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无形资产分析

无形资产分析

时间:2023-06-26 16:24:39

无形资产分析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1

【关键词】 无形资产; 存在性; 收益性; 风险性; 质量评价

纵观无形资产领域的研究不难发现,迄今为止对无形资产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正在替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要素,这一事实已经无需争论。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短期经营和长期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传统的无形资产会计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和信息披露,重点关注的是无形资产的数量,而对无形资产质量的研究却很少见。

一、文献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资产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资产质量与信贷风险、规模经济;企业资产质量与生产效率等之间关系的研究。Harris和Raviv(1990)应用债务缓和模型(简称HR模型)研究了公司质量决定其资本结构,并最终影响企业价值。BernstEin(1996)对银行资产质量与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贷款质量对银行成本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资产质量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在资产质量理论方面国内学者对资产质量的概念和特征作了一定的分析。如干胜道、王生兵认为,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张新民认为,资产质量是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满足企业对其预期期望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单独增值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等方面。同时指出,对资产质量的分析要强调资产的相对有用性。企业所处时期不同、环境不同,资产的质量就不同。在实证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K值(k=|调整后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检验和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或企业价值同资产质量的关系方面(宋献中、高志文,2001;李嘉明、李松敏,2005等)。

可见,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开始研究资产质量问题,但专门针对无形资产的质量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在借鉴前人无形资产研究以及资产质量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找到企业无形资产质量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二、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种类

关于无形资产的概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不一一列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巴鲁·列弗教授(2003)的观点,他认为无形资产是一种对未来收益没有实物形态或非财务性的要求权,比如:专利、商标或一种特殊的可以节约成本的组织机构(互联网基础上的供应链),并指出,“无形资产、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这几个词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一般,会计学的文献中使用无形资产的概念,经济学家使用知识资本的概念,管理学和法律学书中使用智力资本的概念。尽管在不同领域中对无形资产的称呼不尽相同,但是这些概念所指的本质涵义是相同的,都是对未来收益的非实物形态的要求权。巴鲁·列弗教授定义的无形资产可谓是广义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确实存在的无形资产,但由于会计确认及计量方法的局限性导致广义无形资产中的很多无形资产种类没有纳入会计核算系统。比如《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为:“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我国会计准则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都将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讨论,都强调了可辨认性和可控制性这两个约束条件,也就是将所有不可辨认、不可控制的无形资产都排除在外了。显然广义上的无形资产比会计中的无形资产的概念外延大得多。笔者先把研究范围集中在会计意义上的无形资产的质量评价,或称狭义无形资产。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三、无形资产的基本质量特征

无形资产的质量特征既具有资产质量特征的某些共性,也有其特有的质量特征。

(一)无形资产首要质量特征——存在性

由于无形资产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这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是否存在是决定其资产质量的首要特征,如果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资产是客观存在的也就应该有价值。我们在关注无形资产的存在性质量特征时主要考察会计报表上列示的无形资产价值是否真实、是否充分,有无账外无形资产的可能性。

影响无形资产真实性的主要是虚构无形资产。虚构无形资产从何而来?无形资产的三种来源以及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和公开市场价格的特性,都为虚构无形资产大开方便之门。股东投入时虚构资产。很多企业的实收资本构成中,存在比例很高的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出于增加出资额的目的,部分股东投入时通过高估无形资产,甚至将根本不存在的或与公司经营无关的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导致股东投入时就产生无形资产的出资不实。1.外购时虚构资产。通过外购来虚构无形资产,往往是出于利润舞弊的原因,将虚构的利润固化在无形资产,比其他有形资产更具有隐蔽性。比如,将费用支出包装成购买无形资产,将虚构的收入转移至购买的无形资产等。2.内部开发支出虚构资产。新准则允许将公司内部开发支出资本化,为部分企业“制造”业绩大开方便之门。部分企业虚构开发项目,有意混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任意放大资本化的支出范围,通过资本化来虚构无形资产,可以轻松达到提升当期利润的目的。

无形资产的存在性特征首先要求报表上揭示的无形资产是客观真实的,不是虚构的。在此基础上还应关注无形资产价值披露的充分性。按照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我们在报表上看到的“无形资产”和“研发支出”披露的应该是由股东投入、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以及已经成功的开发支出。与自创无形资产关系密切的研究支出和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全部计入了期间费用。这样的会计处理很可能会导致账外无形资产的形成,因为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并不能影响自创无形资产的成功与否。长期以来,重视研究与开发的企业就存在多项已开发成功的自创无形资产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出来的问题。因此对无形资产进行质量分析时,应当考虑账内无形资产的真实性、充分性以及账外无形资产存在的可能性。

(二)无形资产根本质量特征——收益性

无形资产收益性强调资产在持有和使用过程中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根据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的定义可知,企业拥有或控制资产的本质目的就是要获得经济利益的流入,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入既可以表现为企业利润的增加,也可以表现为现金流量的增加。资产的收益能力越强,资产质量就越高。优质的资产是良好收益的必要条件,而良好收益是高质量资产的外在表现。因此收益性是资产质量特征的共性表现,也是无形资产的根本质量特征。资产的收益性不仅包括资产的收益能力,还包括资产的收益方式。资产的收益能力可以用统一的货币形式计量,但每种资产获取收益的方式可以互不相同。无形资产的收益实现方式和有形资产不同。对于一项专有技术企业可以利用它的先进性和有用性为企业带来超额价值,但必须和企业的有形资产一起来创造价值,也就是说无形资产本身无法直接为企业创造财富,必须依附于直接或间接的物质载体才能表现出其内在的价值。无形资产在企业整体资产的运用中起到胶合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它和其他资产组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三)无形资产不可忽视的质量特征——风险性

无形资产的风险性就是指它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收益是伴随而生的,在考察资产收益性的同时还要考察其风险性。虽然有形资产在创造价值期间也可能有不确定性,但是这种变化的发生频率、变化幅度和把握的难易程度都与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有非常大的差异。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相比,风险性更大。在评价其质量的时候,不能忽视这一重要的质量特征。对于无形资产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预测难度大,受主观判断和未来收益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无形资产与其相配套的资产有一定的要求,加上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当中,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无形资产所面临的环境更是错综复杂、变化万千。所以对无形资产不确定性预测水平的要求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无形资产未来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无形资产的质量,使得收益的实现带有极大风险。因此,在评价无形资产质量时,要对其风险性进行评价。

四、评价无形资产质量的三个维度及方法

(一)单项或分类无形资产质量评价

为什么要对单项无形资产或每一类的无形资产单独进行质量评价呢?笔者认为基于上述无形资产的基本质量特征,即便是会计意义上的几种无形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在存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这三方面的表现也是有明显差异的。如内部研发的非专利技术很容易被虚构或披露不充分。有实证研究表明(郭敏,2008),在会计上已确认无形资产的几种无形资产中,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等技术类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表现出正的影响,而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使用权类无形资产表现出负的影响。这一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收益性是有差异的。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风险的大小也不相同。如有的是因为市场竞争、新技术的发展更新产生的风险,有的是因为替代品的出现产生的风险,还有的是因为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以及宏观政策的变动产生的风险。因此在评价企业无形资产质量时首先要注意单项资产或者分类资产在上述三个基本质量特征中表现出来的差异,逐项、逐类进行评价。

在进行单项或分类无形资产质量评价时可以采用会计上的计量方法,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来考察它的存在性。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每一类无形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核心利润的价值相关性。用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来评估每一类无形资产的风险大小。目前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二)无形资产整体质量评价

在实践中经常会看到,两家企业有形资产的规模相差无几,但创造出的价值增值却差别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利润,当然这里面可能会包括还没有被会计确认的无形资产。因此有必要关注企业无形资产整体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来评价无形资产整体的质量。

采用CIV(Calculated Intangible Value)法来对无形资产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该方法是由美国伊利诺斯州的NCI研究所提出的一种计量企业无形资产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运用其有形资产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可以通过对企业超额收益的资本化来计算无形资产的价值。该方法以企业所在行业的有形资产收益率为基础,将企业收益中超出行业平均有形资产收益的那部分视为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润。该方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企业过去三年平均税前收益。

第二步:计算企业连续三年年末有形资产平均值。

第三步:用企业平均税前收益除以平均有形资产得到有形资产回报率(ROA)。

第四步:计算同时期同行业的平均ROA。

第五步:用行业平均ROA乘以企业平均有形资产,再从税前收益中减去该乘积,得到的结果就是该企业资产比同行业其他企业多出来的超额回报值。

第六步:计算三年平均实际所得税率并乘以超额回报,再从超额回报原值中减去这一乘积得到税后超额回报值——即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价值。

第七步:计算第六步结果的净现值。即用其除以合适的贴现率,这样就得到了无形资产创造的超额价值,而这个价值从未出现在资产负债表里。

CIV法是一种测算企业运用其无形资产创造超额价值能力大小的方法,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来评价无形资产整体质量的高低,创造超额价值越大的企业,其无形资产的整体质量较高。如果超额价值较小甚至是负数则其无形资产的质量较低。

(三)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资产组的质量评价

前面在论述无形资产的收益性质量特征时曾经指出无形资产必须和其他有形资产组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价值。可以把企业的资产总体看成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组合在一起的资产组,评价这一资产组质量的高低。

对于由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组成的企业资产组的质量评价,可以借用托宾Q值的大小来判断。托宾Q值的大小常被用来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以及成长性。托宾Q值越大,上市公司的业绩越好,成长潜力就越大。托宾Q值等于上市公司资本的市场价值与总资产重置成本之间的比值,资本的市场价值包括公司股票市值和债务资本市场价值,债务资本市场价值不容易取得时也可以用账面价值取代。总资产的重置成本是指今天要用多少钱才能买下所有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即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重置成本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当托宾Q值大于1时,说明企业的无形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市场价值高于其重置成本,托宾Q值越大,说明其资产组的市场价值越高,资产组的质量也就越高。

五、结论与不足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共同决定着其创造超额收益能力的大小。无形资产的存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三个基本质量特征既有资产质量特征的共性,也有其特性。本文基于无形资产的基本质量特征,试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无形资产的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尚未对广义无形资产范围内的无形资产种类进行全面研究,对无形资产的风险性评价有待进一步深入和量化。上述评价方法能否有效地评价无形资产的质量,还需要实证研究的证实。

参考文献

[1] 干胜道,王生兵.试论企业资产质量优化与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2000(5).

[2] 张新民.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钱爱民,张新民.经营性资产:概念界定与质量评价[J].会计研究,2009(8).

[4] 李嘉明,李松敏.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4).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2

【关键词】 无形资产 质量分析

纵观无形资产领域的研究不难发现,迄今为止对无形资产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正在替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要素,这一事实已经无需争论。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短期经营和长期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传统的无形资产会计研究主要集中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和信息披露,重点关注的是无形资产的数量,而对无形资产质量的研究却很少见。

1. 无形资产会计的难点

1.1自创无形资产的成本难以确定

外购无形资产入账价值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即以使其达到可利用状态和位置以前的所有支出来计价入账。但自创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却难以确定,主要原因是:第一,自创无形资产的研发可能跨越多个会计期间,使得这些支出难以追溯到某一具体项目中去;第二,无形资产自创的支出规模与无形资产自创的成功之间没有比例关系,并不是无形资产自创支出越多,形成无形资产就越多,这就使得自创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核算必须采用与常规资产所不同的方法。

1.2无形资产的受益期难以确定

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其成本应在受益期内摊销。但与有形的固定资产不同的

是,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因受更多的人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确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受益期不确定,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就难以进行摊销。

1.3商誉难以脱离特定企业而独立存在

商誉指一家企业或由于它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由于它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率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为此可以认为,具有一般获利水平的企业的商誉为零,低于—般获利水平的企业的商誉为负值,高于一般获利水平的企业的商誉为正值。商誉是一种相对的获利能力形成的价值,它是由特定企业的综合优势决定的,因而不能离开该特定企业而独立存在。

2. 无形资产会计的一般惯例

与上述三大难点相对应,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也有其特有的惯例。

2.1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确定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决定了无形资产价值转移的速度。我国会计准则规定: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如与同行业的情况进行比较,参考历史经验,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等。按照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该项无形资产应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2.2商誉的会计处理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商誉是企业具有的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所形成的价值。

按照一般会计惯例,由于自创商誉难以计量,企业通常不确认自己的商誉,只确认购入的商誉,即只有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时才有商誉问题。

当企业间发生并购时,被购买企业商誉的价值并不是根据定义中所强调的实质来确定的,而是根据购买企业的收购价与被购买企业净资产的公平市价之差来确定的。用公式表示:

商誉=收购方的收购价—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平市价:收购方购买股权百分比

可见,商誉的价值并不一定准确地反映了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它的确认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易的结果,受双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

3. 无形资产的披露惯例对报表分析的影响

3.1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和商誉的信息含义

由上述无形资产处理惯例可知,与自创无形资产相关的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中的不确定部分已经作为发生会计期间的费用,并没有作为无形资产处理,只有符合条件的开发支出才可以资本化处理。因此,报表中的“无形资产”主要反映的是外购无形资产的价值,“开发支出”反映自行研发并接近成功的无形资产成本,而商誉则反映的是外购企业带来的商誉而非自创商誉。

3.2重视研发的企业可能存在账外无形资产

研究支出和一部分开发支出的费用化处理,并不意味着自创无形资产一定不能成功。有些已经研制成功的无形资产由于平日研发支出的费用化处理难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出现,而是“游离”在资产负债表外成为表外资源。因此,历史较为悠久并重视研究和开发的企业,就有可能存在多项已经成功且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账外无形资产。在报表分析中应额外考虑。

4. 无形资产的质量分析要点

无形资产的质量主要体现为在特定企业内部的利用价值和在对外投资或转让中表现出的增值价值。分析时应关注以下主要方面。

4.1无形资产的盈利质量分析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增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如同一双看不见的手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但现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决定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往往是象征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相当部分的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它的账面价值,而无形资产本身的特点又决定了其盈利的不确定性。可见,分析无形资产的盈利性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分析时,要详细阅读报表附注及其他有助于了解企业无形资产类别、性质等情况的说明。不同项目的无形资产的属性相差悬殊,其盈利性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由于有明确的法律保护的时间,其盈利性相对较为容易判断。而像专有技术等不受法律保护的项目,其盈利性就不容易确定,同时也容易产生资产的泡沫。

4.2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质量

无形资产是一项不具有实物形态的特殊资源,自身无法直接为企业创造财富,必须依附于直接的或间接的物质载体才能表现出其内在价值。无形资产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只有与固定资产或存货等有形资产进行适当组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企业可利用品牌效应、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通过联合、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实现企业扩张,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可见,无形资产在与其他资产组合过程中所释放的增值潜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无形资产的盈利性,进而决定了无形资产的质量。

4.3无形资产的变现质量分析

无形资产在市场上通过转让而变现,是其价值实现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由于它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或垄断性很强的特殊资源,它的变现价值确认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分析企业无形资产的变现性主要考虑:是否可以单独进行转让,是否存在活跃的市场可以进行公平交易,无形资产减值难以变动的速度。

通常情况下,可以单独转让且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无形资产变现能力强。一般来说,能够顺利变现的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和专有技术等。按照现行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对无形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并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回收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为此,可以通过分析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来判断各项无形资产的变现性。当然分析时还应注意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现行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期间不得任意转回,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利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来操纵利润的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重 无形资产会计信息质量分析评价 [J] 当代经济 2006(3).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3

探索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改革分析

一、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不同

(一)定义不同

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新准则把“可辨认”作为无形资产的基本特征,从而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准则之外;取消了无形资产必须是“长期资产”的限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无形资产定义相同。

(二)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旧准则对所有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费用均损益化,新准则规定对企业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区别对待: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予以费用化;研究达到一定的阶段而进入开发程序后发生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允许资本化。

(三)无形资产的计量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新准则取消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

旧准则:无形资产价值在其有效期内(法律规定期限或受益期限,若两者均无,按10年计算按直线法摊销)。

新准则: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一是有效期,旧准则规定按照收益期限或法律规定期限,没有的话按照10年,而新准则要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更加灵活,企业更具有主观性。

二是摊销方法不同,旧准则按直线法摊销,而新准则按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仍然是给企业提供了很多空间,可以自由选择。

二、研究开发费用确认的改革意义

对于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来讲,新准则中研究开发费用确认的分段确认标准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向科技化、信息化发展,使更多的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旧准则中将其费用化处理有如下几个缺点:

会计信息最主要的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研发支出费用化的谨慎倾向使得会计信息无法实现公正性和真实性,并造成大量会计数据与财务指标的扭曲。

3、从资本化确认的标准看: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支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目的是让企业在未来能更好的发展,与未来各期的收益密切相关,是一种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过程,理应予以资本化。

如果不将开发研究这一现代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进行单独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收入与产出、投资与回收状况在会计报表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反映,使得大量资产飘在账外。新会计准则的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全面反映企业的业绩。

将研究开发支出资本化,可以避免出现因将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而导致的收益减少现象,从会计的行为影响角度而言,可避免企业为保持市场优势和效益时不恰当地削弱研究开发支出的短期行为,从而为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免除后顾之忧,有利于我国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研发费用的确认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企业的情况,更能客观的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4

关键词:无形资产有效披露R&D投资者关系管理

作者简介:张璇(1981―),女,湖北宜昌人,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目前无形资产的计量方式及信息披露方式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正价值。这使得利益相关者不能很好的认清企业的真实价值,也不利于对企业未来能力的有效预测,从而弱化了企业吸引更多投资者的能力。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现状出发,通过分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的状况,分析披露过程中的不足并探讨相关对策,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无形资产的含义其信息披露的意义

(一)无形资产的含义 自19世纪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尔斯・本德提出无形资产的概念以来,国际社会在无形资产的经营、会计处理及价值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形资产问题逐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但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迄今未在其基本概念、存在形式等基本问题上完全达成共识。屠海群(2002)从知识资本的角度来认识无形资产,认为无形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是企业所有能够带来利润的知识和技能。刘景录(2002)认为,知识资本和无形资产所反映的是对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有贡献作用的同一种资源,即知识资源,而无形资产是对这种知识资源的小部分在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不充分反映。杜万新(2002)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认识无形资产,认为无形资产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企业资产,使现金流入企业,其载体是物而不是人。它表现为人类智慧和知识产权等。马传兵(2003)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无形资产,认为无形资产的实用价值是帮助企业获取超额收益,而无形资产的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于玉林(2002)将其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一定主体拥有或控制的、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可以辨认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预期会带来经营效益的非货币性资源。

由于对无形资产认识的差异,导致会计核算对无形资产的处理尚未统一,这也使得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刘小清(2003)认为,我国会计因考虑谨慎性原则,即使是对信息披露要求较高的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构成比例的披露也不够充分。吕玉芹(2004)认为,无形资产的披露范围与其价值在企业中的地位不符,企业实际拥有的许多价值巨大的无形资产,如经营秘密、商号、地理标志、服务品牌等,都没有纳入会计确认的范围。对于研究与开发(R&D)费用、商誉等难以货币化的无形资产争议较大。买忆媛、聂鸣(2003)认为,研发费用作为反映上市公司全年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资源,很少有上市公司在其年报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R&D的具体信息,缺乏足够的关于R&D方面的信息使得投资者无法对公司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杜兴强(2004)认为,对于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企业的传统做法是将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成本直接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而在无形资产譬如专利权研究完成之后,则只将少量的注册登记费和聘请律师费公证的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此则极大的扭曲了无形资产的价值。

(二)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意义尽管无形资产在基本涵义等方面还存在分歧,但大多数学者对于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认识形成了一致。汤湘希(2003)认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依据是无形资产的质与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体现为创造和提升无形资产能力的大小,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王化成、卢闯、李春玲(2005)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中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以及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对投资者的有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形资产与企业未来的业绩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无形资产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二、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披露现状及弊端

(一)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完整一般认为,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指商誉。有的学者将无形资产的构成归纳为:市场性资产、智力成果型资产、应用型资产、方法型资产、基础性资产、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等(秦江萍、段兴民,2003);有的学者将无形资产的内容归纳为:专利权、发现权、科技技术进步成果、植物新品种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商标权、商号、地理标志、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人力资源等(于玉林,2002)。而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中规定的无形资产多达14项内容。据有关资料统计,经济学中涉及的无形资产达29项,美国会计准则将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已支付广告的未来利益(Future Advertising Benefits)等都列入无形资产的范畴。我国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披露下列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信息:各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各类无形资产当期期初和期末余额、变动情况及其原因;当期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考虑到土地使用权的特殊性,无形资产准则还要求企业披露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取得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仍是有形资产,现行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计量范围仅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特许经营权等,由于范围过窄,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表中无形资产价值偏低的现象。另外,基于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导致与用户决策相关度较高的现时及未来信息披露不足,无法较好的体现无形资产被转让、出售或用于对外投资时的潜力,使信息使用者不能依据有限的信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较好判断,无法辨识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

(二)研究与开发费用缺失在各种无形资产中,企业投入巨大研发费用而形成的自创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中难以反映。研发费用是柄“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拥有高新技术,市场资产及巨大的人力资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给企业未来带来超额获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巨大的风险。由于缺乏关于R&D的有效信息,使企业无法将其真正的实力展示给投资者,投资者也无法对公司技术革新及产品开发活动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使企业和投资者双方难以形成双赢局面。更有甚者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缺失还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及企业价值低估的情况发生。

三、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披露状况分析

本文选取了汽车行业中23家(除农用车生产企业)整车制造类上市公司,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05年年度报告为数据来源,整理收集这23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数量、构成的披露状况。样本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整体状况见(表1)。从(表1)可

以看出,样本公司均披露了无形资产,但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较低,平均为1.86%。近50%的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包括“东风汽车”、“上海汽车”等我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这与西方发达国家35%的水平(高新技术企业60%~70%)相比,有很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比重最大的“ST松辽”是亏损企业,其超过8000万的无形资产全部都是“土地使用权”,这不能反映无形资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的论断。从无形资产项目构成上看(表2),虽然我国无形资产只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特许经营权等项。除一家公司没有披露具体构成外,其余22家中无形资产所列科目多达几十种,多数是以具体事件名称代替无形资产科目,如“公司动态网站”、“人才测评应用技术”等。这种随意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为无形资产的类别确定和理解造成了困难,也表明我国无形资产管理的混乱。在具体构成上,这22家公司的无形资产项目按由大到小排序是:土地使用权(包括房屋使用权)、软件(包括系统)、专有技术、商标、其他、专利、许可费及商誉,其中土地使用权占有极大的比例。某种意义上土地使用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固定资产,具有固定资产的一般属性,而不是完全具有无形资产的特性。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边缘无形资产”,即具有无形资产的某些特性。但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无形资产同等确认和计量。因此,土地使用权的大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无形资产的真实度。近年来由于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购买了大量软件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生产,因而外购软件比例也比较大。

从1985年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企业之一,我国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研发费用不断攀升,国产化率越来越高。但从(表2)看,不仅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专有技术,专利,商标等核心技术所占比例不大,并且已取得的技术中也以外购方式为主,自行研制开发少,这也对正是近年来对我国汽车行业缺乏自主品牌。缺少独立研发整车及发动机能力的印证,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四、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改进的对策

(一)拓宽披露内容,规范披露方式,提高披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事实上企业大多数活动都会对企业现有的无形资产造成影响。如企业营销活动的宗旨不光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现有业绩。同时也是为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进而为企业未来带来更多业绩。而这类对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程度较大、但难以用货币化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无法纳入资产负债表,应增加表外披露的内容。与市场有关的企业品牌、服务品牌、顾客关系网络;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专利权、注册的域名、商业秘密;与组织管理资源有关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融资关系、信息系统等都应纳入其中。对于研发费用,则应该单独列出并对投资前景及风险作简要客观的说明,使投资者能够在了解的情况下而不至于泄露企业机密。对于财务报表内既有的无形资产,应规范信息披露的具体类别名称及含义。在原有无形资产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对新出现的r无形资产名称进行界定和归类,这样才能确保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5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 无形资产 研发费用

一、无形资产研发费用国际准则综述

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研发费用占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其作出合理的处理方式将对企业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不同国家采用的方法有不同之处,总体来看,有三种,一是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二是将其全部资本化;三是部分作为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部分进行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但是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则需要一定的条件。当前国际上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费用化的处理方式和满足国际会计准则中一定前提条件的资本化的处理方式是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中很典型的例子。

但是以美国为主的处理方式也有例外的情况,体现了谨慎性的原则。而国际上的会计准则则是对其开发费用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不会产生应予确认的无形资产,这个阶段发生的支出与费用应在发生的当期认为损益,而在开发阶段必须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二、新旧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分析

(一)旧准则有关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规定

按照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应当按照依法取得时所发生的注册费和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依法申请取得前所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该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旧准则规定下,内部研究开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人管理费用,会计处理相对简单。

(二)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由对无形资产定义的规定可知,基本费用化的做法不能如实反映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价值,违背了资产计价原则。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把取得该项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大量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和设备折旧费用进行计价,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人无形资产的价值,违背了关于资产计价《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规定,使企业自行所开发的无形资产得计价不充分,不能反映出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所以此种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

2.没有遵循会计配比原则。因为企业将大部分费用均计入当期损益,仅仅只有少部分注册费、律师费对无形资产后期的分摊,这样就虚化了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那么将对信息使用者造成了误导。

3.违背了真实性原则。因为企业记录的信息应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依据,以此做到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无形资产的计量则是将少部分计入了无形资产的成本,减少企业资产价值,造成开发期利润减少和使用期利润虚高,没有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成营果、财务状况。

(三)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有关规定

新准则的有关规定如下: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与开发阶段的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无形资产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能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新准则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为新准则将费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究阶段,一是开发阶段,其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很严格,如果人为的将某一时点作为划分的准,则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且判断资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于这五条判断条件只是有了标定性的规定,如何客观合理的证明,准则并没有给出严格的解释,所以,这种划分和判断资本化的条件均带有人为的主观性。

2.增大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如前所述,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则企业就可以依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对这两个阶段的划分做出对本企业有利的分界点,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3.其还会影响税收工作和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当企业操纵了利润也就会相应的对税收工作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则有可能形成创造性会计,同样地阶段划分不明确,使得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新旧准则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不同的准则在我国不同的阶段有一定的适应性和逐步的变化,在传统的农业、工业的经济下,在长期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在企业的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相比之下,以专利权和商标权代表的无形资在企业中所占比例就很小了。

在这种情况下,在重要性和谨慎性的原则下,对企业所自创的无形资产不则予确认。这样对于企业中比例不大的资产对企业整体的影响以及利润的影响比较小,然而随之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逐步全球化发展,那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其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强,对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计量方式也应该所改变。在自创的无形资产的创造研发过程看,大部分的费用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将其计入期间费用是违背真实性原则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发起人所拥有的自己所创的无形资产。在账面上只能够反映注册费、律师费等为数不多的费用。账面价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所以顺应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符合会计原则以及和国际准则的统一,我国放弃了原先美国那种完全费用化的做法。改而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采取有条件的资本化研发费用的处理方法。旧准则规定遵循了会计稳健性的原则,新准则规定主要是遵循了重要性和配比性的原则,有利于企业研究成果产生效益导致增加的收入与研发费用正确配比。而且,新准则的规定还符合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原则、谨慎性和相关性原则。由于新准则是与国际准则较为接近的,这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是符合了我国国情的,所以比较有利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事情的两面性也让我们看到其也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周卫强.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期刊论文]-财经界(学术),2010.

[2]王巧兰.试论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会计之友,2009年第10期下.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6

摘要:面对医药行业产能过剩的困境,药品创新已成为企业走出困境的不二法则。本文通过结构比较、专利比较、研发强度比较重点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不同区域医药企业无形资产的结构构成与研发投入,旨在为医药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提供企业在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数据。

关键词:无形资产;创业板;医药行业

据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指数表明:在2011年之前的十年间,我国医药行业都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近几年来增长速度缓慢下降,医药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选择。创业板医药企业作为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的后继企业,如何在产能过剩的囧境中,达到一种既可以实现自身发展壮大又可以对我国重大医疗技术突破起到助力作用的双赢处境,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提升药品质量,加强基因药物、新型疫苗等生物技术的研发,力争走在国际前列。本文拟选取2011年至2015年创业板医药行业为样本,进行无形资产现状研究。同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合理性本文对数据做出如下处理:(1)为了保证单一样本数据的充分性,本文选取2011年以前以上市的公司(2)为了便于区域研究与对比,本文对所有创业板医药行业按照地域进行划分,分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共5个区域。最终得到19家共95个样本。

一、无形资产现状研究

(一)基本情况。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无形资产总量在2011年至2015年5年中发展迅速。从2011年的5.12亿元到2015年的24.68亿元,足足翻了将近5倍。其中,发展势头以2013年为分水岭,2013年前无形资产总额增速迅猛,2013年后增速趋于平缓,同时在2014年达到最大值29.86亿元。(二)结构比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所界定的无形资产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软件、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著作权等。本文依照无形资产在创业板医药企业中的重要程度,将其无形资产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土地使用权,因其在无形资产中占比很大,所以将其列为一类。第二类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权利拥有人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工业设计权及商业机密等。此外,非专利技术虽然在法律上不受保护,但企业特有的经济利益与其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非专利技术划归为知识产权。对于创业版医药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其创造利润与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因此将其列为一类。第三类为其他,主要包括软件等对创业板医药企业不太重要的无形资产。(见表1)由表1我们可知:在无形资产比重方面,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在经历了2011年至2013年的增长后,在2013年达到了峰值5.70%,之后该比例趋于稳定,在均值5.51%左右上下浮动。在知识产权比重方面,除2014年较前后年略有下降外,呈现出年年上涨的趋势,但5年内年均增长率仅为1.41%。至2014年其总体占比仍未突破30%。这说明,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发展速度缓慢。在土地使用权比重方面,其最高占比可达无形资产总额的73.56%,最低也达到无形资产总额的62.62%。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创业板医药公司整体无形资产结构不太合理作为无形资产的核心知识产权,竟不足无形资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二、专利比较

表2介绍了2011年至2015年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数的发展变化。从上图我们发现,专利权总数从2010年的76项,到2015年已达621项,在短短的5年之中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数足足翻了8.17倍。其中在2011年至2015年这5年间,我国创业板医药行业的发明性专利年年以高于30%以上的增长率迅速增长,尤其在2011年至2012年增长率达到了57.5%。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数量上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此外,根据我国专利法相关规定,企业所持有的专利权被分为发明型、外观设计型与实用新型三类。由于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新药的研发和对已有配方的改进,而这些主要依赖于企业专利权中发明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两部分。因此,考察这两类专利权的占比也是衡量医药企业专利权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从表二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在数量上,不论是发明型专利还是实用新型专利,这两者都在5年内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其次在所占比重方面,两者占比在2011年至2015年这5年间分别为55.26%、65.07%、82.37%、88.51%、92.91%,呈现出年年递增的良好趋势,平均占比以达专利权总数的76.82%。以上结果充分表明:整体上,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在数量上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在结构上处于较为合理的良性状态。

三、研究结论

(一)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无形资产整体结构不太合理,但这一情况在某些区域内正在得到逐步的扭转。土地使用权占比过重和知识产权占比过少,一直是我国无形资产结构问题的通病。这点从创业板医药企业土地使用权平均占比为66.33%,而知识产权平均占比仅为22.88%就可以看出。但细化到区域内,我们就可以发现,有些地区无形资产结构不光优于全国整体结构,同时无形资产结构的合理化趋势也十分明显。例如,华北地区医药企业在2011年土地使用权的比重为84.92%,知识产权比重仅有11.10%;而到了2015年其土地使用权已降到53.16%,知识产权比重以上升至30.96%。(二)在专利权方面,我国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结构整体布局比较合理,但内部差距较大。总体上,发明设计型和实用新型两类专利权平均已占到总专利数的79%,这说明创业板医药企业专利权整体实用性强,质量较高。但细化到个体后,差异仍然很大,专利较多的企业年平均专利有二、三十件专利,而专利较少的企业年平均专利不足一件。

作者:庞懋慧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7

关键词:无形 资产 管理

0 引言

无形资产是企业长期投资积累的技术知识、顾客的认知和信任程度,包括商标、专利权、非专利权、商誉、商业秘密、优惠合同、特许经营权、营销网络、良好的公共关系等。

由于无形资产是集 经济 、技术、 法律 为一体的重要资源,因而其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法律上或契约赋予企业、或由企业创造并拥有的一种权利;其次具有价值,能给企业带来长期收益,即企业超额获得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再者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形态,是一种具有资产特征与功能,但又不具有实体形态的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打破了传统的范畴,形式愈来愈趋多样化,如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人力资源、注册的域名、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使无形资产的内容变得日益丰富,已成为企业生存 发展 的基石。

1 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无形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我国许多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把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纳入有效的制度建设范畴。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没有法律保护意识,无形资产开发后,不懂得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品牌保护意识淡薄。技术创新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若不加以保护,就会使企业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发明创造被其他企业所侵蚀。任何忽视和低估无形资产价值的行为,都必然导致无形资产流失。自加入wto以来,从dvd、彩电、摩托车、数码相机到mp3、芯片、汽车、电信的开发与研制,我国企业由于对无形资产管理认识不足,使其造成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元,有些纠纷甚至对有些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1.2 无形资产评估缺乏真实性。在我国最早实现股份制的企业绝大多数没有进行无形资产评估,现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同样也没计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和外商的合作合资中,对商业信誉、经营资质等无形资产没有计价折股,使企业丧失了许多竞争机会。另一方面,无形资产的评估也不规范。评估机构受经济利益驱动顺应被评估单位需要作出的评估,也造成了无形资产流失和经济损失。

1.3 无形资产缺乏价值量化标准。目前 会计 核算不能真实地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动。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理论上应包括企业为取得这些资产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但是无形资产的计量在实际操作中较困难。我国会计制度规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记入无形资产,而对于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和自创商誉则费用化处理,使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不能得到准确的确认,价值不能得到全面地体现,影响了对经营者业绩的公正评价,进而导致投资人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1.4 忽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无形资产有效地使用能增加其价值。但是,由于企业缺乏无形资产增值的有利氛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有效合理地使用无形资产,而是过度使用,或长期闲置不用。在企业合资过程中,许多优秀品牌通过折价入股后,被企业闲置不用,使其价值丧失殆尽。另外,企业长期不参与有利于提升自身形象的竞争,也削弱了其无形资产的价值。

2 强化无形资产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无形资产营运管理,实现 企业 低成本扩张。无形资产的有效营运,是无形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企业通过对所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无形资产进行运筹和谋划,可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增值。无形资产的运筹和谋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利用延伸品牌价值。充分利用现有品牌、商誉研发、生产其他产品,帮助新产品顺利上市,减少风险,品牌的延伸可进一步扩张和增加品牌价值。二是建立融资策略。运用无形资产的影响力和信誉度,拓宽融资渠道,吸收资金。三是建立扩张策略。企业要利用名牌效应、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联合、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实现资产扩张。四是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企业可通过无形资产的投资合作,用品牌参与投资,与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实行强强合作,优势互补,通过产品技术的高科技含量使无形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

2.2 加强无形资产权益管理,防止无形资产侵权行为。wto总协定中的《知识产权协定》和相关条约以及我国《商标法》均采用注册在先原则,即谁先申请商标注册,商标权就授予谁。我国企业要保护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必须及时准确把握和运用优先权原则,享受优先权以增加商标注册的成功机会《巴黎公约》规定,一个商标在本国已获得合法注册,则在其他成员国注册也就不应被拒绝。因此企业要及时在国内外申请注册商标来保护企业商标,以防止国外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侵权行为。目前我国企业对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协议还不够了解,对企业知识产权 法律 保护意识仍然很淡薄,商标注册滞后于外国,因而在进出口贸易中常常发生因出口产品侵犯外国专利而遭索赔现象。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无形资产权益,加强无形资产权益保护,充分利用国际公约,保护我国无形资产不受侵犯,同时防止无形资产侵权行为。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8

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的。1984年3月1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承认,无形资产是财产,其拥有者可以享有财产权。这一规定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智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有的时代,为无形资产实现自身的价值奠定了法律基础。

按照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所下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

根据《俄罗斯联邦会计与报表条例》,“无形资产被认为是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具有价值并能给企业带来收入(或者能够为带来收入创造条件),能较长期使用而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俄罗斯新的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一节中,并没有给出“无形资产”的概念,而是直接罗列了认定无形资产的条件:无实物形态,但可以辨认,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或行政管理而较长期地使用。也就是说,有效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或者一个业务周期,如果该业务周期超过12个月,组织没有转卖该项财产的意向,有能力在未来给组织带来收益,具有证明该项资产存在和企业拥有该项知识产权的主要权利的文件(专利、许可、其他保护文件和专利商标转让合同等等)。

俄罗斯使用的无形资产概念与我国的会计准则给无形资产所下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由于我国和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有质的不同,导致核算内容有所不同,如就土地所有权而言,早在1994年《俄罗斯联邦会计与报表条例》第48款规定,“在经营活动中较长时间使用的并给企业带来收入的以下权利属于无形资产:著作权和其他科学著作、文学、艺术和合作权的合同,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发明专利,工业设计,育种成果,商标,商号许可证权或者其他许可合同;以及土地使用权和自然资源使用权;开办费。”而俄罗斯财政部新颁布的《无形资产核算》却没有提及土地使用权。原因是1991年4月俄罗斯就颁布了新的《俄罗斯联邦土地法典》,对土地所有制关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单一的土地国有制,确立国家、公民、集体和集体股份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此后,逐渐在经济上实现了土地私有权,也就是说,已经可以依照现行法律将土地“归为私有”。而在我国,土地是国家的,不能将其“私有化”,因此企业只能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并将其列为“无形资产”。

俄罗斯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一节,还将“开办费”列入了无形资产的范畴,我国则将“开办费”列入了“递延资产”科目核算。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第4款最后一项单独阐述了“劳动者的知识和业务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和劳动专长”不能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理由是: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不能与自身的载体相分离,因而不能独立使用“。这项条款单独列出足以表明,当前一些学者认为,无形资产会计涵盖人力资源会计的观点值得商榷。

另外,俄罗斯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没有明确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作为无形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义和计量方法。第38号准则将研究开发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相应规定将研究费用在发生时记入当期损益,而开发费用是否应于发生时记入当期损益则要看开发费用是否符合特定的条件,如符合则确认为无形资产。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采用费用化的会计政策;随着此项费用在未来生产成本中的份额越来越大的趋势,应当尽快以准则的形式加以规范。

除上述内容外,我国和俄罗斯在确定无形资产内容方面,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以及商誉等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从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对象上看,俄罗斯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规定较细,而我国的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则规定得较为全面,但比较笼统。

二、无形资产计价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无形资产取得的渠道有五种:购入、非货币交易、投资者投入、接收捐赠和自行开发。其中,购入的无形资产,应按实际成本计价;非货币交易获得的无形资产按交易客体的市场价格或同类产品价格计价;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计价;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或按有关凭据或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计价;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则按依法取得时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其中,特别强调,企业在创建时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此外,无形资产准则规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有关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规定确定。

相对而言,俄罗斯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对无形资产计价的规定则具体得多。根据俄罗斯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取得时实际发生的费用减去增值税和应退还税额来计价。其中,“实际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支付给(无形资产)拥有者的款项;为取得无形资产而支付的信息咨询费;为取得无形资产而支付的注册费、关税、许可证费等其他费用;为取得无形资产而缴纳的不可退还的税费;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直接费用等等。除此之外,如果无形资产是根据合同规定采用分期付款或者延期付款方式取得的,那么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全部计入应付账款中。在从无形资产的取得到投入使用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生补充费用,如相关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险费,以及材料及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应当记入无形资产原始成本之中。

另外,俄罗斯对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价采用与我国完全不同的方式。按俄罗斯的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原始价值为在创造和制作过程中发生的实际费用减去增值税及可退税额。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按照企业主(雇主)的工作执行程序或具体任务而得到的知识活动成果所有权归企业主(雇主)所有;(2)作者在与不是企业主(雇主)的客户(订货单位)签订合同时获得的知识活动成果所有权属于客户(订货单位);(3)以企业名称命名的商标或者是商品原产地证书,不能包括在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实际发生费用内的费用主要是指“生产成本”及其他类似费用,但是直接和取得该无形资产有关的费用除外。无形资产入账后,其成本不再更改,除非俄罗斯联邦法律有其他规定。其他几种渠道取得的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在中俄两国的会计准则中比较相似。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中的条款规定比较细致,而且就某些方面而言,更接近国际会计准则,比如在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计价方面,我国的会计准则,相对而言不符合会计配比原则。虽然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计价比较难以确定,但是在一些费用可以明确作为无形资产取得成本时,应该予以资本化。而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俄罗斯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也有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相违背的地方,比如说“开办费”的归属范畴。虽然开办费是企业为了在未来取得经济效益而发生的费用,但没有取得或产生可予确认的无形资产。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没有将开办费归入“无形资产”,而是归入“递延资产”的做法更为合理。

三、无形资产折旧和摊销

中俄两国在对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上截然不同。首先,在摊销期限上,我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有效年限、收益年限三个期限的较短者摊销。如果合同没有规定收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年限,则摊销期不得超过10年。

俄罗斯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核算》对无形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规定主要取决于:1)根据俄罗斯联邦法律规定的专利、许可和其他知识产权使用年限;2)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预期使用年限。无形资产有效使用期限不能超过组织的经营期限,而且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而对于那些不能确定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为20年。这种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总体上限定通常不超过20年的做法类似。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9

关键词:无形资产 减值会计 问题 探究

一、无形资产减值会计内涵概述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基础资产项目是公司内部不能缺少的物质基础,企业要想实现标准化运行,就要对相应的无形资产进行集中的管理,而无形资产指的就是企业内部实际拥有或者是实际控制的相应实物,并且这些以实物形态呈现的物质可以形成可辨认的非货币资产。相关资产必须要能从企业运行过程中分离或者是划分出来,并且能够单独的建立或者是结合相关的资产和合同进行出售、转移以及授权许可等操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源自于基础合同性权利或者是其他权利中的项目,要实现整体权利和义务的灵活性。

而基础的资产减值指的是在整体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应的账面基础价值高于企业内部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再结合基础的无形资产,就能了解无形资产减值问题就是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金额,相关会计人员要运行的工作流程也是对这一问题进行集中的处理和分析。另外,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集中化的分析和处理,无形资产会在运行发展中流入企业内部,而全部基础利益低于无形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而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若是与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出现变动,就会产生贬值的情况。

二、无形资产减值会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会计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集中工作重点,进行实际项目的优化处理,在实际的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工作项目准备中,最基本的就是对无形资产预期经济价值的估量。在我国的多数企业中,主要利用的就是经济新标准,若是基础资产价值发生贬值,也就是说账面价值高于无形资产的可回收价值,就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进行集中的确认。但是,该项目在实际运行结构中,却存在很大的阻力,对于基础无形资产的可回收金额的掌握和统计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基础技术的更新或者是市价降低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相应的无形资产出现贬值的情况,而实际的估量过程可能已经超出会计人员能够人为控制的范围了,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进行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也需要企业进行第三方人员的聘用,需要相关专业评估机构对整体项目进行集中的认定。也就是说,整体项目的估量过程,会面临时间延迟和难度系数大等问题。

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无形资产减值会计的准备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盈余计量的重要措施,但是,企业也开始进行随意的利润操纵。虽然基础利润操纵项目在实际推进和运行过程中,不会像虚构交易那样具有恶劣的社会影响,但是也会在某些方面导致投资者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为企业的实际运营带来掣肘,并且影响整体企业运行项目推进以及退市机制运行的公平价值。

除此之外,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无形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还存在一些项目缺失,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整体会计信息使用人员的项目建构。在实际的资产负债表中,基础的报表信息的依据都比较传统,甚至会出现延时和失真,可能会偏离实际的发展方向,导致整体结构面临风险。

三、提高无形资产减值会计运行结构的相应措施分析

1、借鉴相应优秀的管理经验

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要提升自身的学习力,优化借鉴相应的优秀管理经验,并且集中学习,进行数据和信息的高效汇总,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现状,并且将整体资产管理条例进行集中的优化。另外,相关研究人员对不会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不需进行计提减值准备。若是基础资产实际价值发生减值变化,相关研究人员要利用缩短折旧以及摊销年限等措施进行优化管理。

2、集中优化相应的信息制度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要针对整体资产信息进行集中的整合和优化处理,并且对整体项目进行集中的收集,促进无形资产信息数据的透明化。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整体工作的实际效率,相关研究人员要集中提高会计报告的实际效用,强化对于基础信息披露的体制建设,在实际项目推进过程中,时刻顺应现代化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对相应的无形资产管理需求进行集中的项目强化。一方面,相关人员要对经济变化环境以及基础信息进行合理化的收集,另一方面,相关人员要对信息的实际需求项目进行集中的关注和分析,真正提升整体会计信息的处理机制,进一步保证信息在整体决策中的重要价值,针对相应的财务报告运行优化改革理念。

3、升级整体审计和评估职能

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处理来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是整体项目的最后关卡,需要相关会计审计人员利用专业素质和基本的工作经验进行集中化的判断以实现整体项目的优化运行。在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中,相关研究人员的主观意识研究很大一部分份额,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集中的管理和处理,要对整体审计风险进行集中的管控。并且,相关审计人员要秉持专业负责的态度,对整体项目进行优化的处理和审核,在运行正确方式的基础上,收集有效的审计数据和信息,并且通过相应的数据信息审核企业基础管理人员对于资产处理结构的正确性,相关审计人员对于整体项目的审核要对整体信息质量负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无形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处理,相关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集中运行相应的管理机制,强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操作模式,真正实现整体管理工作的优化运行。

参考文献:

[1]罗彬,何帆.我国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中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4,42(24):74-78.

[2]陈秋霞.我国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的研究――基于服装上市公司[J].会计之友,2013,27(27):55-58.

[3]范晶晶.关于完善我国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4,14(06):103-104.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10

【关键词】企业;无形资产;评估;问题;对策分析

一、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的概念相对模糊

在我国,对无形资产的定义还十分的模糊,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无形资产评估的困难。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的时候,很多无形资产评估师都会侧重于企业的商标权、专有权利以及专利权等这些外在的形式,只要委托方提供了商标注册证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鉴定,评估师就会将其纳入无形资产的范围。无形资产是能够在未来期间给企业带来收益的资源,但在实际评估中,评估师却不注重这些,这时候,评估师就会将很多不属于无形资产“范围”的资源纳入无形资产评估,这使得无形资产概念十分的模糊,严重影响了无形资产的评估。

2.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不够科学

我国对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还处于十分落后的位置,评估方法还不够完善、科学以及规范,这会使得无形资产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很多不符合的地方,更不用说做到客观、合理。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有你很多,比如成本法、市场法以及收益法,但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估师通常只选用一种或者是利用某一种途径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价,显然,这样得出的结果是十分片面的。中国市场还不完善,一些有关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还不能有效的适应现阶段我国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的质量,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评估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就无形资产而言,其评估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此外,它涉及到的学科十分的广泛,知识含量也很高,这就要求相关评估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操作经验,既要懂得法律知识,也要懂得评估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但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资产评估从业人员都是从行政机关离退的人员,这些工作人员严重缺乏专业培训以及资产认证,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二、解决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不断完善评估理论以及评估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合理性,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完善相关评估理论以及评估制度。首先,就评估机制而言,要能够不断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要积极是探索无形资产评估操作实务,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评估过程更加的规范;其次,要积极的改革评估收费管理制度。在中国,相关无形资产评估人员并没有认真的去工作,在他们看来,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可有可无,这样,在为企业服务的时候,服务质量就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服务的透明度也难以实现,为此,估价机构内部要建立一系列保障估价质量的组织模式,要积极的采用检验、核查以及验证等一系列措施。

2.明确无形资产评估的目的和对象

众所周知,有的无形资产只有在特定的目的下,才能成立,为此,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评估的目的。在明确了评估目的之后,就要明确评估的对象,本文指出,与评估目的有关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都应当作为评估的对象。为此,企业必须知晓以下几点:首先,当以无形资产的成本费用为摊销目的的时候,评估对象是受到限制的,这种限制来源于财税法规的相关规定;当以投资转让无形资产为目的时,评估对象就是那些被投资或者被转让的单项无形资产。值得重视的是,在无形资产的评估中,必须有效的将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联系起来,这既有利于综合考虑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也有利于实现评估的科学性以及规范性。

3.加强评估师在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无形资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丰富多彩的实践操作、完善的理论体系基础稍等,此外,无形资产评估作为一门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就从国外引入到了我国,就其早期的理论研究而言,主要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的,侧重点则是引入和研究无形资产评估的具体知识和方法,这时候,人们就忽略了对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基础理论的引入和研究,也就是因为这种忽视,使得理论界对无形资产评估理论探讨越来越少,最终影响企业发展。深入研究无形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既有利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无形资产评估政策,也有利于真实的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变动规律,最终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优化配置。为此,我国评估师应不断的加强在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要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认识,准确的把握无形资产评估的对象和方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性、科学性的指导。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11

【关键词】无形资产 价值评估 价值创造

一、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中指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二、无形资产价值的特征

(一)无形资产价值的弱对应性。与有形资产不同,无形资产的成本在会计账簿中往往是不完整的。无形资产属创造性劳动成果,成果的取得通常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与失败、投入与浪费,而失败的代价很难预计并确切量化,从而使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缺乏明确的对应性。

(二)无形资产价值的虚拟性。一些无形资产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成本核算,这时无形资产的成本只具有象征意义。例如商标成本核算的是商标设计费、登记注册费、广告费等,而商标的内涵是指商品内在质量信誉,它包括了该商品使用的特种技术、配方和多年的经验积累,此时无形资产的成本具有虚拟性。

(三)无形资产价值构成的特殊性。无形资产是由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的,不能批量生产,而是个别一次性生产,具有较大的探索性和风险性。因此,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像有形资产那样由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是由个别生产者在个别生产中所消耗的实际劳动时间来计量。

三、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

无形资产价值的特征决定了其价值创造的驱动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

1.无形资产的替代性。有形资产不可能被不同方同时使用,在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必须放弃。与有形资产的非替代性不同,无形资产具有使用上的替代性。他可以同时满足多方的需要且不影响无形资产创造超额价值的功能。

2.无形资产的增值性。无形资产能够重复使用,某些类型的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不减反增,并可以同时多头、多次转让;同时,无形资产是有形资产发挥作用的“催化剂”,可大大提高有形资产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更为重要的是,无形资产一旦具有较长的有效使用期和保持期,对使用者的效益贡献大,转让价格也会提高,评估值会更大。

3.无形资产的高收益性。无形资产的高收益性是由无形资产的价值特征所决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造超额价值的无形资产主要源于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可以使企业获取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为企业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

(二)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制约因素

1.无形资产的部分独占性。无形资产的部分独占性表现在无形资产的权利人不能百分百地获取或控制无形资产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关于无形资产的法律尚不健全。一旦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期限已过,无形资产的非拥有者就可以在零成本的情况下使用该项专利,从中获取利益。

2.无形资产的贬值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技术经济含量更高、功效更强大的无形资产会逐步或迅速地取代原有的可替代的无形资产,从而造成原有无形资产的贬值乃至被淘汰。从技术进步角度讲,专利权等无形资产都有其生命周期的限制,从成熟期转向衰退期甚至淘汰期就会使无形资产产生巨大的甚至颠覆性贬值。

3.无形资产的高风险性。无形资产的高风险性主要表现为研发风险。其前期开发需要很大的投入,但是成功的几率并不与投入的比例成正比,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一旦无形资产研发不成功,对于一个正在发展的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即使研发成功的无形资产,一旦前期的保密措施做得不好,研发秘密泄露出去,意味着无形资产产生的效益将被其他使用者瓜分。

无形资产的高风险性还表现为投资风险。其价值的特殊性决定了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难度。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出现问题,无疑会对投资者投资带来较大风险。

四、无形资产价值创造能力评估

(一)确认无形资产的收益年限。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与该无形资产产生收益的年份密切相关,无形资产使用期限是影响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因素。使用期限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该无形资产的先进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无形损耗的大小。无形资产越先进,领先水平越高,使用期限越长。同样的,无形资产无形损耗程度越低,收益期限越长。

(二)确认无形资产的科学价值和发展前景。科技成果都会经历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成果水平越高,垄断性越强,其价值创造的能力越强;成果开发程度越高,技术越成熟,运用该技术成果的风险性越小,价值创造的能力也会越强。无形资产价值的损耗和贬值,不取决于自身的使用损耗,而取决于本身以外的更新换代情况。因此无形资产的更新换代越快,无形损耗越大,其价值创造的能力越低。

(三)确认无形资产使用方式。无形资产转让权利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通常买受方获得的权利越大,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能力越高。所有权转让的无形资产其价值创造能力高于使用权转让的无形资产。随着转让次数的增加其价值创造能力呈降低的趋势。

无形资产分析范文12

摘 要 本文对我国2007-2009年沪深两地的酒类行业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无形资产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正相关性,并且相对于固定资产来说,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更大。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酒类行业上市公司 无形资产 公司业绩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无形资产对其促进作用日趋显著。无形资产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营业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无形资产也是重要资源,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将实证方法引入无形资产领域以来,对于无形资产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

1.有关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Lev和Zarowin(1997)发现了无形资产特别是R&D的变化导致无形资产高强度的公司,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是下降的。Chanet a1.(2001)的研究表明,股票的价格也没有充分的反映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R&D的比重与股票价值呈正相关,建议要加强研发活动的披露。薛云奎(2001)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与股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分析了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披露方面存在问题,提出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

2.有关无形资产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Amir&Lev(1996)对通讯行业的无形资产进行研究,得出未确认的无形资产与公司披露的非财务指标具有价值相关性。Aboody&kv(1998)对其软件公司进行研究得出:软件开发成本与公司股票的回报率是显著的相关。Banll&clinch(1998)对澳大利亚1991-1995上市公司研究得出:无形资产的重估价值与股票报酬率和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薛云奎(2001)对1995-1999的上证所的A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市场对无形资产作出了正向的价格反应。王化成以1998―2002年为区间,以沪深两市 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形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对企业未来的影响,并用股票价格模型研究无形资产对企业未来业绩的贡献。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单位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业绩所作的贡献高于固定资产。黎玉琴(2006)以我国沪市2000年一2004年的300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得出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其经营业绩有显著的、正向的贡献。国内外关于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结论表明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有重要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本文认为,各行业的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企业业绩的贡献也不一样。因此,按行业的不同,对无形资产进行分析就很有必要。

本文选取上市公司酒类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是近年来,食品饮料各个子行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白酒、黄酒、葡萄酒的增速位列前三位,表明行业的盈利能力在提高。而同时,为检验无形资产对业绩的重要性,选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对无形资产与业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本文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酒类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选取样本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原则:(1)必须是在近3年内盈利的公司。(2)剔除了没有无形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数额为0 的公司。(3)剔除在财务报表中没有详细披露无形资产构成的。通过搜集沪的酒类行业上市公司总共有36家(包括st公司)。剔除2007-2009年有亏损的6家公司和缺失无形资产的5家公司。由于为了全面的反映当前酒类行业无形资产对业绩的关系,没有剔除st公司。这样,就以剩下的2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

本文数据来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开披露的样本公司年度财务报告。

三、上市公司酒类行业无形资产现状分析

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5家酒类行业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进行分析,通过对 2007~2009年的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发现:

(一)酒类行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比重较小

从分析的数据中可以看出2007年所选酒类行业的样本中无形资产的总量422289.04万元,总资产为7392659.29万元,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71%;2008年无形资产的总量为449516.70万元,总资产为8603745.66万元,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22%;2009年无形资产的总量为717338.08万元,总资产为10291228.41万元,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7.0%。可以看出,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仍然很小,2009年最高为7.0%,其他都保持在6%以下。从结果中看出2008年的无形资产总量占总资产的比例稍低,笔者认为,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一部分企业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少了无形资产的拥有量,但无形资产的比例在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二)就单个企业来说,拥有无形资产的种类非常单一

本文通过分析这25家酒类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种类单一。从分析的数据可以得出:从2007年,拥有5种无形资产的仅有2家公司;2008年只有1家公司拥有5种无形资产,84%的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数量集中在1-3种;2009年也只有1家公司拥有5种无形资产。

一般来说,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有很多种,包括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特许经营权、商标权等。每种无形资产有其不同的作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也是不同的。通过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主要以土地使用权为主,2007年土地使用权占无形资产总额的71.47%,2008年土地使用权占无形资产总额的92.68%,2009年土地使用权占无形资产总额78.61%。而与该行业产品销售额密切相关的商标权、专利权等所占比重却是相当小,2007年商标权、专利权所占比重分别为7.35%、0.22%,2008年的比重分别为3.04%、0.15%,2009年的比重分别为 5.49%、0.074%。

四、无形资产与经营业绩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即因变量的选取。反映变量的指标有很多,我们采用的是营业利润OP作为被解释变量,主要是考虑其跟其经营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2.解释变量,即自变量。INT表示无形资产,PPE为固定资产。

3.假设。假设1:原假设为无形资产与公司的业绩有正的相关性。备选假设为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没有正的相关性。假设2:原假设为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大于固定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备选假设为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不大于固定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率。

(二)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的样本来自沪深两市酒类行业的上市公司,对2007年-2009年25个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数据处理采用的软件为EXCEL和EVIEWS6.0。

OPit=β0+β1INTit+β2PPEit+β3ASSETit+εit

其中,OP为t年的营业利润;PPE为t年末的固定资产;INT为t年末的无形资产,这里用的是无形资产净值,主要考虑到了无形资产摊销和减值准备的影响;ASSET为总资产的对数,主要是考虑了公司规模对经营业绩的影响;β0、β1 、β2、β3为回归系数,ε为残差项。t表示年度,i表示样本公司。

(三)计量检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分析检验。由于面板数据模型有三种基本类型:普通混合回归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其中固体效应模型又分为个体固体效应模型、时期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和时期效应模型。首先使用F检验在普通混合回归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间做出选择。建立假设H0:模型中不同个体的截距是相同的,为普通混合模型;H1:模型中不同个体的截距不相同,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的结果中P值为0.应拒绝原假设,应建立个体固定模型。

然后用Hausman检验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中进行选择。原假设H0: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无关,即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H1: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有关,即为建立个体固体效应模型。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看出W=6.333601>χ20.1(3)=6.251,即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应建立个体固体效应模型。

通过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1.模型的拟合优度值为0.982662,拟合度较高,说明模型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比较高,模型回归结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说明无形资产可以很好的解释营业利润这个指标。2.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系数为正数。说明具有经济意义,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越多,公司的经营业绩是越好的。3.D.W.的值为2.008068,接近于2,说明不存在1阶序列相关性,变量的显著性检验是有意义的。4.另外,INT与PPE的p值较小,且在5%的水平下都通过了t值检验。可以看出当无形资产增加1个单位时,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增加0.793517个单位;当固定资产增加1个单位时,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增加0.389957个单位的。得出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是大于固定资产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的。

五、结论建议

本文通过选取沪深两市酒类行业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财务报告数据,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并提出假设,经过分析得出:

1.无形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较低,经过分析得出,无形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要大于固定资产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因此,公司要增强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增加无形资产的拥有量,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提高业绩。

2.无形资产的结构种类单一,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酒类行业中公司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所占的比重较大,与经营业绩有关系的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太小。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改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使无形资产在公司经营业绩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公司获得更大的超额利润。

3.由于无形资产对企业营业业绩的作用显著,公司应建立无形资产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公司的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作为为公司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

参考文献:

[1]Amir,E.and B.Lev.Value Relevance of Non financial Information:The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9.6(22).

[2]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会计研究.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