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嵌入式培训总结

嵌入式培训总结

时间:2023-01-14 17:55:35

嵌入式培训总结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嵌入式 实践教学模式 ERP沙盘模拟 实训

前,企业对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除了会计理论知识外,更加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此,在企业越来越注重毕业生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的形势下,要使会计专业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改进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高职会计“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 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尽管也强调实践技能的提高,课程设置上也安排了诸多实训,但这些实训存在以下弊端,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效果欠佳。

(一)校内实验室实训的综合性不强

1.实验内容以单一的会计核算为主。目前会计模拟实验室多以工业企业一个月的会计事项为蓝本,要求学生练习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的一整套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很少涉及会计预测决策、会计控制、会计检查等会计管理的内容,同时,会计核算类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系统性。

2.实训项目缺乏有机结合。多数高校开设有会计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但是这两种实训往往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实训采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导致两种实训方法没有有机结合,学生无法认识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之间的关系。

3.重专业素质轻综合素质。传统的模拟实验只是模拟了材料,而没有模拟环境,没有将会计本身放置在企业整体的环境中去运作,所以只教会学生如何做账,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团队合作以及相互沟通等综合素质方面十分欠缺。

(二)校外实习的效果不佳

尽管许多高校都与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真正能让学生深入顶岗实习的企业非常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带有保密性,企业财务人员比较忙,加之财务人员担心学生弄错账而不让学生上岗操作,导致学生只能在实习中“看看”;二是由于财务部门办公场地小,一次只能接纳2-3个学生,其余学生只能等待;三是实习地点分散,致使实习费用过大,对有些学校而言,经费困难,所以,学校与企业建立实习关系时,往往会遇到来自企业的各种阻力,使得学校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

二、国外高职会计“嵌入式”教学模式借鉴

(一)职业素质教育应该嵌入到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美国学者认为,职业素质教育不能游离于课程教学之外,而是应该与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结构与顺序安排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在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逐步嵌入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素质教育不是一门新的研习课程,而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重构”。

(二)国外高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主要是通过“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来完成

目前,国外高校培养职业素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课外培养;课中培养;课内培养;独立课培养。其中课外培养、课中培养、独立课培养与我国高校的职业素质通识课培养相类似,而课内培养的方式主要是职业素质与专业课的渗透式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将职业素质教育嵌入到每门专业课的课堂授课、课后作业、顶岗实习、期末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三)“嵌入式”实践教学将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根据美国大学协会的界定,“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是教师一方面要传授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并且还要对这两方面的学习结果进行全面测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嵌入式教学模式要求实现的教学目标是双重的,既要实现专业课理论教学目标,还要培养学生能够成功完成与岗位任务相关的作业的职业能力。课程结束时对专业课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的成绩进行测评。美国马里兰大学Cossard副教授认为,通过精心设计综合性很强的大型作业可以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课程教学的评价结合在一起,以取得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的良好效果。

三、“嵌入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有效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会计职业特征、职业能力基础框架和会计教育现状,改革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改变单向的知识传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教学模式,把学生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线,嵌入职业价值观、知识技能、人际技能和组织技能的培养,使会计教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精简会计核算实验,嵌入会计估计空间

由于在当今形势下,计算机账务处理迅速发展,会计人员素质也向管理型发展,所以要适当减少会计核算实验涉及的事项,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涉及会计判断的事项。比如购入一项固定资产,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计提折旧方法,而不是事先假定好,只让学生机械的计算。同理,不要每个问题都给学生固定答案,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合理的会计估计和判断,从而使学生了解会计处理不仅有账务数据的精确性,还有会计选择上的主观判断性。

(二)嵌入ERP沙盘模拟推进实践教学——游戏化教学

实践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沙盘教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培养模式。独立开设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将ERP理论与沙盘教学相结合开设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避免上述校外实习的弊端,同时又能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ERP沙盘模拟这种“把市场建在教室,把企业交给学生”的实训模式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教学方法。

ERP沙盘对抗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而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授课方法。它是针对一个模拟企业,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定义为一系列的规则,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要亲自经营一家拥有一定资产、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企业,连续从事6年的经营活动。学生被赋予不同管理角色,包括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等,并可根据人数的多少设置财务助理、营销助理及商业间谍。面对来自其他企业(小组)的激烈竞争,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及预测竞争对手动向,来制定并执行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销售、融资、生产等方面的短、中、长期策略,然后一年一年“经营企业”,每一年末用财务报告计算经营结果,算出所有者权益,并分析制定改进方案,继续经营下一年。因而它是一种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为一体,充分体现“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全新教学方式,这种学习方法可称为做中学,也叫游戏化教学。通过ERP模拟沙盘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开放的心态、亲历亲为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三)课程中嵌入岗位、考证、比赛——“岗、课、证、赛”融合

“岗、课、证、赛”融合中,所谓的岗,是指在企业中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会计监督岗位组成的岗位群;课,是指在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证是指省财政厅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财政部颁发的助理会计师证书、信息产业部和用友公司联合颁发的用友ERP工程师认证证书等;赛是指由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会计技能”竞赛、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

所谓“岗、课、证、赛”融合,就是在会计专业开设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将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竞赛的竞赛内容嵌入到授课计划中,将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嵌入到课程中,并不断完善授课内容、调整授课手段和考核制度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活动,使学生掌握课内知识和比赛技巧,构建一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学习考证知识、努力提高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课程。通过学习和竞赛,鼓励学生在大一时报名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二时有30%-50%的学生报考初级会计师,为未来从事会计工作培养岗位意识和岗位能力。它看似在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级比赛,实际上是以比赛为手段、以证书为导向、以岗位为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学习兴趣。通过“岗、课、证、赛”融合,不仅可以让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加强学生课后学习会计知识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制单知识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适岗能力。

(四)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将企业与行业经验嵌入到实训教学中

实训教材的选用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很好地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因此应设法让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经营管理信息化手段等嵌入实训中,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吸收企业与行业经验。高职院校可组织本校教师编写实训教材,但应与校外专家紧密合作,借助于他们的企业背景,根据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等职业岗位(群)和企业工作流程,以ERP为平台与企业信息管理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会计综合实训系统,不断完善会计综合实训系列教材,更新实训系统数据,提升ERP系统实训效果。

四、高职会计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激励企业积极参与

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企业,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的过程。由于财务数据的保密性等原因,企业通常不愿提供岗位给学生实践,这使高校陷入“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致使目前的校企合作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实习,难让企业真心诚意地积极参与进来。因此,如何让校企合作落到实处需要多方面努力。“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推广,可建立“订单班”,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人才,让企业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保证会计人才的培养完全符合对接企业的要求。另外,政府应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专业教育活动,更好地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场地。只有全员参与,才能营造出全社会共同育人的局面,更好地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培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完整的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完成,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打造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让每个专业教师都真正下企业,脱产顶岗,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带回企业的真实案例、企业的管理思想等用于教学、科研,以研促教,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注:本文系2013年台州市教育规划课题:高职会计“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角度;项目编号:GG13070)

参考文献:

1.陈莉萍.ERP沙盘模拟实训——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有效模式[J].商业会计,2012,(19).

2.吴海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4).

3.蒲萍,袁芬.岗课证赛深度融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财会通讯,2012,(9).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独立学院;ARM

1.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修课,也是通信工程、测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电子类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是一门理论知识覆盖面广,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1]。因为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背景有较强的要求,所以对课程中软硬件技能的掌握,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学生在工程实践领域的水平高低[2]。注重培养应用实践能力的独立学院,特别是有电子类、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的工科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学院专业特色,大力发展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具体工作。

2.嵌入式系统教学方式的改革

2.1激发学生自身学习兴趣

调动起学生对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程的兴趣[3],能更好的让学生学习掌握该门课程。课堂上演示相关嵌入式项目的产品视频,如智能单车、智能家居、车载导航、手机等相关嵌入式产品的产品广告,嵌入式产品带来的科技感能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可以列举相关嵌入式行业在工作招聘时的相关条件,并在课堂中阐明在课堂中如何掌握相应的知识,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2.2强化学生的查阅能力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更多的查阅芯片资料和相关专业文档。目前很多嵌入式教材因为篇幅有限,仅仅是把专业文档中一部分相关的资料列出,这类教材在教学时,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但学生未能结合原理图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检索能力未能得到提升,当进行专业实训设计或者电子竞赛的时候,换一款升级版的芯片,学生不会举一反三,不知道如何查阅芯片手册进行实际开发应用。所以上课时可以更多的教会学生阅读芯片资料和硬件的原理图,教材内容与查阅资料互补,加深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2.3合理安排ARM汇编的课时

在传统的嵌入式教学中,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都是第一章,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4个左右的课时才能讲解完成,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嵌入式课程时,对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用过多的时间进行讲解,只能事倍功半。而嵌入式教学中ARM汇编编程属于嵌入式系统的灵魂内容,是真正让学生能够感性认识嵌入式系统的内容,但是由于课程安排,ARM汇编编程一般是在第10个课时后才开始进行教学,前10个课时都是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时的改革应将ARM汇编编程穿插在每个章节中进行讲解,并且在第一节课时,就用ARM汇编编程进行项目演示,让学生能更清楚的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具体功能。

3.课程体系的改革

3.1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

在课程改革之前,嵌入式系统总共有64个课时,其中理论课占48个课时,实验课占16个课时。将理论课的教学与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严格划分,并不适应嵌入式系统这一门应用型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嵌入式系统课程改革的思路是让学生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验中检验理论所学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能编程调试,调试过程中回顾学习。将64个课时的嵌入式系统课程全部安排在有计算机和嵌入式硬件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每次课程讲述完知识点后,便能让学生立即用计算机和嵌入式硬件进行调试验证,学生在测试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理论课所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熟记。

3.2开放性的实训项目设计

在学习完成64个课时的嵌入式系统后,安排了为期2周的实训项目设计。学生可以选择教师设计好的实训项目题目,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难度足够的实训项目题目,每四个同学完成一个项目,每人负责一个模块,学生在进行实训时,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实训内容,也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队友实现实训项目设计。经过64课时的嵌入式系统学习后,学生对实验箱的工作原理和驱动程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熟练掌握。在实训项目设计中遇到了平时上课没有讲解过的硬件模块,学生可以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学,教师可以在一旁协助指导。这种团队式实训项目设计,学生团队意识更强,通过这种方式的实训项目设计,使学生有了工作中项目开发的感觉,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提高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4.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的合理化,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的动力,教学改革建议平时成绩占60%,考核成绩占40%。由每次课堂结束的总评构成了平时成绩,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前的课堂预习、课中的项目练习以及课后的课程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这三项分别占了平时成绩30%,课堂考勤占平时成绩10%。

5.结束语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电子类学科的教学体系占据重要的地位。根据社会现今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独立院校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我们对嵌入式系统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教学改革,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资料查阅能力。为了能更好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教学质量,将更进一步深化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改革,积极探索和努力提高课程质量,为培养更多具有手动能力好、自学能力强的优秀电子类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宋鑫宏,方光辉,张乐.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改研究[J].福建电脑,2017(1):66-67.

[2]单芳芳,李晓楠.嵌入式应用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87-88.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发展状况,以及目前国内外嵌入式系统在独立学院教育的现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目前本校开展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独立学院开展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模式。

1.引言

目前,国内开设有关嵌入式系统课程的独立学院极少,培养出的基于linux平台上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更是凤毛麟角。所以,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独立院校,特别是有计算机、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工科独立院校,应该尽早引入嵌入式系统的教育,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大力开展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工作。

2.嵌入式系统简介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而是指小型、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和应用程序编程。有时设计人员把这两种软件组合在一起,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

3.国内嵌入式系统教学的现状

国内教育界将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大致分为三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教学;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教学;电子、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嵌入式教学,对于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研讨从嵌入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嵌入式理论教学的开展、嵌入式实验教学的开展、嵌入式综合设计与学生工程实训等几方面展开。

4.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的探讨

综观国内外,长期以来都没有专门针对嵌入式系统专业的学科设置,从事该领域的研发人员都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例如自控、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由于知识结构不能完全满足嵌入式系统工程的要求,需要经过较长的再培训才能胜任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的工作。嵌入式系统教育给传统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也带来了历史的发展机遇。嵌入式系统工程(ese)是一个全新的专业,需要企业和社会的认知过程,课程体系需要经历设计、发展、完善的过程。

通过与国内其他高校的专家的探讨与学习,结合西部高校普遍存在的资金非常缺乏,实验条件的局限,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积累和总结出关于嵌入式系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些想法,列举如下:

4.1 建立一套适合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嵌入式课程是近几年来建立的一门新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规律。嵌入式的课牵扯面很广,包括研究生的课程、本科生的课程、技能课程的培训等。由于该课程与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容易教成短期培训,而作为一门课程要有自己的规律,不要把这个课程做成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技能培训,要结合独立学院的自身培养目标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以及实施方案。例如在我校,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目前师资力量等都不能满足直接建立一个嵌入式系统的专业,设想把嵌入式系统设定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主修方向,在低年级时开设相关的专业选修课,让有意于此方向的学生打好基础,在本科高年级进一步学习。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光注重应用,也要将清楚计算机本身的规律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发展嵌入式,有什么原理进行探讨,从而建立一套适合我们特点的课程体系。

4.2 课程应该分层次

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层面应不同,有研究生、本科生高年级、重点大学、普通大学、独立学院等的分别,在授课时有所区别。在本学院推行这门课,考虑到针对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其他学院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作为电子信息专业中的一个主修方向,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原理与应用的紧密结合且能体现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点,在教材的选定上应该包括有关嵌入式处理器、操作系统(linux或ubantu)、开发平台和应用,重点学习原理及相关应用。

4.3 主动去获得更多的支持

由于学校在技术、经验、资金等方面有很多的困难,所以应该主动寻求以获得更多的帮助,例如主动跟国内外相关公司索取资料、设备,要求一些技术支持等,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范围的各种嵌入式系统教学研讨会、及到各知名企业进修,让教师深入了解技术发展。

4.4 可利用仿真软件、书籍内容辅助实验教学

如果让理论知识能让学生达到所见即所得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资金的缺乏,现成的实验板很昂贵,应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一部分学生在skyeye、microwindows仿真环境下做实验,一部分学生在实验板上面做实验,在实验之后再一起互相讨论。

4.5 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交流

由于教师对嵌入式系统课程不熟悉,在教学中要自己一边学习一边讲课,应该充分利用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例如教学课件及背景资料都可以从网站上下载,教师和学生均可通过论坛交流。

4.6 全国高校大学生电子竞赛及行业相关竞赛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电子竞赛来深入了解和学习嵌入式系统。虽现在的电子竞赛还没有直接用到嵌入式系统,但是我们必须现在开始在思想上有所改变,主要是使学生多搞创新想法,而不仅仅是产品创新。

5.结语

嵌入式系统工程是一个全新的专业,目前的关键是怎样与现有专业学科融合,以及怎样进行现有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调整。我国在嵌入式系统教育方面起步较早的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嵌入式系统系,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和与国际技术接轨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环境,目前,嵌入式系统系在我院本科生达到480人。独立学院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在教育上也比较落后,但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嵌入式系统教育中去,为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忠梅.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探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11):5-37.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嵌入式操作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9-0042-05

1 引言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2002年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新课程。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电子制造业基地,嵌入式技术已经是大大小小的电子制造类企业技术开发的中心平台。深圳就有四分之一多的企业采用嵌入式技术。根据市场调查,很多企业需要高职层面的嵌入式应用技术人才。据此,我们率先开设了嵌入式技术方向相关课程。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实践教学采用什么样的平台?如何区别与本科的教学,从而更加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思考的内容。经过深入分析,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修正,我们提出了一整套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培养出了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达到了我们培养的目标:使学生成为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和大学生型的能工巧匠。

2 课程设立基本情况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是嵌入式技术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是本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

企业要求嵌入式专业方向的毕业生能够从事嵌入式应用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因此,经过论证和调研,我们确立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毕业生成为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等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熟悉基于ARM的嵌入式硬件系统和掌握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的定位是: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对象,使学生掌握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基本能力,并能从事上述各种岗位的工作。

3 课程教学基本思想的确立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与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大量篇幅讲授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应于高职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并依据当前技术市场主流的水平,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只讲解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并不把相关原理加深拓宽,从而将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能力的核心是应用开发技能,即毕业生有能力在面对某种以嵌入式CPU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时,可以根据方案的要求,实现其具体的功能,并调试运行成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可以根据公司的要求,对方案进行裁剪、修改,在高级设计工程师的指导下,实现新产品的开发,同时完成模块的编程、集成及测试等工作。

在这门课上,体现为学生要掌握在Windows CE操作系统下裁剪、配置、定制操作系统的能力,掌握基于Windows CE的基本的驱动程序设计能力。

4 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在确立了本课程教学基本思想后,经过广泛论证、走访企业、调研其他院校的教学方式、学习最新嵌入式技术及了解国外院校开课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验平台、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本课程的教学新模式,通过三年来的应用实践,并不断地调整深化,模式已经基本成熟。

多年以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广泛推广“教、学、做”相结合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实践动手中学习新知识。在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

4.1 教学内容“主流化”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首要问题。2004年本专业首次开设了“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选用北京科银京成技术公司研发的道系统(DeltaOS)为教学平台,并成立了“深职院-电子科大嵌入式系统技术开放实验室”。道系统是一个实时性非常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产品在工业控制领域、军工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该实验室建成后,我们不仅开展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教学,还开设了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技术、ARM应用技术实训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后续的市场研究和走访企业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中小相关企业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式Linux和Windows CE操作系统。而这些企业是我们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尽力去满足这一市场。通过论证,Windows CE 5.0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在手持设备等领域已经成为市场主流。据此我们在2005年将课程教学内容转为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同时还保留道系统的培训工作并利用其开展一些科研工作。

4.1.1 课程章节内容

结合企业的实际和学生的能力,我们在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讲授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嵌入式系统基本理论:讲授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及分类;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概述;Windows CE 5.0基础;实验平台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第二部分Windows CE5.0内核定制:讲授操作系统镜像;在PB中添加自定义特性;Windows CE5.0的关键配置文件;PB的编译链接过程和远程调试工具。

第三部分Windows CE5.0的基本应用原理:讲授Windows CE5.0的进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图形用户界面和Windows CE5.0的通讯技术。

第四部分Windows CE5.0的驱动程序和动态链接库:讲授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动态链接库的基本原理。

第五部分整周实训一周,整周实训是一个集中实训阶段,通过整周实训的训练,最终完成整个教学目标。

4.1.2 教学时间安排

课堂教学共64学时,整周实训一周共28学时,合计92学时。在课堂教学的64学时中,其中用于理论教学的课时为32学时,主要讲解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用于实践教学的课时为32学时,再加上整周实训的28个学时,整个实践性环节的学时总量达到60个学时,足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熟练掌握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和方法。

4.2 教学方式“企业化”

培养目标决定一切围绕工作岗位进行,在教学方式上,要求我们贴近企业,贴近实际。在学校环境下,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4.2.1 “倒推式”教学法

第一次上课就让学生 “见识”一个实际的嵌入式产品。以这个典型的嵌入式产品为目标,将产品分解,倒推出一个产品的开发过程。从“产品”到“部件”的倒推,把归属于课程不同章节的内容,放到相关的教学单元去讲解完成。在每一教学单元中,以产品的“部件”为核心,设计出实际开发中要解决的课题。通过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能力。在最后一周的整周实训课中,让学生完成一个正推过程,完成一个产品从设计思想,到部件,最终到产品的演变过程,从而从整体上建立嵌入式产品的开发规律和方法,使学生踏出校门,就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过渡。

4.2.2 “三段式”能力渐进培养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通过三个不同的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逐渐提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整个教学内容,具备可以独立完成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项目的能力。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的三个教学阶段为:

章节实验:按照项目单的要求,根据嵌入式产品分解的内容,针对相关章节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实验,以完成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完成相关的实践项目,从中理解相应的知识点,进而掌握其中的核心理论知识,熟悉开发工具的使用、解决实训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熟悉基本的调试技巧和方法。

课程设计: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的工作。课程设计是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开始独立完成完整产品中的一个基本任务的过程,是平时课堂实训项目的延伸,但因为实训过程已经不像在章节实训中那样具体,学生所面临的内容也不再是具体的知识,也不会面临调试技巧和方法的问题,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在一个具体的产品中去完成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既是对前面课堂教学的检验,也是学生提升自己能力的关键环节。

整周实训:由于整周实训的时间集中,学生可以花整天的时间待在实验室,实训的开展也就更为有效,完成一个较复杂的项目也变为可能。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即在于全力提升学生的独立开发能力,前面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做准备。

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开发一个典型的嵌入式产品雏形,可能从功能上、产品化方面还有待改善,但其过程包含了一个嵌入式产品基本的开发过程。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指向了这样一个最终的目标,即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各个环节,并最终实现一个典型产品的开发。这个过程将使学生更为直接的接触到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开发手段和调试技巧,效果将更为直接、明显。

4.2.3 任务单元“微观化”

在每一教学单元中,采取项目驱动,问题牵引的教学方法。对“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的每一单元的微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在每个任务单元的微观设计上,以该项目为中心目标,精心设计过程。课程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均通过所编制的实训项目单来反映。力求使实训项目反映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表1所示。

4.3 考核方法“综合化”

本课程的考核抛弃了传统的期末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的考核方式。完整的考核方案包含了多个方面,总分中平时学习表现占20%(包括考勤、提问和平时作业),实践性作业占20%,课程设计占20%,整周实训占40%。平时作业的考核形式是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和课程设计是程序设计与调试,整周实训是项目完成及答辩。在考核方法上课程设计和整周实训采用实操方法。这样的考核方法重视了平时成绩的考核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因而更切合工程应用的要求。

课程的考核方案改革无疑是本课程教学模式突出的一点。取消期末考试,把一次考试定成绩变为全方位考核定成绩,方法更为科学也更受学生欢迎;从考核试卷到考试作品,这样的跨越也反映了课程改革从纯粹的学术型走向了技术型,实用型,学生的适应能力也大大提高。这样做老师的工作强度会加大,平时考核的评定也要求更为科学、合理,但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4.4 教学实训平台和师资问题

在“贴近企业;贴近实际”的原则下,我们建设了一个全新的嵌入式系统实训室。实训室要求必须满足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关课程的实训和教学工作需要以及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使用。同时,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实训及相关技能证书的培训也可在该实训室完成。在考查多家供货商的实训平台技术水平、性价比、维护能力后,我们选用了深圳优龙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建立了一个嵌入式系统应用实验室,设备有:Intel XScale270教学平台(40套);ARM MultiIce 仿真器(20套);S3C2410 教学平台(20套);Pentium4 2.8G双核CPU PC机(40台)。同时,我们还购置了一些嵌入式产品的全套方案及样机,应用于本课程教学。让学生完全接触到当前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最新产品,掌握开发过程,实现真正的“生产性”实训。

为解决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师资问题,学校使用专项的教师培训资金派出教师在暑假期间到北京博创公司参加了其“嵌入式系统高级培训班”,培训内容以IntelPXA270+Windows CE5.0的典型架构为核心,详细学习了Intel PXA270的结构和部件,Windows CE开发的基本过程及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几位教师又认真完成了微软2535和2540模块的自学,为开设课程做了足够的准备。在选择深圳优龙公司的产品后,又请其工程师开设了一周的嵌入式系统技术培训工作。同时,安排教师到优龙公司学习最新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5 教学模式实施和教学质量监控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我们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大纲的修订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首先,将一实际产品进行分解,将课时的重点放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并突出“平时教学+整周实训”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与整周实训课程的内容统一规划,有侧重地安排,最终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同时,课程设计环节的内容并没有因为增加了整周实训环节而有所削弱,而是进一步加强,从而在教学规划上实现课程的三阶段教学架构,真正解决学生在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过程中,因为集中学习时间短而难以完成复杂项目的问题。在对课程的宏观设计上,工作重点是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精心提炼教学内容,突出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最主要内容。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课程开设之初我们就确定课程负责人。统一和规范课程教学文件(教学大纲、进度表、教案、教材、实训项目),对教学大纲的修改和课程内容做了多次专题讨论,专业定期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研究教法,相互听课,观摩、交流教学经验。规范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课程设计报告的模板。在课程考核中注重以学生能力为中心,全部采用形成性考试方案,侧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对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能力的考察。不以学生一次考试的成绩决定其课程的最终成绩,将考核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取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整周实训的考核在原有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答辩环节。采取制作汇报提纲PPT,现场演示程序运行结果,每个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的考核方式,并将答辩环节的成绩记入总分。

教学质量提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建立了监控体系,请来了校外的专家。首先,为了紧跟市场,课程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我们聘请了6位来自企业的校外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小组,对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指导。每年我们都会聘请专家到学校,请他们根据企业当前发展的需求,对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提出他们的意见。其次,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修订时,我们征求了很多校外专家的意见。分别与深圳优龙公司、深圳旋极公司、深圳亿道公司及深圳英蓓特公司等嵌入式产品研发公司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他们的工程师都给出了积极的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内容作了修改。同时,我们还在这些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嵌入式产品的开发过程,派遣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参于产品开发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实训项目单要求企业的工程师审核,部分实训项目移至企业,让工程师也参与教学,使企业也成为教学组织者之一,帮助我们严把教学质量关,使用教学内容能够反映企业彩的最新技术。每年我们都会推荐毕业生进入了这些公司,先在公司中实习,在公司考核合格后进入公司工作。这样,通过这些与我们合作的公司既检验了我们的“产品”,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学生在适应企业的过程中有具体的问题,企业也会及时向我们反馈,我们也会仔细分析,检查课程的计划和教学中有何问题,从而及时纠正。

6 实践过程和取得的效果

大约用了一年的准备,我们从2002级学生开始开设此课程,在2004级学生中开始教授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目前,已完成三届学生的教学,每届学生在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的学习上,积极性非常高,整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届毕业生中,有几十位学生从事嵌入式相关工作。

在2006届的毕业设计中,毕业生完成的“基于Windows CE5.0的指纹识别系统”,在Windows CE平台上实现了人体指纹的识别、指纹数据的管理系统。由于人体指纹的不变性和唯一性,指纹识别成为最可靠的身份验证方法,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身份验证系统可以替代传统的基于密码和证件的安全系统。这个毕业设计工作就是完成了指纹系统的开发研究,并在Windows CE平台上完成了一个身份认证系统。

由于课程开设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在精心设计实施后,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7 结束语

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摸索出一些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许多方面仍需继续努力,如教材,如何编写一本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就是我们下一步要工作重点。嵌入式系统的教学伴随着整个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有着其鲜明的发展特点,而嵌入式系统的教学也有着很广泛的空间需要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福炎,俞建新.2004年全国第五届嵌入式系统学术交流会论文庥[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教学设计;教改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2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0-0147-04

Embedded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Zhang Bilan

(Library,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tatus and trends.On this basis,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this paper did a detailed research on embedded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specialized courses,curriculum design,teaching and research,and other incentives,and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eaching team and the importance of carrying out educational reform research.Thesi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mbedded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eaching,intended to provide referenc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learning,having a goo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information literacy;embedded teaching;design of teaching;educational reform research

信息素养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图书情报界、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1]。发展至今,构建了许多代表性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如Big6信息素养培养模式、馆员与教师协同教学模式、PBL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等[1]。近年来,基于信息共享空间、媒介教育、嵌入式教育的信息素养培育研究逐步形成新的研究热点[2-5]。

国内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多以讲座培训、文献检索课(或者信息检索课)的形式,由图书馆作为主体单独开展教学,一般为选修课。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学生来源的学科多样性特点,一般只针对共性需求进行培训,比较适应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初期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脱离了实际问题环境,对于想利用信息解决具体专业问题能力,准确地获取、跟踪学科信息进展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来说,就呈现很大不足。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强调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信息素养培养并非游离于学科课程之外,而是交织在其内容、体系结构与顺序安排之中”[6]。要解决传统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的缺陷,增加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就需要将信息素养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共同推进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改革。一种有效的办法是借鉴国外经验,把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这,也被学界认为是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方向[7]。

1信息素养培育的嵌入式教学途径探寻

信息素养嵌入学科课程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同,但总体来说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实践和研究的发起主体多为零散的学校或个别老师,较少有基于实践的成熟案例或者嵌入专业课程的方案出现,因此,探寻信息素养培育的嵌入教学途径,无论是对信息素养教育还是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来说,都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的实践研究,将信息素养对专业课程的嵌入式教学分为两个途径:嵌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教学、嵌入专业课程的教改研究。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信息素养教育的嵌入式教学研究Oct,2015Vol35No1011嵌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教学

111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及其本地化

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馆员―教师的协同合作教学模式,按嵌入程度的不同,有学者将其分为以下形式[7-8]:

(1)学科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就是一种学科馆员服务模式,馆员根据学科教师和学生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包括学科导航、资源推荐、专题讲座等。这种模式,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模式,馆员和服务主体关系比较松散。

(2)嵌入教学模式:馆员和教师共同合作,全程参与课程教学结构和内容设计,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12嵌入教学团队的教改研究及实践

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不但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体现在课后与教师、学生的交流和辅导中以及实践者在教学实践过程展开的研究中。馆员与教师密切合作,置身于同一研究环境中,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升华理论知识的总结和拓展,形成有指导和推广意义的教学实践方案和案例。

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实验研究已经开展6年,从个别学院的高年级本科生逐渐拓展到研究生群体,区别于一般本科生的《信息检索课》,这种嵌入式教学因课时短,时间安排灵活,针对性强,备受师生好评。目前,主要采取自行预约方式开展,图书馆主要安排有教学和研究经验比较丰富的研究馆员负责,并与学校相关专业教师成立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团队,从2009年以来,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反馈到教学中,指导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团队一共7人,其中专业课教师3人。图书馆和3名专业课教师联合开展嵌入教学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根据教学实践,2009年,申报了重庆工商图2选题方法与流程详图

大学教改项目《信息素质教育嵌入专业课的实验研究》、2010年成功申报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信息素质教育嵌入专业课的实验研究――以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为例》;在此团队已经成果基础上,2011年,在此成功申报重庆市教委项目2项、2012年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转城新市民信息素养及促进模式研究》、2013年成功申报教育部项目《基于观点势场演化的舆情极化预测模型研究》,并出版信息素养专著1部。

2结语

信息素养嵌入式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在课程设计明确教学的目的和原则,设计好教学内容和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建立一个教学研究团队。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团队的形成,对信息素养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更能契合教学实际、切合学生需求。这是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同时,与代表性专业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固定教学研究合作,也能使整个信息素养嵌入式教学不脱离需求实际,也更能在合作中促进交流分享,让馆员在了解师生需求的同时,教师也更加认识信息素养对教学、对学生职业可迁移能力培养、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必兰,吴诗贤,吴华安,等.城市新市民信息素养问题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102-106.

[2]盛兴军.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情报工作,2010,(3):28-31.

[3]陈维,阮海红.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以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为例[J].情报杂志,2010,(2):148-152.

[4]苏海明.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J].河北科技图苑,2013,(4):54-60.

[5]阮海红.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优化信息素养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4):102-105.

[6]王朴.为信息素养而合作――来自美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84-88.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6

把什么内容嵌入到高职会计专业的常规教学中是嵌入式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嵌入式教学嵌入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综合素质、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1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的嵌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这是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这是奠定廉洁自律的基础。

1.2综合素质的嵌入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其职业技能、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其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高职会计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法制意识和政治素质,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规范、诚实守信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实现团队价值最大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撰写一般外文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以适应涉外工作的需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信息采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以满足会计工作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养的要求。

1.3职业技能的嵌入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会计工作。职业技能,也可称为职业能力,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就会计而言,其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专业知识进行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运用会计专业知识编制财务报表、进行报表分析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水平;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会计处理原则、会计处理方法等进行合理、合法的职业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以积累学生的职业判断经验。

1.4职业拓展能力会计人员要想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职业拓展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普世价值观、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分析以及财务决策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用相关税务法规对企业的税收进行整体规划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设计的能力,以拓宽学生的职业上升通道。

2、嵌入的时间

上述的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综合素质、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什么时间嵌入到哪些课程常规教学中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深层次问题。不同的嵌入内容应该在不同的时间嵌入到会计常规教学之中。具体来说,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会计法律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岗位认知、会计职业规划、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商务应用文的写作与训练、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贯穿第一至第六个学期所有课程常规教学之中;关于职业技能的具体嵌入时间,要视具体的岗位而定,一般而言,出纳员岗位,应于第一学期将盘点核对现金、编制资金日报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填写各种结算单据以及收银识别假钞等基础技能嵌入《基础会计》《出纳实务》等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成本核算岗位,应于第二学期将成本分配计算、撰写成本分析报告、制作成本分析报告PPT演讲稿等技能嵌入《成本会计》《财经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的常规教学中;会计核算岗位,应于第一至第三学期将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及其附注说明等技能嵌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日常教学中;纳税申报岗位应于第三学期将填写纳税申报表、网上报税、书写税务清洁报告、编写税务筹划报告等技能嵌入《税法》《税务会计》《税务筹划》等课程的常规教学中;会计信息岗位,应于第四学期将会计凭证的录入、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输出与维护等技能嵌入《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财务管理岗位,应于第五学期将书写项目筹资方案、撰写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撰写收入、利润预测报告并制作成PPT演讲稿等技能嵌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的常规教学中;内部审计岗位,应于第五学期将现金盘点、存货盘点、往来清算等技能嵌入《审计》课程的常规教学中。

3、嵌入的方式

将会计岗位的各项技能要求以什么方式嵌入到会计常规教学中,是事关嵌入式教学模式能否落到实处、能否在实践中经受得住检验的关键环节。

3.1以常规课堂教学为嵌入载体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模式,要防止现实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重演,就必须将会计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税务申报岗位、会计信息化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内部审计岗位的技能训练分别嵌入到相对应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理论课程的常规教学中,每堂课分不清是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训课训练,理论课中有实际操练,实训课中有理论讲解,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在边理论边实训的过程中完成,真正落实边教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2借助布置课后学习任务的方式通过布置课后学习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电教中心或是自己的电脑上学会查阅、分析、撰写各种财务分析报告、收入费用预测报告、投资筹资方案可行报告,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自觉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Excel的制作技能、PPT的制作技能、应用文的写作技巧等。

3.3以课后讲座、沙龙、研讨会、案例分析会等方式借助大型专题讲座、小沙龙、小组研讨会、实际案例分析会等形式,针对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等话题,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演讲口才、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7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长期从事嵌入式系统和多核领域的研究,在嵌入式领域研发的SMARTOS,具有细粒度构件、任意剪裁等优点,在移动通讯与汽车电子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在多核软硬件协调设计方向研究了异构多核芯片设计、数据库处理器核、信息检索IP核以及多核操作系统内核调度。

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产品的领先厂商,在芯片设计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嵌入式芯片方面推出了嵌入式IA体系结构,沿袭了x86架构,在工业控制、数字家庭、多媒体中心、通讯设备等领域得到巨大应用。英特尔从2005年推出多核芯片以来,连续推出了双核、四核、八十核处理器,将处理器与产品的性能及能效提升到全新水平。

浙江大学与美国英特尔公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都进行了合作探索,并取得明显的成效。2005年8月在“浙江大学-英特尔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基础上,成立“浙江大学-英特尔嵌入式技术中心”,这是英特尔大学合作在全球成立的唯一一家嵌入式技术中心。2006年4月随着双方在多核技术合作的展开,组建了“浙江大学-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

经过两年多的合作,双方计划成立“浙江大学―Intel技术中心”,在未来把合作推向更高的层次。该中心将成为英特尔在中国在嵌入式系统与多核技术方向的支持平台,同时也是英特尔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心设立了英特尔软件学院培训和技术认证中心,提供英特尔相关软硬件的技术培训和多核技术认证。中心还开设嵌入式与多核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学术交流活动,举行嵌入式学术论坛、成功案例推介会和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竞赛,并推广专业嵌入式技术网站。

2007年5月16日,“浙江大学―英特尔技术中心”在浙江大学举行挂牌仪式。来自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王文汉博士、来自浙江大学的副校长朱军教授、浙江大学―英特尔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天洲教授等出席了签字揭牌仪式。会后这些领导和嘉宾还出席了首届“浙江大学―英特尔技术论坛”,探讨了英特尔技术与大学的进一步合作。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彭道刚(1977-),男,重庆人,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李辉(1979-),男,新疆乌鲁木齐人,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92-02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新兴且非常热门的专业技术领域,由于掌握嵌入式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使得嵌入式硬件和软件研发的工程师成为了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职业之一。因此,目前在全国各高校都掀起了一股嵌入式系统教学与实践的热潮。由于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有的高校也将其作为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针对上海电力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自动化(含电站自动化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含电站测控方向)等专业本科学生,我校嵌入式系统课程组老师就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和国内市场上嵌入式专业培训公司的教学经验,采用讲座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并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自动化与测控技术专业方面的设计性、综合性等课题,让学生掌握面向本专业应用的嵌入式系统项目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通过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避免出现学生只会读书而缺乏实践的高分低能的情况。

一、嵌入式系统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从事设计和研发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电子产品的创新型大学生。但由于嵌入式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目前市面上适合该课程教学的教材偏少,而且大部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偏多,从概念、原理讲起,缺乏实例和直观性,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课后参考资料又极少,因此学生起初热情大,到后来越学越不懂,最后导致学生不爱听,教师教学也困难。

此外,由于大部分院校所开设的嵌入式系统课程都是针对各自学科特点,授课知识量大,实验课程内容也较多,使得授课教师往往会将各种知识点“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该门课程培养创新型大学生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嵌入式系统创新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

由于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性能强、功耗低、可靠性高以及面向行业应用的突出特征,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国防、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嵌入式系统取代单片机将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所以,嵌入式系统创新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该平台不仅可适用于我校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也适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网络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教学与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内容,还可适用于硕士研究生和部分优秀本科生参加省(市)或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类竞赛。因此,本平台采用目前流行的嵌入式ARM微处理器,操作上选用嵌入式Linux系统和Window CE操作系统,实验平台提供开放式的程序接口,可为使用者预留丰富的开发、扩展空间,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让使用者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系统的开发。图1所示为嵌入式系统创新教学实践平台。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嵌入式系统课程在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专业学科情况而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实践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将新的知识点和创新设计方法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培养出创新实践的优秀人才。本成果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合理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在嵌入式系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和国内市场上嵌入式专业培训公司的经验,采用讲座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点的教学培训,每次理论课程教学时,选取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进行讲解。理论课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和参考网上及其他图书资料。待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后,结合自动化和测控技术的嵌入式应用领域,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将学生按2~3人一组,为每组学生提供设计性、综合性课题,让其初步掌握面向本专业应用的嵌入式系统项目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这样操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实践教学内容上,由于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技术特殊性,以及我校电力行业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市面上适合专业教学的教材或参考书籍又非常少,而且实验平台所对应的参考资料仅是针对具体实验设计,所以课程组老师出版了《基于工业网络的嵌入式发电设备状态监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作为课程在电力行业应用开发的参考案例和教材,并编制了适合电力行业自动化专业教学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讲义,内容十分丰富。

2.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和实践中,强调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学中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在平时生活和专业知识学习中的应用问题作为引起其感兴趣的内容,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以实例和实验为主线,实行讲授与实验实践充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课程知识体系,设计相适应的实验内容,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应用,先让学生看到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进而激起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中逐渐加深理解内容,体会在实验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

3.采用项目驱动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自己去通过实践来寻求答案,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项目驱动教学方式是通过引入具体的实例开展教学,在这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给学生分析项目的需求、设计方法等,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嵌入式系统实例项目的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实施过程中,将2~3名学生组成某一个嵌入式实例应用开发的兴趣小组,每个学生都将分担具体的工作,履行各自的责任,共同完成项目,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个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此外,充分利用实验室建立的嵌入式系统创新教学实践平台,把实验室向所有学生开放,只要学生有时间和兴趣,就可以随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与实践,指导教师在课外时间也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或参与学校和市级大学生科创类项目,部分特别优秀学生也参与指导老师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和企业委托横向项目。这样可以让有能力的同学进行拓展性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

4.选择合适的应用项目,作为项目驱动实践的主线

如何选择合适且有意义的实例项目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实例项目应该来自能满足某种行业和学科专业需求,也可以来自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各类创新研究课题和竞赛项目,对其难度要求适中,能满足教学实践要求即可。对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实例项目内容会侧重于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智能仪表、DCS控制系统等。在课程教学时,如果教学条件具备,可以首先展示实例样品,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以调动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然后根据实践要求划分项目模块,让学生了解具体需要开展哪些工作和解决哪些技术问题。实践过程中,各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借鉴,最终完成从系统需求分析到研究设计,再到最终产品样机的开发全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验证所学的知识,理论与实际应用充分相结合,真正掌握了嵌入式系统设计与研究开发的能力。

5.改革课程考核方法,突出项目驱动实践过程成绩

课程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检验教学成果和成效的方式。在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实践中,必须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的重要性。此外,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决定了不能用通常的闭卷考试方式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环节来加深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改变传统期末试卷考试的做法,改为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和实验实践过程成绩,将平时成绩和项目实践过程成绩二者结合起来的考核方式显得更加灵活和有效。平时成绩以学生出勤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为标准,项目实践过程成绩以课程后期实例项目中的效果以及答辩的情况为标准。实践考核采取过关制,执行实践过程成绩不及格,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就应为不合格的考核制度,进而从思想深处来改变学生在其他课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由此可见,该考核方式是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考核,而并非仅对最终结果进行考核,可以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在实例项目学习中的表现。

四、结束语

根据我校电力行业的学科和专业特色,结合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技术特点,通过开展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与实践,采用讲座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采用项目驱动的实践方法,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强化知识训练,锻炼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我校鼓励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永锋,唐永阁,张金霞.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信息,2010,(22):49.

[2]孙伟,张小瑞,张自嘉.《嵌入式系统》教学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41-142.

[3]葛芬.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1,(33):38-39.

[4]冯济琴,朱革,陈古波.ARM嵌入式系统教学方法研究及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7):63-65.

[5]张淑艳,马春龙,王金莉,等.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64.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9

关键词:就业;岗位能力;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师资队伍

上世纪末,计算机技术在各应用领域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十分火爆,毕业生非常抢手,这大大地推动了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事业。几乎所有的大中专、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计算机人才,为我国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且就业率呈逐年下滑之势[1]。

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显示,尽管2008年全国对信息类人才需求的绝对量还是很大,但全国失业最多的8个专业中就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究其原因有二,一是部分高校为了吸引生源,社会上什么专业热就一窝蜂地开设什么专业,导致高校电子信息大类毕业生数量猛增。据统计,电子信息大类在校生已达110万人左右,总人数排在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之后,列第三位,热门专业很快就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态势。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尽合拍,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分工日益细化,对人才需要也趋于专业和精细,而各高校专业趋同导致高校无特点、人才无特色、培养出的毕业生无明显优势,走向社会后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致使许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根本无法运用本专业知识就业。

1嵌入式系统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在早期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偏硬件的课程一般有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接口技术和单片机等,但学生在学完这些课程后,只是留下一点理论的记忆,动起手来还是什么都不会。这一方面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关,另一方面近几年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国内8位单片机设计工程师已经是供过于求,但是32位ARM工程师却存在严重的缺口,而且ARM工程师和8位单片机工程师之间的待遇也在逐渐拉大。根据智联招聘网2009年统计,嵌入式软件人才职位一直稳居职业需求前10名。根据ARM公司统计,嵌入式人才需求在以每年38%的速度增长,在这个增长里面,8位,16位的人才需求有所回落,32位高端嵌入式人才的需求增长非常突出。

尽管近几年一些高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适当调整了教学计划,增加类似于“嵌入式系统”等课程,但仅仅是几门课程的改变难以扭转学生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因为市场需求的是专业化和技能化人才,而不是以前“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的人才,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对专业进行彻底改革,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

通常认为掌握嵌入式技术“门槛” 较高,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基本素质,但是高职院校可将嵌入式技术办成专业,通过对专业知识进行细分,重点突出操作技能,通过长达几年教学实践,完全可以做到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目前国内有些高职院校已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2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

一个专业设置存在必要性首先是依据市场上有无相对应的职业岗位,而不能走为招揽生源而闭门造车的路子。目前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发达,电子产品制造、玩具等工业全世界赫赫有名,客观上能为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舞台。

设置“嵌入式系统”专业的职业主要是面向信息、电子电器类行业,如在计算机、通信、家电、汽车电子、玩具、医疗器械等行业从事嵌入式产品软硬件开发、系统调试、辅助设计等工作。同时可从事嵌入式产品应用软件升级工作;在电子产品厂家从事相关电子产品的生产、测试、辅助设计等工作;还可从事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微控制器应用开发、电子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具体说就是[2]:

(1) 产品研发。智能化产品研发中嵌入式计算机设计工作。

(2) 与嵌入式产品相关的生产、制造部门从事生产管理、测试、检验工作。

(3) 嵌入式产品的销售、产品升级、维护、售后服务等工作。

(4) 可从事微控制器应用开发、电子设备维护维修、印制电路板(PCB)设计、通用计算机维修、计算机板卡维修等工作。

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的职业岗位需要相应的职业能力,而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人才能胜任相应的职业岗位。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如嵌入式软件设计流程、PCB板制作、8位和32位系统基本原理等;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如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职业道德、抗压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这些需要通过制定详细周全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整个校园文化共同打造形成。

3课程设置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进行学科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时,往往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而是先有结果再来拼凑过程,或者直接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以“学科系统化”为设计思想的课程体系。这种操作模式很难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需要,北大青鸟推荐的一种专业建设思路,很有借鉴作用,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最重要、关键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质量,以及相关的师资队伍、实训室的建设等,根据目前市场上职业岗位和职业技能的需求,构建如下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4实训基地建设[3]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地位。技术、技能的培养需要环境,需要系列实践教学环节来保障。在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实验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直坚持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同步建设,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的思想。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结合公司具体产品综合训练,而校内实训基地侧重于各方面技能训练,具体说,建议设立如下校内实训基地。

(1) 计算机组装与外设维修实训室。

设立50个左右的工位,满足一个教学班(50人)的实训需要,设备配置:1/3采用市场销售的新型号计算机,用于学生识别最新的硬件系统和硬件安装演示、系统软件安装训练;1/3为市场在用的流行计算机,用于硬件系统的安装训练和软件系统安装与测试;1/3为市场接近淘汰的机型,用于拆装机训练和维修训练。

(2) 电工电子实训室。

用于进行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实训。

(3) 单片机及PCB板制作实训室。

用于辅助单片机课程和PCB课程学习,作为完成各种综合实训场所。在通用机房安装protel或其他电子设计软件,用于电路原理图绘制和PCB设计。该实训室配备电烙铁、万用板,以及“PCB雕刻机”、“PCB孔化设备”,既可完成手工制作PCB实训,又可了解设备制作PCB过程。

(4)ARM嵌入式技术实训室。

配置基于ARM9以上序列的嵌入式实验教学设备25台左右,满足一个教学班(50人)需要。主要是实训ARM基本应用。

(5) 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实训室。

该实训室可结合ARM嵌入式技术实训室共同组织实施,主要完成操作系统(Linux和Windows)裁剪、移植实训工作,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实训工作。

5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我院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依托,包括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等专业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要能够站在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和市场动态,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骨干教师能够精通本专业的相关技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年富力强。教师队伍应保持相应的稳定,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上保持恰到的比例,不要太集中于毕业于某一院校,避免产生近亲繁殖。

目前根据我们招聘教师的经验,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因为按照现在中国研究生培养学科方向,软硬件皆精通且动手能力较强的人才实在不多。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应立足于从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主,培养本校在职教师及聘用兼职教师为辅的方法。

6结语

近几年许多高校都面临了这样一个事实:报读计算机类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这一方面与学生就业难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在发生变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而高校对此缺乏足够的敏锐。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专业调整,“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计算机类专业也不例外,唯有不断改革适应市场需求、挖掘新的专业方向,才能保持专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琦.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就业形势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8(4):41-42.

[2] 中国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经验汇编(第一集)[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Construct Vocational Specialty System of Embedded System Oriented to Employment

LIU Yi-jun1 , XIONG Jian-ling2

(1.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Guangzhou511442, China;

2. Guangzhou Think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 Guangzhou510630, China )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10

为了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在该项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各高校都积极开展了赛前备赛工作,在以比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武汉大学以竞赛为契机,为让更多的学生从竞赛中受益,逐步摸索出了一些通过积极备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思路。

1备赛的意义

竞赛的目的在于引导高校在嵌入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3-4];加强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和研发嵌入式系统的能力[5]。

实践证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途径和手段,嵌入式竞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6]。但由于竞赛条件(参赛队数和人数)所限,如果是为竞赛而竞赛,最终只能有极少数学生真正参与到竞赛中并获益,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包括在选拔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被淘汰下来的,纵然有很大的激情和能力,却享受不到竞赛带给他们的机会和挑战,这种强烈反差与竞赛创办的主旨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明显不相适应的。有些高校在备赛过程中忽略了这种矛盾,盲目强调竞赛结果的重要性,使竞赛成了少数学生的“游戏”。

积极备赛,并不仅仅是在竞赛前积极地组织、选拔和培训优秀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利用嵌入式竞赛的契机,主观能动地将比赛的形式和方法贯穿于备赛和竞赛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到竞赛中来,在整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为共同进步要比一两个单纯的奖项有意义得多。

2将备赛作为扩大竞赛受益面的重要手段

武汉大学嵌入式系统竞赛备赛工作依托武汉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和国家电工电子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大共享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以武汉大学―英特尔嵌入式与多核技术联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电子综合实验室和EDA与DSP技术实验室为主体展开,面向全校电子信息大类的十余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及计算机学院和国际软件学院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为扩大竞赛的受益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2.1从分步淘汰制转变为分组制

早期的备赛组织就是选拔和淘汰学生的过程,即先海选出一批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第一阶段的培训,中期再进行一次优选,最后在竞赛前夕优中选优,决定正式参赛学生,淘汰下来的学生只能离开。2006年开始,我们将这种分步淘汰制转变为备赛分组制,即根据层次差异,将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学习组。

备赛时间从比赛前1年的9月份开始到正式开赛前(以2008年竞赛为例,备赛时间为2007年9月~2008年3月),历时约6个月,分为两个阶段,即前3个月的第一阶段和后3个月的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对报名参加的学生均予以接收,并以3人/队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教学工作主要是分批次在嵌入式与多核技术实验室进行。第一阶段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考评,然后将学生分组,研究组的学生被分配到创新实验室或电子综合实验室进行提高和强化,学习组的学生则可以选择继续现有的学习或跟随研究组的学生一起进阶。

在第二阶段,研究组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特长,针对具体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如ARM与FPGA混合系统设计、GPS应用等)展开学习和研究。第二阶段结束后,学生提交作品或研究成果等,最终的参赛选手从研究组的学生中产生,学习组的学生若表现突出亦可加入到研究组中。

2.2强化校企合作,为备赛创造优越条件

相对正常的教学过程,备赛的实践性很强,与企业间的合作更为重要。通过强化与企业间的联合,建立高校与企业更深层次的互助合作关系,不仅能节约资金,为扩大竞赛受益面创造条件,更能将企业的创新意识、理念和最新科技成果带进校园。

2005年,为促进嵌入式教学发展,武汉大学正式加入英特尔大学合作计划,2007年和2009年,在与英特尔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助与合作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我校分别建立了武汉大学―英特尔多核技术联合实验室和武汉大学―英特尔嵌入式技术联合实验室,并获赠包括英特尔Xscale架构教学平台、英特尔®凌动教学平台和多核软件开发包在内的,具有很强实践价值的嵌入式和多核系统开发设备与软件,这些硬件环境为利用备赛扩大竞赛受益面工作的有效实施创造了优越条件。

除了硬件配套设施的建立,我校还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来实验室讲学,或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培训,或参与学生设计方案的讨论等。图1展示了英特尔公司知名专家来我校讲座的情况。

2.3以课程为背景,促进教学与备赛的有效结合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嵌入式系统与设计和多核架构及编程技术两门本科生课程对备赛工作起着支柱性作用,多核架构及编程技术课程还荣获2007年度“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称号。作为英特尔多核课程大学计划三所种子学校之一,武汉大学在协助华中、华西、华西北等三十几所高校开设多核课程的过程中,与兄弟院校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积累了一定经验。不同于嵌入式课程的正常教学,嵌入式竞赛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在备赛教学过程中,课程组的老师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最新的嵌入式技术,对两门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内容进行了反复提炼,精炼成“嵌入式系统综合设计”和“多核编程与系统优化”两个课程专题,组织学生强化训练,学生在紧张和连续的短期教学过程中收益很大。

除了两门课程专题外,我们还聘请校内外的技术专家有针对性地讲解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图形图像处理与编程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Linux操作系统与程序设计等,学生可以选听,还可以进行实践,灵活丰富的教学活动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这些以备赛为基础的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很多有创意的想法和设计作品反过来又作为各课程的参考设计和实例引入到教学中,丰富了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2.4将备赛与竞赛有机融合

备赛第二阶段的结束,正式参赛选手的确定,并不意味着竞赛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对那些未能选上的学生就到此停止了。我们把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除了参赛资格外,让他们享受跟参赛选手同等的待遇,包括接受竞赛指导、专题讲座和讨论、课程免修和研究经费支持等,淡化竞赛概念,支持和鼓励“非参赛”学生进行参赛作品的设计与研究。对于他们提出的创新想法和设计,或酌情加入到竞赛作品并给予丰厚的奖励,或推荐申报部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或作为嵌入式系统设计优秀作品给予大力支持。

2.5评价与考核重在引导和激发创新潜能

备赛中的评价与考核只部分作为选拔的依据,最终目的还是监督学生做好阶段性知识点和成果总结,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实践。评价和考核机制参考了竞赛规章,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根据学生(或团队)完成的设计作品情况、作品展示、设计总结报告、答辩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详细评分标准包括:

(1) 设计作品的原创性(构思、功能、电路、指标等方面的创造性等)(15%)。

(2) 设计作品的功能、指标设定的合理性和完备性(20%)。

(3) 设计作品完成程度(包括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等)(30%)。

(4) 答辩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发挥(15%)。

(5) 设计报告(20%)。

评价将设计难度和工作量乘以一定的难度系数,难度系数在1~1.8之间;以自愿为原则,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5~10分钟的讲解,对表现优秀者给予10分以内的嘉奖;从分值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我们更强调体现学生创新潜能的因素,如设计创新性、构思独特性和合理性等(占35%)。优秀的设计作品或研究内容将被选择参赛或推荐,教师还就有关内容指导学生申请部级或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对于半成品或未成品,教师会提出修改意见,并提供技术指导。

3实践成果

近几年来,利用嵌入式竞赛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组织备赛工作,我校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有了极大提高。报名参加嵌入式竞赛的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已达到近200人。嵌入式多核技术实验室创新教育如火如荼,我校成为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三创”教育先进模范之一。以下是我校取得的一些成绩:

(1) 以嵌入式系统与综合设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电子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团队在2009年获得武汉大学首届唯一团体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

(2) 我校学生在近几年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06年嵌入式竞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3项;2008年嵌入式竞赛中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各1项。

(3) 我校教师积极探索“备赛中扩大嵌入式竞赛受益面”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仅2006~2009年,竞赛指导小组教师指导本科生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项目5项,校级科研项目30余项,部分项目已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科技验收。

4结语

以嵌入式竞赛为契机,依靠积极备赛所形成的优势资源、创新环境及学生互助机制等,能让更多的学生直接从中受益,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 崔金钟,卢显良. 通过国家竞赛促进“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07(5):39-41.

[2]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系列报道之二[J]. 计算机教育, 2008(13):118-119.

[3] 周家伦.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39.

[4] 侯晓峰. 嵌入式系统邀请赛:不仅仅对学生有益[J]. 计算机教育,2006(5):9-10.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11

[关键词]高职软件专业嵌入式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阮卫华(1977-),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江苏南京21116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33-02

“就业难”与“招人难”是近几年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一种现实矛盾。目前高技能软件人才的稀缺,企业对软件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与此同时软件专业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这要求高职院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企业、院校三方共赢的互动态势。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面向社会的人才需求,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增设了软件技术(嵌入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面向嵌入式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的界定

1.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的概念。嵌入式人才培养就是在原有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嵌入更多的实践应用,利用校内校外的资源,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密切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有效集成的一种人才培养过程。

2.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实践教学摆在更突出显著的位置上,创造有利于实践教学的环境和条件,营造一种浓烈的创新氛围,使学生在新思想、新观点中得到发挥和实现,在实战中成长自己。“实践”和“创新”是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主要特点,实践是整个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而创新的思想则贯穿了整个嵌入式教学的始终。

3.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的意义。摆脱原有的高职软件技术教育和产业的发展相对脱节的现状,对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将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相互嵌入,理论学习中嵌入实践内容,专业实践中嵌入理论学习。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嵌入式软件技术教学方面积极主动地与地方企业联系,与企业共建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不仅使学生学有所用,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使企业能够快速招聘到实用型人才,实现了校企共赢。

二、目前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

1.培养方向模糊。传统的高职教育忽视培养学生认知未来就业环境的能力,以致学生毕业后感到学非所用,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对职业环境的不适应,如频繁跳槽,迟迟不能找到合适工作,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毕业后迟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2.课程设置随意。由于传统高职教育对学生就业的培养方向不明确,使得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其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搬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最后造成学生学习理论多于实践,什么都是似懂非懂。二是看市场行情,市场上现在流行什么软件,学校则安排相对应的课程,使得学习课程不系统。学生普遍反映学的内容不少,但毕业后能用到的不多,并且软件这个行业更新快,使得有时学生在学校学的软件等到毕业又已经被淘汰。三是教学重点放在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面,培养的学生缺乏基本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测试、部署实施的基本能力,缺乏对软件开发过程所需的系统理解能力和标准化执行能力。

3.实践教学短缺。传统的高职教育对于软件专业的教学重点更多的还是从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方面出发,没有考虑到软件专业的实践意义。比如说一门JAVA语言的讲解,传统教育讲解就从java数据类型、运算和控制语句、类和对象、容器类和组件类、线程的应用这样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学生即使学完,也只是单纯学到了JAVA语法知识。因为缺少项目实践的应用,这门课学习下来,学生对于一个软件开发流程还一知半解,所以即使将来工作也并不能将在校所学真正用到实践中。

4.双师素质不高。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本身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就进入教学岗位,没有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工作经验,业务水平不强,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也不能联系实际;还有一些老教授,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理论知识丰富,但知识结构比较陈旧,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对照书本,照搬理论,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不佳。

5.社会辐射能力低。部分高职学院要么定位不准,脱离不了学术型框架;要么受师资、实训环境的限制,培养的人才知识落后、实践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使得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同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产生了错位。学生毕业参加工作总感觉三年的学习临到工作是学非所用,行业适应过程较长。

三、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的实施

1.嵌入式专业的定位。作为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之一的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软件(嵌入式)专业制订教学计划上抛弃传统教学理念,考虑到将来的毕业生主要从事软件应用开发方面,而以软件开发流程所对应的专业岗位来确定设置典型工作任务(见134页图1)。

2.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对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软件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软件更新速度十分快,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的软件,等他们毕业以后就有可能已经跟不上最新的要求,所以学院为了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课程的设置上重点加强学生对一些基础课程的掌握,同时根据企业对软件的最新要求设置一些适用课程。图2是基于java程序员的岗位课程链示意图,在课程的安排上考虑了工学结合的特点,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部分:职业基础课程、核心技术课程、岗位技能课程和企业顶岗实习,以模块化、组合化、阶梯化的方式安排课程,使学生逐步深入掌握课程知识,并培养软件应用能力。

3.课程教学。软件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通过企业嵌入培养,促使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打通就业渠道,优化就业质量。学生大一、大二上学期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自第四学期起,主干核心课程由企业嵌合培养,体现形式如下:

第一,组织安排。由学院信息技术系和南京乐游游软件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乐游游定向培养班”项目小组,负责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学习的动员、组织、生活、教学安排,进行企业实战项目生产性实训的开发指导(见图3)。第二,教学模式。依托企业实际项目,融合岗位技能里的核心课程,进行实战教学,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做—学—教”一体化的课改思路。推行“双导师”制,每门课程选派一位教师完成基础教学,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项目化授课,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助指导,同时也可在参与项目化教学时进行知识储备和应用技能的自我更新。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做企业订单,完成项目实践,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软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能力,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第三,教学场所及时间安排。学生每学期前7周在学校完成非嵌入课程的教学及考核工作。自第8周起,为便于教学和零距离对接,学生前往光华产业园,开始核心课程的学习。课程需要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因此采用了“开放式”实验室。这样对本校教师而言,除了上课时可在此传道授业,课间也可以进行教学准备及科研;对学生而言,课后还可以完成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实验,尤其对于勤奋好学资质较高的学生,提供了更有利的学习实践场所。第四,考核形式。考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软件技术(嵌入式)专业考试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应用能力为导向。期末考核从两方面体现,企业认定的合格者,获得企业颁发的合格证书;优秀者,获得企业提供的奖学金。学校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考试情况,给以相应成绩。

四、结束语

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是工学结合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保证,也是毕业生与社会实现无缝接轨的一种体现。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该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构建一个科学规范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嵌入式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嵌入式培训总结范文12

 

1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

 

1.1 “嵌入式”的内涵

 

“嵌入式”以及“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出现是现代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嵌入式”指的是计算机软硬件的相互结合,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诞生于微型计算机时代,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嵌入对象智能化的计算机,它将软件层面的操作系统、功能软件设计都集成到了硬件系统中,实现了软硬件系统的一体化,具有嵌入性、专用性、计算机这三个基本特点。

 

1.2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随着教育模式转变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嵌入式”的概念开始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应用,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嵌入式”这一概念指的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供给的教育机构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企业作为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方,两者存在契合,企业方通过目标需求设计,以不同的合作形式将自身的功能和需求嵌入到教育机构中,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供给成为双方积极参与、共同追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者不仅包括教育机构和企业,教育主体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直接受益者。关于“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互结合、相互嵌入,打造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嵌入式人才”。

 

2 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育模式现状

 

2.1 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

 

当前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多的现象,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实训、实践课程偏少,即便是开展实践教学,也是针对专业课程的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上机学习、实验课等,较少见开设专门性的实践教学,致使受培养者难以获取为企业所需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

 

2.2 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所谓人才培养,旨在满足企业需求,满足不断发展着的社会需求,这就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力争培养出为现代工商企业所用的理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动手能力突出的高级综合管理人才,但现实却是该专业大多数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滞后,较少涉及本学科的前沿性内容,教学方法也相对传统,这必然不利于培养高级综合管理人才。

 

2.3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综合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依靠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完备的教学环节,广泛的社会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当前,国内大中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由于自身特殊性,资金来源有限,导致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比较落后,而且在专业建设中,有的院校未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和互动机制,这就无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生较少有实践的资源和机会。

 

3 以工商教育为例构建“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3.1 订单式教学

 

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对象的就业方向是适应国家和地方各级经济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经营管理、金融企业、商贸企业等领域的工作,未来所处行业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嵌入式”人才培养中,首先要细分不同类型,实施订单式教学,迎合市场需求。在具体操作中,可构建运营管理、战略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基于不同方向的教学方案,并将每一个方向的具体课程融入培养对象整个学习过程,将每名培养对象塑造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订单式人才。

 

3.2 深化校企合作

 

企业是学校人才培养效果好坏的检验者,因此构建工商管理教育“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相关企业也积极参与进来。企业应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场地支持、人力支持等,而学校也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将培养对象的实践活动与企业功能和需求紧密结合,力争培养出为企业所需的人才。以上决定了在人才培养中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并在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就应该尽可能多得让企业参与其中。

 

3.3 搭建实践平台

 

培养对象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否得到有效提升是评价“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想提高接受培养者的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需借助一定的实践平台,所以,要积极对校内外的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搭建适合工商管理专业实践的平台。例如大中院校可以尝试通过对现有的实验室基础上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针对性地组建专业实验室,并通过校园局域网将这些实验室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搭建一个完善实用的实践教学系统,使培养对象充分模拟实践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营管理。

 

4 结语

 

当前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市场面临与市场用人需求脱节这一问题,而形成就业困难这一社会现象,“读书无用论”再一次甚嚣尘上,究其本质,无用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深化,方能适应新市场、新时代。工商管理同样能够不例外,“嵌入式”人才培养关系到高校能否实现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管理人才的目标。本文在分析传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培养对象实务操作能力,满足培养对象特质化要求,增强多专业技能训练,限于理论水平和知识背景,难免有不足和偏颇,“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