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

时间:2023-08-16 17:30:01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36-02

传统教学强调的是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所以传统的历史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传统的历史课堂也逐渐被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模式所取代。在因教学理念改变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目前历史课上学生能力培养水平还很不乐观。

首先,历史中考分值低,难以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历史学习的重视。虽然历史也是中考科目之一,可是其分值大多是40或60分,考试的范围也仅限于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所以这门课程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根本得不到学生的重视,甚至有些家长也认为历史不用下功夫学,到初三突击背一下知识点就行了。

其次,传统教学观影响了一部分历史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热情。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把重难点输入到自己内存里的机器。至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是否实现,都不在课堂教学的考虑范围之内。

再次,历史课没有充足的能力培养成功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多年来历史一直居于所谓“副科”的位置,学科相关研究也较之于“主科”少得多。很多教育研究者也多愿意把探索的目光聚焦到语数外这样的工具学科上。历史教师想要和主科教师一样,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总结和归纳能力,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在历史学习能力诸多要素中,归纳能力的培?B尤其重要。归纳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能够把众多历史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以及探求类别内部的特点规律,或者类别之间区别和联系的能力。[1]这种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接受历史的启示、吸收历史的智慧、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是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大事。现阶段学生历史归纳能力水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不知道归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也根本没有认识到归纳能力的重要性;二是还没有形成归纳历史问题的学习习惯;三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归纳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呢?

一、明确内涵,提高学生对归纳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也比小学生强了很多。[2]只有对归纳能力有了相应的认识,学生才能在历史学习中主动运用它,主动接受教师的能力培养训练。因为年级的不同,教师对归纳能力的介绍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初一阶段只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归纳能力即可。教师可以采用举例子的方法来为学生演示归纳方法的含义。比如在学习完《“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课之后,教师可以把这两个时期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包括在位皇帝、背景、主要措施、产生效果、历史评价等,这样再让学生识记知识点就会容易很多,待学生感受到这样识记的效果更好以后,再告诉学生这就是归纳能力的作用。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经常运用归纳能力

学生的能力形成,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学习活动。[3]历史归纳能力的形成也和历史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往历史教学比较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为了给学生更多识记的时间,很多教师都是直接把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写下来,然后去背诵记忆,这种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非常不利。其实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契机很多。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不同朝代的建立者、都城、政治措施、经济措施等进行归纳分类;在学习不同朝代文化成就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成就按照天文、历法、科学、书法、文学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这些伴随着课堂教学进行的归纳能力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归纳能力的作用,还能向他们有效渗透科学的归纳方法。

三、指导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归纳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科学高效的归纳方法。历史知识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内容也比较多,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归纳方法的时候,不能一个标准一个尺度将归纳进行到底,否则将有可能适得其反。那么有哪些科学的归纳方法可以教给学生呢?

(一)明确归纳主题

初中历史课程涉及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指导学生进行归纳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明确归纳的主题是什么。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要归纳不同朝代的知识点,就要先确定是要归纳这些朝代的政治措施,还是经济措施、文化成就,再或者是这几项都需要归纳。在指导这一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同一个史实确定不同的归纳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多确定几个归纳主题。不同归纳主题侧重点的变化,不仅能让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锻炼,还能让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设置分类标准

在指导学生设置分类标准的时候,要确保分类之间不会有交叉。比如归纳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屈辱篇”“抗争篇”和“探索篇”来进行分类,分别归纳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著名的战役,以及有识之士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的不懈斗争这三方面的内容。有的学生在这三个分类之外又加了个“辉煌篇”,意在归纳中国近代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但在“探索篇”里也有一些内容是介绍中国近代成就的,两者内容有交叉,所以设置“辉煌篇”就没有必要了。在分类标准的设置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类别可以继续二次分类。比如上述分类中,中国近代的“探索篇”中,还可以分为“封建统治者篇”“民族资产阶级篇”和“无产阶级篇”三类。不过,虽然分类层次越多,对知识归纳也越全面,可是这也会增加学生识记的负担,所以分类需要进行到哪一步,应视学生的学习程度而定。

(三)列出归纳提纲

教学生列归纳提纲,是让学生对将要归纳的历史知识进行宏观统筹。归纳提纲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字叙述、图表等都可以。近几年悄悄走进历史课堂的思维导图,就是用图画的方式表述的一种归纳提纲[4]。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2

【关键词】历史特点类问答题;五个;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4

历史特点是指该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钱穆说"没有特殊性,就不能成为历史。"[1]p2正确认识史实的特点,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任务之一。课程标准共十二处提到"认识XXX的特点[2]"。然而,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基本没有对历史事物特点的归纳。如何提升学生对历史事物特点的认识?本文以2008-2012年的高考题(共有二十五道题目考查特点[4])为例,进行归纳和梳理,以便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从"原因"归纳特点历史背景和原因影响历史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当然也影响历史事物的特点("性质和目的"也归类于背景)。【例1】(2010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文综37题)(为了压缩文章的篇幅,对试题做了一定的删节,并在试题和答案中同时加数字序号,以示关联。以下相同)近代中国的新兴城市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②被辟为通商口岸;③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④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6分)。【答案】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②③列强的侵略,近代工商业的推动;④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②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解析】材料讲中国两半社会城市产生的原因。从原因方面分析特点。

二.从"内容"归纳特点归纳历史事物的特点,可以从分析历史事物各方面的表现入手,在把握其各方面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例2】(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37题)(苏联)①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没有活动余地。②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③对宗教的有限的宽容。......④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6分)【答案】①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②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③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④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解析】(略)。

三.从"影响"归纳特点历史事物的特点,也会表现在它的作用和影响上,甚至决定它的功能。因此,归纳历史事物的特点,还可以从其历史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加以认识。

【例3】(2010年高考课标卷文综37题)①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②"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③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根据材料,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答案】①官营手工业衰落;②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③并超过官营手工业;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解析】(略)

四.用"比较"的手段归纳特点比较是归纳历史事物特点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纵的比较和横的比较,或者说历时性比较与共时性比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比较、归纳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4】(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文综37题)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①在19世纪,......蒸汽机、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成为新庞。伦敦世博会上,②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③"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6分)【答案】②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③有西方色彩。①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解析】从所学知识得出的特点是中国反映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成果。西方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总之,有不少归纳特点的方法,可用于教学,加深认识【3】p36-37。本文试图从"背景"、"内容"、"影响"、"比较"归纳特点,把握答题规律。当然,有的题目是以上思路同时使用。【例5】(2010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文综37题)明清时,①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②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③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④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6分)。【答案】①(从原因看)在"草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从内容看)与以前朝代比,相同地区,市镇数量多、规模大、③分布密集;④所包含的工商行业多;【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的特点是:(从影响看)不同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或者兼而有之;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香港新民书局有限公司,1970年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3

尴尬的初中历史课

初中历史课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不被重视的。为什么说它重要?唐太宗曾言:“以铜为境,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境,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知史者人文素养必定是残缺的。初中历史课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文化沃土,因此不可谓不重要。但它又为什么不被重视呢?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它在中考中的地位不高;二是它不是基础性学科,对其他学科学业水平的影响不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面对的是一门既重要又不被重视的学科,这是很尴尬的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笔者认为,常规的应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逃避,另一种是讨好。所谓“逃避”就是指历史教师默认学生对历史课的不重视,对这门课程提不起精神来,照本宣科,草草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上历史课时的感觉必然是味同嚼蜡。所谓“讨好”是指以“有趣”为宗旨,或笑谈野史,或大话奇闻,或以各式活动调动课堂气氛,或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视听刺激,结果学生的注意力都被“玩”给吸引去了,知识没掌握好,思维也没有得到发展。所谓“寓学于乐”只剩下了“乐”,“学”的味道却被严重冲淡了。因此这两种方式都是对历史课的敷衍,甚至是亵渎!

思维可视化来了

要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爱上“尴尬”的历史课,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要有趣;第二,要有用;第三,要高效。然而教师如何能做到这三点呢?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确很难做得到。

如今,“思维可视化”来了,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首先,使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教学的焦点从“知识层”推进到知识背后的“思维层”,从而使教学活动实现了从“灌输知识”到“发展思维”的跃升,也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同步发展了思维能力。其次,以直观的图示化语言帮助教师将原本不可见的思考路径清晰地呈现出来,使抽象的、复杂的思考过程更容易被理解,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效能。

如何用“思维可视化”重塑历史教学

在“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中包含多种图示技术:学科思维导图、学科思考策略模型图、解题鱼骨图、概念图等。其中学科思维导图与学科思考策略模型图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前者适合用来梳理知识或帮学生打开思路,发展辨证思维能力;后者则适合用来揭示或总结规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或形成有效解题策略。而学科思维导图又大体分为归纳型、分析型、创作型三类,其中归纳型与分析型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最为常用。

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是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绘制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来完成预习,在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结构;分析型学科思维导图是深化,学习小组借助绘制分析型学科思维导图对关键知识点(大多数是难点)进行深入探究或引发思维碰撞。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绘制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入手,但不能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因为绘制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偏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梳理,缺乏对关键知识点的深入探究,思维仍然停留在知识表层,无法满足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意识,发展学生深度思考能力的需求。据笔者了解,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但大多数都停留在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层面,甚至是粗糙低劣的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层面,所以效果很难显现出来。

因此,要绘制分析型学科思维导图,教师必须对关键知识点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既要找得准(什么是关键知识点)又要探得进(深入本质,总结规律)。当然,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分析”直接给学生画出来,而是要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去画(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逐层深入,使他们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下面笔者以九年级上册《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人教版)为例来说明如何通过绘制分析型学科思维导图(结合模型思想)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步,鼓励学生跳出教材知识表述局限,小组合作探究,寻点设疑(找到关键知识点进行深度探究)。

第二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学科基本思考策略模型(发生了什么?为何会发生?如何发生的?会有何影响?)进行解析。

第三步,挑选一名学生扮演老师,以绘制分析型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并讲述对关键知识点的分析。其他学生则进行质疑,并提出改进建议,使分析更为完善。

第四步,教师依图对学生的分析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学生则同步完成对分析过程的反思,更正思维误区,修补思维漏洞,强化优质思考策略,从而使综合思维品质得到升华。图1所示的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除了对关键知识点的深度分析,教师还可以通过绘制分析型学科思维导图来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基本步骤同上)。下面是笔者引导学生对“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究竟是一种罪恶还是发展”这一问题所进行的辩证性思考,并通过绘制分析型学科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该思考过程(如图2)。

结语

以思维可视化技术重塑初中历史课教学,让原本看不见的思维跃然纸上,简化了教师的“教”,深化了学生的“学”,使我们找到了“减负增效”的新支点。不仅如此,思维可视化技术还让笔者的历史课超越了历史课:学生上历史课不仅仅是为了学好历史,而且在学习过程(即有效思考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获得较高水平的学习能力。

点 评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4

一、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则,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用好教材,除此之外,还应及时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补充,熟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这样就可以明确考试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复习的针对性。

二、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试卷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来自教材,即使后面的综合题也不例外。所以在平时的过程中注重基础,历史基础包括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概念等。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教材基础知识,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教材前面的目录和后面的大事年表,制作知识网络。在知识网络中,要提醒学生善于把握知道的横向、纵向联系,也就是说既要做中国历史的纵向联系,又要做到与世界历史的横向联系。如我在复习美国历史的时候,先让学生从中国史部分归纳出与美国有关的知识点,再让学生从世界历史中归纳出与美国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将有关美国的知识点一网打尽,使学生能够迅速高效的掌握这个知识点。

除了制作知识网络外,教师还应教学学生对中外历史相同或相似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如在复习改革这个知识点时,可让学生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从不同时间,不同性质、不同影响进行归纳梳理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认真备课、上课和布置作业

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平时上新课要备课,复习课只在拿着课本和相关资料去照本宣科就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只有认真备课,上课才会有效率。按照本人的做法是备课分单元进行,一个主题就是一课,在这一主题中,教师应将考点悉数写出,同时简单列出这一主题所涉及的 知识点。为了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建议关注去年的本省中考试题,如果该知识点在去年中考试题中出现,那到在备课时就可以将这个知识点一笔带过。

随着命题思想的逐渐转变,中考改革的不断完善,这样就对我们这些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认真备课外,在初三的复习中,要从过去的细讲转变为现在的精讲,要讲出新东西,重点知识要讲清讲透,除了精讲之外,教师还应该将一些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复习过程中作业是必要的,在作业布置方面要做到一要少二要精三要科学。初三阶段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教师不能搞题海战术。这了最大限度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花功夫,出精题,把学生救出题海之中,除了选好题出精题之外,教师还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做到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弱势学生可以能够消化。

四、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做题时,应教会学生审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审题时不妨抓住关键词语。如第五次月考的第13题:材料中的“他”是谁?相当一部分学生回答错了,问其原因,学生说只看到题目“他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邓小平。其实材料中还有一句“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这一关键语句没有看到,结果出错。除了抓关键词语之外,还可以根据语文课中划分句子的成份来审题。

审完题目以后就要确定答题思路和方法,如有些题是这样设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那么答案就应该从两方面来回答,第一从材料中归纳得出,第二要联系教材相关的知识来归纳。另外在组织答案时还要注重文字表述的规范,也就是要用规范的历史术语来回答,如“一国两制”就不能写成“一国二制”了。除了用规范的历史术语外,教师还应强调答题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楚,简洁明了。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5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种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它能达到解决上面难题的目的。

一、把教材中的史实分为三种类型

考生有真正过得硬的能力去对付高考,关键在于他能有效地掌握史实。史实大致可分为事件式、沿革式、列举式三种(理论推导式也是极为重要的)。

考生能够在学习中注意培养独立地按史实类型去认识教材的习惯,应该说学历史就会越来越有趣了,掌握起来也会越来越顺手。我根据个人实践摸索出的一套学习方法,其核心作用就是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平时考试及高考都证实这种方法具有牢固掌握历史史实的功效。

二、按目找点,压缩课本

第一步,按章拆节,按目找点──分析史实类型,理清教材。以《中国古代史》第21章《金与南宋的对峙》为例,全章共三节:女真兴起及辽和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和岳飞抗金;南北方经济的发展。根据各节内容特点可按事件式、列举式两种类型进行归纳(前两节按事件式归纳列表,最后一节按列举式归纳。表略)。

第二步,按目找点,用数字、文字简化上述表格。

以上工作,内容浩繁,花费精力较大,因此应注意几个问题:

1.时间分段,内容跨书,齐头并进──可在早、午、晚三段时间内,集中从所学教材中各取几章,以1995年高考复习要求为例,学生一天可以复习9章,一周下来就是63章。这样的复习效率不低,而且人也不易疲劳。

2.总结教材时,提示的文字、数字应注在书上相应的位置,以备遗忘时复习。

3.以上所述表格,在复习中不必章章打表,开始以书为本就可以了,一旦第一遍复习工作完成,就可以进行誊写工作了。

4.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历史段时间内的专时专用和不多不少的量,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5.遇到困难章节,及时与老师或同学交流,以免出现认识上的错误。

第三步,誊写章目,“写”一遍你的书。这项工作,目的是归纳知识体系,理顺书目编写的思路,成为回忆性的材料。这一步要求做到:

1.必须在扎实的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做表,必须做到可以方便地在书中再现出数字所代表的史实。

2.提示字不必拘泥于概括性的词语(如背景、论据等),可根据教材做出灵活的提示标记。

3.誊写工作不是简单的抄写,需要对教材、对结论作出再认识、提高对史实的认识与理解。

4.章、节、目的题目可帮助学生把握全章书的脉络,必须原文照抄,不可简省。

第四步,书表并用,再回教材。这一阶段可以面对表目中的数字逐个回忆知识点。当遇到不熟之处,暂时回忆不上来时,应不作停留,继续下去,待全章结束,再回到教材,着重强化记忆生疏点,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有两个:一是容易查出知识漏洞,二是能高效地复习完所学的知识。

第五步,启用沿革,深化认识。当学生对历史史实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后,就应该对某些彼此相关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时就需要利用沿革式的思维过程了。如将中国古代史上的英雄人物列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英雄人物的共同之处,利用这些认识又可以去分析其他类似的人物。这样,考生在高考中一旦遇到这一类题目便能运用自如了。

第六步,重做新表,以待高考。

如果同学能顺利完成上述工作,并且距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时,往往会产生高枕无忧或跃跃欲试的情绪,很容易片面追求题目的大量练习,而在想题时失去清晰的思维过程,丧失掉冷静。我的经验证明这是极不利于高考中发挥水平的。因此,安排这一步的工作十分必要。

具体做法是:打破史实类型的枯燥提示字和过多数字的规格,采用切合内容的提示字和尽量少而概括性强的数字,重新编写章目表。

由于考生此时已对史实及历史思维体系掌握很熟,因此,上述工作的速度会极快,复习效率也会很高,这些都大大有利于考生在高考前保持冷静和巅峰状态。

以上六步工作,内容浩繁,进行得辛苦,且深度层层推进。因此,考生必须有坚强的毅力与耐力,抱以绝对谦虚的态度并勇于交流,才能胜利完成。但只要完成,历史高考成功便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了。

值得提醒的是,以上工作只是课下的工作,并不应与课堂教学冲突,相反,只有与课堂学习衔接起来,这种方法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6

关键词:高考备考;改革模块;有效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标要求,我们应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但是高考的现实是学生必须在确定的时间内有效答题,取得相应的成绩,才能在高考中赢得好成绩。这种选拔性考试需要有效的考试成绩做基础。那么,在高三历史备考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让高三备考更省时、更高效呢?分析近三年高考全国Ⅰ卷和Ⅱ卷45题的考查情况,可以得出全国卷选修一模块改革类题型命题有这样一个趋势:“课本知识得规律,考查内容非课本;课本内容有世界,考点是中国。”针对以上特点,面对沉重的高考备考任务,现就怎样实现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选修一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的有效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在高考备考中,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选修内容中的两个模块进行集中讲授,以便于学生在考试中能够选择性答题。但是就选修模块而言,仅选修一模块就有9个单元32课,包括3节探究活动课,每课为一课时。如果按照高中课时要求,历史周课时四节课计算,那么完成本册教学任务就需要9周时间,这在时间上显然无法得到保证,因而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在高三复习选修模块时,重点为学生复习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我认为,相对于其他模块而言,改革题通过材料就能有效地组织答案,更易得分。作为改革类知识,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重大历史事件,其核心是变,就是革除旧的制度、文化、思想,创造新的制度、文化、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虽然历史上的改革形式多样,但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改革都是有其共性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在复习改革时,按照历史事件的分析原则进行讲授,进而总结出能指导学生自己分析改革问题的规律,就可以实现此部分知识的备考任务了。我们在复习时,首先要把改革分解为原因、内容、影响三部分,逐个分析。然后把这三部分汇总起来,归纳出改革问题的共性规律,形成固定的知识模板,让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按图索骥,有效得分。

面对全本教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性讲解。我的做法是重点讲授王安石变法和。将这两次改革讲授清楚,分析透彻,形成改革类知识的分析提纲和模板,指导学生按此方法进行理解,这样学生在解决其他改革问题时就会游刃有余。

任何一个历史改革,必定有着规律性的改革原因。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给学生介绍清楚,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生的必要性,从而帮助学生从改革原因层面有效理解改革的内容。改革原因的分析如果按性质归类,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个人因素这几方面去分析。如,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可归纳为:(1)政治: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严重的统治。(2)经济: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困难。(3)思想:庆历新政的影响,变革呼声高涨。(4)个人,王安石个人的努力。

清楚了改革原因,就明确了为什么要改。以原因为切入点我们就可以分析怎么改的问题了,即对改革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内容其实就是对原因中所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这一部分知识基本上是确定的,在课本上需要学生逐条归纳,在高考中基本会在材料中予以体现,所以,只要学生能够把握原因分析,那么在归纳内容时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对照改革内容,分析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是否能够解决改革原因中呈现的问题,即为改革结果。结果怎么样,达到了预期目标、未达到预期目标或部分达到预期目标从这三方面可对改革进行评价。结果或胜或败,分析胜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是学习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高考最易考查的地方。历史改革的原因、内容、结果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改革的内容是原因的必然趋势,而结果及评价又寓于内容之中。所以,学习改革模块必须要在整体上全面系统分析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即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掌握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但也基本可以应对高考要求了。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7

高一新生,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形成对历史学习的正确认识。不能误以为历史学习就是简单的背背记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学习方法新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一历史学习方法新生一、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综观近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部分内容。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复习,完整把握历史知识。

二、充分理解记忆

第一,要理解记忆,不要单纯地机械记忆。

第二,要在整体知识的联系中记忆,不要零星孤立地记忆。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如因果联系、并列联系、对比联系等。将历史知识分类归纳在一起,形成知识链,记忆更深刻牢固。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繁杂,最易记混记错,但将其分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军事和宗教等类别归纳记忆,则效果大不相同。

三、正确理解分析

一要正确分析历史结论。如前所述。

二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评价问题,教材中并未明确表述,但在讲秦汉统一的实现和巩固过程中,在秦汉、隋唐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每分析其成因时都要提到国家统一强盛,强大的中央集权无疑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所以封建社会前期这一制度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专制,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科技落后于西方,显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整个社会进步,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三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横向关联与纵向归类相结合。

四、有效准确的运用

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准确的历史知识,还要在做题中学会正确运用已有知识。

有的同学自认为书读得已经很熟,但一做选择题就错误多多,这除了没有真正掌握好知识的原因外,还有不认真审题,不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对号甄别判断的因素。要做好选择题首先要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全面弄清问题中每句话、每一个关键词语的要求,再在选项中逐一对号判断即可顺利找出正确答案。

二.历史记忆力方法1.分段。

先阅读课本,并按要素进行分段,如将一段段文字分解成背景(远因)、近因、进程(事件)、内容(措施)、影响等历史因素。因为历史一般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书中讲述的前一件事情的影响或者结果就是后一件事情的原因或导火线,通过分出各个要素,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条理性,把历史真正连成一条线了。

2.浓缩内容。

把分成一段段的内容浓缩成简短的内容。比如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就可以浓缩成打破垄断、提高素质、加强集权和扩大基础这16个字。“打破垄断”是指打破的世家大族对官吏选拔的垄断。“提高素质”是指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通过归纳,用几句话就可以把这个制度影响说清楚。为了方便记忆,同学们可以把归纳的内容写在书页的相应空白处。

3.浏览背记。

最后再浏览一遍课本,只看归纳的要点,如果看到要点可以回忆出它所指的意思,就说明已经记住这个知识点了。

三.三个历史学观新课标历史题重在探究

近年来的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观察”、“考察”、“研究”的近代历史学特征,背历史事件、记忆历史结论的时代已结束,迎来了探究历史的新高考。现在的高考历史试题设计,表现为要考生通过一套历史思维的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考生自己推论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经过与结论,新课标高考表述为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测量。

朝四个方向思考历史问题

实践中,有的考生越是到考前越是对做历史题没有底气,甚者无从下手,其原因就出在历史思维取向不清。历史思维有四个取向:即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对历史事件做合乎逻辑的解释的方向思考问题;从人性的方向思考问题;从经验的或与经验相联系的推理及对有关系的历史现象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从社会和文化是渐进的、一贯的进步方向思考问题,即历史思维的史学科学化、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历史进步观取向。有了这样的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做题就有头绪。

以公认史学观评判事物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8

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9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深入备课;主体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分数为中心,采取一些违背教学规律的作法。只注重短期效应,忽视学生终身发展和能力培养,致使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两方面:

1. 深入备课,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认真做好自己与学生双边的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前深入备课,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案,能极大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

那么,如何编写高质量的教学案呢?

(1)科学解读教材。

教学案编写的质量和对提升教学效率的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编写者对于教材的科学解读,为此,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要有正确的学科思想。就历史而言,学科思想主要有:对社会来说你是学科具有“资政治世”的功能;对学生个人来说是公民教育,为着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对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在于“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即历史解读服务和服从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目前最大的现实是实现现代化,所以必须引导学生经过历史学习,认识现代化发展的规律、经验、教训。通过对历史学科思想的解读,可以指导我们对单元和专题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组合、简化,使我们的讲课能以问题为中心系统展开,构建知识体系,也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要正确把握课本的整体主题。我们高中共五本书(老人教),经过解读教材,可以形成五个主题:中国古代史一个主题即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国近现代史有三个主题即1840-1919年是中国近代化的兴起与初步发展、1919-1949年是中共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历程、1949至今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世界近现代史有两个主题即近代历史是讲资本主义从兴起到形成世界体系的历程、现代史是以国际关系演变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进程。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就能始终以历史主题来“串”起分散的历史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要正确把握章节主题。科学地对章节主题的解读可以大大简化学生学习的内容。一节课应该有一个小的主题,对应的要形成一个简要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2)设计好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

不同的学科和同学科不同内容学习和思维方法的不同,在教学案编写中要规划怎样进行学法引导和应该有哪些思维方法,如果是试题讲评的教学案,要有形成具体的操作性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关注答案本身。这种学习和思维方法对于学生终身发展都是有用的。有好的方法,会成倍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 加强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1)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培养宏观能力。

进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就是在归纳和整理章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而归纳和整理专题的历史知识结构,并进行专题间的纵横联系和比较,使整个历史知识形成纵横相连、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主体知识体系。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抓纲采点,章节过关,夯实基础。

在高三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严格地按照《考纲》的要求,以课本为依据,从古至今,从中到外,逐册逐章逐节地全面复习。弄清编章纲目结构,掌握基本线索,加深对章节具体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要仔细,从目录到大事年表,从插图到注释都不能忽略。在学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考纲》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按章节顺序编出复习提纲,然后以这个提纲为纲,指导学生逐一落实知识点,形成编章 知识结构,夯实基础。只有具备充实的基础,才能具有高考的应变能力。

②清点理线,专题归纳,提纲挈领。

在综合复习阶段主要是抓历史专题知识结构的教学,提高学生从宏观上驾驭知识的水平。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但对课本的掌握还远远没有达到全面巩固、系统消化、综合运用的程度。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全部知识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必须进行专题复习。即:指导学生在归纳章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梳理,使相关的知识系列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从宏观上去把握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脉络。

在归纳专题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应注意探究专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纵横联系对比,增加知识的深广度。

③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培养能力。

运用纵横联系法进行复习,不仅是为了适应高考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从高考的角度来看:近几年的历史高考问答题,无论是“大跨度、深层次、高要求”的试题,或是“小切口、多层次、深 分析”的试题,都非常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归类。

(2)史论结合,培养科学精神。

如何推行“史论结合”?

主要做法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总论点,找出分论点,并寻找支撑论点的论据,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概念的含义及理解。

采取教材内容材料化,问题化,就是“史论结合法”的具体运用。使学生活增加了思维含量,学生不是背课本,而是思考和研究课本,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而且只有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越来越有兴趣,能力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用客观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

3. 掌握解原因性选择题的技巧

根本原因是终极性、规律性的原因,它是引起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它决定的结果带有必然性。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事物的内因、主观原因等。做题时还应注意有些“最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其区别在于,根本原因是从原因的性质上说明其重要性,“最主要原因”是从原因的地位重要性来确定的。”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10

关键词:概念、题型、步骤、训练

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做了如下的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其中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历史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是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培养中关键的一环。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还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材料解析题在考查《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这些能力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成为各地中考的主要题型。训练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呢?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概念,建立关联

首先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史料,教材中的史料有哪些,史料在历史学习中有什么作用。

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上引用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原始材料,比如图片,包括人物照片、人物画像、情景图片、历史地图、图表等;文字资料,包括史书记载、人物名言、碑刻题字、报刊等。

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是对课文内容的印证和呼应,使大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读到这些材料,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通过明确概念建立起史料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正确历史观。并由学生动手实践,从课本中找出几则史料,并说出它们分别印证、呼应、补充了课本中的哪一部分知识。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了史料和课本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在做材料题时离不开课本知识,因此,做好材料题掌握好课本知识是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题型分类,探索方法

在明确了概念,找到关联后,对材料题按考查的不同方式分成五种类型并归纳出各种类型的解题技巧:

类型一:答案在材料里。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原本本地出现在材料中,所以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答案。一般有“根据材料回答”的标志。

类型二:答案在课本中。

解题技巧:这类题要结合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中寻找相关答案。

类型三:联系实际,谈谈启示或感受。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往往要联系国家的时事热点或我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来回答。

类型四:归纳材料的主题。

解题技巧:运用语文阅读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去解答。

类型五: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

解题技巧:根据提问在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再结合课本有关知识,通过划分知识板块来回答。

根据材料题的不同类型,归纳出各类型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并采用例题的形式给学生进行讲解分析,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掌握题型的分类及解题技巧。但是在很多材料题中,经常会出现上述几种类型的综合。而且答案在课本中的情况占绝大多数。所以我们要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做起材料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三、过程分解,归纳步骤

在明确了材料题的五种类型与答题技巧之后。下面就是答题了。答题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一读,二找,三联,四答,五查。

一读,就是读材料和问题。读材料要注意读全,不要忽视题前的说明性文字,它往往决定答题的大方向。还要注意材料后面的注释性文字,如材料的出处、作者、时间等。这里面往往隐含着重要信息,有可能成为我们解题的突破点。再就是读的顺序,读完材料后,如果不能完全明白材料的意思,我们可以先读一下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出题者的考查意图,每一问互相呼应,与材料密切关联,往往弄清了一个问题,其他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二找,找就是找材料的关键词。材料无论多么长,核心都会体现在几个关键词上。尤其是对较生疏的材料,我们不能完全读懂。但只要找到关键词,就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三联,联就是把问题和所学知识对接在一起,建立材料与课本知识的联系。一般来说,材料题无论多么灵活,都与课本知识密不可分,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影子。“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我们在读完材料、找到关键词之后,必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

四答,答题是做好材料题的关键。答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什么答什么,要言简意赅。

2、看分答题。考试时赋分一般根据答案要点,一点一分或二分,两点二分或四分,三分就要答三点。分多就要详细,分少就要简略。

3、分条陈述。对于内容较多的题目要分条表达,不要混在一起,没有条理。

4、对于一题的几问,回答时不要颠倒顺序。如果有不会落下的题目,其他题目一定要标明答的是那一问,以免让人产生歧义而失分。

五查,就是在答完题之后,一定要检查一遍。看答案是否和题目要求相对应,有没有漏题。

四、强化训练,举一反三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1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分数为中心,采取一些违背教学规律的作法。只注重短期效应,忽视学生终身发展和能力培养,致使教学效率极其低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取决于实施者的理念和教学艺术。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两方面:

1. 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认真做好自己与学生双边的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前深入备课,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案,能极大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

如何编写高质量的教学案呢

(1)科学解读教材。教学案编写的质量和对提升教学效率的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编写者对于教材的科学解读,为此,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要有正确的学科思想。就历史而言,学科思想主要有:对社会来说你是学科具有“资政治世”的功能;对学生个人来说是公民教育,为着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对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在于“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即历史解读服务和服从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目前最大的现实是实现现代化,所以必须引导学生经过历史学习,认识现代化发展的规律、经验、教训。通过对历史学科思想的解读,可以指导我们对单元和专题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组合、简化,使我们的讲课能以问题为中心系统展开,构建知识体系,也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要正确把握课本的整体主题。我们高中共五本书(老人教),经过解读教材,可以形成五个主题:中国古代史一个主题即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国近现代史有三个主题即1840-1919年是中国近代化的兴起与初步发展、1919-1949年是中共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历程、1949至今是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世界近现代史有两个主题即近代历史是讲资本主义从兴起到形成世界体系的历程、现代史是以国际关系演变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进程。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就能始终以历史主题来“串”起分散的历史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要正确把握章节主题。科学地对章节主题的解读可以大大简化学生学习的内容。一节课应该有一个小的主题,对应的要形成一个简要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2)设计好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不同的学科和同学科不同内容学习和思维方法的不同,在教学案编写中要规划怎样进行学法引导和应该有哪些思维方法,如果是试题讲评的教学案,要有形成具体的操作性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关注答案本身。这种学习和思维方法对于学生终身发展都是有用的。有好的方法,会成倍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 加强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2.1 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培养宏观能力。进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就是在归纳和整理章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而归纳和整理专题的历史知识结构,并进行专题间的纵横联系和比较,使整个历史知识形成纵横相连、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主体知识体系。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抓纲采点,章节过关,夯实基础。在高三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严格地按照《考纲》的要求,以课本为依据,从古至今,从中到外,逐册逐章逐节地全面复习。弄清编章纲目结构,掌握基本线索,加深对章节具体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要仔细,从目录到大事年表,从插图到注释都不能忽略。在学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考纲》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按章节顺序编出复习提纲,然后以这个提纲为纲,指导学生逐一落实知识点,形成编章 知识结构,夯实基础。只有具备充实的基础,才能具有高考的应变能力。

(2)清点理线,专题归纳,提纲挈领。在综合复习阶段主要是抓历史专题知识结构的教学,提高学生从宏观上驾驭知识的水平。经过第一轮复习后,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但对课本的掌握还远远没有达到全面巩固、系统消化、综合运用的程度。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全部知识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必须进行专题复习。即:指导学生在归纳章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梳理,使相关的知识系列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从宏观上去把握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脉络。

(3)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培养能力。运用纵横联系法进行复习,不仅是为了适应高考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从高考的角度来看:近几年的历史高考问答题,无论是“大跨度、深层次、高要求”的试题,或是“小切口、多层次、深 分析”的试题,都非常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归类。

2.2 史论结合,培养科学精神。如何推行“史论结合”?主要做法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总论点,找出分论点,并寻找支撑论点的论据,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概念的含义及理解。

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范文12

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