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险应对的方式

风险应对的方式

时间:2023-06-08 10:57:40

风险应对的方式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EPC模式管理;物流风险;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127-02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文化和经济联系的加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逐渐与经济一体化进程融为一体,并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物流贸易、工程建设的有效载体。EPC工程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综合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适用于水泥建设和工程物流、海关、税务等方面,以及有关境外物流操作方面的全程管理。应用EPC项目管理集约管理模式优势,制定科学化和专业化的物流方案,可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目的。

1 EPC模式下物流风险因素

1.1 主要内容

在采购管理系统中,项目工程物流的管理是对货物从出厂到现场到货过程中的运输过程和运输手段、状态的管理。本文研究的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管理主要包括国内的设备从中国港口运输至项目现场,内容包括了全程工程物流、海关、税务等方面,以及有关境外建设水泥厂EPC工程物流操作方面的全程管理。主要涉及国家为东西非、东南亚等。

1.2 特 点

在EPC模式下,水泥厂物流管理是一项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工作,无论是技术要求还是服务质量,其要求都非常高。具体特点表现如下:一次性经历、整体性项目、复杂性的技术、过程的风险性等。水泥厂物流贸易与其他公司的无论贸易相比,要求的同类服务业绩较高、承担的风险较大、成本较高。甚至为了保障工程项目如期竣工,会在物流运输模块中淡化配送和分拣方面的物流功能。

1.3 风险因素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管理风险、合作风险以及税务风险等。

1.3.1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总包商没有详细调查工程项目开发区域的地方政策、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业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地方官员的现象严重、活动执行不明确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会大大增加水泥厂的建设成本,还会导致某些建材材料质量严重不过关,要想到地方政府进行索赔会显得十分困难。

1.3.2 管理风险

水泥厂建设中存在的管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完善、施工单位的EPC管理构架只是流于形式、相关部门没有指定科学化的建设方案、总包商存在违规操作、内部管理职权不明确等。一旦水泥厂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其管理成本就会成倍增加,物流服务质量下降,进一步滋生。

1.3.3 合作风险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中的合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如下:总包商过于看重报价因素,严重忽视采购综合评比;物流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其合作的服务商缺乏合作诚意。对去往项目的运输途径没有全面系统地规划,其运输途径方案欠缺可操作性。如果建设工程的项目材料以及设备无法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就不能如期竣工。物理合作商与物流运输商之间存在诚意问题,就会造成双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4 税务风险

工程项目建设方采购部门对外贸进出口知识的匮乏会造成合同以及相关文件中的条款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合同以及相关文件就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另外,物流服务商的关务和税务业务能力低下也是造成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税务风险的又一因素。在此情况下,水泥厂建设方或者总包商的承包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1.3.5 其他风险因素

除了以上风险因素之外,还有安全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质量风险,要想进一步保障货物质量和物流运输效率,就需要建设方或者总承包商将这些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2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风险应对方法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风险应对方法主要包括放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自担等。

2.1 风险转移

在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风险可以转嫁给其他参与方或者其他承包商来承担,EPC总包商除外。其他参与方或者承办商承主要有:业主、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分包商。保险公司、货运、报关单位和承运人是物流服务商的四个承担人,他们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与总包商有着直接的合作关系。根据实践表明,总包商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将风险转移至与与项目相关联的承担人。

2.1.1 转移至物流服务商

EPC模式下水泥厂建设工程物流的风险因素主要是通过合同转移方式让物流服务商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拟定合同之前,明确物流服务商的免责权限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

2.1.2 转移至货物供应商

总包商可根据INCOTERMS2010贸易术语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很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贸易术语,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2.1.3 转移至保险公司

EPC模式下。无论是水泥建设工程项目问题还是物流问题,都在保险公司处购买了保险。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保险公司将直接负责。

2.1.4 转移至分包商

通过分包合同方式将物流风险控制到最小化。比如分包商执行购买物资设备,将其承担的部分货物分包给施工分包商和运输商。

2.2 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主要是对资金和成本等资源进行风险承担。比如对于水泥厂某些项目的成本科目,可以借助相关会计知识将其分摊到另外项目上,进而达到降低某一项目的风险损失率目的。还可以采取外部分散方式将税务风险和合作风险分担到外部去,达到控制风险滋生的效果。

2.3 风险分担

风险自担是指总包商或者建设方自身通过采取一些合理合法的手段将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控制。物流运输中存在的风险或者水泥厂建设项目在特定时期处理风险的成本比重较大,在无法采用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方式的情况下,直接将无法摊销的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归纳到自己承担的责任范围内。比如水泥厂每年从项目盈余中根据一定的比例提取风险基金,作为风险准备金。总包商可以用这笔风险准备金解决全程工程物流、海关、税务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根据实践经验表明,物流承办商采取风险转移或者风险分散等方式可能会失去管理的主动权,对于有关境外建设水泥厂EPC工程物流操作方面的全程管理不够全面化和系统化,这样就会造成物流总包商无法及时掌握国外市场的发展动态以及当地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从而失去创造更多价值和利益的机会。

因此作为EPC项目,物流总包商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并根据国外市场和地方政府实际情况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并不断调整和优化物流组织结构,加大EPC项目工程物流组织、规则和投资管理,提高物流管理风险承担能力,从真正意义上落实EPC物流管理价值。

3 结 语

无论是承包商还是建设方,承担EPC项目都是对自身管理水平的一种挑战,不仅要加强自身项目建设,还需要加强合同风险管理和税务风险管理,并在风险管理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意识,实现承包商和物流服务商的共赢。所以项目工程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关系要保持好,切忌频繁地变换合作对象。

参考文献:

[1] 邵敏,王丰,刘懿辉.以A电站工程为例剖析EPC模式下水电站工程的 风险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2).

[2] 张水波,康飞.DBB与DB/EPC工程建设模式下项目经理胜任特征差异 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4,(2).

[3] 秦昊.浅析影响国际EPC项目工程物流决策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市 场,2014,(18).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2

近些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包括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在内的各方主体一直都在积极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是指一个商业银行以整个产业链为出发点,同时对产业链上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以促进整条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及物流监管公司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产业模式。这是一项既有利于使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又有利于商业银行创新业务模式增加收入来源的新型融资模式,被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广为接受。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态势良好,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供应链金融新产品,逐步创新融资模式,推动供应链金融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其面临的各种风险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风险防范不容忽视。

2.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应用状况及学者们对其进行的理论研究,供应链金融有三种基本运作模式:基于应收账款的融资模式、基于存货的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基于预付款的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商业银行开发的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也都是基于这三种融资模式来运行的。闫俊宏(2007)重点分析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和保兑仓融资模式的运作机理及其功能,从而提出了供应链金融潜在的融资优势。马佳(2008)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现金缺口状况,对供应链金融的三种基本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进行了具体研究,以图示的方式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并对三种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不同融资模式适用的不同阶段和各自的作用。

还有一些学者对具体某个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或某一项具体的融资模式展开论述,详细分析其操作模式及实践运用状况。陈凯(2012)对中国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中国银行针对供应链金融开发的具体产品,包括用于装船前融资的订单融资,用于应收账款融资的融易达、融信达、通易达及融付达以及用于货押融资的融货达等一系列产品,即利用对具体产品的分析阐明供应链金融的具体融资模式。王卫东、黄政(2014)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形势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尴尬处境(即银行需要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增加其盈利能力,而中小企业资产轻、风险高,与银行贷款的审慎性不符),提出了一种较为安全、简单的解决方案――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为:银行以比市场利率稍低的利率为核心企业提供贷款,核心企业再委托该银行以较高的利率将该笔贷款贷给需要资金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银行收取特定的手续费。他们指出这种安全简单的融资模式实用性较强,可以为银行以及供应链上的整个企业体系带来价值增值。杨亚静(2014)对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概念、目的及流程进行了论述。她指出,供应链金融下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由核心企业提供担保,以买卖双方的贸易合同为依据,以预付账款下买方的提货权或以货物作为质物来取得银行对上下游企业的垫付款,上下游企业未来所得货款首先用来偿还贷款的融资模式。她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论述了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具体运作流程。

3.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与传统的固定资产融资和担保融资模式极为不同的创新融资模式,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都面临着相应的风险,包括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防范直接影响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规模与水平。

国内学者一般通过分析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指出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具体风险状况,并提出进行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闫俊宏(2007)对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其做风险评价,最后提出了运用信用利差期权的方法来管理和转移信用风险的思路。马佳(2008)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三种基本融资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主要的风险控制点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针对信用风险,提出了“主体评级+债项评级”的新型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化、客观化。针对市场风险,提出了基于企业对货物进行套期保值的业务方案,并提出了该方案的基本业务流程及风险控制。李瀑(2014)指出,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信用体系缺乏、企业之间风险传递、业务的操作风险及来自法律和政策等方面的风险,并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范对策,包括改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实行严格的企业准入制度、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及加强贷后的动态跟踪管理等措施。

还有些学者专门针对某一种具体风险或某一种具体融资模式的风险进行详细的研究。曹俊(2011)认为,供应链金融这种融资模式不仅涉及金融机构和授信企业,还涉及核心企业与物流企业,其中任何一个参与企业的行为都会给整条供应链的发展带来波动性影响,每个参与方都可能成为信用风险的来源方。通过对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的情况进行具体考察,构建了一个覆盖核心企业、借款企业、物流企业及整个供应链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杨亚静(2014)提出了预付账款贸易融资模式下的风险规避办法。她认为有三条途径可以用来规避风险,具体包括对现金流进行封闭式运作、审慎选择质押物以及审慎性会计原则三条路径。李倩、苏越良(2014)以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因素、核心企业资信状况及供应链运营状况的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与根据以往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得出的结果进行实证对比分析发现新的评估体系能够有效地扩大商业银行的授信范围,减少信用风险。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3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风险控制手段;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企业应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其中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企业普通时期财务风险主要由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构成。企业特殊时期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在特殊情况下,进行重大的财务活动时所涉及的财务风险。

《指引》中还指出,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以下就实务中具体的财务风险控制手段进行分析。

一、风险分散——多元化风险控制法,是指企业通过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财富最大化。

1.经营方式多元化。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外界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可以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和劳务多样化,提高经营稳定性。在企业突出主业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可以使得不完全相关的产品在时间和数量上互相抵消收益和损失,分散单一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确定风险。

2.投资方式多元化。企业投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投资方式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同的,企业应将资金投资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当然,风险越大,可能产生的收益也越大。企业应进行合理的多元化投资,实现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投资组合。

二、风险转移——财务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方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可以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

1.保险转移,是指企业事先订立保险合同,为风险性资产或财务活动购买财产保险,一旦预期风险发生并且造成了损失,保险人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之内进行经济赔偿。实务中如企业购买的财产保险、为职工购买的社会保险等。保险转移是将风险本身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是最常见的风险转移方式。企业应让相关人员预先对该风险性资产或财务活动的重要性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估测后投保。

2.非保险转移,主要是指通过风险性资产或财务活动本身的转移,以达到向他人转移风险的目的。实务中常见的财务风险转移方法如:

(1)将特定的业务交给经验丰富、专业化程度较强的公司去完成。如企业预测到所承包的工程中某项目的风险因素较突出,那么企业可以通过将该项目转移给分包商的方式来转移这部分风险。又如企业发行股票可以选择包销的方式,由股票发行的证券商一次性将上市公司所新发行的全部或部分股票承购下来,并垫支相当于股票发行价格的全部资本,从而将股票发行的风险转移出去。

(2)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避免因企业独自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对企业闲置的资产,可以开展租赁业务进行闲置资产再利用,或者对外出售、采用非货币易进行置换等,将资产闲置带来的资产损失、管理成本增加等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

(4)采用负债方式筹资时,企业可以与债权人、第三方达成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

(5)国际贸易中为了转移汇率变动带来的财务风险,交易双方可以采用货币和利率交叉互换,或者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进行远期外汇套期保值。

三、风险预防——财务风险预防法,是指在财务活动中,企业积极采取防护性措施,以专门应对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降低其对公司财务的不良影响。实务中,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预防方法如:

1.为预防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应当加强对赊账客户的管理,做好对每个客户的资信记录与评估工作,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建立赊销责任制度。如中石化对资源市场内客户的授信额度进行控制,对企业应收、预付等科目余额下达具体的考核指标,要求下属子公司定期对各单位的往来款项进行清理,严格控制一年以上的应收款项,降低坏账风险。

2.对大宗的赊销业务,企业应在销售合同中与债务人达成详细的还款协议条款,必要时可以要求对方对债务提供保函等信用担保凭证,有效的预防资金风险。

3.设立财务风险准备金,即在损失发生前以预提等方式建立风险基金。如根据生产经营情况以一定方式从留存收益中计提一定的偿债准备金,为以后偿还债务提供资金来源。又如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利用准备金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4.有效的利用财务预算。企业通过财务预算,明确现金使用的时间,避免不合理的现金支出、滥用,从而通过控制资金的使用过程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如中石化推行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包括财务预算、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在内的“全额”预算,将财务指标层层分解细化到“全员”,对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在确保财务指标完成、防范财务风险、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风险回避——财务风险回避法,是指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企业在实务中可以分两种情况:

1.存在几种备选方案的情况。在存在几种备选方案的情况下,企业应选择财务风险较小的项目或方式。以投资方式的选择为例,一般来讲,长期投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应从投资目的出发进行综合评价,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

2.单一选择的情况。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如果风险源唯一,企业只能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此时,对于那些具有明显的不利后果,或者难以识别和计量其风险的财务活动,企业应采取主动放弃的方法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例如,在融资业务中,对资信可靠度较低的对象不予受理;在投资经营活动中,对缺乏市场前景调查、产品设计存在缺陷的投资、营销计划,应予以拒绝。

选择风险回避意味着放弃可能从风险中获得的收益,同时企业在该业务或事项上的前期投入也将成为沉没成本。因此,企业应当谨慎选择风险回避策略,综合考虑其是否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以及风险回避的成本和效益后作出决策。

五、风险降低——财务风险降低法,即企业采取措施降低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财务风险。实务中如:

1.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来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或降低损失程度。如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又如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

2.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案、优化产品结构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3.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如中石化企业内部设立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以及大力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强化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逐渐呈现与风险管理靠拢和一体化的趋势,即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建立适应企业风险管理战略的新的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中石化2013版内部控制风险清单中详细列示出企业在筹资管控、资金管理、担保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资本运作等方面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风险,灵活运用各种财务风险控制手段,采取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4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技术风险 风险评估 梯形模糊数 CIM模型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EC)应运而生,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与传统商务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高效性、方便性、集成型和可扩展性等特点。但是,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其安全性相对于传统商务方式而言就显得尤为突出,也是商家和用户都十分关注的焦点。

电子商务安全实践的起点是对电子商务的风险评估,当客观存在的潜在威胁攻击系统脆弱点时,就会产生风险,导致系统的破坏和受损。风险评估是解释和分析风险的过程。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发现风险和控制风险。电子商务中常见的风险可分为经济风险、管理风险、制度风险、技术风险和信息风险。

IT技术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分析研究技术风险是保障电子商务安全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FCIM模型的电子商务技术风险评估方法,对电子商务技术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二、识别风险因素

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是指涉及终端设备及其传输介质的各种风险,分为三类:网络环境风险、数据存取风险、网上支付风险,风险辨识图如图1所示。

三、基本概念

1.梯形模糊数

模糊数是实数域上的一种特殊模糊集,是表示模糊信息的有效方法。常用的、特殊形式的模糊数有L-R型模糊数、三角模糊数、梯形模糊数等,由于梯形模糊数的表示方法简单、运算方便,在工程应用中最为常见,在这里我们采用梯形模糊数表示语言变量。

定义1(梯形模糊数):论域X上的模糊数为

称为梯形模糊数,简记为(a,b,c,d),其分布函数如图2所示。

2.CIM模型

CIM模型(Controlled Interval and Memory Models,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是1983年由美国学者Chapman 和Cooper提出的风险分析模型,有“串联响应模型”和“并联响应模型”两种,分别进行变量概率分布的“串联”或“并联”的叠加。本文只涉及“并联”叠加,下面介绍“并联响应模型”。

一项活动S有n个风险因素X1,X2,...,Xn存在,只要其中的一个风险出现,活动S都将受到风险影响,S的n个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组合模型称为“并联响应模型”,假设风险X1与风险X2进行并联概率叠加,计算

公式表示为:

式中,X1、X2为两个风险因素,xa为风险区间的组值,n为分组数。

四、将FCIM模型用于电子商务技术风险的评估

风险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P和风险事件所产生影响C的函数,即R=f(P,C),式中R为风险,P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C是风险事件发生所导致的后果,即影响。考虑到在电子商务过程中,各级风险因素的随机性,本文采用FCIM模型对电子商务技术风险进行评估,具体过程如下:

1.构造风险因素集和评判集

构造电子商务的网络环境、数据存取、网上支付的风险因素集和评判集,对于风险发生概率、风险产生影响可设立不同的评判集。设风险因素集Ui={u1,u2,… un},i=1,2,3,评判集P={P1,P2,…,Pm},对评判集中的定性评语采用梯形模糊数表示。

2.风险因素的模糊评价定量化

根据专家评价,确定每个风险因素发生概率、产生后果关于评判集的模糊评价。将风险因素的模糊评价结果,采用模糊处理后得到概率分布区间、影响分布区间,并可计算出单个风险因素的期望值,评判单个风险因素。

3.CIM计算

运用CIM的并联响应模型,依次求出网络环境风险、数据存取风险、网上支付风险以及电子商务技术总风险的概率分布区间、影响分布区间,据此计算总风险期望值,评估系统风险。若其总风险的期望值E>0.7,为高风险系统;E

五、应用示例

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某企业的电子商务技术风险进行风险评估。

1.构造风险因素集和评判集

构造电子商务的网络环境、数据存取、网上支付的风险因素集和评判集,风险发生概率评判集、风险产生影响评判集以及所对应的梯形模糊数见表1。

2.风险因素的模糊评价定量化

以网络环境风险中的黑客入侵为例,说明风险因素的模糊评价定量化过程。经专家评定,黑客入侵风险评价结果如表2。

对黑客入侵的风险评价进行模糊处理,得到其概率分布区间如图3所示。

在区间(0,1),(2,3),(4,5),(6,7),(8,9)上对应的概率分布为三角形分布,为便于采用CIM方法进行叠加计算,将其转化为矩形分布,其概率值取三角形分布的中间值,并对(2,3),(4,5),(6,7)区间上的概率值、影响值进行叠加,处理结果见表3。

采用与黑客入侵同样的处理方法,得到各风险因素的风险分布区间,见表4。

3.CIM计算

运用CIM的并联响应模型,分别对各风险因素进行并联叠加,求出网络环境风险、数据存取风险、网上支付风险概率分布区间、影响分布区间,见表5。

进一步,运用CIM的并联响应模型,求得电子商务技术风险的总风险概率分布。

根据总风险的概率分布区间、影响分布区间,计算出总风险程度的期望值E=0.3035,方差=0.00368,该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等级为一般,与实际情况相符。

六、结束语

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能使企业节省成本,创造更多利润。但是企业在追求电子商务带来的效益的同时也面对全新的风险,必须全面了解电子商务风险,采取必要的方法措施,把电子商务风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商业损失。

本文提出的基于FCIM模型的电子商务技术风险评估方法,对评判集中的定性评语用梯形模糊数表示,将风险因素发生概率、产生后果的模糊评价模糊处理后得到概率分布区间、影响分布区间,使半定量的风险评估转为定量的风险评估。采用CIM模型的“并联响应模型”对风险因素发生可能性和产生后果进行逐级叠加,求得电子商务技术总风险的概率分布区间、影响分布区间,据此计算系统风险期望值,评估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

目前,电子商务风险评估的研究还刚起步,本文是作者根据风险评估理论中的经典模型, 结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经验, 对电子商务技术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的一个尝试,希望能对电子商务的风险评估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念祖张明那春丽:电子商务技术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6.10,vol9.No.10

[2]黄卓君朱克武: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J].农村金融研究,2007.3胡宝清.模糊理论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

[3]于九如:投资项目风险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C.B.CHAPMAN,DALE F.COOPER.Risk Engineering:Basic Controlled Interval and Memory Models[J].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Vol34,No.1

[5]赵冬梅张玉清马建峰:熵权系数法应用于网络安全的模糊风险评估[J].计算机工程,2004(9),Vol30,No.18

[6]赵培生:模糊CIM模型在评标中的应用[J].港工技术,2003.6,No.2

[7]吕彬杜红梅陈庆华:基于概率分布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6.8,Vol17,No.4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5

关键词:PPP模式;基础设施;应用文献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其作为公共投资领域的一种融资模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界对此也有不少的研究。国外学者对PPP模式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但多是以本国实践为研究对象,很少涉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国内基本还处于实践尝试和理论研究的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具体行业的应用研究和PPP模式风险研究两方面。现对这两方面的文献内容整理概括如下:

一、具体行业的应用研究方面

1.李晓宇、张文桂,在2005年第6期《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发表《借鉴PPP模式对高校教学公共设施建设及管理的探索》,以借鉴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共建机房为例,对PPP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公共设施建设及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

2.彭清平,在2007年第36期《财会月刊》发表《PPP方式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的应用》,将PPP模式应用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分析PPP方式内涵,论述了高等院校应用PPP方式进行融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步骤,并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3.刘志,在2007年第7期《建筑经济》期刊上发表《PPP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和分析》,针对体育场馆等项目运用PPP模式融资进行了分析。

4.田一淋,在2008年发表的题为《基于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研究》的学位论文中提出以PPP融资模式为基础建立以中间组织为枢纽的公私合伙制(publlc-intermediary-Privatepartnerships,简称PIPP),并探讨该模式在我国公共住房保障体系中的运用。

5.陈月梅、徐震宇,在2006年第12期《建筑经济》期刊发表《基于PPP视角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兼论南京三桥的投融资模式》,将PPP模式用于分析南京三桥的投融资模式中,在澄清PPP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基于伙伴关系的主要投融资模式,并对影响具体投融资模式选择的因素作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

6.况勇、廉大为、赵雪锋,在2008年第6期《中国工程科学》上发表《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中补偿和服务水平的确定研究》,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两种补偿方式运作流程,并构建了前、后补偿方式下政府补偿额度、私营部门最佳服务水平的数学模型。

7.吕建灵,在2009年第24期《安徽农业科学》期刊上发表《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融资现状分析及应用PPP模式探讨》,分析了某示范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融资模式、负债融资模式、企业积累模式、经营资源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资本融资模式,提出了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合伙融资为基础的PPP模式,探讨了PPP模式在杨凌示范区的筹资应用,指出了不足。

8.汪文雄、陈凯、钟伟,在2009年第2期《管理现代化》期刊上发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产品/服务价格形成机理建筑》,在分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经济特性,价格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PPP项目产品或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形成过程等角度探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形成机理。

9.侯敬,在2008年第2期《综合运输》期刊上发表《法国铁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PPP融资》。阐述了PPP模式在法国高速铁路的应用和运营的可行性,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PPP融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作用。

10.傅强,在2009年第1期《山西建筑》期刊上发表《从灾后经营性基础设施重建探讨PPP模式的应用》,简要介绍了PPP模式的含义、提出背景、优点、项目组织结构及其在国外的应用。分析了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存在资金缺口的背景下,运用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11.郭瑞萍、苟娟娟,在2009年第1期《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PPP模式在我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的运用与完善》,将PPP融资模式应用于分析新农村基础建设。强调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PPP模式可以整合社会多元主体力量。加大投入,提高西部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

12.余杨、秦定、马凌,在2008年第6期《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上发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融资的可行性分析》,指出PPP模式是吸引私营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途径,尤其对PPP模式中怎么样控制风险做为较为深入的阐述,尝试给出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型。

13.晏志谦、胥晓刚,在2008年第11期《资源与人居环境》期刊上发表《论PPP融资模式在成都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分析了PPP公私合营的融资模式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14.李秀辉、张世英,在2002年第7期《城市规划》期刊上发表《PPP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PPP产生的背景、概念特征、优势和应用实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就PPP在中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PPP模式风险研究方面

1.王灏,在2004年第5期《都市快轨交通》期刊上发表《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对PPP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有益探讨,并结合中国实际和行业特点,探索研究了两种切合中国轨道交通项目的PPP模式――前补偿模式和后补偿模式。以我国第一例采用PPP方式的融资方案的北京地铁四号为研究实例,针对政府管制中最为关键的地铁票价政策,从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票价问题在PPP运作中的作用,尝试确定我国地铁票价管制模式取向,为建立完善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市场化地铁票价政策提出了新思路。

2.元霞、柯永建、王守清,在2009年第5期《中国软科学》期刊上发表《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文章通过对中国PPP项目失败或出现问题案例的汇总分析,从中找出导致这些项目失败或出现问题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3.姜继娇、贾晓霞、杨乃定,在2004年第1期《工业工程与管理》期刊上发表《项目区域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认为项目区域风险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因素。基于多层次模糊推理,综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多属性、多层次、综合考虑项目区域风险因素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李胜、张星、孙建平,在2010年第10期《上海经济研究》上发表《BOT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尝试把贾晓霞等

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PPP/BOT项目中,经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认为这种方法适用于PPD/BOT项目,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5.张曦、俞波。在2004年第3期《福州大学学报》上发表《BOT项目经济风险指标及其度量方法》,分别从民间部门的角度研究了可量化的风险变量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的影响,并进行了动态的风险分析,提出了改进PPP/BOT项目风险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及项目经济风险的度量方法。

6.李永强、苏振民,在2005年第10期《基建优化》期刊上发表《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博弈分析》,认为PPP模式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政府部门在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资金不足的难题,由于它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各方最终目的并不一致,致使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风险,从政府部门,私营企业,等不同的角度对项目的风险分析,并通过博弈论对PPP的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7.安丽苑。在2007年第10期《基建优化》期刊上发表《基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综述》,重点论述和评价了国内外关于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涵义、风险分担的原则、风险分担条件、风险分担谈判过程、风险分担矩阵和风险分担的相关模型,并对风险分担的研究作了进一步展望。

8.杨宇、穆尉鹏,在2008年第2期《建筑经济》期刊中发表《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模型研究》。提出了在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过程中应用灰色关联模型,针对PPP融资模式的特征,深入剖析了其融资风险因素,从项目参与方的角度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评价参与方对融资风险的承担能力以及承担风险的意愿。

9.陈波、李远富,在2008年第3期《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期刊上发表《基础设施融资PPP模式的风险分配原则及分配方法》,分析了影响PPP项目风险的因素,提出了风险分担的原则,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从理论上证明PPP项目风险最优结构的存在问题。

10.王盈盈、柯永建、王守清,在2008年第12期《建筑经济》期刊上发表《PPP项目中政治风险的变化和趋势》,分析了PPP项目的政治风险及其变化趋势,指出其可能性小但后果严重,并认为当前中国的良好政治环境有利于PPP项目的发展运作。

11.郭晓琨,在2009年第1期《现代商贸工业》期刊上发表《PPP项目风险分担问题研究》,文章针对PPP模式的特点,提出风险分担的原则;从PPP项目不同参与方的角度出发,找出各自面临的风险,提出风险分析方法,使风险在政府部门与私人投资者之间进行合理分担,达到整体最优。

12.石磊、候军伟,在2009年第8期《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上发表《PPP融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针对PPP融资模式的特点,通过构建的PPP融资风险管理模型,建立客观、有效的风险与评价系统,确定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采取有效的规避和控制融资风险措施对项目进行了动态管理。

13.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在2008年第4期《建筑经济》期刊上发表《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文章中首先归纳风险分担在项目过程中的时点和要点,并总结风险分担对项目资金价值的影响,最后比较分析已有的风险分担准则和不同的风险分担结果,以期为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可参考依据。

14.程连于。在2009年第4期《价值工程》期刊上发表《PPP项目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担优化模型》。提出在PPP项目融资模式下,合理的项目风险分担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缺乏一致认可的评估标准,项目风险分担方案的设计成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双方博弈的焦点。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蒙特卡洛的风险分担评估与优化框架,系统阐述了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6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钢铁产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钢铁行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居多,且大部分面临着融资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钢铁行业的发展.随着供应链融资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找到了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方法--通过不同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来解决这些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的融资现状,然后设计了适用于钢铁行业的融资模式,最后分析了各种模式下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防范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钢铁行业;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02-02

1 我国钢铁行业融资问题分析

1.1 融资风险大

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来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经济将会下行,增速放缓,主要表现在我国的GDP增速从2010年的10.4%一直下降到2014年的7.4%.伴随着钢材行业的产能过剩,消费量锐减,主要表现在钢材消费量的增速从2010年的12%一直连续下降到2014年的2.6%.钢铁行业的利润也在下降,融资风险伴随着也在增加.

目前整个钢铁行业都进入到相对低速的发展的阶段,钢铁行业整体的利润空间也将会大很大程度的缩减,钢材的利润率也将会有所下降,这对于国有的大型钢铁企业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同时加上国家推行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政策,现在这些中小企业面临的重组和破产风险都在增加,融资风险自然也在加大.

1.2 钢铁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钢铁行业中的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方式是银行信贷,而银行针对贷款企业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信誉、不动产及动产的价值、是否有担保等等.相对于钢铁行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来说,这些中小企业大多都是处在产业链的次要部分,他们的管理水平大都比较低,盈利能力也比较差,财务信息真实性不大可靠,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以及国家一些政策的影响,使得这些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能力在下降.考虑到股权融资,中小企业想要上市融资也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国家最近已经推出了注册制,但是真正能够上市的这些钢铁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毕竟还是少数个别.

随着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大量存货积压,资金周转率下降,同时由于钢铁行业的资金需求量大,所以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那么钢铁行业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融资,才能达到降低利率和风险的同时使贷款难度较低的成效呢? 随着供应链融资的不断发展,人们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了.

2 我国钢铁行业融资新模式——供应链融资

2.1 供应链融资概述

供应链融资一般指一些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对一个行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的一种融资服务,银行将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捆绑,银行不是仅仅考察一个单独企业的情况,而是考察整个供应链及交易的真实背景,针对供应链上下游的交易结构特点及其产生的融资需求,搜寻供应链中的融资机会,然后对与核心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有选择的授信.

2.2 供应链融资模式

在钢铁行业供应链中,由于中小钢铁企业的现金需求量大,现金流的管理也有一定困难,因而经常会形成现金流缺口.造成现金流缺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行权责发生制.根据现金流缺口产生的原因,我们提出了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预付款融资模式和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2.2.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单据作为质押物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并且要求核心企业承诺支付该应收账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一种模式.作为一种自偿性贸易融资,银行与融资企业签订协议,将其销售收入作为第一还款的来源,若融资企业违约,则核心企业代其还款.该模式能够适用于位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类企业的销售阶段,供应商在销售货物之后不能及时取得货款,于是产生了资金缺口即应收账款,而钢铁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用来周转,所以应收账款的融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2.2.2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预付账款融资是指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将预付账款为依据,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中小企业不用一次性支付全部货款,而是分批付款分批提货,同时要求核心企业承诺,对未被融资企业提取的货物进行回购的一种融资模式.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进行交易,并在签订合同之后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将仓单作为质押,审查企业合格以后,再向融资企业提供贷款,同时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相关协议.银行载根据核心企业质押的仓单来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然后核心企业再向融资企业进行分批放货物.这种融资模式主要适用于下游的经销商类企业进行融资.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中小企业在购买产品的时候需要预付货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周转比较紧张,可以采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来解决这种问题.

2.2.3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是供应链中的融资企业将存货作为抵押物抵押给银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在存货押融资模式中,由于物流企业有自身特定的优势,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协议,银行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质押物进行市场价值的评估和物流监管,经过审查,如果企业达到融资标准,银行将向其发放贷款.融资企业在进行存货质押融资时,只是转移了货权,但任然保留货物的所有权.如果融资企业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银行将有权利对其货物进行拍卖等方式变现.这种融资模式适用于供应链中任何节点的企业,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3 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风险是未来某种现象与我们的预测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一种不确定性.供应链融资是对传统融资方式的一种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会有多新的内容,也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在供应链融资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本文主要从三个融资模式下去探讨融资的风险并提出一些防范建议.

3.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银行同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并且如果融资企业违约了,核心企业将代其支付余下贷款,补偿银行的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并转移了银行的一部分风险.在对融资企业进行授信的过程中,银行还会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这也有助于银行提前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尽管如此,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其他的风险,主要包括:

3.1.1 应收账款的造假风险

该风险主要是指融资企业所提供的应收账款单据不真实,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并不存在真实的贸易关系,而是核心企业与融资企业勾结,骗取银行的贷款而采取的手段而引发的风险.针对该风险,银行应该将应收账款单据与其对应的货物运输单据等相关发票数据联合起来,对其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等进行严格的审查.

3.1.2 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

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是指核心企业由于经营困难,或者某种战略考虑没有兑现支付承诺,而引发的风险.对于该风险的防范,银行应该在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时,设定核心企业的准入门槛,选择一些资金实力雄厚,信用状况好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开展该业务.

3.1.3 宏观经济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全球市场经济波动不景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对钢铁行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融资企业或核心企业发生违约的风险.为了转移和减少银行承担的风险,银行可以有选择的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适当的转移部分风险,同时银行应该提前对涉足的行业进行认真的前期调查,及时关注行情了解全球经济新动态,及时采取想对应的有效措施.

3.2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下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银行通过与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签订合约协议,要求融资企业交纳一定比例保证金,同时在融资企业发生违约时,由核心企业代其回购剩余的货物,补偿银行的损失,这分散和转移了银行的一部分风险.在融资企业还款过程中,银行还要求融资企业利用该批货物的销售收入来还款,及时的追加保证金,这也降低了一定风险.银行在对融资企业进行授信的过程中,银行还会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这也有助于银行提前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尽管如此,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其他的风险,主要包括:

3.2.1 购销合同造假风险

该风险主要是指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不真实,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并不存在真实的贸易关系,而是核心企业与融资企业勾结,骗取银行的贷款而采取的手段而引发的风险.其融资的款项也很难做到专款专用,融资企业可能不能及时还款,银行将面临损失.为了减少或者防范损失,银行应该将该购销合同与其对应的货物舱单等相关发票数据联合起来,对其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等进行严格的审查.

3.2.2 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

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是指在预付款融资模式中,核心企业在收到货款后,没有及时发货,而引发的风险.对于该风险的防范,银行应该在开展预付账款融资业务时,设定核心企业的准入门槛,选择一些资金实力雄厚,信用状况好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开展该业务,同时与核心企业签订相关发货的协议.

3.2.3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是指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某种利益,向银行提供虚假的数据,或者在物流监管的过程中玩忽职守而引发的风险.针对该风险,银行首先要审慎的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选择那些业界评价高,服务质量好,实力雄厚,知名度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委托方,同时与其签订有效的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责.

3.3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下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3.1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是指在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某种利益,向银行提供虚假的货物市值评估和证明,或物流企业在监管过程中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而引发的风险.针对该风险,银行首先要审慎的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选择那些业界评价高,服务质量好,实力雄厚,知名度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委托方,同时与其签订有效的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责.

3.3.2 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

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是指在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中,融资企业出于经营上的困难发生违约,而且所提供的质押货物所有权不明确,相关手续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引发的风险.为了防止该风险的发生,银行应该与融资企业签订违约协议,规定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对质押物的选择要仔细认真,必要时可以和第三方物流签订相关协议,转移部分风险.

参考文献:

(1)欧阳博思,汇丰贸易融资方案:以买方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J].进出口经理人,2010(4):56-57.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7

关键词:农业巨灾 风险管理 农业保险 巨灾证券化

我国是农业巨灾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台风、旱灾、风雹、地震、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屡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据统计,近些年来,这些自然灾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特别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而农业又是首当其冲,受灾害影响最大,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面对这些特大自然灾害,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的管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救济、社会捐助以及农户自我防范等传统的、相对落后的方法。而在发达国家。为应对农业巨灾风险,通常采取的是保险、再保险等较先进的、市场化的管理方式,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保险技术的日益成熟,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的角度讲,我国传统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存在自身的不足,已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发出更加先进、有效的现代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

一、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现状

我国目前应对农业巨灾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农户自主的风险管理方式,另一种是政府主导的风险管理方式。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建国以后,我国曾将农业巨灾(主要指地震、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以基本条款的形式列入农业保险承保责任。但是,由于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再保险市场不发达、分保方式单一以及保险业实际承保能力与技术限制等原因,国家对农业巨灾保险进行了一些政策上的调整,把农业巨灾从保险基本条款中逐步删除,只是作为一种附加险种。因此,到目前为止,尽管我国已开发了不少农业保险产品,但这些农业保险产品对农业巨灾风险大多采取了规避或严格限制的办法,这一点从我国目前涉农保险公司经营的险种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见下表)

二、对我国目前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有效性的评价

农户自主管理、政府救助、社会捐助等是目前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些方法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的防范、救助、农业生产的恢复、社会的稳定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来看,这些方式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还有待于改进。

(一)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演进,新方法不断涌现,并逐渐取代旧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由此推动着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不断演进发展,而在其演进的过程中,始终是朝着更能体现激励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的方向发展的。

激励性就是一种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法要能有效调动各受灾单位、风险管理主体预防风险、控制损失的积极性,尽可能降低灾害的发生率,将灾害损失程度与范围控制在一个最低水平。

公平性就是灾害损失应在整个巨灾影响范围内的合理分摊,相同条件受灾单位的经济损失应该采取相同的补偿标准。农业巨灾风险的影响范围不只针对农业本身,农业巨灾造成的损失将波及整个国民经济,因此农业巨灾损失也理应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合理分摊。

先进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法应该满足效率原则,即能够合理引导生产、投资和消费行为,促进再生产可持续发展,将再生产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空间;能够在巨灾发生后迅速动员和筹集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资源;各种灾害风险管理机构在巨灾发生后,要显示出较强的管理效能。

(二)对农户自主管理方式有效性的评价

以农户为主的对农业巨灾风险的管理是农户自身积极主动地防灾和救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有效的灾害风险管理激励。但是,从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角度来评价:

1 它不利于实现灾害补偿的公平目标

由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对农业巨灾风险进行管理,可以使全社会受益。因此,农业巨灾风险理应在全社会受益的范围内进行风险分散。而如果单纯由农户自主管理并承担损失,就容易造成农业自主的巨灾风险管理不足,导致减灾、救灾措施不够或巨灾损失不能得到及时、足够的补偿。

2 它降低农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

农户出于规避风险的目的,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来选择生产风险较低的农产品,这将带来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农民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即使从事多种生产经营,但每种生产规模有限,无法实现专业化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还会产生许多额外的成本支出;农户储备一定的风险准备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风险发生后的损失,但由于数量有限,相对于农业巨灾造成的损失是杯水车薪,而且也牺牲了储备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对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评价

1 有利于实现灾害管理的公平目标

这种管理方式能够较好地满足灾害管理的公平目标,有利于优先扶持和保证农业这一社会的弱质产业,此外,国家由于在社会中处于“超然”的地位,利于减灾工程的建立,财政救济也可以实现救灾资源迅速和集中的统一调动,并通过对基本生活用品与医疗物资的管制与配给,集中全社会资源来度过困难时期,维持社会稳定。

2 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一方面,由于政府行为难以控制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的上升,甚至还会出现管理部门寻租、腐败,恶意挤占和挪用防灾救灾物资与款项,容易造成救灾资金使用的低效。另一方面,灾后救助及捐款具有紧急性和很大的随意性,更多是为了缓和灾后比较大的政治压力,这样,为了筹措赈灾款,政府会减少原定要实施的、比较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上的投资,从长远看,这样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 不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减灾救灾激励机制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补偿自然灾害甚至人为灾祸等巨灾造成的损失应该是政府的事情,因为巨灾风险对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而言是一种公共风险,巨灾损失补偿就应该属于国家公共项目支出。因此,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各风险单位在心理上过分依赖灾后政府救济和社会捐助,不愿意自己购买巨灾保险,造成风险单位平时对防灾措施重视不够,对减灾政策贯彻不力,最终将大大增加巨灾损失概率和损失后果。

(四)对保险、再保险巨灾管理方式的评价

1 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目标

以保险、再保险等为主的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是以私人为主体,以市场为依托,以风险利益为纽带,以保险作为主要手段建立风险损失基金,利用集合分散风险的机制,从整体上对农业风险进行控制的有效工具,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农业风险管理控制方式,对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发挥

重要的作用。

2 较好地实现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效率目标

参加了农业巨灾保险的各经济主体,在灾害发生后,保险人会在第一时间筹集起一定规模的资金,及时地对被保险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以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并尽快恢复生产。而且,农民在参加了农业巨灾保险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免去了后顾之忧,可以大胆地从事那些既能满足市场需要又能给其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的项目的生产,能够促进农民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不利于激励目标的实现

由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再加上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如果仅仅依靠私人保险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并不能达到有效的供给。而且,近年来,随着巨灾发生的频率加快、数额增大,再保险市场对于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不足的现象日益显现,巨灾事故的频频发生使再保险资本相形见绌,严重影响了再保险基本功能的发挥。

此外,农业保险在面对具有系统性特征的巨灾风险时,也存在不可保的问题。因此,农业巨灾保险在供给方面面临有效激励不足的情况。

通过上述评价,我们发现以农户为主的管理方式和政府主导的管理方式均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农业巨灾保险、再保险等市场化的管理方式相对于前两种管理方式来说,在公平性与效率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对于农业巨灾风险的防范与转移、损失的分摊与赔偿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供给方面却存在有效激励不足的情况。这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一直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农业巨灾体系的主要原因,也是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巨灾保险、再保险市场不断的萎缩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

三、世界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有效性评价

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保险技术的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国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巨灾风险证券化。巨灾风险证券化通过特设机构(spy)发行基于巨灾风险的证券,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代替再保险公司,将巨灾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已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与保险、再保险方式相比,从有效性的角度我们来评价这种管理方式会发现:

(一)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风险进行分摊和转移,大大提高了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公平性

与传统的保险模式相比,巨灾风险证券化将再保险容量从原来保险业内部扩大到外部的资本市场,将风险在保险合同当事人以及资本市场上对此类风险有偏好的投资者者这一更广阔的群体范围内进行进一步的转移和分摊。由于农业巨灾风险证券现金流的运动取决于诸如飓风、地震等巨灾的发生,因此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巨灾风险证券化所反映的风险分布状态是现存的传统证券无法反映的,这就使得巨灾风险证券与传统证券的相关度较低,它的推出,对于投资者来说增加了投资品种,有助于投资者进行多样性投资和风险的控制,所以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一方面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巨灾风险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转移,大大提高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公平性。

(二)激励保险与再保险公司扩大保险供给

传统的巨灾承保能力的高低是由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来决定,但是,巨灾风险证券化将保险市场与强大的资本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有助于激励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扩大农业巨灾保险供给,拓宽承保范围。

(三)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

首先,大大提高了风险承受能力。相对于保险和再保险在灾害风险融资能力上的不足,目前世界证券市场市值高达数十万亿美元广次上千亿元的巨灾事件的损失金额有时还不及全球证券市场的单日波幅,可见,资本市场有着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加有助于巨灾风险的分摊与转移。

其次,巨灾风险证券化不存在违约风险。农业巨灾发生后,传统的保险及再保险模式下,再保险人由于资金及融资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及时对原保险人进行足额的损失补偿,可能会发生违约风险,但在巨灾风险证券化模式下,由于资金已经预先到达证券发行者的手中,一旦发生风险,再保险人和保险人可以及时地运用这笔资金对受灾群体进行及时、足额的经济赔偿,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

从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巨灾风险证券化较巨灾保险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得巨灾风险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分摊,大大提高了农业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及管理效率。虽然,它也有其不足的地方,但是从农业风险管理创新、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强对农业的巨灾保障、农业保险走出困境以及资本市场发展来看,这种新的管理方式还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四、基于有效性的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演进路径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8

关键词:巨灾保险;再保险;体系构建;策略

前言:巨灾的频频出现,如何做好做好保险工作与风险管理成为政府部门以及许多学者关注的重要内容。以2011年关于巨灾保险管理研讨会的开展为典型代表,其使巨灾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更为丰富,也充分验证保险再保险对应对巨灾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对其体系构建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巨灾保险再保险的相关概述

对巨灾风险的概念,根据以往学者总结将其界定在具有不可预测、偶发性且难以避免等特征的灾害问题,其中包括由人为事故或自然灾害产生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等风险。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以自然灾害为例,我国在1998年以前灾害频率发生较高,1999-2000年则灾害发生频率偏中等,自2000年至今属轻灾年。尽管灾害损失程度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但从社会发展统计相关报表中可看出灾害导致的损失问题仍不可忽视。然而现行关于巨灾保险在我国却呈现一定的缺失状态,所沿用的仍以综合保险方式为主,且缺少相应的风险转移途径,一旦出现巨灾情况,高额承包损失将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在此背景下便提出再保险的含义,主要指为降低个体风险而将部分风险采取分保的方式,这样巨灾风险可由其他市场主体共同承担。但应注意的是一旦再保险市场难以承受巨灾风险将会出现连锁反应,使风险冲击更多由保险市场承受。因此,巨灾保险再保险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可利用多种保险形式包括保险期货、保险期权或债券等形式实现保险风险转移的目标[1]。

二、巨灾保险再保险在国内市场中的表现分析

我国自再保险市场产生起,其主体便为相关保险工作包括太平洋、平安以及人民保险公司,而实质意义上的再保险公司为中国再保险公司。尽管近年来经营再保险业务的公司逐渐增多,但从再保险品种看仍较为单一,缺少创新型产品,且在再保险方式上也较为传统,难以满足巨灾风险灾保险相关需求。以其中再保险形式为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灾后损失的信息数据不准确、信息数据在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中不对称、合同条款不完善以及交易成本过高等方面,这些都成为制约风险转移的重要因素。另外,从现行再保险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看,大多再保险企业中至少80%以上保险资金多用于人身再保险或其他一般性保险方面,而巨灾承保的资金极少,不具备较强的巨灾承载能力。因此,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要求进行巨灾保险再保险体系的构建,以此使巨灾保险问题得以解决[2]。

三、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体系构建前需对我国现行自然灾害类型进行分析,其类型主要体现在气候与陆地表面的灾害风险、海洋风险以及地壳方面的风险问题。其中在气候风险以及陆地表面风险问题多集中在风雪天气、旱涝灾害以及病虫害等内容,海洋风险主要为台风或风暴潮等方面,而地壳风险如地震、泥石流等灾害。针对不同灾害种类要求体系构建中应进行归类,确保体系具有全面性、多元化以及高效性等特征[3]。具体构建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再保险形式的应用

体系构建并非意味完全淘汰传统再保险形式,对于发生概率较低的自然灾害且不会造成巨大损失的巨灾风险便可利用传统保险形式。如前文所述,其核心内容在于使灾害风险由再保险市场进行承担,尽管这种方式无法承担巨额赔付,但对损失较小的巨灾风险仍可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而且这种灾保险方式在长期发展中便形成较多如成本较低或规范性较强等优势,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可使再保险市场发挥主要力量。实践中政府部门既可引入国外关于再保险体系的构建经验,并提出倾斜性政策,这样当再保险市场难以承受巨灾风险时有政府部门作为后盾。另外,传统再保险形式应用下可将外资再保险公司引入其中,以此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风险转移策略的实施

针对发生概率较高且可估计灾害发生损失的情况,便可采用风险转移策略。根据我国现再保险市场现状,体系构建中风险转移策略的实现可采取债券方式,其对于保险再保险问题的解决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近年来巨灾证券应用起到的效果看,巨灾债券可使风险证券化,这样保险公司承受的巨灾风险可由整个资本市场承担。而且巨灾债券具备大多投资组合不具备的优势,能够将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散,许多投资者更乐于进行投资,原因在于可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但需注意的是现行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可使巨灾债券被吸纳的条件较少,难以真正起到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因此可从债券发行方面着手,保证其在国内与国外的销售比例合理,这样可由全球资本市场对巨灾风险进行分散。除此之外,关于巨灾债券的法律规范需不断完善,避免出现公众不信任债券的情况,确保风险转移目标得以实现。

(三)政策性再保险的应用

政策性再保险的应用主要针对发生概率较高且损失较为严重的灾害,体系构建中可考虑引入专业机构以保证再保险目标得以实现。具体实践中可考虑进行保障基金的构建,其中在资金来源方面可通过国家财政补贴、保险公司筹集以及其他筹集形式进行。另外在保险体系完善方面可借助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如NNPP、CCR等,这样即使在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无法承担灾害损失时,保障基金能够发挥分散的作用[4]。

结论:保险再保险体系的构建是应对巨灾风险的必然途径。实际构建中应正确认识巨灾保险再保险的内涵,立足于现行再保险市场对主要现状,结合不同类型自然灾害以及损失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包括传统再保险形式、风险转移策略以及保障基金等,这样才可使保险再保险体系在解决巨灾保险问题时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惠灵.我国巨灾保险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

[2]梁昊然.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法律构建[D].吉林大学,2013.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9

1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主要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及潜在风险

1.1分析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主要模式及其关键成功因素

当前,各地政府部门主要采用BOT、BOO、BT、ASP这4种模式开展电子政务服务外包。a.BOT模式(Build-Own-Transfer,即建设-运营-转让)。政府部门和承包商以协议为基础,由政府部门向承包商颁布特许权,允许其筹集资金建设某电子政务系统,在特许权规定期限内管理和经营该系统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并在特许权期满后,无偿将系统移交给政府部门接管。b.BOO模式(Build-Own-Operate,即建设-拥有-运营。承包商投资并承担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培训等工作,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产权归属承包商,政府部门负责宏观协调、创建环境和提出需求,政府部门每年需要向承包商支付系统使用费获取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使用权。

c.BT模式(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政府部门通过特许协议授权承包商负责某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按合同规定的期限按时移交系统,政府部门按期支付该系统的建设费用。d.ASP模式(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即应用服务提供商)。在ASP外包模式中,应用服务提供商拥有基础结构设施并负责所有系统和网络的配置、管理、调整,甚至应用管理,政府部门按照需求向应用服务提供商定制所需的电子政务服务,并向其支付相应的费用。在比较分析以上各种模式的内涵、特点、优缺点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其实际运用的案例,共总结了影响这4种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模式成功运作与否的75个因素,运用专家评分法,提取各种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如表1所示,这些也是各种模式选择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

1.2识别潜在风险因素

在分析电子政务服务外包、IT外包风险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电子政务服务外包运作与管理流程,从各个阶段总结了98项风险因素,结合上述电子政务服务外包主要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采用李克特七分制评分标准设计量表,1分表示风险影响程度最低,7分表示风险影响程度最高,1-7分表示影响程度逐次增高,邀请被调查者(包括参与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政府部门、承包商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量表进行评分。共发放问卷387份,回收问卷212份,剔除不合格答卷后,最后得到有效答卷共202份。根据搜集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提炼了20项具有统计、管理意义的关键风险因素,如表2所示。

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这20项风险因素(也是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可测变量)进行进一步的划分,提取4个公共因子作为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在变量,并根据其包含的可测变量的含义进行命名,潜在变量及相应的可测变量如下:“决策与合同管理风险”:外包市场不成熟x1、外包决策不合理x2、承包商选择失误x3、机会主义风险x4、合同不完善x5;“开发与运营管理风险”:外包主体之间缺乏沟通x6、外包主体关系不和谐x7、政府部门缺乏规划与需求分析能力x8、政府项目管理经验与能力不足x9、承包商专业能力及管理经验不足x10、承包商服务质量不理想x11;“资金与成本管理风险”:交易成本控制不力x12、隐性成本的累积风险x13、承包商成本预算控制失效x14、承包商资金支持不足x15;“知识与战略管理风险”:知识共享不足x16、安全保密控制不力x17、绩效评量体系失效x18、忽视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x19、政府部门失去信息化控制力x20。

2模型建立与分析拟合

2.1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潜在风险对外包模式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及实际案例,分析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潜在风险因素对各种模式的影响关系,构建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潜在风险对外包模式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风险的4项潜在变量及其各自的可测变量如上文所述,而各种外包模式潜在变量对应的可测变量分别是其关键成功因素(见表1,表中的序号与图1的序号一致)。

2.2信度与效度分析

a.信度分析。信度指测量结果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运用SPSS16.0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Cronbach’sα值为0.835,而各分量表信度分析结果表明,8个潜在变量的α系数值均满足大于0.70的要求,因此,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b.效度分析。结构效度是指量表测量结果同期望评估内容的同构程度,运用标准化因素负荷来检验结构效度。结果显示,测量指标的标准化因素负荷大部分大于0.7,并在99%的置信度下高度显著(C.R.值>2.58),潜在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及C.R.值(如表3所示)也大部分符合拟合要求。表明本研究构造的变量效度较好,适合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3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分析

a.拟合度检验。前文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必须通过拟合度检验,才能认定假设模型与实际数据样本的一致性。若模型的拟合度高,则代表模型可用性越高,参数的估计越具有含义。对于拟合度的考核有较多指标,但不同的指标在不同的模型复杂度、样本数量下有着不同的表现特性,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同时参考各种拟合度指标[3]。本研究利用AMOS软件7.0版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主要使用CMIN、RMSEA、CFI、GFI等较为稳定的指标考核模型拟合度,拟合后的评价结果及其理想值汇总于表4。从表4中分析可知假设模型较好地与样本数据拟合,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b.路径与因素分析。经过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到各个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以及可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因素负荷。从模型运行结果中可知,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可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因素负荷对应的C.R.值绝大多数大于1.95的拟合要求,表明各路径系数以及因素负荷在p=0.05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能够作为进一步分析的依据。

3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潜在风险对外包模式的影响分析

综合分析4个风险潜在变量对各外包模式潜在变量影响的路径系数及间接效应、各个风险因素的因子负荷以及对各外包模式关键成功因素的作用路径,为下文外包模式选择的建议提供依据。

3.1“决策与合同管理风险”对外包模式的影响

“决策与合同管理风险”对各外包模式的直接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BOT>BOO>BT>ASP,其中,对BT模式和ASP模式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另三类风险间接影响这两种模式的程度较大,分别累计为0.364、0.337。在“决策与合同管理风险”中,合同不完善风险所占因子负荷最大、影响最为显著。研究表明,完善电子政务服务外包合同,对外包市场不成熟风险、机会主义风险都具有较强的规避作用[4]。“决策与合同管理风险”中,合同不完善、承包商选择失误风险因素对BOT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承包商运营期间的服务质量以及移交后的系统价值的不良影响均比较显著;合同不完善对BOO模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响技术应用先进性的保持,而机会主义风险的存在对政府部门的监督约束是一大不利因素;BT模式、ASP模式的各自关键成功因素———选择商誉好的承包商、承包商拥有完善可靠的基础结构设施均会受到承包商选择失误这一风险因素的影响。

3.2“开发与运营管理风险”对外包模式的影响

相比其他类别的风险而言,“开发与运营管理风险”对各个外包模式的影响程度是最大的,对各外包模式的直接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BOT>BOO>BT>ASP,且影响均较为显著。此外,“开发与运营管理风险”也受到了其他风险的影响,承载着其他风险对外包模式的间接效应。因此,“开发与运营管理风险”所属的各个风险因素应给予重视,特别是政府部门缺乏规划与需求分析能力、双方的项目管理经验与能力不足、外包主体之间缺乏沟通这几种风险因素在电子政务服务外包实践中引起的问题较为显著,属于关键风险因素,研究表明,控制好这些风险因素,做好规划与需求分析工作、提升相应的项目经验与能力、加强沟通协作,对电子政务外包的系统开发效果、外包服务质量、双方关系维护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5]。“开发与运营管理风险”对各个外包模式的影响在其对应的关键成功因素都有显著的体现,其中,对BOT模式,主要影响政府部门规划协调能力、承包商运营期间的服务质量;对BOO模式,主要影响政府部门的监督约束能力、承包商经营的稳定性及技术应用先进性的保持;对BT模式,主要影响双方的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能力;对ASP模式,主要影响政府部门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及预见性、承包商对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响应。

3.3“资金与成本管理风险”对外包模式的影响

“资金与成本管理风险”对各外包模式的直接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BOO>BOT>ASP>BT,其中,承包商的资金支持、项目的成本管理方面的风险对外包模式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实践中,很多电子政务服务外包项目正是由于资金、成本控制问题而不得不搁浅甚至失败。此外,“资金与成本管理风险”也会通过“开发与运营管理风险”间接影响各个外包模式,因此,在外包过程的开发运营阶段,应重视项目预算管理,保障资金流的通畅。“资金与成本管理风险”对BOO模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响政府部门付费使用模式、承包商经营的稳定性;对BOT模式的作用体现在影响承包商的运营获利能力及其服务质量;对于ASP模式,影响着政府部门的付费模式与承包商的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权衡;对BT模式,主要影响着政府部门的资金保障能力。

3.4“知识与战略管理风险”对外包模式的影响

“知识与战略管理风险”对各外包模式的直接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BOO>ASP>BOT>BT,其中安全保密控制风险是外包领域备受关注的风险因素,也是外包模式选择需要着重考虑的一大因素,而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战略效益能否实现尤为关键[6],却也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风险。此外,知识共享不足、绩效评量体系失效、政府部门信息化控制力不足等风险因素对开发运营风险的作用也较为显著,对外包模式的间接效应不容小觑。因此,“知识与战略管理风险”对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在外包模式选择决策中,应予以重视,既要考虑到安全保密控制,也要考虑到政府部门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与战略管理风险”中,安全保密控制不力与绩效评量体系失效分别影响着BOO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承包商对系统安全性的保护、技术应用先进性的保持;在ASP模式中,安全保密控制不力风险影响着政府部门应用与数据的安全性;与绩效评量体系失效相关联的激励效果不良,影响着BOT模式运营期间的服务质量和移交后的系统价值;若采用BT模式,知识共享不足与政府部门信息化控制力不足风险将主要影响着双方移交系统的知识管理能力以及移交后政府部门的系统维护能力[7]。

4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文的分析,政府部门在选择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模式时,需要结合自身的规划与需求、优势与劣势、经验与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各个潜在风险因素对外包模式如何影响及影响程度,从中选择合理的外包模式并防范潜在风险。为此,提出以下4点建议供参考:

a.当外包市场不成熟,缺乏统一、可操作的行业标准及规范的法律环境,而外包的电子政务服务内容的复杂性使得不能够通过采用明细的合同来规避承包商的机会主义,并且政府部门管理合同的经验与能力不足时,尽量避免采用BOT、BOO模式,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模式的必须以协议为基础且合同期限较长,能否制定明确、完善而兼具柔性的合同尤为关键;若政府部门受评估能力缺乏、信息不对称等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选择不合适的承包商或选择的承包商商誉不良的风险很可能加大,此时BT模式与ASP模式不是首选,因为这两种模式对承包商商誉与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b.BOT模式对政府部门规划与需求分析能力要求较高,BOO模式需要承包商的专业能力及管理经验能够满足系统开发与运营的要求,BT模式要求政府部门具有较高的监督协调能力、承包商具有相关领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经验,ASP模式要求政府部门对自身的需求能够准确地分析并具有预见性,也要求承包商具有对服务的灵活重组能力,响应政府部门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此外,能否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监督机制并提高执行投入力度也是在外包模式选择中必须考虑的问题[8]。因此,当政府部门要选择某一种外包模式时,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评估自身的经验能力以及潜在承包商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否满足相应模式的要求,如若不能,应进一步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这些要素进行改善,并提前做好应对方案。若当前确实无法改善,则应考虑选择其他的外包模式。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10

关键词: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模式 适用性分析

当今社会经济变化风起云涌,由于企业盈利的冲动和外部对企业日益高涨的期望,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和压力日益增大,从而导致国内外审计失败案件越演越烈,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大,使风险导向审计成为倍受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热点问题。风险导向审计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其应用进行系统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产生背景

(一)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 审计模式的发展阶段从审计发展的历史看,审计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主要根据对账项、交易的具体检查取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在审计发展的早期(19世纪以前),由于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业务性质单一,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查错防弊,因此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比较简单,注册会计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19世纪以后,虽然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注册会计师已无法全面详细审计企业的会计账簿,但审计方式只能是抽取凭证进行详细检查,其实质仍然是详细审计。(2)内控导向审计模式。20世纪40年代后,会计和审计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由于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活动和交易事项内容不断丰富、复杂,注册会计师花费的审计工作量迅速增大,需要的审计技术也日益复杂,使得详细审计难以实施。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工作的需要,职业界逐渐改变了详细审计,代之以抽样审计。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改变抽样审计的随意性,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企业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会计信息赖以生成的内部控制,从而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这样,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该种审计模式可以被称作制度导向审计。(3)风险导向审计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各界对独立审计评价会计报表的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期望差距不断扩大,审计成了一种高风险的职业。由于审计风险受到企业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企业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等,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如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的风险,还会受到注册会计师实施实质性程序未能发现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风险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仅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实施抽样审计就很难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抽取样本量的大小也很难说服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制度基础审计存在的缺陷,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很快开发出了审计风险模型。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可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主要是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内控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它还不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模式。虽然它使审计效率与效果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它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存在固有的缺陷,正是由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种种缺陷,使得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管理欺诈行为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愈演愈烈。因此国际上一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纷纷着手研究新的审计模式,他们在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改进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以“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的模型为基础,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称作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背景分析首先,审计目标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审计最初的目的是查错防弊,由于当时的被审单位经营规模小、业务简单,使详细审查被审单位的各项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详细审计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都需要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也使详细审计变得不现实,从而出现了基于两大报表和公司账目,运用抽样技术的账项基础审计。但当时审计师主要根据经验来进行抽样,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容易发生审计失败。随后,审计师在实践中逐步发现,具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被审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有力保障,根据内部控制评审结果来确定抽样的重点和范围,能大大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审计效率,制度基础审计也就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制度基础审计过于依赖内部控制制度,忽略了其他引发审计风险的因素。在审计师面对的审计风险和审计风险损失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基于审计风险评价来制定具体审计策略与计划的风险导向审计开始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被运用。其次,规避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审计风险伴随着审计而产生,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但是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审计师主要关注内部控制系统即控制风险,强调内部控制与审计测试之间的关系,往往忽略了其他风险因素。因此,一旦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串通舞弊,实现“一条龙造假”,则可以绕过内部控制系统,导致审计失败。所以,弥补制度基础审计的缺陷,主动控制与规避审计风险,就成为了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风险导向审计通过以审计风险评估结果为根据,制定具体审计策略,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决定审计证据的质量及数量,并运用分析性复核、内部控制测试、交易和余额的实质性测试等基本方法,将审计程序前推至对客户环境、作业流程和经营决策的分析,不断缩小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差距,力求达到规避审计风险的目的。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比较

(一)风险评估导向不同 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人员首先应当对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交易类别、账户余额认定层次的固有风险进行评估,但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两者很难区分,因此审计人员通常难以对固有风险单独做出准确评估。因此在实务中,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际上是以对控制风险进行的评估为切入点的,所以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控制风险为导向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强调: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表的错报风险,而企业财务报表的错报风险则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风险和经营活动风险。所以要充分理解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就必须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充分识别企业内、外部风险并理解内外部风险对财务报表认定的影响。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的。

(二)风险评估程序不同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可表示为:固有风险评估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控制风险初步评估-控制测试(可选)-控制风险综合评估-确定检查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人员首先需要对客户的战略进行分析,分析时需要对客户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解,包括客户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宏观经济环境等);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面临的经营风险;企业对威胁企业战略的风险做出的反应等。对客户的战略进行分析后即可对战略风险做出评估。

(三)风险评估方式不同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是一种直接的方式,即直接评估重大错报的概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间接地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因为经营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也越大,也就是管理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并且从经营风险中能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因为财务报表是经营的反映,如果经营风险未能在报表中得到体现,则财务报表很可能失真。此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评估也只有从经营风险人手,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

(四)审计程序实施具有个性化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审计程序是标准化形式,对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都使用标准相同的审计程序,其缺陷是没有足够贯彻风险导向审计思想,使注册会计师无法突破客户预先设置难以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的风险领域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五)审计证据的内涵及内部控制要素的扩充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式下,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审计证据也由内部向外部转移。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环境,由此评估客户的经营及审计风险,同时必须从外部取得大量的外部证据来证明风险评估的恰当性。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所依据的审计证据不仅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获取的证据,还包括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获取的证据。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的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发现、纠正错误与防止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的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由治理当局、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的三要素扩充为五要素,即控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

(六)强调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其重心从会计、审计知识转向管理和行业知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结果主要依赖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各种分析方法要求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包括市场、研发、生产等方面),这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是复合性人才,不但要掌握一般常用分析工具,还要接受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专业知识训练。

三、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思考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现状 应SEC的要求,公共监管委员会于1998年组织了“审计效果研究项目组”,且于2000年了《审计效果研究组:报告与建议》;1999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准则制定者和学术界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并于2000年5月了《大会计师事务所方法的发展》;2000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联合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风险分析联合项目组”,从源头上进行国际协调,进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它们从开始时接受对会计师事务所重塑审计模式时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批评,到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方法,可以提高审计的功效:使注册会计师提供更高程度的保证,减少各利益相关者的风险。该小组于2002年10月了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2003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在东京召开的会议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最后修订,获得委员会通过,审计风险准则于2004年12月5日之后正式实施。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准则的审计风险准则包括:《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修订)、《审计证据准则》(修订)、《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准则》(合并《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审计》、《了解被审单位情况》三个准则)、《注册会计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准则》。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修订和起草的风险审计准则不仅吸收了目前的研究成果,也克服了存在的缺陷,是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和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完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依据审计风险两要素模型,把审计业务流程和程序分为三大块,相比原准则依据审计风险三要素模型划分的四大块业务流程,增强了实施审计程序的效果。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强调对特别风险的识别及评估,指出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非常规交易和判断有关,同时指出风险评估程序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设计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l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指出,应当以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评估结果为基础,并考虑既定的风险水平,来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再据此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制定总体应对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我国新的审计准则已经与国际接轨,并引导我国注册会计师实务由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因此,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解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就显得很重要。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11

关键词:风险评估;供应链风险;供应链网络

一、引言

现在的企业竞争是企业网络与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所以在进行供应链风险分析与评估时,应该把整个供应链置于网络中进行分析,目前已有很多文献提出了供应链风险的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但这些文献都没有从网络的角度来分析供应链风险。本文将供应链风险进行了网络层次分析,并把影响供应链网络风险的各因素组成树状结构以便于理解。然后根据树状结构,通过层次分析与相对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供应链网络评估。

二、供应链网络风险分析

本文从3个层次对供应链进行网络分析,整个分析呈树状结构,如图1所示:

三、供应链风险评估

(一)构造因素集、权重集、发生概率集、风险等级集

首先,将供应链网络风险设为X,则根据风险树状图,可构造如下因素集:X={X1,X2,X3,X4};X2={X21,X22,X23,X24};X23={X231,X232,X233,X234}。

其次,设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行业经验值、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4个因素相应的权重集为:V1={V11,V12,V13,V14},发生概率集为:U1={U11,U12,U13,U14},风险等级集合为:W1={W11,W12,W13,W14};供应链企业间战略目标一致性、企业间信任度、企业间信息共享度和供应链中企业实力四个因素所对应的权重集为:V2={V21,V22,V23,V24},发生概率集为:U2={U21,U22,U23,U24},风险等级集合为:W2={W21,W22,W23,W24};自然环境风险、供应链系统风险、行业环境风险和国内外经济环境风险所对应的权重集为:V3={V31,V32,V33,V34},发生概率集为:U3={U31,U32,U33,U34}风险等级集合为:W3={W31,W32,W33,W34}。

(二)确定集合数值

由于集合中的各因素量纲和数量级不是完全相同,为了风险评估的方便性和准确性,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定性指标(见表1),根据专家赋值法将其量化。

对定量指标和量化后的定性指标都进行向量归一化,从而把各指标都转化为量纲1、无数量级差别的标准分。向量归一化公式为:

(三)分层评估

风险评估从底层逐级向上进行,每个因素都要先计算风险值U1i×V1i和权重值U1i×W1i,然后采用以下公式确定第三层各因素的风险值和权重值:

对于第二层的风险评估,由于计算的第三层风险值和权重值就是企业实力这一因素的风险值和,所以采用相对比较法来确定第二层其他因素的风险值和权重值(见表2):

对照表2可以得出第二层各因素的风险值和权重值,根据公式①和公式②得出第二层总风险值A2和权重值B2。由以上步骤同理可得出第一层的总风险值A3和权重值B3,并由公式③求出供应链网络风险值:

最后根据总风险值确定供应链网络的安全性。

四、结论

供应链网络中仅仅简单地了解自身企业的风险因素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从网络角度对影响供应链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这些风险因素的联系构建了树状结构图,并根据树状图从底层逐级向上,首先计算出第三层企业实力因素的风险值和权重值,其次将其置于第二层,采用相对比较法确定第二层其他因素的权重值和风险值,同理向上推导,最后得出供应链网络总风险值。然而本文考虑的供应链网络相对简单,关于复杂的网络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付玉,张存禄,黄培清.基于案例推理的供应链风险估计方法[J].预测,2005(1).

风险应对的方式范文12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EPC

中图分类号: TE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现阶段,天然气管道工程在天然气输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既能够保证输气的畅通性,又能保证输送的安全性。就当前国际上使用的天然气管道工程模式EPC总承包模式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下文将首先对EPC总承包模式进行阐释,然后对该模式下的天然气管道工程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天然气管道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理论依据。

二、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1、EPC总承包模式结构

EPC,英文为“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翻译过来为“设计,采购,施工”。它是一种仅仅对工程产品的施工建设而言的总承包模式,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工作,且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造价以及工程期限进行全面地负责。EPC总承包模式结构可以用如下图1所示:

图1EPC总承包模式结构图

2、EPC总承包模式的工作内容及流程

(1)EPC 总承包模式的工作内容

投标阶段: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投标书、合同条件以及总承包合同书等。该阶段应经理和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等共同地参与完成。简而言之,该阶段就是将各工程的相关资料进行准备的阶段;

采购及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为工程项目开始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包括人员、材料以及文件等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人员主要为 EPC 建设的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项目技术人员等,文件主要包括各种施工前的手续、项目主计划、工程项目施工招标等方面的工作;

项目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主要包括施工管理、试车准备以及生产准备等方面的内容和工作;

结算及回访阶段:该阶段是在整个工程项目结束之后的一个阶段,主要包括项目费用的结算以及对项目建设的回访,弄清楚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2)EPC总承包模式的工作流程

EPC总承包模式下具体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项目的投标、设计、采购以及施工四个阶段,上述四个阶段互相影响,互相联系,成为一个科学合理地工作流程。

三、EPC模式下某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某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阶段分析

关于该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阶段分析,可以用如下图2进行表示:

图2 某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阶段示意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关于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的阶段主要是根据EPC总承包模式的各种流程来进行的,即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阶段:投标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和施工阶段;上述四个阶段所对应的风险主要为报价风险、设计接口风险、采购风险以HSE风险。

2、天然气管道工程风险识别

(1)投标阶段

在实际的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投标阶段,主要的就是对引起天然气管道风险的因素考虑:

①EPC 总承包项目部的工作能力风险因素。在天然气管道 EPC 总承包模式下可在投标阶段对于相关合同、任务书以及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等方面不够成熟,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风险因素;

②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部门的工作进度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EPC 模式下可能存在着项目计划方面的变更、设计错误以及外部因素如天气、施工条件等方面而造成的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部出现的风险;

③施工项目的设备以及材料等供应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设备、材料有时会出现缺货的现象,那么这也会成为天然气管道项目工程的一个风险因素。

(2)设计阶段

EPC模式下的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中标之后,就要开始对管道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控制。在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之前的要是对管道工程的图纸以及预算等方面的设计,但是在设计阶段,也要综合地考虑到素,如地质因素、气候因素以及各个区域的人文环境因素等,那么这也为管道设计带来一定的风险。

(3)采购阶段

在采购阶段应该考虑到的风险因素为:

①材料以及设备采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对天然气管道工程所需的设备及材料采购时 ,项目采购部应该加强与EPC 分包商进行很好地交流、沟通以及衔接 ,应该在供货、送货以及接货等方面进行很好地衔接 ;

②设备、材料供应商风险。由于管道工程的特殊性 ,其需要的设备、材料比较专业化。这要求设备供应商具有相应的生产能力和供货能力 ;

③设备、材料的交货进度风险。设备、材料的交货进度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 ;

④设备、材料的规格、数量风险。设备、材料的规格、数量是否齐全 ,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4)施工阶段

在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应该着重地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工程项目质量方面因素:关于工程项目质量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管道防腐补口质量、外电工程质量、站场工程质量、管沟回填质量等方面;

②健康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职业病伤害、劳动防护以及工作生活环境方面的危害;

③安全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电击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塌方、管道漏气发生爆炸等;

④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废物管理、土壤污染、管道腐蚀以及生态破坏等方面的因素。

3、天然气管道工程风险对策

(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策略是指在考虑到某项活动存在风险时,采取主动放弃或改变该项活动的性质,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通常在下述两种情况下采用风险规避:

①应用其它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收益;

②某种特定风险所致的损失发生概率和损失幅度相当高。

(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风险损失的转移,是指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风险转移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说来可以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大类,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可以针对自身的风险状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做出决策。

(3)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企业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即指一个企业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风险保留在风险管理主体内部,通过采取内部控制措施等来化解风险或者对这些保留下来的项目风险不采取任何措施。

企业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选择风险自留:

①控制或转移此风险的成本高于企业财务容忍度;

②企业通过加强风险的控制与消减,使得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4)风险控制与削减

风险控制与削减策略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前,以任何可行的方式降低某种已知的风险损失事故的可能性或损失幅度。

它有两层含义:

①减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②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

管道建设工程业主一般会与施工方、货运方签署一系列的合同进而转移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业主一般会购买建设工程一切保险来转移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失。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可以得出各风险因素的可选应对策略以及最佳的应对策略,详见表 1。当然,为了达到最佳的风险管理目标,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风险应对的对策。

表1 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风险对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风险对策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成败,企业的风险管理决策不仅与企业的风险容忍度相关,亦与管理者的风险偏好相关,某一风险的应对策略可能不止有一个选择,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工程项目在开工之前采购相应的商业保险,利用商业保险的风险转移机制来规避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确定企业的风险容忍度,科学的实施各种风险管理对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要想做好管道的风险管理,首要做的就是对上述四个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准确地识别,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于治瀛:《天然气管道工程灾害事故成因及预防》,《吉林劳动保护》, 2010年09期

[2] 俘淑娇 郑伟飞 宋存义:《天然气管道工程风险对策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