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文化价值

新文化价值

时间:2023-06-06 08:59:10

新文化价值

新文化价值范文1

2007年春季,北京了该年度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却未能反映出中国出版业的春天。这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撰的权威报告指出,中国的图书库存表现出连续增长态势,最近的统计是图书的库存和销售之比达到了惊人的比例―――98%,接近100%,表明中国出版业的经营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报告还指出,中国多数省市新华书店70%以上的利润依靠的是中小学教材的发行,在一些基层新华书店,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由于地域垄断式发行的模式已经遭遇越来越明显的市场冲击,2006年的教材出版和发行的行政习惯和区域分割,也开始了破冰式的改革。

可以预计的是,这一破冰式的改革虽然代表着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在2007~2008年间也有可能对图书市场产生因磨合而导致的不稳定性。为了应对这种不稳定性,笔者以为可以参照周边国家的做法,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加大对专业出版社、品牌书展和图书营销活动的支持力度。通常,这种支持也是一项有文化深度的城市生活内容,在东京、汉城、新加坡等亚洲的国际大都市,还会有青年团体、民间社团、慈善机构和各类基金会积极参与。他们的参与,使得文化的多样性继续得到丰富,也直接鼓励着文化消费的繁荣。

如在人口不过400万的新加坡,仅日报就有10份。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上海的3倍,社会活动节奏很快,图书单一品种的销量已经不能依靠顾客的自然采购了。图书营销公司除了书展广告和新书信息外,与当地日报还建立了积极的互动关系。各报往往根据需求及时地刊登新书内容摘要和图书照片以及推介文章,起到了沟通读者和图书市场之间关系的作用,也增强了新闻媒体的文化内涵。

上海曾经占据中国出版业的半壁江山,早期中国报业市场的繁荣也一度以上海地区的零售量为标志的,而且出版业和报业的互动式支持,也为文化新人的涌现提供了契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当年报业经营者的支持和对出版活动的文化报道,不要说张爱玲、丁玲,就是鲁迅、巴金的作品,也不会轻易打开销路而获得版税收入以支撑其自由撰稿人的上乘生活水准。当然,如果不报道这些活生生的文化记录,报纸也很难赢得大众。

目前的上海,出版业和图书市场同样被寄予厚望,各主要平面媒体也都对出版活动给予了必要的关注。如《解放日报》在每周五的周末版就辟有两个专版,其中一个版面主要发表书评、专访和新书信息,另外一个版面就是提供书摘。《青年报》为了吸引年轻群体,在每周日开辟读书专版以发表书评和新书畅销排行榜的同时,还在邻版辟出《品碟》专版,推介最新的碟片。除了专业性的《文汇读书周报》外,新锐的《东方早报》也有周日的《阅读》版,不过该版偏重介绍海外作品最新的译本以及网络酷评。笔者则长期关注上海《文汇报》的《新书摘》,这是一个版面和品质都相对稳定的专刊,其文化影响也相当积极。

根据目前的编排习惯,《新书摘》通常被安排在《文汇报》的第11版,占全版三分之一的篇幅,与刊登散文、随笔的副刊《笔会》合为一版。《新书摘》已经有7年的历史,每周刊登5次,除周四、周六休刊外,一般每次以4200字左右的篇幅登载一本新书的内容摘要。当然,也有少数图书内容极其丰富,分上、下两次刊发,而累计每月可以推出22本左右的高质量图书摘要。据了解,《新书摘》对于图书的选择完全是责任编缉的独立文化审美,所选图书在传播文明底蕴的同时,也兼顾新知识、新概念的推广,并且强调阅读的品位。最新图书的来源则以勤跑书店为主,部分来自网络的聚焦新书和行家的推荐。尤其是季风书店那样的文化活力前沿地带,是责任编缉经常光顾的场所。这样,除了保证新书信息的第一反响外,还在客观上保持了迅速选择的图书质量。图书一旦得到采购,下面的流程就是:编缉人员精读、复印内容精华、缩写、编排、发稿,再经大样、小样等印刷前的最后认同,得以与读者见面,其中的工作量之繁重,可以想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新书摘》一般不参加出版社的新闻会,但并不影响其对繁荣图书市场的贡献。从读者的需求来看,《新书摘》涉及面很广,图书选择题材丰富多彩,有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著作的摘要,也有社会问题专著的内容介绍,还有国际、军事、新科学等品种图书的推介。可以说,这种独立的审美情趣的存在,不但为读者提供了选择优秀精神食粮的捷径,也在客观上为精品图书的诞生起到了大浪淘沙的作用。而从《文汇报》读者的大量来电、来函所反映出的信息来看,喜爱《新书摘》的读者往往文化程度较高,对于励志类图书的内容摘要还会引发家长们的共鸣。《新书摘》的成功,也表明目前快节奏社会的阅读是需要一个“去粗存精”的文化服务过程的。这就好比家政人员对于菜肴原材料的选择,往往会第一选择半成品,而半成品的出现,本身也蕴涵着精心的加工和服务。

当然,和图书自然流通的习惯相比,除个别快餐式书籍如于丹的解读论语、庄子类读物的热销,《新书摘》随《文汇报》的几十万发行量是任何单一图书所难以达到的传播广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新书摘》对于中国出版业和图书市场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新书摘》的努力也得到了文化界的关注,如今年一月号的《新华文摘》就全文转摘了“新书摘”做的《季羡林谈师友》上、中、下三期,这对于书摘类专刊而言是不多见的。

新文化价值范文2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创新;思考

文化价值观是任何理论建构及其社会发展都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即它既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又是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创新文化价值观念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理清我们观念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明确问题的根本;有助于帮助人廓清思路,很好地谋划未来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有助于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体系。那么如何立足甘肃实际,创新文化价值观念?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

一、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贯穿始终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但社会一直没有明确我们所要遵循的核心价值观,由此使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础上,明确了我们就遵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在个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在实际中,我们需要面对价值观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注意化解矛盾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要宣传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二要坚持知行统一,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要倡导核心价值导向,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社会认同评价体系;四要抓住重点,发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五要生产更多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激励鼓励人们健康向上;六要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二、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创新文化价值观念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价值观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同时,文化价值观念又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相应地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基于不同经济模式所表现出的不同,要求我们追求一种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经济模式。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模式,更有利于催生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

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关键,因为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以创意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不仅依赖创新,而且还能催生创新。文化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把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品牌和经营管理环节,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改变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条,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的观念价值和经济价值。文化产业还可以促进社会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流入现代服务业,开拓艺术型、知识型、体验型、休闲型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经济增长从单纯追求以物为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向以人为本的GNH(国民幸福总值)转变,发挥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的特殊作用。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这种特殊作用,所以我们要注重发展文化产业,为创新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提供广阔空间。

三、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创新文化价值观提供人才支持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也需要先进文化思想观念的支撑。而大学不仅是造就人才的地方,而且也是一切新思潮的策源地,是引导时代潮流的地方。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与这个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高等教育越发达,对地方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比如,处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示范区内的甘肃省白银市,虽然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对发展高等教育以足够的重视,但至今除在白银公司技校基础上建立了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外,仍然没有发展起一所高等学府,这无疑限制了白银人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进而影响兰白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使白银在创新文化价值观念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注重发展高等教育。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一方面要努力争取省内一些高校在白银市设立分校,另一方面,白银市自身也要不断积蓄力量,不仅注重专家学者型人才的引进与培植,以及相关专业的培植与打造,注重符合大学教育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储备,为将来高等学府的设立创造充分条件。

四、创新体制机制,为创新文化价值观提供环境支持

体制机制本身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好的体制机制可能把我们导向科学发展,而体制机制上存在一定问题,就可能影响到科学发展的实施。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但是社会上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事制度改革尤其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二是“官本位”、行政化倾向仍普遍存在;三是人才发展投入的优先地位还未确立。 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围绕人才有效使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完善、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人才发展的动力体系。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优化人才领导体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坚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人才管理方式,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链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四是坚持能人导向,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五是坚持业绩导向,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六是坚持价值导向,加强配套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流动与配置机制。七是坚持贡献导向,优化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八是确立人才发展投入优先地位,逐步完善国家、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四元投入及其监管机制。

五、适时开展相关问题的学习、交流和研讨活动,为创新文化价值观提供动力支持

甘肃省身处西部,促进甘肃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会面对各种问题,难免会有很多扶贫“硬骨头”要啃,难免会有很多发展“硬钉子”要拔,难免会有很多前进“硬障碍”要破,如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再存在问题,就会使我们面对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讲,面对各种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关键。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我们将类似“富民兴陇”讲座深入开展下去,让领导干部不断在头脑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在新思想、新观念的启示下,不断获得创新灵感,创新发展思路,寻求到新的发展动力。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开展类似项目观摩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其它地方创新发展战略思路启发下,不仅激发我们创新发展的信心,而且获得创新发展的灵感,让我们在相互激励下,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就有关跨越式发展问题开展全民大讨论,努力使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创新型的贯穿执行,努力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形成一种全民关心、参与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的局面,凝聚全省人民的力量,为跨越式发展强大的支持力量,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六、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创新文化观念提供理论支持

新文化价值范文3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管理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基于群众文化设立,是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转变。为了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其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便是组织群体文化活动,将活动内容与公民生活相联系,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养,满足其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创新其管理模式,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时期公民的需求。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丰富其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此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及其管理工作,亦有利于传承民族、社会的文明与文化。其具体体现如下:1.丰富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普及性、平民性、丰富性的特点,因此公民接受度较高。此外,因其活动的丰富性,公民能够接受更多文化知识的教育,例如开展端午节赛龙舟活动,能够使公民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开展消防体验活动,使公民感受消防战士的生活,学习有关消防的知识。潜移默化间影响公民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2.满足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的精神需求体现在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娱乐的需求。首先,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向公民传达文化知识,公民的知识含量得以有效提升。其次,群众文化活动的灵活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公民在积极参与时能够满足其对于娱乐的需求,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频率逐步变高,有效释放了其在生活中的压力。因此,公民在具备优秀知识含量时,还会具备充分的工作热情,工作成效将会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得以有效促进。3.陶冶情操,传承文明与文化公民在参与群体文化活动时,能够充分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来陶冶情操,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的传承,其中,团结向上体现最为明显。团结向上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民族中悠久的文明。通过分组参加活动,公民会对团结更加重视,并根据同组人员的互相监督与鼓励,加强公民团结向上的意识,进而能够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文明。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部分群众文化活动体系较为滞后,没有体现出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十分必要,具体策略体现如下:1.创新活动组织机制群体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其组织形式,因此,创新其组织机制十分必要。首先,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文化活动,调查公民自身文化层次与知识含量,将参与者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其次,将公民作为组织者,因为不同人员之间会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及家庭条件,公民轮流作为组织人员,能够使得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且更显公平性。最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组织指导,引导公民设计出具有特色并与生活接近的活动,调动公民的热情,促进其积极参与,使得群体活动得以有效发展,并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2.创新活动内容群体活动的内容关系着其教育是否有重要的意义,对其内容进行创新,并不是举办与生活毫无关系的活动,而是将文化知识与内涵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并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插入不同的内容,使得公民在参与活动时能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真正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形态,有助于公民将其应用到学习与工作中,有效提升其职业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此外,要有创新意识,组织者要结合当前热门话题进行活动,并发表正确的言论,有效地引导公民对时事的辨别能力,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正确传播。3.创新管理模式一个健全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完美开展,并能将其中所要传播的文化知识全面地向公民展示。为此,首先创新管理原则。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将公民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一切以公民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此外,有关管理人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管理经验,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积极运用进活动之中。其次,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时能够体现出秩序化、规则化及完善化的特点。为此,需要建立相关管理队伍,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并对活动中违反规则的现象进行明令禁止,对严重者进行有效教育。第三,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对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有效记录,并对其研究探讨。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评价队伍,结合多名管理人员的经验及评价,查找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共同探讨其解决方案,促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设计集中化,较为分散化的活动会使参与者较少,教育成果不够明显,将其集中化能够使得活动具备有效性,以此来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

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途径,通过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文化涵养及思想道德素养。本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丰富公民知识含量,促进其道德建设;其次,满足公民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陶冶公民情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其管理模式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创新活动组织机制,使得活动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其次,创新其活动内容,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性。最后,创新管理模式,使得活动举办更具规范化。总之,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广大学者与管理工作者加强对其的重视,意识到其真正作用,并积极对活动进行创新,提高其水平,为我国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陈凌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大众文艺,2015(08):12.

[2]杜成筑.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艺术科技,2014(12):206.

[3]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民族艺术研究.2011(06):45.

新文化价值范文4

关键词:群众文化;时代价值;创新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07-01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文化追求,群众文化活动应运而生。它是指人民群众在业余时间开展的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旨在陶冶情操,振奋精神,提升自我文化修养。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活动是摆在我们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的时代价值

(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之间极少有交流机会,彼此的陌生感也日益增强。这给社会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与此同时,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强烈,在日常生活之余,自发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达到陶冶情操,情感互动的目的。群众文化不仅是地方文化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当地群众幸福指数的衡量标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既能缓解人们工作压力,使身心得到愉悦,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同时,还有利于增加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热情,从而确保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为社会管理工作与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

群众文化工作与社会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均属于群众工作。因此,群众路线是做好两项工作的基本原则。经实践证实,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与社会管理工作之间存在不少的相似性,因此,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具有时代教育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娱乐性与教育性,其内容与形式主要是当地风土人情与人们精神风貌的反映。可见,群众文化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运用大众喜爱的文化元素,让群众在愉悦身心时,受到相应的教育。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途径

(一)创新群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首先,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将其摆在日程中,给予多方面支持。政府要给予财政支持,用于完善群众文化硬件设施,及时淘汰更新老旧设备,并建好活动场地,为群众文化的开展做好物质保障。其次,要从内容与形式上加以创新。要与时俱进,将先进的理念与文化融入到群众文化创作中,同时,还要兼顾民族特性,丰富群众文化内容与形式,为群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要不断拓展群众文化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借助各种活动载体,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最后,要创新管理方式,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先进经验,并将先进的文化理论作为指导依据,不断完善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提升群众文化品位

首先,要根据地域特色,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要积极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并在原有基础上按照“特色、精品”的原则,加以创新,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其次,要积极进行精品文化互动。要立足现实,充分发挥当地相关文化组织的作用,挖掘并培养文艺骨干,力争创作出更多高水平的文化作品。要与时俱进,突出文化主题,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竞赛,以树立本土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当地的文化影响力。最后,要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共建共享。要从群众中挖掘更多有才艺、有责任心的文艺人才,逐渐培养壮大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同时,让公园、社区、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向群众免费开放活动场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另外,还要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为群众文化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

(三)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要想让群众文化活动出成效,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业务好、能力强的基层文化队伍。他们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其主要作用是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让群众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思想得到新的净化,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文化主管部门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吸纳更多业务好,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文化人才进入群众文化队伍中。同时,要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教育培训,经常邀请专业人士开展讲座,给予指导。另外,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与业务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对优秀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以起到激励作用。

群众文化属于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人民群众互相认同的一种象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贯彻落实党的相关政策,增强群众意识,创新群众文化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新文化价值范文5

理解青年电影的入思点在于把握青年电影的文化价值取向,这也体现了青年电影概念的流动性特征。有些导演在青年时期曾经完成非常优秀的青年电影,但是时移世易,万物生长,成长与成熟伴随着改变一起发生,走向各种类型片制作也和时序变化一样自然合理。比如中国的第六代导演群体曾以集束化的青年电影亮相国际,效果惊人地改写了中国文化形象在世界面前的展现方式。如今,他们纷纷进入商业类型片的制作或者选择制作主流影片,《让子弹飞》、《上海传奇》、《白鹿原》。一批已完、未完的转型之作昭示了中国电影版图里出现新青年电影的必然,那些80年代出生的导演们新近完成的青年电影作品被概括为“新青年电影”,占据了新的关注度。与中国第六代导演群体不同,这些80年代出生的导演群体在中国社会上分享着一个共同的称谓“80’后”。尽管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80’后”这个词语再一次嬗变为针对作者研究的集体命名,2但在电影研究领域,“80’后、90’后”更多指的是电影观众群体的年龄分布,“80’后与90’后占中国城市电影市场观众的90%……80’后们支撑着中国电影的市场,他们的观影趣味和审美倾向决定着中国电影的票房”。3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电影研究在广为流传的“第六代”代际命名之后,并没有次第出现简单的加法顺延。由此留下探讨空间,能以“新青年电影”为题,讨论出生在80年代的导演群创作现象,比如内地导演刘伽茵、郝杰、卢正雨、郭菲菲、袁菲、杨紫婷,还有香港导演麦曦茵,台湾导演陈正道、刘梓洁,以及新加坡导演巫俊峰,等等。虽然他们的出生年代接近,但在第一波创作中却呈现出不同于第六代同质化价值取向的多元特征。新世纪十年来的中国新青年电影从非虚构的个人自叙传记纪实风格逐步扩大为结合了个人经验与普遍记忆的青春类型片尝试。其中既有非虚构路线的自传式影片,始终保持导演的自我在场,比如《牛皮》,《父后七日》;也有虚构/半虚构式的,将个人的成长记忆加以萃取提升,对共同经历的历史进行迂曲的表达,比如《光棍儿》、《烈日当空》;还有主观上按照类型化制作标准完成,实质上却不流失青年电影精神旨归的虚构类影片,如《一只狗的大学时光》、《鲸鱼座》。

非虚构:坚持自我在场的作者个人电影

出自台湾导演刘梓洁的《父后七日》和内地导演刘伽茵的《牛皮》、《牛皮2》在新青年电影中代表着坚持作者风格的一极,是始终保持电影创作者自我情感在场的个人电影。二者在题材上都选择了导演亲身亲历的家庭故事。《父后七日》叙述了女导演在父亲别世后所经历的台湾现时丧葬礼仪,表现真实世俗中的荒诞与深情。《牛皮》讲述了女导演和父母在北京南郊两间狭小昏暗小屋里的日常生活。两部取材家庭生活的电影不期然共有了一段东方伦理风情。就个人风格的强化程度而言,刘伽茵的《牛皮》代表性尤为突出。

《牛皮》在形式美学上与中国新生代导演的青年作品极为类似。110分钟片长的纪实风格剧情片仅由23个镜头组成,每一个镜头就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其中最长的一个镜头达到15分钟。“沉闷而冗长”是电影给予观众的最初观感——“自始至终一成不变的固定机位中景镜头,摆出了拒绝交流的姿态和自我沉溺的意念,因为蔑视观众而缺乏与观众的对话意识,最终使它成为一个自说自话的文本”。4的确,《牛皮》固定机位的中景长镜头叙事,刻意保留的自然光线,片内人物行为和对话的随意表征无不印证着导演风格的极简主义,也说明它决非一部顾及接受视野的电影。正如刘伽茵本人的阐述,“我拍电影是为了自己”,“电影是我对生活的体验、思考和反省”。5刘伽茵的导演阐述具有十足的艺术电影特质,这种特质正是长期以来中国电影教学赋予的最高价值观。然而对于新青年电影,有电影学者认为问题不在于以什么方式获得投资并拍出一部电影,而在于“能否使影片最终跟作者见面”。6可是《牛皮》的导演阐述却在反复强调,“我也根本不考虑观众……这样的片子有没有观众和我有什么关系……别把拍的人和看的人扯到一起。”十几年以前,贾樟柯、王小帅、刘杰、王全安等第六代导演都表述过相仿的观念,成就了新生代电影的自我表达价值。及至当下的新青年电影,仍然有《牛皮》这样的个人电影坚持从自我经验的基本立场出发,以细节贯穿全片而避免艺术化的戏剧矛盾,以电影为表达自我经验的纯粹艺术载体,而非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对于熟悉第六代导演作品的中国观众而言,《牛皮》的镜头风格无疑就是独立制片灰暗现实主义的延续。这一现象说明在考量中国新青年电影的问题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参照就是刚刚卸下青年电影桂冠的第六代电影作品。那么,观念上的重复究竟源自对作者电影艺术性的忠贞信仰还是电影节电影模式的无意识延伸?在坚持自我在场的非虚构作者电影维度上,新青年电影与第六代导演青年时期的电影作品相比,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差异?

仍以《牛皮》为例,2004年《牛皮》参展柏林国际电影节,后获得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数字电影制作基金”,2009年《牛皮2》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双周影展并获首尔数字电影节的一些奖项。在55届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牛皮》备受肯定,被视为“中国影片中最不显眼、却是最自信的电影”。这不禁使人产生疑问,究竟是国际电影节的期待视野造就了某些新青年电影的独特形态,还是中国自第六代电影以来的青年电影风格铸造了国际电影节对中国新青年电影的判断标准。对照荷兰鹿特丹电影节选片和策划人葛文对中国独立剧情片的简短定义,“一部非常慢,用固定镜头拍摄(的影片),呈现了即将死去的人的悲惨生活,配上很差的声音和难以理解的字幕。”7只要去掉“即将死去的人”几个字,《牛皮》与葛文的定义完全吻合。如果说在日益开放的新时代里,国际电影节对中国电影美学塑造能力日渐衰落,8那么如《牛皮》一类新青年电影在重要国际电影节上以作者风格再次获奖又隐喻着什么?《牛皮》和《牛皮2》墙外开花,在国内并未进入院线。导演本人坚持认为“在国内上不了院线根本不是什么值得遗憾的事情。”这样的文化态度对于关注青年电影的人来说从来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言犹在耳,同样的作者立场正是中国第六代导演在完成青年电影时期的共同宣言。时至今日,第六代的作者宣言或解体或松动,或被践踏,或被放弃后又重新找回并宣布再次坚持。刘伽茵的国际电影节成就与她的作者电影立场未来走向是否具有互为动力的关系?新青年电影中的非虚构类作者电影是否可能在“电影节电影”的形式之外另辟蹊径?

虚构/非虚构:成长记忆的集合与微观历史投射

与任何一种艺术类型一样,青年导演最早拍摄电影的创作冲突往往来自强烈的自我表达意愿,不过近来的新青年电影中不只有自我经验表达的作者电影,而且有介于虚构和非虚构之间的青春片、剧情片制作。香港导演麦曦茵的《烈日当空》、内地导演郝杰的《光棍儿》呈现出成长记忆和他人经验的综合。与极端坚持个人维度的《牛皮》不同,《烈日当空》、《光棍儿》有意识地在表象层面遮蔽导演自我的在场,将个人的观念和情感注入故事深处的肌理,从微观视角出发,对正在经历和已经过去的历史加以形象化投射,表现出新青年电影视野中独有的历史观照方式。《烈日当空》塑造了七个“不优秀”的男青年群像,头抽、牛蒡、怒荣、贤仔、笠啫、肥毛、阿褶,每一个青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代表着一种人生观念的价值映射,也代表着一种微观历史的态度。正如导演麦曦茵所说,“影片中的7个人,都是我的个人投射……在灿烂、热烈、能量无穷的青春后面,原来都隐藏着导演的一种心理创伤”。9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作者心理创伤记忆的自我治愈与升华。麦曦茵在《烈日当空》中表现的情感破裂故事隐约与外部历史压力相联系,传达出港片传统难以为继的困境与尴尬。影片前半段沿袭港味十足的影像语言,流畅展现七个非主流男生逐步建立港片特有的“兄弟情”,他们沿着铁轨放纵青春的画面是悬隔时空条件之后的青春本体叙述。但是,当真实的历史具体地在个体身上发生,关于兄弟情的质疑就和关于1997年回归后的香港大众心态传达结合在一起。影片从个人视角的微观历史出发,曲折地映射了新青年电影试图传达非主流历史叙述的另类感受。影片的叙述时间结束在2007年与2008年新旧交替的时刻,涉及的历史事件是北京申奥成功和庆祝2008新年来临。麦曦茵作为香港回归后的华语青年电影导演,以省视他者的态度观望历史。

她没有积极地重复主流话语,也没有选择反主流的尖锐面目,而是在主流与反主流之间制造了属于非主流青春的缓冲地带暂避锋芒。影片中,怒荣的父亲鳏居多年后娶了来自大陆的“北妹”,怒荣与介入家庭的新成员格格不入。及至大陆继母关心他的伤势,怒荣放弃敌对,改为默默相视。肥毛的母亲在香港回归后转做大陆业务,常常北上出差,以致单亲家庭里的肥毛对此不满,在吸毒后狂踩妈妈的行李箱。影片的历史观集中在片尾出现,与情节高潮和人物命运结局同步。叙事蒙太奇切换在广场空间与青年遭际之间。背景是烟火伴着主流话语渲染迎接2008新年的晚会,一边是因私密照外泄而不堪舆论压力的少女在高亢的主流话语声音中跳楼,另一边是七个男生无厘头地卷进街头暴力斗殴。主流话语冀望美好的2008年到来,而影片叙事里无辜的少女结束生命,七个男生在迈进成年的时刻或死或伤,最终破裂兄弟情。《烈日当空》没有正面展开关于历史的叙述,但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命运走向上体现了导演的历史感受。另一部综合集体记忆、疏离宏观历史的影片是郝杰的《光棍儿》。影片缘起于导演的真实故乡记忆,故事发生的地理坐标标注清晰:张家口市万泉县顾家沟村。地理空间上距离北京只有150公里,但在共时阶段里的现代化程度与北京的距离难以计算。影片在时间维度上保持了故事时间与实际时间相同步的节奏,2010年既是片内的艺术时间,也是片外的作品拍摄完成时间。不过,《光棍儿》的时间层面分为过去和现在两层。影片在人物前史部分插入了另外四个历史年代,分别是1966年、1945年、1942年、1975年。以上四个年份在中国的宏观历史上都有重大事件发生,但在《光棍儿》里一概不予提及,不予任何注意,甚至四个年份在片中的出现顺序都没按照自然的时序。

时间被剥去历史的附着,再被还原为个体本身的存在意义,每个年份的出现只是为了说明四个主要人物蹉跎岁月被沦为光棍的原因。比如梁大头1966年骚扰俏三妈被农用机械误伤,顾林1945年骚扰妻妹致使妻子离家,六软1942年和成年女子结婚受到心理伤害,老杨1975年与二丫自由恋爱被女方家长干涉。四个光棍儿在过去时代的经历都与人的生物本能有关,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动因,影片有意悬隔了历史年代背后的普遍记忆,在标明过去年份的既往时间层面上,片内的视线只关注人物本身的个体经历,毫不顾及宏观历史与具体个人的关系,表现出非常奇特的现实感和历史感,在某种程度上确实难以撇清“恶趣味”之嫌。10这种疏离宏观历史,悬隔历史与个体关系的态度迥异于此前的青年电影。在《青红》、《站台》、《阳光灿烂的日子》等青年影片中,中国的观众习惯了第六代关于历史与个体的逻辑叙述。不同的历史年份里,哪怕是再微小的个体都有独特的渠道感应到宏观历史事件的影响。崔明亮、吴青红、马小军的青春冲动不仅受到来自生物本能的利比多支配,更重要的是受到特殊年代的环境影响。

外在历史条件的改变无形而有效地改变了人物的存在方式,相继导致具体人物的命运迁移,拍摄宏大历史中的个体人物遭际渐渐成为第六代导演完成青年电影时的集体倾向。这个倾向在郝杰《光棍儿》一片中被彻底扭转,所谓在宏大历史上具有深度影响的年份在叙事中被完全孤立。有观影者对此加以赞赏,认为“反其道而行的存在,使其有着存在的意义”。11

虚构:青春理想与类型片结盟

在中国最近的新青年电影中,把青春理想注入类型片制作的第三种路向特别值得关注。卢正雨的《一只狗的大学时光》糅合了公路片、喜剧片和青春励志的多样类型元素,跻身2010年暑期档上线公映。郭菲菲的《鲸鱼座》虽然只是22分钟的艺术短片,但是奇幻的想象力和丰饶的童话色彩不仅为影片赢得了第17届大学生电影节的评委会奖,也争取到了在电影频道公开放映的机会。这类影片对于时代问题和文化环境的新变化做出了积极而及时的回应,既丰富了新青年电影的发展路向,在文化意义上也刷新了关于新青年电影的舆论评价和价值判断。

《一只狗的大学时光》积极网罗流行元素,表现出敏感而不避世俗的文化态度。影片充分利用大众文化中的公共资源,择取选秀出身的新艺人和走红网络的搞笑人物出镜,把多种青年亚文化现象纳入片中,诸如跑酷、拍客、播客。不单用于新潮名词的点缀,而且真的编入情节,决定人物角色身份,构成喜剧笑点来源。导演卢正雨以周星驰为人生中唯一偶像,在拍摄《一只狗的大学时光》时也复制了港片惯用的小人物喜剧路线,以平视的视角表现平凡的社会,不去刻意美化、拔高青春理想,却最终在庸常的市井文化里确认青春理想的真实存在。其实,很多电影都关注到了青年人就业难问题,关注告别校园的学生在正面遭遇社会现实以后造成理想失落的问题。以上种种问题在大量影片中往往体现出灰暗、尖锐、极端的性质,体现出青年与成人社会的价值矛盾和认识落差,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有余,而对青年人自身实况的反思不足。卢正雨的青春片转用励志喜剧的公路类型片方式,把青年人的实际问题带入商业性质的类型片制作,同时又不放弃青年文化中最值得珍视的理想主义,把青春理想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基本动力,把青春理想的阶段性实现作为喜剧的大团圆结局。导演的个人趣味为新青年电影增添了新的面向,扩容了新青年电影的文化意义。除了独立前卫、坚持自我、不妥协的残酷青春之外,还有平实而机智,平常却依旧坚持梦想的青春平和叙事。

除了喜剧类型之外,虚构类的新青年电影中还出现了以往少见的奇幻元素。郭菲菲的短片《鲸鱼座》想象了一个背上长有鱼鳍的“鱼人”少女,环绕这个奇幻人物设置各种利益链条。她在闭塞山城里被世俗眼光视之为畸形另类,被偶遇的体育伯乐当作难得的游泳天才,需要珍惜、训练,闻风而至的医学研究组漠视“人”的价值,只想把她当作基因实验的对象。一个异类在复杂社会上的命运可能通向哪里?短片结尾一改前面真人电影的影像语言,在人像淡出后采用电脑动画技术虚拟画面——汉江里鲸鱼一跃而起!随即又在字幕间隙剪接上象征意味强烈的二维动画,几个简洁而富有东方意味的动画场面巧妙呼应了片中的“鱼人”假想。在《鲸鱼座》中,少女成为异类的恐惧在本质上更接近青春期的复杂心理,异构而同质。那些奇幻的想象隐蔽地述说着青年在接受成人社会拣选前的忐忑与反抗。寓言式的结局犹如假想中的自我解放,象征性地抚慰了在社会现实原则压抑下的青春心灵。影片作为新青年电影的文化意义在于多元艺术路线的实践,导演郭菲菲用虚构的艺术方式委婉而曲折地传达了属于自己和一代人的普遍心理经验,在不失青年电影文化立场的前提下实现了兼具审美交流价值的艺术真实。

结语

中国新青年电影的语境在十年间变化巨大,集中表现在投资渠道、传播渠道、影像拍摄与制作技术和观众构成方面。首先,启动电影的资金来源和投资规模更加多样,掌控投资的方式更加灵活便利。再加上投资方与传播渠道紧密关联,新青年电影在获得资本支持和进入传播的初始阶段具有了更多选择。除了习惯上送至国际电影节以外,新青年电影还可能进入院线公映、被电影频道收购放映、在网络上点映播放以及参加各类电影活动展映。电影接受空间的扩大,意味着新青年电影的传播价值有了新的认证渠道,直接后果就是近年来的新青年电影在制作上日益多元化,不以艺术电影或独立电影作为必然方向,从而跳脱出电影节电影的单一模式。当多样化的投资渠道与传播渠道促进了新青年电影制作路向的新变,国内几家大型视频网站逐渐认识到新青年电影蕴蓄的潜在观影号召力。

新文化价值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 文化环境 德育教育

一、物质型文化中的德育价值

物质型文化即马克思所说的“第二自然”,简单地说,就是对象化了的劳动。物质文化作为显性德育资源,当教育者能有效地把它化成现实的教育力量时,物质文化就能发挥其最佳的效益,从而使学生的品德能更好地发展。

1.校园物质文化能提高学生审美认识,加强爱护公物意识

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新课程倡导,学校生命的意义是学生的发展,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更应是学生成长、教师提高的乐园,是学生、教师幸福感的源泉。如一进入校门,抬头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校风“严谨、务实、求真、创新”。低楼正厅两侧写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和教育目标,南侧是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瓷砖壁画,名人画像悬挂于校园醒目位置……建设这样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需要,同时也对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等方面都起着潜在的作用。此外,学校还要全面规划绿化、卫生保管责任区,制订考核办法;校园环境要做到一日两扫、一周大扫,并组织学生为树木松土、施肥、除草……这样才能使校园环境得到净化的同时,又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一种集体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和群体意识。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能释放出强大的心理制约力量,使学生接受必要的约束,使其个体行为符合共同准则,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有一个完善的自我。

2.社会物质文化能激发学生爱国热忱,勇于探索、创新意识

新课程主张的教学方式是开放式的教学。在当今多元化、网络化、经济化的世界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它们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构造出新的社会物质文化元素。在这些文化元素中,进步的科技成果不断地督促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为建设富强的祖国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新科技时代还要求学生们在学习中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这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

3.家庭物质文化能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勤俭朴实意识

新课程特别强调了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的生活环境所营造的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德育起着启蒙作用。干净整洁的房间,简单而有序的家具摆设……这一些不仅能给学生有家的温馨感受,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还能让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勤俭朴实等好习惯。在所有的文化中,家庭的文化长期而又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修养。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好家校联网工作,与家长共同合作,多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

二、知识型文化中的品德教育价值

知识型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德育资源,只要教育者把握好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1.重视挖掘学科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知识上,同时,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也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渐渐形成的。然而在当今的学科知识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偏重知识的传授,分数的高低,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虽然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格,最要紧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命价值的了解与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活动是富有人性的活动,要重视学科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现今,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它要求教师是教人做人,是通过科学的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2.加强提高综合知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法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科学是统一的整体,将科学划分为不同领域,这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当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时,学校要开设综合课程,发展德育的实践价值,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防止学生把各门学科的知识割裂开来。如,组织学生在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中,在游览和实地调查中,探索一些诸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农村问题、战争问题、法律问题等综合性问题。各种综合课程应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尊重了学生的自我需要和价值,使学生能密切联系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避免了学科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份量过

重等毛病,最重要的是更有利于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观念型文化中的品德教育价值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观念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看法。观念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认识,但它是一种带有态度倾向性的认识,即这种认识带有情感色彩。因此,观念型文化实际上是指已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观念具在制约学生品德行为的功能。

1.观念型文化是指导学生品德行为的关键

观念型文化不是以学科体系或系统的逻辑的形式表达,而是深刻地蕴藏并泛化地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风俗习惯中的。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但却能支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它隐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不张扬也不外显,是粗糙的,零碎的,又是不确定的,易变的,可动摇的。它常使学生心理呈现不稳定性的冲动,是学生的个人化理论。如何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观念型文化呢?过去理论型观念的学习,强调的是用逻辑的思维的方式去学习道德规范,而后才能使自身出现善的行为。这种知识型的道德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有时会机械地记下规范,却缺乏学生情感的支持。因而只有情感体验型的道德学习方式即经验型观念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品德行为。例如,根据道德感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列举我国的灿烂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通过历史上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历史和当代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侵蚀的事例,使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2.活动是促进学生正确观念型文化形成的有效途径

新文化价值范文7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文化;商业模式

作者简介:蔡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湖南长沙410081)

肖芃,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8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全球流行和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微博、SNS、WIKI等为代表的新网络应用迅速崛起,与之相伴的是新传受互动方式的不断变革、新文化景观的轮番上演、新商业模式的层出不穷。如今,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正在取代以“信息”为中心的传统媒体,从边缘走向主流,并且以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颠覆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用美国《连线》杂志的话来说: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信息时代,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我们必须拓展观察视野,改变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去理解新媒体,并且重新考量新媒介中的网络文化形态,挖掘蕴藉其中的商业价值,以求在瞬息万变的新旧媒体交叠与融合中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把握机遇。而本文正是立足于此,从传播学、营销学等视角,对新媒体以及新媒体传播中的文化变迁和商业价值进行思考。

一、新媒体传播的形成

传媒大师麦克卢汉曾经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大动力。这一略显极端的论调虽然一度饱受争议,但是新一代互联网的兴起却让世人见证了新媒体改写时代的力量。从前,我们观看电视新闻联播、阅读时事报刊,浏览和搜索门户网站提供的资讯;现在,我们和转发微博、生产与更新百度百科,通过SNS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新媒体孕育出了新的传播格局,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其实,要理清何谓新媒体并非易事,英国学者理查德?豪厄尔斯曾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静候作者对新媒体的论述。”那是因为“新媒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以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的观点来看,“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每个时代都应该有其代表性的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之上出现的、更新的新媒介形态。而这一媒介形态的承接看似自然而然,实则是技术与社会双重外力因素不断磨合、互动的成果。

一方面,任何媒体都必然建立在特定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对媒体的发展和使用具有决定作用。Web1.0技术的诞生使互联网作为继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迅速席卷全球,进入21世纪后,当人们还继续沉浸在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带来的震惊和欣喜中时,德蒙特?迈克考马克又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中预见性地窥视到了网络媒体的未来,“互联网经济的第一个阶段以戏剧性的衰落画上了句号,而第二个阶段——Web2.0却刚刚開始,而且在未来20年将会有更为出人意料的发展。”如今,随着数字技术和传播工具的不断升级,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告别Web1.0时代,并且从Web2.0技术的萌芽期逐渐步入了鼎盛期。在此,“Web2.0”已经成为了“新媒体”的代名词,它不仅指某项具体的技术形态,而是“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与Web1.0相比,新的网络技术“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传播’,‘用户分享’而非‘垄断’,‘集体智慧’而非‘单一智慧”。这一技术的进化促使媒体机构不得不放弃传播的霸权,把传播的主体地位让渡给普通用户,而其自身则蜕变为一个可供交流和分享的数字化传播平台,为网络受众营造一个具有更多参与和互动形式的媒介环境。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诞生所引发的媒体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心理,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满足、发泄愤懑,但也体会到了新的焦虑,信息以前所未有的庞大规模和复杂形态簇拥到人们面前,个人精神生活呈现出空前的碎片化,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变得日益疏离。人们在标签、符号无比泛滥的信息社会中面临着身份与认同的危机。曼纽尔?卡斯特认为人们一直在网络社会中追寻着一种原初认同,一种“构造了他者的认同”。即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的一种社会认同感。因此,越来越多的受众不满于被动地浏览网页、论坛跟帖,而是渴望在网络中主动呈现自我,参与生产,实现互动,从他人的反馈和共同分享中获取自我身份的感知。这种建构认同的强烈社会诉求推动了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的革新,以往强调匿名性和流动性的互联网升级为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新网络媒体。现在的新媒体在很多时候被冠之以“社会化媒体”,网络关系的社会化,也可以看作是社会关系的网络化,人们不再仅靠亲缘、地缘、制度等因素连接在一起,而是可以通过微博、SNS等新媒体轻易地在网络空间里组建各种群体,发现志同道合的人,合作開发项目。在技术与社会的双重驱动下,新媒体正将人们的生活改造为一场场跨越地域和阶层、真实和虚拟的集体狂欢。

新文化价值范文8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价值 新媒体 传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1.新媒体下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节日文化,它是人类精神的家园,思想的精华,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其中感知和领悟优秀文化的传承,尊重自然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礼仪形式去追求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不断挖掘文化精髓,使传统文化节日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既有历史文化的民族底蕴又充满着现代社会的时代气息。“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个性生命文化三个方面,这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三个重要属性。”[1]中秋的团圆,重阳的登高,清明的祭祀,端午的龙舟竞渡,除夕的守岁,正是这种自然与生命的统一形式源源不断,才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激发民众对它关注与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与创新。

我国政府对传统节日的保护给予高度重视:我国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和春节一样列为法定假日,从国家层面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加强了对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一些传统习俗、手工技艺因被边缘化而失传。并积极创设浓厚的节日氛围,让人们在不自觉的文化氛围中受到传统节日的浸染。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思维的变化,我国传统节日的形式也在发生着转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文化传播的方式带来了多样性。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革新,都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格局,开启了新型文化传播环境。[2]

2.新媒体的价值

2.1互动性强

新媒体的传播推动了传统文化节日传播的力度,在传统节日的开展过程中,新媒体作为新的的推介手段,解决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距离上的困难,短信、微信的祝福、音频聊天、视频聊天等交互的设置,让分隔在不同地域、相隔万里的游子们,共聚一堂,互相祝福,共同分享节日的喜悦,拉近了亲人间的距离,也缓解了无法和家人团聚带来的孤独寂寞感,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和睦、塑造了不同以往的过节内容和方式。

2.2参与性广泛

新媒体能够搭建不同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平台。每逢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大家通过媒体平台,传播节日的能量。各种媒体节目推出了一系列独有的节日包装栏目,将元宵、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元素有机结合,以点带面,让观众在温情团聚的氛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的发展与变革,最终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出现的坚守与再创造的深入思考,通过“新媒体连连看”等网络互动,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源远流长,并分享对传统节日的共同记忆。

2.3情感性浓

中国传统节日最大的卖点似乎仍是以吃为主,而缺少情感色彩。过去生活条件艰苦,大家都盼着过节能吃好的、穿好的。如今生活水平提高,通讯发达、交通快捷、物质享受丰富,节日的团圆、吃喝功能已经退化。相比之下,西方节日的情感色彩非常浓,如母亲节、父亲节的亲情。特别是情人节,赋予了浓浓的浪漫情感,自然会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新媒体的介入,自媒体平台的传播,赋予了很多节日情感的气息,如针对相关节日推送暖心文章、视频,引起大众共鸣,增加了受众情感表达的路径方式。此外,春节中,通过发送节日祝福短信、祝福图片、祝福视频等将许久不见的朋友们连接起来;分享春节典故、发生在春节期间的感人故事等,这些都能够赢得无数人的关注,在春节节日中平添一份亲情,一份感动,一份情感。

3.新媒体下传统节日文化的挑战

传统节日在不断注入新的元素的同时,也受到各种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西方日的冲击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和西方节日大量涌入,吸引着国人的目光,让年轻一代不断跟随和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而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参与。西方节日多具众人参与性、狂欢性、宣泄性、张扬性等,且多数宗教性比较强,经常会走进教堂,唱歌诵诗,尽情欢乐以庆贺耶稣的诞生。在新媒体的渲染下,年轻人热衷于这种疯狂宣泄,释放压力的活动,使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蚀,传统节日的群体记忆变得模糊,从而渐渐对充满中国式的团圆、亲情、祭祖等形式的传统节日失去兴趣,减少关注,如大多数情侣热衷于过情人节却淡化了七夕节等。

3.2传统节日过度商品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和各大商家,推出各种各样商品促销活动,吸引人们的眼球。每逢过年过节,线上线下商家的过分渲染使传统节日失去原有的本色,特殊的文化地位变为简单的吃喝玩乐和商品的促销。人们对购物的渴望,对红包的青睐,对送礼的热衷远远大于对节日本身内涵的渴望,节日文化气息变得薄弱。当春节变得越来越网络化的同时,民俗味和人情味变少了,虚拟化和商品化变多了。

4.新媒体下传统节日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团圆和美好的象征,寄托了“贵和尚中”的美好愿望,传递着家庭的血脉亲情,弘扬着世世代代的爱国情操,蕴涵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更是符合世界各国民众的价值取向,让更多的传统节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现中国的“软实力”,并将其融入西方的传统节日中去,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这是传统节日保持独特魅力,生生不息的路径。

4.1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为了让传统节日扎根于中国人的基因和血脉中,寄托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创新是为了深层次挖掘传统节日内涵,让其更好地发挥内在价值。打造节日文化品牌,利用新媒体让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活动形式丰富而新颖,激发民众的参与度,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感悟传统节日带来的魅力,让不同节日充满不同的价值与魅力,用现代元素把民俗礼仪的内涵、价值体现出来。新媒体利用其强大、快速、便捷、内容海量等特点宣传传统节日,与现代气息交融,把趣味、知识、审美与思考融汇在一起,唤醒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向往,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价值。

4.2微传播

“微传播”形式是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它让社会上每一个个体自由地发声,不同于传统媒体线性传播,不同于网络媒体网状传播,是一种裂变传播。这种信息传播形态带来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活动中迸发出无穷的生机。

4.3走出去

有华人的地方就应该有中国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西方人不断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的魔力之处,并不断地接受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华传统节日,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东南亚乃至世界的公共节日。美国有的州还直接把中国的春节定为节日。打造文化品牌,让舞龙狮、彩灯谜语会、各种庙会、广场庆典、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形式的节日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制作推广观赏性高、有文化内涵的节目在海外大力传播,向全球展示中国传统节日别样魅力。

5.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文化共享也是提升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保护和完善了节日的魅力,使传统节日没有了空间和距离感,让传统习俗民俗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相交融,营造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闪光点,让人们有了更多了解、传承、参与、回味传统节日带来的心灵感染力和吸引力,让那些已经驻扎在心底的根深蒂固的习俗和常识纳入到我们生活之中,重拾记忆,适应时展,借助于新媒体把节日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发扬光大,让古老的文明习俗重现活力。

参考文献:

新文化价值范文9

文化价值观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文化传统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其实,不同民族文化产生的文化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即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深受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它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继承。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下,文化环境所处的时代性也深深影响文化价值观,它主要批判、吸收、改造和发展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因此,为了消除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冲突,使其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调适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现状

1重视个人价值、权利和利益

尽管人们的物质化文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漏洞百出,他们缺乏自我认识,缺乏对社会的理解。新时代下,大学生往往趋于独立化和个体化,大部分学生崇尚于寻找自我,偏执或走极端现象接连不断。这些学生忽视了社会和他人的价值评价,过分强调自我感受和需求,通常只考虑个人价值、利益和发展,而忽略他人价值及社会利益,即社会责任感急剧下降。当然,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引导和教育,以便纠正这种不良文化价值观。

2形成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格局

当前社会,各种风气盛行,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失去了昔日的稳定,绝对一元的文化价值观已经消失了,大学生在价值评价标准与选择上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特征。进一步讲,承认大学生价值评价标准,以及价值选择的多元化,这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集中体现。但是,现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决不能完全提倡,由于某些多元文化价值观也会让社会生活无序,甚至暗含生活危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格局,引导大学生走正确之路。

3思想观念由保守向现代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非常明显,最突出表现在“重金钱,轻道德”方面。现代社会,大多人极趋向于金钱观念和实利意识,金钱主义盛行,而泛道德主义和道德本身所具有的绝对价值尺度受到极大冲击。与此同时,竞争、进取、效率、富裕等文化价值观却得到充分肯定,比如: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等现象越来越普及;与世无争的思想意识在大学校园内渐渐淡化;依法治国和依法行事观念渐渐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以言代法和以权代法”的落后思想;大学生开始关心社会和世界,充满了积极参与的热情,轻视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腐朽思想等等。

二新媒体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1政治意识淡薄

在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时代里,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国也不例外,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活跃,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聚集在一起,万事万物似乎都围绕着社会新思潮运转。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高等院校出现了前所未所的革新态势,特别是大学生文化价值产生了巨大变化,主要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深入,网络化一举成为高校的新型教学模式,而网络所带来的社会文化也渗入到高校,从而淡化了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及意识形态。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明显表现为生活冷漠,态度消极,政治意识淡薄,缺乏精神信仰。

2民族意识纠结

新媒体视域下,外来文化大肆向我国文化市场进军,而这些外来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成了中国大学生的奢好。在高等院校,大学生都热衷于美国好莱坞电影、各种影片、服饰等,形式上看是商品,但也属于文化载体,传播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它以一种“商品化”形式图谋文化霸权。对于中国80后和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这群青年愿意为祖国贡献力量而倍感光荣,却又无法抵制外来文化的诱惑,崇尚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作为最流行的一种时尚元素,从而陷入民族意识纠结的情形之下。从二者权衡来看,大学生文化价值观选择代表价值取向,主宰着我国文化发展的生命力。

3价值取向模糊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自我意识也渐渐觉醒,网络的普及丰富了他们的个性世界,同时也埋下了西方利己主义思想的种子。毫无疑问,现代大学生开始注重个人价值、权利和利益,确实有利于大学生独立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一部分高校学生却忽视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他们过分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西方文化的个性张扬。尽管有的大学生也能认识到社会和集体对于个人生存与发展起的重要性,但他们集体和国家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少集体协作观念和服务奉献精神。也就是说,在新媒体视域下,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失衡现象,其文化价值观发生冲突,有着极强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形成了价值取向模糊的不良现象。

三现代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冲突的原因

1全球化与网络的双重影响

现阶段,受全球化与网络的双重影响,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盛极一时,文化全球化也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所谓全球化,指的是地域、国家和民族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的整个过程,经济发展和信息科学技术推动着全球化不断深入,使其向内在化和深层次方向发展。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人们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也深受影响,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起到空前的影响。在网络普及应用的今天,网络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双重影响下,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讲,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和文化价值观都将发生冲突与碰撞,并且愈来愈频繁。

新文化价值范文10

关键词:政治文化;新闻价值观;比较

一、政治文化与新闻价值观的关系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事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1]它是政治体系的成员对该体系各个层面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是内化的政治价值观,直接作用于成员的政治行为。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它形成于新闻传播实践之中。新闻说到底就是一门挑选事实、对事实进行取舍的艺术,挑选与取舍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种价值认识和评价。因此,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的取向、标准,它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新闻评价中的体现”[2]。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形成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闻价值观。新闻事业和政治文化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二者同时作用于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新闻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受到政治文化的制约,同时制约着政治文化的形成。中西政治文化是在各自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差异很大,因此,中西的新闻价值观必然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新闻事业的指导作用表现大不相同。

二、中西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差异

(一)中西政治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1.中西政治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

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严实的封闭性。中国地处亚洲东北,东南部面向大海,西、北部是大漠和群山,这些构成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碍。而西方的近代文化源于希腊文化,从地理位置上看,希腊三面向海,希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社会的对外开放性。

2.中西政治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

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必然产生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国文化植根于一片为江河所滋润的大陆,幅员辽阔,气候温湿,这决定了中国成为历史上的农业大国,以农立国,以农为本,长期重农抑商。而西方文化诞生于蓝色的海洋之中,欧洲海岸线长,自然环境不宜发展农业,靠海上贸易发展工商业,工商业者成为独立的阶级。

3.中西政治文化形成的政治基础

在中国最典型的是宗法原则与混住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在政治权力系统和结构中的一体同构,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形态,具有君权至上、森严的等级制度、高度中央集权的鲜明特征。在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个人成为独立、自由的公民。国家权力是全体公民权力的集合,法律是公民共同意志的体现,自由是每个独立个体的本性。

三、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商品经济以平等交换为基础原则,促成西方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与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个体主义,强调人是理性、独立的个体,强调个性和自由发展。中国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家庭是生产劳动的基本单位,个体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个体依存于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因此,中国政治文化强调集体权利和个人对社会的义务。

(二)对权力的认识

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认为君权神授,即权力源于上天的赐予,统治者代表上天实行统治,神圣不可侵犯。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政权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手中。对权力的约束不是通过法律,而是依靠道德,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宣扬个人道德的修养,伦理道德规范成为规范人和社会行为的手段。西方政治文化则认为权力来源于人民转让,政府在此权力之上维持整个社会秩序。对权力的约束上,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主要通过法律规范公民和政府行为。在现实政治实践中,以三权分立的形式对权力进行制约。

(三)民族心态:和谐与冲突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这种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的和谐。因此,政治关系中强调利益群体之间的一致性,对于矛盾的处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协商、沟通,以此来保证思想与行动上的统一。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经济基础的西方文化,继承了海洋民族爱冒险、喜探索的特点,鼓励追求个人的利益与自由竞争,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的对立与冲突。在政治关系的处理上,政治权力的斗争、政党之间的竞争是合理、合法的,并对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有益的。

四、政治文化主导下中西新闻价值观差异

(一)受众观念: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

西方受众本位的观念源于新闻事业的私有化,是个人主义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西方政治文化中崇尚个体的独立,鼓励追求个人利益,强调个人需要的满足,尤其是大众报刊诞生之后,商业性报纸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扩大发行量,报人必须考虑受众的兴趣。政治文化传统为西方新闻传播注重研究受众喜好、迎合受众口味的受众本位机制创造了条件。“满足受众需要”成为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核心。中国传者本位的观念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更大,更持久,更深远。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大一统的专制政体,统治者具有绝对权威,宗法等级色彩浓厚,强调上下尊卑之间的等级关系。从权力的运行来看,以“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维护宗族内部秩序,进行社会控制。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体制促使中国新闻传播以传者为本位,自上而下的传播运作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中国的新闻传播逐渐已将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出发点,这种新闻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新闻事业的主流观念。但是,我们仍需警惕把受众本位等同于迎合受众的行为。考虑受众兴趣和需求时,同样要注意正确引导,新闻媒体重视经济利益的同时,更不能忽略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

(二)价值要素:重要性与趣味性

传统的新闻价值理论认为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包含的构成新闻的种种素质的总和,这些素质就是新闻价值的要素。学界一般认同五要素说,即:时新性、显著性、接近性、重要性和趣味性(或人情味)。由于政治文化的差异使得中西新闻媒介在新闻实践中对各种要素的理解不同,应用也不同。集体主义的思想,间接影响到中国新闻价值取向重视事实的重要性。集体主义的关系下,个人的利益和需求被忽视,使个人习惯站在群体的立场思考问题,而新闻工作者也会站在社会的、整体的立场上进行新闻选择。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意识,促使他们对于国家大事予以很多关注,使得新闻工作者都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因而,中国新闻价值观强调事实的重要性,重要的指标就是要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集体和社会整体。西方更重视从个人而不是社会的角度选择新闻,强调新闻事实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强调指出:“在选择新闻时,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估量他的公共兴趣。我们在出版新闻时,须以趣味为大部分新闻的主体,理由是:唯有有趣味性,才能使报纸富有吸引力,因而很容易卖出去。”因此,西方媒体则更注重新闻事实的趣味性,一般都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的试金石,通过选择有趣味的事件刺激受众的好奇心或迎合受众的兴趣,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三)报道原则: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

正面报道焦点集中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一致的较为积极、阳光的新闻现象。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3]受“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响,中国新闻工作者从和谐的角度,多选择正面事件和对事件进行正面报道,强调平衡、和睦和稳定。受强烈的竞争与对抗意识的影响,西方新闻工作者从对抗视角出发,进行负面报道。充分发挥媒介作为第四种势力的监督优势,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和抨击,强调变动、反常和冲突。结语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政治文化,受到政治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新闻价值观应该是多维的和全面的。无论是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新闻价值观都是在独特的环境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价值选择上,要杜绝单一化和绝对化,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指导新闻事业的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3.

[2]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1.

[3]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01).

[4]华晓惠.浅谈中西政治文化比较.学术探讨[J].2008(08).

新文化价值范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再建;市场化运作[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4-0171-02

新编大型京剧《赤壁》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后,几乎场场爆满,观众不乏80后、90后的青年人,其在剧情和人物塑造方面创新力度很大,新剧展示了全新的周瑜形象;同时,诸葛亮也被请下“神坛”,将浓郁的中国京剧韵味与当代年轻人的观赏兴趣相结合,开创了京剧审美的新时代,获得好评如潮;经过由时尚元素包装过的《牡丹亭》青春版、园林版、实景版、厅堂版的演出后,昆曲因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一时间,成为人们心目中精致艺术的代表与典范。新编京剧《王子复仇记》也将于2011年亮相,人称“历史最悠久、艺术品质最高”的英国爱丁堡艺术节。该剧改编自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自2005年推出以来,曾先后五次赴欧洲参加多个艺术节的演出,以其浓郁的“莎味”及充满魅力的“京味”,博得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1大众与专家欣赏观对立的悖论:传统文化创新的动力与阻力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一个悖论,即消费者和业界欣赏观有对立的文化怪象。是否进行商业化的运作是矛盾的关键所在。

1.1传统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把它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为后人保留可供选择的品种,不要因为个人战略失策,使得后人失去选择的机会。现代传媒如此发达,传统文化要面对的是受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取向熏陶的新观众,如果不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就很难把这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保存下去。市场就是标尺,在这把标尺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文化需求。谁抓住了这种需求,满足了这种期盼,谁就能够华丽转身。在新编京剧《赤壁》的现场,一位青年女士说:“很好看,尤其是声光电制作出的‘万箭齐发’的场面真好看。”另一位青年女士说:“‘火烧战船’的场面很逼真,让人震撼,于魁智也很棒。”张继刚导演本人说:“我把高科技声光电用于京剧,就是想不仅让老年人爱看,更想吸引80后、90后走进剧院看京剧。现在看来,这个目的达到了。”

1.2阻碍传统文化创新的声音

传统文化包括电影、戏剧、绘画、曲艺等,历经数代历史风雨的磨炼,早已经沉淀、锻造出一个基本的框架。编造出的艺术作品,还有看点吗?左改右改,一味迎合,一路退却,把传统大戏改编得面目全非,这不是在玩弄经典吧!中国传统文化如此传承下去,我辈不成了历史的罪人?把传统文化变成了一个文化艺术的“拼盘”,呈现给青年,这对青年绝对是一个误导。他们会误以为传统文化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应该意识到: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时代的;既体现社会价值,也反映经济效益;既应该保护传承,更应该创新。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理想和实践的积淀。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有从过去到现在发展的过程性,那么人类文化就具有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适应性。在精神因素影响下的现代文明,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重建和再创,更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再创过程中,必须能接纳不同的意见,兼容不同的观念,才能使原来的思想“成其可”,“去其否”。现代消费者的消费兴趣、消费习惯、价值观等方面和物质消费时代的消费者相比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因此,传统文化的价值再建必须进行现代性的文化理念转换,必然表现为积极面向现代的文化受众,面向未来,敢于用新的审美标准来取代旧的观念。

2传统文化价值再建的意义与途径

所谓传统文化价值再建,可以说是将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化运作的过程,而文化产业做的是大众文化。经济信号起伏,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方向是:人们可能会把更多的收入用于精神文化消费。人们在文化消费中增加希望、增强信心,这样使得文化产业有了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文化产品靠的是智慧、是创意、是高科技。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建设具有“反经济周期”调节的规律性,国际金融危机很可能促使人才与资本等要素向文化产业转移,文化市场面临重新配置,这就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2.1传统文化价值再建的意义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价值再建的很好案例。她在海内外的成功演出,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2.1.1实现了文化审美风格的超越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懂古人的风格,但都接受青春版的《牡丹亭》?因为她已经超越汤显祖的方式,如含蓄、婉约的东西,里面有张扬的成分,这一点西方人认同。青春版《牡丹亭》能够走向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继承传统审美观点,也超越过去审美观点。

2.1.2异彩纷呈的演出形式,为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走进了戏曲演出的剧场,这就体现了现在年轻人对文化了解具有一定的自觉性。

2.1.3市场的要求是多样化的,它推动传统文化向更丰富、更多元的方向发展市场总是促使艺术家们不断地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只有在一个庞大的市场基础上,艺人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拓展自己的空间。

2.1.4文化产品商业化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重要助推力,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最重要是要展示和关注,去推荐一些能够反映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软实力,有助于塑造国家的美好形象,实际上国外有很多国家把大众文化看成是促进国家形象更好的一种手段。

2.2传统文化价值再建的途径

2.2.1在不动摇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尽可能借鉴多种艺术形式文化产业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提升,可能内在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怎样做一个平衡?创新有个原则,那就是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就戏曲国粹的价值创新,海派京剧的代表人物周信芳倡导争取民众,体贴现实,强化综合的“整体的戏剧”。所谓体贴现实,就是体贴大众情绪,强化综合是主张演员技艺的全能化,同时还营造新的演出样式。实际上京剧可以有两种演出形态:古典的与现代的。戏曲的现代形态,一是体现现代文化精神,二是创造现代叙述方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成功的现代戏曲。《牡丹亭》青春版对重要情节一字不动,力求完美传达汤显祖原著的表达也吻合这一传统文化创新的原则。

2.2.2大力宣传,主动走向世界,力求在海外巡演

传统文化的价值再创新目标必定是得到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民族的观众的认可,这样才能使得戏曲国粹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各国都要学习和欣赏的艺术。

2.2.3发掘具有符合共享审美价值,能够展示人类普遍价值和美的文化产品青春版《牡丹亭》被谱写成一首青春的赞歌,一首美的赞歌,这使昆曲变成年轻艺术。昆曲的美超越国界,是世界文化的瑰宝。《牡丹亭》体现的人鬼情和梦中情是人类共同价值观念,是对炙热情感的讴歌,获得西方观众在内的欣赏者的共鸣。

3传统文化资源的商业化运作

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有着世界上无可比拟的资本价值。传统文化资源价值再建不仅要取得社会效应,也要通过资本的经济增量来体现。因此,文化的标志应该是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的程度。文化产品的商业化运作有利于文化获取一种被接受的坐标。在戏曲艺术中,如果戏好却没有观众喜欢,那它也是发展不了的。好莱坞的文化产品制作有着完善的产业机制。他们制作的《花木兰》等电影,正是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改编的,在美国本土及海外市场有着巨大的观众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它在基本的道德评判上只会更高,而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即为了追求商业化导致文化自身的坠落。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就是让我们理解:如果能够通过文化形式的融合方式和商业化的运作手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那对于现代化文明的建设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当一种文化与一个群落终于对位并产生如胶似漆的互吸力的时候,便产生了社会的痴迷。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里,唐诗、书法、京剧、昆曲等都产生过长时间的社会痴迷。这些群体痴迷的文化表现形式,作为沉积的文化遗产,具有永久的价值,但作为一种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它已被所谓的素养高超的艺术家雕琢得太精巧,甚至虚拟化到神韵,程式化到手眼脚步法都不能触碰,那么这样不易变通的高高在上的传统文化在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后,也显得脆弱和落寞。

新文化价值范文12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管理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基于群众文化设立,是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转变。为了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其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便是组织群体文化活动,将活动内容与公民生活相联系,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养,满足其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创新其管理模式,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时期公民的需求。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丰富其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此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及其管理工作,亦有利于传承民族、社会的文明与文化。其具体体现如下:

1.丰富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普及性、平民性、丰富性的特点,因此公民接受度较高。此外,因其活动的丰富性,公民能够接受更多文化知识的教育,例如开展端午节赛龙舟活动,能够使公民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开展消防体验活动,使公民感受消防战士的生活,学习有关消防的知识。潜移默化间影响公民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2.满足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公民的精神需求体现在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娱乐的需求。首先,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向公民传达文化知识,公民的知识含量得以有效提升。其次,群众文化活动的灵活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公民在积极参与时能够满足其对于娱乐的需求,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频率逐步变高,有效释放了其在生活中的压力。因此,公民在具备优秀知识含量时,还会具备充分的工作热情,工作成效将会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得以有效促进。 3.陶冶情操,传承文明与文化 公民在参与群体文化活动时,能够充分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来陶冶情操,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的传承,其中,团结向上体现最为明显。团结向上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民族中悠久的文明。通过分组参加活动,公民会对团结更加重视,并根据同组人员的互相监督与鼓励,加强公民团结向上的意识,进而能够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文明。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部分群众文化活动体系较为滞后,没有体现出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十分必要,具体策略体现如下:

1.创新活动组织机制

群体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其组织形式,因此,创新其组织机制十分必要。首先,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文化活动,调查公民自身文化层次与知识含量,将参与者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其次,将公民作为组织者,因为不同人员之间会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及家庭条件,公民轮流作为组织人员,能够使得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且更显公平性。最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组织指导,引导公民设计出具有特色并与生活接近的活动,调动公民的热情,促进其积极参与,使得群体活动得以有效发展,并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2.创新活动内容

群体活动的内容关系着其教育是否有重要的意义,对其内容进行创新,并不是举办与生活毫无关系的活动,而是将文化知识与内涵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并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插入不同的内容,使得公民在参与活动时能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真正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形态,有助于公民将其应用到学习与工作中,有效提升其职业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此外,要有创新意识,组织者要结合当前热门话题进行活动,并发表正确的言论,有效地引导公民对时事的辨别能力,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正确传播。

3.创新管理模式

一个健全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完美开展,并能将其中所要传播的文化知识全面地向公民展示。为此,首先创新管理原则。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将公民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一切以公民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此外,有关管理人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管理经验,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积极运用进活动之中。其次,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时能够体现出秩序化、规则化及完善化的特点。为此,需要建立相关管理队伍,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并对活动中违反规则的现象进行明令禁止,对严重者进行有效教育。第三,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对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有效记录,并对其研究探讨。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评价队伍,结合多名管理人员的经验及评价,查找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共同探讨其解决方案,促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设计集中化,较为分散化的活动会使参与者较少,教育成果不够明显,将其集中化能够使得活动具备有效性,以此来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途径,通过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文化涵养及思想道德素养。本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丰富公民知识含量,促进其道德建设;其次,满足公民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陶冶公民情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其管理模式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创新活动组织机制,使得活动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其次,创新其活动内容,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性。最后,创新管理模式,使得活动举办更具规范化。总之,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广大学者与管理工作者加强对其的重视,意识到其真正作用,并积极对活动进行创新,提高其水平,为我国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陈凌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大众文艺,2015(08):12.

[2]杜成筑.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艺术科技,2014(12):206.

[3]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民族艺术研究.2011(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