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

时间:2024-01-05 17:06:31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1

一、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与特色

民族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各民族的艺术精华,体现着各民族的意志和追求。内蒙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多种文化相互交融,这些都是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文化基础,而内蒙古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因此,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主要归纳为以下几大品种。

(一)绘画工艺美术

绘画工艺美术主要包括皮画、毡画、沙画、树皮画和木浮雕画。皮画选用优质天然牛皮为原料,采用皴、擦、刻、染、凹凸等工艺技术手法,经手工多次绘制、刻画、雕塑而成,题材多为草原风情和蒙古族传统图案,风格淳朴、粗犷。羊毛毡是游牧民族的特有产品,当代毡画继承了蒙古包用毡绣的传统,又吸收了木板烙画工艺,产品充满了异域风情,且容易携带,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二)雕塑工艺美术

雕塑工艺美术包括牛角雕、驼骨雕、犴角雕、猛犸象牙雕、巴林石雕、佘太翠雕、兴安石雕、麦饭石工艺品、根雕、木瘤雕等。其中巴林石色彩丰富高雅,深沉润泽,内容丰富,俏色取意,深浅皆宜,是观赏石中的精品。

(三)金属工艺美术

金属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金银制品和铜制工艺品。蒙古族的金银制品不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银碗是蒙古族传统的餐饮用具,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牛角镶嵌银质的牛角结盟杯、镀金的马等金银摆件及蒙古族银餐具系列。手工錾花工艺铜制火锅纹样细腻、工艺精湛,极具民族特色。(四)民族服饰及刺绣工艺内蒙古各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姿,别具一格。蒙古族服饰艳丽美观,有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四个主要部分,妇女头饰是最受人瞩目的装饰。诸如鄂伦春、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均由兽皮制作而成,赫哲族有制作鱼皮衣的古老传统。蒙古族刺绣源远流长,应用范围广泛,色彩丰富艳丽,具有强烈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

(五)其他工艺美术

其他工艺美术主要有皮革工艺品、牛角工艺品、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制品、艺术挂毯、剪纸、仿辽瓷等。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发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

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民族工艺美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也发生了极大的动摇。现代工业文明对民族工艺美术的冲击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无数珍贵的民族工艺美术正在逐渐消亡,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品种进行保护已十分紧迫。然而,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工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生存环境的恶化;二是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逐步消亡;三是一些传统民族工艺美术和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四是民族工艺美术资源流失严重。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刻不容缓。而民族工艺美术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构建新的传承模式。为此,把民族工艺美术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和代表性的传承人进入到相关院校传授工艺美术技艺,充分发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加强民族工艺美术教育,办出自己的区域民族特色,对培养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意义重大。开展民族工艺美术融入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将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实施于专业教学中,通过有效而多样的民族工艺美术教育方式,将其文化内化,使学生在了解了民族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存状态后,从而更加珍视工艺美术文化瑰宝,产生传承、保护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的积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民族工艺美术的传承中来,使其发扬光大。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总之,民族工艺美术要得以系统的传承,就要在高等院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美术师资队伍去探究民族工艺美术的理论和技艺;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基础来支撑高校民族工艺美术教学;编写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的课程教材资源。以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平台,播下民族工艺美术的“种子”,使高校成为传承民族工艺美术的前沿阵地。

(二)有助于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三大构成的设计体系和色彩观念,而对本地区传统的民间美术和色彩意识知之甚少。民间造型观念有着自身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是完全区别于西方的一种造型体系。民族工艺美术以其质朴的造型、深厚的内涵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某些观点形态息息相通,对它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通过收集、挖掘、整理、选择优秀的内蒙古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把这些内容渗透进专业教学中,可让学生了解并初步学习和掌握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感受和了解内蒙古地区民族工艺美术的特色,深化、补充、延伸专业知识,让学生熟悉和热爱本地区的民族工艺美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美术欣赏和创作实践水平。在教学中要将内蒙古工艺美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中折射出的生活、生存方式加以表现,让学生们熟悉和感悟民族的美术思维方式,培养和树立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地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引导学生调查与采访、设计与制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学习的多样性,从而塑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主体。

(三)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

生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增进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关注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在贯彻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保持地方资源特色,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是传承、弘扬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开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将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融入到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中,使民族工艺美术得以更好的传承,现针对我区的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论教学

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有基本理论讲授、课堂组织讨论答疑、考察与调研以及实践与创作四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为课堂理论教学,而后两个部分属于实践教学。基本理论讲授主要是通过介绍、讲解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来使学生了解其品种、艺术特色、材料和制作工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概貌。最后,遴选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可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2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美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寺庙教育起着继承、传播文化的作用,寺庙高僧、喇嘛肩负着传授藏文、经文、佛教绘画的任务,同时也讲述宗教因果报应、轮回运转的哲理。随着佛教绘画的发展,以及受外来艺术风格影响,寺庙大师进一步探索、研究寺庙教育,使其形成一定的程式、格局,依样进行模式化传教,再进一步形成一整套体系,代代相继相传。另外还有一部分民间艺人进行私塾传教,带徒传艺。此阶段画师接受藏族民间、寺庙,以及各地的传统绘画形式、技艺,其美术技艺发展较快,并代代相传。

这时期藏族美术教学是直接进入实践教学,边做边学边总结,形成个性化的绘画手法和绘画图样。艺人用自制的矿物质色和笔进行绘画、描样,在绘制中形成特定的模式和规律无人打破,只是手法日渐高超,制作日渐精细,设色日渐明快,对比日益强烈。特别是吸收印度宗教艺术和文成公主进藏带来的中原绘画手法后,佛教绘画在特定的构图制约下,以中国白描画的铁线描勾勒形体,画面构图严谨饱满,富于装饰性、对称性,人物造型准确、生动,线条流畅有力,设色鲜艳、饱和、对比强烈,并有光感,善用红、黄、蓝、绿、黑等原始色,其勾线采用加工过的真金、真银,更显得画面富丽堂皇,再被艺人用软缎等高级布料装裱加轴成为卷轴画,显得十分贵重。

由于对宗教的信仰和对神的崇拜,佛教绘画在整幅构图、制作中有着严肃、刻板的教学程序和要求,师徒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因此不论是寺庙美术教育还是民间美术教学,传艺都在严格的工序下进行,在绘画技艺上一代胜过一代。佛教绘画大师还经常到印度、缅甸等地朝拜,吸收外来艺术精华。佛教绘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吸收了印度宗教绘画、中原工笔重彩绘画的长处,加上自成的格局,风格浑然一体,形成闻名世界的东方佛教绘画艺术唐卡,成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寺庙、地方头人的规定,加上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所以甘孜藏区出家人甚多,相应地学藏文、念经、学艺的人源源不断,这部分人虔诚、全神贯注,学艺较快,技法熟练,他们师承一脉,对事业极为专注,加上师带徒的清规戒律严明,这对佛教绘画、工艺美术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美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藏族地区经济较落后,文化、教育也受到严重制约,加上藏族人民根深蒂固,到寺庙出家的青少年虽源源不断,国家也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新修学校,招生入学,但生源缺乏,大部分藏民对政府办学也持不理解、怀疑的态度。加上民族干部、民族教师极为缺乏,内地支援的干部、教师与藏民语言不通,无法交流,这对于教学产生了极大障碍。由于上述原因,藏族地区的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较为落后。

随着时间推移,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政策的落实、贯彻、执行,大量培养民族干部、民族教师,特别是掌握藏、汉双语的干部、教师,并以康定藏区作为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来办学,号召藏族人民学习文化,并逐渐开设美术课。当时美术教学的内容仍以民间工艺美术、唐卡绘画为主,教学方式上仍以寺院教育和民间艺人私塾传授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特定的模式和工序向纵深发展,而不横向联系。

随着形势的发展,藏区与中东部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愈加频繁,国家组织民族地区上层及民族干部参观学习,并大力进行宣传,明确办学目的,这使得学校生源日渐增多,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接受各学科的教育,其中便包括美术教育。

随着文化、艺术交流的深入,汉民族的一些宣传画、年画、独幅画逐渐发行到藏区。这些画有的以古代传奇英雄人物、藏民生活为题材,有的以植物为表现内容,日渐被藏区人民接受、喜爱,使得民族民间绘画艺术逐步扎根于藏区。而出于对藏区高原、山寨及古老神秘的大地、山川的向往,对豪放的藏族人民进行表现的创作欲望,一批批汉族画家开始进入藏区写生、创作,表现藏区题材的作品逐日增多。如,董希文的《春到藏区》发行到藏区,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样在无形间拓展了藏区美术教育的局面,使得藏、汉绘画艺术作品同时展现在藏区人民眼前。艺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多种艺术技巧、风格的影响、启迪,藏民也受到多层次的文化艺术的熏陶,逐步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对于少年、青年、中年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美术作品欣赏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藏区教育体制逐渐形成,中、小学开始开设美术课,当时的美术课无教育大纲、无教材、无专职专业教师,不系统、无计划,只力求课程的完善,当时被人们曲解为一门“豆芽学科”,加上此时教育的主要精力被安排在语、数等学科上,美术教育长期处于低谷。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学校无绘画工具、纸张,这种状况长期严重地影响着美术教育,有的学生连颜色都分辨不清。然而寺庙画师、民间艺人仍然注重美术教育,佛教绘画、工艺美术仍发展着。特别是工艺用品较普遍地在市场上销售,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独特的民族绘画风格和传统的民族工艺技巧。经过进一步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和对寺庙的修整,佛教唐卡绘画从质量到数量都有所发展,也受到许多到藏区体验生活的画家的青睐和借鉴。

三、教育体制的形成

我党十分重视发展藏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这无疑对藏区美术教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师们怀着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潜心于教育事业,加之教育体制逐步形成,美育便如种子得到雨露的滋润,从低谷中走出,逐步进入正常的轨道中。教师开始传授西方的素描,这是绘画的基础,素描教学使学生逐渐开阔了视野。但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特别是没有专门教材,这严重阻碍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和学生对美术技能、技巧及基础知识的掌握,以致教学质量仍然较低。但美术教育仍然像磁铁一样有着吸引力,随着初级阶段美术课的开设,学生掌握了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并且开始对美术产生兴趣,然而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均较差。而乡土佛教绘画艺术却蓬勃发展,在美术教育传艺上起着主要作用。

由于藏民生活条件日渐改善,日用装饰品的需求量日渐增大,因此当地手工业发展较快,刀、马鞍、碗、服装等产品走俏。此时艺人们精心制作、钻研工艺品的图案花纹,促进了工艺美术的蓬勃发展。艺人们善用民族图案,如卷草、莲花、宗教图腾等,设色喜用红、黄、蓝、绿、黑,用金、银勾勒线条,一些民族图案造型装饰也开始被运用在建筑、家具上,如梁柱、天花板、橱、神龛、床等,但这只限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寺庙也在修补壁画,增制唐卡,描绘柱、梁、神龛等。这些艺术活动、工作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培养了一批批藏族年轻艺人,使得藏族佛教绘画艺术后继有人。

随着中东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对人才培养的注重,大批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开始进入藏区支教,其中康定民族师范学校得到整修,开始配备教学人员,课程开设逐渐完备。此时虽然有了从中东部地区分来的美术专业教师,但是仍然无教材,教师以西方绘画艺术教学方法为主进行形体教学,学生开始认识点、线、面、形体结构等,教师在黑板上作画,学生照着进行描绘,但学生描绘水平确实很低,在美术鉴赏方面,对美术范畴、画种的认识等诸方面都处于幼稚阶段,也谈不上掌握技能、技巧和美术基础知识。这种状况持续很久,但是仍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小学美术兼职教师,还有的学生进入中学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佛教绘画艺术曾被当做宗教艺术,只在民间被研究、流传、推行。当时美术教师没有把佛教绘画艺术作为藏民族传统绘画艺术进行研究、挖掘、学习,让学生继承弘扬、古为今用,且美术教学缺乏主导思想,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习外来的形体结构和绘画技巧,这一度影响了对传统技法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学校生源的增多,在私塾学习的人数相对减少,这些无形中削弱了对佛教绘画艺术的研究和继承,逐步造成佛教绘画艺术青黄不接;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乡土教材,大部分来支教的师范生对藏族的工艺美术及唐卡绘画艺术一窍不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四、美术教育重新进了正常轨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美术教育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文艺工作者冲破层层阻碍,大胆创作,尽情抒发对艺术的热爱,美术作品洋溢着青春活力,既富有时代感又充分体现了各种风格手法,艺术事业日渐走向了一个新台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美术教育被纳入了教育的议事日程。

民族的兴旺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在于教师,国家十分重视大、中专师范生的培养,注重其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十分关心,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量援助。1985年建立的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四川民族学院),培养了一批批中学美术教师,使得藏区的美术教育逐渐跟上全国美术教育的步伐,逐步过渡到良性循环中。

全国各省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展相继开幕,对民族地区艺术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民族地区的艺术界积极组织观摩,同时举办作品展,组织创作,培养了一代少数民族画家,地区美协美术活动开展频繁,艺术家绘画专业水平、创作能力大有提高,这对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影响极大。学校组织学生观摩本地区画展,群众性少儿艺术活动也相继开展起来,这无疑推动了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关注美术教育。

国家组织了一批美术教育专家、学者为甘孜藏区的学校编撰美术教学大纲、安排课程计划,通过不断调查、实践、探索,一步步完善、修改、充实,使师范学校和各中、小学校都初步有了美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美术课本;又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更进一步使美术教学大纲做到切实可行,而且要求各地研究、充实乡土教材,从而使得甘孜藏区美术教育初步具备了较完善的体系,美术教育发展良好、运转正常,整体水平有了提高,更使社会、家长认识到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儿童智力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深远意义。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人文精神;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217-01

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千百年来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工艺美术是美术界特殊并有着显著特征的表现形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美术以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因此民间工艺美术很好地记录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历史。这种以人为本并且饱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研究和保o价值。

1 民间工艺美术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融入了众多现代元素,新元素的加入丰富了民间美术的内容,也让人们对民间工艺美术有了新的认识。民间工艺美术是相对于专业美术、宫廷艺术等而言的,作品大多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人文思想的重要体现方式,有着较强的实用性,这也是民间工艺美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鲜明特征。民间工艺美术表现形式多样,剪纸、木雕、民间玩具等,这些艺术形式同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就地取材。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生动、清新、刚健的特征,汇聚了民间手工技艺,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此外,民间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都体现了本地的文化和特色。

2 民间工艺美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

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的传承下来,技艺精湛,形成了完善的工艺流程,并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鲜明。民间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审美情趣进行创作,民间工艺美术很好地实现了现实和美观巧妙的融合,并且充满真实感,并且包含了人文情怀。因此,民间工艺美术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类的崇高精神追求,核心是人文关怀,对人生命运和生存的关照。民间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并不断进行创新和继承,通过物质的形式表达民间艺人的自我关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民间工艺美术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民间工艺美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反映了民族精神。对民间工艺美术人文精神的研究,是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途径。对人文精神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真正认识到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采取更恰当地方式进行保护。对民间工艺美术人文精神进行研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深入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3.1 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信仰

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大都蕴含着生活的影子,民间工艺美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工艺美术创作者才通过工艺美术作品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人文精神是百姓生活的特殊精神信仰。

3.2 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民间工艺美术以物质形式进行表现,其物质基础是其同其他美术作品区别的重要标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通常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以某种生活需求而进行创作的,在生活中有着明显的实用性。精神内涵通过物质的形式来表现,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享受着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涵。因此,民间工艺美术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提下,也不断鼓励着自我价值的发展,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人文精神。

3.3 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灵感通常都来自于自然和生活,这正是其可持续发展精深的体现,古代人类生存主要以来自然,人类在古代就意识到人同自然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满足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因此,我国大部分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创作元素常常来源于大自然,同时融合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4 结语

民间工艺美素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一种鲜明的精神文化,以客观物质的形式存在,表达人类对生活的期待。民间工艺美术的物质文化形态,是人们生产生活精神活动的产物。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中啊哟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传承下,得到不断地发展。随着现代元素的加入,创作手段更加多样,创作内容更加丰富,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会。挖掘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有助于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让民间工艺美术更好地服务人类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陶亚萍.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析[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01):40-44.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4

美国文艺公共管理体系是根据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文化管理思想以及1965年的《家艺术和人文基金法》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该体系目前分为联邦、地区、州以及市县等四个层级。其中联邦、州和市县的文艺公共管理机构都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例如美国国家艺术基金、纽约州艺术委员会、洛杉矶市文化局等。地区文艺公共管理机构是在州政府合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组织,称为地区艺术组织,主要负责地区文艺发展和跨地区文艺交流。

美国地区艺术组织产生于文化艺术跨地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中部各州开始在文艺领域建立协调机制,共同组织了一系列跨地区的文化活动,并且特别注意吸收偏远社区加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973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正式提出促进地区文化发展的思想,并且明确指出:“各州之间的合作以实际行动显著地支持《联邦艺术和人文基金法》的目标……地区合作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它们的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美国各州以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建立了6个地区艺术组织,分别是新英格兰艺术基金(New England Foundation for The Arts)、美国中部艺术同盟(Mid-America Arts Alliance)、中西部艺术(Arts Midwest)、大西洋中部艺术基金(Mid Atlantic Arts Foundation)、南部艺术(South Arts)、西部各州艺术联盟(Westem States Arts Federation)。

美国地区艺术组织的体制和机制

由于文化艺术的内涵丰富,强调多元化和平衡发展,因此美国文艺管理机构都采用委员会式的集体决策体制。例如,新英格兰艺术基金的决策机构是指导委员会,包括18名委员,其中7名是各州政府文艺机构的代表,其他委员则是来自地区文艺领域的专家、艺术家或者企业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批准发展战略、项目计划以及组织管理等重要决策。该组织的执行机构是指导委员会聘用的职业经理人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财务、管理、研究分析等内部事务,以及项目开发、合作、推广等外部事务。

地区艺术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获得资金支持然后资助文艺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公共资金,来自国家艺术基金和各州政府;二是社会资金,来自企业、基金、组织以及个人等民间捐赠。经美国国会审议批准,美国国家艺术基金每年从联邦财政获得大约1.5亿美元资金,其中40%直接分配给州和地区的文艺机构。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政策,组织个人向国家艺术基金以及依法成立的公益基金会进行捐款可以享受免税的待遇。这个政策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文化艺术的慷慨捐赠。例如,新英格兰艺术基金2015年共获得资金695万美元,其中74.2%都是来自基金会和企业组织的捐赠。相比而言,国家艺术基金和州政府的资助份额并不是很高。

美国地区艺术组织的工作内容与特色

地区艺术组织的主要工作是支持本地区文艺发展,促进地区内文艺交流和跨地区文艺交流。受到资助的文艺活动都是非商业性的传统艺术、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具体包括音乐、舞蹈、戏剧,以及其他各类舞台表演艺术、公众艺术、民族艺术等等。在注意多元化和平衡的基础上,不同地区的艺术组织会根据本地区的文化艺术特点突出支持一些有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南部地区的舞蹈艺术,大西洋中部地区的爵士乐和舞台表演艺术,中部地区的手工艺术,西部地区的民间音乐等等。

地区艺术组织除了直接资助文艺组织、文艺项目、艺术家之外,也会自己主办和协办各类文艺庆典和文艺交流活动。此外,地区文化艺术发展状况的汇总统计以及研究分析也是地区艺术组织的重要工作。例如,新英格兰艺术基金建立了文艺发展数据库,统计本地区艺术家、文艺团体、文艺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情况。该组织还利用这些数据开展地区文艺发展研究,包括创意经济发展战略、非营利文艺活动对经济的影响、创意经济领域劳动就业等课题。

作为地区文艺公共管理机构,美国地区艺术组织有一些共同的工作特色,主要包括:支持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化艺术以及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主要支持非营利文艺活动,促进文艺多样化发展和平衡发展;支持社区的文化艺术建设,促进文艺活动深入到中小社区;支持文艺交流活动,特别是跨地区跨国家的交流,并且注意吸收偏远社区融入文艺交流活动。

美国地区艺术组织的实际作用和对我国的启示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工艺美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为造型艺术之一。而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是具有本民族的美学意趣、内容和形式,是本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反映,为本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这些共同组成了我国灿烂多姿的中华工艺美术,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2、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概述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制造出来的艺术,是以手工艺技巧制成的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已不局限于手工艺,而是与机器工业,甚至与大工业相结合,把实用品艺术化,或艺术品实用化。它是因居住在一定区域的少数民族的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的,与其日常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具体到一定的实物上,其作为物质产品,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二是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工艺美术较早的出现并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3、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特点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并借鉴了其它资料,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工艺在服装上的表现就是服装类型多样。比如苗族服饰款式有百余种,特别是其银饰更是多样精巧,而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饰和小花帽,更是体现了民族特色,也是非常美观和独特的艺术品。第二,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主要是指可以通过少数民族的某些物品能够对这个民族进行辨别,比如可以通过顶卡花辨别出毛南族,通过绣球可以辨别出壮族等等。第三,实用性很强。这里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作品主要是用来满足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很少是专门用来进行观赏的,体现了其很强的实用性。第四,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这里主要与少数民族的信仰有关,比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建筑、服装以及对色彩的运用上都能体现出宗教的强烈色彩。第五,表现工艺美术的材料多种多样。其材料不仅包括传统的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还包括竹、木、草、藤、树皮、麻等,甚至包括贝壳。

4、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现状

根据多年的实践,并借鉴其它资料,认为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融合不断加快,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区也逐渐被非本民族的文化所包围,对于渴望新事物的年轻人来说,其选择更多,而且更愿意到外面的世界去探索,这就使得一些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没有人继承,很多面临失传的危险。第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来说,其对于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有着很强的认同感,特别是能够体现少数民族特有工艺美术品,有着很强的收藏兴趣,从这一点可以明白,发展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对于活跃经济,创造价值,特别是保持我国工艺美术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在以前相对封闭的农业社会中,各个少数民族一般均保持着本民族的服装及相应的装饰,但是随着社会交融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得少数民族特有的东西也逐渐淹没在工业社会中,而部分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为了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也并没有保持本民族的独有的东西,而是采用将多个少数民族独有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丢失掉了少数民族应该特有的工艺美术。第四,宗教的作用逐渐淡薄。在以前,宗教对于少数民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文化的不断融合,宗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指导作用逐渐弱化,一些利用宗教来体现的工艺美术也逐渐的淡出少数民族的生活。

5、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研究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并借鉴了其它资料,认为要发扬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国家层面上拿出保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相关政策,在人力、资源给予倾斜,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第二,扶持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行业创建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强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研究院的建设,促进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加投入,完善设施。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鼓励大型企业设立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技术中心和研究院所,支持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创作工作室,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进设计方法,采用环保新技术、新材料,集中力量突破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和瓶颈。第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和专业人才作用。继续做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的评选和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形成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鼓励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家庭传承或带徒传艺,拯救和振兴濒临失传、艺术价值较高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技艺和品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年龄60岁以上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大师给予享受二级保健待遇,其费用列入财政“两费”统筹管理。第四,加大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宣传,让大家了解它的价值所在,也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真正的民族工艺美术。第五,加强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区域建设。按照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发挥产品特色优势和地域集群效应,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区。第六,促进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与现代旅游产业的结合。引导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行业创新思路,以旅游景点特色文化为主题,以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为基调,开发和生产有地方特色、主题鲜明、适销对路、能代表旅游形象和特色的旅游产品;把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鉴赏、体验、消费纳入旅游内容,积极培育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各种类的旅游点;积极设立大型少数民族工艺品购物中心或一条街,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在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中的比重。第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资助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产生的费用,通过“自愿登记,政府买单”的形式,提高登记或注册的积极性。建立由公安、工商、专利、版权、文化、司法等部门组成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加大对假冒、盗版等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行业的健康发展。

4、结尾

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对工艺美术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及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措施,表达了观点和见解,相信,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必将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工艺文化》柳宗锐等,广西大学出版社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6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意思是说,民间艺术是植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在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等),都可以用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启蒙教育。

二、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艺术作为其间一支瑰丽奇异,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它产于自然,内容丰富多彩。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是为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1.提高幼儿的民族意识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他是反映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爱憎,他以丰富的内容对人们进行道德文化的教育。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文学,它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例如:“郑成功、屈原、岳飞”等民间文学绚丽多姿的内容像一股股甘泉滋润着幼儿的心田。在幼儿园里进行民间文学欣赏教学活动中,不但让幼儿了解了“屈原、岳飞”等一个个民族英雄的故事,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2.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民间艺术教育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民间艺术初步的风格形式,扩大了艺术修养的视野,而且在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对音乐、剪纸、画画等知识技能有所提高,更萌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初步的感受意境美、形式美的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应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审美特点的经典音乐作品,例如《小兔子乖乖》《我的好妈妈》等。幼儿的审美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他们只对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事物产生兴趣、萌生美感。在水墨画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审美活动,掌握美的规律,表现美的艺术。

3.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去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因此老师要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去大胆地做,大胆地想,创新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民间陶艺活动时,孩子们用泥巴创造性地做出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还把它编成故事来讲,想像力非常丰富;在美工区角活动中,他们用玉米皮编出许多“小鞋垫”、“小花”、“小鱼”等自己喜欢的作品。由此可见,民间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造空间。

三、民间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应用

民间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民间艺术形式资源丰富,但是可以在幼儿园使用的民间艺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许多幼儿园也有一些涉及民间艺术的活动,但都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资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忧心的是,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用于发展幼儿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这些问题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民间艺术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民间艺术教育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活动,是班级集体或小组性的学习活动。例如我在实习看到的一节课《陶瓷艺术》,以“美丽的陶艺”为主题活动,通过收集各种各样的陶艺品、交流与讨论有关陶艺的知识、参观并调查陶艺品的制作过程、尝试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使幼儿对中国陶艺有较全面的感知和理解。

2.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现在的许多幼儿园都开有区角活动区,区角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地方,幼儿可以在里面尽情的活动。现在幼儿园里的区角活动有很多种,如游戏区、美工区、表演区、图书区等一些活动区域。

在游戏区,可以运用家长、教师收集大量的民间玩具放进游戏区,并且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安全因素等进行整理。例如陀螺、沙袋、风车、木板、降落伞、冰棒棍等适合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来源于一代又一代有的生活,所以深受孩子的喜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可以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在美术区可以放进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和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在这里进行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让孩子渐渐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尽情的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

3.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当中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的生活环节也是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老师应该把民间艺术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在每天的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间艺术,让民间艺术教育更加生活化。例如在幼儿入园时,播放一些琅琅上口的民间艺术童谣以及婉转流利的民间艺术儿歌等给幼儿欣赏,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幼儿园;饭后散步时给幼儿讲述民间故事;午睡后,民间音乐伴随着幼儿起床、穿衣……课间操时让幼儿在民乐、民歌的伴奏下做韵律操、武术操等。让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情景化、生活化。

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娱乐性强,内容丰富,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等,深受幼儿喜爱,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因此让幼儿学习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以及智慧潜能,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增长了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兰、蔺江如、张赤华、刘娟,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张淑妮.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运用.河南幼教.2008

[4]赵玉兰.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设计[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毛宁.让民间艺术之花绽放在幼儿园.河南幼教,2008.2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7

薛生金 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漆器博物馆馆长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

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

1937年生于娃留村,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漆艺。1953年进入平遥文化布景社随城内著名画师侯文华学画戏剧布景。1958年进入平遥推光漆器厂师从乔泉玉学艺。在继承推光漆器古老工艺的基础上恢复了已失传的堆鼓罩漆工艺,创造了“三金三彩”工艺,设计了千余幅图稿,研究创作了几百种推光漆器作品,授徒百余名,成为一代漆艺宗师,其作品多次获得部级大奖,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1982年作品在全国漆器行业评比中获单项第一名和第二名。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并当选全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全国漆器质量管理协会理事。

1984年作品《仿汉代凤纹四喜柜》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6年,作品《春苑献翠》获国家银杯奖。《琼山初曦》、《万千山楼正曙色》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品馆收藏。

1990年6月,作品《神州韵史》和《彩绘宫廷柜》获全国百花奖金杯奖。

1995年,作品《关圣大帝》创造了中国漆器屏风之最,并获山西省1号版权证书和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

1997年作品《九龙》被山西省政府作为礼品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8年创作《山西风光》被“世博园里的山西风光”采用。

2008年作品《玉宇琼楼》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8年入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梁中秀简介

梁中秀 1955年生于平遥,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世界漆文化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在漆器彩绘方面不拘于泥古,敢于创新,大胆地将油画、水粉、水彩画的表现手法和个人风格有机地融入漆器艺术。基本功扎实,用色明快鲜亮,线条严谨流畅,主题鲜明,系我省漆绘艺术新一代的优秀代表。其作品获(原国家轻工部)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优秀奖、省级一等奖、银奖和铜奖等。1980年在四川美院工艺系进修。1990年与薛生金大师合作《神州韵史》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一九九四年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屏风《江山颂》、《岳阳楼》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2006年5月荣获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

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授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漆画作品《山西风光》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胡晓明简介

胡晓明 国务院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宾〕礼特供艺术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大师

教育网信息中心漆画艺术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

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

《中国民间艺术名家指南》入刊艺术家

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被山西省政府授予“三晋技术能手”并记“一等功”,入选〈中华文化名人堂〉被中华文化研究院授予“中华文化名人”称号、经ISO9000 A资质认证,荣获:国际“世界功勋艺术家”资质称号。

1976年生于山西平遥,自幼酷爱绘画. 16岁开始学习齐派大写意国画, 因有国画基础,在漆画制作中把写意花鸟运用到漆画配景中提高了漆画的艺术品位。传统漆画基础扎实,对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题材的绘制,都有较深的研究,特别是在花鸟和走兽方面,总结出了自己独有的一套的表现手法,能够更加逼真地描绘出走兽的毛皮质感以及神态。近年来自行创作了不计其数的猫虎作品、各种造型的关公、仕女、花鸟等作品,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赞誉。

漆画作品《关公》、《双猫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藏.部级音乐类核心期刊《广播歌选》之艺术作品珍藏版、《市场信息报》等刊物曾详细刊登其作品.其个人简历和作品录入《当代杰出工艺美术师》、《中国国礼推荐与采购》、《中国工艺美术师精品集》、《中国民间艺术名家指南》、《中国知名品牌产品分类采购指引》、《中国行业企业百强》、《中国精品艺术》、《华人精英人才大典》、《工艺美术》、等多部典藏书籍。

猫作品《五子戏舂图》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

会”银奖,设计制作的漆器工艺品获第二届平顺特色礼品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 优秀奖,漆画作品《和谐家园》获2012唐都・晋艺杯首届山西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优秀奖,漆画作品《威震华夏》、《观猎》、《丰收曲》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首届漆文化艺术节精品展,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漆器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平遥县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平遥县美协漆画专委秘书长、平遥白石画院副院长、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刘金海简介

刘金海 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曾担任绵山风景区艺术设计总监八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三晋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首届山西省工艺美术职业技能〔漆器〕大赛第一名。是漆艺界最具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其作品被国内资深专家、学者、收藏家推崇为最具升值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并在各类展会中屡获殊荣。

1976年生于平遥县沿村堡村,自幼酷爱书画并自学书法、国画,高中毕业后到推光漆器厂画工车间学习漆画,在此期间对花鸟、山水、人物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钻研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漆画基础,并具备了独立设计图纸与操作之能力。

1997年至2006年5月受聘于介休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商文部任职艺术设计总监。从事绵山风景区艺术工程设计,寺观彩画、壁画设计、制作、雕塑设计以及工笔长卷及写意山水、人物画漆画的创作、文物复制等美术设计工作,在绵山风景区任职艺术总监期间拜中国著名人物、壁画家朱基元先生为师,进修中国人物画与壁画设计课程,在此期间,收益颇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表现语言。

尤其在人物画方面,对传统民俗题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学习。创作出近百余幅原创性国画、漆画作品。

2006年6月成立金海工作室至2011年11月一直从事原创性漆画、国画的创作、制作,并受到业内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2011年12月受聘于平遥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任专职画师、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

其漆画的艺术表现语言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平遥漆器特有的擦色、装色、描金等技艺,再融入国画、油画、壁画、版画、水粉等姊妹艺术的营养和技法并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法与艺术风格。将平遥传统漆画技法进行创新、融合其他艺术营养并运用到作品中,这样极大的丰富了漆画的文化性、历史性、理论性、与观赏性。

1997年受聘于介休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商文部,从事绵山风景区壁画雕塑设计等工作。

1999年任职绵山风景区艺术设计总监。

2004年原创作品《介休宋昌圣迹图》《文彦博造像》《文彦博圣迹图》《晋商事迹图》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被山西晋中人事局任职“民间工艺美术师”

2007年《吉祥如意》作品入选中国漆文化艺术精品展。

2008年国画作品《上寿图》荣获“中国人寿杯”书画大赛中青组一等奖

2009年《祥瑞图》六曲挂屏作品入选中国漆文化艺术节。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8

关键词:文化工作;民间美术;方法措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极大的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群众美术活动不断发展,涌现出不少美术人才和优秀的美术作品,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美术群体,在整体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对于民间美术的挖掘和民间美术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认识还不够到位。

因此我们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重视民间美术活动的开展,要充分认识到民间美术的作用和意义。

一、民间美术对地方群众文化的意义。

民间美术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的研究范畴。它作为一种能够再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承和几千年真实艺术生活的载体,凝聚着当地人们的智慧,民间美术同时又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民间美术资源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文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和开发民间美术资源不仅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对民间艺术自身最好的保护和继承。

地方民间美术的资源伴随着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历史,清晰的记录下文化发展的轨迹。

民间美术作为广大劳动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艺术形式在现代仍然具有鲜明的意义和价值,民间美术同民间文学、音乐、喜剧、舞蹈等民间艺术一样,是最生动、最质朴、最健康的民族文化,对当代群众美术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民间美术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它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情感、民族气质和诱发真善美的艺术精神,体现着劳动人民传统的审美思想和美学观念,同时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在当代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和价值。

民间美术兼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作用,并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关联着千家万户的日常起居、风俗礼仪,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错综复杂的作用。它美化生活、充实生活、在丰富生活的过程中,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并以它的哲理、境界、智慧、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思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了健康的美感,鼓舞着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因此传承和发展地方民间美术是我们群众美术工作的责任。

二、民间美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1.极大地开阔了群众的视野增加认同感。

审美是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审美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深化和净化人们的思想与心灵,这些就要求人们有着开阔的视野和对艺术更多的认识了解。

2.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

民间美术最受群众欢迎。它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为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一种既高雅又通俗的大众文化。

民间美术在劳动人民生活中发生、发展,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它始终伴随着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其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地区民间美术,它是有别于其它地方,以其非常独特的文化特征,吸引着广大群众。他们有望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从中得到民间美术知识,吸取艺术营养。

民间美术是艺术之源,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它以自发性而产生,以娱乐性而存在,以情真质朴和淳美深厚而见长。因而民间美术最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收和喜爱。

三、民间美术的产生及特征:

1.民间美术的产生

民间美术是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是生产者的艺术,是劳动人民美的创造。民间美术是千百年来集体意识和劳动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的结晶。民间艺术的创作者是广大劳动群众和民间艺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劳动之余创作的,主要为劳动者自我欣赏、使用。因此,充分地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心里信仰和生活观念。民间美术是在劳动中发生并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文化表现形式。

它以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始终伴随着创造者的群体意识,情感气质和习俗心里。它是为生活而创造的艺术,它有着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是没有雕琢不做作的艺术。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出古老的民族风俗艺术。

2.随意性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是追求情感上的真,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空,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造型上显现随意稚拙的特点,并不依赖对自然的观察和简单的直观反映,而是依靠记忆力,借助意象进行创作。

四、地方民间美术活动的开展。

1.开展民间美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民间美术作为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美术挖掘开发出来,对促进地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创作及培养人文修养,有重要的意义。地区民间美术更是有别于其它地区,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明显的西北民族地域特征。有些品种名扬四海,遗憾的是,有很多种类没有被发现,还有很多种类得不到重视而即将灭亡。因此必须重视民间美术的整理、发掘、发展,非常重要。

2.开展民间美术活动的措施。

(1).对民间美术资源调查研究摸清底细,在全面的调查中,重点对民间美术资源细致的研究分析,选择出最具有本地区民间特色的民间美术形式,如剪纸、刺绣、编制、泥塑等。

(2).发挥挖掘民间艺人,搭建平台创作条件,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培养、吸收更多民间艺术人才;就要提供更新,更有利于他们发展和表现的平台。例如:通过民间美术进万家等活动,在给广大群众近距离欣赏优秀民间美术的同时,也使民间美术得到了普及,给潜在的民间高手提供了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实践证明这个方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在他们自觉参与其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不断完善机制,让民间美术的发展有所保障。

为了充分调动民间美术人才创造的积极性,就要建立有效地机制,确保文化活动的持续、有效、健康的开展,应建立优秀民间作品创作、选拔、推广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引导民间美术人才创作,反映本地特色,最擅长,深受群众喜欢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通过竞争、评比来激发活力,通过比赛提高质量。

(4).善于引导,充分发挥民间美术艺术人才的特点。

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民间艺术人才档案。肯定他们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果,给予他们最大的发挥与创作上的自由,信息、资金上的支持。民间美术和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大众艺术,是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艺术形式。因此我们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要重视民间美术的开展。(作者单位:宁夏惠农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9

一、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1.民族民间美术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这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因为人的情感需要它,人的心理需要它,我们走向未来需要它。”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亿万劳动群众为了满足自身与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间美术因其独特造型与审美方法,产生出鲜明的美感特点,质朴与淳厚所蕴藏着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在我国广大农村中,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是人们生活与情感传达的重要文化载体。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的民间年画,无锡泥人,陕西、河北、山东的剪纸与民间玩具、皮影,户县、金山、邳州的农民画与舟山渔民画,充分发挥了渔民和农民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富有民族特色与充满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2.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冲击着民间文化,使民间美术处于逐渐被遗忘的角落或部分慢慢地枯萎与变异。WWw.133229.COM在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中击下,已造成一种相当普遍的认识,认为过去的文化是落后的老土文化,只有现世的文化才是有价值的先进文化。令人感慨的是,这种思想在相当多的人群中,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占有相当市场。这正是作为民间文化重要一脉的民间美术逐渐消亡的社会背景和重要原因。这样的消亡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靳之林教授20年前对全国的皮影进行考察时,还有2500个皮影班活跃在山区与平原的城乡,现在剩下的民间皮影班还不到250个。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的最好载体之一。美术教育以独特的活动方式传递着人们的情感,表达着人们的审美需要。美术教育作为国家的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已普遍性存在着。把民族民间美术融合到当前学校的美术教育中,对逐渐衰微消亡中的民间艺术来说,无疑是必须的,它将对民间艺术的延续起到一定的传承。

二、美术教育——民族民间美术的发展趋向

1.民族民间美术进行美术教育的大环境

随着我国对民间艺术保护意识的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培育了良好的人文大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昆曲与古琴名列其中,使得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近年来,国家下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保护工程的通知》等文件,并专门成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心。由过去民间自发组织的抢救和保护活动已经发展为政府出面的工作,此项工作无疑对民间艺术的消逝起到了遏制作用。第二,2000年教育部修订的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教育中的民间美术内容要达到课时总量的10%一20%,体现民族特色,充分发挥我国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个规定为民间美术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第三,教育部在新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等目标,这对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进行学校美术教育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第四,民间美术渐渐走进了主流文化研究的视野,研究者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把握其历史发展脉络和精神结构,使民间美术能够多元化、全方位地发展,民间美术的理论研究也呈现出多角度、跨学科的态势。第五,中央美术学院正在进行民间美术教育试点,虽说是个案,但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编写各具特色的本土美术教材

民间美术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传达着人们美好情感和审美情趣。但是,这种艺术精神的传承与显现,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而美术教材的编写无疑承担着这样的任务。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对本土美术教材的编写,应完整地把握民间美术的艺术精神,统筹地安排教学大纲与内容。现阶段教育部门虽没有一本完整的民间美术教材,但随着民间美术在现行美术教材中的比重加大,客观地讲,几年以后将会出现民间美术教材。我国已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出编写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目前,部分省教育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在现有教材结构的基础上,正在逐步加大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内容上的比重,教材中主要渗透了民间工艺、剪纸、年画与渔民画等一些民间美术内容。可以设想,今后省级美术教研室和部分学校将会组织专家,利用民间美术的资源编写乡土教材或校本教材,这将进一步推动民族民间美术的开展。也可以看到,对于民间美术教材的编写,一是给予民间美术以一定的课程地位,也可以把它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此来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二是给美术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依据,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实施课程教学。三是教材的编写为学生提供了民间美术学习的方法,也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有助于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美感与精神。

3.优先在优势教育环境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

民间美术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使其真正地“活”起来,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教育的途径,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以此来影响文化进程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优势的教育环境主要指经济较发达和民族民间艺术浓厚的地区。艺术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县域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往往对艺术影响于社会的认识程度较高,因此比较重视文化艺术的建设与进程。而文化艺术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促进也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抢救保护民间文化艺术最终目的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它们的潜在价值,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较发达的经济地区利用民族民间美术渗透到美术教育中首先成为可能。其次,拥有民族民间艺术的地区,也为其进行美术教育提供了平台。美术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不能脱离文化情境的,特别是本土文化。民间美术浓厚的地区,人们能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各种艺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是我们人类精神所需要的,也会以宽容心来对待艺术,认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同样具有价值,不会厚此薄彼,不会极端排斥民间美术。北京石景山区是一个民间文艺浓厚的地区,中国民协在此创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传承基地”,正是以学校的形式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并为民间文艺铺路搭桥。

4.民族民间美术产生新的生命力

当前,民间美术只有通过转化角度与通道,由此获得新生的可能。中国民协秘书长刘春香在一次授牌仪式上说:“在进行民族文化建设的今天,民间文艺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社区”。把民族民间美术融合到学校美术教育中无疑是一个落脚点,特别是在大学的文化情境中。而大学是主体教育,通过组织民间艺术家、专业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艺,把握民间美术的民族精神,才有可能为民间美术做出实质性贡献。当然,随着艺术传承对象的改变以及教师对艺术精神的理解,势必产生不同于以往作品的形式美感与审美需要。在这里,民间美术精神的传承与延续,美术教师是关键。教师是学习的激发者和信息的呈现者,教师的认识程度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达到对民间美术整体、辩证、动态的综合把握,应要求具备一定的民俗学、艺术学、人类学与宗教学的知识,并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准确、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表述相关问题。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融合现代媒体技术(如电视、电台、录像、多媒体、互联网等)来推广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有助于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实现民间美术的再创新。这种新的融合不仅给艺术提供了新内容,同时也给艺术提供了新的形式。应该看到,当主体对象发生根本性改变,重新进行融合、改编与创作后的新民族民间美术,必将会产生新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靳之林.论中国民间芙术[j].造型艺术.2003,(6)2—4.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10

(一)工艺美术理论研究薄弱

黑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类别较多,由于每类甚至每种工艺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所经历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不相同,且都包括较大的领域范畴,因此,对工艺美术的基础理论、行业技艺、历史和现状等方面的研究均显不足[5]。研究工艺美术理论不仅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诸如历史、地理、人文等其他专业门类知识。在行业内部,原有的各级工艺美术研究所现今几乎全部被解散或兼并,专业研究力量流失殆尽,当前从业人员大都难以胜任理论研究工作;行业外部人员对于行业的历史、技艺等不熟悉,更不愿开展实地调查,即使有愿意从事调查的研究者,也会因缺乏经费支撑等问题而陷入尴尬境地。

(二)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素养整体偏低

新中国成立后,从事传统工艺美术创作的艺人们得到了很好的重视和尊重,但几千年来直至今日,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人的地位仍相对低下,手工艺往往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在生存尚且较难的情况下,民间艺人很难静下心来搞创作,加上缺少技术及资金扶植,大多数民间工艺品还停留在作坊水平上,制作原始、工艺简单粗糙,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部分民间工艺还面临着“人绝艺亡”的尴尬传承处境。此外,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销机制影响下,容易忽视工艺美术品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内核。由于大量的民间手工业从业人员为农村或城镇剩余劳力,大都未经历过师徒传承或系统的工艺美术教育,其制作技艺多为重复仿制,所生产出的制品艺术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文化艺术内涵。因此,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其专业素养有待通过教育而得到提升。

(三)工艺美术的产业化保护不足

产业化生产以产品数量和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为追逐目标,必将忽视工艺美术文化的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忽略工艺美术文化的传统手工艺生产、实践流程中的慢工细活环节,由此将使得工艺美术文化丧失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艺术价值,也会使工艺美术文化失去原真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背离了工艺美术文化保护的初衷以及工艺美术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以森工系统的木制工艺品发展为例,1994—1997年,木制工艺品生产厂家由20多个发展到200多个,品种由100多种发展到5大类上千种,产值由200多万元增长到2000多万元,雕刻技术人员由200人增加到2000多人。随着生产厂家逐渐增多、品种不断增加、款式不断变化,产品售价下降很大,一部分工厂开始关闭,“林区木制工艺品生产向何处去”已是摆在生产厂家面前的一个难题[6]。

二、黑龙江省工艺美术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开展工艺美术理论研究

黑龙江省已开展过“全省民间民俗工艺品”普查工作,但这些工作重点放在对工艺品类别的普查方面,这些工作还远远不够。开展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工作的重点应落实在工艺美术文化的保护、发展及传承方面,应设立工艺美术研究机构及相关的基金会,并针对黑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主要类别开展实际调研,收集关于各种工艺技法、流派特点、代表人物、优秀作品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总结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的生存状态、保护状况、资源布局、市场研发、工艺原材料应用状况等。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黑龙江工艺美术相关史料的整理工作,科学梳理出各种类别和各种工艺美术的演变历史、传承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出版研究专著和文献,杜绝由于研究不及时、保护不当、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导致个别种类的工艺美术失传甚至绝迹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高校教育环节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院校是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美术院校不仅要承担教授传统美术设计知识的任务,还应该在专业美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加重民间工艺美术的教学比重,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将当地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让更多学生有亲身体验民间工艺美术的机会[7]。目前,黑龙江省仅有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黑龙江三江美术职业学院等几所专门艺术类院校,但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很多,可以结合黑龙江省高校艺术类专业开设的实际情况,通过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资源、聘请工艺师到校传授民间工艺技法等具体形式,逐步探索适宜保护和传承黑龙江省工艺美术文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借此提升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促进黑龙江省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使黑龙江省工艺美术教育形成一个独具区域文化特色的教育体系。

(三)加强工艺美术文化的产业化保护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11

湖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它的美术资源丰富而深厚。从民间艺术、民居建筑,到民俗民情、民生风物;从战国时的漆器、帛画,到

>> 湖南美术资源余论 21世纪以来的湖南美术 年代湖南美术出版社的书籍装帧 地方课程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一部彰显美的力量与活的历史的现代湖南美术画卷 论单行条例的分类及其特点 论体制外档案资源的构成与特点 湖南美术出版社・圣之空间艺术中心 湖南美术院校传统艺术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南美的数学及其教学 《文选楼藏书记》的分类特点及其原因探微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浅谈陕北民歌的分类及其风格特点 湖南益阳方言“听[th.in55]”的连词用法及其构成的“听p,都q”复句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下的湖南工农运动及其特点 课程资源的分类 绿色照明工程在湖南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绩效评价 科技资源及其分类体系研究 杂文的特点及分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1/9/20。)这一人口特点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在这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主要还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也因此我们看到大量以这些民族生活为素材的艺术作品(参见拙文《浅析湖南工笔人物画的题材与表现》,1994年第2期《理论与创作》)。

第二类是民居街巷,它是美术资源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凡艺术家都偏爱一些古旧的人文建筑,大到历史街区小到一爿店铺,无一不是其笔下的爱宠。毫无疑问,民居街巷是世俗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活动的直接见证,它所保留和呈现的是一种深厚的文化。让人痛心的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具有相当高历史人文价值的民居民宅被人为废弃,许多见证过历史风雨的街巷楼阁被商业开发而消失。如今,当人们蓦然警觉而加以恢复或重建时,早已是故情不在,物我两立。

第三类是风土景物,它是美术资源中的自然资源。造物主似乎对湖湘大地偏爱有加,“三湘四水”贯穿南北连接东西,东西南三面环山,整体地势南高北低,所谓“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这一诗句活现了湖湘山势的基本走向。倚靠如此富庶壮美的山川,浸泡在这样别致的江河,无疑是艺术创作和研究取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宝库。上世纪80年代被开发的张家界景区,无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热点资源的代表,各画种及艺术摄影均对之有大量表现,并有大型国画长卷问世(参见拙文《网罗天地于门户》,1995年第5期《理论与创作》)。

第四类是人物人才,它是美术资源中的智力人文资源。人物画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但作为美术资源的“人物”却具有两个层级的区别,一类是普通的人物,即如上述第一类中提及的反映民俗民风的人物,这往往表现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昼作夜息的人生景象;另一类则是指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做出特别贡献的人,这往往是指盖棺论定的历史人物,但也不排除少量活跃于当世,对当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前者如蔡伦、怀素、周敦颐、王船山、何绍基、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等,资源可谓丰厚,在湖南的历史题材人物绘画中,资源的利用空间极大;后者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作为表现对象等。

第五类是历史遗迹,它是美术资源中的文献资源。湖南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省,数千年建邑修池的历程使其历史遗迹散落于全省各地。上个世纪70年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佐证了湖南在中国所具有的重要文化、历史地位,而近年长沙走马楼东汉简牍、湘西龙山里耶秦代简牍的相继出土,使自古以为的蛮荒之地顿时华章升腾。这些历史遗存遗迹从美术资源的角度看,至少具有两个基本意义,一是可以直接从中吸取文化养分,发掘古代文明的现代价值;第二个意义就在于它是艺术史及其相关研究的可以触摸的门径,通过它我们一定会有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发现。

我们的美术研究过去往往没有资源意识,甚至没有美术资源的概念。因此,本文美术资源概念的提出,视角独特、观点鲜明、内涵丰富。这是因为,第一,运用美术资源意识,清理民间美术资源(民俗民情、民间艺术、民居建筑),从宏观上条理化、信息化、数据化加工和整理素材,使湖南民间美术资源状态、结构、特点,分类而清晰地呈现出来。第二,广泛从历史的和现实的比对中,加深对湖南美术人力资源的认识。从资源的角度,系统分析湖南美术人才的结构特征、分布状况,以及由此揭示出产生在全国有影响的湖南工笔画、湖南水彩画兴盛的内在人文因素。第三,将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古老街巷与世代村落,列入美术资源的调查对象(如张家界景区、衡阳衡山、新宁蒗山、浏阳大沩山、郴州满山、石门壶瓶山;茶陵陈家大屋、岳阳张谷英村、凤凰古城以及大湘西等),从而归纳出湖南美术地方风格形成的外在条件。第四,通过对湖南美术资源的调查、考证和统计,挖掘出湖南美术资源的结构特点和价值所在,从而推动湖南美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区别范文12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

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在外来教育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借鉴的痕迹相当明显,而本国特色重视不够,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的东西。几十年的美术教育发展,虽然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放眼世界就发现仍然缺乏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声音说话的能力。为使我们的美术事业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就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最大宝库。

一、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现状

高等学校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包括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素质。最早提出对民族民间艺术关注的是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纪期间,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了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和有相关艺术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例如,江南大学“民族艺术考察与研究”课程。自各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以来,增加了学生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但也有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相对落后的省区,他们的民族民间美术研究还停留在选修课等低层面的形式上。

二、本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区,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传播文化、知识、思想的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设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专业。比如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和广西壮锦,这些民族传统产品,古色古香,独具一格。但是有的地方的这些产品的研发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多处于手工半手工生产低层次阶段,人才层次偏低,断层严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高校根据本地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课程需要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要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比如剪纸、年画、苗族的蜡染,壮族的铜鼓艺术等,这些艺术研究方向都值得我们高校教育中以课程的形式进行专业的探讨。在课程中,渗透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比如在图案课程上,我们启发学生创造灵感,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民间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美术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保护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

为了研发民族民间艺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这在美术类高校已经形成了传统,这是一个好现象。在考察、调研中收集第一手材料,并虚心地向当地民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或民间艺人学习,从而得到创造源泉。只有这样,我们创作或设计出来的美术作品才能保持民族民间的纯朴艺术情趣。

在进行艺术考察、研究的过程中,面对旧有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时候,要使艺术教育走向了真正的“传承”,使“死的标本”变成“活的文化”,关键在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应用要同时进行。任何一件作品特别是设计作品从来就不是孤立于商品社会而存在的,它是进行整合再创造出来的新作品,是设计者、创作者做好本民族民间文化整合的基础上,使民族民间艺术重获新生。俗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此,有的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建立实训基地,开发了该地区的民族美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广西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工程和苏州印象的海报活动就很成功。他们不仅提高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也通过活动提高了整体形象,宣传了本民族特色文化艺术。

高校大学生是文化艺术传承者,因而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其实,美术教育本身就起到了对本地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作用。这正是“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在于民间美术的民俗应用和社会应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应用,任何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种都会失去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我们要学习和传承民族民间美术,要求我们对民间美术要有个消化、吸收、转换和升华的过程,在创作时借助传统的民间美术,最终是要赋予它时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