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时间:2024-02-18 16:04:49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1

关键词: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11-02

当代经济活动中,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愈显重要。但由于各项法规制度的不完善,证券市场却出现了一系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盈余管理的滥用就是引发该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内部控制系统的不完善则又是导致盈余管理行为难以抑制的直接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包括了内部控制的实施与内部控制的披露两个方面,国内外部分学者正是据此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现状

就内部控制的实施而言,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是建立在委托理论基础之上的。股东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但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而人是资产的管理者,直接控制公司的运营和盈余管理,又以其自身薪酬、福利及权利最大化为目标,因而造成了与前者间的利益分化和冲突,随着利益冲突的加剧使得内部控制应运而生。内部控制实施理论上即是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防范,内部控制成效对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内部控制效率能有效降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均程度,限制人的盈余管理操纵空间,消解人对委托人利益的潜在侵害。

1.国外研究现状

综合我国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当前国外诸多学者已就公司内部控制实施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Li和Goh等在研究后证实内部控制缺陷改进后,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将可以得到较大幅度提高。Ashbaugh-Skaife等学者则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有较大缺陷的比没有内部控制明显缺陷的会有更大的异常应计项和更多的应计项噪音,若会计师认为内部控制有较大改善,那么应计项质量亦会有所改善。Lee,Chan和Farrell等则按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正负号将样本分门别类进行了研究,结果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的正向操纵性应计利润值和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比其他公司的都大,这足以证明内部控制能有效减少会计舞弊,提高盈余空间。

Ke,Yu和Gong在比较了跨国上市公司和美国本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后,发现了跨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美国本土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则存在较清楚的正相关性关系。Guthrie和Epps对Lee,Chan和Farrell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延伸,比较了有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与没有缺陷的企业的应计利润,表明具有较大缺陷的企业更易利用可操纵应计利润展开盈余操纵。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学者们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相较而言虽尚处探索阶段,但是也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杨文国在《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一文中就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加以客观全面地分析,基此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许多的措施和建议。许波则侧重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模式关系的理论分析,发现公司可以通过董事会、经理层、股东会、监事会和资本市场对其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张国清则以上市公司是否能够提供出积极的自我评估报告并能否获得保荐人或第三方审计人员的审核意见对其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价,此外其研究还表明较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非一定会随之产生高质量的盈余,改善的内部控制质量也并非会伴随提升盈余质量。方春生在研究了财务报告可靠性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后发现在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后,其财务报告的可靠程度会得到明显提升。

张军和王军只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2007年的数据研究企业第一次内部控制审核对于操纵性应计项的影响后表明,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核后,其操纵性应计项得到显著降低。同时,王军只在对比了内部控制审核前和审核后的盈余质量,结果表明第一次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前后可操控性应计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差异,在内部控制评价后,会计盈余质量比审核前有显著提升,会计盈余质量会出现显著的改善。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现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研究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经济行为之中,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信号传递理论的建立则有效解决了该问题。信号传递理论表明,优异质量的公司为了区别开较劣质的公司,可能选择对其内部信息进行比较充分的披露,积极向市场传递企业的信号,从而引导优质资源流向自己的公司,继而会引发其公司股票的上涨,反之不披露信息的公司会被认为存在负面消息进而会引起股价的下跌。基此,为获取市场较为良性的反应,公司就会主动披露对自己有利的内部控制信息;同时,站在投资者的立场,在条件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自然会选择内部控制信息较为完整披露的公司成为投资的选择。然而,如果把盈余管理引入此信息链时,信息在传递过程就可能会发生扭曲,上述的两个结论也就会有所不同。

1.国外研究现状

相较而言,国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起步更早,成果也相对丰富。Doyle等学者从2001年到2004年间内部控制弱点被披露的200余家公司为对象,检验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弱点的公司,其盈余质量也更低。Beneish的统计结果则显示内部控制比较弱的公司能够增大可能的计量误差,这样上市公司所披露出的内部控制弱点就会释放出财务报告质量不佳的信息。Bedard则侧重研究了公司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并未表现出更低水准,但与内部控制管理方向相同的是,披露后公司的盈余质量却会有明显的改善。

Chan等学者则选择了以主动自曝其公司内部控制不足为对象的122家公司,针对这些公司操纵性应计项绝对值加以评估,发现那些具有内部控制缺陷公司的操纵性应计项绝对值数据远远高于别的公司。Doyle等学者还集中研究了应计质量和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问题,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严重不足是和应计质量较差紧密联系的。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起步相对更晚,但是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已引起了学界足够多的重视。方红星、杨有红和汪薇等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加以研究,发现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硬性规范没有被充分落实、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够自愿、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评价没有统一标尺度。于忠泊、田高良等人结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可操控应计利润和资源配置效率等三要素研究了内部控制评估报告效用,认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开对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和可操控应计利润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推进不够明显。赖文海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的实证分析》一文,详细阐释了内部控制缺陷与盈余质量二者间的相关关系:首先是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公司盈余质量紧密相关,其次是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提升盈余质量的直接和有效途径。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及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展望

就研究过程来看,国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更早,成果也相对丰富。其重点关注内部控制质量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就这一问题涉及时间较短,目前主要聚焦于对国外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的介绍和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阐述式探讨。就盈余管理质量和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而言,无论国际上还是在我国内部,学者们基本上达成了较为一直的见解,诚然,必须承认的是国内对此方向的研讨还不尽深入,研究的成果亦未为相近。方春生、张军和王军等学者较为认同盈余管理质量能够通过内部控制来加以改善,但是张国清、于忠泊和田高良等学者则一致认为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改善效用。

就研究方法而言,国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理论的实证研究已较为成型,但是受限于公司内部控制真实数据的采集,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理论的实证研究尚处起步程度,一些实证研究性的学者,汪薇、杨有红、王军只等人只是运用了阐述性统计的方式,所获结论缺乏精确的数据支撑。

就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估,国外学者侧重于通过如何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的类型对内部控制质量加以评估。国内学者则因经济环境的不同,在研究中较为注重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经济环境。在过去的研究过程中,一些学者试图运用书面调查方式来对内部控制质量作出衡量,一些学者则精心构建出指标系统,运用取得分值的方式对内部控制作出定量化的统计。无论是采用哪种方式方法,从效果来看都难免有一定的随机性,并不能做到客观如实反映公司内部控制的状况。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已由最初的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动机、计量方法的研究逐渐转变到盈余管理与新旧准则之间的影响、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及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层面上。因此,将来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应更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盈余管理与税收的关系;二是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影响的研究;三是确定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1]Doyle,J.,W.Ge,S.McVay.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5):1141-1170.

[2]Epps,R.W.,Guthrie,C P.Sarbanes-oxley 404 material weaknesses and discretionary accruals[J].Accounting Forum,2010,forthcoming.

[3]Chan,K.C.,B.Farrell,P.Lee.Earnings management and return-earnings association of firms reporting material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under section 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8,27(2)

[4]方春生,王立彦,林小驰,林景艺,冯博.SOX法案、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信息可靠性[J].审计研究,2008,(1).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2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外主要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披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主要是从内部控制披露现状、有用性、影响因素与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评价与审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我国今后需要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其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最后对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我国未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一、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文献比较丰富,但比较零散,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外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影响因素,是自愿性披露还是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与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披露对公司的影响等方面。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McMullen,Dorothy和Ragahunandank(1996)对1993年2221家公司的年报的研究表明,有742家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占 33.4%,他们还对 1989―1993年的4154家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平均有 26.5%的公司提供内部控制报告,而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中,仅有10.5%的公司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小公司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问题的相关关系更为明确,他们认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提供内部控制报告。

(二)内部控制报告需求与自愿性还是强制性披露研究

Hermanson(2000)通过对9种财务报告的使用者(363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报告改进了内部控制,提供了额外的与决策有用的信息。调查显示被调查者非常认可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内部控制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保证。调查对象认为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内部控制报告都能促进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但自愿披露比强制披露在决策方面更有作用。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研究

Stigler(1964)和 Benston(1973)从成本效益分析角度,认为美国证券法对投资者的平均保护获利的程度比花费的成本要高得多。信息披露的成本非常高昂,包括:直接成本(公司制作并交付信息及保存资料、聘请会计师查核等各项支出),间接成本(公司职员、政府人员及投资者为符合信息公开所耗费的时间),机会成本(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有些资料因不能立即公开所导致的成本)。既然强制信息披露的成本要远远大于收益,应取消信息披露制度。

二、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文献综述

(一)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

吴水澎等(2000)和饶盛华(2001)分别对曾经轰动一时、蜚声全国,尔后面临着破产境地的郑百文和亚细亚两家上市公司所作的分析表明,这两家公司之所以经营失败,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监督缺乏。由此他们都提出:所有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其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外部监管力量。

(二)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有用性研究

为了了解我国各界对内部控制信息的认识与需求,陈关亭(2003)在2003年2月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财务主管、注册会计师、监管机构及高校学者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后得出:回答者强烈肯定内部控制信息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比较肯定其对财务报告的保证作用以及提供附加信息的作用;肯定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对于企业管理和财务报告的积极作用:在提供对投资者有效信息方面,回答者认为强制性报告略优于自愿性报告。同时,回答者强烈同意应该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内部控制信息,并比较认可该报告应由外部审计师进行审核。杨雄胜等(2007)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社会认同度进行研究,通过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度进行研究后认为,公司治理在我国仍缺乏应有的认同。

(三)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蔡吉甫(2005)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营业绩越好、财务报告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即股票交易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明显不足。方红星、孙G(2008)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的《上证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契机,利用2006年年报资料,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炔靠刂菩畔⑴露行为及其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在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控制人为国有和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动机披露内部控制情况的信息

(四)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评价与审核研究

仇莹(2005)提出了内部控制评价模型。何凤平、吴军(2005)认为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孰轻孰重。张刚、周云鹏(2004)提出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企业应委托注册会计师出具针对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期间性内部控制审核报告。陈关亭、张少华(2003)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及其审核问题,经问卷调查和分析论证,认为我国应当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该报告发表审核意见。

三、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文献述评及未来研究展望

综上可见,国外学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文献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业绩好的公司愿意选择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2.内部控制报告的使用者非常认可内部控制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性披露对决策更有作用。3.萨班斯法案的颁布使得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更具有强制性的要求,并对财务报告的舞弊有抑制作用,但是可能成本很高,管理层会质疑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4.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后,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披露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方面的研究。

国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国外有关法律和学术成果的引入和介绍及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的范围较窄,并且缺乏深度。目标、披露框架、披露内容及可操作性指导规范方面缺乏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吉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山东经济.2005,(04):3135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次序logit回归;财务风险

一、 引言

本文借鉴Tseng(2007)关于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数的制定方法,以《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的内部控制基本目标为视角,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CI)。根据Altman(2002)的Z指数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归为三种类型:危机,稳定和良好。以2008年~2011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次序logit回归(ordered logit regression)模型检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

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较多,林斌等(2010)认为国外主要就内部控制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来展开研究,侧重从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两个角度来进行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有关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学者基本达成了统一的看法,认为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在内部因素方面,Ge和McVay(2005)认为存在责权不明的公司比较容易出现内部控制方面的重大缺陷;Doyle等(2007)提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会严重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Abbott 等(2007)研究指出公司是否拥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外边环境方面,Zhang(2007)通过比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后,在美国上市的本土公司和在其他在自己国家上市的公司发现,SOX法案对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加大了公司在美国上市的难度;Gong等(2009)通过比较分析在美国上市的本土公司和国外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发现这两类公司的内部控质量与盈余质量有着不同的相关性。在经济后果方面,主要围绕SOX法案的颁布,对企业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认为SOX法案302与404条款给企业带来正面的影响;二是认为SOX法案302与404条款给企业带来消极的影响;还有的人认为SOX法案302与404条款对企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李万福等,2012)。综上可得,关于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形成了一致的见解,但是有关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

国内学者大都围绕内部控制产生的经济后果来展开研究,委托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这方面研究经常用到的理论基础;通过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从而和公司治理以及财务风险建立联系,是常用的实证分析方法。林钟高和王书珍(2007)通过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骆良彬和王河流(2008)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的方法,通过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建立了关于内部控制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陈汉文(2010)以内部控制五要素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指数。杨子萱和李晓慧(2013)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债权人会感知到更多的保护信号,并通过放宽债务契约条件表现出来;方红星和刘丹(2013)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高质量审计需求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变化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的结论;张晓岚等(2012)在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时,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在目前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决策有用性的结论;闫志刚(2012)通过辨证内部控制质量、企业风险和权益资本成本三者的相关关系,证明了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和权益资本成本;李万福等(2012)采用内部控制五要素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数的方法,研究内部控制和财务困境的关系,得出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在现实中确实能有效规避财务困境的结论;方红星和张志平(2012)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对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力和会计稳健性成正比例变化的结论;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证明了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公司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及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防范和规避风险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低。

三、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8年~2011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数的二级指标数据中,市场份额、贝塔值、投资资本回报率、净利润率、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违法违规、被诉讼、净资产增加率、股东分红和以及缴纳税额控制变量指标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色诺芬数据库,公司财务重述通过手工搜集2008年~2011年公司整改报告和自查报告整理而得到。剔除相关变量缺失样本,经过筛选,最终获得1 020个样本。本文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采用Stata12.1完成。

2. 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构建。本文借鉴由中国上市公司内控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王宏等,2011)有关内部控制质量指数设计的研究成果,将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变量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变量为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和资产安全目标;第二层次的变量为内部控制五大目标下的各分类目标变量,对于第二层次变量的选取,具体如下。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根据自身实力、目标和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或产品的发展方向,从而能够在同行业中胜出,它是企业战略的出发点和基本点,是战略实施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衡量企业战略目标的第一个变量是市场份额。本文中,市场份额用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对数来表示,衡量企业战略目标的第二个变量是企业的系统风险,本文采用目前比较实用的贝塔系数来表示企业所处的系统风险指标水平。

企业经营目标主要体现在经营效率和经营效果两个方面,因而我们采用投资资本回报率和净利润率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目标。其中,投资资本回报率等于息税前经营利润率乘以投资资本周转率,息税前经营利润率体现企业的经营效果,投资资本周转率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率。

企业报告目标就是要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由于我国相关法规要求会计事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故本文从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和企业自身披露的财务重述两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财务报告目标。根据发表审计意见的不同,将审计意见分为三类,并赋予相应的哑变量,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赋予哑变量值1,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赋予哑变量值0,出具其他审计意见的赋予哑变量值-1。如果企业在本年度有财务重述现象,赋予哑变量值-1,否则赋予哑变量值0。

企业合规目标要求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基于合规目标对企业的要求,本文采用企业违法违规事项和被诉讼事项两个变量来衡量企业的合规目标。如果企业没有违法违规和被诉讼事项,赋予哑变量值0;如果企业存在违法违规或者被诉讼事项,所赋哑变量值按照如下规则进行赋值:赋予哑变量值为-1-1/2-1/3-.....-1/n,其中n表示企业违法违规或者被诉讼的事项。采用这种赋值方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对事件影响的重叠作用。

资产安全目标是为了防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的。本文从企业净资产的增长率、股东分红和企业纳税三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资产安全目标,其中,股东分红和企业纳税额均取对数。

对上述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数的二级变量,除哑变量外,都需要进行标准无量纲化处理,目的是为了反映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标准化无量纲方法的公式如下:

yij= i∈[1,10]表示企业所在的行业;j∈[1,n]表示某个公司。

其中,xij表示公司j在行业i中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的分值;

xi=xij表示公司j所在行业i中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平均值;

yij表示公司j在行业i中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经过标准无量纲化的数值;

si=表示公司j所在行业i中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标准差。

在本文中,战略目标用Strategy表示,经营目标用Operation表示,报告目标用Reporting表示,合规目标用Compliance表示,资产安全目标用Asset_safe表示,内控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用ICI表示。

基于以上对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的设计,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的公式:

ICI=Strategy+Operation+Reporting+Compliance+Asset_safe

3.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本文借鉴Altman(2002)的Z_Score修正模型,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归为三种类型:危机,稳定和良好。#修正的Z指数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Z_score=0.717*X1+0.847*X2+3.107*X3+0.42*X4+0.998* X5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股票市价总额/负债帐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Z_score越大,财务风险越小。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不同企业的Z值,并通过经验性临界数据值判断企业所处的财务状况:当Z>2.9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赋予哑变量值2,即FD=2;当1.21

Pr(Financej?燮J)=?姿+?姿1ICIj,t+riControlij,t+wkIndustryk+?籽Year+?孜i,tJ=0,1,2

其中,因变量是企业的财务状况FD;自变量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CI;控制变量,包括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Dual)、董事会规模(Broadsize)、高管持股比例(Owner_ceo)、高管薪酬(Pay_ceo)、资产收益率(Roe)、资产负债率(Lev)、主营业务增长率(Growth)、公司规模(Size)等八个变量。此外,还对行业(Industry)和年度(Year)进行了控制,变量具体定义见表1。

四、 实证结果和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2对样本的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看到,就公司样本来说,其样本期内企业的财务状况FD的均值(中位数)为0.929(1),说明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健康的总体水平较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CI在-26.02到25.72之间,其均值(中位数)为0.945(0.678),说明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总体较低,所以,整体而言,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

2. 回归分析。表3第一列报告了全部样本的次序logit回归分析结果。模型的Pseudo R2为0.357 9,这表明次序logit模型对于我们的实证研究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回归分析(1)表明,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CI)与财务状况(FD)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水平显著,说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越好,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低,支持本文的假说。此外,在控制变量中,高管持股比例与财务状况(FD)呈正相关,且在1%水平显著,这表明,高管持股比例越高,高管和股东的利益一致,降低了股东和管理层的成本,从而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资产负债率与财务状况(FD)负相关,且在1%水平显著,这说明财务杠杆的使用确实会带来财务风险的明显增加。另外本文采用次序probit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见表3第2列),结果与次序logit一致。

五、 研究结论

本文以《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转第118页)(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简称ERM)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的内部控制基本目标为视角,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ICI);根据Altman(2002)的Z指数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归为三种类型:危机,稳定和良好,以2008年~2011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次序logit回归(Ordered Logit Regression)模型检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降低了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内部控制在完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的结论丰富了有关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相关领域的文献,同时也为我国中小企业防范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提供实证证据。

参考文献:

1. Tseng, C.Internal control, enterprise ri- sk manage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ProQuest,2007.

2. 林斌,李万福,王林坚,舒伟.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国外内部控制实证文献评述.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55.

3. 李万福,林斌,林东杰.内部控制能有效规避财务困境吗?.财经研究,2012,(1):124-134.

4. 林钟高,王书珍.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07,(2):129-134.

5. 骆良彬,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审计研究,2008,(6):84-90.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4

【关键词】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一、引言

继2002年美国颁布萨班斯法案后,鉴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普遍存在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不强、强制性披露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我国于2010年相继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法规指引,以整顿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并要求上市公司对公司内控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和披露,对报告编制、审议和披露也作出了规定。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相反,内部控制的创新和深化也会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本文重点回顾了国内外基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的相关文献,并作出了梳理和展望。

二、国内外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

在国外,自2002年美国颁布“SOX 法案”后,各国陆续制定了相关规范以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国外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法案实施前的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缺陷的决定因素和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方法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三个角度:内部控制披露现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综合来看,相关的研究可梳理如下。

(一)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国外,内部控制自愿性信息披露主要在法案实施前,分为管理层内控报告的披露和法案生效后内控缺陷的披露。Healy等(2001)认为外部投资者与经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在原因。Goh(2007)提出对内部控制进行审查监督是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

在国内,学者们只是将公司治理作为一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红星(2009)发现与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是否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审等,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负相关。赵阳(2013)发现多数上市公司并未遵循信息披露相关规定且未受到实质性处罚,一定程度上纵容持续假披露、少披露甚至不披露。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研究

在国外,Poel等(2011)在荷兰“遵循或解释”原则的内控制度下,发现盈余质量与内控系统的描述无关,与未经审计的内控有效性正相关。

在国内,张立民(2003)发现对ST公司必须实施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政策,同时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外部审核与监管。周勤业(2005)指出应要求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对内控设计运行有效性负责。

虽然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强制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但未对其内容、格式等作出具体要求。因此,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对提高报告水平意义重大。

(三)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

在国外,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治理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治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监督力量、业务复杂性和组织结构变动等。Jeffrey(2006)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环境复杂程度、生命周期等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概率相关。

在国内,相关文献研究也较少。蔡丛光(2010)指出报告分部数量、公司规模会影响披露的内控缺陷。刘亚莉(2011)发现报告内控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性。

针对我国现状,监管机构应考虑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着重考虑公司治理特性。

(四)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公司治理后续影响研究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联,会使内部控制缺陷促进企业改善治理结构,重塑声誉资本。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质量、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

在国外,Goh(2007)指出公司发现重大内控缺陷后,对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具有财会专长的董事比例等均有所提升;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第二年,公司的上述性质已提升至与未发现缺陷的健康公司o显著差异。

在国内,池国华等(2012)发现内控缺陷严重程度与投资者风险认知正相关,但投资者缺乏差异化风险认知反应。余海宗等(2013)从投资者视角出发研究如何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出与其市场评价正相关。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及展望

2010年制定的与内控有关的相关指引,对上市公司内控有效性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等提出了要求。因此,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将逐渐规范;而披露质量能否真实、有效,仍需继续探索研究。

此外,我国研究仍主要讨论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自愿性披露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报告评价的影响等,缺乏对内控缺陷的研究。因此可借鉴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后续影响的较为成熟的研究,对我国情况进行探讨。

最后,鉴于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十分重要,相关监管机构应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完善监督,同时监督考核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完整。另一方面,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影响程度的不同,上市公司可通过改进治理结构,促进自愿性披露、提高披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享.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J]. 审计研究,2009,(1).

[2]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 会计研究,2005,(2).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5

关键词:高校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研究现状 改进措施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是内部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控制的自律行为。其目的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以及审计工作效率和效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校内部审计范围的扩大和审计工作的深入,审计质量控制已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多数学者认为质量控制是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有着比较充分和客观的认识,有关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也开展的比较早。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定义做了如下表述:“指基于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改善机构的经营状况,规范内部审计行为的目的,对内部审计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及工作效果进行有计划的监督、协调的活动 ”,并要求审计主管必须建立并维护涵盖内部审计活动所有方面的质量保证与改进程序,且质量保证与改进程序必须包括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两个层面。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节。目前国内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已经有着规定性和探讨性的研究,2005年5月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提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定义、目标、考虑因素、主要内容等;同年国家审计署颁布并在全国开展实施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2009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特别针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出具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 4号―高校内部审计》,明确要求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审计质量控制,定期接受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对所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评估。近年来,学者们已普遍认识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高校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构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议。

二、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内部审计地位较低,制约了审计质量的控制

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分别有《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进行规范,而内部审计的最高法规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目前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地位比较低下,机构和人员配置难以保障审计工作的内在需要,制约了审计质量的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不够明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各个高校内部审计各行其道,运行质量状况参差不齐。

(二)高校内审机构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

完善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手段应包括内部审计制度约束、内部审计督导复核、内部审计责任追究等。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比较薄弱,某些已经建立的制度也形同虚设;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度,或督导复核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内部审计责任追究不到位,或者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三)高校内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欠缺,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学校的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但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欠缺,部分审计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多数内部审计人员只具备财会方面或者基本建设审计方面的知识,不能及时正确识别和评估学校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失误,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

三、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措施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针对审计的关键点进行重点有效的控制,实施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加强对审计过程中重点环节的控制是有效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一)制定审计计划,搞好审前调查

高校内审部门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要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对被审计部门或者审计事项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并根据校领导的需要对审计项目的审计范围和重点进行确定,对审计步骤和方法、审计时间安排、审计分工等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做到有的放矢。

(二)严格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加强重点环节的复核

审计日记是审计人员每天实施审计过程的书面记录,审计记录对现场跟踪审计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审计日记要进行规范性管理;审计取证记录的内容要符合充分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原则,审计数据必须与事实相关联,如果审计证据不充分,应责成审计人员进一步取证或者再次核实;审计工作底稿要有规范的格式、完整的内容及明确的观点,还要有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内审部门负责人要对重点审计环节进行指导和检查,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完整性。

(三)加强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

审计报告是是内部审计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内部审计工作和结果的综合反映,是体现内部审计成果的主要形式。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质量控制是整个审计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内部审计结束阶段,审计组长要对审计取证记录和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和提炼,出具真实、合理、恰当的内部审计报告,并做出内部审计结论与决定。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对审计报告的结论和事实依据进行审查和复核,确保审计报告结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薛梅.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6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从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有关研究更是众多。经过整理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础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

有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础理论的研究很少。主要是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式(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进行探讨。李(2008)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信息披露可以从决策有用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周芳(2011)研究试图用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理论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式转变背后的原因,并得出披露方式的转变是促进资本市场效率向保障资本市场公平的转变这一结论。

有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丰富,且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少有规范性研究。李明辉、何海、马夕奎(2003)通过对我国2001 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公司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蔡吉甫(2005)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著影响。宋绍清、张侠(2009)研究发现统计年度、公司规模、上市时间、上市地点以及年报时间等因素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有显著影响。向宏志(2012)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受到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更多还原

总之,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众多,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上市板块的上市公司有关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与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进一步细分研究会逐渐成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问题分析及改进意见研究

有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现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最后就凸显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李华、陈丽娜(2004)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本上流于形式,并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并且这种披露是非自愿的、非真实的,完全是对证监会上述规定的一种敷衍而已。如果没有证监会的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并没有自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并就此提出改进意见。陈淑荣(2007)运用规范研究方法,站在构建内部控制报告的角度,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较简单,缺乏自愿披露的动力,这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机制问题。应建立由管理当局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机制,以加强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促使上市公司注重内部控制管理,进而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蔡丛光(2011)对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对中国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政策建议。杨慧文、顾镇同(2013)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注重披露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履行情况;大部分上市公司能够比较规范和完整地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但仍有一些上市公司不能按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体系和控制活动有待完善。

从上可见,虽然有关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众多,但缺少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框架。同时多数研究是根据具体行业、特殊地域甚至特别公司进行研究,从而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其问题及意见的推广性受到质疑。因此以后的研究有必要向建立内容统一、内在逻辑结构一致的评价框架、改进指引展开推进。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场效应研究

黄寿昌、李芸达、陈圣飞(2010)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了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有着更活跃的股票交易以及更低的股票价格波动,意味着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确实降低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行为在2006至2007年度尚不存在显著的持续性,暗示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机会主义倾向。

从上可知,有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场效应的研究很少,主要原因可能是之前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并未进行强制性要求,因此有关数据比较难以获取。但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内部控制信息作为披露的重要内容势必会引起新的的市场反应,会成为未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新方向和监管部门监管上市公司的重要内容。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7

【关键词】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自愿性披露

一、引言

2002年7月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2002 USA,以下简称SOX法案)第302节与第404节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引发了全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关注热潮。受此影响,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建设也发展迅速。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在2008年6月28日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配套指引由21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上市公司内控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统计,探讨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的现状;其次,结合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目前内控缺陷认定存在的难点、困境及其形成原因;最后,在对内控缺陷认定困境进行破解的基础上,重构我国内控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是否提供了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层报告以及提供内部控制报告的有用性等方面。Raghunandan和Rama对《财富(fortune)》100强公司年度报告进行考察,发现有80家公司提供了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1]。McMullen、Raghunandan和Rama对2221家公司1993年年度报告进行研究,发现有742家公司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占所有样本的33.41%。他们还对1989-1993年的4154家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平均有26.5%的公司提供内部控制报告,而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中,仅有10.5%的公司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小公司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问题的相关关系更为明确,他们认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提供内部控制报告[2]。国内学者中,刘秋明对2001年核准制下实施配股的34家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缺乏统一要求,导致上市公司尽可能披露对其有利的信息,披露形式也不统一,导致信息使用者的成本增加[3]。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对我国1147家A股上市公司2001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除4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因中国证监会的特殊披露要求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较为详尽外,其他880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数公司的信息披露流于形式,且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动机不强[4]。蔡吉甫以2003年1251家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回归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著影响,即经营业绩好、财务报告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存在异常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则明显不足[5]。杨雄胜等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社会认同度进行研究,通过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度进行研究后认为,公司治理在我国仍缺乏应有的认同[6]。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在2011年和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基础上进行样本筛选:本文得到样本公司1203家。其中深市398家,沪市805家。另外,本文所需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相关数据来自深交所、上交所网址以及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并经过手工整理。相关报告数据统计截止日为2013年6月30日。以此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

本文的统计主要围绕以下五方面的问题进行:(1)上市公司是否单独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2)上市公司是否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鉴证报告?(3)上市公司是否在内控自评报告中披露内控缺陷信息?(4)在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中,是否有公司区分内控缺陷程度,即一般内控缺陷、重要内控缺陷和重大内控缺陷?是否有公司承认其存在重大内控缺陷?内控缺陷上市公司是如何归因的?(5)上市公司披露最多的内控缺陷信息有哪些?

四、总体披露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我们对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状况进行调查。我们的研究仅限于年度报告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而不涉及配股等情况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截至2012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共有2472家。在选取样本时剔除了在2013年退市的白云山A(000522)、*ST炎黄(000805)、*ST创智(000787)三家公司,总分析样本共2469家。考虑到现有的披露过于简单,以及其他的技术性问题,我们没有采取经验研究,而只是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但这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我们在调查中主要研究的问题和分析如下:2223家上市公司在2013年4月30日前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为90.04%;246家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9.96%。在2223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2219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有效,占比99.82%;4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无效,占比0.18%。评价结论无效的四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北大荒(600598)、长春经开(600215)、万福生科(300268)、海联讯(300277)。

五、按coso五要素分类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

目前,我国虽然有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指引规范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但很多细节的问题并没有做规定,如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标准、披露形式、披露的内容等,这就使该项看似强制性披露规定中增加了形式上披露的自由,减少了披露的实质。有关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细则,规范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编制、评价和披露。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12年coso五要素的披露较之2011年每项都有较大增长。按披露增加由大致小排列,深市:内部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沪市:控制活动、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风险评估。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没有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定本身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还在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不足。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评价及审计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但同时又是执行力度最薄弱的一环。其主要原因是内控缺陷的概念界定、分类以及认定标准等方面存在许多争议与困难。对这些难题的破解,首先应从理论层面着手,对两类内控缺陷——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公司内控缺陷进行明确定义和区分;其次是规范标准选择层面,应确立原则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认定规范;最后是实践操作层面,对三种程度的内控缺陷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化的界定。上述研究表明,为了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我国内控规范应对内控缺陷的认定进行细化。本文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1)采用原则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制定思路,明确内控缺陷的种类,特别是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公司内控缺陷的区别;(2)明确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的认定标准,以及有效性结论的依据;(3)明确内控缺陷的披露格式,可以采取详细披露和摘要披露两种形式相结合。其中详细披露格式可参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的规定,而摘要披露格式,可以考虑设计为客观题形式,如列示出上市公司发生较频繁的内控缺陷种类及其二级具体条目,如内控环境缺陷、控制活动缺陷,让公司以打“√”或“×”来选择是否存在某类缺陷,这样既增加了信息含量,又让公司易于操作。

参考文献:

[1]Raghunandan,K,and Rama,DVManagementReportsAfterCOSO[J].InternalAuditor, 1994,8:54-59.

[2]McMullen,DA,Raghunandan,Kand Rama,DVInternalControlReports and FinancialReporting Problems[J].AccountingHorizons,1996,14:67-75.

[3]刘秋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改进[J].证券市场导报,2002(6):38-43.

[4]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1):

38-43.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8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展望

一、引言

本世纪以来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以高管参与为特征的财务舞弊案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监管层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前,各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方面。萨班斯法案的颁布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披露企业内部控制信息。这些强制性规范的实施,使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判定和修正。国外学者在此方面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相关成果非常有限。了解国外研究动态对改进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内部控制缺陷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特征、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缺陷的经济后果、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及其修正等四个方面。

(一)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特征

西方学者主要从公司规模、经营复杂性、会计计量风险、财务状况及内部控制建设等方面研究了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特征。

1.公司规模。公司规模小增长快更可能存在内控缺陷。bryan 和lilien等分析了《萨班斯法案》404条款颁布后公司的特征,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有实质性漏洞的公司规模小,与他们所在行业应有的水平不匹配。[1](1-26)同样,doyle,ge和mcvay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存在公司规模小、成立时间短的特

征。[2](32-33)ashbaugh-skaife, collins 和 kinney等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缺陷的公司规模增长较快。[3](166-192)

2.经营复杂性。defond和raghunandan等的研究发现,财务报告错误与公司的经营表现负相关,公司的经营复杂性越高,子公司数目越多,其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的可能性越大。[4](1-26)ge和mcvay也证实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有运营复杂、发展速度快等特征。[5](137-158)ashbaugh-skaife, collins 和 kinney等认为披露内部控制有缺陷的公司在公司经营上更加复杂多样,表现在分部较多和国外收入占的比重较

大。[3](166-192)franklin等的检验支持了上述结论。[6](32)

3.会计计量风险。ge和mcvay认为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与公司收益确认政策、期末会计报告程序和会计政策存在缺陷以及不适当的会计调整有关。[5](137-158)franklin等研究表明会计计量及编报的复杂程度等都是影响内控缺陷的决定因素。[6](32)dechow和ge认为,企业存货量大、正在经历兼并或重组,公司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大。[7](290-295)原因是大存货量导致出现存货损失和存货成本计算错误的可能性越大,而兼并重组过程涉及很多不同应计的估计和调整以及在兼并重组过程中优秀员工的流失,这些都会使得企业会计风险增加,从而内部控制缺陷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4.财务状况。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财务状况一般较差。doyle,ge和mcvay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一般处于财务困境。[2](32-33)ashbaugh-skaife, collins 和 kinney等认为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扭亏为盈和降低退市的风险,其内部控制缺陷出现可能性较大。[3](166)franklin等研究发现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累计盈利能力较低,负债程度较高。[6](32)

5.内部控制建设。企业对内控系统的投入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缺陷。andrew j.leone发现较弱的内部控制通常与投入内部控制的资源不足有关。[8](224-237)ashbaugh-skaife, collins 和 kinney等认为小公司拥有的资源有限,其对高级信息系统(例如,erp系统)投资较少,其内部控制相对大公司而言更可能出现问题。[3](188-192)这与将规模小作为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特质的学者们观点一致。

(二)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

sox法案实施后,内部控制已由自愿性披露演化为强制性披露,而学术界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也成为一股热潮,一般认为内部

制缺陷的披露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内部控制缺陷必须存在;(2)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必须被发现;(3)管理层必须把发现的缺陷披露出来。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有文献一般从企业管理层、事务所特征和财务报告特征等方面研究管理层发现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动机的影响因素。

1.企业治理与管理方面。heather m.hermanson认为,在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阶段,没有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会乐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区别于其他公司,而强制披露则会使得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在未改善之前也会披露如“内控健全”的报告,以至于削弱了内部控制报告的信息传递功能。[9]

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来看,krishnan检验了1994—2000年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128家公司,发现审计委员会质量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高,拥有财会专长的委员越多,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越小。[10](675)krishnan 和visvanathan对萨班斯法案颁布后当年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没有披露缺陷的公司比较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较多,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的比例较少。 [11](73-87)

vic naiker 和 divesh s. sharma研究发现,按照萨班斯法案404条款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委员会中存在隶属于公司的外部审计的前任审计合伙人(afaps)和存在非隶属于公司的外部审计的前任审计合伙人(ufaps)负相关,即审计委员会中若存在afaps和ufaps,则内控缺陷披露的概率会更小,但afaps不会协助管理层规避内控缺陷的披露。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中的afaps和ufaps与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监督有关。[12](559-584) doyle,ge和mcvay对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组织结构、重要组织变化、投资风险、法律风险、审计风险等都是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13](193-223)

2.事务所特征。deangelo,shu及dye的研究发现占主导地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公司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更易于且更有动力发现内部控制缺陷。[14-16]

事务所变更也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关键因素。bryan 和lilien等,krishnan 和visvanathan研究发现存在披露内控缺陷的企业通常审计师变更更频繁[1][11]。ashbaugh-skaife等和ettredge等的研究支持上述结论。[3] [17]

控制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周

洋[31](111-112)证明我国市场对财务报告重述有显著的负面反应,蔡丛光研究表明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有显著的负反应。[32](70)

四、国内外研究简评和展望

通过上述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比较,不难发现西方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浅显,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及其市场反应等方面,对于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及其修正的研究还尚未展开。虽然这与我国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环境相关,但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向,如何摆脱对一些内部控制信息表面上的分析,深刻挖掘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缺陷,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正的实质效果,对于促进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提高监管层相关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stephen h,bryan and steven b, lilien.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with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an assessment of section 404 of sarbanes oxley[c]. working paper series,wake forest university and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5.

[2]jeffrey doyle,weili ge,sarah mcvay.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193-223.

[3]hollis ashbaugh-skaife,daniel w.collins,willian r.kinney,jr..the discovery and reporting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prior to sox-mandated audi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44:166-192.

[4]mark l. defond,k. raghunandan,k.r. subramanyam. do non-audit service fees impair auditor in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going concern audit opinions[d].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nd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02.

[5]w.ge,s.mcvay.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ley act[j].accounting horizons,2005,19:137-158.

[6]franklin,mitchell. sarbanes oxley section 404: can material weakness be predicted and modeled?an examination of the zeta model in prediction of material weakness[d]. doctoral dissertation,2007,1.

[7]patricia m. dechow,weili ge. the persistence of earnings and cash flows and the role of special items:implications for the accrual anomaly [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6,11:253-296.

[8]andrew j.leone.factors relates to internal control disclosure:a discussion of ashbaugh,collins,and kinney(2007) and doyle,ge and mcvay(2007)[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44:224-237.

[9]heather m. hermanson. an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reporting on internal control[j].accounting horizons, 2000.

[10]krishnan,j.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an empirical analysi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5,80:649-675.

[11]gopal v. krishnan and gnanakumar visvanathan.reporting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in the post-sarbanes-oxley era:the role of auditor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2007 ,11:73-90.

[12]vic naiker , divesh s.sharma. former audit partners on the audit committee and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9,84(2):559-587.

[13]jeffrey doyle,weili ge and sarah mcvay.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44:193-223.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9

关键词:组织理论;国有企业;预算参与度;影响因素

一、 引言

所谓预算参与是指是指允许下级参加预算的编制,并能影响或决定预算水平,Argyris早在1955年就提出下级应该得到机会参与组织的决策,因为这些决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自身。参与预算是是工业民主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预算参与的意义不止于预算行为的研究,还体现为在更高层次上对参与式民主在工业中应用的探索,可将其视为参与式管理和决策的典型代表进行研究。西方有关预算参与的研究成果丰富,体系完整。研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创造参与预算需求的前置变量,如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结构、国家文化等;二是关注参与预算的后果,如提高激励、承诺、满意度、绩效等。我国的预算参与的研究文献近几年也有较快的增长,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关注的预算参与的后果,即绩效或预算松弛,对预算参与的前置因素研究较少;研究对象局限于上市公司或实验参与者,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或实验数据,而将非上市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以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深入集团内部的各分(支)公司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研究预算参与的前置变量,探讨国有企业预算参与度的影响因素。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本文以组织理论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组织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学者们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将组织理论形成不同的体系。其中,以斯格特的组织理论三种研究视角的分类体系最为权威, 即将所有组织理论按照理性系统、自然系统与开放系统的三个视角予以整理和归类。三个视角分别对应组织研究的三个关键层次:个体、组织、环境。若分别从这三个视角研究组织问题,则能够全面透彻地理清组织问题,系统地识别影响组织运行效率的各种因素。参与预算毫无疑问是组织问题,以组织理论作为研究基础是适当的,从组织理论的三个视角出发构建预算参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预算参与度的影响因素。

1. 个体的控制点与预算参与度。

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最早是由罗特(Julian B. Rotter)于1954年率先倡导,它源自于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是期望、强化、价值的函数。不同心理特质的人将事件的原因和控制归于自己的力量或归于外部的力量。将事件的原因和控制归于自己的力量的被称为内控者;而将事件的原因和控制归于外部的环境的人被称为外控者。预算参与度和参与个体的控制点有着直接的关联,内控者倾向于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让其参与预算目标的设定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将有利于预算的完成,而外控者则倾向于外部归因,习惯于组织为其设定目标,并受该目标控制,参与预算的过程对其无激励作用,因此,内控者相对于外控者更愿意参与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而且参与的效果更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预算参与和控制点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管理绩效,预算的高参与程度和内部控制为主的个性特征、预算的低参与程度和外部控制为主的个性特征的匹配产生的是高绩效和高工作满意度;反之,高参与程度和外部控制为主的个性特征、预算的低参与程度和内部控制为主的个性特征的匹配产生的是低绩效和低的工作满意度(Brownell,1982)。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预算参与度与管理者的内控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2. 个体职级与预算参与度。

职级决定着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安排,影响个体的预算参与行为。职级这一变量在国外的参与预算文献中从未出现过,本文之所以选择将其作为研究参与预算的影响因素,是充分考虑国有企业的文化和制度特征。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是我国经济的主力军,涉及的是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对国有企业集团的产权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但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文化变化有限,国有企业集团在结构上还属于典型的官僚体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内部的权力配置模式是“金字塔”结构,等级制度森严,权力和责任对等,职级越高,对决策的影响力越大,对决策后果的责任也越大;二是组织内部权力距离大,在决策过程中,“一把手”的意见占主导地位,可能对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预算参与积极性有负面的影响。因此,职级高的个体无论是预算参与的主观需求,还是客观实际均应高于职级较低的个体。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预算参与度与管理者的职级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3. 组织分权与预算参与度。

在组织分权的情境下,管理者对预算的决定权更大,在预算目标设定过程中能够起到更大的决定作用,参与可能带来的利益自然导致更强烈的参与愿望。因此,分权的组织环境决定了管理人员需要更大程度的预算参与。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分权与参与预算交互作用会产生高绩效,Gul等(1995)研究认为,在高度分权的条件下,参与预算与绩效正相关;而在低度分权情形下,参与预算和绩效负相关。说明了在分权状况下,加大预算参与度是取得高绩效的客观需求。因此,组织分权对预算参与度有正向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预算参与度与组织分权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4. 预算强调与预算参与度。

预算强调是指预算指标在管理者绩效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即在整个绩效指标体系中的比重,预算强调的程度越高,管理者自然更重视预算指标的作用,更愿意积极参与其中,以争取对己有利的指标。国外大量实证研究的结论也从侧面佐证了预算强调与预算参与度的关系。在预算强调程度不高的情形下,参与预算对绩效有弱的正向作用;而当预算强调很高时,提高预算参与度对绩效有的正向影响(Brownell,1982;Hirst,1987)。因此,当预算指标在绩效评价中的重要程度较高时,预算指标与管理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则其预算参与的积极性越高。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预算参与度与预算强调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5. 外部竞争程度与预算参与度。

组织外部环境的状况可以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两个维度进行描述,而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企业所处外部竞争状况所决定。当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激烈,则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越大,要求企业赋予直接接触环境的一线经理和员工更大的相机决策权,客观上决定了对预算目标的设定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外部环境对于参与预算的程度以及对参与预算与绩效的关系均存在影响,Chong、Eggleton和Leong(2005)研究认为,外部市场竞争越激烈,预算参与度与业绩、工作满意度就越正向相关。因此,外部环境的竞争程度越高,管理者的预算参与度就越高。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预算参与度与外部环境竞争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 研究过程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对某国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问卷调查所得。该国企集团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规模庞大,下属机构众多,其分(子)公司约有50余家,能满足实证研究所需的样本量。共发放问卷161份,涉及该国企集团的32家分(子)公司,回收问卷161份,其中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为98.8%。调查对象的结构分布:男性占93.1%,女性占6.9%;40 岁以上的占79.2%,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占62.3%。

2. 变量测量。

本文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变量测量,问卷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职级,年龄、学历,以及所在企业规模等。第二部分:相关变量的测量,包括预算参与度、控制点、组织分权、预算重要性、外部竞争程度等,研究的问卷均根据国内外文献中使用过的问卷修订而来,在经过预调查后,通过因子分析再次进行删减和调整,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能够符合实证研究的要求。

3. 实证分析结果。

(1)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表1给出了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除外部环境竞争状况与预算参与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它因素与预算参与度的相关性均显著。而各影响因素之间除经营分权与控制点之间存在微弱相关之外相关性均不显著,解决了下一步回归分析时的共线形问题。

(2)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预算参与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预算参与度作为因变量,以控制点、职级、分权程度、预算强调、外部竞争状况为自变量,并以参与者个体的年龄、和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控制点、职级、分权程度和预算强调对企业集团分(子)公司管理层的预算参与度均有正向的影响,外部竞争状况对预算参与度的作用不显著。

四、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分别选择控制点和职级作为研究预算参与度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控制点代表的内部的心理特质对行为的影响因素,而职级代表的是外部角色规范影响行为的因素。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越是倾向于内控的管理者,其预算参与度越强,假设1得到支持;该结论的管理意义在于,企业对管理层的选聘应强化心理特征的测试,本文虽然研究的是预算问题,但从中也能反映出一般的管理问题,内控型的个体可能更愿意积极参与决策,更能胜任管理岗位。同时,实证研究的结论也支持假设2,即预算参与度和个体的职级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职位相对较低的管理者在预算参与程度较低,而参与的本质要义在于让职级较低无决定权的管理者能积极为决策贡献其知识与信息。因此,国有企业集团需要改变已有的管理体制和决策模式,变“一言堂”为集体决策,为包括参与式预算在内的所有参与式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否则,参与将异化为“伪参与”,无助于管理的改善。

集团内部的分权状况是企业组织结构特征的重要因素,其决定了下属分(支)公司对于预算目标和指标的设定的自,是影响预算参与度的组织层面的因素。本文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分权程度对预算参与度有正向的影响,验证了假设H3。这一结论说明了国有企业集团内部适当分权有利于调动分支公司管理层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国企集团在管理实践中应改革过分集权的现状,注重适当分权,尤其是在经营方面的分权,对于提升预算参与度和参与预算的效果都是有所裨益的。企业在分权的情境下,使用何种指标控制和考核分支公司的管理层就成为关键的问题,本文研究结论显示,考核指标中预算指标的成分越高,预算参与度就越高,预算考核的利益导向是影响管理者参与预算的重要因素,假设H4得到支持。

根据权变管理理论,企业管理方式应与特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外部环境的竞争状况对预算参与度的重要因素,但本文的实证研究的结论却表明外部环境的竞争状况与管理者的预算参与度不相关,即假设H5未能得到支持。该结论从一个侧面说明国有企业对市场竞争状况尚不敏感,国有企业应努力从产权结构、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改善,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唯有如此,市场压力才能作用于管理方式的变革,从而加大预算参与度。

参考文献:

1. 斯格特. 组织理论.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29-86.

2. Brownell, P.A Field Study Examination of Budgetary Participation and Locus of Control.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2,(10):766-777.

3. Gul,Ferdinand A., Tsui,Judy S. L., Fong,Steve C. C. and Kwok,Helen Y. L. Decentralisation as a Moderating Factor in the Budgetary Participa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Some Hong Kong Evidence.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1995,(98):107-113.

4. Hirst, Mark K.. Some Further Evidence on the Effect of Budget Participation on Managerial Performance.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7, 12: 49-56.

5. Chong, Vincent K., Eggleton, Ian R.C.and Leong, Michele K.C. .The impact 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budgetary participation on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 a research not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005,(3): 115-133.

6. 李斌.关于集团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7. 王晓林.基于战略的预算管理探讨.财会月刊,2008,(21).

8. 李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微.财会月刊,2009,(17).

9. 陶能虹.商业银行预算管理技术支持体系研究.金融论坛,2009,(2).

10. 曹涛.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预算管理.当代经济,2008,(2).

11. 张培尧.国有资产管理委托论思考.法治研究,2009,(5).

12. 马海玲.企业预算管理探析.财经界(学术版),2009,(1).

13. 刘光军,张艳.建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设计.财会通讯,2009,(20).

14. 陈湘州.理论视角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研究.湘潭大学,2008.

15. 李啸豹.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湘潭大学,2009.

16. 周敏.基于中小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0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组织理论视角的预算管理系统研究”(项目号:10YJC790157)。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盈余质量;委托理论;信号传递理论

一、引言

2001年以来,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等大型国际公司相继爆出假账丑闻,而且愈演愈烈,这不禁给当局监管部门敲响警钟。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美国国会于2002年颁布了SOX法案,法案的第302条款和第404条款都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了相关要求。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出现了一系列因监管不力带来的会计造假案件,从而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于是我国上交所、上交所于2006年先后公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财政部会同证监会等于2010年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一一组织框架》等18项应用指引等等。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正在由自愿性披露逐渐过渡到强制性披露阶段。究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否与盈余质量相关,国内外大量的学者进行了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本文将对这些文章进行综述分析。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相关性实证研究综述

(一)委托理论的实证验证

委托理论告诉我们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质量。从而基于委托理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盈余质量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主要是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前后盈余质量的比较分析。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后,Cohen(2005)研究了2078家非金融企业在SOX法案颁布前后的盈余质量,发现在SOX法案实施之前的年度,这些企业的盈余管理处于增长趋势,而在SOX法案实施之后,盈余管理处于下降趋势。Bedard(2006)分析了SOX法案中302与404条款下对内部控制的要求,对披露当年的可操作应计利润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当年,管理层较大地转回过去年度的应计利润,在缺陷披露之后盈余质量水平有所提高。在我国,张军等(2009)通过对2007年上交所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要求披露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之后,上市公司的应计利润显著降低。

(二)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验证

与委托理论不同,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主要主要从事于盈余质量较高的公司是否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早在上个世纪国外就已经开始有学者进行相关的研究,当时国外的研究是基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角度来进行的。Ragahunandan和Rama(1994)对Fortune中的100家公司年报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公司中80%都提供了的某种形式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从而他们认为财务状况健康的企业较其他企业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我国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李明辉等(2003)通过研究发现大多公司缺乏自愿披露内控信息的动力,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蔡吉甫(2005)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显著受到公司自身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三、未来的展望

(一)盈余质量:可靠性、相关性

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盈余质量的说法不一,如强调盈余的可靠性而忽视决策相关性、或强调盈余的现金保障性、或强调盈余的现金保障性和持续发展能力、或强调盈余的决策相关性而忽视可靠性。学者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选用的来代表盈余质量的指标多样化。有人用盈余反应系数、有人用盈余持续性和预测价值,更多的使用应计项目来作为盈余质量的指标。但是什么才是盈余质量,究竟是真实性更为重要,还是相关性更为重要,这需要学者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二)进一步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影响机制

虽然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理论上也得到了验证,但是从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来看,委托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的因果关系并不相同,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的实证研究会得到不同的因果论证的结果。从而对于两者之间到底是怎样影响的,这两个因素究竟谁是因谁是果,目前在实证领域还没有得到大量的验证。未来,学者可以在这个领域继续发展,形成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相关性的系统的影响机制理论。(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Cohen,D,Dey,A.&Lys,T.Trends i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 announcements in the pre- and post-Sarbanes Oxley Periods[J],Working Paper,2005

[2]Bedard,J.Reported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Earnings Quality[J].Working Paper,2006

[3]K.Raghunandan,D.V.Rama.Management reports after COSO.Internal Auditor[J],1994(08)

[4]张军,王军只.内部控制审核与操纵性应计项一来自沪市的经验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02)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11

目前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为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特征和公司财务状况三个方面,此三方面的研究为传统的公司层面所表现的硬因素。本文着重梳理研究较少的隐性软因素,诸如高管风险意识、经营理念、管理哲学与价值观等。

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公司治理结构越是完善,则内部控制越好。具体的,法人治理结构越健全(Doyle et al.,2007),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高、成员构成越合理(Krishnan,2005;Yan,2007;Hoitash,2009)、内部审计机构的运行效率越高(张颖、郑洪涛,2010),股权结构越合理(吴益兵,2009;张颖、郑洪涛,2010),财务报告质量越高(程晓陵和王怀明,2008),管理层越重视(张继德等,2013),则内部控制越有效。

既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密不可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组成部分之一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不言而喻。加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明确表明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这就为本文研究管理层即高管团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二、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特征

国内外学者发现,公司业务的复杂程度(DeFond,2002;Ge、McVay,2005;林斌、饶静,2009)、公司规模(Ge、McVay,2005;Doyle et al.,2007;Rice et al.,2011;朱荣恩等,2004)、公司的上市年数和成立时间(Doyle et al.,2007;林斌、饶静,2009)、公司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郑石桥等,2009;张继德等,2013;张颖、郑洪涛,2010)等都对内部控制有一定影响。

三、内部控制与公司财务状况

Ge and McVay(2005)的研究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则其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越小。Doyle et al.(2007)、林斌和饶静(2009)、张颖和郑洪涛(2010)等的研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越好,其内部控制越有效。

企业高管的风险意识、经营理念以及决策能力等都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反映在公司财务状况之上。因此,高管特征应当是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之一。

四、高管特征

由于高管团队与组织战略以及组织经营结果的潜在联系,其在管理学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于高管背景特征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高层梯队理论”(Hambrick、Mason,1984)的拓展和深化,该理论以年龄、性别、任期、学历、工作经历等作为高管心理特征的替代变量,研究其对高管行为选择、公司绩效等的影响。之后的许多研究也发现了高管团队特征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Michel、Hambrick,1992)等的研究。一系列的经验性研究表明,企业高管团队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受到高管人员制定战略的能力(Brockmann、Anthony,1998;Knight、Pearce、Sminth、Olian,1999)和战略决策过程以及相关因素(Amason、Mooney,1999;Smith等,1994)的影响。高管人数的多少对组织业绩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团队资源的多少取决于团队人员数目的大小。而团队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团队成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方向、职业经历以及文化背景等特征上的差异程度,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组织的业绩水平(Elron,1997;Haleblian、Finkelstein,1993等)。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人口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任职期限以及教育和种族等因素,对工作业绩结果的影响,例如对高层管理者离职的影响(Wiersema、Bantel,1992)、主管对下属业绩评定的影响以及招聘人员对候选人的评价(Graves、Powell,1995)以及员工与组织的结合度的影响(Tsui等,1992)等。在企业的高层管理层面,高层管理者在人口特征方面的差异程度被认为是反映了企业管理资源的安排,而这将影响一个企业的战略结果。比如说,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相似或差异程度可以通过其决策过程影响到组织的绩效

(Simons,1995;Hambrick,Cho、Chen,1996)。类似的原理,团队内部的差异也有可能提高决策过程质量,带来组织创新(Bantel和Jackson,1989)。因此,一些学者建议采用工作轮换和产业间联系的方法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差异性(B urck、Steensma,1998),以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

从现有的文献看,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从公司主体角度来进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诸如组织架构、规模、业务复杂性等显性硬因素,鲜有文献关注对内部控制实施具有主导作用的高管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探讨诸如风险意识、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及价值观等隐性软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从与高管背景特征相关的研究来看,也少有直接研究高管背景特征与内部控制之间关系的文献。

参考文献:

[1]姜付秀,伊志宏,苏飞,等.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J].管理世界,2009(1):130139

[2]袁萍,刘士余,高峰.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与公司业绩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6(6):2332

[3]张继德,o佃波,孙永波.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8):179180

[4]杨有红.论内部控制环境的主导与环境优化――基于内部控制系统构建与持续优化视角[J].会计研究,2013(5)

[5]孙敬水,孙金秀.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5(3):6465

[6]程晓陵,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审计研究,2008(4):110111

[7]向永平.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6):4445

[8]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28

[9]李小燕,田也壮.持续改进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标准的研究――基于组织循环理论的分析框架[J].会计研究,2008(5):4652

[10]张平.我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1]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4854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范文12

关键词:公司特征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一、引言

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保证财务报告质量,防范企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一系列会计丑闻的出现,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Sarbanes-Oxley Act(萨班斯法案),这一法案的出台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促使内部控制的改进,同时也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是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自愿性到强制性的标志。2006年,我国先后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分别针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目标、框架、内容和信息披露方面做出了规定,要求两地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及注册会计师对自我评估报告的审核评价意见。由此,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从自愿阶段进入到强制披露阶段。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监管机构只是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而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IPO除外)尚属自愿披露。在学术界,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主要表现在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则、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内部控制评价及审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等四方面(吴国萍,蒋丽霞,2009),而关于影响因素方面,主要涉及到公司治理(包括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兼任、委员会设立个数、监事会会议次数、独立董事比例、国有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等)、审计情况(包括审计意见、审计中介、审计质量等)、上市情况(包括上市地点、上市年限、再融资要求等)、公司状况(包括公司规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成长情况等)以及违规处罚等多个方面(张瑶,2008;林斌,2009;李少轩、张瑞丽,2009;杨有红、陈凌云,2009;方红星等,2009;陈艳等,2009;张颖,郑洪涛,2010;宋晓文,2010)等,本文则是根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理论,及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特征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所称的公司特征主要从盈利能力、财务标杆、流动性、是否聘请四大会计事所务审计、是否同时发B股五项因素进行分析。而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很多学者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来衡量。这种方法首先根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项目构建评分表或披露项目表,依据其详细程度和是否披露进行打分,然后加总得到各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数作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或者,将各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数除以最大可能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项目得分之和,得到各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但自从内控自评报告作为强制披露的以后,尤其是近两年,所有的上市公司几乎都按照要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披露,公司间的披露差异在减少,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采用虚拟变量的方法,即若公司同时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则用1表示,若没有,则用0表示。并选取了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650家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信号理论(Signaling Theory)认为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为了与经营业绩差的公司区别开来,经营业绩好的公司会选择自愿披露,信息披露也会更加频繁(Foster,1986;Miller,2002)。即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就有较强的动机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当公司的盈利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公司治理结构就会相对完善,内部控制也相应健全,就会积极地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因此提出:

假设1 (H1):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披露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建设、各部门协调考虑。财务杠杆大的公司表明公司负债偏高,公司还债压力大,有较高的财务风险,因此,没有更多精力及资金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也无动力申请注册会计师提供鉴证报告。因而提出:

假设2 (H2):上市公司的财务标杆与内部控制披露存在负相关关系

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其流动比率表现就大,有充分的流动资金进行内控建设,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显示其资金的安全性, 增强债权人的信心, 吸引更多的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因此提出:

假设3 (H3):上市公司的流动性与内部控制披露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一般认为,四大会计事务所客户多,更具独立性,其外部监管的约束力也更强,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要求更严格,所出具的报告更准确,更可靠。如果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事务所为“四大”,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就会越详尽,质量也会较高。因此提出:

假设4(H4):聘请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上市公司更有意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同时发行A 股和B股的公司由于所适用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与仅发行A 股的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可能导致信息披露水平的不同。若上市公司同时在不同地点上市,为了保证不同市场相关利益者对等的信息知情权,上市公司必须按照准则要求的披露相关信息。 如果依据我国准则来评价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则其必然表现出更多的内部控制披露倾向。因此提出:

假设5(H5):同时发行B股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依据上述假设,可以初步地估计公司特征相关变量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方向,见(表1)。

(二)样本选取 本文以2009年在深市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并从中剔除以下样本:金融、保险行业上市公司(行业差异十分明显,导致信息披露的内容存在显著特殊性);股票特别处理和特别转让(分为ST和*ST)的公司(由于股票的流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所得相关披露信息结果将大打折扣);数据不全的公司;2009年上市的公司(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已聘请会计事务所对内控进行审核,年报可能未经鉴证,因此,这类公司特殊,从样本中剔除)。剔除以上样本后确定的研究样本为650家,所选的样本行业分布情况如(表2)。对650家公司进行统计发现: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根据要求公布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而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只有297家,占公司总数的45.69,不到公司样本总数的一半。

(三)变量定义 因变量与自变量选择与定义如(表3)所示。在这些变量中,盈利能力、财务杠杆、流动性、是否同时发行B股数据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是否聘请四大会计事务所信息来自于深交所上市公司年报及公告。

(四)模型建立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公司特征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产生的影响,本文以内部控制披露水平为因变量,以公司特征的五个要素为自变量,构建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1: IC =β0+β1ROA+β2DEBT+β3CURRENT+β4AUDIT+

β5AB+ε

各具体变量定义及其衡量参照(表3)。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4)反映了样本上市公司相关变量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2009年年报中样本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IC)的平均值为0.46,样本均值占最佳披露水平的比例为46%,没有超过0.50,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意愿并不高; 盈利能力分析净资产收益率(ROA)最低为-75.41%,最高为37.39%,均值为4.31%,说明企业间经营业绩差别很大,平均盈利能力还不够高;财务杠杆(DEBT)也反应了两极分化情况,最低1.77%,最高为126.24%,而均值47.24%,说明多数上市对财务风险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平均负债水平控制较好;流动比率平均值接近2,说明上市公司流动性处于正常水平,有一定的偿还短期债务能力,且不同公司间差别很大,这可能跟行业的差异也有关系;而样本公司中选择聘请四大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只占4%,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样本公司也只有5%。

(二)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了逐步回归(stepwise)的方法对模型1进行了回归分析,变量选取按照默认的标准,即F值的概率值小于0.05时进入,大于0.10时剔除。最终得到的回归模型如下:模型2:IC=β0+β1 ROA +β2 DEBT +β3AB+ε

模型2的多元回归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方差分析的检验结果F=16.916,p<0.001,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全部自变量来分析内控水平的多重回归模型与数据拟合度较好;t检验结果三个自变量的t值分别为-3.499,3.152,-3.053,P值分别为p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分析发现,目前上市公司均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较为详尽地披露了内部控制自评报告,而鉴证报告对外披露的比例占到45.69,说明多数公司并无意愿对其内部控制进行审核鉴证并对外披露,这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另外也和公司内部控制本身有效性较弱有关系。影响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公司特征有:盈利能力、财务杠杆、是否同时发行B股。其中,盈利能力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而盈利能力则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可能是因为盈利能力好的公司也有较强能力承担内控建设及信息披露等相关成本;财务杠杆、是否同时发行B股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这与公司财务风险大,受B股市场拖累等因素有关系。而公司流动性与是否聘请四大会计事务所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并无显著关系。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上市公司应该努力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要适度负债,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以建设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促进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监管部门应采取措施鼓励上市公司自愿进行披露,应尽快出台B股改革方案,使其真正实现融资功能。

参考文献:

[1]宋绍清、张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 财会通讯》2008年第10期。

[2]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3]李少轩、张瑞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财会通讯》2009年第3期。

[4]杨有红、陈凌云:《 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会计研究》2009年第6期。

[5]方红星等:《公司特征、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6]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审计研究》20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