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

时间:2023-07-04 17:09:43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1

论文摘要:《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关于教育应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综合教育等内容。这些职业教育思想在今天更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代职业教育也更有指导和启迪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自1848年首次发表以来,已经160年了。今天我们重温这一经典巨著,可以发现其中阐述了不大为人所熟知的职业教育思想,虽然当时马恩没有运用“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但职业教育思想却蕴含其中,在当代仍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中关于教育应 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本质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今天我们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之一。

一、《宣言》阐述职业教育问题的缘由

1.《宣言》诞生的背景环境需要职业教育和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19世纪30至4O年代,英国产业革命基本完成资主义机器大工业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机器大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迫切需要大批的熟练技术工人,而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手工作坊的学徒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由此备受关注。适应当时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 l9世纪上半叶,西方工业化国家已拥有了各类的技术学院、贸易学院和农业高等学校,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发展成熟起来。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和资产阶级教育实质的日益充分暴露,职业教育问题愈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宣言》的论证需要职业教育的成果与发展趋势的材料来做支撑。l9世纪中期,以英国蒸气机等机械的发明为开端的产业革命给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深刻影响。由于机械的使用,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原来的手工业者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英国、法国、德国、普鲁士、美国等国家纷纷在学校进行职业教育,以此发展经济。如英国的产业革命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统计,从 1770年到 1840年 ,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倍。《宣言》解剖了资本主义制度,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发生 、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阐明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创建者的伟大历史使命;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惟一道路……所有这些,自然要论及职业教育成果与发展趋势,不能回避职业教育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宣言》中关于职业教育的思想

1.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

《宣言》指出,“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 的工 厂劳动。把教育 同生产结合起来” ,等等。指出,无产阶级的教育必须将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在《宣言》和其他著作中反复出现过,可见,它在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极重要 的地位 。

马克思认为,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一定年龄的儿童都应成为“生产工作者”,“教育必须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他们都“必须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用双手劳动”。他主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应结合起来,受教育者要做到通晓现代工农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掌握现代生产工具的技能技巧。根据《宣言》提出的这个时代背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首先是指初等教育和工厂劳动相结合;其次是指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再次是成人教育。马克思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尽管当时的职业技术学校数目 较少,还处在早期阶段,但恩格斯 1880年在《致敏 ·卡 ·哥尔布诺娃》的信中却认为:毕竟它们在当时都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好形式。可见,《宣言》中出现了职业教育思想的端倪,为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关于机器和大工业的论述中较集中地阐述职业教育思想打下了理论基础。

2.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直接

来源于《宣言》,“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人的全面发展 的内容十分丰富。在马克思 、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而 自由的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宣言》指出,大机器生产时期产生了教育的需要,但这种教育却使人异化,它违背了教育的宗 旨——人的全面发展 ,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和扭曲。马克思认为 ,全面发展的人应是智力和体力充分 自由发展的人,每个社会成员在道德、智力、体力各方面都能发展到他可能发展的最好水平,即让人的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 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 自由的人。”他主张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可见这种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是提高人 的各方面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这一思想被《资本论》所发展:“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韵人的唯一方法”。

三、《宣言》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迪意义

1.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对职业教育有以下启示:

第一,对我们今天理解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本质具有指导意义。职业教育是发展社会生产的重要阵地,它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这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于我国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从而致力于培养造就运用新的科学技术装备社会生产、促进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富裕与和谐发展,消除对职业教育的误解。

第二,对职业教育的途径有启发作用。在当时,由于儿童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但同时又应该接受初等教育,所以当时有了初等教育半工半读的实践。虽然这是初等教育在《宣言》语境中的一种儿童无奈的选择,但对于今天的职业教育途径,仍具有启示意义。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培育人才特色明显,对毕业生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创设校企合作“订单式”定向班(如诺基亚班、丰 田班)、“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班、产教结合班等等,可有效保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校、企、生三赢。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职业教育有以下启示:

第一 ,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指导作用。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应认真贯彻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综述》中提出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 ”作为教育的四个基本素质目标和评价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 ,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第二,对推行“一技之长 +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指导作用。合格的职业人才必须岗位技能合格,综合素质良好的统一体,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同时加强综合素质培训,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这充分体现了《宣言》中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职业教育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要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结合本专业实际,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知识 、能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课 、实训课教学,大力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当然,与此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校园文化熏陶、丰富的课外活动等促进全面发展。按照“一技之长 +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对发展个性与科学对待环境有指导作用。现代职业教育要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和条件。这与《宣言》中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我们应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去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 、学以致用;开设多样性的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同时,要引导学生科学对待环境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 自然的和谐 ;要丰富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 ,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总之,《宣言》是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其 中阐述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这为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激励着职业教育工作者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而努力奉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2

1.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

(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

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

(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

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

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

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

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

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

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3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每每想到这句“钱学森之问”,心里便有一种隐隐的痛。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这样?又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回答。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连续发表了《学做一个人》(1925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行是知之始》(1927年)、《教学做合一》(1927年)、《在劳力上劳心》(1927年)、《手脑相长歌》(1931年)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陶行知先生就明确指出:旧的教育与社会、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其最大的弊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使读书人“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脑不用手的半残废;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这种教育,陶行知一方面强烈地反对,并号召要革书呆子的命;另一方面指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与指导。他的口号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叹的是,时隔这么多年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镜头一:十来个高中生打扫几个平米的包干区,往往在聊天、追逐、打闹,几分钟的事,半个小时还完不成。镜头二:每到周末高中住校生回家时,往往是大包小包的,里面装的大部分是脏的衣服、鞋子甚至是袜子。镜头三:走进一间学生宿舍,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被子不叠、衣服乱放……这些现象应该不是个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陶行知先生所阐述的丰富、精湛而又实际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高中生劳动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一、加强劳动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劳动需要心理,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强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同时,他力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先生的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阐述,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当时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现在的高中生对待劳动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着茫然感和不知觉性,存在着怕苦、怕累、轻视厌恶劳动的思想情感。虽说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讨论,把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专题,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体的劳动之中,以劳促教

毋庸讳言,当今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做”,这与陶先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而关键是“做”。陶行知先生认为“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他所办的学校,学生入学后,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晓庄师范学生上午大部分时间是学习、阅读,下午主要是从事具体的劳动。包括建校劳动、美化学校环境、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等。这给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劳动的内容上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比方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一般性的劳动技能的训练、交流和竞赛,如叠衣服、钉纽扣、整理内宿、植树、公共卫生的打扫等。

三、教师身体力行,以“行”取胜

我国古代学者历来十分重视教师的身体力行。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视“力行”的教育方法,他说:“力行近乎仁。”西汉的董仲舒也说过:“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陶行知先生继承了我国古代学者这一光辉思想,主张教人者必先教己。他曾写诗勉励教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熟为夫子?”他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强调师生共同劳动方能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而实际上陶行知先生自己就是这么做的。在晓庄师范之时,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心为农民服务,身为“洋博士”的他,脱掉长袍,穿上草鞋,和学生一起开荒种地,担水挑粪。实乃堪称以身立教的典范。

我们知道,当今学生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实,听其言而观其行。如果你老师说的道理,自己都不去实行,道理再好也是没有感召力的。我们有的教师大讲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应该多参加各种劳动,培养劳动技能,甚至有时在道理讲不通时就强行让学生去劳动,而自己却不动手,变为“监工”。试想想,这种现象将会引起什么后果呢?相反,有的教师言语不多,但能躬亲共做,甚至抢着重活、脏活做。这样无疑会在学生的思想深处引起触动和震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4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使人类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更加科学的武器,开启了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了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指南。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证了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所制约,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并反过来对社会起着某种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也决定了考察一定时期的教育,一定要把它置于这一一定的历史当中。当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教育也就具有了阶级性,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剥削阶级把教育变成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工具,利用教育来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马克思、恩格斯以雄辩的事实,揭露了资本主义教育的资产阶级特性。恩格斯在1844—1845年写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中,论述了产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揭示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实施教育的虚伪性及其阶级实质,尖锐指出,英国工人阶级所受的教育极其可怜,统治阶级控制了一切知识的来源,他们向工人灌输的只是宗教的狂热和偏见,根本谈不上智力的、精神的及道德的教育。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号召消除教育的资产阶级性质。他们在驳斥资产阶级否定教育的阶级性这一反动论调时指出:“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

以往的教育理论大多用唯心主义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因而是片面的、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为人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理论贡献。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总是把教育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通过教育来灌输本阶级的思想,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人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愿意也害怕劳动人民受教育。“资产者唯恐其灭亡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2]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向人民进行的教育,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只是把人训练成会说话的工具,以便工人们创造更大的利润,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叫训练、异化,它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人的全面发展,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和扭曲。马克思、恩格斯进而把教育同劳苦大众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强调教育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强调教育对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和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3]可见,教育在阶级斗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生产领域,也就是说,教育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而人又是生产力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教育虽然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但它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力,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因而,教育也是一种再生产过程。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劳动者受教育的水平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十分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在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因而,教育的再生产特性更加突出,教育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哲学家和教育家们对人的本质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遗传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片面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即自然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是环境的产物,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出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可以改变整个社会,夸大了教育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以往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认识上的缺陷,科学地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学从此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且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受着这种社会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但是,遗传并不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同样,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肯定环境对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认为人在接受环境影响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主动地改变着环境和社会,并且改变着人自身。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教育是人的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发展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一定社会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关系的要求,社会关系通过教育而制约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的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反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教育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武器,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条件,首次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时,首先考察、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揭露了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他们指出,人的畸形发展是与社会分工相联系的。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造成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城乡居民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畸形发展也日趋严重。“现代社会内部分工的特点,在于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职业的痴呆。”[5]工场手工业把生产分成不同的工序,工人的劳动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从而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了工人片面的技巧。资本主义大工业更加重了人的畸形发展,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成为局部机器的一部分,这种机械劳动损害了工人的神经,严重摧残了工人的体力和智力。不仅如此,这种分工也带来了剥削阶级的畸形发展,使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片面发展。“不仅在身体和智力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都遭到资产阶级的摈弃和忽视。”[6]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是受分工支配的,分工使人成为片面发展的畸形物。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揭示劳动的异化而导致的人的本质异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对人性的压抑,提出人要从一切人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畸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他们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彻底的发展,使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不复存在,劳动已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为一种生活乐趣,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所以,恩格斯说,无产者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7]。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是紧密相关的。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为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现代工业使分工发生了变革,使资本和工人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工人全面流动,劳动频繁变换,这就要求工人熟悉生产的各个部门,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现代工业不仅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使之成为可能,这是因为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改善了劳动条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如果不废除私有制,尽管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可能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还说,个人的发展是在集体中实现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8]。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集体而发展,而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吸收前人的成果,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和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发展。离开了人群,个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摆脱分工所带来的片面发展,培养人的各种能力,促使个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包括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的教育内容,认为通过这几方面的教育,人的体力和智力就可以得到和谐发展,成为身心健康、体脑结合、各种才能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5

【论文摘 要】本文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及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几种教学方法,例举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成功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德国的职业教育形式和学制多种多样,其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最主要、最有特色的形式,这种模式不仅在其国内倍受推崇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德国“双元制”模式,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双元制”职业教育。这是一种将传统的“学徒” 培训方式与现代职教思想结合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教模式。企业为“一元”,学校为另“一元”。根据受教育者与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实际的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及相关工艺知识的培训,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

1.1教学主体方面

私人经营的企业与主要由国家开办的职业学校合作办学,而且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从教学年限方面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即第二阶段II级教育(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的学习年限为2年至3年半,其60%至70%的教学和培训在企业进行;在高等教育阶段,即第三阶段教育,如职业学院的学习年限为3年,其50%的教学和培训在企业进行。

1.1.2教学地点方面

企业建有系统的培训基地。除提供与所培训职业(相当于我国的专业)紧密相关的实际生产岗位进行技能培训以外,还建有设备完善的教学场所,如企业培训中心或跨企业培训中心,通过一体化的专业教室,以及模拟公司、学习等设施,对学生进行与技能紧密相关的工艺教学。生产岗位与培训中心结合组成系统的技能实训基地。

1.1.3教学过程方面

企业执行统一的培训文件。企业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全德统一的《职业培训条例》及其附件——企业《培训框架计划》,制定本企业以及针对学生个人的企业《培训计划》,实施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不仅学习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获取直接的职业经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1.4学习人员方面

企业配备专职的实训教师。这些教师是企业的职员,由企业承担工资和社会保险。实训教育既要负责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实训教师必须要有2~5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必须获得“师傅”职称,并通过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内容的实训教师资格考试,其个人品行也必须端正。

1.2法律主体方面

企业培训必须遵循1969年颁布的适用于全德培训企业的统一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以及《手工业条例》,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及其附件—企业《培训框架计划》和《职业培训合同》实施实训教学。根据上述有关法律和法规,培训企业必须“送”学生去职业学校学习,以保证法律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但学生与职业学校之间不存在法律契约关系。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

2.1 高水平的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

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如其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力一样,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建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及相应的职业教育研究所,为德国职业学校和企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外,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建立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制度。比如对教师的学历和资历,教师本身的培训与进修,品德和技能的示范作用,严格的考核制度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规定。与此同时,也十分注意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通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

2.2 同生产紧密结合,实用性强

德国“双元制”是一种以实用为本位的模式,强调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这种模式无论教育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都体现了明显的实用性。

2.3 紧密的校企联合

“双元制”教学培训模式以企业为核心,以企业培训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配备有高水平的培训师傅。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是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核心和前提条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这为学生熟悉工作环境,培养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4 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非常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训目标,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双元制”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学生在校内的实习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接受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马上投入工作。学生在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从实践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展示和注重发挥企业、学校与行会的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2.5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德国“双元制”在组织、管理上既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注重发挥企业、学校与行会的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总之,由于德国坚持“双元制”的优良传统,其结构完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既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满足社会就业制度对具有职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又能给新生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及其在整个职业劳动中自我发展的机会,从而对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德国职业教育培训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画廊法、扩展小组法、旋转木马法、搭挡拼图法、记者游戏法等。

3.1画廊法

画廊法是教师准备很多图片。让每位学生从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从图片上联想到主题,每位学生围绕主题阐述选择这张图片的理由。要求每位到前面向大家展示自己选择的图片,并进行阐述。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2扩展小组法

首先教师给定一项工作任务。例如:现在在中国初入职场的人应具备哪些能力?学生第一阶段独立思考(5min),并写出答案;第二阶段是两个人合作(min分钟)讨论得出结论;第三个阶段是4人一组讨论(15min)得出结论.并把讨论后的结论绘制在图纸上,进行表述。

3.3旋转木马法

旋转木马法第一阶段是在一定时间内精读老师提供的文章或材料,并能够向他人复述;第二阶段是将把学生分成内圈和外圈,首先,外圈向内圈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三阶段是外圈向顺(逆)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外圈的人向内圈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四阶段是内外圈向逆(顺)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内圈的人向自己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五阶段把总结观点做成有创造性的海报或学习展板,向他人阐述自己的想法。

3.4搭挡拼图法

搭挡拼图法第一阶段专家搭档把拿到文章A或B文本后,与一名搭档一起研读文章并检验对文章理解,剪下关键词概念卡片,凭借它的帮助为知识传授做准备;第二阶段为拼图搭档A和B相互交换信息,然后使用关键概念来描述来做学习储备。第三个阶段A和B互相复述对方所讲的内容,以做为学习检查。

3.5记者游戏法

记者游戏法是教师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先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扮演记者对另一人提出2~3个问题,另一人回答问题。然后再采访另两个人。把采访3个人共同观点找出来,写在卡片上。

4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4.1画廊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很多植物保护方面图片。如:化学防治方面、物理防治方面、生物防治方面、农业防治方面图片,让每位学生从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如何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学生从图片上联想到主题,每位学生围绕主题阐述选择这张图片的理由。要求每位到前面向大家展示自己选择的图片,并进行阐述。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4.2扩展小组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教师给定一项工作任务。例如:植保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学生第一阶段独立思考(5min),并写出答案;第二阶段是两个人合作(10min)讨论得出结论;第三个阶段是4人一组讨论(15min)得出结论.并把讨论后的结论绘制在图纸上,进行表述。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社会能力。

4.3旋转木马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阶段是在15min内阅读菜青虫发生规律材料,找出繁殖世代、越冬场所、越冬虫态等,并能够向他人复述;第二阶段把学生分成内圈和外圈,首先,外圈向内圈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三阶段是外圈向顺(逆)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外圈的人向内圈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四阶段是内外圈向逆(顺)时针转动1~2人的位置,内圈的人向自己对面的人报告自己所读到的内容。第五阶段把总结观点做成有创造性的海报或学习展板,向他人阐述自己的想法。

4.4搭挡拼图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阶段让学生研读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A)或苹果瘤蚜综合防治方法材料(B)。读完后,与一名搭档一起研读并检验对材料理解,剪下关键词概念卡片,凭借它的帮助为知识传授做准备;第二阶段为拼图搭档A和B相互交换信息,然后使用关键概念来描述来做学习储备。第三个阶段A和B互相复述对方所讲的内容,以做为学习检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5记者游戏法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先两个人合作,讨论蔬菜病虫害防治要点。如:一个人扮演植保技术员,另一人扮演农民。农民对植保技术员询问2~3个问题,植保技术员回答问题。然后再询问另两个人。把询问3个人共同观点找出来,写在卡片上。

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方法。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通过专业知识学习为载体、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温盛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借鉴[j]理论探讨,2010.8

[2]谢康华,兰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大众标准化,2003.3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6

(一)本文的主题

近年来,高职教育异军突起,作为高校招生第五批次,从1998年至2003年,全国高职招生数从43万人增至200万人,在校生数从117万人增至480万人,分别占全国2003年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52.3%和42.3%1。多数人认为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高校扩招政策。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对于个人来说,接受教育既是消费行为也是投资行为,现代主流经济学认为接受教育是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一。既然是投资行为,个人选择高职教育就要考虑成本和收益问题,我国高职院校由于缺少财政支持而收费高昂,同时高职教育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社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前景也不明朗2。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高中毕业生不直接进入劳动市场而选择接受高职教育呢?可见,政策原因并不能解释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全部原因,本文章将从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对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二)文献综述

教育的现代经济学解释始于雅各布•明赛尔(1957),发展于西奥多•舒尔茨(1959、1960、1961)、加里•贝克尔(1962、1964),他们发展并代表了现代经济学关于教育的主流观点之一3,即人力资本观点,认为教育能提高一个的人力资本,因此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国内最早关于教育经济功能的理论探讨始于厉以宁(1984),他在《教育经济学》一书中首次强调智力投资的生产性问题,提出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范先佐(1999)则指出教育能改善人口质量和结构,因而教育对经济的增长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熊春文(2000)则很有新意的强调教育的制度功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证研究始于赵人伟教授和基斯•格里芬1994年的合作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就业时间不变的前提下,1988年国内每增加一年教育的私人收益率为3.8%。王伯庆和恩斯特•斯君多弗(1995)则认为1992年我国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分别为1.8%和3.0%,李雪松和詹姆斯•赫克曼(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6省区大学教育的私人回报率为11%。曲桢森(1999)和靳希斌(1999)将研究重点放在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上,他们认为1952年至1978年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0.7%和20.9%,林容日(2000)认为1982年至1995年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6%。

综上,国内关于教育经济功能的研究主要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国内学者们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其研究结论无论是对于政府及教育部门还是对于私人都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同时他们的结论均从不同侧面支持了人力资本理论。但正如前文所述,高职教育是新生事物,因此国内关于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分析还少有涉及,本文将把高职教育纳入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框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高职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解释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同时为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的理性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高职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一)人力资本模型

从个人角度来看,接受高职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因而可以纳入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框架。那么什么是人力资本呢?现代经济学家中第一个明确界定人力资本是的舒尔茨,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4。而为了方便计量,经济学们家把人力资本定义为一个人未来劳动收入的现值5,并发展出一套人力资本模型进行分析。

(二)我国实际情况分析

上述仅仅是一个理论意义上的模型,下面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我国高中毕业生的正常年龄是19岁,如果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市场,则他将在19至60岁时产生现金流入(假定正常退休年龄为60岁),如果毕业后选择接受高职教育,则他将在19至21岁时支付高职教育的成本,22岁至60岁产生现金流入。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再作如下假设:①受过高职教育者年薪30000元,未受高职教育的人年薪20000元8。②接受高职教育每年直接成本6000元(考虑到全国平均水平),由第一假设可知接受高职教育每年间接成本为20000元。③上述现金流在退休前均保持不变。④贴现率(长期收益率)为3%9。

(三)扩展分析

更进一步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上述模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该模型的成立需要诸多假定条件,因而其对于现实的解释力还要打一些折扣;二是该模型只能考察到个人接受高职教育的货币化成本与收益,而事实上个人接受高职教育时还会产生诸多的非货币化成本与收益。具体来讲,接受高职教育的成本当中还包括被教育经济学家称为心理成本的东西,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喜欢学习。而私人收益中也还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非货币福利得到增加(如公款消费、外出考察),二是工作条件与环境得到改善,三是选择更好的消费、健康与闲暇质量的能力得到提升,四是产生隔代效应,即子女因父母教育水平更高而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发展。当然,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存在着外部性。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社会不但要直接给高职学院提供补贴,还要承担机会成本,即如果不办高职教育则用于高职教育的全部社会资源可用来进行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从社会收益来看,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将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降低失业率和犯罪率,改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率,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会例外。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前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笔者认为,当前高中毕业生在面对直接进入劳动市场或是接受高职教育的选择时,理性的选择是接受高职教育,因为这种选择能从很大程度上提升私人的人力资本。前几年的宏观经济不景气促使投资高职教育的净收益上升,使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选择高职教育的激励增大,这是出现“高职热”的经济动因。同时,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二点对于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很有意义的启示: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7

的绅士文化、劳动观念、人格修养、国家治理和当代价值观。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绅士文化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其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绅士文化自诞生以来,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其在新时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绅士文化的“最后一餐”是一个重要的争议话题。重新审视绅士文化的最后一餐,更合理地弘扬其对当代社会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传统社会,以及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孟,都是对劳动持否定态度的倡导者“[1]27.类似观点最常见的论据来自《论语》”《孟子》中的几个关键对话是《君子重学轻耕》、《樊迟学稼》和《劳心劳力之分》“但是,如果我们逐一深入分析这些对话内容,就会得出与上述观点不同的结论。

反映这个问题的最直接对话是《君子重学轻耕》。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求食物。耕作也不鼓励。学习也不鼓励。君子忧道不忧贫。”[2]从168

的字面意思来看,孔子说“耕作不鼓励。学习也不鼓励。”这意味着“耕田人经常挨饿。学习经常得到回报。”2]168孔子显然鄙视耕田的体力劳动。然而,如果我们在这里看一整段孔子的话,我们会发现,他讨论的重点不是贬低“耕田”而提出“学习”(学习理论经典)。他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强调作为一个绅士,他应该把“蒂芙尼早餐”的职业追求放在《谋食》简单的个人饮食追求上。孔子讨论的最后一个立足点是“君子忧道不忧贫”,它突出了绅士的个性。它应该跳出个人对财富和财富的体验,表现出更广泛的责任感。

的《樊迟学稼》是论语中关于“劳动观”最著名的有争议的对话。

·樊迟,请学习。孔子说:“我不如老农。”请像托儿所一样学习。樊迟说:“我不如老圃。”。孔子说,,“小人哉和樊须一样!上好礼,人们不敢不尊重。如果他们有正义,人们不敢拒绝服从。如果他们有诚信,民莫敢就不需要爱。如果丈夫是这样,四面八方的人都会生孩子。他们怎么能用粮食呢?”[2]同样,从135

的字面意义来看,孔子似乎对“谷物”和“花园”等农业活动没有很高的评价,他甚至用“小人”一词来形容樊迟想要“学稼”。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不是认为“君子”不应该从事低水平的体力劳动吗?但这种解释仍然过于肤浅。结合各个朝代的笔记和对话背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很大的误解。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孔子与樊迟师徒对话的真正原因。他们讨论的中心内容是樊迟关于职业选择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上面的引文可以明显看出,孔子在樊迟离开后发表了很长时间的评论,而且字数远远超过了师生对话中的字数。显然,这一讨论确实反映了硕士生对话的核心内容。可以看出,孔子讨论的重点是解释如何将四方之民与统治者“好礼”、“好义”和“好信”联系起来。这样,他们的老师和门徒讨论的中心内容应该与国家治理有关。换句话说,樊迟的“农场”和“花园”也在国家治理层面讨论,而不是个人职业选择。汉代包咸指出“礼、义”对成德来说,信仰已经足够了。《教民乎》3]524这说明樊迟不仅学习了“家”和“普”的劳动,而且还试图将“家”和“普”作为《教民》的主要措施,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效果实际上是指当时的一种国家治理思想,,”樊迟邀请他向贾璞学习,即研究许行君民与许行君民的联合耕种。行之的研究据说来自神农。虽然他的理论在大师时代并不火热,但樊迟也想到了神农的研究,所以他想学习贾学璞而不是厉民的自立。”[4]22这里更能反映出樊迟真的向孔子请教“君民并耕”的国家治理思想这显然与孔子的“礼义”治国思想有很大的不同,难怪他被孔子无情地拒绝了。特别是,樊迟比孔子年轻36岁,属于孔子弟子的年轻一代。当他跟随孔子学习时,他非常清楚孔子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他不可能轻率地问自己的农业和蔬菜种植的专业问题。

其次,我们还需要理解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小人”这一称谓的具体含义。孔子在这里称樊迟为“小人”。它是否嘲笑甚至轻视樊迟的人格?答案是否定的。宋代大儒朱熹早就指出,“小人叫小人,孟子叫事者也小人”4]135刘宝楠与无逸在清朝合二为一而其他经典记载指出,《小人》的标题是“老农”和“老圃”的职业身份[3]524,这不是一种道德贬值理论。这与孟子的《大人》和《小人》是一致的。朱熹还引用杨士治的理论对《杨氏曰》作了全面的解释:“樊须到圣人之门去问稼圃,但他的野心是坏的,他的话也可以用。当他出来的时候,他可以说什么是错的。何也回答了他的问题。他声称农场质量低劣,但他拒绝了。如果他必须学习,他不能问。他不能使用三隅反矣,所以他不会停下来。如果他出来,他害怕结局,不谈论它。他问这位老农,如果你向太平洋学习,你将失去越来越多的东西。因此,一句话,你会知道你以前说过什么。“[5]135这里的分析非常详细,不仅指出了樊迟的野心偏差,还进一步解释了孔子背后的评价内容。孔子以直接拒绝的态度提醒樊迟的意识形态偏差,然后担心樊迟不明白这一事实,所以他真的去了。”《老农》和《老圃》研究了国家治理的思想。因此,孔子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评论,强调了“礼”、“义”和“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的《劳心劳力之分》来自孟子。这一对话可以说是最著名的关于《劳动》是整个儒家思想中的

《然则》"只能修炼世界,与大人,与坏人为伍,。如果一个人的身体为各种工作做好了准备,那么他将领导世界,引领道路。因此,有人说这不是艰苦的工作就是劳动。勤劳治人,劳动治人。执政者吃人,执政者吃人。蒂芙尼世界早餐。“6]124

从字面上看,孟子不仅把《劳力》称为《小人》,而且还明确认为《劳力》应该是《治于人》和《食人》,用自己的作品。乍一看,他并没有简单地轻视《劳动》但从剥削者的角度证明了工人阶级受压迫的合理性。然而,上述解释也是错误的。在《孟子》中,这种对话来自《滕文公上》。文本显示,这一对话的原因与上述“樊迟学稼”的原因相似。这是一个倡导“君民并耕”的“农学”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滕文公的君主和大臣们都关注此事,而且像陈良和陈水扁这样的儒家学者也听说过此事。陈相也用这一思想游说孟子,促成了孟子与孟子之间的对话。在谈到上述“劳心劳力”之前,孟子对分工有着长期的歧视。

的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说:“冉。”“许子必须织布,然后织衣服?”说:“不,许子衣褐。”“许子冠乎?”说:“皇冠。”说:“奚冠?”说:“冠素。“自织”和“不,苏一智。”说:“许子奚不是自织?”说:“这不利于农业。”他说,“许子是用釜甑爨和铁耕种的吗?”他说:“是的。”“自为之与?”说:“不,用小米很容易改变。”在

,“用小米换机器的人不难培养。和械器一起换小米的人都是辛勤的农民。此外,许子为什么不在他的宫殿里使用它们来修炼呢?何为先后与白公所交易?“子之为什么不烦恼呢?”

说,“百工的事业无法培养和完成。”[6]在上述对话中,孟子使用了“归谬”的方法,并遵循许行的思想和逻辑推理,最终找到了悖论。许行思想主张“君民并耕”坚持治国的君主和大臣必须自己种植粮食,自己种植粮食,自己治理国家。孟子指出,根据这一点,人们应该自己制作衣服和帽子,铁制工具和厨具。许行的弟子回答说,如果这些事情都是自己做的,就会耽误耕种,所以他们通过交换粮食和“百工”获得了这些东西。孟子指出,既然如此,人们就放弃了制陶和制铁的工作来耕种,这并没有对陶和铁造成损害。那么,为什么许行认为放弃农业从事其他工作会损害农业?那里社会上有这么多行业,为什么许行只认为修身最重要?另一方回答说,因为各行各业的事情不能同时完成,也就是说,它认识到分工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孟子说了《劳心劳力之分》,并开始盘问“然则在世界上只能耕耘和工作吗?”。也就是说,既然社会各阶层不可能相互替代,为什么要把治理世界的事情同时与个人耕作联系起来,这显然不符合现实,也违背了许行自己思想理论的逻辑。因此,孟子的论述侧重于从社会分工的角度驳斥许行“君民并耕”思想的错误和疏漏。通过这种方式,强调统治世界的国王和官员不需要亲自修行。他们的任务是集中精力治理国家,粮食由农民提供。农民为国王和官员提供食物没有什么错,就像农民用其他工匠的产品交换食物一样,这属于分工的需要。毫无疑问,这不是对高低贵贱“劳心”和“劳力”的阐述,也不是对任何阶级的特殊辩护。他文中所用的《大人》和《小人》是职业分工的标题,而不是对社会地位和道德人格的评价。综观上述三段

对话,人们之所以产生“绅士文化轻视歧视劳动”的误解,不仅是对经典文本的片面理解,也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混淆。这是把绅士对待劳动的态度和绅士自己主要做的事情混为一谈。一个绅士可以非常重视劳动,但他不一定非得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就好像一个军国主义者对待战争的态度不能与他自己杀死敌人的战斗混为一谈。孙武、韩信等著名军国主义者非常重视战争。他们对战争的战略战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规划,指挥过许多领导人一场经典的胜利之战。但与此同时,他们的个人战斗力非常弱。他们甚至没有亲自杀死一名敌兵。很难想象孙武的士兵会质疑孙武的军事能力。更难以想象的是,士兵们会问孙武如何练习单兵格的杀戮能力,甚至要求孙武在每一场战斗中像士兵一样进攻。如果有这样一个士兵,他一定会被嘲笑为大脑短路。甚至可以说,他已经不适合当兵了。在这方面,我们能称孙武为贬低军事格斗和蔑视士兵人格的军国主义者吗?答案不言而喻。

。就个人而言,绅士文化主张劳动素质是绅士人格的核心要素。在国家治理方面,绅士文化主张劳动生产是国家治理的必要基础。首先,绅士应该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孔子虽为贵族,但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孔子做了许多家务,掌握了许多劳动技能。r

·

问子贡,“环游太平洋,夏洛克·何其多能做到吗?”子贡说,“固天纵是神圣的,它怎么能做到呢?”子文说,“太祖认识我吗?我很贱,所以我能做更多卑鄙的事。有多少绅士?不多。”[2]88

从孔子自我陈述的直接含义来看,

似乎不同意“君子”他已经掌握了太多的劳动技能。但是,仔细阅读孔子的态度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并不感到自卑。身居高位的太子在向子贡提出的问题中明显吹嘘孔子,而孔子对子贡的回答或多或少是自卑的。其主要目的不是贬低自己劳动技能,但要谦虚地强调,他们不是与生俱来的圣人的多能,而他们的多能就是这样的结果努力工作,后天练习。

抛开这种自谦的表现,孔子对他的个人劳动技能非常肯定。

说:“如果你有钱,你可以要求。即使你是鞭子,我也会做。如果你不能要求,你应该做我想做的事。”[2]只要69

遵守道德原则,孔子就非常愿意从事执鞭这样的庸俗劳动。事实上,孔门弟子忠中的许多人都来自平民阶层。诸如仲由、闵子骞、冉耕和曾参都有很强的劳动技能和谋生技能。当孔子和他的弟子去其他国家旅行时,他们经常努力解决生活问题。

第二,君子应锻炼“蒂芙尼早餐”的勤勉品质。对于一个绅士来说,劳动不仅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的技能,也是一种宝贵的勤奋品质。孔子非常重视并高度评价这种品质。

和叶公问孔子子路,子路是错的。孔子说:“如果你不谈论女奚,你也是一个男人。你因愤怒和担忧而忘记吃饭,你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2]71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我又老又快。”。其他人赞扬他的许多优点,但他们不接受。他们只承认勤奋的品质,并将其视为最真实的写照。同样地,他对门徒的评价往往把勤奋作为最高品质之一。

子说:“如果语之微笑但不懒惰,他会回来的。”[2]93

说:“惜乎!我看到了他的进步,但我没有看到他的止也。”在这里,颜回作为孔门最杰出的弟子,受到了孔子不懈怠和不止步的高度赞扬。不仅颜回自身的勤勉品质脱颖而出,孔子也用颜回的品质展示了人民的意愿。

再次强调,一个绅士应该用自己的劳动素质影响力来带动他人的共同发展。孔子重视对君子自身劳动素质的培养,并以身作则,践行这一素质来提高自己影响并驱使他的门徒和其他人一起前进。

子说:“若圣和仁,我怎么敢?如果我不厌倦它,不孜孜不倦地教导人们,可以说云尔已经去世了。”公西华说:“只有徒弟才能学会它。”[2]93

与上述情况类似。面对弟子“圣人”和“仁”的评价坚辞,孔子强调他一贯坚持“不知疲倦地做,不知疲倦地教人”的原则。除了勤奋的内涵外,这里的自我评价突出了通过艰苦教育激励他人的意义。特别是,“为之不厌”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克服教育中平凡而乏味的工作所需要的巨大毅力,这是令人感动和发人深省的。公西华的回答是对这种卓越品质的由衷钦佩。

·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用于政治?”

子说:“屏蔽四恶的尊五美可以用于政治。”

·子张曰说:“何谓五美?”

子说:

的子张曰说:“利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权而不凶”,

说:“利而不费是什么意思?”?如果你选择努力工作,谁会抱怨?如果你要仁爱,你怎么能贪婪呢?绅士不多,不小不大,不敢慢下来,难道这不意味着和平和傲慢吗?你的儿子穿着得体,尊重他的远见,似乎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恐惧。孔子警告子张在政治上治国的重要措施,要求他必须尊重五德。前两项与社会劳动生产密切相关。所谓的“惠而不费”"就是按照人民的利益来造福人民,满足人民的需要需求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费。所谓劳而不怨,就是让人们选择劳动的时间和情况,安排生产劳动,以免引起人们的抱怨。

·孔子说过,“道千乘之国应该尊重、相信、拯救、爱,并让人们有时间。”[2]4

·孔子强调在这里治理中等国家,这与对紫樟的警告完全一致。这里提到的“节用而爱人”措施是惠而不费的具体要求,“使民以时”措施是劳而不怨的具体要求,两者都重视生产劳动。与

和孔子相对宏观的论述相比,孟子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更为详细。孟子经常以劳动生产为基本要求,回应当时许多君主关于治国方略的询问。

启发了梁惠王:

·

“如果不打破农耕季节,就不能吃掉山谷。鱼和海龟不进池塘就不能吃东西。斧头和公斤不能进入山林,因为他们不能使用木材。山谷、鱼和海龟没有食物就不能吃,木头也不能和木头一起使用。这是国王之路的开始。这座五英亩的房子可以种桑树。鸡和豚狗彘的家畜在那个时候不能失去它,70人可以吃肉。如果你不夺取一百亩土地,几个家庭就没有饥矣了。“[6]5

与孔子非常一致。孟子也把农时放在首位,并在阐述人们的劳动和生产安排时对其进行了极大的扩展。他的建议从种植业扩展到渔业、林业、畜牧业和其他领域大农业的几个方面。他还以家庭为单位,根据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规划土地规模和产业布局。他还将此视为国家治理的“王道之始”,这可以从他对劳动生产基本地位的强调中看出。

,他还教滕文公:

“在Tiffany的早餐会上,世界依然平静。洪水淹没了世界。植物和树木被畅茂移走,动物和动物被饲养,五谷没有被攀登。动物和动物都在威胁,兽蹄鸟迹的道路被移交给了中国。姚只担心它,舜被用来治疗它。舜的使节们帮助控制了火势,在益烈山泽焚烧了火势,动物们纷纷逃离。禹疏九河、嘉吉和漯河关注诸海.决汝和韩寒,淮河和泗河被排放,河流被注入。然后中国可以得到一个食也。“[6]124

·孟子在这里的论述尤其值得注意。姚、舜和禹这些的古代圣人值得赞扬,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活动包含着极其强烈的“仁爱”"另一方面,为了救人于水火之中,尧,舜,禹的开山,驱畜,疏浚河流等活动,是极典型的生产劳动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非常肯定,儒家圣人、绅士等模范人物应该具备劳动素养,注重劳动生产的重要内涵。

,它不仅不歧视或轻视劳动,而且从个人、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充分关注劳动水平。理解和把握传统绅士文化中“劳动观”的重要内涵,从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要充分发挥君子人格的美誉度和感染力,我们需要从思想理论层面不断探索君子人格的美好内涵。正确阐释绅士文化所蕴含的劳动内涵,澄清人们长期以来对绅士人格的误解,是本课题的实质所在。一方面,

对绅士文化劳动观的正确理解有助于驱散人们的思想“迷雾”,恢复绅士人格的全貌。如上所述,长期以来,一些人不断地将君子的人格内涵贴上排斥和贬低劳动的标签,导致了大量思想上的“迷雾”,并非肤浅。例如,论语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四体不勤,不分五谷。谁是为夫子”[2]195。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并不完全清楚——它可能是在讽刺孔子,指责子路,或者说话者在嘲笑自己。然而,在积累的“迷雾”思想的误导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不知不觉中被认定为对孔子的评价,并逐渐成为对儒家典型人格的结论性评价,其中包括君子人格。鉴于类似情况,我们有理由说,绅士文化中劳动概念的正确内涵是合理恢复君子人格的完整性。当我们明确了孔子、孟子和其他圣人认可的真正君子的形象后,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似是而非的君子的形象元素——不关心农业的弱势知识分子形象,逃避劳动和身体虚弱,或是统治阶级崇拜自己,远离公众,鄂官伯带等“精英”分子形象。与这些负面形象相反,真正的绅士文化重视劳动,真正的绅士人格热爱劳动。作为一个绅士,他的精神和身体同样强壮,他的活动与劳动大众融为一体,他的理想高度认可生产劳动对社会的贡献。这是一个完整而正直的绅士人格。另一方面,

对绅士文化劳动观念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消除人们的情感“障碍”,释放绅士人格的魅力。正是由于过去绅士文化中对劳动概念的误解,人们在面对绅士人格时有着难以忘怀的情感缺陷——为什么如此美丽的绅士人格歧视劳动?这种情感缺陷已成为情感上的“障碍”,影响了人们对君子人格的完全认同和充分接受。在不了解这个问题的情况下,当老师和长辈告诉青少年“君子”的个性时,他们往往会遇到信心不足的障碍——他们无法回答一个绅士是否热爱工作的问题。更有甚者,一些青少年甚至开始追逐和追随“君子”的个性,但方向不对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鄙视劳动。那些走得太远的人也可能会用“君子不事稼穑”等错误的说法作为借口,成为“挡箭牌”,他们喜欢休闲,讨厌工作。相应地,我们说,澄清绅士文化中劳动观念的正确内涵,将进一步打磨“君子”人格的光辉形象,充分释放绅士人格的光辉魅力。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向大家解释绅士文化的正确劳动观,人们最终会明白,一个轻视和歧视劳动的“君子”是一个不完整的绅士,是一个扭曲的“君子”。这种“君子”的形象严重违背了中华优秀民族精神中“创造”和“奋斗”的品质,而不是一种训练形象。相反,重视和热爱劳动正是绅士人格魅力的基础。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歌功颂德。事实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地回答中华绅士文化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君子”人格本身容纳的是工人而不是统治者,绅士文化本身重视劳动而不是歧视劳动——“君子”被孔子全面解读的范畴可以培育数千年,日益受到全体中国人的喜爱,并茁壮成长为一种宏大的绅士文化。

。首先,

对绅士文化劳动观的全面理解将有助于于增强增强当代社会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吸引力。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君子”人格经历了中国历史的长期渗透,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经典人格。长期以来,绅士性格中的温柔、礼貌、坦坦荡荡等美丽元素已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追求和向往。那么,当我们把热爱劳动的品质添加到绅士人格的内涵中时,自然可以利用人们对绅士人格的原始认知效应,相对较快地提高人们对《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等劳动教育要素的认知、接受和实践“劳动幸福尤其是青少年。可以说,以君子人格推进劳动教育,在影响范围、形象美、引导示范等方面,将充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

对绅士文化劳动观的深刻阐述有助于于丰富对当代社会劳动教育的文化传承。过去,我国社会青年劳动教育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存在文化传承薄弱的问题。很多时候,当提到“蒂芙尼早餐”时,文化视野相对狭窄——只将其与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和农民联系起来,而对其他因素关注不够。那么,当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君子”人格中“劳动”的内涵时,我们就会有更深的理解论《劳动》的文化内涵。这样,real science“Tiffany’s早餐应突出劳动作为高尚、先进甚至优雅人格的组成部分。“劳动”不仅意味着努力工作,而且意味着人格的完善和完善。相反,轻视、憎恨和拒绝劳动,坚持与劳动隔离的人格,无论打扮得多么光鲜,粉饰得多么华丽,都是一种病态、丑陋的人格形象。在这种劳动教育下,我们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改变特别是青少年,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劳动》的思想认识。最后,

对绅士文化劳动观的合理运用,符合现代社会育人的潮流,有助于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对此,毛泽东同志早年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曾写过"体育之研究",详细论述了青少年精神教育与体育教育并重的问题,严厉驳斥了君子只讲精神的谬论,,“也有人说精神和身体是不完整的。使用思想的人向身体道歉。大多数体格强壮的人缺少于思。这个理论也是错误的。这指的是野心和行为软弱的人,所以他们不都是绅士。”[7]257虽然他在本文中没有涉及劳动教育,但他提倡“君子”,他也直接向孔子解释了这个问题孔子于七十二年去世,从未听说过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佳。释迦传教并在很高的年龄去世。邪恶的苏不幸死得不公。摩诃末日,左持古拉西奇右手持利剑,一辈子施加压力。他们是古代所谓的圣人,也是最伟大的思想家。[7]257他将孔子、释迦牟尼、摩诃末和其他主要文明的圣人并列,特别强调他们既重视深邃的思想,又重视强壮的身体,这也可以成为真正完整的君子人格的典范。随后,本文还提出了“君子人格”的经典理论《文明》是它的精神,野蛮是它的体质”[7]257,这也是指导青年劳动教育的一句至理名言。对此也非常重视。他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美育,培养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我们应该在学生中弘扬工作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提倡和尊重工作,理解劳动最光荣关于工作是最高的、最伟大的、最美丽的真理,并在他们长大后能够努力、诚实和创造性地工作。”[8]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和人文素养”和“弘扬劳动精神”在这里强调的是对毛泽东“文明、文明的精神和野蛮身体”概念的一种发展。我们通过绅士文化中的劳动观念来推动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将“文质彬彬”的形象与“勤奋劳动”的内容有机结合,是这一综合教育思想的实践。

总结说,中华优秀的传统绅士文化具有注重劳动、从根本上强调生产的合理内涵,其绅士人格包含着注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劳动》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代社会,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和梳理绅士文化劳动观念的宝贵财富,进一步澄清过去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误解和偏见。这既是促进传统绅士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当代社会劳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必要措施。

[1]郑银凤。《90后》大学生劳动观念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6.

[2]杨伯峻论语翻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Qing]刘宝楠。高流水指出《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

·[4]。北京: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

[5][宋]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

[6]杨伯峻的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大学,2005年。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8

一、社会经济发展及分析模型的基础:生产力结构及要素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以国家为经济体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的产出量,即如何增加国民生产总量,又如何分配的一种理论学说。经济增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斯密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不仅最先论述资本经济增长取决于国民劳动的总生产物对该国人数的比例,并且论述了可以用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给每个国民。李嘉图更是直接把研究重点从生产转移到分配领域,认为社会总产品是土地、资本、劳动三者结合的产物,而国民收入可分解为地租、利润和工资,并且认为利润是国民收入中扣除地租和工资后的余额。

马克思扬弃斯密与李嘉图,将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概括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 及其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和本质构成,阻碍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即阻碍或促进经济增长。

20世纪50年代 资本主义 国家再生产矛盾加深,经济周期极不稳定,而 社会主义 国家的相继出现, 民族 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克服再生产中的矛盾,探讨资本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凯恩斯 总结 罗斯福新政编制宏观经济增长理论,50年代中期新古典学派理论提出,代表人物为英国的米德和美国的索洛,他们批评哈罗德、多马理论提出自己的模型;80年代以罗默、卢卡斯、斯科特为代表,期间罗宾逊夫人的理论较有价值,认为工资相应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才能消除商品销售的困难刺激发展。新古典学派理论代表人物认为劳动与资本可以互相替代;而现代新古典学派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原因是技术进步不快,主张扩大 投资 加速技术进步。

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再研究,可以清楚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基本没有脱离社会经济实际并且触及到基础和核心问题及内涵,局限是就经济而经济;二是发展脉络基本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热点,如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其理论的反映便是科技因素由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三是每一时期的理论都有一定可参考的价值,但是都不全面完整且存在片面性;四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即 哲学 分析方法和出发点存在伪科学性。总体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没有突破古典学派范畴,仅就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超越马克思的视野。

2.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也就是从整个大的社会经济着眼而从具体领域着手,即从生产力构成、生产关系构成、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建立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既然是基本而不是全要素,就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提炼丰富;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关系要素对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也不断变化,因此在模型中的重要程度也就随变化调整。

生产力要素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劳动对象、 教育 和科学技术。劳动力是人从事劳动的能力,资本为过去劳动的积累,劳动对象即土地等资源,教育是劳动力生存的必要 成本 和社会需要,科技是人类劳动经验的总结、 传播 和应用。公式可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

由公式也可以深刻理解为什么邓小平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效率、增加劳动对象产出、为教育提供先导。因此公式可另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科技k(劳动力l1•科技k+资本z1/资本z2•科技k+劳动对象d•科技k)

公式中劳动力l1为在业劳动力,劳动力l2为后备劳动力。资本z1为产业资本或称实体资本,资本z2为金 融资 本或称货币资本,产业资本与 金融 资本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美国引发的全球性 金融危机 既是产业结构问题,更直接原因是金融资本泛滥的问题。

国际经济 相互交融的当代社会经济中,作为生产力及基本五要素都受到国际经济的整体或单方面的深刻影响。因此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

金融危机仅仅是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美国又是全球经济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贸易依存度越高受到的影响越大,美元储备越多受到的影响越大。

3.劳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至今争论不止,马克思学派理论深刻揭示出劳动力作为核心要素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揭示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质、作用和方式,证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无非是科学技术即劳动经验的不断积累丰富,且明确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提高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型显示劳动力是社会经济的核心和直接因素,劳动力与资本、劳动对象结合直接形成生产力,而随着科技对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对象的渗透,劳动力素质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资本(生产工具)效率提升、劳动对象更趋于深加工而富含劳动量。

劳动力l1的素质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是三要素的基础和现实动力,劳动力l2与 教育 结合是为持续的 社会 经济 发展培植后备劳动力。而资本不过是过去劳动未被消费的积累转化,现实劳动对象也无不包含劳动。因此说劳动力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并且是核心要素,离开劳动力及其劳动一切所谓生产和价值创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不存在。

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实际就是 人力 资本的不断积累,是通过人力资本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劳动力l1素质的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中,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力l2与教育结合培植后备劳动力中的家庭起着决定作用,但后备劳动力的培养不仅是家庭问题更社会义务。

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归根结底是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和使用质量。劳动力使用质量即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表现是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是说社会经济发展如果说是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函数,不如说是现实劳动力、过去劳动积累(资本和资源)、劳动创新(科技)、劳动技能转化(教育)的投入函数。

4.资本及其积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依据不同理解学术上建立起众多研究模型,但又基本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只有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模型克服表面化和片面性,深刻揭示出资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资本的实质和作用,证明人类社会无非是物质和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劳动经验的积累,且明确指出资本 投资 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资本的实质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未被消费而用于再生产的劳动成果的积累,资本直接表现为能够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载体”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即人类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资本的“表现”为以货币为代表的金 融资 本即资本z1和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实物资本即资本z2; 金融 资本进一步衍生出虚拟资本,而实物资本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产业行业实体资本。实物资本即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人类劳动转化,如厂房 建筑 、机器设备、 运输 工具等设施或工具。

资本由现实形态演绎出虚拟形态后,虚拟资本时而膨胀时而萎缩,而实体资本则相对稳定。从质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的相互作用关系既表现为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又表现为恶性互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社会危机。从量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相互作用中存在停滞、扩张和泡沫等相互影响关系。把握虚、实资本的本质和相互影响关系规律,以实体资本为核心利用虚拟资本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经济在封闭的情况下法币只要相对体现过去已经完成的产品和劳务成果的量,就能保持一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如果加入 债务 成分就有产生膨胀的可能性。膨胀会掩盖实体资本问题,借新债还旧债似乎不成问题,但是,当泡沫破灭被抵押的股票、房地产等抵押品出现大幅缩水, 银行 则连本带息都无法收回。

5.劳动对象d即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基础的位置,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建立科学的分析理论,并用以 指导 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生产对象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先开发什么后开发什么、以什么资源及能源为常轨以什么为替代都必须有章程,都必须上升到 法律 政策的高度;利用中,循环经济是一种良性的利用理念和模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原则是减量、再利用,重点是清洁生产、节约和开发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技的支撑,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型转变。

6.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大力提高教育j的水平程度,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因此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使科技和 管理 方式的创新具有坚实的人才和大众基础。

7.科技k在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促进作用,在当代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对于如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现实性。科技进步推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科学科技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愈来愈大。科技进步产生新的生产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完善产品设计,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质量更高的产品。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归根结底都是科技进步推动的结果,新兴生产部门的出现和建立也源于科技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使传统经济萎缩,使新科技为基础的产业迅速发展,从而改变原有经济结构的格局,引起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科技密集型发展,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累进产生整个社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转型,而这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因素中最为显著的是体现在科技引进模仿及劳动者的边干边学;之后,研究开发部门的新设计、新发明推动生产科技的进步,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大,但是研发与生产企业仍然脱节;目前通过体制改革科技部门与生产企业越来越融合。

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模型表述及制度作用

1.生产关系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核心是社会分配关系,其社会表现形式是经济制度。经济关系及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经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强制性影响经常摧毁原有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体系,使其陷入矛盾并为新的经济关系及制度开辟途径。进而经济的再发展又需要稳定持续的秩序,没有相对稳定的秩序,在混乱的社会中经济不可能发展。

发达国家理论家把重点放在研究资本、土地与劳动的分配关系上,但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人,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获得新财富的比重高,劳动力获取的就低。发达国家理论家的结论是资本与土地获得新财富比重高再投资就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高。却避而不谈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直接表现为社会需求的有效性,分配关系不当有效需求就不足,社会经济过程就产生波动及危机,甚至产生社会动荡。分配关系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需求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上述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 国际经济 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系数s

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直接反映,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经济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关系及制度至少是基本经济经济制度就相对稳定。存在经济利益差别的商品经济社会决定的阶级、阶层社会中,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统治阶级、阶层意识的表现。然而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一旦确立,伴随发生的是人类的制度化的过程,否则将引发或激烈或温和的反抗或消极对待。

现代 市场 经济是一种经济关系用制度准则规范的经济,没有一系列旨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制度规范则市场经济无法运转。经济活动的主体家庭、企业和政府,都在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下选择经济活动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和利益。制度约束和保障下,家庭可以自由选择经济手段来实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可以选择一切经营方式来实现企业利润目标最大化和长期发展;政府也必须依据制度行使其经济职权。

2.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主体是个彼此联系、相互制约、错综复杂的统一体,需要制度规范。基本经济关系需要制度确认调整;经济主体关系需要制度明确保护;经济主体的行为需要制度规范。经济制度调整的是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关系,即人和由人组成的经济组织在从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中所形成的利益关系。马克思学派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脱离经济关系的生产力及发展,生产关系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初期是斯密所描述的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是市场机制调节信号准确,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客观归属明确。但是

目前, 社会 阶层分析的依据主要是各个阶层对 经济 资源、组织资源和 文化 资源的占有情况。依此社会可划分为:社会 管理 者阶层、资本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主阶层、专业技术阶层、办事员阶层、个体阶层、 工商 劳动者阶层、 农业 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阶层等。

上层 建筑 中的党派 政治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执政党及政府是廉政还是腐败、是有才能还是无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而政党的 民主 程度又直接决定政党及其控制的政府的廉政与勤政程度。

思想文化在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在上层建筑结构中具有特殊作用及功能,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广泛渗透并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各领域,并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而思想文化产品又直接成为生产力作用下的可交换的劳动成果。思想文化与政治组织相融合表现出先进性,与社会结构相融合表现出 民族 性,与制度 法律 相融合表现出规范性;与大众相融合表现为出广泛性,与资本相融合表现出产业性,与自然资源相融合表现出生态性,与 教育 融合表现出基础性,与科技融合表现出形式性;与各国文化融合表现出扬弃性,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还具有 历史 性。 马克思主义 政党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需要拥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以此有效地凝聚党员、动员人民,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潮流。因此,就要不失时机地制定思想文化发展策略,解放和发展思想文化生产力,繁荣思想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

四、社会经济意识、与社会经济存在互动关系及其模型反映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辨证理念曾在 哲学 社会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曾被简单僵化 地理 解为社会政党政治的存在,阶级分歧的存在;而社会意识仅仅被理解为对社会政党政治存在的反映,被理解为对阶级分歧存在的反映。这就不能完整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存在及其基本内涵,也就不可能完整科学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解决社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社会存在不仅包含社会政治存在,还包括社会经济存在、 社会文化 存在等,并且现代社会起基础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存在;社会意识也不仅是包含社会政治意识,还包括社会经济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并且现代社会中起基础作用的意识是社会经济意识。社会经济意识能动地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并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政治和文化存在;而社会政治和文化意识也间接的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

发达国家理论家提出的社会经济分析模型中“ 心理 ”要素占据重要位置,其论述往往给人唯心主义的感受。当然,意识的简单加总并不能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影响,意识只有形成社会性的、起主导性作用的社会意识才会有效的作用于社会经济存在,才会有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将社会经济意识概念引入社会经济“存在”分析模型,将“完整”的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 国际经济 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国际社会影响gh}•社会经济意识y

实际上,影响社会经济的任何因素都根本不可能用 数学 方法、甚至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精确计算或表述,建立社会经济分析模型只是个相对规范表述,无法精确到企业收入- 成本 =利润的程度。如自然 环境 因素中对社会经济影响最直接的是能源,包括石油、水、天然气和煤等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等替代能源,而能源又是生产或劳动对象中的基础原 材料 ,那么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影响究竟多大,无法计算。

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分析模型的价值在于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具体化,在于运用科学的即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9

一、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体系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的。但是,主张发展教育以提高人口素质并将这方面投入费用称为资本的论述在经济学历史长河中早已有之。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不同素质的人提供的生产力也不同,提出了进行必要的资本投入提高人口素质的思想。可见,配第已经有了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对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首次进行较为系统分析的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他认为,劳动生产力水平取决于人们的劳动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而这些又是教育和培训的直接结果,并且明确地把人的才能和在教育上的费用看作是人力资本。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把资本具体分为: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他把人的才智和体力都称为精神资本,实际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也对人力资本问题作了较为重要的论述。他认为,资本主要由知识构成,知识是最有力的生产动力,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对人的才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马歇尔之后,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舒尔茨、贝克尔等著名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别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完整的资本概念应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前者体现在物质产品上,后者则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且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与此同时,舒尔茨把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分为五种形式:医疗和保健;就业前的正规教育;就业后发生的在职培训;各种成人教育,多见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个人和家庭适应就业形式变化所发生的迁移。另外,贝克尔把人力资本理论引入家庭经济分析,把很多家庭行为看成与人力资本有关,从而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对人力资本尤其是对农村人力投资及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重视不够,最终导致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高,以至于最终影响并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因而,加快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快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舒尔茨说过:“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物是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在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可见,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投资是极其重要的。

二是加快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又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

三是加快人力资本投资是我国农村脱贫致富的需要。我国大多数落后地区的贫困是双重的,即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相交织、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相伴随,引起贫困的主要问题是劳动者素质低下。国家虽然每年都拿出不少资金扶持这些地区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本积累,人力缺乏、管理水平低下,投资的效益很差,有些项目甚至连成本都难以收回。

四是加快人力资本投资,还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知识和智力密集型,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劳动密集型农业经济中,生产本身对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并不很高。而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生产对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则越来越高。因此,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就必须时刻抓住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积累,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总之,人力资本的高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与农户收入有关,而且决定着生产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向。

三、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人力资本存量少。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总体特征就是低,大量低素质人口积淀在农村。根据国家农业调查队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将近5.6亿,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4.01%,小学程度的占42.15%,初中程度的占38.04%,高中程度的占5.07%,而大专及大专以上仅占0.16%。到200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还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11.9%,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6%。总体而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03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仅相当于初中水平,而1975年日本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1.7年,比我国2003年的水平还要高出4年多。低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不仅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在劳动力市场中产生结构性矛盾,影响劳动力的转移。与其他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由投资方式产生的。改革开放以后,投资主体尽管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化,但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认识上仍没有彻底根除资本是物质财富的观念,因而在现实中也就很难把农村人力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放在它应有的位置上加以重视。

人力资本的结构层次不明显,劳动力的使用方向趋同。人力投资取决于教育投资,因而人力资本的结构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由教育的投资结构所决定。在我国,国家、集体,尤其是农户这一教育的最终受益主体,往往把有限的教育资金主要用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上,职业技术教育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的投资数量更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对高质量人力资本的需要。因而致使绝大多数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都处在较低水平上,加上相当一部分只受过小学或初中阶段教育的农民,在后来的务农生涯中使用文化知识的机会减少,又没有自学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缺乏自学成才的激励机制。因此,若干年后就逐渐地沦落到了半文盲,甚至文盲的队伍中去,以至于在农村出现了体力型人力资本大量过剩、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严重短缺的局面。农村人力资本绝大部分处在体力型这个层次上,因而其就业方向也就只能局限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部门。由此可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四、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思路

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实现,要改变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严重不足的现状,只有大力开展人力资本投资。根据舒尔茨的分析,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用于教育和培训的支出、用于保健的支出、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及制度完善的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可以转化为知识的存量,从而提高人口的知识、智力和技术水平。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主渠道,因而世界各国都把加强基础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农村的基础教育仍然较为薄弱,在不发达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青壮年文盲依然存在。这种状况与提高国民素质和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以便为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做好战略准备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必须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同时,还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的基础教育为高等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生源,但是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工作的却为数不多。农村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有超前意识,要针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来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办学形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使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能为当地推广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

2、构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成了向非农行业输送人才的基地。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走出农村,农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干部和行政管理干部。因此,只有构建农村的成人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专门人才,才能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农村的成人教育应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及型的,其内容包括一些文化常识、农业技术、实用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型的,主要是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较为系统的农业现代化所需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目前,很多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应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把闲置的教育资源与推动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

前言

体育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才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1.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2]教育与科学.

[3]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矗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练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2.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职业学校应该把体育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必须明确体育素质教育的特点,使体育素质教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11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1-59-5

The Regional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f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Research based on CGSS 2013

Duan Sifan Lu Huix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usines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440100)

Abstract:This paper usedthe data of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2013,by Mincer equationand OLS regression methods,found that gender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have obvious influences on 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we shoul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strengthen the marketization degree of labor market,and reduce social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Keywords:Rate of return to education;Gender differences;Regional differences

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而关注教育收益率的变化可以判断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和经济转型的趋势。对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性别差异的研究,有利于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评价,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这对增加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说十分重要[1]。

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来估计我国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和性别差异。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在性别差异上,男性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这与以往一般研究的结果不同,本文将分析此现象的原因。在地区上,西部教育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东部,中部最低。本文还研究了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在地区上的分布,西部东部均是男性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在中部男性略低于女性。

1 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受到不少学者的共同关注,目前也不乏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

在研究地区差异方面,例如魏新、邱黎强(1998)得出中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最高,东部和西部的结果相近;李实、丁赛(2003)则提出教育收益率地区差异存在但不明显,东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低;孙志军(2004)的文献综述提到总体认为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不低于东部地区;王海港等(2007)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数据,用分层线性模型估计,得出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城市之间,省间差异不显著;而李实等(2013)针对农民工群体,指出他们的教育收益率的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体现了教育收益率地区差异的趋势[2]。

在研究性别差异方面,大多数的学者研究表明女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3]。例如赖德胜(1998)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收入分配与改革课题组对收入分配的调查结果,研究性别差异引起的教育收益率偏低的原因;高梦滔、张颖(2007)则提出性别差异导致的教育收益率在行业分布中的差别,低收入行业中女性高于男性,高收入行业则相反;钱文荣、卢海阳(2012)针对农民工的调查,对比CHIP数据,得出只有在较高教育水平上,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才显著。这反映了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在行业、教育程度上的分布。

目前针对地区和性别差异的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一,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关注其他变量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如家庭背景、工作单位性质等,关注地区或性别差异的研究较少,而目前经济发展放缓,趋势有所改变,此问题有必要关注。其次,关于地区的研究,更多学者集中于城乡间差异、城镇间差异,或者省份间差异,对于大区域的研究的介绍较少,且存在争议[4]。其三,关于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缺乏对大地理区域分布的研究。其四,针对性别差异,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女性收益率高于男性,但仍有少部分研究如侯风云(2005)、陈良等(2002)得出的结论与此相反,对这种情况的研究较少[5]。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一是研究了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在地区上的分布;二是分析社会整体的教育收益率的地区、性别差异,有别于以往较多的关于城镇居民的研究;三是发现男性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收益率,与一般研究不同,并对其进行分析。

2 数据描述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CGSS2013项目调查是一项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抽样调查项目,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抽样调查。此次调查数据共包含11 438个样本。本文在对关键变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剔除了数据缺失的被访问者,最终收集到了3 961个居民样本用于实证分析,其中男性样本1 906个,女性样本2 055个。这3 961个样本分布在各个省份及年龄段,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2 变量说明

在构建经典明瑟方程时,调查问卷中“您个人去年全年的总收入是多少”一题用来反映个人收入Y。“您目前的最高教育程度”一题反映的是受教育水平,在之后的模型构建中通过对其赋值,可以用来表示受教育年限S。“从您第一份非农工作到您目前的工作,您一共工作了多少年?”一题可以表示工作年限或工作经验EXP。接下来,为了探讨性别以及地区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我们在经典明瑟方程中加入了“性别”以及“地区”变量。“性别”变量按男、女进行分类;“地区”变量依据问卷中所填的居住地,将各个省份依据东中西部划分标准,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类别。

2.3 变量的统计描述

从表1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男性的收入均值为44 386.23元,女性的收入均值为34 259.64元,收入差异较大。据表1中的数据进行推断,首先,男性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8.1年,而女性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2.42年,这可能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之一;男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18年,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61年,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小于女性,但收入较高,这可能是因为性别歧视造成的在工作中岗位和收入的不同。并且可以依此推测,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可能高于女性,这个问题将在第四部分的计量分析中进行探讨。

从表1还可以看出,无论是总体,还是男性、女性,东部地区的平均收入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可见,我国的教育和收入在地区上存在较大差异和不平等。

3 基本模型及计量分析结果

3.1 模型构建

我们采用明瑟方程来对教育收益率进行估计。所用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3.1.1 经典明瑟方程

lnY=β1+β2S+β3EXP+β4EXP2+ε (1)

模型(1)为经典明瑟方程,Y代表个人收入,lnY为工资收入的自然对数,S代表受教育年限,EXP代表工作年限(工作经验),EXP2为工作经验年数的平方,用以反映工作经验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ε代表随机误差项。β2为教育收益率,代表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年为受教育者所带来的收入的提高的比例。

3.1.2 加入其他变量

lnY=β1+β2S+β3EXP+β4EXP2+aD*S+bF+ε (2)

在经典明瑟方程中加入其他可能影响收入的因素。变量D为虚拟变量,用来测量性别对教育收益的影响,对“女性”赋值为1,对“男性”赋值为0。由于考虑的是性别对教育收益率产生的影响,是为了改变直线的斜率,故采用与受教育年限的交叉项形式,即将D*S加入到模型中。变量F为虚拟变量,用来测量地区对教育收益的影响,将其按照西部、中部、东部 依次赋值为0、1、2,变量值越大,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3.2 计量结果分析

3.2.1 经典明瑟方程――模型(1)

首先我们对经典明瑟方程模型(1)进行OLS估计,得到教育与工作经验对收入及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表2给出了回归结果:

表2 模型(1)估计结果

注:(1)括号内为t统计量。(2)***、**和*分别表示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上述表2中,受教育年限S的系数β2,即教育收益率为11.1%,说明针对全国人民,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级,带来的收入的提高的比例约为11.1%,且估计结果十分显著,说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确实对收入带来不小的影响。工作经验EXP同样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工作经验对收入同样产生影响。

接下来我们对男性和女性样本分别用经典明瑟方程进行回归,表3给出了回归结果:

表3 对性别分别回归的模型(1)估计结果

注:(1)括号内为t统计量。(2)***、**和*分别表示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上述表3中反映了性别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估计出来的男性教育收益率为11.6%,女性教育收益率为11.0%,男性教育收益率略高于女性,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而在工作经验上,女性的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大于男性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可能是女性工作年限对能力以及岗位的提升影响更大,女性需要通过工作时间来积累经验和能力,而男性可能在更短时间内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

然后我们对西部、中部、东部分别进行回归,表4给出了回归结果:

表4 对地区分别回归的模型(1)估计结果

注:(1)括号内为t统计量。(2)***、**和*分别表示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上述表4反映的是地区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估计出来的西部教育收益率约为11.9%,中部约为6.5%,东部约为10.4%。西部的收益率高于中部和东部,中部最低,之后我们将分析可能造成该结果的原因。

上述表5反映的是分地区、分性别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同之前的结果一样,无论是男性女性,西部教育收益率最高,中部最低;在各地区内,西部东部均是男性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在中部男性略低于女性。

3.2.2 加入其他变量――模型(2)

接下来,在扩展的模型中,为了简化计算,直观起见,我们将性别作为一项交叉项,当样本为男性时,D=0,β2表示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当样本为女性时,D=1,(β2+β4)表示女性的教育收益率,我们可以看到此时β4表示着男女教育收益率之间的差异。我们还考虑到在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除了教育年限、工作经验作为影响居民收入和教育收益率的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居民收入和教育收益率,比如东中西部的地区因素,因此加入变量F,将西、中、东部分别赋值为0、1、2,表示着一种发展水平的高低,从回归的结果便可以看出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影响。

我们对加入其他变量的模型(2)进行OLS估计,得到地区差异对收入及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表4给出了回归结果:

表6 加入地区变量的模型(2)估计结果

注:(1)括号内为t统计量。(2)***、**和*分别表示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上述表6反映了性别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地区对收入的影响。

由受教育年限S的系数β2为0.119,D*S的系数a为-0.034可知,男性的教育收益率大约为11.9%,女性的教育收益率大约为8.5%,男性教育收益率略高于女性,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虽然模型(1)对男性女性分别进行回归已可看出教育收益率存在差别,但通过交互项的t检验便可以判断这个差别的确是显著的。由地区变量F的系数b为0.23可知,随着地区由西部向中部、东部过渡,人们的收入有所提高,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地区的差异确实会对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加入变量前后R2都不大,拟合优度有待提高,但是加入后模型(2)的R2明显高于模型(1),拟合优度有所提高,说明性别和地区变量确实会对收入产生影响,将它们加入模型是有一定依据的。

4 结论及原因分析

针对性别与地区差异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问题,本研究通过选取样本、构建明瑟方程模型并进行OLS回归分析,发现如下结论,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推断。首先,在性别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上,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样本研究基础上,男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女性。针对全国而言,男性的教育收益率为11.6%,女性的教育收益率为11%;在分地区的条件下,男性教育收益率也一般高于女性,中部地区稍有特殊,男性的教育收益率比女性低0.4%,但差别也较小。这个结论同国内外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有所矛盾,大多数的研究都发现女性的教育收益率普遍高于男性,但为何我们会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呢?我们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推断与分析:

第一,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我们选取的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的数据,样本容量大、覆盖面较广且较为权威。但我们在剔除了数据缺失访问者,对样本进行一定的筛选后,样本数量有了大幅的减少,有可能会造成样本数量较少、涉及范围有所变窄有所局限的情况。

第二,该样本收集了3 961户居民数据,其中,城镇样本2 292个,农村样本1 669个,农村样本所占比例为42.15%,比例较大。在以往的许多研究中,对性别教育收益率的差异研究很多是基于城镇居民的样本而言的(如陈良,鞠高升,2004;刘泽云,2008),较少或没有考虑加入农村样本对其的影响。而在侯风云(2004)和赵力涛(2006)对中国农村的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中,都发现农村男性的教育收益率普遍高于女性,可能正是因为农村样本比例较大,因此会出现男性教育收益率稍高于女性,差异却不是非常明显的结果。

关于农村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近年来农村地区的非农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而农村地区教育对男性非农就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女性,对于男性,每增加一年的教育,非农就业的机会――与仍然从事农业相比――增加了29.4%,而对于女性则为8.8%;且非农就业机会在两性之间的分配不平等,尽管非农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加男女非农就业的可能性,但男性获益更多(赵力涛,2006)[6]。联系现实的情况,这其实不难理解,许多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首先使男性接受教育,并且加之劳动力的考虑,非农就业机会会更多地提供给男性而非同等受教育水平的女性。再者,农村以农户为单位的劳动分工模式仍然存在,女性通常留守家中照顾家务,或从事一些工资相对较低的工作,而男性通常外出进入薪酬较高的工作岗位以贴补家用。

从表1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到,该样本中的男性平均工作年限长于女性,且在计量分析中发现女性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高于男性(可能是因为女性需要通过工作时间来积累经验和能力,而男性可能在更短时间内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因此样本中女性的工作年限短且影响大可能造成了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从而使得教育收益率较低。

第一,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工作性别歧视的问题。由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到,样本中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男性,但平均收入却低于男性,工作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一定是此结果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劳动力市场上存在“职业及职位歧视”(Ehrenberg and Smith,2000),是指雇主有时会故意将与男性雇员具有相同教育水平和生产潜力的女性雇员安排在较低工资报酬的职位上,且在晋升时的机会较少[7]。这种现象将会反映在男性与女性的收入差异以及教育收益率的差异上,相同的受教育水平,或受教育年限相同的提高下,造成了收入以及收益率变化的不同。

第二,在地区差异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上,西部、中部、东部的教育收益率为11.9%、6.5%、10.4%,呈现西部高于东部,中部最低的情况,在分性别的情况下,同样如此。这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有所差别,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推断与分析:一是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所选取的样本数相对较少,各地区样本比例不一致,都可能造成结果不够准确严谨的情况。二是制度因素和生产技术条件。由于各地区的生产技术条件不同,对劳动力的主要需求也不同,这也会引起不同地区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报酬不一,导致教育收益率的差异。三是教育收益率是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所带来的收入的比例的增加,是一个相对的衡量标准,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有研究表明,对于教育欠发达的地区,接受的教育年限越多,他们就越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化作人力资本(洪金珠,2008)[8]。中部地区人口过多,就业机会相对变少,大量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无法进入较好的工作岗位。东部地区虽然同样存在着大量劳动力,但东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同的教育水平和工作岗位可以得到更高的收入[9]。

5 政策建议

5.1 结合教育收益率地区差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确保对经济相对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一方面要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发展西部的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高校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设立相关的科研机构,增加西部的高教育水平劳动力[10]。

5.2 加强西部的技术更新发展和市场转型改革

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较高,但劳动力以农村劳动力为主,仅仅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不足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要求不高,优质劳动力的黏性不足,往往会使高教育水平劳动力流出。只有加快技术更新发展和市场转型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吸纳优质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和市场的相互作用下增加对经济的贡献。

5.3 加强劳动力市场流动,减少劳动力市场分割

目前,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足,人力资本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应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减少人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如特定的制度。给劳动者提供保障,建立和完善对企业性别歧视的赔偿、惩罚措施,尽量避免性别歧视[11]。采取激励措施,尽量平衡地区间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加快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

5.4 宣传男女平等,摒弃落后陈旧思想

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应该保障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保障女性获得的教育投资,增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女性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价值提升意识,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J].社会科学,2003(6).

[2] 陈良.鞠高升.教育明瑟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3] 刘泽云.女性教育收益率为何高于男性――基于工资性别歧视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8(2).

[4] 高梦滔,张颖.教育收益率、行业与工资的性别差异: 基于西部三个城市的经验研究[J].南方经济,2007(9).

[5] 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6] 赵力涛.中国农村的教育收益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7] 魏巍,岳昌君.性别工资差异研究[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6(3).

[8] 洪金珠.东中西部农村教育收入收益的分析与比较[J].现代经济,2008(8).

[9] 王海港,李实,刘京军.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研究[J].经济研究,2007(8).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述范文12

关键词: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德育教育;意义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促进大批城乡劳动者进城打工,为了更好的获取就业机会,大部分城乡劳动者都开始选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但为了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开展德育教育非常必要,而且这一举措对提升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特点

第一,城乡劳动者从事的职业各种各样,有些是农民,工人,还有些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这些人员身份、职业都有一定的差异,都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而选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便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获得工资待遇更好的工作;第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年龄差距比较大,有些学员可能是刚刚初中毕业,还未成年,有些可能年过半百,已经成为爷爷、奶奶;第三,这些人员难以集中起来上课。因为城乡劳动者从事的职业各种各样,有些需要白天上班,有些需要晚上上班,有些甚至白天、晚上都不休息,随时随地要处理各项工作,这些人员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所以要将这些城乡劳动者集中起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比较有难度,可想而知培训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也并不简单。无论是培训者,还是被培训者可能会认为时间有限,要抓紧一切时间开展技能培训,而进行德育教育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没有必要,这也是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者中德育教育开展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2 在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城乡劳动者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以及县城,由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对自身存在的德育问题可能并不了解,而这对未来的就业发展则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某些城乡劳动者不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而被雇主解雇,还有些城乡劳动者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对于隐私并不看重,时常会犯了雇主的忌讳,由此失去工作。总之,在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中开展德育教育很有必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明我国的城乡劳动者德育素质低下,只是由于生活成长的环境不同,对很多方面的道德认知与城市居民不同,这就容易出现误会,影响就业。再加之,有些城乡劳动者心浮气躁,不肯踏实做事,容易做出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情,由于对法律不甚了解,即便作出了违法事情也不自知,最终失去了自由。因此在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中开展德育教育很有必要,这能够提升城乡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也能够避免一些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同时对提升我国国民的综合道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职业教育只有将德育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同时具备足以指导技术应用和解决技术问题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的人才,在培养学员的同时又能促进教师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方面的综合发展,才能真正适应培训机构的特殊性,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

3 在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1 内容

3.1.1 注重职业道德培训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党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它是对广大群众的基本要求。在职业教育中,必须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的发展、荣辱、得失、融于社会和民族发展的大潮中。告诫学员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3.1.2 注重人格培养

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调查活动,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形式和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城乡劳动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主题内容,有计划地进行系列主题调查活动,引导城乡劳动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并激发城乡劳动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倡学习科学知识,艰苦创业,勤奋工作。提高学员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

3.2 方法

由于城乡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若使用非常正规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未必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而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案例讲述来告知城乡劳动者一定的道理,既具有真实性,也能够让培训者立即明白道理。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于道德方面的视频,然后交由城乡劳动培训人员进行讨论,最终教师总结经验,这样能够让培训者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在选择案例时,必须结合城乡劳动者的特点,因为城乡劳动者年龄差距比较大,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如果是一些法律方面的案例,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电视法制频道播放的一些案例。另外城乡劳动培训者难以集中时间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终端等方式进行教学,发送一些案例给培训者会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条件,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该教学手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它集幻灯片、录音、电影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于一体,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城乡劳动者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中开展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这种意义体现在不同方面,宏观上讲有利于我国全体劳动者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的提升,微观上讲也能够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率。因此,希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可以将开展德育教育上升到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闫艳丽.浅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4(8).

[2]李红斌.自主德育:构建学校德育教育新机制[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

[3]陈凤.浅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