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

时间:2023-09-15 17:31:21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1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层次学习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0-0000-01

How to Improve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of Computer Major Students

Sui Chunrong

(Xingtai University,Xingtai054000,China)

Abstract:The student’s ability raising are based on the school’s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rriculum content and learning method. This paper will tell you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network skills insystem construc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learning methods .

Keywords:The course system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learning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兴趣爱好各异,计算机专业的情况也如此,学校传统模式的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在计算机技能教学中,采用“重基础、重能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质,苦学多练,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体系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建网-管网-用网”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建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中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针对提高学生的网络技能的方法,首先针对这三种要求确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它的构建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也就是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在制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时,要求所有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最基础的课程,如操作系统(Windows XP)、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这三门课程,并需要了解学习期间所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由于基础差异或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方向不同,在对待余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上,可分别实施教育。对将从事网站制作的大部分女生和部分男生,要求其掌握Photoshop、Flash、ACCESS、SQL、ASP等软件的操作技能;对将从事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大部分动手能力较强的男生和部分有兴趣的女生,要求其掌握计算机发展概况、计算机组网和维护技能;对将来进行网络搭建的学生来说,要求其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知识,能够调试交换机和路由器,能对网络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等课程。采用这种方法,将使所有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的各种课程的基础上,能有重点地掌握或精通某一方面的课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调研,针对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三个方向的岗位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教学项目中注重工学交替及“双证”课程的融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建立过程。要根据行业制定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过程(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过程(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能够根据行业调研信息和企业专家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二、课程内容

突出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实践能力目标主要指培养“建网-管网-用网”三个模块的实践能力。本专业依据工学交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以实际工作过程制定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形成课程标准,重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层次结构呈现,例如网络课,它的结构包括:

(一)基础层次学习

理论上让学生掌握网络搭建和维护基本知识,并在实践中掌握网络搭建和维护的方法。

1.要理解网络设计所使用分层模型和分层方法,例如OSI七层模型。

2.网络基础知识。这将帮助你了解用于构建网络的最基本的设备,这包括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一切设备。

3.TCP/IP网络协议。这是大多数计算机在网络上相互通信依据的标准。这将教会你网络部门提供的基本应用服务,如域名服务(DNS)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NP)。

4.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这是以所有的网络设备中的最普遍的方式访问管理数据的最常用的方法。应让学生掌握常见协议,如:以太网协议,FTP协议,RIP协议,OSPF协议,ICMP协议,SMB/CIFS协议等。就是对路由协议的精确掌握,路由是整个互联网最基础的,最重要的,也是最精髓的东西。其他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基于IP的具体应用和改良,如vpn,mpls等等。

(二)高层次学习

需要掌握常用的链路层技术,包括常用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例如以太网的链路管理csma/cd,二层寻址,具体的协议封装,Frame-relay的虚电路的设计思想和二层寻址方法等等。链路技术过于繁多,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只要掌握常用的,对于其他的,让学生作为了解也就足够。在技能上让学生学会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高级设置。

(三)更高层次学习

学习一下物理层技术,例如信号编码和调制,其中很多内容和通信技术相关。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知道在物理介质中信号究竟是怎么传输的。另外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IOS的命令,对于IOS,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就可以,其他的可以在工作中查阅手册。

三、学习的方法

技术是在实践中锻炼和积累下来的,要踏实并且勤学苦练,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法,有目标积极地学习和实践。

(一)学会归纳

学习知识或者技能的过程,不但需要我们掌握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也能抽象出独立的思维体系,抽象出来的思维体系不仅适用于网络技术,也对其它学科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学会记忆

对于网络,具体技术很多,但是常用的却很少。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记忆这些网络技术,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这个知识点在什么地方,并回忆起来,能在网络出现问题时或一些其他环境中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来解决问题,苦学多练才是学习网络知识的重要方法。

(三)学会记录

再好的记忆不如落实到纸上,学习也是如此,把具体学习过程记录下来,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资料。

(四)学会总结

教师在学生解决了问题后,要求学生不断总结,既要求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也要求牢记出现问题时的错误操作方法,以免在以后的操作中犯同样的错误。总结要及时进行,总结之前,学生学到的是很多知识点,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看到的是一个知识面,将多个总结拼在一起,就能得到对于相关知识的整体认识。

(五)学会思考

对于一个知识点,每次思考,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都会不同,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把所学内容记忆最深。

(六)学会描述与表达

通过给他人讲解与描述,可以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这就是深入的学习方法。讲在学习中永远都是一种好的方法。我们只有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才能讲述给别人听。另外多与同层次或者水平高的同行交流,也会从中学会不少自己欠缺的内容。

(七)学会自学

现在获取知识的方法很多,但在具体学习中,传统的纸质教科书依然是学生主要的学习资料,但也可以从网络上找些相关案例来学习和借鉴,这对学生加深教学内容理解和扩展知识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使用这样的课程体系,加上我们上述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网络应用及操作技能会有极大的提高。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2-0075-03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培养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并构建与行业应用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和学生就业发展,至关重要。[1]而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及提高学生技能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是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落实。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当年的全国比赛中,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竞赛内容被列入了大赛竞赛项目,并在以后历年的比赛中都有保留和加强。这充分体现了拥有高技能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2008年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以来,围绕着“建网、管网、用网”这一核心思想,不断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10年至2012年,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有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竞赛项目中共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的优秀成绩,受到了省教育厅、学院的一致嘉奖。回顾这三

年参加比赛的经历,在高兴、兴奋的同时笔者也时常在思考,在技能大赛这一“风向标”的指引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如何与时俱进。本文尝试对技能大赛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改革中的价值、作用以及在技能大赛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 技能大赛在完善计算机网络专业

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在2010年参加技能大赛之前,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开设基本上处于摸索模仿阶段,别的学校开设什么课程我们就开设什么课程。专业课程的开设也显得缺乏系统性,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操作系统、构建中小企业网络等,毫无自己的特色和体系而言。一门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往往和另一门课程有很多简单重复的地方。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和它们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作用也体现不出来。其结果往往是老师一门一门课地教,学生一门一门课地学,彼此孤立,形不成课程体系。老师不清楚为什么要教这门课,学生不明白学这门课的作用。而在参加技能大赛之后,结合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规则,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后,我们厘清了专业建设思路,深入社会和行业进行调查研

究,分析社会和计算机网络行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调整并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在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础上,关注绿色、安全、智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应用方向,最终确定“网络组建”、“网络安全配置与防护”、“服务器应用与安全管理”这三大核心能力,所有的课程围绕这三大核心能力进行整合定位,建立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引领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网络工程项目,建立以项目为载体、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建设了教学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同时在日常网络工程课程的教学中,强调网络工程标准化的重要性、GB50311-2007国家标准作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引入GB50312-2007国家标准作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引入GB50174-2008国家标准作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引入GB/T22239-2008国家标准作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引入GB21671-2008国家标准作为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等等。

二、 技能大赛在完善教师教学模式和

学生评价模式中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需要大量使用网络设备,而这在大部分院校是不太现实的问题。因此,很多内容的教学上需要用到模拟软件。通过技能大赛的引导,我们认识到,模拟软件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比如,在路由交换技术的教学上广泛使用的思科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这种模拟软件具有同时模拟大量网络设备的功能,学生可以在模拟软件上完成规定需求网络的拓扑规划、IP地址规划、IP路由规划、语音和无线设备的配置、VPN及安全配置、连通性验证和故障排除等工作。摆脱了现实教学环境对教师的约束。同时思科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能够实现自动评分功能,利用它能够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对较大规模网络运维的全局认知和把握能力。应该说,模拟软件的广泛使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改进了某些课程的评价模式。所以,能用模拟软件考核的都尽量使用模拟软件上机考核。

与此同时,我们应注意模拟软件和真实环境存在不一样的地方。不能出现在模拟软件中会做但是到真实环境中却不知道怎么做的尴尬。技能大赛中往往是模拟软件结合真实设备的考核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学生技能的评价标准时,一方面要有对基本理论的考核,没有基本理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没有重要的支撑;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的考核;既有一般技能点的考核, 更有人为设置技术故障的情况判断和处理能力的考核;既注重结果的考核,且注重过程的考核;既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进行考核。比如将企业中广泛使用的“5S”标准[2], 即整理(Seiri)、 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引入考核标准。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促进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在技能教学方法、手段上的进一步改革。

三、技能大赛在改善教学条件中的作用

我院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建立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校内实训基地。在现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基础上,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完成了一批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室等。购入了一批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使实验实训条件大大改善。其中,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室拥有全套先进的锐捷路由器、交换机、安全、无线等网络设备,拥有思科路由器、交换机、IP电话设备,企想综合布线模拟墙和无线传感网设备,唯康综合布线实训台、模拟墙等多套综合布线配套设备和两台浪潮服务器,可用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课程实训及综合实训教学,从而可以完整地模拟企业级网络架构的真实环境。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为计算机网络工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

教学条件的改善不仅仅表现在硬件条件上,更表现在软件条件上。我们以技能大赛为助推器,加强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赛前积极派出教师参加各种实践能力培训。网络工程方面,先后有教师参加了华三网络工程师、思科网络工程师、微软工程师、Red Hat Linux工程师等培训,分别取得了网络规划设计师证书、H3C高级网络工程师证书、唯康综合布线工程师证书、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证书和网络系统高级工程师证书等。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入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过程,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综合实训以及全国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集训中邀请了思科工程师和企想综合布线工程师参与教学培训,通过与我校指导教师一起共同完成了对参赛项目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四、技能大赛在促进学生学习、提高

学生自信中的作用

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都作为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并处于附属地位,未得到很好的重视。而在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因为种种因素被认为是高考中的失败者,处于被歧视的地位,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都受到很大的伤害。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一直强调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性。而技能大赛无疑在这方面起到了“正能量”的作用:第一,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具有前导性的作用。技能大赛中的计算机网络项目全部为团队项目,且由企业主导实施。在企业中所需要的表达能力、团队能力等在比赛项目中得以充分体现。团队的成员间只有彼此默契配合、个人专业技能娴熟,才能做好工作,完成任务;第二,技能大赛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舞台。职业技能大赛由于其高规格、高水平性成为很多学生梦想的一个舞台。各省以及全国为激励学生参赛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有诱惑力”的措施。如获得全国二等奖以上的学生可以直升本科院校学习等。这些措施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参加比赛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在集训中能够利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整合各种社会学习资源,查找、筛选最新技能技术并快速掌握。而前一批获奖同学的带动作用又使后一批同学有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我们在集训中往往采用“老带新”的方法,即一个团队由一个三年级学生加两个二年级学生组成,另外再带若干名一年级学生的方法。使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力传承下来;第三,技能大赛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很大作用。好成绩是靠扎实的训练、极高的心理素质来保证的。在集训中不但培养了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还形成了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竞争意识。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在自信心和眼界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现在都是用人企业重金聘请的一线高技能专业人才,就业质量相当高。

当然,在职业技能大赛举办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学生的参与面较窄,能够参与技能大赛的学生往往只是极少数的学生——一个专业一百多学生,而能够进入集训的只有三、四人,参与面不到10%;其次,重比赛结果、轻比赛过程。部分省份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给院校以及教师很大的压力。往往是举全校全系的力量准备比赛,而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再次,受设备厂商限制多。技能大赛的比赛设备往往由某一两家企业提供。院校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必然要购买相应的比赛设备,一旦换了一家企业,则又必须要重新购买,这不但给学校造成了资金浪费,也造成了购入的设备厂家型号不统一、无法发挥教学价值等问题。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3

关键词:网络人才;课程设置

一、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在过去的5、6年中,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网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网络在向社会生活渗透的同时,也在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渗透到传统企业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市场目前急需大量新型的网络人才。我们国家的网络人才的培养现状又是什么样呢?

据统计,市场对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高达12万,而实际拥有量不足5万,人才的极度短缺已经成为阻碍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国家信息部统计显示:今后5年,中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万到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20万,网络人才严重告急。另有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每年高校为社会输送不足6万名计算机与信息类毕业生,而整个社会需要近100万的人员,输入远远小于供应,事实上,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之外,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T职业教育机构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人才。例如,著名的IT培训机构北人青鸟APTECH开设的BENET网络工程师培训班,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网络工程师。虽然培训在加强,但网络人才短缺的局面短时问内难以改变。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有计算机网络专业,那么能否在网络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所作为呢?答案是肯定的,大量的网络人才需求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初级或中等网络人才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更多的职位更欢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但目前大多数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又如何呢?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现状

以我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为例,我校是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我校每年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150人左右,但就业情况令人担忧。据了解,我校的前几届毕业生能够在计算机相关工作岗位工作的学生不到30%,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口就业的人数比例则不足10%,有的学生到单位做的工作完全是与本专业脱离的。并不是社会上没有对口的就业岗位,而是很多岗位我们毕业生无法胜任。究其根源,我认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个重要原因。

我校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是:一年级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软件三个专业的课程完全一样。到二年级时每个专业可以体现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到了三年级,才开始自己的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虽能体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性特点,但是缺乏实用性。学生毕业后掌握的技能覆盖面确很广,但全是皮毛,做不了实事,无任何就业优势。也许,我们担心我们的毕业生如果掌握的技能过于单一,会减少他们就业机会,而事实上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根本无法藉专业技能获得择业机会。早在几年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共同发起“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在调研了我国目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后,提出了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三个专业方向:

1计算机软件:培养和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能够从事计算机初级编码或开发、软件调试及技术服务与软件销售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多媒体应用技术:培养熟悉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应用技术,能够进行平面图形制作、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影视资料编辑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3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

而我们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三个名称太大,缺少方向性。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半是多媒体应用的技术方向,很难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特色。这不是我们学校特有的,据了解,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新课程设置效果的关键

教师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能动因素和核心力量,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理论讲解深入浅出,操作演示正确无误,实践管理高效有序”。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们应以此为目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苦练教学基本功,争取个个成为“双师型”教。学校也应该大力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进修、有计划地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企业生产劳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克服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所面临的掌握新技术的瓶颈,加强计算机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到相应的企业实习,了解和参与任务完成的全过程,增加实践经验。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维护的任课教师应到具体的网络公司参与组网与管网的实践。

四、硬件设施现代化是实现新课程设置效果的保障

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是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这些建设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需要,体现实验、实习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目前,大多中职院校都搭建有校园网,而且有专用的机房,电脑的数量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但是绝大多数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场室,在这里能够更好的完成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实训任务,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网络专业知识,提高网络系统工程技术能力。更有利于培养有知识、懂技术、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满足网络和通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急需,提高学生在IT和通讯行业的就业率。

总之,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决策者深思熟虑。因为它将关乎学生的人生前途,也影响学校的发展大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就是计算机功能的延伸,要想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必须掌握网络技术。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改进,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课程体系;实践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旺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一大热点。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合格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门人才,成为很多学校研究的重点课题。要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基本点是搞好专业的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本文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对网络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对众多高职高专网络专业办学情况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的沿用本科模式的专科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网络应用塑人才的要求。为了推动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我们应该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经过有关专家和老师的多次讨论,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计算机网络及相关系统的建设、应用、管理和维护工作,也能在IT企业从事网络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具体的专业培养要求如下:(1)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网络与通信等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的规划、组建、互连、调试技能;熟悉主流网络设备的操作,具有网络系统的日常管理、安全维护能力;熟练掌握各种主流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的应用,熟悉网站的建设与管理;了解网络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具有主流网络产品的销售能力。(3)达到国家规定的与专科学历相适应的外语水平,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4)了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美学修养。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们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将应用性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以网络工程素质和网络软件开发及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用为目的。(2)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以“技术”为关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就人才类型而言,主要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技术创新的竞争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主要焦点。(3)以“人才”为根本的原则。“以人才为本”,不能用整体划一的模式、整体划一的课程、整体划一的思维方式、整体划一的原则方式方法去塑造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自律、自控、自强。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4)保持与时俱进的动态更新原则。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本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很多计算机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课程设置既要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要顺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更新。这种更新不仅仅表现在课程设置上,还表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新上。

转贴于

三、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在制定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时,按照真正体现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要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教学计划的四大模块——公共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创新教育模块。每个模块都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在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围绕“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组建管理维护能力”和“网站建设管理维护能力”设置课程。其中,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在“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能力”模块中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与维护”等课程;在“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能力”模块中开设了“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SQL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等课程。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既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也能使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实现与相应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无缝连接。

(一)公共课模块

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品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公共选修课有市场营销、FLASH动画设计、管理学、英语口语等课程。

(二)基础课模块

包括计算机电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下转第198页)(上接第186页)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

(三)专业技能模块

包括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与维护、网络管理、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

(四)创新教育模块

主要以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为内容进行创新教育。此外,在制定教学计划中适当地安排各部分课程的学时比例,以突出应用性为主。各专业模块课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为主,本着够用的原则,安排的学时数可少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内容要新。坚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必须针对职业岗位,由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倒排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1:1比例。

参考文献

[1]李圣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5

1增加学生在课堂上所占话语权的比例

要想提高计算机网络课堂的课堂效率,那么必须要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堂进行相关的课堂改革,使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堂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身的网络思维,并能够加强对于相关网络专业技能的素养。而要想进行相关计算机网络课堂的改革,那么就要首先从增加学生在课堂上所占话语权的比重开始。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操作要求很强的能力,单纯的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很难满足对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所以一定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学习问题,使学生不会因为相关问题和理论知识的不理解而在日后的应用过程中落入到十分尴尬的境地。增加学生的话语权就是要教师适当的减少在课堂上讲课的时间,多多的与学生进行相关的共同与了解,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明白学生希望学习的地方,以免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进度,从而耽误到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

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

教师作为进行教学最直接的工作者,如果没有较为强大的专业技能素养作为相关教学的基础,那么就很难帮助学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也就会使得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堂很难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从而耽误了相关学生的学习与提高。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既要求相关老师要具备极高的计算力理论知识素养,又要求老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知识,只有这两个方面都能够达到要求的老师才能够帮助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加强相关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想加强对于相关专业老师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定时定期组织进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老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让老师能够明白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最新的理论发展潮流,从而能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二是要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组织考试,让老师不断的有教学上的压力,从而能够不断的进行自身教学技能的培养。

3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专业思维的能力

现行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学生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少会重视对于相关计算机网络专业思维模式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够学习到的大多数都是技能而不是思维,这样一来当学生离开老师以后就很难再有专业技能上的提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如果不能够建立起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被时代抛弃是注定的,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于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老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思维。首先,是要在课堂之外注重引导学生对相关计算机网络的书籍进行阅读,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其次,则是要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形成一种习惯。通过这两种方法,学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思维上的惯性,不断的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与思考能力,从而养成属于自身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专业思维能力。

4结语

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当下社会一种热门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目标,如果不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和计算机网络思维能力没那么学生就会在社会竞争中落入到下风,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所以一定要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堂进行改革。

作者:李佼辉 于新奇 柳雲莉 单位: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6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计算机网络教学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要求劳动者掌握越来越多的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了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外,更要突出培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的首要条件。

一、原有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网络知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相对困难,造成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

1.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某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不多,认为使用Internet浏览网页和收发邮件与信息就是计算机网络,原因在于对计算机网络缺乏了解或忽视了计算机网络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这种情况下的解决方法是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网络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情况的了解,有针对性地给出实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目前的管理模式已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成为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瓶颈。

3.学生未来目标不明确。宽口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灵活性,同时增加了知识量,要求教师授课知识范围大,同时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深度。一般的应对方法是增加理论知识的比重,辅以适当的实践,以理论知识的不变应万变。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毕竟有一定范围,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不能只重理论而轻应用。

二、科学制定教学大纲,科学选择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职业院校教学指导思想遵循以实用为主的方针,明确以应用技能教育为主,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制定符合应用需要的课程体系。要合理规划教学大纲,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同时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

计算机是发展、更新很快的学科,而网络专业在近年来发展得更迅速,教学内容应能及时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课程的开设一定要体现实用的特点,并且要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内容过多过杂,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熟练掌握网络教学设备

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的骨架,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应用,是学好计算机网络的基础。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增加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现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已经有了明显改变,但是相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方面还相对薄弱,特别是设备的购置和更新环节。计算机网络教学设备价格相对较高,更新速度比较快,即使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授了大篇的交换机如何使用配置,一般故障的表现特征,面对故障如何处理,但学生没有实际动手操作过,甚至没有见过真实的交换机,对学生来说老师的讲授无异于天方夜谭,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四、职业学院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新世纪,社会急需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及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才。而职业学院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则正好适应了时代要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场地。计算机网络是职业学院开设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验与实践教学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力量。若实验教学没有搞好,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则成为纸上谈兵。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适应时代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就必须改革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从人才培养的高度认识改革实验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五、关于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改革与建设的建议

1.计算机网络实践内容的侧重点

计算机网络课程学时分配上,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大,面向就业和深造需要,精心选择实验项目,考查应该更注重实验的过程而非结果。由于计算机网络在管理类专业的地位限制,实验设施往往难以全部到位,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模拟工具可以起到良好的替代作用。根据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与实验中要适当增加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知识的比重,督促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遵守信息安全规范的习惯,充分掌握各种保证信息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2.突出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北部湾经济;课程设置

1前言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计算机互联网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社会呈现了需要大量的网络方向的人才进行“组网”、“用网”、“管网”的现象。虽然各高校及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的人数也逐年在增长,但仍然出现能够适应网络发展需要的高端应用型网络人才非常紧缺的现象。为此,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变革迫在眉睫。而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成果的关键和直接体现,所以人才培养的改革要重点抓课程设置。本文结合北部湾经济发展现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简单的探讨。

2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广西的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就如火如荼进行着,方方面面的经济领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些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长。据统计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领域专业人才里2010年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就达到3万多,到2015年增长到4.5万左右,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要占到了三分之一,在这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的时候,高职学院应该各方面联动起来,加快改革,培养出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每年也都有大量的毕业生,但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同时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有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主要是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致使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有的学生与社会脱节,到单位就业基本上是无从适应,无法胜任工作。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如下:(1)课程设置雷同较多,特色不彰显。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均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的课程设置上雷同率较高,各校的特色不突出,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差异不大,出现了有些岗位竞争大,有些岗位招不到人的现象。(2)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网络技术是日新月异,很多时候课程的设置总是在出现新的技术而相应开设,并没有做到有前瞻性,导致跟不上发展的步伐。(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成果不显著。网络技术的发展是飞速更新的,但都是万变不离其中。在课程设置中要合理把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使之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和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更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以应对时代的发展。(4)校企合作得不到很好落实。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预约给学生提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岗位,而是把顶岗实习生当作其廉价的劳动力,把他们安排到单调并没有技术要求的流水线上,从而并没有达到实习为了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目的。(5)校本教材开发的力度不够。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生源多元化,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如果没有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就做不到因生施教,教学成果就不显著。

4北部湾经济发展状态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北部湾经济如火中天地进行着,给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的岗位也越来越多,主要有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进行优化与整合,为学生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和服务北部湾经济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个人见解。(1)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用人单位的需要,并在课程中体现出来。课程设置之前,高校要到多家企业进行调研,意在了解用人单位提供给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岗位都有哪些,这些岗位都需要的什么样能力和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多听听就业指导中心的意见,动用所有有用资源来获得最有价值的参考,才能制定出最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2)课程涵盖面要广。既要包括基础的综合的基础素养能力,又要包括专业的“建网”、“用网”、“管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现代文化的逐渐形成,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既要有综合基础素质能力又要有专业操作能力。综合基础素养主要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来培养,从而达到让学生获得较丰富的基础素质,以便应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发展需要。专业的“建网”、“用网”、“管网”在课程设置上最好开设网络编程、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网络施工方面的课程,使得学生逐渐深入掌握网络知识,并具备网络各方面的应用能力。(3)加强校企合作开发适应经济发展专业教材。加强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时让企业人员参与其中并多参考业内主流企业的认证标准和培训资源。使得编写的教材既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课程设置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到实处。(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一定要合理。部分高职院校觉得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而忽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高职院校也不能向本校及以上学校一样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要适度、要精。使得学生既能懂得操作的依据和原理又能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未来出现的未知知识和未知技术。高职院校的学生受企业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节约了企业的岗前培训成本。因此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的比重相对与理论课程要重些。(5)课程考核要参考计算机网络业内龙头企业(如CISCO、华为、SUN,CIW等)国际IT认证的中级考试标准。有些课程考核可以采取考证方式进行,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可以根据这些认证的考试大纲制定相应教学大纲,相应的知识内容渗透到平时教学中。

5结论

本文对广西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它既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又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大计。

参考文献:

[1]谷辉先.谈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改革[J].都市家教月刊,2009(6).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8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

论文摘要:本文在调查、分析了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和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对应的知识点,设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供相关单位借鉴和参考。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这种应用趋势还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于是,包括政府、军队、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作为高等院校,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战略任务。

目前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技术人才呢?而国内的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呢?为此,我们一方面调查并分析了多个典型行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与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跟踪分析了包括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美国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点军校、CC2005、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国立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当前网络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及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制定覆盖各知识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

我们对国内外从事网络设备设计、生产的科研院所和厂家的技术人员、从事网络组网工程的系统集成公司的工程师、从事网络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军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技术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师等典型单位及相关工作岗位进行了关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的现状和和发展方向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围绕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目前及未来五到十年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为科研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且应具有以下五方面的技能。

(1) 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掌握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存储、网闸、网关等网络设备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制造工艺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硬件工程师岗位,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的工作。

(2) 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掌握包括局域网协议、广域网协议、TCP/IP协议、网络安全协议、网络管理协议及其他网络新应用协议等的工作原理、协议标准描述、协议分析与设计、协议实现、协议测试与验证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系统软件工程师岗位,与网络硬件工程师一起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新协议的研发、设计与实现等工作。

(3) 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

掌握包括C/S模式和B/S模式的网络编程技术、基于网络的M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Web系统与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分布处理技术、网格计算与云计算技术、网络备份与恢复技术、P2P网络技术、.NET技术、J2EE技术等在内的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公司的网络软件开发系统分析员与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4) 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网络路由的设计、网络服务的部署、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子网与IP地址的规划、综合布线方案、网络施工方案以及网络测试与验收方案设计、论证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组网工程的方案设计与论证、工程实施与系统集成等工作。

(5) 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掌握网络设备与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网络性能评价与优化、网络安全防范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军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网络管理与维护岗位,从事各单位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其中(1)、(2)属于科学研究型人才,(3)、(4)属于工程型人才,(5)属于应用型人才。

3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2002年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两百多所,即使未开设的院校在其计算机专业中也大量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工程专业定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在各个高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之时,正是国内企事业单位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人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侧重组网工程的建设者、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单位对组网的需求增速放慢,同时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逐渐被一些大专、职高的学生占据,从而导致按上述定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生找工作困难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定位太低,网络工程专业只关注了组网工程的建设环节,没有涵盖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全部环节,因而导致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面窄、参与技术研发的后劲不足,进而使用人单位甚至院校本身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力乃至网络工程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建议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学科地位,从原来隶属于系统结构下的三级学科提升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下的二级学科,并更名为网络技术(NI),然后对网络工程专业(或更名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使该专业的教学内容覆盖整个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并根据新的定位,研究并制定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指导、规范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提高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4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和行业用户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包括以下五个目标或专业方向:(1)网络硬件设备的设计与开发;(2)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3)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网络工程设计、规划与实施;(5)网络系统的管理、维护与评估。

5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

为了达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在教学计划中除了数学、物理等公共学科领域外,还需要包含以下知识领域(各领域涉及到的知识点由于篇幅关系,在此未列出):(1)电子科学与技术;(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4)信息安全技术。

6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围绕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五模块组成: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业实践模块。首先通过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然后根据专业方向或自己将来准备从事的工作岗位选修相应的课程;最后通过专业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起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作用。具体来讲,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网络硬件设备研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电工与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工程、计算机接口与控制、VLSI技术及应用、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硬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制造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硬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2)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计算机网络、Internet协议分析、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系统软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系统软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3)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网络计算技术、分布式系统导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以满足行业软件公司软件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4) 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工程、信息系统集成、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程控数字交换原理、接入网技术、网络性能评价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规划、技术方案设计与评估、组网工程实施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5) 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性能评价、网站设计与维护、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护、信息安全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7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计划

在制定实施计划时,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依赖关系、各学期课时量平衡关系等问题。同时,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又兼顾学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四学年秋。另外,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我们建议第四学年春不安排课程教学,如果需要可以适当安排2~3次专业讲座。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学分、总课时、实验课时、考试课时及教学安排。

8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正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用人单位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必须适应时代需求,不断修正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实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培出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9

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加强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企业培养来之则能用,用之则能行的有一定理论、实践能力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秀人才,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了卓越人才需求调研,目的在于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和相关企业对一般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服务方向;分析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我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卓越人才培养;企业需求;调查分析

1概述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我院于2011年4月启动了首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也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了明确企业对网络技术专业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确企业对相关岗位人才的具体要求,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规划,我们针对川渝地区的一些相关网络公司,政府部门及我专业部分优秀毕业进行了本次卓越人才的需求调研。

2调研概况

1)调研目的通过座谈、调研和统计,收集企业、行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分析高素质人才胜任的工作岗位,明确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等信息,为我们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打下坚实的基础。2)调研时间、对象及方法本次调研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调研时间为2011年9月25日至9月3O口,调研对象为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彩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重庆朗佑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邮政储蓄信息部以及万州招商局等企业及政府部门;采用会议座谈的方法进行调研。第二阶段的调研的时间为2O12年2月9日至5月9日,调研对象为川渝地区网络工程相关企业及我专业部分优秀学生所在公司,包括北京恒盛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新媒农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博瑞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博瑞得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调研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相结合的方式。3)调研内容本次调研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待遇及发展前景较好的职业岗位群,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优秀毕业生对目前专业课程开设的想法及建议,以及优秀毕业生就业去向等。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1)就业岗位需求情况本次座谈企业6家,发放26份专业人才需求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需求主要分为5大类: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网络系统管理,网站开发与组建以及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维护维修与销售。具体的岗位需求情况为:网络工程师占岗位需求总数的76.9%,硬件维护工程师占57.1%,技术支持工程师占73.1%,运维工程师占69.2%,网站维护占46.2%,售后工程师占69.2%,售前工程师占53.9%,计算机及相关品的维修占38.4%,宽带安装与维护占42.3%,网页设计与制占34.6%,网站开发占53.9%,其他占19.2%。在这些就业岗位中,在这些就业岗位中,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硬件维护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站维护工程师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2)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通过调研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如下:具备项目分析的能力;网络工程(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规划、实施、测试与验收的能力;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能力;网络服务器安装配置能力;网络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能力;网站的开发与安全管理维护能力;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能力等。另外调查还显示企业用人的理念中,对个人素质的要求甚至大于职业技能的要求,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学生会做人、情商高、讲诚信有担当。

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建议

1)夯实基础,分类教学。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通识教育教育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需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所以较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所以在课堂中夯实学生的基础,选拔有意愿的学生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某一个方向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学中应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2)重技能更重素质的培养。根据企业用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进行卓越人才培养时,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有吃苦精神、敬业精神、有担当、学会感恩、不随意跳槽,否则有再好的技术也是无用的。同时,要注重人文素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有才无德的人才。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做到技能与素质并重。3)培养有理论、实践强的优秀人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简单,综合素质的提升,必须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另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所以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校、省市级的技能竞赛,利用一切资源多进行有效的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同时,高职院校积极加强与周边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实现产学结合,在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的同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企业而言,培养有理论、实践强的优秀人才都是其追求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努力从多方面入手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4)课程的开设应面面俱到,且有侧重点。根据调研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外设维护与维修、网络产品配置、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综合布线、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管理、办公软件应用、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在这些课程中,核心课程为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在卓越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先打好学生的基础,在根据优秀学生的特长,指定专门的导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5)推进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依据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自觉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努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二是,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化。具体而言,应从知识结构,学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结构等多方面入手。三是,注重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卓越人才培养的对师资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实战能力,必须能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且具备一定的职业经验。

5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研,使我们明确了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岗位需求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进行卓越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毕业生来胜任企业的中、高级岗位,只有明确了企业需求,按照企业、行业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必将能够培养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J].科技经济研究,2013(12).

[2]张永旺.高职院校体验式教学与学生可雇佣性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5).

[3]杨健.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课程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110-111.

[4]郦丽华,谢鹏,李清平,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22-24.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10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工学结合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中职专业人才。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应用范围的宽度与广度逐渐加深,人们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加强网络技术教育与研究有助于促进社会生活水平与方式的优质化。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技术教育中“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网络存在的网络方面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基于我国中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使我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先进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接轨。企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程度与水平的提高促使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术的网络专门人才被需要。网络维护工程专业人员、网络安全工程师以及架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网络行业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社会备受关注与尊重的行业,而从事基层网络管理与服务的专门性的人才数量只能站到总数的很小部分。因此,坚强计算机网络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应当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我国中职院校大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这意味着我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工作已经开展并被纳入常规教学内容当中。中职网络技术仁慈啊的培养同时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结合当地与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中职院校办学思路不同造成网络专业的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有些学校简单照搬办学模式;学校的师资水平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办学经费紧张,实习、实训条件较差;由于人们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总体偏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相对较弱。

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措施探讨

1、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加关注创新意识与能力,将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培养与教学的主要目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专业理论学生应当掌握扎实,基于这种理论教育基础上应当培养学生的更加广泛的知识面以及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的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2、教学课程改革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实现学习以及顶岗实习想和的方式,充分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方向更适合企业的需求。 依托企业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3、教学内容改革

为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保证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建立起适合当前状况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素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构成了整个课程体系的两大坚实基础。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而技术基础课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立足之本,其设置情况应该认真探讨。在技术基础课中,增设了“专业导入”的内容,这是高职所有专业都应该开设的,以讲座,报告或参观的形式,让学生在入学后首先了解培养目标,了解他们将要从事工作的性质,岗位特征,发展方向等,进而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4、教学过程中应当建立双证制度,之中院校应当将这种双证制度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看待。也就是说,学生在达到了素质合格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相应的素质达到证书。技术能力达到一定标准后可以得到技能证书。这样的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与水平,也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学的规范性,便于评估教学质量情况,是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

5、教学方式方法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中对于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应当通过实例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该学科的认知水平。例如:应用软件以及程序设计等学科。另外,应当在教学培养的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有这样才能真正令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与目的性。除此之外,培养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以及自学能力。

6、高度重视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实训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实训练习,加强校内实习以及实训环境下的训练与校外实习。学校内部应当建立相应的专门实验室。另外,加强与校外的企业之间的联系,发展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这样能够更好的为培养专门人才提供便利。

7、网络信息技术“工学结合”的考核制度改革思路

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嫩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挥。因此,在建立相关的信息技术考核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将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主要内容,减少考核中的理论知识作答,将实践能力以及独立完成项目内容纳入考核系统当中来。另外,考核不能流于形式,应当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基于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能力的引导与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考核减少对专业理论的考核,有助于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高度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育方式进行简要分析,虽然说当今社会环境中,网络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相对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现象依然存在。我国在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战略的过程中需要以充分建设国家信息网络体系为重要的前提和保障。之哟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供信息技术保障。中职院校在进行积极的探索过程摸索出一套“工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雷超阳,刘军华. 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当代教育论坛,2013(1):12-13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1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675-02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out the Practical Skills Teaching Methods and Comput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ZHAO Xian-ming

(Computing Center, Wuyi University, Jiangmen 52902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teaching method of students who are not specialized in computer science studying computer network basic course. It also brings up motivating teaching plans and concludes how to teach a course efficiently, how to impart more computer network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to students within limited time.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teaching;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各行业普遍应用的一项基本技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看,在校的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对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帮助和提高的基本技能,是提升自己就业能力的重要筹码。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进一步提高自身价值,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然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时,教师如何讲好课程、怎样在有限时间内、教给学生较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实用技能,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实用技能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非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环节等方面进行探讨。

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最热门的分支之一。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多年来Internet网络迅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对科学、技术、经济、产业乃至人类的生活都产生了质的影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教学已成为计算机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计算机网络作为专业来说是一门涉及知识范围宽,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程度高其,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对于把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作为非专业基础课的理工类、管理类、工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不要求知其所以然,只要知其然即了解理论和能够应用就可以了。

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思考

理工类、管理类、工商类专业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详细地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体系结构、协议、网络互联、工作原理等显然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际应用,就应思考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传统课程的理论性相比,计算机网络基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操作技能才能在实际中应用。如果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缺乏良好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会与实践脱节,影响教学效果。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因此,综合应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方法势在必行。

笔者以本单位面向在校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培训课程为例,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角度出发,同时又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学习兴趣,应以现实中小型局域网的实际问题为组织教学的思路,以实际案例展开教学,通过实验理解基础理论,掌握实用技能。

3 案例驱动教学

案例教学主要是对具有一定实践性、针对性的典型实例或个案通过分析、讨论、推断、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课过程中适时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案例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实用培训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团队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它不仅对提高学员能力和改变行为有所帮助,而且,也是学习结合实践的一种方法。在培训项目中使用案例法进行教学,其目的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 将学员置身于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中;2) 帮助学员获得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3) 让学员练习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获得的有限的资料来进行决策,并希望增长学员依据不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和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

4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案例设计

本课程教学对象是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简单的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工作原理、连接方式;组建简单局域网;使学生能够组建简单局域网,开启基本的网络服务、具备小型局域网建设和维护的能力。可见该课程有着知识量大,多学科交叉,系统性强,难于掌握的特点。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不但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讲深讲透,而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际网络操作技能是每个任课教师的一个艰巨任务。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对实证的描述引入情景,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案例驱动教学中,教学实例的设计应该有系统的工程概念。从问题提出、分析问题、解决方案、设备选择、施工建设,到运行调试的各个环节都应有具体教学和实验案例支持。目前把案例教学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中正处于发展阶段,把案例教学运用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一些计算机网络建设,维护的实例来展示计算机网络技术构成中的一些细节,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更加直观和清晰,取得良好的效果。明确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即让学生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知识,通过掌握和应用实例的组网方案、设备选型方案和详细的网络搭建、配置和调试步骤,来组建和管理小型局域网。

4.1 计算机网络概论学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应用技术、安全和管理等方面。考虑到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网络体系结构等概念及通信过程都较为抽象,所以教授课程中应尽量以图示和实例的方式进行介绍,通过类比等手段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比如在可带领学生参观教学实习中心机房,现场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计算机硬件系统和传输介质以及校园网的规划和建设图,安排学生根据课堂的讲授知识和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机房内网络的组建方法和设备的连接,以及各楼层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的观察,了解网络组成中软件系统的概念,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在网络互连教学中,通过对局域网组建的复习,引入建立更大规模的网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网络互连,让学生讨论实习中心网络的互联,以及校园网内的网络互连进而讨论广域网的互联。

4.2 学习和掌握小型局域网络建设基本方法

1) 确定网络需求:在组建网络之初,要明确此网络环境的用途,主要用来做什么,要实现什么样的网络应用等问题。例如20-30人的小型办公环境,最多的就是文件资料的传递和共享访问互联网的应用;网络带宽要求不是很高,应该需求选择适用的联网设备。

2) 确定网络连接拓扑:这一步骤中,主要考虑所有计算机所处位置。因为办公场合的移动性并不是很强,所以这里弃无线而选择有线局域网方式。具体的组网方式,因为要实现局域网到互联网的共享访问,而且考虑到成本问题,所以这里采用“外网连接设备+宽带路由器+交换机+客户机”的模式。宽带路由器就相当于一台共享上网服务器,客户机通过这台“共享上网服务器”即可实现互联网共享。

3) 确定网络设备:根据前面确定的网络模式,需要添置的网络设备主要为宽带路由器和交换机,网卡一般计算机都已自带,支持10/100M自适应适度的网线等。

宽带路由器是组网方式中最重要的设备。教学中选用D-Link DI-704UP是一款不错的产品,能获得良好的共享速度及稳定的性能。它适用于家庭、小型办公室和那些正在寻找高级的管理设置、网络保护和基于策略的内容过滤的企业用户。交换机要注意应为局域网的升级留有一定的剩余端口。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理解不同端换机搭配实用的意义;保证了网络的正常使用,掌握调整客户端位置、留有足够的故障调试端口和升级端口技能。在教学中应注意教授学生查询获得设备性能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设备性能和利用设备建设局域网的能力。

4) 连接网络与软件配置:通过以上硬件的选择与连接,一个小型的办公网络便能组建完成。接下来是简单的软件设置。首先是宽带路由器,需要依其说明书配置好路由功能,这样局域网用户才能共享上网;同时最好打开宽带路由器的DHCP功能,这样所有局域网计算机即可自动获取IP地址。

5 结束语

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从了解和应用角度出发,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网络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存在有教学内容枯燥、难学、难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分析和综合应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为计算机网络基础公共课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远生.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肖来胜,王郑霞.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6).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范文12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差异教育;特色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1.1普及教育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因为PC的普及,全国的中专、职高、技校纷纷开办计算机专业,该时期,中专的定位没有特色,基本上是本科的压缩版,偏重理论,导致了中专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理论不如本科,应用操作不如职高技校,到90年代初期基本上“寿终正寝”,绝大多数停止招生。相反,职高、技校定位准确,就是应用操作,就是打字排版,适应了社会需求,那时我国的银行、证券等金融系统的操作人员大都来自职高技校。

1.2提高阶段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猛增,掀起了全国大办计算机专业的第二次高潮。期间,大多数职高、技校未把握住机会,教学改革力度不大,由于经过了普及教育阶段,迎来了计算机网络时代,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操作,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都会,社会不再大量需要低层次的操作人员。因此,职高、技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直接在社会上就业的机会相应减少,很多学校也就停止了招生。在这一阶段中,有的中专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从中职升格为了高职,他们都再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不过有的学校吸取了中职阶段失败的教训,适时根据的社会需求,重新定位,获得了成功,而有的学校仍然采用本科压缩版,导致毕业的学生没有出路,最后不得不停止招生。

总体看来,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更专业,不再局限于需求只会基本操作计算机的毕业生,而是大量需要能解决计算机范畴内常见问题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技能型毕业生。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岗位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人员。因此,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应该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是:计算机维护、网络组建、网络交换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internet服务器架设与管理、网络维护、网络安全与防护、数据管理与恢复等。

1.3特色教育阶段

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分三年在全国1100多所高职院校中,遴选100所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并且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强调:要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二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依托行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立校之本,也是办学的主要职能。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深入,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不断涌现,并在近两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

在90年代中后期到2005年左右第二阶段中,由于高校扩招,各校大办计算机专业,造成了计算机专业泛滥成灾,很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呼吁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校也逐步退出了招生行列,在不得不面对的新一轮“重新洗牌”的关键时刻,各校制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决策者,应本着严谨的态度深入研究计算机专业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到历史责任。

目前,虽然许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但笔者认为不是社会需求量不足,关键是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客观上为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升级改造,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通信业、交通业、制造业、医疗业、教育行业、电力、石油、冶金、化工等各行各业,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从一般性转变为具有某些行业特性,计算机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技术工具的特性,从社会需求的岗位分析来看,纯粹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应用的企业占少数,大多数企业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因此在这些行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除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应用技能外,还需要具有熟练的行业业务操作技能,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工艺流程比较熟悉。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交融。传统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等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网络交换、ATM设备等。某些传统的通信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例如IP电话等。今天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甚至完全融合。在计算机网络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无线呼叫服务器、无线媒体网关配置与管理;增加宏蜂窝基站、紧凑型基站、微蜂窝基站等控制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增加无线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等技能的培养,应该能胜任通信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工作。可以说与计算机网络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通信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通信网络就是计算机网络。

由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工业企业对供电系统可靠性及电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供电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已成为保证企业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因素。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和范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实时监测电力数据,改善电网质量,在整个电网范围内实现能源消耗管理和优化需求结构已成为供电系统自动化与自动监控的主要任务。可以说从发电到输配电,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

选煤厂大都采用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各类机电设备要实现顺序开/停集中控制,对定压水箱液位、跳汰用水流量、缓冲池出水阀门和过滤机入料阀门等辅助设备需要进行数字调节。这些都需要大量动手能力较强的高技能型人才。现在的监测、监控仪器仪表都是智能化,都提供智能接口,高职学生不需要搞开发,只要把它们集成起来,会编接口程序,会对整个网络安装、调试和维护管理就行。

总之,社会大量需要计算机专业与其他行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结合,开设具有计算机技能与行业技能相互结合的复合型专业或者拓展现有计算机专业的应用领域,形成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差异教育和特色教育,依托行业,借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之机,开拓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新路。

3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以煤炭生产为例,因为安全事故频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要求所有煤矿必须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且做到监控有效。事实上,煤矿安全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应用技能,同时需要熟悉煤矿的采煤、掘进、通风、运输等系统的工艺流程,了解煤矿生产规律,掌握煤炭生产中存在危险的环节和灾害防治技术,才能有效的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由于煤矿人才奇缺,特别是众多的小煤矿,监控系统形同虚设,离开了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就无法正常运行,在上级机关突击检查时,再想办法启动、运行。加之煤矿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井下监控的各项参数需要及时的调整,这样的系统没有懂得煤矿安全生产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维护,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从高校专业目录看,全国没有一所学校开设有这样的专业,我院从2007年开始,对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等专业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增设一个专业方向,将煤矿安全监控网络与计算机网络融为一体,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尽管国家不断压缩小煤矿数量,到2010年,各类煤矿总数也接近2万,如果愿意到小煤矿就业的话,按我们的培养规模永远也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对在职人员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工作,2008、2009两年来已对重庆市所属小煤矿在职人员培训了1000余人以解燃眉之急。

从煤矿安全监控网络结构上看,井下部分采用了环网冗余技术,将不同交换机的多个端口设置为Trunking主干端口,并建立连接,这些交换机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高速的骨干链接。不但成倍的提高了骨干链接的网络带宽,增强了网络吞吐量,而且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功能,即冗余功能。如果网络中的骨干链接产生断线等问题,那么网络中的数据会通过剩下的链接进行传递,保证网络的通讯正常。同时通过交换机的出错继电连接、状态显示灯和SNMP设置等方法来提醒用户出现了断网现象,并可帮助诊断环网什么地方出现了断开。也支持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环网,使网络拓朴更为灵活多样。多个环通过双通道连接,这些连接可以是冗余的,避免单个线缆出错带来的问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掌握煤矿安全监控网络安装、调试与维护技能,需要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是:计算机维护、网络组建、数据库管理、internet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数据管理与灾难恢复、网络综合布线(特别是井下光纤熔接)、网络交换设备配置、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等,这是计算机专业的通识性课程,在此基础上,必须开设采煤方法与机电设备、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监控网络安装与维护(重点是分站设置、各类传感器参数设置、故障处理等),这些是我院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课程,是根据我院50多年来,致力于煤炭行业教育事业的历史决定的,也是技术上的需要,因为随着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不断推进,井下网络拓朴结构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分站、传感器的位置也同时发生变化,监控的对象不同,监控参数就不同,需要重新设定,不了解煤矿生产过程和通风安全知识是肯定不行的。

4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做的教育,必须与工作、与职业融为一体,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以悟得新知。同时将习得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联系,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因此,高职教育的特色形成、特色表现离不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否则就会成为普通教育的“压缩饼干”,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地位。要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前面列举的各类监测监控系统,少则需要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的设备投入,对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讲,没有中央财政的支持,只能望而止步,但是,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不仅能使学校比较好地解决实训、实践条件不足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能使学校面向整个社会统筹教育资源。通过调动社会的办学积极性,充实和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办学竞争力。为此,必须加强与重点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特定企业的合作,开办适应特定企业需要的特色专业,针对某些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的行业定点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采取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多种办学模式,与企业共同承担教育任务,在企业创建实习基地,使企业提前介入对学生的管理,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统一。

从2002年开始,我院计算机专业采用了“2+1”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在学校组织教育教学,主要以学习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开展相应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第三年到企业组织教育教学,以顶岗实习为主,结合生产学习专业课,毕业设计课题全部是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收集到的实际课题,专业课教师和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教育、实训与就业问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最直接的动力是希望学校为其提供优质的、与其自身特色相吻合的毕业生。

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使高职院校办学始终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能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学到真正的技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

5结束语

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到今天,必须走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道路,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高技能型人才,正是目前计算机教育的缺失,各个学校都愿意走老路,培养通识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与其他行业、专业相结合的边缘性专业领域,不愿去探索,势必造成目前计算机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再不能仅仅是通识性计算机教育,应该与自己学校的优势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相结合,开设具有计算机技能与行业技能相互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形成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之间的差异教育和特色教育,推动各行各业的现代化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蒋斌,袁继敏. 关于高校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及本科教学的思考[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6).

[2] 于明远. 居安思危――职教计算机专业处境不容乐观[J]. 计算机教育,2005(3).

[3] 谢伟增. 高职层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探索[J]. 福建电脑,2006(11):191-192.

[4] 于珊珊. 高校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反思与对策研究[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61-63.

[5] 朱宝生. 对建设具有高职特色计算机专业的研究[J]. 黑河学刊,2007(6):114-115.

[6] 孟涛,岳恒,柴天佑. 大型火力发电厂监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 控制工程,2002(7).

[7] 鲍雅萍,顾德英. 基于EtherNet/IP的电网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J]. 电工技术,2007(8).

[8] 郝榕,刘晓强,窦巍,等. 矿区焦化厂生产过程微机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1999(5).

[9] 杨永. 选煤厂全厂监控系统的研究[J]. 选煤技术,2000(1).

[10] 石娟,归伟夏,苏一丹. 借鉴清华IT“井字”教学体系, 培养高校T 型人才[J]. 广西大学学报,2007(5).

Strengthening Specialty Features and Relying on Industry for Mutual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pecialty Education

CHEN Guang-hai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37,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