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模式的来源

经济模式的来源

时间:2024-02-07 14:36:30

经济模式的来源

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管理模式;交融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2-0018-02

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循环经济发展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关键因素受管理制度与管理体制的影响很大,发生了由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转变,企业管理由传统的微观管理转移成间接管理上的宏观调控,所以我国的宏观调控进一步实现了独立式的依附转变由低至高的独立效率模式,随着非制度因素的浮现,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呈现出新的变化。

2 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变迁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的管理者根据企业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组织、指挥与激励等方式上的统一管理,将企业系统管理化指导、控制方法、企业管理组合的领导风格、企业的激励制度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相关信息资源,进行高质量、低成本的快速转换,以满足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与效益,尽早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结构模型与支撑模型,诸多的要素在企业的管理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互动,会有效的促进企业管理的管理进程,使企业能够良性协调的发展。

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根据现论的发展进程可将企业管理分为:传统的理性管理阶段、非理性的管理阶段、非理性与理性融合的管理阶段、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组织管理阶段。

2.1 传统的理性管理阶段

主要侧重管理职能与组织方式等效率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生产技术、管理进程、管理机构等公式化的处理,逐步实现企业的目标与效率。

2.2 非理性的管理阶段

强调企业的宗旨、信誉、价值准则、规范要得到充分的运用,注重软性的管理因素,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培育提高企业职工的凝聚力。

2.3 非理性与理性融合的管理阶段

主要强调企业管理制度的组织、文化、流程、制度等方面的创新,特别注意理性化管理程序关注度较高的是作业流程。

2.4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组织管理阶段

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是比竞争对手有更好更快的企业技术能力,学习型的员工在工作中可以重新获得生命的意义,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与共同愿望,保证组织能够获取竞争优势。

3 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

伴随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现代科技革命下的科技理论不断进步,对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影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呈动态化趋势,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正处于探索与形成阶段,但是各种管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有明确的目标,影响企业管理制度的障碍逐渐解除,同时,企业管理模式的非制度因素开始上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等众多因素逐渐浮现,中国加入WTO后更为凸显,好比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对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动态产生的影响一样,它是一次全方位、彻底性、革命性的影响。以下是企业对不同管理模式的分析:

3.1 简单的分工管理模式

分工是社会现象进步的标志,也是企业效能进一步提高的重要举措,激烈的经济市场环境下,制造业的企业规模相较于其他规模较小的企业,创造阶段还不够成熟,企业往往会采取简单的分工管理模式,在人事、资金、资产、供应需求、生产与销售方面,企业一般会将这条价值链的运作串联起来。

3.2 综合的分工管理模式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工业经济的深入化发展使分工更加细致,分工的过度化很容易使琐碎的业务流程、增加的管理层级、信息共享遭到阻碍,这会使职工的主动创造性受到消极的影响,从而制约企业内外信息的流通与传播,大大地降低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当市场竞争或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要做的是进行综合分工管理的转化,在综合管理模式中资源与能力是实施运作的重要部分,资源管理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资产与物料的管理、资金财务的计划与管理、信息的管理化、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管理等;能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资源供应、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服务质量及营销等。

3.3 集成整合的管理模式

科学技术信息化飞速发展,现代科技的集成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资源先进性的基础上,企业的模式实现了拓展与升华,集成整合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与可扩展性,经过不断的变化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管理模式,这项管理模式给企业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与想象探索空间。

4 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经济模式

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家与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人口、资源与环境出现瓶颈期阶段的发生率较高,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翻一番,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的总体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加快,富营养化使城市的人口生活处于污染较严重的环境中,空气污染也随之加重,酸雨区的土地占地面积不断的加大,GDP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至少有百分之十八是依靠环境资源与生态资源的提前透支获得,这一系列的现象表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加强建设经济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以便在危急时刻能够及时的解决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超支利用带来的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危害,保证我国的经济社会能够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中。

在人、自然资源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系统中,资源的投入、生产、消费、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资源循环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依赖生态型资源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资源的流动规律,重新构建经济系统,使其能够和谐的纳入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利用中,形成生产的清洁、资源的循环、废旧物高效回收的生态经济发展趋势。以下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时所具备的四项基本特征的分析:

4.1 将资源投入最小化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目标的减量化原则

资源是产业链的输出端,对产品进行的是清洁生产而不是末端治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与原材料的浪费使用,尤其是控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有害的资源,进一步减少为达到既定消费目的而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4.2 将废弃资源最大化利用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目标的资源化原则

把握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要求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的使用或者反复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延长产品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强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率最大化。

4.3 将污染物排放最低化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目标的无害化原则

废弃物同样也是产业链的输出端,在使用完成后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将其回收再利用变成可再利用资源,而不是毫无用处的垃圾,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使废弃物能够成为新的资源能源,实现废弃物多极资源化与资源闭合的良性循环模式。

4.4 将生态环境系统最优化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目标的重组化原则

通过对产业链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产业结构实施重组或者转型,使生态的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网络逐渐形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指针对大量生产的传统产业在生产中消耗大量的废气,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与环境的恶性污染,做出的最优化生产、最优消耗与最少废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自然生态的系统模式,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的组织成一个“资源的再利用—绿色的工业建设—资源的再生利用”的封闭式的物质能量循环反馈流程,实现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的目标,进一步减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与传统的经济模式比,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以下的优势:

(1)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充分的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旧物的任意排放,促进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由“资源的利用—产品生产—污染物的排放”形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而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循环的利用基础之上的经济模式,经济活动组织是一个“资源的利用—产品生产—再生资源的再利用—再生产品的生产”的循环流动过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2)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的一体化的共赢发展模式。传统经济在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经济的增长逐渐实现,同时高采集、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使许多自然资源面临着短缺与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循环经济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催化剂,它使社会生产数量由物质增长型转变为质量增长服务型,同时,循环经济对生产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循环经济不同层面的生产与消费,逐渐发展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清洁化生产,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力度,对区域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利用,实现社会技术体系的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对废弃物产业无害化的处理。循环经济战略模式和基本特征表明,其比传统经济发展更需要创新的技术作为发展载体,同时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发展。

5 结 论

第2篇

关键词: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资源配置

一、 引言

从国际上来看,当下共享经济已经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所发展,T如AAwork,Prosper等世界知名的共享服务共享经济平台已经在人们的工作就业、资金管理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对我国的相关领域产业也是一种带动。国内来看,当下的中国处于经济新常态阶段,L型经济深不见底,想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瓶颈,必须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经济结构转型一直都是当下的热点,众多企业开始拓展其线上服务,受日益开放的经济格局的影响,国内开始慢慢兴起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共享经济平台”,这些共享经济平台开始整合线下闲散资源,用共享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也在给共享经济的发展创造着合适的土壤,积极推动着这种新型经济形式的发展。

二、 理论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于共享经济的研究开展的相对较早,诸多学者都对这个领域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Thomas A. Weber(2014)将共享经济视为一种收益和风险并存的商业模式,并主张市场竞争者应当谨慎涉足共享经济,防止资源之间的错配引起的连锁风险。DG Cockayne(2016)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共享经济模式”的概念,他认为共享经济的关键点就在于其对于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能力,他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模式。Tae Hyup Roh(2016)由共享经济的视角全面分析了当下企业的生存问题,其大致理论思想在于“共享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其理论给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关于共享经济的研究则相对滞后,相关的产业现象出现的也比较晚。

唐清利(2015)探讨了我国打车软件的共享经济模式,分析其运作特点,得出结论认为共享经济是当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非仅仅是一种牟利的手段。汤天波和吴晓隽(2015)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共享经济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性走向,也是“互联网+”的成功范例。郑志来(2016)深刻剖析了供给侧背景下的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了当下共享经济的存在必要性与发展状况,给本文提供了理论参考。

3. 相关概念。

(1)共享经济。所谓共享经济,指的是一种以陌生关系为基础,且出现物品的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物品资源使用权的转出者通常要得到相应的报酬。就其本质来看,共享经济就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济,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资源,让资源拥有者可以借助某些网络共享经济平台将其资源提供出去,而共享经济平台的另一端存在着大量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可以通过共享经济平台来获取资源的使用权,从而解决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

(2)企业价值网理论。由于信息科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创新、进步,传统的企业价值链已经摒弃了原先的简单线性结构,而是慢慢演化为某种网络形态,即所谓的企业价值网。企业价值网就是对过去商业价值链中关键企业能力的一种规整,继而转变为网络化的组织体结构,而且,在企业价值网里,每一个公司都可以被看作是价值网络的一个组成节点。当下,我国最常见的、最具地位的企业价值网是O2O价值网,下文我们将对这一价值网进行分析。

三、 企业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分析

1. 共享经济价值网模型。O2O共享经济平台无法抛弃每个个体的紧密联系与合作。特别是包含了“本土化、社交型与便携性”等创新技术因素的共享经济商业运行模式,必须改革单一化的商业价值链,否则,企业很难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获得互利的收获,更无法顾及到自身的收入、利润。因此,如果要尽最大可能调动每个个体的长处,商家共享经济平台需要提升其开放水平,把O2O共享经济平台打造为更加具有开创性、开放性的商业共享经济平台,充分激励每个个体在此共享经济平台上尽最大可能地展现其长处,对整个商业价值链进行整合,建立O2O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价值网。

因此,不难看出,所谓的企业共享经济价值网模型就是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打破原有的单一化的企业价值链,将其进行资源重新整合,把众多价值链连接成一个互相交织的网络,让所有的资源都在多条价值链中流动,资源的需求者也可以借助价值网充分获得其想要得到的信息,由此一来,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被大幅提高。

2. 共享经济商业模型构建。建立一个共享经济商业模型需要对诸多要素进行考量。经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将共享经济商业模型的构建过程分为“模型创新要素”、“模型框架设计”、“共享经济平台盈利模式设计”、“运营体系设计”、“推广技术设计”这五个主要部分,内容大致概括如下:

(1)模型的创新要素设计。

第一,链接人和物的分散化网络。庞大规模的潜在资源提供方与资源寻求方是共享经济能够合理运行的最基础保证。当潜在的庞大市场规模当量抵达某种临界值时,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能量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分散化的资源网络是共享经济商业模型的基础,这种分散化的网络可以是一种政府规定的交易路径,也可以是市场自发形成的资源拥有者与资源需求者之间的信用链接,无论何种形式,资源的自由流通是共享经济的必要条件。

第二,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的闲置产能得到充分开发。闲置产能的存在为共享经济的存在创造了基础,如果仅仅是存在着分散化的企业价值网络而不存在可供使用的闲置产能,共享经济也无法实现。所谓闲置产能就是资源拥有者手中暂时闲置的资源,或者是其资源的最大价值没有得到开发,这种价值可能是时间、空间、物件等等。对于资源拥有者来讲,只要其存在闲置资源,就可以以一个相对较低的边际成本将其资源的使用权转让出去,同时其获得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第三,社交化。以往的电商是一种商业主导的经济模式,商家用互联网商品与服务的相关资料,资源需求者在线上通过支付共享经济平台取得商品或者劳务,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不具备分享意见和点评感受的欲望,消费者之间的交流较少。然而,在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下,消费者是可以进行互动的,消费者的登陆ID也相当于其社交ID,使消费者之间进行心得与体验的分享成为可能。此外,企业还可以由此进行“口碑营销”,借由共享经济平台传播自己的口碑,当自己的口碑达到一定数量时,即便企业自身不注重市场份额的建立,庞大当量的新用户也会不断进行消费,拉动企业的成长。

第四,信任机制的建立。由于共享经商业模式的建立基础是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经济交易,因此,必须要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信用机制。通常来讲,共享经济商业共享经济平台的个人账号与个人私密信息是相互连接的,进入共享经济平台需要消费者进行登录与支付操作,共享经济平台也由此得到了每一位消费者的个人资料、社会关系网络,因此,信任机制的建立是共享经济平台及其必要而且重要的部分。

第五,开放性、包容性与共同性。O2O共享经济商业活动共享经济平台不仅仅是链接消费者与商家的中介,其可扩展的“插槽”也是庞大的,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消费者,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潜在的资源提供者,经济价值的传递也不光是资源提供者与商业共享经济平台之间,而更多的是一种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传递。

第六,移动化、数字化。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不可能脱离互联网这个共享经济平台,而且还要充分结合定位技术、支付技术等当下时兴的创新性科学技术。消费者提供出自己的定位,在其周边获得共享经济平台资源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也能够通过共享经济平台寻找近处存在潜在需求的准消费者。

(2)模型框架的构建。本文通过对O2O共享经济平台下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价值网中每个组成部分开展研究,建立出了O2O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基本价值网模型。在这个基础之上,分析该商业模式的各大创新因素,理顺每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商业关系,建立了基于O2O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总架构。该架构以O2O共享经济平台为中心,一端连接着用户或资源需求者,另一端连接着商家或资源的需求者,综合考虑社交共享经济平台、评级分享与推荐共享经济平台、信用机制、优惠获取等增值服务这些因素,在支付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共享经济基本运营体系(模型构架具体如图1所示)。

(3)共享经济平台盈利分析。O2O共享经济平台是有盈利性的,对于资源提供者来说,共享经济平台为其提供了资源的场所,对于资源需求者来说,共享经济平台为其带来了获得资源的渠道。因此,共享经济平台应该获得相应的收益或盈利。共享经济平台盈利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概括为“共享经济平台服务费”、“共享经济平台推广费”和“线下户外收入”这三个部分。

首先,共享经济平台服务费。这是共享经济平台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O2O共享经济平台中,资源提供者与资源需求者每一次完成交易,共享经济平台都会对该次交易收取一部分额外费用,基本全部用于共享经济平台的运营管理与日常维护。

其次,共享经济平台推广费。这类共享经济平台依靠自身积累的大量客户,凭借流量优势,通过广告租金的形式来创造收入。

最后,线下户外收入。共享经济平台提供商还能够通过线下展板的方式来获取收入。例如,提供共享住宿业务的Airbnb公司通过加入Airbnb的个人在家外家内的宣传提升了自己的广告效应,这样即减少了广告费用,又能明确营销的目标人群和受众。

(4)运营体系设计。企业运营是企业至关重要的管理环节。共享经济平台的运营有着其特殊性,其体系设计大致包括“互动营销”、“移动互联网营销”等方面。

第一,互动营销。当今的社会化信息网络的健全意味着信息透明度与可获得性的提高,消费者对任何商品或者服务的评价机制也逐渐演变为一种“双向互动”过程。

第二,移动互联网营销。随着各类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消费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年青一代用户,都选择在手机终端进行在线商品交易。而共享经济商业平台作为线上线下商业结合的最有力工具,自然要选择最为有效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商家将平台开发成为移动终端APP,消费者可以通过在APP上注册账号来进入平台;平台与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进行合作,方便资源需求者和资源提供者进行交易时的资金划转;资源提供者也通过注册用户的方式将其资源在共享经济平台上,如此一来,交易效率大幅提升。

(5)推广技术设计。

第一,基于社交网络和移动共享经济平台的推广。社交性,移动性,是O2O下的共享经济商业活动的一大特征,所以通过移动商务共享经济平台和社交网络可以进行有效的商业推广。利用这种传播途径,既能减少成本,又能提升知名度,效率极高,还有现在很流行的明星效应(社交网络营销,比如微博,明星与网络自媒体的宣传)。

第二,基于促销激励的推广。当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或者一个新的应用出现时,为了获取首批用户和潜在用户群,必须考虑价格这个敏感要素。适量的进行电子优惠码类型的促销,能够扩大用户规模。对于客户的激励是企业应该谨慎考虑的问题,所谓“饥饿营销”就是一种激励,但是在共享经济平台下,客户更需要的是一种优惠性的激励。

四、 总结

当下共享经济已然成为了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新型经济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者的出现,更多的共享经济平台将会被创造出来,更多的资源将会被有效配置。

本文对当下的共享经济进行了概念性的论述,探讨了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型的构建。虽然文章的文献参考不够详实,理论分析过程略为浅显,但是仍然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或分析思路可以为该领域的其他学者开展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与借鉴。

当下的中国依然按照稳定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经济,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改革。各类产业都纷纷进行了转型,淘汰掉传统模式中不适应现在发展节奏的因素,建立、开发更加先进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进而适应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共享经济模式会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引领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唐清利.“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8).

[2] 汤天波,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2015,(12)

[3] 郑志来.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6).

[4] 彭岳.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以互联网专车为例[J].行政法学研究,2016,(1).

[5] 杨帅.共享经济类型、要素与影响:文献研究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16,(3).

[6] 李麟,冀相豹.共享经济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新金融评论,2015,(10).

[7] 齐永智,张梦霞.共享经济与零售企业:演进、影响与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16,(7):23.

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能源公司;财务管理;会计

在科学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一种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那就是知识经济型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运用高科技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技术,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完全符合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活力。具体的知识经济性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我国的企业要在前行的过程中,积极践行这种管理发展模式,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中进行具体的实践,进行深入的知识经济模式的改革,促进企业的繁荣发展。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一种建立在高科技知识技术的基础上新兴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经济模式。在能源公司中发展知识经济模式,可以帮助转变其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能促进能源公司优化其生产经营结构,对其管理方式与管理模式进行完善[1]。传统的能源公司在其发展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属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要求通过不断提升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最开始出现于经济、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构建其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度开放的信息结构以及有序的维护决策。在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二、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现状

在我国上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中,能源经济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各类能源的总含量在持续减少,而过度的开发自然能源也使得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涌现出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表现得越来越尖锐,这就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反思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由于同一时期内,爆发了科学技术革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技术,这也就使得知识经济逐渐能够取代能源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2]。能源公司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积极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加强其内部管理。首先,就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与规划,尤其是要对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调整。大多数的能源公司尚未建立与知识经济匹配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制度,还处在传统能源经济会计与财务管理到知识经济会计与财务管理模式的过渡时期。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传统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资源竞争转变为知识、技术和管理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煤炭、矿产等有形资产,而是进行无形资产的竞争。能源公司实现从有形资产竞争向无形资产的竞争转变,也是实现其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在能源公司的传统经济发展中,会计对煤炭、石油等有形资产进行计算,并对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开发价值进行评估。而在知识经济下,要求能源公司的会计能够对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如煤炭开采技术等进行计算,从而促使能源公司实现转型。但是在实践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能源公司仍旧采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模式,对公司内的无形资产进行计算和评估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不能对重置成本进行合理的评估。所谓重置成本,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概念,就是指购置同等价值的资产所需要的资金。能源公司在其传统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中,更加注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入进行评价与评估,但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不能对其无形资产,如技术等,进行证券业的评估,会计和财务管理信息存在滞后性和失真性,不能推动能源公司的转型[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也出现了较大的变革与革新,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为了能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能源公司在其发展中,要积极的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型与管理方法,加强会计与财务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求能源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树立起风险和信息理财观念。在传统的能源公司的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中,其计算主体是物资和货币,主要对能源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等方面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中涌现出一大批新的交易模式,因此,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风险,能源公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起良好的风险观念。这是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衍生出来的能源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4]。其次,在知识经济模式下,要树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当前市场中的竞争更加激烈,能源公司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在其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开发出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知识价值的项目。同时,这也向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其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树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处理好公司内部的财务关系,并能同其他的企业建立起良好的财务关系,避免出现财务纠纷等问题,这不仅容易造成能源公司的财务损失,也会影响企业形象。最后,在日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人本化与知识化的管理理念。在能源公司中建立起将债、权、利三者有机结合的财务管理运行模式,并根据能源公司的发展实际,建立起与之相符的奖惩制度,对会计和财务管理部门中在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及时进行奖励,对于给公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乃至公司发展带来损失的员工,要进行严肃处理,视情节严重程度,可以处以罚款与辞退等不同的处置方式。

三、知识经济模式下能源公司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发展前景

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经济能够实现绿色、科学、可持续发展,就要将知识经济模式推广和发展下去。能源公司要紧紧抓住发展中的机遇,及时的优化产业结构,进行经济转型。能源公司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也要集合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建立对能源公司的知识资本为中心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制度。能源公司要认识到,实现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化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要对其自身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视,及时的发现在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借鉴一些成功转型的能源公司的知识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开展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时,要积极的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管理模式,突破在传统的能源公司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局限性[5]。要求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能源公司,在开展其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时,其会计制度是将物质资产和货币作为其工作的服务对象的,把保障和提升业主的经济利益作为其工作的目标与宗旨。并且,其开展会计与财务管理,通常是为了实现出资者的利益最大化,并能有效的规避其在经营发展中的风险。要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在能源公司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价值。可以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加强对人力资源价值和无形资产的建设。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将加强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建设,作为能源公司发展的重点内容,可以有效地加强能源公司发展的创新性、灵活性等。在会计与财务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时,要求其能建立在将知识等无形资产作为价值中心的基础上,提供更加多样化、全面化会计信息,能够更加科学的反映在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促使能源公司积极优化其生产经营结构,从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且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能源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更加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宣传。这就需要我国的能源公司及时转型,积极转变经济模式,加强其内部管理。根据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和财务管理进行调整与规划,将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应用于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促进能源公司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雪.论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J].企业导报,2012(5).

[2]刘海娟.试论知识经济下能源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1).

[3]孟立革.试论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和财务管理[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6)

[4]狄方馨.知识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11).

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内容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再次说明,详细地阐述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管理过程等。只有全面地掌握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涵以及相应的外延内容,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有效地为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建议。

1.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以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代表,直到1990年,英国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著作《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第一次只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循环经济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了这一经济概念,同时给予了我国的相关定义。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容研究

2.1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明确了其发展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

从提出的背景来分析,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和国外的并不一样。在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提出的主要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由于我国物资匮乏,物资发展陷入了瓶颈;第二个是由于我国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在这两个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让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进一步符合我国的特色国情,将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归纳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当中去。第一,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不应该也不能完全抄袭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避免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迈向极端;其次,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应该同我国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分阶段地进行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阶段应用科学对应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循环衍生、资源节约以及轻负荷经济发展,是我国处理并且解决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2.2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体制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构建相关法律以及法规。循环经济管理过程中,法律支持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大有帮助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日本就做了极好的示范。日本从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3个层面制定了循环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全方位系统地对循环经济管理进行监督,通过相应的监督工作对循环经济模式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提升。

2.3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需充分发挥我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让循环经济管理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市场,以市场为驱动才能有效地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建立符合经济市场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让市场中经济体自觉地循环起来。对于企业来讲,成本以及利润是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需要国家相应政策的扶持。不断强化经济刺激,强化政策性鼓励措施,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模式之一。

2.4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要针对创新技术加大力度,对静脉行业给予足够的关注

任何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循环经济管理也不例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就是经济技术的创新。我国必须在创新技术这方面进行发展,让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及产业,通过我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优势,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最佳创新技术。

2.5 循环经济对以一重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中国一重作为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其上下游关联企业也属于这类企业,因此,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一重不仅在探索企业自身的精益化、可循环管理模式,也引导上下游企业走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工业,在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推广的大趋势下,重工业面临的并不是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如何适应这一模式并不断发展。因此,相比较其他行业,重工业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企业自身的节约化,精益化的管理;二是清洁能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引入,如风电、核电的推广与发展,垃圾焚烧产业的创新与探索;三是对整个产业链集中高效地管理和安全可靠地运行。如,偏远分散的大面积风场获得的能源如何高效并网,核电设备对民生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制造运行规范。这都不是单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层面能独立完成的,只有整个重工业经济产业链整体联动,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在“古老”的重工业得以推广,使其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模式分析 省域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类型

一、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

1、模式概念。模式(Pattern)一词指涉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是指由多个相关因素或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复合系统及其运行方式,是被加工后的一种范式,一种可模仿、推广或借鉴的一种相对固定的运行方式。它不同于在约束和假定条件下通过数理方法形成的数理模型。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对其运行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模式分析方法是一种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通过把事物及其运动方式进行理论概括而进行思维的一种方法,它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概括的说,模型是忽略掉了它所描述或解释的原型(特定事物或现象)中的次要特征,而突出原型的本质特征,以使人们把握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特定事物或现象,并运用概括出的模式范畴来解决实际问题。

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来看,模式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固有思想。模式的中文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的思维方式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角落,包括哲学、法律、医学、兵法、体育、文学,直到我们行为处事的方式。例如孙子兵法中,充斥着各种模式。孙子说,至于死地而后生,就是一种战争模式;三十六计,条条都是战争模式,而走为上计,则是讲:在诸种模式中“走”这种模式是最好的策略选择;甚至空城计,都可以讲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的战争模式。

模式分析方法现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中。在政治学中,人们把西方民主政体的政治体制模式概括为:总统制模式和内阁制模式等。前者如美国,总统有很大的权力;后者如英德,内阁总理或首相有很大的权力,总统或国王更多的是荣誉职位,无实权。在公共管理科学中,人们把政府的公共管理类型在历史上的变迁,高度概括为三种模式转换,也就是从古代传统的统治型模式到近现代的管理型模式再到现代和未来的服务型模式。在经济学中,较早使用模式分析的是二战后的发展经济学家,例如19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初级产品出口模式、工业制造消费品出口模式和国内市场扩张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尤其有名的是世界银行提出的东亚模式。目前模式分析方法已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如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商业赢利模式等。

模式分析方法之所以被人们广泛运用,概括起来讲是因为它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通过对各种事物运动规律的提炼而将它们概括为不同的模式,有助于人们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和环境下参照相应模式来解决或处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就是三十六种模式。二是通过提炼事物的基本特征而将它们简单地概括为不同的模式,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复杂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例如公共管理理论将政府管理形态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高度抽象地概括为:统治型模式、管理型模式和服务型模式。三是面对事物新的发展和变化,而在已有理论不足以解释和解决其发展变化时,通过对其进行模式概括,有助于突破已有理论的束缚,使人们能从思想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例如发展经济家把东亚数国经济发展奇迹概括东亚模式,以及近年来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概括为中国模式,就是因为占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这些国家的发展之迷。

2、省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省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指我国特定省级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它反映的是省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本质性、规律性的活动特征。由于经济发展是多元因素复杂作用的、动态的有机体,且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又是很多周期叠加的结果,所以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是一个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又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进程,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升华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领域既表现出相对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渐进性和渐变性的一面。省域经济以特定的省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省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陈仲伯,2006)从经济运动过程来看,它是由再生产各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的;从经济结构来看,它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比例关系;从发展来看,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动性和不平衡性;从地位上看,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我国国民经济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基础作用,因为全国经济发展状况,从区域空间角度看,即是全国各省域经济发展的综合。

省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仅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特色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有的反映在一个省域经济总体发展方向、路径的宏观层面上,有的反映在特定产业、特定领域、发展方式方法的中观层面上,还有的反映在一个行业、一个增长极点(产品、产地)发展的政策路线、技术路线、市场路线途径选择的微观层面上。因此,研究探索省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化对省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深入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省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目前,对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的研究还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根据经济活动中的要素作用、组织方式、市场依赖等关键性节点,我们对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做以下分类。

1、从资本所有权的角度看,有公有资本推动模式、民有资本推动模式和外来资本推动模式等。古典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就是: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早期的发展经济学据此而“唯资本论”是不正确的,但是没有一定资本的积累,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的。这一道理在省域经济发展中同样成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来源通常具有多元化特征;而资本来源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就一个省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经济,单靠某一种资本是很难实现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实际的情形是只有公有、民营、外来资本共同作用,效力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所不同的只是三种资本的各自作用力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从推动省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本性质,可以将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模式、民有资本推动型模式和外来资本推动型模式。

2、从聚集经济角度看,有中心外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状交织模式、圈层开发模式等。中心外围开发模式即“中心——外围理论”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典型运用。这一模式的实质是区域经济核心区通过发挥其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生产效应等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地位,并通过核心区创新带动扩散区的创新,以核心区的增长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即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具有发展优势的轴线地带,并使产业向增长极和轴线地带集中布局,从而以点由轴及面,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网状交织模式是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是通过加强不同增长极或增长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延长和拓宽发展轴,通过加强不同发展轴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发展轴由直线延伸状态转变为网状交织发展结构,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立体型发展轴网络,从而把全区域各个增长极或增长点纳入一个统一的发展系统中。

圈层开发模式的特征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并根据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城市由内到外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如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等。这种模式通过极化效应造成经济吸引,并通过扩散效应造成经济辐射,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渠道,带动周边次级城市发展及农村城镇化建设。

3、从对区域内外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依赖程度的角度看,有外源主导型发展模式和内源主导型发展模式。不同地区根据其资源禀赋条件和发展环境,对本地区内外的生产要素及市场依赖程度有所差异。采取外源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地区往往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不可移动要素的天赋优势,对外资具有很强的聚集力,外资进入后往往有利可图,这些地区往往利用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业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来推动本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如广东在这方面非常典型。而内源主导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本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身不断增强的经济聚集力完成累积循环,实现后天的分工和专业化及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推动本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其经济具有很强的根植性,如温州就是典型的依靠内源型经济发展起来的地区。

4、从地缘经济的角度看,有珠三角模式、长三角模式等。所谓地缘经济,就是依靠地理区位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蒋年云,2007)地理位置相近的多个行政经济区域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联动发展已成为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增强综合竞争力,不同的省际之间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共同打造超行政区划的共同经济区,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长三角就包括了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的有关地区,目前珠三角也由初期的“小珠三角”扩大到现在的“泛珠三角”区域。这些经济共同区是相关省市通过共同发挥地缘经济优势,从而实现各自发展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泛省际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组建和产业集群打造诸方面极力追求联动协作共同发展,对省域经济及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孝德:模式经济学新探——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选择与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第6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企业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0-0044-04

一、循环经济与企业的主体地位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故而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产品重量轻型化和产品包装简单化。“再利用”(Reuse)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化”(Recycle)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循环化原则属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化”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其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强调从源头上治理问题,而不是末端治理。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三个层次上的。小循环,即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中循环,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循环;大循环,即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宏观上的大循环是发展循环经济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但其实现又是建立在下一级中、小循环基础上的。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因为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主要都是依靠企业来实现的。但在实践中政府往往只注重自身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只有在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建设才能顺利地得到推进。

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达到此目标,企业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那些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行为,企业将会有足够的激励去实施。那么,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是否有利于企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若是,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对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政府制定特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条件分析

霍鲁和辛德尔认为:竞争优势就是一个组织通过其资源的调度而获得的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独特性市场位势。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了其是否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进而决定了其是否能立足于市场。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一般有两种途径: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成本领先指企业在行业中成为成本最低的生产者;差异化指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值得强调的是,决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具有差异性的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自身。笔者将从两方面对企业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竞争优势形成情况进行分析。

(一) 成本领先的条件分析

将企业成本分解为资源成本、生产成本、技术成本和社会成本等四个方面。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是采取传统经济生产模式还是采取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将直接影响到这四种成本的变化。资源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投入的原材料和能源所耗费的资本。企业遵循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根据“减量化”原则,相比传统生产模式,其资源利用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必然降低了资源成本。设降低的成本为ΔC资, ΔC资=资源价格×资源减少量。很明显,在资源减少量一定的情况下,资源价格越高,则企业在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资源成本的降幅越大。生产成本指企业在进行生产时所花费的成本。与传统经济生产模式相比,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由于改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和污染处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从而使其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设降低的生产成本为ΔC生。技术成本指企业为获得新技术而进行技术研发所花费的成本。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建立在强大的技术支撑基础上的,为此,企业必须为其清洁生产、废物再利用和污染处理技术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因此,相比传统经济生产模式,企业的技术成本是上升的,设上升幅度为ΔC技。ΔC技与企业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呈负相关的关系,即企业研发能力越弱, ΔC技的变化就越明显,实施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所带来生产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也就越大。社会成本指企业在产品生产和投放过程中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所形成的成本,主要表现在环境成本。在传统经济模式下,这部分成本由于外部性的原因而完全或主要由社会承担下来。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笔者假设这部分成本得由企业完全承担(当然,这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予以实现)。如此一来,对企业而言,其实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将会减少甚至消灭这部分成本,设减少的幅度为ΔC社。

基于“经济人”与“产品同质”的假设:(1)企业是否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以获得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其依据是严格的成本―收益分析;(2)消费者对传统生产型和循环生产型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认为是同质的,他们没有特别的“绿色”偏好即企业成本领先的先决条件。

设TMC和RMC分别为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采取传统经济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的边际成本曲线,同时也是其供给曲线。当ΔC资+ΔC生+ΔC社>ΔC技时,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成本要低于采用传统经济生产模式的成本,如图1所示。

对图1可从两个角度予以解释:(1)根据MR=MC,企业在传统经济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下的生产者剩余分别为图形SACP*和SBDP*,很明显,当ΔC资+ΔC生+ΔC社>ΔC技时,SBDP*-SACP*=SABDC为企业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下多获取的生产者剩余;(2)当产量相同,如为Q1时,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下的产品供给价(P1)要低于传统经济生产模式下的供给价格(P*)。这两点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当ΔC资+ΔC生+ΔC社>ΔC技时,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下的企业比传统经济生产模式下的企业更具成本优势,符合成本领先的竞争要求。

(二)差异化的条件分析

前面分析中笔者有“产品同质”的假设,现在笔者放松这一假设。采取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企业与采取传统经济生产模式的企业,两者最大的区别即在于是否以“绿色”为核心。循环经济生产型企业遵循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绿色管理、绿色运输至绿色使用,其在坚持利润原则的同时,也很好地兼顾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树立起社会大家庭中负责任的成员形象。传统经济生产型企业则坚持利润最大化原则,在污染的末端治理上也是以投资越少、成本越小为原则,仅仅满足于遵循环保法规的基本要求,甚至努力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实施被动式环保策略。两相对比,循环经济生产型企业不仅凭借先进的绿色化技术推出差异化的绿色产品,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绿色竞争力,占据了竞争优势;同时由于承担起保护资源与环境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由此也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已能够体现出来,因为面对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企业显著地占据了竞争的优势地位。但是,在国内市场,这种差异化的“绿色”特点在现实中能否真正地成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还必须取决于两个条件:(1)这种差异化是否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2)如果消费者认同,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鉴别绿色产品(企业)与非绿色产品(企业)。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与绿色企业的认同与否是建立在其环保意识的基础上的,消费者环保意识越强,其认同感则越强,其支付意愿就越大;相反,“产品同质”假设就是成立的。在对绿色产品认同的基础上,消费者还必须能有效地鉴别产品的绿色性。由于消费者是处在信息不对称的位置,在面对各种商品时,他们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区别绿色产品与非绿色产品,这就要求有显著的、标准的和权威的标识来向消费者提供其决策所需的信息,否则,对他们来说,产品仍是同质的。那么,循环经济生产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无法显示出来。

三、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

从上面的条件分析可知,当ΔC资+ΔC生+ΔC社>ΔC技时,即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下降得越多而技术成本上升得越少时,企业有兴趣走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因为这样它具有成本优势;同时,当消费者认同绿色产品并能够有效地鉴别绿色产品(企业)时,企业有激励走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因为它可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为此,政府应当在满足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条件上做更多的努力。

1. 实现资源价格向其价值的回归。前述,当资源价格越高,企业因降低资源投入而节约的成本就越高(即ΔC资越大),企业也就越有激励去发展循环生产。但当前中国经济机制中资源价格形成体系极不合理,资源的价格未能真实地反映其供求关系,低价甚至免费的资源使用,使人们对资源过度开发、过度使用、极度浪费,同时还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能够建立完整的资源定价体系,调整好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使资源价值得到相对完整的体现,那么进行清洁生产就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形成优势。实现资源价格向价值的回归,主要是要明晰资源的产权,发挥资源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2.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中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科研能力不足、对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薄弱,这必然导致企业在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技术成本投入过大,影响了企业转换生产模式的积极性。为此,国家有必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的方式可有多种,如引导其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财政税收支持、金融信贷支持、直接或间接的资金补贴、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保证知识产权的外部性内部化等。多渠道地扶持企业的创新行动,可使企业技术成本的上升幅度(即ΔC技)有效地减少,同时也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

3. 加大法制建设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设力度,确保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这样就使企业有激励(负激励)通过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来降低其社会成本。降低的幅度(即ΔC社)越大,企业越有积极性发展循环生产;同时,企业越有积极性发展循环生产,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则其社会成本下降幅度(即ΔC社)就越大,由此形成良性的正反馈。为此,国家立法机构要抓紧时间制定相关的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对污染物的排放要严格限制,提高企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实行多因子收费,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改革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排污权进行合法有序的买卖交易。通过这种制度可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工艺进行生产,对于未进行循环生产的污染企业来讲,买进污染份额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更是把自己推向市场竞争的劣势境地。

4. 加强循环经济与绿色产品的宣传力度。使循环经济思想深入人心,使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企业和公众的道德准则。努力宣传绿色产品的优势,倡导消费者优先采购和使用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为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企业开发出一个稳定和日益庞大的绿色消费市场,从而激励企业走循环生产之路。另外,由于政府与企业的委托―关系,因此当政府加大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使企业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时,也就降低了企业对从事循环经济的风险规避态度,这有利于政府减少成本。

5. 建立起完善的绿色认证制度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公正严格的绿色认证体现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程度;信息披露制度又使公众有效地掌握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绿色产品所达到的程度。通过这一系列制度体系的建设,可有效地改变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地位,使其消费决策更加理性,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消费意愿,这无异使实施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企业具有了优势。

四、简短结论

企业,尤其是那些具有绿色持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是循环经济建设的主体,政府作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主导者,根据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激励因子设计相应的制度体系,使实行循环生产的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中国软科学,2004,(10).

[2]陆钟武.谈企业发展循环经济[J].企业管理,2002,(2).

[3]诸大建,黄晓芬.循环经济的对象-主体-政策模型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左红英.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5,(1).

[5]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6]罗俊霞,李忠斌.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7]郭彬,张世英,郭焱,冷永刚.政府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第7篇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资源的稀缺日益影响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资源枯竭与环境威胁的困境,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现实和亟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甘肃省由于历史等原因,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要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就是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甘肃省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种经济发展模式

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种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模式。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消费”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是一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三高一低”,即“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的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环境污染的后果,其严重程度已危及人类的生存。

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是一种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先污染、后治理,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就采取这种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进步表现在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但由于重在强调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污染,导致治理成本太高,技术上难以支撑,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把大量有用的资源当作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这是一种“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它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排放,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其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纳入自然生态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以达到产品洁净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目的。这样可最大限度的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使资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经济新思维,还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著名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甘肃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

甘肃在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伴随着资源的低效率利用。甘肃省是一个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的省份。目前省内煤炭探明保有储量86亿吨,人均贮量仅有400吨左右;石油资源贮量人均仅10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窑街等重点资源型城市(矿区),现在都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影响着甘肃省经济的全面发展。甘肃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采回收率仅为30%,而现阶段我国重点煤矿的回采率平均为6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只有37%。而甘肃省内矿产资源开采中,乱挖滥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的加工利用基本上仍是“资源—产品—废弃物”一次性单向粗放型利用方式。

(二)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过快

甘肃省1999年至2003年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98%、3.23%、1.88%、4.36%、11.82%;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90%、8.70%、9.40%、9.40%、10.10%。逐年能源消耗呈递增趋势,尤其是2003年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1.72%。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加重了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而且造成资源严重的浪费以及资源的低效率利用。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三)能源消耗和废物产出量偏高

在长期形成的国内分工格局中,甘肃省“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很大比重,其中大多数传统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既造成能源的高消耗,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2003年,甘肃省GDP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11%和0.85%,但甘肃省能源消耗总量是3375.08万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是2073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是20899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是4033亿标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01%、2.06%、0.98%、和2.03%,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在资源高消耗的同时,伴随着废弃物高排放。甘肃省万元工业总产值废物产生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内万元工业总产值排放的污染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要比东部地区高出1~5倍。资源高消耗和废物的高产出,必然导致资源枯竭、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使甘肃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四)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

甘肃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占相当大的比重。甘肃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比较贫乏,再施以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造成能源的严重短缺,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为主,而且根据甘肃的能源禀赋条件,这种结构今后20年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对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造成压力。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

(一)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推进循环经济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通过教育宣传,让全社会懂得什么是循环经济,认清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要特别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资源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循环经济的意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回收、绿色生活方式等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加快立法工作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资源的利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进行科学的管理,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已经起步,但至今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为了有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甘肃省除了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加快地方性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为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立循环型社会提供良好的法规和政策环境。

(三)推广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清洁生产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即“先污染,后治理”,重在“治”;清洁生产则要求在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流程、废物利用改进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管理和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重在“防”。二是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增长方式。传统的末端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上;清洁生产则是走内涵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行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企业要积极主动防治工业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逐步实现零排放,从而达到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收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效果。

(四)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

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大力发展甘肃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重点在以下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要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甘肃省科研工作的重要领域,重大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要优先列入科技计划,政策上予以引导,投入上予以倾斜;明确科研重点和科研方向,针对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近几年内应重点将工业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作为重点攻关项目;建立开放型的科研体制,通过降低门槛,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研力量和技术;积极鼓励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帮助企业解决资源综合利用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五)加快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

目前,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都以追求GDP及GDP增长率为目标,导致片面追求GDP,无视资源环境成本的投入和消耗。在GDP高速增长的背后,往往掩盖着资源存量和生态环境的巨大赤字。因此,对于甘肃这样一个生态基础和环境都比较脆弱而对资源依赖程度又很大的地区而言,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显得更为重要。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水平考核方式,即在重视GDP增长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经济效率以及单位GDP的资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污染排放量等指标的考核,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从而将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通过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促使社会各部门抛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运行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赢”的战略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从机制上消解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科学定量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既是循环经济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循环经济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亦成为现阶段中国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和实际操作层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决策课题。

然而,综观国内学者在循环经济评价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内在逻辑思路,没有很好地针对循环经济特定的内涵和运行模式进行设计;二是目前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业经济领域,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建设模式和措施的研究,针对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很少。鉴于此, 本文首先重点考察了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从中找到符合循环经济特定内涵和实质的评价指标设计的内在逻辑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循环经济运行基本模式

就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经济发展模式,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是传统粗放型经济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它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是一种“资源一一产品一一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第二种是“系统末端治理”经济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这种模式已经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治理成本畸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是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3R”原则,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资源化的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一一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考察了循环经济运行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笔者找到了符合循环经济特定内涵和实质的评价指标设计的内在逻辑思路,即从经济运行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系统的内部和外部这四个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一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该类指标用来揭示经济系统输入端的现状;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该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即系统输出终端的效果;三是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用来体现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于系统内部资源利用的程度;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用来反映经济运行对于系统外部即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指标见上表所示)。

参考文献

[1]Highfill J,McAsey M.An application of optimal control to the economics of recycling [J].SIAM Review,2001.43(4)

第9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

1.引言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就是森林,森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林业发展迅速,林业不仅承担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还承担着林业产品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的要求。新形势下,我国已经开始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资源环境还面临着较大的环境问题,因此如何协调好减排、降耗、节能、经济之间的关系刻不容缓。我们要加大对林业的经济管理,优化林业经济的结构模型,从而促进我国环境、资源、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

2.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基本模式分析

我国林业经济模式变化以及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就是国有经济的宏观发展战略。因此林业的经济管理受到发展特征、发展内涵、发展模式等的影响,以下就对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所谓经济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指管理项目与管理结构组合形成的发展模式。林业经济管理具有较高的调节功能,在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下,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会受到经营效益、管理质量以及发展水平的作用与影响,因此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可以促进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就是林业经济,林业经济管理主要是对区域内的林业资源进行经济方面的管理,若是当地林业的经济发展、管理模式以及区域政策的重心偏移林业经济发展方向,那么就可以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内的所有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起来。林业经济发展会受到资源的影响。经济发展模式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林业资源为核心的经济产业结构,因此在生态环境的作用影响下,林业经济的产业发展会受到林业资源的影响,一旦林业资源受到自然灾害导致资源严重降低,就会使林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林业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现代化林业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就是资源的开发,林业经济面临的资源开发压力较大,开发成本、开发能力、开发技术等都会极大的影响到林业经济效益的变化。在林业经济的实际发展中,面临着比较复杂的资源开发现状,因此林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基本上保持稳定状态,因此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运营模式以及经济效应等都具有周期性。国家的政策也会影响到林业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因此林业经济发展的经营重心以及管理模式都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并且国家会根据林业资源使用以及分配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调整。因此国家政府会对林业经济管理模式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且每个地区的林业经济都会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与干扰。

3.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3.1加大林业产业的资源经济管理

我们要围绕林业资源,展开林业生态的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打造林下优美景区、林下休闲旅游区域、森林公园、森林人家等时尚的林业休闲旅游。加大沼气的能源发展与建设,从而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根据林业的资源条件,创新发展资源循环的生态经济模式,从而大力发展无公害的水果、无公害的蔬菜等林业附属的农产品。打造出优秀的林业与农业品牌产品,加大风能、太阳能等生态节能环保能源的普及应用与推广。从而培养一系列的林业经济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与效益。我们要以林业资源为基础对象,加强林业市场的导向作用,从而对林业区域产业合理的布局。加大林产品加工、苗木花卉、特色林木果业等的产业发展,实施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经营与生产,从而实现流通、销售、加工、种植等各个经济化解的可可持续发展。最后,林业的经济管理与发展,还要建立林畜、林禽、林茶、林果、林菌、林药等林业的经济基地,加大林业的经济产业化发展,从而增长资源,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居民的收入。

3.2提高对林业经济管理的观念认知

林业经济管理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改变以往的认知,不能只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要在满足林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林业企业要认识到林业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认识到林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就是良好的生态效益。在发展林业经济时,要将林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联系在一起,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有利于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以往人们为了过分的追求林业资源,获取经济效益,就乱砍滥伐,这样对林业的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一旦生态平衡被打破,势必会给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林业经济发展的而前提就是要保证林业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改变以往只重视经济效益却忽略生态效益的思想,认清楚林业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在林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此外还要加强林业资源过度采伐的管理,避免乱砍滥伐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合理的控制林木的采伐,从而提高林业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观念。

3.3加快林业经济的体质改革

林业经济体制的发展既要适应社会市场经济条件,又要适合当今林业发展模式的经济体制,因此需要政府协调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管理,在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安排林业企业的发展模式,完善并且改革林业森林资源的产权机制,从而使林业资源符合市场化的经济体制。

3.4应用科技促进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现今林业经济管理的模式还停留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上,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从而为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动力。加大林业科研水平,从而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结束语

总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挑战与机遇,我们要加大措施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广利.浅谈林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01(7):13-17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转型策略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资源能量消耗少、环境污染程度低,自2003年被首次提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发展至今,低碳经济已经逐渐被世界多个国家所应用。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实现了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恶化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呈恶性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只有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切实降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和低碳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

国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加重,生态资源逐渐枯竭,温室效应也愈加严重,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提出能够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地球环境污染,实行节能减排,同时还可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高度保护,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应当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低碳环境的主要特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性

温室效应是由世界多个国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并非是由某个单个国家所造成的,因此,实行低碳经济就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努力,才能使低碳经济的作用发挥出来。

2.全面性

低碳经济不仅与国家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有关,还与环境资源、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有关,涉及范围较广。

3.策略性

低碳经济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方案来改革生产行为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低碳经济具有较强的策略性特征。

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运营需求,给予不同的资源,通过完善相应体系,抓好内部控制和各种管理上的控制,将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各个部门、各个机构能够实现相互合作,使得资源不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得到更好地利用,令组合形式达到最优的状态,这是从根本上来实现低碳生产的要求。

每个部门自己也要做好管控,可回收的资源可以再利用,避免随意的铺张浪费,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大国,节约低碳环保,从每一个单位做起,集合所有人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节约一点,浪费就会少一点。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

(一)来自经济增长方面的压力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低碳”,也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降低碳排放量势必会带来经济方面的压力。根据相关专家学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GDP增长,所以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同时增减关系,在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后,势必会放慢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经济规模也将从速度方面转移到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转型压力。

(二)来自市场结构调整方面的压力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迅速发展,随之上升的还有生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工业部门就消耗了国内80%的生态能源,排放了84%的二氧化碳,所以调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要改变工业产业结构,通过改造传统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开发节能型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从满足工业需求方面实现低碳目的,从而解决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转型压力。

(三)来自低碳技术方面的压力

低碳技术是改善温室效应和解决气候问题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交通部门和民用部门能够提高节能技术的研发速度,创建新能源节约型的工业技术,就能使经济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节能技术、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非常正确的。从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来看,截止到2020年,中国仍然需要15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而国际碳排放管理组织规定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400亿吨以内,而中国所获得的最大排放量也就是104亿吨,届时,中国还有47亿吨的二氧化碳没有排放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改善工业生产技术和碳排放处理技术,从而应对来自技术方面的转型压力。

三、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到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制约

我国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且储量较大,例如煤矿、铁矿等金属能源,所以,我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资源不够重视,忽略了资源能源节约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发展至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大量的能量资源遭到过度浪费,生态资源储存量也逐渐枯竭,虽然国家政府积极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但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二)低碳节能技术相对落后

制约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首要因素就是低碳节能技术的落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利用大量的资源耗费能源来提高生产产量,而对于研发高效率、低能源的节能技术却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能源节约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进一步转型。

(三)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分布相对不均,传统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业结构占领着整个结构市场,这些产业结构在浪费和消耗能源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低碳经济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想要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要以经济协调发展为依据对中国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快速转型为低碳经济。

四、促进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的策略

(一)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成功转型的首要前提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树立先进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对低碳经济保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为低碳经济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员保障。另外,国家政府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转型环境,提供系统、有效的法律政策,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还要及时处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转型健康发展。

(二)制定先进的低碳经济转型策略

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合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缓解温室效应。因此,中国经济要想成功转型低碳经济,首先要认识到低碳经济的作用,然后积极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贯彻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转型策略。在制定低碳经济转型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调整转型政策,加强与其他低碳经济发展国家的交流协作,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满足中国低碳经济的转型要求,使中国经济快速转型。

(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

中国经济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要对低碳经济转型保持高度重视,并重点关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将低碳经济转型融入国家战略发展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综合、长远的战略规划,努力寻找中国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共通点,从而为中国经济创造转型条件。

五、结束语

低碳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应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中国资源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维护生态环境。所以,中国经济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在低碳经济转型期间,我国应当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制定先进的低碳经济转型策略,对低碳经济转型发展保持高度重视,从而保障中国经济顺利转型低碳经济,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经济发展目标。带领更多的企业紧跟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脚步,共同进步,为国家、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强殿英,文桂江.构建企业低碳会计体系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22):23- 25.

[2] 肖序,郑玲.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8):20- 23.

[3] 李慧,张静晓.低碳经济下建筑企业PCDM项目碳排放权会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2(26):19- 21.

第1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传统会计的弊端;绿色会计

一、引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世界各国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滥用以及人口的剧增进一步加大自然资源的消耗,由于对各种自然资源强求豪夺,对大气、水源、土地的严重污染,从而造成了环境自身净化能力的削弱,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不仅透支了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也已经影响了当代人的生存环境。这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项线型掠夺式的模式,社会经济活动对物质资源的索取和废物排放远远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废物自净容量,人与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对立统一、协调的动态过程。那么如何解决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在资源供求和环境容量问题上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必须重构新的模式,循环经济由此应运而生。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在充分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原则、资源化原则、再利用原则、重组化原则作为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来强化生态经济圈的循环转换功能。以物资、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具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反馈式流程,变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所有的物资和能源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利用,以节约环境资源、把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甚至是污染物零排放。

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式下,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经济、资源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倾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可以说,它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同时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循环经济要求在工艺流程的源头减少物质和能源的使用量,改革或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提高物质的转化率,对生产过程及末端的副产物进行循环使用,体现了预防为主和全过程控制的思想。使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将经济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以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模式把环境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纳入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当中,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调控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动方式和效率,充分提高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过程相互协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目标。

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传统会计将凡事特定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可以作为会计核算的对象,其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作资金运动。它包括了对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全过程。实践证明,企业在购进原材料、组织生产等方面都应认真考虑资金占用量、使用时间、周转速度等资金运动因素,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反馈式过程正是“绿色资金运动过程”,因而在循环经济战略下,传统会计已不能适应其发展,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三、现阶段传统会计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传统会计不能实现对保护环境的需求。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总量的大国,但又是一个人均拥有量的贫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膨胀,造成了资源开发不合理,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及由此带来的自然资源日趋耗竭,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等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传统会计在核算资源耗用成本时并不适应循环经济模式下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不能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第二,在传统会计计量方式下,收入和成本不能很好地衡量。在传统的成本概念下,只考虑企业微观成本的补偿,只研究企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的畅通性、安全性及增值性。在该成本概念下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侧重于对经济性信息的披露,从而缺乏有效的社会性信息的充分披露。如在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下,未将环境资源列入资产核算。在这种核算方式下,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从而虚增了国家的财富。企业只量化计算制造成本,而对自然资源成本忽略不计。这样会使企业对自然资源盲目无偿占用,为降低制造成本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率之路。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也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下,传统会计制约了环境信息的有效披露。会计计量工作贯穿于会计核算中,从数据输入到信息输出的全过程,它包括选择主体的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单位和会计计量模式三个要素。现阶段,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中并没有完全涵盖环境问题或环境带来的经济问题,在计量方面缺乏对环境会计对象的有效计量,集中反映在未能用会计计量反映和控制环境资源耗费和补偿的情况,使国家宏观经营决策缺少相关的会计信息。

面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传统会计体现出它的一些不足,为了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决对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用绿色会计来弥补传统会计的不足,即在成本中加入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入、环境成本,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不用牺牲社会成本。不仅可以完善会计信息,关注整个社会的成本,从而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绿色会计实施的必要性

第一,绿色会计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经济理论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评价指标主要为GDP、GNP和人均收入、人均产值等。于是出现大量开采资源,再进行大规模生产,然后大规模消费,最终产生大规模废物的经济发展模式,结果导致自然资源逐步走向枯竭和环境被破坏。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经济理论的变迁,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同时将资本化为环境资产,改变传统会计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成本核算办法,综合评价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代价和得失,兼顾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绿色会计是企业自身持续经营的需要。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渡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加环保投入,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为了能更好、更正确地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应进行绿色会计核算,把环境收入和环境成本记入会计核算体系中;在计算负债时把环保负债加入在负债总额中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在计算成本中加入环境资源成本,从人类全部活动过程和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大视角出发,以人与自然的整个时空来界定成本,从而使成本计算更加准确,同时,现有的会计报表仅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核企业管理者的业绩,比较片面。要全面地考核必须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而绿色会计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指标,进而可以比较全面地对企业管理者的业绩做出评价。在开发新产品时,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还应考虑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绿色会计是准确衡量GDP的需要。在衡量国民生产总值时,传统会计核算办法未将社会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列入资产核算,从而使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经济发展速度,从某种程度上虚增国家富有程度,夸大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而绿色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

五、建立绿色会计的几点设想

第一,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建立绿色会计概念框架。这使绿色概念与已颁布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相互协调,能进一步提高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促进绿色会计向实用化发展。

第二,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方式反映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绿色会计的计量对象大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对非交换的物品,要用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传统会计计量方法是无法满足绿色会计计量的要求的,货币计价是会计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按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确认,按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和按复式簿记进行会计记录,这些核算原则是现代会计的三大基本支柱,已被会计界基本接受,并接受了实践的检验。然而正是在这点上,绿色会计与现行会计体系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在计量上,绿色会计在计量方面有其特殊性。比如在计量属性上有多样性,其计价基础不仅采用历史成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多种计价基础,在计量方法上也有多样性,比如可以采用定性计量方法或是定量计量方法。对于定性计量方法具体可以采用调查分析法、法院裁决法、文字表述法等;对于定量计量方法具体可以用模糊数学法、皮尔数学模型、影子价格法等。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下,绿色会计就更显现出其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对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尹钧惠.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9(9).

2、刘勇,曹静平.循环经济与政府绩效审计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9(27).

3、孙回回,王磊.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会计框架[J].财会通讯,2007(2).

第12篇

 

一、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新经济”概念中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即知识经济。倡导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效仿生态系统原理,把社会、经济系统组成一个具有物质多次利用和再生循环的网、链结构,使之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流程和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功能的,适应生态循环的需要,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高效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废弃物。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系统是一个包括农业产业(种植、林、渔、牧、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一工业循环、种植一养殖一工业一营销、农业一工业一旅游业等系统的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有着天然的互为关联、共生共存的紧密关系,构成不同形式的生态产业循环链。农业各产业系统之间的这种天然的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关系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是发展农业产业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由农业大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目前,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受到环境污染、土地贫瘠化、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村就业不充分、农民増产不増收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带动农民持续増收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还有着相当的紧迫性。

 

(一)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农药等的广泛使用造成农业资源的不断恶化和短缺。目前在占国土面积2/3以上的山区、农牧、农林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而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则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尤其是降水量南北分布严重不均和年际间变异过大,使约占粮食播种总面积55%的重要农业区淮河以北的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14.4%。生态环境的恶化己经不允许我国农业的高速增长依然靠拼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则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说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产出。比如可通过立体种植,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化学物质的输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因此,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十分必要的。

 

三、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的异同

 

(一)传统经济模式

 

从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经历来看,传统的经济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不可逆的经济模式。它遵循的是“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向(见图1),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可持续发展,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的“大量生产一大量消费一大量排放废弃物”的技术经济范式必然会被淘汰。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正确途径。

 

(二)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循环经济模式遵循的是3R原贝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其指导思想是为世界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种经济模式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见图2)。循环经济模式包括三个层次的基本含义:(1)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最优运用,即在资源减量化优先为前提下的资源最优利用。(2)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程度与生态环境友好,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至少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在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协调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既是环境资源的享用者,又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与自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可见,循环经济是在对传统经济进行思考、创新而形成的更高级、更先进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比传统经济具有更多优点。

 

(二)南方“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林草为屏障,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联结果业、粮食、甘蔗、烟叶或渔业等农业生产构成多层良性循环、利用和增殖的农业生态系统。它是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农业生物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达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三)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依托旅游业而发展,也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导向的经营模式。适合在较为繁华的城市周围、近郊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这种模式要求根据自身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以旅游观光服务为手段,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培植名贵瓜、果、菜、花卉和特种畜、禽、鱼以及第三产业等新型产业,进行农业观光园建设,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农家乐”等。

 

当然,近些年来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三种,还有一些探索,如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生态种植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丘陵山区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可以借鉴的经验。

 

五、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劳动力素质

 

我国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目前农村总人口己达到9亿人。这些人中,多数是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低素质人口。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使本就不足的人均农业资源更加紧张,使这些资源仅能起到维持人口生存的作用,对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作用十分有限。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最近3年我国每年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将超过千万,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和科技的发展每年还可能新产生农业剩余劳动力600万人。这些低素质的劳动力,由于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很难在依靠科技发展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体系中生存。而高校等相关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远远落后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从农民自身来看,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农民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远远少于城市的孩子,这间接影响了农民子女素质的提高,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知识基础薄弱,很难适应农业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

 

(二)土地产权的制约

 

目前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缺乏对土地使用权的长期考虑,更缺乏土地使用权继承和有偿转让的规范政策,以至于在实行过程中出现随意缩短土地承包期限、调整土地承包范围、更改土地合同的侵权行为和农用土地流转、土地征用过程中,侵犯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现象。这样的结果使农民对农业用地缺乏保护的积极性,往往为了短期利益而滥用土地,采取掠夺式的经营方式,不能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影响了农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滞来的负效应

 

工业化的进程在过去的时期内一直是以牺牲农业发展为前提的。工业发展不仅占用原本就稀缺的农业用地资源,而且其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也不断伤害着农业自然生态,对农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而城市化的进程更是以低成本扩展城市边缘的农村,不仅让耕地数量减少,也使耕地质量下降,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每天排出的大量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侵占了更多的农业用地,所排出废气引发了一些地区的酸雨,严重破坏了各种农业资源,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

 

(四)法律缺失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还在于没有具体的法律与之相匹配。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法规。为了从指导思想上、从制度保障上充分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并构建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这样才能让农业循环经济更好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构建农业自然资源价格调控机制

 

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农业资源越来越稀缺,而相伴随而来的则是环境问题的恶化。因此,建立起农业自然资源价格调控机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价格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珍惜,降低法律实施的成本。而构建农业自然资源价格调控机制的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明晰农村土地的产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收益权、财产抵押权等。对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被征收改造问题,需要通过严格的机制约束,设法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合理确定水资源价格和用水价格。任何淡水资源开发都应支付相应的水资源价格,任何用水价格都应当包括水资源价格和水工程价格及污水排放价格,而目前仅支付了水工程价格。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水资源保护的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鼓励区域间水使用权转让,充分运用“无形之手”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第三,着手评估自然环境价值和实施环境使用付费制度。一般地讲,自然环境的价格等于环境能容纳的最大排污量。因此,任何企业、农户、政府、自然人使用自然环境都必然付费,如果其行为对环境可能产生“负效应”,应采取事前评估、达标排放、污染付费等措施,环环控制,实现资源、环境的源头治理。

 

(二)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

 

对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少农民并不认同。原因之一是农民或者环境意识不高、安于现状,或者自私自利思想严重,认为只要自己承包的土地现在能够保持产出,不投入或少投入一点算一点,以后能不能产出与自己无关。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低,虽然目前的耕作方式落后,但是能够保证每年稳定的收益。而发展循环经济在短期内面临着资金投入的压力,虽然从长远来看符合农民的利益,但资金、技术和信息等问题制约了当前农民的转变。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就显得十分必要。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后可通过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扭转农民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其环境意识,使其逐渐抛弃自私自利的小农思想,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杜绝短期行为。同时,农业循环经济立法还可以将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列出来,通过规定经济激励制度、技术支撑制度、信息服务制度及政府的职责等内容,帮助农民解决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问题,化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能给农民带来的风险,消除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顾虑。总体而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没有法律的保障,发展循环经济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

 

(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是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整体布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形成立体种养加工一体化以及农林牧副渔各业互补的产业发展全链条,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清洁生产以及人类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综合目标。各地要根据各自的条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在循环发展的模式下,抓好各类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一些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加工业,要从政策上给予积极培育扶植,发展绿色农业。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増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更好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