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

时间:2023-06-27 17:58:44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1

关键词: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策略;工业控制;家用电气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等进行有效利用,各项技术不断改进和升级,为人们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便利。在这样的背景下,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出现并逐渐受到重视。在具体应用中,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将管理、资源、活动开展、学习等进行系统与科学处理,不仅节约成本,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对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和系统进行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技能。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应用任务繁杂,内容众多,在对该项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如果技术利用方式不足,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导致嵌入式计算机技术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为弥补这种缺陷与不足,应该结合数字化建设的背景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点,有效利用各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也为各项活动开展创造条件。

1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概念与组成

嵌入式计算机是技术发展和进步的结果,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也发挥重要作用。

1.1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概念。嵌入式计算机属于针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专用计算机,它以应用为中心,采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并完善硬件和软件配置,健全完善系统功能,促进计算机更好运营。同时,通过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缩小体积,降低能耗,节约计算机系统的运营成本,促进该技术更好发挥作用。此外,嵌入式计算机属于寄宿型结构,不能独立运营和发挥作用,而是嵌入主系统,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促进系统运营和发挥作用。

1.2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组成。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中,为促进技术的综合性能提升,为各项工作提供便捷服务,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应用以下几项关键技术。(1)JSP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能支持Web上的动态页面输出,是基于JavaServlet及Java体系的开发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中,在该技术的支持下,能开发出先进、安全、动态的跨平台网站,也为创建显示动态生成内容的网页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提高网页制作速度,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与其他语言相比,JSP能将页面内容生成和显示分离,组件可以重复利用,并降低系统开发难度。与ASP技术相比,JSP具有简易性、独立性、有效性、兼容性、可重用性等特征,能更好为技术运用和系统服务,因而设计时采用该项技术。JSP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向客户端发出请求,由服务器进行转换和编译,对出现的请求进行有效处理。如果文件被修改,服务器根据设置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编译,并将编译结果存储。当Servlet处理后,调用JSPDestroy()方法结束它的生命周期,由垃圾回收器回收。(2)JavaBean技术。指的是一段Java小程序,利用Java语言编写组件,由属性、事件、方法组成,每个JavaBean能实现一个特定功能,对其进行组合还能快速生成新的应用程序,有利于增强代码的重用性。此外,JavaBean还能实现一次性编写,可在任何地方执行和重用,方便用户使用,对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具有积极作用。(3)JDBC技术。指的是Java数据库连接技术,由Java语言编写的接口和类组成,可用于执行SQL语句,也为数据库开发提供标准的应用程序接口。实际数据库开发工作中,单独采用Java语言也能完成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编写。系统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中,JDBC技术的主要作用包括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向数据库发送SQL语句、对数据库返回的结果进行处理。同时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方便的将SQL语句传送至数据库,不需要编写一个程序再访问一个数据库,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便利数据库开发的各项工作。同时所编写的程序能在任何支持Java的平台上运行,增强其适用性,为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创造便利。(4)SQLServer数据库。该技术支持大量数据存储和查询,为用户使用信息提供友好亲切的界面,对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其主要特点体现为:设计性能高、系统管理先进、事物处理功能强大,能有效保障数据完整,提供强大的数据复制和管理功能,为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用户和开发人员提供优秀的数据平台。同时该技术还能用于更新数据和提取数据等操作,在数据库管理工作中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系统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提高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特点

目前虽然重视嵌入式技术应用,建立管理系统,但数据库开发不足,计算机数量少,分布零散,未能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也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并且一些地方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经费投入不足,设备和系统更新缓慢,开放时间比较固定和单一,难以满足应用需要。一些地方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固定,管理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也难以为技术的应用和学习创造便利。为弥补这种缺陷与不足,结合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需要,把握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特点,设计完善的技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也为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

2.1嵌入对象广泛。嵌入式技术具有显著特点,拥有广泛的嵌入对象是其中之一。在微电子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前提下,几乎系统和设备可以利用嵌入式技术,在嵌入式技术的支持下,健全系统功能,推动系统性能完善,满足人们需要。例如,将嵌入式技术应用到洗衣机中,促进洗衣机综合性能发挥,实现全自动控制,提升洗衣机工作效率。

2.2嵌入形式多样。系统不同,对嵌入式技术的要求不一样,因而嵌入形式也存在差异,从而更好适应工作需要。

2.3嵌入功能专一。嵌入式计算机是专用计算机,功能专一,服务目标明确。可以根据需要采用该项技术,完善系统功能设置,降低运营成本。

2.4嵌入性能实时。实时性是嵌入式技术的显著特点,对满足人们需要,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具有积极作用。在嵌入式技术支持下,当某项命令后,系统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2.5嵌入结构可靠。嵌入式计算机隐藏在计算机内部,隐蔽性强,用户很难与嵌入式系统直接接触,运行后用户也难以直接对其进行控制。这样有利于确保结构可靠,促进系统功能的全面发挥。

3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策略

对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来说,为促进其得到有效利用,设计合理的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它能提高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技能。为人们参与实践锻炼创造良好条件,是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场所,有利于提高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理论知识应用水平。要注重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加大投入,创新管理,让应用时间有保障,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比较强,对技术研究和发展也有一定帮助作用。其次,要丰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内容。加强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系统建设工作,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改变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中枯燥无味的形式。结合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目标开展调查,丰富内容,激发兴趣,有利于激发热情。再次,要善于促进嵌入式计算机技术资源优化整合。建立完善的技术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融合技术资源,根据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目标和人才培养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为学习和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最后,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提高管理水平,为人们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措施。通过合理设置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不同的工作模块,为人们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便利,方便管理员的管理工作,便于技术应用活动开展,完成工作任务,也有利于更好学习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而促进技术水平提升,让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得到更好应用。

3.1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策略。在工业领域,利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对设备进行控制,可以确保设备性能稳定,结构可靠,促进工作效率提升。例如,嵌入式工控机对运营的温度和空间要求苛刻,嵌入式技术满足这种需要,实现对温度和空间运营的控制,保证设备更好运营和发挥作用。

3.2在家用电气领域的应用策略。例如,在数字化电视、冰箱、空调、自动洗衣机等,都有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分布。例如,空调自动调温功能和睡眠功能,都由嵌入式系统控制,能为人们营造舒适的氛围,并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提高家用电气使用效率。

3.3在军用工业领域的应用策略。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在军事工业的控制、导航、测绘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导弹导航、火箭控制、卫星远程控制、坦克控制等,都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3.4在网络系统领域的应用策略。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满足网络系统管理需要,其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下面以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为例,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1)人员信息管理。该模块主要为管理员开展人员管理提供便利,具体管理过程中,管理员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教师、管理员的信息,掌握这些信息的基本情况,满足管理工作需要。(2)设备信息管理。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工作中,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管理水平和管理工作效率,对其它功能模块作用的发挥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该信息表格能了解实验室的标识、名称、地点、面积、建设日期等,从而更为全面的掌握实验室的基本信息。主要作用是管理计算机设备的基本情况,掌握其数量状况,通过该系统获取实验室计算机设备具体数量。同时该模块还登记新购进计算机设备,仔细填写设备信息,为信息查询和设备管理提供数据支撑。(3)计算机系统管理。学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由系统审核,完成登录工作,并根据配置的权限开展各项操作。系统总体采用E-R图,E-R图又称为实体-联系图,提供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描述概念模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应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结合系统管理目标,考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全面分析系统的功能流程。完善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对系统工作流程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深化对系统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室管理E-R图以实验室、管理员、设备为中心,能明确管理的内容,为提高管理效率创造条件。分别以教师、学生、实验为中心,合理安排各项工作流程,明确工作内容,有利于管理员、教师、学生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4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创新发展,嵌入式计算机呈现新的发展趋势。4.1推动芯片技术的发展。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计算机中央处理器芯片不断升级和发展,能够缩小计算机体积,减少设备能耗,提高计算机的续航时间。4.2促进嵌入式系统发展。嵌入式系统发展,让计算机形态得到改变,朝着小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有力的推动计算机发展与创新。此外,嵌入式技术还推动计算机结构转变,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的概念。结束语总之,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具有自身显著特点,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对方便人们生活,提高计算机系统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综合性能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结合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和用户需求,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为目的,分析了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并展望了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还要善于把握关键技术措施,确保运行环境合理,就保障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安全运行,避免技术应用受到侵害或攻击采取安全保障措施,进而为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其作用发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秦宇.试论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及其发展应用[J].河北企业,2016(9),185-186.

[2]余学敏,宋巍.嵌入式训练教学保障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5(2),67-72.

[3]李文.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初探[J].电子测试,2014(6),105-107

[4]吴贤.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1),138-139.

[5]刘煜.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应用要点初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5),182.

[6]李宁,朱小海.嵌入式计算机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11),25-26.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2

[摘 要]目前,全国高职院校陆续增开嵌入式相关专业,对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开发与研讨各有特色。本文针对《Linux应用开发》这门嵌入式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做出了一些研讨,进一步将项目教学法融入到嵌入式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以项目为载体,利用任务驱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关键词]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 嵌入式Linux ARM

引言:嵌入式Linux是应用最广泛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之一,而ARM处理是嵌入式开发中所占较大分额的处理器产品。基于ARM与Linux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是目前市场嵌入式产品主流开发模式,嵌入式专业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是课程的建设,而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发一种合理的、配套的教学方法对于一门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行业调研,提供有力依据

利用近半年时间,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吉林省内电信、医疗、汽车、安全、工业控制和消费类等行业的20家生产企业进行调研。最终确定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Linux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Linux的基本操作及系统应用、Linux下C语言编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开发技术。使学生具备嵌入式程序员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

通过调研还发现,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知识传授最大化转化为能力培养,最有效的途径是实施项目教学法。采取任务驱动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由“为什么要我学习”,转变成“我要学习”。

二、确定研究方向及内容,明确目标

经过多方论证,确定我校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主要面向消费类电子、通信、工业控制、计算机与电子技术、IT 、军工等领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设计助理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系统功能测试工程师与嵌入式系统实施与维护员岗位群,培养具备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设计、开发嵌入式系统上层应用软件,完成嵌入式系统测试与维护的开发、产品测试、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确定《Linux开发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1)素质培养

1.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政治素质、人文与科学素质;

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探索改革精神:尽量培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

4.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技能培养

1.掌握ARM技术,了解ARM920T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编程模型、指令系统及开发环境,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嵌入式处理器结构(ARM架构为主),异常处理、系统控制过程、存储处理、ARM内部资源、各种I/O接口;

2.掌握Linux系统内核的剪裁和配置、文件系统的构建、开发板的使用、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调试;

3.掌握Linux系统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技术,能够独立在Linux操作系统上开发各种驱动程序;

《Linux应用开发》是嵌入式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嵌入式系统开中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嵌入式产品开发的核心步骤之一,因此,开发一种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深入理解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用下面结构图来表示:

项目教学法的载体,是项目,一个项目又可以划分多个任务;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教师需将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打散,分散到各个项目中,再重新装载到每个工作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任务的同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变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为主导,教师在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给予以指导性建议的辅帮助,让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以发挥。am h明,可以用下面结构图天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3

1、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国内领先企业;

2、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惊人;

3、市场潜力巨大;

4、三大竞争优势无可比拟。

公司是专业从事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双软认定企业、中关村信用联盟星级会员、国家军用标准GJB9001A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单位、航天一院合格供应商。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71.89%

公司主要致力于提供面向国防军工的嵌入式系统测试产品、嵌入式信息安全产品和嵌入式行业智能移动终端产品。2011年收入占比分别为51.66%、45.50%、2.84%。基于积极的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公司2009-2011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69.59%和71.89%,经营业绩实现了高速成长。公司近三年的平均综合毛利率较为稳定地保持在33%左右。2011年,嵌入式系统测试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收入1.5亿元,占总收入的52%;信息安全产品业务收入1.4亿元,占总收入的46%。

市场市场规模将达到150 亿元

随着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如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大飞机等)技术复杂性逐渐提高,针对国防军工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测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嵌入式系统测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2010 年我国嵌入式系统测试市场容量约为70 亿元。未来几年,由于大飞机等国家重点项目测试与量产装备的需求加大,我国嵌入式系统测试市场仍将快速增长,预计2013 年我国嵌入式系统测试市场规模将达到150 亿元。信息安全领域中的USBKEY市场将随着国内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的普及快速增长。预计到2014年,中国USBKEY安全芯片市场销量将达到9627.1万颗,销售额达到12.66亿元。而我国行业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长,预计到2013年,市场规模超过20亿元。

三大竞争优势夯实未来增长之路

公司竞争优势主要涵盖:1)技术国内领先;公司拥有众多专有技术及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产品全部为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已将核心技术转化为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2)军工资质齐全;公司自成立初期即涉足军工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测试业务,凭借多年的技术储备及积累的丰富行业经验,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2000 年开始,公司与载人航天工程的参与单位开展了战略合作,为航天、航空、中电、军队等行业提供基于特定总线(如CAN、1553B、ARINC429、AFDX 等)的测试平台和设备,公司的测试服务也从仅对嵌入式软件进行测试升级到了对整个嵌入式系统进行测试。3)管理团队稳定。经过多年的持续经营,公司已建立起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团结合作的先进管理团队。管理团队在过去十年里共同服务于本公司,立足于嵌入式行业发展,合作时间长、相互认同度高、沟通成本低、团队和谐稳定。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4

关键词:卓越计划;CDIO;嵌入式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4-0028-03

一、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已达到高等教育总规模1 /3以上,跃居世界第一[1]。然而,我国培养的工程人才在质量上与国外高校相比仍然相差甚远。据麦肯锡季刊载文[2]指出,我国仅仅只有10%的工科毕业生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

为了实现在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2010 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3]。东华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3年开始实施“卓越计划”试点班,通过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采用成熟CDIO工程教育理念实现培养目标,系统改革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管理模式。本文是在东华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基础上,通过实施CDIO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

二、课程反思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主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如何上好这门课,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一直是一个难题。尽管本学院一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教学内容由原来的ARM7体系结构更新到Cortex-M3体系结构,并自主开发了STM32 实验教学平台。笔者根据多年从事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经验,认为传统的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 理论课时多,实验课时少。以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理论学时38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在如此有限的实验学时内,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锻炼。

2) 实验类型单一,每次实验往往只是对单个知识点训练,导致学生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设计和开发完整嵌入式系统的能力弱。

3) 经典教材缺乏,因为各个学校采用的实验教学平台不同,很多时候选用的教材难以与现有平台配套。

4) 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双师型人才匮乏。

5) 评价方式单一,仅仅依靠实验报告及试卷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缺乏实践及应用能力的考量。

传统的教学体系和考核方式严重地束缚了工程人才质量的提高,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三、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全称为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作),该教育模式是由 MIT 等世界名校在2000年提出并推广的工程教育理念,在中国最早由汕头大学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工程教育领域[4],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在上百所高校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CDIO教育模式以真实世界的产品从构思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将理论、实践和创新融为一体,解决工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5],以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合格工程人才为最终目标,CDIO 工程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卓越计划”人才培养需求不谋而合。在嵌入式系统设计教学中引入 CDIO 的工程教育理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系统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从而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四、构建基于“卓越计划”和CDIO 的课程教学体系

笔者依托东华理工大学教改课题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改革研究和实践,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卓越计划”系统框架的指导下,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倡导在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的同时,实施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3+1”新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o予学生更多参与实际工程的机会,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贴近市场和企业的需求。通过将嵌入式系统课程内容和CDIO的工程理念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为目的,提出了如图1所示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1.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名师出高徒,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人力资源基础,其中CDIO 标准中第九条明确指出:必须采取行动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6],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7]。虽然担任本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师通过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积累了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但与“卓越计划”的需要仍然存在差距。为了保证CDIO模式在嵌入式系统教学中顺利有效实施,东华理工大学机电学院主要采取如下三大措施来建设具有工程项目研发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1)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兼职导师。为了保证课程内与市场行业工程项目需求紧密结合,院里与电子36所、杭州三维通信有限公司、江苏盛泰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设嵌入式系统实习基地,并从这些公司聘请了近二十位兼职导师,主要参与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果评价和学生实习毕业论文指导。

(2)加大现有教师再培养,学院先后资助两位教师到深圳信盈达电子有限公司完成嵌入式课程培训,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教师嵌入式知识结构,引进了市场培训机构嵌入式项目培训经验。

(3)鼓励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程经验,通过多渠道来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核心思想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围绕理论实践一体化CDIO教育理念,设计了以下三个模块:嵌入式项目案例库、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教学方法模块,如图2所示,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嵌入式领域专业人才。

(1)嵌入式项目案例库建设,从合作企业、教师科研项目和平时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筛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样板加入嵌入式项目案例库,这样做有两个优点,一方面可以为教学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一些可模仿对象,在设计嵌入式产品的时候可以借鉴这些样板。到目前为止我们积累了无线点菜机、MP3播放器、数据相框、远程视频监控等数十个案例。

(2)嵌入式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到数/模电、微机原理、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等多学科知识,采用CDIO项目化教学可以将零散知识以项目实现为主线连贯起来。如选用点菜机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可将该系统分为若干子模块:最小系统模块、输入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输出显示模块等,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项目管理等相关教学知识点融入到各模块实现的过程中。

(3)本课程采用课前自主式、课中巩固式和课后提升式教学策略。教师根据所选教学项目案例分解教学知识点,为单个知识点录制微课视频和准备实验样例及参考资料,并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课前自主式完成课前任务并给出反馈信息;课中教师主要对重点及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问题组织讨论,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课后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实现并扩展课程项目相关模块功能。

3.教学项目实施过程设计

基于CDIO进行教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教学内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蓝本,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整个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团队内协作、团队间协作加竞争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由学生完成一次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全过程[8],教师在每个阶段给予反馈和评价来促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持续改进。要求学生以文档形式来对各阶段工作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文档撰写和知识归纳总结能力。

4.多元化评价体系

针对传统单一评价模式的弊端,我们采用“过程”和“结果”两方面相结合的多元化学习评价机制。在教学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采用持续性评价体系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对团队及项目的贡献、课前子任务的完成情况、文档撰写质量、项目创新性、面对面答辩和课堂表现等做出综合评价得分。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等多方面的因素,激励和引导学习者提高学习兴趣[9]。学生在本课程结束后将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和学生问卷调查来完成对本门课程效果评价,最后根据评价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系统。

五、结语

在“卓越计划”的框架指导下,借鉴成熟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过引入校企深度联合培养机制,采用多元化考核机制,构建一种基于“卓越计划”和CDIO 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弥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项目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全过程,大大激发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工程设计的兴趣,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系统构建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经过近2年的实施也产生了一些优秀的成果,其中包括在全国电子设计赛及江西省电子类相关竞赛中获奖20余次,提交专利申请两项,学生发表期刊论文两篇,这些成果有力的证实了我专业基于CDIO 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教学系统构建,教学视频及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项目案例的选取及教学内容优化,按照行业需求和企业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与其他专业课有机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嵌入式教学体系,通过改革和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合格工程类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志义.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44-47.

[2] 查建中. 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1) .

[3]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11]1号文.

[4] 顾佩华, 沈民奋, 李升平, et al. 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5] 郭玲. “翻转课堂+CDIO”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6, 15(2):26-31.

[6]吕惠芳. CDIO 工程模式的实施要素分析[J]. 价值工程, 2014(31):285-287.

[7]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7-20.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5

关键词:工作嵌入;结构模型;问卷

一、 引言

一个组织中,中高端人才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如何使中高端人才的能力、技能和知识以及心理需要嵌入到组织网络之中,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能,是组织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问题不仅涉及到其个人的工作、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协助人才嵌入到组织、工作环境之中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增值、促进企业管理效能的提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构建适合我国组织的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的结构模型,为组织制定嵌入策略、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保持体系提供依据。

二、 方法介绍

本研究首先根据国内外有关工作嵌入的文献分析和对工作嵌入概念的界定,同时对中高端人才的范围进行界定,确定访谈提纲和对象范围,然后在访谈的基础上搜集有关工作嵌入内容的项目,以形成工作嵌入内容问卷,接着,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探索我国组织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内容结构,最后通过验证性研究方法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本研究对工作嵌入的操作性定义:工作嵌入代表个体与工作的嵌入程度,用于解释个体为什么留在组织中一系列关系情境。中高端人才是指对于组织而言,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三、 问卷编制过程

1. 查阅文献资料。查阅、分析文献资料的最初目的是掌握国内外有关工作嵌入的研究状况。在明确了要对我国企业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进行研究的主题之后,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出了要确定一个可操作性的工作嵌入概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收集有关反映我国组织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内容的具体条目。

2. 深度访谈。为了探究企业中国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到底包含哪些内容,研究者先后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六名人士(包括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有工作经验的高学历技术人才)和三名有着实际工作经验的管理学博士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时间跨度一般为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

访谈过程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对国内外工作嵌入的有关界定进行综合,把本研究总结的工作嵌入概念呈现给被访谈者。第二,与访谈对象对所呈现的概念进行讨论,让被访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言,列举有关自己及其同事继续留在本单位工作的原因。第三,考虑到工作嵌入概念的非情感性特点,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根据被试的回答进行了即时深入地追问,从而深入了解工作嵌入的情况。

3. 开放式问卷。开放式问卷是收集条目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企业中高端人才开放式问卷调查的题目是:

①您认为在您的现实生活中哪些因素与您的工作相关?

②您认为影响您和您的同事选择留在本单位继续工作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上述两个题目,我们要求调查对象尽可能写出其想法。对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共获得306个反应项目,把所获得反应项目中的一些重复项目进行合并,而后经过内容分析和专家评价,再结合文献研究,研究者初步编制了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内容问卷,共计54个项目。采用李克特六级计分法,每题由1分(完全符合)到6分(完全不符合)。

4. 预试。预试在广州、深圳、芜湖、浙江的18个企业中进行的,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回收效率为67%。利用包含54个项目的入预试问卷,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

经过第一步的项目分析和相关分析检验,预试54个项目的区分度指标均为良好,都具有鉴别度。第二步,对预试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数据的KMO值为0.884,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1431.000,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接下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转轴方法为正交方差极大法进行,删除因素共同度低、因素负荷多以及多重负荷的项目。经过多次不断的探索,得出比较稳定的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问卷的四因素结构,并最终确定包含19个项目,每个因素分布4-5个项目,方差解释率达68.351%。

四、 结果与分析

1. 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内容结构模型的探索。运用预试研究得到的包含19个项目的四因素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问卷,在我国组织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比较大规模的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本次研究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郑州、杭州、北京、武汉等城市的多家企业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27份,有效回收率为65.4%。

研究样本的KMO值为0.858,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2 259.195,自由度为120。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因子转轴法为正交方差极大法。经过项目分析,最后删除了3个项目,剩下16个项目。最后对这16个项目再一次进行因素分析,获得的统计结果与预试结果一样同为四因素结构。具体项目的负荷见表1。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结合Mitchell等人的初始文献资料和各因素所包含的项目,对各因素命名如下:

因素一:工作匹配。主要内容包括:我目前的岗位工作有助于实现我的理想、具有挑战性、有利于我的特长得发挥、有利于我工作技能的提高。

因素二:工作牺牲。主要内容包括:我换工作会影响我生活的稳定性、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教育、会影响爱人的工作发展、会对我的社会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因素三:组织联系。主要内容包括:我目前所在公司的福利比较优厚、硬件配置好、行业地位高、工作环境很好。

因素四:环境联系。主要内容包括:我适合所在地区的人文环境、我所在地方的治安良好、交通条件好、我适合这里的气候。

从这四个因素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他们基本上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工作嵌入的不同构面。同时,本研究结果发现,这四因素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关系,这表明他们反映的工作嵌入这个同一主题,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2. 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内容结构模型的验证。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就认定潜在变量的因素结构还不够,这就需要运用另外一批样本来验证分析工作嵌入四因素模型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本次调查的对象依然面向全国,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为67.17%。采用正式调查确定的16个项目的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内容问卷。统计软件为Amos17.0。

(1)模型验证。由于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获得了四因素模型,所以研究者有理由假设,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内容结构的最优模型就是一个四因素模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403个有效样本数据的观察值与构想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如图1所示的完全标准化解,以及拟合指标如表4所示。

(2)竞争模型的比较。结构方程模型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在于通过比较多个模型之间的优劣,以确定最佳的匹配模型。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时,得到内容结构中的四因子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也就是说,这四个因子有可能形成单因子结构。由于工作匹配和工作牺牲的内容涉及到工作本身问题,可以将这两个因子合并一起,与组织联系和环境联系维度构成三因子结构模型。同时由于人才的工作匹配、工作牺牲和的内容都涉及到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而组织联系和环境联系是工作本身之外的问题,因此,工作匹配和工作牺牲这两个维度有可能属于一个维度,而组织联系和环境联系可能属于一个维度,这样就够成了二因子结构模型。

四种结构模型的具体拟合指标见表4。从表中可以得出,四因子模型的各项指标均到了理想水平,通过比较只有四因子模型是比较理想的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内容模型。

3. 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结构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和效度是判断一个问卷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学的测量要求,该问卷才有可靠和具有应用价值的。

(1)信度分析。李克特量表法中常通过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a”系数来检验信度。本研究中四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4、0.808、0.791和0.783,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也达到了0.861,因此本测量具有良好的信度。

(2)效度分析。

①结构效度。根据前面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问卷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同时四维度成果具有清晰的结构,也是最佳的模型。因此证明本研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信度。

其次,对研究的问卷中各个项目与项目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进行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每个维度四个项目与各自维度之间的相关均达到0.01水平的显著。说明用于测量四个维度的四个分量表的内部同质性程度较高,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结构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②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运用SEM来评价聚合效度的标准是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必须达到显著,且路径系数必须大于0.4,方向指向必须一致。区分效度是指不同的潜变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要求各个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否显著低于1。从图1可见,中高端人才工作嵌入问卷的各项指标均满足标准,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

五、 结论

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结构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工作匹配、工作牺牲、组织联系和社区联系。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结构量表信度、效度良好,能够用来测量组织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再验证问卷的信效度,并且有必要以此为基础针对组织中高端人才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做更加深入具体和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6

[关键词]嵌入式 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需求 工商管理

[作者简介]马晓芸(1983- ),女,陕西子洲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浙江 诸暨 3118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浙江省独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编号:ZZB09014)、2013年度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及效果分析”(项目批准号:绍市教高[2013]115号)和2012年度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天目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TMZD1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30-02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及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为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如何培养出新形势下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管理人才,对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先进行相应的社会需求分析。课题组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为77%,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深入访谈,揭示出了各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些需求特点。

1.总体需求意愿较强,需求规模仍然较大。调查显示,90%的单位在未来几年都会有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招聘计划。其中,招聘人数需求量较大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类:经营管理类岗位、营销管理类岗位、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等。

2.强调基本专业技能,注重实践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更愿意招聘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相应专业技能的人才,对于应届毕业生也更倾向于聘用有实习经历者。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目前用人单位在接收了工商管理应届毕业生后,首先会安排毕业生在基础领域内的相关岗位进行锻炼,经过1~3年的培训,毕业生们大多已具备了实施该领域实践的基本经验,才会被委以管理职位。因此,若学生在学校就能具备实践应用能力,会极大地缩短其职业发展时间,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

3.注重综合管理能力,强化综合素质提升。用人单位表示,他们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期望是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性,能将理论联系实际。用人单位一般会先安排毕业生从事一些较为基本的工作,等积累了一定工作和管理经验后,才会安排其到管理岗位上工作。这就意味着,更高层次的诸如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及创新能力可通过日后的工作来培养和发展,因此,用人单位关注的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综合素质提升的潜力。

4.关注职业操守,强调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前景,用人单位基于员工稳定性及员工素质提升等角度,在招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时,必然非常注重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被调查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影响员工个人发展的因素除了专业技能外,是否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是否具备抗压、抗打击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较差,上岗后缺乏吃苦精神、心理素质较低、承压能力较弱。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实践教学比例仍然偏低。在现行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偏多,实践与实训课程偏少的问题。就目前我院的情况来说,除了一些专业课程的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上机学习、实验课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外,专门的或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只有为期2周的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和为期6周的毕业综合实习,致使毕业生难以获得日后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2.专业课程内容更新不够。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旨在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做到专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与时俱进,符合当前的时代特征。然而,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大多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仍然采用多年前的版本或直接沿用本部的做法,较少涉及本学科的前沿性内容,也缺乏对新方法、新工具的应用。再加上教师自身缺乏实际管理经验,不能及时更新专业前沿知识和运用当前热点案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独立学院也需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

3.实践教学资源仍显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独立学院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资金来源有限,大大制约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和建设。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工商管理专业实习课程在实习场所的选择上,往往是由实习指导老师通过私人关系联系或者到校本部借用。因此,实习的规范要求、期望目标、后期考核等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出实习的真正作用。而且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缺乏一定的校企合作、校企互动机制,没有做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学生的实践机会十分有限。

4.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偏弱。据课题组对学生的访问调查,我院仍有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应有的主动性,过多依赖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没有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意识,缺乏应有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显然,如何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从应试学习模式转换到自主学习模式是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嵌入式”人才培养的界定

“嵌入式”人才培养理念来源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思路。由于这种新型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专门性、集成性、系统性及嵌入性的特征,后被教育学学者引入到人才培养中。所谓“嵌入式”人才培养就是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可用的资源,将更多的实践应用嵌入到传统的理论教学里。这使得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得以密切结合,并将现实中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连续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按照“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理念,我们设计了“细分模块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四年连续嵌入”的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新思路,以期进一步满足地方经济对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增强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细分模块教学。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面向的是基层经营管理岗位,学生多在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就业,因此“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细分不同的模块,实施分模块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要分别构建生产运营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中小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这八个模块的教学计划,并将每一个模块的具体课程融入学生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同时,给不同的模块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特长及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

2.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的最终检验者是用人单位,因此,“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用人单位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现需要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学生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能为企业储备未来所需要的合适的人才。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应贯穿始终。

3.搭建实践平台。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否得到提升是评价“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实践平台,因此,我院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来搭建实践平台。我们可在现有的经管类综合实验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组建一些专业实验室,并通过局域网将这些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搭建一个完善而实用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过程。

4.四年连续嵌入。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分阶段、分过程地将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嵌入到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去。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大一:引导。主要让学生了解专业情况,合理选择知识模块。第一学年,由于学生刚入大学,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教学以参观企业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及流程。各个模块的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合理选择知识模块。

大二:参与。主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参与各种学科竞赛。第二学年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辅以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一方面,利用第二、三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模拟实验室训练,并参加一定的学科竞赛;另一方面,借助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为主体解决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问题。

大三:提升。主要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进行生产实践学习。第三学年是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学生不仅要按层次、按模块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利用校外实践平台深入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另外,鼓励学生积极获取所选模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大四:深化。主要让学生深化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第四学年通过实习综合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转化。学生可以一学期在校内学习,另一学期在企业实践。一方面,学生可以把在企业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回学校进行理论上的解读,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可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总之,“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对脱节的现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又星.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9).

[2]高向丽.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知识经济,2011(22).

[3]蒋翠珍,杨斌清.“嵌入式”培养模式在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1(6).

[4]罗华,何建洪.基于需求的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5]濮珍贞,刘芳,孙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7

关键词: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自主学习

嵌入式系统指的是构成更大的系统或设备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制造、国防、交通、通讯、消费和娱乐等领域。据统计,每年所制造的绝大部分微处理器(超过99%)被用于各种嵌入式应用中[1]。正是由于其重要性,嵌入式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在搜索引擎Google中以Embedded Systems作为关键字,可以找出超过一千六百万个的相关网页。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它软件开发相比,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在需求、设计、测试、维护以至于商业模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对物理尺寸、产品成本、实时性、可靠性、开发周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由于这样一些特殊性,使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不能简单地照搬一般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传统上,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主要来自过程控制和信号处理等几个嵌入式应用领域。这些专业开设有相应的基于单板机、单片机或信号处理芯片的嵌入式计算课程,但很多课程内容仅局限于对口的应用领域。在教学安排中,与嵌入式系统相关的内容大多分散在为数众多相关课程中。近年来,一些国内外高等院校开始着手将嵌入式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主题来设计课程体系。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者分析了美国本科教育中嵌入式应用的课程,认为,对于嵌入式系统教学至关重要的是要包含相当比例的具有实际动手训练的内容,嵌入式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应用一样,应随时间而演变[2]。一些研究者认为当前学术界未能将IT行业中变化的需求有机地集成到嵌入式系统的教育之中,应当消除工业界对毕业生技能要求与大学课程安排中的差异[3]。在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时,通过实验及综合项目的设置为学生引入嵌入式系统设计时所需的软硬件知识[4-5]。

1997年,IEEE和ACM组成联合指导委员会,将软件工程推动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并为软件工程的教育提供指导[6]。在2004年形成的SEEK04文件中,就对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做出了相应的指导。作为系统应用专业之一,嵌入式和实时系统包含了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语言和工具、时序问题和硬件验证等内容。其他相关知识还包括分散在航空与车辆专业、工业过程控制专业、小型及移动平台专业中的一些课程。但是,这一指导较为抽象,提供了不同环境和需求下的很多变化空间。为了迎接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自2002年起,我国设立了一批部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培养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工程硕士。其培养目标是国际型、工程型和应用型的软件行业领军人才。由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嵌入式系统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探索在软件学院的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嵌入式系统内容课程设计,有着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1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的挑战和制约

和其他高速发展的领域一样,软件工程教育中面临技术进步带来的持续的挑战,对于与实际应用关系更为密切的嵌入式系统教学而言尤为突出。首先,硬件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使得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内容和所需的实践平台只有不断变更才能追赶这种变化的步伐。如4位的微控制器仍在一些场合有效地工作,但多核处理器成本的下降正使其成为新的嵌入式平台。从工业现场总线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从专用的DSP到功能强大通用的PC,从少量的EPROM到带高速缓存的大量存储,每一种硬件平台在不同的应用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以软件工程为背景的“嵌入式系统”教学中,必须根据市场定位制定独立的教学目标,从而安排合理的与硬件相关的教学内容。

其次,嵌入式计算应用的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早期的嵌入式应用只包含单一任务,控制流在应用程序和中断服务例程之间进行转换,物理信号和人机操作等数据传递也相对简单。但是,新的嵌入式应用往往需要多任务、与其它系统密切交互以及灵活的操作方式,让开发变得越来越复杂。应用的复杂程度增加也造成测试的规模和复杂度增加。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涉及的问题还应包括产品质量保证和开发过程的改进。

同时,团队式工作环境和沟通技能的培养也是嵌入式软件教学无法忽视的问题。现代软件开发已经从个体开发、手工作坊式开发过渡到了产业化开发,需要工程化的规范管理。任何软件产品都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无论团队规模大小,都需要与独立开发不同的软件文化。在以往的嵌入式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设计与实施技能,缺乏对在团队环境中有效地协同工作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嵌入式系统开发既需要个人独立完成特定任务的技能,也需要让个体融入团队来完成更复杂的协同开发。同时,由于嵌入式系统需要深入的应用领域知识并且常常要求开发者直接面对最终客户,沟通技能和展示技能也非常重要。

此外,开发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也对嵌入式系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硬件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意识到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重要性,新的硬件开发平台、测试工具、设计软件、调试软件、和其他支撑软件陆续地进入市场。这些工具和技术提升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也加大了掌握这些工具所需的成本。

除了上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之外,“嵌入式系统”教学需要考虑大学的教学环境带来的制约。首要的制约就是授课教师的背景和知识构成。很多大学教师虽然接受了完整的理论训练,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有较好的学术研究背景,但缺乏具体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其次是课程总学时的制约。在四年的本科教学中,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通常要完成超过1800学时的课程,这些课时中可供“嵌入式系统”教学独立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使得“嵌入式系统”教学内容必需做出取舍。另外,教学资源也造成了“嵌入式系统”教学限制。在教学中,有价值有意义的实验或项目需要一定的硬件平台才能完成,而这些实践环节必需达到一定的时间长度,具备和现实开发环境相似的复杂度才能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这就要求大学必须扩大投入以创造相应的教学环境。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这些挑战和约束。

2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需求

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期望直接影响到课程体系的安排。事实上,在和等搜索引擎以及和等国内外求职与招聘网站中可以容易地找到大量的有关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的工作信息。我们以Embedded Engineer和嵌入式系统工程师为关键字在上述网站中分别找到的相关结果中随机选取100个不重复的职位需求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这些职位所包含的应用领域很广,包括电信、设备制造、应用平台、汽车电子、医疗、航空航天、军工和工业控制等行业。其中,来自企业的职位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一般地,初级职位对于专业领域的经验没有要求或要求较低,但是随着职位级别的上升对于应用领域的知识要求逐渐增加。剔除掉对工作年限和具体专业领域知识的要求,我们按照对学历、专业、经验技术技能,及非技术技能,在所搜寻到的职位要求中找出对应的重复率超过50%的要求,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了解微处理器架构,熟悉一种以上的汇编语言,熟悉数字信号处理,掌握数字调试工具,了解严格的软件过程(如CMM或CMMI),具备快速学习以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也频繁出现。

可以看出,由于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企业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的主要要求不在于对某些特定工具和技术的掌握,而更加看重整体的通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能和经验,这也从一个角度验证了在软件工程教育中把嵌入式系统作为一个统一主题安排教学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以看出,良好的软技能对于嵌入式工程师而言,也是极具价值的。在我们的嵌入式系统教学设计中,来自企业的人才资质需求是一个重要的依据。

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较高素质和供应充分的人才群体使近年来我国的软件外包领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嵌入式系统人才需求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软件外包集中在对日外包(据信息产业部2006年中国软件行业年报,其比例接近60%)。根据我们的调查,日方当前对外包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非技术因素上(见表2,来源:日立系统软件株式会社),而这正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有所缺失的内容。调查表明,目前国内所培养的软件人才存在很明显的弱项,如外语水平低、掌握新知识慢、工作计划性差、大生产和工程能力薄弱、创造性不足、交流沟通能力低下。这说明在传统的教学中软技能常常被忽略。

3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我们认为,在“嵌入式系统”教学中应该涵盖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的核心技术技能和关键软技能,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系统的动手实践环境。根据调查,在现有的本科阶段嵌入式软件教学中,学生缺乏获得下列认知的环境:软件是一种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软件开发是一个需要管理的过程;学会学习难于学会使用一种工具。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我们的指导原则是: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侧重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偏向分析与设计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掌握工具,在硬技能的教学中提高软技能。其中,自主学习包括自主学习观和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7]。为了保证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制定循序渐进的方案,提供学习所需环境和资源,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为此,我们在课程中创建团队学习的机制,保持同伴间的压力[8]。

在“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中,按照嵌入式系统相关的三个生命周期,即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生命周期、和软件执行生命周期来组织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作为软件工程基础的共性课程,如编程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构成了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先修课程。而信号与系统、电子学、计算机控制、电路原理、信息安全、移动计算等课程组成领域知识基础,为学生深入应用领域奠定基础。连接软件工程基础与应用领域基础的是由两阶段课程构成的嵌入式系统核心课程:“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和“嵌入式系统综合开发项目”两门课程。

第一阶段课程“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中讲授抽象的建模、分析、设计、验证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小规模的演示和实验导入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并让学生接触嵌入式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在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课中,授课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基础、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平台和开发过程。课程讲授的核心是分析的方法和依据、评价和选择的推理过程、验证方法和测试原理等模型化、形式化和抽象化的内容。虽然和软件工程先修课程有一定重叠,但是强调解决嵌入式系统问题的具体背景和特殊性。至于实现和测试等具体的技术细节,在讲授时只做有限的介绍,而通过实验和项目让学生动手去了解一个实时操作系统、硬件开发平台和调试工具。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有的动手实验一定要产生可以演示的成果。在这一课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抽象化和形式化两个方面更深入地认识嵌入式系统,并且联系工程中共性的活动如规划、度量、测试、和合理假设。具体地说,嵌入式系统与外界的接口是嵌入式系统创新的重要来源,因此,接口原理和设计、评价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举例来说,在很多教材中,嵌入式系统与开发者的接口常被忽略,但是,从开发企业的角度出发,涉及系统诊断、测试、维护、升级等任务的开发接口,应该在大学中就被学生了解,让学生能从产品的视角看待嵌入式软件,而不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第二阶段课程“嵌入式系统综合开发项目”中(大学四年级学习),要求学生同时完成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两个生命周期。由学生分组模拟嵌入式软件开发团队,在团队中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职责并至少轮换一次角色:由一名学生担任团队精力领导,另一人担任现场客户的角色。教师并不给出具体的任务和步骤,而只是制定开放式的项目目标,并提供基本的实验室资源和项目环境,由学生完成开发的全过程。在这门课中,我们建议教师承担类似导游的角色,组织学生、制定纪律、安排路线、将学生带入不同的场景,但是欣赏与探索的工作应由学生来主动完成。作为监督者和评价者,在小组开发方向出现重大偏差时教师应及时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在总结和推广阶段,教师负责总结学生的观察并联系到相关的理论上。这一阶段的课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接近真实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背景,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作为过程的嵌入式系统开法和作为产品的嵌入式软件,并且要求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主,掌握方法、平台和工具的实际使用细节,并且得到改进各项软技能的机会。以一个工业控制项目为例,在实验室里配备PC机和输入输出板卡,教师提供C语言编程规范、各种文档的模板、Linux、GTK、Comedi和RTAI的有关网站等材料。学生要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制定项目规划、完成软件架构设计、完成人机界面的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最终提交过程文档并展示和推销产品。这样,在第二阶段不仅是简单的再现第一阶段所引入的知识,学生通过动手获得技能,加深了对同一主题的认识。第二阶段中开放的项目环境可以留下更多更灵活的空间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从需求采集到验证与测试所有的软件开发阶段,通过团队形式的开发,学生可以了解到在团队工作的意义。

4总结与评价

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与工业界的合作对开设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 Intel公司捐赠部分Xscale和多核开发平台,提供了相应的开发工具和案例。Sun和Symbian等公司为教师提供免费培训,也拉近学术界与工业界的距离,让教师接触到工业界最新技术和成果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的项目构成了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中的项目背景的重要来源。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嵌入式系统发展的趋势和对软件工程教学提出的挑战,根据大学教学中的时间和资源制约,设计了由软件工程基础课程、嵌入式系统核心课程和应用领域基础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中,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抽象和动手能力。根据企业对嵌入式系统人才资质的要求,我们安排了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在华中科技大学开设的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为学生获得动手经验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工业界的合作可以弥补大学教学资源上的不足。在所发现的问题中,主要是团队成员对项目的参与度并不一致,个体贡献大小可能非常悬殊。即使安排了角色轮换,但在时间压力下,部分团队成员自愿承担大量关键的工作,导致学生的收获有所差异。其次,在综合设计课程中,由于不存在真实的用户,很多学生仍然习惯把教师当作用户,当教师不能提供所需的信息,如需求和评价时,学生可能会放松对质量的要求。这些问题对于课程的改进具有积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J.Turley. Embedded Processors by the Numbers[J]. Embedded Systems Programming, 1999,12(5):13-18.

[2] P. Koopman, H. Choset, R. Gandhi, et al. Undergraduate Embedded System Education at Carnegie Mellon[J]. ACM Transactions on 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s, 2005,4(3):500-528.

[3] S. Pak, E. Rho, J. Chang, et al. Demand-driven Curriculum for Embedded System Software in Korea[J]. ACM SIGBED Review, 2005,2(4):15-19.

[4] H. Wang, T. Wang. Curriculum of Embedded System for Software College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 and Embedded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Beijing, August 13-16, 2006[C]. Beijing:CMES,2006:1-5.

[5] H. Gross, A. Van Gemund. The Delft MS Curriculum on Embedded Systems[J]. ACM SIGBED Review,2007,4(1):1-10.

[6] IEEE Computer Society/ACM Joint Task Force.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4 -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EB/OL].[2004-8-25]. /ccse 2004.

[7] 林毓 . 学生自主学习与相关教学思想[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12):16-18.

[8] S.R. Hall, I. Waitz, D. Brodeur ,et al. Adoption of Active Learning in a Lecture-based Engineering Class[J]. Frontiers in Education, 2002,1(12):71-75.

Study on Teaching of Embedded System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

SHEN Gang,HU Wen-qiang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8

风险具有伴生在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活动中的特性,不能单独产生,因而,风险管理也不是独立的,它与组织的业务不可分离,管理风险一定是管理业务过程或活动中的风险,在业务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发挥控制、应对与协调的作用,以尽量降低风险至可以接受的容量范围内,合理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开展好风险管理工作,必须正确认识风险管理与组织过程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标准、指引均对此给出了清晰的解释。例如:《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ISO31000)标准中指出风险管理的第二项原则是“风险管理是构成组织所有过程整体所必需的一部分”,且在其推荐的风险管理框架别强调了“整合入组织的过程”的突出地位,我国的《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标准中风险管理原则亦为“融入组织管理过程”,因而风险与组织的运转共生共灭,应以关联的、有效的和高效率的方式嵌入组织的所有实践和过程,尤其是在制定企业的方针、策划战略、评审业务、变更决策等业务过程中进行融合。具有嵌入性是企业开展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

二、基于嵌入性视角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既然风险管理与组织过程的融合如此重要且必要,那么如何实现嵌入?本文认为要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以流程为载体,构建基于嵌入性视角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过程控制能力和业务执行的有效性,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一)建立嵌入式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涉及到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诸多层面、诸多环节,基于嵌入性视角的风险管理(如图1所示)则是在全范围内与战略目标和业务流程体系融合,从宏观到微观形成全覆盖,并非局限于单一子流程,从整体上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体系,并保持良性循环、持续改进。

1.宏观层面。

企业的宏观层面重在研究发展战略与经营方针、完善内部环境治理、文化建设、重大事项决策等。首先,要将风险管理的原则、作用、术语融入公司高层的管理理念中,为健全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并依托企业文化建设平台在全员中不断强化企业诚信与职业道德观、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培育风险文化氛围;其次,要在制定战略和经营方针时充分考虑相关风险,战略目标是企业运作的方向和指导思想,应在战略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确立清晰的战略导向、发展纲要和方针;再次,要建立环境,考虑组织及其环境的内外部与风险管理过程相关的参数、指标,明确管理风险的范围及关于评价风险的准则,例如管理层的风险偏好,风险造成的结果划分为几个等级,风险发生可能性的维度分为几级,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和运维机制,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时频等。此外,要在决策企业经营与拓展的重大事项时通过尽职调查、高层会议研讨、项目风险评估等方式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对决策目标的潜在影响,以促进企业积极抓住机遇,稳妥化解危机。

2.中观层面。

企业的中观层面侧重于流程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是宏观战略执行落地的核心区域,在整个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目标只有落实到流程上才能变得可执行。中观层面的重点是要处理好业务与业务之间的接口关系,突破条块化的“职能墙”,建立端到端的流程。美国管理大师哈默曾提出一个重要观点“流程本来就在业务那里,只是没有受到相应的尊重和了解。”同样“,风险本来就在流程那里,只是没有识别、分析和评价。”可见,流程本身是业务运作的载体,风险管理是嵌入此载体中的关键点。那么风险管理如何嵌入到流程中呢?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流程中扩展属性信息———如风险点编号、风险事件、风险源、风险等级、风险矩阵、控制措施等。将风险管理的要求作为属性标签,添加到流程的具体活动节点上。也就是说在流程体系中建立的每一个责任流程都由流程图、流程执行要求、风险控制文档、表单、相关政策文件等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流程执行要求中明确每一个活动是由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多长时间完成、有哪些风险、风险等级高低、如何控制风险的责任内容。采用这种嵌入性的方法,一方面,使业务执行人员不再翻阅多个管理文件,也避免了风险管理文件与其他管理文件出现不一致造成业务执行人员的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管理人员通过检索流程节点附加的标签,也能更好地监控风险管理要求的落实。企业将风险管理过程嵌入营销、研发、安全生产、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合同管理、客户服务、财务管控、人力资源规划等各种流程中,还必须做好事前的风险评估、事中的风险控制、事后的风险应对。其中风险评估有数十种方法,一般在实务操作中,推荐采用风险矩阵法,这是一种由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的采办小组于1995年4月提出的通过测定后果和可能性来排序和显示风险的工具。采用这种方法,建立基于风险事件的全面风险清单,确定风险等级,生成风险带下的风险图谱,可以直观的表现风险,协助决策风险应对。风险控制强调的是对已识别的风险在制度政策、机制或工具、技术、方法等方面建立控制措施,一般在实务操作中,以增加审批、缩减权限、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强制上下限等方式加强控制。风险应对则包括选择一个或多个改变风险的方式,并实施这些方式。一旦付诸实施,这些方式就会提供或改进控制措施。

3.微观层面。

企业的微观层面是关系最为纷繁复杂、数据流转最为频密的一个层面,它以岗位职责和员工手册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中观层和宏观层起支撑作用。岗位职责随流程细化而明晰,结合职业健康、作业安全、环保、廉洁、等风险因素的考虑,企业可建立一套清晰的岗位风险表,并在作业指导书、员工手册等工作指引中嵌入岗位风险防控措施,以有效实现增强风险意识、降低、预防腐败、员工健康成长的目标。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在E化业务流程时嵌入风险管理,将业务流程活动的关键控制点设置于系统内,如超预算的资金控制、合同的多级联动审批、自动给料、出库量上限卡控、用户权限的制衡、日志保存等,不仅提升了操作的透明度,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且增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有机结合。

4.持续优化循环机制与动态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风险管理体系也是一个动态、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变化,风险管理体系必须随机而变,这就需要在内部设立一种持续优化循环的良性机制———即管理层应及时了解组织及其环境,优化风险管理的范围和风险准则,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更新风险清单、风险等级、风险带、风险图谱,并适时调整风险应对计划。

(二)风险管理在N公司的嵌入应用实例解析

N公司是一个大型的集团化企业,多元化经营,并且海外控股多家子公司,现以其“法律事务与合同管理”业务过程嵌入风险管理作案例介绍。首先,确定法律风险评估维度;其次,在合同管理流程中引入风险,建立风险矩阵,

1.确定法律风险评估维度。

在前述的风险管理体系宏观层面中,执行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个子过程“建立环境”,也是执行风险管理框架设计的第四项内容,即明确风险发生可能性维度,从1-可能性非常小到5-可能性非常高分为五级,以及明确法律风险评估维度,分为财务方面的影响和非财务方面的影响两个子维度,每个子维度从1-轻微到5-非常严重也分为五级。

2.设定风险等级计算模型。

风险等级=(财务方面的影响×0.65+非财务方面的影响×0.35)发生可能性。

3.确立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等级≤3为低风险带,3≤风险等级<10为中风险带,风险等级≥10为高风险带。低风险带:风险接受,保持现有控制力度及相关内控措施有效性,并制定风险事后应对方案。中风险带: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优化业务流程,强化风险控制措施使不确定性降低或风险影响程度降低,并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风险预警。高风险带: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优化业务流程和控制措施,使剩余风险向低风险区域靠近,并可考虑寻求外部单位分担风险或规避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风险预警。

4.风险管理属性嵌入合同管理流程。

建立具有风险管理内容的合同管理流程,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合同管理流程图、流程执行要求与风险控制文档、相关表单等。第一,绘制合同管理流程图,清晰展示合同管理活动涉及的十余项活动的名称、执行部门、流转顺序和责任单位,并在风险事件对应的流程活动上以“红色五角星”标识。第二,梳理流程执行要求,根据流程目的、范围和业务需求,以“谁在什么地方用多长时间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方式,详细说明所有活动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责任,并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编制流程执行要求与风险控制文档。第三,将流程活动涉及的所有输入、输出表单依次列示于后。

5.合同管理流程涉及的主要风险及控制目标。

合同管理流程涉及的主要风险有:K1:合同签订未经适当审批或未留下书面审批记录,可能导致不当或者虚假的合同签订,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造成公司经济利益的损失。K2:合同未由公司恰当的经授权人员签订,可能导致不当或者虚假的合同签订,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或者经济利益的损失。K3:未妥善保管或使用合同印章,造成合同章错用、滥用,可能导致公司利益损失。K4:合同未全面履行,或没有及时履行且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K5:合同纠纷处理不当,可能损害企业利益、信誉和形象;合同纠纷引发的公司重大法律诉讼事项没有及时对外披露。针对合同管理流程的主要风险,优化审查、审批、跟踪记录等环节,强化事前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剩余风险,需要达到的控制目标如下:K1:确保合同在签订前经过合理的审批,以确保公司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K2:确保合同由授权人签订,确保合同的有效性,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K3:确保合同用章过程规范有序,维护公司的经济利益。K4:承办部门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实施例行汇报机制。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合同管理要求定期组织对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以及评估工作。K5:各承办部门在合同发生纠纷时,及时将发生的法律诉讼事项向法律事务人员以及合同签署人报告。公司法律顾问按照上市规则要求对公司的法律诉讼事项进行分析、整理,经确认需要披露的,按照上市规则进行披露。如上,合同管理流程中涉及的高风险在加强风险控制后,剩余风险转入中、低风险。

三、结语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9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改革;ARM嵌入式

0 引言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12级嵌入式专业在开设《ARM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时,所采用的教材内容大都按传统课程的学科体系来编排,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日后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在13级嵌入式专业该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效果明显。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环节和学生兴趣的培养,突出能力提升,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1 《ARM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12级嵌入式专业中,开设了《ARM嵌入式技术应用》这门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教材方面,该课程的大多数教材编排是按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的,对于基本概念、指令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的建立和嵌入式软件系统的知识偏多,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②教学方法方面,大多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还是围绕学科性课堂教学进行,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缺乏高职教育特色,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这种教学方法淡化了课程的实践性,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虽然借助于Protues软件与ADS1.2集成开发环境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嵌入式技术的基础,但是,这种方法只是把ARM处理器当做一款功能强大的单片机来学习,没有体现其嵌入性的特点。

2 基于工作工程的《ARM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针对12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13级中实施了目前觉得最优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以项目开发流程进行考核评价,在教学中体现其实践的重要性。采取由浅入深,以应用为主的教学环节。我们作如下设计:

2.1 处理器无操作系统的情况

任务一、嵌入式开发平台的搭建(子任务1、硬件开发平台的搭建;子任务2、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

任务二、GPIO的应用(子任务1、点亮LED;子任务2、流水灯的设计)。

任务三、定时器的应用(子任务1、采用定时器0,使LED每秒钟闪烁一次;子任务2、实现定时器的PWM功能)。

任务四、中断应用(子任务1、采用查询方式,使用4个按键实现4个LED的亮灭;子任务2、采用中断方式,采用定时器0实现LED0每秒钟闪烁一次)。

任务五、LCD控制(子任务1、在TFT LCD上显示一个像素;子

任务2、在TFT LCD上显示单像素;子任务、在TFT LCD上显示图片)。

任务六、综合实训:基于定时器0,采用中断方式制作电子相册。

2.2 处理器有操作系统的情况

任务七、运动模块的设计(子任务1、编写Hello程序;子任务2、运动模块的设计)。

我们力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开始把S3C2440处理器当做功能强大的单片机来学习,从控制一个寄存器、I/O端口和点亮LED开始,建立学生感性认识,从而引出ARM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通过实际项目开发,学习嵌入式开发。

3 案例分析

以综合实训制作电子相册的工作任务为例:要求使用定时器0,采用中断的方式,在DC09G275显示屏上显示相片。我们根据这样的要求来进行总体设计:系统采用S3C2440处理器无操作系统情况下,主频为400MHZ的TQ2440 ARM9开发板。具体设计如下:

3.1 硬件电路设计

硬件平台主要由S3C2440和TFT LCD控制器相连接。图1即为定时器0输入时钟的产生。通过外部输入晶振Fin=12MHZ从而产生三种与S3C2440有关的时钟:FCLK=200MHZ, HCLK=100MHZ, PCLK=50MHZ。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99-1.jpg>

图1 定时器0 输入时钟的产生图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99-2.jpg>

图2 LCD接口电路

图2为S3C2440与TFT LCD的连接图。S3C2440处理器内部集成了LCD控制器,只需要将控制器输出引脚和TFT LCD相应的信号线连接即可。其中LCD的电源在S3C2440的GPG4引脚上。因此,初始化时,需要使该引脚配置为输出,并且输出高电平给LCD供电,当不需要显示时,可以使该引脚输出为低电平,将LCD关闭。

3.2 软件设计与实现

本案例软件设计主要分为两大模块:

①timer模块,这个模块包括定时器的初始化、定时器中断函数的初始化、定时器中断处理以及图片生成文件;

②LCD模块,主要包括Lcd的初始化。如图3所示: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99-3.jpg>

图3 系统模块图

3.3 系统调试

在ADS1.2开发环境进行编译,编译生成.bin格式的二进制文件。再使用SecureCRT和DNW串口工具将其下载到Nand flash中,从Nor flash启动开发板,可以看到LCD上显示出相应的图片。如图4所示。

<D:\123456\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1-297\99-4.jpg>

图4 图片显示

我们在13级嵌入式班中做了改革实践。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按以上的要求完成电子相册的制作,从分析任务开始,通过自学、老师指导等环节,学生掌握相关准备知识,然后学生分组制定工作计划,拟定实施方案,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到综合联调实现,小组自评、互评,老师总结。首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其次通过优秀同学的带动,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掌握电子相册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12级嵌入式班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讲解演示为主,然后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动手做的方式。结果学生听课无兴趣,做的过程中问题也很多,真正实现任务仅是认真听讲表现好的几个同学,几乎过半的同学无法掌握相关知识,更没有掌握实操的技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在这里得到验证。

4 结论

从课程教学实践来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将企业需求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应有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还可以学会如何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10

关键词:智慧农业 嵌入式系统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41-0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而智慧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智慧农业将农业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依托嵌入式技术、感知技术、互联互通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综合、全面、系统地应用到农业系统的各个环节,使得农业系统的运转智能化、多功能,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智慧农业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嵌入式技术、检测技术、通信技术等。嵌入式是当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最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之一。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电子、软件等专业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也在逐步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嵌入式系统的教学体系。本文基于智慧农业背景,结合都市型现代农业开设嵌入式课程的经验,对农林院校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1 智慧农业物联网嵌入式系统

智慧农业是最近兴起的一个概念,出现的时间很短,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认为: 智慧农业是以最高效率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成本和能耗、减少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实现农业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以农业全产业、全过程智能化的泛在化为特征,以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等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和手段,以自动化生产、最优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统化物流和电子化交易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高产、高效、低耗、优质、生态和安全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形态。

要建设智慧农业,就要依托物联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TU互联网报告,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智慧农业物联网唯一的物联源头是嵌入式系统。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各个领域应用需求的多样化,嵌入式技术已成为当今电子技术发展的主流。

本文基于嵌入式技术,针对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课程体系的特点, 通过一系列教学尝试,对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使学生在保证专业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侧重点有所差别,将智慧农业贯彻课程体系始终,使学生在软件和硬件设计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最终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全方位的信息技术人才。

2 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

(1)我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培养和教学目标。

我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培养目标培养侧重嵌入式软件设计开发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嵌入式系统的学习体现层次性、渐进性、注重实践性,尤其侧重培养在农业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能力。(图1)

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嵌入式系统人才知识体系”,学习侧重嵌入式软件设计部分。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掌握四个“1”,即“一种主流嵌入式微处理器、一门开发语言、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一套开发工具”,嵌入式开发语言主要有汇编语言、C和C++语言、Java语言等;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CE、Linux等;集成开发工具主要有Windows CE开发工具、ADS等。

(2)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

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自2011年设置了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根据自由选择的原则在大学三年级实施特定方向培养,同期购买了30套嵌入式开发实验平台设备,可实现每人一台的教学环境。

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

基础课程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主要学习理工科的一些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等。

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的开设时间以及内容如表1所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我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前六个学期完成的是课内学习,旨在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最后一学年有计划地到校内外实调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和实训,所以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习环节。

嵌入式导论课程:介绍嵌入式的主要应用领域、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介绍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嵌入式操作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的差别。结合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机制、系统移植剪裁和实时任务调度等内容进行介绍。我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Linux、WinCE等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教学。

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介绍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软件编程及设备接口和驱动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学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开发思想,学生能完成简单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JAVA开发语言:介绍Java语言的体系结构、Java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Java语言作为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嵌入式接口技术:介绍键盘接口、LED显示器接口、触摸屏、通信接口、中断接口、A/D和D/A转换、ARM的JTAG接口。

嵌入式高级编程:介绍Android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的方法,项目结构;Android的体系结构,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嵌入式特性开发,多媒体开发,数据存储开发,联网开发等开发方法,学生通过实践能达到独立完成开发单机、网络嵌入式软件的能力。

3 嵌入式课程实践教学

(1)层次化实验实践教学。

实验室选用UP-Magic6410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在该平台下进行嵌入式Linux程序开发的相关环境搭建与软件设计方法的能力。针对各模块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背景,按照由浅入深,不同课程层次对应不同实验项目等原则,组织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实验和实践需求,分别为涉及嵌入式导论的基础性实验、涉及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的实操性实验、设计嵌入式高级编程的提高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多以理论验证为主,在于学习方法;综合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则多以应用为主,在于提高能力。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进一步的实践开发和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项目案例,强化实践教学。

首先,依托教师实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教师在实验课程实施时,可以按照模块化将案例的分解到各个部分,鼓励学生对实例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案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变被动知识灌输为主动探索思考,使教学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在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等综合性实验时,结合教师实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在强调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的综合设计。使得学生既掌握了一些具体的通用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设计并实现较完整的嵌入式系统,激发学习、创造热情。在课程设计综合实验中,考虑到学生水平差异,按照“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的原则,要求学生课外查找资料进一步地学习,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自己的设计思想,此环节中设计思想的原创性也将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项目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校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本科生导师负责学生在整个科研期间从理论到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加强了指导力度。

学生在家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应用项目中,教师组织学有余力的同学成立兴趣小组,直接参与到前沿的课题和项目中去,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按照生产链的六个环节分解成若干子题目,交由各兴趣小组,模拟项目的形式实践开发,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务实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

近年来,高等院校加大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力度,笔者指导的学生参与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利用嵌入式平台,对温室环境等参数检测,进而对温室大棚实现智能化控制,学生在该课题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系统的完成了整个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成果二等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的学生在担任京郊村官期间,将课题成果应用于所服务的村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将会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学以致用,对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合作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做好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

我校实行的是采取“3+1”人才培养模式。以往学生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论文和实习,部分学生在校内机房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完成毕业实习和设计论文,学生如果不走出去。就无法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部分同学虽然通过实习单位的学习完成毕业论文,但是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时间和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我们将毕业论文提前到第七学期安排任务,进行设计、论文的前期准备及调试工作,既可以保证充分的毕业设计时间又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设计.论文和专业课的学习质量。

针对在校学生缺少行业背景知识这一缺点,在教学中大力开展了与企业的合作,直接把学生派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得培养的嵌入式人才能够适应企业的需要,目前我院已经建立了中软、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等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相关的实习协议。一方面学生在实践工程项目中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也为自己培养了急需的技术人才,实行了定单式培养,最终构筑高校.学生和企业获利的共赢平台,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从以往经验来看,选择嵌入式系统开发课题并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的的学生知识面更广,就业面更宽,既可以从事软件开发,也可以适应硬件的开发工作。

4 结语

嵌入式系统作为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其教学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包括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结构、不断的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获取更多的实践项目等内容。随着嵌入式在现代农业应用的迅猛发展,如何真正立足于农业院校发展特色,培养高素质嵌入式系统农业信息化人才,将是我们今后教学的方向和努力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道亮.物联网与智慧农业[J].农业工程,2012(1):1-7.

[2] 朱仲英.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进展与趋势[J].微型电脑应用,2010(1):1-3.

[3] 柳翔.嵌入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11:55-57.

[4] 马忠梅.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探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11):5-8.

[5] 李岩,孙玉,孙丞春.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3):45.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11

关键词:工作嵌入;量表编制;信效度分析

一、工作嵌入的概念界定

“嵌入性”(Embeddedness)理论是新经济社会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理论。美国Washington大学的Mitchell[1]和Lee两位教授(2001),借鉴了嵌入理论,从网络化的社会生活现实出发,提出了“工作嵌入”(Job Embeddedness)理论,充分地反映了对非工作因素重要性的考虑。他将工作嵌入形象比喻为一张网,由个体与工作内外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编织而成,它使人“陷入”其中,具有高度嵌入性的人有许多紧密的社会连接,并能以多种关系的组合方式嵌入或陷入其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网络中。

目前工作嵌入的概念基本上得到了研究者的认同,代表了个体与工作的嵌入程度,本文将工作嵌入定义为,个体和组织内外所有关系网络所形成的个体与工作之间的密切程度。

二、工作嵌入问卷编制

由于工作嵌入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其他概念,如:组织承诺、组织支持感、工作满意度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探索工作嵌入的维度,为相关领域研究和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依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者,工作嵌入的概念虽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认同,但对工作嵌入测量工具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特别是在跨文化下工作嵌入的内容界定和测量都需要进一步深入。因此,结合国内外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工作嵌入的构成维度进行探索性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工作嵌入测量工具,为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就成为一个值得努力的研究方向。

1.初始问卷的编制

现在普遍使用的是Mitchell等人开发的量表,共6个维度、48个测量项目,其中36个项目采用李克特五分测度,“5”表示“非常同意”或表示“非常不同意”,另外12项为选择题。该问卷在多项研究中均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Mitchell等对“工作嵌入”的研究把员工行为的研究从传统的工作因素扩展到非工作因素,将对“嵌入”的研究从单纯的个体人际关系层面推向组织和社区环境。[3]

但是“工作嵌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其在中国文化情境下的适用性被削弱。王莉(2007)等人也提到,对于中国员工而言,乡土观念和追求稳定以及其他因素,决定了中国员工的迁移性较弱,在更换工作时大多考虑的是同一城市,一般不会考虑搬出自己原来住的房子[4]。大部分人买了房子后,居住状态比较稳定。再者,中国是一个家庭观念最为强盛的国家,因此以社区作为“工作外嵌入”剖面,在中国就不太适用了。另外,Mitchell等人开发的量表对组织剖面中没有再进行工作外因素和非工作因素的区分[5]。因此本问卷在Mitchell和梁小威的基础上,以“家庭以及工作外因素”作为“工作外嵌入”、“工作因素”作为“工作内嵌入”的剖面,仍以联结、匹配和牺牲作为衡量工作嵌入的维度,试图构建适应中国员工的工作嵌入量表。再者,以往的量表题目项目太多,在与其他变量研究中将导致问卷过于冗长,于是参考相关文献后,设计本研究的初始问卷时注意了题目数量。

所编制的初始问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共15个项目。第一部分:共10个项目,主要是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从非常不相符合、不相符、中等、相符、最相符;第二部分为选择题。其中1、2、3题为工作内匹配维度;14、15题为工作内联结维度;6、8、9为工作内牺牲维度;4、5为工作外匹配;11、12、13为工作外联结维度;7、11为工作外牺牲维度。

2.实施程序

(1)于2008年7月25日――8月5日施测,施测对象为随机抽取的公司员工、成人教育学生以及函授生,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2)对初测结果进行分析检验。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3.结果分析

(1)描述统计结果

收集并录入数据,先进行基本的描述统计,算出各维度的平均值及标准差。

(2)项目分析

采用两种方法对问卷条目的区分度进行分析。第一,P值法,即将总分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得分前27%者为高分分组,得分后27%者为低分组,进行高低二组被试在每题得分平均数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二,用相关法计算各项与总量表(总嵌入)的相关系数,考察其是否显著。统计结果见表2。

项目分析的结果表明,本问卷各题鉴别力和区分度均良好,均具备良好试题的首要条件。

(3)因素分析的适当性(效度分析)

将问卷数据做因子分析,从提取的分析结果看到,抽取了6个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931%,它们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按照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的结果见表3,各因子的变量含义十分清楚,每个成分分别代表了工作内匹配、工作内牺牲、工作内联接、工作外联接、工作外匹配、工作外牺牲。

(4)信度分析

以两个指标来鉴定工作嵌入问卷的信度:一是内部一致性系数;二是分半信度。本量表共6个因素,分别求出各因素层面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表4)。

分析结果表明,总问卷克朗巴哈α系数(Alpha)为0.7597,经过斯皮尔曼―布朗修正公式校正后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992。此结果表明工作嵌入变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内联结、内匹配、外匹配克朗巴哈α系数和分半信度均在0.7以上,具有良好的信度;内牺牲也达到了0.6以上,达到非常显著水平,但外联结、外牺牲α稍低,应做进一步改进。

三、问卷分析与讨论

(1)本研究得出:工作嵌入是一个两维结构,以工作外和工作内为剖面,符合当前对工作嵌入的维度。

(2)由于时间限制,此研究编制的工作嵌入问卷效度良好,但信度有待进一步改进,还应再完善问卷各维度。

(3)希望通过进一步进行文献综述和深度访谈,在企业员工中展开开放式调查等研究手段对本研究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再修改,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调查,以进一步考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考察中国员工的工作嵌入行为量表,并尝试建立常模。

(4)开发各行业领域和不同企业类型的工作嵌入量表,把现有的研究细化下去,考察与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LEE T,MITCHELL T,SABLYNSKI C,et al.The effects of jobembeddedness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job performance,voli tional absences and voluntary turnover[J].Academy of Manage ment Journal,2004,(47):711-722.

[2] 袁庆宏,陈文春.工作嵌入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6):941-946.

[3] Mitchell T R,Holtom B C,Lee T W,et al. Why people stay:using job embeddedness to predict voluntary turnover[J]. Acad 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44(6):1102-1121.

嵌入式工程项目管理范文12

近年来,我国嵌入论文联盟式系统产品发展十分迅猛,中国嵌入式系统市场估计每年将直接创造千亿元的效益,所带动的相关工业产值超过万亿元,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新的市场增长点。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产业需求相比,我国嵌入式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相对落后,并进而影响到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我院是计算机学院,但是为顺应时代要求,特开设了《嵌入式软件开发》课程作为专业限选课程,此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硬件方面的知识,熟悉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流程,为以后的就业多一些选择,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行业硬件和软件内容,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在市场的竞争力。

1 专业建设

目前,嵌入式技术是当前社会较为流行和热门的技术之一,硬件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程度,现在嵌入式产品的含金量主要取决于嵌入式软件的研发,所以嵌入式方向的人才需求又主要体现在对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职业院校能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就必须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抓住机遇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升办学能力,使职业院校在高等院校中也能独树一帜。

课程建设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发展趋势,更要注意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相互支撑与渗透,形成学校内部整体课程建设的优势,发挥学科群的系统功能[1]。所以在软件学院开设嵌入式软件开发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而嵌入式软件开发课程又与单片机课程不同,单片机课程主要注重介绍硬件原理的理解、硬件平台的搭建、底层硬件驱动程序的编写、硬件的测试等方面的内容,而对上层程序的编写、底层于上层程序之间的驱动接口的编写介绍都比较少。这门课在介绍硬件知识的基础上,再结合上层软件编程知识,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能力,学完课程之后,学生能够理解嵌入式硬件方面的概念,熟悉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能够在硬件平台上进行小型软件开发项目。

2 课程建设

“嵌入式系统”是近几年新兴的一门课程,国内外高校在嵌入式方面的教学已经全面展开,但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完备成熟的培养机制。我院是软件学院,而且以前没有开设过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我们参考了几大院校的教学经验,同时,又根据我院实验环境和学生情况,在进行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软硬结合的思路,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使用最新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和典型开发工具。在教学形式上,采用项目演示的方法,增加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另外通过实验环节和课程设计方式,使学生能够熟悉一种典型的微处理器体系结构,掌握一套主流的开发工具和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熟练使用一门开发语言,使学生具备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2.1 课程内容的选取

嵌入式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和半导体微电子技术,面比较广,作为专业限选课,我们抓住要点,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再结合我院学生特点,我们选择两部分内容:一个就是单片机;同时要给学生提出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使得学生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同时拥有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空间,方便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这个整个项目涵盖单片机和arm的基本理论体系,它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嵌入式系统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内容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流程,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能够在硬件平台上进行小型项目的开发工作。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上课的内容和形式上,我们以项目演示的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进行教学,先显示项目功能,然后讲解项目涉及的知识点,然后一步一步的教学生去做。整个教学采用总分总的方式,首先给学生演示一个项目,然后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功能和要求,接下来的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由浅入难分别讲解项目中的任务,待整个项目中的内容讲解完毕后,再讲解一下把整个项目搭建起来的方法,把课程开始演示的项目搭建起来,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求进行扩展和提高,使得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空间。

2.3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它在提高课程质量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开放管理办法,加速实验室开放的步伐,另外还为实验室专门配备一个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遇到问题,可以直接问老师,这样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老师交流。

2.4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本课程除重视课堂教学外,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增强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挑战性和趣味性。本课程已经在我院申请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已经对外开放。本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提升课程教学的电子化、网络化、远程化以及互动化水平,来实现现代化教学。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嵌入式软件开发选修课程中主要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其中实训项目作为课程考核的重点,我们将课程设计的选题分为固定选题和自拟选题。针对这个课程设计,我们专门制作了一个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说里包括设计需求,功能说明、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硬件测试、软件测试和用户使用手册等。学生要根据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步骤和要求完成项目,通过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书写文档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从事嵌入式行业。

为了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质量,我们课组成员对各个环节全面考核,根据学生的项目制作情况和课程设计说明书的书写情况打分。期末综合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情况40分,作品演示40分,口头表达20分。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