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司发展状态

公司发展状态

时间:2023-06-06 09:00:10

公司发展状态

第1篇

根据我国保险制度完善程度的态势来看,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人生保障、购买保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保障体系的完善,萌生出了大量的寿险公司。但是寿险公司在偿债、营运、盈利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针对这些风险性,寿险公司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缓。从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财务分析法是侦测和分析寿险公司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财务分析必要性;财务分析资料;财务分析方法

一、财务分析在寿险公司中的必要性

(一)及时地掌控公司的运营状况

公司的财务状况是一个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必须掌控的部分,财务分析渗透在公司运营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于寿险公司来说,所经营的领域一般是与资金相关的保险行业,那么财务分析法了解公司的风险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寿险公司通过会计部门对公司的资金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制作财务报表或者资金运转报告能够了解到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流通情况,从而洞悉公司在近期的运营状况,评估公司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目前公司哪些方面取得优异的成果,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及时地掌控公司的运营状况能够及时了解公司在业务方面所存在的漏洞,从而采取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预测公司发展的整体态势

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会计部门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的状态预测公司在下一阶段的整体发展态势,从而制定新的企业发展方案,发掘公司在下个阶段在某些领域的潜力,对于业绩良好的部门加大业务的扩充。在投资方面,通过财务分析法,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公司在下一季度的投资方向,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另外,财务分析能够为公司指定新的经营和发展目标,衡量经营项目,改进相关的工作,这就为寿险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财务分析资料

寿险公司在财务分析必须借助一定的资料,能够比较直观且清晰地了解到公司的发展态势。资料一般有三种。

(一)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公司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资源,公司在财务报表的制作上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记录了公司所持有资金或者是股份的多少,能透视出公司规模的大小。第二个方面是经营成果,记录了公司在运转中的盈利状况、公司的某些领域所赚取的资金,这些资金大多数来源于投保人和投资人。第三个方面是资金的流动状况,记录了资金在各个领域、投保人之间的流动状况,从中可以得知整个公司所经营的范围和熟知客户的来源。

(二)会计核对资料

会计核对指的是对整个公司的财务资金流动进行全面核对。第一方面是现金货币的核对,在很多公司的运行中,现金和资金的核对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导致资金的真实数目和账单中所记载的存在着偏差,与实际接纳的业务不吻合,甚至在学弟银行账面出现负数,这是在很多公司企业都存在的资产问题,极大地危害了公司的财产安全和经营状况,因此在月底,应该收集所有的费用项目和单据仔细地核对每一笔账目,在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第二个方面是业务的核对,寿险公司经营的类型主要是以接纳保险为主,因此业务核对在寿险公司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将本月的入账和出账发票进行仔细地核对,确定每张发票的结算方式,清楚地记载在每个业务中资金的流向,对于不明项款及时地进行调查,将来往的项目进行仔细核对。

(三)公司的计划及预算资料

公司的资金一方面要维持正常的公司的运转,也要运用一定的资金为公司将来的业务和经营做准备,例如公司计算在以后扩大业务量所需要的资金储备,开阔新的领域需要的资金运转。但是公司的预算资金一般都是在确保公司目前运营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计算的。计划及预算资料的完善性能够使公司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中运转。

三、财务分析方法

掌握财务分析法在公司的财务计算中尤为重要,能够深刻而又清晰洞悉公司的发展状况和预测公司的发展态势,在寿险寿险公司中所采用的财务分析法一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种

(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叫比较法,是将公司前期的各项指标和资金的流动和现期的状况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对比,从而可以看出公司近期的经营状况,例如资金的流动,业务数额的增减等等但是在运用趋势分析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例如在进行对比时,要注重计算口径的一致性,第二个方面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所造成的资金变动不能将其视为正常情况进行对比。第三个方面在公司运营中容易出现重要指标,不能笼统地概率和比较,而是要深刻仔细地探究其原因。将不同时期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时,有通常有两种方法(1)定基动态比率。它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从而判断出公司的运营状况,比率分析法简单快捷,而且运用的范围较广,可以跨行业进行分析,并且这种方法的科学性也被很多公司承认。但是在比率分析法的运用中,一方面要注重子项和目项的相关性,倘若将不相关的项目运用于比率分析法是得不到结果的。在寿险公司中,一般采用三种比率方法,我们可以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将这三种方法运用于实践中。(1)构成比率:构成比率反映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指的是公司中的某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中所占的比率,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构成比率能够了解到每种经济成分在整个公司中所占的比率,从而判断整个公司的经济成分是否平衡,是否需要变动,这就给公司的业务比率指明了方向。(2)效率比率。指的是投入与支出的比率,能够较清晰地了解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利益得失,计算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评价整个公司在运营中的整体态势,。(3)相关比率。指的是各个项目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哪些经济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依存的,从而可以使多个要素进行优势互补,带动整个经济要素协调而又稳定地发展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通常是结合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所进行的,公司的财务资金状况一般包括收入大于支出、收入与支出平衡、入不敷出等三种状况,一般先采用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对公司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对于经营状况好,经济效益高的阶段,要继续传承其优良因素。但对于资金亏损,入不敷出的局面,就必须采用因素分析法,深刻分析公司在经营模式,业务结构等方面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化解公司在运营中的危机。

四、结语

以上是对以财务分析手段控制寿险公司的经营的方法的探讨,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财务分析法是当代寿险公司衡量运营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比较得失、考察经营状况、评价经济效益等方面,要将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运用于实践中,促使公司不断地改进经营方案,促进寿险公司的长远发展。深刻地分析风险问题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公司运行的状况,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态势,不管是在公司制度建立上还是在结构的调整上以及资金的流动上的运用都非常明显。目前,很多公司都相应地建立了一系列分析和控制公司风险性的方案和措施。从而更好地保障公司的长远发展,使公司不落后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心合.内部控制研究的困惑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3(06)

[2]刘惠丽.我国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03)

第2篇

【关键词】状态检修;设备;变电运维

引言

设备检修是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逐步提高,传统的基于周期的设备检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在充分考虑电网安全、环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情况下,研究、探索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和检修针对性的新的检修管理方式。

1.状态检修的基本概念及开展的必要性

1.1状态检修的基本概念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效益等为基础,通过设备的状态评价、风险分析、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设备检修策略。状态检修工作的核心是确定设备的状态,依据设备的状态开展相应的试验、检修工作,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其目的是强调管理和技术分析在电力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中的作用,通过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设备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当然状态检修并不意味着绝对取消定期检修的概念。受设备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零部件使用寿命等原因,各类电网设备均存在一定的使用寿命或周期。因此设备最长检修周期不能超过其自身最薄弱环节最长使用时间。

1.2开展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以往电力设备检修所采取的一直都是沿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模式,在多年的实践中有效的减小了设备的突发事故,保证了设备的良好运行。但缺点也是明显的:“一刀切”式的检修模式,没有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存在“小病大治,无病也治”的盲目现象。如今电网发展日益庞大,检修工作量剧增,人员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在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期望越来越大,设备的定期检修显现出了严重的不足。

借鉴电力发达国家诊断性检修的经验,能发现在电力行业中推行状态检修的直接效益有:在对设备健康水平、运行情况、技术指标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开展状态检修,合理调整检修周期,减小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成本、利于提高检修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健康水平的目标。基于此,电气设备实行状态检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国网公司系统部分单位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收获颇多。故国家电网公司在2008年初相继发表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随着“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成立后积极推进公司状态检修工作,2012年先后下发了《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网设备状态检修计划制定管理办法》、《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状态检修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明确了状态检修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按照“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在充分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的条件下,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安全水平提升为目标,以设备状态评价为核心,以加强基础管理为手段,规范设备管理流程,落实安全责任,强化设备运行监视和状态分析,提高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状态检修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2.变电运维为状态检修提供充分的条件

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电气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从状态检修业务流程可看出,以设备的状态监测为基础,对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收集与存储,并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与评估,对处于不同状态的设备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最后形成状态检修计划。故加强基础管理并发展创新,是实施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需要,从而也看出了变电运维为状态检修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1第一时间掌握设备的状态

运维人员作为设备的主人,对设备运行状态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在日常巡视维护时和各类安全检查及专项检查中,利用自身看、听、摸等感官知觉综合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利用在线监测、红外成像扫描、电能质量检测等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按规定做好各压力值、泄漏电流值等记录并用同类型比较法认真分析设备有无异常,并对设备的缺陷、状态的分析,来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从而为状态检修提供第一手的诊断依据,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2.2为状态检修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运维人员规范使用EAM数字化电网系统,负责所辖20座变电站设备信息收集的部分工作。包括设备投运前的基础数据、设备台帐、运行信息、缺陷记录、跳闸记录、巡视记录、轮换试验记录、在线监测记录、两票、规程等信息及相关数据录入EAM系统。一方面保证信息录入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使信息在整个生产的管理过程中具有实时性,为状态检修提供了完整的设备档案记录及运行、检修、试验记录等参考基础数据。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建立在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上的,没有诸如原始记录、设备台帐、图纸技术资料、运行分析等基础数据,实施状态检修也就是一句空话。

2.3为状态检修提供班组初评

设备运维班组根据EAM数字化电网系统内健全的记录:如缺陷情况、红外线测温情况、在线监测情况、设备操作频率、开关的跳闸次数、检修和试验周期(是否超周期设备)、完成技措和反措情况等等,并按照各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风险评估导则》、《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网设备状态评价管理办法》、《冀北电力检修分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工作标准实施细则》等技术标准为依据。通过对设备各状态量的分析和评价,确定设备状态级别,形成班组初评意见。班组初评意见应包括设备铭牌参数、投运日期、上次检修日期、状态量检测信息、状态评价分值和结论、扣分状态量描述、检修策略建议。

3.状态检修让变电运维获益

3.1增强了运维人员工作责任心

在状态检修的实际工作中,运维人员在巡视维护检查中,能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并上报;在参与对检修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严格把关,没有走过场的现像;利用在线监测、红外成像扫描、电能质量检测等技术对设备进行认真监测等,这样既提高运维人员工作质量,又实行责任到人的有效手段。比如利用红外成像扫描提高了设备测温的精确度,我公司维护的各站运维人员定期(或特巡)测温,及时发现各电压等级母线、导线架、变压器、开关、CVT、容抗器等发热的多次严重和危急缺陷。并抢在两会保电或夏季大负荷到来之前处理完设备缺陷,设备运行水平明显提高,保证设备“零缺陷”迎峰度夏(或重要保电任务)。

3.2运维人员的素质提高

在开展状态检修的工作中,大量的采用新技术是必然的,如在线监测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等,同时设备的状态最终是依靠人员的分析、判断决定的,运维人员的水平素质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状态检修对运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能促使运行人员有紧迫感,自发的进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工作也能做到事半功倍。

3.3减少倒闸操作和现场许可工作票的工作量

在实施状态检修的情况下,编制设备年度检修计划就不能向以往一样对每一个变电站设备按周期制定停电计划。而是各单位及时进行设备摸底调查,做到心中有数,提报设备停电预试计划,统筹考虑设备应修必修的具体内容,然后上报。调度在安排计划时,为了使设备维护单位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设备检修应适当安排,通过这样的安排,倒闸操作次数明显减少。

运检人员在变电站工作时,需在停电设备周围设置安全通道及现场安全措施,使停电设备和带电设备隔离,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状态检修由于减少了停电次数,减少了变电设备操作,从而减少了变电站误操作的几率,减少了现场许可工作票的工作量,同样也减少了发生事故的隐患,相应提高了电网和人身的安全水平,从而提高了设备供电的可靠性。

4.变电运维在状态检修中的不足

通过收集和整理EAM数字化电网系统内的数据已基本完整。还有欠缺的是数字化电网内有一些技术指标从设备铭牌和技术说明书上都无法找到,还有一些出厂型式类试验数据、订货技术协议、监造报告等。技术水平也不是完全跟上实际的需要,目前对20座变电站的设备不良状态或异常状态的判断依据,部分来自人的直观判断,对各站设备的隐性不良状态,还没有及时准确有效的判断方法。管理工作也没有完全跟上,有的运行检修记录的管理存在盲目性,历史记录没有被很好地组织利用起来等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仍需加强。

5.结束语

在电网发展日益庞大,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状态检修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变电运维在开展状态检修的工作应提高自身素质,因为它在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也是开展状态检修的受益者。我们尽管在电力企业要全面实施状态检修还需做大量的工作,但可以预见,电力生产企业实施状态检修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规范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意见.

第3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管理创新应用实践

引言

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的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我国的煤炭的安全生产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引入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的概念,并集合其在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对基于行为安全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研究。

1行为安全管理模式概述

1.1行为科学

通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自然科学进行观察分析,以此来研究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行为变化,这类学科叫做行为科学。主要就是对人类的行为变化做基本的分析,观察人类在行文过程中的积极态度,来改变人的行为,以此来增强人类的积极性,来完成最终目的。行为科学会根据人在社会中所展现的情形,来作为基本调查,例如对人的行为动机研究,群体活动状态,来综合考虑并解决实际问题,依照相关案例来解决行为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1.2行为安全管理模式

根据相关数据的调查研究显示,已经在多家煤矿企业发现了安全保护问题的不妥善之处。大部分专业人士对于此类现象都做出了自我的价值判断,也有部分专业认识对其真正的事故原因进行探究。根据实际的状况显示,可以表明我们国家现阶段安全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大部分企业管理公司对于安全保护措施依旧没有起到高度重视、呈现出不完善的状态。长时间的探索表明、在安全保护过程中,一定要制订相关计划,来帮助技术人员改掉自身的安全态度,增强自身安全素养,从自己做起,在公司中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安全保护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保护工作。安全保护的重要措施不是对于工作人员的行为状态,而是对于整个公司来说,保护个人安全更为重要,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将安全保护意识注入到每个人心中,以此来达到目的。

2当前煤矿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2.1管理相对疏忽,意识不强

在现在的安全保护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对公司企业管理技术。将管理方式进行细致化分类,在施工过程中把安全管理以及创新结构作为重点发展要求,但一定不要将现代化技术融入到其中,要将思想建设与安全建设融汇一体。在规定实际运营中一定要增加创新知识,防止思维方式与时代脱节,公司的管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将安全制度落实到实际,帮助公司更好的发展。

2.2技术相对落后,创新不强

在对煤矿进行开采过程中,可以将技术进行创新,特别是在安全保护过程中,一定要,改造煤矿的管理,水源的控制,巷口的支架保护信息技术的革新等等。增强技术的革新可以将安全技术提升到位,所以在整个安全保护过程中不会起重要作用。在技术革新中一定要根据当前时代的需要对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和时代变化相适应,这样才能让安全保护措施具体实施,也进一步的促进公司企业在整个行业内的进步,加大煤矿企业的影响力。

2.3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大量工人综合素质偏低

大部分煤矿工人都是父亲乡村的农民工普遍知识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也不高,对于安全保护意识较薄弱,对于煤矿开采的任务也较浅薄,所以一定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煤矿工作量过于强大,这也导致大部分员工流动性过强,所以一定要增强企业公司的安全保护意识,防止出现重大事故。

3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3.1做好煤矿企业生产现场管理

在安全保护工作中,煤矿开采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相关的负责人一定要对生产线进行定时的监督,实施监测煤矿的开采环境以及岩石的状态。在对技术进行审查时,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并及时解决,将相关制度实际应用到工作中。对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对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做到人人进行监督,每项环节都要做到具体的监察。这样能更好地纠正在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不正确操作行为。

3.2加强煤矿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

增强企业公司的安全保护意识以及安全制度的实施。第一步:公司要定期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增强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对处于工作状态的工作人员增强安全保护,也为公司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大程度地在行业内增加工作人员对公司的信任,提高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领导力。第二步:企业公司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态进行安全的升级改造,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并解决,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可以去提供有研究对策的方案分析,帮助工作人员对危险源更清晰的了解,在工作过程中对危险环节进行仔细认真的开展。

3.3建立新型煤矿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对于公司内部的价值观、信念以及相关的处事方式有自己的独特特点。要根据企业持续的发展状态来造就自己自身的企业文化,这样更能帮助企业公司自身的发展。煤矿公司要根据自身实际展开相关的发展措施,从安全保护状态建立新型的企业公司,来增强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加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让公司上下都具有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传播安全第一的积极思想来增强整个企业的文化状态,帮助员工们增强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也可以促进整个公司的安全发展。

3.4重视安全技术的创新

根据实际的发展状态来说,在发现在公诉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环节一定要及时的修正,将整个工作状态中的机器设备布置的合理准确,增强机器的安全状态。最技术进行不断的革新,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将实际应用和公司发展相融合。

3.5健全行为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以员工行为为依据,构建并完善行为考核与奖惩机制。将考核重点落在煤矿工作人员的行为上,并结合实际矿业操作,对符合规范的员工实施安全奖励,对于有不安全行为的员工进行惩罚,同时改正煤矿企业治大于防的错误管理理念。运用正强化的手段正面干预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以改变员工的行为意识。但为了防止错误惩罚,还需设立一定的安全行为处罚复议制度,允许被处罚员工对处罚进行申诉,确保管理的公平公正。

第4篇

【关键词】 新常态; 中小板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 BP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4-0055-04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每一个企业从初创、成熟直至衰退的整个过程都无法消除的,企业的存在始终伴随着财务风险。若企业长期存在过高的财务风险,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也会使投资者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财务危机爆发。因此,如何及早地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合理应对,是企业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

时下,新常态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这一宏观环境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中小板上市公司是流通股本规模较小的公司,由于受到自身规模及管理水平的限制,对于经济新常态的宏观影响的反映更为敏感。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立适用于中小板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使企业在财务危机到来之前预先察觉,并及时采取措施,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健康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一)经济新常态的含义和特点

经济新常态一词是主席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所谓“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的阶段。

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更趋平稳;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为稳定,第三产业消费需求正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渐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新常态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新变化,体现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二)财务预警的含义

财务预警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等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检测、诊断和报警的方法。具体而言,财务预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预警是对所有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研究,只要发现企业存在潜在风险就会进行预警。而狭义的财务预警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资金周转不利、出现经营亏损、甚至濒临破产等财务困境进行预警。本文采用广义的财务预警。

财务预警是企业的一种诊断工具,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诊断,防止潜在的财务风险演变成为财务危机,起防患未然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预警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从而及早采取措施,保障企业良性运转;企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预警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合理做出投资决策;债权人可以利用财务预警对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判断,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政府监督部门可以通过财务预警有效地监督企业风险,从而对市场进行引导和控制;企业的关联方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以通过财务预警来了解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综上,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对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财务预警模型

财务预警始于1932年Fitzpartrick的单变量破产预警研究,此后,Altman(1968)运用多元线性判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建立了Z-Score模型,该模型对财务风险判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多元线性判定模型要求破产和非破产两组企业样本自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协方差相等,为克服这些限制条件,Ohlson(1980)将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应用于财务预警领域,通过条件概率来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逐步被运用到企业财务预警中,Odom et al.(1990)运用神经网络对企业破产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利用神经网络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克服了统计方法上的局限性,并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纠错能力,因此被很多学者认可。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国内对于财务预警的研究也相对较晚,研究方法大多是从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开始。周首华等(1996)最早对Altman的Z分数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F分数模型,此后,也有学者利用Z计分模型对我国不同行业的财务预警进行研究。朱洪婷(2015)、王宗胜等(2015)分别运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研究,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在我国首次提出建立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是黄小原等(1995),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预警系统构造简洁,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后,一些学者分别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中,均得到了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而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财务预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目前研究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等主板上市公司,而对于中小企业的研究较少;二是学者在财务预警的研究中,大多数将研究对象分为ST公司和非ST公司进行研究,而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简单地将企业分为此两类来表示其财务状况健康与否会略显粗糙,可能会降低预警效果。鉴于此,本文将中小板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在新常态背景下利用神经网络对中小板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财务预警。

三、BP神经网络概述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财务预警不要求样本服从特定分布,克服了统计上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纠错能力,并且对企业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因此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财务预警。

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照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由信息的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BP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输入层的神经元负责接受外界的输入信息,并传递给中间层,中间层负责内部信息的处理,中间层的最后一个隐含层的信息经进一步处理后传递到输出层,完成一次信息的正向传播,由输出层向外界输出信息处理结果。当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不符时,则进入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误差通过输出层,按照误差梯度下降的方式来修正各层的权值,向中间层、输入层逐层反向传播。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过程,是神经网络学习训练的过程,通过学习使各层权值不断调整,此循环过程一直进行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者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BP神经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与分类

1.样本的选择

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在于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风险,因此对于预警数据的选择既应当具有前瞻性,又要保证预测的准确度。鉴于此,本文利用2012年和2013年的财务指标分别来预测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财务状况。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公司共有732家。鉴于本文在构建模型时需要使用2012和2013年的数据,因此选择2012年12月31日及以前上市的公司,共计701家,剔除金融业(3家)和数据不完整的公司(3家),本文选取695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2.样本的分类

在以往关于财务预警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类,即根据公司是否被特殊处理来分类。这样的分类方式意味着研究中认为企业的财务状况只有健康和危机两种状态,而实际上企业财务风险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基于此,本文不采用将样本企业分为ST公司和非ST公司两类的配对分类方法,而是选择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分为从健康到重警五个等级。

根据中小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财务指标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两步聚类分析,将聚类数量分成五类,统计结果见表1。

本文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成五个等级,分别为健康、良好、一般、轻警和重警,其中健康和良好状况下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需要继续保持;处于一般状况下公司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应给予适当的关注;处于轻警状况下公司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公司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而处于重警状态下的公司可能即将面临或者已经面临财务危机,公司应当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二)指标确定

预警模型中选用哪些指标作为变量,对模型的预测效率和准确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来选取预警体系中的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详见表2。

(三)参数确定

BP神经网络的参数影响了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预测误差,不同性质的样本适用的函数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相关设计的理论经验和实际运行时的不断修正,最终选择以下参数构建适用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神经网络模型。本文构建的BP神经网络参数设置如表3所示。

(四)模型训练及检验

本文运用MATLAB程序对以上构建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检验,将每一预测年度的695个样本分成学习样本和检验样本,其中由程序随机选择100个样本作为检验样本,而用其余的595个样本进行训练。

由于神经网络工具箱的自身特性,每一次初始化网络时都是随机的,并且在训练完成时的权值和阈值也不完全相同,网络的误差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次运行网络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为了避免网络运行结果的偶然性,本文将2012年和2013年两个预测年度的程序分别运行了20次,并对每一次的预测准确率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和表5。

根据表4及表5提供的神经网络模型运行结果统计可知,利用2012年的财务指标构建的预警模型,对检验样本检验的准确率基本上在64%至75%的区间浮动,20次运行的平均检验准确率为69.15%。利用2013年的财务指标构建的预警模型对检验样本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在75%至82%的区间浮动,20次运行的平均检验准确率为78.2%。可见利用本文构建的BP神经网络对公司财务状况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利用2013年财务指标对2014年公司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要高于利用2012年财务指标的预测准确率。

对比两个模型的预测情况,利用2013年财务指标预测的准确率高于2012年的预测准确率,在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时,使用第(t-1)年的财务数据可以比使用第(t-2)年的财务数据得到更为准确的公司财务状况。而在实际运用该模型进行公司财务状况的预测时,可以分别使用预测年度前1年和前2年的财务指标来进行预测。即在提前2年时可以首先对公司2年后的财务状况进行预判,若预测出潜在风险可以提早予以关注,之后在提前1年时再次使用(t-1)年的预测模型对公司的预警进行修正,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因此两个模型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预警效果。

五、结论

本文运用BP神经网络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较高,表明这一预测模型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模型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虽然每一次运行结果的准确率不尽相同,但是结果准确率的浮动水平基本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区间内,因此该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综上,本文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对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管理者应当根据财务预警的结果,从以下方面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一,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特征,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步实现转型升级;第二,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检查和预警视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常态化活动,提高中小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第三,完善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尽量避免家族式控股的状况,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第四,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能够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中小板上市公司只有科学地防范财务风险,才可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FITZPATRICK P. J. A Comparison of The Ratios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ith Those of Failed Firms [J]. Certifies Public Accountant,1932(5):46-51.

[2] ALTMAN E 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68,23(4):589-609.

[3] OHLSON J A.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 109-131.

[4] ODOM M D, SHARDA R. A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C].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1990:163-168.

[5] 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8-11.

[6] 朱洪婷.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应用与分析[J].时代金融,2015(2):228-229.

[7] 王宗胜,尚姣姣.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3):174-177.

[8] 黄小原,肖四汉,樊治平.神经网络预警系统及其应用[C].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1995.

[9] 杨淑娥,黄礼.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1):12-18.

[10] 张根明,向晓骥,孙敬宜.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4):56-61.

第5篇

关键词:电网运行 检修维护计划 现状

中图分类号:TN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01

1965年以来世界上已发生20次以上的电网大停电事故触目惊心,教训极为深刻。在历次停电事故中当属2003年8月美加东部电网的大停电事故,有263个电厂、531台发电机包括10个核电站19台核电机组停运,负荷损失达6180万 kW,停电面积9300多 km2,受影响区域人口达5000万人之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惨重。传统理论和完全N-1安全稳定标准对保障越来越复杂的电网安全显得力不从心。由美加大停电给我们的启示,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主网设备维护计划到位和技术保障支持。这其中主网设备维护计划到位就是我们即将讨论的问题。

1 电网运行设备停电检修维护计划编制的现状

电网运行设备的检修计划编制已经作为北京电力公司每年一项重要的工作。怎样才能加强综合管理这一重要的环节,保证主网安全呢,主要考虑两方面要的问题:减少停电次数、提高检修质量。

1.1 减少停电次数原因

由于负荷增长快,冬、夏季大负荷的时间较长,再除去保电的时间、季节原因等,留给我们的检修时间很少,还要考虑到基建工程与检修不同步,设备检修周期不同的问题。综上种种原因编订年度检修计划对电网调度员来说压力较大。即要保证检修任务的完成,又要合理的安排检修方式,保证电压质量及重要用户的安全供电。所以怎样避免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较多的重复停电,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1.2 提高检修质量的必要性

虽让公司有非计划停电考核制度来约束随意停电的发生,但由于不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还是有一些设备的由于检修质量不高引起重复停电。另外不了解设备运行状况还会出现检修时发现问题没备件,这样就又发生了不应该发生的停电。设备的反复停电造成了电网安全运的可靠性的降低。

2 电网运行设备状态检修的重要性及主要工作内容

2.1 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状态检修是建立在对设备性能和健康状态的监测与诊断基础上进行的预防性检修。推行状态检修的目的是破除以固定时间为周期的定期大修,通过科学地、全面地分析设备的状态确定检修时间和检修项目,从而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检修费用。状态检修是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需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推行状态检修要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开展设备状态检修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总体开展情况;开展设备状态检修的指导思想、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所遵循的依据和原则;存在的问题、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2 状态检修的主要工作及总体开展情况

2.2.1 加强设备运行和维护管理。定期开展设备评估和输变电设备定级工作,全面细致分析设备运行、缺陷和故障情况,以指导电网建设、设备检修和生产改造工作。近几年来,由于北京电网每年都有大量新建技改输电线路的投入,资产设备越来越庞大,为此,北京电力公司与恒太实达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输电线路生产管理系统软件,大大提高输电线路设备动态管理的水平。

2.2.2 输变电设备巡视工作。严格执行电力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巡视、检测、设备分析等运行指导检修的检修原则。建立输变电设备巡视岗位责任制,坚持做好定期巡视,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监察巡视以及政治供电巡视。

2.2.3 红外测温工作。普及远红外线测温仪器检测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温度,制定了“北京电力公司红外测温管理制度”,以正常运行时的温度为参考,当运行温度超过正常运行温度时,根据超过的程度来指导检修。2005年我们为了积累耐热导线的运行数据,在北京电网的君南110 kV线路和昌清220 kV线路安装了导线温度在线检测装置,到目前为止积累了大量运行温度数据。

2.2.4 输变电设备盐密监测工作。2005年以前,北京电力公司是按2003年华北局下发的《模拟盐密监测点的设立及饱和盐密的测量实施细则》来执行的,全公司的盐密测试工作以测试模拟点盐密值为主,用以测试非带电系数和饱和系数,其中系数测试点于2003年设置。2006年开始,由公司试研院统一进行盐密测试工作,采取的方式为由试研中心发放采样布,各基层单位采样送至试研院进行测试。从目前情况看,北京电力公司的绝缘清扫工作是根据等值附盐密度的变化,季节特点、环境影响、运行经验、绝缘配置情况等,坚持“抓住重点,合理安排”的原则进行清扫工作。

3 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存在的问题、建议、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3.1 问题

输变电设备管理还未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动态管理,无论是技术标准、设备缺陷、设备台帐等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这是制约状态检修工作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大量超期服役的老旧设备,无论是设计、制造工艺和设备质量根本无法满足运行可靠性的要求。现行的电力设备在线监测、分析手段,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分散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真实、有效、全面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

3.2 建议

国家电网公司应下大力气,借助于国际、国内有实力的软件公司,结合电网运行、检修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尽快开发输变电设备综合管理软件系统。加紧和加大资金投入,对电网运行超期服役的老旧和存在隐患的设备实施改造更新,全面提高供电设备的可靠性。考虑优先在部分条件成熟地区,大胆实施适用于当今电力设备技术装备和现代电网管理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检修模式,为开展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实践空间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3.3 下一步的打算

第6篇

关键词: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

0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的技术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高压电气设备的检测方式已经慢慢由传统的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企业对电能安全、稳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计划检修无法保证电力的稳定输送。状态检修可以有效地保证高压电气设备的稳定性,提高高压设备的质量,状态检修已逐渐成为设备检修发展的趋势。

1 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现状

由于我国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的发展起步时间较晚,状态检修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受到人员与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了设备的检修效果。在管理方面,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状态检修管理体系,这会使得工作人员的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严谨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检修的结果与实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而检修人员由于受传统的计划检修方法的束缚,在状态检修的实践过程中,无法准确掌握状态检修的技术,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对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效率影响非常大。设备状态检修的管理和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严重制约着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进一步发展。变电站要积极分析和探索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状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设备状态检修的效率,促进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为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2 提高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水平措施

2.1 加强对设备检修的基础管理,保证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实施

由于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在我国发展起步晚,还缺乏相应的基础工作管理制度,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状态检修管理体系。因此,变电站要积极做好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基础工作,在高压电气设备状态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做好对原始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不仅能够详细地了解高压电气设备的情况,更能在实际的状态检修过程中提高状态检修的效率。另外,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设备状态进行检修,能够有效提高检修的质量,符合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标准,从而保障电力的稳定运行。加强对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管理,能够规范变电站的生产和管理的模式,为变电站供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了经验与基础,保障电力的稳定输送。

2.2 提高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通过对高压电气设备的在线检测,能够准确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地发现高压电气设备的潜在故障,从而实现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状态检修与传统的计划检修有很的大区别,检修人员在实行状态检修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计划检修观念,打破目前专业划分的运行和检修模式,分析设备记录的详细资料,综合判定高压电气设备的状态。设备状态检修与检修人员的绝缘技术水平,以及掌握分析设备故障模式能力的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设备状态检修人员要积极提高状态检修的综合素质能力。

目前,许多电力公司的检修人员技术水平还存在不足,无法适应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为此,电力公司,要积极加强对公司检修人员的技术培养,引入岗位竞争机制,让公司技术人员积极了解和掌握新的高压电气设备的原理知识,为公司检修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竞争环境,让懂技术,有能力的技术人员走向生产技术的岗位,为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2.3 采用先进的设备状态检修手段

设备的状态检修,主要是设备的历史运行和检修状况,对记录的数据加以分析,以预测判断设备的潜在故障,然后确定检修的项目与内容。加强对设备的在线监测,能够使得设备的检修由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改善设备的管理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已逐渐与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MIS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

我国电力公司的在线监测手段以及检测设备还存在着很强的滞后性,机关电力公司在变电站的部分设备上安装了在线监测仪器,但是在监测和数据收集、记录以及分析管理上还存在这缺陷,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模式以及完善的科研方法。电力公司要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状态检修手段,为设备状态的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3 结语

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状态检修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我国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需要电力公司积极去加强对设备检修的基础管理,提高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采用先进的设备状态检修手段,促进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士然,李凤海.变电站高压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简介[J].华北电力技术,2012(06):12-13.

[2]邝嘉欣.新技术在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41-42.

第7篇

【关键词】财务目标 可持续增长 相关性

一、可持续增长率概述

可持续增长率是企业现有财务资源所能够支持的销售收入的最大增长率, 代表企业最适宜的增长速度。对于可持续增长率的认识,人们一般通过四种假设来进行分析:假设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是最佳状态,并且能够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假设目前公司的经营效率不变;假设目前公司财务政策不变;或者是假设目前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包含了借款利息。

在这样的假设之下,即时公司的财务情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此时公司的财务状况仍旧处于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的资本结构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处于最低限度,也就是许多企业公司努力达到的状态。但实际情况下,公司的资本成本不可能实现最低状态,企业想要实现更高的经营效率就需要更多的资金以此扩充自身的资本结构,从而保证资本结构的最佳,保证公司的资金链良好的运转。

由于实际情况下,企业公司的实际增长率并不能够完全与可持续增长率持平,通常会随着可持续增长了进行一定范围类的波动。因此,企业公司想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率,寻求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就必须从可持续增长率的角度来考虑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去解决实际增长率偏低、过高等财务问题。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取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企业通过进行专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来改善企业的资产运转状态来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并且获取利润。这一目标的确定能够为企业财务活动明确基本指向,同时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产值、利润、股东利益最大化三种。下面从可持续增长率的视角去选取财务管理目标。

产值最大化目标一般采用企业的产值或者产量为基础制定财务计划的手段来执行相关的财务行为。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指的是企业总体利润的最大化而非每股利润最大化。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单纯以利润去衡量企业的发展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的,往往会在追求眼前利益的同时忽略了长远发展,是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依靠这种财务目标管理,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及其容易出现经营效率降低的现象。由上述可持续增长的定义来看,当企业的总体资本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其可持续发展率也是不稳定的,因而企业实际增长率也会产生波动,因而以这种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也逐渐被各大企业舍弃。

实际上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将会更加适应目前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发展。企业价值实际上涵盖了上述三种财务管理目标,即包含了企业客观经济效益(如产量、产值、利润、股东利益),同时还包含了企业的非经济效益(如品牌价值、社会地位等),这种财务目标实际上更加全面。

三、可持续增长率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企业在不发行新股的条件下,企业资本结构在原来的基础上难以进一步的得到新的资金注入,此时的可持续增长率便会产生变化。从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来看,可持续增长率是销售净利率、 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和留存收益比率的乘积,主要影响可持续增长率的也正是这几个因素。其中资产净利率的高低通常可以表现企业投资活动效率的高低,销售净利率则可以表现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回去利润的能力,资产周转率表现出企业运用资产的能力,权益乘数则主要表现出公司的负债,代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也就是说,企业资本结构在可持续增长率的视角下,会受到企业的投资决策、股利政策、融资决策以及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性的影响,而这几个方面又正好是体现企业的财务决策的重要部分。

通过可持续增长率将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股利决策以及风险和收益建立一种平衡关系,能够从总体去把握公司持续发展。如果保证公司的留存收益不变,理论上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企业的资产净利率、权益系数来增加可持续增长率。但提高权益系数则意味着公司将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整体价值,而提高资产净利率则主要反映在企业投入资金的利用程度增加,这种提高是有利于增加企业整体价值的,相较之下,提高资产净利率要比提高权益系数更有益于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更有利于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可持续增长率作为一种平衡两度,能够更好的说明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活动所带来的企业发展状态的变动,由这种平衡来确立适当的企业财务政策,从而实现相关的企业财务目标,最终有效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可持续增长率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决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企业必须合理的科学的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来保证企业发展的动态平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效益等。

参考文献:

[1]邢志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综述及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

[2]纪飞,贾圆圆,李晓明,董晓林.浅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3,(28).

[3]周喜革.基于企业视角的财务管理目标分析[J].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11,(9).

[4]邢志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综述及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

第8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因子分析法

一、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设计思路及公司上市前后六年的财务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研究工作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但其在实际工作和应用方面已逐步体现出实际意义。工业上市公司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健康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工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根据财务分析所具有的多维性这一特征,采用因子分析这一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从反映财务绩效的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营运能力指标、资产管理指标等三个相关指标,依据数据的易获得性、典型代表性、全面性等原则设计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个相关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利用公司这10年来的相关10项数据的具体情况,对公司财务绩效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二)公司上市六年的财务基本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公司上市后资产总额、净资产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增幅。自2010年成功上市之后,公司成功融资9.678亿元。但在营业收入方面,公司变动幅度比较大,自2013年来,呈现下降趋势,致使利润总额及利润率也相应的下降。

由于2015年公司主营业务市场形势十分严峻,加上部分下游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减少,收入负增长。2015年营业收入9.54亿元,同比降低21.74%,营业成本9.36亿元,同比降低11.28%,成本降低幅度低于收入的降低幅度,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94%,较上年同期下降11.51个百分点。(见表3)

公司总资产34.84亿元,同比下降1.64%;公司负债16.61亿元,同比增长10.22%,资产负债率47.67%;公司所有者权益18.23亿元,同比下降10.46%,占总资产比重为52.32%,其中股本5.03亿元,占比为14.44%,资本公积10.68亿元,占比30.65%。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工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均取自公司2006年~2015年的年度报表,部分数据根据相关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公司2006年~2015年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如表4所示:

(二)实证分析过程

利用SPSS21.0软件,对公司10年来的10个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计算出了每年的因子综合得分,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公司自2006年~2015年近10年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如表5所示,根据这10个指标的初始特征值进行描述性分析;由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通过表5可知,可提取3个因子,其特征值分别为5.077、2.90、1.301,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0.771%、29.001%、13.010%,累积贡献率达92.782%。据此,可认为这3个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原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选定这3个因子作为主因子,可以较为完整的保留原有10个变量的基本信息;把握这3个主成份因子,可以大概描述公司近10年的财务状况。

图1所示的碎石图中横坐标为因子成份数目,纵坐标为特征根。可以看到,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都比较大(均大于1),综合起来可以比较完整的解释原有变量;而第三个以后的因子特征根都比较小,取值均小于1,这说明它们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称其为“高山脚下的碎石”,因此,提取前三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是合适的。

表6所显示的为实施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在“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收益”、“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四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第二个主因子在“流动比率”、“速度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三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而第三个因子在“总资产增长率”上的系数最大,其次是存货周转率。此时,各个因子的含义更加突出。

由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F1)在总资产利润率、每股收益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可以作为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上均有很大的载荷,因此可以作为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因子;第三个因子(F3)则在总资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等方面有较大载荷,因此可以作为反映公司成长营运能力的因子。以上提取的三个因子全面合理的反映了公司从2006年~2015年的财务状况。

计算便得到表8:2006年~2015年因子分析后的主因子值。

表9为公司2006年~2015年连续10年的综合财务绩效得分。由此可知,公司整体财务业绩处于波动状态。2006年~2009年,财务业绩处于上升阶段,2009之后,出现了缓慢下滑趋势,2015年较大幅度下滑。公司财务绩效出现这种趋势,既有经济新常态下大背景的宏观影响,又有公司内部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下面重点阐述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公司提升财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三、经济新常态下公司财务绩效提升建议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及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常态”一词,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常态暨指我国经济发展的“四个转向”: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质是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从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内涵发生质的变化;从结构层面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从动力层面看,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风险层面看,生态环境和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将进一步显现。

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愈演愈烈,经济发展动力层面的转向,就更要求公司提高综合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及时对公司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有助于及时了解公司财务经营情况,更有助于公司自我调整,重新规划相关财务目标和经营战略,最终提高公司综合能力。

(二)新常态下公司的财务绩效提升建议

公司财务部门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紧密围绕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这三方面建立一个新常态下总的财务目标。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都要根据这一总的财务目标展开。在盈利能力方面,要有开源节流的思想意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制定合理的利润水平;同时开拓销售渠道,加强销售管理,以期获得最大的企业经营利润。偿债能力方面,要将偿债能力控制在一定的范畴之内,适度举债。这是因为,公司拥有较好的偿债能力,一方面表明其财务状况的稳定性,说明公司信誉高,债权人乐于注资,通过举债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扩展经营;但另一方面,过高的偿债能力将使公司财务杠杆作用削弱,失去原本可获得的财务杠杆利益,最终使股权资本得不到应有水平的增值。在成长营运能力方面,公司则要指定长远的战略规划,从战略角度统筹企业各项经营获得,以获得公司经济长远、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论

第9篇

一、总体情况

总的看来,营销部职工思想状况是健康向上的,思想主流用心,重视理论学习,关心公司发展及职工的稳定,对公司的发展吃乐观态度。大部分职工热爱公司,明白公司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且表现出勇于克服困难,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工作状态。

二、当前员工主流思想

1、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关注党建工作。

调查来看,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十分关注企业的党建工作,并对企业的未来和前景充满信心。也把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党组织,希望通过组织解决。

2、多数员工感到工作压力明显增加。

三季度处于汽车板销售旺季也是公司发展关键时期,公司在9月份完成产销10万吨,距离我们年度目标也更近。营销部员工普遍感觉到工作压力和工作任务增加,说明企业经营压力已得到有效的传递。

3、员工信心倍增

今年1-8月,公司认真落实董事会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加快推进企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经营成果取得了好成绩。截止8月底,提前4个月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全年利润目标,效益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为此,公司发放特别效益贡献奖,员工们信心倍增,都表现出继续努力工作的好势头。

三、影响员工的思想状态的因素分析

从谈话中看出,员工的思想主流是用心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在工作中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向上级领导多沟通协调,解决员工实际困难,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用心性,为打造世界一流汽车板企业贡献才智。

四、对策及推荐

第10篇

关键词 :证券公司 DEA 效率 冗余率

引言

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效率最大化也是证券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高低不仅集中体现了自身竞争力大小,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随着证券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行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证券业的竞争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国际知名证券公司相比,我国的证券公司在资本实力、业务范围、风险意识、创新能力、员工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对证券公司的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运用DEA方法测量公司的效率,在我国金融机构中运用相对较晚,起初多用于对银行效率的测度,后发展到证券和保险领域。张健华(2003)应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三大类共51家银行自1997-2001年的效率变化情况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分析。朱南和刘一(2008)应用DEA方法对2005和2006两年中国42家证券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李慧(2009)、刘彦(2010)运用DEA方法,以不同投入和产出指标分别对2008年国内39家、102家证券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出目前国内证券公司整体效率低下,存在内部资源配置能力较低或规模无效率的状况。

实证方法及模型选取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 DEA,主要应用两种模型,即CCR模型和BCC模型。由于CCR模型规模收益不变的前提是所有DMU都以最优规模运行时才合理,但证券公司在经济市场中受不完全竞争、资源约束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并非都能够在最优规模下运行,故在BCC模型下的效率度量更能够有效地反映实际效果。另外,Lovell(1993)曾建议,如果生产者需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假如能够自由地调整投入量,宜采用“投入导向”的模型。证券公司属于此类型,故本文使用的均是“投入导向”的模型进行生产效率分析。

BCC模型基于CCR模型,从效率度量中分离出规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 SE),求解另一个效率值——纯技术效率(Pure technology efficiency,PTE)。构造VRS情况下的效率度量模型,假设有N个证券公司作为决策单元(DMU),每个证券公司使用I种投入生产O种产出。第i个证券公司的投入向量和产出向量分别用xi、yi表示,则所有证券公司的投入矩阵X和产出矩阵Y分别为I×N和O×N阶。

在CCR模型中加入凸性约束条件N1`λ=1即可,N1为N ×1阶单位向量:

(1)

其中θ为纯量,即为第i家证券公司的效率值,满足0≤θ≤1,且当θ=1时表示该证券公司位于效率前沿面上,是技术有效的。λ是N ×1阶常数向量。

对于同一DMU来说,如果CRS和VRS下得出的效率值不一致,则说明存在规模上的无效率,两者存在以下关系:

TE=PTE×SE (2)

对于以上规模效率的度量仍存在不足,若证券公司本身规模无效,则不能判断该公司是在规模收益递增还是递减区域运行,这样规模效率分析就无法体现其价值。如果在式(1)中将N1`λ=1替换为N1`λ≤1,得到另外一个规模报酬非增(NIRS)的情形,判断NIRS与VRS情形下的技术效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说明DMU在规模效益递减区域运行;若不等,则说明DMU在规模效益递增区域运行,便解决了不足。

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样本选取主要依据2008-2010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经营状况综合排名,按每年排名所用七大类财务指标进行筛选,取三年七项指标均位于中位数以上的公司,按同质性原则,排除不符合要求和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选取30家证券公司作为分析样本。数据均取自于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上公布的协会会员的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来源可靠性较强。样本公司与协会每年度公布的综合排名基本吻合,能够有代表性地反映出2008-2010年间我国证券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

(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首先,根据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两方面,将投入指标细化为员工人数、注册资本金以及资本投入(营业支出-员工薪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次,考虑到要反映出证券公司的综合生产经营状况,故选取营业总收入作为产出指标,能比较综合地反映其经纪、承销、自营和受托资产管理等业务的经营状况。

此外,DEA方法在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上有数量的限制。按照经验法则(Rule of thumb),DMU数量至少应是投入与产出指标数量之和的2倍,否则会降低DEA方法的解释力度。本文选取3项投入、1项产出指标和30家证券公司作为DMU,满足经验法则的要求。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1.证券公司效率分析。由DEAP2.0软件计算所得证券公司三年的TE、PTE、SE以及NIRS数据可知(见表1),TE处于有效状态的证券公司2008年2家、2009年4家、2010年3家,三年期间处于技术有效率状态的公司并不稳定;纯技术有效的证券公司2008年9家、2009年10家、2010年7家,其中有6家证券公司三年始终处于纯技术有效率状态;在SE方面,处于相对规模效率有效的证券公司逐年减少,整体SE处于下降状态,在经营规模方面应做出适当调整。

综合上述三年各项指标可发现,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证券市场波动较大,证券公司的经营效率处于不理想的状态,达到相对技术有效的公司占比较少,三年分别为6.67%、13.33%、10.00%,可见在此阶段公司将资源有效转化为服务和收益的能力处于较低水平,需在今后经营中加以提高。

为避免单纯测度TE的片面性,本文分析TE分解后的PTE和SE。从PTE来看,达到相对有效的公司占比分别为2008年30.00%、2009年33.33%、2010年23.33%,三年始终为纯技术有效的公司占比20.00%,与TE相比略高,但仍显现出证券公司低水平的PTE,且有逐渐降低趋势,证券公司的内部管理、行业技术以及经营服务水平有待改善和提升;由TE和PTE所反映的数据来看,技术无效率的公司中部分存在纯技术有效率,说明这些公司的技术无效率主要原因来自于规模无效率;SE有效的公司占比2008年16.67%、2009年13.33%、2010年10.00%,逐年减少,反映出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部分证券公司规模损失逐渐增大;三年中各证券公司NIRS的变化,其中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IRS)的公司占比2008年为76.67%、2009年76.67%,2010年86.67%,与SE的变化不同,NIRS的变化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公司整体呈现出良好的规模收益状态。在金融危机期间各证券公司除调整自身经营和管理的不足以度过危机外,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或在原有固定业务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创新业务,或将原有不能增加SE的旧业务淘汰换成新业务,力求加强自身在金融市场的竞争能力。

2.投入冗余对比分析。由DEAP2.0计算出的每个投入变量的冗余可计算出2008-2010年30家样本公司所对应的投入冗余率。结果表明,员工人数投入冗余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说明证券公司对员工的配置利用整体良好。三年中存在员工冗余的公司均为2家,且仅国信证券一家始终存在员工投入冗余,但由数据可看出,国信证券的员工冗余率逐年减少。

三项投入指标中,注册资本金冗余率水平最高,2008年存在冗余的公司有11家,在无效率公司中占比39.29%,2009年8家,占比30.77%,2010年17家,占比62.96%,呈增长态势且变化比较大。

以国信证券为例,国信证券连续三年都存在注册资本投入冗余,且冗余率在三年中均为最高,2010年竟超过50%,但其三年来注册资本均为70亿,并未变更增长,故可反映出其注册资本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再以方正证券为例,该公司2008、2009两年投入冗余均为0,而2010年注册资本金冗余率高达41.15%,观其原始数据发现,自2010年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6.54亿增加为46亿,但公司的资金需求以及技术进步对资本的利用并没有与注册资本的增加同步,故体现出资源利用效率的不足。

资本投入方面,2008年存在冗余的公司有10家,占无效率公司比例35.71%,2009年7家,占比26.92%,2010年3家,占比11.11%。可看出资本投入冗余逐年减少,对应原始数据,各公司资本投入每年基本都在增长,可反映出证券公司对后期资本投入的利用水平在逐渐提升。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2008至2010年间30家证券公司在TE、PTE、SE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其中TE表现最不理想,仅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达到技术有效率,SE逐年递减,只有PTE相对处于较好水平,但能够达到纯技术有效率的公司较少且不稳定。这说明证券公司在资源配置、资本使用、技术应用和改进、业务创新及规模经营等方面存在不足,风险意识较弱,对外界依赖性过强。由投入冗余分析结果来看,目前证券公司呈无效率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充分利用资源,这就要求公司提高技术在资源利用中的渗透能力,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在业务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以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政策建议

调整盈利模式,加强业务创新。证券公司需改变以往单一的业务模式,积极开展新业务,加大研发的投入,提高技术在资源利用中的的合理渗透,摆脱盈利过分依赖外部环境和市场行情的困境。

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我国诸多证券公司的内控体系问题较大,风险控制能力薄弱,应着力提高整体的风险控制意识,优化资产、资本结构,建立适合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和预警体系。

重视人才培养,完善长效激励机制。专业人才是证券公司经营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应注重核心骨干队伍的稳定,减少人才外流;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目标管理,保障优秀人才发展通道的畅通。

参考文献:

1.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3)

2.朱南,刘一.中国证券公司生产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J].金融研究,2008(11)

3.程可胜.中国证券公司效率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8)

4.李慧.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

5.刘彦.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

6.Timothy J.Coelli.效率与生产率分析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常勋.国际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第11篇

 

一、 调研背景

    为全面了解我公司全体员工思想发展状况,以便倾听职工心声,更好的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今年5月份以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了职工思想状况调查,调查人员范围包含了从四级领导干部、班组长到基层员工,涉及各个工种、各个层面,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全体职工的整体思想状况。

 二、总体状况

    总的看来,我分公司职工思想状况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主流上进,重视理论学习,关心公司发展及员工队伍的稳定,对企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对重大问题分析冷静客观,并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决定。绝大多数职工热爱公司,清晰当前公司发展中存在机遇与挑战,并且表现出勇于克服困难、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工作状态。 

    三、当前员工主流思想状况

  (一)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关心企业发展 

    调查来看,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十分关注企业的发展,并对企业的未来和前景充满信心,寄予厚望。有89.4%的员工对公司社会形象和员工身份感到光荣和自豪,大多数持理性的乐观态度,而有负面反映的只占10.6%。说明绝大多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认同,有企业归属感,对公司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二)多数员工感到工作有压力

 谈到工作压力的时候,18.6%的员工表示自己长期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81.4%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很饱和、有时超点负荷;没有员工表示工作很轻闲、无压力。

 员工普遍感觉压力较大,说明企业经营压力已得到有效的传递。有压力才有动力,持续适度的压力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但压力应持续在什么水平?如何将压力转换成动力,值得进一步思考。

 三、员工关注的热点和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有98.9%的职工关注收入及福利。当前总体上说职工队伍比较稳定,大多数能够正确对待转型创新、正确对待现在分配机制,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关心企业发展。但在期盼转型、创新的同时,很多职工重点关注自身收入增长。职工靠企业生存,企业靠职工发展,企业与职工应当是共赢的关系,职工通过自己的发奋工作为企业做贡献,同时企业为职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职工个人的前途与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职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极为关注。

 四、影响员工思想状况的因素分析

 从调查中看出,员工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在工作中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向上级领导多沟通多协调,解决员工实际困难,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五、意见及建议 

(一)从加强学习教育入手,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精神、企业文化宣贯为契机,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从加强学习教育入手,结合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当前的重点工程,使全公司每个职工都深刻了解集团公司和市公司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实施方案,同时找准位置,明确目标,变压力为动力,做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主人。

(二)进一步改善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分配制度方面,一是要以正向激励为主。不管采取何种考核分配机制,就一个单位而言,只要经营效益有所提高,其员工的收入就要有适度增加。二是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各层面、各岗位员工的意见并尊重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分配政策应建立在充分的基层调研基础上,在考核分配中,要做到公开透明,消除员工疑虑。在费用管理方面,应坚持“统筹思考,保证一线”的原则,将有限的“钢”用在“刀刃”上。

第12篇

长途运输轮换驾驶

交通事故副驾死亡

现年32岁的傅文翰,是江苏省东台市的一名个体运输经营户,主要从事长途货物运输。为了抢时间,保安全,傅文翰常年雇用刘广坤、谢永明两名驾驶员,与自己一起轮换驾驶车辆跑运输。

2006年11月14日,傅文翰作为刘广坤、谢永明的雇主,以自己为受益人,以刘广坤、谢永明为被保险人,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台支公司(简称保险公司)投保如意E卡保险,保险期间1年,保险金额6万元。保险卡“重要提示”第五条规定:本卡适用《国寿机动车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条款》。该保险卡所载的保险条款以括号标注了“1999年6月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备案”。其中第二条第一款载明:驾驶各类机动车辆的人员,可作为被保险人参加本保险;第三条载明:在本合同保险责任有效期间内,被保险人驾驶本合同确认的机动车辆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本公司依下列约定给付保险金……

2007年9月底,傅文翰及其雇用的驾驶员刘广坤、谢永明从江苏省泰州市装货并轮流驾驶一挂一拖大型货车送货至云南省昆明市。经过几天的昼夜兼程,于2007年10月2日晚进入云南境内,奔驰在326国道上。由于326国道为山区道路,十分险峻,进入326国道后,傅文翰换下驾驶员谢永明,亲自驾驶车辆,谢永明便在驾驶室内的卧铺上睡觉休息,而刘广坤则起床坐到副驾驶位上养足精神做好轮换傅文翰的准备,同时协助傅文翰观察道路状态。

当天晚上21时55分,傅文翰驾驶该车辆行至326国道K1208+300米处时,与对面行驶的王某驾驶的轿车及陆某驾驶的自卸货车左侧相碰擦,碰擦后又与前面行驶的由杨某驾驶的自卸货车尾部相撞,相撞后该车失去控制,又撞上道路东边的钢质防撞板,造成副驾驶位置上的刘广坤当场死亡、谢永明受伤。

事发后,经云南省弥勒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傅文翰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刘广坤不承担事故责任。

理赔遭拒引发纠纷

副驾性质成为焦点

事故发生后,傅文翰按照法律的规定,对刘广坤的家人进行了赔偿,并协助刘广坤的亲属料理了后事。交通事故处理完毕后,傅文翰便持保险单来到保险公司,要求保险公司按约定给予理赔。可是,让傅文翰没有想到的是,保险公司以发生交通事故时,刘广坤并未实际驾驶车辆而是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不符合双方订立的保险合同约定的理赔条件为由,拒绝了傅文翰的理赔请求。傅文翰感到很冤,便多次至保险公司协商、交涉。而对于傅文翰的要求,保险公司从最初的耐心解释,到最后置之不理。无奈之下,2008年2月26日,傅文翰来到东台法院,一纸民事诉状,将保险公司推上了被告席。

法庭上,傅文翰说:“我从事个体运输,并雇用驾驶员刘广坤开车。2006年11月14日,我在保险公司为刘广坤投保了如意驾乘E卡保险1份,被保险人为刘广坤,受益人为本人。2007年10月,我和刘广坤、谢永明等一起驾驶大货车送货赴云南,在弥勒县境内发生交通事故致刘广坤死亡。因保险公司拒绝理赔保险事故损失,遂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赔偿6万元。”

对傅文翰的诉讼请求,保险公司对打赢官司显得信心十足。他们辩称,刘广坤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并不处于实际驾驶过程中,也不存在傅文翰所称的配合驾驶的说法,其损害结果不属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范围;同时,傅文翰混淆了保险合同、保险条款及保险条款适用的概念。

此外,为了让法院能够接受其观点,保险公司收集了一些此前法院判决的,他们认为与本案类似的案件,提出已有相关法院判决此类情况下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且已生效,可供本案参考。对此,保险公司认为本案应当判决驳回傅文翰的诉讼请求。

行业惯例扩张解释

判决填补法律空白

东台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傅文翰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四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本案中,保单上明确的投保人及受益人为傅文翰,刘广坤系傅文翰的雇工,系被保险人。虽然事故发生时刘广坤坐在副驾驶位置,但作为从事长途货物运营业务的车辆,由三名驾驶员轮换驾驶更符合运输法规规定及运输行业的通常做法,车辆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某一驾驶员中途在同一车上休息应适当扩张解释为实际驾驶状态,此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未提交傅文翰不得受偿的其他证据,辩称的理由不足且无法律依据,不予采信。

据此,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作出一审判决,判决保险公司给付傅文翰保险金6万元。

一审判决让保险公司大感意外,保险公司遂向盐城中院提出了上诉。在上诉中,保险公司诉称:一审将刘广坤在事发时所处的乘车状态定性为实际驾驶状态是错误的。在傅文翰为刘广坤投保的如意E卡保险使用《国寿机动车驾驶人员意外保险条款》,该条款内容的涵义表述清楚。我国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释,是指在合同生效及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因合同条款的涵义理解发生歧义时应当如何确定条款的真实意思所作的解释。本案中不存在对合同条款发生歧义的问题,因此,原审法院认定事实中的“扩张解释”于法无据。为此,保险公司认为原审判令其给付保险金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

针对保险公司的上诉,傅文翰答辩说,首先,在长途汽车运输活动中,法规规定应保证驾驶员不能连续工作四小时,这从客观上确立了必须有两名以上的驾驶员。在山区行车,除了有驾驶员外还需要一名副驾,副驾虽然不直接操纵车辆,但其有协助主驾之责任,因此,一审法院将副驾刘广坤认定为处于实际驾驶状态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其次,副驾在山区行车时要行使部分主驾职能的,应当说他们都是驾驶员,原审对驾驶状态作扩充解释是正确的。

盐城中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审法院认定将刘广坤在事发时所处的状态扩张解释为“实际驾驶状态”也是正确的。傅文翰为刘广坤投保的驾乘人员意外伤害险的目的是为了使驾驶员因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而得到相应的保险理赔,投保范围是驾驶各类机动车辆的人员,即驾驶员,其他人不得参加本保险。刘广坤在本案中出车的目的是驾驶车辆,不是随行人员,不是一种纯粹的乘车人员,而应认定为驾乘人员。为了道路的交通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规定,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连续驾车时间不得超过四小时,故正常的长途运输都需要两名以上驾驶员轮换驾驶车辆。刘广坤在出车的过程中全程驾驶车辆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倘若只有在驾驶员正常驾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才得以得到保险金,则失去了驾驶员投保此保险的目的。再从副驾驶的作用来看,其不仅仅是一个乘车人员,而是起到一个辅助驾驶的作用,包括对道路的观察和对微小故障的处置,故刘广坤不在实际驾驶车辆时坐在副驾驶位上的状态,在保险理赔过程中可以将其扩张解释为“实际驾驶状态”。保险公司的上诉事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判决得当,应予维持。

2010年1月13日,盐城中院依据法律的有关规定,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文中人名系化名)

法博士点评

一起保险难案,随着法院的二审判决,终于尘埃落定了。副驾,并不实际驾驶车辆,客观的事实状态就不是处于实际驾驶状态。那么,法院在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将副驾扩张解释为实际驾驶状态,由此作出的判决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