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

时间:2023-09-06 17:06:40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1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83-02

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特点

经过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子的理论发展与应用已经渗透到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与领域,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1-6]。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高分子对各个工业部门和科技领域的渗透作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在现行中国高等教育的本科专业中,如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复合材料、轻化工程、包装工程、纺织工程、生物工程和环境工程等许多非高分子专业都将高分子相关知识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非本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的侧重点在于阐述现代高分子科学已成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对涉及高分子科学研究前沿的理论、测试方法以及高分子的新产品介绍等内容点到为止,该课程的学习为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高分子科学的窗户,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在高分子学科中的地位,通晓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高分子在染整中的应用奠定基础[1,2]。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实,对于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本科生来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教学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基础课程,衔接不够

对于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本科生,高分子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后续课程(如《纤维化学与物理》、《染整工艺原理》和《染料化学》等)的学习必须以高分子为学科背景,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产实习、创新学分实验、创新训练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等实践性环节的开展也必须要有高分子基础,因此为了让染整方向的本科生了解和掌握高分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开设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平台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必须以《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课程学习为基础,但江南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设置在大二下学期,《物理化学》等课程也在此学期开设,因此课程开设时间过早,缺乏基础课程的知识,建议在大三上学期开设,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内容多、学时少,课时紧张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个部分,其中高分子化学部分包括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基本概念、分类与命名、基本原理、高分子合成反应与方法等,涉及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和共聚合等;高分子物理部分则侧重于高分子的结构(如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等)、分子运动、力学状态与转变,物理性能等。对于高分子专业的本科阶段,通常会开设《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门课程,分别在32至48学时不等;而对于轻化工程专业,只开设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门课程,48学时,相对来说内容多、课时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课程体系的完善、讲授内容的连贯与取舍等都显得非常重要,对任课老师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三)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轻化工程专业只开设理论学习课程,没有相关实验课程。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学习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相应的实验课程的开设显得非常迫切,能够让所学知识与理论在实验中得到验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从最初的原料出发,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与聚合反应,得到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用得上的高分子产品。

二、教学改革举措

针对轻化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课程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了解高分子的应用,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总结了几点教学改革举措。

(一)规划本科培养方案,合理调整课程设置

目前我校轻化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授课前完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便于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与知识。

(二)多媒体资源课件与传统板书有效结合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表现力、良好交互性和极大共享性等特点,它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教师几乎不写板书,学生不记笔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建议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大纲、考核方式、教学难点与重点等相关教学文件进行监督,要求授课过程中课件放映与传统板书相结合,将学生上课情况、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平时作业等与学生的最终成绩挂钩,进行综合评定。

(三)增设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验课是对理论课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直观的现象和结果验证理论学习的真实性,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因此实验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在轻化工程专业开设实验课程,但涉及的实验众多,要求任课老师充分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重复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认真编写实验讲义。此外,学校和学院应重视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突破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的传统框架,增加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额,注重验证性实验、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有效结合,开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式教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的课程,但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遍及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因而在课程讲授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概论、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将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方案中开设新生研讨课和专业导论课

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尝试在本科培养方案中针对大学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和专业导论课,以趣味讲座和座谈的方式进行专业介绍,了解专业背景,告知学生轻化工程这个专业是以化学与高分子为学科背景的,加强学科平台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实施学生双导师制

全面推进学生双导师制是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组成课程小组,共同确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及承担教学任务,使专业理论课程与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三)强化实验课程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课程采用自主设计实验,在实验大纲的规范下完成实验要求,将验证性实验、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有机结合。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和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资助下,实现学生创新训练的全参与和全覆盖,指导教师从选题开始就应该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在创新实验中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四)强化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毕业离校前最后一个实践性环节,也是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应用的关键环节,因此可以从课题的选择、采取的技术路线、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达到的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学生所学知识与理论的应用,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同时,轻化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与高分子相关行业的人数众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为学生的出国深造、攻读研究生和就业奠定坚实的高分子基础。

四、结语

根据国内外行业需求和自身特色,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围绕复合型、创新型染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冬.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高分子通报,2010,(5):74-78.

[2]刘兆丽,曹亚峰,谭凤芝,李沅.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的几点探索[J].科教导刊,2013,(1):82-83.

[3]喻湘华,鄢国平,李亮,吴江渝,郭庆中,曾小平.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化工时刊,2011,25(3):68-70.

[4]胡建设,周爱娟,王宏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10,(5):70-73.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2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改革

1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沿用普通高校模式的现状及独立性改革探索

1.1 沿用普通高校模式的现状

由于高职类电子商务教育师资力量和研究深入的欠缺,很多高职学校的电子商务教育只是简单沿用或者模仿普通高校电子商务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忽略了两者的教育区别。普通高等电子商务教育注重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结构严谨,培养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科学理论创建、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其教授的知识涵盖本学科的主要内容,课程设置应体现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接受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但这种课程结构,对于各门课程在实际运用中相互之间的联系考虑得不够,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难以在就业后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1.2 独立性改革探索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以突出应用能力为主,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其课程结构要突出执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毕业后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要求其课程结构不按学科内在系统、逻辑要求而按执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其课程模块可以是独立的,相互之间不强求知识内在由浅入深的紧密联系性。因为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要在生产第一线和工作、服务现场从事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工作,如电子商务专业要培养网络技术员、电子商务应用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员、销售员等。只有按职业能力来确定相关课程结构,讲求相对独立性,才能更好地达到上述目标。

2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过时性现状及前瞻性改革探索

2.1 课程内容的过时性现状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发展的高技术运作模式,由于其所依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它能在较短的时期内不断得到技术手段、方法的更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未从发展的角度来设计课程结构,仅考虑学生当前的需要,没有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如构成专业课模块的各课程子模块主要是:电子商务概论、国际结算、网络实用技术、网络营销、电子贸易与支付、商务英语、网络经济与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网站建设等,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子模块的内容后,掌握目前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一些简单技术,就能胜任。但随着电子商务的继续发展,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还需要了解计算机处理技术、ec 标准、软件翻译等,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了解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这就显现出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目前的短处。学生在学校通过几年所学的相关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不够用或过时了,这不能不说是高职教育的一大遗憾。因此,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要与整个社会就业大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要敏锐预测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课程子模块,使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获得最大的收益。

2.2 课程内容的前瞻性改革探索

前瞻性改革原则是指构建专业课程结构时,要预测未来社会发展形势所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依据预测后的需求对课程结构进行超前设置。前瞻性改革原则是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具有创新性的保证,按此原则构建的课程能解决课程的滞后性。如何使教育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是整个教育系统所面临的难题。社会日趋进步,职业也日趋分化,高职院校的课程、教材,尤其需要赶上科学的发展,使学生不至于落后于社会形势,落后于科学发展。贯彻前瞻性改革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者要有预见未来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者要经常掌握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情况,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能够从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中所遇到的阻碍,敏锐预测到电子商务在未来较长时间的发展趋势。如要能预见到电子商务将从模仿走向创新,出现更多的在传统商务中没有的模式;电子商务的模式将日趋多元化,并在与传统商务融合过程中日趋复杂,电子商务模式创新将从业务流程创新到管理创新,再到组织创新,渐次展开和深入。

(2)要明确本专业的人才结构。教育者要能根据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明确该专业未来职业的范围、规范和要求,并据此明确其应有的职业道德及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

(3)要创新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教育者要大胆创新课程的结构,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要素融入到该专业课程结构的研究设计中,使这门课程的结构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就业和职业转换创造条件,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某种或某些职业的需要。

3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实践课时比例不足的现状及强化技能性改革探索

3.1 实践课时比例不足的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重视学生实践环节,加强技术操作训练是一个关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毕业就能上岗工作或经过短暂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也是目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中实践课模块所占比例很小,如整个课程结构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 大模块,而其中又把仅有的作为实践课的毕业作业合并到了专业课模块中,3 大模块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不相上下,从中可看出,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严重失衡。这样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学校参与各项实习、实训,动手能力培养被大大淡化,这样的毕业生,要成为企业中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合格的经理、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员,其难度可想而知。

3.2 强化技能性改革探索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要把握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强的专业技能。技能包括动作技能(或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或智力技能),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要具有良好心智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实际应用性,能在电子实际商务运作中较好应对各种问题。贯彻技能性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实践课程模块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普通教育,知识与技能并重。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企业中能较好胜任网络技术、网络营销和网络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课程结构体系中只有实践课程模块所占比例足够大,才能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取得执业资格。

(2)重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要合理考虑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资格证书考核这些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中所占比重、先后顺序,使学生在了解“必需、够用”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在各实践环节中形成专业技能。如有的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中,专业基础课模块中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子模块包含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课模块中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子模块也都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其综合实训在校内以系办教学实训商场为基地,让学生用学过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商场进行实际经营运作,在校外则与相关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和信息产业公司合作,让学生在公司顶岗实际运作。这样的实践课模块在课程结构中的安排较合理,有利于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3)要根据电子商务的动态,及时补充实践课模块。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要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实践应用的新发展,补充新的实践内容,要恰当联系社会实际、职业实际及管理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及时扩充实践课模块的容量,让学生得以在实践中逐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4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没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现状及订单化培养改革探索

4.1 课程结构设置没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现状

社会需求是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促使该专业课程结构必须要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但部分高职院校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时,没有全盘考虑电子商务人才到底包括哪几类人才,具体涉及哪些岗位。如课程结构有的划分为政治课、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有的划分得更为简单,仅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2 大块。上述课程结构,都没有结合电子商务岗位职业特点,没有将适应同一岗位要求的课程归为一个模块,致使学生到实际岗位上时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电子商务工作。

4.2 订单化培养改革探索

订单化原则是指构建课程结构时,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课程的结构,组织人才培养工作,以符合企业所需。目前,人力资源已成为各企业赖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企业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要为社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这是订单化原则能够实施的基础。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应充分考虑订单化原则,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可在以下方面考虑如何贯彻订单化原则。

(1)关注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有的放矢。就业市场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就应运而生,开设该专业就应满足企业电子商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要事先做好市场调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根据企事业用人单位所需,调整该专业课程结构,把满足企事业工作需求作为该专业课程结构构建的基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真正按订单构建,才能有效集成资源,全力提高该专业课程结构的针对性,使该专业办出效益,办出优势和高职特色。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3

关键词:电气工程;培养方案;改革;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王晓刚(1976-),男,吉林长春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副教授;王清(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6-0131-02

目前我国电气工程领域有以下两个发展特点:一是随着我国年发电量和总装机容量的逐年增长,未来20年,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工制造业将持续高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二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能源技术迅速渗透到传统电工领域,出现了微电网、智能电网等新事物,这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作出修订。[1-7]广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从2011年开始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经专家评审通过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新培养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电力电子等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在新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相应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行业、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行业,或者工业自动化设备集成制造行业、自动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行业从事电气、电子、自动化产品的研究、开发、集成、管理、安装、检测与维护等技术工作。

二、新版培养方案介绍

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设置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设置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选修课、工业自动化方向选修课、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选修课和跨方向公共选修课。第三层次设置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允许在七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毕业的总学分不少于164,且各层次课程应满足相应模块的修业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通识类必修课和通识类选修课,分别要求达到36学分和11学分。学生至少需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多余学分可申请以50%的比例折算抵免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要求毕业前必须选修不少于38学分的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本专业全体学生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所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第三学年开始选修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在相应方向所选修的课程要求至少要分别达到12、9.5及10学分。

另外还建议学生每学期至多选修2学分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并选择适当的经济管理类通识课程,以丰富自己知识结构。学生应特别重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开设的课程具体包括:

1.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必修课)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类课程以及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共36学分。

2.通识类教育课程平台(通识类选修课)

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体育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六大类别,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两类以上(含两类)课程,且要求在精品通识课程中选修不少于2学分,与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总学分。通识类选修课要求修满11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专业导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C程序设计、电路等,共30学分。

4.专业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

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共17学分。

5.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课)

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调度、电力系统新技术专题、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要求修够12学分。

工业自动化模块包括电机拖动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电梯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等,要求修够9.5学分。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模块包括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智能电网技术、微电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要求修够10学分。

6.专业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跨模块课)

这部分课程3个方向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要求模块课和跨模块课的总学分至少达到38。包括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磁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路CAD技术、专业英语、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DSP系统设计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学科研究方法论等。

7.实践教学平台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此外,3个方向的学生还要完成相应模块的课程设计,分别为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智能电网技术课程设计,为期均为1周。实践课的总学时为28。

新培养方案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学时数及其所占百分比见表1。

三、新版培养方案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1.专业方向改革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专业方向作了很大改动,这样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原培养方案并不分方向,所有学生都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专业课程平台的26门专业选修课中自行选课,且要求毕业前修够至少36学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这是因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把握能力不够,所选的课程不够系统化,导致学生毕业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内涵仍不明确,从而直接对考研或工作造成影响。

第二,原培养方案的课程侧重于工业自动化方向,电力相关课程较少。然而从近几年我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进入电网公司和发电厂等电力企业就业的学生每年都占据一定的比例,迫使我系对专业方向进行更合理的设置。

第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以及能源技术与传统电工技术不断融合,丰富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微电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要求本专业应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

综上,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将学生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3个方向,学生必须选定一个方向,并在相应的模块课程中修够一定的学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实现个性化发展,毕业时有更好的专业素养,也为学生在电力部门和新能源产业就业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跨模块课,成为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2.课程结构改革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与原培养方案相比,新培养方案的学分数略有减少,而学时数减少的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学校规定1学分由18学时减少至16学时,如电机拖动技术由原来的3学分64学时(含10学时实验)改为现在的2学分32学时。而专业课总学分的要求几乎不变,从而要求学生修更多门课,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原则。

另外,新版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至少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所谓第二课堂,即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第一课堂以外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课外参加学科竞赛项目获奖、获得专利、、成果技术转让、完成科研课题和社会调查、获得技能证书等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学分量化,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成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

3.课程设置改革

由于专业方向的改动较大,因此课程设置上也有较大变化。改动较大的是专业课程平台,增设了多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课程。工业自动化方向增设了电力电子技术装置及应用、物流自动化技术。在跨模块专业选修课程中,删去工业控制总线、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技术、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课程。

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求紧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对每门课的教学内容都做了优化,保证学生学到最新最实用的理论和技术。

四、结论

电气工程领域的理论和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及时做出修订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对新培养方案做出介绍,从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新培养方案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贾文超,张德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7):29-31.

[2]王玉华,陈跃,雷必成,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19-20.

[3]胡福年.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3):11-12.

[4]戴宪滨.工程类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6):53,67.

[5]楼冯梁.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J].机电信息,2011,(21):221,223.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4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群优化建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55-03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群现状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确保专业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并形成5年一轮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各高职院校都加强了专业及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于专业课群的建设工作,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基本还处在课群中各课程分别建设的阶段,重点还放在各门课程独立建设上面,而对课群中各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统筹、协调还未能高度重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随着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及社会发展成为各院校热门专业,如何建设好该专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电子技术人才,是我们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互渗透、联系密切,从而容易造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在教材建设中,由于缺乏有机联系,开设的课程不配套,不能很好揭示出该专业知识的内在有机联系,形成学生的知识盲点,并且造成教学各方面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些将严重影响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因此,认真进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群的优化整合研究及实践,使专业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结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成为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优质专业的前提条件。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群分析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面向现代电子技术行业,应适应高科技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可从事现代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电子工艺与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工程施工、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在进行大量、细致的电子行业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及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结合本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为:能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电子产品设计、装调、管理、服务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通过进一步分析典型工作岗位的分布特点,经过实践专家、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共同座谈、探讨,明确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五大核心能力是: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实践能力、PCB板设计与装调能力、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能力、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能力。从而制定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五大核心能力的工作任务。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群优化设计

针对目前我国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设置与企业职业设置不一一对应的现状,对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转换配置出“校本化”的学习课程。综合考虑“由易到难”的教育规律和“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并排序,最终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专业拓展课程等。新课程体系来源于整体化的职业分析,与传统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相比发生颠覆性变化。

为了确保核心能力的建设,对课群体系、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对外服务等方面分别进行研讨并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确定该专业相应的核心课程为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电子产品制图与制板、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共5门。

其中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相当于整合了旧课程体系中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设备装接工艺、电子CAD、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实训等课程与教学环节。单片机应用技术及c编程课程相当于整合了旧课程体系中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和C编程课程与教学环节。

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群优化教学实践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广泛开展对桂林科威电路板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申能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拓华电子设备厂、南宁市捷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等调研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获取广西的电子信息主要岗位信息,与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一起,广泛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确定专业要培养的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能力、岗位素质等,重构行动领域,建立强化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典型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通过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线实地参观、和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人员座谈、对历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与企业人事主管座谈等方式进行大量调研,完成了行业、企业统计信息,拟定调研10多家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确定专业面向的典型工作岗位。

2.典型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电子生产企业职业岗位设置与工作任务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聘请职业岗位群所对应企业的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与高职教育专家、课程开发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采用问卷、访谈、研讨等方式,对专业主要面向的典型工作岗位实施职业能力分析。

3.行动领域归纳和学习领域转换。组织典型电子生产企业的技术工人、技术员或工程师、专业教师和课程专家一起,采用研讨(头脑风暴)等方式,根据复杂程度整合工作任务形成职业能力领域,再经过归纳与选择,确定行动领域。然后,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的原则,由专业教师和课程专家一起采用研讨等方式,重构行动领域并转化为学习领域。

4.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构建。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特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5.根据课程方案构建多功能教学资源库。以工作过程分解得出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建设,联合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整个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通过实施多位一体的课程建设,完成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电力电子技术等5门系列专业核心资源库建设,构建多级网络课程资源,承接课堂教学、企业岗前培训、社会考证培训等多样功能。

(二)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

1.项目课程的开发思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进行岗位分析和课程目标定位,结合职业能力要求,参照相关职业标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和实训项目,将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和教材,企业专家参与整个开发过程。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将企业的工程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以项目组形式运作,删减内容陈旧和重复的课程,整合内容交叉的课程,进一步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专业特色课程。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5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电子商务课程 设置 特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带动我国大批企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9年开始,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更是呈现“裂变”式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带来的是电子商务人才的奇缺。顺应需求,在2001年,教育部批准了13所高校设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全国已有1120所高校拥有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达30万之多。十多年过去,教育部都非常重视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把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从事电子商务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项目策划与实施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1 普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普通高校是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各行各业电商企业输送着新鲜血液。除了通识课程外,各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参照中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提出的10门专业必修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网络经济学;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管理;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法律基础。另外,大部分学校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增设相关专业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包括计算机网络、经济、管理,等等。

2 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 对电子商务人才定位过高,课程设置缺乏体系

电子商务人才可以分为决策型、技术型、商务型三类,其中,技术型人才,重点应该要求学会该网站平台的设计,包括网站开发、编辑与美工;商务型人才,则要求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要熟悉网站、企业产品、客户服务、信息等要素的综合应用;而决策型人才,则要求熟悉计算机与网络、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能巧妙地综合实践起来,前两种应该是普通高校培养的重点,但许多学校追求研究型教学模式,制定了过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过分追求“高级人才”的培养,课程内容以理论为主,忽视实践教学;在课程方向的界定上,由于电子商务所处的现状,其运作过程充分展示了技术与管理的融合,为了体现其学科的交叉特点,各高校在核心理论课程设置时,大部分从经济管理类和计算机等学科中挑选,造成课程设置堆砌、内容重复、随意性很大且缺乏内在逻辑性的现象,而且少有体系,缺乏明确的培养方向,知识结构广而不精。

2.2 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制定的培养计划及课程内容都雷同且无法与市场需求接口。

据淘宝的人才缺口调查数据显示,电子商务发展至今,电商人才存在很大缺口,其中,缺美工设计人员的占24.86%,缺运营、推广、客服的各占24.29%,22.6%,19.77%。同时,电子商务策划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也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但高校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却一如既往地按照原来的步伐行进,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空有所谓的理论,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2.3 课程设置陈旧、无特色

电子商务从初始阶段发展至今,其形式、方法、管理模式均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网上有不同的运作模式,有他们的营销特色。但我们的课程设置却十几年不变,最多做一些调整,换汤不换药,大多数课程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不能体现电子商务的前沿知识;每一门课教材的版本无数,可是,内容却几乎没有差别,网上的世界精彩绝伦,我们的教室却死水微澜,经年不变。

3 面向市场,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3.1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教育涉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模块,其中,专业教育可以分为信息技术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从教学计划考虑,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包括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两方面的组织;从学科要求考虑,电子商务涉及综合性学科。知识体系是科学制定课程体系的基础,理顺电子商务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科学地制定课程体系。如图1。

图1

3.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高校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培养要与时俱进,避免与市场脱节,造成毕业生毕业就失业,无法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需求。课程方向及内容应该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而快速做出响应与调整,可机动增设课程内容适应实际应用的变化,如SEO、运营和美工等市场需求急迫的岗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1)关注计算机技术及电子商务发展动态,适时增设前沿知识。电子商务从技术到商务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手段及新的理论不断产生,因此,我们的核心课程的内容设置要不断更新。

(2)针对企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拓展相关课程。电商人才就是要能透过网络的技术和技巧,去实现所谓的商务,简单说就是把商品通过网络平台卖出去。包括从商品、运营,直至有效的客户服务等等,我们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并不缺乏单纯的互联网技术或者是营销这些方面的人才,缺乏的是如何使用互联网技术,去实现商务的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在拓展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如对网络市场环境分析,网站流量、运营分析,客户数据分析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电子商务实战的基本技能。

电子商务的运作是集管理与技术于一体的过程,它要求电商人才不仅要懂得信息技术和商务知识,更要具有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不同行业的专门商品及其经营知识,这是甄别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条件,也是高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方向。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6

    遵循以上原则,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新确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以及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具备较强的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在信息技术相关行业从事电子信息产品及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集成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文对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改革探索,基于“重基础、强实践、培能力”的培养思路,通过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块化专向培养、改进实践教学、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等措施,来优化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特点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并以广东工业大学的素质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思想,体现电子信息学科“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特点。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即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光、机、电、算相结合,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专业。培养从事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以及应用方面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体现“重基础、强实践、培能力”的培养思路,按一级学科口径设置专业基础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本专业学生每学年都有相关的逐步提高的课程,做到四年不中断;在不放松学生硬件方面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软件方面的设计能力。加强实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学生实验中的比重;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工程训练和课程设计,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信息学科的前沿技术引入教学中,注重新知识传授。

    3.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共性化发展的和谐统一。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社会科学基础。

    二、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3]。通过对国内典型工科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了研究和比较[4,5],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体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课程体系中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专业选修课程、实验系列课程和实践环节等五类;教学安排中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经管结合,学科交叉(见表1)。

    本科培养计划的学分和学时分配中,适当向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倾斜;压缩课内学时,压缩学分,增加实践环节和实验课程,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适当降低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实验来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确保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

    图l为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层次关系上可以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模块化专业选修课四个主要层次。

    第一层次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基本统一。第二层次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共设置14门课程,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等6门课程为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共同开设、共同建设的课程,这6门课的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由我校电工电子中心统一安排。另外8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电子信息工程系确定为“专业导论”、“数据结构”、“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通信原理(双语)”、“专业英语”。“高频电子线路”。第三层次为专业主干课程,全部由我院承担。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四层次为模块化专业选修选课,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由我系负责安排,跨学科选修课则由开课所在系安排。我系的专业选修课根据学科方向的不同,采用模块化的设置思想,分成2个专业选修课模块供学生选择,分别是嵌入式系统方向、软件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设置“EDA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及“嵌入式系统”课程,软件工程方向设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路编程”及“3D仿真/游戏引擎原理与应用”课程。此外提供“matlab编程”、“多媒体技术”专业选修课。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加强课程群建设,调整相关专业课程及课程设计内容,强化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增加专业特色选修课程,删除与专业关联度较弱或内容重叠的课程等措施来进一步突出专业培养重点,优化课程设置。其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通识教育基础课方面,保证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在本科一二年级阶段,强调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

    2.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保证学生具有较宽实的电子技术、网络与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确保每门课程均配实验。

    3.在专业主干课程方面,保证学生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传感技术、软件设计、图像处理理论、单片机设计等技术基础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

    4.在专业选修课程方面,模块化组织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课模块,供学生选修,保证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在信息类大平台上具有更为宽广的专业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保证专业方向学习的系统性。

    5.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实验课程建设,我系所开课程基本上均有相应的实验内容,增加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特别强调发现知识的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的建设

    根据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结合专业的建设现状,作者认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以硬件和软件同步建设为内容,提高综合设计类实践教学,并通过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做到一条龙、不断线、分层次,最终达到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实验层、专业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活动层,各层次数量比例约为:35:35:25:5。这一体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呈塔形结构贯穿整个教学计划始终。

    1.基础实验层。相对基础理论课程而设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位于金字塔底座,影响面最大、最广、最深。包括电路实验和信号与系统实验: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通过该层次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

    2.设计实验层。相对专业主干课程而设立,以小型设计类实验为主。包括系统仿真与虚拟实验;EDA实验;可编程器件及应用实验;DSP技术与应用实验;单片机系统设计实验和课程设计等。通过该层次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以及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3.综合开发实验层。要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应努力开发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确定开设设计型实验的课程和项目,并逐步加大比例。通过该层次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

    4.课外科技竞赛层。位于金字塔尖,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以及学校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等多项/赛事。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必须给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室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订科学有效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确保开放实验室的有序进行[6]。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放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开放的针对性。通过开放实验室,突出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个教学理念,在个性化工程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引导、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建立电子技术实践基地。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学生骨干,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发挥其专业导向作用;同时通过训练,为参加各类设计竞赛选拔和输送人才,争取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四、培养方案实施出初步效果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7

摘要:我们从高分子化学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学校的考试改革,提出除期末考试以外,结合课后作业、期中考试、课后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分散考核的方式改变学生以往突击复习、突击考试的情况,让学生把工夫下在平时,通过考试内容的多变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考试方法;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17-03

考试不仅是测定和检验学校教学质量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工科高校各专业课程考试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考试偏重于理论内容的考核,而轻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考试形式集中单一,常常是“一纸考卷定成绩”。这种考试模式会导致学生平时不下工夫学习,考前突击复习,毕业后重理论、轻实践,综合素质下降而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1,2]因此,对传统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考试模式势在必行。结合学校的考试改革,针对本校高分子类专业的高分子化学课程考试的现状,提出如何通过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考核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分散考核、课后专题调研报告等方式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分散期末考试的压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高分子化学课程特点及考试现状

高分子化学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以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研究高分子的合成原理及其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通过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及与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聚合方法的选择、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和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的方法、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征等。该课程需要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为基础,是后继的专业课程——聚合物制备工程基础、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等的必备课程。该课程在整个高分子科学知识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基础内容如缩聚反应、自由基聚合、共聚合反应、离子聚合、聚合反应实施方法、聚合物的化学变化等对本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聚合物制备工程基础、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高分子前沿、功能高分子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3]由于高分子化学课程本身涉及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学科领域,且也是高分子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又涉及大量化学反应,学生对此缺乏直观的认识,因此单一的讲授常常会使学生感觉非常枯燥而难于理解,进而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学生普遍感到此课程难学。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高分子化学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尝试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在授课过程中提出一些与科研生产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授课内容相关知识予以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采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一些实验、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动画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原理,这样更生动、直观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课后的习题分类处理,对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课间解答,对于一般难度的则课外解答。但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发现,仍有学生在期末面对考试时,还存在只死记硬背书本内容的现象和“临时突击”应付期末考试的现象。考试的目的是通过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检测,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考试已不能满足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考试制度、模式、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使之更科学、合理,并能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于是,从我校高分子类专业的实际出发,我们提出对高分子化学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在课程考试中引入先进理念,注重平时考核,实施全学期分散式考试、动态考核的管理方式。过程中采用“全面性一体化”考试模式。

二、“全面性一体化”考试模式的总体思路及预期目标

改变专业基础课只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专业理论课的弊端。通过考试改革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本课程所学基础知识。除期末考试以外,还结合课后作业、期中考试、课后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分散考核的方式改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临时突击”的情况,让学生把工夫下在平时,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考核内容更全面、更综合。除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外,在考核内容方面,加重对学生查阅资料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考核。以前的课程考试,主要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掌握情况,而往往忽视了对其分析、综合和运用的能力。考试范围一般局限于所用教材,考试重点常常在考前由任课教师划定,结果导致部分学生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也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考试作弊等侥幸的想法,考试结果学生学习成绩优劣难分,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学和不学一个样。这严重伤害了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破坏了学校的考风和学风建设。因此,我们把考核内容的全面化作为考试改革的首要方面。

2.考试形式更丰富、题型更多样。考试形式的丰富化是促进目前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高分子化学课程内容多,所涉及的知识面广,用简单的一张考卷,不论开卷、闭卷都不能检测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真实掌握水平。从新的教育理念出发,结合学校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有效形式,如开卷考试与科技小论文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口头报告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模拟操作式考试,等等。尽量避免使用过分偏重于对知识的知与不知的试题,使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理解、分析、比较、综合过程才能得出答案。根据不同类型试题的特点,在兼顾内容的同时,进行合理搭配与组合,尽量减少名词解释、填空等客观题的比例,增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类型的试题比例,最真实地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另外,提供一部分选做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以保证他们能充分地发挥与展示自己的才华。根据具体的考试内容和目标,灵活地选择与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题,充分发挥其最佳测试点。在适当的阶段,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考试,引导并敦促学生不断努力;通过考试结果的比较、评讲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完善试题库,推行与实施题库考试,实现教考分离。高分子化学试题库基本包括名词解释、选择、写反应式、简答、计算、论述等题型,可根据需要利用计算机随机抽取一套完整的试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后形成试卷,评卷时可从计算机中输出相应的标准答案进行评分,再采取集体多人流水作业的形式评卷,以保证考试分数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8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类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JNO-4;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53-0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以大气科学为核心,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重点,以多学科协调发展为学科体系。我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现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四个专业,通过十余年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学科、行业和区域优势,毕业生已成为区域经济和气象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和气象行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分配相互独立,难以避免重复建设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校所培养的人才不具有集成优势和个性特质,难以更好地适应气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充分发挥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所积累的经验和成效,借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类为江苏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的契机,在建设过程中,以高素养、高技能和复合型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资源整合、优化与共享,以学生为本,按工程型、创新型、创业型进行分类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质;按气象特色发展,培养具有气象特色的电子信息专业类人才,以满足气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具有集成优势、个性特质人才的需求。

一、电子信息专业类协同建设构想

(一)确定核心专业,以核心专业建设为龙头,实现专业间融合互补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四个专业,按原专业目录同属电气信息类,按现行修订稿(201205)同属电子信息类。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类中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中国气象局与我校共建品牌专业、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改革专业及我校国际化办学专业,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行业特色和区域特色,已具备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因此,将其确定为核心专业,通过重点建设核心专业,带动其他三个专业的协同发展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从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类现有各专业方向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侧重培养电子工程与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通信工程专业侧重培养无线通信与网络通信方面的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培养光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方面的人才,信息工程专业侧重培养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方面的人才。这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虽然宏观上满足了从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到应用各阶段的人才需求,但不同专业的人才知识结构融合性较差,培养的人才集成优势较弱,人才的个性特质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中,我校需调整专业方向,实现专业方向间的融合与互补,通过重点建设核心专业,带动其他三个专业的协同发展。这一构想,如图1所示:

图1核心专业与其他专业间的关系

图1表明,核心专业设置智能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信息传输与处理三个专业方向,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与核心专业在电路与系统方向上融合,信息工程专业与核心专业在智能信息系统方向上融合,通信工程专业与核心专业在信息传输与处理方向上融合。这样,可通过核心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带动其他三个专业协同建设。

(二)电子信息专业类建设模式

根据气象行业和地方对电子信息专业类人才的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我校以电子信息工程核心专业为龙头,通过四个专业协同建设,培养集成优势强、个性特质明显的人才。拟围绕核心专业,优化与其他三个专业的协同关系,构建两大体系(知识体系、实践体系)、三大实验平台(公共实验平台、专业实验与开放创新实践平台、气象特色实践平台)、四个教学团队(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团队、电路与系统教学团队、信息传输与处理教学团队、气象特色课程教学团队),形成“工程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

二、电子信息专业类协同建设措施

(一) 优化核心专业与其他三个专业的协同关系,构建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

我校根据气象事业和电子信息行业对电子信息专业类人才的需求,结合图1所示的核心专业与其他三个专业间的关系,构建“宽口径、厚基层、重能力、强创新、显特色”,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集成优势、个性特质为发展主线,构建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

在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教育部编)中的规定,设置公共基础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主干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专业选修课程群、气象特色课程群。其中,四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中的课程完全相同;专业方向课程群中有部分课程相同,其余的不同课程均为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不同专业相融合的专业方向课程完全相同;在气象特色课程群中,列入与气象信息相关的气象课程,通过气象特色课程,实现专业类主线延伸;根据专业融合与互补,专业类在对应系统知识层面和与气象信息系统知识要求的对应关系确定专业类气象特色内容。这样既能合理地融入气象业务对电子信息专业类所期望的气象特色内容,又能与本专业类的知识体系有机融合,有利实现电子信息专业类气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的教学安排上,相同课程名称相同、学分相同、教学大纲相同、开设学期相同、教学进度相同。

在培养方案中,以课程实验、独立实验、集中性实践环节构成实践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学形式多层次、教学方式个性化、实践时间全程化、实践内容综合化,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自主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对不同实践类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考核办法灵活多样。

(二)整合与共享优势资源,构建三大实验平台体系

建立统一的专业类教学资源平台,根据专业类中核心专业与其他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现有电工电子、通信与信息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中央与地方共建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高校“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优势学科、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气象传感网技术工程中心“三位一体”建设,构建公共实验平台、专业实验与开放创新实践平台、气象特色实践平台。经重组的三大实验平台,具有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应用等多重实验功能,能有效实现基础实验与应用实验相结合、指导性实验与自主实验相结合、实验与科研相结合,实行全天候开放。其中,公共实验平台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实验和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与开放创新实践平台能满足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等的教学需要;气象特色实践平台主要是为简易气象电子仪器的设计与制作、常用气象电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提供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展自主设计性实验活动和自主设计性实验竞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独立开展创新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电子信息专业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三)加强师资建设,组建四个教学团队

坚持围绕“建重点学科、创品牌专业、升科研层次、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以师资队伍国际化为导向,以“引进、培养、使用、转岗”为抓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留学回国博士和博士后等高端人才,引进在国外极具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大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工程化水平,引进生产、研究和开发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专门人才;加强专业类师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形成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主导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团队、电路与系统教学团队、信息传输与处理教学团队、气象特色课程教学团队,每支教学团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缘结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团队负责人的教学科研和协调能力强,能充分利用教学共享资源,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带动,能形成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四)实行人才分类培养

在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资源融合与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深化基础、重视实践、强化工程创新的理念,引导学生向“工程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分流,实行人才分类培养。工程型人才应具有工程研究、设计、实施、管理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人可以根据需要和个人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在不同方面有所侧重;创新型人才除了要具有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广博而扎实的知识、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之外,还要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身体素质、勇于攻坚克难的吃苦精神;创业型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创业态度、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及市场管理能力。对这三类人才的分类培养,能更好地满足气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工程型人才培养: 按照“通识为基,工程为本”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以工程实践技能提高为重点,通过在课程群中增强工程技能型课程模块,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落实本科生参与工程实践活动,进项目、进开放工程实践实验室、进电子信息企业和气象业务单位锻炼, 在气象电子信息仪器与设备的使用、维护等方向对学生进行培训,培养出“踏实、肯干、会干”的工程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 按照“通识为基,创新为本”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在课程群中增强工程创新能力课程模块,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紧跟电子信息学科发展前沿,落实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为学生配备专业教授担任指导教师,让学生融入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导师全程指导,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业型人才培养:按照“通识为基,创业为本”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创业拓展课程,通过创业课程,提升学生自主创业素养、自主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落实本科生参与自主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实践平台,聘请自主创业成功的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策划、自主创业尝试、自主创业经验积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五)完善保障机制,确保人才分类培养目标的实现

除了有学校政策、制度、队伍、条件等方面的支持,还需加强人才分类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体制、学生管理与考核、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等研究与建设,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培养条件保障和质量监控机制,保证人才的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为此,我校通过建立以电子信息专业类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的多专业协同管理模式,制定和完善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相适应的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海内外招聘和内部强化培养(教师博士化、教师双师化、教师国际化)等举措,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为人才分类培养提供实践创新平台。这些配套保障措施的建立,必将有利于人才分类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背景下,从气象行业与电子信息行业对电子信息专业类人才的需要出发,我校提出以核心专业建设为龙头,实现专业间融合互补,带动电子信息专业类其他专业协同发展,实现人才分类培养,培养集成优势强、个性特质明显的气象特色电子信息专业类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并采取优化专业融合、建立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保证人才分类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一方案的实施必将对我校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气象特色多层次分类人才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张洪田,孟上九,秦进平,郭秀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2):86-88.

[3]曾尔雷.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1(6):26-29.

[4]周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41-143.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9

本文作者:向瑛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层次化、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方案

按照“强化基础、突出实践与训导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上设计了“三个层次、四个模块”课程体系。“三个层次”分别是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公共基础是理论课程的第一个层次,包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数学》、《政治理论》等基础通识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又为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科基础是理论课程的第二个层次,包括了《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技术》等工科电气信息大类专业所需的学科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别于其他工科大类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电气信息大类内部的公共学科基础平台。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既培养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素质,又为下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是理论课程的第三个层次,分为专业限选和专业任选两个部分。专业限选包含《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四门课程,专业任选包含了《传感器与航空电子测量》、《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通信》、《FPGA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遥控遥测系统》、《航空电子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与专业发展前沿相关的课程。学生在这一层次的学习上,可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实现自主定向、学业分流,培养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人才。“四个模块”是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航空电子系统,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与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四大模块。这四个主要模块从内容上构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理论课程体系,为学生实现自主定向、学业分流提供了构架和指导。

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案

“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多年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这一模式,通过“五个过程”构成该专业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五个过程”分别是课程配套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该专业各主要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配备有相应的课程实验,这些配套实验一方面是为了配合与加强对应理论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与素质。每门实验课程均从验证性实验开始,以设计性实验为核心、用综合创新性实验为总结。课程设计、开放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则是重点锻炼学生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思维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最终达到业务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养成的目的。

适合于本专业特色的教材和讲义建设方案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素和教学改革的物化成果,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教材建设分三种情况:①对于基础类课程,拟选用教育部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审定)教材、21世纪推荐教材、部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②对于与外语联系密切或前沿性的课程,拟采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③对于航空电子类专业课程和实验实践指导书,拟采用自编或与航空单位进行联合编写,通过出版的航空电子类教材,以提升本专业教材建设的水平和特色。

适应特色专业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本着“为我所有”和“为我所用”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引进、培养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师资队伍人才高地建设。建立“兼职教授”“、双聘教授”制度,面向航空单位和国内高校聘用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电子类学科专业建设的带头人,继续加强以学科或专业方向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课程群建设,将最新科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同时以在企业或学校进行“传、帮、带”的方式,促进校内中青年教师的成长。高校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办学特色的竞争,只有重视和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才能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南昌航空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工专业应在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的框架基础上,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在教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特色教材、课程体系与内容设置等方面的研究与建设,探索具有航空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强基础、具特色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10

高职院校是培养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就目前企业发展趋势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长远规划来说,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就成了各高职院校的领导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故其师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投入较高,尤其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投入的资金会更高,这就使人才培养的高要求与资金的短缺的矛盾凸显,也使“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成为每个高职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的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包括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及教学管理标准、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具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图片、动画、教学课程录像、教学演示录像、微课录像、学习(实训)手册、以电子商务专业各个课程为子集的综合试题库、完整案例库网络课程、培训项目以及测评方法等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的模式 

2000年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339所本科高校和653所高职高专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天津市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3所院校①。电子商务与网络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教学资源和实训项目都需要依托互联网完成,因此其教学资源共享也应该具有非常明显的专业特点,即组织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完成教学资源的整合、资源库的建设及网上资源的共享。通过天津市各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联合、校企深度合作,有效整合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优质资源,以电子商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在准确定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准确把握企业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建设集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功能等资源为一体,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实现对学习内容快速访问和个性化主动服务,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行业新技术推广应用需要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全国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为网络教学实现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专家答疑辅导系统,使用者可以自主完成专业课程学习,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天津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建设思路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为电子商务专业这个特定的对象而服务的,是电子商务专业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延伸和扩展。这就决定了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以电子商务专业的自身特点为基础,以满足专业教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为出发点。 

建设遵循“调研分析——素材收集——资源整合——应用推广”的技术路线,以共建院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中坚力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持续更新。以行业企业调研为基础,围绕电子商务岗位需求,以毕业生就业岗位技能分析为切入点,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根据其工作过程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结合地区发展,建立起以电子商务领域最急需、实践性最强的针对运用互联网技术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围绕培养综合型电子商务人才这一目标,建设电子商务优质核心课程和设计各门课程的学习单元,进而以专业和课程普适性素材收集、资源整合建设为重点,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开放共享型专业网络平台,完成资源推广。 

资源库架构规划 

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全国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电子商务资源库是以学校、企业、社会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体及应用服务对象,紧密结合相关需求,建设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三个资源平台。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11

 

―、构建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

 

构建微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以微电子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施学院“四环相扣”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交替、职场鉴定”的四个环节完整统一,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思想,努力为社会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

 

1.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调研。通过调研国内“成渝经济区”为主)微电子技术行业、企业等用人需求和要求,了解现有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及人才供需中存在的问题。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市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一代信息产业建设为重要支柱产业,建设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加工基地、建设通信设备、高性能集成电路、光伏组件及系统、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集群),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项目为牵引,建成包括芯片制造、封装、测试、模拟及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等项目的产业集群,形成较为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四川电子信息产业未来5年将迈万亿元,成渝经济区将打造成西部集成电路的产业高地。随着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集团等世界级的IT巨头进入成渝,未来几年IT人才需求在20万以上,而现在成渝地区每年培养的相关人才不过2万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的调查表明,近年来成渝地区IC制造、IC封装及测试、IC版图设计等岗位的微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紧缺。同时调研表明半导体行业企业却难以招到满意的人才,学生在校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实践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要求。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习论和教学论的角度阐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必须针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整理出具体的、能够涵盖职业岗位全部工作任务的若干典型工作过程,按照人的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进行序列化,从中找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知识和破译出隐性的工作过程知识,并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2]。通过完全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的“综合性”课程开发。

 

3.形成专业定位,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半导体产业链过程:集成电路设计—裸芯片精细加工^封装测试—芯片应用—PCB设计制造,充分掌握现有微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形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微电子技术专业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微电子技术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面向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及其相关电子行业企业,满足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该既掌握微电子方面的基本技术,又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体可从事岗位: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半导体器件制造;IC制造、测试、封装;电子工艺(半导体)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电子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并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后续提升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采用“微电子行业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校专家归并行动领域—微电子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学校专家开发学习领域—校企专家论证课程体系”的“五步工作机制”,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计。通过工作任务归并法,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通过工作任务还原法,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的“三阶段分析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微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获得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方案“三项主要成果”。即“533”课程设计方法。

 

1.确定行动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按照工作过程要求序化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物,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在陈述性知识总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增加经验以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3]。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行动领域。将本专业52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6个行动领域,即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晶圆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芯片封装、芯片测试、SMT技术。

 

2.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所谓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它是职业工作中同类工作任务的归类,能表现出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并具有该职业的典型意义。我院召集企业专家和工作在一线的工程师、技术员,与学院的微电子技术专业教师一起,召开课程开发座谈会,进行微电子技术课程体系开发:以“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表面贴装”工作过程为主线,与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专家解析微电子技术专业岗位中版图设计师、半导体芯片制造工、IC测试助理工程师、SMT工程师、FPGA助理工程师等典型岗位,得出行动领域所具有的专业素质、知识与能力。

 

3.将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归纳形成专业职业能力一览表。这些职业能力就是学习领域(即课程)中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打破原有16门专业理论课程和9门实践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将6个行动领域转换为9个学习领域,即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微电子封装与测试、表面贴装工艺与实施、电子线路板实用技术、电子测量仪器使用与维护、语言、单片机应用技术、FPGA应用技术及实践。根据微电子技术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要求,重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第一、二学期: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第三、四、五学期: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电子测量仪器使用与维护、FPGA应用开发实用技术、微电子封装与测试、SMT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4.形成学习情境模式。学习情境是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导向课程的教学设计,由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教师执教能力和专长,由教师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行动方式来组织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对职业实践的整体性把握4]。微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形成的学习情境模式为:①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以任务为载体形成6个学习情境:N/PM0S晶体管版图设计、反相器、与非门、或非门版图设计、触发器版图设计、电压取样电路版图设计、比较器版图设计、DC-DC版图设计;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课程以设备为载体形成8个学习情境: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工艺流程、硅晶圆制程、硅晶薄膜制备、氧化工艺、掺杂技术、光刻工艺、刻蚀工艺、集成电路芯片品检;③微电子封装与测试课程以工艺为载体形成4个学习情境:DP封装、BGA封装、CSP封装、MCM封装;④表面贴装工艺与实施课程以工艺流程为载体形成5个学习情境:SMT工艺流程的基本认知、表面贴装生产准备、表面贴装设备操作与编程、表面贴装品质控制、SMT生产线运行及工艺优化5个学习情境;⑤电子线路板实用技术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形成3个学习情境:单面板的制图与制板、简单双面板的制图与制板、复杂双面板的制图与制板;⑥电子测量仪器使用与维护课程以电路设备为载体形成9个学习情境:收音机元件准备、收音机电路测试、收音机电路工作状态检测、收音机整机调整、收音机装调使用仪器的保养与维护、电视机元件检测、电视机电路检测、电视机的质量检查、电视机装调使用仪器的保养与维护;⑦C语言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形成6个学习情境:编程的基本概念、C语言上机步骤C语言上机步骤、算法的概念、基本数据类型、结构化程序设计、函数的概念;⑧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以任务为载体形成6个学习情境““跑马灯”电路分析与实践、单片机做算术、逻辑运算并显示、开关信号状态读取与显示电路的制作、交通信号灯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产品数量统计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两台单片机数据互传;⑨FPGA应用技术及实践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形成6个学习情境:课程概述、基于QualusII的原理图输入设计、宏功能模块应用、基于QuarusII软件的VHDL文本输入设计、VHDL设计、实用状态机设计。

 

三、试点实施效果分析

 

在教学实施上,重点是加强教师执教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应由主宰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应该主动地引导、疏导和指导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相互协作开展对某一问题的学习探讨,从而获得新知识,得到探索的体验及情感,促进能力全面发展。经过我院近3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社会能力显著提高,“双证书”提高到100%,专业对口率从原来的48%上升到92%,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课

 

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跟随产业的发展,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学生技能显著提升,同时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努力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策略。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〇].职教通讯,2006,(1).

 

[2]余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ffl.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3]首珩,周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m职教论坛,2008,(9).

 

[4]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12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工学;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04

1.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课程简介和模块建设依托的专业基础

所谓模块化,指的是“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的主题式教学单元”,模块化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及考核内容的透明度,提高整个教学过程的灵活度,教学内容应做到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选材灵活,形式多样。

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是工科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课程之一。本课程使学生在了解我国电工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需的知识理论、技术技能,也可为后续电类课程学习和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属于非电类专业,学生缺乏前期的学习基础;②电类实践的机会较少,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容易脱节;③不注重激发与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电学技能;④严重缺乏电类知识的自学能力。

2.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课程内容建设

按照学科内容属性可将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内容确立原则: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需求,将如何调整教学内容纳入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要有一种服务整个后续电类课程的理念;依据非电类专业各关联专业课程的需要,确定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的培养体系与培养主题。

3.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教学方法的运用

(1)“面向大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提升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质量、促进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一步。这里提出面向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服务思想,要求教师不仅为了这门课程的学习,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后续课程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即提供一种全程化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型教育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型教育。

(2)课程考核质量评价方法多样化。建立并完善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考核评价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管理的重要部分。考核方式力求多样化,引入成绩影响因子,如上课笔记、实验、课堂讨论、创新实践等。

(3)教学管理的强化。首先,要加强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的教学质量控制,尤其要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控制;其次,不断进行师资力量的培训,包括教学新手段、新技术和新技能培训;最后,提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4)虚拟教学实验手段的引入。电学仿真软件具有投入少、效果好、方便实用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很有帮助。

(5)大力倡导学生自学与互学活动。当今,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具备自学能力的学生很容易被淘汰或者失去前进的动力,因此,提倡学生自学与互学的教学活动同样显得非常有意义。

4.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 课程建设规划

(1)积极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定位,充分体现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模块教学课程体系,自主选择其教学模块,设计好课程的培养方案。

(2)教材、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讲课内容等,应全方位地体现课程模块教学的要求。

(3)以实践性和创新性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及创新的能力。

(4)提供一种全程的教学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甚至将来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应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