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06-08 10:57:10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1

高考是这一代人跨不过的坎儿,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社会,都捆绑在一辆战车上。异地高考政策即将出台,多少民众翘首以盼。但是高考之无解的局,还是无解。教育部人士表示,高考不是该不该考,而是怎么考的问题,此语不差,可正是这怎么考,让多少学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深陷高考困局。

你曾做过的让父母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2011年10月28日,这样的一道题目出现在青岛二中201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优秀学生推荐面试题中。面对这样一道题目,半数以上的候选人都思考良久,最后给出的答案还多是“自己成绩好父母就高兴”。对于这样的面试结果,二中的管理者感觉很遗憾,他们开始思考: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是不是缺乏了最重要的东西(《半岛都市报》)。

“你曾做过的让父母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许多考生面对这道既简单又复杂的考题,大多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自己成绩好父母就高兴”。这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了现代教育的尴尬,现在的孩子们对于父母关心的苍白,已不再是个别家庭的个案,而成为许多家庭共同面对的普遍现象。

“自己成绩好父母就高兴”,成了孩子一旦考出好成绩,父母就别无所求的慰藉。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代,教育子女考出好成绩成了功利性的选择。让子女考出好成绩,成了将来让子女立于不败之地的“葵花宝典”。为了让子女学习好考出好成绩,家长可以牺牲一切利益,家庭中的喜、怒、哀、乐,也随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变换、在调整。至于父母的喜、怒、哀、乐,父母的酸、甜、苦、辣,又有几人说与子女听。

《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人把管理好家庭和治理好国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具备良好的品行的人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了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而现代许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只重视对孩子智育思想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孩子德育思想的培养,实在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而许多教育部门出于功利性的考虑,也一味强调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培养,更为教育的功利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面试现场孙先亮(青岛二中校长)表示:“我们需要集体反思,我们的教育有没有问题?”是到了我们的家长和教育部门认真反思的时候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的子女连父母喜欢什么,父母需要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我们的子女只知道关心自己,而不懂得关心自己的父母,这就是现代父母想要的结果吗?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关爱的人,将来他们走向了社会,又如何懂得回报社会报效国家。

实际上,北大、清华的面试考题,是给全社会出了一道教育考题。他考出了我们整个社会,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偏差。

(选自红网)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

一、引言

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影响着中学生的政治、情感和价值观的倾向,其教学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实际上,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质量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很多地方的教学多是流于形式,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认为这门课程考核要求低,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工作。实际上,这门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看作是今后学习政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也对中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思想和健全人格体系有比较大的帮助。新课改之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跟其他学科几无差别,都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不断输出自身和思想品德书本上的知识,学生被动低效率的接受老师输出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体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教学效率非常的低,也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获取思想品德的知识,学习形式比较机械,这种教学模式显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越来越引人关注,当今社会环境下,很多单亲家庭存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比较严重。众所周知,学校的教育是在家庭教育之后,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要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才能厘清二者的关系,供思想品德老师制定教学方案时借鉴。

二、家庭教育的内涵、地位、特征与开展原则

家庭教育本质上就是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成长过程产生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非常的广泛,包括家庭的收入水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所居住的环境、父母的处事方式以及个性特征还包括家庭是否健全等,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情感等方面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观等会对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中学生在心理上开始对父母尽孝模仿。在入学前,中学生已经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可以说从中学生出生直到初中阶段,家庭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中学生的成长,很明显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要早于学校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接受的所有教育形式里面,地位之高,重要程度之深不言而喻[1]。父母对中学生的教育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印象最为深刻,影响最大的教育。从中学生丫丫学步时,父母已经开始言传身教,教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时的“中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可谓言听计从,家庭教育开始对中学生产生影响。相比于学校的正规教育,家庭教育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家庭教育的持久性更强,对中学生的成长来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里与父母相处,受父母的影响,即使在读初中时,父母也依然对中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换句话说,即使中学生离开校园,父母健在,家庭教育就永远不会缺失。其次,家庭教育的基础性更好。中学生长期与父母接触,父母对中学生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于中学生需要什么,缺失什么,父母了解的一清二楚,可见家庭教育的基础性更好,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更有针对性,也知道从哪方面锻炼中学生,以弥补其生长过程中的不足与缺憾。并且对中学生来说,如果离开学校可能与老师的练习日渐减少,但与父母的联系是不会中断的,父母对中学生的教育也不会发生中断。最后,家庭教育更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一位中学生,对老师和班主任来说,需要考虑几十名学生,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唯一的或者为数不多的,关注程度更高。父母也更加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由于学习压力、社会压力以及青春期的情感压力,父母也会及时的与孩子交流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反观学校教育,受教育资源的限制,无法做到这么细致,并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无法准确衡量,也很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在对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既能对中学生的成长起到帮助作用,又不至于导致中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中学生,不能以成人的观点去衡量中学生的思想,更不能采用嘲讽的方式伤害中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过于溺爱,要多沟通多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其次,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不允许孩子犯的错误,自己也坚决不能犯,否则对孩子的教育就严重缺乏说服力[2]。最后,在教育时既要保持理性也要顾及对孩子的情感。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及时予以指正,教会其如何改正,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

三、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家庭教育和思想品德教学在目的上高度一致,都是为了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成长中的观念。引导中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努力,少走弯路,少做错事,最终成为对国家对社会都非常有用的大写的人。第一,家庭教育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做铺垫。家庭教育从中学生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中学生从幼年到小学再到中学期间,接受了大量的家庭教育,对思想、思维和认知能力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年的家庭教育已经让中学生树立了与父母比较类似的观点,包括行为方式、政治倾向、情感的处理等,这些都为中学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学做好了铺垫。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工作时也会更加的顺利,因为中学生对书中的一些思想早已形成和接受,比如在思想品德课本中的关于一些传统的道德和优秀价值观的教育,像赡养老人、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这些内容,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做了无数次的教育,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些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不管思想品德课程有没有这部分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也都养成了这些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庭教育为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学习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促进了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不会遇到中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质疑,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思想品德课本上的知识点,这对于整个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明显的帮助。第二,家庭教育与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家庭教育的范围和一些新观念。但是对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来说,书上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不会轻易的发生变化,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式。但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使得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完全的适应中学生成长的需求。比如遇到老人摔倒时扶不扶的问题,不管是家庭教学还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扶都是必然的,但是思想品德教育可能就认为不用考虑那么多直接去扶就行,这在当前社会风气下,很容易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并且进一步恶化了社会风气。但是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可以很好的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就会教会学生如何扶,在扶老人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因此,家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相比学校教育都更加的灵活多样,更加能够与时俱进,比较能够满足中学生成长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和中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二者在内容上互相补充。此外,家庭教育虽然不是正规的教育形式,但是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更加灵活,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作用不能忽略。在新课改背景下,家庭教育和思想品德教学更要充分结合,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冯丹.略谈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36-237.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家庭教育 父母素质 家长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组织形式。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与影响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到了大学阶段,家庭教育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权威更是对子女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个体能否成功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示范和引导。因此,家庭教育必须关注教育的主体――父母。

一、家庭教育的本质及特点

1.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父母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的教育影响。从字面上理解,家庭教育当然是指父母教育孩子。然而,家庭教育专家们却说:“要教育好孩子,关键是要提高父母的素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必须首先进行自我教育,进而改善自己。换言之,家庭教育要教育的是父母。

2.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所面临的新挑战

(1)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家庭中人际关系趋于简单。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已造就了9000万之众的独生子女社会。双亲对子女易形成过度关心、过高期望及以溺爱子女为特征的不良教育态度,不利于青少年的心智成熟与发展。另外,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使家庭人际关系由复杂走向单纯。这也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领会不到全部复杂的人际和交往关系,也就体验不到传统式家庭生活的社会经验。这会给家庭教育带来较大影响。

(2)家庭教育受到大众传媒的隐性冲击,向社会化、多元化发展。随着电视、电话的普及,加之电脑大量涌入家庭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社会影响进入家庭领域的途径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短。家庭教育已不再是传统家庭那种古老、封闭的“成人”教育,而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成人成才”教育。如今家庭教育目标体系更加细化,开放式、社会化、多元化已成为其最为显著的特点。现代家庭如何调节和控制社会影响,如何行之有效地在教育子女方面实行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良性组合,是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3)家庭教育施教主体的教育素质参差不齐。城市许多家庭中教育学校化或过度与广大农村地区家庭中教育的不足或放任并存成为过与不及的“两极”。这极大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

(4)中国父母育儿观存在偏差。许多调查表明,中国大多数家庭父母多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则很少考虑。另外,由于家长最多关心的是分数,造成了家庭教育学校化。

二、父母素质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1.父母素质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要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祖国人才的培养。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的构建源于完善高效的家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主体要素的父母素质,理所当然是构建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2.父母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动力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教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我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人才这个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第一个摇篮是家庭,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自身素质对孩子的聪明才智、思想品德和人格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父母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动力。

三、当前社会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引发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但社会一直未能重视家庭教育,即使到今天也没有摆正家庭教育的位置。社会的家庭教育氛围及理念离社会经济发展相差太远。

近年来,部分中青年家长重智轻德、重物质轻精神、重养轻教、重孩子素质教育轻自身素质提升等家庭教育理念,导致“由宠爱而溺爱、由期望而狂热、由怜爱而包办、由失落而冷漠、由失望而暴力、由保护而怂恿、由爱护而袒护、由托付而托教、由单亲而失教、由分歧而误教”等十大不容忽视的家庭教育误区和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影响和阻碍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甚至健康人格、体格形成的隐患;也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稳定和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隐患。

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等可以说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许多大学生养成了懒惰习惯和依赖心理,这导致了大学里出现了幼稚园现象;导致孩子追求生活享受,社会适应能力差,不善于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四、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升父母素质,推进家庭教育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从经验型的家庭教育向学习型家庭转变

由于信息化、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应随之改变家庭教育的方法、手段,特别是家庭教育观念要更新。现代家庭教育不仅是传统的说服教育、示范教育,更是家庭成员之间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目标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要从训斥、说教、单向示范转到引导、交流、互相学习的方式。

2.尽快制定国家层面上的“家庭教育法”,从法律地位来保证家庭教育的开展

目前,世界不少国家都制定了家庭教育法规。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家庭教育法”,从法律地位来保证家庭教育的开展。

3.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专业化内容为支撑,项目化运作为手段的思路推进家庭教育

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要把建立广覆盖、有影响的家庭教育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想方设法形成“学校辐射社区,社区指导家教”,建立父母素质教育社会合力的服务机构,千方百计扩大服务受益面。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龙头,整合和建立不同梯次的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服务网络。

专业化服务资源决定父母教育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因此,要将“父母素质教育”纳入教育计划,特别是在推进社会教育进程中把父母教育作为一项具体明确的内容。

另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调整思路、创新手段。可以用项目化运作的方法和要求,解决家庭教育中面临的课题,为父母素质教育工程提供各种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爱平.家庭教育与大学生成才.人才开发,2002,(6).

[2]缪建东.试论大学生家庭教育.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2).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 家庭 微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正确的思想传递活动的外部因素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影响范围可分成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部分,其中微观环境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作用最直接、最具体。要重视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尤其是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价值观念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而主要是靠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及渗透来实现的[1]。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一)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指家族的组成人员,即有姻缘、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家庭成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和接受者,是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

首先,父母在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育者,也是终身教育者;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思想政治品德会产生巨大影响。马卡连柯说:“家庭是重要的地方,在家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突出强调了父母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子女在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起主动作用。子女自出生起最直接、最天然的导师就是父母,子女的举手投足无不反映着父母的教育结果。

(二)家长的教育理念。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是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直接构成要素。柏拉图认为,教育理念是对教育事物的一种判断和看法。它是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确信无疑的判断和看法,具有坚定性,并且对其他的认识和看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许多工农家庭、中产家庭和商品经济大潮中暴富的家长中,低文化层次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识问题缺乏全面长远观点,从眼前既得利益出发,思想境界不高,常常把自己的品质、道德、人生观通过各种渠道,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子女;这样子女的智力、品质、道德、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局限[2]。由此可见,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正确树立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成长成才。

(三)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般说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父母自身素质、从事职业及家庭经济条件三部分。

首先,家长自身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处世态度、处事方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其次,要看父母从事的职业。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民主独立,而经商或从事体力劳动的父母则倾向于对孩子进行“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的硬式教育。再次,家庭经济条件对子女的文化素质、阅历及气质的养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于学校及社会教育环境来说具有自身特有的属性。

(一)方式的灵活性。

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目标有计划分层次的教育程序相比,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时间和地点的无限制性,而且体现在教育的方式及方法的可选择性。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可谓是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父母与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对子女则是“遇事则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并不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或说教或训斥。父母要学会把握好教育时机,灵活运用教育方法,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达到教育目的。

(二)教育的情感性。

“养不教,父之过”。家庭对子女不仅要抚养而且要教育。子女自孩童起就在父母的教导下培养自理自立能力,且在接受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父母产生强烈的情感归属心理,在经济上、情感上都对父母存在着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在学校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体现不到的。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情感性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容易被接受。同时,情感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中发挥着巨大的动力功能和感化功能,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和行为起着发动作用和感化作用[3]。这一点使它从根本上保证了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促进教育效果的增强。

(三)发展的动态性。

世界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有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从纵向上来看,一个固定家庭在经历家庭经济条件、家长的自身素质及文化修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改变后,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会不断发生改变。从横向上来看,家庭成员间日渐相互影响、家庭成员与外界社会的接触面逐渐扩大,就会使得优秀的思想不断注入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从而使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断变化。总之,这些活跃因素的不断变化会最终使得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呈现出发展的动态性。

(四)作用的持久性。

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持久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思想传递的持久性。家庭成员间的朝夕相处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渗入到个人思想体系中,子女在成人后会把自身受到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同学校教育相交融并教导后代。另一方面是教育者角色的持久性。学校及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会随着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状况而不停地更换,在家庭微观教育环境中,即使是子女长大成人也需要向父母咨询并听从父母的教诲。

三、加强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对措

要增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须加强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对措如下:

(一)从根源上减少问题家庭、问题少年的数量。

问题家庭是指家庭各种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因素,导致家庭幸福感下降的家庭环境状况。它主要表现为:一是家庭不完整,父母离异或一方早逝;二是家庭不和谐,父母关系紧张;三是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与子女沟通较差。这些家庭的子女偏向于孤僻、冷漠、仇视等非正常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充当教育者角色的父母首先要妥当处理好家庭的各种关系,使矛盾最小化,最低程度上减轻对子女的影响。其次,要认识到与子女沟通的重要性,并言传身教地教导子女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所应遵循的规范。

(二)多渠道、多形式地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类性格的工厂”,要多渠道、多形式地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首先,向学校教育取经,获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其次,组织模范家庭,开展教子经验交流会,父母从中汲取经验,不断改善教育观念。最后,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断向居民传递子女教育重要性的信息,并督促家长做好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彭庆红.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J].探索,2000.1:56-59.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5

一、关于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教育是传递社会文化和经验的一种主要方式。一般说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长辈对家庭里的儿童或者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系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社会。不仅是教孩子学习处理家庭关系和掌握生活技巧,家庭教育在与孩子性格相联系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或长辈对家庭里的儿童和年轻一代的教育,同时也是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教育也是终生教育。[1]10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三个主要方面,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据统计,在中国,家庭教育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占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0%。而在美国,家庭教育在成长过程中占5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30%。[1]102可见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家庭教育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占最大部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侧重于对人进行情感教育、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这种教育对人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都与其所接受到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教育不能脱离环境。由于中美两国在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价值观以及个人思维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诸多差异,中美的家庭教育必然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结果等多方面有所不同。结合影片分析的需要,笔者这里只简要涉及两点:家长角色认知不同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中国的家长很少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内心深处,他们认为孩子是依附于自己的,只有在自己的照顾管制之下,孩子才能长大成人。大多数中国家长扮演着控制安排子女命运的角色。而在美国,家长会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父母会把孩子摆在与自己平等对话的位置上,注重平等交流,凡事尊重子女的意见和需要。这种家长角色认知的不同根源于不同的历史文化。中国自古就有“父道尊严,慈母必恭”的家训,注重家长权威,尊卑等级。美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是在经历了独立战争之后建立的,所以摒弃了原宗主国等级森严的封建传统,重平等,崇尚自由,个人主义得到了强化。这种价值观念反映在家庭中就是家庭教育氛围比较民主,尊重人格的自由发展。[2]除了在家长角色认知上的差异,中西方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同。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追求“天人合一”、“天德合一”,强调个人服从集体,注重言行的规范化和自我控制,反对独立意识和锐意进取,主张用诱导和压制的手法迫使儿童循规蹈矩,顺从听话。所以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用压制和保守来形容。父母从小引导孩子学会约束自己,服从集体的需要和要求。中国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不许”、“不行”。而美国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个人潜能和创造性,认为个人高于集体,集体应满足和尊重个人的合法需求。因此美国家长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对儿童的要求相对宽松,能够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美国父母通常鼓励孩子从小学会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学会坦率地表达自己。美国家长多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对孩子说得最多的是“try”,“go”。[3]

二、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思考《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

(一)《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喜福会》

讲述了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她们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之间的故事。四位母亲在贫苦战乱的旧中国经历了种种不幸,最终怀着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期待,她们移民到了美国。“喜福会”是四位中国母亲麻将聚会的别称,也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母亲们以“喜福会”的形式相聚一处,共享中国食物,玩中国麻将,用中文闲聊,讲中国故事。在美国,作为移民的母亲们看似建立了新生活,事实上她们从来都没有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她们没有学会流利的英语,也没有忘记在中国的时光。相反,女儿们出生在美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崇尚并追求美国的一切而蔑视母亲所代表的一切。在她们眼里,母亲是落后和愚昧的,母亲所讲的有关中国的故事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在中西方文化的冲撞之下,母亲们与女儿们之间的存在隔膜,尤其是当母亲试图以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来对女儿进行教养的时候,母女关系就变得异常紧张,甚至冲突不断。在旧中国受尽磨难的母亲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的身上。影片开头的那根羽毛表达了母亲的美好愿望:“待到了美国,我要生个女儿,她会长得很像我。但是,她不用看着丈夫的眼色低眉垂眼地过日子。她一出世就是在美国,我会让她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不会遭人白眼看不起。她将事事称心、应有尽有。她会体谅我这个做母亲的一番苦心,我要将她打磨成一只真正的天鹅,比我所能期待的还要好上一百倍的高贵漂亮的天鹅!”[4]然而女儿并不理解母亲的一番苦心。母亲吴素云一心要把女儿吴精美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童星和钢琴家,而精美不但不配合学琴,而且还用考试不拿A档分数、不当班长、不上斯坦福大学等行为来表示反抗。她公然宣称“我再也不听她摆布了。我又不是她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希望女儿“一生完美无缺”的龚琳达为了把女儿薇弗莱培养成为全国闻名的象棋大师也是费尽心血,但薇弗莱强烈反感母亲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棋艺,认为那全是自己个人的本领,与母亲无关。

(二)启发和思考

“喜福会”的母亲们自然是爱女儿们的,女儿们也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吴精美在母亲去世之后才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然而中国式母亲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母爱却是美国式女儿无法承受的。所以从小女儿们就不得不为了自己一丁点的独立和权力与母亲抗争。母亲要把女儿培养成为神童,女儿却偏偏选择做个普通孩子。这种母女间的冲突自然有客观的文化因素,但也不乏母亲自身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吴精美一味反抗母亲的意愿,在联谊会上故意把钢琴演奏得一塌糊涂。然而回到家后,母亲吴素云却一反常态缄口不语。面对母亲的沉默,女儿的反应是“失望”。“沉默就像长在母女心中的一块肿瘤,把双方都折磨得痛苦不堪。”当薇弗莱不满母亲的炫耀而放弃棋艺时,母亲龚琳达也采取了不予理睬的沉默态度。结果在以后的比赛中她应得不到母亲的指点而一败涂地。母女之间的关系从此陷入了僵局,沉默这把利剑使得双方在感情上伤痕累累。[5]母亲的沉默态度是对女儿的回击,然而正是由于母女双方都采取了反抗和回击的方式,而不是积极沟通和相互理解,才使得深沉执着的骨肉亲情蒙受了无可奈何的隔膜和怨恨,也导致了最终的尴尬局面:女儿不了解母亲;母亲只能感叹“她似与我隔着一条河,我永远只能站在对岸看她”。天下父母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如果教育方式不当,结果只能事与愿违。结合目前国内的现实情况,一些调查统计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在对上海部分父母的调查中,对子女教育问题感到困惑的占86.4%,感到非常困惑、苦恼的占15%;对江苏常州700户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显示,在孩子“最不喜欢的人”当中,自己的父母占到了54.4%;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稿活动的500多份来搞中,90%的青少年表示对父母不满;北京市教科所对1242户家庭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6]可怜天下父母心。可父母的辛苦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满,是我们的父母观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这的确是值得所有中国父母深思的社会问题。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6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结构;家庭状态;家庭观念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元素,任何社会问题都能在家庭中找到相关的原因。研究青少年犯罪资料发现共性原因:没有“科学”的家庭环境。这里所说的“科学”,是指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健康环境,如家庭结构,家庭状态、父母自身因素、家庭教育理念、父母心理状况等。以上这些因素中一旦出现了瑕疵,而且长时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会对孩子向坏的方向发展埋下祸根,如果有其他因素如社会原因、学校原因、经济原因等的推动,可能就会使孩子成为青少年犯罪中的一员。

一、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分析

(一)家庭结构分析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的家庭成员数量迅速减少,以致现在出现了“四二一”结构。对独生子女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发现了很多和社会化不相适应的性格特点,如自私、专横、孤僻等,这些性格特点与家庭结构直接相关。Www.133229.Com在这种家庭结构中的家长会过度关注孩子,在处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很难达到一种平衡。要么会集宠爱于孩子一身,要么会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横向没有可以释放的空间,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集关爱、竞争、谦让、宽容于一体的特殊情感,没有了可以交流的平台和宣泄情感的空间。

(二)家庭状态分析

1.父母和孩子不在一起。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父母外出工作,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老人看管照顾孩子。第二、未成年的孩子离开父母外出打工,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漂泊。第一类情形中,老人因为身体状况、知识结构、教育理念等原因对于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往往力不从心。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导致孩子对别人的不信任,从而产生负面的情感。而第二种,农村的孩子占很大比例,他们基于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基于要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的理想,根据同学或亲戚朋友的介绍到陌生的城市谋生。因为学历低,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他们面临的是低收入和不被尊重,甚至被欺骗,社会阴暗面对这些未成年人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没有及时进行沟通、交流、疏导,这些影响往往会对这些未成年的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致命的扭曲,进而导致违法行为发生。

2.父母工作过于繁忙。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每个家庭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青少年犯罪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和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的联系。贫穷的孩子犯罪的倾向是财产型犯罪;富裕的孩子犯罪类型没有明显特征。但是他们中有一个共同点:父母疏于教育。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中不仅仅需要金钱,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关注、关心。

3.单亲家庭。在当前离婚率不断增高的社会状态下,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家庭成员的缺失导致家长的心理失衡,他们很难给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叛逆、自卑、自闭、偏执等不良性格倾向。据不完全统计,单亲家庭子女犯罪率已经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的50%。

(三)父母状态分析

父母自身的职业、素养、生活习惯、法制观念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直接影响。(1)职业。父母从事的职业会形成特殊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这种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从事的是非正当的职业,在孩子善恶价值观没有养成的时候,就过早接触成人的思想,这往往模糊了他们的判断标准,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不良的性格。(2)素养。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习涵养。父母的素养是他们对生活经历的积淀,是通过学习、生活、经历后对人生的感悟。(3)生活习惯。

一些家庭中父母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打麻将或者经常聚会喝酒。忽视了孩子对于亲情的依赖,忽视了孩子对父母关爱的渴求。(4)法制观念。2008年曾有组织进行家庭法制教育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1%的受访家长学过《未成年人保护法》,六成以上的家长说“偶尔接触,知道这部法,但是具体内容不太清楚”,约有四分之一的家长不知道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他们更不明确失职后的法律责任。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提高。

(四)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状态分析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平等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父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不尊重孩子;第二,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功利心态。

1.不尊重孩子现象泛滥。各种网站、图书、教育机构、教育文章等都在谈论尊重孩子。但是目前“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形式非常紧迫,急需每一个家庭把这种理念贯穿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中。不尊重孩子能给孩子心理带来不利影响,以下两种情形最为严重。第一、父母离婚时,子女成了谈判的筹码或者急需甩掉的小拖油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更偏执、报复性更强,抑或是另一个极端,即自卑,封闭。这都是非常负面的性格特征,为以后可能出现的危险行为埋下祸根。第二、父母坚持所谓的权威,不能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现在,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家长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家长应该积极探索和孩子沟通的方式,而不再是强压式的让孩子被动接受。

2.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功利心态。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无可厚非,而且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包括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各种可能成功的机会。但是当前父母功利性的目标设计往往和孩子的兴趣特点或者性格特点不相适应,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父母的功利心态强加给孩子时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孩子被动接受。第二、孩子反抗。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最佳结果,是孩子不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的最佳例证。

(五)家庭观念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现代中国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多明显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家庭采取不同的措施处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各种冲突,当然结果迥异。第一种,民主式。家长和孩子做朋友,平等的对待孩子的观点,经常用讨论的方式解决冲突。秉持这种观念的家长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或者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勤于思索,是有智慧的家长。第二种,放任式。持这种观点的父母的出发点可能也是民主,但是把关不严,让孩子在相当宽松的环境里成长,往往导致孩子形成唯我独尊、横行霸道的性格。第三种,严控式。独生子女和父母有了冲突之后,在父母的严厉批评下,在家庭里没有缓和的空间,导致孩子去寻求家庭外的各种途径。第四种,放任加严控式。这是危害最大的一种,也是父母既没有智慧又反复无常毫无原则的一种方式。在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苗头时,不管教或者干脆持放任态度,原因是他们在内心里希望孩子走上社会时不要吃亏,孩子需要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和行为。但是当孩子的这种性格已经养成,在这种性格的支配下有了不良行为时,父母没有采取合理的疏导式的解决方式,而是粗暴地用“一刀切”的方法想要杜绝孩子今后的类似行为,直接导致孩子学到了暴力,学会了无原则。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的性格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立体环境。家庭这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他两个环节能弥补的机会往往很小。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对策,以期用作参考,营造健康的环境,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提高父母自身素质,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具有较高素质已经成为模范家庭家长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现在应该在全社会掀起提高父母素质的浪潮,对父母进行教育子女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民主式家庭氛围是另一个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必要因素。“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但是过于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应该成为很多父母思考的问题。一个拥有听话孩子的父母应该提高警惕,应该积极探索孩子听话的背后蕴含怎样的原因。在家庭中应该允许孩子的发言权,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要求家长具备民主的理念和掌控家庭大局的素质,和孩子的关系要有张有弛,张弛有度。

(二)尊重孩子,因材施教

尊重孩子,源于家长对家庭关系的科学把握。平等的对待来自孩子的声音,往往能取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在对待孩子的受教育问题时,父母更应该理性对待来自学校的各种评价。通过和一些问题少年谈心,他们的谈话中反映出来,父母不愿意和他们沟通,或者他们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他们和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父母总是逼迫他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父母往往基于功利的目的和攀比的心态,给孩子设置了太多的标准和过高的期望值,把自己所谓的“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而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特点。这导致孩子要么以回避的形式自杀要么以暴力的形式反抗父母甚至反抗社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现在的社会评价体系已成多元化状态发展,全社会都在进行对孩子成才标准的反思。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积极地思考孩子受教育的方向和具体的教育方式,把握孩子的兴趣特点,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三)增进交流,及时沟通

这里主要是针对“分离型”状态的家庭而言的,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不管是父母在外工作孩子留守在家里,还是孩子独立在外打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都是不可缺少的沟通途径。在交流过程中,父母及时发现孩子在情感、思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惑、不解,并且及时给出见解和意见。孩子会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找到感情的依靠,也会在父母的指导建议下,开阔思路和视野,增加应对各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四)加强法制建设,增强父母法制观念

我国现在已经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家庭保护的内容。但是对于保护不力甚至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发生时,该法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惩罚措施,要结合行政法、民法或者刑法进行相关的惩罚。而刑法、行政法和民法是基本法,并不能体现对少年儿童的特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是没有预防不力的法律责任。

对父母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没有有效的惩罚措施,也是造成父母法制观念淡薄的原因之一。今后应进一步完善以上两部法律和有关配套实施工作,认真落实,切实保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对父母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把和少年儿童、未成年相关的法律制成小册子由街道办或者居委会发放给父母,这在让父母了解这些法律的同时,增加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7

【摘 要】在现代教育中,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社会发展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家庭教育却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如教育的随意性太大,计划性太差,教育口头说教太多,多渠道教育太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家长们要有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意识,首先要从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做起。

【关键词】孩子厌学;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天下的家长日日夜夜都在盼望孩子健康发展,所有的老师也无不时刻思考着如何教育学生茁壮成长,然而家长苦心婆心,老师千辛万苦,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孩子对学校教育的厌学,对家长管束的逆反,使我们这些真诚的教育者备感困惑,也使家长们感到苦恼。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家长要改变以下教育观念。

第一,什么是好孩子的首要标准?在家长心目中,衡量一个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人们不都是这样说吗?这孩子真听话,是好孩子。”这个衡量标准对不对呢?当然,不能简单否定,认为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不是好孩子。问题是在我们许多家庭里,从小到大对孩子的首要要求是“听话”,在家里要听家长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到社会上听领导的话。要求子女时时、处处、事事都听别人的,而不主张孩子有独立见解,要完全服从别人的意志。这种绝对服从的思想是封建家庭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流传至今。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接受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不会有头脑的,不会独立思考,没有独立见解,俯首贴耳,唯唯诺诺,哪能会有开拓进取精神呢?这样的家庭教育必然会埋下“厌学”的种子。我们的家庭,作为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一种重要基地,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们为首位教师,必须更新旧的教育观念,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让他们经受社会生活的磨练。

第二,家长和孩子应当是什么样的关系?现在的孩子,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影响下,追求平等,民主、自由、自强、自主、自立,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改革、开放、搞活的社会生活,也需要新一代人树立自强、自主、自立,参与、竞争等新观念。而我们的家庭教育旧观念是不能适应孩子们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因此,也必须更新。要知道,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教育。塑造儿童的人格和个性,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必须建立平等、民主的父母子女关系,使之从小就受到熏陶。

第三,怎样才算是真正地爱孩子?父母爱子女,这是人之常情。父母之爱是教育子女的基础。没有父母之爱,所培养出来孩子在个性品格上是有缺陷的。但怎样才算是真正爱孩子?这在许多家长思想是不大明确的,在行动上是存在严重盲目性的。有的以为只要是孩子需要的都给予满足就是爱,有的认为孩子眼前的利益和一时的高兴所做的一切都体现了爱,有的把一切都由着孩子、迁就孩子当,有的以为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玩好就是爱,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对爱的理解,都是不清醒的,盲目的,都是溺爱。这些家长自认为这样是在对子女施爱,其实恰恰是在害,貌似爱,实则害。父母对子女真正的爱,应当是理智的清醒的,考虑后果的。曾经有过这样一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意思是说: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应当是一切从孩子的长远利益着想。这是非常正确的。溺爱和真正的爱之间的界限就在于:是为孩子的眼前利益,还是为孩子的长远利益。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当把眼光放远,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要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长远利益考虑。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于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要改善家庭教育,首先必须教育父母。要适应当前家庭教育方面面临的新情况,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社会各界都要做工作,但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切实加强父母们的教育和训练,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他们,真正提高他们作为教育者的素质。

收稿日期:2013-11-24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8

关键词:家庭教育;隔代教育;教育对话;

作者:陶霞飞,霍超

引言

家庭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对教育主体“知”“情”“意”“性”“行”各方面产生影响并使之完善发展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转型促进家庭教育的调整。

一、家庭教育概述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家庭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构成社会的细胞。

教育是社会按照一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知识与技能、智力与体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的活动[1]。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家庭教育是教育客体(家长)对教育主体(孩子)实施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其行为、思想达到某种社会的需求。即家长对子女传授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质、指导规范行为等。

家庭教育是一种活动的过程,是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发展的流程。活动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可以看作是由教育活动或单独或先后衔接或横向呼应所构成的。孩子自出生开始,在成长过程中受社会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人物相互影响,逐渐长成社会人的过程。其中家庭影响是最深远、最长久的。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他们对人对物的态度,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表现出父母的影子。因此,家庭的长期影响,将在某一层面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行为特征。

(二)家庭教育的地位和影响

家庭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教育主体健全、完善人格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教育。不仅要在家庭教育中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且在家庭教育中还要进行情感教育。家庭教育影响着教育主体未来的发展,因为家庭教育的上述特点,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某些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会询问自己的父母长辈,通过父母长辈的回答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借鉴这种方法,最终形成固有模式,即行为习惯。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根本的、最深远的。

二、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分析

(一)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主体开始,新的家庭观念和对子女的教育模式正在冲击着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风格,出现了全托模式、留守儿童、精英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变化无时不在体现着家庭教育的转变。现在都市的白领出现了丁克家庭,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家庭观念的变化。同时,该地区由于农民工的外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隔代教育问题等,由此所带来的自然是家庭教育变革。

(二)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

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依靠读书上学的道路走出大山是该地区孩子为数不多的选择。如何让孩子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得到帮助是现在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学而优则仕,就是一个人读书方面要达到优秀才可以成为社会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决定孩子在未来的发展走向,因而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仍具有传统教育的影子。父权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广泛传播,导致家庭教育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控制,按照父母的要求发展。在这种环境成长的教育主体对生活缺少主动探索精神,完全照搬书上知识,缺少社会阅历,以书本知识武装大脑的同时忽视社会实践,造就了“书呆子”;二是父母对子女放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青少年自身阅历不足,思维方式不全面,普遍存在对社会的探索心理和追求个性的心理,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蛊惑。

(三)教育转嫁问题

现在的该地区有许多适龄学生辍学打工,甚至少年犯的比例居高不下,学校酒吧、游戏厅、网吧等场所青少年成了常客。家长在出事后指责学校的失职,却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出现问题。学校虽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公民机构,但学校的执行者仍是社会人,校风、教学质量、教师、管理方式的不同都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影响。

学校教育存在某些不足,所以社会教育辅导机构得以发展,以盈利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现行的教育培训中心往往只对学生的某一方面做出调整,其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教育培训的趋利性对学生的学习只是在考试得分技巧方面进行革新,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然而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于学校、读书等字眼是很排斥的。读书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每天都有新奇的东西出现,每天都有新的刺激等着他去做。从众心理、求异心理,使他们厌倦了学校,转而追求社会上所谓的刺激,甚至吸毒犯罪。

(四)家庭教育失衡

现在的该地区大多数家庭是由80后、90后组成的独生子女家庭,新的经济环境带来的新思想和传统思想在现在的父母身上不能融合。老一代的教育观念和新一代的教育观念在现在的家庭教育过程中体现为激烈的冲突[2]。

传统的家长制暴力教育、强迫教育仍然在家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育方式强调教育主体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并在此基础上规划教育主体的成长道路。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在某一层面能够促进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但是其扼杀了教育主体的创造活力与创新思维。成长中的孩子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本应该代表着一个国家、社会欣欣向荣的精神状态,是一个活力、激情、创新的主体。但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却使得他们变得“少年老成”。儿童表现出成年人的老气横秋,与其稚嫩的面庞格格不入。

(五)家庭教育中孩子自我内化问题

家庭教育的内化即是孩子自身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是孩子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家庭地位、行为准则,扮演合理的家庭角色。其主要表现在对爱情的理解,作为一个性成熟且是一个社会化必要的过程,青少年对此有着朦胧的认识,对异性的好奇心使他们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导致早恋[3]。早恋凸显孩子在某一层面渴望表现,但却未得到心理、情感的排解。人生的重要分支点开始出现。家长由于缺乏对受教育者的前期引导,易导致后期的行为问题。

(六)隔代教育的问题

隔代教育,即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与子女在地域上分隔两地。祖父母承担对教育主体的家庭教育责任。其教育者由于时代背景、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的影响,对教育主体的教育模式与社会的发展现状有所差别。在农民工父母外出的时候,子女的家庭教育由孩子的爷爷奶奶负责。

1.感情多于理智

老年人对孩子分外爱护,加上怕孙辈出了差错,难以向孩子的父母交代的心理负担,往往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容易无原则地迁就和溺爱。表现为以孩子为中心,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无原则地赞赏孩子的行为,使他们无法评判自身行为,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从而不利于个性品质的形成,易养成刁钻蛮横、攻击性强的性格。

老人对孩子的溺爱,还突出地表现在对孩子的日常起居的过分保护上[3]。对孩子的限制较多,使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的发展受到抑制,阻碍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导致孩子任性、懦弱、没志气,表现出在家里不可一世而出门胆小、神经质、依赖心强等性格特征[4]。

2.祖辈的文化较低,教育观念落后

祖辈的年龄偏高,而且祖辈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孩子的双亲,加上知识断层,他们的文化水平很低(甚至文盲)。同时,祖辈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前,由于身体、地域环境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与社会的接触较少,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与孙辈接触时,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生活方式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以致增加孩子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难度。另外,祖辈教育观念落后还表现在教育方式的缺陷上。他们更多地认为养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教育孩子则是学校的任务[5]。

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的祖父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饮食和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上,忽视了关心孩子的心理品质,更少考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于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祖辈和孩子双亲容易产生较大的差异。

三、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途径

(一)培养家长教育客体意识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老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养育者,而且还应该是孩子的引导者。

教育是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因此,这个影响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父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树立自己引导者的形象呢?

1.明确教育目标,教育可以引导但是不可以代劳。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以急功近利,杜绝对孩子的伤害行为。

2.进行阶段管理,将一个长期的目标转化成几个具体的阶段目标。

适时调整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上一阶段的行为调整下一阶段的教育方向。

(二)加强主客体之间的对话

作为教育主体的孩子也是人,他们并不是家长的跟班,不是被教育的工具,更不是家庭的皇帝、公主。他只是一个在家庭这个环境下扮演自己角色的人。

父母由于在生活中对孩子缺乏交流,孩子的诉求得不到实现和回应,心中疑问得不到解答。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是一个平等、理解、共享的关系,父母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看待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营造平等相处、平等交流的气氛,疏通代际之间的感情隔阂,平等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三)成立家庭教育培育机构

孩子在生理、心理、物质、精神上均需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孩子的权利,同时也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父母没有任何理由推脱自己的教养责任。因此,针对当下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成立家庭教育机构(家长学校),发挥教育机构专业人士的作用。从教育入手,使家庭教育的学习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从而强化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有效有度地对家长所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促进家庭教育的和谐。

(四)家庭教育应坚持适度原则

教育家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现在的家长往往是做到了有教无类,但后一点却有所欠缺,家长强调了教育对教育主体的重要性,家长往往害怕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在不切实际中追求教育的高质量,但却忽视了孩子的自身承受能力,忽视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因此,应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为其量身定做学习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部各要素发挥协同作用,使家庭教育具有良好功能。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确定、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

(五)祖辈明确教育角色

祖辈作为家庭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教育中担负重要的角色,现在的留守儿童问题就凸显了祖辈教育的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在教育角色中,祖辈应当是一个观察者,一个指向标。祖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替代不了父母在其心中的地位。祖辈的教育由于时展的限制也与社会的发展有所差异,对于家教方面,祖辈的溺爱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家庭教育互动的过程中,祖辈应该与孙辈保持适当的距离,观察家庭教育中的不足,适当提出改良建议,促进家庭教育的有序进行。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9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发展;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家庭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以一种全方位、综合的方式影响着子女人格的发展。不同的家庭气氛 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和行为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拟从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因素归因以及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和方法建议三个方面做简单的分析。

一、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综述

(一) 国外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20世纪60、70年代左右,美国心理学家皮克等人用谈话法、测验法等方法对美国青少年的性格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青少年性格特征的发展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父母的信任、民主、容忍的态度和子女良好的人格特征的相关很高,父母的信任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相关很高,而家长的严厉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自发努力、友好态度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均有负相关。在早期的研究中, 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做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关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早期经验研究中,研究者们开始以维度来描述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如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1939)是最早的研究者,他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加以研究并以此说明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鲍德温(A.L.Baldwin,1955)划分为“情感温暖―敌意”和“依恋―干涉”两个维度;沙弗( E.S.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柏利(W.C.Becker,1964)划分为“温暖―敌意”和“限制―宽容”两个维度。[1]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Baumrind,1967)对儿童及其家庭的研究。她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建立在其对家庭社会化实践研究的类型学方法基础之上。主要教养行为因素(如温暖、参与、成熟要求和监督等)配置的差异与程度差异,形成不同教养方式,导致青少年对父母影响的不同反应。她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 authoritatie style)、专制型( authoritarian style)和宽容型( permissie style) 三种类型。鲍姆林特发现,所有父母在管教子女时,其言行的特征都离不开管束、成熟要求、亲子沟通和养育四个方面,只不过各位家长在这四个方面的程度各不相同而已。管束是指父母为子女订下的规矩以及子女违反规矩时的处理方式;成熟要求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亲子沟通是指父母在教养子女时,如何与子女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养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来自权威型家庭中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专制型家庭中的青少年独立性较低,社会责任感不强,而且这种影响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宽容型家庭中的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信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性,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缺乏主动性。 [2]

(二)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国内学者大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父母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80年代,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父母教养方式,如关颖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3]进入9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开始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如桑标从“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从“肯定―否定”维度划分父亲的教养方式。[4]刘金花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陶沙等又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七类: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和教育的不一致等。[5]

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国内的研究者开始把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引入到这项研究中来。我国国内的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偏离、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6]

陈晓燕(2003)对昆明市224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管教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民主、严格、宽松的管教方式更容易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溺爱型的管教方式更容易导致孩子偏执情绪的出现;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精神病性问题的出现有很大的影响;强制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多种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7]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焦虑、抑郁、自尊、社会化、人格发展、问题行为的产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二、 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因素归因

以往学者对北京城区2432名7―14岁在校学生的研究表明,出于有口角家庭、暴力家庭或单亲家庭的儿童,其心理与行为问题检出率均比和睦家庭者高,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一)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教养方式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而父母教养方式又受其文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自觉采取温暖、理解、偏爱子女等积极的教养方式;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采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8]张溯在考察了东京和北京两地母亲的教育意识之后发现:母亲的教育意识体现在她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期望上,中国家庭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中日两国母亲相比,日本母亲的学历较高,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中国母亲的学历一般较低,对子女的教育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二)家庭生活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调查显示:生活在城市的青少年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情感与温暖,也能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偏爱。[9]2012年,陶沙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母亲的职业对其教育方式有显著影响。

三、 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建议

针对以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归因,笔者对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造良好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给予家庭每个成员公平参与的机会和尊重,鼓励子女实践系统性思考,分析家庭内的关系,改善心智模式,学会自我反省,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心灵,容纳别人的意见,协助家庭成员规划个人发展等。

(二)树立正确的父母行为典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父母必须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所以,在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行为之前,父母首先要纠正自己,制定出纠正自己问题的准则。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进行自我重塑,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之不足。

(三)提高青少年经受挫折的能力

为了使青少年将来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竞争中能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各种挑战并能取胜,就得从小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磨练。父母对孩子的事不要包办代替,要注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从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让子女经受一定的拮据、生活上的饥饿、辛勤的劳动等方面的锻炼和磨练,指导孩子直面挫折,克服对挫折的恐惧心理,教给他们战胜挫折的方法。

(四)对青少年错误行为的教导要合适得体

青少年有了错误的言行,要对其进行适时的指导。首先要了解、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着眼于实际的错误情况,指出它的危害性,纠正其不当的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觉悟,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处于各方面发展的过渡时期,教导方式不当就可能对逆反心理的青少年产生严重的不好影响。因此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摧残孩子的身心,要耐心地疏导,使子女明辨是非。

(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与青少年交流,让他们在心理摇摆不定的情况下得到支持。父母要和子女常谈心,讨论时尚资讯,要关注孩子关注的课题,与孩子的文化接轨,才有介入引导的契机。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师是父母,所以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分析、处理近日来遇到的烦恼和困惑,同时对其做得正确的事情要加以肯定,对孩子大胆思考、勤于提问、勇于探索的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情感的归宿。

参考文献:

[1]张英蕾.青少年自主性、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龚艺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 天津社会科学,1994,(4)

[4]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3)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7]陈晓燕.昆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10

“仁爱”思想青少年人格家庭教育“仁爱”是孔子教育的最高目的,他把“仁”概括为人的最根本的品德和衡量人是否有道德的最高标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爱”,简而言之,就是与人亲善,仁爱教育就是教育人学会充满爱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爱”也是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仁爱教育也就是教育学生学会担当责任,学会关爱、帮助他人。

儒家阐述的“仁”,就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这种爱包含三个大的层次,即家庭血缘关系的爱、社会人际关系的爱和宇宙万物之间的爱。以家庭血缘关系的爱为起点,推及社会人际之间,至整个宇宙自然。儒家的情感教育逻辑起点在家族,“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这都说明爱人要从身边最切近的人做起,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是爱人的着手处和根本点。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仁之实,事亲是也。”进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仁爱”思想要建立在血亲情感基础上,但又要超越这种血亲情感,爱人以亲子关系为基础,推及到天伦之乐,扩大到姻娅之情,进而提升到民族认同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爱”思想最后升华为一种关怀人类命运的激情。这种情感迁移体现为个体道德修养的逐步升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尽管“家”的含义较之传统社会有了变化,但家庭关系对人的情感需求和亲子之情是任何德育内容都不可涵盖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情感最初体验是在家庭中得到的,家庭提供了孩子最纯洁、最简单的情感获得表达的舞台,它对孩子性格、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无论怎么改革,品德教育都离不开情和爱,父母是孩子的最早、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爱心情感体验是什么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在家庭对子女进行爱心情感教育,关键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既慈祥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这就是让孩子在家庭德育过程中体验儒家的“仁爱”,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建立长幼有序的合理家庭关系。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父母要像个父母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子。各在其位,各尽其事。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成为家庭的核心。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星星”,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温床,更谈不上培养礼让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不能颠倒主次。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的楷模。“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里仁》)。”孝悌是孔子仁爱教育理念的根本。家长既是家庭“仁爱”文化的建设者,也家庭“孝悌”文化的实践者,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现在一部分成年人冷落、慢待自己父母,不照顾自己的父母生活,更有甚者千方百计“啃”老,这样给孩子的影响就更不好了。假如父母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伯伯、阿姨、姑姑不友善,又怎么能教育孩子尊老爱幼。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亲情,更何谈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因此,作为父母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对父母来说这也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第三,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然而当今父母过于惜爱自己的子女,使子女觉得这种爱理所当然,他们全然不懂得感恩。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理解、体谅父母呢?为此,父母应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工作和收支情况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如果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要告诉孩子,让他和父母一起面对,使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应为家庭分忧解愁。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孩子逐渐学会珍爱家庭、珍惜自己,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升华为孝敬的高尚品德。

第四,强化孩子孝敬父母好习惯的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孩子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行,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心。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情感基础,是今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也是目前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孝亲教育,对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礼记•曲礼上》)。”孝亲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要在孩子刚懂事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孩子懂得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应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把基本要求变成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这就是对孩子最实在、最有效的“仁爱”教育。

如何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同时也关涉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目的是推进社会和谐、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的幸福。德育的核心是“使每一个公民懂得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民族、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与国家正大力提倡的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相继推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等是相一致的,这些都正在重新开发和利用儒家伦理的智慧和资源,为“仁爱”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归根”“知常”――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中小学管理,2009,(9).

\[2\]让中学生保持阳光心态的128个故事.九州出版社,2008.

\[3\]曾国藩家书.万卷出版公司,2008.

\[4\]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11

现代家庭教育中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心教育和无心教育。前者往往是现如今很多家长所热衷的文化课教育,包括各种课外补习班、学校作业等;而后者则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那些一味热衷于有心教育的父母,往往在无心教育方面出现了不自知的问题,而无心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舍本逐末的结果,只能是自己的孩子在人生和学业上屡屡受挫。要真正做好家庭教育,父母首先要自我俭省,思考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否积极、健康,这是正确家庭教育观的起点。有的父母处世消极,对不良社会现象痛心疾首,一边牢骚满腹,一边自己却深陷其中,这种观念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导致他在成就动机方面出现扭曲问题。

其次,父母双方要完成家庭价值观的融合。很多结婚多年的父母,在价值观方面却分歧巨大,这一方面会导致频繁的家庭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在两种不同价值观之间产生摇摆。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论述的那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生一”的过程,就是父母双方磨合观念、统一思想的过程。然后,这种统一稳定的价值观念才会更好地引领孩子,成为他们处理未来人生各种事物的依据和标准。

另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管理有三重不同境界,分别是讲爱、讲理和讲打。讲爱的父母善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无论是父母双方之间,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着浓浓的关爱和情感,让孩子对家庭产生强烈的爱与归属感。于是,遇到教育问题,这类父母首先晓之以情,让孩子感受到家庭中的人际美,从而自觉产生改变的力量。而讲理的父母喜欢订立各种规章制度,家庭成员之间有着诸多约定,即使孩子因为违反这些约定和父母晓之以理而认错,心中也容易产生抵触,尤其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逆反情绪会很明显。至于讲打的父母,则容易片面强调父母的权威和地位,喜欢靠武力来压制孩子。应该指出的是,现代青少年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越来越抗拒父母的这种教养方式,极易造成亲子冲突,甚至恶性事件。

从古至今,无数的仁人志士都渴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我们今天所探讨的家庭教育就是其中“齐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明显,要做好这一点,需要父母自己先做好正心、修身的无心教育工作,从自我的修养做起,成为孩子欣赏、学习的榜样。那么,何愁有子不学,有子不教呢?

(博客地址:http://.cn/songshaowei)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12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Talking about family education

Xiang you-zhi

Abstract: Modern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are equally important, and each will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to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with a more perfect, so as to nurture creative talents better.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 school education

经济竞争的两大表现是知识竞争和人才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同时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也非常重要,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础,失败的家庭教育不仅会使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步入歧途,甚至还能使一个天才毁灭。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是保证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如何培养好下一代是事关国家兴衷、民族兴旺的宏图大业。学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使青少年健康成长义不容辞。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责无旁贷,特别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教育则成了一切教育的基础。据有关资料显示,优秀学生中有80%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学困生中75%的家庭教育状况差,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下发了《家庭教育行为指南》,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已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因此,每位家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教育子女的重任,树立做好家庭教育是使子女成才的科学观念,为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树立全面发展观的家庭教育观念

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正确地指明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今天,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的确非常重要,并且是重要的生产力,但是,不少家长把家庭教育视为知识教育,甚至还以考试分数来评定学生的优劣,对子女的品德、行为习惯很少关心,甚至不闻不问,认为只要成绩好了,子女就成才,成长就健康,这种教育观念存在很大偏见,现代社会把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良好心理和生理素质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心理素质差,不能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适应能力差,经不起挫折的考验,这些因素正确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也不有少家长对孩子过度关心,认为只要成绩优秀,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做,一切要求均可满足,对孩子的一味溺爱,这种行为只会导致孩子失去正常的积极向上的自由发展的个性,使孩子养成懒散、依赖习惯,缺少开拓精神,泯灭创造欲望。因此,现代家长在教育孩子具备健康的心理基础上,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适应竞争与合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将来才会增强适应能力。

三、正确的教育方法

1. 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常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父母与子女间应是平等的特殊朋友,活动中应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生活中对孩子的爱要适度,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个“批评”一个“保护”,父母双方意见要统一,步调才能一致,配合才会更加默契,这样才能更好而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

2. 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① 培养爱心。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教育中要让孩子体贴父母,关爱别人,爱父母才会爱别人,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不要让孩子养成“唯我独尊”、“唯利是图”的不良品质。

② 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从学做家务做起,学做家务既可学得一些劳动技能,还可养成合作精神,通过家务劳动可使孩子逐步学会自理和能吃苦的品质,并能在劳动中磨炼意志,激发奋斗精神。

③ 反对惰性。经常培养孩子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行为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提高体质,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就有力地克服了孩子的惰性,并可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孩子逐渐养成会学习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拓宽孩子的眼界,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和报刊,使孩子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陶冶情操,开拓视野。

⑤ 注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及时引导、及时帮助、认真对待成功与失败,对错误要指出并要求及时改正,对成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孩子平衡渡过青春期,并能体会到父母的关爱与真诚。

3. 父母是家庭教育中的导师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爱好和修养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反之,一个经常酗酒、成性、言行粗暴的父母则会对孩子养成懒散颓废,性格狂傲的习惯。因此,培养良好的积极的向上品质,父母的表率作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同步

及时走访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主动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取得共识,使两种教育同步,这样可以相得益彰,并可发挥学校教育的更大作用。

四、 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唠叨没完没了

父母经常喋喋不休,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子女,一味劳叨,会失去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尊严,甚至会产生逆反,这样会抵消教育的作用。

2.报怨不分场合

经常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张三李四,甚至不分场合数落孩子的不是,这样会使孩子伤害自尊心,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导致自废自弃。

3. 定名次物质刺激

学生的本质是学习,父母认为有压力学习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成绩优秀,规定孩子在班上必考第一名,片区必居榜首,且把分数作为孩子好坏的标准,并据分数的高低给予不同的物质刺激,甚至达不到指标还要处罚,这样做法会使孩子失去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还易造成考试作弊、假话连篇,甚至唯利是图。

4. 瞎指挥,疲劳作战

父母陪孩子学习,作业未做完不能休息,规定今天做这,明天练那,不按教学规律办事,自作主张,超前教育,这样使孩子不堪重负,身心疲惫,陷入盲目的被动学习,结果,愈学愈差,一事无成,怨声载道。

5. 比高低,事与愿违

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看到别人的孩子成绩好,成才,就经常表扬别人的孩子“聪明”,是“天才”,指责自己的孩子“笨”、“不成器”,这样比较教育,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和自尊,思想压抑,精神不振,缺少创造力,导致不能健康成长。

现代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要,并且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得更加完美,从而培养更多更好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