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学英语

幼儿园学英语

时间:2023-06-07 09:22:02

幼儿园学英语

第1篇

各年龄阶段的目标是总目标在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的具体分解和落实,表达的是某一特定的教育阶段所期望的成果。

一、小班

1.认知目标

(1)能区分英语和汉语。

(2)懂得要用自然的声音学习英语发音。

(3)知道要仔细倾听才能辨别英语的发音。

2.情感与态度目标

(1)乐意听教师和他人说简单的英语。

(2)乐意模仿教师说简单的英语。

(3)喜欢欣赏教师及中、大班的哥哥、姐姐表演英语歌曲、英语短剧等。

3.能力与技能目标

(1)能注意倾听教师的英语发音,能区别英语发音中的一些差别。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学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发音自然。

(3)能自然地演唱简单、短小的英语歌曲。

(4)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向教师、同伴问好,道别。

对于小班的教学,主要是引起幼儿对于英语的初步认知,形成其对英语区别于汉语的初步印象。教师可在活动室、楼道、卫生间、墙面、走廊等周围为幼儿创设直观、漂亮的、极富童趣的英语环境,如粘贴一些标有英语的图片,摆放一些标有英语的玩具和实物模型,让孩子能时刻受到这种直观地刺激,对英语产生兴趣。小班的英语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兴趣的培养,语言的建立就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中班

1.认知目标

(1)知道英语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

(2)知道要用自然的语气、语调学习英语发音。

(3)知道要仔细倾听才能辨别英语的发音及语气、语调的差别。

2.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倾听教师和他人说英语。

(2)喜欢跟教师学说英语、学唱英语歌曲。

(3)能专注地欣赏各种英语表演,愉快地参与一些英语游戏和简单的角色表演。

3.能力与技能目标

(1)能较专注地倾听教师和同伴的发音,能辨别一些发音和语调的差异。

(2)能大方地学说英语,发音较清晰、自然。

(3)能大方、自然地演唱英语歌曲,担任一些简单的角色参与表演。

(4)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运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式并理解其意义。

在小班教学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英文名字供其选择,并一起制作成卡片。继续让幼儿多熟悉一些日常常用的单词,如礼貌用语(Thank you.You are welcome.)、常规习语(如Sit down.Please.Stand up.Please.)。有关幼儿的身体(如eye,nose,ear,mouth,hair,hand,finger,arm,leg)、身高(如short,tall growing.)、性别(如 I’ m a boy/girl.)。有关幼儿的生日(如 cake,candle,I have a birthday.)、姓名(如My name is...)。有关幼儿的动作(如walk run,hop,fly,throw,kick,crawl,climb,swim,sing,dance,play,watch,listen to,turn on/off)。有关幼儿的情感(如happy,angry,sad;I’m happy.I like myself.)、愿望(I want a book...)。家庭成员的称谓(如father,mother)。家庭餐具的名称(如bowl,spoon )、家具的名称(如chair,table )、家用电器的名称(如radio,television,refrigerator,washing machine,telephone,computer)、居室房间的名称(如home,room,kitchen,bathroom,living room)。用形象夸张的动作,用孩子们熟悉的单词、短句引入新的内容,让孩子懂其意思,掌握其英文。

三、大班

1.认知目标

(1)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

(2)知道英语的不同语音、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3)知道英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及与自己将来学习、工作的关系。

2.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充满兴趣地倾听教师及同伴说英语,欣赏生活及媒体中自然、流利的口语和英语表演。

(2)积极、主动地学习,感知环境中可理解的英语信息材料。

(3)热情、积极地参与各种英语游戏、英语活动。

(4)积极尝试用英语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

3.能力与技能目标

(1)能认真、专注地倾听教师、同伴述说英语,对他人发音、语调中的细微差别作出判断。

(2)能认真地学习英语,发音清晰,语调自然。

(3)能大方、自然地演唱英语歌曲,能根据故事内容扮演一些不同角色,模仿角色语言及情感表现。

(4)能在游戏、日常生活、外出活动的不同场合尝试运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式与人打招呼、交流。

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往往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即后面的知识和认识要建立在前面的知识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了小班和中班的学习,幼儿已经对字母和单词有了一定的认识。大班的教学就要结合小、中班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上升式教育。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内容体系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英语儿歌、歌曲、歌谣活动是通过聆听和吟唱英语儿歌、歌曲、歌谣来学习英语的专门教学活动。英语儿歌、歌曲、歌谣是儿童英语教育的主要内容,听、唱英语儿歌、歌曲、歌谣的活动是开展儿童英语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儿童听、唱英语歌曲、歌谣的活动,使儿童在学习英语时运用音乐、运动和节奏,充分调动各感官积极参与活动,使儿童在其乐融融的吟唱表演活动中获得愉悦和满足,达到长时间记忆英语的目的。

第2篇

强调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强调初步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强调“在英语分为正规教学和非正规教学两种形式,正规教学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英语学习以集中学习为主,非正规教学是寓英语教学于一日活动之中,以随机教学、个别教学、自立学习为主使用中习得语言,而不是学习语言”。

注重教学活动过程中趣味学习、自立学习,使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水平。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一意的多种表达,让孩子口语交流时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就如,“再见”--by-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tomorrow。

另外,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凡是能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就尽可能地运用。幼儿在情景中学英语容易理解其义,便于记忆和积极使用。孩子又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情景教学成了我们惯用的手段。在集体的情景教学中我们通过歌曲法、游戏法,让孩子学的轻松、愉快。

此外,我们拓宽了原来集体教学中模拟的语言情景,丰富在现实情景中直接学习,力求教无痕迹。我们不拘泥于孩子的集体活动中集体教学,而在孩子来园的一日活动中,在他们的生活、游戏、运动时直接穿插。

孩子学习、运用会相互影响,会互相模仿,我们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这样,我们从单一集体教学形式向多样化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向个体需求的差异性转变,允许孩子接受、使用英语的差异性发展,好处在于集体学习中,领悟和接受力慢的孩子没有任何压力,教师的教学也能进行个别辅导。如:我们在孩子的早操音乐、体育锻炼中都用英语口令,让孩子在教师的肢体语言中直接了解其意,而后让能说的开口跟读、使用,由于每天重复,英语口令掌握早晚差异的存在不造成对某些孩子的消极影响。

区角活动中我们还结合单词的巩固与丰富开设英语角。在阅读图书活动中,不管是不是英语图书,都可结合画页上的内容,补充单词、短句的学习,对孩子的发音辅导也更有实效,因为反馈快。 双语教学同步发展。幼儿园注重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创设纯英语环境氛围。使常规教学英语化、英语教学游戏化,并利用情景教学,通过图片、实物、歌曲、故事、动画、儿歌、木偶表演、肢体语言等教学方式,帮助幼儿积累词汇,大大提高了本园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幼儿均能用简单的英语相应打招呼、问候等,进而提高了幼儿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各种形式的英语儿歌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实施。英语儿歌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为发展学前儿童的英语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展听说的能力。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幼儿处于一种宽松、自由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氛围中。情境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新的英语儿歌通过情境进行教学和操练,幼儿在情境中兴趣高、理解快、记得牢。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是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幼儿能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并学会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

首先是利用自然环境,创设游戏情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英语儿歌的活“教材”,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游鱼爬虫、高山流水、日出日落等美丽景色都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利用自然界中的素材来学习英语儿歌。例如,教授英语儿歌《buttefly》:“butterfly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goes up.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 fly goes down.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fly goes allround.”(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教师把幼儿带到花园里,让孩子们观察蝴蝶是如何飞舞和采花粉的,蝴蝶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向下飞,一会儿停在花蕊中。幼儿在学儿歌的过程中,边吟唱边在花丛中学蝴蝶飞舞状,他们且歌且舞,兴趣盎然。

其次是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模拟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学的内容。如儿歌《trafficlights》:“red,yellow and green,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 red means stop.greenmeansgo.yellow means wait,it shines in between.”(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前,先观察生活中红绿灯的变化规律,学习了儿歌以后,幼儿可以根据儿歌内容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以满足幼儿模仿的乐趣。

2.多通道活动法

多通道活动法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玩玩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儿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理解,让幼儿在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参与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讲、做的方法。所谓“听”是指教师用英语描述、启发、引导、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领会;所谓“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生动的客观对象,如实物、图片、情境表演、多媒体等让幼儿充分观察;所谓“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开口讲;所谓“做”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一定的想像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所学儿歌的感受性和熟练程度。如儿歌(iloveapple》:“appleround,applered,applejuicy,applesweet.appleapple,iloveyou.applesweetiliketoeat.”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提供给幼儿红红的大苹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尝一尝苹果的味道,画一画苹果的形状,最后大家把自己画的苹果挂到教师制作的大苹果树上去。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性活动中获得了英语学习的经验。

3.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response简称tpr)是由美国加里福尼亚圣何塞(san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asher创立,它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为的协调来教语言的教学方法。

第3篇

【关键词】广元市 农村幼儿园英语 教学现状

1、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农村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是否合适;探索如何让农村幼儿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探索农村幼儿学习英语日常口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建设。

2、调查结果

2.1 教学目标。

从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来看,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每所幼儿园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幼儿园侧重以培养幼儿英语学习兴趣为基本教学目标,有的幼儿园侧重幼儿对英语字母和单词的认读:有的幼儿园则追求幼儿英语单词及句子掌握的数量;呈现出一定的混乱情况,对目标的把握不太明确。第二,幼儿园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全面。75%的幼儿园忽略了帮助幼儿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仅将英语语言教学放在首位。

2.2 教学内容。各个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内容大多不一样,绝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都为单词,比较注重知识性,但通过观察,知识的传授支离破碎,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脱节,趣味性和实用性不足;有些幼儿园以听说为主,但在幼儿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却缺乏运用和交流,并且90%家长认为孩子在英语口语表达上能力不强;有些幼儿园选择了英语儿歌,虽然趣味性较强,但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其他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则使幼儿收益甚少。大部分幼儿园则很少教授英语戏剧和英语文化,教师在提高学生英语文化敏感度方面的意识较弱。

2.3 教学方法。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浸入式整合性课堂模式”应用于幼儿英语教学已经成为非常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践。但在调查中,采用了这种模式的却寥寥无几。

2.4 教学环境。访谈及观察结果表明,首先,教师对实物、图片、模型、录像、读物及生活场景等直观手段的布置不足,且布置的时间一般持续一个学期左右,甚至时间更长。其次,教师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有限,几乎不具备英语专业水平,环境创设的概念几乎没有,教材选取混乱,幼儿们缺乏一个地道自然的语音模仿环境;另外,舒尔兹的研究指出,家长的参与是幼儿更快地习得第二语言的关键,如果家长能流利地用第二语言交流,那么孩子更容易习得运用第二语言。但89%家长是农村的,文化层次较低,不可能对幼儿进行英语知识辅导,即便是一些少部分有能力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少能和幼儿一起用英语进行交流或游戏等。总之,家长的参与度几乎没有,教学软硬件都不足。

3、解决我市农村幼儿园英语教学问题的建议

3.1设立科学合理的整体性幼儿园英语教学目标。设立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英语教学目标有助于各个教学环节的开展和教学质量提高。根据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界中的全语言教育(whole language)理论,儿童的语言学习目标是一种整体性的学习目标,不仅应重视听说能力的发展,也要注意为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作一些准备。其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儿童对语言和文字的敏感性、提高其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对语言的兴趣、扩展其知识范围、增进其对于文化和周围世界的认识。因此,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目标包括,首先在情感层面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积极主动地学习;其次在认知层面训练幼儿的模仿能力,打好语音语感的基础。另外,在能力层面,注重听说训练,培养幼儿初步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积极引导幼儿大胆开口说英语。还要帮幼儿了解英语国家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幼儿感受多元文化的存在。

3.2 创建农村幼儿学习英语日常口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根据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幼儿园英语教育中要强调英语的渗透性,即结合幼儿日常生活选择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生活化和趣味性。另外,

教师可利用英语儿歌、游戏或课内外活动,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而不是具体知识的识记和应用,加强优秀异国文化对幼儿的熏陶。比如复活节来临时,师生共同制作复活节彩蛋,玩滚蛋游戏。寓教于乐,在各种相关游戏和手工活动中体验异国文化,有助于开阔幼儿视野。

3.3 提高家长参与度和农村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使家长充分了解他们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使他们明确如何进行配合教育,使其更加主动自信地参与进来;其次,幼儿英语教师应该具备掌控课堂的能力,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可以实现循序渐进的目的。

4、小结

广元市农村幼儿英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相信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下,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幼儿园英语教育会更加科学规范,我们的孩子会更加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Kenneth S. Goodman. 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 Heinemann, 1986.

[3]赵敏.幼儿园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淮北市五所幼儿园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8,(5).

第4篇

一、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方式

小班的幼儿,特别是刚入园的小朋友,情绪还不是很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师要选择那种能够迅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游戏,譬如:出示某件物品时,要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慢慢地、假装吃力地将物品“拖”出来。游戏的形式要简单明了,最好是“one by one”(一个接一个),老师蹲在小朋友前面,营造一种亲切温馨的氛围,给他们安全感,让宝宝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譬如:让小朋友逐个上来拍卡片,拍完后一一给他们鼓励和赞许,一个拥抱,一阵掌声,一次“GIVE ME FIVE”,都可以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为兴趣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过小班一年的集体生活,中班小朋友的集体感和纪律感得到很大提升,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活泼的游戏方式,譬如:

“大小声”游戏:根据卡片的高低来读。如果老师高高举起卡片,幼儿就大声读;老师将卡片变低位置,幼儿声音就随之变小。

“开火车”游戏:教师手持圆型方向盘,当火车头,玩开火车的游戏(可以伴有歌曲《The wheel on the bus》)。当火车开到任意幼儿面前停下时,表演所学单词的模拟动作,让幼儿来猜。或提问,请幼儿回答。幼儿回答正确可以上火车,火车再开往下一位小朋友面前,继续游戏。

“PASS THE MAGIC BAG”游戏:教师将幼儿所学习过的单词图卡放入magic bag中,听音乐玩游戏。当音乐响起时,幼儿从一边到另一边,一个接着一个的传递magic bag。当音乐一停,幼儿必须停下,这时手持magic bag的幼儿,在盒子中抽出一张图卡进行回答,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以表扬。

大班级幼儿则可以引入一些有竞争机制、且节奏感比较快的的游戏,充分调动他们的一切感官和兴趣,譬如:

“伦敦桥”游戏:请一位老师和幼儿手拉手高举当小桥,再请其他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从小桥下经过。当音乐停掉时,小桥落下,被套住的幼儿回答小桥提出的问题。之后继续游戏。

“UP AND DOWN”游戏:将幼儿图卡打乱顺序后发给每个幼儿一张,与幼儿一边说“Up and down. Up and down.”一边举起单词图卡做起立和坐下的动作。当老师发出“stop”的指令时,幼儿必须停下听命令,这时老师读出一个单词的名称,持有该单词的幼儿听到后要迅速站起来,并大声读出该单词,反应慢的幼儿刮鼻子。

二、培养兴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

1.视觉熏陶

研究表明,大脑中存储的形象与语言量不同,形象信息与语言信息的比例为1000:1。这说明,形象信息容易记忆,语言信息则不容易记忆,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图片、教具来辅助教学,帮助孩子认知记忆。例如:我在教学中制作了A-Z的字母卡片,每个字母都相应找到一个单词并编了儿歌,每张卡片上都是图文结合,当孩子看到卡片的时候,便能相应的认出卡片上的实物单词及儿歌。

2.听觉熏陶

语言是在不断的听、说、模仿、使用中提高的,特别是幼儿的外语学习,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学过的东西极易遗忘。在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从早晨入园到下午离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园内,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游戏、生活,使幼儿在教师反复说、反复使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自然而然的掌握。

3.文化熏陶

目前,我园除了常规的英语课程以外,还增加了1个下午的浸入式英语活动,让幼儿在充分感受英语氛围,增强英语口语交流机会的同时,感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文化存在。我们会在网上搜集一些外国的文化礼仪、生活习惯以及俚语小故事,并制作成PPT讲给小朋友听。每逢节日的时候,会给他们讲节日的由来、典故、童话故事以及学唱相关的歌曲,尽量让儿童在一种自然、逼真、轻松的英语环境中,从日常的行动交际末尾,经过重复的言语实际活动来学习一种全新的言语。

三、实现良好家园互动,让英语氛围更好的延伸

第5篇

关键词: 幼儿园英语教学模式 高效 幼儿教学水平

一、引言

“儿童英语热”是我国目前英语教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许多幼儿园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幼儿英语教学,努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认知环境,培养幼儿多元文化视野,在其兴趣和经验范围内积极开拓幼儿英语教学的路子。但是,有些幼儿园由于开设幼儿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不甚明确,加上师资、教材、教学方法、环境创设等一系列问题尚未得到圆满的解决,因此,英语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本文拟从语言教育学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幼儿英语教学的模式谈些看法。

二、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构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国内对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对幼儿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且都属于初步研究(冯克诚,1996)。对于幼儿英语教学模式,廖道胜(2002)认为分为浸入式和非浸入式两种,余珍有(1998)认为分为成人化和西方化两种,高敬则(2004)认为分为教学式和浸入式两种。不管从何种角度去分类幼儿教学模式,都要围绕幼儿的兴趣为中心,营造丰富多样的英语教学氛围这点出发。通过对以下三种较受欢迎的幼儿园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探索出如何有效地在幼儿园里展开英语教学。

三、我国目前幼儿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

1.TPR教学法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学法即完全肢体反应教学法(也叫全身反应教学法),它是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它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动的协调来教授语言的方法,也是一种右脑学习的策略。它通过教师发指令、学生以身体动作对教师发出的指令作出反应、在大量理解性听的输入基础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进而培养读写技能。对于刚入学的低龄儿童来说,他们爱动不爱静,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尤其对英语充满了好奇与神秘感,教师就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TPR教学法的优势,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又说又闹、又蹦又跳,既动手又动脑,动静结合,使他们在无意识中对英语产生极大的兴趣,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Sand up”“Sit down”“Open your book”“Come here”等常用语学生都能很快地接受。另外,低年级儿童好奇心强,爱模仿,精力旺盛,虽活泼但好动而淘气,独立性较差,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对直观性的东西容易接受,喜欢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与游戏。而TPR教学法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模仿教师直观动作的机会,让无形的语言与动作有机结合,学生能被吸引到活动中,积极性极高。

2.情景游戏教学法

“情景游戏教学法”就是在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中创设和日常生活相近的情景,以社会性、叙事性的英语口语为内容,以幼儿的社会经验为工具,以游戏为方式,来激活幼儿思维,使幼儿在与老师、同伴的相互交流中,通过自然反馈和调整的方式主动建构语言的一种开放式英语教学法。它强调幼儿为主体,发展幼儿用简单英语口语交流的能力。“情景游戏教学法”强调创设一种有利于激发幼儿积极性的和日常生活相近的情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最自然的教学方法是游戏,孩子的学习就是游戏。在教幼儿“花”(flower)、“花园”(garden)、“红色”(red)、“蓝色”(blue)、“黄色”(yellow)几个单词时,老师找一个花园,并设计“小动物找花”的游戏带幼儿去找各种颜色的花。进了花园,老师表情兴奋地指着花说:“Flower,flower;beautiful flower!”接着老师介绍花的颜色:red(红色),blue(蓝色),yellow(黄色)。然后老师说red(红色),幼儿就快跑到红花处,说blue(蓝色),幼儿快跑到蓝花处,说yellow(黄色),幼儿去找黄花,并用叙事性英语口语来和幼儿交谈花园中花、草、树的外形特征。这样的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的变化,以及英语的优美的语感。

3.浸入式教学法

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浸入式教学能将英语教学活动,渗透到幼儿的生活、学习、运动和游戏活动中,这对4―6岁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幼儿尤为适合。在幼儿园使用浸入式英语教学活动应正确处理母语(汉语)教学活动与英语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可在开展汉语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适当使用英语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即半浸入式英语教学活动)。

四、对我国目前幼儿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幼儿英语教学,都各有其可取之处,也从以上的三种幼儿教学模式里得出以下几点,任何成功的幼儿英语教学都离不开。

1.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首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幼儿学习英语也同样需要环境的刺激,在中国的国度里学习另外一门语言,如果没有环境是很难开展的。如,可在教室内的墙壁上贴上介绍有关英语字母的东西并与实物图片相对照,还可以在幼儿闲暇时为幼儿播放一些有关英语的歌曲或者儿歌,或者对话。让幼儿边玩边听,建立语感。或者让幼儿观看英语的表演节目。其次,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语言是在不断地听、说、模仿、使用中丰富提高的,特别是幼儿的外语学习,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被遗忘。在英语角张贴一些英语挂图,让幼儿一边看图,一边说,英语得到反复的练习。如在学习完“Four seasons”后,我准备了四季图片和相应的单词卡片,让学生课间自己用这些卡片和图片做问答游戏等;英语角的有趣和可操作,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场所,培养了幼儿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上述提到的情景英语教学模式突出了这点,在英语环境中培训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让学生习得生活英语。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幼儿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喜欢重复,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是这个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基于此,课堂的形式要多样,内容要生动形象,争取在幼儿注意力分散之前结束主课。例如:在学习一些形状名称时。我准备了许多形状卡片,用变魔术的形式让幼儿初步认识它们,然后使用形状卡片让学生做各种游戏、抢答比赛、唱歌、律动操等。就这样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多加入一些体态语,少一些汉语的翻译,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的过程中理解老师所说英语的意思,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气氛很活跃,容易被幼儿所喜欢,并且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为相对运动的物体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兴趣,尤其是幼儿。在TPR教学模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像传统教学那样老师讲,学生听。

3.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幼儿学习英语,必须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结合教师的引领,师生结合让语言学习更有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不仅爱学,而且要会学、主动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管采取何种英语教学模式,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因为幼儿期所学的英语是为其以后进行更系统的英语学习打基础的。教师英语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今后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他英语成绩的好坏。在上述三种常用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时刻鼓励学生。

五、结语

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单一教学的方式,教学方法机械,缺少灵活性,片面地强调英语单词的死记硬背,错误地将词汇量的大小作为衡量孩子英语水平高低的标准。这种方法使教师教着单调,孩子学着无趣,严重地影响到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无学习效果可言。现在,面对各种不同的英语教学法,教师该如何应对?结合种类英语教学方法,适合才是最好的。所以当今幼儿园中,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英语热,误导儿童,浇灭了幼儿学习英语的希望,应以学生为主体,激起幼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做到这点,幼儿的英语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半。

参考文献:

[1]廖道胜.论中国幼儿英语教育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2]余珍有.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在方法上的几种倾向.学前教育研究,1998,(5).

[3]高敬.两种英语教育模式下的幼儿英语prodrop参数建立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5-7.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初、高等教育的必修课,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英语教育从幼儿抓起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幼儿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进行幼儿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幼儿英语教学的目标、幼儿英语教学的内容、英语教学的实施、进行幼儿英语教学的意义、幼儿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进行初步探讨。

一、进行幼儿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进行幼儿英语教学不单单是社会的要求,更是时代的需要。

未来的世界,需要的人才是高科技的人才。由于经济、政治和生态三方面的原因,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这就要求教育并不只是面向世界而是要面向全球。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强世界性的合作,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学习和探讨。今天的幼儿,是未来世界的全部希望;那么今天的幼儿教育,就是为培养高科技人才而进行的基础性教育,当然也是我们提高人才素质质量的需要。"外语教学应从娃娃开始",对这一主题,教育界认识不一致,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幼儿期的娃娃其主要任务是掌握母语,根本没有能力学习母语以外的其它语言。到底幼儿有无学习外语的能力?幼儿学习外语是否干扰对母语的学习和掌握?幼儿英语教学可行与否?

我国某市对部分幼儿的家长和老师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89%的家长和70.5%的教师对幼儿学英语持肯定态度,92.7%的家长认为幼儿学英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们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WTO,英语学习也掀起新的高潮。很多父母也越来越重视幼儿英语教育,希望给孩子从小打下很好的英语基础。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走向世界、开展国际交流、竞争、合作的能力,其中能够流利地运用本国语言和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是不可缺少。再从当今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正走向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趋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吸收一定的西方文化,对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也是有利的和必要的。因此,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英语教学从幼儿抓起是大势所趋。

(二)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早期有能力学习并接受第二语言,幼儿英语教学是可行的。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此时期,如果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给予丰富适量的信息刺激,其语言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相反,如果错过语言萌发增长的关键期,再多量的刺激也难以达到充分发展的水平.汉语学习这样,英语学习也遵循这样的规律。根据有关言语神 经生理机制的 研究,有人认为4~10岁是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科学研究 已经证实,在年龄幼小时,左脑损伤引起的失语症,可靠右脑机能来补偿;年龄大些后,左脑损伤引起的失语症就无法补救。这说明儿童时期大脑机能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幼儿早期是有能力接受英语学习的,进行英语教学是可行的。日本著名幼儿教育专家也认为0--6岁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有形成两个以上言语中枢的可能性。若在最佳时期只接受母语的刺激,那么,母语中枢以外的言语中枢就逐渐退化。儿童进入学龄后,母语中枢已形成一整套固定的控制模式,这时再学习第二种语言,母语中枢就很难接受。因此,如果我们能抓住幼儿期对幼儿进行第二语言的教育,其潜力和发展是无限的。这为实施幼儿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认知心理学关于早期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幼儿本身学习外语的潜力是很大的

大多数幼儿在获得母语的过程中已经发展了一些基本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学习新的语言。同时,在学习新的语言的过程中,这些技能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如:语音辨别的能力,语音模仿的能力,猜测语义的能力,运用有限的语言来表达意思的能力,间接学习的能力,通过想象来学习的能了,说话和交流的能力。无论多么复杂的语言,无论文化背景如何,每个幼儿都能较容易、快速的掌握语言。相反,绝大多数成年人学习语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甚至几乎是很艰难的过程,而且有些人在学习了几十年以后仍不能流利的水平。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目标

从大的方面讲,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目标应在于:1.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语言学习的规律。2.萌发对英语发音和英语活动的兴趣,养成很好的语感,有参与英语活动以及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愿望。3.初步掌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最基本的英语表述,具有用最初级的英语进行日常口语交往的技能,培养宝宝的语言交际能力。4.通过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使大脑的潜能得到开发,特别是开发右脑的潜能。5.通过英语活动扩大视野,培养开放的心态,让宝宝接触到另一种文化,学会另一种思维方式,为最终产生对英汉两种文化的认同打下基础。6.塑造孩子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和积极的心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7.帮助家长树立孩子早期教育的意识和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一切有关教学的以及其它具有指导性的服务,做家长专业的教育顾问。8.挖掘孩子的潜力,发挥孩子的特长,弥补先天不足。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具体来说,幼儿园英语教学应着重于幼儿内部学习品质的形成上,比如幼儿对英语的兴趣,以及通过英语的学习而获得的思维与学习的方法等。而对于词汇量、听说、认读能力等一些学习的外部品质,则应作为次要目标,是为达到内在学习品质的养成而服务的。

目前有一些幼儿园在宣传与进行英语教学时非常强调幼儿的词汇量多少,听说、认读能力的高低,将这些学习的外部品质作为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第一目标,而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维训练等十分忽视;有的虽然提出了对于内部学习品质的培养,但仍是作为第一目标的附属,并没有十分重视。诚然,这样定位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目标可能会获得显著的短期成效,幼儿在表面上能听、会说英语了,家长十分满意,幼儿园也会得到很大的利益。但是幼儿真的会运用学到的英语吗?他们能举一反三地使用吗?他们喜欢用吗?他们有继续参与、主动学习的愿望吗?这些问题可真要画上大大的问号。

注重幼儿内部学习品质的养成可能会使幼儿园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从长远来讲,强烈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思维与学习方法将使幼儿在以后成长与发展中收益更多,也更符合素质教学的根本要求。

三、幼儿英语教学的内容

现在社会上关于幼儿英语教学的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有些教材生动形象,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只适合与一对一的学习,不适合幼儿园集体式学习的特点;有的英语教材适合于集体式学习,却有不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综合选用多种教材内容。

从日常生活入手,将幼儿所接触到的物品、人物及物质环境等划分为若干个学习主题,每个主题都有若干个最基本、最常见的词语和句子,然后从一些教材中选出相关的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看、听、说活动;而对于词句的扩散与加深则是让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主动进行。

这种综合选择内容的方式与单一选择一种教材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多种形式的内容如图书、动画、音乐、美工等使枯燥的语言学习更加具体生动,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从而能促使幼儿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与积极的学习热情;同时由于学到的词句是在生活中最常见和常用的,他们可以随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复习巩固、扩散和加深,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并可帮助幼儿适应英语的日常应用,从而逐步形成英语的听感和语感。

四、英语教学的实施

(一)、幼儿英语教学实施的环境创设

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正常的教育情况下,此阶段幼儿词汇量已发展到3000个左右。幼儿阶段的语言学习不容忽视。由于此时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完全凭借听、说来发展提高,这为幼儿学习第二种语言提供了可能。而幼儿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语言环境,幼儿学习语言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的。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之所以能很快掌握,是因为我们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而英语之所以不易被人们所掌握,与缺少英语的语言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利用多种渠道,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外语学习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要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毫无疑问,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开展幼儿英语教学,必须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这类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而且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能设计出一些生动、有趣,能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在施教时,应尽量使用标准的、纯正的、优美的、活泼、生动的语言。当好幼儿英语教师的关键是要花心思,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

2、学校要有意识的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英语环境

由于我国不具备自然的英语环境,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营造一个英语环境,这里指的英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交往环境。英语的物质环境创设,主要是指通过物品的摆放、墙壁装饰和一些辅助教,让幼儿在一个生动有联系性的环境中轻松自然的进行英语学习,英语的物质环境创设应是灵活的、多变的,应该与幼儿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而英语的人际交往环境则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以及相互对话时应尽量使用英语,通过这些活动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模仿、接触和熟悉英语的机会,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觉。

3、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学习英语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手段,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同样有着其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幼儿园毕竟处于一个有限的空间、时间内,而电教手段,能帮助我们克服时、空的限制,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信息刺激,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电教手段的优势在于有影可看,有声可听,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儿认识规律和思维水平。因此,在早晨入园或户外体育活动、室内自由活动时放一些欢快简单的儿童英语歌曲、对话,让幼儿边玩边听,不占用幼儿任何活动时间,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学习了语音语调,建立了语感。磁带中尽管有学过的,也有没学过的,但听的多了,脑子里有了深刻的印象,一旦学到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掌握起来相对容易多了。另外,可以利用电化手段进行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利用教学课件可把幼儿的兴趣吸引到现代尖端技术的辅助中,让幼儿在好奇中主动的接受。还有,可以利用电视录像选择适合幼儿的材料内容放给幼儿看,在画面与音乐、情景与对话的共同作用下,则提供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加之录像的可控性,可重复性,对幼儿反复学习、巩固有极大的帮助。

4、家庭要为幼儿学习英语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对孩子来说,从学龄期开始除了学校生活外,占比重最大的就是家庭生活了,对孩子学习英语来说,家庭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将英语的一些日常用语融入日常生活中,这样可以起到辅助幼儿英语教学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幼儿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英语更融入生活,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总之,通过实践的感知和理论的探究,幼儿园进行英语教学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创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能够在欢乐和兴趣中学习。我们的幼儿英语教学应朝这一方向前进!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组织形式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使所学内容前后衔接、连贯,新的知识从旧的知识中逐渐延伸出来。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所以幼儿英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这样既符合儿童"好玩"的年龄特点,满足儿童玩的愿望,又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有效的习得英语。

主要的游戏种类可以分为:音乐游戏(包括歌曲、歌谣)、反应性游戏(包括身体活动、日常指令性用语、26个英文字母的指认)、角色游戏(包括认读人物名称、对话练习)等三类。由于这三类游戏在游戏内容与游戏形式上相互依赖,相互转换,有时角色游戏的对话可以作为歌曲的歌词,歌曲可通过身体反应表现出来,角色游戏又可以包含反应动作。那么,具体可以采用哪些游戏手段呢?

首先可结合儿歌游戏来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教授生动有趣的英文儿歌,这样不仅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幼儿轻轻松松的就掌握了单词;其次还可以结合音乐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练习英语的发音,特别是练习词与词之间的连续和多音词的折读,而且可以使幼儿获得音乐美的感受,体验音乐的节奏美;再次,可以用体育游戏来组织英语教学活动,这样不仅使英语学习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施,同时也有助于幼儿掌握一些动作性较强的英语动词。以上讲的是一些比较常用的组织形式,除此之外还可以故事、谜语、日常生活等为基础来实施英语教学。

(三)幼儿园英语的活动评价

在评价幼儿英语学习成功与否时,我们不仅仅要看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英语表达、词汇掌握能力,更要看幼儿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否已经产生,是否愿意认真听老师和同伴讲英语并在老师或同伴面前说英语,是否会主动唱英语歌曲,念英语儿歌、玩英语游戏。总之,我们要以幼儿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作为评价英语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

五、进行幼儿英语教学的意义

幼儿英语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幼儿的语言、认知发展,无疑起到促进作用。在幼儿英语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积极愉快地学习口语,形成初步的语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幼儿进入小学、初中认读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英语的学习中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另外,幼儿英语的学习不单纯是语言知识的获得,作为启蒙教育,他还有利于幼儿各种基本能力和良好个性、习惯的培养,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在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的同时,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幼儿英语教学不但可以,而且还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六、幼儿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一)、教师输入的英语语言信息量过少。

教师没有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模仿的过程。幼儿如果没有足够的听觉刺激,就不能达到“说”的结果。教师输入的语言信息不多的话,幼儿能输出的语言就更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扩充原则,即围绕学习的重点内容,根据幼儿的水平,进行相关词和句型的适当扩展。

(二)、严重忽视语言环境与英语学习的一致性。

由于过于侧重英语的知识性,忽视英语作为语言的交际功能;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有限,除了教材中的英语和少数几句教学用语之外,其它的都不能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幼儿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进行各种各样交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弱化“英语课”的概念,强化幼儿学习英语的无意识性;重视英语学习过程的情景迁移。

第7篇

1、纯正的口语一般在幼儿时期形成,在幼儿园时期学习英语有助于让儿童养成标准的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理解能力;

2、英语这一科目在中小学及高中、甚至大学里都是必考的重要科目,将来工作中也会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因而让儿童在幼儿时期学好英语不仅可以有助于未来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基础,也可以使儿童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3、在幼儿园学习英语能够提早锻炼儿童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接触一门新的学科能够让儿童在不断探索中获得进步,也能够在与人沟通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因为是之前面试小新星准备片断教学的内容。虽然面试没用到。但是由于曾向羽姐姐学校老师请教过。再加上剑桥新书发布会时所听取得一些别的优秀教师的一些经验。所以我对于这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有头绪的。

我真的发现一个老师要进步的快。实践加上与别人交流,特别是一些有经验的交流。进步得幅度远比纸上谈兵来的大。

第一上课我个人的感受首先是觉得喉咙有点累。对于幼儿的掌控虽然还不够,但是对于我第一次上,且她们班人本来就多,平时的常规也不是太好已经算是还可以的。中间竞赛游戏过程中自己对于下一步该做些什么还不是非常的顺,中途还会自己呆那想下一步该怎样。此外,原设定的目标未达到。本来准备教授的句型未教。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们接受力不强底子不够扎实二是由于自己的在课程程序设计上的问题。

周四的第二次试教最大的个人感受是上课上着上着自己觉得乏味,内容的安排上又些混乱。

后进行反思发现乏味的原因是我过多的进行个别的操练。所以我读的比幼儿还多很多过多重复的东西让听课的老师也觉得无聊。但是对于这点我个人觉得个别操练是对于每个小朋友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上会很又帮助,同时又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我读的多,那么有利于他们对于语音的掌握.但这样的形式不利于在公开课上.

周五我主要是听了其他根我一起来实习的几位同学的课和谢老师(荷花幼儿园在职教师)的点评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天.主要总结归纳在英语活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 在教学过程要注意中英文对照或者是将实物与单词的对照来教授.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单词或句子的含义.

2. 创造情景进行教学有利于吸引幼儿注意力.情景要串起来,要和逻辑。例如在教授新单词时可以由前一个单词通过故事讲述或者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入到下一个单词教授。由前面的引后面的,又由后面的来复习前面的,融会贯通。

3. 在教授过程中要注重个别发音(单词中个别音标的发音)要及时纠正,但是不要否定幼儿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 在跟个别幼儿进行交流时还是要注意全体,例如在个别幼儿在回答你的提问时可以要求大家作小老师看看他说对了没,这样不会让其他幼儿觉得没事可做而注意力分散.

5. 要让幼儿大声的开口说英语但是不能喊叫。

6. 要英语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幼儿的道德品质以

及常规上的教育,例如我在跟幼儿进行拍卡片读单词的游戏中,幼儿使劲的拍打卡片。此时教师应该做出适当的引导。

7. 在教学中应该尽量的去运用自身的和与幼儿生活相接近的事物来做教具。这样即便利又有利于将英语教学融入于日常生活中去。

8. 开始上课前应该先让幼儿休息,把心静下来。然后有激情的进行greeting,greeting要让每一个幼儿的注意力都到课堂上来,才开始进入到下一步。这时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步骤之一。

9. 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也要弄清楚其他方面的知识,不要误导幼儿,例如在教授t-shirt时就要让幼儿清楚t恤和衬衫是不同的。对于这些知识无需详细讲解,可带过。但不可误导。、

10. 教学语言要扣主题,简洁明了,要引导幼儿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有层次。此外语言还需儿童化。

11. 学会用语气表情和眼神来控制幼儿的课堂纪律。对自己要有自信。

12. 少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这会让听课的觉得老师啰嗦,对一些在课堂上无法直接回答或者不知道怎么回答幼儿的问题可采取迂回的方式答复。例如可叫幼儿自己去探索答案。

第9篇

关键词:戏剧化教学法 理论基础 教学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认为:“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对促进儿童发展是十分有益的。”1但是许多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对幼儿英语低龄化问题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幼儿园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争议的焦点也转移到幼儿英语学习的有效性的问题上。针对目前幼儿英语教育质量良莠不齐,还存在许多机械无效甚至对幼儿英语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的教育现状,如何提高幼儿英语教育的有效性,本文认为“戏剧化教学法”这种广泛运用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法,可以引入到幼儿园大班,对促进幼儿英语教学有显著作用。

“戏剧化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戏剧化教学法是将戏剧表演运用到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主要形式包括“角色表演”、“社会情景剧”、和“过程戏剧”等小话剧和话剧2。而戏剧理念应用于外语教学,就是用戏剧的种种不同形式带领学生学习外语。另外,外语教学中的戏剧化教学不同于母语教学中的戏剧文学教学,从教学目的上讲,戏剧化教学法不以文学审美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培养语言技能为目的。幼儿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提供剧情或与学生共同商量决定题材。这种“从做中学”的学习方式,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3。

一、 心理学依据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通过对人和人物传记的研究,把人类行为的动力从理论上加以系统整理,提出了需求层次说,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有受到他人认可和赞赏的愿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会增加自信,从而转为激励成功的动机。“戏剧化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大胆展现自己,从而获得彼此的认可,增强舞台展现力和自信心,越加激发其学习英语的信心,产生学习动机4。

2.积极的心理倾向性

组织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英语教育中,了解幼儿对怎样的英语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性。所谓心理倾向性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态度追求,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在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中,幼儿对生活化、情景性的英语教育活动内容参与积极性高,维持注意时间也长,而对没有情境性的英语词汇的听说活动则维持注意的时间短。戏剧教学法注重营造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提供明确的主题,虚拟的角色,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帮助幼儿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练习词汇句型。在这个情境中,儿童潜心于角色扮演,自发中增强了团队的分工合作精神,训练了沟通技巧。另外,在表演中有时需要服装、道具、舞台音效的辅助,经过长期的熏陶,幼儿的音乐和视觉艺术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但提高了实际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3.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理论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坎德林等人吸收了功能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开始把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20世纪80年代初,交际教学法被引入到中国,并逐步在外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理查德·A·维萨认为,戏剧表演过程就是交际过程,每一句话都是一种交际。戏剧化教学法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模拟的社交场景和需要完成的交际任务,幼儿通过双方或多方合作,不但以语言的形式交流思想,而且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表情达意。

二、戏剧化教学活动实践

以下是笔者在幼儿园大班的一次英语戏剧化教学活动,主题是“白雪公主起床了!”,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学习一些床上用品的名称,如:sheet(床单)、pillow(枕头)、blanket(毯子)、clock(闹表);操练短语“wake up”(起床了)和起床后的招呼用语。

2.1 活动过程

首先,利用游戏让幼儿熟悉新单词。幼儿之前学过用What is this? (这是什么?)提问,教师“以旧带新”,拿出需要掌握的床上用品,问What is this? 然后利用“Low and high voice”,“touch and say”,“passing down”等游戏熟悉巩固这些单词。其次,分配角色为戏剧做准备,再次巩固学过的新单词。将这些床上用品拟人化,有的幼儿扮演pillow,有的扮演sheet,blanket等等。教师选出一名幼儿做白雪公主Snow White,带领幼儿进入短剧情境。最后,戏剧表演环节,此环节一面巩固学过的单词,一面在情境中让幼儿掌握短语“wake up”和起床后招呼用语等。

第10篇

关键词 TPR教学模式 幼儿园英语教学 可行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1 TPR教学模式简介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方法。此种方法重在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互动,其核心主张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建立在言语行动协调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阿歇尔通过自己对人类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语言学习遵守言语动作一致的规律。开始都强调对语言的理解,注重根据言语做出动作,这与传统教学方法开始就强调语言说的技能的做法不同。TPR教学模式最典型的特征是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教学过程包括四个步骤:教师用祈使句的语言形式发出指令并示范动作;教师边发指令边做动作,并要求儿童跟着做;反复熟悉后,教师只发指令儿童跟做动作;儿童边发指令边做动作。

2 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状况

幼儿园英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开展的一种正式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英语语言教学活动。总结以往对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可以发现幼儿园英语教学主要呈现出实践操作性强及趣味性的特点。在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导创设一日活动情景,调动所有幼儿的参与,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的英语学习。因为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3-6岁的幼儿,此阶段的幼儿其思维发展水平还处在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实际教学中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或教具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长久以来,幼儿英语教育始终未被纳入到幼儿园课程体系中,未受到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的基本现状总的来看就是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没有统一的教材,换句话说,整个幼儿园英语教学处于一种欠规范的状态。所以加强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3 TPR教学模式在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运用

3.1 TPR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条件

因为幼儿园学前儿童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适时的对其进行英语教育对培养幼儿的英语兴趣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幼儿阶段儿童的最大特点是活泼好动,而TPR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通过身体反应和语言的协调进行教学,这符合幼儿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但是,要使TPR教学模式在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中取得积极效果,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TPR教学模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强调寓教于乐。所以幼儿园英语教学要积极为幼儿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全英语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从视听各个感官角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其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掌握英语。

(2)教学实践中幼儿和教师的角色定位。TPR教学法不像其它学科教学一样有相应的课程教材,因为对幼儿来说,教师的声音和动作就是教材。教师通过制作词卡图片或借助英语歌曲等来辅助教学,教师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顺序,指导并控制幼儿的语言学习,起着主导作用。相对而言,幼儿主要是倾听者和表演者,只需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师发出的指令作出准确的身体反应即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没有直接影响。

(3)对幼儿教师的要求。TPR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班级教学活动,因而对幼儿教师也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首先,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儿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以保证幼儿英语学习的质量。其次,幼儿教师必须具有无限的耐心和爱心。TPR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幼儿的错误持宽容的态度,必须以极大的耐心,长期反复的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语言刺激,引导幼儿正确学习。

3.2 幼儿园TPR教学活动示例

结合TPR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可行性条件,可在幼儿园英语教学中进行如下教学活动,以此对TPR教学模式做具体说明。

活动名称:buying a toy in the toyshop ?

活动目的:(1)理解并学会句型“buying a toy in the toyshop”。(2)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指令,明确示范动作。主要包括五个动作性指令:go to the shop; look for a toy; take the toy to the shopkeeper; give money to the shopkeeper; take the toy and leave the shop。(2)布置活动场景,准备道具(把教室布置成玩具商店的样子,摆设各种各样的玩具,设置收银台,在教室门口贴上shop的标志)。

活动实施:(1)教师扮演顾客到商店买玩具。进入教室时,伴随说第一个句子“go to the shop”,走到玩具架前作出找玩具的样子,伴随说第二个句子“look for a toy”,把选好的玩具拿到收银台处,伴随说第三个句子“take the toy to the shopkeeper”,做出把钱递给店主的样子,伴随说第四个句子“give money to the shopkeeper”,拿起玩具离开教室,伴随说最后一个句子“take the toy and leave the shop”。(2)第一遍教学之后,教师再进行第二遍教学并要求幼儿跟着做,如此反复几次。(3)教师只说指令不做动作,而是让幼儿根据指令作出相应的动作。(4)待幼儿对教学内容熟悉之后,教师转换角色成为观察者(不说也不做),观察幼儿边说边做。(5)教师重新参与到活动中和幼儿一起,由幼儿说指令,教师和其他幼儿做动作,巩固教学内容。

活动总结:(1)幼儿掌握句型“buying a toy in the toyshop”,可以进行扩充练习。(2)整个活动过程,所有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了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组织幼儿到实际生活情境中体验、练习所学内容。

4 结语

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适宜的英语教学,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TPR教学模式经实践证明是一种科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积极的效果。但其并非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敬.幼儿英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11篇

【关键词】输入假设输出假设幼儿英语习得

l.语言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的主要观点

1.1Krashen的输入假说。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是当今极具影响力的语言习得理论之一。其中输入假说对英语课堂教学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Krashen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如果习得者现有水平为“i”,能促进他习得就是“i+1”的输入。根据Krashen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它又有足够的量时侯,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按照输入假说,说话的流利程度是随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达到的。

1.2 Swain的输出假说。Swain提出的“输出假说”认为:可理解性输出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语言输入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充分地习得语言,仅仅依靠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还要迫使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练习,可理解性输出在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输出活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语法结构和词汇、语用使用的得体性,帮助语言运用成为一种自动化,从而有效地促进二语习得。

2.两种假说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输入假说认为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根据这一理论依据,原有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结构必然加以改革,在语言环节上要加大输入量,并保证信息和材料的合理选择。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输出在外语学习中也有显著的作用,因为它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使用的流利程度,还可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在语言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对英语的语感。不论输入还是输出,必须要保证学习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

2.1“输入假设”对幼儿园外语教学的启示。在外语教学中,根据Krashen的 “输入假设”,教师要重视理想输入应具备的条件。

2.1.1幼儿的认知水平。语言输入应以幼儿现有水平为出发点,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输入,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

2.1.2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幼儿获得学习信息的基础。因为只有可理解的输入,才能变成语言吸收,才能促进外语学习。同时,只有可理解的输入,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否则就会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为了使输入易于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握语言输入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注意发音清楚,语速正常,多用简单句。这样幼儿就能够成功地用有意义的语言进行交流。

2.1.3. 输入应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可以推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幼儿学习兴趣的形成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材料的趣味性也很重要。在给幼儿好的语言输入时应当把幼儿的社会需要考虑进去,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等多渠道地组织音、图、文、像并茂的目的语输入模式。

2.2 “输出假设”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我们学习外语的真正目的就是恰如其分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哑巴”现象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外语教学普遍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因此,外语教师应该改变这一观念,创设各种机会让幼儿输出语言,并调动其积极性。在教学中,语言输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活动:

2.2.1说童谣。歌谣及儿歌,音韵自然和谐、形象具体可感,简单易学,小朋友们很容易由歌曲童谣的引导进入英文的世界。只要常常练习,当他们能琅琅上口时,就会觉得很有自信和成就感。

2.2.2 看原版。观看英语原版动画片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精美的画面及巧妙设计的故事情节来推动和激发幼儿自主理解的热情,幼儿在创设的英语情景中逐渐学会适宜地运用所习得的语言。

2.2.3去模仿。幼儿从早晨入园到下午离园期间,可以不断接受教师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的刺激,模仿教师的一日生活用语。例如:洗手时说wash your hands,吃饭时知道rice,steamed bread,收拾玩具put away the toys等等,在良好的生活氛围中感知和体验。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就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输出。

3.结论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仅有可理解性输入还不足以产生外语习得,语言输入只有在语言环境中和交流机会相结合时,语言习得才能真正有效。在强调大量输入的同时也要强调输出,进行实践。若没有足够的输出条件,即使幼儿输入的信息已经达到足够的量,语言也将永远停留在知道阶段。语言的大量输入和有效输出间的平衡也体现了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言输入的机会和途径,同时引导、协助幼儿完成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ephen D.Principles ﹠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ge Acquisition [M]

[2]Swain, M. Three Function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G. Cook﹠B.Seidlhofer,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C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园英语教师 准入条件 幼儿园英语教师素质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83-01

幼儿园英语教师准入条件是衡量幼儿园英语教师文化水平和素质的一把尺子,是评价幼儿园英语教师的重要依据。而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的英语学习和发展,而且影响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幼教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对幼儿教师已制定了明确专业标准和准入条件,而对幼儿园英语教师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依据。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普遍素质不高,无论是学历水平、专业知识结构还是英语教学能力等都有待提高,且各地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人们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评价也众说纷纭,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评价模式和参考标准,这势必会影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培养和整个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培养出高素质幼儿英语教师,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制定出幼儿园英语教师准入条件已势在必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参考《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笔者认为幼儿园英语教师除了具备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外,还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一、达到一定的学历水平和基本资历要求。

学历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达到的一定的水准,基本资历是从事某种行业所需要的基本资格和资质。而从事幼儿园英语教学首先要在学历和基本资历上必须达到一个基本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幼儿园英语教师无论在学前教育专业还是英语专业方面都应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水平,才能真正满足目前幼儿英语的教学。具备幼儿教师资格和幼儿英语教师资格,除了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成绩合格和教育实习外,幼儿园英语教师还必须要通过英语语音、听力、口语考试和英语课堂教学能力测试,在幼儿园进行英语教实习不少于半年,而且实习成绩合格方可。

二、拥有全面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幼儿园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比较全面而合理的,它不是简单地将普通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普通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的相加,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将英语教学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情绪情感、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不同的英语教学任务。譬如:为了避免与汉语拼音混淆,一般幼儿英语教学中尽量少教英文字母和音标,幼儿阶段实施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学习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来培养幼儿的正确发音和语感,为幼儿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避免幼儿英语教学“小教化”和“成教化”,幼儿园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幼儿认知理论、语言习得规律、幼儿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幼儿英语教学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全面而合理的专业知识,才懂得如何进行幼儿英语教学。

三、掌握系统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作为幼儿园英语教师掌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听、说、读、写能力等。其中语音、语调、词汇和听、说能力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语音、语调直接影响幼儿的发音,甚至对幼儿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幼儿园英语教师应该发音准确、清晰、纯正,语调优美得当。而词汇是否丰富,听、说能力是否较强,英语口语是否流利也会影响到幼儿英语教学。因此,幼儿园英语教师毕业前必须要通过英语语音测试和口语过关考试,口语过关考试要求达公共英语口语三级以上。并能够很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讲故事和组织课堂教学等。

四、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

英语是幼儿的第二语言,它的习得必须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所教的语言脱离了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英语学习会成为“空中楼阁”。如果幼儿从母语的角度去学习和思考,那英语学习会变得匪夷所思,譬如:英语中见面为什么要说 “Hello!”而不说“Where are you going?”。因此,幼儿园英语教师应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并在教学时适当让幼儿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礼仪、习俗等。此外,作为幼儿园英语教师,还应该了解与英语相关的学科知识,如英语国家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科学、艺术等。如果幼儿园英语教师连乔治・华盛顿是谁,London在哪儿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教幼儿英语呢?

五、具备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英语教师能根据幼儿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和幼儿自身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英语教学活动,教育活动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情境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英语教学,并在英语教学中能够把音乐、舞蹈、简笔画、手工制作、游戏、讲故事等其他专业技能灵活贯通其中,使幼儿英语教学和幼儿其它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自然而充满趣味的环境中习得英语。此外,幼儿园英语教师还应该会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为幼儿英语学习提供合适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并能正确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英语等。

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及教研科研能力。

为不断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师的素质和促进幼儿园英语教师的终身学习及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潜质和教研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潜质可以从心理素质、职业理解与情感、专业情感与态度、学习心态、发展自我知识、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予以全面考察。幼儿园英语教师要虚心学习、认真思考和钻研英语和幼儿英语教学,并能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在进行幼儿英语教学的同时,能不断总结、反思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

此外,幼儿园英语教师还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更新自己的思维,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园英语教师队伍的成长和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晋华. 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化特征[J]. 当代教育论坛,2012.

[2]梁志. 学前教育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国家教育部颁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