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动漫设计专业的课程

动漫设计专业的课程

时间:2023-10-12 16:12:01

动漫设计专业的课程

第1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典型工作任务;动漫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37-03

收稿日期:2015-01-25

作者简介:张保红(1968-),女,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美术高级教师,广州大学美术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广东 广州/51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编号:09B075)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动漫设计与制作行业从上世纪九十年展至今,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以中职为起点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如何根据地区行业需要,构建和实施动漫专业新的人才培养课程,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一、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背景

广州市在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第四个国家级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据统计,至2011年,广州市从事电影电视动画、动画广告、网络动画、游戏制作的企业已超过100家,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知名企业与自主品牌,初步形成了以动漫创作及表演、网络游戏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生产为主要环节的产业链,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前后,广州市的中职学校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课程的构建在进一步的完善中。2010年我校的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经广州市教育局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研究。

二、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

职业教育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论源自于德国,课程理论强调“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工作过程、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其课程特征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实现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技术思维方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强职业认同。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能够体现工学结合一体化,是实现人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 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根据动漫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确立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

在2009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制定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指导下,我们走访了多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与不同所有制和发展阶段的动漫企业开展校企共建课程的合作关系,通过对行业发展动态、动漫制作流程、职业岗位设置及职责、企业用工需求及要求等进行了较广泛的调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初步定位为: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审美能力和手绘能力;熟悉动漫制作流程和动画规律;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掌握初步的动漫制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能力的初、中级二维动漫制作人才。

(二)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构建动漫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课程构建的方法和步骤,召开了动漫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邀请了来自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三圆动画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优一动画有限公司、网易公司等十三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涵盖动画公司、数码科技公司、网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和报业集团等企业的十八位行业实践专家参加访谈会。这些实践专家从业在三年以上,分别担任了所在公司的创作总监、导演、网络动画设计师、原画师 、动画师、三维动画师、插画师等,其中有中职学习经历的多人。参加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还有本校全体动漫专业教师及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约六十人。在课程专家的主持下,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通过行业实践专家叙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归纳出职业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重要的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对从业人职业成长中起关键作用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动漫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分析,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基本的内容框架。

前期的企业调研和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成功举办,给动漫专业课程方案的构建提供了依据。随后,动漫专业教师深入动漫相关企业进行二次调研,对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化处理,逐步形成了以二维动画为方向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探究

(三)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构建动漫专业课程模块

根据动漫行业的能力要求和的工作过程要求,将动漫专业课程分成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大部分。专业一般课程有:绘画基础(包含素描、速写、色彩、构成基础)、漫画基础、 Photoshop 等三门课,约612学时,解决造型艺术一般规律的认识及技巧,培养动漫专业基础造型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有:动画概述(含编剧)、动画角色设计与制作、动画场景设计与制作、动画分镜头绘制、 Flash二维动画制作和后期制作等七门课,约864学时,培养动漫制作的职业能力,获得上岗须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拓展课程有:插画设计、动画短片制作、3d制作、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五门课,每门课约108学时,拟培养动漫相关工作领域所涉及的工作能力。形成了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顺序。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顺序参考二维动画项目须经历的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排序,即:动画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绘制原动画制作二维动画制作后期制作。动漫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学科性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体系的框架,形成了基本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结构。

(四)根据行动导向原则,实施课程教学与过程控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即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是系统化的完成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在学校学习期间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并培养良好的工作素质。为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学校配合建设了以动漫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

课程的实施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强调核心课程间的衔接。教学组织以个人或工作小组为单位,以完成简单到复杂的二维动画项目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个人或工作小组划分,以一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同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形式,照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动漫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和引进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核心内容形成学习任务。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进行整合教学,如制作《行为规范》《防腐倡廉》动画短片、改编幽默故事制作动画短片等项目,力求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而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则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引进公司游戏制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与培训,由企业教师任教,学校教师辅助教学,共同承担学生的实训项目指导等工作,如参与制做某些游戏开发公司动画游戏中的动作制作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历了动画设计与制作的主要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 强调建立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工作体验。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专业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实施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空间随之调整 ,重点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要做到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

四、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明确了动漫设计与制作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强调初、中级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造型能力――制作能力――拓展能力”的能力培养结构链。在专业课程结构上,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强调了动漫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在教学实施中,学习过程就是模拟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增强了学习目的性,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效果在教与学方面逐步得到体现

1.促进了专业课教师的成长

动漫专业的专任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参与了由国家、省、市各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与动漫相关企业共同组织的师资培训、座谈、调研,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到动漫企业实践,学校聘请动漫企业专家对本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通过再学习与培训逐步提高整体师资力量。近三年,由本校专业教师担任主编并编写的动漫专业教材二本,其中由北京科学出版社的《运动规律与动作实现案例教程》被教育部认定为为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教材,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手绘漫画基础》是广东省教育厅推荐使用的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动漫专业课题5项,其中三项已结题;撰写或发表动漫专业教学论文六篇次;教师个人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论文评比、说课比赛等约有十余人次获奖。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近三年经历了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的动漫专业部分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近50人次获奖个人一二三等奖;连续获得广州市中职学校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团体一等奖或二等奖。部分优秀学生开始承接企业或私人动画制作项目,如场景制作、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制作、婚礼动画制作等。部分学生在校制作的动画作品选入公开发行的动漫专业教材光盘。毕业后成功应聘动画公司或相关企业的学生也逐年增加,如吴佳彬、杨婉倩等十余名学生分别被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甜柠婚礼动漫公司或相关企业录用,李丽贤、张迪等数十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在中职阶段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初步打好了就业和升学的基础。

五、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反思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与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建立并完善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上还有拓展的空间。

2.中职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水平有别于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学生,中职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等要针对职业岗位相应有所侧重,提高在某些基础岗位的竞争力。

3.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改变以往在教学安排上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

关键词:原画设计;核心课程;课程体系

1 动漫专业课程体系定位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蓬勃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升级,国内外的企事业文化单位对于动漫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了解决这一人才缺口,各大高职教育学院纷纷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来满足社会对于该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动漫专业是一个应社会需求而生的新兴专业,各大高职教育单位都是从首批招生开始,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对中国动漫产业、游戏产业的深入调查,对中国21世纪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展和推动动漫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高职院校,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女子学院,它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高技能女性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动漫设计专业,作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设计系中的一个特色专业,从2006年创办之初,就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高职教育体系中动漫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之路。我们认为要使中国动漫从加工大国走向创作强国,必须从原创设计入手,应该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改革动漫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通过大胆的教学改革和课程的优化设置,使我们的动漫课程既符合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又契合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学习特质,努力将高职教育下的动漫专业打造成一个“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校企合作有机融合,实习与上岗就业同步”的特色专业。

2 《原画设计》课程的性质

《原画设计》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主干课程,也是所有动画人必修课。无论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它都处于一个基础课的重要位置。

原画设计,又称原动画设计、动作设计,它处于动画制作的中间环节,也是决定动画的艺术与技术质量的关键环节。原画设计在动画片中所起的作用就相当于影视作品中的演员,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是否吸引观众除了具有好的创意之外,与原画的创作也是紧密相关的,好的表演能带来非常直观的视觉享受。就工作流程的分工而言,原画的职责和任务是按照剧情、分镜头台本和导演的要求画出动画镜头中所有角色的动作设计,画出一张张不同表情和动作的关键张(Key Frame)。动画是原画的助手,根据原画所绘制的关键帧画出中间帧,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相对于动画,原画涉及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如:动态素描、人物与动物的运动、自然现象的规律、电影镜头的感觉与把握、角色性格的拿捏与表演、时间的控制(Timing)、特效处理等等。所以说原画是动画的灵魂。作为一个专业的原画设计人员,不但要具备绘画和表演的才能,更重要的是必须熟练掌握动画运动规律的技法和理论,才能胜任这项复杂而又繁重的工作。

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不仅具备一个职业原画师的基本素养,而且原画设计所凝聚的知识和能力,可以让学生胜任动画漫画、影视传媒、网络传媒、游戏娱乐等诸多领域的职业岗位,比如到动画公司参与动画片的制作、游戏公司的游戏制作、网络公司的网页动画、广告公司的广告动画、玩具、电子游戏、手机动画等,只要有卡通形象的地方,都需要原画人才。

我们将该课程设置在动漫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核心点,由该课程来带动和辐射其他课程的进行和深入提高。前导课程:《数码绘画艺术》、《数码构成》、《 数码摄影艺术》、《动画角色造型》;同步课程:《动画概论》、《动画编导》;后续课程:《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后期剪辑合成》等课程。从下图就可以看到,在整个动漫专业课程体系中,我们对于该课程基础性、核心性和辐射性的一个定位。

3 《原画设计》课程的定位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较快,国家先后批准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希望能利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密集、人才丰富、市场发达、网络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创造有利于动漫市场发展的环境,发挥基地的区域性辐射作用,带动全国网络游戏动漫产业的发展。

我们女院地处珠三角地区的动漫产业文化的中心、国家的动漫产业基地――广州,可谓天时、地利。动漫设计专业秉承“以就业为向导,立足女院学生特色”的办学理念,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动漫专业设定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定位:通过系统的教学及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动画制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和办学机制上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实践教学,以培养技能型动画人才为主要目标。

基于上述认识,为拓宽学生就业面,动漫专业对专业教学采取了分模块式教学设计:1)基础教学模块:美术设计基础、动画基础、软件基础、综合动画职业能力,为专业学习打下较扎实的综合基本功;2)专业方向模块: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3)实践能力模块:课堂基础教学的实践能力、企业项目实践能力、毕业设计综合创作能力。

原画设计课程就是基础教学模块中动画基础的课程,它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学习动画原理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手绘能力的核心部分。它包含的内容广泛,专业性强,要求学生的专业基础要扎实,因此,原画设计课程的教学被安排在一年级的下半学期进行,地点是数码绘画实训室和二维拷贝台工作室。原画设计课程的定位是,作为基础课服务于技能型动画人才的培养,同时又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课,来满足企业中原画师的岗位需求。

4 课程设计思路

在“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理念引导下,原画设计课程的设计思路沿着这样一条主线,设置了一个明确的框架,我们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根据这个框架来不断建设和完善的。

1)课程设置应以知识、素质、能力为主要,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动漫人才教育更应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教育为核心,以职业教育终身化为目标。

2)培养学生不止面向单一行业,更能面向更宽广的邻近行业,使学生能够具有在影视动漫行业职业群中转岗的基础,并掌握跨职业群的通用技术和知识。

3)课程中的理论课和实训技能课的比例是2:8,使理论课成为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实训技能课的锁链。

4)课程的实训部分要将传统的二维原画绘制和现代的无纸动画技术相结合,在二维拷贝台工作室和数码绘画实训室同时展开教学。

5)课程的实训技能部分要与动漫企业的在研项目相结合。在具备一定原画绘制技能的基础上,参与到真正的动画制作项目中,“学以致用,用以至精”来实现原画技能的熟练掌握。

第3篇

动漫服饰是伴随着动漫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生领域,是服装设计、动漫艺术与表演艺术学科相互交叉的一个新方向。由于研究对象的跨越性,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专业化人才培养必须是服装设计学、动漫设计艺术与表演行为艺术等专业学科相互交叉,密切合作,形成动漫、服装、表演专业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才能探索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专业化人才培养独特的规律。

[关键词] 动漫服饰 专业化培养 交叉专业

随着与日俱增的动漫热潮在我国的迅速蔓延,中国动漫队伍和动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对动漫专业化的舞台展示和动漫服饰设计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动漫服装设计、服饰产品开发及人才培养与国外相比仍然落后,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因为服装与动漫在产业领域上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教育领域又分属不同的专业学科,人才培养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有效平台。所以,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人才专业化培养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动漫服饰市场与就业前景分析

动漫是指借用服装、化妆、道具等通过真人扮演来还原动漫作品及动漫游戏中的角色。假扮成真的动漫具有强烈、直观的视觉冲击效果。

动漫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美国迪斯尼创建首座迪斯尼乐园,为招揽游客,聘请人来装扮成“米老鼠”供游客拍照合影。这些“米老鼠”被视为现代的始祖。八十年代风靡日本,随着日本动画、漫画、人偶、形象秀等动漫文化的发展,不仅形成了日本现代动漫文化,也成为了日本一种繁荣的产业。中国的动漫起步比日本、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要晚。1993年后陆续出现在中国香港、台湾,1998年在大陆内地开展了动漫展,这才出现个人动漫。而近几年,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频繁举办的动漫展、动漫艺术节,为动漫爱好者搭建了动漫形象展示和动漫艺术服装展示的大“秀”台,使动漫比赛从最初少数个体爱好者的个人表演,发展到现在的社团化、公司化的大规模专业化公演。

动漫热潮的兴起,使时装产业与动漫有了广泛的合作,不仅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使服装市场得到空前的扩展,同时也对众多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法国等动漫产业发达国家,动漫业、设计业、服装业密切合作,从动漫角色的服装设计到具有动漫特色的服饰产品开发,形成了一个设计研发体系,既拓展了动漫衍生产品的发展空间,同时带动起服装服饰制造产业的日趋兴旺。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之一,其市场有着待发展和可发展的无限商机以及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学科交叉构建专业化培养平台

目前,我国动漫服饰与动漫仍处于一种模仿阶段,它的“繁荣”仍受制于国外动漫业,专业人才匮乏更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要想摆脱市场需求多、专业人才少、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的局面,迫切需要拓宽专业口径。因为动漫服饰是一个包罗万象、满目琳琅的文化体系,它既与动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扮演着动漫中的角色;它又展示着包裹在角色躯体上的衣裳和与之有关的装饰及饰物,与服装服饰一衣相连。而动漫是以服装为中心,以动漫人物为灵魂,通过肢体语言和行为的技巧――穿衣、步法、形体语言、定位亮相等来最大限度地展示角色的魅力和穿着的艺术效果,通过对动漫人物的生动模仿和传神演绎,传达动漫角色意识和审美内涵。因此,动漫是动漫与服饰艺术结合的良好载体。动漫服饰又是伴随着动漫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生领域( 罗芳林.论动漫中的服饰设计.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是服装设计、动漫艺术与表演行为艺术学科相互交叉的一个新方向。由于研究对象的跨越性,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专业化人才培养必须是服装设计学、动漫设计艺术与表演行为艺术等专业学科相互交叉,密切合作。交融专业学科的内容和规律,吸收动漫、服装、表演等专业学科特长和精华,使动漫艺术向服装设计延伸,同时将成熟的服装设计理念融入到动漫表现环节中,形成动漫、服装、表演专业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才能探索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专业化人才培养独特的规律。

比如:动漫的设计是以动漫人物为范本的,追求强烈的个性审美特征,其表演的情节人物模拟要求达到形神俱备,表现服饰与人物角色形象要求和谐,这些与动漫、服饰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给传统服装设计学和动漫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动漫设计以动漫人物为范本,动漫角色设计的服饰,就必须符合服装设计“针对具体对象”的要求,遵循现实中的服饰设计的规范,可以借鉴服饰设计理论及原理;动漫角色服装又不同于传统服装,它针对动漫作品或动漫游戏中的特定角色,或唯美可爱、或讽刺幽默,并融入动漫夸张、变形特点,各部分尺寸偏离了人体工学,各部件的搭配缺乏季节的逻辑,服装上面的图案也不仅仅是装饰,而有着强大的故事背景(罗芳林.论动漫中的服饰设计.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因此,动漫、服饰以及动漫行为表演艺术,在设计理论上的密切联系,使得这三个专业学科存在着理念上的重合和专业学科上交集的可能。

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的优势在于,一是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必须掌握或了解三个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知识的交融,产生新知识:将三个专业学科的知识,相互交叉融合,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更容易有所创造;三是专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产生综合能力: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有利于形成综合能力;四是能力的创新性,通过三个专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迸发;五是知识互动、互补: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拓宽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专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专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专业化的课程设置

如何搭建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平台,具体课程如何设置,课程内容如何安排,课程结构怎样铺设,课程的标准又应该如何制定……。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对动漫服饰设计与动漫赖以生存的课程环境进行认真研究,调整、整合和创新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相关课程,拓宽和延伸所涉及到的表演、化妆艺术,以及装饰饰品、道具等专业领域,建立动漫服饰专业化的课程体系,推动专业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宗旨:

按照跨专业学科课程融合的总体思路,整合动漫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以及表演、化妆、道具等专业课程,构建以动漫、服装艺术设计为主,其它相关专业为辅的相互依托的交叉专业学科体系。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见图二

第4篇

关键词:动漫艺术设计;特色;教学实践

中职院校将培养数字媒体领域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动漫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目标。中职院校希望可以培养出能够从事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网页、制作游戏等多个领域的人才,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知名度以及社会地位。

一、中职“动漫艺术设计”专业的概况

动漫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近几年来,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漫艺术设计专业逐渐兴起,并且该专业是以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以及其先进的理念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让中职院校认识到动漫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动漫艺术设计专业与传统的电脑艺术设计等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二、中职“动漫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虽然电脑艺术专业与动漫艺术专业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与电脑艺术专业相比较,动漫艺术专业有属于自身的特点。其特色具体表现如下:(1)动漫艺术专业更加重视动漫技术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开展专业技能实训活动。(2)动漫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集动画造型设计、角色设计以及场景设计等技术于一身的应用型人才。

三、中职“动漫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当前,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以及发展动漫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动漫技术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中职“动漫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如下:

1.建设实验实训

(1)建设实验实训室。中职院校在调整学科之后,以教育部下发的设计方案为依据,制订了构建产学相结合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这一方案,从而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动漫技术人才。中职院校相继建立了描绘工作室;二维、三维动画制作实验实训室;采集素材、处理素材实验实训室等不同的实训室。这些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场所来进行实践操作。(2)建设实习基地。中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中职院校通过构建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2.建设师资队伍

中职院校的动漫技术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他们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因此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中职院校的动漫教研室要承接一些拍摄与制作影视节目、设计与制作动画等,通过实践可以提高教研室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开展本专业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3.构建“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的中职动漫课程模式

中职院校在改革动漫课程模式,通过安排不同的课程,既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出实用型人才。由于公共课程主要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将公共课、专业课与学生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中职院校还要重视教学项目这项工作,在教学项目中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然后让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围绕项目来进行学习,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大量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中职院校通过改革中职动漫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并且也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及缺点,便于学生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技术。

4.加强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

(1)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创建不同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让学生运用自身在学校到所学习到的知识,如此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充分结合起来,推动学生的实践技能与技术得以提高。(2)加强国际交流。中职院校要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国家之间的联系,便于我国中职院校从别的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也便于学生借鉴其他国家的设计经验。另外,中职院校还要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交换学生,让我国学生进入到其他国家,以便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

动漫艺术专业更加注重软件技术的应用,该专业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了能够推动中职技术教育的顺利展开,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动漫人才,这就要求中职院校注重开展专业技能实训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时展对动漫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5篇

文章对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专业建设的机几点措施。主要对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与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

[ 中图分类号 ]G 7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53-02

动漫产业现已成为以动画卡通、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产品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并被视为21世纪创意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由于社会对动漫产品的巨大需求,加上国家一系列鼓励和扶持的政策出台,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

一、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动漫产业刚刚起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动漫人才相对缺乏,总需求量大约在30万左右,而各高校每年能提供的毕业生大概在1万人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动漫产业对人才的渴求。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动漫相关专业,扩大学生规模,力求培养相应的人才,高职院校亦是如此。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匆忙上阵,层次低,培养效果不如人意,专业人才素质不高,总的来说,专业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专业定位不明确,职业方向不清晰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是相当多的,而每一个职业岗位对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上各有侧重,动漫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系如此庞大,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样样精通;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爱好、性格上都有所差异。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对高职学院来说,动漫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对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可借鉴的经验不多。许多人认为动漫专业的教育就是艺术、美术和计算机教育的相结合,有的人偏重软件技术的层面或艺术层面,导致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完善。事实上,动漫专业教育仍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理论与实践技能结合、创作与经营结合等内涵形成的综合性教育体系。所以需要不断的探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三)师资严重不足

动漫专业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起步较晚,许多院校动漫专业方面的师资不足。动漫专业在仅有一两名教师的情况下就招生办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没来得及提高,一些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锻炼就上课,并且这些教师往往对最基本的艺术教学工作知之甚少,这就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同样对艺术缺乏了解,写出的剧本或设计的作品毫无创造性和艺术性。从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所以,师资力量是目前动漫专业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四)实验设备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由于动漫设备相当昂贵,大部分院校的动漫专业仅仅拥有普通计算机实验室、画室等基本教学设备,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使得教师只能将部分教学内容“纸上谈兵”或放弃不讲。这就导致大多数毕业生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环境,还需要由企业负责相关的培养学习。

(五)学生专业对口率偏低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使专业对口率降低。从这两年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主要就业在一些广告、影视、策划和装潢公司等,真正做动画片的寥寥无几。

此外,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校企合作、等方面都不过完善。

以上这些不足导致了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动漫人才状况与实际岗位工作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缺少创新性和艺术性。

二、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准确定位

我国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换言之,可以说培养的是一线的员工,动漫专业也是如此。高职教育应该坚持以市场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专业培养目标上,要根据国内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学生的素质实施准确定位。不能盲目的攀比或跟从其他院校,要从自己院校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学院发展的教学授课计划和实践教学任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做到人才培养方案跟专业定位,层次定位,岗位定位密切相关。

(二)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体系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坚持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道路,着力培养应用型的动漫专业人才。

按照上述原则,提出了一个公共平台、多个职业方向、精于一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由三大模块课程构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该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习对应岗位所属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

(1)专业基础模块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模块是本专业的最基础的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要素,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图形图像设计》、《FLAS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原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等。

(2)影视动画方向模块课程设置

影视动画方向课程:《特效合成》、《影视剪辑》、《影视合成与编辑》、《影视动画后期制作》,《MAYA影视动画》、影视广告》、《影视动画编剧》等。

(3)三维动画方向模块课程设置

三维动画方向基础课程:《Maya场景建模技术》、《3D渲染技术》、《渲染与材质(LS、Render Man、Mantel ray等)》、《三维动画技术(3D MAX)》、《三维角色设计及场景》等。

(4)游戏动画方向模块课程设置

游戏动画方向基础课程:《程序设计》、《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基础》、《游戏角色及场景原画绘制》、《3D游戏设计与动画制作》、《游戏网站设计》、《游戏引擎程序开发》、《网络游戏脚本编程》、《游戏音乐及视频处理》等。

(三)教材建设

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学院教材建设上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为出发点,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因此,教材编写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材模式,根据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及岗位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需要,按照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的整合改革,改变教材滞后于实际的状况,按照“教培融合,强调技能、依托行业”的原则,引入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核内容。同时,聘请行业或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制定编写,紧密结合地区特色,创建了具有高职学院特色的动漫专业新教材体系。积极开展校企结合开发教材的括动,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动漫设计的师资的配备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很多动漫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来学校任教,或者由设计等专业转行,或具有较强的绘画功底,或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但这些都只能引导专业走向一个偏向,并且这些老师并没有太多的企业和教学经验。

因此,在动漫专业师资建设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聘请具有实际动漫设计与制作经验以及从事动漫行业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地向教师讲解当前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状况.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2)选送教师到企业、动漫职业培训机构挂职锻炼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各类竞赛、进行学历的进修达标工作。

(3)与企业一线的合作,从企业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理论基础的实践教学教师。

(4)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来学院上课和讲座。建立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掌握最新技能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在高职教育中,实验、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现有实验、实训设备不完善,实训方式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问题。可以采用校企共建,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统一规划,互为补充,体现统一性。

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采用“模拟仿真模式”,基本参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建设,开设的实训项目是生产性实训。实训室全天免费开放(包括周末和部分节假日),学生可以自主实训并协助管理。

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采用“搭建公司化办学平台,实岗育人”,公司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对于进入公司实习的学生。完全按照企业员工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锻炼,使其淡化“实习观念”,强化“工作观念”。让学生承受与普通公司员工相同的工作压力,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培养锻炼.使学生的自身能力获得实质的提高。

(六)重视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特色,动漫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除了学院提供的实验实训设备外,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可作为实践教育的主阵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动漫企业或行业的合作交流,与企业联手培养人才或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探讨多种可行性。现在主要有三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一种是企业提供项目,学院安排学生到企业中直接参与项目开发;第二种是学校开设实验、实训课程,企业提供培训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第三种是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单位的要求,针对性的招生、设立独立的专业或班级,定做单位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毕业后就进入该单位工作。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建设,应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教育层次、教育特色和学生就业的环境区域,抓住新―轮动漫发展机遇,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同时不断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振兴地方经济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珊珊.关于影视动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5).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动漫制作 实训 企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8-02

近年来国内的动漫市场较为活跃,一些国产动画作品实现了制作效果的有效升级,不断占领国内的动漫市场,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迪迪豆豆爱冒险》等一批动漫作品赢得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喜爱[1]。国内动漫市场的火爆使得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不断增多,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必然延伸出人才市场的竞争。高职动漫设计专业具有理论性强,注重实践的特点,然而这正是目前高职学生的短板。因而高职院校需要对动漫设计专业进行重新定位,把对动漫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强化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上,从多方面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动漫专业的学生具备将动漫设计者的思想转化成具体的动漫作品的动手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动漫作品的制作技术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动漫市场上体现出自身的人才优势。构建动漫设计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很好的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保障,但构建实训基地不仅仅是购买实训设备,建设实训场地,搭建实训平台,还需要有相关的“软建设”包括实训课程的设置、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来保障高职学生的实践学习的效果[2]。本文将从从以上两个方面谈谈对动漫设计专业构建校内实训基地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高职动漫设计专业校内构建实训基地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高职动漫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许多知识都需要在实训过程中学习与领悟。在校内构建实训基地,可以方便学生实际操作,学习动漫知识。如构建“二维手绘实训室”可以让学生学习动漫人物的手绘技巧,“三维建模实训室”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三维人物、场景的建造过程。“影视后期实训室”可以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后期的制作过程和技巧。有了校内的动漫实训基地,学生的学习就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真正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

2.适应企业对高职动漫人才的技能要求

现代社会对于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更多的集中在是否具备实践能力,因为这样的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上手快”、能力强,可以迅速地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同时这种具备实践经验的学生又可以省去企业再培训的时间,降低企业的人才使用成本,因此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可以更好的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3]。而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进行动漫产品制作的学习和实践,为他们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前做好充分的技能储备。

3.与本科动漫设计专业教育的错位竞争

不仅高职院校开设了动漫设计专业,其他各层次院校也都设有动漫专业尤其是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对高职学生而言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那么面对本科毕业生的“泱泱大军”,高职学生就必须保持自身的竞争力,高职动漫设计的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参考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制定出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动漫人才的培养重点放在“少理论,重实践”上,因此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高职动漫设计专业的实训基地是高职动漫专业学生与本科学生错位竞争的硬件保障。

二、高职动漫专业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具体构想

高职动漫设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主要分为两个大部分,包括实训设备的购买,实训室的搭建,实训场地的建设这些硬件建设,还有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软建设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毋庸置疑是基础。可以按照动漫制作的流程建设实训室如素描实训室(画室)、二维手绘实训室、三维建模实训室、影视后期编辑实训室,或者按照动漫设计的方向还可以建设动作捕捉实训室、定格动画实训室等。这些实训室的建立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设备和场所,学生在这些实训室中可以接受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操作,最终制作出动漫产品。校内动漫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依据动漫产品制作的整个工作流程如动画片的制作过程进行建设,以确保学生在动漫产品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得到学习和实践。

2.软件建设

除了购置实训设备仪器建设实训室外,要保障动漫实训基地的有效高质的运行,也需要进行软件建设,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师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等。

(1)优化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

课程是关系到整个高职阶段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效果的核心因素,而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重实践“的特点,加重软件上机操作等实践教学的课时。仅仅从课时上倾斜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遵循实践课程的教学理论,采取适合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高职动漫专业的学生具备普通高职学生的特点如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精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同时由于他们又都是艺术生,这些学习特征往往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对于教师而言,要想真正地将改变学生原有的懒散、混沌的学习状态,必须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将课程设计的生动有趣而富有挑战感和成就感。特别是实践课程的教学更要运用先进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可以采用适合实践课程教学特点的“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实例制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制作一个个小型的实例或“项目”,建立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建立他们的自信,从而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动漫技能知识。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国内的动漫设计大赛,在实践教学中加入动漫大赛的内容,鼓励学生不断钻研动漫专业的技术知识,制作优秀的大赛竞赛作品。如果学生能够获得竞赛奖项,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建立自信的有效手段,即使未或奖项,学生通过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动漫竞赛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动漫制作技术。

(2)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加凸显了实践类课程在动漫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对高职动漫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大部分的高职教师并不具备企业的工作经历,不具备独立地制作动画片或者动漫产品的技术和经验,因此对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一方面可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让教师到合作企业的一线岗位上去实习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动漫制作理念与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一些长期从事动漫制作的业内人士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和本校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小组”。这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行家和能手可以将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实例融入实践教学中,更好的满足高职学生对于动漫企业正在使用的技术、方法的了解以及动漫产品制作的技术技能的学习。而高职教师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地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是这些兼职教师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我们的教师与这些企业能手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互相指导,互相帮助,有助于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水平 。

除此之外对于最新的动漫制作技术要选送相关教师进行学习以免造成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低下。如运动捕捉实训室的建设,引入的不仅包括面部捕捉、动作捕捉的设备还包括面部捕捉设备和动作捕捉设备的使用软件。对于这种最新的动漫软件技术,必须选派相关的教师进行学习,并且还要经常与设备提供商进行沟通,了解该软件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同时在教师学习后,还要进行知识的再培训,让更多的专业教师掌握该软件技术。另一方面要求相关专业教师将所学的最新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如果对配套设备的软件教师进行学习掌握,那么购置的设备将无法发挥它应有的功能,甚至有可能造成实训室的闲置,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教学资源的浪费。

(3)实训基地的制度建设

为了保障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相关的制度也需要同步建设如实训室管理制度[4]。每个动漫实训室都需要有专门的负责教师,建立专门的实训室设备台账。对于实训室的硬件设备要建立管理、维护的手册,对于实训室的教师学生使用情况也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要定期对实训室的设备进行排查、维护并及时进行软件方面的升级等。

校内动漫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动漫设计这样实践性强的专业而言是必要且重要的,但要保障实训基地的高效高质的运行还是需要在硬建设和软建设两方面同时加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实训基地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以满足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以培养适应动漫专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籽涵. 动漫产业民族化浅析[J].绿色科技,2014,8.

[2] 周锋.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发展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5.

[3] 米贵岐,张玉玲,杨利伟,樊柳柳.高职教师素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

[4] 赖立香.“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聋生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探讨--以浙江省聋生装饰设计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4,16.

[5]张玉臣.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A].2014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Business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ICIBET 2014),2014,02:118-119.

[6]王博.建设实用、高效、科学的校外学习工作站――动漫设计专业校外学习工作站建设案例[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2013,11:24-25.

[7]马建如.“产品导向 项目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A].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ASRI-ITED 2011 ),2011,09:76-77.

[8]庞松鹤.高职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6:193-194.

[9]李胜.基于工学结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初探――以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4,06:39-40.

第7篇

〔关键词〕动漫概论 教学内容 创新 设计

国内很多院校在相近的学科中开设动漫专业,《动漫概论》是动漫专业必修的入门课程,学生从非专业向专业过渡转化的课程,教学应该从理论讲授到理论应用,培养兴趣与提升学识对于学生同样重要。近些年,在各种教学模式改革中专业教师的自我实践证实很重要,如何立足于实际进行专业教学,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创新理论教学。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完善了动漫相关的产业政策,在产业政策的影响下,当代动漫教育从技能素质的角度培养既懂管理又懂制作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很重要。

一、《动漫概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概述

专业教学是学科知识、方法、思路等的传授,不是知识点的复述,与时俱进地创新专业内容教学尤其重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创新课程教学。老师如何教授该课程应该有一定的规律和体系,改变传统考核思路模式,专业教学强化学生通过理论分析问题、对接实践的能力,理论和技能同样重要。新的《动漫概论》课教学知识点设计建立在大动漫范畴基础上,以产业为目标,从理论到理论完全不能适应本校实际,动漫理论应来自于理论实践教学和技能实践,动漫专业建设与本地区产业紧密联系。文化产业――动漫教学――专业建设,从实践到理论再实践,课题或者项目驱动理论教学更有现实意义。

《动漫概论》课教学包括学科本体与文化知识。首先,《动漫概论》教学必须在观念和资料的准备方面占据优势地位,教学内容增加人文学科知识,动漫作品注入文化元素,吸收最新的文化及其产业成果应用于教学,这对于初学动漫制作人员全面理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很重要。了解中国文化产业与动漫的现状,教学内容增加相关的知识点,如文化产业理论。以学校的学科特色为出发点,加强动漫专业建设,以创建特色专业为目标,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和企业需求,拓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动漫概论》课教学内容常见问题

近年来,《动漫概论》教学主要存在脱离时代的发展语境、忽视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论述等问题,具体来讲:1、《动漫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许多机遇与挑战,诸如,技术、文化、需求、时代、产业等,动漫教学很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理论教学对于入学考试文化成绩不高的学生很容易枯燥乏味,学习的乐趣在于循循善诱,理论教学没有与实践结合,教学效果不理想!老师教学如同一个演员在舞台的“表演”,逐步改变“自我娱乐”式的教学模式,促使本学科的深入发展。2、新的时期,按照传统动漫的工艺与技巧解释动漫概念已经不符合现实状况,只能在《动漫史》中出现了。新的工具、技能以及表现方式开拓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大胆的实验创新精神。动漫制作涉及的材料很多,媒介和材料的多样性给动漫创新开辟了广阔的视域,如定格动画可以把材料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今,传统媒介技术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数字技术促进动漫艺术应用的发展,尽管有的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增加了动漫创作研究,这也很容易把《动漫概论》教学引向作品鉴赏。3、许多《动漫概论》教材的知识点依旧在动画部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行业日益重要,动漫教学应向相关专业延伸与拓展,诸如游戏、漫画与动画的关系。我们在教授新的知识点总是存在着概念、范围、类型、特征的思路,忽视漫画、连环画、游戏、动画的联系,数字动漫产业的相关论述极少,甚至没有;教材内容上存在着“以偏概全”现象,不同版本《动漫史》与《动画概论》内容不分,有教材甚至认为:动画就是文化创意产业。4、由于学科背景、授课时间等差异,纵观国内各种版本《动漫概论》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对于知识点侧重不同,造成了学生对动漫应用与理解的形形差异。也有老师认为:以老师的学识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和规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种思想和观点都应有,认为理论学习应该是“百家综合或者争鸣”,而“放养”学生,任意组织内容进行授课。

总之,教学内容应该有系统性体现动漫学科特点,教学方式不能太死板,也不能完全任由老师自由发挥或者取悦于学生,最好能够体现大师风骨!当然,教学内容也不能是简单的说教或者读课本上知识点,这样做会失去理论对实践的意义!

三、《动漫概论》课新增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从动漫艺术本体入手,诸如概念、技术、设计、叙事、流程、审美、功能、时间等动漫语言,了解动漫艺术风格,针对性明显、创新性不强。动漫学科特点与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假定性、视听性相似。笔者认为新增教学内容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后现代艺术。当代社会审美思潮多元化,个性需求多样性,我们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它,既不盲从也不随波逐流,而设计应该以自然和人文为基石,动漫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然受到外在因素影响,涉及广泛的艺术、社会和人文学科,后现代设计艺术还是比较人性和自由,后现代艺术吸收借鉴传统文化艺术,而表现出多元文化价值观,个性元素设计离不开动漫形象的实用价值。很多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艺术观颠覆了现代主义观,后现代社会是各种信息充斥的时代。后现代艺术不仅是艺术思潮,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如何创新发展的思路。艺术多元化促进个体精神的释放,突破了时代精神和传统艺术设计视域的压制,更加关注人的全部活动和情感世界,也有人借助大众文化和民间艺术表现力,实现艺术语言的革新,设计美在于表达作者内心真、善、美感受,实现产品应用价值,各民族文化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动漫创意融合多学科知识,随着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冲击,开发、建立本土资源以及数字表现体系,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创意设计新的产品。关注国内相关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成为新的生产革核心,各地区产业集群优势不断扩张,尤其省会和沿海开放城市通过新的经济力量培育文化产业形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各地年鉴和产业报告,了解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促使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产业政策转换为宏观调控的手段,面向大众消费的商品依靠文化创意力量获得发展动力,真正的动漫创意产业是产、学、研、销一体化,没有创新很难突破产业困局。

(三)工商管理知识。研究商品市场中销量好的动漫设计以及衍生品设计,以市场需求改变设计。经济的繁荣,艺术消费必然走向昌盛,艺术品消费促使新的创作动力产生,经济利益分配促使艺术生产进入良性循环。动漫艺术品设计、生产要适销对路,建立规范的艺术消费市场体系,艺术进入经济市场成为商品,专业教学需要资金运作、商业知识、管理等融入课程理论教学,如,产业集群、资本运营、生a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考核等知识。在衍生品的营销中城市、商业、工业、市场结合形成产业优势,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四)中国连环画与漫画艺术研究。连环画与漫画来源于绘画,既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精华,又能表现作者的艺术水准。中国连环画艺术叙事、表现风格多种多样,朴实、熟练的绘画风格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连续的故事情节画面与动漫分镜头有相似之处,如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徐宏达、顾炳鑫、刘继卤、王叔晖、贺友直、汪观清、华三川、程十发、范曾等连环画作品。研究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作品,绘画形式如何表现故事以及如何设计角色形象,这些形式对于当代的漫画与动画设计有借鉴作用,许多古今文化知识成为连环画创作的素材来源,人物和场景的绘制证明了设计与美术的渊源,因此,动漫设计可以借鉴连环画的画面设计。

四、《动漫概论》课教学知识点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系:1、动漫概念(动漫表现形式分类、动漫与游戏、动漫史上重要的风格流派、动漫创作素养),理论为主开展教学;2、动漫设计与制作流程,如果有条件可以课后考察动漫公司;3、原动画设计,可以进行角色形象临摹或者国内外动漫明星介绍;4、动漫语言学习,如文学语言、电影语言、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表演语言、数字技术语言,动漫语言在创意设计的重要性;5、中国连环画与漫画艺术研究,多研究中国连环画以及国内外的漫画作品;6、动漫产业与衍生品的开发(动漫策划与衍生品开发,了解动漫产品的推广流程,可以简单分析国内的动漫产品案例);7、动漫营销策略与市场运作模式(增加动漫设计策划、市场调研、营销与市场需求互相促进);8、文化产业与后现代艺术,如产业视角的动漫文化价值观;9、中国文化产业现状与体制,如国内动漫政策法规。以上教学内容专题和模块特点比较明显,章节知识点没有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模式排列,知识点内在的联系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学科视野。总之,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后,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课程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都要有相应更改,以适应教学内容创新。

(二)进度。教学进度中各知识点也不能“照本宣科”地进行,课时应该有弹性,理想的教学时间是40至72课时,每周的课时量控制在4至6节,针对学生的差异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灵活应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布置课外作业增加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作业发现产业中的某些问题,体现理论的指导价值。

(三)考查。从文化产业的层面扩展动漫专业理论教学,其教学内容从教学实施、考核方式、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化,结课考查的方式也应该变动,通常理论课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忽略了学生平时的练习和表现,最好是以综合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鼓励学生围绕技能应用自主学习。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有学者尝试课程教学引入部分课题或者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还有学校以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破口,反思教学内容设计,笔者认为:依据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状况评价教学效果比较有价值,如参与设计、参加比赛,毕竟学科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总之,由于学校特色的差异,专业建设成果依靠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以及能力的大小来证明,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专业建设的不足,实现本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创新探索动漫人才培养路径,艺术探索走向文化产业,注重相关学科相互延伸与支撑。

第8篇

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存在着一些院校的课程建设基本上是沿用了本科的课程压缩版本,仅仅在学时和教法上稍微做出改变。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偏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主导思想。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方式的着眼点。特别是在目前各地高职院校争创国家示范性院校的评估中,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改革更显得尤为重要。课程体系建设应以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素质为最终目的。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对受教育者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其课程体系的建设需以此教育目标为依据。尤其在专业课的设置上,需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而动漫专业则更需要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岗位能力着眼把课程设置为富有弹性和定向性。

现行我国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与市场需求脱节高职院校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开设动漫专业。但是,许多高职毕业生很难在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动漫公司,即使能够进入也因为很难满足岗位需求而在企业中从事最简单和基本的零散工作。企业方面往往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和岗前培训。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动漫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培养的学生与市场脱节,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不强。

(二)、课程设置模式不合理我国高职教育普遍使用的课程建设模式是学科系统化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是对动漫专业使用这种课程建设模式,强调大量的知识灌输,忽视知识的融会贯通,缺乏参与性的课程,会直接导致学生所学的内容和动漫企业的联系脱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

(三)、课程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虽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早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相当的难度。而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漫形象为基点,以漫画为基础,以影视动画为依托,以数字网络为平台,以版权和品牌为纽带,以衍生产品为支点,在“动漫产业化”和“产业动漫化”相互促进和融合的方式下快速发展的产业。大多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很难能够灵敏的对市场需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进行调研时对动漫行业必备的行业综合素质认识不够,这些因素导致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同期就业市场的需求。

(四)、课程设置重视个体培养,忽略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动漫制作流程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制作:策划、剧本、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台本;2)中期制作:设计稿、场景绘制、原画绘制、中间动画、动作检查;3)后期制作:扫描、电脑描线上色合成、剪辑、特效、配音、影片输出。可见所涉及的技术和内容非常宽泛,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进入动漫团队中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需要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所以现今大多高职动漫专业仅仅是注重了个体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建设

高职动漫专业的教育要培养具有很强动画制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要能够精通动画制作中的一个或两个部分或环节,并且要求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决定着动漫专业的课程建设需要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应当有其自身的特色,课程建设要充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符合动漫行业标准,紧随动漫行业发展动态,根据动画的制作特点来设计、改革课程建设模式。

(一)、在高职教育第一学年应该注重美术基础性课程,进行大量的手绘、色彩等练习,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美术基本知识,为动漫制作类课程打好基础。并且进行动漫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们入门动漫制作的领域。

(二)、进入第二学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在这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动漫相关软件的学习及造型设计的能力,动漫专业学生的软件技术就相当于手中的画笔,掌握相应的软件技术才是设计好的动漫作品的前提。具体开设的课程为:flash、photoshop、maya、3Dmax、AfterEffects、premiere等,在加强软件学习的同时,开设动画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等创意性课程。后期利用专题训练的方式将所学的内容做个综合的训练,以3-5人的小组形式来完成,由动漫企业的员工担任指导教师。通过几个专题训练,能够让学生在熟练掌握软件技术的同时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协作精神。通过由企业员工指导的专题训练,学生们也可以了解相关的行业规范,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第三学年面临实习和就业的压力,很多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由于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对岗位的认识,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即使工作也需要企业进行相关培训才能上岗,结合这些情况,可以让学生们在这学年进入企业实训,企业拥有丰富的动画制作经验,能够将动画艺术的精神和技巧用一种开放的、科学的、崭新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动画,需要原画设定、分镜绘制、建模师、动画师、渲染师、特效师、后期合成等环节。在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企业进行定期考核,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们在培训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日后发展的岗位和专长并进行有意识的专项训练。学生在企业实训后,将更好的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转为实际技能,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更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更好更快的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第9篇

关键词:产业发展;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衔接;对策

1 成都市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成都有10余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但是人才储备不足严重影响到动漫游戏作品的原创开发和市场开拓。成都市已被纳入国家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数字游戏动漫产业战略基地,在过去的10余年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但是在2015年却经历了大浪淘沙,成都的手游订单下降了60%。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显示了成都市游戏产业根基不稳,人才匮乏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动漫产业是集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并存的产业,中低端的技术操作型人才数量基本饱和,但合格的动画制作人才奇缺,能够自行研发与综合开发自主产品的动漫原创人才、市场研究和动漫营销人才、前期导演等复合型高端人才更为匮乏。笔者通过走访成都市各高校动漫专业,了解其课程设置和应届生就业情况,研究目前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1 两类动漫人才培养机构

目前,成都动漫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高校培养,包括四种类型:影视传媒院校、美术类院校、综合类大学相关院校、高职院校;第二,社会培训机构。

1.2 本科院校培训动漫人才趋势

(1)各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院校形成以艺术创作为核心的动漫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动画制作中中低层次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动漫人才培养体系,且这一部分较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学生就业形势较好。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培养动漫人才时还没有做到对各自培养方式的细分,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和特色性不够明确。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特色性是未来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2)各类院校课程结构分析。动画创作人才的基础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美学基础、电影视听语言、动画原理基础、计算机相关软件应用能力等。作为高校动漫专业应重视理论化与市场需要实践化之间的良性结合,不仅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的人才,更能培养出能够引领市场发展的高端人才。实践教学在动画教学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无论是综合性院校或者专业美术院校均在四年的培养计划中均开设有如动画短片创作的综合类课程。但是由于大学期间课程门类比较综合化,多数院校技术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所占比重无明显的差异,学生并没有针对某一类学科重点深入研究。例如,以场景设计课程为例,多数学校开设的课时约48课时左右,但对于培养一名成熟的动画场景设计师来说,课程时间显得过少,课程内容较为基础,深化学习强度不够。学校应该研究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训练的针对性、目标性,如何在毕业之前达到具备职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2 动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动画专业在本科院校中连续三年中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中排名第一,成为红牌预警专业。调查现状为该专业毕业生失业量大、就业率低、劳动强度大,且薪资较低。一方面是动漫企业的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和满意的工作,供需结构性矛盾的造成是高校无法真正担负起向动漫产业输送专业技术过硬的高质量的动漫人才的使命,这也是导致动画专业红牌预警的根本原因所在。

3 各类企业人才需求的差异性

成都市各动漫企业近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仍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创意观念滞后,艺术质量和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原创精品匮乏;游戏作品同质化严重,低水平,恶性竞争等,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才问题。伴随着国内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升的动漫技术革新,相关企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更加专业的岗位细分,各企业有不同的市场开拓。根据笔者走访成都市部分游戏公司归纳出了动漫企业所需各类动漫人才的需求状况,由此可见各企业人才需求的差异性。例如,以游戏原创为主的完美世界(成都)分公司,人才需求来源是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招收3D方向各岗位人才和少部分原画,有较强创意并了解市场。属于外企的育碧成都工作室主要做国外游戏外包,对3D人才需求极大并要具备较强美术功底和英语交流能力。以游戏培训为主的成都游戏工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招收3D美术师和原画设计师,人才需求来源于本科在校学生或毕业生。由上的例子我们可见到成都市各类游戏企业部分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对于动漫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时可提供参考。现今很多动漫专业毕业生缺乏对游戏动漫行业的深入了解,缺乏实际的项目开发经验而难以为自己找到良好的发展平台而错失机会。如果在最初就业不能在一个行业内坚持至少一到三年的时间,那么很可能会因为生存压力转向其他行业发展,造成动漫专业人才的流失。

4.1 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本科类院校与高职高专类院校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有着显著差异。高职高专类学校重视制作技术课程的开设,易于与企业和动漫教育培训机构相结合,实现与校企的联合培养,主要定位是培养动漫行业基础制作人员和服务人员。

本科类院校绝大多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同样重制作技术课程,但是原创思维培养等课程的设计几乎为零,而动漫原创人才培养的基础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的大学教育。

当前绝大多数动漫人才培养层次过于单一,中高端人才极度匮乏。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促使高校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为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人才保障。通过合理划分专业方向,将有限的学校资源集中于动漫产业关键环节上的培养,具备前瞻性和现实性。人才培养定位应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培养具备优秀动画原创能力,熟练掌握动画创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4.2 以实践性教学为核心

高校动漫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更加突出动漫人才实践性教学的核心地位,重视动画学生原创和实践相结合。本科一、二年级专业课程重在以动画基础为核心的教学训练,三年级在深入讲授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动漫制作流程,并能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四年级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等方法,提升学生设计和制作能力,创作出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并且教育针对就业,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工作能力。

5 结论

成都市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坚实的专业基础是成就优秀动漫职业人才的沃土。只有动漫人才有长足的发展,成都市的动漫产业才会更加生机蓬勃,进而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率。

参考文献:

第10篇

作者:刘丽萍 李鸿明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从现状来看,构成教学在动漫设计专业教学中仍然处于落后、低效的状态,原因在于当前的构成教学在各层次、各专业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相同,几乎还是包豪斯抽象符号构成训练那套模式,缺乏专业针对性和时代先进性。动漫专业的构成教学与其他设计专业的构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类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内容与教学设计不适应新时代需求我国从欧美引入构成教育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收、消化,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具有中国特色的构成教育体系。但不容忽视的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构成教育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倾向。训练目的常偏向于制作的精细,而忽视了创意与设计,几乎几十年如一日的构成教育,其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固定,教学内容基本固化,很多理论没有得以更新。从构成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其采用的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后续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构成设计与后续专业设计课程脱节构成设计教学的基础性决定了其对后续专业设计课程的服务性。但传统的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大多单纯地从构成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入手,讲解过多,课堂教学缺乏理论知识的延伸以及与设计的联系。构成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相脱离,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了构成知识之后往往还不知道如何将其吸收、运用。

构成教学须根据课程任务明确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是动漫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构成设计教学的任务是: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专业设计学习打下基础。学习构成设计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与制作的技能,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构成是培养创造力最基本的课程,可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为基本原则,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在高职动漫专业的构成教学中,要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改革训练内容,不能被形式主义倾向牵制,只重制作而轻设计。在训练课题的设置上,教师要注重其创新性。只有题目新颖,学生才有空间发挥其潜能,才有空间施展创造性。如,在训练设计思维的过程中,笔者从训练题目着眼,实现其创新性。首先设定题目为“梦境”,要求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事物:我、魔方、楼梯、高脚杯。看似毫无联系的几个事物让学生哗然,激发学生去发挥想象。其次限定设计方法及表现手法,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宏观与微观的观察方法,发挥联想和幻想,用超写实或装饰构成的表现方法表达。这样学生既运用、消化了知识点,又成功实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在构成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清醒地认识到:训练的重点不应只在制作的工整性上,这与课程的任务是相脱节的,还要明确课程目标,将创新性作为设计课程训练的头等目标,如此才能实现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

构成教学必须针对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要改变构成设计教学的现状,就要针对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和重组,必须认真分析各专业的特点,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了解各专业的职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然后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要求,重组教学内容。讲授构成艺术课要结合专业特点,因为任何形式的构成教育都不能脱离专业而独立存在。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授课时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构成课程的基础功能。与设计专业课程建立联系是构成设计课程教学的关键。这种联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着手,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主动地将一些专业设计作品引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这样教师既能讲解清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运用实例。如,讲解动漫设计基础课程的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在画面中的组织,不能单纯讲解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动漫作品进行实例分析。如,引入中国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与日本现代派动漫作品《化物语》,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以便较好地讲解平面构成理论。再如,在讲解色彩构成的色彩情感时,分别展示世界各国的影视动画作品,让学生讨论总结各国动漫作品的色彩特点,分类展示不同题材的动漫作品,分析讲解不同主题的作品所选用的不同色调,由此引导学生总结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以便在以后的动漫角色设计及动漫场景设计中有意识地运用色彩、掌控色彩。构成课程一旦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联系之后,其内容就不再空洞,教师也有内容可讲,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构成原理及专业作品。

构成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特点改革教学过程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高职动漫专业学生有其突出的特点,他们的思维优势是形象思维,劣势是抽象思维,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引领他们去认识事物始终是形象,他们不善于抽掉形象去评价和认识事物。因此,在高职动漫专业的构成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在大量抽象的理论教学中感到乏味,学习兴趣降低。要使这一情况得到改善,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使其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具体而言,在构成理论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讲理论,而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来调动学生认识和思考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高职艺术生的绘画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训练学生运用点、线、面的能力,而是要训练学生适当地运用具象人物、动物作为构成主体的能力。这样既能让学生运用构成的知识点,又能巩固绘画基础,同时还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学生特点改革教学过程,将使教与学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总之,我国高职动漫专业的艺术设计构成教学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严重脱节的现状,改进原有的构成教育单调、死板的教学方式,使构成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为后续专业课程服务;必须根据课程任务明确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训练学生转变设计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形成一套完善的基础设计体系,为动漫角色设计、动漫剧本制作、动漫场景设计等一系列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动漫游戏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51

1 引言

在数字化的娱乐产业链中,动漫产业已经逐渐占据了其主导性的地位。而我国各个高校中的《动漫游戏设计》的课程具有共同的特点,该课程主要有课程内容覆盖范围广、内容的跨度大、设计实践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各高校的学生要全面、熟练和完整地掌握动漫游戏设计的理论知识,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动漫游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2 动漫游戏的概述

2.1 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包括动漫和漫画两种表现形式,它的产品包括了漫画图书、报刊、影视、舞台剧等,它借助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进行动漫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和销售等,同时,随着动漫的逐渐风靡,衍生出了众多新的产品,动漫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2.2 游戏产业

游戏产业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按照其介质分,有手机游戏、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等。随着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手机的不断更新和飞速的发展,给游戏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

2.3 动漫游戏专业

动漫游戏设计专业是随着动漫和游戏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动漫游戏的设计范围相当广泛,它的职位发展也及其迅速,涉及到了动漫游戏公司、玩具公司、网络公司、手机游戏公司和专门的动漫培训机构等。它的发展领域已遍及建筑、三维动画、影视动画等,设计程序包括了动漫游戏的策划与运营等。因此,动漫游戏的设计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任务驱动教学法

3.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原理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任务驱动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二是该教学法所驱动的是特定的任务,因此称之为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新型的教学法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法有一定的区别[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与学是围绕同一个目标及这个目标的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以任务活动为中心,在任务和问题的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对问题的积极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会有相对应的实践活动,这就使得学生能及时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合起来。而任务与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一个任务的同时产生新的任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层次性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与动漫游戏专业中的层次性与实用性相符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快教学目标的实现。

3.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

要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用,就要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首先,在任务的设计中,对任务的设计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过简单了针对不到动漫游戏的设计专业知识,难度太大了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影响教学的进度。

其次,任务的设计过程要循序渐进,这主要与动漫游戏的设计专业的特点有关,因为一个完整的动漫游戏设计项目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因此,在动漫游戏设计专业中,任务的设计要从易到难,从基础开始,逐渐深化,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把大的教学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小的任务,这样,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层层递进的,从基础开始,逐渐过渡到重难点,这种任务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循序渐进的任务设计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课程中的每个细节操作,另一方面,从易到难的任务安排,使得学生的基础性学习为后面深化的高难度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再次,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明确任务的目标,由于动漫游戏设计的课程包含了大量的实践任务。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的实践性任务和动漫游戏的模型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这容易导致学生忽略课程任务的要求。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明确的任务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拨云见日,明确学习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及创新能力。

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动漫游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4.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教学环境对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动漫游戏设计的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不同的教学环境的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结合多媒体进行图形、视频、音频和文字等的综合处理。

4.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分解中的应用

所谓任务分解,就是将课程中的任务进行分解,把大的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把难的任务进行简单化的分解,因为所有难的任务都是有多个简单任务组成的,这样,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就能实现知识的层层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任务的能力。

4.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评价中的应用

任务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和弱点,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迅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好的任务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 结语

本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分析,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心是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动漫游戏设计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任务,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在动漫游戏设计的课程中,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邓碧琴.论我国动漫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1-4.

[2]陈少波.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策略[J].浙江学刊,2008,(2):3-5.

第12篇

作者:闫亚军 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课是一个理论十分丰富的课程,但很多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与时俱进,完全在教室内讲课,并且大多采取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缺少当今数字技术的动感地带,使得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几乎所有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只上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完全分立,而高校学生重视专业课,只认为专业技术最重要,因此与学生的心理严重抵触,造成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听课;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师资队伍缺少对思想政治课的研究,内心也轻视与排斥思想政治课,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这种排斥与轻视,也引起了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师资的共鸣。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形式与手段、教学方式方法上的落后,教学与专业课的完全脱节[4],必然带来思想政治课遭到师生的排斥与轻视。动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动漫专业是新千年后各高等院校迅速建设的最热门专业之一,高等院校中已建设的动漫专业大多数培养影视动漫方向的人才[5],它是设计与制作影视节目的专业,因此所有专业课程都是围绕如何完成制作影视动漫片这一过程进行设置,例如设置手绘、运动规律、剧本创作、视听语言、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专业课程。学生还要学习思想政治课等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虽然各高校动漫专业培养目标很明确,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动漫影片的内容、类型多种多样,各专业课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与技术体系,因此很容易造成各专业课程彼此相互独立,关联性不强,学生学业完成后,似乎学了很多的知识与技术,但几乎都不能完成一部像样的动漫作品。没有政治思想的学生不可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没有思想的动漫作品肯定不能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层次深入,国外文化不断融入到人们的文化生活当中,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不合中国国情的文化、言论以及社会上一些垃圾文化通过高科技手段也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特别是这些国家的一些动漫作品还有美化侵略、粉饰战争、和平演变等“思想鸦片”,极易毒化我国的青少年。因此,在我国经济实力持续上升的今天,保持安定团结,树立青少年正确思想观已迫在眉睫。而作为培养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的高校,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动漫专业课的教学思路,将思想政治课与动漫专业课进行结合,实现思想政治课与动漫专业课的改革已刻不容缓。

目前高校动漫专业主要培养动漫影视方向的学生,即教会学生能够制作动漫影视节目。而要制作动漫影视节目,必须首先确定主题即思想性,然后按主题要求进行制作,因此可以将思想政治课作为动漫影视节目的主题,将思想政治融入到所有专业课中。确定改革方向,高校思想政治课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我们正进入数字化技术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科技化的文化宣传,其数字技术已强烈地改变了人们的感观、思想意识甚至是世界观。当电视专题片“感动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爱在中国各地相互传递,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感动得泪流满面,使得“感动中国”成为“爱的永恒”的生动诠释。当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全国各地电视台、广播站、网站、通信等传媒24小时向世界滚动播报抗震救灾的报道,使得全世界中华儿女空前团结,那一个个感人的电视节目,激励着全国人民高涨的爱国、关爱之情,鼓舞着人们战胜灾害的斗志。当2011年11月2日23时电视台对中国航天史上飞行器与飞船首次对接的现场直播时,全国亿万人民怀着兴奋、紧张、无比自豪的心情坐在电视前,见证了凌晨1时36分神州八号飞行器与天宫一号飞船对接成功,向世界宣布中国已是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完成天空对接技术的国家,等等。显而易见,这种从影院、电视、广播、网络等的数字化文化宣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信心和行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品德高尚、专业技术过硬、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人才。这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需要接受各种教育,思想政治课就是最主要的教育课程,它能教育学生正确的政治路线、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意识;教导学生变成对社会有用人才的方法。思想政治课是净化心灵的极其重要课程,作为高等教育部门,不仅不能削弱它的地位,而且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力度,甚至要将思想政治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思想政治天天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文化大发展时期,我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照本宣科上,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该跟上或超越时展的步伐。其实,思想政治课与文化宣传一样,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宣扬爱国主义、和谐社会,它是文化宣传的路线保证,是文化宣传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课程。因此,可以像数字化文化宣传一样,对思想政治课进行数字化教学改革,用数字化教学激活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今各类影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人的意识冲击力很强,会让人带来无限遐想和久久记忆。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影视节目的传播更加便捷、自由,影视节目对人们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因此,我们应该大胆尝试将思想政治课内含的众多感人故事、众多感动中国的事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博大思想知识体系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内容进行提炼编剧,制作成故事片、电视剧、专题片、科教片甚至网络游戏等影视节目,在课堂上以播放电影、电视节目或在机房进行网络交互节目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借助这种影视节目的展演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评析。使用这种赏析课的教学方法,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影视节目内容对学生思想产生的冲击力很强,从而广泛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思想政治课的影视节目可以由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广电文化宣传部门或出版机构联合制作,其内容一定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对于有条件的院校或专业,可以在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下,自行或与其他院校、企业合作,制作思想政治课的影视节目。例如,有些院校有编导专业、表演专业、节目制作专业等,这些院校就可以指导学生将思想政治课每一章节内容改编成剧本,指导学生按剧本进行分镜处理、表演、摄像、配音、录音、后期合成等,完全由师生为主体进行思想政治课的影视节目制作。用这种制作方法,学生必须对思想政治课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理解,否则就不能写出剧本、不能表演也不能制作。由于制作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进行研究和理解,因而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思想政治课,进而影响到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这种指导学生思想政治课影视节目制作的教学方法,既学习了思想政治课知识体系,同时也学习了专业课程。而且这种自制影视节目,还可以作为学院自身乃至推广到其他院校的各专业作为思想政治课影像教学内容。

将思想政治课内容编写成动漫剧本,所有专业课程围绕剧本进行教学高校可以将影视制作方面的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组织起来,对思想政治课每章节内容进行提炼,按故事片、电视剧、专题片、科教片等影视节目的形式,分别编写成剧本,并制作出影片。在动漫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剧本创作课程的教学,将动漫教学影片作为教学、研究、分析对象,以思想政治课内容为体裁,指导并要求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每个章节进行深入研究并改编成剧本;手绘课程则根据动漫教学影片以及学生自己改编的思想政治剧本进行各种形象、场景等的绘制与设计;分镜处理、运动规律课程的教学,也是以动漫教学影片以及自创剧本进行分镜处理、原动画、过渡画等的设计与绘制;将思想政治课的各部动漫教学影片为分析对象,教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以动漫教学影片为主题进行平面、动画的制作与设计;进行后期处理课程教学时,对创作的思想政治课的所有剧本,进行特技特效处理,为每个剧本制作影视片头;围绕剧本所绘制的角色、场景、片头等按剧本进程再配上红色歌曲、音乐、配音,进行非线性编辑后,制成数字教材。上述课程是高校动漫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采取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掌握影视动漫片制作与设计流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剧本创作课程外,所有课程都围绕着剧本即思想政治的内容与要求展开。因此,我们可以基于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课融入到整个动漫的课程体系当中,从而加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力度,提高了专业素养,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改革。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动漫专业素质,专业教师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动漫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之时,一定要将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其他非专业课教师组织起来,共同设计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让这些教师认识动漫、知道动漫专业各课程的作用与内容概况。只有加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动漫专业课程体系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将思想政治课内容编写成动漫剧本的可能。才能实现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做到思想政治课中有专业,专业课中内含思想政治。专业课教师以及其他非专业课教师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这能扩大知识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眼界。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具有崇高的师德风尚,必须具有很高的政治思想觉悟。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和理解,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而且专业课教师在围绕剧本进行专业课教学时,还能更好地把握角色的形象、表情、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场景表现以及运动效果等,从而使专业课内容充满着思想政治课知识。其他非专业课的教师,例如国家规定的外语课教师,要加强对他们在动漫专业知识与技术、思想政治课知识方面的培养,要将外语的教学重点放在思想政治课每个剧本的翻译以及对思想政治课影视节目的外语配音上,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的把握外语配音的语气、配音的表情等,才能将外语教师融入到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教学之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加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知识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高校动漫专业将思想政治课内容编写成动漫剧本,并将思想政治课贯穿融入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后,必然涉及方方面面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律问题,例如学生有可能临摹了动漫人物形象并参加社会比赛,这就会侵犯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再如根据思想政治课内容编剧并制作了动漫影片,该动漫影片有可能在电视台播出或参加汇展,甚至作为电子商品在市场上销售,这里面也涉及思想政治课教材编著、音乐音效的原创等知识产权问题。这些法律知识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反复强调,不断增加师生的法律意识,在编剧、设计与制作、应用与推广动漫作品时既要防止侵权与违法行为,同时又要保护自己原创动漫作品的合法权益。

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文化宣传效应近几年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mp3、MP4、PS、3G手机等快速出现,使得传播信息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引起了广大青少年强烈的兴趣与追捧。这种超强的文化宣传效应,既来源于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同时更重要的是各种影视节目在这些设备上的完美演绎。因此高校动漫专业的思想政治课要及即时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和传播作用,在教学中,要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自制的思想政治课影视教学片,既要采取赏析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的分析,如人物的表情、画面的切换等等。还可将思想政治课内容制作成各种游戏,通过网络交互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些学生拥有新媒体设备,教师要教导学生将思想政治课教学用的动漫教学影片、游戏、学生在各课程学习中自己设计与制作的思想政治课动漫影视节目等转换到这些设备上,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与欣赏这些动漫影视节目。总之,各高校应关注文化宣传的效应和新媒体的传播作用,采用动漫专业技术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