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时间:2024-04-19 10:18:14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第1篇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确立

众所周知,实践概念并非是马克思所首创,而是在遥远的古代就已出现了。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宣称: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亚里士多德也曾指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到哲学中,在他看来,实践即道德的践履,就是实践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进而使人达到自由。但他的实践并没有脱离伦理实践的范畴[1]。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也对实践提出过一些深刻的思想,他认为实践是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主、客体矛盾的中介,是通向客观真理的必由之路。黑格尔尽管提出了实践、特别是劳动对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的论断,但究其实质,还是把实践限制在精神、观念的活动范围,抽象地发展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的方面,所以黑格尔的实践主要是作为绝对理念自我发展的一个环节而出现,这无疑是绝对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者,例如费尔巴哈,反对唯心主义把实践理解为逻辑的或理论的活动,认为实践是感性活动,甚至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只是单个人的活动,是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的、活动的意义。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所有哲学家都没有把实践看作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因而都没有能够从历史观的高度科学地揭示出实践的本质涵义。

科学实践观之新其次在于它突出了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突出了实践者即人的主体性,从而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实践虽然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但人却是带着主体的利益、目的、意志、需求和价值判断投入实践活动的,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否定和改变外部环境和条件,使之服从于主体的目的和需求[2]。旧唯物主义者只看到客体制约性的一面,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决定作用。而马克思在承认这种决定作用的同时,还看到了另一面: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所以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践是社会的主体(人)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人类感性活动,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人。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具有了主体意识。实践唯物主义彻底改变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的性质和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并把它置于科学的基础上,使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能够达到和谐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科技哲学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保持蓬勃活力的重要保证。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中把握的时代,从来都不是一种对精神以外的材料的简单接受,而始终立足于自身的活动,立足于一种内部的再造,即通过创造性精神而获取的、按照根据与结论而进行的理性明察的内部再造。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在面向新世纪的时代变化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又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其现实的路径选择是完成研究范式的转换。马克思强调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因此,捕捉到现实世界的迫切问题并使其升华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是超历史的抽思想,而是对时代课题的理论反思。哲学面向现实,但又拉开间距,使问题中的哲学升华为哲学中的问题。脱离历史与时代的理论会失去其生存的环境。因此,哲学理论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从时代性的状况去反思人类的存在,从时代性的问题出发去探求人类的解放,使哲学真正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精华。因此,理论应具有实践性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是马克思为现代哲学开辟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凸显了实践优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立场,并获得了如下洞见:在理论与实践的二者关系中,实践具有本体意义上的优先地位,理论的实际根基在于现实的生活实践之中。其开辟的哲学道路可以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表述:以往的哲学家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即劳动实践、社会实践、历史实践出发把实践提升为哲学最根本的解释原则,重新观察、解释和对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哲学理论的归宿和指向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终极关怀。所以,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普遍应用,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人的认识和实践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为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新发展构筑了新的基础,提供了新的前提,并且还直接引起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构、方式、功能和效率的新变化;这种新变化又必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影响到人与世界的关系、人际之间的交往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与此相适应,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普遍化条件下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效应。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种效应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当代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当代人的认识论。如果认识论还没有打开这本书,那么这种认识论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人们在实践的结果中直观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三、科技哲学影响

哲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真理,经得住时间检验和实践验证。就理论层面讲,哲学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科技哲学理论、军事哲学理论;就社会生活层面讲,哲学蕴涵于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中,包括领导决策、人际关系等诸多内容。由此可见,哲学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哲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科技与哲学实现有机结合,形成科技哲学[4]。该学科是综合性的学科,从属于哲学学科,是哲学理论发展中的衍生,具有與时俱进性。科技哲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化妆品、保健品检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并进行评价。在该过程中,相关人员工作中遵循的理论依据,是哲学与科技问题的反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充足动力。科学技术、人才是国家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只有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才能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哲学是对自然界生活中多样化关系的阐述,科技哲学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由此可见,科技哲学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四、基于现代哲学转向提升科技哲学社会维度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上,通常把近代哲学称为认识论转向,其社会生活基础是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人类思想认识客观性的反思。由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使近代哲学家们一直没有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做出满意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实践的思维方式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认识论问题,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被称为哲学史上的实践论转向,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转变,从而开辟了现代哲学研究的新视角从现实的生活世界出发,讨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都是从马克思的实践论转向开始的。现代科技哲学的研究,也应以马克思开启的实践论转向为理论支点,源于事实上,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当代西方诠释学的现象学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内容上与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形成互补。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首先,在其客观内容和普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哲学世界观,它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其次,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为人类历史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最后,在其理论价值和社会功能上提供了哲学方法论,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最深刻的层次上为现代哲学开拓了正确的道路,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正是从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出发反思人与世界的关系,寻求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实践论辩证法的反思方式,对现存生活世界的批判,使每一个哲学命题成为这一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表征,以塑造、引导新的时代精神。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著名的哲学命题:语言是存在的家,用以表征语言是人的实践方式和存在方式,进而从存在出发来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也是引申马克思的思想方法来批判现代主义的哲学理论,从而形成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思与批判。鉴于哲学发展的实践性本质特征,作为哲学重要分支的科技哲学,其研究方向必然以哲学转向为导向,以现代社会的生活实践为根基,研究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现代社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力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空前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科技的日益发达,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化进程明显加速,科技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扮演核心的角色,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同时,由于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消解人的物化和科技异化成为人类理论和实践的新课题。鉴于现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理论背景以及科学技术现实的发展状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新型关联,决定新时代的科技哲学研究必然要立足于生存论的视角,增加其研究的社会维度,紧跟哲学时代主题的转换,把握现代哲学历史演进的逻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系统的观念清理和价值排序,更好地完成科技哲学研究的时代课题。由此,我们选取一种广义解释对科技哲学学科进行定位: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这样,在时代变化的背景下,我们必然从人、社会、自然的综合视角来思考人类自身发展的合理性,审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继而对其进行哲学思考。

增加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社会维度,将大大拓宽科技哲学研究的理论视野,科技与社会的研究将成为科技哲学研究的重要延伸和理论的生长点。把科学技术放到当今的社会发展中,研究其在社会大系统中的运行机制,这种研究将更好地发挥科技哲学理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又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实践提供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领域内,存在着大量急待解决的前提性哲学理论问题,比如,关于科学对社会消极作用的根源问题,科学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问题,科学技术的价值属性问题等等,都将成为科技与社会研究中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第2篇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提出

“实践”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宣称他们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哲学的任务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实践的概念来源于西方哲学中的希腊文,具有“活动的、积极的”意思。但在此基本上大家都是按照一种道德活动来理解实践。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认为,实践理性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进而使人达到自由。黑格尔吸收了康德的有关思想,把劳动、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论述,认为劳动是一种对象化活动,劳动产品就是人能力和潜力对象化的实现,因此实践与劳动有关系。实践是主体“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以规定并改造”客体的活动。黑格尔虽然提出了实践概念,但是他讲的实践从根本上是抽象理念活动,而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只是这种抽象理论活动在世界实现自身的一种手段。究其实质,和康德一样,只是把实践限定在了伦理范围内。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精神性的实践,由于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是抽象的、生物学上的人,认为生活无非就是吃喝、享受对象。所以他将实践理解为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的感性活动。而且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说:“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恩格斯所讲的实践是一种人有目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把“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

(二)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新视野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从前的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事物、感性,而没有从人的主观方面,从人的感性活动方面,从实践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将实践定义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并且立足于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实践,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

1、实践基础上的新自然观

在旧唯物主义自然观中,自然界看做与人的实践活动毫无关系的直观对象,是一种人之外的纯客观自然。这种看法虽然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客观性,但是缺乏主体的能动作用,割裂了主观和客观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构成了统一体,“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2、实践基础上的新历史观

之前的一切社会历史理论中,都把社会意识看作是社会生活中的第一性东西,并不知道社会存在的真实含义。马克思以实践为视野,以人的现实存在的范畴去理解,把人看作是处于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人,然后从这种现实的人及其他们的物质活动出发,去解释探究人类社会的本质、进程和规律,从而破天荒的把社会历史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3、实践基础之上的新认识论

认识论的中心问题是主客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列宁曾指出:“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的基础。”“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说明想要认识事物必须要经过不断地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也运用到认识论中,客观世界的不断运动变化发展,认识活动也是辩证的发展着,一个正确的认识必然会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科学实践下的当代中国顶层设计

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强调认识世界要“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出发。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事实的本身、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效率的活动。

马克思在《导言》中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里讲的就是“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过去我们曾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通过高收入、高消耗来拉动GDP的增加;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并未通过科学的论证、民主决策就草率的提出地区的发展规划,就产生了“四拍干部”。这就是对实践的水平和质量不加以分析的后果。

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科学性;哲学性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65-01

一、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

马克思理论科学性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客观世界中的有限对象的客观必然性进行揭示。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主要是指其现实且具体把握人类生存状况,并大胆提出人类社会运行规律方面来说的。马克思理论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一是马克思提出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观点为具有哲学属性的马克思理论转变成具有科学属性的马克思理论创造了概念上的前提。当马克思理论将关注点集中到对时代精华的揭示时,哲学研究的对象被锁定在有限的时空内,哲学开始关注有限时空内的人类生存现实,从而实现了哲学理论实现了对人类的生活状态的关切,为马克思理论对人类的生产进行科学考察提供了条件。二是马克思理论的实践观点引发了哲学革命,为马克思理论科学属性提供了现实可能。通过实践论观点,马克思理论从抽象观察人类的生存状态转变到关系特定的人的现实生活,逐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使得马克思理论呈现出科学的属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

马克思理论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理论不是对旧哲学的修正,而是对旧哲学的革命,彻底抛弃了旧哲学。马克思理论以总体性为标志,它要求人们将社会和历史看作一个整体,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联系起来,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均发生在历史之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考察也应当置于社会历史之中。马克思理论哲学属性的实质是对人类现实生存状态的理论表征,以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为最高追求,通过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引发哲学界革命,将人的生存状况从理论层面过渡到现实层面。同时,马克思理论在实践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属人世界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理论,只有实践活动才能将属人世界和自然世界达成真正统一。毫不夸张的说,马克思理论的实践观点是迄今人类思维所达到的最高成果的哲学理论。

三、作为科学和哲学的马克思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批判反思和实践论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理论的实践观点是以反思批判的形式展开的,不仅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同时也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论认为统一主体和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实践贯穿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方面。马克思理论的实践观点是在黑格尔对主客体理论批判继承基础上得出来的,马克思理论批判了黑格尔实践观点的唯心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突显了马克思理论的特色。实践的观点贯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该《提纲》被称为是天才的发现,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对认识论和历史观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首次引入实践观点,解决人与自然如何统一的难题。认为只用具备能动性的人类使得实践具有意义,人类存在于其他存在之中,劳动使人类具有了社会性,不断通过劳动发现和改变实践,将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活动范围,主客体之间相互依存。可以说,哲学争论过程中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其答案就是实践,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揭示资本主义本质

马克思理论对于资本逻辑的揭示将长期起作用,除非资本主义制度发生改变。马克思理论关于资本的理论经历了长久的争论仍影响深远,部分学者的马克思资本理论存在怀疑,认为马克思理论产生于自由竞争时代,而当今社会已经不如全球化和后资本主义时期,理论的知道意义已不如几十年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来支撑。不管争论如何,我们应当用实践论观点来分析阐述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对这些争论做出辩证、科学的回答,而不能单纯从个人主观好恶进行评判。马克思理论中社会发展问题说明产生于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时期,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发展实质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发展主要方向仍然是按照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在进行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理论一个不断发展进度的整体的开放体系,需要不断汲取和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继承,创立自己的科学理论。我国要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众多理论,探讨其与我国当前社会实际的连接程度,明确马克思理论在我国的价值,推进马克思理论的应用。在我国,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都是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起整个世界的广泛关注。

第4篇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价值哲学;实践价值

价值哲学研究发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创始人文德尔班及李凯尔皆以研究“价值哲学”而著称于世,他们认为“哲学的目的就是研究这些作为价值的价值”[1]。而弗莱堡学派价值哲学研究兴起之时,正是马克思学说广泛传播之日。作为人类生活的反思和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价值哲学把现实的人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人的完整诠释,使马克思哲学真正具有了价值意蕴。时代在发展,理论亟需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散发着马克思的浓烈气息。对此,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内含的马克思价值哲学进行梳理,进而为洞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做出初步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价值哲学三重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是我们党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根据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发展问题之经验教训基础上凝练出来的。职是之故,作为内含于马克思哲学的价值哲学,无疑是科学发展观的滥觞,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价值哲学的递进。

(一)科学发展观中的马克思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凝结出的一个具有根本性指针的理论创新,是在总结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新世纪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面临诸多难题: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面临挑战等,新实践催生出新理论,实践中的新难题是科学发展观之孕母。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凸显的掣肘因素和突出矛盾,并通过总结马克思的实践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职是之故,科学发展观是实践的产物,这内含了马克思的实践是理论认识的来源这一价值哲学。马克思实践价值哲学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这说明,社会实践是人们获得理论认识的源泉。理论发轫于实践,正确的理论认识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反之,任何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理论文本,都可以在人类的物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物质实践的诠释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并从中探究出它们产生的根源。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绝非凭空产生,而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因而,社会实践及其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难题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源泉和动力,这在实质上体现了马克思的理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实践价值哲学。

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3]。强调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实践的指导是囿于:一、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二、实践是检验科学发展观正确性和科学性的标准。这内含了马克思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原理。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阐述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5]马克思把实践看成物质力量,把理论比喻为“批判的武器”,认为,理论游离于实践之外,就变成纯粹的经院哲学,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用理论掌握群众、指导群众,才能变成物质力量,这恰是胡锦涛同志强调“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的原因所在。在其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实践价值观,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6]这表明,任何关于观念和文本、真理和谬论的争论,一旦脱离实践这一标准,就毫无意义,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这,正是胡锦涛同志强调“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才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要用来指导发展,这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马克思实践价值哲学。

(二)以人为本中的马克思主体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整饬和升华,深深打上了马克思主体价值哲学的烙印。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充分肯定人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胡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体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7]。人是改革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车轮前进,就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这与马克思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8]是一脉相承,马克思坚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这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在本质上相一致,都把人看作是社会和生产活动的主体,都承认人民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主体和动力。因此,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体价值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体价值创造性运用和理论深化。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胡锦涛同志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10],“要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因此,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和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

胡锦涛执政为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体价值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从现实的人出发,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与全面发展,始终是马克思价值哲学的主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人的异化,进而建构他的的共产主义人学思想即“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12],之后,在《共产主义宣言》中又进一步强调:“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13];“共产党人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私利”;“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14]。由此可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体价值哲学的归宿,为绝大多数人谋求利益是马克思主张的无产阶级执政之根本目的,这是胡锦涛执政为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滥觞。综上所述,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体价值哲学的承递,蕴含了马克思主体价值哲学。

(三)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和谐价值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在指导思想上的新飞跃。面对新世纪出现的新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和谐社会”思想。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5],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社会的和谐,这一伟大构想与马克思和谐价值理念一脉相承。

构建和谐社会哲学基础是马克思的和谐价值理念。革命导师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和谐社会”这一词,但和谐却是马克思价值哲学的本有之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阐述了他视阙中的共产主义构想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实现了彻底和谐,正像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论证的: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与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16]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和谐”思想,奠定了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追本溯源,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根源就在马克思。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和谐价值思想的递进和升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社会和谐的彻底实现,但迄今,中国还处于并将初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远未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产品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的社会高度。面对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制度还不完善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甚至激化的现实国情,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它是把马克思和谐价值思想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立足于国情,在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实现了马克思和谐价值思想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其次,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是对马克思和谐思想丰和发展。马克思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本质属性进行系统的论述。胡锦涛同志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创造性地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7]这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创新,是对马克思和谐思想的丰富和递进。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价值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价值哲学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价值哲学的创造性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的执政理念的新飞跃。马克思主体价值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的意愿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进而,作为执政党,共产党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执政的根本目的所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总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共产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和利为民所谋;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 “靠谁执政”、“为谁执政”和“如何执政”这一根本性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是对马克思执政理念的递进,实现了马克思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价值哲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马克思的价值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进而经济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以及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系统论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在发展,社会发展方式亟需不断创新。面对新时期在发展问题上出现的一系列新难题,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思想,指出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切实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在发展方式上的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价值哲学在社会发展方式上的新突破。

[1]张澍军.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2.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104.

[3]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5-27.

[]4[5][6][14][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8-59,59,283,294.

[7]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46.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10] 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 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R].2007-12-17.

[1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2007-10-15.

[12][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3,81.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91.

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化;现代化;指导意义

引言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基于此而对该理论做出评价。具体而言,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以界定,并提出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观并不完全是正确的,其中也含有错误的成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对马克思主义观以正确认识,特别要对马克思主义观在运用中所构建的科学方法以充分掌握[1]。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秉持马克思主义观,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尊重,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的指导;要将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国情,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即将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实际这个基础上,以避免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造成干扰。这就意味着,只有对马克思主义观科学地理解,并落实到中国现代化发展这个实际中,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真正意义地结合,以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提出了解放思想的要求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中,从中国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解放思想的要求,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要摆脱对该原理的片面认识,从发展的角度对该理论以正确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落实到实践中,要以该理论为依托,对中国发展中所存在的新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确保中国的发展持续而稳定。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都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在保持其经典理论的同时,却出现了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背离的现象,导致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出现了滞后性,特别是出现了不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过于教条化而没有解放思想。时代不断地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要促使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就要解放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发展实践的角度重新认识[2]。以社会发展实践为着眼点,就要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所获得中国的发展效果,特别是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认识中解放出来,摆脱禁锢而推动中国更好地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提出了实事求是的要求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提出了实事求是的要求,就是要求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就要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将该理论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从中可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于真理的检验,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够获得准确的衡量结果,而且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有所改变的,所以实践对真理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的教育对该理论以正确的理解,避免将该理论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包括唯物观和历史观。历史观体现为发展的观念,对于事物的理解要从发展的角度审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要将唯物史观充分运用,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这其中,就含有实事求是的成分。关于“实事求是”,曾经指出,“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是等同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基本路线[3]。因此,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要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够使得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理论的系统化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学界的一些研究人员往往还停留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层面,并没有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停留在理论研究,而将实践内容引入其中,却忽视了中国现实问题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重新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这就需要做到马克思主义观与时俱进,实现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特性为理论依据对中国的发展发挥指导作用[4]。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的发展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发挥出来,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要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在理论内容上有所变化。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而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延伸,使其向中国化方向发展,在保留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根据中国的发展实践实现理论内容的与时俱进。只有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才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充分理解,对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伟大的复兴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才能够从中国发展实践的角度对马克思理论以真正意义地理解,并与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伟大的复兴梦理论建立关联性和统一性。

(二)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基本项目的综合性研究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不是形式化的发展,而是要真正意义地对马克思主义观科学化认识,并在坚持该理论在中国发展实践中合理应用,从而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整地继承。要使得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就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以充分认识,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明确区分,还要坚定不渝地维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所存在的最为本质的东西,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以确认[5]。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立场的同时,还要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念以及根本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唯物观和历史观以准确界定,并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行中有效应用。近年来,世界环境风云变化,中国要更好地发展,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上,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中国发展的特定环境下,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选择性地运用,从发展的视角运用,由此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在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原理性要点进行诠释的时候,也务必要考虑到中国化,使其基本原理贯穿于中国发展进程中,需要该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符合,而不可以将该理论教条化而脱离中国的发展实际。

(三)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化与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方法

中国的发展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而实现了中国化发展,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的过程中审视中国的发展情况,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多种多样,已经不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基本理论,都对马克思主义以不同程度地发展[6]。中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实现了该理论的中国化,多年来指引着中国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运用的过程中,也需要认识到所存在着的负面影响。比如,在中国的特定时期就出现过严重的“左”,这并不是没有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容,而是没有从中国发展实际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以灵活运用。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扭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象,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化,将该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加以运用,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充分认识,同时还要以其作为科学的方法以合理运用。处于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要推动中国更好更快地发展,就要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明确时代的特征,将经济全球化的优势以充分利用,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7]。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进程中,要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所存在的新特征以充分认识,从时代环境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诠释,以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充分结合,以促进中国自身更好地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起到了引导作用。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从中国实际角度实现了理论与发展实践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就要有所延伸,以发挥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属于是科学的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予以理解和应用,以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促进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

[注释]

[1]陈云云,刘诚.国情・利益・主体・动力――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维解读[J].前沿,2011(05):25-28.

[2]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5-12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3-269.

[4]王静.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求实,2013(06):9-13.

[5]郭文慧.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认识[J].改革与开放,2011(04):24-24.

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当代价值

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本文想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统一性,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

科学性重在求真、求知。尽管人类对科学的求真、求知精神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其核心一是强调其客观性、精确性,一是强调其价值中立性。可这两点都不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了其价值取向,其科学理论中内涵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了真理的价值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公式,而是方法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规律具有重复性,但马克思主义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重复性。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一切历史的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即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的主体;(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伦理主义,又不是集体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解释世界算不算改造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是改造世界。例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青年黑格尔学派都是在解释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中起到了改造世界的作用。可见,一切真正的哲学都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那么马克思在哪种意义上去阐述这一点的呢?马克思认为,一是以往的哲学家都是沉浸在意识形态的幻想中,把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看成是历史的起源,不去研究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而是从永恒的理念出发,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二是以往的哲学家没有把观念看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忽视了思想观念的历史选择和实践基础,不能解释观念被传播和认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因而不能找到实践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和群体,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认为,思想什么都不能改变,它只有掌握群众,并在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因此,真正的哲学一方面要了解具体的历史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具体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条件性;另一方面,要找到实践自己思想的现实的人———历史主体,才能科学揭示自己时代的本质和规律,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一是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不承认任何事物的永久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二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不盲从权威和权贵,对任何重大问题都要经过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着和体现在其理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而历史的变化具有多元性,理论的预测性不能仅仅建立在主观上,建立在自由精神上。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对历史的思索,其保守性表现在不想超越现实,认为历史是有终点的,否则无法确定绝对真理;但黑格尔认为绝对真理是通过绝对的精神反思获得的,故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同时,黑格尔哲学又具有合理性,它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是感性的、偶然的、单一的;而逻辑是理性的、必然的,历史只在过去的意义上是单一的,而在面向未来时,它是多元的、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对历史的反思只能提供认识的主要依据,否则历史只是苍白的、无力的,学史不能使人变的更明智,但反思历史能够使人少犯错误、更好地把握未来。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把未来看成是过去历史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仅是反思历史,而是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人类实践基础上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在对现实历史的总体性批判中,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即“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2]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当资性的资本远远大于物质性的资本,加剧了资本的过剩和生产力的相对过剩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这意味着失业人口的长期的绝对存在、失业率上升,人的异化问题、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下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批判总是内涵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即总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

指导和正确的价值指向。三是不怕自我否定的反省意识,这也是马克思思想科学性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因此,它以实践性为主,强调开放性和自我否定性。正是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存在的深刻反思,才得出了社会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绝对真理,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总是在自我否定的反省中不断吸取新成果,以丰富、深化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的理论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马克思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认清了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我们就要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是如何科学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而揭示出意识形态发展的本质特征的。应该说,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进而揭示出这些意识形态的虚伪性:

1、颠倒性:这些意识形态颠倒了观念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不是生活决定观念,而是相反。马克思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种颠倒的关系和观念内化进思想并产生认同感,因为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识的,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颠倒性,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颠倒性是把使用价值和价值颠倒,把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颠倒,在这种颠倒的意识形态中,工人要产生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而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的结局只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摆脱资产阶级的意识,获得自我意识。

2、神秘性:指这些意识形态的非逻辑性、非理性。它产生的情感共鸣是利益,利益能蒙蔽真理;表现形式是情感,其神秘性表现在用理性的外衣蒙蔽非理性的利益既得形式。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理性化的、逻辑化的,实质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维护。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是如何把本阶级的利益说成全人类的利益,并用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来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是如何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的原则上升为法律来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产者对无产者的合法统治的。[论-文-网LunWenNet-Com]

3、伪批判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总是宣称自己是中立的、超阶级的;但其立足点是为现实辩护,而不是超越现实,因而其标榜的人民性、普遍性、永恒性都只是意识形态的谎言和谬谈。马克思主要是从历史的虚伪性上来讲意识形态,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两个角度来批判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积极和消极之分,对此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自觉的虚假性和伪批判性中解放出来。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强调社会主义思想与人民概念是一致的,无意识形态的虚假作用;但马克思恩格斯晚期提出了无产阶级国家的思想,因为国家是实体和观念的总体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其合乎逻辑的延伸。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必然逻辑,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可见,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但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没有言尽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探索,虚伪性只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不等于说没有科学的真正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没有堵塞后人之路。固列宁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概念和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更强调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批判时所使用的方法,特别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和批判一个旧世界,旨在建立一个新世界。邓小平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和建设功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可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包括革命主题和建设主题。今天要着重研究建设主题,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维护和建设功能。

总之,由马克思开辟的作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意识形态,一是因为它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即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种价值观有其科学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主要是其历史观和价值观;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方式。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无阶级性)有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有阶级性和科学性,都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而且是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三、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冷战”结束后,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进攻,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无法作出有力反驳,反而在多方面认同,主要是我们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正确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虚伪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来分析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深入挖掘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当代价值,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实际生活中,出现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现象,要善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指导作用,即发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指导作用。影响中国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主要有:西方自由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角色是占统治地位、具有指导作用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知识,它的科学性是其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建学说等各学科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性是其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在依据。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作为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因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前者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可操作的;而科学是一种知识,它不能制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二者更新的方式不同,科学要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意识形态则是不断的修整,是返本开新,越是离现实近的,越是需修正、需退让,因而是从未来出发去吸收面对现实的东西;科学会过时,而意识形态不会过时,它可以通过修补来适应新形势,具有不可否定性,而科学则可以自我否定、自我证伪。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指导和坚持其科学性上要有区别的对待。应该说,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它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即它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例如:消灭剥削、压迫、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等)。当然,意识形态的指导也有历史阶段性,但无论何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还体现在根据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制定的党在各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制度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是正确的,才能坚持;如果有失误,就必须及时纠正,使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当然,作为知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争鸣和讨论的。应提倡丰富、发展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提倡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理论观点进行挑战和完善,才能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

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当代价值

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本文想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统一性,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

科学性重在求真、求知。尽管人类对科学的求真、求知精神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其核心一是强调其客观性、精确性,一是强调其价值中立性。可这两点都不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了其价值取向,其科学理论中内涵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了真理的价值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公式,而是方法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规律具有重复性,但马克思主义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重复性。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一切历史的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即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的主体;(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伦理主义,又不是集体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解释世界算不算改造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是改造世界。例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青年黑格尔学派都是在解释世界(改造人的思想观念)中起到了改造世界的作用。可见,一切真正的哲学都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那么马克思在哪种意义上去阐述这一点的呢?马克思认为,一是以往的哲学家都是沉浸在意识形态的幻想中,把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看成是历史的起源,不去研究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而是从永恒的理念出发,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二是以往的哲学家没有把观念看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忽视了思想观念的历史选择和实践基础,不能解释观念被传播和认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因而不能找到实践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和群体,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认为,思想什么都不能改变,它只有掌握群众,并在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因此,真正的哲学一方面要了解具体的历史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具体的社会历史特征和条件性;另一方面,要找到实践自己思想的现实的人———历史主体,才能科学揭示自己时代的本质和规律,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一是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不承认任何事物的永久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二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不盲从权威和权贵,对任何重大问题都要经过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着和体现在其理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而历史的变化具有多元性,理论的预测性不能仅仅建立在主观上,建立在自由精神上。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对历史的思索,其保守性表现在不想超越现实,认为历史是有终点的,否则无法确定绝对真理;但黑格尔认为绝对真理是通过绝对的精神反思获得的,故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同时,黑格尔哲学又具有合理性,它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是感性的、偶然的、单一的;而逻辑是理性的、必然的,历史只在过去的意义上是单一的,而在面向未来时,它是多元的、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对历史的反思只能提供认识的主要依据,否则历史只是苍白的、无力的,学史不能使人变的更明智,但反思历史能够使人少犯错误、更好地把握未来。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把未来看成是过去历史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仅是反思历史,而是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人类实践基础上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在对现实历史的总体性批判中,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即“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的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2]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当资性的资本远远大于物质性的资本,加剧了资本的过剩和生产力的相对过剩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这意味着失业人口的长期的绝对存在、失业率上升,人的异化问题、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下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和批判总是内涵着明确的意识形态,即总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

指导和正确的价值指向。三是不怕自我否定的反省意识,这也是马克思思想科学性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因此,它以实践性为主,强调开放性和自我否定性。正是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存在的深刻反思,才得出了社会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成是绝对真理,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总是在自我否定的反省中不断吸取新成果,以丰富、深化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的理论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马克思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认清了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我们就要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是如何科学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而揭示出意识形态发展的本质特征的。应该说,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进而揭示出这些意识形态的虚伪性:

1、颠倒性:这些意识形态颠倒了观念和现实的关系,认为不是生活决定观念,而是相反。马克思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会把这种颠倒的关系和观念内化进思想并产生认同感,因为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识的,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颠倒性,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颠倒性是把使用价值和价值颠倒,把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颠倒,在这种颠倒的意识形态中,工人要产生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而这种自发的唯物主义的结局只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摆脱资产阶级的意识,获得自我意识。

2、神秘性:指这些意识形态的非逻辑性、非理性。它产生的情感共鸣是利益,利益能蒙蔽真理;表现形式是情感,其神秘性表现在用理性的外衣蒙蔽非理性的利益既得形式。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理性化的、逻辑化的,实质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维护。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是如何把本阶级的利益说成全人类的利益,并用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来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是如何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的原则上升为法律来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产者对无产者的合法统治的。

3、伪批判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总是宣称自己是中立的、超阶级的;但其立足点是为现实辩护,而不是超越现实,因而其标榜的人民性、普遍性、永恒性都只是意识形态的谎言和谬谈。马克思主要是从历史的虚伪性上来讲意识形态,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两个角度来批判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积极和消极之分,对此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自觉的虚假性和伪批判性中解放出来。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而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强调社会主义思想与人民概念是一致的,无意识形态的虚假作用;但马克思恩格斯晚期提出了无产阶级国家的思想,因为国家是实体和观念的总体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其合乎逻辑的延伸。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必然逻辑,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可见,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但马克思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没有言尽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探索,虚伪性只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不等于说没有科学的真正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没有堵塞后人之路。固列宁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概念和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更强调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批判时所使用的方法,特别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和批判一个旧世界,旨在建立一个新世界。邓小平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和建设功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可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包括革命主题和建设主题。今天要着重研究建设主题,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维护和建设功能。

总之,由马克思开辟的作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意识形态,一是因为它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即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种价值观有其科学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主要是其历史观和价值观;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方式。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无阶级性)有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有阶级性和科学性,都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而且是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三、马克思思想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当代价值

“冷战”结束后,面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进攻,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无法作出有力反驳,反而在多方面认同,主要是我们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正确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及其虚伪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来分析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深入挖掘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当代价值,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指导。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实际生活中,出现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现象,要善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指导作用,即发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指导作用。影响中国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主要有:西方自由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意识形态,而是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角色是占统治地位、具有指导作用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主要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知识,它的科学性是其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建学说等各学科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性是其能够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在依据。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作为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因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有区别的:一方面,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前者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可操作的;而科学是一种知识,它不能制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二者更新的方式不同,科学要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意识形态则是不断的修整,是返本开新,越是离现实近的,越是需修正、需退让,因而是从未来出发去吸收面对现实的东西;科学会过时,而意识形态不会过时,它可以通过修补来适应新形势,具有不可否定性,而科学则可以自我否定、自我证伪。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指导和坚持其科学性上要有区别的对待。应该说,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它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即它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例如:消灭剥削、压迫、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等)。当然,意识形态的指导也有历史阶段性,但无论何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还体现在根据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制定的党在各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制度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是正确的,才能坚持;如果有失误,就必须及时纠正,使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当然,作为知识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争鸣和讨论的。应提倡丰富、发展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提倡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理论观点进行挑战和完善,才能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

第8篇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简明教程》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学习后的心得体会我是苑明。我带着问题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为”共勉。在对科学理论的学习、理解过程中碰撞思想,也泛起了不少思想的小浪花。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只向老师简单地汇报其中的几条心得体会。在学校学习n年,我们学马列、讲马列已经好多年,但是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 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本文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论述,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下面是我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际中,也从中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列举如下:1.认识论中提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体现了以人为为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的过程;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把每条原理再详细发挥下)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照辩证法办事’’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动力,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 的观点以及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发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我们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发展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强调以人为本,是为了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避免出现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加大.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实现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都毫无例外地起着作用。正确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对一切重大的社会现象的认识都可以从这一规律中追根溯源,从而得到科学的理解。第二,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把生产社会化推进到更高阶段,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趋深化,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准备了更深厚的基础。第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在人民中作用的好坏及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和起多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实行的一系列决策、方针、政策,如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等,都是这一规律的自觉应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当今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环境下,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必须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具体马克思主义内容可参考以下书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9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启示

 

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重要理论命题。回顾70多年来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相联系的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先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两大理论体系,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

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得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的灵魂,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

一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高认识成果,是最科学、最正确、最先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它没有自己的私利,因而敢于坚持科学发展真理,无产阶级革命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列宁主义的产生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在实践中充分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为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曾经有无数有识之士向西方寻求真理,也曾先后选择过多种“主义”,力图作为思想武器,引导中国摆脱遭受剥削和压迫的历史命运,但所有努力都己失败而告终。只是到了“五四”时期,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二是实践性。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就使实践具有无限发展的特质。与此相应,作为能动反映客观实际的先进思想与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理论最深厚的土壤,是推动理论不断前进的最有力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发展的科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它产生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检验于实践,并以指导实践为最终归宿,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永不分离。同时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以实践为基础,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完美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因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主体内容的,离开了中国具体实践,就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和建设,它面对着本国的具体实际、特殊任务,它寻求的只能是符合本国具体实际的理论,并能解决自己国家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是本国实践经验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还表现在它主动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者们历来重视实践的能动作用,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并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毛泽东也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可以说,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三是创新性。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过程,作为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决不是凝固不变的,决不是自我封闭的僵化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的思想体系,具有深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却历经160多年仍然充满活力而长盛不衰;虽然产生十欧洲,却传遍全世界的根本所在。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科学态度,必须体现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鲜明特征,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着眼十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着眼十新的实践和条件,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善于创造新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无止境,创新没尽头,只有不断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几点启示

一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党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唯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所以说,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基本的是要求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实践,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

二是要反对教条主义。要正确科学地对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个反对教条主义、与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论文大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就是一个与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斗争过程。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提醒我们的。与教条主义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长期任务,也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刻要注意和防范的。

三是要正确认识当代的中国国情。“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认清当代的中国国情是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国情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原理的内在要求。切实把握当代中国的国情,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论文大全。论文大全。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四是要注重强调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历经160余年,之所以能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充分与各国当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自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发现,之所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点就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具体结合起来。

五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本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根本上就是大众立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强调“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不同的利益。”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所站的立场不是自己的立场,而是站在全世界无产阶级、全世界劳动人民的立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又是生产力的承担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必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创造性发展,并在实践中继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在新时期,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来解决当代的中国现实问题。

第10篇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其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从“两次飞跃”和“三大成果”梳理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历程,进一步从时代背景、历史依据、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等方面分析其形成机制。在时代变革的今天,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仍然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的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其不断地实践和探讨。以、邓小平和为中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糅合中国传统文化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本文从历史发展视角和逻辑机制视角,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历程与形成机制。

1.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历程

1.1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两次飞跃”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两次飞跃”。具体而言,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为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飞跃的时代背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当时背景下,我国面临国家还未实现独立、日本侵略者还未驱赶出国门、国家还未完全统一等难题,同时农民起义、资本主义改良和资本主义改革等民族救亡运动等都已失败或在中国环境下走不通,这就要求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革命道路。第二次飞跃的时代背景为由于十年的动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百废待兴。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保留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在继承经典理论的同时根据国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三大成果”在“三大成果”中,邓小平理论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观的开创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理论内涵以及时代特点是不言而喻的,其对于我国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经济体制改革、以简政放权为代表的政治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文化需要的文化体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当代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另一大成果。承上启下是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显著特色。承上是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观,保留其精髓,继承其核心思想。启下是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开拓创新,根据新情况、新环境及新任务形成新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添砖加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内在要求,这也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主义道路走得远、走得正。

2.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制

“两次飞跃”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发展历程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为当代“三大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制。

2.1时代背景和历史依据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同其理论一道并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恰恰是随时代变化而发展的,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特色相结合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内在要求。首先,包括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内的任何理论或实践成果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即“真理后退或前进一步都变成谬误”。而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正是正确反映时代特点的产物,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产物,因此对不同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在正确反映时代特色的同时,并未遗忘其历史依据。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精髓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只有符合其内在要求才能称之为“科学”。同时,这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结果,是将经典与时代结合的产物。

2.2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除了要求符合时代背景和历史依据外,同样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表明理论不是万能的,只有将理论放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才能辨明其好坏,同时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能脱离实践活动。具体而言,无论是邓小平理论还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方面都并未脱离经典马克思主义观,并且理论的不断创新更是保留了原有理论的精华和适合时代环境的部分,脱离原有理论的观点是没有根基的。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同样并未脱离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也就是说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必有其相应的实践基础。与理论基础一样,脱离其实践活动或建设事业的理论同样是站不住脚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必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等循环往复的过程。

3.结语

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是有其时代背景、历史依据、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糅合中国传统文化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黄杰锋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启示

 

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重要理论命题。回顾70多年来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相联系的过程,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先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两大理论体系,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

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得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的灵魂,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

一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高认识成果,是最科学、最正确、最先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它没有自己的私利,因而敢于坚持科学发展真理,无产阶级革命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列宁主义的产生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在实践中充分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为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曾经有无数有识之士向西方寻求真理,也曾先后选择过多种“主义”,力图作为思想武器,引导中国摆脱遭受剥削和压迫的历史命运,但所有努力都己失败而告终。只是到了“五四”时期,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二是实践性。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就使实践具有无限发展的特质。与此相应,作为能动反映客观实际的先进思想与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理论最深厚的土壤,是推动理论不断前进的最有力的动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发展的科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它产生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检验于实践,并以指导实践为最终归宿,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永不分离。同时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以实践为基础,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完美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因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主体内容的,离开了中国具体实践,就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和建设,它面对着本国的具体实际、特殊任务,它寻求的只能是符合本国具体实际的理论,并能解决自己国家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是本国实践经验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还表现在它主动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者们历来重视实践的能动作用,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并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毛泽东也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可以说,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三是创新性。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过程,作为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决不是凝固不变的,决不是自我封闭的僵化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的思想体系,具有深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却历经160多年仍然充满活力而长盛不衰;虽然产生十欧洲,却传遍全世界的根本所在。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科学态度,必须体现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鲜明特征,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着眼十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着眼十新的实践和条件,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善于创造新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无止境,创新没尽头,只有不断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几点启示

一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党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唯有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所以说,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基本的是要求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实践,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

二是要反对教条主义。要正确科学地对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个反对教条主义、与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论文大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就是一个与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斗争过程。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提醒我们的。与教条主义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长期任务,也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刻要注意和防范的。

三是要正确认识当代的中国国情。“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认清当代的中国国情是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国情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原理的内在要求。切实把握当代中国的国情,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离开本国实际和时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论文大全。论文大全。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四是要注重强调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历经160余年,之所以能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充分与各国当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在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丰富和发展自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发现,之所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点就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具体结合起来。

五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本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根本上就是大众立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强调“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不同的利益。”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所站的立场不是自己的立场,而是站在全世界无产阶级、全世界劳动人民的立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又是生产力的承担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必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创造性发展,并在实践中继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在新时期,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来解决当代的中国现实问题。

第12篇

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唯物主义,抑或是唯物史观。辩证.或是别的什么?与此相联系,我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宣讲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真正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回到马克思”,还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这些似乎早已不成的问题,近年却成了哲学界的一个热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没能从哲学形态的高度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从而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界限,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上的分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是理解马克思的关键所在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早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就已开始,其后逐步呈现多样化。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遵循传统哲学的模式,基本肯定黑格尔辩证法,力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个从抽象概念出发的绝对体系:如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几个部分的苏联模式(多为中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或是对该模式进行的批判与“重建”,如卢卡奇“存在本体论”、葛兰西“实践哲学”,以及当今国内盛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实践本体论”等各种“本体论”哲学等。二是否定传统哲学、反对黑格尔辩证法,不赞成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理解为一种方法(“批判”或“实证”),但仍以传统哲学的模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解或“重建”。如萨特、阿尔杜塞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各主要流派从“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角度进行的“重建”或理解。两种模式的共同缺陷均在于未能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关系问题。其中,“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表述的观点和体系,从产生之日起,就被作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对待。不论是赞成和坚持马克思主义者,还是重建和反对马克思主义者,均以此为据。如第二国际后期伯恩斯坦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以及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以萨特、哈贝马斯等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从各自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建”或理解,都是如此。

针对这种“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国际后期,伯恩斯坦等人提出“反对教条主义”,“黑格尔辩证法是马克思学说中的叛卖性因素”。20世纪初,卢卡奇认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仅仅涉及到方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关于社会历史的“总体”的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主张,即黑格尔的具体概念理论”(1923),主张“重建”马克思主义,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主张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一辩证法的基本精神(1926—1937);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社会看作或理解为一个活的总体的理论”(1923)。到50年代末期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突破单一的模式,呈现解释和的多样化格局。卢卡奇要用“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复活马克思主义本体论”(1969),施密特认为“马克思的意思并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物质的‘世界实体’去代替黑格尔的‘世界精神’,那会是一个同等的形而上学原则。”(1973)。此外,以萨特、哈贝马斯等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建”或理解,观点之多,不胜枚举。这些研究,不论是否正确,对我们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国内,苏联模式一直作为哲学教科书、作为正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宣传、普及。直到80年代初,哲学界才开始有人批评传统教科书“仍然沿用的是旧哲学的提法,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本体论”(高青海等1985)。此后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主张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陈先达等1990),要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它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李德顺2000);一些哲学家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返本开新”(刘奔《马克思历史观变革的实质》1999),要“创造性地诠释马克思”(何中华2000);另一些哲学家认为要“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黄楠森、韩民青2000)等。这些观点,对我们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基础,开拓了思路。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貌”究竟是什么这一点上,看法始终难以统一。代表性的有:(1)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黄楠森2000),历史唯物主义是其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孙正聿2000);(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唯物史观。离开了唯物史观的创立,就不可能有辩证唯物主义(辛敬梁1996);(3)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形上学,是本体论(李维武1991,叶秀山2000),它与黑格尔哲学的区别仅在于是从什么样的本体出发;(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如李淮春、杨耕1994);5、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一种方法、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系统,而不是一种体系哲学(孙伯揆等2000)。可见,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关系问题。也是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焦点。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正确处理,中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直为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阴影所笼罩,并为如下重大问题所困扰: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本体论哲学,它与传统形而上学仅是在方法上对立还是作为哲学形态而全面对立?唯物辩证法仅是一种方法或方法系统,还是一种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哲学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2、黑格尔哲学是否仍是传统形而上学,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是否仅在于唯物与唯心的区别?3、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仅仅是出发点不同,还是作为不同的哲学形态而全面对立?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更只是出发点的变革、方法的变革,还是哲学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彻底的变革?5、唯物辩证法仅仅是一种方法或方法系统,还是一种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哲学形态?能不能说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对这些问题如何回答,已成为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所在。

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未能解决,才导致了哲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上的重大差异: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就必须以传统哲学的眼光、以黑格尔哲学的眼光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它视为世界观、视为知识,视为(甚至是科学的科学),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科学、严格、完整的体系,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依靠纯粹概念进行的逻辑推论。其结果是,不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本体论、知识论,还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实践论、价值论,或是实践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等等,都摆脱不了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成为一个依靠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建立起来的哲学体系;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或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全面对立的,就必然反对用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建立绝对体系的传统哲学模式,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科学的知识论观点,而把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是一种方法或方法系统,就必然反对体系哲学。但又容易因片面强调方法,而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哲学形态,它在目的、性质、对象、方法、功能、作用等各方面与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就看不到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史观,就是辩证方法,都是只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看作是一种方法或方法系统的结果,因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丧失了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抗的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混同于传统形而上学。

可见,“回到马克思”也好,“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也好,都必须首先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只有这一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唯物辩证法是指称马克思主义的最准确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哲学形态,最能代表其本质和核心的究竟是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抑或是“实践唯物主义”?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够准确。只有唯物辩证法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指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准确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辩证法。事实证明。用本体论的建构起来的哲学体系,来反对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从休谟和康德开始,传统形而上学就受到了质疑。到现当代西方哲学,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但纵观中外哲学史,只有马克思才真正建立起了与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哲学全面对立的崭新的哲学形态。为了终结脱离实际的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马克思坚持以哲学改造世界为己任,利用从现实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于现实这样一种与本体论完全相反的哲学方法,创立了与传统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哲学新形态——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的本体论哲学。马克思原创的唯物辩证法,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全新的哲学形态,是哲学形态的根本革命。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现实哲学,即从现实出发、为现实服务,坚持理论和现实的统一,现实、反映现实、改造现实,作为现实生活的灵魂和精神的精华的哲学,而不是本体论:是真正的智慧学,而不是知识或;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智慧,而不是对知识、知识和思维知识进行概括和的知识论,更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

马克思最伟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以一个全新的哲学形态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实现了哲学上的重大革命,使哲学成为真正现实的哲学。唯物辩证法,仅仅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若从以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哲学形态的角度看,它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并不在于创造了什么“彻底严整的科学体系”,建立了“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的科学”,而是在于:建立了从现实出发、以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为根本特征的唯物辩证法,这样一种全新的哲学形态;终结了“以超出了经验范畴的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为共同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这样一种旧的哲学形态。实现了哲学形态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依靠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来完成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学都是唯物辩证法的结晶,都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现实的结果。我们重新解读马克思,关键就在于如何继承发展唯物辩证法。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迄今为止的最新的哲学形态,也是最符合哲学本性的哲学形态。按哲学的本性来说,“哲”之为“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即“智慧之学”或“聪明之学”。“智慧”,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思维创新能力,是人们进行文化创造的想象力和批判力,也是解决的能力和方法。它不同于知识。知识是能力和方法的结晶,是智慧发挥作用的结果,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因此,哲学的本性是“智慧”,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而不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更不是这些知识本身。哲学作为“智慧学”。与其他智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而是关于人类如何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能力和方法。它是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关系,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能力和方法。也就是说,哲学提供的是认识、协调和改造人与世界关系的能力和方法,而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本身(人、自然、社会、思维)的能力和方法。哲学作为“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都是从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角度讲的,而不是从认识世界本身的角度讲的。认识世界是各门具体学科的事情,而不是哲学的事情。并且,“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要为“方法论”服务。从哲学的本性而言,哲学的研究模式主要是“(这)应是什么”和“(这)能是什么”,而不是“(这)是什么”。哲学的本性是智慧,智慧重在创新和发展,要创新和发展,就离不开反思和批判。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它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弘扬人们的探索精神,激发和引导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正是这个原因,马克思才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

唯物辩证法就是全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与灵魂,与其它哲学形态有着根本区别。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由几个部分组成的绝对体系的做法是错误的。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从实际出发、从现实出发。它是为现实服务的哲学,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哲学,因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实践就是最大的实际、最大的现实。其主要内容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统一;理论和实践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检验真理与实践评价的统一。其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是,理论与实际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思想上统一。

只有唯物辩证法才作为哲学形态而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也只有唯物辩证法才是指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准确的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至“实践唯物主义”,都不能准确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现实的哲学”、“人民的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唯物主义”等等,但其核心和实质只有一个:就是唯物辩证法。

三、唯物辩证法是一种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全新的哲学形态

作为哲学形态,唯物辩证法只能是与作为哲学形态的,“以超出了经验范畴的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为共同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根本对立。而不是与仅仅作为方法的“形而上学”或历史唯心主义全面对立。(参见拙文《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及其现实表现》《东岳论丛》2001年第一期)。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用超出了经验范畴的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不仅在发展观上与辩证法对立,也在世界观上与唯物主义对立。追求绝对的普遍真理,建立普遍有效的绝对体系。必然导致用片面的、静止的、孤立地眼光看问题;从思维而不是从事实出发。必然导致唯心主义,或者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原则;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片面追求终极性、统一性、固定性和稳定性,否定矛盾,必然导致与辩证法对立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或者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特征。因此,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不是仅仅作为方法的“辩证法”,而是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辩证法”。只有唯物辩证法才作为一种全新的哲学形态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

概括起来说,作为一种全新的哲学形态,而不仅仅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目的、性质、对象、方法、理论来源与表述、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等各个方面,与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全面对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其一,目的是为了。还是为了“求知”。在研究目的上,唯物辩证法以改造世界、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目的,坚持从现实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于现实。而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则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其二,性质是“智慧”,还是“知识”。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而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知识”。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把自己看作是认为世界的“知识”或“科学”,因而也就常常把自己混同于具体科学,甚至把自己看作“科学的科学”。

其三,对象是现实还是思想和概念。唯物辩证法把现实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认为理论是来自现实,是现实的反映,坚持理论与实际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强调“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①(P76)。而在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中,则是把“本体”作为研究对象,是理论与现实相脱离或背离:唯心主义认为现实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唯物主义虽然反对现实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的唯心主义观点,但其哲学也仅仅是从头脑中而不是现实中产生出来的思想。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批判黑格尔时说:“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不能在时间上发展,只能在空间上扩展自己的多样性,因此,它把自己所包含的一切发展阶段同时地、并列地展示出来,并且注定永远重复始终是同一的过程。黑格尔把发展是在空间以内、但在时间(这是一切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外发生的这种谬论强加于自然界”②(P229)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时也指出,由于“他虽然有‘基础’,但是在这里仍然受到传统的唯心主义的束缚……从他的孤寂的头脑中,而不是从与他才智相当的人们的友好或敌对的接触中产生出自己的思想。”②(P230—231)因此,“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②(P233)

其四,方法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思想、从概念出发。在哲学研究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解决与人类历史命运相关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马克思一生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思,致力于全世界无产者以至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要求人们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从事实和事实本身的联系出发。抛弃一切先入为主的、同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而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包括黑格尔的思辨方法),坚持从思想出发。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在超越于经验的纯思维领域构造世界的发展图景,就不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就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如费尔巴哈)、理解为一种处于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如黑格尔)。这是包括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在内的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家的共同缺陷。

其五,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还是普遍有效的绝对体系。在哲学理论的表述上,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真理是现实的反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承认永恒不变的“本体”和绝对真理,反对建立普遍有效的绝对体系。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而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则追求终极、追求普遍、追求绝对,追求永恒不变的“本体”和绝对真理,致力于建立普遍有效的绝对体系。他们大多把自己的哲学封为绝对真理。恩格斯在评论黑格尔哲学时说:“他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②(P217—218)并指出:黑格尔之所以把发展是在空间以内、但在时间以外发生的这种反辩证法的谬论强加于自然界,是因为体系的限制,“体系要求这样,于是,方法为了迎合体系就不得不背叛自己。”②(229)由于黑格尔用超出了经验范畴的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宣布自己的体系是绝对真理,从而最终陷入了形而上学。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受传统形而上学哲学体系束缚时也说:“不仅哲学这—似乎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并把它们包罗在内的科学的科学,对他来说,仍然是不可逾越的屏障,而且作为一个哲学家,他也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②(P241)。就是说他仍然未能逃脱传统形而上学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的老套路。而用形而上学方法建立起来的体系,也免不了“上半截是唯心主义”。

其六,在哲学与现实的关系上,唯物辩证法是现实的哲学,强调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检验真理与实践评价相统一。坚持哲学是与现实相统一的,在现实中生长和发展的,是为现实服务的。而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则以主观与客观相脱离。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为特征,不仅方法本身容易导致理论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相符,即使理论本身有与实际符合的成分,也只是作为知识和教条,成为空头理论,而不能正确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P57)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③(P241)。也批评“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④(P295)都是从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角度讲的。

其七,功能是为现实服务、为人民服务,还是脱离实际、为少数人服务;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行动的指南,还是少数人的理论招牌;唯物辩证法坚持哲学为现实服务、为人民服务,传统形而上学则是脱离实际的概念推演,是少数人的理论招牌。这种对立也表现在现实中(理论上、认识上、实践上),并对当代哲学有着重要。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不仅表现在理论上,也表现在现实中。理论上的对立是社会现实中对立的反映。但不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坚持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必然归宿都是理论脱离实际,哲学脱离现实。因而,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敌,人民的大敌。的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之日就是在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从反对教条主义、机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到反对两个凡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以唯物辩证法拒斥形而上学的结果。因此,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在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辩证法: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人民走向了富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认清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br>四、正确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

不论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创造性地诠释马克思”,还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共同的目的都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都首先要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它的‘本来面貌’是什么”。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解读,并吸收中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积极成果,从哲学形态变革的角度,对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以及二者的全面对立进行深入考察。力求得出科学的结论,以划清仅作为方法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区别;划清唯物辩证法与其他一切哲学形态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和实质,明确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地位,驱除传统形而上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现实的哲学。

2、从哲学形态发展的高度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把它作为“直接来源”。改变从某一抽象概念出发、依靠逻辑推演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把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哲学形态(而不仅是方法),放到哲学形态发展史中考察,全面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不是本体论。而且马克思还是坚决反对本体论的。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是以建立普遍有效的绝对体系为特征的,如果马克思崇尚传统形而上学,他首先要做的,决不应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研究。不是从事《资本论》的研究。而是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哲学体系。不论这个体系是从物质“本体”出发,从人“本体”出发。还是从实践“本体”出发。马克思一生中不但没有建立这样一个体系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反而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资本论》的著述上。其中的原因只有一点,就是马克思坚决反对“以超出了经验范畴的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为共同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一生致力于建立从现实出发、以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为根本特征的唯物辩证法。致力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在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问题时,必须明确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明确其与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区别。从为现实服务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而不能把它混同于以建立绝对体系为目的的传统哲学。纠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错误倾向。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现实的哲学、人民的哲学。

3、从坚持和发展以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为根本特征的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而不能把它们建构成绝对的体系。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在理论上坚持哲学与现实的统一。反对脱离现实的“形而上学”。坚持哲学为化建设服务、为提高民众哲学素养、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为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反对一切用传统形而上学方法建立实践本体论、人本体论、社会本体论、关系本体论等哲学体系,甚至直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本体论哲学的错误倾向;(2)认识上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评价与检验真理的统一。反对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把实践神圣化,片面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忽视用人民利益标准来评价实践的倾向;(3)实践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纯粹理论家”、只会读稿子的“纯粹演说家”和既不懂唯物辩证法、也不懂社会科学的“纯粹实践家”。

4、从哲学的“智慧学”本性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而不是把它看作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作为科学一般的是科学学或科学哲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在目的、对象、方法、成果各方面均不相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原则、方法和理论,而不是认识世界的知识和科学,更不是科学的科学。它是改造世界的智慧,而不是认识世界的知识。不是对现实、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而不是一个绝对的理论体系。更不是用纯粹概念推论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不是“科学的形而上学”。否则,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知识。视为对世界的认识,对实践的总结,必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实践的阐释者而不是指导者。游离于现实之外,落后于现实,从而丧失生机和活力。

5、从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高度而不是从世界观的角度理解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特点。在研究方法和学风上,哲学研究坚持以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反思对象,而不是以脱离现实的纯粹概念为对象。改变脱离人民大众、以深奥难懂为荣的形而上学作风,坚持研究与宣传普及的结合。把科学研究的结果普及推广到全社会。要从现实出发,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人的问题”、“认识问题”、“实践问题”、“历史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发展问题”、“价值问题”以及其他重大的现实问题,而不是热衷于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建立诸如“人学”、“认识论”、“实践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发展哲学”、“价值哲学”等各种各样的哲学体系。坚决反对从虚构的概念出发来推演哲学体系的传统形而上学方法。特别是近些年国内哲学界出现的诸种“本体论”哲学。这些“本体论”哲学的共同特征就是站在“形而上”的角度。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现实出发,片面强调一点或一面。“追求终极”,好走极端。只要强调什么,就把什么推到“本体”的地位。如“实践本体论”、“人本体”论、“社会关系本体”论,等等。这些“本体论”哲学由于从概念出发和好走极端,不仅容易由“形而上”而走向唯心主义,也混淆了唯物辩证法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区别。

6、在重视实践问题的同时,注意加强实践评价的研究。在人类统一的认识——实践活动中。检验真理和实践评价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的认识需要实践的检验,而人的实践又需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进行评价,实践评价是检验真理的逻辑起点。只有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参见拙文《实践评价与检验真理》《文史哲》1996年第6期)。因而,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同时,必须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评价我们实践的最高标准,实现检验真理与实践评价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党才能真正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成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才能真正团结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搞好现代化建设。这也是反对把实践神圣化、片面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忽视用人民利益标准来评价实践的错误倾向,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必然要求。

【】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