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

时间:2023-06-07 09:25:15

颈椎病预防小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颈椎病;健康教育;自我保健;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0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05-0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白领、办公室及电脑工作人员常常觉得脖子发僵、肩背部沉重,甚至头痛、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等颈椎病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通过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可知:注意生活和劳动保护,避免颈部受伤和疲劳,强化颈部和肩背肌肉的功能锻炼,是预防颈椎病的根本措施。为减少其发病率,指导患者预防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对颈椎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方式

1.1 即时教育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生要对患者的疑问,即时进行解答,讲解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1.2 个性化教育 针对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方法,将颈椎保健知识正确传授给每位患者。

1.3 集中教育 针对大部分颈椎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共性健康问题,我们集中进行群体性教育,让大家接受健康知识时互相促进。

1.4 视听教育 由医生现场演示组织颈椎保健操的正确动作、要领,带领患者共同演练,并逐一给予指点。在治疗室的影音系统中播放颈椎健康知识,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轻松获取健康知识。

1.5 书面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及折页,使颈椎病患者对各种相关知识了解得更全面,认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保健意识。

2 颈椎自我保健指导

2.1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严防颈部“挥鞭伤” 颈椎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恰是“鞭子的末梢”,在无防备情况下的突然跌倒或猛然的大幅度转体,尤其是乘车中急刹车时的反冲力,容易使颈部发生“挥鞭性损伤”。有些病人不明白,突然跌倒时的臀部着地,为什么会造成颈部组织的挫伤呢?其道理就是如此。因此,在日常生活或劳动中,尤其在高处作业或乘车中,要有保护意识,预防颈部受伤。如发生外伤,应积极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颈椎小关节错位;因此,坐车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抱孩子姿势不合适,容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以上情况均应积极预防。

2.2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

2.2.1 保证良好的坐姿,定时活动 从事会计、打字、编织等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颈部处在不协调受力状态,颈后肌肉和韧带长时间受到牵拉,易于发生劳损,颈椎前倾造成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导致增生,颈椎间盘老化,从而继发一系列症状。电脑前工作、伏案阅读或书写的正确姿势,对减轻颈椎间盘挤压力和颈部组织的载荷力有极大的帮助。应采取自然端坐位,颈部、胸部挺直,桌椅的高度适中,如桌子高或椅子过低,就会使人头部过度后仰和双肩上抬,易造成颈肩部肌肉劳损。工作半小时左右应做颈部运动,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站立或坐位工作中的正确姿势,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2.2 保证良好睡姿 人每天大约1/3时间是在睡眠,睡眠姿势不当会造成颈椎间盘内压力增加,使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疲劳,诱发颈椎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均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

2.2.3 合理用枕 为使颈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应注意枕头的软硬、高度应适中,不宜过高过软,能自然塑形的材料为最佳。枕头的形状应为中间低,两端高,这样可以对颈部起到相对制动的作用。侧卧睡眠时,枕头的高度应相当于一边肩宽,让颈椎至脊柱保持直线,使颈部肌肉相对放松;仰卧位睡眠时,枕头高度一般用15cm左右,放置于颈下,保持头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

2.3 预防慢性劳损 由于某些工作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极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为脊柱病。如电脑工作人员、收银员、会计师、打字员等,应利用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松弛紧张的肌肉、韧带及肌腱,以加强肌肉及肌腱等组织的韧性及抗疲劳能力。

2.4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4.1 全身锻炼 我国古代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成语,唐太仆王冰在其《内经·素问》注释中将它解释为:“摇筋骨,动肢节抑按皮肉,捷举手足……”。因此,平时尽可能少坐多动,多走路,多骑自行车。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

2.4.2 颈部锻炼 前屈、左旋、右旋、后仰,既可缓解疲劳,增强肌肉韧度,还可滑利颈椎关节,加强颈椎的稳定性。

2.5 注意颈部保暖 颈部受风寒常导致肌肉痉挛、僵硬,造成落枕,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防止颈肩部受凉;夏季空调温度不宜太低,而且不要直接吹。

2.6 防治咽喉部炎症 咽喉部的急、慢性炎症也是颈椎病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饮水,不吸烟,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若一旦出现急慢性咽喉炎症状,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炎症,防止诱发颈椎病。

2.7 防止酗酒 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行性变。

2.8 心胸开阔,避免压抑感情 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

3 总结

3.1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由于颈椎病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而且症状容易反复,特别是有眩晕、活动障碍症状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异常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颈椎的自我保健十分重要,药物治疗只能暂时减轻疼痛,而日常自我保健则是保护颈椎、防止颈椎关节退化的重要措施。有些患者还意识不到颈椎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平时不注意颈椎保健锻炼,只有当颈部出现症状才进行治疗,而且错误认为疼痛减轻就可以,结果可能导致加重病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通过信息交流,促进患者自愿接受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危险因素,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1]。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希望患者能了解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掌握并能正确采用自我保健措施,进行适宜的锻炼。这些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很好,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颈椎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使患者能主动进行颈椎锻炼,延长颈椎病复发周期,提高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3.2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健康教育技能的提高 医务人员由于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健康教育只是在简单的知识传授上,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使患者没有得到真正的指导。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人们进医院不再是为了诊断和治疗,更多是为了得到健康服务[2]。因此要求医务人员要从患者或健康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角度整体考虑人类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促进质量[3]。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知识的培训,通过开展健康知识的培训,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扩宽知识面,提高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

第2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颈椎病;高血压;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114-03

颈性高血压是颈椎病的继发病症,也被列为继发性高血压范畴[1],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或头痛、血压升高[2],其血压的变化与颈椎病的病情控制有直接关系,在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8.1%~19.1%[3]。现代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使得颈椎病成为临床多发病,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且急性期治疗效果也很好,症状缓解后往往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够以及重视不够使颈性高血压很容易复发。田伟等[4]研究认为文化教育水平越低,颈椎病的发病率越高,因为文化教育水平越低的人对健康的认识及保健的知识认识越少,对自身的疾病虽重视,但往往只看重治疗,却忽视预防保健,易使疾病复发。因此提高颈性高血压患者对本病的认识、重视程度及预防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5],健康教育也逐渐趋向多元化。我科护士对3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强化阶段式健康教育,与对照组30例比较,有效降低了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60例患者均为2007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推拿科门诊就治者,男24例,女36例。年龄23~60岁,中位数47岁。病程7 d~27个月,中位数18个月。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22例,中专和高中(中)18例,初中(低)20例。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座谈会纪要[6]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建议的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分类标准[7]制定。所有病人均符合诊断标准。按首次门诊就诊次序排列分组,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所用患者在推拿科接受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 d,直到颈椎病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两组患者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后血压均恢复正常,颈椎病症状均消失。

1.3 健康教育方法

1.3.1 健康教育材料 设立专职主管护士一位,为每个患者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患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病程,第一次就诊时基本情况。②一份问卷,包含20道问题,答案为是或否。题目包含颈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患者平时的生活工作习惯(与颈椎病发病相关)和日常相关的功能锻炼三个方面。

1.3.2 教育内容 颈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包括发病机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为患者详细讲解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工作生活习惯,指导患者认识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我保护措施:①选择正确的睡姿,一般选择仰卧或侧卧位,不宜选择俯卧位,俯卧位时颈部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的,颈部呈持续紧张状态,易损伤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等。②选择合适的枕头,软硬适宜,大小超过自己的肩宽10~20 cm,高度以压缩后略高于自己的拳高,约10 cm,枕头垫于脖子后方,以托住颈曲,不可垫在后枕部,以免抬高头部使颈部肌肉疲劳,颈曲变直或反张。③避免长时间保持低头动作,可每隔30 min进行颈部放松活动,不宜在床上看书、玩电脑等。④避免颈部受凉,尤其夏季时避免使用空调、风扇对着颈部吹或使用冷水直冲头颈部等。⑤适当使用颈托。⑥加强锻炼,摄入钙质以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杨辉等[8]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认真教会每个患者做颈部保健操和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颈部保健操可纠正颈部关节错缝、移位,解除颈部肌肉血管痉挛[9],促进颈椎区域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增强颈部肌肉的耐受能力,促进颈椎稳定性,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复发。颈部保健操的方法如下:①摇摆运动:保持颜面向前,颈部缓慢向左右侧屈45°,左右各停留片刻,反复做5~10次,保持颈部直立,面部缓慢向左右转动90°,左右各停留片刻,反复做5~10次,头颈部从左缓慢向右作环绕动作,反复5~10次后反方向运动,要注意的是,运动时以不感到头晕为宜。②托颈运动:将右手伸向颈部左侧,手指托住颈部,下颌抬高略向后靠,停留片刻,反复5~10次后再换另一侧,双手托住肩颈交界处,稍用力,下颌抬高略向后靠,停留片刻,反复5~10次。③伸缩颈部运动: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注意在缩伸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回到自然式后,再反复做5~10次。④前后曲线运动: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腿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胸部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5~10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5~10次。颈部自我按摩方法:取坐位,双目平视,颈部放松,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凹陷处即风池穴处,用双手食指中指进行点、按、揉,亦可用拇指进行揉按,按揉时头部有酸胀感,按揉3~5 min,再用手掌然后按揉位置沿着颈椎两侧逐渐往下移,边移边按揉,有酸痛的位置进行重点按揉,按揉完成后,大拇指与四指相对抓捏颈肩部,抓捏10~20次[10]。通过以上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消除了顾虑,促使其进行锻炼和自我保健。

1.3.3 具体实施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前接受健康宣教,并完成一份问卷调查。以后每个疗程结束时都要完成一份问卷调查直至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接受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仍然是20题的问卷调查,由主管护士逐条提问,患者作答。电话随访时注重言谈礼仪,给患者留下好的印象,使随访得以圆满完成。罗忠梅等[11]认为注重电话礼仪可密切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更促进了“护理优质服务”的建设。随访中注意沟通技巧,随访的护士是经过正规的沟通技巧的培训,杨利辉等[12]对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发现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也使护士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广泛的沟通已经成为医疗从业人员的共识[13],因此掌握沟通技巧更利于患者配合锻炼,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随访第1年每个月1次,第2年每两个月1次,一共持续两年,这样达到了强化阶段式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觉得被重视,觉得自己需要改变,需要注重自己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从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坚持进行颈部自我保健操的锻炼和颈部的自我按摩。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都不接受健康宣教,治疗后接受电话随访,只询问疾病控制情况,所有患者每次随访结束都要记录在健康档案内,两年后进行统计分析。

1.4 评估方法

每次电话随访结束时要求了解病人有无复发,如出现颈椎病症状伴血压高于正常值则视为复发。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复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两年内不同时期复发率的统计结果见表2。

3 讨论

颈性高血压是指因颈椎错位、失稳、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等颈椎源性因素刺激颈交感神经,导致体动脉压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为此类颈椎病的症状之一,同时或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颈肩痛等颈椎病症状。临床对颈性高血压的误诊较多,一般都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结果血压控制不理想,但对颈椎病的对症治疗后发现,随着颈椎病症状的改善,其血压也恢复了正常。由此可见,颈性高血压的对因治疗,即是对颈椎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颈椎病的高发生率,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工作压力大、手机和电脑及电视的普及、缺乏锻炼等因素,都导致了颈椎病发作的年轻化、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同时,现代人很多都只了解高血压,而不知道颈性高血压,更不知道颈性高血压的预防就是对颈椎病的预防,对颈椎病的基本知识缺乏认识,多数人只有在颈椎病发作时才想到就医,平时却疏于防范,不知道颈椎病重在预防,也有患者知道颈椎病需要预防,但在平时并不注重,有研究者发现目前我国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并不理想[14,15],可见很多人对于亚健康不够关注,不知道需要去改变,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更是坚持不了。本试验过程中通过强化阶段式健康教育,就是要向患者普及颈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反复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使患者对疾病的预防知识牢记在心。同时,通过每个月1次的阶段式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形成对颈椎病以预防为主的意识,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一种习惯,也有很多患者知道疾病需要预防,也知道如何预防,但却缺乏监督。本次试验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有效地采用了强化阶段式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重视,分阶段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利于接受预防锻炼,分阶段式的电话随访更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利于患者坚持锻炼。本试验表明,强化阶段式健康宣教,在治疗后半年左右即有成效,两年内的复发率可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对自身亚健康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身体的平衡状态,减少了就诊次数,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16]。由此可见,颈性高血压治疗前后强化阶段式健康教育对于降低本病的复发率有积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洪涛. 颈椎部位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20(9):1421-1423.

[2] 郑胜明,张海芬,范炳华. 颈性高血压研究概况[J]. 中医正骨,2011, 23(4):33-35.

[3] 杨新文,朱远熔,白跃宏,等. 上海市徐汇区颈椎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康复,2011,6(2):101-102.

[4] 田伟,吕艳伟,刘亚军,等. 北京市18岁以上居民颈椎病现状调查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12,32(8):707-713.

[5] 郑淑敏,刘惠艳. 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82-83.

[6] 孙宇,李贵存.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7]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1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5.

[8] 杨辉,郭丽新,武媛媛. 颈椎病病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1152-1154.

[9] 贾松伟,齐书姸. 颈椎保健操治疗早期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52-153.

[10] 杨会红,李永林. 健康教育对颈椎病治疗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115.

[11] 罗忠梅,邢程,朱崇桃,等. 护士电话随访言谈礼仪的培训与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1):55-56.

[12] 杨利辉,李小兰,朱小冬,等. 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应用的探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48-750.

[13] 郭莉,张雪媛,赵莹. 针对不同类患者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35-36.

[14] 黄红初.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活动参与积极性的效果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7):219.

[15] 王芸. 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2,7(24):103-104.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71―01

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颈椎病患者108例,男50例,女58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2天~6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僵、颈痛、活动不便、手麻或提物无力,头昏头痛、眩晕等。

2、治疗方法

2.1物理治疗 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减轻神经根的刺激,缓改肌肉紧张与痉挛,以减轻疼痛,改善症状。选用低中频电热疗法:采用“力王”MA―3治疗仪或“LHZT系列电脑整体治疗仪”治疗,电流强度中等,每次30min,每日1~2次,15~20天为1个疗程。

2.2针灸治疗 调气活血、舒筋散寒、通络止痛,减轻疼痛和肢体麻木。以督脉、太阳、少阳经穴为主,取风池、风府、大椎、颈部夹脊、肩井、手三里、阿是穴等穴位,电针20min,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

3、护理

3.1心理护理 该病年轻患者较多,疼痛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多疑等不良心理表现,患者要求治疗的心情迫切,但对治疗的成败,往往有很大的心理负担。笔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颈椎病的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症状的出现是逐渐形成的,治疗不可能有立竿见影之效。要避免急躁情绪,过分急躁的心情,不利于治疗,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甚至还诱发其他疾病;向患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及颈椎病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恢复功能和防止再发,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绝大部分神经根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通过保守疗法可以缓解甚至治愈,能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和工作能力。对颈椎病反复发作者,让患者了解其发病原因,只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可行的治疗方案,治疗及时,持之以恒,是完全可以缓解症状。

3.2预防保健 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防止慢性损伤;避免抬重物;合理用枕,睡觉时不可俯睡,枕头不可过高、过硬或过平;注意保暖,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风寒吹袭。因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废物清除,导致疼痛。积极治疗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注意姿势: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调整坐姿,预防工作及学习造成的慢性劳损,长期伏案工作者要多参加平衡运动和工作姿势相反的运动。伏案工作30min左右后,要改变头颈部,活动颈部,以缓解颈肌紧张。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可制作一桌面呈10度~30度的斜面工作板,伏案工作时能减少颈椎前屈和颈椎间隙内压力。长时间写字时,可造成颈椎出现弧度改变,应保持正确书写姿势。还应减少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另外应注意电视机放置高度使颈椎姿位适中,避免卧床看电视或阅读。

3.3保健运动 在给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教会他们做颈椎保健操,但应注意幅度和强度,如果方式不正确或者强度太大,容易使颈部血管发生痉挛、扭曲变形等现象,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诱发或加重脑供血不足,尤其老年颈椎病患者,做颈椎操一定要柔和。

一般50岁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变,更应重视预防脊柱病的发生,无论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视用枕;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颈部保暖,以避免因寒冷刺激而诱发颈椎病。

第4篇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高位截瘫,对生活和工作均造成很大影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新技术,在维持病变节段椎间盘活动度的同时,可避免邻近节段的非正常应力,治疗效果良好。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4例,早期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4例(18个节段),男11例、女3例,年龄35 - 55(4.1+8.7)岁。11例慢性起病,病史1- 10(5.3+9.6)年。3例因外伤导致急性颈椎间盘脱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不完全截瘫伴大小便功能障碍3例。

1.2手术方法简介在全麻下取仰卧位,C臂X线机透视定位使颈椎目标间隙处于一条直线上,以病变为中心,经颈前人路显露椎体前方。常规切除椎间盘组织,注意勿损伤上下终板。用中心定位器、角度测量器等辅助定位,用适宜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入并在假体前方置引流管一根接负压瓶并分层缝合。

1.3结果术后随访6- 48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Odom评级11例优,3例良。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ROM) 3.5- 8.0。,左右侧屈活动范围2.3。~4.50、2.6。- 4.2。。复查时X线摄片显示假置良好,未发生假体偏移或下沉。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一项新手术,患者患病时间长,对该手术效果和成功率持怀疑态度,担心手术失败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我们耐心与患者交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方式,手术的必要性、方法、优点及术后康复程序、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创造舒适的环境,取得家人的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术前准备

2.1.2.1 -般准备:①术前备皮,操作时防止损伤皮肤。②常规配血800ml。③完善各项检查。④术前常规禁食、禁饮,练习床上大小便。⑤为预防感染,术前晚给予有效抗生素。

2.1.2.2呼吸功能锻炼:术前3d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训练。①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在嘴唇半闭(缩唇)时呼气,类似于吹口哨的口型。该方法包括小量吸气,长时间缩唇呼气。呼吸按节律进行,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l:3,尽量将气体呼出。同时呼吸次数较平时减慢(8- 10次/min)。训练15 - 20min/次,3-4次/d[2],②咳嗽训练。鼓励患者积极咳嗽、咳痰,咳嗽时按住胸部,嘱其深吸气,用爆发力使肺深部痰液咳出,3次/d。2.1.2.3唤醒试验练习:术前训练患者听命令动脚趾,以便术中及术后能正确理解医务人员的命令动脚趾,以及时发现脊髓有无损伤,减少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2.1.2.4颈托的佩戴方法:术前讲解使用颈托的目的,并演示正确使用方法,便于术后正确使用。佩戴时患者先取侧卧位,操作者用双手牵拉头部,将颈托后半部置于颈项后面;再取平卧位,将颈托前半部置于颈部,使颈托前后边缘重迭,用固定带系紧。取下时患者先取平卧位,按与佩戴程序相反的顺序取下。术前3d开始训练,3次/d,30min/次。

2.2术后护理

2.2.1 -般护理患者术毕即戴颈托,搬动患者时,必须有专人双手扶持患者头颈部并轻轻牵引,另外3人站于患者右侧,保持颈、胸、腰椎体在同一轴线上,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使用心电监护,每30分钟记录1次。术后第1天开始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给予雾化吸入,2次/d,防止喉头水肿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每30 - 6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确保引流通畅。正常50 - 200ml/d,色淡红,若引流量>200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本组2例术后当天引流量多,血压偏低,及时予以输血后病情稳定,未发生并发症。术后24 - 48h引流量≤30ml即可拔管,本组患者均于24 - 48h拔出引流管。

术后3 - 5dX线摄片了解人工颈椎间盘的位置。

2.2.2护理平卧6h后开始翻身,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操作时必须有专人双手扶持患者头颈部并轻轻牵引,进行轴型滚动式翻身,保持颈、胸、腰椎体在同一轴线上。先将患者双膝屈曲,一手置其肩背部,另一手置于臀部,翻向一侧,背部垫枕。更换时,可从左450、平卧、右450,逐渐过渡到60。。嘱患者不可强行自主翻身,以避免颈椎用力不当或扭曲致人工颈椎间盘滑脱。卧床患者骨突处予以保护,骶尾部垫水波纹垫,预防压疮的发生。本组患者均无异常。

2.2.3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2.2.3.1脊髓神经根受损: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稍有不慎

即有可能损伤脊髓或神经根,术后也可能因水肿、血肿压迫脊髓而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术后72h内定期监测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及括约肌功能,并与术前比较。让患者活动脚趾及进行触摸,检查患者双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存在;有无恢复活动的足趾感觉运动功能出现减退或消失迹象,以及局部切口触压痛明显等。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处理。本组均无脊髓神经根受损的发生。

第5篇

现在,颈椎病越来越多了。病人颈部疼痛酸胀,手臂发麻无力,头晕眼花,甚至肢体瘫痪。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一向认为与职业及工作有关:长期伏案、低头等工作致使颈椎负担增加,加快颈椎间盘、韧带及椎间关节的退变和劳损。此外,外伤也是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够记得自己颈椎曾受过伤。最近研究发现,部分颈椎病患者的外伤,竟然发生在还不记事的刚出生和婴儿时期!

胎儿出生时绝大多数是头先露出来,继续分娩的过程中,最大的关卡就是胎儿的肩部。为了协助娩出双肩,助产人员常将胎儿颈部前屈、后伸或左右扭动。要知道,胎儿的颈部十分娇嫩,由此很可能造成颈部肌肉、韧带和颈椎间盘损伤。若缺乏经验或者操作动作过大,更可能引起新生儿颈椎脱位。有统计资料显示,80%婴儿的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在出生时处于半脱位状态。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出生后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原是为了肺部开张,开始自主呼吸。但如果此后仍然啼哭不止,很可能就是因为颈椎受伤引起疼痛所致。

一些妇产科医生注意到,新生儿出生后颈部皮下血肿比较常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内部颈椎造成损伤。幸运的是,婴儿出生后一般多数时间都在平卧,这种产伤大多被不留痕迹地修复。但少数受伤较重者,却会留下后患,成为成年后颈椎病的原因。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提出预防对策。助产医生应充分认识到,他们是预防颈椎病的最早责任者,应熟练掌握助产技术,防止过度扭动新生儿头颈。

除了分娩时的损伤外,小儿养育过程中发生颈椎损伤的可能性还有很多。主要需防范的内容有:

1、过早抱起,姿势不当。所有婴儿都是“大头宝宝”,出生后半年内,头部占体重比例最大,而颈部肌肉韧带发育不全,不足以支撑头颈重量。大人抱起时如果姿势不当,婴儿头颈过伸或过屈,都可能造成颈椎损伤。专家认为,婴儿出生后半年内宜多仰卧,不提倡早抱。抱起哺乳、洗澡、更换尿布时,务必注意姿势,用手托住颈部,勿使颈椎过伸或过屈。

2、婴儿车。婴儿车可能会造成宝宝颈椎的间接损伤。婴儿低头睡着,大人继续推车走动,很容易造成小儿颈椎损伤。大一些的宝宝甚至可能从手推车里头朝下翻出来,摔伤头颈。因此,婴幼儿坐推车时应注意监护,如果宝宝睡着了,必须平卧。

3、婴儿床。当幼儿会爬、会走的时候,就要预防宝宝从床上跌下来。一般宝宝跌下床时多为头着地,颈椎受伤的可能性远比脑部受伤更大。而婴幼儿床则要有足够高的护栏。

4、枕头。合适的枕头可以保护宝宝颈椎,促进发育;而不合适的枕头,却可损害宝宝颈椎。新生儿脊柱与大人不同,没有生理弯曲,头大,几乎与肩宽相等。平卧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侧睡也很自然。如果头部用枕头垫高,反而会造成新生儿脖颈弯曲,影响呼吸。4~5个月的婴儿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这时可以用毛巾对折或多折几道,睡觉时垫于头下当枕头。7~8个月时,婴儿脊柱胸段开始向后弯曲,肩部也发育增宽,睡觉时应垫上3~4厘米高的枕头。

5、游戏。有些游戏和运动对小宝宝来说很容易损伤颈椎,不宜参加。比如“顶牛”,两个孩子弯下腰来,头顶头角力,很容易损伤颈椎。“骑骆驼”是一个孩子在前头直立,第二个弯下上身,双手抱住第一个孩子的腰部,头顶其身,第三个则骑在第二个孩子的背上,三人同步前进。由此衍化出的“骑兵战”游戏,即另外三个孩子按同样方式组成一组,双方“骑兵”对打。这种游戏中的第二个孩子被“骑兵”压着,颈椎最容易受到损伤。此外,宝宝过早练头倒立、翻跟头等,也可能损伤颈椎。

第6篇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颈椎后纵韧带组织的异位骨形成导致椎管狭窄,从而压迫脊髓、神经根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症[1]。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受压,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走路不稳,因此容易产生外伤导致严重的颈髓损伤,严重者四肢瘫痪,甚至出现生命中枢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跳呼吸衰竭而死亡[2]。目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无特效的药物治疗,手术仍然是解决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的主要方式,但手术风险较大,尤其对于骨化严重、范围广泛的患者,前路直接切除骨化物风险更大,不但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护理工作也面临着考验[3]。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了37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髓损伤给予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分享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37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颈髓损伤的患者,其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39-73岁,平均54.5岁。既往有明显临床症状者17例,轻微症状者19例,无临床症状者1例。病程5小时-9天,平均4天。急诊入院者12例,外院转入我院者25例。

1.2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 37例患者中,四肢完全瘫痪者2例,不全瘫者35例。37例患者中3例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维持呼吸。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颈椎CT平扫+三维重建及MRI平扫,证实存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导致的椎管狭窄,病变累及2个节段者25,3个节段者8例,4个节段者3例,5个节段者1例。

1.3 治疗方法: 颈髓损伤8小时内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4],术前给予抗感染、化痰、营养神经及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切除致压的骨化物。切除2个节段者31例,3个节段者6例。术后辅助高压氧治疗。

1.4 结果: 35例不全瘫患者中,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改善,其中1例术后出现了呼吸功能障碍,给予器官切开呼吸机维持呼吸,2周后脱机;另外2例全瘫患者术中给予器官切开,术后呼吸机维持呼吸,2-3周后脱机,术后功能无明显改善。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尤其注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变化;对年老体弱、血压低、心率慢的患者,持续心电监护,每天观察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平面的变化及大小便情况。

2.1.2 心理护理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并发症多,且外伤导致患者四肢不全瘫,活动受限,更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此时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让他们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必要性,介绍科室的医疗护理情况和技术水平,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介绍治疗成功病例,从而消除患者恐惧的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心理辅导还有关键的一方就是病人的家属,取得他们的协助和配合,能直接有效地帮助病人减轻焦虑[5]。

2.1.3 预防并发症 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极有可能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睡气垫床、定时翻身,骨突处透明贴保护,翻身时注意颈部制动呈中立位,颈托保护,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避免因或翻身不当而加重脊髓再损伤;教会患者有效的深呼吸及咳嗽运动,拍背促进肺深部痰液的排除;鼓励患者主动及被动运动,预防血栓形成。主要方法有踝关节的跖屈背伸、环转、内外翻,脚趾屈曲伸直及床上足部负重练习; 会阴护理,膀胱冲洗及定期更换尿管可有效减轻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1.4 术前准备 备皮,备血,术前12h禁食,术前8h禁水。床旁准备器官切开包。术前一般不宜进行器官推移训练,避免因手法不当加重脊髓损伤。由于病人卧床,而且饮食差,脊髓损伤导致肠蠕动变慢,几乎所有病人都存在大便困难甚至腹胀的情况,告知患者少量多餐,避免呛咳,多食蔬菜、水果、萝卜汤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饮水,指导患者家属顺时针按摩腹部,必要时口服麻仁软胶囊、四磨汤等。

3 术后护理

3.1 及监测:采取薄枕平卧位,避免颈后悬空,维持自然仰伸。术后平卧6h后可轴线翻身。告知患者小幅度、小范围的颈部及四肢活动是允许的,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减轻心理负担。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尤其注意患者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2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注意观察有无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给予雾化吸入3-4次/日,床旁继续备气管切开包。严密观察切口张力及术后引流,预防术后血肿。

3.3 颈部固定制动:病人过床时要戴好颈托,保持颈部中立位,由医生保护头颈部,使头颈部与躯干同一水平,避免颈部扭曲或过伸。术后卧床时可解除颈围,于颈旁放置沙袋.这样既能固定颈椎,又利于观察伤口是否存在渗血,并避免颈围压迫伤口敷料而影响呼吸。

3.4 脊髓功能观察:严密观察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功能及大小便情况的变化,与术前比较,情况好转,告知患者,树立其战胜病魔的信心,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早期对症治疗。

3.5 康复训练:适当功能锻炼是促进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表明,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和住院期间与患者受伤至实施康复计划时间有关,康复计划越早实施,病人住院时间越短,经费开支越少,功能恢复越多,并发症越少。术后第2天即指导患者主动进行上肢、下肢肌肉收缩及关节伸届活动,每日2~3次,每次10~15 min,瘫痪重者病人可采取关节被动活动, 防关节僵直。

3.6 高压氧治疗: 手术后一旦病情平稳,鼓励患者出院尽早行高压氧治疗2-3个聊城,可以明显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本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高压样治疗,疗效满意。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慢,预后相对差,医疗费用较高,患者及家属都承受很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但是我们认为,加强围手术期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康复训练及高压氧治疗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颈髓损伤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Kim T, Bae K, Uhm W et al .Prevalence of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 Joint Bone Spine. 2007; 75:47-474.

[2]Izumi Koyanagi, Yoshinobu Iwasaki,Kazutoshi Hida et al. Acute cervical cord injury associated with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Neurosurgery, 2003; 53: 887-892.

[3]陈德玉,陈宇,卢旭华 等. 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中华医学杂志. 2009;83(31): 2163-2167.

[4]刘金凤, 张颜云, 路翠春 等. 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的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7): 590-590.

第7篇

【关键词】颈椎骨折;内固定手术;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2―02

颈椎内固定术包括前路、后路、侧方等多种入路,既往对颈椎内固定多选用较为方便、安全的后路术式[1]。对于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前路融合术和后路椎板切除术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颈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与预后。本文整理我院23例行颈椎内固定手术的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以期为颈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护理提供参考与借鉴[2]。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颈椎内固定手术的颈椎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25例,女8例,年龄26~64岁,平均45岁。患者中,发病时间0.5~10年。所有患者皆行颈椎内固定术,包括前路、后路、侧方等多种入路。其中C3/4与C5/6椎间盘突出伴不全截瘫16例,C4/5与C5/6椎间盘突出伴不全截瘫12例,C3/4颈脊髓损伤伴不全截瘫4例,C5/6 与C6/7椎间盘突出伴不全截瘫4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颈椎手术风险大,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紧张情绪,害怕疼痛、残废或死亡。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过程,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恐惧、焦虑的心理。同时作好家属的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对患者形成有力的精神支持,解除后顾之忧,能够安心接受治疗[3]。

2.1.2 气管推移训练 为更好地配合手术,暴露手术部位,使病人适应手术时对气管、食管的牵拉,减轻吞咽困难、憋气等不舒感,术前2-3天应教会病人做气管推移训练,一天2 次,每次10分钟[4]。

2.1.3 呼吸指导 呼吸系统功能训练对于颈推固定术病人十分重要,应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病人深呼吸,在呼气末咳嗽,重复数次。对无力咯痰者,先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按压总气管,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或用双手压迫病人的胸腹部,嘱病人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有吸烟者,应禁烟。因吸烟会引起咽喉不适及咳嗽,影响切口愈合和肺部感染,故术前应告知患者吸烟的危害,劝其戒烟。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BP、P、R、SpO2,持续低流量吸氧,注意伤口渗血及伤口周围有无血肿出现,有无呼吸困难及声嘶,麻醉清醒后,应鼓励其发声,注意有无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若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全麻插管、手术等因素造成咽喉、气管粘膜损伤,术后患者感觉吞咽困难,局部不适,无力或不敢咳嗽,因此,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咯痰,是本病护理的重点,应指导鼓励病人深呼吸训练,指导病人做有效咳嗽,练习腹式呼吸,如病人想咳嗽时,帮助其用手轻压颈部伤口后咳嗽,以减轻振动带来的疼痛,并可行雾化吸入每日2次,有利于痰液咯出。

2.2.3 护理 虽然使用了内固定器材固定植骨块,提高了颈椎的稳定性,但仍不可忽视术后保持正确的重要性。术后患者卧床时,我们用沙袋置颈部两侧,限制颈部活动,保持颈部中立位,避免过度屈伸。术后不可过早下床活动、活动过多或过于剧烈,防止植骨块滑出移位。

2.2.4 饮食护理 术后第2日给予流质饮食,必要时可以予冷饮以减少咽部充血、水肿。进食少者,可静脉补充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并逐渐过度到半流质、普食。

2.2.5 并发症的预防 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每2~4小时帮助病人头、颈、躯体直线翻身,防止发生褥疮。预防泌尿系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留置尿管者每日更换尿袋1次,尿道口抹洗2次,保持会阴清洁。

2.2.6 出院指导 本组患者术后3~4 周可下床活动,出院嘱其定期复查X线,了解植骨块融合情况。出院后仍不能作剧烈活动,可缓慢地左右转动颈部、忌猛然转头等,以患者不觉颈部疼痛和劳累为度,防止颈部过度屈伸导致内固定移位甚至植骨块脱位,多进食高营养、高钙食物,促进骨质生长。

3 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住院天数14天~ 24天,平均19天,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半年,全组患者均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4 小结

目前,颈椎内固定术已广泛应用于颈椎骨折患者的治疗,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对于颈椎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护理工作者应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熟悉此项技术的适应证,从心理护理入手,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及早期功能锻炼,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5,6]。

参考文献:

[1] 王双, 宫木娜.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J] .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 18(8): 971.

[2] 赵瑛. 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干预[J]. 临床护理杂志, 2005, 4(1): 19.

[3] 谢冰华, 刘艾红, 王利婷. 颈椎前路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J]. 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12): 11-12.

[4] 郭春燕, 陈书勤, 尹锐峰. 颈椎前路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148 例[J]. 实用护理杂志, 2008, 19(2): 23.

[5] 姚肪, 刘菊芬, 张新英. 颈椎间盘突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36 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6): 25-26.

第8篇

【关键词】颈椎手术;急性精神障碍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75―01

手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是指术前无精神障碍的病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一种可逆的、具有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通常又称术后认知障碍、术后谵妄等[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行颈椎手术80例,发生术后急性精神障碍者9例,发病率13.2% 。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在49~68岁,平均年龄为61.4岁,7例为60岁以上,2例为60岁以下。颈椎病患者术后有5例,颈椎骨折术后有4例,9例患者入院时神志均清楚,否认既往精神病史及老年痴呆病史。脑CT检查均提示未见异常。

1.2 临床表现 本组9例患者通常在术后24h~72h出现急性精神障碍,且多为夜间首发,有晨轻夜重的特点。本组有5例患者为躁狂型,表现为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听、幻觉、思维混乱,对治疗及护理不配合,甚至出现被害妄想;3例患者为抑郁型,表现为嗜睡,表情淡漠、少言,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提问不能完全正确回答;另有1例患者表现为兴奋型与抑郁型交替出现的交替型。所有病例均在症状出现后请麻醉科医生及神经内科医生会诊,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复查血电解质有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低钾、低钠症状。

2 原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害怕手术不成功会出现四肢症状加重、瘫痪卧床等,以至患者在术前就产生了焦虑恐惧情绪。

2.2 手术与麻醉因素的影响 术中的过度通气,术后的感染、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等是诱发颈椎术后患者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一个因素;另外术前使用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以及术中麻醉用药(如氯胺酮、氟烷等)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也有关[2]。

2.3 年龄 年龄是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急性精神障碍的持续时间和恢复均有影响。我们把青年、中年、老年这三个年龄层次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做了一个比对,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机率大于其它年龄层次的患者。这说明我们老年人由于各器官老化,生理功能下降,机体内环境相对不稳定,对手术创伤的承受力明显降低;同时大多数老年人又伴有各种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手术、创伤、应激状态下易触发急性精神障碍。

2.4 睡眠紊乱 本组大部分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眠,在失眠期间精神症状都有加重的现象,造成颈椎术后患者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手术创伤所致的疼痛、术后安置了各种管道而造成患者舒适度的改变等,在进行心理干预以及药物的治疗后患者睡眠状态得到了改善,从而精神症状有明显的减轻。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重视术前术后心理早期干预,我们可以在入院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发放一些与患者疾病有关的健康小册,也可以定期开展健康小讲座通过介绍成功病例或者邀请恢复期的患者介绍自己亲身经历的方式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增加患者信心,解除患者焦虑和恐惧,以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应在手术前得到有效控制,使各项生理指标维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平。

3.3 颈椎术后的观察应重视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电解质的变化,尤其是在术后24h~72h是急性精神障碍的高发时段,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并着重观察患者有无嗜睡、烦躁、定向力障碍等异常表现。如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时应及时请麻醉科及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完善相关检查,早期进行治疗。

3.4 有效镇痛镇静 早期镇痛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预防急性精神障碍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在平时工作中护士应该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做好相应的沟通工作,并采用VAS评分法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从而选择合理的镇痛剂及镇痛泵使用。对烦躁不安,不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甚至有自行坐起或拔管的患者为了防止其内固定物、髂骨块或者钛网移位造成食管损伤、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对此类患者应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镇静药物,轻者可以给与氟哌啶醇口服,首次剂量1~2mg,3~4次/d,待病情好转后逐步减量直至停药。持续躁狂者予肌内注射氟哌啶醇5mg,必要时加用奥氮平等,每晚睡前服用。抑郁型患者,除了增加亲友陪护时间,加强安慰及交流以外,还可以暂时关闭镇痛泵,本组3例出现嗜睡的患者在关闭镇痛泵后精神症状减轻或者消失。

3.5 采取正确舒适的 因为是颈椎手术后的病人,所以尤其要注意颈托保护,颈部制动。但是长期佩戴颈托卧床,不仅会使患者舒适度发生改变,也会因为长期受压使得颈部皮肤发生压疮。我们科室使用沙袋代替颈托固定,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也满足了颈部制动的要求。另外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轻柔并尽量集中完成,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刺激。

3.6 保证充足的睡眠 术后患者由于切口疼痛,的改变使患者不适感增加,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应对症予以解决。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做到四轻,病室应保持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对家属及其他患者做好宣教,减少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可根据医嘱应用促进睡眠药物。

3.7 安全管理 如患者烦躁不安时,应尽量为患者安排一个相对独立和固定的生活区,光线要柔和,布置应简单实用,消除患者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告知患者家属需24小时留陪,应加强床旁安全防护,上床栏,必要时应用约束带,并在床头盒内悬挂防跌倒、坠床的警示标识;因为是颈椎术后,对于谵妄、躁狂的患者尤其应注意颈托保护,颈椎制动,防止内固定物、髂骨块或者钛网移位造成食管损伤、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4 结果

本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能在数小时至10d内症状消失,精神评估正常,均无后遗症。

5 讨论

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措施,对老年人的危害性较大。对此类病人的护理难点在于跟患者的沟通上存在障碍,患者自理能力存在缺陷以及患者服药依从性差[3]。我们在平日的护理工作中应该运用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根据患者身心需要及其特点,采取与一般患者不完全相同的护理技巧与方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以保证患者顺利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周静,周苏明.老年人手术后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1):46―48

第9篇

【关键词】颈椎病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59-02

1 临床资料

共组病人共46例,其中男38例,女8例,其中颈椎骨折21例,颈椎间盘突出18例,颈椎肿瘤4例,颈椎结核3例。结果: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颈椎手术在脊柱手术中风险相对较大,病人常认为颈椎为手术,不敢轻易接受手术,但神经压迫症状又使其痛苦万分。因此,这类病人常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矛盾的心理,为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自病人刚入院时就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讲解有关解剖及手术常识,介绍手术的成功病例,促进病友之间的交流,让手术成功的病人现身说教,从而增加病人的安全及信任感,消除其顾虑,使病人明白良好的心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1.2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接受过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的患者,因颈部组织对手术的适应性强,有利于手术中采用拉钩将气管、食管从中线向左侧牵拉开,以暴露术野,防止因暴露困难而损伤气管和食管,避免用力牵拉而造成术后气管组织水肿,发生呼吸困难而窒息。术前指导患者用自己的左手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指端顺气管旁侧,将气管、食管向左侧推移,开始时持续5min/次,逐渐增加至30―40 min,且必须将气管牵过正中线,反复训练3―5d即能适应手术。双手无力者由医务人员或家属协助训练。

2.1.3 卧位进食训练 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必须重视术前的卧位进食训练。因为术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且颈部制动,术前如不进行卧位进食训练,术后常常使患者感到紧张与不适,不仅会使进食量受到影响,更会增加发生进食窒息的危险。本组病例25例是颈椎病患者,很不适应卧位进食,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前进食训练时,不仅要嘱咐患者进食速度宜慢而均匀,以免引起呛咳,也要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喂食方法。

2.1.4 床上排便训练 术前3d开始训练在床上大小便,以避免术后因不适应床上排便而致尿潴留和便秘。

2.1.5 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床上有效呼吸及咳嗽运动,以增加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出。

2.1.6 预防压疮 对于颈椎骨折患者,压疮护理应贯穿于手术前后,注意按时翻身,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呈一直线,避免拖、拉、推,应将患者抬起。保持床单、皮肤的清洁干燥,床上擦浴每日2次,定时按摩骨突部位。颈椎骨折患者术前不便翻身时,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四肢、抬臀。对于4例高位截瘫患者给予四肢关节、肌肉的被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避免某一部位受压过久。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护 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予持续心电、血压、呼吸、SpO2监测,吸氧4L/min,特别要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及强弱,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2.2 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平卧于硬板床上即可使用颈椎枕,颈椎枕的高度以被头颈部压缩后比使用者的拳略低一点为宜,颈椎枕放置于患者颈后部尽量靠近患者的肩膀。颈部两侧使用砂袋制动:助患者侧卧位时,将2个颈椎枕重叠在一起,使颈椎枕的高度与肩同宽。经常观察患者在仰卧时和侧卧时颈椎枕的高度,询问患者的感觉,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节颈椎枕的高度[1]。术后第2天开始肢体放松及伸屈活动锻炼。10d 后可戴颈围离床慢走。

2.2.3 伤口引流护理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伤口周围有无肿胀,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如敷料被血液渗透,应及时更换。一旦发现血肿压迫,立即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液较清澈或为淡红色液体,需高度怀疑脑脊液漏,要立即夹管去枕平卧,通知当班医生及时处理。

2.2.4呼吸道的护理 术后即给予持续吸氧4L/min,常规沐舒坦雾化吸入。根据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及血氧饱和度数值决定吸痰与否及吸痰次数和时间;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方法的锻炼和有效咳嗽的练习 [2]。

2.2.5 进食指导 颈椎前路手术后1周为水肿期,4-5d为高峰期。因此,手术患者术后应根据不同阶段选择食物,术后1-2d 进食温凉的流质,以减少咽喉部充血和水肿;术后3-4d改为半流,逐渐过渡到普食。进食时,先在颈托保护下适当抬高床头15°-30°。进流质时借助吸管完成,进食半流、普食时由他人喂食,且避免进食干燥、粗糙的食物,应细嚼慢咽,以防呛咳和窒息。

2.2.6 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颈椎骨折颈髓损伤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出现高热或持续高热,可导致全身衰竭;本组有11例患者出现高热,当体温超过39℃时首先采取物理降温,头部冰敷,四肢大动脉处50%酒精擦浴、冰敷,足部热敷,调节室温20℃―23℃,同时补充足够水、电解质、氨基酸,补偿高热消耗。2例患者以冰生理盐水灌肠,半小时后观察体温变化。

2.2.7 预防尿路感染 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2次,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尿色及量的变化。能自行排尿者,术后48h(镇痛泵作用消失)后拔除导尿管[3]。对不能自行排尿者,从留置尿管就开始夹管训练膀胱功能,并于每次时鼓励病人使用腹压或做下腹部按摩,争取在术后3-5d采用腹部按摩挤压排尿方法代替留置导尿管[4]。

2.3康复训练

术后第1天可指导病人进行四肢肌肉的舒缩运动,第2天行双下肢屈曲、直腿抬高运动,对某些上肢运动受损的病人,卧床时可指导其使用握力圈锻炼上肢肌力,指导家属和病人进行握手、掰手腕等对抗性肌力训练,或对指、握拳、玩健身球等精细动作训练。截瘫病人应帮助其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置肢体于功能位、舒适位。如病情平稳,术后第3天可在颈围保护下采取半坐卧位,术后3个月内须佩带颈围,定期复查X线,观察内固定有无松动。出院后应避免不良姿势,如颈椎过度扭转,长时间前屈、睡觉时枕头过高、近期长途旅行等,以免影响术后疗效,如有不适应及时复诊。

2.4 生活指导

①枕头8-15cm高为宜,枕芯内容物选择荞麦皮、蒲绒、绿豆壳等材料。选择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如床板上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它可以随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②伏案工作应定时改变头部,进行头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回环及上肢伸展、扩胸等活动。③保持充足睡眠,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避免剌激性食物,避免重体力劳动。

3 体会

目前,颈椎前路手术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疾患的治疗中,因此,做好该类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病人疾病的康复尤其重要。通过本组46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我们认为,充分做好术前宣教及准备,精心实施整体护理,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特别是正确判断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高小雁,陈静,孙玉珍,颈椎术后病人使用颈椎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21):7.

[2]潘纯媚. 最新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78.

第10篇

脊柱为什么会得病

脊柱是以骨盆为底座,脊椎为中轴,关节(椎间盘)为枢纽,肌肉为动力的骨架结构。脊柱构造十分的巧妙既能完成各个方向的活动,又能支撑人体的体重,尤其是运动的时候受了身体的几倍的重量,可以说脊柱是刚柔并济的支架。使用得当,脊柱能够变得更强壮,比如像举重运动员,脊柱可以承受几百公斤的压力而不损伤;如果使用不当,就容易发生肌肉损伤、关节错位、椎间盘损伤、骨质疏松、关节退变等等。

脊柱病有多严重

脊柱支撑了人体的重量,为人运动提供动力,为人的大脑脊髓提供通道,为人的内脏提供保护,为人的神经提供通路。可以说脊柱是人的生命中枢、运动中枢、调控中枢。所以得了脊柱病之后:

1、会影响骨骼肌肉,会出现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

2、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影响骨骼和关节,会出现关节错位、关节损伤、椎间盘破损等,会影响日常活动,有的甚至生活无法自理。

3、脊柱病会影响神经系统,会出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等症状,出现头晕、头痛、心慌、胸闷、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障碍、生殖系统疾病等190多种疾病。

有研究资料显示,中国50岁以上的人群有90%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脊柱病;50岁以下的人群有40%~70%的人脊柱不健康。所以说我们的健康被脊柱病影响和侵蚀,脊柱病是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之一。

脊柱病包括那些疾病症状

人体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曲向前、胸曲向后、腰曲向前、骶曲向后。每个生理弯曲对应着相应的脊柱段,即颈段、胸段、腰段、骶段。

颈段脊柱得病就是颈椎病,除了主要的头痛、头晕、恶心、颈肩痛之外,还有会出现咽喉炎症状、牙痛、视力问题、甲亢、哮喘、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等病症。

胸段脊柱得病就是胸椎病,主要引起的症状在肺、支气管、食道、心脏、肝脏、胆囊、胃、小肠、肾、输尿管等。

腰段脊柱得病了就是腰椎病,会引发腰部疼痛、牵扯双腿疼痛,主要关联脏器是前列腺、子宫、膀胱、大肠、卵巢等。

骶段脊柱得病了就会引起骨盆移位、出现左右髋骨不对称、两腿不一样长、关联脏器包括生殖腺、膀胱、直肠、等。

可以看出,脊柱病并不是只影响脊柱和周围肌肉肌腱组织,还会影响神经传导引起内脏功能的障碍,所以脊柱病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是由外至内的。这样的症状发生后极容易被误诊,治疗起来也不容易恢复。

脊柱病预防小常识

为了防止脊柱病的发生,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慢慢的养成习惯,脊柱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注意坐姿和站姿

正确的坐姿是选择合适高度的椅子,椅子最好有靠背、保持大腿平行、不弯腰、不低头、身体保持自然放松。古人说坐要“坐如钟”,正确的坐姿能减少脊柱的压力、让肌肉保持放松,减少脊柱病的发生。

正确的站姿要求根据脊柱的生理曲线,以脊柱为轴心,不弯腰、不挺胸、不驼背、不挺腹,双腿均衡用力。

保持充足的休息

对一般人来说,每天至少有1/4~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因此,宜选用硬板床,选择适当的枕头。俗话说“高枕无忧”,其实并非如此。仰卧位时,如果枕头过低,头颈过度后仰,使前凸曲度加大,不仅椎体前方的肌肉与韧带容易因张力过大而出现疲劳,而且可引起慢性损伤。如果枕头过高,头颈过度前仰,使前生理曲度消失,同时还会引起腰椎的椎间压力过大,造成腰部慢性损伤。在睡眠中应舒服的姿势,保持脊柱生理弯曲,既可以视使人的疲劳得到有效的恢复,又可以预防和治疗脊柱病。

预防意外损伤、受凉

乘车中睡眠,急刹车时,极易造成颈椎损伤;劳动中搬重物及转身容易造成腰椎的损伤;长时间的弯腰容易造成胸椎、腰椎的椎间盘压力过大而受损。脊柱受损后不及时治疗会留下后遗症,比如疼痛、影响正常活动、甚至失去劳动能力。受寒将导致肌肉张力增高、失去弹性,从而易于损伤,张力增高也会增加椎间盘压力、压缩椎间隙而恶化神经根压迫症状,受寒还可能导致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加重。

注意饮食均衡,保证钙的摄入

饮食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骨头汤、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这样骨骼、肌肉的营养来源充足,能防止小儿发育不良或者老年的骨质疏松。

第11篇

颈椎病已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的肉体和精神都不得不承受前所未有的负担。人的颈椎同时也变得更为脆弱,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随之提前,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达到一般人群的6倍,颈椎病将逐渐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

就此,记者特别采访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的娄思权教授。娄教授就我国目前的颈椎病发病情况给予了记者以详尽的解答,并对颈椎病高发人群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建议。

颈椎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颈部不适对于大多数需要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同题。虽然仅仅是坐着,但一天下来,颈部的劳累程度似乎比肩挑手提、腿脚奔波更甚。是我们的脖子太娇气了吗?不然。有关专家说,当我们颈部放松的时候,颈椎负担的只是头的分量,而当我们伏案工作的时候,脖子每向前伸出1厘米,颈椎承受的压力就增加1倍。如此说来,颈部不堪重负也是隋理之中的事,当务之急,是我们要想办法,给颈部尺量多的“休闲”的时间。

在人们过去的认识中,颈椎病是专属于中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一般随年龄增高而加大发病率,40~60岁为好发年龄,尤其在45~55岁是发病的高峰。但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日益繁重,特别是电脑的使用和普及,使颈椎病的发病人群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专家娄思权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事颈椎病的研究,迄今已经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他认为,颈椎病患者的数量增多、年龄降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颈椎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提高,避免了过去的漏诊;二是年轻的白领阶层长期使用电脑和伏案工作,致使颈椎过度疲劳而引发颈椎病。另外,近年来有调查显示,青少年颈部出现酸痛不适症状的情况也明显增加,这是由于课业负担沉重以及学习时坐姿不正确而导致。颈部酸痛不等于颈椎病

当我们长时间地在电脑前工作,颈部酸痛不可避免,有时转动一下都困难,更严重的还会出现眩晕、恶心的症状。这时我们往往会将之笼统地概括为:患了颈椎病。娄思权教授强调说,并不是所有脖子酸痛都是颈椎病。颈椎病的诊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弄清颈椎病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第二次颈椎病专题研讨会上,专家们给颈椎病下了非常明确的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包括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推动脉)受到损害,并且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的,才称之为颈椎病。这个定义包含了两方面的容。首先,是要有退行性病变,这可以通过拍摄x光片等影像学手段检查;另外一点,就是这种退变是否已经影响了神经血管,这可以通过患者有无症状得知。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也就是说,影响不同的脏器,会出现下同的症状。例如累及神经根的,会出现手麻木无力的症状;压迫脊髓神经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瘫痪;压迫交感神经的,会经常头晕、耳鸣、心慌;压迫椎动脉的,会引起大脑一过缺血,而出现走路时突然摔倒的情况。

因此,要断定自己是不是患了颈椎病,要将影像、症状二者结合起来相互印证、综合判断。但娄教授指出,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白领也不要因为拍片未反映出退行性改变就掉以轻心,因为如果长时间令颈部保持紧张,就会引起颈背肌肉劳损,久而久之,劳损的肌肉会失去对颈椎的保护功能,患上颈椎病也是迟早的事。

哪些人易患颈椎病

黄种人:颈椎病的发病与人种有关。亚洲黄种人颈椎病的发病率比白种人及黑种人都高。娄思权教授说,这是因为黄种人较之其他人种椎管相对狭窄,并易发生后纵韧带骨化而引起的。由于病例数量多,所以日本和我国在颈椎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研究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其中的数据还显示,男性在正常人群中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6%,男女之比约为6:1。

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的人,包括办公空职员、IT业人员、教师、外科医生、财务人员、绘图员、电焊工、仪器检修工人、手工刺绣工人等等。这部分人群的颈椎病发病率是非伏案工作者的4~6倍,且发病年龄早,甚至20多岁就会出现症状。

头部长期单方向频繁活动的人。例如经常抬头观察记录仪表,或者生产线旁的记录员等等,都会因为头颈部长期朝向一个方向频繁活动而造成颈椎各部位下均衡的劳损。

家族中有颈椎病史的人。颈椎病有比较明显的家族遗传特性,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人得过颈椎病,那么其他成员再患颈椎病的可能性就比正常人高得多。

颈部受过外伤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颈部曾经受伤或患有强直性脊髓炎、糖尿病等疾病的人,易得颈椎病。另外,肥胖的人也更容易患上颈椎病。

长期使用高枕的人。有成语说“高枕无比”,其实并不是这样。长期使用过高的枕头,会使颈部在睡眠期间也得不到放松,使得颈部韧带劳损,加速椎间盘病变及颈椎关节的功能紊乱。

拿什么来拯救颈椎病?

如果被检查出真的患了颈椎病,应该如何治疗呢?娄思权教授说,目前颈椎病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例如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理疗、烤电等)。如果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或发现有压迫脊髓的情况时,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颈椎病的药物主要目的是止痛,如脊舒、安坦片、苯妥英钠等,其他还有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如尼莫地平、谷维素、剌五加等。

娄思权教授特别提到,颈椎一旦出现骨剌、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不可逆的,我们所进行的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其目的在于消除症状,解除患者的痛苦,而不是消除骨剌。因此,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标准应当从临床来评价,而不是从影像学X光片上来检验。

娄教授还提醒广大读者,不要听信一些夸大其词的药品宣传,有些药品任意标注其祛除骨质增生的神奇疗效,是没有根据的。

治疗颈椎病要“学科融合”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上,娄思权教授呼吁“骨科医师要与康复、神经、创伤、运动医学、针灸、内科及心理等学科的医师共同协作”,鲜明地打出了“学科融合”的旗帜,这是由颈椎病的致病因素和诊断的复杂性决定的。娄教授举例说,比如眩晕,有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如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神经功能紊乱等等。由于中老年人脑血管供血不足的发病率很高,脑血管痉挛、血栓等常可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应当先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眩晕,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另外,仅在预防颈椎病方面,就需要人体功效学、睡眠工程学、康复医学、骨科学、心理学、精神卫生学以及职业医学、健康教育等学科的共同参与。因此,骨科医生与其他科室医生共同协作诊断颈椎病是十分必要的。

娄教授还指出,尽管科学在不断发展,我们也研发出越来越冬的新技术、新产品来对抗颈椎病,但这些先进技术的成本很高,即使发达国家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再先进的治疗方法也没能阻止患病率的快速增长,社会负担日益增加,而现有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表明,通过采取简易可行、价廉和有效的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颈部的自我保健,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颈部外伤,不仅可以降低颈椎病的发病率,更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给颈部休息的时间

繁重的工作可能压得你“抬不起头”,颈椎所承受的负担也一天天加重,长时间操作电脑、打电动游戏、看电视等等不良生活习惯更使现代人颈椎发生退变的速度要比以往快得多。

娄教授说,颈椎是需要保养的,在工作之余多给颈椎休息和放松的时间是预防颈椎病的关键。首先,伏案工作要注意节奏,不能持续很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最好每半个小时休息一下,让头略向后仰一两分钟;同时晚上回家看看电视原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但要注意电视摆放的位置和看电视的姿势,不要让精神放松的同时却还让颈椎保持紧张状态。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应该以双眼平视或略仰5~10度,沙发略向后仰110~120度为宜,脚下可以放一个垫脚凳,当腰部和双腿放松的同时,颈部也得到了休息。不要趴在床上看书或看电视。这样使头部悬空,颈部长时间维持紧张状态,颈部的负担比一般的低头工作还要大;最后还要注意颈后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靠墙坐着,以头枕部向后顶墙,收缩颈部肌肉。另一个方法是双手交叉放在后颈,双手往前使劲儿,头枕部往后使劲儿,每天100~200次。这样的预防颈椎病方法可谓既简便又安全。

颈部的正常活动范围

正常成年人颈部的最大活动范围是:前屈时,下颌可抵触胸壁;后仰时,面部接近水平;下颌与喉结基本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头部向左右侧时,耳朵可触到肩部;左右旋转时,下颌可接近肩部。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

多高的枕头才适宜?

多高的枕头才符合健康标准呢?对正常人而言,枕头的高度和每个人的胖瘦、肩的宽窄、脖子的长短都有关系。一般来说,单人枕头的长度以超过自己双肩宽度15cm为宜。对于习惯仰卧的人来说,枕头的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已的拳高(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为拳高标准)相等为宜,习惯侧卧的人以躺在枕头上后颈部恰与肩平为宜。

推拿按摩要慎重

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颈椎病人都可以治愈。切不可随便到按摩院推拿按摩,不正确的按摩方式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瘫痪。

第12篇

【关键词】颈椎病;辩证施护;健康教育;复发率

据调查,30岁以上人群颈椎病发病率达10%,40―45岁发病率25%,50―70岁发病率50%以上。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使本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该病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注重人、病、症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体的差异性,并根据不同的病情变化,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而健康教育又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治未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介于颈椎病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易复发的特点,我科应用辩证施护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对比性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11月间因颈椎病在我科住院的160例患者。纳入标准: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确诊为颈椎病,而且符合保守治疗适应症;同意参加本项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异常、血液学异常、活动性出血、肿瘤、结核等其他系统器官原发性疾病者;不愿意接受针灸、推拿、颈椎牵引、中药治疗者;文化程度为文盲者。符合条件者160例入选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2组病人病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治疗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按病区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如:入院宣教、住院期间的随机口头宣教、出院宣教。实验组则以辩证施护健康教育路径计划为基线,把患者及家属同时作为健康教育对象,以辩证施护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如下。

1.2.1收集资料通过四诊收集患者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等资料,进行整理、辨证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

1.2.2制定辩证施护健康教育路径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入院须知(包括介绍管床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床位、治疗时间及安全告知等);疾病知识(病因、诱因、症状、体征、常见并发症、相关检查、诊断、中、西医治疗等知识);告知各项护理操作、医保政策及其他注意事项等。情志护理做到诚信体贴,因人因病施护,反复多次以达到顺情解郁的效果;饮食护理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因人、因时、因地选食;休息宜睡卧于硬板床、且以低枕为宜以维持颈部的生理弯曲,头、颈部要随时注意保暖,不要长时间伏案工作如:长达10多小时的玩电脑、写材料、读书学习,睡卧于沙发上看电视等。坚持颈部功能锻炼〔3〕,①低头望腹、②仰头望月、③左顾右盼、④左右摇晃、⑤俯仰旋转。每天1―2次,也可颈部按摩、理疗、针刺、中药薰药、红外线照射等,伏案、玩电脑时每小时要起来做一次颈部功能锻炼以减轻颈部肌肉的疲劳,促进血液循环,也可适当佩戴家庭用的充气颈椎牵引器以保持颈部的正确姿势。同时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辩证施护。风寒湿型:病室宜阳光充足,保持偏暖、干燥以使阳气得助而阴寒自除。寒冷阴雨天慎外出,夏天勤带雨伞勿淋雨,勿久居湿地,注意防寒保暖,以免风寒湿邪袭体,积极治疗急、慢性咽喉炎,饮食应禁食生冷,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温经通络之食物,中药宜温热服,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气滞血瘀型:指导病人情志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切勿抑郁寡欢,有事多与他人沟通以得到别人的帮助,医护人员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随时掌握其心理变化,以顺情解郁,从而达到怡情悦志的目的。饮食宜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以保持二便通畅,中药温热服。痰湿阻络型:起居有律,免受风寒之邪,疼痛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并观察有无头疼、头昏及血压、脉搏的变化以防止发生意外,情志宜畅达,忌情绪激动、恼怒等,食宜清淡、忌生冷。肝肾不足型:病室宜凉爽通风,畅情志,忌忧思恼怒,加强营养,宜多食血肉有情之品以补益肝、肾如类、动物肝、肾、瘦肉等。气血亏虚型:加强营养,宜多食猪血、鱼虾、桂圆、以补益气血,加强体育运动以促进气血运行。出院指导:重点指导病人出院后应当严格按照医护人员指导的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饮食、起居、服药、功能锻炼、纠正不良姿势及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并互相留下联系电话以便随访咨询,每季度组织病人来院听专家讲课,同时对颈椎病的健康知识现场答疑等。然后将上述项目制成书面资料以方便操作和掌握。在病人出院后6个月、1年、2年分别进行电话随访〔5〕其复发率,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1.2.3实施由主管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计划对病人及家属分别进行口头宣教并发放书面的健康教育资料。护士长在病人入院后的第一天开始每天检查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情况,主要是抽问主管护士实施情况,以及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对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颈部功能锻炼的方法予以了重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1.3 评价方法对健康知识掌握效果评定:清楚,即病人完全能叙述;比较清楚:即大部分能叙述;不够清楚:即小部分能叙述;不清楚:即完全不能叙述。健康行为效果评价:完全掌握,即完全能按要求进行自我护理如合理膳食、正确按四时变化增减衣被、能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能按正确的卧姿、需长时间伏案工作时颈部保养,情绪调理的能力等;基本掌握;部分掌握;不能掌握。复发率评价:以患者出院后6个月发病例数除以样本数;1年复发率:以患者出院后1年发病例数除以样本数;2年复发率:以出院后2年发病例数除以样本数。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字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2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效果比较

表12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效果的比较 例

注:X2=40.64,P<0.01

2.22组健康行为评价效果比较。

表22组患者健康行为效果的比较例(%)

2.32组复发率比较 见表3。

表32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例(%)

注:X2=16.22,P<0.01

3 讨论

3.1现代医学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祖国医学重视饮食、起居、七情、六淫、模仿飞禽动作来防病治病。辩证施护健康教育路径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该路径既以书面的形式发放给病人,又有专人详细讲解,具体指导和检查健康教育计划的落实情况,内容详细、浅显易懂且易于掌握,具有可操作性。表1.2显示,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效果和健康教育行为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3.2实施辩证施护健康教育路径,运用中医同病异护,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中医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特色。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到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在家属的配合和参与下,患者更能主动执行护士教给的健康教育行为,从表2可见,在睡卧姿势、合理膳食、颈部功能锻炼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我科通过1年来的临床实践,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发挥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病人过去被动治疗的现象,更新了病人治疗和护理理念,从而使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的整体护理得到有机结合。

3.3辩证施护健康教育路径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降低了颈椎病患者的复发率。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患者的健康行为普遍较好,而对照组出院后大多不能坚持颈部功能锻炼,正确的饮食、起居等。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1年、2年颈椎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对颈椎病患者实施辩证施护健康教育路径,对改变患者有病才到医院治疗的思想理念,降低其复发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是行之有效地方法。

综上所述,辩证施护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激发患者及家属的求知热情,路径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方便操作,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按健康教育路径要求去做了,颈椎病的复发时间就会延长,复发的次数就会减少,患者才能轻松愉快的投入紧张、繁琐的工作和学习中去,病人得到了实惠,深受患者的好评。但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和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葛宝丰,青少汀,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62―465。

[2]邵盘,许意斌,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261―291。

[3]颜帮海,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术加功能锻炼的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