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

时间:2023-06-07 09:12:18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1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要使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水平不断增长,各项事业持续发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就成为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多年来,学校尝试把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作为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抓紧抓好,使广大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能力及综合素质上有所提高。

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优势与不足

高校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要把不同的学生塑造成为高级专门人才,从教学角度来说,它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也需要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青年教师从学者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

学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多,分布在全校13个学院,担任着不同的教学、科研任务。从总体上看,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青年教师一般具有博士学历,经过多年系统的专业学习,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科研工作经历,具备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二是外语能力较强,教育观念新颖,拥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发展潜质。但是青年教师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主要是欠缺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在采取多种途径培养青年教师的基础上,于1996年起,由校工会、教务处、人事处每两年联合举办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通过比赛,锻炼和检验青年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目的和意义

1.搭建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

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到目前已举办了8届。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比赛,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看到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不足的问题所在,进而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拾遗补缺,努力达到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为进一步成长为优秀教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营造关注重视教学的氛围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分为培训和比赛两个阶段,比赛又分为系级普赛、院级预赛、校级决赛三个层次。由于校院两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有关职能部门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使比赛达到了上下齐动、全员参与的效果,在学校中营造了重视教学、钻研教学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3.形成教育教学发展的环境

通过比赛,检验了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发现了教学典范,提炼出了比较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发现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缺项和弱项,以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研究与经费投入,改善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

4.拓宽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通过集体培训、个体培训、比赛、观摩、个人总结等,使得青年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理论和基本技能上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促进了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技能的提高。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达到了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过程与效果

为搞好教学基本功比赛,切实发挥比赛作用,学校高度重视,从制定政策、设计方案,到组织实施、总结研讨,全面保障比赛系列活动有序开展。

1.制定政策,加强领导

为使比赛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制定颁布了《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实施办法》,对比赛的内容、组织、形式、程序、奖励等作出明确规定。每次比赛都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比赛领导小组,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组织委员会和以长江学者与教学名师为主体的评审委员会,设计比赛方案和比赛流程,同时学校设专项经费用于比赛和奖励,形成了一种领导重视、部门运作、教师参与的比赛体系和运作模式。

2.搞好培训,重在提高

注重抓好赛前培训和赛后总结研讨两个环节,在青年教师培训上下功夫。聘请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专家举办如何写教案、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艺术、教师教姿与着装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各个学院也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确确实实学到“真经”。

3.精心组织,搞好比赛

每次比赛前,学校工会、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等有关部门协商比赛事宜,制定比赛组织工作流程,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分工,使比赛各项筹备和组织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4.效果良好,影响深远

通过8届比赛的举办,教学基本功比赛已成为学校一项有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品牌活动。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被推荐到北京市参加比赛的青年教师有3人获得一等奖、6人获得二等奖。由于教学成绩优秀,很多青年教师被提升为副教授或教授,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骨干,深受学生的欢迎。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创新与发展

经过8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学校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比赛工作制度和组织工作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组织工作经验。但随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青年教师人员组成的变化、大学生需求的多元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也要随着变化的形势而进行创新,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1.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营造青年教师成长的优越环境

学校已出台了《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实施办法》,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工作本身进行了规范和规定,对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教师的奖励、鼓励政策、措施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同时加强宣传,使青年教师感受到动力、激励和魅力,自觉地投入教学、钻研教学,做合格的好教师。

2.整合资源、综合管理,建立青年教师培养的综合体系和长效机制

协同学校人事、教学管理部门建立起青年教师培养的综合体系,如把青年教师入校教育、师德教育、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名师指导、教学示范、经验交流等环节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贯穿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使上述措施制度化、常态化,从而形成一种培养青年教师的长效机制。

3.创新比赛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比赛的后效应

面对新形势,面对不断变化的青年教师群体,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内容、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才能使比赛融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于一体,使比赛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更有针对性,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实际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家茂、李爱国.注重教师教学发展 提高大学教学品质[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2

青春张扬的个性需要展示的舞台,胸中远大的志向需要坚强的自信,慷慨豪迈的情怀需要蓬勃的力量。为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青年教师形象,学校结合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决定从现在开始到2009年5月份举行教师基本功大赛,大赛分演讲、粉笔字、解题、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等五项,演讲是其中的一项。

二、参赛对象

工作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即2004年8月及以后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

三、比赛形式

1、本次采用限时即兴演讲,比赛分文科、理科两组同时进行。

2、比赛前先抽签决定上场顺序。

3、即兴演讲时间为3分钟,第一位选手开始演讲,第二位选手抽取题目,同时准备3分钟。

4、比赛采用10分制。

四、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单独设奖,分文、理科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 名。比赛成绩并作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一部分,计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总分。

五、比赛时间

本周三下午3:30开始。本周二下午请到教研处抽签决定上场顺序。

六、比赛地点

文科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理科在二楼会议室。

七、主持人

文科:满春燕;理科:殷孝锋。

八、评委

文科:孙成勋、韦祥洪、吴红霞、毕晓敏、殷 涛。

理科:陈定华、吴建平、葛志锦、王蕴芳、陈宝祥。

九、评分细则

采用10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

形象风度

(2分)

衣着整洁

仪表大方

举止得体语言表达

(3分)

普通话标准

表达流畅

激-情昂扬思想内容

(4分)

紧扣主题

富有号召力富有教育意义综合印象

(1分)

基本功扎实

发挥出色

振奋人心

十、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抽签,计分。

文科:李万龙、潘自力;理科:房宏、蒋臧恬子。

教研处

2008年12月8日

一、活动目的

青春张扬的个性需要展示的舞台,胸中远大的志向需要坚强的自信,慷慨豪迈的情怀需要蓬勃的力量。为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青年教师形象,学校结合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决定从现在开始到2009年5月份举行教师基本功大赛,大赛分演讲、粉笔字、解题、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等五项,演讲是其中的一项。

二、参赛对象

工作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即2004年8月及以后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

三、比赛形式

1、本次采用限时即兴演讲,比赛分文科、理科两组同时进行。

2、比赛前先抽签决定上场顺序。

3、即兴演讲时间为3分钟,第一位选手开始演讲,第二位选手抽取题目,同时准备3分钟。

4、比赛采用10分制。

四、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单独设奖,分文、理科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 名。比赛成绩并作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一部分,计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总分。

五、比赛时间

本周三下午3:30开始。本周二下午请到教研处抽签决定上场顺序。

六、比赛地点

文科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理科在二楼会议室。

七、主持人

文科:满春燕;理科:殷孝锋。

八、评委

文科:孙成勋、韦祥洪、吴红霞、毕晓敏、殷 涛。

理科:陈定华、吴建平、葛志锦、王蕴芳、陈宝祥。

九、评分细则

采用10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

形象风度

(2分)

衣着整洁

仪表大方

举止得体语言表达

(3分)

普通话标准

表达流畅

激-情昂扬思想内容

(4分)

紧扣主题

富有号召力富有教育意义综合印象

(1分)

基本功扎实

发挥出色

振奋人心

十、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抽签,计分。

文科:李万龙、潘自力;理科:房宏、蒋臧恬子。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3

(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摘 要】本文根据自身教学体会和先后参加辽宁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沈阳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经历,介绍了比赛的相关情况,从如何选择与确定比赛的授课内容,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和课件制作,如何进行赛前准备训练等多个方面谈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对参赛选手在比赛前后各方面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做了详实地介绍,对自己参赛的经验作了深刻的总结。

关键词 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高等教育;比赛;体会

作者简介:牟林,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党支部书记,讲师,东北大学博士在读,沈阳农业大学青年五四奖章标兵,沈阳市教学楷模,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校连年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生源的质量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加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说,高校教师肩负着“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的重任,青年教师更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和未来。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速学校内涵建设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培养中青年教师严谨笃学,爱岗敬业精神,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广泛被采用的如“老带新”制度,或者教学督导员听课并跟踪做出意见反馈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强制听课制度等等。但应该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对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要改进与提高其教学水平还需要探索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新举措。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种能让青年教师广泛参与、对青年教师整体产生影响、全面展示和检阅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交流形式应运而生。

近些年,全国各个高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开展了许多和教学相关的比赛。沈阳市总工会已经连续多年举办了教学基本功大赛。外语、政治、理工、计算机四门公共课循环作为比赛的课程。笔者有幸代表学校先后参加了辽宁省、沈阳市教科文卫工会分别在2012年、2013年举办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和《沈阳市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两届比赛(以下简称“青教赛”),并先后取得了辽宁省教学能手和沈阳市教学楷模的光荣称号。应该说,每位参赛的选手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层层筛选,成为了每个学校的优秀教师代表,能站在讲台上和兄弟院校教师同台切磋已经实属不易,如果能取得好的成绩更是荣耀之事。在这两届比赛的过程中,经过精心准备,反复训练,听取多位老教授、专家的指导意见并进行现场比赛实践,个人觉得在教学水平和能力上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就参加比赛的心得体会做一个总结。

1 对比赛规则和评委的人员构成情况要做到充分了解

1.1 比赛流程

各高校从事理科教学工作,年纪在40岁下的青年教师自愿报名先参加各自学校的初赛,优胜者代表学校到市里参加复赛。如果再胜出,到省里参加决赛,省里比赛第一名代表全省参加全国比赛。选手参赛的课件在比赛前一天到赛场拷贝调试。各位选手的出场顺序则是在比赛当天由抽签决定。选手每次参加比赛授课时间规定为20分钟,满18分钟时,工作人员按铃给予提示,满20分钟再次按铃终止比赛。选手授课时间不足18分钟和超过20分钟,均扣五分。

1.2 比赛内容

两年前比赛分教案讲稿比赛和课堂教学比赛,二者分别打分,累计算分。但是从2012年开始,比赛改为只比课堂教学部分。可见比赛向着节俭流程,提高效率方向迈进。比赛的科目为理科类所有教学科目(不再区分数、理、化的差别)。参赛选手自选题目组织20分钟的课堂教学。

1.3 评分标准

无论学校还是市、省的比赛,评分标准都是相同的。共有5个方面。(1)要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30分)(2)教学理念先进、特色鲜明;(20分)(3)用普通话授课,语清晰、准确、生动、感染力强;(20分)(4)多媒体技术应用得当,板书、图表工整美观;(20分)(5)教态仪表自然得体。(10分)由此可见评分标准包括教学表达基本功( 教态教学语言板书等) 教学学术基本功( 包括教学内容难度学科新进展等) 和教学技术基本功( 包括教案实施和教学组织能力等)

1.4 评委构成

学校比赛的评委一般由各学院教学院长,校级教学名师,课程督导员等专家、教授组成。市级比赛的评委基本都是本市各高校的数、理、化专业的省市教学名师、专家教授、理学院院长组成。省里比赛甚至从外地调配专家教授异地评分来避免营私舞弊、顺水人情等不公平的现象。一般比赛分为两个小组,各位选手所在组要回避本校专家评委,也就是说选手和其本校的评委不可能分在一个组,这样有效回避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出现。比赛采用现场评分制,由各位评委对授课教师现场评分,去掉最高、最低分后取平均分决定名次。

2 对授课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

每位选手报名参加比赛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准备授课的内容。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选题内容非常重要。

2.1 选取的内容必须能够做到设计合理相对完整

“青教赛”的比赛时间虽然只有20分钟,但要求参赛教师要完整的再现一堂课的全部教学过程。经过本人多次比赛以及和专家评委赛前赛后的探讨,以下的授课思路基本被达成共识:那就是首先要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出结论,最后拓展该结论的一些理论或实践应用,如果有时间就对本次课重点和难点的做一个归纳、总结,并引出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埋下伏笔。这样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人的感觉就是相对完整和丰满的。所以选手应当从所授课程中挑选出知识内容都恰好满足全部授课环节的这样一段教学内容,时间又能掌控在20分钟之内才适合。笔者选取的《稀溶液依数性》一节就先引入一个实验给出现象,吸引同学好奇心,然后用动画模拟其微观机理分析现象,最后总结结论给出拉乌尔定律,并介绍由拉乌尔定律带来的一些列稀溶液的性质,并理论联系实际列举了这些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相对就比较完整。

2.2 要根据评委成员的构成情况选取合适的内容

前几年,理科只搞数学科目的比赛,所以评委全部是数学教学专家,对专家讲课自然要更专业一些,讲课的题目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内容,评委会重点考察选手如何来讲解、通过何种方法技巧给学生讲明白,所以选题可以稍微难些。但是近两年比赛是所有理科一起比赛。评委都是来自全市甚至外市的各个学科(主要是搞数、理、化学科)的专家。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搞其他专业教学的评委对你所授课程内容不可能完全都听懂。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讲解内容不仅要流畅贯通,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让评委们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及其重要价值。因此,选择一个能激发听众兴趣或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尤其能够贴近生活的专题非常占优势。例如:本人在讲授稀溶液依数性中凝固点降低这一性质时,选择沈阳冬季除雪常洒工业盐的方法和远航渔船无制冷机时用盐冰保鲜的方法对照原理讲解其应用给人感觉非常亲切。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科普性,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评委们的认同和共鸣,所以在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3 为寻求互动要挑选难易程度适中的章节作为选题内容

教学活动中少不了学生的参与,与授课对象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本人参与的两届比赛中,有一届授课对象是评委和学生(一般是主办学校临时派过来当天没课的同学),另外一届只有专家评委无学生对象。这都要求选手在短短的 20 分钟时间,需要和来自不同学校的评委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进行互动,逐步引导学生或评委参与教学过程,在和谐彼此关系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选手选取的授课内容不宜过于晦涩难懂,比如:应该考虑是否需要选取课程内容的前几章来选题,因为这样铺垫的知识储备需要量少,没必要考虑前后章节错综复杂的联系。专家评委或者学生容易听懂或理解。笔者就是选取了《普通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做的阐述,大一新生的第一门课程,不需要有什么专业知识基础,所有人都能听得懂。这就很容易做到“引人入胜、生动有趣”。很难想象,对你所讲内容完全不解的人和你之间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互动。

2.4 要把能制作出精美课件和发挥板书优势的内容作为选题对象

伴随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这两届比赛也都要求参赛选手要准备课件和板书两种教学形式,但不限定比例份额。在这两届比赛中,所有参赛教师都使用 Powerpoint制作的 PPT,多媒体课件能够集文、图、声于一体可,节省教学时间,增大信息量化难为易,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变抽象为直观,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是多媒体课件适合做图形、图表、动画、短片的演示,而课程内容中公式的推导,证明和例题的演算则适合用板书来演示。作为传统教学基本功,板书有着多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例如板书更具纲领性和连贯性,更加精炼,也有利于学生记笔记并有利于进行课堂小结,更能体现授课内容的前后呼应等。同时,一手好字好画与精彩的口头语言相互辉映,既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又能充分体现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表率作用,它的教育价值不是多媒体所能完全替代的。所以,选手所选内容应该综合考虑这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清晰脉络的把握,能够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例如:笔者把《稀溶液依数性》中溶液蒸气压下降实验的微观机理用PPT进行动画演示,而由拉乌尔定律推导蒸气压下降与质量摩尔浓度关系的证明过程进行板书推导就发挥了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并制作精美课件

3.1 教学设计是讲课比赛的灵魂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设计就是依据教学目的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程序设计,优化教学设计是讲好一堂课的最根本要求。教学设计好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案和讲稿。虽然这两年不再单独比赛教案和讲稿,但对这两部分的考察其实是变相的融入了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教学设计的理念全部体现在教案中,而讲稿是教案实施的具体内容,对于教师的重要性相当于剧本对导演和演员的重要性 。撰写出好的讲稿,讲课就成功了一半。在撰写讲稿的过程中 ,应注意如何提出问题(包括提出什么问题、从哪个角度提出问题、以什么方式提出问题),如何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何讲解重点和难点,选择什么样的例子和材料说明基本原理(包括基本原理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训练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如何训练等等。

3.2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是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

PowerPoint幻灯方是切实可行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此外,可以选取的还有Flash、GIF动画等媒体形式作为演示课件的有益补充。因为理科专业教师受到制作技术的限制,不太可能把媒体动画制作技术都灵活掌握,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我所用。笔者的授课课件就是以PPT为载体,在其中插入了部分的Flash、GIF动画,或者把网络资源进行再处理,形成符合课程需要的动画进行再现,效果非常令人满意。比赛中个人的感触就是:能用PPT展示的动画就不用其它软件,因为比赛中经常会发现一些选手的动画资源无法运行,很多时候是因为其运行软件要求条件苛刻、插件太多造成,比赛的计算机是公用的,很难保证自己所需的设置不被改变或者安装的插件正常运转,参赛选手都应该把不可控因素降至最低风险。其实无论是PPT还是幻灯胶片、电视、黑板加粉笔或者演示实验,只要有条件都可以使用。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发挥这些教学媒体的长处,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与空间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服务。如何进行教学媒体设计与运用充分体现教师的风格特点和教学艺术值得每位选手不断的研究和创新。

4 严格按照比赛的要求反复训练,查缺补漏

应该说从决定参加比赛开始,每位选手就要做认真细致的准备,这一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从课程内容选择到设计教案讲稿,从课件精美制作到模拟仿真授课都需要选手付出艰辛的劳动。俗话说:“熟能生巧”,比赛选手首先应该充分熟练讲课内容,对参赛内容熟悉到不再需要看想的程度,对课件的操作与屏幕上文字、动画出现的顺序做到“信手拈来”,就是不看屏幕,只按翻页笔就应该知道屏幕上该出现哪步动画或者哪些文字。实践证明这是相当重要的。参赛选手授课时需要与评委或者学生进行精神交流和思想沟通,更多的眼神交流是必需的,这样才能从听着那里获取信息反馈取得共鸣。选手需要关注的是听者的面部表情神态而不是屏幕上闪现的动画文字。

关于比赛时间的控制,因为赛制要求选手在18分钟到20分钟之间结束课程,一般来说选手不必回顾上一次课的内容,因为评委本就对你的课程不熟悉,越回顾越陌生,直接进入新内容就好。选手在前 15 分钟不需要关注时间,在 15分钟以后根据内容调整授课进度,最后5分钟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略有弹性为好,比如安排一些课程知识点拓展与应用的环节,理科习题的讲解等内容。在后几篇的PPT文档中每页都插入隐含的超级链接可以直接连接到PPT末页,这样可以做到随时翻到最后的“感谢页”结束课程而不露破绽。整个比赛过程都不能看表和时间,因为那就等于告诉评委你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掌控力根本不够。

此外,练习到一定熟练程度就要对自己的授课过程进行录像和录音,以查找缺点不足。笔者参加比赛试讲录像达十多遍,自己在电脑前模拟讲课录音二十多次,反复观看录像和收听录音,每次都发现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但大家要忌背讲稿,切记是讲课而不是背课。还有可以参阅往年比赛的录像视频对照自己查缺补漏。经过多次调整与改进之后就要让同行再看自己的授课实况,提缺点和不足,尤其是在比赛前如果能够得到名师老教授老专家的精心点拨,能在教学各个环节上得到帮助就更是锦上添花之事。我校校工会、教务处、理学院每次比赛前都组织专家教授对参赛选手授课情况悉心指导,足以显现出学校、领导对比赛的重视程度,作为回报我校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沈阳市共七届的“青教赛”中,我校就两次折桂。

5 比赛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到细致再细致

首先,因为比赛的前一天,要到比赛现场拷贝与调试课件,所以所有选手都有机会到实际比赛的教室感受真实比赛环境。这期间要关注的问题有:讲台的大小、高度。自己身高与黑板高度的及相对位置,投影屏幕的的位置和高度,板书设计在何处位置展示为妥,评委专家的位置,自己授课的最佳站位等等。再比如:休息室、洗手间的位置,距离赛场的位置远近,步行所需的的时间(因为部分比赛不允许观摩,选手只允许候场2分钟)等等。

其次,课件的拷贝调试要认真仔细,一定要把课件运行的全部资源全部拷贝或安装到赛场的计算机中,并且认真进行调试,从第一页一直演示到最后一页,仔细查看和先前的正常运行状态是否有差异(很多时候因为软件版本不同或者控件差异会造成展示有所变化),若有差异,及时作出修改和调试直到满意为止。为了防止意外,应该在U盘做一个备份,且第二天比赛时带到现场备用。

最后,教师PPT授课必须要准备一个好的翻页笔。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第一次比赛时竟然遇到了翻页笔不好用的情况,当时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发挥水平自然不尽人意。第二次吸取经验教训,花高价买了一只国际大品牌的翻页笔,不但有常规翻页和激光笔的功能,另外还有计时提示功能,就是它可以做到在约定时间前5分钟就通过手感振动提示演讲者,以便于演讲者合理安排剩余的讲述内容。事实证明是非常的好用。另外,翻页笔也一定在比赛前一天调试好,防止意外发生。

6 比赛当天的状态应该是从容淡定,成竹在胸

应该说这种比赛的氛围给人的感觉是视听效果的冲击比平时授课更强烈一些,更接近于演讲,或者说是表演的状态,但评委肯定又不希望看到一个演戏、做作状态的老师授课,这就要求选手讲授既要富有激情又要娓娓道来,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准确凝练,清晰流畅并配合适度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方能彰显演讲者的必胜信心。

此外,教师的课堂形象十分重要,教师的妆容和穿着会给评委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良好的教态应该是大方、亲切、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此外,一些细节如出场、退场、向评委致意等也特别重要。

最后说一下如何克服比赛时紧张的情绪。应该说,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给一群不知道哪个专业的学生讲课,还要跟他们互动,还有一群陌生的老教育专家用审视的眼光盯着你看,再加上好几个现场直播的摄像机,想着未知20分钟内已经过去的的和没过去的时间 ,谁在这样的氛围下比赛或多或少都会紧张。但所有的这些紧张都可以通过你的自信来打消掉,自信的根源来源于你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对课程进程的掌控能力,可以这样说,比赛比的就是自信。其实经过层层筛选,每位选手讲课的基本功底都应该是过硬的,但心里因素对与在赛场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按照本文上述的要求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应该是一个自信满满的状态。如果准备的不充分,自信心就会大打折扣。要知道短短的20分钟内,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造成功亏一匮。

比赛结束的当天,有条件一定要和专家评委讨要他们的经验以及对自己乃至所有选手的评价。赛场上他们是评委,赛场下都是自己的师长,只要态度诚恳虚心请教,自己一定会有所收获。赛后如果能拿到自己和别人的的比赛录像就更好了。可以回去反复观看,查找比赛实战中的表现,总结优缺点,查找不足,以便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近一步提高。

7 结束语

青教赛是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全面展示和检阅。通过比赛,可以充分展示教师对教案、讲稿的设计和编写能力;对所教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课堂组织教学的和对时间的掌控能力;语言表达、板书设计,以及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能力。教学基本功比赛能够拓宽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专业与文化素养,激发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发挥青年教师的特长,是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比赛须要把握好各个阶段的关键要素,注重细节,做好各环节的准备和训练,才能完美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石志国.“青教赛”后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2,02:88-92.S

[2]王 波,许凤,马明国,等.参加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有感[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3:150-152.

[3]冯蕾,刘瑞.对高校讲课比赛的几点体会[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3):83-84.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教学竞赛; 课堂教学; 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096-02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 [2011]6号)明确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由于高校教育事业发速迅速,教学资源日趋紧张,青年教师占高校专职教师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青年教师没经过助教阶段就直接上讲台讲课,跟老教师们相比,青年教师学历高,知识面广,活力十足,教学热情高,但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训练,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教驭能力不足的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是加强高校师资建设,引导青年健康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展示教学风采的重要平台。

正是基于教学竞赛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作用,也为了更好地推动广东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关于举办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教科文卫体工[2012]10号)等文件精神,广东省总工会联合省教育厅从2012年举办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到目前已举行了三届。

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分为文、理、工三个类别进行比赛,报名教师要求40岁以下。首届比赛时只要求报名教师提交一节课的完整教案及20分钟的教学演示。从第二届开始,省青教赛的竞赛理念和竞赛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次实行教学设计、现场授课、教学反思三个环节的考查,要求报名选手必须提交参赛课程教学大纲;参赛课程20个学时教学设计,20个学时必须涵盖该课程2/3以上内容;参赛课程20个学时相对应的20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和20个教学节段的目录(在第三届省青教赛改为只提供10个教学节段的材料,目的是为了减小参赛选手的负担)。在比赛当天现场抽签确定选手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并在课堂教学竞赛结束后,进入指定计算机室,在1小时内完成教学反思。此次竞赛内容的改变,突出了竞赛理念由“上好一堂课”向“上好一门课”的转变,体现出竞赛的公平公正和广泛性,更能准确反映选手平时上课的状态和全面的教学功底。

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已举办了9届,从总的情况看,我校教学竞赛活动开展得很有活力、很成功,积累并创造了很多好经验,在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从中脱颖而出,在近几次的广东省教学竞赛中也获得了很优异的成绩,在首届省教学竞赛中,有一位老师还代表广东省参加了在天津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获得工科组一等奖,在第三届省教学竞赛中有一位老师获得工科组一等奖。但根据这历届举办的情况,结合省教学竞赛的成功经验来看,我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作为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及教学水平提高的平台,在竞赛模式上还有进一步完善改进的地方。为此,我校应采取相应措施,改革课堂教学竞赛模式,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办成我校的品牌活动之一。使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学人才、实现我校“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方面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一 做好组织宣传工作,激发参与热情

教学竞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学校的精心组织和各学院的大力支持。由于部分学院及青年教师科研任务重,且更容易出成果,经济效益更明显,故对教学任务重视不够,应付了事。因此,应该加大宣传组织力度,加强政策导向。通过举办竞赛,对获奖者除必要的物质奖励外,在教职工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各类奖项评选、年度考核等方面作为优先考虑的依据。制订规章制度,要求青年教师在一定年限内必须至少参加过一次课堂教学竞赛,或是对于评审高一级职称的青年教师,要求必须参加过教学竞赛。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提高从事教学的热情,把自身的科研成果结合到教学中去,做到教学科研的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在自身学术研究取得进步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 细分竞赛种类,扩大竞赛范围

我校是一所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各类基础课程总数超过2000门。从我校历届竞赛的情况来看,参赛课程种类广泛,有理、工、文、艺术、体育等学科,有双语、全英、汉语等教学形式,课程性质有基础课、专业课、限选课、通选课等。不同学科门类的教学特点有所不同。而我校的课堂教学竞赛,目前还是所有的学科按统一的评价指标一起参赛,这就导致竞赛评价指标难以兼顾到不同的学科或不同性质的课程。此外,竞赛的评委也来自于不同的学科,他们给相对陌生学科的参赛教师打分时难免会有偏差。因此,我校可以参照省教学竞赛的分组形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可以按文、理、工学科等分类组织教学竞赛,也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如双语教学竞赛、实践课竞赛、多媒体应用教学竞赛等。对于不同学科、不同种类的教学竞赛,根据学科差异制定相对细化而又具操作性的竞赛评价指标。评委选择也按学科大类进行分组,避免因学科差异而影响参赛选手成绩,体现竞赛的公平性、普遍性。

另外,我校每年新增加的专职教师有近70人,按目前的竞赛组织模式,能经过学院选拔预赛参加到学校决赛的老师毕竟数量很少,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有机会参加教学竞赛,除了可以按上面所说的对竞赛形式进行细化分类外,也可以鼓励各学院在本单位范围内举办教学竞赛。鼓励、选拔青年教师参加其它类型的竞赛,如高校微课大赛、卓越联盟教学大赛等。有利于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到教学竞赛中来,提高教学竞赛的广泛性,扩大教学竞赛的影响。

三 增加赛内容,改变考查方式

从第三届课堂教学竞赛开始,我校将竞赛分散在每学年两个学期进行,以方便所有参赛教师能按正常教学进度参加比赛,评委专家随时前往听课而参赛教师事先并不知道,有利于更客观真实地反映老师平时的教学水平。但这种方式也有它的局限性,只能考查参赛教师现场授课的教学情况,只能体现教师能否“上好一节课”,未能体现出参赛教师是否能“上好一门课”。为此,可以借鉴省教学竞赛的考查形式,除随机考查参赛教师的课堂授课外,再增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环节,要求参赛教师提供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突出教学竞赛检查的全面性。

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现实情况是我校青年教师虽然普遍认同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但没认真编写或是流于形式,缺乏规范性、可操作性。因此,在随堂听课的同时要求参赛教师提交教学大纲,可以检查竞赛教师是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授课,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明了,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具备科学性、合理性,时间安排是否合适,重点、难点是否妥善处理好。有利于监督青年教师严格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减少随意更换教学内容或改变教学进度的情况。

教学设计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主要包括主题名称、课时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评价、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等。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撰写过程中不断发现教学方面的问题,学会将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并用科学、系统的办法分析问题,提出优秀方案解决问题,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因此,要求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竞赛的同时也提交有关教学设计,有利于他们在这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领会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培养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着手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思考,找出问题关键所在,制订改善措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曾经说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著名教育家叶澜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教学反思是我校教师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竞赛后撰写提交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反复回想,思考课堂竞赛的教学情景,总结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亮点所在及不足之处,对于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查找原因,不断加强学习研究,及时修正教学策略。青年教师通过这个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学习的过程,不断充实自己,必将增强自身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5

1口腔技能大赛的组织和实施

1.1大赛的组织(1)前期宣传。大赛安排在每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参赛对象为三年制专科层次口腔医学专业二年级全体学生。所有班级均要组织参赛,不得弃权。在校园网和校园广播中宣传并在全校张贴海报,对大赛的组织实施、奖励办法、大赛题目等情况进行介绍,提高大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2)培训。遴选确定竞赛指导教师,安排培训课程表、进度表,每位竞赛指导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一对一培训,培训时间为8周。(3)初赛。利用4周时间组织初赛,根据大赛方案,分为6个小组同时进行。取初赛排名前60位的学生进入决赛。(4)决赛。初赛之后组织决赛,利用2周时间完成。赛前抽签决定分组及顺序,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比赛。大赛评委由口腔医学系临床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教师和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副高职称以上的口腔专家组成。比赛时,评委根据每位选手完成的作品打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根据比赛成绩,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胜奖20名,对获奖人员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1.2大赛试题特点及评分标准初赛和决赛均设计6套题,参赛学生在上场之前抽题。竞赛试题及评分标准依据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以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医学实验教程》为基本标准,参照全国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内容,由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和口腔修复学3个教研室共同制订。

2口腔技能大赛的启示

2.1以赛促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口腔技能大赛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学开始启动,期末结束,时间跨度一个学期,要求全体学生都参加初赛,实现了竞赛参与对象的普遍性。广大学生为了参加竞赛,争取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紧训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苦练基本功,显著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初赛结果分析显示,所有参赛学生竞赛平均成绩(80±0.25)分。许多学生在参与竞赛、准备竞赛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体味了竞技赛场的严格性、挑战性和刺激性[5],锻炼了统筹、指挥、组织和协调能力,并且从获奖带来的荣誉感、成就感之中,激发了刻苦学习的动力,大大提高了对技能操作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竞赛的奖项设置范围广,不仅有综合奖还有单项奖,除了颁发证书还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2.2以赛促教,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保证口腔技能竞赛的顺利进行,取得预期效果,所有竞赛指导教师均经过严格选拔,要求竞赛指导教师不仅精通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为此,我们对竞赛指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统一指导标准、统一技能要求,组织他们对竞赛项目、操作内容、评分标准等反复研究、领会、学习,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保证了指导培训及竞赛活动的严谨、公平、公正。许多教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取得好成绩,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竞赛指导教师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间隙,认真分析竞赛要求,反复推敲每一步操作、每一个细节,牺牲大量休息时间,精心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技能水平,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及时改正,弥补不足[6]。反过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这也促使教师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技能水平,进而使整个口腔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了勤奋拼搏、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7]。在竞赛过程中,口腔实验中心做了很多工作,如竞赛场地的选择、仪器设备和技能耗材的准备、比赛秩序表的制订、赛后的工作总结等,虽然工作很多很累,但实训中心的教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为竞赛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工作水平。2.3以赛促改,促进了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开展口腔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为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设置、过程设计、评价标准和培训设计等都与实践教学计划相匹配,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腔实践技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技能大赛,充分检验了口腔实训教学的质量,也带来一些教学反思,有力促进了口腔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每组安排的学生较多,不利于学生亲自操作,应尽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实训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规范实训操作,强化训练,并对学生进行考核,逐步强化对学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8]。竞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9]。口腔技能大赛对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引领作用。2.4以赛促用,发挥了实训中心的教学培训功能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对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0]。我校口腔医学实训基地2009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基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面积5000余平方米,拥有较为先进和完善的设备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余万元,一直发挥着教学、科研和社会培训等重要功能。口腔技能大赛的开展,发挥了实训中心的教学培训功能,让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共享和利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技能风采、互相学习交流的开放平台。在整个竞赛过程中,400余名学生得到了全面、系统的指导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临床实习、毕业后进入临床及参加国家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结语

口腔技能大赛锻炼了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大赛也暴露了学生在口腔临床实践操作方面的不足,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有的学生虽然对比赛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手法生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完成操作;有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速度太慢,操作不到位,影响了比赛成绩。我们将认真研究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中心建设;将不断总结口腔技能大赛的成功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创新口腔技能大赛的模式和机制,举办更多、更成功的技能大赛,有力促进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熊均平 崔明辰 赵树娟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6

【关键词】赛课 理念 步骤

1.什么是赛课

教师一生在做什么?无非是三件事:一是读书,即是泛指教师强化自身基本功,包括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等的过程;二是管学生,即是泛指教师发挥德育功能,包括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等的过程;三是把读好的书传递给管好学生,即是泛指教师授业解惑,包括通过最受学生喜欢的方式,把知识、技能、情感辐射给学生,让他们学会求知等的过程。而赛课,往往是这三件事系统性与高标准的结合。

什么是赛课?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比赛谁的课上得更好。但是,仅限于这样的认识,依然太肤浅、太抽象。具体而言,它是指以一节课为载体,比赛不同教师的教学思想、教材分析、学情把握、过程设计和教学基本功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活动。

赛课通常分为说课和上课两类。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是把一节课的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处理)、教学方式(教法与学法)、教学手段(教具使用、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总结、拓展)等环节叙述清楚,并重点陈述分析和设计理由;上课的对象是学生,是把教材中融汇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等通过最受学生喜欢的方式而传递与传授给他们,并重点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赛课的特点是专业性、创造性、灵活性、实效性的高度统一,是教学行为全面的展示,更是教学思想淋漓尽致的荟萃。

2.赛课必须具备的几个理念

2.1 以人为本。

即是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并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其原则让教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对结论性的东西不提或少说。如何实现呢?第一,给学生搭建思考平台,让他们开动脑筋,从而获取知识和训练思维;第二,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他们各显自我,从而得到能力锻炼与个性张扬;第三,给学生搭建活动平台,让他们融入团队,从而得到情感体验与适应合作。总之,教师所做的是为学生搭桥铺路。

2.2 因材施教。

即是必须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其原则是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均有事可做,而并非只带耳朵听。如何实现呢?第一,基本事例的选择必须符合不同地域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二,活动设计的初始难度不宜过大,让不同类别的学生产生好奇心理;第三,导学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思有所获。总之,学生所做的是走向教学目标。

2.3 学以致用。

即是必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回归到生活实际。其原则是找到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依据,并让学生领悟到在生活中的用途。如何实现呢?第一,引导学生罗列涉及重难知识点的生活常识;第二,教师将问题设计融入到生活常识中去;第三,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总之,师生所做的是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2.4 持续评价。

即是必须让学生的正确思维与行为得到及时认可,让学生偏离的思维与行为得到及时矫正。其原则是以鼓励和赏识为主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何实现呢?第一,语言的评价要丰富,切忌简单片面;第二,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但必须以一种为主;第三,当堂评价的结果要和后续评价挂钩,课堂尾声时要呼应点评。总之,评价是课堂活跃的催化剂和学生持续发展的指南针。

3.赛课准备的几个步骤

3.1 研究信息。

针对赛课通知和评分标准,认真进行研读,一方面明确比赛的时间、地点、课题方向、内容趋向、比赛流程;二方面钻研比赛的评分标准,弄清楚评价体系的导向性或侧重点;三方面分析比赛的地域特征、教育态势、生源结构和竞争对手特征。力求知己与知彼。

3.2 精读课本。

针对参赛课题范围,一方面认真回顾课程标准对参赛内容的纲领要求;二方面详细查阅与参赛内容相关的生活常识、典故、时事、焦点、热点问题;三方面熟背教材,烂熟于心。做到教一碗水而有一眼泉。

3.3 收集素材。

针对参赛课题内容,结合统编教参和网络建议,广泛收集与赛课内容相关的教案、课件、图片、视频、文本等资料,甚至通过录制、拍摄、创造和调查统计等方式获取素材,分类整理打包。力求信手拈来。

3.4 教学设计。

针对深入研读的课标与教材,结合广泛收集到的各类素材,围绕锁定的教学目标,从组织形式、教学流程与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每一个方面的设计都需要做到新颖与实效性并重。其中教学流程为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往往分为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开展(教学新课)、练习检测(巩固新课)、生活探究(拓展延伸)。

3.5 模拟赛课。

针对基本成型的教学设计,采用无教学对象和有教学对象两种方式进行模拟教学。其作用是检验教师本身对教学思想的把握与教学目标的实际达成度。在此基础上,将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修饰整改。同时设计出教学预案之简案,即教学流程中的机动环节。

3.6 形象包装。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7

2008年3月26日至4月2日,青峪中心小学在教务处的精心筹备组织下,成功举行了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通过前后5天13位选手献出了5堂语文课、5堂数学课和3堂科学课。经过七位评委按评分细则公正评判、客观量分。各参赛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紧张角逐,最终赵珊、孙雪萍、张亚琼同志分别获得语文、数学、科学组的第一名,冉亚萍、杨天佑二赎分别获得语文、数学组第二名,其余同志获得鼓励奖。教务处经过认真分析和整理,写出了这次赛课活动的书面总结。

二、收获与启迪

本次赛课活动既是对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艺的一次大比武,又是发现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实现学科教学专业引领的一个大舞台。评委组一致认为,无论是听课教师,还是参赛教师,都收获颇丰、启迪不小。归纳起来,本次赛课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准备充分”:在本次参赛的13位选手,在课前的准备都是相当充分的,绝大部分教师不仅编写了教学设计,还编写了说课设计,在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方面也吃得相当透彻,在自制教具、准备课件方面也做得较好。

二是“多媒体运用好”:在本次赛课中,一个突出亮点即是在教学中都使用了多媒体这个教学,而且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还比较熟练,能够达到媒体运用与教学有机统一。

三是“主导有方”:巧妙点拨,相机诱导是本次赛课中教师表现得较成功。本次赛课,大多数老师均能坚持启发式教学,常以问题为诱因,设疑重点处、点拨关键处、敲打易错处,不断唤起学生求知的主体地位,耳、眼、手、脑并用,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使学生在和谐静谧的环境中,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各项任务。

四是“做得扎实”:训练扎实,教风朴实。老师们大多能紧扣教材,把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落实在字、词、句、概念、计算上,不架空、不拔高。理解掌握运用,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台阶。其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语言、衣着仪表,还朴归真、朴实无华、真实自然、没有花架子。

总之,老师们的课堂,基本上能体现是学生的天地,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较好凸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攻”等特点,充分显示出了我校过硬的师资队伍。

三、问题与建议

本次赛课,虽然成效显著、优点较多,但不得不说,某些课堂和老师,对角色的定位、对教材的把握、对教法的选择、对内容的取舍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是目标不明,一堂课要达到怎样的高度,这应是我们上课首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目标已定,就应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使其达到既定要求。活动中,我们发现个别老师的授课与说课及教学设计是大相径庭,完全背离了课前设计,课前预设教学目标不能达到。

2、二是画龙不点睛,在知识传传授上,教师费了很大的功夫引到了关键点,但往往就戛然而止,关键之点又没讲了,使中差生糊里糊涂。

3、三是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老师只安排了学生讨论交流,但对讨论的效果未检查,也未给学生表达、汇报的机会,整个讨论探究只是过了个形式。

4、四是板书混乱。我们有的老师,用了课件,忘了板书,讲过了才记起还没板书,才返回来补,使教学大打折扣;而有的老师只注重了板书的精,却使板书无法显示本节主要内容。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8

关键词:技能大赛;针灸推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48-02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能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康复,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针灸推拿专门人才。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技能训练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规律和针灸推拿专业的特点,我校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针灸推拿技能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技能大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一、多方调研,精心设计技能大赛

大赛应围绕职业能力评价确定竞赛内容,按职业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实际需求策划竞赛项目[1]。我们在调查、分析和听取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推拿岗位及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而设计出技能大赛项目和内容。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各类基层医院的针灸、推拿工作岗位,养生保健机构的保健按摩师,医院康复中心及社区康复中心的中医传统康复工作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从事针灸推拿医疗、保健、康复的专业技能。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画经点穴大赛”、“针灸技能大赛”、“推拿手法大赛”、“保健按摩大赛”、“功法大赛”、“针推临床综合技能大赛”,其中“画经点穴大赛”是针对经络循行和腧穴定位的针灸推拿基础能力而设立的,“针灸技能大赛”是针对各类针法、灸法、拔罐的操作技能而设立的,“推拿手法大赛”是针对推拿手法的技能训练而设立的,以上大赛属于针灸推拿的专业基本技能。“针推临床综合技能大赛”是为了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保健按摩大赛”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拓展技能,而“功法大赛”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大赛设置情况见表1。

我们按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职业拓展技能的不同层次,分别安排相应的技能大赛项目,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一体化设计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完成针灸推拿专业各项实训内容,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针灸推拿技术[2],在不同阶段通过相应的技能大赛强化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我校在上述针灸推拿技能大赛项目的基础上,为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2011针灸推拿技能大赛制订出竞赛方案,并成功承办此次大赛。

二、周密安排,切实做好大赛实施

技能竞赛应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我们邀请医院、保健机构的专家一起研究大赛方案,制定评分标准及操作要求,共同担任评委,由医院和保健机构的专家评委进行最后点评,使竞赛与教学紧密结合,提升行业、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学校会认真组织实施每项大赛,做到技能竞赛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全覆盖、教师全覆盖、核心专业课程全覆盖。到目前为止,共开展十届针灸点穴、推拿手法技能大赛,六届功法大赛,四届画经点穴、针刺技术、推拿手法大赛,三届企业冠名的针灸推拿临床综合技能大赛。各项大赛实施情况见表2。

而且,我们会针对比赛内容与过程进行逐步规范,收集整理各项资料,将比赛结果与学生和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比赛,激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各任课教师通过竞赛总结教学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我校认真组织参加过两届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针灸推拿技能大赛,成立大赛竞赛组,负责竞赛选手选拔、培训工作。培训过程要求指导教师与相关专业教师全程参与,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每三天由全体专业教师参与项目测试,每周进行一次全程模拟比赛,针对测试与模拟比赛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面对在校专业学生通报训练内容和方法,在每周模拟比赛时均邀请部分学生现场感受这种氛围。在全国大赛期间,教师应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分赴各赛场观摩比赛,让学生在感受全国学子专业技能风采的同时,也领略到我校学生针灸推拿专项技能的精彩表现。赛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参赛获奖选手,与学生进行汇报交流,现场展示针灸技术、推拿手法和推拿练功等专项技能。选手的精湛专业技能和由衷的感言,会极大鼓舞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高专业能力

技能大赛可以引领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竞赛项目评价标准应按照工作任务中知识点与技能考核点制定评分细则,兼顾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更高[3]。为此,学校可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制定针灸推拿专业技能全程实训教学目标,涵盖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所需的各项实训项目及见习、实习各个实践环节。[2]改革实训教学方式,形成技能竞赛与实验实训、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训教学模式。技能大赛可促进考核模式的改革,比如,将“保健按摩大赛”与职业资格认证及技能鉴定相结合,通过技能竞赛的方式,实行保健按摩师的技能鉴定和考核,提高和促进项目导向的教学改革。对与技能大赛有关的课程,我校增加了实践技能考试,突现技能训练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技能大赛还可以促使教学方法发生改革,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做”为中心,让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我校技能竞赛已形成针灸推拿核心课程全覆盖,因此大大地推动相关教材的建设。本专业教师主编的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就有5部,其中《针法灸法》、《小儿推拿》入选教育部高校精品教材;副主编、参编规划教材10部;主编、副主编、参编全国高等院校中医相关专业实训教材《针法灸法实训教程》、《针灸治疗实训教程》、《推拿手法实训教程》、《推拿治疗实训教程》;与教学医院合作开发编写《常用推拿手法》、《针灸技能全程一体化实训教程》、《推拿技能全程一体化实训教程》等书籍;与养生保健专家合作开发《保健按摩》、《足部按摩》、《保健刮痧》等保健模块类教材。

技能大赛促使我校针灸推拿实训中心基础功能、针灸功能、推拿功能、综合功能、保健功能这五大功能区的建设逐步完善,完全可以满足针灸推拿专业各项技能的实训及临床和保健仿真工作任务的训练,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供很好的平台。同时,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近年来,我校本着“双向介入、紧密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与28家医院、4家养生保健机构签定《针灸推拿实训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书》,使实训实习基地覆盖安徽及长三角地区。学校与芜湖中医院深度融合,与其他实习单位也密切合作,实现学校与行业教学资源的共建、共管和共享,让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不断努力,已基本建成融教学、实训实习、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服务为一体,集针灸、推拿、康复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实训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2]。

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做,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不间断的专业实训锤炼,专业技能、心里素质和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2011年和2014年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针灸推拿技能大赛中,我校针推专业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分别荣获团体一等奖和二等奖,充分展示我校针灸推拿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近几年来,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双证获取率逐年稳步提高,从2011年以来获取率均为100%,而且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自主创业的学生逐年增多。他们反馈最多的是已在学校打下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立足社会的最主要财富。

参考文献:

[1]曹庆旭.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1,(23):22-23,26.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9

我们在比赛前积极备战,一次次的辅导与练兵;比赛中全情投入;比赛后深入总结,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回顾这一段历程,既难忘又充实,有磨砺、煎熬、痛苦,更有兴奋、快乐和收获。总之,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经验,提高了能力,升华了理念。下面我就谈一谈修炼教师内功方面的点滴做法,与大家共勉。

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的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内功”,只有内功深厚,才能厚积薄发。

一、学习力是教师一切能力的前提和根本,是教师综合竞争力的集中表现。

此次赛前准备就是对教师学习力的严峻考验,老师们不仅要在短期内较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英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等,而且要深入理解,能运用于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指导教学设计。准备期间,最主要的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聘请专家结合实际解读相关概念和理论、学习借鉴网上案例分析、分析模拟样题中的案例、向同行学习等,不断丰厚和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的底蕴和内涵,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与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

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在课程中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当前,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和应用,已经突破了原先制作和应用课件的简单层次,而发展至向教师课前利用网络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网络集体备课与教研、课中教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以及课后教师利用网络展开教后反思、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等方向靠拢。针对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有:1.聘请信息技术专家做专题讲座;2.聘请北京市教科院郝建平老师和李静纯老师就老师们的PPT和说课作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3.搭建展示平台练兵,不断改进提高。

三、课程及其资源的开发、实施能力是对当今教师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新课程改革真正实现了课程权力的下放,以及教师课程开发权力的解放。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怎么教的课堂教学问题,同时需要系统深入思考教什么的课程设计、开发问题。为了成功地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课程及其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实施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跳出单纯依靠教参而被动处理教材、实施教学的课程开发的习惯思维,建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正确教材和资源利用意识,做到“跳出教材教教材、用教材”。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培训:1.基本功培训:分析教材的基本功;编写教案的基本功;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功;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基本功;学科专项基本功。2.开展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讲座”:导入技能;提问的技能;强化技能;课例评析的技能。3.“常见小学英语教学法”专题讲座:合作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4.进行单元备课,探索不同课型的最佳模式,如:阅读课教学模式、故事课教学模式、词汇课教学模式、会话课教学模式等。整合出“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或教案,并将之落实在实际课堂之中。

四、选手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于比赛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心理品质是否健康、积极,能否正确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能否自觉主动进行心理调适、自我心理解压,对其是否能有好的表现非常重要。为此,我们随时观察了解老师们的精神状况、心理动态、工作、家庭情况等,用真情感人,用真心动人,帮助选手克服心浮气躁,利用好学习时间,不急于求成,不饥不择食,更不病急乱投医,静下心来,排除干扰,精读细研,积极练兵,乐观迎战。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韧性

这次比赛考查内容多,历时时间长,前后一年左右的时间。人人都想获得好成绩,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要把希望变为现实,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在这过程中,不仅会遇到许多困难,更要有极大的耐性,忍得住寂寞。我们重视协调解决老师的困惑,教老师们学会取舍和容忍,让老师懂得“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让他们体会到挫折也是收获的果实。

2.树立“以勤为本”的理念

凡事勤则兴,惰则废。俗话说,勤能补拙。我们培训选手:一要勤,要有见缝插针的精神;二要有计划,分期制定目标,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三要有今日事今日毕的精神;四要利用智慧,用智慧的双眼、智慧的大脑、智慧的胸怀,来收获智慧的果实。

3.挖掘潜能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10

(成都师范学院数学系,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本文总结了笔者组织开展数学建模培训以及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施方案和培训经验总结,并结合大学阶段的高等数学教学,探讨了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大学数学建模竞赛并将竞赛培训的有关经验应用于大学数学教育之中。

关键词 数学建模;数学模型;竞赛培训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本项比赛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我校每年11月组织学生报名,随着比赛的逐年举办,学生的热情也是日渐高涨。通过近几年的培训参赛,我们再历年的比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有更多经验值得总结探讨。

1 领导高度重视建模竞赛活动

此次建模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和学校、教务处、学生处以及数学系等领导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数学系成立了数学建模竞赛工作小组组织安排此次竞赛活动,学校以及教务处给予此次活动更方面的支持,亲自动员并多次亲临现场看望学生,学生处领导积极解决暑期学生生活方面的各项苦难,数学系领导亲自参加竞赛的培训工作,细心了解学生及培训教师的情况并积极解决,使得此次活动能顺利圆满的进行。

2 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培训和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角是参赛学生,选择参赛学生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参赛成绩。我们于每年11月启动了全校规模的报名活动,为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建模以及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系指导教师在报名之前进行了“走进数学建模”主题讲座。学生报名热情高涨,积极半报名参加。

选拔分为预赛和复赛两个阶段。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选拔参赛队员:首先要对数学建模有浓厚的兴趣;其次,要有创造力,勤于思考,用于创新并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能熟悉操作计算机;最重要的还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经过预赛以及复赛共选拔出30-40名同学进入竞赛培训名单。

3 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法

此次竞赛培训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每年3月至月,培训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向学生讲解数学建模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Matlab的使用;学生欠缺的知识(如运筹学,概率统计等);常用数学模型(如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回归模型,层次分析法等)。经过第一阶段的培训,学生已经具备的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具备了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8月至9月,数学系对参赛学生进行了暑期培训。经过第一阶段的培训,有33名同学进入了暑假培训班。按照比赛要求,每三人一组,分本科专科组,共十余队,其中本科组四队,专科组七队。由于比赛在9月初进行,暑期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我校暑假的特殊情况,学生的食宿等各项问题都需解决。数学系领导及时与学生处以及各部分协调,解决了学生的生活困难,保证了培训的顺利进行。在本阶段培训以模型的案例分析为重点,主要从近年竞赛真题出发,通过对试题的分析,讨论,加深对数学建模的认识,同时学习了竞赛论文的写作规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准备比赛,数学系还邀请了四川省数学建模竞赛阅卷专家来校对培训教师以及学生进行指导。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能力。

由于数学建模竞赛需要大量用到计算机,数学系在培训期间对学生全天开放数学系实验室,并有培训老师现场指导,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练习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

4 组建一支专业的培训教师队伍

在数学建模培训中,培训教师是核心。指导教师保证培训效果和竞赛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数学系从本系老师中抽调了专业教师组成指导教师组,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学生培训。从3月份集训开始,到9月份比赛结束,指导教师放弃了周末以及暑假的休息时间进行培训。尤其是暑假近一个月的培训,在高温的情况下给学生上课,所有的老师都是任劳任怨,从未有过一个老师争报酬,讲价钱。为了最后的比赛,和学生一起在暑期奋战。

5 重视参赛工程的指导

在学生参赛过程中,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是学生完成竞赛的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做好参赛学生的心理指导,比赛是在连续72小时内完成的,并且要和同组的队员合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是极大的挑战。有很多学生中间会有放弃的心理,此时需要指导教师的鼓励和关心。指导教师细致的思想工作,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断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学生顺利完成比赛的保证。二是做好论文细节方面的指导。论文格式的规范与否与能否获奖息息相关。在竞赛的最后阶段,指导教师会提醒学生注意论文格式,并亲自帮学生检查论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论文题目、摘要、

关键词 是否合适,

参考文献格式是否正确,论文是否完整等各方面问题。这些细节是论文是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数学系在比赛期间抽调了十余名教师在比赛三天中对学生全天进行指导。

6 竞赛培训与大学数学教育相结合

数学建模竞赛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要依靠竞赛培训,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很多学生对数学兴趣不高,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无法学以致用。数学建模恰好是一个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们不仅仅是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是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经过近几年的竞赛培训,我们总结了建模中一些和高等数学密切相关的实例,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融入相关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乐趣。同时,在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中融入相关数学软件的应用,增强知识的应用性,同时为数学建模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11

关键词:数控技能大赛 经验总结 赛教结合 项目教学

1.中职数控技能大赛的特点

1.1.社会关注度高:数控技能大赛参与的人员有企业工人、技术人员;职业院校在校生等,为企业和学校数控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控技术人员的成长提供了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因此越来越被广泛认可。同时,数控技能大赛也带来广泛的社会效应。如:企业的广告宣传效应;学校的品牌效应;职工荣誉与待遇;学生就业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良好的影响力。

1.2.竞赛项目多:数控技能大赛的竞赛工种包括: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装调维修工;还有以团体参赛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组合、高速多轴加工;在编程方式上,既注重选手的现场手工编程能力,同时也考核软件应用能力;在考核操作能力的同时,更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

1.3.技术引领作用强:竞赛项目引领了数控技能人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方向。近几年,数控技术的多轴化、高速化发展趋势明显,数控技能大赛起到高新技术的引领作用。

1.4.竞赛投入大:数控技能大赛在社会投入、企业投入、学校投入、个人投入方面,从资金、设备、配套资源、人员、时间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大量投入。

1.5.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高:

职业素质方面:刻苦钻研,对专业有兴趣;踏实勤奋,对工作肯付出;认真严谨,对自己严要求;自信坚持,对职业有目标;灵活应变,对环境能适应。

专业素质方面:以数控机床高级工操作工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为起点,更加强调软件应用能力、工艺能力、质量控制、操作熟练度等。

人文素质方面: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综合素质等。

2.数控技能大赛培训经验总结

通过对本专业历年参加数控技能大赛的总结与回顾,技能大赛培训的有效方法有:

2.1.提高理论基础:学生的理论基础是技能大赛的根本,在选拔学生的过程中就要重视。

2.2.加强基本功训练:技能大赛中选手比拼的各种技能最重要的是熟练程度。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练好基本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加工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2.3.专项专题训练:每一年的大赛都会有一些新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因此,针对性的培训非常重要。如:软件应用的专题培训,宏程序的专题培训,或针对一些不常见有难度的零件专题训练等等。还可以为了强化某项技能进行专门训练,如:量具专题,组合夹具专题等。

2.4.产品项目训练:以产品或项目为引领的训练在大赛培训中最重要,也最有效。做法就是要求指导教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一个简单零件开始,对每一个产品或项目都进行全过程跟踪辅导,直到选手能独立、合格、规范地完成这个产品或项目。经过积累,选手逐渐的掌握了各种复杂零件的加工技能,水平能力会稳步提高。同时,选手每完成一个产品的加工过程,都会有成就感,在这样积极情绪中继续努力去做好下一个,形成培训过程的良性循环。

3.大赛引领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我们在技能大赛培训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有效经验,但是中职的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还缺乏有效的衔接,技能大赛的引领、示范作用还没有全面融入到常规教学当中,大多数学生还无法分享到职业技能大赛带来的好处。因此,研究职业大赛与学生职业素质与技能提高的紧密关系,探索赛教有效衔接的方法途径,对于形成职业技能竞赛“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教学氛围,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3.1.技能大赛项目与课程建设衔接:

在示范专业建设中,围绕数控技能大赛的主要项目: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数控装调维修工,校企合作开发主干专业课程《零件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零件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3.2.采用以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基于职业岗位分析,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构建基于行动过程导向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的项目或任务类似于独立的一个竞赛题目。教师为学生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项目设计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使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室和实训室融为一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

3.4.教学融合竞赛培训经验,因材施教:

3.4.1.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教学从基础讲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3.4.2.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讲解、演示、仿真,再到机床上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边理论,边实践,加强基本功训练。

3.4.3.模拟竞赛练习:在编程与加工课中,以项目练习模拟竞赛,使每一次课,每一个同学都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收获。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在大赛培训中总结出的有效办法,借鉴过来应用在课堂上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建立多元评价的过程考核模式:

课程评价融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行业要求,考核评价过程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都要进行过程评分和质量评分,及时给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法。学生还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分析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互相帮助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

5.赛教结合教学经验思考:

5.1.教师认真投入地完成每天的培训任务,同时也要多和学生谈心,交朋友,从思想和心理上疏导。

5.2.多投入教学设备,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5.3.大赛培训要提早开始,学时要充裕,内容要详略得当,循序渐进。

5.4.增加模拟竞赛次数,让学生增加熟练程度。

5.5.要总结积累经验,努力把握最新的技术进步,多与兄弟院校的教师交流。

参考文献:

[1]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教师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12

【喜报】在2012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我校高三理级李锦祥同学夺取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全国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同时,7人获市二等奖(其中一名省三等奖)、11人获市三等奖。指导老师:孙训英、刘国强、卢名远。 特向全校师生报喜!

【祝贺】 以下老师以优异的初赛成绩晋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复赛:

语文:苗太琴、刘子波、林旋

数学:熊国林、李子超、廖少良

英语:欧泽彬、杨思华、陈立

物理:林瑞汉、徐凯彬

化学:李仕兵

生物:曹峰华、李伟翔

政治:宋永成

历史:尹沁沁

地理:胡衬南

信息:罗利梅

体育:张媛媛

艺术:张锡坚

心理:韦育新

【特别提醒】本周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复赛。

1、 经研究,教导处聘请以下老师担任复赛(二)“课堂教学才艺展示”的评委:李荣芳、邹盛光、黄晓春、刘爱宗、张洪义*、陈祥伟、王红梅、招桃、余玉芳、涂强。

2、 请参加复赛的年青老师、评委老师密切留意相关通知并做好准备,有课程冲突的请提前调课。 星期一(23日)

1、 上午7:10升国旗:高一级。国旗下讲话:高一b级优秀学生代表。

2、 下午第八节4:15主题班会:积极防控h1n1流感。

3、 23~26日请黎粤龙老师到广东教育学院参加高中实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星期二(24日)

1、 9:00~17:30请万平老师参加市高中化学教师座谈会,地点另行通知。 星期三(25日)

下午第七节3:25在图书电教楼三楼阶梯室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会议主要内容:期中教学工作总结。请各位准时参加。

星期四(26日)

1、 【教坛新星】下午第六节2:30高三(15)班公开课:冯小龙《几何概型》。请相关行政、科级组长和数学科组老师参加听课,欢迎各位老师前往观摩。

2、 下午第七节3:25~5:25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复赛(一):班主任工作技巧笔试。请复赛老师自带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不要迟到(赛前10分钟进行复赛二的项目选报和顺序抽签)。 星期五(27日)

1、 下午第七节3:25~5:25在行政楼四楼考务室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复赛(二):课堂教学才艺展示(文段朗诵、粉笔书法、编说故事、简笔画图等四项中任选一项,按照评委指定的内容临场发挥)。请评委老师3:00准时到达,商量评分细则;请复赛老师按照抽签次序依次入场参加比赛。

2、 为了保证家长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午4:50学校组织有关人员检查各班的班容班貌和环境卫生(要求黑板报展示栏版面美观、内容积极向上,窗帘整洁,桌椅整齐,教室走道通畅,地面不堆积塑料箱、书籍等杂物,杂物房整洁有序),请各班主任安排学生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检查;检查情况将在校园网上反馈。

星期六(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