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党支部党务

学校党支部党务

时间:2022-11-14 19:18:39

学校党支部党务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1

[关键词]党支部;党建;服务社会;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表明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对新时期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所述的基层党组织不仅包括行政区划的乡镇党组织,还包括机关、企业、学校以及新型社会组织等。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教育战线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是党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发挥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基础,其不仅承担着团结广大大学生成功、成才的使命,还肩负着带领青年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重任。阐述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对现阶段高校学生党支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从思想、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如何服务社会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团结、联系广大青年学生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是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关键力量,对于扩大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是党的宗旨与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维系生命与力量的关键,需要千千万万优秀党员的实际行动来体现。高校作为培养先进人才的主阵地,掌握前沿知识、先进文化,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以青年党员为主体的学生党支部根植于高校,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先进的理念,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服务社会的能力。每一位党支部成员都是党的先进性的鲜活代表,他们除了在校内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之外,还应积极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服务社会的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

大学生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人才资源,他们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觉悟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动用一切手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让他们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服务社会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同群众联系最直接的途径能够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独特优势,帮助他们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完成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完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的重要思想的再认识,辅助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进一步确立他们的共同理念与信念,提升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十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校学生党员是广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代表,在广大学生中起到积极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学生支部的形式服务社会,在学生党员与群众的接触、交流和服务中,他们能更多地了解社情民意,体会群众的生活,能更好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帮助群众切实解决困难、缓解矛盾与纠纷等等,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创新精神和提升实践能力。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党支部组织必须提高工作水平

学生党支部组织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服务意识不够强烈,思想基础不扎实。部分高校党支部组织只关注上级命令的传达情况和完成结果,忽视了广大青年党员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思想觉悟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出现了“重管理、轻过程,重近期、轻长远”的现象,这不利于高校党组织建立稳固的服务意识。二,服务架构不完善,制度保障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设立大都以学院、专业、年级来划分,这虽然便于管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服务架构的整体性,导致学院之间党支部规模相差较大,党支部内部权责不明,学生支部干部能力参差不齐等现象。除此之外,过于分散的服务架构也难以形成统一的服务制度保障,党员之力难以凝成一根绳,弱化了服务社会的效力。三,服务作风有待改进。一小部分高校党支部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摆花架、走过场”的情况,不能全心全意落实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方针政策,有损党风党纪。

(二)高校学生党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基本都为“90后”,其在自身素质与思想方面既存在一些时代的优势,又出现一些时代的劣势。具体到高校党支部党员这一群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学生党员政治思想觉悟不高。部分学生党员对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的新理论理解不够,思想理论武装不充分,对大是大非问题缺乏清醒而坚定的认识,更难以亲力亲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二,学生党员不够先进,难以形成良好的带头作用。一些学生党员自身素质不高,在学习上缺乏钻研精神,不能在群众中形成带头作用,不能发挥党员“冲锋在前”的精神,也不能充当好服务标兵的角色。部分学生党员甚至出现了铺张浪费、脱离群众等现象,对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极为不利。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有效路径

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建立起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有效路径,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机制建设,以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而言,其是党员培育的基础环节,更应该建立起服务社会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服务思想建设,增强服务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锋,是实践的指导。要想探索出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路径,首先就要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加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思想理念。高校学生党支部以及学生党员的服务社会思想建设是建设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路径。高校学生党支部只有转变陈旧的思想理念,将思想教育工作谨记在心,牢记党的宗旨和优良作风,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理念和服务意识,树立甘愿吃苦奉献、甘愿全心全意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在高校党支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方面要继续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有效经验、做法,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具体的思想教育以及理念树立过程中:首先,要体现时代性。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努力更新,要将时代精神与党建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借时代之力更好地树立起服务社会的理念。其次,要强调科学性。虽然高校党支部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但每一个党员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因此对于他们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不能照本宣科,以偏概全。再次,要注重时效性。新时期高校党支部党员教育既要潜移默化、又要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注重一定的时效性。要将理念及时转化为行动,以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群众、造福于社会。

(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保障制度

制度具有长久性、稳定性的特点,也是确保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根本性保障。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要想不断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工作,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建立党员挂牌制度,扩大党员学生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度。高校学生党组织可对党员个人实施挂牌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党员自身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党员个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党员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党员及时深入到社会群众内部,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能力。其次,要建立健全党员服务责任制和承诺制,对党员所要履行任务和工作岗位要求进行明确和细化,确保广大学生党员要经常深入群众、走进社会,以夯实党员与群众的组织基础,提升党员联系社会的主动性。再次,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高校党支部应将服务社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党员的考评制度之中,对服务社会工作做得好的党员给予表彰,对没有服务好社会的学生党员进行批评教育。要将评价党员干部实际工作成效的最终发言权交到群众手中,确保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落到实处,要激发学生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要定期开展群众调研工作,对于党员服务社会工作进行抽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以了解到党员服务社会的真实情况。

(三)创新党支部服务社会的载体,丰富党员服务社会的内容

要想把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工作落到实处,除了加强思想教育以及制度建设之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服务社会的载体,这样学生党员才能明确具体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向,丰富党员服务社会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服务社会工作。首先,高校学生党支部要以社会公共场所作为服务社会的首选场所。随着高校制度的不断改革发展,以班级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等活动也在不断的减少,学生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为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以及社会之间架构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社会实践操作能力都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进而增加党员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党支部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选取学校周围的公共场所,如社区广场、医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农民工子弟学校等作为自己的服务的对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社会服务。党员可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到这些公共场所,尤其是一些老幼病弱残活动较为密集的特殊场所,免费为他们提供服务,听取他们的心声。对于自己有能力帮助的问题则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地方则要及时上报相关领导部门,请求相关部门进行改善,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体现出党员服务社会的思想理念。其次,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开展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活动。当下已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党支部要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产物,通过网络来服务社会、指导党建工作,并利用网络宣传有关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促使网络成为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的创新平台和载体。例如,学生党员可以在网络上开通“党员之家”“党员论坛”“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线”“党员服务社会”“群众心声”等论坛或是开通电子邮件、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利用网络对各种党建工作进行交流探讨,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听取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能更好地了解到当代社会对党员的需求点。

四、结语

事实证明,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确定好良好的党群关系,时刻谨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这一根本性目标,党建事业才能够得到顺利发展。而作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基层党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高校学生党支部要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切实搞好学生党支部建设,增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探索有效服务社会的路径,以切实将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宝根.高校党建创新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2]钱云光,袁勤.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石成奎.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理论学刊,2008(5).

[4]杨晓慧.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5(5).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2

1.部分学生党员服务意识不够强烈

部分学生在入党之后,非常重视个人发展,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个人选修双学位、准备出国考试、外出实习等,很难有时间关注周围同学。

2.部分党员和支部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党支部只知道传达上级命令和注重事情完成的结果,没有仔细交流如何更好的开展工作,忽视了党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心理感受和精神领悟,出现“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1],学生党员在开展服务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3.有些同学很需要的服务,支部和党员无法提供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自身水平很有限,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几乎每个同学都很关注自己以后去哪个行业那个地区发展比较合适?哪个产业是朝阳产业,哪个是夕阳产业。这是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回答的外部探索部分,各种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类的文件能提供很多信息。党员不仔细研读文件,对国家社会发展方向不了解,自然无法回答这类问题。

4.有些支部服务工作流于形式

有些学生党支部在落实工作时,不能全面正确、求真务实地执行,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摆花架,走过场”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党员对当前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建设还是认可的,具有相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对创新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寄予厚望,广大学生党员希望能正视当前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

1.内容呆板,缺乏趣味性

随着社会发展,原有的学生党支部组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90后大学生党员的需求。而走程序,读文件,念报纸的形式也使得党员们感到无聊,多数学生党支部开展的服务活动旨在完成政治任务,采取的方式方法也是沿袭过去的经验,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同学兴趣不大,有部分党员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花到参加组织生活和活动上来[2]。

2.党员自身能力不强

一是学生党员政治思想觉悟不高。有些学生党员很少学习党的理论,较少关注时事政治,对党所面临的国内外政治局势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对社会发展方向和国家发展计划没有概念。二是学生党员学习工作方面不够先进。部分学生党员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专业基础不够扎实,不能在学习上为广大学生排忧解难,一些学生党员入党前比较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入党后却缺乏持续的热情和动力,不能很好地坚持发挥作用。

3.考核监督不够

高校学生党支部忙于日常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却缺乏对软工作的归纳总结和制度建设的重视,在党员作用发挥监督和考核方面有待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

三、加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措施

1.抓好思想教育,强化党员服务意识

增强党员的服务角色意识,切实提高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增进组织的团结和凝聚力,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使每一名党员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精神状态,自觉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实际服务中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思想,着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

2.开拓服务项目,搭建服务平台

根据学校目前低年级支部建在年级上,高年级支部建在班上的设置,结合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多方调研,通盘考虑,统筹谋划,以人才培养为立足点,以项目为抓手,凝练出每个年级的重点服务方向。设置信箱,公共邮箱,QQ群,微信,微博等,收集信息,了解目前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上级党委要为支部在服务平台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支持。

3.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实行领导负责制。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带头人,支部服务工作效果如何,与书记的能力水平关系密切。针对所遇实际困难,培养同学将思想从“这个我不会做”转变为“在有限范围内,对象需要什么,我就能做什么”,当遇到困难时,积极通过同学交流,请教师长等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上级党委要为支部在服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支持。

4.抓好跟踪督查考核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3

[关键词] 高校 ;党支部;服务群众;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2)05-0051-04

时代的发展对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高校党支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高校党支部不仅要发挥升华大学生思想品质的作用,同时也被希冀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可见,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途径已成为摆在时代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当前支部建设存在的误区作为切入点,研究强化制度约束作用的方法和规范服务群众过程,并积极探索如何构建新型支部平台、搭建服务群众的载体。

一、杜绝支部建设盲点,走出服务群众误区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其服务群众的效果,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发展党员的繁重压力下往往忽视自身内涵的提升和服务群众效果的提高,这导致发展党员工作取代了全部支部工作、形式组织生活取代本真学习意蕴以及单向考核评估取代综合评价与监督。

(一)发展党员工作取代支部全部工作

在以党员发展数量为主要评估标准的高校党建形势下,各党支部都面临繁重的党员发展任务。在支部生活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发展党员占支部生活的比重达51%,其次为理论学习,比重为32%,实践活动仅占4%。由此可见,发展党员的工作几乎取代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全部工作。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根据的规定,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应当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同时在高校管理体制以及高校育人为本的目标下,学生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相对其他基层党组织而言主要体现在:坚持政治核心地位,保证党对高校的坚强领导;坚持育人为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党支部因拥有联系青年学子的独特优势,在高校中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发展党员的任务繁重,发展党员工作几乎成了支部的全部工作,服务群众的效用也就大打折扣。

(二)形式组织生活取代本真学习意蕴

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是提升党员自身素养和服务广大团青学子的重要平台,因此组织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支部服务群众的效用。但是,目前党支部的活动主要局限在被动地学习党内的文件、听取专题报告等。众所周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是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职责之一。近年来,针对学生党员思想理论武装需要进一步深化的要求,学生党支部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党的十七大以后,党支部及时组织党员学习领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和执政理念。但是,关于所在党支部组织的理论学习对个人的实际指导价值效果的调研显示,47.9%的被调研者认为理论学习对个人实际指导作用一般,而认为理论学习对个人实际没有帮助或者帮助不大,只是形式的占被调研者的28.5%。由此可见,理论学习内容与实践联系层面还需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应与党员联系群众相结合,同时应结合学校的实际,避免空洞的理论学习。党支部应为学生党员搭建服务群众的平台,例如开展“一个党支部建好一个班级”活动,各党支部以所在党支部中班风、学风相对较差的班级为帮助对象,发挥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支部建设带动班级学风和班风建设,使结对班级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同时党支部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也能得到更好发挥。开展“一名党员带好一间宿舍”活动,以学生党员所在宿舍为对象,党员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所在宿舍的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让普通学生真正感到党员就在身边。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学生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党员提供广泛的服务群众的舞台,这也真正契合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作用。

(三)单向评估考核取代综合评价与监督

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群众效用的好坏与对党支部、学生党员的考核标准十分相关。当前我们对学生党员的评价更多局限于在校的学习成绩以及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等,而对其政治信仰、社会责任感、服务群众等深层素质的考核评价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机制。由于缺乏群众监督,从而无法对党员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约束,这也导致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与有事找党员的意识不强。关于学生党员在群众中威信的调研显示,认为学生党支部具有高威信的占14.1%,认为较高的占36.80%,认为一般的占据了32.30%,认为不高的也占据了16.80%。党员考核缺少群众的监督,大大降低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从而导致群众有事找党员的意识降低。关于高校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生活、学习方面问题的首要解决途径的调研显示,高校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占到了57.10%,其次找同学协助解决问题,比例占到了22.3%,接下来的解决途径是告知父母与老师等,而找党支部和身边的党员解决问题的仅占0.5%。以上数据一方面显示学生遇到事情找党员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党支部、学生党员在服务群众的考核机制尚未健全。

由此可见,我们要打破单纯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学习、实践等考核机制,而更应该将服务群众的意识与群众的评价监督纳入考核机制中,避免形成单向评估考核取代综合评价监督的误区。

二、强化制度约束作用,规范服务群众过程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管理上局限于以思想教育代替制度管理、以纪律约束代替制度建设,从而忽视了学生基层党组织的特殊性。由于缺乏完善的支部工作制度、教育制度、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制度与激励竞争制度等,支部工作的随意性较大。为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群众的效用,学生党支部必须强化制度约束,规范服务群众过程。

(一)以常规制度促进发展

在组织生活、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和管理等过程中,支部应严格按照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比如党员应该定期进行书面思想汇报、做好联系服务区的工作,认真贯彻民主生活会议制度以及民主评议制度。笔者认为这是做好党支部服务联系群众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强化党员的目标服务意识,加强对党员的目标考核制度,制定党员目标管理体系,细化党员与党支部的考核指标,并依据指标定期检验党支部的工作成效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完备的常规制度可以约束党支部的工作,使其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为保持党支部的生机活力和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障。

(二)以责任制度促进落实

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发展及监督、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创立党员意识养成机制、能力培养机制、行为约束机制、责任落实机制与创新激励机制,将工作任务和党员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组织功能深化和党组织自身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责任制度促进服务群众工作的落实。

例如,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党员责任区,通过学生党支部为学生党员设立班主任助理职位等,给学生党员安排“下班”和“下寝室”的任务。“下班”主要是指导团支部和班委会开展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下寝室”主要是做好所联系寝室的“一联、二帮、三包、四访”工作。一联即联系群众,为室员办实事;二帮即帮助寝室做好卫生,帮助室员搞好学习;三包即包了解和反映室员思想动态,包做思想工作,包做信息员;四访即室员生病必访,生活困难必访,情绪波动必访,重大事情必访。部分学校还开展了党员三联系制度,如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困难学生与后进生等。落实党员责任制度的另一个方法是党员挂牌制度,党员在校内佩戴党徽、宿舍挂牌,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形成有事找党员的意识。责任的落实以及身份的亮出可以提高学生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性。

(三)以评议制度促进完善

当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民主评议制度几乎都不完善,对支部党员的评议尚未形成体系化的评议内容和标准,导致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性很难落到实处。为完善评议制度,学生党支部必须同时实行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这需要支部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党员同学,使他们在这种外部监督的压力下,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笔者认为可行性方法如下:1.成立非党员学生组成的群众监督评估小组,对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进行评议和评分,提出批评及意见,及时在支部会议上进行通报。2.设置支部意见箱等,学生党员应该虚心听取群众对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让广大群众指出党支部、学生党员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态度与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不良现象。3.定期开展党员的自我批评活动,党员依据其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变化定期向党组织进行自我检讨,不断完善自我。4.开设网上匿名论坛,建立非党员学生对学生党支部与学生党员监督的网络平台。

新时期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只有定位于全心全意为广大青年服务,为广大青年谋利益,才能使学生基层党组织取得广大同学的信任,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基层政治组织的领头羊和根据地。

三、构建新型支部平台,搭建服务群众载体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以及把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对高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更有赖于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但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调整工作思路,拓宽服务途径,搭建新的服务平台。

(一)支部走向班级

在学生党员较多的班级,尤其毕业班应该成立党支部或者党小组以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用支部的组织力量凝聚全班同学,使学生支部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对学生党员来讲,学生支部意味着组织在身边,党的教育、帮助、关怀、提醒、督促在身边,为党努力工作的意识和信念在心中,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性意识,使之自觉服从党的章程,遵守党的纪律,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党的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在毕业班建立支部,党支部为平台可就广大党员或非党员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交流和指导。在学习、工作、考研、等问题方面,成员间进行广泛沟通,通过沟通促进彼此思想情感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党员与同学的联系,推进班级党支部建设。

部分低年级或者党员较少的班级可以考虑以专业为单位构建党支部。每个党支部的学生来自不同年段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便于发挥高年级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在学业、就业、考研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为党员服务群众搭建较好的平台。以专业为单位建立党支部的同时可避免个别支部毕业班党员人数较多而造成的党组织关系转出的工作量。

(二)支部走向公寓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高校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学生公寓化管理,从而形成以学生公寓为中心,包括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和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学生生活、学习、群体活动的校园特定区域。这也为我们党支部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促使我们的支部工作走向公寓。在公寓内部成立的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可划分责任区,由支部或者党小组牵头,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星级宿舍评比活动,同时协助宿管科以及班主任处理公寓内的突发事件。支部走向公寓并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可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从而逐渐形成有事找党员的意识。

(三)支部走向社团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飞速发展,由于社团本身具有参与的自愿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与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它在校园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党建工作中不能忽略的重要阵地。如何充分利用社团的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如何寻找社团和支部互补互进已是摆在学生党支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可以选择活跃度较高的社团成立临时党支部或者建立党小组,针对某个特定的主题开展活动。由于社团基本都是由兴趣相投的青年学子自发组织的,因此社团为单位开展党员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同学们的参与度,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效用和影响力。

(四)支部走向网络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党建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网络在当代青年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辟党建的网络平台,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在网上讨论,例如网上组织生活、党员网上论坛、网上民主评议与网上信箱等,充分发挥网络在党支部服务群众中的有效性。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其主要任务就是占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培养一批又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思想作风过硬、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于党的事业、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才。因此,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宝根.高校党建创新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杜军.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3] 傅霞.高校学生党支部联系大学生的路径和方法[J].高教与经济,2008(2).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4

-----学校支部组织委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

刘博同志,200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学校支部组织委员。多年来能积极主动协助支部书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他始终注重理论知识的更新,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及新党章,深入学习贯彻来陕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坚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自觉锤炼,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一、树立良好党员形象

他热爱党务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热情。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在实际工作中,讲敬业,比奉献,服从领导和学校的工作安排,对工作尽职尽责,敢挑重担,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本着学校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坚定个人利益服从学校利益的信念。

二、做实做细党建工作

一直以来,他坚持以理论学习与个人思想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广大党员中积极推广使用“学习强国”手机APP,教育引导党员教师自觉规范线上线下言行,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广大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境界,升华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三融入三争当”主题党建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师德规范等职业理论和素养,推进学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他还能够积极配合党支部书记组织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不断提高党性修养,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发展工作,制定入党积极分子“帮扶”计划,促进其成长;持续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党组织活动场所“瘦身提质”,2019年度,学校党支部荣获局党委“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校”荣誉称号。

三、扎实推进党务工作

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来陕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校党支部组织策划了“双向培养”活动(把党员培养成名师、骨干,把骨干教师培养为党员),认真开展“一名党员一堂优质课”主题活动,实现了“一面党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其他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要求党员认真听课,向教师学习好方法、好经验,教师也在活动中“比、学、赶、帮”,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有更大提升;在全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刻,校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包村包户,与“贫困生”结对帮扶,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帮扶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确保让每一位学生在校学有所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对全体师生的精准健康调查和行踪摸排,联合校团委、总务处、教导处、保卫处,科学有序地安排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力求把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落细落实,提高了全校师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能力,确保了学校开学安全、平稳、有序;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十里坪镇中共中央中原局白鲁础会议旧址、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重走革命路、传承革命魂”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党员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党员知党史爱祖国、铭初心强使命、履职责做贡献。通过一次次活动的组织,使党员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了远大理想,增强了责任感和党员意识。

四、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5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党支部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②文件同时要求:要“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③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如何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对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培养学生政治素质是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④这是十七大报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十六号文件更加明确地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那么,什么样的建设者是合格的呢?什么样的接班人是可靠的呢?作为一名优秀大学毕业生,政治合格和政治可靠是题中的应有之义。因此,政治素质培养是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同时,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冲击一些大学生,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的现状。如,部分学生加入党组织的功利性倾向明显;部分支部在吸纳学生入党的过程中单方面注重学习成绩,对其政治责任意识考察不够。面对这一现状,高校学生党支部应该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时候注重考察其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学生党支部通过“发展对象预审答辩制”来考察发展对象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就是一个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支部在党员组织生活中推行“党员读经典原著”活动,通过对马列经典著作的解读,了解党的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明确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肩负的历史责任。实践证明,阅读经典原著是培养党员政治素质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只有通过经典原著的阅读,我们对党的发展才会有历史的、客观的认识,而认识的深化是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2 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般看来,人文素质是一个并不十分明确的概念,正因为如此,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十分不易。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选择的尊重,对一个人的评价也更多地出现了“经济标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也难免会受到这种单一评价标准的影响,青年偶像的演变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当代大学生已经很少把雷锋等英雄模范作为自己的偶像,更多地是把财富上取得成功的人作为自己的偶像。与此同时,更多大学生将成功归结于个人的奋斗,而忽略了国家和社会给他们成长提供的良好社会条件,例如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等等。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让更多的人去思考国家和民族赋予自己的历史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传承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大学生也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作为青年学生,我们需要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有所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多么伟大的一项事业,它需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奋斗。同时,个体生命也时刻深受这些文化传统的影响。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但它的存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大学生党员有了对历史的了解,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可以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可以发展中国,也才能够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并为之奋斗。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在发展对象答辩题库中设计了“请你谈谈腐败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你认为韩剧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使党员发展对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解决腐败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加深了他们对韩剧折射出的东方传统文化的思考。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大学生党员理应对“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深刻内涵有更多的了解,而人文素质的提升则是了解这一内涵的前提。

3 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是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课题

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发展提供的机遇。同时,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贡献。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开拓新时代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间的先进分子,只有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才能获得广泛的价值认同。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世人的瞩目,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即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突出作用。除了器物和制度层面上的现代化,文化层面上的现代化是中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大学生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学系学生党支部组织的组织生活会上,学生党员一起评述2001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9.11”事件,并与2008年发生在乌鲁木齐至北京航班上的恐怖图谋进行对比,更多地引导学生站在一个“世界公民”的角度来看待恐怖主义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灾难,而不仅仅是一个狭隘的“中国公民”视角。针对“反日大游行”、 “抵制家乐福”事件,经济学系学生党支部即使召开学生党员大会,积极肯定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通过指导阅读《菊与刀》等书目,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敞开自己的胸怀,以包容的态度来面对历史,以理性的态度来反思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从而让大家清醒地意识到应该吸纳日本民族的优点为我们的发展所用,而不是一味地用“抵制”来表明我们的态度。作为知识精英,对别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必须加强了解,取长补短,促进发展。当一个民族的心态还没有成熟的时候,纯粹有经济的发展是一件让人不安的事情。

面对上述情形,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中,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不仅在发展对象的答辩中设置了类似“你看《大国崛起》的体会?”这样的题目,也利用这些日常生活发生的事情来引起发展对象的思考。在党员组织生活中多次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实现引导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把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领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4 强化学生服务意识是学生党支部的重要内容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这个概念在现实中的体现就是大学生党员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背景导致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浓厚,从而使他们容易忽略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对个人价值的强调让大学生党员为同学服务的渠道显得有些“狭窄”,服务不知从何处着手。

为了给全体学生党员搭建服务广大学生的平台,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从2005年开始实施“学生党员进新生寝室”活动。学生党支部将指导新生寝室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交付给每一个党员,做到室室要落实,人人有任务。党员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从生活上关心入手、进而学习上帮助、最后思想上引导。遵循先做兄弟姐妹、再做朋友知己、最后做同志战友的步骤,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融于亲情、友情之中。将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通过工作实践外化,使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反映在工作过程中,更体现在工作效果上。由于活动前期作了周密准备,进行了思想动员、理论强化和人员调配;活动过程中实施规范管理,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后期考核形式多样,结合党员自评、新生寝室满意度测评、新生代表座谈及随机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得了全面客观的考核结论,活动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巩固和扩大这一活动成果,必须坚持将这一活动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效果审核制的载体长期坚持下去,这也是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根本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特点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明确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工作目标,抓牢学生党员和广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和服务意识培养这些基础性工作,不断地创新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管理机制,搭建好大学生党员服务于广大同学的平台,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

注释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294.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6

现在的高校的后勤基层党支部建设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党在各个高校中的坚实的后盾,建设服务型的基层党部建设,是带动党和高校建设的重要纽带,是推动高校党建思想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的高校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改善。加强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建设与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是对高校未来的发展建设的重要保障以及推动,是高校坚实的发展后盾。

关键词:

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高校的后勤党支部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党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的后勤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以及对于党支部的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是对高校的后勤工作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运用高校后勤党支部发挥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党支部思想,积极地促进高校的发展。本文就针对现在的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建设以及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解析。

一、高校后勤基层党组织支部建设以及服务保障能力遇到的问题

1.后勤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日常活动太过单调并且缺乏创新自从高校建立以来,后勤党支部就一直存在,对于高校的党支部建设一直是高校的重要问题,在很多的高校中,后勤基层党支部一直是维系高校的安全以及对大学生的思想指导以及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部门,对于大学的治安以及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的大学生党政思想教育工作中,基本都是在执行上级的思想指示,单一的活动着,很少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对于开展的党教工作的形式过于的单一,不够创新,只是传统的进行着文件学习、影视资料的观看以及听一些专家的讲座等。过于传统的教育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了,并且在教育上也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了。高校的党员一直被动的接受着党政思想,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这样很不利于高校的后勤党政建设。

2.基层的党员对于服务保障意识不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我党的服务宗旨并没有进行改变,最根本的宗旨依旧是为人民服务。但是现在很多的高校党员的服务意识并不是很强,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多的高校的党员对于服务意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好,在思想上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于很多的“为什么服务”、“应不应该服务”等问题上并不是很清晰,所以就导致很多的党员不能很好地处理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执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多的党员的觉悟性并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不能很好地进行党建工作。

3.现在的党支部的服务能力不够强在近几年中,虽然一直在对党支部进行建设与完善,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在总体上的趋势是好的,但是因为实力有限,很多的方面不能做的很好。有一些党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工作的能力等都不够优秀,所以在进行党政工作时会出现一些局限性,影响党政工作的进程。在党员的素质方面反映出现在的党支部建设以及服务保障意识的加强是必要的形式,提升现在的党员的素质,加大与群众的联系,加强党支部的服务意识。

4.党支部的内部结构不够完善,制度不够严谨现在高校的后勤党支部建设本身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的规章制度要求的还不到位,规定不够明确,对于党员的积极性的调动不是很大,并且不能后深入的了解出现的问题。对于党员的教育比较缺乏创新以及适合的方法,对于典型的学习也不够深入,这样就会导致对于党员的教育过于的单一,很多的制度出现漏洞,并且效果并不理想,约束力不够强,严重的阻碍了后勤党支部建设的步伐。

5.没有充分的利用现在的网络手段现在的网络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党支部的建设并没有充分的利用好网络。很多的党员学生对于党教育的反馈信息掌握的不够明确,并且在网站的建立上比较片面,不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很好的掌握学生掌握的党教育的水平,并且很多的网站的建立根本就不能与学生的思想挂钩,在思想宣传方面不够彻底,网络的覆盖率比较低。关于一些比较典型的优秀党员的宣传力度不够,不能达到榜样的力量与效果。

二、建设后勤党支部以及提高服务意识的措施

1.加强对党员的思想建设,并且提升党员的服务保障能力基层党支部建设不能离开明确的思想指导以及中心目标,一定要树立正确的领导思想,强调党支部建设的核心价值,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对于党员的服务意识进行加强,提升党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以服务为主题的党组织发展方向,并且将服务意识树立为党支部发展的重要核心主线,让党员们意识到党支部建设的目的。自觉地为人民服务,为促进高校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对于建设党支部以及服务意识的教导重要的方法就是对传统的党员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对于党员的服务意识进行提高,并且将服务最为党支部建设的理论基础。理念是支撑人们行动的重要的支柱,关于服务理念的树立还对党支部的服务质量以及态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及积极地指导。好的服务理念的建立不仅培养党支部整体的思想素质还对党性进行修养。让党支部的服务意识由心出发,真正的做到服务于人的效果。

2.加强对党支部队伍的建设,明确服务意识加强党支部整体的队伍建设,提升党支部的服务意识。高校的党支部不同于企业的党支部建设,高校的党支部的成员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相对的文化程度以及教育程度都比较高,大部分都是由人才组建,但是整体的党龄都比较短,大都是刚入党或是入党不久的大学生,对于服务意识并不是很强,并且相对的党性不够坚定,在很多的方面不能完全的胜任党组织安排的工作。所以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加强对党支部队伍的建设,扩大党支部的建设规模以及人员的增加规模,建设一个服务意识强,执行力强的党支部队伍。在队伍中,选好党支部的带领人,在领导人的带领下积极地进行党支部的干部选拔,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党支部队伍,积极地进行党支部的工作,做好服务于学校与人民。严格的执行党支部的队伍建设。现在高校的大部分党员是以学生为主的,高校党员的选拔都是经过严格的考察,积极地发展优秀的学生入党,为党支部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的增加党支部建设的力量。在提升党支部的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党支部的服务保障能力。对于党支部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现在党的十进行强调,要求我党在进行高校的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呀健全党员的能进能出的机制,尽心进行优化党支部队伍的建设结构。这对于我党的先进性以及纯洁性的性质进行相应的阐述与表示。建立具有服务性的党支部,是对现在的高校的建设以及党员的培养具有提升的作用。在进行党支部建设时,一定要遵循党的相关的规章制度,贯彻党的指导方针,抓住建设的关键点以及中心,进行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健全规章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约束。

3.对于党员的考核以及培训进行创新在进行党支部建设是时期,对于党员的管理制度以及审核制度进行创新,改变原有的传统的考核制度。对于党的考核制度进行改善,建立良好的完善的考核制度,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党员的服务意识。现在的党支部建设中的考核方法具有重业务但是轻视党务的现象,一定要改变现在的现象,克服党支部建设中的缺陷以及不合理的现象。树立党支部建设的主要目标以及党中心的主要指示,根据党的领导方针进行党支部建设。加强对于党支部的中心思想指导,提高党支部的服务意识。在建立党支部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要不断的对党员的思想政治进行指导,不断的壮大党支部的建设队伍,提升党支部的建设热情。在党支部的人员选拔任用上面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完善选举的制度,扩大选举的范围,坚决的杜绝不公正现象的出现。加强对党员的思想的培训,提升党支部在高校中的形象以及地位,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促进以加强。

三、结束语

党支部是高校的后勤保证,是高校的思想支柱,党支部的建立在不断地提升高校的服务意识,更好的发展高校的党政思想。党支部的建立以及服务保障能力的提升对高校的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进行提升,并且在不断地加强高校的思想教育建设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更好的服务意识,对高校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晓东.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2]宫萍,赵辉.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析——以本科生党支部建设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9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7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 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11

Upgrading the Leadership of College Grassroots Party Branch Secretary

ZHU Zhengju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61)

Abstract Party Branch building is the basis of Party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 Priorities and key building grass-roots party branches are branch team building, of which the role of secretary of the Party branch is vital, branch secretary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branch directly affect the play of the fighting force. So study and discuss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basic branch secretary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s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Key words college grassroots Party branch; Party Branch Secretary; leadership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否能真正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力高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和变化,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力,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才能真正带领全体党员迎接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1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内涵的界定

领导力“Leadership”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中第2条含义为“the qualities necessary in a leader”,是指领导者的必备品质。领导力不是一种天生就具备的天然能力,领导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提升的能力。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力则是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通过吸引和影响支部成员共同促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完善这一目标实现的能力或能力体系,是带领全体支部成员在学习科研、工作生活各方面达成目标、发挥支部成员的先锋模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能力。

2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1)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提升有利于促进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培养和提升可以使党支部党员明确目标、团结向上、行动一致共同为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激发广大党员的创造性和活力,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广大党员在学习科研、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使党支部这个重要的战斗堡垒的作用得以最大化的发挥,从而奠定在新世纪党的自身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基石。

(2)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提升有利于高校现代化职能的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培养和提升,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拓宽眼界和思路,增强辨别和应对形势的能力,提高创新创造力和规划执行力,迎接挑战;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广大支部党员的主动性和活力,培养出更具社会乃至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开展更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研究,促进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搭建先进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让高校真正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和关键力量。

3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现状分析和问题原因探讨

3.1 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现状分析

(1)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水平总体得以不断提升,基本保证了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的正常运转。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在高校的建制还是比较完善的,配备的党支部书记总体上是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中政治思想最过硬、能力素质最强、工作作风最踏实的党员骨干,在发展壮大党的队伍、团结鼓励支部党员、带领发动单位群众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否认的重大作用,保证了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的正常运转。

(2)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时展变化、党的建设发展要求和高校职能作用的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发展普遍还比较落后,思想重视认识不足,作用发挥渠道和方式局限,培养和提升力度不够,党支部书记确定团队发展目标共启愿景、判断选择目标战略实施策略、展开与支部成员有效交流沟通、激励推动支部成员执行支部决议的能力都不足,还不能完全带动党支部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整合这些职能的发挥上起到真正核心的领导作用,这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党的建设发展要求都还不相适应。

3.2 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问题原因探讨

(1)高等教育和高校自身的发展限制。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起步比较晚,无论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管理模式、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教育环境上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十多年前,中国高校兴起了一股合并风,高校资源整合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因高校规模扩大、校区分散、管理模式冲突造成的高校发展的困难。而且中国的高校管理普通行政化色彩浓厚,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氛围不足,这些都让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提升的土壤和环境受到了限制。

(2)高校基层党支部设置的尴尬处境。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的设置一般和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单位是重合的,学院基层教工党支部基本都设在教研室和研究所,这使得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基本都依附于高校的业务行政管理单位。业务管理工作都有硬性指标,但是思想工作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造成了基层教工党支部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普遍现象,党支部建设发展专项政策和资金空白或者缺乏,软硬条件都无法保障,导致了基层教工党支部的工作缺乏应有的地位和权威。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增长,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党支部基本都建在了班上,学生党支部存在时间短,更替快,刚成立不久就面临着解散,这都给党支部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困难。

(3)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选配难题。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书记如果选择教学科研业务行政管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兼任,兼任党支部书记往往会因为忙于主业务工作而疏于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如果选择非主要负责人兼任,他们又不是教学、科研或行政的主要带头人,感召力和影响力都不足,领导力自然要相对欠缺。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书记低年级一般由辅导员兼任,辅导员现有配备比例还不足,事务性工作日益繁多,学生教育管理压力不断增加,投入党支部建设和发展的精力肯定受到影响。基层学生党支部书记高年级一般由学生担任,而学生党支部书记年龄轻、党龄短、理论水平和党务业务水平相对较低,支部工作刚刚熟悉和适应就面临着自身毕业就业的问题,自然也无暇他顾。

(4)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力认知不足。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普遍认为支部工作不外乎发展培养新党员、收缴党费、开展政治学习和组织参观考察,这些工作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就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和挑战。对于高校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内涵是什么、构成是什么、有何重要性、作用如何发挥、能力如何培养和提升,绝大部分党支部书记都不是非常清楚和了解,也就无法将其和党的团队领导和建设的主题密切关联起来,自然从主观上制约着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锻炼和提升。

(5)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发展瓶颈。高校的学术科研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排位,因此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人才的大力引进和培养,制定和出台了许多相关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相比之下,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的建设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工党支部书记的任免和发展激励上没有对应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培训交流机制不健全,发展晋升机制不完善。

(6)高校基层党支部成员的成长要求提升。高校的支部党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属于本年龄段中的高素质群体,属于社会的精英群体。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水平不够,党支部建设发展缺乏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展的活动单调呆板,都会受到党支部成员的质疑和抵制,这使得党支部书记对于党支部建设发展和创新性活动的开展产生了畏难情绪,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照搬硬套传统的建设发展模式,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力提升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4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提升途径的探讨

(1)加快高等教育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中国高校应从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模式、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教育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促进高校的民主和科学管理和发展。要明确界定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单位与高校党支部建设各自的职责和定位,明晰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让高校基层党支部在高校引领社会进步的进程中承担起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任务,使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在领导支部团队建设发展时有目标可取、有规章可循、有决策可执行,在务实的领导支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实践中真正发挥和不断锻炼提升自身的领导力。

(2)科学设置高校基层党支部和合理配备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高校党支部设置要考虑支部党员地缘或业缘分布相近、支部活动开展便利、支部成员共同发展目标类似、支部规模适中、支部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等因素。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配备要既要充分考虑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修养、人格品质特质、能力素质水平,也要充分考虑党支部书记其他工作性质的稳定性和与党支部工作的包容性、可协调性和相互促进性,避免党支部书记的主业务和党支部工作的完全割裂甚至背离而导致精力的分散和作用的抵消,降低党支部书记的党支部工作领导的激情。

(3)规范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职责和工作制度。高校党委应当规范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职责,改变原先对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的宽泛笼统的描述,对领导目标的制定、任务实施策略的规划执行、奖惩机制的制定施行等支部团队领导方面的重要职责进行相对具体和切实可行的规范,对基层党支部组织发展制度、学习教育制度、民主会议制度等工作制度进行简化和调整,重点完善和规范基层党支部的决议决策制度、任务分配和组织实施制度、支部激励奖惩制度等一些有利于基层党支部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方面组织领导作用发挥的制度。

(4)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力认知和自我提升。高校党委应当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完善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理论体系,教育引导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用党的最新先进理论思想武装头脑,自觉进行领导力关键能力的自我提升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从自身学习、工作、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身的领导特质。

(5)促进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力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高校应当建立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教育培训和培养提升的长效机制,从培训内容的丰富完善、培训课程项目的设置、培训教师的选聘、培训经费场地的保障等方面都进行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进行领导力理论和支部领导业务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党支部书记的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党支部书记间的沟通学习,相互激发支部领导工作的热情和自信;并可以为新任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配备培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的实务指导,帮助解决其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 (下转第51页)(上接第22页)

(6)建立和完善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奖励考核机制。高校还应当制定行之有效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奖励考核机制和相关政策。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改革措施,把党的基层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实绩作为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的重要指标之一,为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提供更切实的保障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制定相关的有利于基层党支部工作发展的政策,创造有利于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宽松环境。第三,要制定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守则平衡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加强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的同时,充分肯定和重视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体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安心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努力开创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新局面。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教育培养和提升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探讨和实践上的探索创新,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党的建设、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战斗堡垒作用,迎接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J].领导科学,2006(9).

[2] 黄亚平,史旦旦,王慧,曹李民.高校党支部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内涵、途径探析[J].高教与经济,2008(12).

[3] 丁文娜,刘长城.从管理学角度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J].学习月刊,2010(2下)(总第448期).

[4] 吴雷,曾卫明.对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7.26(7).

[5] 程贞玫.浅析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与素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总第104期).

[6]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高校党建,2008.2.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校党委决定,在庆祝建党96周年之际,评选和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先进党组织评选范围:全校各级党组织。

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范围:全校全体正式党员。

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范围:从事党务工作一年以上的专、兼职党务工作者。

二、评选条件

(一)先进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条件

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向党中央看齐,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履行党建责任,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师生出色完成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在推动学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服务党员师生、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真抓实干,作风优良,团结协作,勤政廉政,在基层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赢得基层党员干部师生的信任和拥护。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成绩突出。

(二)先进党支部条件

能够积极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认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支部成员理想信念坚定,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中团结、协助,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及时了解、掌握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较好完成本支部的工作任务,成绩显著。

(三)优秀共产党员条件

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在本职岗位上取得显著成绩。积极主动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做好事、排忧解难,自觉维护师生员工的正当权益。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敢于同违纪违法行为和不良现象作斗争。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以实际行动弘扬正气,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表现突出。

(四)优秀党务工作者条件

优秀党务工作者除具备优秀共产党员条件外,还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和熟悉党务工作,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研究解决当前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学校和本单位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带头服务师生,在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

三、方法和步骤

(一)总结自评(6月8-12日)

1.全校44个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均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候选单位。各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对照条件认真进行自评,填写《xx财经zd大学先进党组织申报表》(附件2)。

2.各党支部对照条件进行认真总结、自评。各党委、党总支对所属党支部进行考评,按照20%的比例评选推荐先进党支部(不足1个的按1个推荐)。推荐的先进党支部填写《xx财经zd大学先进党组织申报表》(附件2)。

3.各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组织进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候选人推荐。

(1)教工优秀党员的评选。教工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对照优秀共产党员条件,推荐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报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2)学生优秀党员的评选。学生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对照优秀共产党员条件,推荐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报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3)各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分别介绍优秀共产党员候选人事迹,按照本单位正式党员数5%的比例评选产生教工和学生优秀党员(不足1名的按1名推荐)。同时对照优秀党务工作者条件,按照本单位党务工作者5%的比例评选推荐优秀党务工作者候选人(不足1名的按1名推荐)。各单位推荐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填写《xx财经zd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表》(附件4)。

(4)评选出的优秀党员,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3天。评选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填写《xx财经zd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登记表》(附件3)。

(二)综合评选(6月13-22日)

校党委组织部对上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个人进行复核、审查,并征求纪委、计生、保卫、后勤等部门意见。召开评选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评选先进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基层党支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比例为全校同级党组织总数的20%;先进基层党支部的比例为全校同级党组织数的15%,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比例为全校党务工作者总数的5%。评选结果公示3天。

(三)进行表彰(6月23-30日)

校党委会研究确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在“七一”前夕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表彰。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评先评优表彰是一项严肃的党内活动,是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把评选推荐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评选推荐,真正使评选推荐工作成为选树典型、推动工作的有力措施。

(二)严格标准程序。要把此项工作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本单位工作实际、岗位要求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比思想、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活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发扬民主,强化监督,确保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9

关键词:基层党建;学生党支部;争做成才表率

十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它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高校党建包括学生党支部建设已经得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不断重视。2010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高等学校要“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并确立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制度;2013年7月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2013年下半年在全党开展的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普遍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建工作。笔者拟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背景,通过分析和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现状及其优化路径,以求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学生党员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价值所在

2005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把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可见,学生党支部既是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的基本单元,也是高校基层党建的中坚力量。

第一,学生党支部是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效的有力支撑。

共青团是我们党的先锋队、可靠的后备军和有利的助手。团支部是共青团的基层组织,高校的团支部和共青团员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高校的学生党员则来自于团支部和共青团员。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指出,“学生党支部可以按年级或院(系)设置,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成立学生党支部。”可见,在高校,党建带团建具有应然性和必要性。在党建带团建中,“建”和“带”至关重要,健全和规范学生党支部建设来发挥“带”的支撑作用,“发挥党团组织的合力,促进党团建设,规范‘带’‘建’互动机制”[1]。

第二,学生党支部是促进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2年高校学生党员已达290.5万名,学生党支部达86788个。可见,学生党员和党支部已成规模。在高校,每位学生党员的成长都依托于学生党支部,因为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立足于党支部。《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中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所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也应着眼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这就要求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换言之,学生党员成长的应然目标就在于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质量之中。

第三,学生党支部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可靠助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所以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3]。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运行现状

在高校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数量不断增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实践中,党和国家包括高校不断反思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通过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地健全学生党支部建设。

归纳而言,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发展优势在于:

第一,优秀的学生党员不断涌现。既有大学生党员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也有大学生党员励志求学、奋发上进的可贵精神;既有他们助人为乐的典型行为,也有他们志愿服务的默默身影。优秀学生党员的行为和精神在大学生和大学生党员中起到了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不断创新。各高校不断重视党员发展质量,无论是丰富的党课培训教程,还是规范的党员发展程序,都提升了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高校也在不断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例如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开拓志愿服务类别、健全党员培养机制等。

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不足在于:

第一,学生党员成长质量欠佳。突出反映在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待于普遍提高、学生党员在提高思政政治素质的主动性方面存在欠缺。

第二,学生党支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突出反映在各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上重视度不同,导致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培训机制不健全,导致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和领导力不强;学生党支部存在虚置现象,没有发挥应有基层组织作用;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不规范,导致学生党员欠缺归属感;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学生入党后的教育中缺乏有效且长效机制,导致学生的政治素质有待于提高;学生党支部欠缺对党员的监督与考评机制,导致学生党支部与学生党员脱节;学生党支部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党支部与团支部欠缺互动性。

第三,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未实现有效对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长期以来,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存在脱节现象,教工党员更多地是专注于知识的课堂讲授,学生党员也仅仅满足于课堂听讲或课后与老师在专业知识的探讨。而同是基层党组织,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却没有共建的载体和机制,正如有的论者所言,“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分头建设、互不相干的现实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党的建设的步伐”[4]。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优化路径

从高校党建工作实践看,高校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例如有的建立学生党支部目标责任机制、教育管理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平台锻炼机制“四位一体”的建设机制[5];有的探索“立交桥模式”来建设学生党支部[6],等等。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争做成才表率”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为重点,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全面发展、发奋成才,造就一个品德高尚、志高存远、勤学上进、基础扎实的优秀学生团体。

笔者以学生党员“争做成才表率”为主题实践活动,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探索建立“一制两式三层次四方面”的工作思路。

一制是指“师长制”,是指融合导师制和学长制,发挥教师党员的纵向引领作用和党员学长的横向交流作用。导师制着眼于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对接,通过现场指导,网络交流等方式,为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建搭建平台。学长制是建立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学生党支部或学生党小组的对接,通过点式教育和面式贯通相互促,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融为一体。

两式是指“党建带团建、团建服务党建、党团事业同飞跃”的工作方式和“走进金色星期四、相约红色星期天”的实践方式。在前者的工作方式上,建立学生党支部联系团支部机制、学生党员联系团员机制、实习队中组建党小组、毕业阶段成立党员先锋队。在后者的实践方式上,“走进金色星期四”是在单周的周四下午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是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在双周的周四下午以“追寻革命足迹,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与社区优秀党员建立联系,进行学习交流。“相约红色星期天”是指在单周的星期天晚上以“教育交流”为切入点,使大学生在交流中受教育,增强党员先进性意识与理念。在双周的星期天晚上以 “红色之旅” 、“ 红色影片展播” 为载体,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个层次是指按照分类管理的理论,对大学生党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大学生开展各具特点的人格培育举措,这是因为十报告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所以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应当将党员和团员均纳入人格培育范畴内,并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举措。

四个方面是指着重于从理想信念教育、廉洁意识引导、刻苦学习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开展大学生党员人格培育。学生党支部建设关键是学生党员的培养,学生党员的教育内容具有体系性,但重点在于理想信念教育、廉洁意识引导、刻苦学习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四个方面,同时还应当在此基础上将每个方面予以具体化。

总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党支部建设乃至学生党员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争做成才表率”主题实践活动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学生党支部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创新举措的探索,如此才能让学生党员切实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明珠、曹瑛.党建带团建与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互动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5):24.

[2]吴巧慧.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108.

[3]燕鹏飞、李国芳.学生党支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0.

[4]戴毓军.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载体的创新[J],咸宁学院学报,2012(1):123.

[5]沈晓敏.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四位一体”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23.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10

关键词:高职院;党总支;和谐系(部);建设;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72-02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有机体的活力细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高职院校为适应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推进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大多采取的是学校—系(部)两级管理模式,建立了学校党委—系(部)党总支—教工、学生党支部三级组织设置模式。系(部)党总支是高职院校党委设立在系(部)的党的基层组织,它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直接面向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科研、管理、育人等第一线工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建设,对建设和谐系(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建设促和谐系(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各高职院校能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新办法、新路子,探索出不少数经验,但是,在系(部)党总支建设促和谐系(部)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系(部)党总支权责不明确

一个部门党政领导之间不团结,发生“矛盾”或“摩擦”,往往和党政职能不清、责权不统一相关联。目前,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在工作中到底有哪些权力,哪些是自己的田,哪些是别人的地,界限不清。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院(系)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规定为:“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这一提法仍然比较笼统,在系(部)重大议事决策中,系(部)党总支参与什么决策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决策,没有明确规定。而为进一步满足系(部)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普遍加强了系(部)领导的权力,对一些重大问题往往是系(部)领导拍板,没有征求党总支意见。

2.系(部)党总支工作制度保障缺乏

制度是执行路线的保障。高职院校基本按要求设置了党建组织机构,但在工作职能上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党建工作体制的并不多,特别是在参与行政事物尤其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中,没有积极主动地探索与之结合的党务工作制度。系(部)党总支的工作没有程序和机制的保障,其作用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此外,由于办学经费总量有限,高职院校往往忽视了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经费投入。经费得不到保障,场所和设备有限,系(部)党总支工作开展工作、组织活动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这对其作用的发挥也有一定的影响。

3.党务干部配备不强

建设好党总支领导班子,关键是选好党总支负责人。有关文件规定党总支负责人应该由党性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作风正派、工作负责、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担任。为充分发挥系(部)党组织在学院二级管理中的作用,有的高职学院在系(部)党总支配备了高素质、高水平的专职负责人。但有的高职学院考虑人员编制问题,由行政管理干部兼任系(部)党总支负责人。由于党务工作较多的是有弹性、难以量化,不容易出成果、出成绩,既然是“兼职书记”,其精力大多用于教学及行政管理,很少有时间进行党务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客观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也有些高职学院对系(部)党总支在学院二级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深,在学院干部配备上,将干部配备中的“富余”人员配备到系(部)担任党总支负责人。这些人大多是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门外汉,这种干部情况的配备,极大地削弱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4.系(部)党政协调不够

《条例》明确了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强调系级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系级党政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分工合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在一些重大事项上有时存在党政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的现象,造成工作的被动。一是有些系(部)党总支负责人消极参与行政工作,得过且过,不注意主动与行政沟通协调,怕别人说“管得过宽”,担心影响行政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导致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各行其道,难以紧密结合。二是有些系(部)党总支负责人大包大揽,对行政工作评头论足,耕着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三是有些系(部)负责人,视党总支为一种形式,认为“行政上的事情,行政说了算”,对涉及系(部)重要事项时不主动征求党总支的意见,认为党总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

二、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建设促和谐系(部)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建设促和谐系部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系(部)党总支建设重视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对系(部)党总支的作用认同度不高。有这样一种说法,“教学科研工作是实的,党务工作是虚的”,认为行政工作是“硬任务”,是“实”的,实实在在,可以定量考核,而基层党建多数是软任务,缺乏考核的“硬指标”,难以准确衡量,只要不出问题,就没事。基于这种认识,导致实际工作中行政工作比党务工作更重要,当两者时间相冲突时,党务工作往往让位于行政工作。党的工作出现业余化倾向,没有同教学科研等工作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产生“两张皮”的现象。

2.党总支负责人角色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负责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角色,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条例》规定了党总支的主要职责。依此条例规定,党总支负责人应该具有较强的领导力、执行力、协调力、说服力。但在现行的领导体制下,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负责人没有支配人、财、物的实际权力,因此,其影响力的来源不是权力,而是自身的领导才能和人格力量。这就导致部分系(部)党总支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出现缺位的现象。因为不直接行使行政权力产生失落感,党总支负责人认为基层党组织处于一种配角、从属地位,是专门从事思想工作的“政工部”、从事党员干部教育的“培训处”,人生价值的天平发生倾斜,思想懒散,得过且过,无所追求。另一方面,作为兼职的党总支负责人,往往因为不完善的制度因素影响,思想上不够重视,投入的精力不足,工作处于被动应付,使党的基层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3.系(部)党总支工作机制单一

一方面,党建工作缺乏科学完善的目标考评体系,教职工的聘任、考核、晋职等均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的业绩相关联,而党务工作却很少被纳入工作考核范围。这就导致部分系(部)党总支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只要所在系(部)安定稳定,没有出现政治方面的问题,党总支的工作就算做好了。另一方面,部分系(部)党总支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创新工作机制,没有把党务工作贯穿于系(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具体工作中去,不能满足和谐系(部)建设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建设促和谐系(部)建设对策

1.提高对系(部)党总支工作的重视程度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高职院校是社会的重要单元,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建设和谐校园,关键也在系(部)。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大力推进和谐系(部)建设。系(部)党总支,应当努力成为和谐系(部)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2.坚持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

系(部)党政共同负责制是指系(部)党政领导班子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以党总支作为政治核心、行政一把手作为行政指挥、党政密切配合、对系(部)的重大事项实行共同负责的制度。系(部)党政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作为领导集体共同实现系(部)的目标,共同对系(部)的发展负责。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实行了系(部)党政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凡涉及与系(部)有关的工作计划、改革方案,系工作布置、人事安排、调整和职称评聘、评优评先,选派进修,奖金分配等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由党政共同研究、共同决策。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系(部)党总支要准确定位,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一方面系(部)党总支不仅要管思想建设,还要参与决策系(部)发展规划、专业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和系(部)发展建设的重要问题。只有参与,才能融入其中,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另一方要发挥党总支的保证监督作用,支持系(部)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能够充分履行职责,顺利开展工作。

3.强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系(部)党总支班子建设非常重要,是构建和谐系(部)的组织保证。实践也证明,高职院校系(部)党总支建设必须有一支精干、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作保证。要按照德才兼备和专兼结合的原则,及时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具有较高教学科研能力和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同志选配到党务工作岗位上来,特别要选配好党总支负责人。党总支负责人应是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凝聚人心的主心骨,是系(部)建设和发展的规划者和组织者。

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保障机制,使党务工作者的经济待遇总体上不低于行政工作同层次的待遇,并为他们提供晋升通道,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创新党务考核评价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教学科研业务上的硬指标占主体,少有甚至没有党建方面的“软”指标。没有考核,就没有压力。高职院校要借鉴教学工作考核、德育工作考核等成功经验,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的党务考核机制。要贯彻“围绕中心抓党建”思想,把党建工作与行政业务工作相结合的程度以及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工作的实际效果等作为系(部)党总支考核评价的主要方面。党务考核结果要与系(部)的评奖、评优挂钩。

参考文献:

[1]刘方东,刘静艳.和谐校园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J].沧桑,2009,(1):208-209.

[2]丁建波.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5-8.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11

一、加强领导搞活动

为了加强对活动的领导,确保党建工作如期达标,我校党支部精心组织创建活动。一是成立了“五个基本”基础性建设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由党支部书记彭盛长任组长,党支部副书记李政斌、分管党务工作的工会主席李红平为副组长,团总支、政教处、教导处等各口负责同志为成员,保证活动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学校党支部制定了《监师附小党支部“五个基本”基础性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对活动的指导。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达标创建活动的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及有关要求。三是召开“五个基本”基础性建设活动动员大会,统一全体党员思想。通过召开党员大会,使全体党员认识到扎实开展“五个基本”基础性建设活动,规范党建工作,是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的体现,从而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五基”自查保推进

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党支部逐项对照上级党委要求,扎实推进“五个基本”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党建工作。

(一)稳定基本队伍

一是支部委员会的组建和换届工作程序规范,班子成员素质过硬。有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3名委员。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照的规定把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语言、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的同志选进班子里来,为党支部建设打好组织基础。

1 2 3

二是班子成员真抓实干、党员干部队伍团结稳定。校党支部注重班子成员的团结稳定,原则上每届任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保证成员有足够时间开展党务工作。

(二)规范基本阵地

我校党支部基本达到“五有”的要求:即有党旗、有党支部印章、牌子;有党支部办公室(设在教学四楼);有“两机一室”(设在六楼);有党员教育基地(设在三楼党员活动室);有党务公开专栏。目前校党支部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在学校网站上设置了 “党建专栏”,以后要逐步对专栏内容加以完善。

(三)开展基本活动

达标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校党支部开展了各种务实有效的基本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一是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7月9日,党员干部开了一次组织生活会。二是 8月26日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三是严格执行党费收缴制度。党支部按照要求及时将党费收齐,同时及时公布党费收缴情况。四是做好今年发展新党员工作。新发展了霍杰入党,王先蓉入党转正,培养了周诗梅为入党积极分子。五是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

(四)完善基本制度

2012年,我校党支部已将党建的有关制度汇编成册,形成《监师附小党建工作制度汇编》,并根据党建新形势的需要,对其他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五)完善基本保障

多年来,学校对于党支部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党员活动经费、党建经费、帮扶经费、创新载体活动经费以及慰问、奖励经费,均给予大力支持,为校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使党建的基本保障稳定化。

1 2 3

三、抓好党建显效果

通过近半年的“五个基本”建设达标创建活动,我校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党员的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党员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从而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开展依法治校活动与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学校”相结合,提高人民群众的对教育的满意度;创建“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结合,确保教育各项收费规范化;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2、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量化考评”,提升我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完善依法治校的各项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依法治校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巩固依法治校工作成果。教学质量内涵发展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狠抓教学常规工作,教师教研能力有较大提高,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继续实行常规教学月检查活动。上半年,全校94名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大比武操练活动,经确认,有80多名教师达到良好以上等次,成绩斐然。教学工作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喜人局面。

总的来说,“五个基本”建设达标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党支部进一步规范了党建工作的台帐管理,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

但按照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档案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是党组织活动形式不够丰富;

三是党员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党支部换届工作。

学校党支部党务范文12

关键词:高校党建; 学习型党组织; 联动推进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99-04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的一种特殊类型,既具有学习型组织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个性。所谓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形成了一种弥漫于组织内部的浓厚学习气氛的党组织,是组织成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其能力和素质以实现共同目标并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党组织,是组织学习得以有效开展、组织活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有效激发、组织作用(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组织绩效得以有效提升的党组织。高校党组织既是完整的组织体系又是分级分类设置的组织系统,相应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需要整体推进又需要分级分类推进。高校各级各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因而,高校各级各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需要相对独立推进又需要联动推进。所谓联动,原意是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中的某一个事物发生运动或变化时,会引起其他相关联的事物也随之发生运动或变化,即联合行动。本文所说的联动,既有联合行动之意,又有联系互动之意。当前,高校在有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各级各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联动推进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深入研究与完善。本文就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联动推进问题作一些探讨分析。

一、整体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整体而系统、基础而重要的党建工程,需要整体联动推进。所谓整体联动推进,就是指要把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整体而系统的党建工程,通过高校各级各类党组织的联合行动和联系互动来有效推进高校整体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整体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要通过有效运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计划、建设规划、建设方案等方式来实现。

1.运用建设计划来整体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来坚持不懈地有效推进。有效推进不同时期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高校制定相应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计划。所谓建设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来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而预先进行的整体行动安排。一般地,建设计划具有整体性和联动性的特征,这体现为建设计划既整体考虑了高校各级各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联动形式,又系统规定了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行动方向、目标、要求、内容、形式、程序、步骤等联动内容。建设计划规定了建设工作的行动安排,成为整体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行动指南;建设计划能够有效破解建设任务的繁重性、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关系协调的系统性,成为整体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前提;建设计划规定了建设工作的程序、步骤,成为整体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并得以有效调节控制的依据。因而,无论是建设计划的制定,还是建设计划的实施,都充分体现了建设计划对于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整体联动推进作用。

2.运用建设规划来整体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期性、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决定了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制定一个建设规划。所谓建设规划,是指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整体建设进行长远而宏观的战略谋划,是建设计划中最具有宏观性和最具有战略性的一种类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整体建设,立足于高校各级各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全员推进、全方位推进、全过程推进,需要有效运用建设规划来整体联动推进。建设规划既具有建设计划的整体性、联动性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宏观性、战略性的个性特点。建设规划的宏观性,源于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期性和整体性,需要站得高、看得远,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远工作进行宏观性把握、整体性规划。建设规划的战略性,源于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系统性,需要视野宽、想得透,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整体工作进行系统性思考、战略性规划。同样地,无论是建设规划的制定,还是建设规划的实施,都充分体现了建设规划对于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整体联动推进作用。

3.运用建设方案来整体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整体性规划、分阶段推进的。整体性规划就需要制定建设规划,而分阶段推进则需要制定符合不同建设阶段实际需要的建设方案。所谓建设方案,是为实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某一个建设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建设计划,是建设计划中最详细而最具操作性的一种类型。建设方案虽然属于建设计划系列,与建设计划在内容对象、目标效用、整体性和联动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建设方案又具有阶段性、战术性的个性特点。建设方案的阶段性,体现为建设方案本身就是针对某一建设阶段的建设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建设方案的战术性,既是相对于建设规划的战略性而言的,又是相对于建设方案是最详细而最具操作性的建设计划而言的。与建设计划和建设规划一样,建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也都充分体现了建设方案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整体联动推进作用。

二、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党组织包括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等三个层级。高校党委在高校事业发展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各党总支在高校中层单位事业发展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各党支部在高校基层单位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因而,高校各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需要相对独立推进又需要分级联动推进。

1.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来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学习包括个体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等三个层次,从个体学习提升为团队学习进而提升为组织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既是高校党委班子、党总支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加强思想建设、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形式,又是集领导干部个体学习、领导班子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于一体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还是发挥领导干部在理论学习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推进各级党组织深化理论学习的组织保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精神,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与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与学校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与个人的思想工作实际相结合,结合各级党组织的中心工作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策。

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来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突出体现为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对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总支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对党支部组织学习会的指导作用和示范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和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每次学习会议题,根据工作需要扩大部分党总支书记参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扩大部分党支部书记参加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二是形成学习会纪要供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支部组织学习会参考;三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相关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并进行指导,根据工作分工或党组织关系归属情况安排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党支部组织学习会并进行指导。

2.通过党务干部学习会来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党务干部主要包括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书记、副书记、委员,他们都是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高校党务干部学习会的类型既包括党委班子学习会、党总支班子学习会、党支部班子学习会,也包括党总支书记学习会、党支部书记学习会、组织委员学习会、宣传委员学习会、纪检委员学习会、统战委员学习会等。由于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书记是本级党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谋划作用、组织作用、示范作用、激励作用、运筹作用、推动作用。因而,定期举办由党委书记主持的党总支书记学习会和由党总支书记主持的党支部书记学习会,对于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党总支书记学习会和党支部书记学习会的基本任务包括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思想认识、谋划建设方案、推进宣传发动、分级示范引导、优化过程激励、总结交流经验、推广创新举措、协调推进工作。强化理论武装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就是要深化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谋划建设方案就是要集思广益、系统思考、精心谋划形成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有效性、可行性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案;推进宣传发动就是要向全体组织成员讲清楚何为学习型党组织、为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问题;分级示范指导就是要求党委班子对党总支班子进行示范指导、党总支班子对党支部委员会进行示范指导、党支部委员会对党小组和全体党员进行示范指导;优化过程激励就是要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组织成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结交流经验就是要借助学习会的平台,定期总结交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推广创新举措就是要以点带面、试点推进,及时推广带有普遍性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举措;协调推进工作就是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促进科学发展、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可见,党总支书记学习会和党支部书记学习会不仅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多样,而且参加人员涵盖高校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从而使通过党总支书记学习会和党支部书记学习会来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可能。

3.通过党建工作研究会来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显得重要而特殊,因而,成立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会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会是从事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与交流的学术团体,一般由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党建理论研究工作者组成。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和要求,针对新时期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和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开展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以党建研究促进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促进各项工作,为高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党建工作研究会来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研究会的理论武装作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来提升党务工作者和党建理论研究者的理论修养;二是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研究会的研究功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照以研究促进工作的要求,提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研究会的交流功能,通过举办学术年会、研讨会、交流会、报告会等形式,交流党建研究成果,推广党建工作经验;四是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研究会的分级联动功能,通过各级党务工作者和党建理论研究者的协作互动,分级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三、分类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党组织是分类设置的,各类高校党组织所辖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职能是有差异的,因而,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分类推进。当前,高校党组织根据其所辖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职能可以分为教研、教辅、机关、后勤等类型,根据其人员构成可以分为在职与退休、教工与学生等类型。高校各类党组织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因而,高校各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需要相对独立推进又需要分类联动推进。

1.通过不同类型党总支协作互促来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校党委所属党总支包括教研、教辅、机关、后勤、离退休等类型的党总支,一方面各类党总支在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各类党总支在其所辖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职责、人员构成等方面具有差异性。正是由于各类党总支存在共同性和差异性,才使通过不同类型党总支协作互促来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可能。

通过不同类型党总支协作互促来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一是教研单位党总支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需求,主动寻求与相关教研单位党总支以及其他类型党总支开展协作互动活动,以促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来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二是教辅单位党总支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科研设施资源和图书信息资源等优势,与相关教研单位党总支以及其他类型党总支开展协作互促活动,以促进资源优化利用来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三是机关党总支可以充分利用政策激励、制度保障、管理服务等优势,与其他类型党总支开展协作互促活动,以促进管理创新来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四是后勤党总支可以充分利用后勤保障资源和后勤服务功能,与其他类型党总支开展协作互促活动,以促进服务创新来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五是离退休党总支可以充分发挥离退休老教师政治素质过硬、学术造诣浓厚、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等优势,结合他们发挥老有所为作用的愿望,与相关教研单位党总支以及其他类型党总支开展协作互促活动,以发挥余热作贡献来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

2.通过不同类型党支部联系互助来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支部是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包括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两大类。其中,教工党支部的类型与党总支的类型相同,学生党支部又分为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等类型。在高校育人过程中,既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健康成长成才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又充分发挥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还需要充分发挥全校上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作用,这为通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互助来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可能。

通过不同类型党支部联系互助来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是可以通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帮扶的形式,在经济、学习、心理、思想、行为、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学生帮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可以通过离退休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建互助的形式,在离退休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建学习型党支部、离退休老党员关心下一代、大学生党员关心离退休老党员生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可以通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联系的形式,在教工党员联系学生班级以促进学风建设、联系学生寝室以促进文明寝室建设、联系学生个体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而不同类型党支部联系互动的这些形式,都是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应有之义,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成效。

3.通过不同类型党支部创新互动来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教工党支部在高校不同类型党支部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党支部在高校不同类型党支部中处于主体地位。当前,随着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党支部书记由教工党员担任,这使通过不同类型党支部创新互动来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可能。

高校党建工作需要在理论、实践、理念、制度、方法、途径等方面不断创新,而这些方面的创新都离不开党支部的工作创新和党支部的活动创新。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工作创新需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师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的创新来推进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创新需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学风建设、廉洁建设、制度建设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习创新、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新。高校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创新都需要在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载体、活动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而高校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创新和活动创新都与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密切相关。通过高校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互动开展党支部的工作创新和党支部的活动创新,应当成为通过不同类型党支部创新互动来联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