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一体化管理

学校一体化管理

时间:2024-02-24 09:42:53

学校一体化管理

第1篇

一、工作形式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政府十件实事,下同)

市直文昌中学、中学、实验小学、小学分别与“三区”闵集中学、龙店中学、诸赵学校、闵集中心小学结对建立“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

(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市直楚环中学、体育路学校、航天中学(小学部)与“三区”双峰中学、双峰山洪益小学、临空区上新小学结对建立“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二、工作目标

通过市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引领示范,进一步拓宽“三区”学校学习、培训、提高的空间和渠道,使“三区”学校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开发、教科研水平等方面有显著提高,从而逐步达到市直学校和“三区”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

实现教育教学五个一体化,即:办学思路一体化:联盟学校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教风学风等方面统一理清办学思路,提升办学理念,明晰办学目标,形成有特色的一体化办学模式。课程实施一体化:在联盟学校内统一课程标准、学计划、学安排、学进度,强化课程计划落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联盟学校统一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统一组织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落实中小学校长、教师专业标准,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学研究一体化:联盟学校统一开展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德育教育、空中课堂等活动,统一组织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质量分析,积极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逐步加强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学质量评价一体化: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常规教学、教学研究、学生综合发展水平等方面,统一评价体系,统一进行考核。

(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利用市直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组建帮扶支教和顶岗学习工作团队,开展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帮助“三区”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教师培养,优化队伍结构;加强教学研究和校级、班级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办学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

1.成立学校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委员会(简称联盟委,下同)。在联盟学校内,成立由市直学校校长为主任,“三区”学校校长为副主任,两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级领导、相关中层干部共同组成的联盟委。联盟委负责研究制订《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一体化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实教育教学的计划和进度,组织教育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并负责做好两校教师工作,促进紧密融合。

2.实施教师轮岗交流。联盟委根据两校教学实际、教学进度、学科教师配备情况、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工作情况等因素,在两校间实施教师轮岗交流,统筹安排教学任务,使用中不受行政管辖权的制约。2015年上半年,各联盟学校每校交流轮岗3人,双向共交流6人。2015年下半年以后,各联盟学校具体交流人数由各联盟委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但双向交流人数最低不得少于6人,每次交流时间最少不得低于1年。

3.制定联盟学校长期规划。各联盟委按照“磨合整合融通”的规律,拟定教育教学一体化的长期规划,并分段组织实施。

(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1.市直学校到“三区”学校支教帮扶团队由3-5个学科中的优秀教师代表组成,其中一人挂职担任“三区”学校副校长;“三区”学校在接受帮扶团队支教的同时,原则上按照相同的学科和人数,派出本校教师(含副校长)到市直学校顶岗学习。

2.“帮教帮学校际联盟”一定6年,6年后可建立新的“帮教帮学校际联盟”。帮扶和顶岗学习工作团队一定2年,2年一轮换,由“帮教帮学校际联盟”学校相互派出。(首期团队自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7月30日止,共双向交流教师18人。)

3.帮扶团队教师应身心健康,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师德师风好,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高,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到“三区”学校担任副校长的人员,须在本校担任中层以上职务,并具有两年以上任职经历。顶岗学习教师应身心健康,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龄1年以上;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科专业知识,热爱教育事业。

上述两种联盟,都应建立基于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名师1+x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硬件建设由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城乡共享。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市直学校与“三区”学校城乡校际联盟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党群科、基教科、规财科、“三区”办、教科院、装备站及“三区”教育办、学区负责人和相关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三区”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一领导市直学校与“三区”学校实施城乡校际联盟行动计划(包括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的相关工作。

(二)政策保障

1.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学校现有人事、财务管理独立。在一体化联盟学校内统一调配使用的教师,其在原单位的人事、财务、工资(津补贴)关系和身份不变,仍按原标准享受原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按有关规定晋级调档;工龄、教龄及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

2.市直学校到“三区”学校支教的副校长、教师在参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和享受政府津贴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市直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审时,将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

(三)激励措施

第2篇

【关键词】 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中国分类号:H191

一、中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一)师资力量薄弱

因为物流管理这一学科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较短,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所以当前关于这一学科的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不少中职物流管理教师并非专业出身,对相关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把握。另外,中职教育更加强调实践性,很多教师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历,这就使得其无法有效的安排和执行教学计划。在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操作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物流人才更容易受到青睐。但是在一些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对其来说犹如“鸡肋”,既想办好,又不愿意在师资力量上进行较大的改变,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锻炼和实习,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总之,当前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受限于薄弱的师资力量,发展缓慢,和社会用人需求发生较大的矛盾。

(二)教学理念陈旧

当前,中职院校进行物流管理教学的时候缺乏教学理念的创新,集中表现在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无法跟上新时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作为提高企业产品市场流通效率的重要工具,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高速的产品流转也对物流业的升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落后的教学理念和市场发展严重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中,一些教师将本应实践操作的内容放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在教学中,中职院校缺乏一个规范和科学的教学软件来帮助学生按照行业规范去进行实务操作。这就限制了中职教育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三)人才培养机制落后

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熟练操作能力、有较强管理运营能力的物流人才。但是就当前的中职教育而言,其进行人才培养与学生教育的时候依然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学缺乏实践性、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等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了中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的落后。很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视野狭隘,无法适应社会对当代物流人才的需要,导致物流管理专业长期停滞不前。

二、中职院校实施物流管理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中职物流管理教育过多的追求知识和理论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的关注,学生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脱节,学生无法适应一线物流管理的需要。而实施物流管理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有效的扭转这一局面。所谓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一体化,是集成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训练、物流现场观察等教学机制为一体,综合物流管理软件、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设施等应用系统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关注技术型、技能型和经验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在这一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中职学校和教师将会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学生实践、应用、训练的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在不断的观摩和实践中领会知识的意义,促进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

实施物流管理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彻底摒弃原有先进行理论学习,再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的落后教学模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物流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教学相互分离、相互独立并充分融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育下,一方面学生可以形成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较多的进行实践训练,并用既有的知识指导实践,深化所学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

(三)是当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产业化发展的加快,物流在各个行业应用的非常普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物流企业用人不但需要理论扎实、技术扎实的人才,还需要更多的懂管理、技能全面的多维度人才。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将各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将理论和实践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中职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当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师资力量,提供强力支撑

师资水平是教学质量的核心与灵魂,师资力量关系到中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实施物流管理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打造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综合素质强的师资队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一大批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同时又在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等相关单位有过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中职院校要想加强师资力量,需要从下列两点入手:第一,对于现有的教师,鼓励他们去自己所教课程相关的领域进行定岗实习和锻炼,丰富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可以邀请一些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为教师进行培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加大人才的招聘,招纳更多的理论扎实、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来丰富现有师资团队。

(二)促进校企合作,积极推动实践

无论是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来看,还是从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来看,中职院校都应当将实践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性教学,重视和教学相配套的实训。经费宽裕的学校,可以采购实训和实验设备,打造和市场联系紧密、实践性较强的物流实验室。如果经费不足,中职院校要加大校企合作,以弥补经费和实践资源的不足。学校要建设分布在制造业、商贸业、配送业企业及货运基地等领域的人才实训基地,利用企业既有的设备设施来进行培训教学活动。在当前产业转型的背景下,校企长效合作办学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让学校实现了从过去服务就业到现在服务物流产业转型的良性转变,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办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有效缓解用人企业用工紧张的问题,为企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建立,是行业转型的必然要求,同时,它还能成为一种动力,推动着整个产业的继续转型。

(三)优化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学习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优化物流管理教学内容,要将其分成下列三个层次:基础知识、专项知识和综合知识。基础知识是专业理论的基础,是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其包括了5S管理、货位认识、单证与单据的填写等等。专项知识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把各个人物要点拆分汇总成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和任务,这一层次主要是掌握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综合知识是基于上述两种知识基础上的,通过多名学生组建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去完成制定的操作流程。通过这一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优化,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完成知识的自然过渡,并在实践中习得知识,强化能力。

(四)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

在中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中,可以适当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果和经验。双元制教学的核心在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教育的并举,它是职业教育方法成功的典范。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要依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原理,有条不紊的制定各项教学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表演者而教师是导演,这一点和素质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改进教学方法,就要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最大限度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学生的认知渠道,提升学生的实践技巧。另外,要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设置多个奖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最后,要彻底摒弃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就意味着要不断推陈出新,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去不断完善,实现中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聪.现代物流管理一体化教学初探[J].大众科技,2009,12(1): 174-175.

[2] 刘刚.刍议中职物流专业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2,36(2): 155.

[3] 李素雯.对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的几点建议[J].考试周刊,2013,94(55):45-46.

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校系部 管理 一体化管理 人才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高职院校已基本实现了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学校的管理也从原先的职能部门垂直管理过渡到院系二级管理,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给系部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这个大的环境下,系部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但是现实情况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系部管理这个层面上,各项工作的开展过分依赖于系部,造成系部机构小、人员少、工作量大,形成大包大揽、大一统的局面,挫伤了教研室的积极性,淡化了党支部的作用,局限了学生管理工作。本文对高职院校的系部管理进行分析,紧密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融党建、教研和学工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为系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职院校系部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高职院校系部的日常工作可分为三大块,即党组织建设、教学与科研、学生工作。

基层党组织由系党总支下辖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组成,教师党支部主要负责党员教师的思想教育,学生党支部主要负责学生的教育、培养、考察和发展。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将教师按专业配置在教研室,由教研室负责教师日常教学资料和教学业务的管理。在学生工作方面,主要依靠辅导员和班主任。分工非常明确,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1.支部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由于教师党支部教师多,且处在不同教研室,平时分处在不同办公室,专业并不相同,接触机会少,经常在一起组织活动不现实也没有很好的效果,这样支部活动基本上由系党总支集中进行政治学习,缺乏本支部的专业特色和工作创新。学生支部由辅导员和学生党员组成,学生在校期间为三年,刚成为党员后又面临毕业,所以支部工作基本上由辅导员来完成。一个系部一般配备三名辅导员,除了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与考察外,还担负全系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量非常大,不可避免地出现工作流于形式,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2.教研室工作过于简单。当前,高职院校系部的教研室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协助系部进行常规的教学资料的归档检查,其他工作均为系部完成。其原因也在于:在人才培养上,它不需要对学生负责;在专业建设上,它不需要与社会接轨;在教学改革上,它没有积极性。总之,教学权力如果没有下放到教研室,教研室如果没有意识到培养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其工作开展将流于形式。

3.学生工作过于肤浅。高职院校系部辅导员的编制一般控制得较紧。如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目前,我院每系配备了3名辅导员和1名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共计4人。而全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奖助贷补、评奖评优、日常管理及考核、活动开展以及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考察等各项工作都需要这4名教师完成。由于教师人数少,而学生工作任务重,难免使学生工作流于形式,不能保证质量。同时,这些工作也存在许多交叉。自从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之后,学生在生产一线的时间较长,专业教师对他们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他们对学生的管理更科学、合理,对学生的考察更全面,而辅导员无法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如果专业教师推诿的话,教学秩序必将受到影响。

二、一体化管理的内涵

“一体化管理体系”(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又被称为“综合管理体系”“整合型管理体系”等)就是指两个或三个管理体系并存,将公共要素整合在一起,两个或三个体系在统一的管理构架下运行的模式。

在高职院校系部,党建、教研和学生工作的目标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为目标相同,故三者管理可以进行有机的整合。

1.教研室按专业设置。教研室负责这个专业的建设,全面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由于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研室可以大力实施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同时,由于教研室里教师的专业相同,研究方向相同,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可以充分地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支部建立在教研室这个实体上。改革党支部按党员性质划分的做法(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以专业相同的党员组成党支部,破除支部只单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本单位(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将成为支部工作成效的一方面加以考核,赋予党支部更多的责任,使管理的重心降低,目标更加细化。

3.班级按专业与教研室一一对应。教研室负责专业建设,而班级作为专业建设的直接载体,它的管理与发展也必然成为教研室常规工作的一部分。将制定目标的主体和具体实施的主体合二为一,更能快速准确地保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4.辅导员按专业进行分工负责,并归属于各教研支部和教研室。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除日常管理外,学生的培养教育、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培养等各方面工作,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将辅导员归属于教研室和党支部后,辅导员的工作更加具体,工作更加全程化,与学生的结合更加密切,大大缩小了管理的跨度。

三、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必然性

提高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课时比例是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所采取的重要方法,这样“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表现为学生的教学场所不固定,经常是教室、实验室、实训车间来回变动,实训时间长且多块分割,在实训车间和实验室的时间远远多于在教室的时间,打破了以前单纯的教室或实验室这些单一的教学场所。因此,沿用原先教学和学工两条线管理模式是不现实而且是不可能的。

实施一体化管理,教研室是管理的基层单元,除了负责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外,同时也担负教育学生的工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任课教师进行全程管理,并将其纳入对学生的日常考核中。

辅导员的工作必须与教研室的工作紧密结合,“阶段性教学”“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新的教学方式使辅导员无法直接观察、管理学生,他需要了解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适时进行工作调整,要经常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因此,将辅导员归属到教研室进行管理,在教研室主任的统一安排下,及时处理各种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由教研室负责全面工作,但其工作重心仍是教学,偏重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和实施教学。因此,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考察必须借助于支部的力量,因此支部不再单纯地组织一两次政治学习或搞一两次活动,必须将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日常管理作为工作重点。这样形成支部与教研室既分工合作,又相互支持的工作局面。

四、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调动支部、教研室和辅导员的积极性,从各方面引导实施一体化管理。班主任值班以教研室为单位,实行教研室具体负责制,各教研室每周负责一天的考核,值班人员考核和班级晚自习管理由教研室主任直接负责。

学生活动的开展以支部为单位,支部活动除了常规的政治学习外,可以突出本专业特色的学生技能和专业知识。辅导员主要负责本专业学生的常规管理,同时辅导员兼任党支部的组织员,负责对学生教育、培养、考察的组织实施。这样在一体化管理体系中,他既对教研室工作负责,同时也对支部工作负责,起着联结党建和教研的纽带作用。

五、对一体化管理实施的思考

实施一体化管理,强化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一体化管理改变了以前教研室单纯管理教学和教师,脱离学生的尴尬局面。扭转了支部只注重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学生平时的教育、培养。支部加强了对学生平时的考核力度,使发展更客观、全面、公正。辅导员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与专业接触更加密切,与学生交沟更加通畅。

实施一体化管理,加强了管理力量。由于支部、教研室是一体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部委员和教研室主任共同加入系部管理体系中。这样,系部的管理人员从原来的八人扩展到近二十人,大大加强了系部的管理力量。

实施一体化管理,明晰了管理职责。实施一体化管理后,教学和学生管理同属于教研室工作的一部分,教师既要负责组织教学,同时也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作为教研室主任,对教师考核的重点不再单纯是教学资料的齐全与完备,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能力的提高。支部的考核不再单纯是组织多少次政治学习、发展多少个学生党员,而是各支部负责专业学生日常管理考核积分、学生活动开展和本专业学生的影响力。辅导员是否将教研室和支部的工作贯彻执行下去,是否将本专业学生的情况及时向教研室主任和支部书记反映,并协助制订落实各种实施方案。

实施一体化管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实施一体化管理后,无论是支部还是教研室,教学、管理、学生教育、党员发展等都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除了专业不同外,需要完成的任务都是相同的,这就存在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的问题,这样迫使支部和教研室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大力挖掘本专业潜力,凝练专业特色。

第4篇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为一体,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形成新的专业核心课,安排在专业实训教室中进行教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实训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场所的一体化,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即知识、技能、能力上的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以技术技能训练为主线,突出职业教育的“能力目标”,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适合物流管理专业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生源现状分析

1.生源总体素质不高。近几年高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继续扩大,但生源数量却大幅度下降。高考录取批次分为三批次,第一批是一本院校,第二批是二本院校,第三批才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录取的生源分数很低,有的专业是注册录取,只要参加高考就可以通过报名被录取,可见目前这类院校生源总体素质较低。

2.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兴趣。中小学学习的大部分是基础知识,理论性较强,即使练习也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到了高职院校对理论知识也不感兴趣,上课会发呆、睡觉、玩手机。

3.学生懒得动脑动手。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热情和主动性,理论学习需要思考、理解、消化,才能学到知识,有些需要动手做了才能熟能生巧,有些学生没有勤于思考的习惯,思想比较懒惰,也会造成行为上的惰性,连动手也不想动,即使动手做了,也仅仅满足于会做了,不愿意去多练习,提高自己的熟练程度。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

1.多动手,少讲授。基于学生总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教师的专业理论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多做而老师要少讲。有些学生对动手还是有点兴趣的,让他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提高,也算是一?N有效的方法。

2.变“先讲后做”为“先做后讲”。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先讲授理论知识,再根据理论让学生来实践。但是学生对教师讲的理论不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探讨新的授课模式,如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看他们做的结果如何,再指出他们的做法存在不足的地方,最后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进行理论指导。

3.讲练结合,继续提高。教师在学生做的基础上给予理论指导,让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去做,前后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就掌握理论和实践。以拣货练习为例,教师采用摘果式、播种式、批量拣选法,让学生按照新的方法进行拣货,同时进行计时,并与前面他们采用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前后两次做法的对比中学习和掌握拣货的方法。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实施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学习内容或利用一些网络方面流行的语言段子引起他们的共鸣。另外要注意多做少讲,大部分学生喜欢动不喜欢静,所以以做为主,以讲为辅,真正做到多练少讲。

2.做好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要做好教学过程的时间和教学环节安排,如教学分为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长时间,每个环节让学生做哪些任务以及学生的分组和小组内的分工等。通过教学组织管理让教学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3.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传统考核中理论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要提高过程性考核的比例。传统的做法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理论考试占70%。在新的考核中,平时成绩的比例应达50%,期末理论考试占50%。平时成绩的构成为考勤5%、平时表现5%、自我评价5%、教师评价10%、小组互评20%、小组内贡献5%。根据各项得分,最后计算出每个学生的总评成绩。

第5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高等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48-01

前言

虽然高等数学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各大高校所教授的高等数学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忽视了高等数学与物流管理专业的关联性,使得客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为什么学习高等数学存在着普遍的迷惑。同时,高等数学学科又具有着极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而学科本身所带有的这种特性使得教师很难通俗易懂的传授给学生,这就促使学生对高等数学丧失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高等数学这门学科会存有本能的抵触心理,这让高等数学学科的设立处于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首先高等数学与专业紧密相连,是十分重要的科目。其次如何将高等数学与物流管理专业有机的联合起来,使物流专业的传授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本篇论文将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从高等数学的方面进行研究,对两者间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发现问题――数学与物流管理专业的脱节

之前看到过一个讽刺漫画,老师问学生:“如果一个门,宽1米,高2米,问我最长能拿多长的竹竿过去?”同学们埋头苦算勾股定理,然后异口同声的回答根号五米长。老师笑了,横着拿了根不止5米长的竹竿回到了教室。

虽然这只是一个漫画,但无疑也揭示了当下的学生对数学不能实用性的接受,只停留在理论或者说是应试的角度。其实,高等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而且在素质教学的倡导下,高等数学可以带给学生一种不同往常的严密的思维能力,并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各大高校对高等数学的教授上仍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让学生不能清晰的感知到为什么学习高等数学,这些艰涩难懂的理论和公式对生活或者专业有什么样的意义。忽视专业特点,让高等数学没有发挥其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优势,反而成为了抑制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教育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在各大院校普遍存在。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消除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抵触情绪,找到传授知识新的方法方向是各院校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原本应有的状态――应用型的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与高等数学的融合所产生的严谨,创新是社会所要求的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这要求在专业学习中不能单一的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物流管理人才应有的的思维和状态,成为适合社会所缺少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学生不能只精通理论,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可以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真正的将高等数学与物流管理专业融合起来,将高等数学的实践性应用在专业中。那么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体化这种教学和学习的形式,才是真正适合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物流管理人才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实现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高等数学作为一个新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论,它对一个时代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的多面性意味着,它提供了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方法。在当下这个对能力要求极强的社会下,我们要从实践的角度上看待高等数学,了解高等数学。从物流管理专业的角度上,就是要建构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模式来探讨高等数学,体悟高等数学。建立一体化的模式需要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明确物流管理专业的方向的同时,培养对高等数学的认知能力

尽可能多的将高等数学的学习放入专业的流程之中。物流活动中的关于采购,仓储,运送,储备等各个环节在实际运用中都需要数学的辅助。包括选择最优方案,在物流过程中的设施选址。尤其是在运送过程中的车辆线路的选择问题,只有采取数学模型才能最快速度的找出最佳的配送方案。将高等数学的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以及概率论配合物流管理方向的配送,指派和市场销售等流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配以大量的实例演示来加强学生心中对物流管理专业同高等数学的联系。

2.注重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方式与素养

在近几年中,各大高校虽仍没有将教学实践一体化在专业中得以完全实现,但也看到了部分重视。现在高等数学的课程已从以往的基础课程转变为了素质课程。即更加注重能力和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高等数学的能力以及高等数学的知识解决在专业中碰到的具体问题。这就要求在专业的学习中学生更加自觉的带入已学习得高等数学的知识,也要求教师在传授过程中教师更多的传授思想和思维方式,以及对高等数学概念与方法论上的辨认分解分析。

3.注重学生实践的能力

知识,能力来源实践,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当前各大院校日益意识到为提高教学质量,想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实践这个环节。因此物流专业的同学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多采用物流专业的案例,以提高学生对调动已有知识,灵活多变的学习高等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务必认真的思考每次课程需要用到的案例和尽可能将高等数学的理论,公式在物流的过程中实体化的表现出来,这对教师的教学耐心和创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结语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尤其是我国越来越融合在世界的体系中后,给物流管理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现代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的物流专业兴起,但真正的物流人才却少之又少。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还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所以各大高校应对专业所需要的技能还并不是十分的成熟。但随着进一步的认识,校方已经看到了社会所缺少的人才方向,今后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授一定会朝着实践大过理论,理论辅助实践的方向前行。故教学实践一体化是今后物流管理专业在学习抽象性理论课程的必经之路。高等数学作为最重要但相对难以理解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一体化的进程中将得到更好的完善,更能被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2]刘献君,张晓冬.“少年班”与“精英学院”:绩效诉求抑或制度合法化[J].现代大学教育,2010(5):8-15.

第6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管理机制;发展策略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积极乐观心态、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因此,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积极探索相应的发展策略十分必要。

一、当前高校体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下,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不可忽视。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体育管理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尽快加以解决和完善,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1.高校体育文化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切实有效的制度是行为实施的保障。校园的体育制度对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氛围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

校园体育活动由于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广、类型种类多样,对于学校的宏观调控、组织分工等方面都有着具体的要求。因而,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文化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高校体育文化主体的制度意识,对学生、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保证校园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尽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有一些关于体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但大多是以教学控制为目的,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文化氛围建设上还有所欠缺。

2.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1)体育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从目前来看,我国众多高校对于体育教师教学的管理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阶段,评价管理的方式和途径也还集中在对于教学计划、教案的检查以及听课、查课等方面,评教评学也流于表面,学生反馈的信息也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评教的实质作用甚小。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备案方面花的精力不够,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将体育素质水平纳入到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之中。但就目前的体育管理模式来看,形式还十分单一,仅仅都是对学生所学的课程进行管理和考核,例如,在体育舞蹈课程中,教师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动作熟练程度、节奏感等,在课程的管理中也主要进行这几个方面的训练,对学生的体育精神的培养和思想素质的提升重视不够。

(3)体育文化建设经费不足。近些年来,由于高等学校扩招,大学生人数剧烈增加,这也使得高校对体育运动器材、运动场地的需求不断加大,设备的维修和更新也需要不少资金。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对于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经费的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制约,高校体育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研究

1.改进并完善高校体育管理制度

要促进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不断改革完善制度,才能确保高校体育管理的有效运行,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发展。

(1)完善高校的体育课程管理制度。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从教学上入手。体育课堂教学是目前高校学生学习体育锻炼方法、体育理论知识的基本途径,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课堂这一载体,从教学组织、课堂纪律、教学内容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并在制度的管理下增强体育教学的专业性、系统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

(2) 完善体育课外运动激励机制。每周仅有的体育课程时间对于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加之体育课堂在时间、场地等方面的限制,既无法适应体育运动的灵活自由性,也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热情和体育锻炼需要。因此,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还依赖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及优势特点,组织符合学生体质状况和兴趣爱好的体育文化活动,并通过提供设施场地、实行激励措施等途径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3)加强对体育类社团的制度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校大学生接触到的体育运动形式越来越多,各类型的体育类社团不断涌现,这类社团也成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社团数量的增加、形式的多样化和规模的扩大化就必然需要一套全面细致的制度来予以管理,可以将学生的体育学业考核、课外学分认定与体育社团挂钩,同时在制度中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以及社团成员纪律要求等,从制度层面上为体育社团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2.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如前文所述,目前许多高校在教育理念、制度管理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欠缺,加上部分体育教师自身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导致体育课堂在教学内容上空洞单一,组织管理上略为松散。因此,要完善高校体育文化的管理,还需要从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上下功夫,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素质培训和综合考察。同时在评教评学方面予以制度上的保障,对于评教结果的反馈也要确保及时有效,防止评教流于表面。

3.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完善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模式

从目前来看,我国许多高校在体育管理方面的内容还比较单一,都是以课堂管理为主,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很多高校越来越注意到综合素质考量的重要性,也有了一些新的尝试和举措,但是在体育管理和综合素质管理模式上还是缺乏制度性、系统性。因此,高校应当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统筹管理,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拓展素质。在组织过程中注重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使课外活动的进行更为合理有序。

三、结语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一直都是素质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意,高校体育文化也一直是校园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体育文化管理制度不仅要满足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需要,也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高校的体育管理无论是从管理理念、配套设施还是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应当不断与时俱进,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管理更趋制度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秦 勇.力效和谐: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23―125.

第7篇

【关键词】西安;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现状

一、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理论界定

随着高校的出现,高校校园文化应运而生,它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社会文化在高校校园的集中体现。由于高校的高知识型,处于校园文化的高级阶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当前,对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内涵阐释和外延界定尚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用文化进行高校管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管理”。

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等把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界定为:以党政工团为主体的学校管理部门,为强化校园风气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以及服务品质,运用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方法对社会大环境下包括学校校风、学风、教风在内的校园物质条件和学校管理制度,教学、科研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

二、西安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主要问题

作为高校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动态性特征,使得校园文化在管理中仍存在某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校园文化的长效、健康发展。西安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制度上存在口号化倾向

1.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科学性与前瞻性。高校校园文化的管理部门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往往以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制度为依据,很少深入基层了解本校校园文化管理工作的实际,造成制定管理制度时存在口号化倾向而缺乏科学性;同时,在校园文化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对校园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的预判存在缺失,导致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不协调问题,进而引发因管理制度落后而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这一问题。

2.管理制度的实施存在走过场现象。当前,尽管西安各大高校在校园文化管理方面均或多或少地出台了校园文化管理的相关制度,但是在实际管理中的落地实施效果却大打折扣,管理制度走过场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三本、专科类院校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以高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为例,常常存在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行为。如每年的学雷锋日、学雷锋月活动,本意是鼓励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在某些高校却演变为管理工作的一项考核指标,其实际成效仅仅通过量化数量来表现。

(二)管理内容上轻视精神类文化

当前,在西安各大高校中,均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物质文化管理、轻精神文化管理的现象。具体来看,西安部分高校特别是一本类高校大部分都是多所学校合并而来,加之自高校扩招以来,不少高校都通过着力扩大学校规模、提升教学设备和基础环境等方式吸引学生报考,在这一过程中无法避免地存在重视物质形态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形态文化建设的倾向,不仅导致高校校园文化流于形式,甚至导致不少高校在合并、扩大学校,片面加快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出现精神文化缺失和文化传承断层现象,导致高校失去本校特有文化气质。

(三)管理模式上趋向行政化特征

所谓管理行政化,即在文化管理中,其管理理念、组织建构、运作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与行政机构相似的特征,一言以蔽之,高校校园文化管理正逐步趋向官僚化。在高校中,管理校园文化的除了校、院、班等不同等级的正式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存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非正式的管理机构。这些非正式管理机构在高校不断行政化的影响下,其行政化和官僚化气息也日益明显。也导致高校学术资源分配不均、学术腐败时而发生的现象,制约了高校学术领域的发展,进而影响高校理论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学术研究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甚至遏制了高校在学术领域的创新。

三、完善西安高校校园文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高校应在“以人为本”理念的贯穿下,从校园文化管理观念的完善入手,在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领域进行管理的优化和完善。

(一)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管理观念

1.正确认识校园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任何优秀校园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管理,因此,我们要从认知层面提升对高校校园文化管理重要性的问题,改变以往“重学生教育,轻文化建设”的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尤其是要提高高校管理层对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认同和支持,而且还要在师生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

2.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高校校园文化正在面临着校内外多元文化的影响,在进行高校校园文化管理时,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把握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从而保证校园文化的符合社会主义道路,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间接的保证学生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其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培育完善的人格,实现健康发展。

3.将校园文化管理纳入高校的发展规划之中。一方面可以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到高校发展的战略层面,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管理争取更多的物力和人力支持,另一方面其可以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与高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相挂钩,实现两者的同步发展,协同发展和相互促进。此外,高校还要针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科学规划和宏观统筹,制定校园文化发展规划或者战略,以引导高校校园文化的有序发展。

(二)提升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管理

1.优化校园文化硬件设施。任何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活动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硬件设施来开展,首先,要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硬件基础的建设与完善,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实验室、体院馆、餐厅等各种设施的建设和装修以及其附属设施的配套等,当然要在实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升场馆的建筑文化底蕴。其次,要进行校园环境的美化,在进行校址选择时,尽量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同时,在校园建成以后要持续对周边环境进行美化;另一方面,要进行校内环境的美化,主要是进行校内绿化,建设公园式的校园,但是在绿化时要注意营造“建筑与绿化相协调的园林氛围”。

2.打造个性校园物质文化标识。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标识是其物质文化的浓缩体现和经典代表,也是构建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领域,更是校园文化精神的代表和对外象征。首先,要打造校园建筑文化,要将校园精神、办学特色、人文关怀等融入建筑的设计之中,实现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其次,要打造校园雕塑文化,雕塑是高校校园常见的艺术装饰,但很多雕塑往往平淡无奇,不仅不能体现高校特色,而且也难以成为高校的标志性象征;最后,要进行高校纪念品、出版物等其他物质文化的标识化设计,与高校校园建设标识和雕塑标识一起共同打造高校的物质文化标识系统。

(三)强化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管理

培育“因校制宜”的校园精神。应该在契合学校特色、传递人文精神、弘扬传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首先,优化办学理念,在充分考虑高校自身发展规划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和历史传统;其次,强化校风和学风建设,校风和学风是高校校园精神的关键构成,因此鼓励高校全员参与校风和学风建设,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教师的师德建设;最后,要建设个性化的高校校训和口号,目前西安乃至全国的高校校训和口号大都雷同,难以体现高校自身的特色,因此要优化高校校训和宣传口号,以彰显高校特色和优势,从而促进独特校园精神的培育。

(四)完善高校校园制度文化管理

1.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体系。在高校校园管理制度的构建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完善人性化的制度体系。首先,要增加校园管理制度构建的力度,提升对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应该在管理实践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已有的管理的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其次,就是在制度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主线,而这种以人为本体现在高校管理中就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尤其是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本;最后,要提高高校管理层的人文关怀意识,就必须提高管理层的人文关怀意识,使其在制度制定和日常管理中,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第8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事管理;工作平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168-03

一、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意义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事管理,而是指通过制定和完善与高校有关的人事法规,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教职员工和人事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决策、指挥和协调等一系列的综合管理活动。其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制定高校内部人事制度、政策和法规,进行人事决策和组织安排,研究并建立为高校吸引和保留各领域宝贵人才的人事机制,采取适当的措施充分调动起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对于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和高效开展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高校整个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通过人事管理使各方面的工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由于各项人事管理措施,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科学、配套的人事管理措施,严格、周密的考核、用人制度,是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关键。因此,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命运的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必要性

(一)人事管理观念有待改进

传统人事制度是以事为本,侧重于对事务的管理,忽视了对作为第一生产力主体的人的关心和重视,严重阻碍了高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广大教职员工是高校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合理运作的核心力量。这就客观上要求高校人事管理转变传统观念,从以事为本转到以人为本上来,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转到以系统化过程管理为模式,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方法上来。同时,应转变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定位,从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把人的发展、人的解放放到主要地位,在高校真正树立正确、科学的人事管理观念。

(二)人才结构有待优化

从宏观角度分析,高校发展的关键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高校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比例对高校的发展均有很大影响。最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和大规模的高校合并,建立了以综合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使得目前高校人才数量储备明显不足。在教学、科研人员中,多数教师只能进行一般课程开设和知识的传授,缺乏能够在某一领域开展深入研究的人才,尤其是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在管理人员中,多数管理者只能进行一般的日常工作运转,缺乏现代管理思想、管理能力及较高的整体素质。这种人力资源结构比例上的失调妨碍了高校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限制了高等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在保证高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逐步地进行人才结构的调整,使高校的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化。

(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工作中仍存在着循规蹈矩、过分拘泥于执行现成的政策和法规的现象。一些管理人员为教职工做好服务的意识还很淡薄,不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能主动地开展工作。一些管理人员只注重应付日常的人事工作,忽视了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政策理论的学习、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工作中存在开拓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人事管理工作过程有待规范

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目前的人事管理人员往往以经验为依托,按习惯去实施人事管理活动,不能体现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和管理科学的最新成果。此外,由于缺乏科学而系统的工作过程管理和评价方法,人事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素质的差异,使人事管理带有较为明显的随意或僵化的特点,缺乏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因此,有必要对人事管理工作的过程本身进行有效地管理,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三、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的目标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要开拓创新求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内部改革,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高校的发展方向、办学模式、学科建设等重大决策,都需要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考评制度等各项人事管理制度中得以强化和引导,才能得到全面落实。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是高校改革的重点,又是高校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重要保证。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必然要求进行制度改革,无论是管理模式、内部机制的改革,还是学校校内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其目标归根到底都是要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成长的氛围,创建有利于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和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制度环境。因此,建设科学、稳定、高效运转的人事管理工作平台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发展目标和重要保障。

四、ISO9000管理体系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

ISO9000质量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目前已经为诸多国家和地区所等同或等效采用。ISO9000质量体系管理模式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质量管理新模式,其核心精神是把质量管理的重点从传统的结果评估转变为生产过程的控制。ISO9000管理体系是一种科学的过程管理体系,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采用该体系有利于促进管理的科学化。

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平台采用标准化的过程管理体系,将可以保证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建立在管理科学和现代前沿技术的基础上,有助于完善高校人才考核测评体系,有助于不断开发和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且对整个高校人事管理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和控制,从客观上保证高校人事工作的科学性、标准性和规范性,从思想意识上可以树立全新的管理服务产品观和质量管理观,极大地促进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证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ISO9000管理体系为模

板,建立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平台,对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平台的建设

采用标准化的过程管理体系是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切实可行的途径。ISO9000管理体系的典型特点是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各种标准用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从而规范一个相对稳定和程序化的生产过程,并在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的控制。ISO9000质量管理文件化的特点是高校人事工作实现正规化、法制化、计划化的重要保障。

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是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法规依据和见证的信息及其承载媒体,它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和运行控制所需的文件及质量记录等。按照其具体要求,高校人事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平台的建立应按照要求,编写所需的各层次文件。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质量方针是由高校人事管理人员制定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它应与高校的办学思想一致,与高校章程中规定的学校定位、办学宗旨、办学任务、教育形式一致,体现高校长远发展的规划。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质量目标是人事管理工作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质量目标应逐层制定、可测量、与质量方针一致并且满足质量要求。既要适合高校人事工作发展实际需要,又要符合标准要求,便于以目标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质量手册是规定高校人事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平台的重要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质量手册的建立应适合于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目标,满足高校对人事管理工作的要求,描述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及各过程要求和过程之间的相互接口关系,明确各相关人员和部门的质量职责,编制或引用体系各过程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确定各过程需开展的质量活动和控制要求,提出人事管理工作质量手册的评审、修改和控制办法。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程序文件,是为体系中某项活动或过程的运行途径所进行的规定。程序文件应描述影响有关质量活动或过程的管理、执行、验证或评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列出活动的输入、转换、输出内容,规定开展活动应具备的条件,阐明必要的纠正措施等。人事管理工作程序文件的编制过程应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人事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方向性。

作业指导文件用于描述实施各质量活动的可操作性技术细节,是质量管理体系中作业文件的代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作业指导文件是对人事管理工作相关程序文件的支持和对其中某一过程的细化,是对程序文件的一种补充,其制定应本着使高校人事工作有章可循的目的。

质量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阐明质量管理体系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所完成活动的证据文件,为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如管理记录、客观证据和技术记录等。由于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记录应结合高校人事工作的实际情况,如实反映体系的运作过程,并确保记录的运作和填写符合要求。

六、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平台展望

第9篇

[关键词] 学校;文化管理;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9-0048-03

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的校长喜欢用制度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则用人文关怀管理学校。也有不少校长认为,好的管理是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最好的管理应该是用文化管理学校。

一、学校文化管理的涵义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认为,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人文关怀是学校今后发展的依托。实际上,科学管理、民主决策和人文关怀就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认为,学校校长、学校制度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

学校文化管理与其说是一种管理,不如说是一种期望,一种无声的要求,或者说是一种境界。它侧重于体察师生的内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激情,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个师生的精神家园。这需要管理者在精神、情感以及个人发展上对每一个师生予以关怀。通过具体的管理策略引导教职员工提高思想水平,促使每一个人能够自觉地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学校文化管理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学校的文化力和文化的组织手段,整合利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从而实现学生主体的价值创生和全面发展,同时促进教师主体行为的提升。学校文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思想,更是一种实践模式。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基础

学校文化管理离不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对传统文化要做到“扬弃、整合、创新”并存。

1.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文化内涵中必然含有一些受时间限制的因素。如果不加以发展,不加以吸收提炼,那么,保守、陈旧的东西就可能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而,科学地分析学校的文化内涵,汲取学校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融入时代的成分是学校文化传承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2.对传统文化的整合。 不可否认,许多学校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但尚未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体系,或是学校文化还停留在描述层面,未能深入人心,产生功效。如何将文化的碎片整合为文化的整体并付诸实践,是学校文化传承面临的第二个挑战。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从目标、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还是从内容和形式来看,都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结构。在整合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其他学校的学校文化,但切忌重复别人,异化本校的文化内涵。

3.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学校文化建设不应该仅停留在“传承文明”的层面上,还要履行传播和创新的使命。许多学校已经走到了常规发展的高原期,很难在常规发展的道路上有所突破。如何才能使学校得以长足发展,走上超常规的发展轨道呢?显然,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一条必由之路。这是学校文化传承面临的第三个挑战。以张謇创办的江苏省南通市第一所师范附小为例。建校伊始,学校确立了“爱日、爱群、爱亲、爱己”的校训,进而发展到后来“发展儿童个性,养成自学习惯,增进生活知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教学目标,再到现在“个性、自动、生活、社会”四大教学原则的确立,经过了三次创新发展,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得以积淀。

三、学校文化管理的策略

学校的文化管理就是一种管理艺术,同样要讲究策略。

1.建立归属感,营造员工的“精神家园”。 学校要有骄人的业绩,首先要让员工“感觉良好”,视学校为自己的家,视自己为“大家庭”的一员。唯有如此,这个组织才有吸引力,才能留住人才,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尊重每个师生员工的个性,其个体之间也要认同彼此的个性价值,然后在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个性,这两个方面就构成了尊重的内容。学校要营造积极对话的精神平台。建立了对话关系,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就可以进行自由平等的心灵交流,从而实现价值认同和境界提升,并营造了一个融洽关爱的心灵空间。

2.引领“集体语”,提升群体的“精神境界”。 集体语就是集体存在状况的表达,每个组织都要有自己的集体语,但集体语不是都能表达出来的,因为不是每个集体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强制型的组织中话语权掌握在权力者手中,集体语被权力话语所替代,集体处于失语状态。民主型组织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因此也就拥有自己的话语,可见,话语权是一个组织民主状况的表达。

透过集体语可以看到一个集体的精神世界,引领了集体语也就引领了集体文化的走向。引领学校组织的文化走向,就可以引领学校员工不断提升境界。在学校的文化管理中,集体语还引领着组织评价,也代表一种价值取向。

3.培育团队精神,创建高层次文化群体。 提升学校群体的精神境界,必须建立在一个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组织基础上,把学校群体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强调,面对当今迅速变革的环境要学会不断去适应。在其组织发展目标中,把成员的发展作为最重要内容。培育高层次文化群体的落脚点是提高员工的重大决策参与能力。学校组织和其他组织一样,其组织成员的高素质主要是指具有很强的行动能力。因为信仰、理想、价值观、文化素质等最终要落脚到参与决策上,学校的员工群体有了参与决策意识及参与决策能力,就表明他们有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就是最大的提高。

创新精神也是团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的发展动力离不开创新精神的培育,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学校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校组织的创新主要包括学术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教学与科研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术创新和教育教学创新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任何有发展力的学校组织都必须具有创新精神。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则是学术创新与教育教学创新的前提和保证。

4.整合学校管理中积极的价值观念。 学校价值观是一种以学校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学校对自己办学水平、办学成果、办学目标的主体性评价及其发展性的定位,是学校长期办学经验的升华,是学校教育理性的凝聚,是学校教育功能的综合表达,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终极目标的追求。个人价值观是构成学校价值观的基本层次。群体价值观是构成学校价值观的中观层次。学校价值观应该是两者的统一。

四、学校文化管理的思考

一所学校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个校长应该给学校留下些什么?多少年以后师生记忆中留下的是什么?若干年后学校生长出的是什么?――文化!如何构建学校文化?

1.构建师生的文化圣园。 一所学校要成为名校,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目标,“思路决定出路”,“起点决定终点”,“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其次,要有学校的发展规划,包括近期(一年)规划、短期(三五年)规划、中期(一二十年)规划、长期(百年)规划等。再次,学校文化要有主题精神,包括校训、校风、学风、班风等。“一训三风”不能纸上谈兵,要加强学习、渗透,落实在行动上。最后,要有全面的学校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

2.构建教师的精神家园。 许多学校是先谈精神,再谈物质。专家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应先谈物质,再谈精神。当物质与精神同步增长时,强调精神,淡化物质,最后到只谈精神,不谈物质。比如,一些名校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一是物质铺垫:每月一次水果;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重阳的登高,冬至的汤圆;课时津贴,每月人均200元;家属聚餐,教师聚餐;年级组长、骨干教师考察,骨干津贴,行政津贴;给教师过生日;每学期公休两天,明确节假日;早餐一袋牛奶,下午给老师送一个水果等。物质分配尤其能够体现学校的思想观念与师生的整体道德水准。二是精神引领:校园主题精神讨论,师资梯队的建设,每周四下午的工会活动,师德文化的构建,知心奶奶进校园,幸福手拉手等。三是制度激励:教职工章程,教职工奖励办法,科研、教研奖励条例,办公室美化制度等。

3.构建学生的童年乐园。 让孩子在学校找回自己快乐的童年。比如,阅读月、体育月、节日的活动,德育的常规化,灯长、门长制度,绿化包干制度,卫生免检制度,红领巾监督岗,建设食堂文化、教室文化等个性化的措施。在学生管理中推行“三自”管理机制,以加速学生素质的提升。“三自”管理,一是自我激励,通过成长记录袋制度,帮助学生完成阶段目标评估与考核,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进步,感受发展,激发热情。二是自我约束,通过主题班会、班级活动以及其他途径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提高反思能力,形成自我反思、自律自主的发展态势。三是自主建设,在学校特色创建过程中,学生个体能够发扬个性,自主建设与发展,形成百花争艳的发展格局。

4.构建师生的生态公园。 一所学校要想成为名校,必须构建学校的个性风采,成为师生的生态公园。“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领导夸夸”是不可取的。再看看一些名校的做法,如南通中学用铜色制作一个篆书的校徽,与其悠久的历史相吻合,古色古香,一脉相承。南通师范一附小精心打造了校园十六景,如重修“思源井”并题写井铭,警示后人饮水思源;“天行健”钟声悠悠,激励师生自强不息等,这里的每一景、每一物均记录着一附小的一段历史,一段人文佳话,一附小百年的人文精神体现在系列的景点之中。

学校应该构建科学的办公文化、区域文化、环境文化等校园文化。首先,完善制度文化的建构,以保障管理的规范有序。其次,丰富精神文化的内涵,以达到学校与个人目标的统一,强调三个意识,即责任意识、传承意识、吸纳意识。再次,加强环境文化的建设,优化学校的整体环境,使师生有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10篇

关键词:校本管理;学校管理;理念;策略

校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实施的新型学校管理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它已被许多国家所认同和接受,并成为当前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世界潮流。受“外控型”学校管理体制的长期规约,我国中小学校对校本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比较陌生。随着我国教育管理责权的下移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学校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本文在探析我国学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试就中小学借鉴校本管理的策略、路径和态度进行简要探讨。

一、中小学借鉴校本管理的现实基础

1.学校管理理念的更新

学校管理包括政府的教育行政和学校的自我管理。“以学校为本位或基础”的校本管理的推行,必须以政府教育行政管理责权的下移为前提,以学校管理由“外控”到“内控”的理念更新为基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学校管理长期以来是在政府的控制下运行的,中小学只是上级政策的忠实执行看,但在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下,随着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各级政府对于学校的管理方式实现了了由“集权”向“分权”的转移,学校管理体制由“高度集中”到“向下分散”的转换和学校管理理念由“外控”到“内控”的更新。这使得我国中小学校获得了一定的办学自,学校的命运和前途也由原来完全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而变为在一定程度上由自己来把握。

2.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革新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校管理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不仅表现为教育宏观体制走向“多级权责共享”,且表现为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变革。1985年中共中央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要“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99年全国第三次全教会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以“校长责权”为核心内容的结构概念,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因此,校长负责制的提出与实施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为校本管理的推行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校本课程的推行,不仅提出了校本管理的制度要求,而且为校本管理累积了实践经验。

3.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探索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中小学的办学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不仅涌现出一些民办学校,而且民办学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办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办学校不仅拥有办学自,可以自主聘任校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自主决定学校财产的使用,而且能够充分考虑和满足学生、家长和社区的需要,能够根据社会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办学形式较灵活。随着民办学校办学经验的丰富及其优势的凸显,我国出现了介于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国有民办”或“公办民助”学校。可见,多年来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也为校本管理在我国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4.社会参与意识的增强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对于女教育越来越关注,不仅要求学校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和呼声逐渐高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些企业也产生了参与教育的愿望,逐步形成了诸如投资取向、风险意识、利润导向、契约原则的企业教育理念,这无疑为改革官僚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社区教育的开展,学校管理者逐渐意识到,学校与社区休戚相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立足于和服务于社区。所有这些不仅锻炼了学校管理者的校本管理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社会各界参与校本管理的主体意识。

二、中小学借鉴校本管理的理念建构

1.增加决策意识,建构学校发展理念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校长视为学校管理者和上级政策的执行者,一些校长也固守管理者和执行者的角色而忽视其自身决策者的形象。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校长作为一校之长离不开决策活动,校长必须增强决策意识,不能只把决策看作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决策者、计划者;校长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制订具有学校特色的发展方案。

2.增强开发意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开发利用、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学校的各种办学资源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校的各种办学资源中,人力资源占主导地位。人力资源使用合理,配置得当,不仅可以创造价值,而且自身可以增值,成为更加宝贵和有用的高级资源。因此,校本管理论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管理者要根据每个教师特有的禀赋、兴趣、专长和个人的发展领域,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其各显其能、各尽其才。

3.增强目标意识,力求学校管理精致化

学校管理精致化就是根据校本管理的理念,追求学校管理最理想的目标和最优化的状态。学校要建构一流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和管理者,创设一流的教学设备和条件,力争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整体功能。追求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高质量,让学生得到最科学,最合理的教育和管理,获得最好、最全面的发展,是学校管理精致化的根本要求。

4.增强教学中心意识,走学校质量内涵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校长强化了营意识.淡化了育人意识;强化了公关意识,淡化了教学为主意识;强化了学校社会化意识,淡化了校本意识。

三、中小学借鉴校本管理的基本策略

1.加强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校本管理的理念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近30年的发展史,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而我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关注校本管理,对其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校本管理理念尚不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所熟知。这不仅需要教育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校本管理理论,并向广大教育工作者作系统介绍,还需要他们吸取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2.进行校本管理的传播与培训

校本管理的理念刚刚兴起,为了能在学校中更好地运作,提高教育质量,有必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这不仅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校本管理的理念,深刻认识校本管理的意义,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而且使他们能够在学校管理具体运作中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共同改进学校的工作,以满足社会,学校、学生及家长和社区的需要。

四、中小学借鉴校本管理的正确态度

1.校本管理不是照搬某个管理模式

校本管理设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可以遵从,需要结合具体的国情创造性地实施。在实施校本管理的过程中.不少国家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如:加拿大的校本管理是财政权下放,英国是直接拨款让学校和地方管理,新西兰是财政权下放和地方化管理,美国是自主选择和地方决策,澳大利亚是地方预算和社区参与,等等。可是,那种以国外的某种模式来解决国内学校一切问题的企图,本身就是与校本管理所倡导的学校管理个性化思想相背离的。

2.校本管理不是否定原有的管理体制

校本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新的理念与模式.但实施校本管理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原有一切管理理论和方法去重新构建一套“全新”的管理体制,它只是在原有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用以学校为基础的基本理念来组织本校管理资源,调动本校的管理力量,进行有效的学校管理。因此,校本管理既不是对原有管理体制的全盘否定,也不是简单修补,而是对原有管理体制的丰富和发展。

3.校本管理不是单一改革管理方式

校本管理改革是一项结构性的整体改革,必定会对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如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政管理和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学校与社区外部环境的沟通等。校本管理作为校本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的保障,而校本研究的开展,校本培训,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校本管理存在的基础。因此,校本管理的改革并不是单一的管理方式的改革,它离不开整个校本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实施校本管理需要有配套的制度保证。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黄一菁,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秘书,助教,福建福州350108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157-03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十年停滞不前的冰河期后,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正式拉开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创新实践,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取得了飞跃的进步,但其中也存在着管理观念较为落后、计划体制束缚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去行政化呼声高涨之时,尤有必要来探讨一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高校职能衍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是近些年来高校扩招,不仅表现在高校数量的攀升,更突出表现在大多数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收的学生逐年增多。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职能的转变。以往,学校作为一个管理者,制定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履行行政职能,与学生的关系仅仅是简单的单向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这一职能发生变化,在大众化趋势下,高校向学生收取费用,提供教育教学服务,此时高校的职能更多的是表现为提供知识教育及技能培训的职能。相对来说,现在高校的职能更多的是服务职能而不是行政职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以往更具相互性,是更为复杂的双向关系,而非从前简单单向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作为高校内部体制改革支撑平台的管理体制改革,其目标有两个:一是按精简效能原则进行管理组织本体改革;二是以实现主体改革为目标,以学术管理为特征的配套改革。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标志,分别经历了1985―1993年的试点阶段,1993―1997年的改革阶段及1997年至今的不断深化阶段。从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历程来看,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渡,最先起步且效果显著的改革是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而涉及面最广的改革是人事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但就目前改革的情形来看,这一改革难度较大,进展较慢,还需经历一段漫长的改革阶段。

(三)高校去行政化议题呼吁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当前在社会上最受热议的是高校“去行政化”,如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所所长姚华松所言,现在的国内高校,但凡有水平的、知名的教授,多选择了“从政”。其结果是,“行政”助了他一臂之力,“行政”也毁了他的学术生涯。这或许是为什么我们鲜有国际上领先的大学者的真正原因。这种旨在让学术回归的教育改革方向,能否迎来一个尊重学术、摒弃“官味”、教授治学的新时代?这直接引发了社会各界展开议论与深思,也直接呼吁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

事实上,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实质上是两个问题:一是解决如何促进大学的社会化问题,以形成大学和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二是解决大学自身发展与其服务社会的目的间的冲突问题。这两个问题,我们还没能找到有效解决之道。

二、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或从其职能的变化,或从其内部制度的创新,乃至当前议论颇热的高校去行政化等而言可谓是取得了飞跃的进步,但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仍然存在有待提升的地方。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观念仍然较为落后。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仍处于传统阶段,管理主要依据传统经验和惯例,未能深入改革教育管理,不能与时俱进。在管理方法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管理上的循规蹈矩,遵循传统,不能灵活变通,在教育管理和改革上缺乏大胆创新的勇气,其结果是导致一些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及其改革受阻,这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相违背,致使其无法满足当前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主要表现为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繁冗、时效性不足、办学主体单一等。在教育管理体制上的繁冗,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及信息的传递,因此,时效性问题成为众多高校在教育管理形式上的诟病。一些高校存在着内部管理体系较为复杂,行政人员过多,导致学校内部管理滞后,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往往仅触及形式和表面,这也决定了高校教育管理未能深入实质的现状,因而也无法从本质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不能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办学主体主要是以政府为主,较为单一,社会参与不多,竞争力不足,难以调动起高校自身的办学积极性和活力,结果往往是高投资低效益。

(三)传统的价值观与伴随社会发展的新潮价值观碰撞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取向具有深刻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飞速传播,社会意识形态空前开放,极大程度促进思想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使得学校德育权威受到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受到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教育管理的难度。

此外,由于学校教育还具有商业属性,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部分高校为了顺利招生及扩招,对教学的专业设置及授课内容等,偏重科学看重结果,忽视人文轻视过程,欠缺人文气息。一些学校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对评价的改进及发展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加上越来越浓厚的教育管理行政化作风,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并往往导致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冲突等不和谐情况。

三、关于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战略期,高校承担着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大量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任。然而由于我国教育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发展受限,追于现实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效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应当化危机为契机,通过解开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大胆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建设和谐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寻求自身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一)大胆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理念。伴随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师资、管理体制和

教学质量等越来越成为限制高校自身发展的障碍。不懂得推陈出新,不注重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结果只会使高校自身内部管理体系的各环节不能很好的适应外界条件的发展,学校的管理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对高校来说,这无疑是自我禁锢,不利于自身的持续良好发展。只有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才能使自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教育管理上要注重创新,敢于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在管理方式上,要推行民主,让教职工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根本,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提升教师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以真正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指学校教学方式及设备的创新、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及学校管理手段的创新。高校承担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应在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基础上,学习吸收创新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

(二)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来看,毫无疑问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不断深化迫在眉睫,否则,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相对于社会的进步而言不进反退,不断落后。对于高校教育本身来说,将错失良好的发展机遇,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性瓶颈,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导致高校无法培养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应把握时机,对其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笔者认为,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简化高校行政管理结构,因为日益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有助于实现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结构的简化,而一个简化了的行政机构往往更有利于其自身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对于政府来说,应当转变其对高校教育进行管理的模式,授予高校更多的自,让高校在自身教学管理工作和招生工作等方面拥有足够的决策权,使之能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际需求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各项工作计划,这样才能使高校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第12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策略

促进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校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明确,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高校改革的阶段性特点,同时也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全面推进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是促进高校长足发展的动力,有利于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促进高校工作标准化,也能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聚合效应,提高高校活力和竞争力。文章将重点就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理论思考

(一)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含义

高校行政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组织、措施、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学校能够对高校内外的资源进行统筹和科学运用,引导广大师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以及正确的方向,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目标,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校行政管理内容当中包括学校总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校风校纪管理、校容校貌管理等,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任务,也是维护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规范化指的是高校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逐步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法规,确保管理秩序,并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严格遵守制度和程式。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对于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标准化工作体系的建立意义重大。

(二)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特点

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够满足高校的发展要求,同时也需要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科学性。一方面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必须严格遵循高校管理的实际规律,秉持实事求是准则;另一方面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必须将先进的管理理论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也要结合高效的管理实际,提高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确保行政管理规范化能够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水平相协调,并且建立在管理统计扎实以及在师生承受范围内的基础上。第二,激励性。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工作实施当中的各项规范以及制度不应该成为师生枷锁,需要采用合情合理以及科学性的规范方法给予师生正确引导,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三,民主性。民主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根本制度,而行政管理规范化仍然要坚持民主性原则,严格落实分级管理形式,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借助民主参与的形式进行明确和贯彻落实,最终形成一个全校上下共同遵守的行政管理规范局面。第四,超前性。高校行政管理应该坚持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而在规范化的进程中,更要充分发挥其管理优势,确保管理的先进和超前性。

二、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实践策略

(一)强化高校制度管理

进一步强化高效的制度管理,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行政管理工作是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也要求高校能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发挥其作为高校最高法规的主导作用。高校管理制度体系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管理、招生分配管理等,是一套系统性的管理规范,能够确保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维护高校的稳定发展。在高校的管理制度当中,高校要全面推进行政管理规范化就必须进行行政工作管理制度建设,对于高校的各级领导以及其他管理工作人员所要遵守的工作要求必须进行进一步明确,确保其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中严格遵循工作准则以及相关的报告请示制度,在强化高校制度管理的同时,也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加快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进程。在促进高校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的同时,高校也要适应我国经济、政治以及科技体制的改革要求,积极响应改革要求和顺应潮流,对高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调研,积极改革不适应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制度,尤其是影响师生切身利益的制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促进行政管理规范化进程的加快。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度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并不是单纯的属于职能部门的工作范畴,纵向部门仍然要对行政管理工作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基础。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发展要求,高校建立起完善的目标责任制度,对高校的总体行政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同时也对各项管理责任进行划分,这样不同的部门以及管理工作环节都能够有序地按照目标责任制度的要求开展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行政管理规范化。高效的管理工作都有其独特的方法以及规律,同时在行政管理规范化的要求之下需要按照管理工作性质的不同采用差异性的责任制度开展管理工作,如党政管理目标责任制、教学目标管理责任制、后勤管理承诺制等。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纵向部门都需要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并严格依据目标责任的实际要求对工作目标进行分解,从而进一步明确本部门的工作内容、方向、目标等,实现分层管理,同时也能形成一个自我管控和层层负责的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确保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规范化进程的加快提供动力支持。

(三)落实岗位和学分制

岗位责任制以及学分制在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工作开展中占有重要重要地位,为了促进各项管理工作进程的进一步规范必须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学分制。岗位责任制是高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实施目标责任制度的有效手段,能够保障高校各项管理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也能确保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和规范化发展。岗位责任制包括高校内部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奖惩、任职、薪资、考核、岗位规范等,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岗位职责的发挥,也会对行政管理规范化造成巨大影响,只有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岗位管理责任的落实质量。高校在落实岗位责任制的过程中必须对内部人员的构成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将工作岗位进行有序划分,并为每一个序列岗位提出责任规范,同时每一个岗位配备人员的选拔和聘任都要严格依据考核进行。学分制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区别于学年制,逐步变成高校的一项教学管理制度,解决了专业定向问题,并为高校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学分制度的落实,在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人才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在落实学分制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推进教学目标管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达成高效教育目标。

(四)明确津贴和奖学金制

校内津贴是关系到高校教师切身利益的内容,也是教师工资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校内津贴制度落实必须真正体现出教职员工的职责、业绩、责任以及任务完成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校内津贴制度的运行作用。校内津贴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运用的是经济杠杆,而这一杠杆作用能够起到对教职工的激励价值,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环节的有序发展,更好地满足高校教育的实际需求。高校必须进一步明确校内津贴制度,在制定该项制度的过程中需要与目标管理以及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严格按照考核管理的结果,对集体或者个人进行津贴的评定,提高校内津贴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校内津贴制度应该体现人性化特点以及教育特征,将薪酬以及工作完成质量联系起来,通过严格的考核以及完善的指标体系对教职工的津贴进行评定,全面推进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奖学金制度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是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一项管理制度,关系到行政管理规范化工作的质量。奖学金制度的贯彻落实能够让大量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相应奖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高校在制定和完善奖学金制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经济杠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确定分配制度以及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德育原则和导向原则,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有效运用经济利益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和综合进步。

(五)抓好高校建设

建设在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建设当中不可或缺,同时也是高校改革的必然要求,需要在实际行政管理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落实。第一,校风建设。校风是高校师生在日常的教学、管理、科研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高校特色的行为风尚,综合体现了高效精神,也反映出高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水准,更是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保障。校风建设能够为高校发展积蓄更大的精神力量,最大化的发挥校风的导向、激励、规范以及凝聚作用,维护高校教学以及管理的秩序,将高校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阵地。第二,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主体是高校的广大学生,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规范。广大学生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当中,积极响应规范化管理号召,提高对自身的管理能力。第三,教风建设。教风建设的主体是高校教师,教风凝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形成的价值标准以及行为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教学质量都会对教风建设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教书育人当中保持严谨的态度、正确的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风尚。第四,作风建设。高校的各级管理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构成了作风,在作风建设过程中,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做好带头表率作用,并积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三、结束语

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并不是对个人自由的排斥,倡导的是一种以有序自由,因为只有在规范化的道路上开展管理工作才能够进一步弱化强制性管理,更大程度上发挥规范化管理的诱导性和功效性。高校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高校教育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强化行政管理规范化,努力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促进高校管理的高效性和规范化,更大程度上发挥高校在中国梦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深化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改革的研究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81-82.

[2]许丽英.对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8):24-26.

[3]陈小霆,王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行政执行力的提高途径刍议[J].科技创业,2015(12):47-48.

[4]车蔓.强化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提高行政效率[J].科技文汇,2011(12):58-59.

[5]周清明,丁艳.我国高校行政规范化管理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18(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