教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35-02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历来都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形成更强的数学素养,为未来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或者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高中数学教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通过科学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更好的为学生在相关学科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工具性知识。虽然,在一些方面,我们的确看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进步,但是由于教学的构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教育背景、教师、学生,以及教育导向、教育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因此,任何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紧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调整,结合教学实践不断的改进,这样才能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好的与学生个人发展相吻合。本文拟结合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过去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得与失,旨在为未来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反思路径

1.彻底摈弃应试教育思想,深入践行素质教育理念。通过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实际进行调查发现,虽然我们一直在反复强调素质教育如何重要,而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并不多。相反,应试教育的思维依然严重的左右着教学方法的改变,束缚了教师的“教”,也束缚了学生的“学”。可以说,应试教育的思维是现阶段高中数学教育中很多问题的“始作俑者”。所以说,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反思,首先就是要从教育思想导向上彻底扭转应试教育。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推进考试制度改革,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评价。使应试教育逐渐失去“滋生繁殖的土壤”,这一点对于践行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第二,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引导教师逐步形成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理念,能紧紧把握住素质教育理念,在不断平衡学生成绩提升与素质发展方面做出更多贡献;第三,要引导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形成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

2.充分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有效践行分层教学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分层教学比较广泛地受到重视。调查发现,很多高中数学课堂都陆续的开始实行分层教学。但是,当被问及怎么分层,什么是“层”的时候,大部分教师却并没有完全搞清这个问题。那么究竟何谓“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吗?是代表学生的情感状态吗?还是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分层教学提出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吗?如果搞不清这个问题,相当于我们的分层教学从开始就是不完善的,又谈何效果显著呢?实际上,所谓分层,应该是从学生的成绩、发展特点、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充分权衡,客观合理的给学生进行分层分类,让学生在每一个层次中学习,都可以获得与个人需求最为吻合的教学方法。所以,开展分类教学,或者说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该把学生分到哪一个队伍中,这是关键问题。这里又涉及到教师怎么能取得这些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各种指标所占权重是多少的问题。所以,开展分层教学从表面上看并不难,但是真正要想把握好分层教学精髓,还任重而道远。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创新能力也越来越重要的成为了现阶段各阶段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很多教师都在反问,数学教学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或者创新能力呢?实际上,数学课程之中,可以用来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环节有很多。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初步部分知识的时候,涉及到一个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这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活动情境来探究判定定理:教师让大家拿出一块三角形纸片,过三角形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与桌面接触)。教师开始问学生,AD与桌面垂直吗?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如果不经过A点能否得到折痕DE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最终,根据试验,请你给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这样以来,学生始终在随着教师的引导在思考、探索,并通过教师的启发主动去构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一个知识体系。再比如,开展数学解题方法比赛,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举办数学与生活竞赛等,很多活动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训练,逐步使学生成为在语言表达、思维创新、逻辑推理等方面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教学方法的优劣或者说教学思路是不是清晰,将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而如果说课堂教学方法单纯围绕教师的教,而不去从学生方面入手,表面上看教师讲的很好,但是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不起来,那么这种课堂也只能是让学生去被动的接受。其实,要想让学生能真的发挥出潜力,还是要让学生自己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学习激情。虽然说我们也喊了很久,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把课堂教给学生,但真正能落实的有几个?很多教师都感觉课堂时间不够用,每节课都要早上5分钟,再拖堂5分钟,力求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再反观一下我们的学生,倒是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不管教师讲授的方法喜欢与否,自己是不是还愿意接受,都要被动的去学习。显然,这与我们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课改理念是相违背的。为此,我们在新时期,要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思路,把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看待。其实,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学习概率时,可以将生产线上产品的检验知识作为例子;学习数列时,可以将银行计算复利的知识作为例子。也可以将内容分专题让学生分小组研讨,尝试“学案导学”模式,包括教师提出研讨的要求、学生自学教材、教师组织讨论交流、在学生研讨基础上教师精讲释疑、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练习巩固。又如,讨论f(x)=x+(1/x)的性质时,便可进行反思性思维,当f(x)>0时,单调递增,学生然后就要思考当f(x)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反思 内容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高中数学比较学生之前接触到的数学来说,既博大精深又抽象难懂,所以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也非易事,新课程改革又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掌握好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二、数学教学反思的内涵

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这一活动以探索和解决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合理型的数学教学实践为最终目的。

三、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数学教学反思,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反思活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思考、重新认识、再评价和经验总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作用极大。

1.有利于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而反思性教学恰好被认为是现阶段人们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合理的教学之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某一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努力追求其合理性,并实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得以验证,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间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2.有利于教师由传授型向学者型转换

当代教师专业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学研究和反思上。教师除应具备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在教学中作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经常反馈教学信息,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研究改进教学的对策,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和反思有机地结合,让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动。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增强传递处理信息的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学科的教学测量及评价的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3.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

道德感的重要方面就是责任感,而责任感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帮助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变成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教育行家,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发展学生。

四、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可从多角度进行,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既是对蕴藏在数学表层知识下的极为丰富的数学精神、思想、方法、原理、规则、模式等深层知识的挖掘;从历史角度反思数学知识,主要是探究数学知识生动活泼的产生发展过程,搞清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获取有关数学知识的历史材料;从文化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数学知识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它具有自身的文化特性;从方法论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反思数学知识本身的方法论意义,其次要能从方法论角度去解剖数学知识,将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活动进行分析;从数学教材角度反思,数学教材作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数学教师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特点,教材变迁,知识的呈现形式,教材的加工处理,例题习题的选择和功能等进行反思。

2.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反思

对学生及其数学学习活动反思,不仅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数学学习基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数学学习失败的原因、数学学习结果评价方式等进行反思,而且还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反思。

3.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包括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决策过程、教学行为过程、教学结果、学技能与技术有效性的反思,也包括对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如对某一具体内容的教学问题反思、对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的反思以及对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反思。

五、数学教学反思的途径

教师为培养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在参与教学各个环节时应留心观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性质和结构,广泛收集相关信息,批判性评估自己的思想、行为、观念、态度和情感,重新审视教学经验,结合课例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尝试、检验,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

1.教学观察

当教师组织、参与教学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对自我提出疑问。一方面,对课堂整体情况提出疑问:“本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态度反应是否热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是否积极?”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作好详细记录,以供课后总结教学时使用。

2.教学日志

写教学日志既要详细又要及时。当天的见闻必须当天记录下来,否则时间一过便印象不深,追述不全。随后想到的也应在日志中及时追记下来,标明时间。行文中一定设法把听到的话与自己的感想或评论区分开来。例如,正文写在纸的正中,左右留出空白,一是为了写下对自己和他人教学的印象、感想、评论;二是便于将来对教学作初步分析时使用。

3.评析交流

教师们聚集在一起,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得出最佳方案为大家所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校本教研把教学过程中最典型的、需要探讨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并请来教育专家、教研机构专家或大学学科教育专家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对它们进行全面深人的剖析、研究、整理和提炼,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探索适应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这是要求更高的教学反思。

4.自我评估

通过反思,教师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所评价,然后会努力提高自己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当教师的努力获得成功时,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同时批判性反思通常能给教学和教师专业进步带来更深刻的变化。在数学教学中批判性反思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问题:我的教学策略在学生中的认可程度如何;我是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引导学生质疑、提问;我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我在教学中是否重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我对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得是否充分等。

六、教学行动的改进

教学行动改进是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后,自身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行动过程,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步骤或某一具体方面展开的小规模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独立操作,也可与他人一起学习先进的学习理论与教学观念,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共同探讨、审议一堂课的设计,其中不乏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碰撞。然而正是通过经验与理念的共同作用,在交锋、协调中才得以完成经验的重新整合。我们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才能有持续不断地进步和收获。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师范处组.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北京出版社.

[2]山东省教育厅师范处组.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北京出版社.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5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和研究,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与对策。数学反思性教学,是指数学教师按照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完善,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清楚教学目标,关注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探究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反思性教学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与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位学生的智力和天赋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二、高中数学实行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的数学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到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较合理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反思性教学,教师可针对教学中的某种教学现象产生正确的认识,形成新的理解,并在以后的教学行为中逐步渗透。这样不仅能够在教师间形成教学研究的氛围,而且能够改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有助于教师道德感的增强

对于教师来说,道德感的重要体现就是对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是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前提条件。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教学,使教学实践过程变得更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有助于教师的转型

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的要求是由传授型逐步过渡为学者型,而学者型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拥有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过硬的教育科研基本功,能够对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对策,解决教学问题。

综上所述,实行反思性教学,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并及时加以改正,并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不断完善教学计划,这对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起着促进作用。高中数学课堂反思性教学的开展,可以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教学效果,对于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生分析及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1.教师备课反思

教师备课反思,也叫课前反思,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以往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并对教案进行细致的检查、反思,确保每个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合理,教学目的更明确和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轻松,教学效果更显著。课前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在上课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引导探究活动,必要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删减,还可对知识进行拓展及整合。如在教授函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有这样一个概念:函数f(x)=x+■,当x>1时,函数的单调性递增。教师在上课前就需要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哪些疑问?对于这些疑问该怎么解答?怎样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此时教师要做到既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又能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将问题解释明白。教师的课前反思,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清晰,有助于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2.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教学过程反思,也叫课中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并根据这一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习氛围变得积极、民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有序地开展。课中反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如之前所提到的函数f(x)=x+■,当x>1时函数单调递增,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x>1时函数单调递增,而不是x>0时函数单调递增呢?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思考:当x1且随着x的数值不断增加,函数f(x)=x+■越来越趋近于y=x,f(x)自然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而当0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在上完课后,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语言的应用,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调整,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反思;教育观念;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传道授业之余,还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审视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对课堂的把握、与学生的关系等等。尤其对于高中数学老师而言,知识点就这么几个,定理就这么几条,教师常常会忽视教学中的反思、完善和改进。但是,自我反思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教师可以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新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育观念的反思

多年来,高中数学教学已经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多的是简单机械地传输知识。然而,教了是不是就代表会了,会了是不是就代表掌握了,掌握了是不是就代表会独立思考了呢?学生并不是承载知识的容器,学生被动学习的效果相比较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效果是相差极大的。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参与互动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他们的大脑,才能事半功倍。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索、实践后得到的知识和结论才是记忆犹新的,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多尝试着角色互换,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即可。

比如,在高中数学课本第二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这一单元中“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相比较初中阶段的平面几何难度又增加了,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加上想象,试试看,画画看,拓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对学生所画的图提出意见,有错误的进行纠正,这不比直接画给学生看更好吗?

二、教学设计的反思

有些教师在高中数学教案的设计上也有些不足,比如,有时会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程度。有些情况下,学生对前节课所学知识点并未掌握完全,教师就开始了下节课的教学了。于是造成的结果是,问题越积越多,学生越学越不懂。因此,教师需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设计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在课堂上,很多情况都是照本宣读的,把知识点讲了,重点、难点讲了,就可以了。那么学生一堂课又掌握了多少呢?高中数学,已经显露出其难度与复杂度,很多学生从高中开始,数学就一落千丈,感觉学不下去了。高中数学的难度增加确实是一个方面,然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减少也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高中数学第三册第三章“概率”这一单元中,就可以列出上个月的天气情况,分别问学生:“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上个月晴天有几天啊?占了这一年的概率是多少呢?”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学生应该可以很快得出结果。教师再层层深入,问学生“如果袋子里有3个红球,4个蓝球,每次抓一个,那么抓3次就能抓到3个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呢?”学生这时候就摸不着头脑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了,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最后再由老师告知大家算出概率的方法和技巧,印象深刻。将数学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就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效果的反思

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拿到好成绩,还是成为自主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成功人士?相信教师都会选择后者吧。当然,提高高中数学的学习成绩确实是教学的一个直接目的。但是长远地看,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学习的成效”,而非“学习的成绩”。有人会问,成绩不就是学习的成效吗?确实如此,但又不全对。成效包括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领悟、对数学的兴趣、思考的能力、与同学的合作能力等等。当然,学习成绩也是其中一种。教师应该对教学成效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教会了学生什么,有没有达成一种学生高中数学学习上的有效性,是否达到自己教学的预期目标。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有助于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情况,也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是老师学习和成长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的教学不断创新、改善,从自我角度、同行角度以及学生角度多多对教学进行反思,提出对学生最有益、对自己能力和综合素养最有帮助的方案,帮助其不断进步,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柏林波.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21).

[2]张季浩.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J].新西部,2011(06).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7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52-02

微课以视频和动画技术为载体,具有主题明确、内容精准且资源容量较大等特点,能够有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帮助。教师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点,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微课应用的有效性,并开展科学合理的反思活动,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

一、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魇诟?学生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活动的要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综合运用声音、图形、文字和动画等元素,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接受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此外,教师可通过微视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在数学公式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视频展示推导过程,还原知识的具体形式,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提升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把握重点与难点,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而在微视频辅助下,教师将重点和难点设置为微视频内容,在视频中有针对性地讲解某个知识点,并以此突出重点,同时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复学习,不断强化。比如在“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关系”学习中,教师以此设置微视频,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各种函数的图象,并动态地处理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的转化过程,让学生直接观察转化过程,将抽象知识简易化。这样在保证教学趣味性的同时,降低了学习难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与反思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差异,合理制作微视频

微课的核心载体是微视频,教师将教学内容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在微课开展过程中必须保证微视频制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保证视频趣味性和新奇性的同时,充分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准确传递教学内容。教师要将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渗透“分层教学”理念,保证微课教学兼顾每位学生,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函数求导”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让学生课前将基本知识进行学习、消化、吸收,进而在课堂上开展知识纵向延伸教学,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设定差异化的训练试题。比如可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如下:

第一层次:求函数 y=2x2+3x3,y=4n4m5 的导数;

第二层次:y=3x2-2x3+4x-5,y=(3x2-2)(x+3)的导数;

第三层次:的导数。

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且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可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从而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在这样的模式下,调动了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改善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造成的诸多弊端。

(二)实施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数学知识点庞杂且内容较为抽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诸多难题,从而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兴趣不高。加之传统教学中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对相关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不及时,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将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微视频营造恰当的教学情景,以此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垂直”教学中,教师将微课教学与常规课堂教学相融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微视频,视频内容以折纸实验为例,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思维中。在微视频中,教师示范折纸:教师利用一张三角形纸板 CEF,过顶点 C 翻折,其中 CN 为折痕,翻折后将纸板立于桌面,EN、FN 接触桌面,要求学生观察折痕与桌面的关系,进而思考折痕与桌面的关系。教师通过这样的视频为学生营造了特定的情景,使学生真实地融入到知识学习之中,进而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设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数学素养尤为重要。基于此,高中教学不再只关注知识性内容,而且要向学生传递数学思想,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在教学中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三垂线定理”学习中,教师可组织开展微型实验活动,要求学生自备直角三角板和丁字尺。实验开始前,教师对“三垂线定理”进行简要介绍,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利用直角三角板和丁字尺进行实验,通过探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播放微视频,视频中教师将直角三角板与小棒进行组合,使二者在桌面移动,让学生观察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小棒之间成的角的变化情况。学生在观察中可提出疑问,教师提供相应提示,并在师生交流中让学生明确:当平面内斜线的射影和直线垂直时,内直线与斜线可成 90°,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丁字尺自行实验,以此验证“三垂线定理”。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8

论文摘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更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各种综合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把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能在采取原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了,而是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采取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的目标意识、问题意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分析意识,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扰寿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胜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人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二、教师要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识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晴境、为学生更深人地、具体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较强的学习迫切性,并产生积极思维的心理气氛。但在教学中还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实现短期效果,仍然是使课堂教学变成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学生没有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更谈不上探究、自学、讨论。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变成一听就懂,只会模仿例题来做,当时的效果看来不错,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检查学生,却是连当时认为简单的都不会了,个别会做的却是用当初他自己想出来的方法才能做。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有经历动脑思考探讨的过程、没有动手练习巩固,就不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要求老师们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积极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全员参人、全程参人。坚决废除“注人式”、“一言堂”,“满堂灌”。

三、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学生成为装知识的“容器”,基本上教师拉着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教参、走进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个隆发展。面对新课程,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建构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时间与空间,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课程功能,结构的改变,使学生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高中数学新课程设置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帮助学生体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新教材具有可读性的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并形成习惯,使课堂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学习,同时也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问题。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和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消除学生过分依赖于老师讲授的被动学习状态,最终达到教与学活动和谐统一的发展。

四、教师要改进教学评价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9

关键词:高中 数学 反思能力

“反思”不是一种新的理论,而是一种思想方法。反思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对于学习而言,在学习中具有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十分重要,《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充分说明了反思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高中数学知识量大,难点多,学习困难。因此,更要学会反思学习。作为师者,在教学中,要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反思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完善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从改变教师观念,创设问题情景教学和培养学生课后反思习惯三个方面入手,浅谈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措施。

一、教师改变传统观念,发展成为反思型教师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具有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其先决条件是教师也必须具有反思意识,这样才会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反思意识。如何让教师具备反思意识,使其发展成为“反思型”教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改变观念。不得不承认,一些数学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由于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其传统观念很深。例如,多年的从教生活中,教师手中的教材还是多年前的版本,讲解的习题还是往年的习题,教学的思路还是以往的思路等等,这就导致教师的观念比较传统。传统的观念里,学习只要能够吃苦,持之以恒,就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变得十分先进。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能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固然是值得赞扬,可是在学习中通过不同的方法,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成果,那又何乐而不为?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教学中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习到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发现自我的不足,从而反思自我、提高自我。如何创设问题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创设争议式问题情景是一种极佳方法。例如,在教学中善于提出具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地切入问题,思考问题,在积极探索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反思自我。如在学习完函数这一章节时,笔者提问: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有哪些?学生们或多或少知道求函数值域的方法,纷纷回答自己知道的方法,如配方法、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等等。笔者再问:对于抽象函数的求解,使用什么方法最好?学生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的说赋值法,也有的说结构变换法,各自剖析自己的理由。学生们富有争议的回答,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

三、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时的反思习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作为高中学生,在学习时,要提高学习成绩,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后的努力。学生在课后查缺补漏,巩固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让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但是,有许许多多的学生,课后自主学生十分刻苦、认真,学习成绩还是一塌糊涂,特别是数学尤为严重。笔者从教多年,认为不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也不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部分事倍功半的学生在课后不知道反思,没有良好的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只知道埋头拉车,而不会抬头望路,往往走上弯路、错路。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课后反思的习惯。如何培养?第一,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告知学生,课后学习时,针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要大力加强练习。切记不要认为这个知识点难度很大,分值不高就“忽略不计”。第二,重视效率。高中学习量大,学习时间紧迫。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在课后学习时,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学生在一时之间无法解答,就不要钻牛角尖,可以暂且放在一旁,找机会请教同学或老师。学习时间宝贵,要做到有效地利用,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想要提高学习成绩,完善学习能力,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会反思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求达到最佳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0

一、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内容

1.教师角色定位的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倡导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和学习。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的学习意识,教师则必须从“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

2.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课堂教学过程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它们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新课改背景下,首先高中数学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导向,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教材实际、数学所传递的文化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3.学生学习方式之的反思。数学探究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重在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重在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营造反思氛围,形成反思集体

(1)数学教师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反思能力。反思的进行需要相对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环境。经常组织一些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让教师没有拘束感,活动起来畅所欲言。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听课、相互学习;课后,教师之间坦率地交换意见和提出建议,对课堂中的情景进行热烈而细致的讨论。这种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发现自己平常没有意识到的不足。

(2)行动研究,重视各种数学研讨活动,为反思寻找机会。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教师的个体反思、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因此,要弄清楚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需要教师与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这种反思方法称为行动研究法。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研究探索活动这种相互交换意见、取长补短的合作,使得教学工作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工作过程。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研究的基础和来源,研究的成果又将进一步提高和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近年来,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研讨活动异常活跃,这就给数学教师创造了有利于强化反思过程的各种机会,在参与这样一些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认识。

2.通过阶段性复习教学,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 ;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64-01

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需合理、有效地对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笔者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一、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笔者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下一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前面一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能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二、新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怎样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放下权威,变以前的“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改变一贯的用词:“使学生……”,体现三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的心中应时时、处处装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选择例题,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人文精神,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为什么?这还可以从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谈起。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如何?我们的老师现在都会这样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等等。但问题是我们的教师是否真的读懂了这个“导”字?我们的学生是否真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三、反思教学势在必行

教学中能否取得以上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从我的亲身感受来说,这是一个相当痛苦,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本人有极大的责任心、耐心与勇气,跟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挑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更重要的是加强反思性教学,即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经验理论化的过程;促进教学观念(特别是自身存在的内隐理论)改变的强有力的途径。

四、学生也要反思

如果说老师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教,那么学生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学,并且还是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那么,高中学生到底怎样进行反思?教学中我始终带着这个问题,思索自己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如何养成?怎样进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前人、专家那里吸取精华,特别是有关教学反思与教师反思给了许多零星的想法,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验,不断的否定与修改,逐步形成了高中生如何进行反思的一套做法。

1.反思什么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到底要反思什么?笔者认为大体上可分为: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其中包括得失与效率;其次要求学生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及形成过程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再次要求学生对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题意的理解过程、解题思路、推理运算过程以及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最后还要求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思。特别做完题后要及时反思,即把自己的解题过程作为自己研究思考的对象,并从中得出某个结论。

2.怎样反思

有些学生,一上完课,就忙于做数学作业,对于上课内容没有整体把握或没真正理解透,做起题来只会模仿,照搬照抄,不是漏洞百出,就是解题思路受阻,方法欠优等。极易挫伤学生的解题信心及学习效率。因而,学生应作解题前的反思。还可对学习态度、情绪、意志的反思,如自己的身体、精神状态怎样?失败了能坚持吗?碰到难、繁题能静下心吗?自己有能力、信心解决它吗?以前见过它吗?或者是否有类似问题?哪些知识、技能还需回顾、请教等;其次要不断地自我监控。最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反思。主要包括检验解题结果,回顾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还需对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等。

3.反思习惯的养成

要提高学生的反思效果,除了以上这些,还必须讲究科学的方式,提高反思能力。要求学生写反思性日记就是一种不错的形式:

首先,每节课后要求学生写反思性学习日记,使学生超越认知层面,对本节数学知识的再认知,促使学生形成反思习惯,检查自我认知结构,补救薄弱环节。由于时间问题,不可能把上课的精华全都及时记下或理解,通过笔记可以弥补,做好善后工作。做好错题分析、订正工作,完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其次,写反思日记是一回事,怎样达到更好的效果又是一回事。老师当初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认识到写反思日记的重要性,注重随时翻阅,最好每天抽5―10分钟浏览一下。一个阶段后,老师应做好督查工作,当作一份作业,了解学生存在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直到养成自觉的习惯。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只有积极投入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探索、尝试新理念的内涵,才能更好的挑战新教材的实施。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2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五、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

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长吉.《现代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曹一鸣.《数学教学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中学数学,2003.8

[3]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广州市第十二届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学习材料汇编》,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