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时间:2023-09-22 17:06:12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1

(2)

1、三前三后的基本建设程序

三先三后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交通建设,后小区建设。

先规划,后建设

1.集中规划新居住区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人均生活用地的增加,人口将随着市区功能的调整,逐步向城市扩散和疏散。规划布置住宅基地将主要集中于城市边缘城郊结合部之间,并沿城市的四周延伸扩展,为集中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园区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2.超前做好居住区阶段规划

居住区规划应遵循三个阶段的规划设计程序:第一个阶段制定远期(20年)居住基地发展布局规划;第二阶段制定中期(10年)居住地区结构规划;第三阶段制定近期(5年)居住区详细规划。规划设计由面到点,由远而近,从粗到细地逐步深入。

3.采用“无甲方”的规划设计形式

居住区需要采用“无甲方”规划设计形式,摆脱纯经济利益驱动的机制,由政府住宅建设管理部门在无委托单位(甲方)的情况下,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设计,并提出市政设施、建设工期及投资总额、公交线路、小区设计等方案,提交有关部门审核,规划设计确定后再批项目,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

先地下,后地上

居住区建设应执行市政基础设施“先地下、后地上”,住宅建设相继进行的综合开发程序。征地后要先开发土地,即先进行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煤气等管线与道路建设,再进行地面住房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只有遵循统一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科学的开发程序,才能掌握居住区开发建设的主动权,才能建设良好的住宅和居住环境。

先交通建设,后小区建设

新的居住区离市中心较远,人口规模大。如果住宅建成后再配备交通设施,必然造成需求与供应的脱节,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超前进行交通建设。

2、三同步的建设管理原则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还要遵循住宅与公建设施同步建设,住宅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建设与管理同步的“三同步”原则。

住宅与公建设施建设同步

商业、文教等公共设施必须和住宅同步配套建设,以便在住宅交付使用时,这些设施能同步使用,及时为人住的居民提供完善的服务。

住宅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

在进行住宅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做好居住环境的硬件建设,要为住宅配备完善的附属设施,优美的绿化系统,要对噪声、污水、垃圾等进行统筹规划和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还要落实管理环境的责任人。居住区建设要有能促进居民交流联谊的场所,以利密切邻里关系,又有安逸、私密的环境。从而为居住区内的全体居民,包括老人、成年人、少年儿童、青年人提供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文化、体育、娱乐、休想的场所和设施。

建设与管理同步

要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光建设还不够,还必须在建设的同时搞好管理。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和施工的管理,保障公建配套比例达到规划标准,建设的住宅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另一方面,要搞好建成区的物业管理,确保居民居住安全、方便、居住环境整洁、文明,并使有效使用年限延长,住宅实现保值增值。

3、三并重的建设方针

要改变目前的居住环境现状,必须做到三个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功能开发与规模开发并重,建设与改革并重。

数量与质量并重

住宅是使用年限很长的社会商品,住宅和住宅区的功能和质量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和安定。我国的住宅建设正从立足解困增加数量开始向注意居住环境质量转化。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改进规划及设计标准,提高房屋功能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满足居民的心理及生理需求。21世纪的住宅建设将从文化、技术、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向全面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功能开发与规模开发并重

在居住区建设中,不仅应注意居住区内部的功能开发,做到居住区各类设施完备,配套齐全等,还要强调居住区的规模开发即居住区的布局要相对集中,形成一定的规模,有利于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建设与改革并重

从目前居住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旧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着住宅建设的规模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要建设更多环境优美的住宅,必须在住宅投资体制、供应体制上不断进行改革,实现住宅的商品化和住宅供应的社会化,建立住宅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才能确保住宅建设持续发展,住宅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以满足人们居住环境条件不断改善的要求。

二、体系的完善

1.投资体制

主要是要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居住区建设中的投资责任。随着住房的私有化,个人将成为住宅最主要的投资者,以国家和单位为主的住宅投资体制将发生变化;改变居住区大市政及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摊入住宅成本的不合理做法,明确这部分费用由政府承担。

2.管理体制

(1)强化住宅发展局对住宅建设的综合管理职能。进一步理顺住宅发展局与各专业部门的关系,使住宅发展局承担起住宅建设全过程管理的责任。

(2)理顺物业管理企业与专业行政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物业管理与专业管理、社区管理的有机结合。

(3)探索社区建设管理新体制。根据“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条块管理体制。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按照社区行政管理的职能,原则上应与街道办事处对应设置,接受街道和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公安派出所负责街道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商所、税务所应指定人员参加街道社区管理机构,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区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应将环卫清扫、绿化养护、房屋维修、物业管理、路政维护等作业行为同行政管理职能分开,行政管理职能由区政府职能部门行使,部分监督检查职能委托街道协助管理;经营性的作业行为由企业承担。街道办事处设立市政管理、社会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委员会,具体负责社区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等工作。

3、监督机制

一方面,健全居住环境建设的监理机制,实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优化居住环境硬件建设;另一方面,完善业主委员监督机制,使其充分发挥业主管理的监督管理职能,真正体现业主自治,促进“服务第一,住户至上”的物业管理机制的建立,促进实行物业管理的经营性收入补贴服务性支出的经营机制的实现,保证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2

摘要:建国以来,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目前随着社会快速 发展 ,小区居住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给小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怎样合理规划居住小区环境,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生活环境。如何能够紧随时代的发展,环境的需末,在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创新。本文结合孤岛地区小区建设情况,针对小区环境规划设计的创新,提出个人初步探讨意见。

关键词 孤岛;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创新

目前,孤岛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采用了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使建筑学、心 理学 、环境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从而强调人与环境 自然 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干这类居住环境,人们的活动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过安静的日子。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已经对居住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目前已建成的朝阳一村、协作一村、丰收村,其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火柴盒”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缺乏时代感。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 经济 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括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也就根本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区。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 自然 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居住区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清雅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入胜之意。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术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正好满足现在居民生活和心理需求,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启迪的。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孤岛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再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廓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缘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廓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如孤岛协作二区、朝阳三村,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现在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括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健身,就好像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在居住小区血脉一一道路布置上,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曲代直的规划方法,创造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道路采用逐级由宽到窄的树枝状道路网,建筑的布置完全摒弃了行列式规划方式,而用房屋的朝向仍保证了住户良好的日照条件。整个居住小区内的次干道路还可以均采用曲线布置,住宅间的小道也曲线连接,塑造成田园风景式的居住环境。居住其间使人如置身于大自然,而心情舒畅。

总之,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 发展 的领域,随着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努力创新,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同时应积极倡导居民参与设计规划,这将有助于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更合理,从而促进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3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建 设;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小区建设开发的迅速,当地建设了不少住宅小区,有位于中心地段,设施配套齐全,为中高消费层服务的小区;也有位置偏远,为中低层服务的安居工程。住宅小区的增加,许多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管理方法没有及时跟上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造高质量的住宅小区规划和建设。

1住宅小区在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住宅小区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小区在规划建设中能否取得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三者协调统一,是衡量小区建设水平的综合尺度。如果开发商以增加经济效益获取高额利润为出发点,只管建设,不管小区的管理,那就必然使小区建设造成盲目的恶性循环。达不到改善居住环境的目地,其主要问题是:

(1)加大小区的建筑面积建设单位都希望在有限的地基范围内增加一些建筑面积,缩小房屋的日照间距,增加楼层,使住在低层的居民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 良好的通风 。

(2)绿地少小区规划中,规划了小区道路绿化带,组团绿地,小区游园等,为居民活动、休闲而组织的娱乐设施,无故被取缔,利用地段空隙插建,即使没挤占,也没有按规划意图实施,使小区活动场 所严重缺乏 。

(3)加大小区商业网点建筑面积由于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不同的项目建设,其效益是不同的,有些开发商在住宅小区的开发上,一定程度地出现随意性, 擅自增加小区中商业网点的建筑面积,缩小沿街的商业网点与建筑红线的距离,其目的就是获取利润,从而破坏小区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

(4)小区配套不完善目前,相当多的小区只建住宅,不重视为之服务的配套设施建设,如结合绿地而布置的托幼和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站,无故被取消,停车场跟道路建设跟不上。忽视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小区临街底层大都是商业服务网点,客流量大,而公共厕所廖廖无几。以上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可见,加强和重视小区公共配套建设是当务之急。

2 规划建设高质量的住宅小区

建设高质量的住宅小区,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城乡规划法》为依据 ,小区存开发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针对小区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有关法规,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小区的科学性和法制性,使规划设计和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是居住环境的主体,人一刻也离不开生存于其中的居住环境,在小区规划设计中,做到高起点、高水平,体现“以人为本” 的原则,妥善地处理居住环境中公共性与私密性、方便性与安全性 、领域性与识别性的关系,不断提高住宅内部及其周围环境的合理化和完善化 。

2. 1 小区的空间布局

近些年来,我们编制的小区规划,多数考虑规划结构,把小区划分成若干组团,确定小区中心位置,公建配套、道路及绿化系统等,但是有的方案存在着组团之间分隔不明显,一般的做法是组团之间以道路、绿化或公建来分隔,这样才能达到分组清晰的目的。居住组团尽量要做到围合院落,避免造成组团和外部交 通四通八达,以达到安全和安静的目的。要分析人流主导方向,设置小区主要出入口,在主要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志,如雕塑、大门等。在建筑排列方面,精心设计,组合成风格统一的小区,以达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律,重复中有节奏,布局严谨,构图完整的效果。

2. 2 道路系统

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支网,是它的延伸 ,为了使小区内居住环境安静、安全 ,不使小区的交通环境混错,造成居民心理压迫和不安,小区道路组织的原则是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区级道路设计成曲折形成弧形,促使驶入小区内的车辆被迫降低速度,衔接组团和院落的支路,基本上采用尽端式,做到车辆不能穿行,保证了住宅组群内部的安全。

2. 3 住宅的布置

住宅成组成团布置,便于居民生活的组织和管理,组团内部是居民生活的“小天地”,因此组团内部空间面貌的好坏,对整个小区环境质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组团布置的手法一般采用行列式布置和周边联列式,前者用得广泛,在满足采光 、通风的前提下,运用点条搭配,长短结合,错开拼接等方式,后者把绿化集中在中间,绿地比较完整,但要避免把一些零星小建筑如居委会、变电所、调压站等设在场地中间。为了使院落空间成为人际交往场所,增加居民对住地的归宿感 。同时居民组团具有较明确的领域界限和防卫空间,增加居住安全感和居住环境的识别性。

2. 4 小区的公共建筑布置

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应将商业服务设施布置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小区道路入口附近,使居民回家途中顺路购物方便,同时,商业区是人流集中之处,设于路口,有利保持小区的安全和安静,又兼顾到小区外行人购物。文化站和托幼要有安静优美的环境,应考虑与中心绿地空间结合,以达到环境怡人和提供方便室外活动场地。改善底层的居住条件,在住宅底层设置车库,以解决周围居民的需要。此外,也有与组团的其它公建共同组成小品建筑,增加组团的个性。

3 住宅建筑时空的全面性

“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时空的延续性使其具有了某种低于建筑空间文化的特质,实现了抵御建筑空间文化创新的再现,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住模式。然而,仅有时空的延续性,并不能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为此,还必须考虑其时空的全面性。在完成了人性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合理结合之后,需将适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一些必要因素考虑到其中,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的舒适性,适应性,生态性,信息性,文化性,智能型等等。

3. 1 住宅建筑的舒适性

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首先就要讲舒适性,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求一种在符合购买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使得各功能空间有合理有效的安排,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诗意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私密性。为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各功能空间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使用率高,并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对于外部空间的环境,居民交往的空间创建也是居住舒适性的重要体现,应力求把原有的生活纳入进来,作为居民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要结构明朗,形象纲举目张,群体设计要多种围合,变化多变的私密,半私密的空间,配合如一,广场,绿地,小品,通透环廓等构成统一景观,做到安全宁静,温馨而利于交往。

3. 2 住宅建筑的适应性

住宅建筑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多样性和可变性两方面,多样性:由于住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避免“贫富皆宜”的单一项目而要有一定的特殊,适合多种目标群体,赋予个性化的项目,来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可变性: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使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得以实现,其可变性一般是以“户”为设计单位,按基本间定型的厨卫等定型设计,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即每户的平面围护结构不变,管道基本固定不动,厅室隔断按一定模数灵活不止,分户墙可以固定,也可采取取消分户墙而根据实际购买需求取舍的售楼方式,据此,住户的室内布置就可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设计布置一个温馨而有个性的家,如此自然提高了居住建筑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3. 3 住宅的生态型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型,住宅的生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生态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整体,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

人类生存离不开洁净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浓郁的绿丛。但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却造成环境的污染与自然生态的恶化。在建造住宅时往往忽略了原有地形,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地形地貌,对基地的地物诸如树丛、植被,水面等也未加爱惜,致使水土流失,绿地减少,同时也缺乏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质污染、辐射污染、垃圾污染的重视,最终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影响居住生存质量。

4 加强住宅小区的规划管理

小区规划建设是一项多学科的工作,规划建设的好坏,不仅与规划、建筑设计、园林绿化、管线综合、施工质量有关,同时也和规划管理有关,同时也和规划管理有密切联系。

4. 1 严格按规划设计方案施工

承担开发建设的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划设计部门设计的方案来施工,不能私 自修改或变动,如果确需修改或变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同意,批准后方可改动。

4. 2 加强检查验收工作

有关部门应不定期地检查开发商是否按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和处理。加强验收工作,对擅自改变层数、规划位置、增加建筑 面积等与规划审批图纸不符的问题,要按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4. 3 加强有关规划法规的宣传

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城市规划有关法规,使开发建设管理部门了解掌握有关规定,增加遵守法规的自觉性。

4. 4 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意识

行政管理部门对居住小区规划的建设,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并将小区开发经营活动有效地纳入该地区的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之内,协调好各种基础设施的配套,是实施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当务之急,只有不断地提高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意识,才能避免小区建设与管理不协调的现象发生。

4. 5 采取正确的规划约束方式

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是行政职能管理约束方式,即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发放规划许可证,将规划意图强制贯彻到小区的开发活动中,并且监督开发部门执行,必要时加以行政干预。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产生控制力不够,管理不严的弊端,而且较多地受到管理者主观意图的影响。鉴于当前小区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用协议契约管理,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工程建设结束,把遵守制度的开发商的费用退回,否则按违章的程度扣取一定的费用,这是保障规划实施的有效约束方式。

4. 6 加强社区管理

社区管理必须推行科学规范管理方式,体现“以人为本” 的原则,创造舒适、方便、安全、卫生的生活居住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区正常的社区管理工作不流于形式。 同时加强小区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小区规划要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协调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确保高质量住宅小区的顺利实施。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4

关键词 设计原则;设计理念;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059-02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的改善,大家对居住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纯居住要求已上升到追求舒适和享受的高度,这对我们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一些先天优势比较好的地块来说,我们更应该倾注更多的心血挖掘出地块的自身优势,设计出适宜人居的优秀社区。

设计不仅要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还应收集大量资料,了解当地的气候、日照、水文以及风土人情;同时还应该了解地块的周边环境及现状交通,尽量挖掘设计地块及周边的优势。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把握好设计原则,设计理念、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景观绿地系统规划等。

1 规划原则

1.1 生态优化原则

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化高品质居住小区的根本,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依据是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供排水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小区物质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出生态优良的小区环境。

1.2 社区发展原则

1)充分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核心内容。1954年,马斯洛提出“需求等级学说”。该学说认为人的需要的产生是一个从低级的生理需要到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过程,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产生对高层次需要的需求。由此推出,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各层次需求的人的数量呈金字塔型;2)在住宅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住宅区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其中,卫生、安全、方便和舒适是住宅区适居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卫生包括环境卫生与生理健康卫生;安全包括人身安全与治安安全;方便是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舒适则既含有与物质因素有关的生理性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与物质因素和非物质的社会因素相关的心理性方面的内容。

1.3 社区共享原则

住宅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设施共享、景象共享、服务共享与公众参与。社区共享原则要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大众化,在设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与选择性,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住宅区自身的居住对象。公众参与是住宅区全体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保证机制和重要过程。公众参与包括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社区发展决策以及社区信息交流等内容。

1.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行整体考虑、长远规划、分期建设,充分考虑规划实施中各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基于新征用地的地形地貌条件,提供合理、可行、富于弹性的开发计划和设计手段,针对规划区的开发建设,提出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从而适应市场的变化。

2 设计理念

2.1 “大景观”的设计理念

1)规划运用“大景观”的设计理念,对场地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并适当设计水系,并沿水系设计绿化主轴线,使建筑和人与水亲密接触,充分享受水景的宁静与清幽;

2)水环境设计的特色在于:在保持原有水系轮廓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将水系引入小区内部,形成社区活水循环景观,活水营造出湖、河、溪的丰富变化。使院内有交流有风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社区。

2.2 “生态养生”的设计理念

1)生态养生是本次规划的一个主题,规划设计通过多层次的空间将阳光、运动、健康贯穿到小区的各个区域,使整个小区充满生机和活力;

2)在小区内部,儿童游乐场、老年人活动场地、成人健身器械等的设置,促进了居民活动,使人们在享受闲适景观环境的同时,舒展躯体,展现健康运动的魅力,成就社区的别样风景。

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小区道路除应满足消防要求外,小区道路应人车分流,路网分级应明确,即小区路-组团路-宅间小路三级。其中小区路6m:组团路4m,宅间小路2.5m,并应设计人行景观路,满足居民休闲,散步需要。

4 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1)居住区的景观绿化是城市绿化的延伸和有益补充,不论是对城市环境的改善还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居民创造一个自然、轻松、幽雅的生活环境,使居民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将休闲、健身、娱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得到精神享受,又可增长科学知识;

2)绿地设计以人为本,满足景观功能的同时,强调可利用性和可进入性,利用植物创造可观、可闻、可品、可憩和可赏的田园式园林,可移植少量较大乔木,做到景观的快速形成。

总之,要想做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全面考虑多种因素,最终使住宅小区成为一个融人工和自然完美结合,且适合人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给小区未来品质的提升和发展留有余地。

参考文献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5

关键词: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居住区的修建规划必须要详细具体,以现实需求为规划基础,所修建的项目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价值。根据居住区修建规划的具体要求去操作,控制好参数的设计,实现人文的科学的现代化居住区规划建设。

1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水平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起着重要影响作用。住宅小区需要为居民提供完善的功能和生活便利的同时,还需要为人们在此环境下生活感到足够的舒适。为此,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时,需要基于下述几点基本原则。

1.1 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居民生活水平升高,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论也随着时代根据新需求调整,需要结合居民对于住宅环境的新要求,为其提供具有特色的高质量住宅环境。

1.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随着全球资源逐渐减少,我国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着眼于人居环境的构建。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应将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做到可持续发展。

1.3 生态环保的原则。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遵守的生态环保原则,核心目标就是保证居民生活在绿色环保的环境中,使其保持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在通风、日照和采光上做好相关的规划设计,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为城市住宅小区居民提供绿色环保的人居环境。

1.4 整体规划的原则。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在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以及小区所具备的物质条件,将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使之与城市文化形成有机的整体,加强居民对于城市的存在感。

2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相关要求和主要内容

现代的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包括规划图的内容要可靠、制图对象指标要完整、规划表述必须要科学,表达的方式要协调统一,可以将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准确地表达出来。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的完成通常有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承担,但是城市规划编制单位需要充分尊重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以及其他的相关单位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给出的编制要求。从目的上来看,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更加倾向于关注居住小区的长远发展规划。居住小区的运行和发展一般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它是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日渐的完善和成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参与者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团体、法人以及其它相关组织在对居住小区进行规划的时候也必然是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需要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来对其进行约束。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小区居民的实际需要,科学配置居住小区内部的重要道路系统,在保证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居民出入的便捷化。同时,居住小区内部的交通组织方式应用“人车分流”的模式,外向布置小区内的重要车行道,将人口安排在城市道路上,同时就是安排停车场,通常以上措施将外部交通对小区内部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果居住区为开放模式,则应该把整个居住区看做一个整体,同时将其合理划分成为多个相对独立的管理单元,最终实现对这些独立管理单位的封闭式管理。另外,为了保证居住院落空间和住宅内部空间的私密性以及相对独立性,建议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日照强度设计方案方案,不仅充分尊重以往的工程经验和传统理论,还建议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验证多种角度下的光照强度问题,从而获取最佳的日照角度。

3 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参数控制

确定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参数需要参考众多的依据条件,例如居住小区规划用地的周围环境条件、区域位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土地使用效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等,只有综合考虑以上条件之后,才能够使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在控制规划参数方面,需要同时兼顾城市整体风格和分区的实际特色,追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性;需要根据居住小区气候特点构建场地生态系统,并对其进行保护,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的目标;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小区的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设置必要的休闲设施、健康设施以及娱乐设施,提高居住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其精神生活。对于小区各个分区之间的分割问题,建议利用公共绿化带对其进行划分,这些公共绿化带不仅是居民的公共活动区域,同样也可以将公共绿化带的功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另外,从居住小区的长远发展视来看,在确定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参数时,建议将构建新型小区、绿色生态社区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中,把由社区修建带来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结合地形及防护要求,构筑多层次绿化系统,点、线、面方位覆盖,考虑土地价值及开发的经济效益,依照环境容量的推算法,即根据现状所能居住的条件、道路交通的设施、市政的设施、公共服务的设施等,预测规划的期末的容量,据此确定各项指标。用人口推算法,即根据城市总体或分区规划提出的人口和用地的要求,倡导住区回归城市,创造开放社区的理念。配套公共设施的开放与共享对此公共设施的开放与共享不仅符合其经营规律也有利于地区资源的共享,并且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面向未来,探索统一开发建设的各项指标,小区环境在实用、经济美观的基础上,通过绿化处理、铺地、景观柱、路灯、水池的配置,形成动静结合、色彩丰富、趣味性强的公共活动中心翻。小区工程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抗震设防标准,并且供电线路要采用双回路输电线路,并增设地下变电室,小区内部采用地下电缆输电线路。

4 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可操作性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取代施工图设计。就建筑物来说,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施工图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的组成,每个建筑物承担的具体功能、各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距离和交通联系,主要建筑物的体量、风格,以及各个建筑物共同构成的建筑景观轮廓线等,还要了解周边各地块的自然条件、功能定位、建设规模、与本地块的关系等问题,以及本地块在整个城市的功能定位空间序列等,修建性详细规划图件是规划战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套合格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图应具备科学性、现势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实现“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的住宅小区的观念。结束语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所反映的内容必须要可靠、制图对象指标必须要完整、规划表述必须要科学,并且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统一协调性,可以将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时候,需要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法,使得居住小区居民生活空间的环境更好、品质更高。

5 结束语

对于居住小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来说,我们充分应该认识到规划设计的系统性。想要提升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质量,小区建筑和周围环境、植被绿化、地形道路以及其它相邻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认真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规划设计人员对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心理、居住模式尤其是居住心理的掌握和运用,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时候,则会更加倾向于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法,使得居住小区的居民获得一个环境更好、品质更高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雪娟.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若干问题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7).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6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来源 规划 户型 福利

中图分类号:F287 文献标识码: A

拥有一套满意的住房是多少家庭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住宅被纳入商品化后,商品房建设的浪潮逐步解决了计划经济时期困扰人们多年的住房难、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宝贵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更有价值的利用;但追逐利润的商品市场,却忽略了中低收入者的购房能力与安居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应运而生,今年国家大幅提高了保障性住房比例达到1000万套。国家对低收入人群非常重视,重点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现阶段保障性住房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选择是由政府提供专项用地,通过统一开发、集中组织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发生了分化,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差异也日趋明显。以高档公寓为代表的高收入居住区多处于或紧靠交通发达、商业繁华、教育资源集中的市区;而一些城镇的保障性住房大多被安排在城市边缘地带,且周边配套设施不齐全,人为形成低收入者聚集的贫民社区,因而,形成了居住分异。造成这一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城建规划中对低收入者的保障性住房布局考虑不周,仅仅关照了人们的居住,却没有关照人们的生活质量。低收入者居住偏于城郊,造成他们上班所需时间增加,就业成本、工作成本和生活成本随之增加,摆脱贫困的难度增加。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高档和低档住宅的二元分立,破坏了人们居住空间的复合性;低收入群体的边缘化,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和谐性,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总体福利,易于引发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带来社会发展不和谐问题。

另一种是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混合建设。在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时,将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混合居住模式这种理念贯穿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规划从中心圈层式的城市结构转变为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使城市用地均质化,各地块生活配套设施齐备,从而使不同阶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选择有较大余地;推广和实施部分被动拆迁房居民的回迁政策。在城市旧区、棚户区改造中,提倡被动拆迁房居民的回迁。在拆迁土地出让时,规定必须设置相应比例的回迁房;最终使再建的中高档住宅,不只为中高收入阶层独享,实现混合居住。有效控制居住分异,提倡不同收入者混合居住,使城市公共资源为全体公民所共享。推行混居模式,可以促进不同收入群体平等相处,改善困难群体的居住环境与条件,而且有利于各收入阶层人们的交流和理解,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和谐,有利于消除生活困难群众边缘化现象。

在我看来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各自特点,适应于不同城市发展保障性住房的不同阶段,如何解决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成为我们设计师的一大课题。

首先从以下原则入手,进行保障性住房的总体规划。

1、社区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核心内容。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各层次需求的人数呈金字塔型。在住宅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住宅区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其中卫生、安全、方便和舒适是住宅区适居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识别与归属反映着人对居住环境的社会心理需要。其中,场所与特征是居住环境具备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主要因素。而丰富的社区文化、祥和的生活气息、融洽的邻里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的重要内容。

2、生态优化原则。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依据是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供排水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小区物质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出生态优良的小区环境。

3、社区共享原则。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设施共享、景象共享、服务共享与公众参与。该原则要求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的大众化;在设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与选择性;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

其次注重小区内部的规划设计,符合保障性住房小区的使用、卫生、安全、经济、美观要求。

1、使用要求。住宅区是居民居住、生活和部分居民工作的主要地方,人们约有2/3的时间是在住宅区度过的。因此,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就成为小区规划的最基本要求,这就需要从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来考虑。比如,为了适应低保户家庭人数和人口年龄的 同构成,就要考虑规划设计出相应的满足不同户室比要求的住宅结构;为了满足小区居民生活的多方面需要,就需合理地规划设计各种配套设施。

2、卫生要求。小区规划设计应立足于为小区居民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的居住环境。它既包括住宅及公共建筑的室内卫生要求,如要有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条件,也包括室外和居住区周围的活动空间;既要照顾生理学、人生保健等方面的卫生要求,也应赋予居民精神上的健康和美的感受。为此,在规划时,要注意对建筑用地的选择和环境的营造,防止噪音干扰和空气污染;在布置住宅等各项建筑时,除满足使用功能外,应从卫生要求出发,充分利用日照和防止阳光强烈辐射,考虑居住区的自然通风,配备上、下水设施,设置垃圾储藏公共卫生设备等。

2、安全要求。小区规划设计应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在规划设计时,除应考虑正常情况下小区居民生活中良好的治安要求外,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对建筑的防火、防震、安全间距、安全疏散通道与场地、人防的地下构筑物等做合理的规划。

3、经济要求。经济合理地建设居住区,并尽可能降低居住区建筑造价和节约城市用地,是居住区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确定居住区内各项用地指标、建筑指标和标准时,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在有一定前瞻性基础上,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和接受能力,从而选择分期建设还是一次性建设。

4、美观要求。小区规划设计应立足于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单个建筑设计的效果,更取决于建筑群体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居住区不仅要有生活居住气息,而且要反映出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风貌。因此,居住区规划应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将建筑、道路、绿化等各种物质要素运用规划、建筑以及造园的手法,构造完整的、丰富的居住空间。

最后应针对低收入家庭多结构的特点,满足小户型高空间利用率的要求。

由于低收入家庭人口数及家庭结构呈多样性特点,它们均对保障性住房设计提出了适应性的要求。保障性住房需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原则,在有限建筑面积内,妥善处理公共空间与套内空间的面积关系、合理分配套内各功能空间面积是影响保障性住房品质的关键因素。

一梯多户、小开间、大进深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但是这种做法会对室内自然采光通风产生消极影响。低保户住房以改善城市低收入者的居住条件为目的,面积虽然小,但不等于简陋,在坚持节能省地,控制总面积的原则下,应保证低保户居住者享有舒适的住宅。在设计时,将房间布置与住宅建筑外形间的联系作为突破口,通过对住宅外形适当作一些凸凹变化,可以增加外墙面长度,在其上开窗,结合相应的平面布局,实现中部户型的自然采光、通风;在楼端部可以在山墙上开窗、悬挑阳台,可有效改善中部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条件。

控制公共空间面积。压缩住宅公共空间面积,增加每层户数,可以提高交通核利用率,有效减少每户公摊面积。合理分配套内各功能空间面积。为了控制套型总面积,需从套内各空间面积入手,各空间面积应当紧凑,同时避免因空间过小带来的使用不便。设计中首先应确定各空间中需摆放的基本家具、洁具及设备的尺寸,然后在满足物体摆放及人体使用物体时的操作空间为标准确定空间最小尺寸限值的情况下,对空间尺寸“量身定做”,保证在面积紧凑的同时空间仍可有效使用。

厨卫空间设计。厨房和卫生间是住宅内的重要辅助空间,合理布置炊具、洁具,充分利用空间,缩减辅助空间面积,对厨卫空间进行整体设计非常必要。厨房可设计整体吊柜、橱柜,以增加储藏空间,并将天然气灶、抽油烟机、水槽等有机的结合在其中;卫生间除设计布置洗脸盆、马桶合理形式外,还需布置热水器,可将热水器水箱隐藏在吊顶内。另外,厨卫空间中可以利用空余墙面设置储物架,同时还要考虑为低保家庭中的洗衣机、冰箱等设备预留空间。

结合套型特点,分类设计整体储物空间。为了减少住户入住成本,增加储藏空间,可根据不同空间储物特点,结合套型设计布置整体储物柜。在过道门厅处可利用已有的横梁设置吊柜,供家庭放置杂物;在门厅处利用墙体形成的凹槽,设置衣帽柜放置鞋子、衣帽、雨具等;在卧室中可结合墙体设置壁柜,供储藏衣物、被服。通过对家庭储物类型的细化,在不同位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储物间,以便能达到物品取用方便,室内整洁的效果,保证室内居住舒适度。

保障性住房面向群体是低收入家庭,所以在设计上与普通小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特殊之处。为此,建筑设计上要尽量考虑到住户的实际经济情况,不能让住户“望房止步”。使尽可能多的低收入家庭有房可住,并能为住户创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居住空间。在规划设计时充分利用城市环境资源,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在规划上与一般住宅小区基本相同。

结论:具有相应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的保障性住房,尽管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比如交通出行不便、就业水平不高、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但还是受到了许多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拆迁户的欢迎,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但成为国家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获得住房、满足自身基本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成为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和社会福利的显著体现。

参考文献

《2007年国务院保障性住房》24号文件

根据国家2004年5月13日开始实行的《经济适用房住房管理办法》

《我国廉租房建筑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36-150 周燕珉 王富青.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7

一、城市居住区环境规划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和渗透先进城市文化观念

环境的类型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经设计改造而成为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按功能可分为居住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而环境设计类型的划分,一般习惯上大致按空间形式分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发展进行综合规划部署,以创造满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

(一)借鉴中国古代以及国外先进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理念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长安城的建设成就是唐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及于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北宋中叶,开封城走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体系,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结构形态。由元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可说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设计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学科主要由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城市建设立法、城市规划合理四部分组成。影响最广的城市规划设计实践是法国制定的巴黎规划。巴黎改建规划将道路、住房、市政建设、土地经营等作了全面的安排,为城市改建做出了极为有益的探索。

(二)新世纪的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目前,国内大的建设项目如成片的住宅小区、宽阔的大马路、林立的厂房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为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高兴之余,也要看到,在城市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缺乏总体规划、目光短视、部门分割、文化内涵缺乏、布局不合理等情形大量存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这是一个朴素而深刻的思想。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和当今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可谓不谋而合。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既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定位和形象,又与居住其间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为我们的吃、住、行、购、游、学等都要在城市里完成。现今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环境规划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规划,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新旧城区改造问题。统筹发展,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如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二、城市居住区建筑绿化设计与绿地的植物配置

植物是居住区绿地中最生动、最鲜明、最具生命力的要素,有效合理地利用植物的生理及生态功能,为居民营造出自然、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居住区绿地突出考虑的问题。

(一)环境绿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1.环境绿化的基本思路是立体绿化、见缝插针式绿化、迂回式绿化。

生活在飞速发展的当代世界,身处钢筋混凝土的海洋之中,许多人已经厌倦了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渴望于生冷的现代建筑之间看到一丝给人以希望的绿色。故住宅出入口的绿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设计住宅出入口的绿化时,应尽可能少用硬质铺装,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同时,应尽量采用诸如格状铺地砖、方格植草等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方法,这样做有利于生态环境。大胆开拓新型绿化空间,以创造贴近自然的生态居住环境。例如,可采用“立体绿化”设计理念。所谓“立体绿化”,就是在贴近人的周围空间中尽可能地创造绿化空间,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所谓墙面绿化,主要是指在阳光可以直射的墙面种植诸如爬山虎等绿色藤类植物。这样做既可绿化墙面,又可在夏季降低墙面温度,从而对室内居住起到除燥降温的作用。所谓屋顶绿化,主要是指在建筑屋顶上种植一些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如在屋顶架设葡萄架,既可美化居住环境,又可避免炎炎夏季室内温度过热。所谓阳台绿化,主要是指在居民家里的阳台上种植花草植物。总之,“立体绿化”设计追求的是在贴近居民的有限的居住空间内创造尽可能多的绿色空间,这样既能美化居住环境,愉悦居民身心,又能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贴近自然的健康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2.城市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的原则

在进行城市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追求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设计理念。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关注点是人,略去人的因素而单纯去营造环境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环境的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人们营造一种亲切舒适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的重视,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而居住区绿化是居住空间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将绿地的构成元素,结合原有树种、周围建筑、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以及当地的文化艺术因素等综合考虑,才能开拓出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生活。

(二)城市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的重点环节

1.建筑周围的绿化要着眼于效益最大化。建筑周围的绿化既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亲切舒适之感,又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局部小气候。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在喧嚣拥挤的都市里的人们更加渴望贴近自然,拥抱自然,去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和沐浴温暖的阳光。另一方面,茵茵草坪、葱葱林木,既可净化空气,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又可在炎炎夏日为人们除燥去热,给人们带来亲切舒适之感,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人们生活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原有树木以及建筑物,以节约用地和投资。在居住区建设原有用地中会有一些植物,生长年龄较长、长势较好且树形优美的,如北方城市以槐树、榆树、柳树居多。特别是一些速生名木,例如法桐这些植物不仅见绿快,易成活,而且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科学价值,这些都要予以合理利用和保留。

2.植物选择要考虑安全

杨树、柳树的雌株,柳絮繁多,飞扬时间长,会给人体呼吸道带来不良反应,种植时应以雄株为宜。漆树漆液有刺激性,会引起皮肤过敏。很多人对丁香花粉过敏,少用;凌霄花有毒,慎用;刺槐、蔷薇有刺,应种植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易生病虫害的植物少用或者多养护,如需喷洒农药时注意标示警示语,尽可能用生物防治,效果会更好。

3.格调协调,变化统一

居住区绿地既要与居住区内建筑保持格调统一,又要注意植物的多样化,统一中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植物配置“杂而不乱”,避免雷同,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特色,便于方向的辨别与位置的确定。同时要注意丰富生物多样性,注意植物配置的季相景观,尽量做到三季有花、花不同,四季有景、景各异。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的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的叶、花、果、枝、干在一年四季中的不同变化来布置植物。

4.组合空间要亲切自然

植物是营造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材料,由于植物自身的各种功能作用而备受人类喜欢。居住区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植物组织和分隔空间。利用植物的色彩、风韵、季相变化与植物相互组合形成的群落等,塑造各具特色的绿色空间,使之时而开合明亮,时而闭合幽静。同时还可利用植物的拟人品格组合空间,如“梅标洁,宜幽清,宜疏篱,宜峻岭”;这不仅可以创造出清净淡雅的幽静空间,还能营造居住区的人文景观。

5.注重生态,改善环境

近年来,不少居住区在植物配置时出现了“棕榈热”、“草坪热”等。居住区的绿地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采用复层结构,通过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三者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居住区绿地单位叶面积系数和绿量。充分运用垂直绿化,如屋顶、天台、阳台、墙面绿化等多种立体绿化方式,增加绿量,美化居住环境。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覆盖的土壤,提高绿视效果,弥补空间缺陷。

6.要体现艺术价值

植物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而且要体现它的观赏功能:通过了解植物个体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地效果,使植物种类间的组合构成植物的群体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艺术性,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充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营造四时之景。春季观花植物多,如迎春、玉兰、碧桃、连翘、榆叶梅等,配以草的新绿、树的嫩芽给人以春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夏季开花的植物较多,如合欢、石榴、珍珠梅、紫薇等,但是配以高大落叶乔木给人以绿荫匝地、花草茂盛的视觉感受;金秋时节开花植物较少,却也有、月季香飘万里,柿树、桔梗、海棠等硕果累累,银杏、火炬树等丰富多彩的秋叶植物美不胜收;冬季腊梅傲雪斗霜,常绿植物挺拔威严,落叶树木枝干虬劲,婀娜多姿,别有韵味。

7.考虑人的心理需求

(1)植物的色泽、香味可以调节人的情绪,缓解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但是要注意暖色调与中性色及冷色调的结合应用。例如,地处北方的莱芜市春季少雨,色彩灰暗,植物选择应以春季开花为暖色调为主;夏季炎热干旱,开花植物较少,特别是冷色花卉更少,可以用白色花卉加以搭配效果更好。在香味选择上特别要注意规避那些会引起过敏的植物。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8

【关键词】 邻里 城市规划 社会 居住区

The emerge,development and effection of Neighborhood Unit Theory and Radburn Principle

Yao Sima Ping Yao Siwei Cao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emerge, development and effection of Neighborhood Unit Theory and Radburn Principle.

【Key words】Neighborhood City planning Society Residential areas

一、社会背景

进入20世纪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使原有居住区的组织形式很难适应现代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如面积很小的街坊内很难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儿童上学和居民采购日常生活必需品往往不得不穿越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道路交叉口过多也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和速度。另外汽车交通带来的噪声、废气严重的影响着那些沿街周边布置的住宅的安宁和卫生,使居住环境质量明显地下降。

二、理论背景

20世纪初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高潮时期,美国人在“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下正在进行建设“郊区花园城市”的尝试,实践中认识到不仅要设计一个美丽的环境,还必须创造更适合于人们居住的生活社区(Community)。1920年代初,在纽约进行了社区问题的讨论并与1923年成立了美国地区协会,对美国当时的社区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产生了许多理论。

“邻里”思想是伴随着人们对城市美化运动的批判而产生的。1893年,以美国芝加哥举办世界博览会为契机,一场唯美主义为特征的城市美化运动席卷美国,比较有影响的是《华盛顿中心区规划》以及《芝加哥规划》,但城市美化运动不久便遭到了严厉的批判。在1909年的美国首届城市规划会议上,城市美化运动被认为是用巨大的成本带来城市的虚荣和外部装饰。这些装饰并不能粉饰城市的污秽、城市空气的恶臭、城市的贫穷以及疾病和犯罪;哥伦比亚大学规划教员福特认为:“城市美化运动以及伯纳乌的追随者是在居住、工作和休憩等基本问题还未解决之前,去追求一些表面性的东西和虚蚀以及用纳税人的钱去满足政治家和富豪的欲望是任何改革者和进步人士所不能容忍的”。随后,以批判城市美化运动为契机,城市规划学者从新审视过去的城市形态理论以及当时的城市运行状况——城市机动交通日益增长,车祸频繁发生,过小的路格及交叉口,建筑过于密集,沿街居住非常不安宁等。不久就在美国,后来又在欧洲,出现了“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的规划思想。

三、前期的规划思想的影响

早在“田园城市”的理论性图解中,霍华德就把城市划分为五千居民左右的“区”(Wards),每个区包括了地方性的商店、学校和其他服务设施,可以认为这是产生社区、邻里单位思想的萌芽。1920年代纽约通过完全志愿者的形式编制完成了“纽约区域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盖迪斯思想的影响)。规划中,房屋和道路围聚与服务中心,而且与外界环境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因此使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容易产生一种明确的地域归属感。佩里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借用社会学中的“社区”理论发展了这种“社会空间”规划思想,于1929年明确提出“Neighborhood Unit”的概念,使得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规划设计概念,而且成为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四、发展与实践活动

佩里于1929年在纽约区域规划文件中首先提出该理论,然后再1939年发表专著对此进行全面的阐述。邻里单位理论的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舒适安全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他认为,邻里单位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计划”(a scheme of arrangement for the family-life community),这个计划不仅要包括住房,而且要包括它们的环境和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他同时认为在汽车交通时代,环境中的最重要问题在于街道安全,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道路系统来减少行人和汽车的交织和冲突,并且将汽车交通完全安排在居住区之外。

几乎与佩里同时,且也是在纽约区域规划委员会内部出现了一个与邻里建立在共同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上的规划实践,即著名的新城雷德朋(radburn)的建设。这一新城的建设是由Alexander M. Bing领导的纽约城市住宅公司(City Housing Corporation)进行的。目的就是要在美国实践田园城市理想。该公司于1928年在新泽西州的Fair Lawn购买了大块土地,这个地点位于当时的曼哈顿的通勤范围之内,属于是纽约的一个郊区。该新城的规划由区域规划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斯泰因和亨利?赖特设计,规划面积500ha,规划人口25000。该项设计继承了田园城市的传统并运用了近郊居住区规划的技术手段,对邻里单位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其最大的改进和发展在于针对1920年代不断上升的汽车拥有量和行人、汽车交通事故数量,提出了“大街坊(superblock

)”的概念。所谓superblock就是以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来划定生活居住区的范围,从而希望形成一个安全、有序、宽敞和拥有较多花园用地的居住环境。根据这项规划,由若干栋住宅围成一个花园,住宅面对着这个花园和步行道,背对着尽端式的车行道,这些车行道连接着居住区外的交通性干道。这个居住区运用了邻里单位相类似的组织原则,在每一个大街坊中都有一个小学校和游戏场地,且有完整的与汽车交通完全分离步行系统,并通过人行地道穿越交通干道而与相邻的邻里相联系。在居住区内设立了车辆禁行区,在内部由公园和人行道来创造开放的公共绿地,大量节省了土地和基础设施开发的成本。除了在规划设计上的独具匠心之外,雷德朋还通过严格的综合行为规范以及让活跃的受到较多资助的业主协会来建立独特的自治社区。该计划虽然实现了霍华德关于田园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治性社区的想法(这与英国已经实施的田园城市完全不同),但也放弃了关于土地升值集体共享的原则。由于19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该新城差不多只建成一半左右的住宅,城市住宅公司遇到了严重的资金问题并最终破产。而后该居住社区被二战后大规模的郊区开发所包围,但已经完成的部分仍被认为是一个精致的居住区。内部有大量开敞空间的巨大街区,内部车道系统以及防止汽车干扰的街道模式,造就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生活环境。

雷德朋规划从提出的一开始就在全球范围获得了非常高的知名度,并且成为此后欧美各国城市居住区和郊区建设的典范,其所创立的人行与汽车交通完全分离的做法被抽象提炼为“雷德朋原则”(Radburn Principle),而在居住区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在二战后, 首先是在伦敦的卫星城中。著名的哈罗新城由4个居住区组成, 每个居住区划分为2-4个邻里单位,全城共有13个邻里单位,以后世界各地相继仿效。巴黎周围的5个新城都是吸收邻里单位的基本原则发展起来的。

70年代美国兴建的哥伦比亚新城仍然遵循这些原则, 各个社区下分成若干邻里。该新城有城、村、邻里单位三级组成,围绕城中心布置有7个村和23个邻里单位。每个村平均拥有1-1.5万人,村中心设有银行、超市、药房、理发店等生活服务设施。每个村划分3-4个邻里单位,每个邻里单位设有小学、公园、游戏场、小型公共活动室等;有的邻里中心还设有便利店。

建国初期,在居住区规划中也曾应用了邻里单位的经验, 如上海的曹杨新村等。当时正全面学习苏联,生活区多设计为“街坊”形式, 1959年苏联组织了一次莫斯科西南区的住宅区规划的国际竞赛。正是这次竞赛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孕育了被称为居住小区的城市居住区布局的原理。此后,小区规划的原则和手法在我国被普遍采用,并得到不断发展。居住小区的规模大于邻里单位,其组织更强调向心性,即主要的公共设施倾向于布置在居住小区的中心部分。若干个居住小区构成居住区,城市就是有若干个居住区组成。

五、“邻里单位”理论的规划实践的正反面影响

“邻里单位”理论提出后, 对的住宅区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该理论第一次将城市居住区从城市规划系统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并深入考虑了居民的安全与居住区的合理规模,这个理论的诞生为现代城市的住宅区规划奠定了基础,从技术上保证了住宅区规划的合理性,该理论因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以后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在欧洲一些城市的重建和卫星城市的规划建设中,“邻里单位”的理论得到应用、推广,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小区规划”的理论。邻里单位又逐渐发展成为“社区”规划理论。佩里最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概念,因此他被称为社区规划理论的“先驱”。今天我国的城市住宅区规划的技术基础仍然沿袭该理论。

然而回顾20世纪以来的城市规划评论,可以发现对邻里概念并不全是赞扬之声,针对邻里概念应用的批判以两个阶段为代表。第一阶段以1960年代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针对超级街区的规划模式的批判为代表。对盛行的邻里规划模式的盲目应用提出了批评,认为超级街区的空间与功能组织强化了城市匿名性,传统城市空间被消解,超级街区的普遍应用降低了城市活力。邻里规划模式成为继功能分区后的又一规划教条,对这一教条的盲目崇拜阻碍了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第二阶段以21世纪初阿里·迈达尼普尔(Ali Mada

nipour)针对19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流行的片面夸大邻里基本模式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显性联系的批判为代表。他总结了邻里概念近20年频频在西方国家被应用的五条支撑理由。并就这五条理由一一提出了反驳,即邻里并不一定是达到这些目的的最佳选择或唯一选择。

纵观这些批判之声,可以发现批判并不是对邻里本身的否定。所有的批判实际上针对的是实践中邻里模式的固化以及那种理所当然的态度。但在应对当前城市复杂的交通需求、可持续发展诉求以及满足精神追求方面,邻里模式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法过于有限。尼古拉斯(Nicholas N.Patricios)总结了邻里概念在实践中被运用时的三种设计态度,认为因地制宜的态度是最适宜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地域环境下应用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邻里模式可以作为极有价值的重要参考,但并不是唯一答案。对于某一特定地域的居住空间的发展,应从更宽广的视角去推动。

参考文献

[1]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第三版

[2] 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纲要[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3] 孙施文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9

关键词: 社区体育;配套设施;体育场地;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 G 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46-04文献标志码: A

1研究目的

中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关注公众健康,发展社会体育,促进社区体育的建设,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潮流;但是,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足伴随大城市人口稠密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桎梏。探讨这个桎梏形成的原因,特别是探讨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法律规制及执行状况,可对解决这个问题具有独特的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国及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相关法律规制,备查在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和执行力。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家及北京市关于社区体育体育场地建设标准文件,调阅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相关社区建设规划资料。

2.2.2访谈法

访谈国家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相关部门专家、北京市体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街道文体负责人和基层社区居委会领导。

2.2.3实地调查法

根据北京社区公共服务系统信息显示北京“老八区”目前共有城市街道和地区119个,下属的城市社区共有1 905个。本文将北京城八区的城市社区分为4类,即传统社区、单位社区、新型社区和边缘社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个新型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见表1。

2.2.4数据统计法

通过运用微软EXCEL 2003及相关统计方法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北京城市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标准的发展与演变

3.1.1国家职能部门规章的发展与演变

1986年11月,城乡建设部、国家体委共同拟定了《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 (以下简称《1986指标》)。这是我国目前尚存较早的一部关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参照标准。1993年7月,GB 50180—19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下简称《1993指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建设部颁布并于1994年2月起执行。2002年建设部及相关单位对《1993指标》进行了修改,但关于文化体育的配建标准没有变化。2005年1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编,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并3个部门共同颁布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以下简称《05指标》)。该指标在《1993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分级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双重控制的指标控制体系,并就用地的统计计算规则、用地类别的归属等问题进行了规定。该指标在国内首次提出了19个社区体育的“基本项目”,并根据竞赛规则和社区体育活动的特点,确定了其相应的场地面积指标。该指标无论是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人均指标上还是项目设置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其中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分级面积指标见表2。

3.1.2北京市政府规章的发展与演变

1994年12月,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以下简称《1994指标》),《1994指标》中规定了文化体育设施的配建标准,把居住区分为规模居住区(人口为3万~5万的居住区和人口为7 000~1万5 000的居住小区)和非规模居住区(人口7 000以下和1万5 000~3万以及超过5万的居住区)2类(见表3)。非规模居住区的文体设施配建参照规模居住小区的文体设施配套标准执行。

2002年北京市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对《1994指标》进行了修改,由北京市政府颁布并于同年9月施行,修改后的指标(以下简称为《2002指标》)。《2002指标》中对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作了修改,即居住区(4万~6万人)、居住小区(1万~2万人)。其中文化体育设施在配置项目上把门球场改为文化广场并在相应的场地面积上有所增加。居住小区(1万~2万人)的文体设施配建指标见表4。

2006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2002指标》进行了修订,重新制定了《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以下简称《2006指标》),由北京市政府专题会讨论通过,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颁布并于同年6月起施行。《2006指标》中重新划定了城市居住区的级别,即居住区(人口3万~50万人)、居住区(人口7 000~2万人)、居住区(3 000~5 000人)。这是北京首次提出对居住区(3 000~5 000人)明确规定配套文体设施。《2006指标》中把文化体育设施配建项目分为室内文体活动中心、室外文体活动场,在内容配置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场地面积指标上有所增加。

3.2北京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达标(北京市指标)分析

3.2.1北京市不同年代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状况

本研究将社区按开发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即1990—2002年、2002—2006年、2006—至今,其依据分别是《94指标》《2002指标》《2006指标》。划分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和对比相关法规颁布后的具体执行情况。调查结果(见表5)表明,各阶段开发的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均严重不足。

3.3北京市社区配建体育场地设施的法律规制及监管

3.3.1国家部门与地方政府相关规章差异分析

深入分析表明,国家部门的《05指标》和北京市的《06指标》对居民居住地的称谓,实际上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命名。首先,对居民居住地的称谓,国家部门称之为社区,北京市政府称之为居住区。其次,国家部门的《05指标》和北京市的《06指标》对同样的规模的居民居住地,国家部门的标准高于北京市政府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5章第82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注1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因此,在现行操作过程中只能“二选一”。由于北京市的指标低于国家的指标,即选择了“就低不就高”的政策,并存在“文体一家”的规定,实际上,国家部门的《05指标》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3.4.2现行法规缺少明确的指向性和强制性

1986年,原国家体委会同城乡建设部联合的《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及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建设部1993年制定1994年2月实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其中《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具有强制性;但是,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被列为“选项”;因此,实际上,这种《暂行规定》《设计规范》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的约束力明显弱化。

北京市有地方法规《北京市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及地方政府规章《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但是,缺乏明确的操作方法与强制执行能力。可以看到,设计指标“文体不分家”,给出的面积指标是“文体一家”,体育场地设施的配置指标不是“硬”的独立指标。如2006《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中规定:文化活动站60 m2/千人,内容配置规定包括文化康乐、图书阅览;文化广场100 m2/千人,内容配置规定包括户外健身、集会、救灾场所。那么,究竟体育场地设施包括多少,是什么样的设施并没有明确。

3.4.3规划缺失,管理缺位

3.4.3.1主管部门起始规划缺失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经调查发现,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在审批“总平面图”时,大部分对公建设施用地只作相关规定,在公建设施用地指标中没有对“体育设施用地”作明确的说明,甚至在公建设施配套指标中根本没有预留体育设施用地。

3.4.3.2主管部门过程缺失

在实地调查社区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少社区有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社区居民入住后,这些场地设施却不见踪影,多被占用或改为其他用途。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居住区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由多个建设单位来完成,由于体育场地设施属于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单位都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大利益,尽力回避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套建设。由此导致,在原规划中存在的体育场地设施逐渐丢失,还无法追究责任的现象。

3.4.3.3主管部门缺位

2000年,由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施行的《北京市体育设施管理条例》中第9条规定,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方案时,应当征求市体育行政部门的意见。第11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和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的竣工验收,应当通知体育行政部门参加。然而在研究调查中发现,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从项目选址、立项、规划、建设一直到验收,所涉及的政府主管部门有国土资源局、规划委员会、建设委员会、交通局、卫生局、消防局、园林局、环保局等多个部门。体育行政部门作为一个主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却没能参与居住区配套体育场地的竣工验收(实际在起始审批中也没能参与)。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我国相关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规不断发展,不断细化。

2)北京市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有相关法规依据;但是,由于法规指向性不明确,导致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从源头规划上就显得“弱势”。

3)北京市体育主管部门管理和监管的“被动缺位”,建设法人的更换,使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逐渐递减(还无责任可纠),多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不达标。

4)北京市政府对建成后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保护不力,使弱势群体的体育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4.2建议

首先,通过立法程序,确保《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用地指标》得到进一步明确、有效执行。其次, 通过法律程序,保证体育行政部门进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及验收流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2]8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S].2002-07-22.

[2]徐卫华,黄雪琳,赵克.厦门市城市居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相关法规实效性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16-19.

[3]庄永达,陆亨伯.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立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7):9-11.

[4]赵克,徐卫华.我国大、中城市居民住宅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12):42-45.

[5]王凯珍.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009-1013.

[6]卢元镇,于永慧.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状况调查报告[J].体育科研,2005,26(5):20-24.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10

〔关键词〕:浅析 居住区 规划设计

0、引言:

北方的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春秋两季短暂多雨。所以居住区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北方的气候特点,合理布局,功能与特色兼顾,达到良好的规划效果。

居住区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工程技术问题,还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以及美学等领域。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发展。而且,居住区是城市的主要组成内容,反映一个城市的形象。

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为居民营造“居住环境”。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建筑和环境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充分体现居住环境的整体性、经济性、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灵活性。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以满足人的正当需求

1.1整体性

整体性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居住区的环境特色和个性主要取决其整体性。居住区的整体设计必须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对整体环境的空间轮廓、群体组合、道路骨架、绿化种植、环境小品等一系列环境设计要素进行整体构思。如银泉小区北为湖滨广场,南至黎明街,东至仙洞山环山路。小区道路采用环式,内部采用人车分流。整体环境设计利用周围山体及庭院相结合与湖滨广场向呼应。充分展现了小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经济性

银泉小区的规划设计在节能、节地、节材、节水、节省维护费用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

1.3地方性与时代性

所谓地方性,就是反映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的生活习惯、建筑材料和历史文脉的因素。银泉小区住宅设计充分体现了北方建筑的特色,加大建筑的进深,减少外墙尺寸已达到建筑抗寒保暖的目的。采用凸窗和尖顶以展现时代性特征。

1.4超前性与灵活性

规划设计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规划设计还应面对现实,要兼顾当前的实际情况,因此超前性要与灵活性相结合,也就是要求规划设计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

2、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2.1使用要求

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这是居住区规划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居民的使用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为适应住户家庭不同的人口组成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为了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需要,必须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规模及其分布方式、合理地组织居民室外活动、休息场地、绿地和居住区的内外交通等。例如银泉小区住宅选型合理,大部分住宅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以满足中的收入人群的需要,平面布局采用两室和三室相结合为不同住户家庭提供多种的选择。用地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与人口相适应,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北侧的湖滨广场为居民合理的组织室外活动场地、休息场地。

2.2安全要求

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居住区规划除保证居民在正常情况下,生活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也要能够适应那些可能引发灾害发生的特殊情况,如火灾、地震等。因此,对建筑的防火、防震构造、安全间距、安全疏散通道与场地、人防设施等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是居住区规划能有利于防止灾害的发生或减少其危害程度。如银泉小区的建筑设计采用6度以上设防标准,建筑间距不小与30米,利用建筑之间的消极空间作为人行和停车系统,结合中心会所建设地下人防设施。利用北侧的湖滨广场作为避难的疏散场地。

2.3卫生与美观要求

为居民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的居住环境。要求居住区有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等条件,以及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等。而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更重要的取决于建筑的群体组合,建筑群体和环境的结合。把居住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城市的居住区应反映出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面貌,具有活泼、大方、整洁、优美的特征,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住宅的规划布置

住宅的规划布置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进行规划布置前,首先要合理地选择和确定住宅的类型。

银泉小区住宅采用多层和高层相结合。住宅进深加大缩短外墙尺寸,对于北方冬季采暖地区建筑节能效果方面更好,而且,有利于节约用地。建筑群体之间由4个组团和一个公共中心构成。高层建筑位于中心有由层住宅环抱形成高低对比的效果。

4、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居住区内外、动静态交通的组织密切相关,也即与居民的出行方式和拥有的私人交通工具密切相关,同时应根据地形、现状条件、住宅特征和规划结构及景观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银泉小区的道路由一条环山路连接区内的4个组团,并与组团绿地相连,结合周围道路和中心绿地使小区道路通而不畅,顺而不穿。小区为局部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系统,主要道路布局呈环型互通式。

5、绿地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居住区绿地不但可以改善本地区的小气、净化空气、防风、防尘、杀菌、防病、而且可以为居民提供户外的活动场地,帮助人们消除疲劳,振奋精神。银泉小区的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和组团绿地组成,采用自由式布局,利用周围山体及庭院,与湖滨广场相呼应。绿化种植方面突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效果。整体植物配置以树草花、乔灌木、针阔林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绿地丰富的植物景观,并相应地突出较高大的乔木,栽植北方适宜的垂柳、白桦、云杉、杨树、松树等树种,强化绿化效果。

6、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并主要为本区居民服务,因此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社会基础设施。其设置的总体水平不仅反映了居民对物质生活的客观需求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关怀程度,是城市生活的缩影与写照。

银泉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采用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沿街多采用住宅底层商服的方式布置各类商业服务设施,中心布置幼儿园、会所、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与人口相适应,布局合理,联系方便。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11

我国各个地区的城市经济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发生,这时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满足于温饱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将需求提升到了生态发展,和谐共存的层面,这样一来,城市的生态绿色发展就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也颁布了生态小区的发展意见,在未来生态城市居住区应是在空气、水质、土地等自然资源都能达到一定的绿色环保标准,这也是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现状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伴随着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的情况一路前行,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污染情况,显然是与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同时也违背了人们追求舒适、健康、绿色生活的意志。比如,前几年北京地区在秋季经常性的形成大面积沙尘暴,这与北京周边山区的植被贫瘠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比如在2013年左右,京津冀等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虽然绿化不是罪魁祸首,但引出了一些城市绿化规划方面的问题,这些实例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在城市绿化规划方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具体到居住区的问题上,问题则更加明显,首先我国城市居住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集中性的区域性的高、矮类建筑楼层为居住区;第二,以大面积不同人口密集区为居住区;第三,先规划社区领地,再考虑环境因素。由于以上的社区规划方式,就直接导致了以下几个弊端,首先,由于建筑楼层越来越高,楼宇密度愈来愈大,所以该区域使用空调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从而形成的局部性的大气破坏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其次因为人口密度巨大,所有形成的生活垃圾就需要集中性的整体销毁,这其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是无法估量的,最后开发商在选择用地时,优先考虑在交通发达区域进行规划,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为了规划而规划,不能统筹考虑生态建设与人口分布的特定条件,从而进入了无法摆脱人口稠密的死循环。

3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意义

我国的国土面积有960万km2,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地形较为复杂的多山地区,尤其像四川,云南等地更是山水连绵不绝,比如位于保山城西部的兰城街道森林区域,辖区总面积39.39km2,辖7个社区107居民小组。林地总面积1805hm2,森林覆盖率47%。在如此多山的地区进行居民社区绿化全面建设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大面积的山林区包围着城市,但这些山林俨然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天然屏障,在空气被污染的情况下,城市面山的植被可以有效阻隔风沙及污染空气的进入,同时能够有效过滤掉城市内部的空气杂质,在面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自然灾害时,山林也可以有效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并且山林作为生命繁衍的重要栖息地,动植物的出现也可以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城市山林在城市的美化及市民的休闲度假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5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中,提出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材料的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等内容成为指导居住区建设的重要原则。这项原则中提到的生态住宅小区中的内容,恰好是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所发展的方向,所以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4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早已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在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中运用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在绿化规划中将整体区域的长久、有效发展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以建立区域性长效发展机制;其次,应满足建立有效生态功能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使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统一发展,减少空气污染情况,是这一原则的根本目的;再次,应满足经济适用的规划原则,这一原则即是通过绿化规划,使植被规划面积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偏好需求,同时还能兼顾到城市经济投入的正常比例,让城市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态势;最后,还应满足科学绿化规划的原则,在绿化工作中不能盲目选择植被品质与绿化规模,应当因地制宜地针对当地土壤、气候、水源等综合因素方面进行植被选择,最大程度地运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最少限度地改动土方,这样不仅能保持原始自然的和谐之美,而且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政府支出。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还是应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向前发展。

5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法

由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地形特征,每个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其实并不一致,但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还是可以提取出一些关键性设计方法的。

5.1明确绿化的目的与核心思想

绿化之前应针对绿化区域的空气、土质、水源气候条件等方面做好调研工作,然后集结各方面的专家就当地的人文环境与经济状况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总结出该地区所适用的主要植被种类、绿化面积,但要注意的是所讨论的内容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为核心思想,然后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贯穿这一主旨,使每个绿化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这一核心思想。

5.2科学选择绿化区域并进行预整处理

结合之前的讨论结果,在经过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绿化区域的确定方案,同时根据该区域所需要种植的主要植物情况进行土地的预整处理,包括除草、除石、翻土等,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条件,保水保墒以促进幼树生长发育,但需要注意的是预整土地时应尽量保证面山的原始风貌特征,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5.3进行多树种混交林开发

在对绿化区域进行规划时,要保证该区域的种植品种多样化,形成混合型森林形态,这样的混交林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保证绿化区域减少水土流失,增强防风蔽沙及抗逆能力,而且会更加贴近原始森林风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具有非常理想的自然风景观光性。

5.4建立幼苗保护保障机制

在没有成型的绿化区域内,不乏多树种的树木幼苗,这些幼苗还无法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这时就需要建立起长效的保证树木幼苗顺利成长的环境,森林防火、禁止砍伐树木、防虫防害等措施都应当积极的执行,这样才能使经过培育后的森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5加强后续管理建立和谐的生态居住区

在绿化区域形成以后,还应当继续加强绿化区域管理工作,为当地居民普及森林防火、防灾意识,使其深刻意识到森林对于城市居住区的实际作用,让生态居住区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6总结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12

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有的甚至居住多年邻里间尚不知姓名与职业,更谈不上有什么互帮互助的友情,以往庭院中的和睦相处、热情相待、彼此关怀的邻里关系已荡无存。由此,家中老人无聊无快乐之所,邻里间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无信息沟通。更有甚者,使某些偷盗分子有机可乘,竟堂而皇之地以搬家名义将家中贵重物品洗劫一空,而邻里间却全然不知。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规划设计者主观努力的问题,没有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在规划设计中忽视了人们的更高标准的生活需求的设计原则,同时建筑设计与规划脱节,建筑形成单一,对总体的环境效果相对来说考虑得比较少,对外部空间处理流于粗线条。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的诸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静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人胜之概,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虽然那时建造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但不论立于任何观点之上来看,其心理手法之宗旨是以人的生活需要而出发,符合人的审美情感。有园林之所以能在当今还受现代人的取悦观赏而久居不衰,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的启迪的。

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廊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引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如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F.吉全德所说:“过去采用单纯的单元式住宅与联排式住宅的混合方式,但在被几乎有无限可能的,多样变化的住宅类型混合修建的形式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使建筑物适合于每个住户的特殊的居住形式,而且将它们设计成有机整体,也就是把建筑物组合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形态,由单纯的平面变成连续的建筑复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在50—60年代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这一方法上下了很深功夫,创造了一系列的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好的居住环境,壁如:荷兰某居住小区,用地6公倾,人口23000,整个小区由7个大小不等,层数不同,类型多样的住宅组团组成,以此形成独特的多样化的居住环境。又如德国某地居住小区,用地148公顷,人口24000,7200户。居住区由20个环形住宅团组成,每个组团用地90×150米,由7栋层数和类型都不同的住宅组成一个半形敞的院落,每个院落的布局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院内有大片绿地和设有儿童游戏和老人休憩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它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复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又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的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或是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就好象大家庭一样。此规划布局形式与我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普具相似之处,是适合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需要的。

整体式住宅组团的建筑造型并不是要求五花八门,其中一个组团可以采用一种单体形式也可采用几种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地在整体布局和环境布置中着意营造,可以前后错迭、高低错落、因地借势、就其自然,其布置灵活多样。这种居住小区空间环境丰富,通风、视野、朝向均较好,而且还有一个可用来着意刻化的大空间,有利于对其配景予以创造。

居住小区的道路布置,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典代直的规划方法,创造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来。壁如,意大利某居住小区用地29.5公顷,道路采用逐级由宽到的树枝状道路网,建筑的布置完全摒弃了行列式规划方式,而用房屋的朝向仍保证了住户良好的日照条件。由于住宅独特的规划布置,使住宅全部为三层的建筑群体,仍然获得与众不同的效果。又如,我国安徽省某地,占地3公顷,整个居住小区内的道路均采用曲线布置,住宅间的小道也曲线连接,塑造成田园风景式的居住环境。居住其间使人如置身于大自然而心情舒畅。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居住区详细规划》编者:王仲谷、李锡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