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时间:2023-06-06 09:00:09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1

一、监狱主流文化建设的特点与方向

加强监狱主流文化建设,我认为主要是推行“四个文化”建设,一是工作经验交流、眼睛向外,相互学习长处的“学习文化”建设;二是科室之间、科室与监区之间建立相互客户性质的“服务文化”建设;三是警察个体之间、单位之间,以工作实绩论英雄的“绩效文化”建设;四是工作讲创新,论效果、思想讲开放的“创新文化”建设。

监狱推行“学习文化”建设,应当建立固定的长久的多形式多元化的学习机制,不光请进来还应该走出去。监狱文化缺少什么就请什么文化人才进来,比如心理矫治、行为矫治人才、法律人才、信息化人才等等;同时监狱应该走出去,不仅仅是监狱与监狱,监狱与其他政府机关之间的互动,更应该走向社会,加强同社会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等民事主体的联系。推行“服务文化建设”,首先要在警察职工中树立服务意识,明白“权从何处来”“为谁掌权”,牢固确立公仆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放下官架子,伏下身子朝下看,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一些警察职工的实际困难。推行服务文化建设,还应该在实现“五个转变”上下功夫,即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从搞好业务服务为主向注重政务服务转变,从完成具体事项向加强综合协调转变,从单纯办事向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决策部署落实转变,从忙于具体事务向深入调查研究、发挥参谋作用、提供决策服务转变。推行“绩效文化”建设,应当打破关系网、人情网,应当建立符合监狱实际情况的“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用制度管人,严格奖罚,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争创一流的工作格局。还还应该以实际完成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为依据,同警察的晋级、晋职、奖金等挂起钩来,工作实绩突出的在提职任职、评先选优、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于优先考虑,反之则一票否决,不予考虑,真正做到奖优/:请记住我站域名/罚劣,奖惩分明。推行“创新文化”建设,就是加强信息交流,紧跟形势发展步伐,打破陈旧的工作方式方法,学会用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指导工作,推陈出新,工作讲究创新,讲究效率。

二、监狱主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相互作用

理念引导是文化建设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监狱文化建设的主导理念,没有了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只会在低层次徘徊,只会建成经不起竞争磨砺的短视文化,也不可能体现出单位文化建设工作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监狱警察潜移默化接受先进的文化熏陶,长知识,增才干。

监狱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监狱。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平台,又有警察之间的相互配合、团结友爱、互守诚信、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这是评价一个监狱是否和谐的首要标准。二是工作环境舒心有序。这里的环境既指监狱工作人员的场所,或叫硬件,也指确保监狱运行高效的规章制度,或叫软件。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优美舒适的环境是衡量监狱和谐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从软件方面来说,“和谐”实质上意味着一种秩序。一个单位和谐不和谐,主要看以下二个方面是否到位:一看制度是否健全。一个机关的规章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做到人人有章可循、事事有据可依,这是监狱规范有序运行的前提。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单位真正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否则,没有制度约束,办事没有规矩,监狱秩序岂不大乱,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和谐了。二看激励机制是否科学。一个单位仅有健全的制度还不够,还必须设定一些科学的激励机制,去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激活单位职工的内驱力,在监狱真正形成一个人人比贡献、个个创佳绩、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从硬件方面来看,要有一个美化宜人的工作环境。而这些统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关,要建设和谐监狱,监狱警察职工的思想是第一位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去规范、去引导。应该以思想道德建设“四大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和谐监狱建设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思想道德保证。

监狱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监狱警察队伍中的践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监狱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二是加强监狱文化建设是解决当前监狱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和迫切要求。监狱文化是监狱和谐、诚信、发展的灵魂,是监狱

警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监狱警察文明规范执法的法宝。 三、监狱主流文化建设在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监狱警察自觉接受和践行的价值理念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由于监狱特殊的性质,监管改造安全工作始终放在监狱重要议事日程,除此之外,经济、教育、警察队伍管理也占据了一定位置,监狱文化建设地位无足轻重,监狱文化建设的作用同样也不被重视,没有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这方面的工作一直处于浅尝辄止的尴尬境地。

四、如何加强监狱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监狱警察自觉接受和践行的价值理念

近年来,各个监狱紧紧围绕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增强队伍履职能力,围绕适应监狱警察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围绕提高监狱工作整体水平,大力开展监狱文化建设,以思想道德建设、警示教育等活动的开展促使监狱警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但是,方法不多,措施还不够明显,效果还不是太好。

加强监狱的主流文化建设,内容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以促进队伍革命化为重点,抓好信念文化建设;二是以促进队伍专业化为重点,抓好素质文化建设;三是以促进队伍的正规化为重点,抓好管理文化建设;四是以规范执法行为为重点,抓好廉政文化建设;五是以激发队伍的凝聚力为重点,抓好团队文化建设;六是以服务警察为出发点,抓好物质文化建设。笔者就如何加强监狱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监狱警察自觉接受和践行的价值理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通过传统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形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监狱工作是否能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队伍的理想信念是关键。各监狱要强化学习,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通过“二五”学习、上党课等方法,使广大警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宗旨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个根本的立场问题和“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的执法理念问题,有力促进警察队伍的革命化建设。

(二)要通过加强素质文化建设,打造专业化队伍,使警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监狱素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抓监狱警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设文化监狱,目标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以此来推动监狱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警察队伍,必须从抓学习入手,建设一支学习型队伍,在监狱蔚然形成一种“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新风尚。从制度上,确保学习做到内容、时间、认识、落实的“四个到位”。

(三)通过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营造监狱管理文化氛围和秩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植入警心

规章制度是监狱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管理文化,不仅能促进监狱工作的规范管理,也能使广大警察真正领悟到管理的重要性,较好地解决警察在工作中如何管、怎样管、如何管好的问题,从而上升为一种文化自觉,营造出遵章守纪、落实制度、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四)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形成合力促团结,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统领警察思想方面的主导作用。

团队文化建设是提高队伍凝聚力,激发工作合力的有效途径。监狱应该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着力缓解警察工作压力,激发干劲,形成合力。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文明监狱创建等专题活动,努力引导广大警察自觉将个人的发展与监狱的发展兴衰联系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培育警察的集体荣誉感,展现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塑造鼓舞人心的监狱精神文化。

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载体,紧紧围绕监狱中心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地拓展文化宣传阵地,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为了强化监狱服务理念,进一步改善监狱文化基础设施,塑造鼓舞人心的监狱精神文化,就必须适当开展文化活动,丰富警察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倡导良好的文化风尚和优美的人文环境,树立监狱的良好精神形象,陶冶警察职工的情操,在全监狱上下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

(六)以规范执法行为为重点,抓好廉政文化建设

监狱应该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警钟常鸣。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吃、拿、卡、要、报”等现象的发生。要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把群众监督、党内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结合起来,使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树立良好形象。

要建立公开举报制度。司法部、各省司法厅(局)及监狱局、劳教局要面向社会设立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现象,不断纯洁干警队伍。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政工、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贯彻司法部颁发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政治工作条例》,建立完善政工、纪检、监察机构,充实政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政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警钟常鸣。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吃、拿、卡、要、报”等现象的发生。要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把群众监督、党内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结合起来,使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树立良好形象。

要认真执行《人民警察法》、《监狱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提高干警执法执纪水平,做到“十不准”:①不准索要、收取、侵占罪犯、劳教人员及家属的财物;②不准为不符合条件的罪犯、劳教人员办理减刑(期),监(所)外执行,保(所)外就医等手续;③不准私放罪犯、劳教人员或者造成罪犯、劳教人员脱逃;④不准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罪犯、劳教人员;⑤不准侮辱罪犯、劳教人员人格;⑥不准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劳教人员;⑦不准为牟取私利,利用罪犯、劳教人员提供劳务;⑧不准违反规定,私自为罪犯、劳教人员传递信件或者物品;⑨不准非法将监管罪犯、教育改造、劳教人员的职权交予他人行使;⑩不准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对违反规定者,要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增强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的纯洁性,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在办理罪犯减刑、假释、监外执行、保外就医及劳教人员减期、所外执行等执法活动中,必须坚持集体研究,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对、贪赃枉法者,要依法惩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2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思想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学习、宣传、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成为今后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纲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适应了我国发展阶段社会思想文化日趋多样的现实,概括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贯基本主张,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的基本纲领和重大举措”。对于高校而言,这种意义尤为重要。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转轨和经济转型带来了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形成了传统的“一元思想”和发展着的“多样意识形态”并存并相互交流、交融和交锋的局面。如何用统一的、正向的思想观念统领社会人的思潮,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党在实践中一步步总结和凝练出来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将这一伟大的理论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和推广,高校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青年学生当中宣传、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二是作为社会思潮的发源地、创新地和集聚地,如何形成统一的思想价值观念并引领社会正向意识形态,高校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大学文化同样需要这个灵魂,就是要通过学习、宣传、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结和凝练历届师生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人生理想、道德标准和生活信念,并通过这种信念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普遍经历了新校区建设的外延发展过程,文化硬件设施十分完备。但是,反观我国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仍然缺乏“软实力”。究其形成原因,一是缺少文化的历史积淀,二是受大众文化的冲击。大学所固有的崇尚“爱国”、“笃学”和“创新”、“自由”,正在被过度的商业文化和极端利己主义所侵袭,大学文化在无形中被烙上了世俗文化的符号,大大降低了大学文化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应该成为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大学、怎样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所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2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沈航特有的思想文化教育新阵地

中国社会的发展,仅有经济发展这个轮子是不能健康前行的,必须还要有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这个轮子,形成经济、文化两个轮子才能勇往直前。近年来,沈航通过不断回顾和总结以往的办学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寻求师生的价值认同,尤其是2012年,结合庆祝建校60周年开展的系列校庆活动,更是深入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了沈航特色,形成了沈航特有的思想文化教育新阵地。

2.1 强化主流价值导向,引领师生形成航空报国的价值认同

沈航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8万余毕业生,其中万余人工作在航空航天事业一线。激励这些沈航人奋勇直前、矢志不渝地为航空事业而奋斗的思想源泉,就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以“立志航空、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融入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当中。实践证明,这种理想信念引领了学校的风气,形成了学校办学的正向价值追求。同时,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同,极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一是通过沈航精神鼓舞人。“心系祖国,崇尚严谨,坚毅求实,激情进取”16个字,诠释了沈航人与祖国国防事业血脉相连和报效祖国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沈航人注重严谨、推崇精细的科学态度;明确了沈航人务实求真、注重实践的育人目标;展示了沈航人昂扬向上、不断求索的精神风貌。二是通过校训、校歌、教风和学风感染人。“德能并进,勇毅翔远”的校训,昭示着沈航人用办学实践反复验证的基本理念“只有造就有道德、有能力、有勇气、有毅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祖国未来发展的需要”。校歌《梦圆长天》,抒发了沈航人热爱航空、逐梦蓝天的崇高志向。“严谨治学、倾心育人”的教风和“求真、求实、求新”的学风,集中反映了沈航师生对“教”与“学”的理解,集中反映了沈航人在办学、育人过程中的价值追求。三是通过建筑景观熏陶人。沈航的校园环境建设中处处融入航空航天元素,营造出了富有航空航天特色的浓厚育人氛围。

2.2 强化主人翁意识锤炼,引领师生形成爱沈航做主人的价值认同

沈航是沈航人的,在沈航学习、宣传、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师生员工的参与和推动。如果没有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沈航在校园思想文化建设全过程中,始终将师生全员参与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抓紧抓实,让师生做主角、做主力,提升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校通过开展“爱沈航、做主人”实践活动,自觉将沈航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观念上牢固树立爱学校、爱岗位的主人翁意识。在教学中,倡导“人人作表率、处处是课堂”的育人理念;在科研中,倡导“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在管理和服务中,倡导“追求精细、效率至上”的管理和服务意识;在学生学习中,倡导“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求知风尚。二是举办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在整体活动策划过程中,本着“勤俭,高效、祥和、特色”原则,力求将校庆活动办成一次“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汇聚人心”的盛会。活动由一个庆典大会、二个庆典晚会、三个首发式、四个讲坛、五个献礼活动等部分组成,贯穿着“以庆促建”的思路,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进校企、校校合作,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2.3 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引领师生形成崇尚典型追求标杆的价值认同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的模范和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用他们的事迹感召师生,有利于形成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校园风尚。一个典型和模范,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使抽象的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让师生可信、可亲、可学。树立一个典型模范,就是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沈航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典型,他们当中有首届校友滕连富少将,曾指挥大连空军驻军时刻捍卫着祖国的蓝天;有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军“科技创新模范”的科技将军刘政崇,他主持研制的2.4米风洞是亚洲最大的风洞,令西方专家感到震惊。这是沈航人的骄傲,更是沈航人的感动之所在。为了总结和宣传这些正在或曾经感动过沈航的人物,学校在庆祝建校60周年之际,选取了其中的一些先进典型事迹,通过他们感染和激励当代沈航人如何教书、如何学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征集评定出“建校60年感动沈航十大人物”,并对10人进行了事迹挖掘,还原了老一辈沈航人砥砺前行、艰苦建校的奋斗足迹,对于激励当代沈航人学习和践行老一辈沈航人的精神品质意义重大。二是在全体毕业生中评选出60位“桃李芬芳——我最喜爱的校友”。三是选取百余位沈航毕业生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建设了“校友长廊”。这些沈航人物虽然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诠释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沈航人固有的时代风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成果,不断在实践过程中创新和发展”。通过总结沈航的思想文化建设经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学习、宣传,特别是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高校思想理论工作者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者;高校教职工要成为率先垂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排头兵;高校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力军。高校要充分发挥理论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其中,为全社会学习、宣传、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松,韩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共识.新华网.瞭望周刊.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3

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党员、

干部的精神信仰和基本价值取向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要内容抓好学习教育,打牢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理论基础。局、处两级党组织紧紧抓住中央和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党委开展的一系列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党内主题实践活动的契机,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要内容,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教育、党的性质、宗旨和党的优良传统学习教育,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教育,并把活动落到一线、落到实处,切实打牢了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理论基础。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打牢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行动基础。局党委提出“既要大力弘扬,更要秉力传承”。在大力弘扬上,全局各级党组织每年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以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等重大纪念日,通过组织收看学习纪念活动现场直播讲话、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唱爱国主义红歌、到先进行业企业学习参观等多种形式,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深植根在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脑海中。

在秉力传承上,局党委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转化为“勇于跨域、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敢于胜利、永争第一”的项目管理精神的具体实践,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模范。

以推动八荣八耻的落实为重要载体,打牢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基础。局党委大力弘扬“四种作风、五种风气”,即务实之风、深入之风、严谨之风、自律之风;永争第一的志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是非分明的正气,团结和谐的心气,健康文明的习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以实际行动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以建章立制为主要抓手,打牢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保障基础。局党委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等四个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课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支部组织生活中,贯穿到对党员的考察、讲评、评定的全过程;同时,还建立了项目班子分工责任制、目标责任考核制、精神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制等,监督和催促每一名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贯穿、融入上下功夫,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到党员、

干部学习践行的全过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企业改革发展,保证企业正确的经营发展方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局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职工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提出并实施了“一年走出低谷、三年扭亏增盈、五年回归中国中铁第一方阵”的“一三五”发展目标,取得了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成果、体制机制建设成果、实践成果和党建成果。全局学习实践活动得到国务院国资委调研组、中国中铁党委和指导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企业发展使命、战略发展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引导党员、干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2011年,中铁五局立足“中国中铁第一方阵”的新起点,把“建设中国中铁领军企业”确定为“十二五”战略目标,在10月份召开的局第三次党代会上,又明确了建设中国中铁领军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关联指标。局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了创建局“十百千创先争优示范工程”“党旗红、当先锋、争第一”“三保一促”立功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突发性事件中充分发挥了“主心骨”和“突击队”的作用。

大力开展项目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切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到党员、干部学习践行的全过程。全局各项目党组织以“党旗红、当先锋、争第一”为主旋律,广泛开展了“查隐患、保安全、当先锋”“党员科技管理创新行动”“党员先锋工程”“党员突击队”“创岗建区”“创先争优示范工程”等活动,做到主题目标化、内容专题化、工作手册化和现场有形化。一大批敢打硬仗、永争第一、作用突出的党组织和党员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全局生产经营各项任务的完成。

在践行、示范上下功夫,

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推动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和科学发展

局党委通过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学习活动,大力发挥“四个表率”作用,全面践行“六个一线工作法”。

“四个表率”作用,即发挥科学理论武装的表率作用、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率作用、注重道德修养的表率作用。

“六个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力量在一线凝聚,组织在一线考察,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

2011年,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前,全局始终坚持“立人本、促和谐、树新风”的发展方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得的成效

助推了企业科学发展。2008年至2010年,全局营业额年均增长34.3%;新签合同额年均增长69.6%;企业净利润年均增长21.3%;职工收入年均增长20.7%,提前一年实现了回归中国中铁第一方阵的目标。2011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全局积极应对铁路市场重大变化,生产经营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在非常时期的安全度过和平稳发展。

全局各项目部广泛实施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公司、架子队建设得到铁道部的高度认可和推广,先后获得了24项工程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或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等部级奖项;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企业形象AAA级单位”“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十一五’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和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技术创新先进企业”等多项荣誉。

传承了先进企业文化。全局大力弘扬了“立人本、促和谐、树新风”的发展方针和“财富五局、幸福员工、回报社会”的发展使命,进一步培育和打造了五局先进的企业文化,在项目生产管理中探索和实践了一套具有五局特色的项目红文化体系,并使项目红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成为了项目标准化管理、工程项目攻坚克难、取得胜利的关键法宝。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主要形式深深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对医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充分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真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医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医学生志愿活动素来以其丰富的形式和内容,贴近实际的服务方式被接受。医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志愿服务中能够把相关的医学知识广泛应用到实际中。同时,专业知识的应用又能吸引和调动学生主体的内在积极性。这种主动服务的特点,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我校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志愿服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实施了“红十字十百千万”志愿服务工程。在不同层次地域建立服务基地。为志愿服务活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突出特色的医学生志愿服务,向社会昭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这种志愿服务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有效载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医学生在体验生活、体验社会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认识社会、思索现实的实践,增强了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每年的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都能发现学生的变化明显。很多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了解了农村发展需求,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方面发展空间巨大,不少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到农村卫生医疗中去成长成才。近年来,医学毕业生志愿服务基层从事医疗工作的人数在逐年增多。

第三,志愿活动巩固了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医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增长了见识,增加了社会经历。尤其是通过开展义诊服务、送医药等活动,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在实践中意志得到了磨练,专业水平、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以医学生志愿服务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医学生志愿活动的发展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实践不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源泉,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践行。践行就是实践。通过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由“文本价值”向“实践价值”转化。为此,就必须认真研究怎样使它具有可操作性和渗透性,真正做到广泛认同、深入人心。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中提出:“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可见,进一步推广志愿服务,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吸纳社会成员参与志愿服务,是今后志愿服务发展的趋势,也是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志愿服务自上个世纪初产生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加强公民道德修养教育,唤起公民互助互爱意识,增强社会生机与活力。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支持。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用雷锋精神教育大学生,一直致力于培养他们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们,自觉加入到“做好人、做好事”的行列中,继承和发扬着“自愿奉献”的优良传统。

现如今,医学生志愿行为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自发组织起“环保使者”、“爱心使者”、“红十字会”等活动。开始从单纯地助人为乐向关注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转化。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二)医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第一,医学生志愿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志愿者行动提供了人们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医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工作中,协助解决人们在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发挥了一定的稳定社会和促进社会进步功能。

第二,医学生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年来,围绕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医学生志愿者以其独特的专业性质,在社会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比如在防癌宣传、防治艾滋病、禁烟宣传中等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承担了主要的义务。很好地传播了文明、健康的理念,促进了社会和谐。

第三,医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符合时展潮流。广大医学生志愿者在为社会提供服务中,既为服务对象解决了实际困难,又传播了人道主义精神。以人为本、和谐、进步是时展的潮流。医学生志愿者们的助人精神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这种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志愿服务形式的完善,必将拓展科学化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医学生志愿服务中发扬光大

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多年的实践表明,正是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医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才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进医学生志愿服务这一崇高而伟大事业进程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条件。从1994年起,团中央号召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援助行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等各种志愿活动蓬勃发展。而医学生志愿者则以其特有的专业性质,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公益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医学生志愿者在赛场医疗救助等服务中均有突出的表现;5.12四川地震发生后,由我校医学生志愿者组成心理援助小分队和医疗义诊小分队奔赴地震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灾区人民送去慰籍。我校的“红十字十百千万”医学生志愿服务工程的实施,校、院两级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学校社团组织定期开展的服务活动,全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体系已经建立并日趋完善。近十年来,我校的医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学校团委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并且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了全国金牌社团的荣誉称号。

三、完善医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一)制度建设方面

1、将志愿服务经历纳入到医学生培养计划中。制定新入学学生志愿者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与考核办法,并具体实施培训工作,实施志愿者资格晋升制度。

2、发放志愿服务手册,提高广大医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医学专业特点,组织开展同学们力所能及并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

3、根据医学生的成长需求建立和完善医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即通过评选星级志愿者,创建志愿者晋级机制等,使其在管理上更加科学规范。便于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极大地激发医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

4、探索有效的方式强化对志愿者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的考核鉴定。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学校医学生培养计划中。志愿服务表现与学生评等评语、评定奖学金等紧密结合,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5、以“红十字十百千万”工程为载体,为志愿服务活动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建立长久的基层服务基地。即为医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广阔的服务平台,也为解决基层缺医少药的实际困难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二)思想教育方面

完善医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思想教育方面甚为重要。结合形势,使志愿服务活动符合医学生成才成长的内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促使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学生中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将更多的医学生引导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开展、总结、创新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新局面,更好的发挥志愿服务育人、思想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不断推动医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

[2]刘孜勤.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程化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5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述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

[5]强学而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5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之汇聚,是未来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它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精神支持。中国参政党作为国家政权的合法参加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政治使命。面对新时期参政党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需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参政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适应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参政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精神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各党派共同的政治追求,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一道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和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新情况,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探寻新的自身建设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筑牢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顶层设计”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都提到一个全新的概念――“改革顶层设计”。今年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这一新名词展开了热议,使这个听起来较理论化的新名词带给人们对中国未来各方面改革的无穷想象和期许。

(一)搞好顶层设计才能纲举目张。关于什么是顶层设计,从工程学角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对于一项工程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要完成一项大的工程,需要用系统论的方法,认真地对于工程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要素从理念到程序再到具体的执行环节等进行一个全局视角的设计和统筹考虑。只有顶层设计清晰了才能纲举目张,水到渠成,繁而不乱。如今把顶层设计与中国的改革并提,说明中国的改革已经走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中共中央开始从战略高度,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出发,从民族振兴的大义出发,来把握和谋划中国社会全方位的改革,设计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及其路径选择。在继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下大力气推进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处于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运行状态。总书记对“顶层设计”概念在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使用作过全面表述,概括起来有3层含义:一是指导方针,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发展之路。二是基本内容,主要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提高辩证思维水平、增强驾驭全局能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协调好,同时要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关系民生的紧迫任务。三是实现路径上,重点解决体制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这一顶层设计为国人描绘了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带动国人积极的关注与思考中国的改革取向。

(二)思想文化建设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国力的强弱,而人的综合素质不仅包含知识、能力,还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文化水平。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人们也看到在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诸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泊、法制观念不强、道德水准失范等,这些问题的突显无疑对于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是非常不利的,对于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也是极其不利的。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的多样性日益加强,利益的多样性、思想的多样化进一步增多,现代传媒手段与互联网的发展又为人们提供了传播和了解各种思想信息的渠道,这就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日益受到冲击,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各种思想流派的广泛出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曾经被人们信服、追随和拥戴的主流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危机与困境。各种思想流派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使人们包括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上产生了困惑和迷茫,很多人提出对“合法性”的求证和质疑就是一个现实的反映,由价值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群体冲突已经成了新的社会矛盾类型。在这种多样性的利益诉求和多样性的社会思潮面前,思想文化领域的建设无论从方法上、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跟不上形势的变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形成政治共识的难度客观上加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搞好思想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要培育根植于社会大众的核心价值共识,用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社会精神层面的引导,无法想象一个离心离德、一盘散沙、缺乏价值共识的社会,能有真正的凝聚力和实现社会和谐。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能够为大多数国民接受的价值共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凝聚当代人心和中华文明传承的精神力量,能为有效整合我国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价值冲突提供价值标准,为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输入的影响提供精神武装,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正如杜青林同志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09秋季开学典礼上说,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事关党的存亡、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

(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根本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路径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改革、科学发展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上,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理念综合和创新。它的提出有特殊的原因、背景和复杂的过程。它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新的执政理论相继提出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同时,也是顺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要求而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4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和中华文明传承的精神纽带。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参政党的历史责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各党派共同的政治追求,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一道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和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新情况,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筑牢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将自身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一)参政党性质之社会主义规定性。1989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各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第一次明确了派作为参政党的政治身份,明确了其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参政地位,参政党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是合法参加国家政权的政党,是执政党的亲密友党;按照“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与执政党结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在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对新世纪新阶段派的性质在原来的定性基础上又赋予派作为“社会主义参政党”之质的规定性和时代合法性,表明目前中国政治舞台上,只有8个派是合法的“社会主义”参政党,8个派与中国共产党一道掌握着国家的政治资源,在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级国家机关和有关部门中合作共事,书写着多党合作事业的历史。参政党作为国家政权重要的参加者和国家事务管理的参与者,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其发挥作用的大小和贡献的多少要受到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评判,作为社会主义的参政党,坚守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奉社会主义的价值精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应是参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二)参政党建设之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在新世纪,各派的《章程》都规定了其建设目标是:要建设成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这样的目标选择决定了参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建设取向,才能不偏离方向。特别是思想建设是关系到多党合作基础和方向的大问题,需要长抓不懈。然而,目前参政党思想建设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已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思想建设主观上存在着“虚”与“实”心理,客观上存在“轻”与“重”的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政治思想建设曾被当成是比吃饭还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上各种思想流派的涌入和渗透,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深层影响,思想建设又从一个极端走另一个极端,在相当一部分党派成员的头脑中认为思想建设是虚的、走形式、没有实际作用的事情,也无法对思想建设的质量进行考核和评定。个别成员在思想上出现困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对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解,对派价值的肯定等,都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思想建设中存在的方式不多、手段不新、成效不显的现状,也使参政党思想建设面临着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重要又重要不起来,重视又受不到重视。此外,党派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轻”政治素质与“重”经济实力和职称学历的现象,也进一步弱化了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了思想建设的难度,使部分成员以功利的心态来对待思想政治学习,将党派组织的各种思想想政治理论学习视为给个人政治上的“镀金”和扩大社会交往的途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甚至助长了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上述参政党思想建设的现实困境表明,加强参政党的思想建设已成为摆在参政党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能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提高派成员的政治素养,是否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量各派成员的参政绩效,关系到多党合作事业的传承。当前,加强派的思想建设,必须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重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骨干成员的培养教育,以及加强对新成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广大党派成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助推参政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思想政治领域的顶层设计对于凝聚人心、增进政治共识无疑起到了精神指引的作用,而要树立和践行之,尚需实践层面的具体办法以及具体对策的支撑,顶层设计与基层互动的实践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化为精神力量和支持。面对派思想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探寻新的方式和途径。推进参政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立足参政党的政治定位,体现自身的特点,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使之体现在对党派成员的教育培养使用和党派的自身建设中,落实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社会实践中。

(一)在学习型参政党建设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中共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随后,中国社会从个体到组织纷纷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型组织,以此作为成就美好未来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作为同中共通力合作的各派,为适应时展要求,与执政党建设相互促进,保持参政党的进步性,适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目标,以此作为提高成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参政党参政能力的有效载体,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中国各党派共同的政治追求,为此,学习型参政党的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学习内容。可以说,学习型参政党创建活动为各个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操作平台,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各项活动内容要紧密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这个政治任务,才能体现它所具有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与派开展的政治交接活动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政治交接是派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派自身建设的不断加强,政治交接的内涵也在进一步的丰富、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丰富内容和切合时展的基本特征,赋予了派政治交接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参政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共识。正如严隽琪副委员长在中央社院春季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派搞好政治交接学习活动的一项核心内容,其重点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目的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派广大成员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筑起牢固的政治思想防线,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立场的坚定和头脑的清醒,在共同的政治价值观基础上,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打牢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把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派优秀人才作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适应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派干部是关键。新形势下,在派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3个重要阶段,都需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选拔人才要突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有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责任心,有明确而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教育培养上要着重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派老一代的优良传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引导广大成员在工作中本着立党为公,参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打破框框,敢为人先,发挥派位置超脱的特点和人才聚集的专业优势,鼓励和推动大家在多党合作事业的平台上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献计出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着力点放在履行参政党职责,服务经济社会的大局上来。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合格人才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2-0068-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兴国之魂,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文化之魂和思想之髓。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①党的十在十七大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②高校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教育责任,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重要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新时期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实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好地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为社会建设输送有用人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同志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③高校是思想文化的主要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应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研究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培养大学生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合格的有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共同理想为指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和克服各种非主流思潮的侵蚀,以爱国主义的情怀与改革创新的精神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新时期,高校要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教材、引入课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深人人心,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涉及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政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政治方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观教育是反映社会文明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准则。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对提升中华民族整体道德素质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法制观教育是我国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加强对大学生基础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我党提出的重要科学命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全面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创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航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一般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主要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及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与思想实际。党的十明确提出,新时期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要求当代的大学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为航标,指引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实现新时期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航标。在我国现阶段,要使大学生明确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信仰,深入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深入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实现个人的价值的一致性。积极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诠释

十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独立主体的人始终是价值认同和社会实践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经过主体的思想过滤,才能内化吸收为他们的价值观念的组成部分。而内化的关键在于重视对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培养,注重被教育者的感受、认同和理解以及自觉自愿行为的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这在客观上也就要求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凸显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他们的成长成才为目标,坚持“三贴近”,调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自主的行动,真正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④这充分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也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方向。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新的认识和表述,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凝聚精神力量、形成思想共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和教育大学生。首先,要以学习理论为前提,深刻领导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与精神实质。高校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侧重点就是要求大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大脑,在理解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相结合,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客观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科学思考未来。通过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清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清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次,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努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指向和价值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思想、理想、精神、道德等建设为具体内容,结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整体价值、主流价值的相互沟通交流,使自身的价值观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时展的趋势,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引领

共同理想信念是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方向,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灯塔,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旗帜。在教育实践中,首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平台,使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价值目标。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如通过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党团组织、社团组织、班级组织等日常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持续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形成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共同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奋斗热情,激发他们投身于社会建设实践的积极性。第三,要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高校要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鼓励他们走出校园,指导他们主动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认识。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树立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主要推动力

任何社会的发展进步,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中国民族在新时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开拓进取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要支撑,始终坚持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实践中,首先,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如通过加强国家观、国防观、传统文化观、国情教育等教学内容的教学安排,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所有专业课的教学中,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其次,要在高校强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确立正确目标的主要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地就是要将认识内化为自觉追求,要让大学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们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再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当代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同时也要注重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锻炼才干,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人类文明发展相一致,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序、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努力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具体教育实践中,首先,要紧扣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高校要以“八荣八耻”为标准,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促进正确的道德标准与生活准则、行为规范。其次,要拓宽主渠道,丰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形式。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就是要进一步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是要注重大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再次,要建立有效的践行机制,形成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入教育。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校制度建设,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和约束机制,着力使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最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荣辱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要进一步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支持先进文化进校园,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总之,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努力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注 释]

①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2007年10月24日。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7

一、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企业道德建设,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人的先进与否,取决于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实现企业的安全、持续、健康发展,队伍建设是关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项工作要发展进步,离不开一支充满正气、富有活力、积极向上的干部职工队伍。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则是每位干部职工坚持正确方向、提高工作本领、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所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才能坚定不移地执行好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企业道德建设,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于企业而言,当前什么是大局?安全生产是大局,经营管理是大局,和谐稳定是大局。因此全体职工想问题、干事情必须从大局出发,不能意气用事,把心思多用在工作上,用在安全生产上,围绕“聚精会神抓安全,一心一意谋发展”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有私利而无公心,有短见而无卓识,有小九九而无大策略,有蝇营狗苟之术而无带领职工抓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之道,对企业安全和谐发展,对自己人生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树立大局意识要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切忌好高骛远。特别是每名管理人员,要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显微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具体的事情做深、做透,才能在全局的驾驭上轻松自如,在细节上得心应手。

树立大局意识,要求全体职工在工作中,要与同事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把工作做好。在生活中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增进了解,彼此多一分关爱。产生分歧时相互包容,顾全大局,为自己考虑少一点,多考虑工作,大家团结一致,才能把工作做好。

三、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企业道德建设,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

负责任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责任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强调的是同一个词——责任。责任是一切动力的源泉,责任出智慧、出勇气、出力量。人的每一项潜能都因为有了责任的驱动,才变得更强大。

责任是一种主观追求。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条件,有人干得好,有人干得差,差别就在于有没有责任心。尽心尽责,再复杂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漠视责任,再简单的工作也会出现差错。每名干部职工都应有极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一个人有为才会有威,最终才会有位。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工作上只有有所作为,能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尊重,这样自己的权威才能慢慢树起来,用人格的魅力影响和带动大家,进而在领导和同志们心目中才能得到相应的地位。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工作,大家的工作不仅是给矿上干的,也是给自己干的,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提升的机会,这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大责任要有大担当。特别是管理干部,职务就是责任,要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把“官帽子”看得轻一点,把责任看得重一点。

四、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企业道德建设,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企业的各项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新突破。全体职工都应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安全生产上要创新,在经营管理上要创新,在技术管理上也要创新。有时,职工在工作上的一个小革新就能对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发挥出很大作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8

关键词:班级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途径;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班级管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管理肩负起育人的职责,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和资源适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爱国情感和民主、法制观念,明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我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与班级管理实际,认真探究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途径

1.日常教育管理

班主任在考虑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时,可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同时结合学校和班级实情,师生共同制订出班级管理细则,做到依法治班,让每个成员在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感受并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2.解决具体问题

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必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中心,以真实的内容教育学生,特别是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当班级选举学生干部时,我让大家先听竞选者发表竞选演说,接着民主投票确定当选人员,最后当选者当众宣誓,明确岗位责任,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请矛盾双方先对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谈谈自己的错误和犯错的原因,然后让大家唱“八荣八耻”歌,最后请矛盾双方谈对此事的看法和今后的打算,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遭遇挫折时,我就和大家一起重温红军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和雷锋故事,让学生们在革命前辈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感染下,重拾奋勇向前的信心。

3.主题活动渗透

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德育全过程,班主任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张扬,在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过程中,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

同时可以让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展示、激发成才的重要舞台,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对“读书、明理、成才、报国”有了主动思考,道德认识水平有了提高,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班集体的精神风貌中。具体做法是: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内容结构为主题,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九月,出专题手抄报比赛)、喜迎国庆(十月,征文比赛)、法制宣传日(12月4日,演讲比赛)、迎五・一(朗诵比赛)、尽责任(5月,开展为爸妈洗一次脚活动)等。②从中小学生主流价值观出发,开展各种形式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主要的特色活动有“幸福教育”“感恩,我们在行动”“我们的政策我们定”等 。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的策略

1.在每一天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挖掘早晨迎接学生、课间十分钟和课间操的引导、安排就餐、与学生交流、课后活动、打扫卫生和内务整理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学习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我坚持每天早晨第一个出现在教室门口,用微笑迎接学生,鼓励学生自强不息,以遵纪守法为荣,准时来校学习;每次课间十分钟我总要来到学生中间,看一看班上的学生,与他们聊一聊,一起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引导他们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事事规范自身行为;我利用参与课间操的机会,引导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公平竞争、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就餐时,我要求大家排队就餐,不挑食,引导他们以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我利用学生打扫卫生和整理内务的时机,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

2.在每一期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挖掘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班干部、布置教室、班会、集体外出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与家长沟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新学期班主任第一次讲话时,我总要向大家问一声好,说些祝福的话,择机说说文明礼仪的要求,与大家畅谈发展目标,勉励学生们自强不息,树立竞争意识。安排座位时,我总是做到不偏爱任何人,做到人人平等,这样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和互助观念。制订班规时,我总是请大家一起商量,做到“我们的事情,我们做主”,这样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纪律观念。推选班干部、评选先进时,我首先请大家选前认真酝酿,人人积极参与,民主投票决定,这样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时,我总是怀着满腔热情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指出他们的潜能,热切盼望每位学生都能自立自强、开拓创新、不断进步。

3.在每次接送一个班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班主任应该特别重视挖掘第一次与学生的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挖掘入团、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历史、师资、设备、环境和学校的特色,让学生熟悉自己的学习环境,热爱自己的学校。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像指挥员对出征前的战士一样,鼓舞全班学生的士气,让学生精神更加振奋,更加奋发向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向学生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对班级的设想和决心,描绘班集体美好的明天,鼓励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去开创,去奋斗。第一次和新生见面,我会让每个新生介绍自己和说一说对新集体的希望,这样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学生毕业时,我都会说些离别赠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9

关键词: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教育的主要场所,肩负着传播知识、弘扬文化、健全品格的重要任务。为了充分实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要将其作为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旗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运行的基本制度和内在秩序,是精髓和核心所在,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在大学生范围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目的在于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想风潮,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随着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主义存在之外,还有许多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侵扰;随着社会价值理念的发展,除了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存在,还有负面的、消极的、主义的思想侵扰[1]。各种因素在各种思想观念混合、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出现是非的蒙蔽,价值观的偏移,甚至道德失衡的现象。此外,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逐渐深入到了文化、价值观领域。由此可见,针对当下的环境,在大学生群体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利于青少年从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教育

为了更好地在大学生群体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从根本上完善理论教育。在教学体系中,高校领导、辅导员以及思政教师应该各司其职,确保各个环节的教育活动能够无缝衔接,充分落实,将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保障和后盾[2]。在爱国主义教育当中融入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教育;通过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培养和谐发展观念。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解说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含义,培养其集体主义、团结精神以及责任意识。

2. 开辟实践创新路径

要真正理解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来。实

践活动是大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磨炼意

志品质、增长社会阅历、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途径。因此,高校需要与社会、家庭等通力协作,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平台[3]。

鼓励大学生走进工厂、企业、农村,进行实习、挂职、志愿服务。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更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敬岗敬业精神,使其明辨是非,分清利弊,在实践中得到全方面的素质提升。

3. 组织发展路径

原总书记在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就表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要将其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高校在党建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顺利建设。因此,要积极发挥高校在社会大众当中的影响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内容中,成为党建活动贯穿的主题所在[4]。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中流砥柱,关键在于保持了组织的先进性,并将其在实践中充分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考量大学生入党的资格,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爱党热情,自己自律,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针对当下的环境,在大学生群体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利于青少年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校应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教育、开辟实践创新路径、组织发展路径等途径,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大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2]汤 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探析[J].世纪桥,2012(18).

[3]左晓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0).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10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认识;实践;发展

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的重要作用,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其大众化,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和认同并得到践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内涵的认识论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大众认识、掌握、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它体现了理论与群众的辩证关系,即理论要掌握群众,使群众成为实现自己价值的物质武器,同时群众要认识并掌握理论,使理论成为群众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掌握大众,使大众成为其物质武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被大众掌握,使这一理论成为大众的精神武器,它们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价值诉求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大众是理论价值的诉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但理论自己本身并不能实现,需要靠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就是人民大众,理论只有更多地掌握人民大众,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但其前提是理论必须掌握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理论的客观存在,也只有更多地掌握人民大众,把人民大众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实现其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价值,起到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大众掌握是大众实践的诉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正如列宁说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大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又指向这一实践。中国人民大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只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奋斗方向和目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的斗志,同心同德,团结一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才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大众和大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的统一,但后者起决定作用,因为只有作为实践主体的大众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认识论思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活动要经过两次能动的飞跃,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能动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第二次能动飞跃。正如列宁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的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被大众掌握,实现大众化,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内化过程,即先认知,认同,内化为自己接受的价值观,然后再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实践,外化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和习惯。因此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规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1、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直观,为大众所认知和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说明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科学理论体系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才能首先为大众所认知和理解。

(1)通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语言表达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容易被大众所认知和理解。作为理论的范畴,其概括性和抽象性往往拉大了与大众的距离,不容易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因此要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代替深奥概括抽象的学术用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达方式符合人民大众的思维方式、学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易于被大众所感知和理解。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11

关键词:基层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

党校作为党的理论教育主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是其分内之事。党的十八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同时还通过“第二课堂”广泛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本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校内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

(一)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专题

党的十召开之后,平凉市党校系统均举办了党的十精神培训轮训班,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被列入宣讲内容,并开设了教学专题,如市委党校“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台县委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泾川县委党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华亭县委党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从2013年春季开始,所有的主体班次和各类短期培训班都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专题,并得到了逐步优化。例如,市委党校“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专题就根据宣讲对象和课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成了“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此外,还邀请上级领导和校外专家前来党校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辅导报告,如在2014年春季主体班,市委党校邀请到平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奉真为全体师生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导报告。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贯穿到每一堂课中

除了开设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专题,平凉市党校系统还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贯穿于党校的每一堂课中,尤其是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则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市委党校为例,2014年主体班开设的41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20个专题,占50%;2015年开设的69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31个专题,占45%;2016年开设的60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28个,占47%。在其余方面的教学专题中,如“平凉改革与发展”、“公共管理与领导科学”等,基本上都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此外,市委党校在主体班还设计了党性分析和结构化研讨等学员自主学习交流的课程,其中学习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员自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平凉市党校系统还充分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B、C级站、中国西部开发网,“富民兴陇”视频讲座和教学光盘等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2014年至2016年,全市党校系统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收看“富民兴陇”视频讲座共计36次,参加人数为3万多人次。所有这些视频讲座,都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如,市委党校在2015年主体班专门播放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所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报告的教学光盘。

二、理顺科研机制,激励教研人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一)鼓励教研人员积极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的研究

党校作为党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义不容辞地担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研究任务。党的十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组织开展了大量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4年,在市委宣传部组织举办的平凉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征文活动中,庄浪县委党校吴占强的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实践转化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拓展》获二等奖;市委党校万明义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静宁县委党校吴川会的《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乡村》、市委党校吴亚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崇信县委党校王晨生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姣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委党校练迎春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平凉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等论文获得三等奖。2015年,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高校工委、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征文中,泾川县委党校郭志龙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问题的几点思考》、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娇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庄浪县委党校吴占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实践转化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拓展》等论文获二等奖。2014年3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高校工委和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甘肃省“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理论研讨会征文中,市委党校于贵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逻辑生长点》、党永锋的《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等论文获奖。此外,市委党校吴亚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影响》、灵台县委党校王文中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等论文还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

(二)大力支持教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情况的调研

党的十以来,平凉市积极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其中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平凉市社会各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2014年夏季,市委党校全体教研人员在主要领导的带队下,前往泾川、华亭、崇信等县,以及平凉电厂、平凉市工业园区、华亭煤矿开展调查研究。2015年12月15日至16日,市委党校5名教研人员前往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关道岔村、三合乡北集村和德美集团公司等地调研,静宁县委党校的部分教研人员也参与了调研活动;12月21日,市委党校6名教员和灵台县委党校部分教员前往灵台县富鑫、海升等企业开展调研;12月23日至24日,市委党校4名教研人员前往华亭、崇信开展调研。2016年3月,市委党校部分教员前往泾川县党原乡开展调研。近三年来,各县(区)也多次深入乡镇、村社深入调研基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以上调研都现场参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栏目,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并与当地干部、职工和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较为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基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平凉市党校系统鼓励教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研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始终贯穿了这一做法。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将科研成果论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内容与领导干部的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了教学专题《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姣老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直接转化为同名教学专题;崇信县委党校王晨生老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则转化为教学专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其他教研人员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也都在所讲授的教学专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搭建对外平台,面向社会各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充分利用对外宣讲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凉市党校系统每年都会派遣大量的教研人员前往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宣讲党的重大创新理论和中央、省市委的最新精神。以市委党校为例,2014年外出宣讲达237场次,听讲人数达27798人次;2015年外出宣讲场次为165场次,听讲人数达18792人次;2016年外出宣讲目前已超过204场次,听讲人数达18982人次。在外出宣讲的专题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热点之一。如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曾应邀前往灵台县“青年大讲堂”作了《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专题辅导报告,泾川县委党校李赛钰老师应邀给县政法系统干部职工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辅导,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娇老师应邀为县执法局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辅导。此外,在其他外出宣讲的专题中,也始终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

(二)创造党校“第二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平凉市党校系统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了党校“第二课堂”,将党校教学培训机制延伸到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形成长期的合作办学机制。多年来,市委党校一直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服务,具体情况:2014年为11个单位1300多人提供第二课堂服务,2015年为11个单位1230多人提供第二课堂服务,2016年目前已达13个单位1658人次。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党校“第二课堂”的重点内容之一。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的教学专题《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等,多次被安排为“第二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三)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党的十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积极与同级宣教部门合作,成立市县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市县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面向全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大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宣讲900多场次。2014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践行核心价值观•立足平凉做贡献”主题演讲比赛中,全市党校系统积极派人参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卢锋.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初探[J].党政论坛,2014(05).

[2]许玉姣.谈党校核心价值观[J].发展,2009(05).

[3]杨兰.党校核心价值观刍议[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09).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12

关键词:基层党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 D648.3 文献标识码:A

党校作为党的理论教育主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是其分内之事。党的十八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同时还通过“第二课堂”广泛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本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校内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

(一)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专题

党的十召开之后,平凉市党校系统均举办了党的十精神培训轮训班,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被列入宣讲内容,并开设了教学专题,如市委党校“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台县委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泾川县委党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华亭县委党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从2013年春季开始,所有的主体班次和各类短期培训班都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专题,并得到了逐步优化。例如,市委党校“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专题就根据宣讲对象和课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成了“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此外,还邀请上级领导和校外专家前来党校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辅导报告,如在2014年春季主体班,市委党校邀请到平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奉真为全体师生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导报告。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贯穿到每一堂课中

除了开设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专题,平凉市党校系统还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贯穿于党校的每一堂课中,尤其是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则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以市委党校为例,2014年主体班开设的41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20个专题,占50%;2015年开设的69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31个专题,占45%;2016年开设的60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A理论方面为28个,占47%。在其余方面的教学专题中,如“平凉改革与发展”、“公共管理与领导科学”等,基本上都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此外,市委党校在主体班还设计了党性分析和结构化研讨等学员自主学习交流的课程,其中学习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员自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平凉市党校系统还充分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B、C级站、中国西部开发网,“富民兴陇”视频讲座和教学光盘等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2014年至2016年,全市党校系统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收看“富民兴陇”视频讲座共计36次,参加人数为3万多人次。所有这些视频讲座,都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如,市委党校在2015年主体班专门播放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所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报告的教学光盘。

二、理顺科研机制,激励教研人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一)鼓励教研人员积极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的研究

党校作为党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义不容辞地担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研究任务。党的十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组织开展了大量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4年,在市委宣传部组织举办的平凉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征文活动中,庄浪县委党校吴占强的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实践转化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拓展》获二等奖;市委党校万明义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静宁县委党校吴川会的《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乡村》、市委党校吴亚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崇信县委党校王晨生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姣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委党校练迎春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平凉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等论文获得三等奖。2015年,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高校工委、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征文中,泾川县委党校郭志龙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问题的几点思考》、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娇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庄浪县委党校吴占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实践转化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拓展》等论文获二等奖。2014年3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高校工委和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甘肃省“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理论研讨会征文中,市委党校于贵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逻辑生长点》、党永锋的《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等论文获奖。此外,市委党校吴亚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影响》、灵台县委党校王文中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等论文还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

(二)大力支持教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情况的调研

党的十以来,平凉市积极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其中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平凉市社会各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2014年夏季,市委党校全体教研人员在主要领导的带队下,前往泾川、华亭、崇信等县,以及平凉电厂、平凉市工业园区、华亭煤矿开展调查研究。2015年12月15日至16日,市委党校5名教研人员前往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关道岔村、三合l北集村和德美集团公司等地调研,静宁县委党校的部分教研人员也参与了调研活动;12月21日,市委党校6名教员和灵台县委党校部分教员前往灵台县富鑫、海升等企业开展调研;12月23日至24日,市委党校4名教研人员前往华亭、崇信开展调研。2016年3月,市委党校部分教员前往泾川县党原乡开展调研。

近三年来,各县(区)也多次深入乡镇、村社深入调研基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以上调研都现场参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栏目,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并与当地干部、职工和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较为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基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平凉市党校系统鼓励教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研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始终贯穿了这一做法。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将科研成果论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内容与领导干部的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了教学专题《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姣老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直接转化为同名教学专题;崇信县委党校王晨生老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则转化为教学专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其他教研人员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也都在所讲授的教学专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搭建对外平台,面向社会各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充分利用对外宣讲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凉市党校系统每年都会派遣大量的教研人员前往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宣讲党的重大创新理论和中央、省市委的最新精神。以市委党校为例,2014年外出宣讲达237场次,听讲人数达27798人次;2015年外出宣讲场次为165场次,听讲人数达18792人次;2016年外出宣讲目前已超过204场次,听讲人数达18982人次。

在外出宣讲的专题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热点之一。如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曾应邀前往灵台县“青年大讲堂”作了《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专题辅导报告,泾川县委党校李赛钰老师应邀给县政法系统干部职工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辅导,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娇老师应邀为县执法局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辅导。此外,在其他外出宣讲的专题中,也始终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

(二)创造党校“第二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平凉市党校系统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了党校“第二课堂”,将党校教学培训机制延伸到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形成长期的合作办学机制。多年来,市委党校一直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服务,具体情况:2014年为11个单位1300多人提供第二课堂服务,2015年为11个单位1230多人提供第二课堂服务,2016年目前已达13个单位1658人次。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党校“第二课堂”的重点内容之一。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的教学专题《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等,多次被安排为“第二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三)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党的十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积极与同级宣教部门合作,成立市县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市县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面向全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大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宣讲900多场次。2014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践行核心价值观 ・ 立足平凉做贡献”主题演讲比赛中,全市党校系统积极派人参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卢锋.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初探[J].党政论坛,2014(05).

[2] 许玉姣.谈党校核心价值观[J].发展,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