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时间:2023-06-06 09:32:52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1

关键词: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49-03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破解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教育规划纲要》要求高校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学改革重要标准,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动手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的机会。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已成为本科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改革的新视点。

一、综合设计性实验特点及意义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知识的相关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就是针对教师给定的实验题目或学生自拟的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来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完成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的一种复合性实验。它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所需知识多且要综合灵活应用是综合设计性实验的特点。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不仅需要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还需要相应的实验手段,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等。因此,综合设计性实验不但强化了运动生物化学原理的综合分析运用,而且使学生可以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为学生运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以后进行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选题

运动生物化学是体育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竞技体育中,它是科学训练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在体育锻炼和康复医学中,它是合理掌握锻炼方法和安排运动处方的重要理论依据。

1.实验内容。根据运动生物化学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中的指导作用,综合设计性实验选题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以运动生物化学指标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为研究课题。这一方面实验的完成对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指标监控运动训练过程有重要意义,如“血乳酸指标的应用”对于掌握其评定运动强度或各供能系统能力有一个直观认识。另一方面是以运动生物化学指标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为研究课题。

2.实验设计的形式及要求。一种是完全型实验设计:在两个大的选题下,由学生自选内容、材料、仪器等,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如在运动训练监控中,学生可以选择仅用强度指标对运动强度进行监控,也可以用多个指标对运动强度、运动量及机体机能状态进行综合监控;第二种是有限性设计:教师给出一个实验范围或者基本要求,学生自行命题,自定所需材料、仪器等,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如在竞技体育方面,教师规定选题范围是“尿蛋白指标的应用”,则学生在实验中选取的主要指标就是尿液指标,用其来进行运动强度或机体机能状态的监控。

三、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在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等课程实验的基础上开展的,包括教师提出实验题目,学生查阅资料,确定实验主题,制订实验方案,教师和学生共同审定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论文,实验论文报告和及评定。

1.学生分组。在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时选择6~10人1组,分组人数过多,则会出现“大锅饭”现象;分组人数太少,实验对象如果选择本组成员自身的话,人数会不够。根据两界学生实验课的经验积累,6~10人既满足实验需要,实验任务分配又不至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均现象,每位同学都可以参与实验工作。

2.方案设计的指导。实验方案的指导关键点。学生根据综合设计性实验课题的要求,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选取合适的测试指标,正确进行指标测试。每组方案制定好后以ppt的形式分组进行汇报并答辩,学生和教师提出问题,共同完善实验方案。

3.实验过程的指导。运动生物化学指标应用相关实验研究需要有运动方案设计及实施,在具体运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适当指导。如在进行血乳酸指标应用相关实验中,采血时间的把握需要教师给予监督指导,取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学生采血技术的不甚熟练而延迟了采血时间点,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

4.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论文完成的指导。数据处理和实验论文是检验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虽然开设这类实验前学生已经进行统计课程的学习,但从这两届学生情况看,大家对具体的统计应用还是不甚明了,因此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给予指导。实验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知识梳理和深入思考的过程,因此,实验论文撰写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论文的撰写,每实验组再拆分成两个小组完成一份实验论文,即每小组3~5人共同讨论完成实验论文撰写。由于测试指标不是仅有一个,所以每小组在论文撰写时可以选择不同切入点。论文主要包括以下7部分:摘要、关键词、前言、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结果、分析讨论、结论和建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也要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格式和要求书写,使学生在整个的过程中都得到系统的锻炼,为毕业论文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5.实验的评定。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评定要贯穿淡化结果、注重过程这个原则,成绩评定包括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过程实施、实验论文三个方面,分值比例分别为40%、20%和40%。实验方案主要考察实验设计是否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实施过程主要考察运动方案的有效实施和选用指标的采样及测试;实验论文注重论文中的讨论与分析,实验结果反映的问题以及产生结果的可能原因。

四、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案例

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要结合实际应用,具有真实性、可行性和应用性,实验项目的知识点要有利于学生结合课程理论,探索研究问题解决方案,下面是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例。

1.实验名称:尿液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2.开设对象:适用于本科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3.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尿液指标(尤其尿蛋白)的测定方法及操作过程、并熟练运用测试结果评定运动负荷及机体机能状态,指导运动训练。

4、实验内容和涉及知识点:该实验项目设计的实验内容有:指标的采样时间和指标的测定方法。设计的知识点涵盖了运动员机能评定整个章节内容。

5.指导和实施实验项目人员和实验项目开设的硬件环境:实验项目人员配置:实验项目组有两位老师组成,负责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的组织、实施与指导。实验项目组能够很好的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能调控各组成员的实践活动。实验项目开设的硬件环境:我校教学实验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配备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设备,如尿十项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血乳酸自动分析仪等,能很好支持学生实验的开展。

6.学生实验题目的选取:经过3周时间,5组学生选定题目分别为:“不同负荷运动时北京体育大学游泳专项学生尿液指标的变化”、“以尿蛋白浓度代替尿蛋白总量评价运动员运动强度的合理性分析”、“大学生篮球普修课训练后尿液指标的变化”、“摔跤运动员一次训练课后尿液指标的变化”、“几种不同负荷下尿液指标的变化”。

7.实验实施及评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索性的设计性实验,并通过文献检索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结论。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和思维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五、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实施体会与思考

1.体会。两届参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学生积极性都非常高,对整个实验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都得到了锻炼。多数学生认为本次实验是一种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并期待下一次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2.思考。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1)实验题目的选取问题,题目选取太宽泛,学生不好把握,浪费过多时间;题目选取太具体又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指导,1名指导教师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应增加指导教师或者增加博士帮助教师完成学生实验指导工作。(3)实验评定系统需要进一步量化,应从学生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创造性,实际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加以评价。(4)教研室教师应及时交流经验并进行研讨,共同完善综合设计性实验。

综合设计性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启发引导式教学,是一种师生间的互动性教学。因此,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段晓英,姚天明,杨勇,等.巧设综合实验提升综合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97-99.

[2]肖建富,高瞻,李桂新.综合性实验的界定与作用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43-145.

[3]邓铸.创造力的本质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5):38-42.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2

该软件的编程是依据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每年每个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基本都是相同的。因此,体育教师每年都要做许多重复性劳动,花费了大量的不必要精力和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随着世界性的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速发展,电脑的应用已日渐普及,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须用品。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效果,实现办公自动化,更新教案编写的方式,我们研究了“万达奇”体育教案编写速成软件。

该软件的编程是根据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逻辑分类,并依据体育教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最常用的运动项目的动作要领、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要求、难点、重点、预防与纠正错误等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体育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可根据体育课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情况等需要,进行自由选择,随机组合。我们在研制该程序时除了注意教案编写的一般化和规范化的同时,还给特殊教学内容的输入留有空间,为体育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提供条件。

该软件具有方便、规范、高效和个性化的特点。适用于大、中、小学不同级别的体育教师。

该软件的研制成功极大的方便了体育教师编写教案的过程,节省了劳动时间和精力,消除了许多由于大量重复无效工作给体育教师带来的负担和烦恼,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使体育教师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到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上去,从而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万达奇体育健康课教案编辑软件》的诞生是体育教案编写的一次思想和技术的革命。

《奥运学堂》紧紧抓住“奥林匹克教育”这一主题,以奥林匹克运动三大体系十二主题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奥林匹克运动生动地展现了出来。通过精炼的文字和上千幅图片,系统的介绍了奥林匹克的由来,及其思想体系、组织体系、活动体系。图片展现了古奥运的场景,阐述了奥林匹克文化与精神,介绍了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机构与运营、现代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叙述了我国与奥运会的不解之缘。从中不仅仅是人们体会到奥林匹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全面系统了解到奥运知识。

产品特点:系统全面、图文并茂、操作简便、可读性强,课用于powerpoint和电子读物。

定价:198元/套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首都体育学院

邮编:100088

联 系 人:张老师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 界面运行 集成管理原则

一、教学档案集成管理的原则

1.“双轨制”原则

选择纸质和电子文档进行归档管理时,这是当前选择管理方式之一。这样可以确保文件资料有效利用和安全使用。形成了统一的实行集成管理之后,保障管理质量。该管理原则最关键的是,改变当前师生检索工具缺乏现状,从而建立起完善和健全的检索渠道。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当前,基于以“双轨制”集成理念为统摄纲领,将其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使得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相互统一。

2.全程管理原则

这个管理原则主要指的是档案生命周期,在教学活动执行中,形成了一切原始记录。这个从最初的简单记录到最后消亡记录过程,有些信息是需要进行完整性的保存。教学档案的管理决定了在档案信息管理中,这个管理需要一个过程。掌握了每个相互环节,从界面接口中进行结合。理当根据当前教学档案客观运行规律,从宏观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问题,做好档案生成和销毁,更好地保障了档案生命周期和过程。

3.界面管理原则

界面管理原则指的是,借助各种机器作为连接口,将其引入到管理层面上,被企业管理使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界面管理内涵以及外延都得到了拓展,使用的范围逐渐加大。教学档案界面管理,主要是在完成了某项档案管理任务之后,更好地确定出教学单位、单位内部以及组织部门之间的关系。另外,还需要明确三个内涵:第一,计算机的机械界面。第二,文件入库之后的整理工作。第三,文件产生。这是一种互动交流,可以使得人和主体之间有着更多交流,使得管理方式更加独特,最终实现提升教学质量最优化。

二、教学档案集成管理原则的有效运作

1.理念集成与时俱进

集成管理这是一项系统管理形式,可以使得集成目标关系变得明确。对于学院档案管理出现管理整体性缺乏、管理机制无法发挥出实质性作用等等问题,应该站立在宏观的角度上,借助档案管理介质,不断改变教学管理新思路,更好地创新总纲领。一般而言,集成前瞻性、先进性还有科学性这些理当统一在一起。第一,进行管理时,应该具备长远的教学战略视野。应该将其运用到档案集成管理系统内部,使得管理理念得到更新,使得师生在该管理模式下,具备超强的团队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第二,集成思想作为工作开展新思想。当前的常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教学档案管理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根据一定的集成模式和集成方式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达到效果。第三,集成管理这是一个与时俱进之过程,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调整,应该基于微观和宏观管理基础上开展工作。每个区域之间应该形成接口,从而实现界面概念更新和管理,从而改变被动单一管理现状。

2.过程集成环环相扣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4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初中思想品德;生活情境;品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046-0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思想品德更兼具“顶天”的理想教育和“立地”的现实教育作用。尤其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把理想的教育融入鲜活的“现实”,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体验中去树立自己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本文以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例,展开信息化环境下有效“生活化”情境品德教学研究。

1 信息化环境下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路径

由于信息技术的兼容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只需要注意发挥最能增强教学效果的方式即可。

生活案例展示

1)教材案例展示。一般是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把教材中的案例内容展示出来,这是最常见的展示方式。如在教学“唱自信之歌”时,教师可以把第29页的跨栏冠军成为医药推销员的案例展示出来,特别注意把“跨栏冠军”和“推销员”等字运用鲜艳的颜色和特殊的字体,可以引发学生更多的关注,以创设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2)媒体新闻案例展示,即教师引入教材以外的案例,注意运用和教材内容关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熟悉的案例,能发挥教材案例之外的学习启示作用。如在教学“新学校,新同学”时,为了引发学生的新鲜感,教师可以播放周星驰的电影《逃学威龙》片段等,以幽默搞笑的情境引发学生更多的共鸣。

3)学校或学生自己生活中的案例展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关联性,选择那些适当的学校与学生活动的实际资料,运用信息技术播放出来,如主题活动的照片或视频等。如上述“新学校,新同学”的教学,教师也可以播放开学典礼、军训或其他的相关照片或视频等,让学生更有亲切感。

生活化课堂情境创设 即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特定功能,或其中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具有操作的做法有两种。

一是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营造生活化的心理情境。常见的做法是播放针对性的歌曲或乐曲,以引发学生更多的心理共鸣,为开展教学做好生活化的心理准备。如在教学“唱响自信之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电脑与录音机等,为学生播放如《我相信》《壮志在我胸》《从头再来》《男儿当自强》等,把学生先在情绪上或心理上调动起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着较为一致的预见性准备,由此去开展更为热烈与投入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二是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营造相对全面性的生活化情境。这种全面性体现在运用元素的全面,既有音频也有视频,既有关联性也有直接性,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等。让学生在这种信息化的情境中能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有教师选择素材的教育目标性,也有素材自身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等。如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教师可以播放《笨人王老大》《妈妈再爱我一次》《搭错车》等电影片段,让学生从中去感受被艺术化的父母无私的关爱和亲情。

2 信息化环境下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有效教学的办法

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有在适当的时机结合适当的内容,才能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效果。

启发意义案例的有效运用 尽管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和案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但需要选择对学生的学习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启发意义的案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运用和情境创设的举一反三的启发效果。如在教学“灿烂中华文化”时,运用多媒体播放成龙主演的电影《十二生肖》片段,对相对抽象的中华文化教学,就具有较为具象的介绍和启发作用。再如在教学“未来的道路我选择”时,教师可以播放《无名的小路》歌曲,让学生在全新计划自己的复习时,对自己即将结束的初中生活以及未来的人生道理做出理性的思考。

这些案例的运用,一般选择在两个时机:

一是导入时机,以此启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和展开全面的思考;

二是在新授过程中的重难点思考时机,以此启发学生去寻找重难点的突破口,实现学习的有效开展。

激发兴趣情境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自身以及信息技术所展示的内容,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直接的高效作用。由此,信息技术自身载体的多样性、内容的海量性与版式的丰富性,能引发学生较为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在实际的运用与素材选择中,有两种操作办法。

一是在学生的学习陷入困境与沉闷的气氛时。如在教学“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由于新时代学生的个性较强,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高秀敏所表演的购买衣服的小品《将心比心》,让学生在欢乐中提升自己学习的兴趣。

二是在教学的知识相对枯燥的情况下。如在教学“平等尊重你我他”时,教师可以播放“晏子使楚”的动漫,以及其他能引发学生对尊重、自尊与人格的认识的影视资料等,把抽象枯燥知识的沉闷转化为具象的趣味。

设疑启趣问题设置生活化运用 品德课堂实行“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充分发挥了品德课的价值导向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并适时借鉴信息技术构建有趣有效的生活化品德课堂。

学起于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波澜。譬如在讲授“身边的诱惑”时,创设手机短信中奖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处处有诱惑。“手机中奖,是馅饼还是陷阱?老师的手机今天传来了获奖的好消息,奖品是苹果牌iPad平板电脑一部。这是个很大的诱惑,但条件是得先交个人所得税500元。”笔者设置了三个问题:1)老师该不该先交个人所得税?为什么?2)你们是否听说或者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请试举例说明,后来结果又是如何?3)面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诱惑,你有何启示?我们应如何抵制?通过问题情境设置,学生七嘴八舌话说诱惑,提高明辨是非能力。是啊!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这是陷阱。这样逐层设疑,问题难易有梯度,这就是从“问”到“思”,从“疑”到“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生活化教学思路。

3 结语

在信息化环境下创设“生活化”情境是件较为简单的教学行为,但要追求和实现有效性,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内容的针对性,针对性是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展示内容的多样性,要有影视资料、图片、学生自己的照片、学校的照片以及学校活动的视频、小品、相声与其他记录片等,由此以信息技术载体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全面性来推动有效教学的开展和实现。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与时俱进作生活的有心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有效借鉴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趣促学是关键,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应该共同努力让教学智慧之花更加绚丽灿烂。

参考文献

[1]李史强.浅谈新课标下的政治教学[J].中国教师,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方法;引人入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06-01

1.结合教材,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1 导入过程中,创设审美气氛。如由旧课导入,可提出赏析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用情景导入则应叙述得生动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学生亲身参与课文内容表演,创设情境。如以人物语言。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课文,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角色”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思想特征;以人物动作、语言为主要表现方法且情节简单的课文,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就可以运用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中的情节在课堂上再现,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表现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

2.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网络展示当地的节日风俗,通过创设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根据"流落街头,几次檫燃火柴产生幻想,冻死街头"几个情节制作课件,课堂展示给学生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面对课改必须创新教案

既然教案是备课的结果,写教案是教师整理教学思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方法,那么,不同的备课过程,理应产生不同的教案。所以,不同的课型、不同教师的教案理应有所不同,不能作统一要求。从详略的角度来说,理应从教学实际考虑,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以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单元中教读课文是带动学生学习其他课文的,为了全面反映教学过程,还是写详案为好;自读课文,重点是启发学生自学,促进学生思考,这类课文就可以写简案。以不同的教师为例,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同,教案的详略也应有所不同。老手(不是"老教师")的教学思想大体上已有条理和系统,但事物在不断发展,情况在不断变化,具体到某些细节仍需做调整和整理,这样写写简案未尝不可;新手(不是"新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思想的条理化、系统化不明朗,需要加强整理,再者新手改进教法、总结经验也要以教案作依据,所以写详案好处很多。所以,新手和老手的教案可以有不同的个性。

4.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能使教学各要素丰富和谐,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适度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媒体技术,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如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月亮的足迹》时,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容易了不少。

5.优化教学手段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给语文教学注入了力量。投影、幻灯、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比如在讲授《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通过利用CAI课件,拙政园、退思园以及一些其他古代园林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边听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小桥流水、假山盆景、舞榭歌台,了解它们的结构和装饰。由于学生实物感受增强了,学生很容易理解苏州园林的文化特征。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开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6

一、创新型方案的内涵

创新型方案是方案中的一种,它吸收了传统教学方案的优点,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案的缺点,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创新型方案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吸收了教育的先进理念,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案,有利于深化教学实践。缺少了创新型的教学方案,语文教学就不能更好地跟随时代的步伐,也就难以实现语文教学的初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文学素养。

所以,创新型方案的内涵在于“创新”。这种“创新”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而是一种理念以及基本内容上的创新。只有这种本质意义上的创新,才会让语文的教学富有真正的实效,而不是“纸上谈兵”。

二、若干创新型方案的探讨

创新型方案已经运用在了语文教师的教学中,有了一定的深化与发展。创新型方案的探讨也在不断的探讨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在实际的教学中,创新型方案有很多。现在,就选取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教学方案做一定的研究,考察创新型方案的最基本的特点,也为选择更好的创新型方案做一定的准备。

情景教学方案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语文素材描述了一定的情景,并不是枯燥的文字描述。就像有的古诗词,也富含意蕴,不仅仅是一段纯粹的汉字。在文章里,字词句还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感悟。另外,文章的创作还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所以,在教学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于学生的年纪还小,认知能力有限,对于很深奥的哲理,学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领会。所以,这个时候,要学会将纯理论的文字,将抽象的描述形象化,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情景中去感受语文的独到之处,感受语文的美,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自己真正地爱上语文,学好语文。这种情景式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不会对语文产生排斥感,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所以,情景式教学方案是一种很优秀的教学方案,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是值得广大教师借鉴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案。

互动教学方案探讨。互动教学方案也是创新型教学方案中的一种,它可以很好地促进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让语文教学更加富有成效。互动教学方案,是强调教师要与学生互动,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要与学生多多地沟通与交流,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知识,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转变被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局面,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互动教学模式讲究的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真正有助于丰富自己精神内涵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所以,互动教学方案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要不断深化这种互动模式的教学,让互动的深度与广度有适当的提高,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让互动教学方案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文所列举的“情景教学方案”和“互动教学方案”是语文教学中创新型方案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两种创新型方案的探讨,我们可以加深对创新型教学方案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创新型方案是人为的开创出来的一种方案。所以,教师要深刻理解语文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创出好的教学方案。它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这种对创新方案的探讨就显得更加重要。创新型方案要注重融合更多的教学元素,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吸纳与整合语文知识的能力、审美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为更高一级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将学生培养成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整体质量的提升。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加深对创新型方案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教育的质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型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与学中有了可喜的效果,也给语文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范例,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实际经验,让语文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语文教学的创新型方案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只注重“表面”,忽视了语文教学创新的实际“内涵”。有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创新型”方案的重要意义,也在积极的探究这种创新型的方案。但是,有的语文教师缺乏对“创新”的深刻认识,认为“语文教学只要换了一个面貌与花样,就是创新”。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创新型方案的一种很深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语文的教学不可能富有真正的效果,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甚至,这种认识还会对教师形成一种误导,影响语文教学进一步的发展。

缺乏系统性。创新型方案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虽然,有一定的创新型教案。但是缺乏很深厚的理论基础。创新型方案在语文教学中不好很好地持续下去,语文教学的协调性不够,很多教师在坚持了语文的教学一段时间后,就不可能持续下去,缺少支持创新型教学延续下去的诸多环节,创新型教学方案缺乏完整性和严密性,成效不明显。

四、意见和建议

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创新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解决创新型方案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弊端,让语文的教与学有良好的发展,促进语文素质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强化对“创新型方案”的认识,避免“认知上的误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仔细体会“创新”这个词的真正意义。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不能仅仅追求“形相似”,还要追求“神相似”。所以,这一步是运用好创新型教学方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否则,创新型方案的探讨就会偏离真正的轨道。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7

[论文关键词] 体验教学理论; 信息化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8

近年来,中等专业院校的重要性越发显著,其综合办学条件有所改善,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健全,但是由于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导致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一直没有较大的改进,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无法与学校综合建设形成很好的配合。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不完善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导致档案的在收集和传递的过程中严重失真,甚至对教学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校综合基础设施的改进过程中,也应该把加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立提上日程,为档案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档案管理人员的才能以及专业素养得到更好的发挥。当然要适应现代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时期的中等专业院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还应该建立合理的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充分将科技运用于档案管理当中,通过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来推动自动化。

档案的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的物质基础和减小档案失真可能性的重要手段,更是与现代化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接轨的重要途径。当然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的矛盾与问题,我们应当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思想运用于学校的档案管理中,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有重点的抓好数据库建设,慎重选定适合本学校的技术路线,实事求是一步步改进管理体制。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当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许多学校已经开出了档案管理学、图书馆管理学等学科来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随即档案管理也对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首先,档案人员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档案大部分是文字类型的信息,要做好档案管理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能用文字与各部门交流,才能收集到全面正确的档案信息;要能理解自己所搜集的档案,才能够完成对档案管理在档案收集之后的后续工作,例如整理、分类、编目等等。

其次,要热爱学习,对档案管理工作充满热情,无论在何种行业,从事什么工作,光是有完成任务的心都是不够的,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要热爱你的工作才能够好的完成一项工作,这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否则很容易因为整天枯燥地面对档案而产生应付的心理,加之现代科技发展迅猛,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甚至事半功倍,否则容易被工作所淘汰。

最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档案的管理并不仅仅是将档案整理好而已,还需要从大量的档案研究整理中发现并撰写出有用的报告,将档案充分运用与学习和教育中。

三、加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重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档案管理的结果,也是档案管理的起点,只要将档案资源更好地利用于教学和科研服务,必然会引发对加强档案管理的要求。许多学校档案管理只是流于形式,平时不积极管理档案,当需要使用时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采集汇总。其实档案资源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并不仅仅是用来应付教学评估等工作的工具。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中的各种档案,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经验和依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可以为科研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源,节省科研的时间,提高科研的有效性;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教师教学有据可循。

四、结语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9

    现代性,即现代文化和政治方案是在伟大轴心文明之一──基督教欧洲文明的内部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含有强烈诺斯替教成分(gnostic components)的异端理想的转型而得以形成。异端理想试图把上帝之国引入尘世。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基督教内部,这类观点经常被不同的异端教派广为传播。异端理想的转型主要发生在启蒙时代和几次大革命期间,发生在英国内战、尤其是美国和法国革命及其随后的时期。这种转型使异端理想从社会的相对边缘的区域转移到中心的政治舞台上。

    历次大革命成为异端理想的具体表征,实现了各轴心文明内部发展起来的潜能。有些轴心文明把政治舞台看成至少是实施其超越理想的场所之一,它们内部的潜能更是通过几次大革命表露无遗。这几次大革命代表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至少是最惊心动魄的、或许还是最成功的尝试,要在宏观社会的层面上实施含有强烈诺斯替教成分的乌托邦理想。正是通过这几次革命,这些教派活动才从边缘的、隔绝的社会区域中释放出来,不仅与叛乱、民众起义、抗议运动纠缠在一起,而且与中心的政治斗争纠结起来。它们被转移到一般的政治运动及其中心场域,抗议的主题和象征成为位居中心的社会和政治象征主义的一个基本组成要素。这种转移可称之为第二轴心时代。正是在这个时期,一种独特的文化、政治和制度方案得以形成,并扩展到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地区,范围之广,囊括了全部「古典轴心文明,以及前轴心文明和非轴心文明。 二 形形色色的现代性:力图综合超越秩序与现实秩序的紧张

    现代方案,即现代性文化和政治方案首先是在西方,在西欧和中欧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必须要有一些思想和制度前提。关于自主的人及其在时间之流中的地位的观念必须发生某种非常独特的变化,同时,还必须要有一种关于未来的观念。按照这种观念,各种能够通过自主的人或历史的前进而实现的可能性在未来是开放的。这一方案的核心是,社会秩序、本体论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前提和正当性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了,相反,围绕基本的本体论前提以及一个社会的社会和政治权威秩序,发展出了一种非常深入细致的反省意识。就连对此方案持最激烈批判态度的人也有这种反省意识,尽管他们从原则上否认其正当性。

    这一方案的核心也许在韦伯(max weber)那里得到了最成功的表述。弗边( james d. faubian)曾经阐述韦伯的现代性概念。按照他的看法,韦伯从他所说的「伦理公设的解构中发现了现代性的存在阈限,这个伦理公设就是:「世界是由神意所注定的,因而就是一个有意义的、伦理取向的宇宙。

    韦伯所断言的是(不管怎样,我们至少可以从他的断言中推导出如下论点),现代性的阈限恰恰在于:宇宙为上帝所预先注定的公设逐渐地失效;只有当已经设定的宇宙的正当性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不再无可非议时,才会有现代性,才会有这种或那种现代性。反对现代性的人拒绝这种非议,无论发生何种情况,都对这个宇宙的正当性深信不疑。

    我们可以从中推导出两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形形色色的现代性,不管它们还包含其它甚么内容,都是对同一个生存问题的响应。第二个命题是,形形色色的现代性,不管它们还包含其它甚么内容,都恰恰是一些对该问题无所触动的响应。通过这种响应而系统表述的有关生活与实践的观点既没有超出这个问题,也没有否认这个问题,而是在这个问题之内,甚至服从这个问题。

    所有这些响应都对问题本身无所触动,使问题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正是由于这个事实,通过现代性方案发展起来的反省意识超越了成形于轴心文明时代的那种反省意识。通过现代性方案发展起来的反省意识,不仅把焦点落在对一个或几个社会的超越理想和基本本体论概念作出不同解释的可能性上,而且还对这种理想和与之相联系的制度模型的给定性提出质疑。它产生出了这样一种意识:这些理想和模型具有多元性,这些理想和概念的确有可能遭到辩驳。

    这种意识与现代性方案的两个核心要素密切相联。勒纳(dan lerner)以及后来的尹克尔斯(alex inkeles)在其早期的现代化研究中强调了这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那些正在经历现代化转型的人(勒纳在书中讲述的杂货商和牧羊人的著名故事即描写了这种人)认识到,除了各种固定的、可归属的角色之外,他们还承担着大量其它的角色;与此同时,他们还接受了传播这类开放的可能性和理想的各种不同的沟通讯息。第二个要素是,他们认识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他们能够归属于一些范围更广的、超越地方性的、可能还在不断变化的共同体。

    与这种意识密切关联,人的自主性相应地受到了强调,这构成了这一文化方案的深层核心。这是他的或她的自主性,但在这一方案的最初表述中,无疑说的是「他的。所谓自主性是指,人们从传统政治和文化权威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不断地扩展个人的和制度的自由与活动领域,不断地扩展人的自由与活动领域。这种自主性引出了几个后果。首先是反省意识和探索精神,其次是积极的建设,对自然(可能包括人性在内)和社会的控制。相应地,这个方案十分强调社会成员的自主参与,要求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建构;它强调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同等的机会自主地进入这些秩序及其中心场域。

    这些观念结合在一起,便发展出一种信念,使人们相信,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积极地形塑社会,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个方案内部发展出了两种相互补充、但又潜在地相互矛盾的倾向,旨在寻找建构社会的最佳途径。第一个倾向也许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生出了这样一种信念:弥合超越秩序与现世秩序之间的裂隙、通过人的有意识行动在现世秩序和社会生活中实现某些乌托邦和末世论倾向,是完全可能的。第二个倾向便是,人们日益地认识到个体和群体的多元目标、多元利益的正当性,认识到对共同利益的多元解释。 三 新(近代)超越理想组成要素之一:抗议运动

    现代性方案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彻底转变政治秩序和政治舞台的概念和前提,以及政治过程的特征。新概念的核心在于,政治秩序的传统合法化已然衰竭,而建构这一秩序的各种可能性则相应地被开辟出来,结果,在人类行动者如何建构政治秩序的问题上,出现了聚讼纷纭的局面。它把反叛的倾向、思想上的反律法主义与建立中心、设立制度的强烈倾向结合起来,引起了社会运动、抗议运动。这些运动成为政治过程的一个持久的组成要素。

    这些概念与近代政治舞台和政治过程基本特征的转变密切关联。就这些特征而言,最重要的首先是政治舞台和政治过程的开放性,其次是强调「社会的边缘阶层、社会的全体成员应直接地、积极地参与政治舞台上的活动。第三是出现了中心渗透边缘、边缘侵入中心的强烈倾向,相应地,中心与边缘的区分变得模糊不清了。第四,中心(或多个中心)被赋予了超凡魅力,与此同时,各种抗议主题和象征也被中心所吸纳,这些主题和象征作为这些中心的前提的基本的、合法的组成要素,变成了近代超越理想的组成要素。抗议的主题和象征──平等和自由、正义和自主性、群体团结与个体认同──成为人之解放的现代性方案的核心要素。这类抗议主题被中心所吸纳,正是这一点预示了各种教派乌托邦理想的彻底转型,它们将变成政治和文化方案的核心要素。

    现代性政治方案的意识形态和诸前提同近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结合起来,形成了近代政治过程的三个核心方面。首先,各社会部门的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强烈地倾向于被政治化。其次,在如何界定政治领域这个问题上经常展开不停的斗争。政治疆界的这种划分,其本身又成为公开的政治争论和斗争的主要焦点之一,这一点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大多数其它政治制度的情形。第三个方面与前两个特征密切关联: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不断被重建,这已经成为近代社会的政治过程和政治动态的主要焦点。 四 新(近代)超越理想组成要素之二:集体认同的建构

    这一方案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采取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来建构集体和集体认同的疆界。针对集体认同的基本要素及其制度化方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具体的定义。集体认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市民要素、原生要素、普遍主义要素以及超越的「神圣要素。首先,有一种强烈的倾向,要从思想上把它们绝对化。第二,集体认同的市民要素越来越重要。第三,政治疆界的建构与文化集体疆界的建构之间有一种非常密切的关联。第四,一方面十分强调这些集体的领土疆界,另一方面又十分强调这些集体的领土的和(或)特殊主义的要素与范围更广的、潜在的普遍主义要素之间的持久张力,这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集体的建构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与现代性最基本的一般特征完全相符。这个特征就是,集体的建构不断地以反思的形式受到质疑。集体认同并不是由某一超越理想和权威或某些永久性习俗所给定的,或预先注定的。这一点即便不与轴心文明的情形截然相悖的话,至少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比。集体认同成为争论和斗争的焦点,而这种争论和斗争经常都带有高度意识形态的色彩。

    集体认同的建构有一个核心要素,那就是,一个社会感觉到自己是「现代的,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政治方案的担纲者。同时,这个要素还涉及到一个社会与其它社会(即便是那些自称为、或被视为现代性方案担纲者的社会)和形形色色「他者的关系。 五 现代文明实际上只是轴心文明的变构

    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性文明从一开始就充满内在的二律背反和矛盾,它们是内在于轴心文明的二律背反和矛盾的彻底变形,产生出了持续不断的批判话语和政治争论。这些话语和争论主要涉及到现代性文明诸前提之间的关系、张力和矛盾,以及这些前提与近代社会的制度发展之间的关系、张力和矛盾。

    无论是从意识形态的层面上看,还是从政治的层面上看,总体论与多元论之间的张力可能都是最关键的。总体论以一种极权主义的方式将不同的价值、尤其是不同的合理性合并在一起,而多元论则承认这些不同价值与合理性的存在。当涉及到理性及其在人类社会建构过程中的地位的观念时,这一张力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正如图尔闵(stephen toulmin)不无夸张地指出的,它表现在蒙田(michel e. montaigne)或伊拉斯谟(gerhard g. erasmu)更趋于多元主义的观念与笛卡儿所宣扬的整体理性观之间的差异上。事实上,按照蒙田和伊拉斯谟的多元主义观点,还必须承认人类存在的其它文化特征,并赋予它们以正当性。总体论把不同的合理性合并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理性高于一切的原则(它经常被看成是启蒙时代的中心思想)。这一原则把价值理性(wertrationalit?t)或实质理性统摄于以技术统治为特征的工具理性(zweckrationalit?t)之下,或者把它统摄于一种总体化的道德乌托邦理想之下。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里,技术统治论和道德乌托邦理想可能还会在极权主义笼罩下进一步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总体化的、专制的倾向与多元主义倾向之间的伴生张力还在人类经验的其它方面(尤其是情感方面)发展起来。

    透过这些张力,在现代性文化和政治方案内部发展出了一些持久的矛盾,尽管其具体表现形式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矛盾存在于现代性文化和政治方案的基本前提与近代社会的主要制度发展之间。在这些具有特殊重要性的矛盾中,也包括了韦伯极力强调的矛盾。韦伯所指出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致现代性成形的理想原本具有某种创造性,但是,这些理想在后来却逐渐失去了生气,与日俱增的常规化和科层制化必然导致世界的「脱魅。第二,近代世界原本是通过一种超越理想而获得意义的,然而,由于不同的制度领域(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日益地自主发展,这种意义分裂成一些残缺不全的碎片。与此紧密相关,还出现了这样一种张力:一方面强调人的自主性、个人的自主性,但在另一方面,从近代生活的制度化实现中,又产生出了一种强烈的、内在的约束和控制机制。埃利亚斯( norbert elias)、福柯(michel foucault)及其它一些人都曾描述过这种现象,尽管他们所采取的方式有所不同。用瓦格纳(peter wagner)的话来说,这是自由与控制之间的张力。 六 极权主义和多元主义均为现代社会的变种

    与此紧密相关,近代政治话语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张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张力就是,一方面,互相分离的、多元的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以及关于共同利益和道德秩序的不同概念被赋予了正当性,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些全控意识形态,它们否认这种多元性具有任何正当性。

    这种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其中一种形式强调集体的优位性。集体被看成是独立的本体论实体,其根基是一些原生的和(或)精神性的共同特征,尤其是民族集体精神。另外一种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就是雅各宾主义意识形态,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末世论思想。这种意识形态归结为一点,就是相信政治的优位性,相信能够通过政治重建社会,相信能够通过极权式动员的参与型政治行动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不管这些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相互之间有何区别,它们都极端怀疑公开的政治程序和制度,尤其是代议制和公共讨论的制度;与此同时,它们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专制独裁倾向。 七 第二个全球轴心时代的本质:多元的现代性

    人们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可能性;另一方面,现代性文化和政治方案又有一些内在的矛盾和张力。正是这两者的结合,通过众多宣扬和实施不同现代性理想的文化和政治行动份子的活动,通过他们之间的不断争论,形成了不同的现代性模式,即多元的现代性。这种结合是第二全球轴心时代的现代性的核心所在。

    就这些行动份子而言,社会运动、抗议运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中包括自由派运动,然后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民族运动和法西斯国家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它们是轴心文明时代某些主要异端运动在近现代条件下的变形,尤其是那些力图通过政治行动、通过重建中心实现乌托邦理想(把上帝之国引入尘世,引入人的王国)的异端运动的变形。尽管这些运动的根基在各自的国家,但它们却是国际性的,构成了连续的或相互的参照点。其中最成功的运动不断地形成一些各不相同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模式,它们经常与特定的国家等同起来(例如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和后来的苏俄便是如此),但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这些国家本身。 八 欧洲的现代化如何开动第二个轴心时代

    现代性文化方案植根于中世纪后期文明和制度的转型,其成形过程与欧洲的扩张过程,尤其是几次大革命后欧洲的扩张过程是同步的。在近代早期,西方的军事、经济、技术和思想开始向全世界扩张,影响范围包括东正教国家,尤其是俄国;伊斯兰教国家;伟大的亚洲轴心文明──儒教文明、印度教文明和佛教文明;仅有的主要非轴心文明,即日本,其间形成了非西方现代性的首例;非洲。这种扩张可以看成是近代全球化的第一次浪潮;到本世纪末,这种全球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几乎伴随着现代性的登场,更不用说自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这种世界范围的扩张引出了如下问题:世界,在这种全球化扩张影响下成形的现代世界,是否将成为一个统一的、单一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上,将有一种经过转型的轴心文明居于霸权地位。

    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现代化理论,以及关于工业社会不断趋同的理论。这些「经典理论中的很大部分都宣扬上述观点。这些理论与马克思和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古典社会学分析相左,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与韦伯的观点相左(至少有一种解读是这样)。它们假定──即便只是隐含地假定,集结于现代欧洲的各种制度安排,以及在现代欧洲发展起来的现代性文化方案,终将「自然而然地被一切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或现代社会所采纳;它们将随着现代性的扩张而通行于全世界。

    现代性登场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的现实并未证实包含在这些理论中的各种假设。据认为,欧洲或西方的原初现代性方案终将取得霸权地位,创造出一个单一的世界。然而,现代社会(相应地又被称为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的实际发展远远超出了这类假设。这些社会中的绝大多数都表现出一个一般的发展趋向:不同制度领域──经济的、政治的和家庭的──的结构分化;城市化、教育的扩大和现代通讯手段;日益明显的个人主义取向。然而,在这些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界定和组织这些领域的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社会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尽管实际差异并不那么绝对。这样便产生出多元化的制度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并不是这些社会各自的传统在现代条件下的简单延续。这些模式的动态机制固然要受其自身的文化前提、传统和历史经验的强烈影响,但它们却具有独特的现代品质。在这些模式内部,发展出了独特的现代型动态机制,以及对现代性的特殊解释方式。就此而言,西方原先的现代性方案无疑构成了一个初始的和连续的(通常也是暧昧不明的)决定性参照点。在这里,有一个事实值得特别注意:尽管非西方社会兴起的社会和政治运动经常宣扬反西方、甚至反现代的主题,但它们却具有独特的现代品质。自从大约十九世纪中叶直至二战以后,这些社会兴起了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和传统主义运动,所有这些运动均可归入现代的范畴。不仅如此,正如我们在下面将要更详细地阐明的,现代的各种基要主义运动也同样可以归入这个范畴。

    这些发展表明,现代性的历史应当被看成是多种多样的现代性文化方案和多种多样具有独特现代品质的制度模式不断发展和形成、建构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多元化的现代制度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经历了不断的重构。实施这项重构任务的是一些特定的社会行动者,尤其是社会的、政治的和知识阶层的行动份子,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会运动。这些社会运动宣扬不同的现代性方案,宣扬各自社会的自我认识,每个社会都声称自己是现代社会。这些活动并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社会或国家,尽管该社会或国家构成了这类活动所宣扬的方案和目标的主要实施场所。从现代之初开始,这些活动在范围和方向上便具有国际的规模,这是由现代性景观及其制度性动态机制本身所决定的。多元化的现代性不光是在不同的民族国家里发展起来的。共产主义运动和法西斯主义运动构成了现代性的两种不同的变异模式。尽管这两个运动采取的方式不同,但它们都是国际性的。 九 现代性的几个主题

    现代性话语发展出几个主题,表明了多元现代性在近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一个主题是,在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的较为「传统的部门与现代的中心或部门之间发展出一种持久的对抗关系:一方面是现代性文化,这些中心所宣扬的现代的、「理性的启蒙模式──这种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取得了霸权地位;另一方面是这些社会内部经过不断解释的更加「本真的文化传统。第二个主题是,在本真传统文化的承担者中间,在这些社会的较为传统的部门,针对这些中心及其假定的、具有排他性的前提和象征,发展出了一种持久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否认这些前提,另一方面又受到这些前提及其传播中心的强烈吸引,力图利用和重新解释这些前提。他们不断地在两者之间来回摆动。这些主题首先是在欧洲内部发展起来的,然后又进一步推进到美洲;尤其重要的是,它们把现代性扩展到了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展到了亚洲和非洲国家。正是通过这种扩展,这些主题得以延续下去,尽管它们采取了一种不同的风格。 十 非西方社会的现代转型

    所有这些社会都采纳、甚至完全接受了领土国家模式及随后的民族国家模式,沿袭了西方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和象征及其各种制度,包括代议制、法律制度、行政制度,与此同时又对其进行了意义深远的转化,遇到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核心制度的现代方案涉及到许多主题和制度安排,它们对这些社会的许多群体产生了吸引力。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欧洲(后来是西方)在全球体系中的霸权地位通过西方的经济、技术和军事扩张而得以确立,从而逐渐摧毁了这些社会的文化前提和制度核心。第二个原因是,对这些主题和制度的利用使非欧洲国家的许多群体──尤其是精英阶层和知识分子──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一种新的、现代的(原来是西方的)普遍传统中去,与此同时又有选择地拒斥这一传统的许多方面,拒斥西方的「控制和霸权。通过对这些主题的利用,许多非欧洲社会的精英阶层和更广泛的阶层能够在建构新的集体认同时融入现代性的某些普遍主义要素,但又不一定放弃其传统认同形式(经常也带有普遍主义的、尤其是宗教的色彩)的各种特殊要素,也不一定放弃对西方的否定态度。第三,政治话语的这些主题对西欧以外国家的许多部门所产生的吸引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因为这些社会利用它们把等级制与平等的斗争转移到了国际舞台上。这些主题从西欧向中欧、东欧和欧洲以外的地区转移,使现代性方案具有了两种要素:一是抗议的倾向,二是建构制度、形成中心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主题的转移。虽然这些主题原来带有浓重的西方色彩,但它们在许多社会的政治传统中引起了反响,这尤其是因为这些社会各自的轴心文明前提已经出现了张力。 十一 不同的文化传统如何参与现代社会的建构

    但是,西欧以外的社会虽然利用了原属西方文明的各种不同主题和制度模式,但却没有原封不动地接受它们。相反,这些社会不断地选择、重新解释和重新表述这类主题,这样便不断地形成一些新的现代性文化方案和政治方案,不断地重建出新的制度模式。在这些社会内部,不断地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现代意识形态模式和制度安排。这些社会内部持续发展的文化和制度方案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不同的社会强调现代性文化和政治方案的不同要素,强调这一方案的不同张力和矛盾。这些社会把自己看成是现代世界的一部分,对现代性和西方采取一种矛盾的态度。这种自我认识是这些观念的一个基本元素。

    与此同时,在所有这些社会内部,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转型过程。一方面,这些社会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融入新的现代世界体系,其所采纳的主要制度形态以及支撑这些制度形态的思想观念互不相同。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对每个社会的转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权威和责任的观念、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抗议运动的结构、集体认同的建构(包括把自己视为现代社会的那种认识,以及通常对西方中心、对那里发展起来的现代性方案的矛盾态度)─ ─所有这一切都不同于欧洲和美洲社会,就连这些社会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十二 毁灭与进步共存

    有些人乐观地认为,现代性代表着进步。实际上,与这类观点相反,现代性的发展和扩张并非一帆风顺,它内在地包含着种种毁灭的可能性。某些最激进的现代性批判者表达了这种可能性,而且经常广为宣传。他们把现代性看成是一种道德毁灭力量,强调它的某些核心特征所引起的消极后果。最初形成的现代性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多种多样的现代性一直是与国内冲突和对抗交织在一起的,这些冲突和对抗植根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政治领域里不断增强的民主化要求所引起的矛盾和紧张之中。与此同时,现代性还与现代国家和帝国主义体系下的国际冲突相互交织。尤其重要的是,形形色色的现代性是与战争和种族灭绝密切相关的,镇压和排斥一直都是现代性的要素。固然,在人类历史上,战争和种族灭绝并不是甚么新鲜事,但它们却经历了彻底的转变和强化,产生出现代所特有的持续不断的野蛮主义倾向。野蛮主义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暴力、恐怖和战争被意识形态化了,法国大革命即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种意识形态化的出现是由于战争与以下因素交织在一起:第一,民族国家的基本建构,它们成为建构集体认同的公民身份和象征的中介和场所;第二,现代欧洲国家体系的形成,以及欧洲向欧洲以外地区的扩张;第三,通讯技术与战争技术的不断增强。 十三  十九至二十世纪:现代性的「古典时期

    现代性的「古典时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多元化的现代性,它们形成于十九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最初的六七十年间,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众多不同的领土国家、革命国家和社会运动,这些国家和运动一直发展到二战以后。近代民族国家、革命国家和社会运动被看成是现代性的缩影,它们的轮廓(制度的和象征的、意识形态的轮廓)在现代条件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是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结果。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世界资本主义力量的自主性运动在不断地发展,国际移民运动势头很猛,与此相应,出现了一些国际性的社会问题,例如卖淫和青少年犯罪。所有这一切削弱了民族国家对其经济和政治事务的控制能力,尽管在不同领域里(无论是教育,还是计划生育),以「技术统治为特征的理性的世俗政策一直都在不断加强。与此同时,民族国家失去了对国内和国际暴力的部分垄断权,出现了许多分裂主义组织和恐怖主义组织,有的是地方性的,有的是国际性的,它们到处制造暴力事件,以致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众多民族国家的联手行动都无力控制这种一再发生的暴力事件。相应地,在文化领域里,全球化过程还与下述情形密切相关: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欧洲国家和加拿大,通过其主要媒体传播表面上统一的、居于霸权地位的美国文化方案或理想。

    尤其重要的是,在人们的心目中,民族国家的核心意识形态和象征原本颇具魅力,现代性文化方案和集体认同的主要因素便存乎其间,但现在它们却遭到了削弱。一些崭新的政治、社会和文明观念、以及集体认同观念发展了起来。这些新的观念和认同形式通过几种新型的社会运动而得到广泛传播。这些「新型社会运动在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里发展起来,其中包括妇女运动和保护生态的运动。它们全都与60 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学生运动、反对越战的运动紧密相联,或植根于这些运动。学生运动和反对越战的运动表征着世界上许多国家内部所发生的一个一般性转移:原来针对国家的运动变成了一些局部运动。这种转移既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发生在共产主义国家(例如中国)。穆斯林、新教和犹太教社团内部发展起来的原教旨主义运动、印度教和佛教社团内部发展起来的教族宗教运动、形形色色追求特殊利益的「少数族运动和认同形式(它们是民族国家或革命国家的经典模式的变形)──所有这些运动都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增大了势头,不仅发生于原属苏联的一些共和国,而且以最恐怖的形式发生于非洲和巴尔干部分地区,尤其是前南斯拉夫。

    这些运动的发展与新的社会环境和框架的形成是同步的,后者同样也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经典模式。在此仅列举几个最重要的环境:穆斯林、中国和印度的移民潮,这是一个尤其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新型少数民族,例如苏联解体后成立的许多新国家内部的俄罗斯少数民族。

    在这些以及其它许多环境下,形成了一些新型的集体认同形式,它们经常通过上面提及的某些运动而得到广泛宣扬。这些运动已经超出了民族国家的模式,不再侧重于这种模式。许多迄今为止一直受到「压制的认同形式(种族的、地区的、本地的和跨国的)纷纷进入各自社会的中心,并经常进入国际舞台。自然,这些认同形式都经过了很大程度上的重建。它们对旧有的、欲将世界单一化的方案提出质疑,要求在中心制度领域(不管是教育计划,还是公共传媒)享有自主地位。与此同时,它们还经常要求重新界定公民身份以及相应的权利,这类要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环境下,地方性的东西经常超出民族国家的经典模式,而以全新的方式与跨国组织,例如欧盟结合起来;或者与范围广泛的宗教认同形式结合起来── 其中有许多都植根于一些大的宗教,例如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的不同教派,但它们都以全新的、现代的方式而获得了重新表述。

    与此相应,不同现代性中心的相对霸权地位也在不断地发生转移,从欧美转移到了东亚。另一方面,围绕假定的霸权地位,原有的现代性中心也在发生越来越激烈的冲突。这两种局面一直是相互关联的。 十四 现代世界往何处去?

    这些发展趋向引出了一个问题:现代世界是否放弃了现代性方案?按照福山( francis fukuyama)的「历史终结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前提,连同其全部的内在张力和矛盾,几乎已经失去了意义,从而悖论式地产生出多元的后现代视野。另一方面,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则鼓吹「文明冲突论。在他看来,西方文明(表面上是现代性的缩影)与其它文明经常处于敌对关系之中,尤其与穆斯林文明相对抗,在一定程度上还与所谓的儒教文明相对抗,因为传统的、原教旨主义的、反现代的和反西方的运动在这些文明内部居于主导地位。既然如此,现代世界是否要么沿着福山所提示的方向,要么沿着亨廷顿所提示的方向,退出了现代性方案呢?

    这个问题意味着,我们也许正在经历一个非轴心化的过程。所谓非轴心化是指,轴心文明的方案,或至少是「第二轴心化已经被耗尽。其具体表现是,一方面,多元的后现代运动和认同形式发展了起来;另一方面,表面上反现代、反西方的非轴心运动和认同形式也发展了起来。实际情形是这样吗?现代舞台上究竟在上演一出甚么戏?

    第二,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和诠释现代性,这并不限于原教旨主义运动。这种努力乃是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发展趋势的一部分,它似乎延续了更早的改革主义宗教运动与传统宗教运动之间的冲突,这些宗教运动遍及非西方社会,在不同的社会和宗教框架内发展起来。然而,事实上,在这些运动中,内在于现代性方案的一些基本张力已经按新的方式上演了一遍,其中尤其包括多元主义与极权主义的张力、非西方社会与西方的关系、以及对西方与现代性的关系的认识。在所有这些运动内部,多元倾向与极权倾向之间的张力、乌托邦或更开放的态度与实用主义态度之间的张力、多面性的认同与封闭的认同之间的张力,一直都在持续地进行着。与此同时,所有这一切引起了一场重要的、甚至是彻底的观念转变:关于非西方社会与现代性相对抗的话语,以及关于西方与非西方文明、宗教或社会的关系的看法均发生了变化。 十五 两种类型的雅各宾主义:原教旨主义和共产主义

    原教旨主义运动和教族宗教运动的几个特征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按照一般的看法,它们与现代性方案截然相悖(其自身在许多方面也表现出这种对立),这样便呈现出一种更复杂的局面。首先,尽管极端的原教旨主义运动经常与非常强烈的反西方、反启蒙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但它们却表现出明显的近代雅各宾主义特征。另一方面,说来也怪,雅各宾主义又与共产主义的许多特征完全一致,有时甚至就像是共产主义的一面镜子。无论是原教旨主义运动,还是共产主义运动,均按现代性话语来表述和宣扬其独特的理想。它们希望通过有意识的人类行动,尤其是政治行动来彻底重建人格,重建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确立一种新的个体和集体身份,使个体完全淹没在全控的共同体之中。

    当然,就其各自的理想而言,这两种类型的雅各宾主义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和原教旨主义运动)有一些根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尤其表现在它们对现代性的态度和批评上,表现在它们对现代性基本矛盾的态度以及对现代性文化和政治方案的不同要素的拒绝和解释上。换句话说,这种差异主要在于,它们对现代性有不同的解释,并以不同的方式利用现代性。尽管如此,它们都十分关注现代性,把现代性当作自身的主要参照框架。

    第三,从表面上看,这些宗教运动(包括原教旨主义运动)的极端对立面是形形色色的后现代运动,它们经常围绕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霸权展开争论。尽管如此,我们却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某些重要相似性。虽然在这些运动内部发展出了不同文化辞格和模式的相似组合,但它们也在相互竞争。所涉及的问题是,针对文化全球化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矛盾情结,究竟谁提供了适当的「答案。所有这些运动都十分关注如下问题:它们的身份认同与各种居于霸权地位的文化所宣扬的母题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尤其重要的是,这种本真的认同与特别是美国文化在现代舞台上的霸权地位之间究竟有何关系?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自现代性在欧洲登场伊始,这种关切便构成了现代性话语的一个基本元素。与此同时,绝大多数运动都害怕本土文化遭到侵蚀,害怕全球化及其中心的影响。这种担忧一直都与对这些中心的矛盾态度联系在一起,结果便造成了一种持续摇摆不定的局面,时而偏向世界主义,时而又表现出各种「特殊主义的倾向。 十六 被重构的「问题性

    所有这些主题都十分广泛地流行,多元主义与极权主义取向和方案、多面性的认同与封闭的认同之间的张力普遍地存在。在普遍主义霸权的新形势下,特殊主义的认同与普遍主义的认同不断地发生冲突,面对主要的霸权中心,几乎所有的运动都采取了一种既爱又恨的矛盾姿态。这一切证明了如下事实:这些发展趋势虽然超越了民族国家的模式,但并没有逸出轴心现代性的基本问题性(problematics)。它们无不具有一种深刻的反省意识。尽管它们试图为现代性的基本问题性提供最终的、无可争辩的答案,但它们也认识到,这些张力绝不可能有甚么最终的答案。

    但是,它们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新的舞台上以新的方式重构了这一问题性。首先,这些运动和冲突(尤其通过各种媒体)延伸到了全世界,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扩散。第二,它们被政治化了,不断地卷入激烈的争论中去,其中牵涉到高度政治性的意识形态。第三,对现代性的重新解释和利用包含着一个关键因素:即在新的全球背景下并围绕各种争论不断地重建集体的身份认同。诚然,这些争论或许主要集中在「文明的问题上,但文明的概念已经是按现代性话语来进行表述的,是按极权式和绝对化的方式──源于现代性话语的基本前提──来进行界定的。尽管这些争论经常掺进了较为古老的宗教仇恨,但上述问题却是主要的。当这些冲突或争论与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斗争和冲突结合起来时,它们确实有可能变得异常激烈。

    第四,各种不同的政治观和文化观,以及相应的集体认同在现代舞台上得到了重建,由此引发了这一话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涉及到西方与非西方文明、宗教、社会之间的冲突,以及这些冲突与西方现代性文化方案之间的关系。早期的改革主义宗教运动和民族运动对西方现代性的诸多前提采取一种非常矛盾的态度,但至少在表面上接受了它们,并且不断地对它们进行重新解释。与此相反,绝大多数现代宗教运动(包括原教旨主义运动和教族宗教运动),以及这些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普通现代性话语,表面上都至少否认这些前提中的一些。它们针对西方、针对一切被视为西方的东西散布一种明显的对抗情绪,力图按其自身的非西方的、经常还是反西方的现代性主张来利用现代性和全球系统。在与西方的对抗中,它们并不想按新的霸权文明的条件融入进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根据本土传统或「文明的需要利用新的全球性国际舞台和现代性。正是在与西方的对抗中,这些传统和文明不断地得到传播和重建。这些运动力图彻底割断西化与现代性的联系,拒不承认西方现代性的垄断或霸权地位,拒不承认西方文化方案代表了现代性。意味深长的是,许多「后现代运动也提出了相同的主张,尽管其表述方式有所不同,这是很自然的。 十七 第二个轴心时代并没有结束

    前面的分析并不意味着,这些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其现代性动力机制的展开过程中是无关紧要的。恰恰相反,这种重要性在于,在近现代社会里,原教旨主义运动主要是在某些特定的社会里发展和流行起来的,而这些社会又形成于某些特定的一神教社会和文明,其中包括伊斯兰教、犹太教和个别基督教社会和文明。在这些社会里,虽然政治系统经历了现代的、后革命的转型,但它仍被看成是实施超越的乌托邦理想的主要场所。即便这种理想在现代带有现代式的世俗色彩,情况亦复如此。与此形成对照,那些具有「来世关切的文明(尤其是印度,在较小程度上也包括某些佛教国家)则不怎么采取雅各宾主义的方式来对政治中心进行意识形态重构。尽管在现代性的基本前提下,这些社会也发展出了非常强烈的现代政治取向或特性,但它们并不把政治秩序看成是实施超越理想的场所。相应地,在印度或日本,现代民主制度是以独特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有别于欧美模式)。尽管在不同的社会里,民主制度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部分地都受到了这些社会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的强烈影响。同样,苏联、中国、北韩或南亚的共产党政权也受到各自社会的历史经验和传统的影响。事实上,就连欧洲最早的现代性也不例外,它也是按特定的欧洲文明前提和历史经验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历史的或「文明的影响并不单纯地把古老的政治制度模式或动态机制永久地保持下去。在所有这些社会里,都既存在着普遍主义的、包容的倾向,也存在着「排他性的、传统的、原生的倾向,但这两种倾向是按典型的现代方式建构起来的,它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以不同的具体方式不断地表达了现代性的二律背反和矛盾。

    不仅如此,尽管不同的文明「传统和历史经验在形塑不同现代社会的具体轮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过程在现代世界上产生出了几支封闭的文明,就好象它们仅仅延续了各自的历史经验和模式似的。不同社会的特定历史经验在现代文明和运动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文明和运动绝不是封闭的,而是不断地相互作用的。它们超出了任何单一的社会或文明的界限,不断地相互对话,相互作用,形成一些共同参照点。而且,所有这些社会的政治动态都与地缘政治格局紧密交织在一起。不用说,地缘政治现实也要受到这些社会的历史经验的影响,但它们主要是按现代的发展和对抗模式形成的。由于这个原因,根本不可能建构甚么「封闭的实体。

    因此,发生于现代舞台上的全球化过程既没有造成「历史的终结(不同现代性文化方案之间的冲突已经结束),也没有引起「文明的冲突(退出和否认现代性方案),它们甚至并未「回归到前现代轴心文明的问题性──这种回归是根本不可能的。相反,所有这些发展趋势都涉及到如下一些方面:不断地重新解释和重新建构现代性文化方案;建构多元的现代性;不同的群体和运动按其自身的全新方式重新利用现代性,重新界定现代性话语。与此同时,它们将争论的主要范围、以及形成多元现代性的主要场所从民族国家转移到了新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里,不同的运动和社会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交叉。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10

在金融专业教学中,学科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金融专业知识,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革,结合案例分析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结合多样化的金融案例进行教学,使案例分析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分析和探究,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一、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的优势

案例分析法在金融专业知识教学中,起到了创设情境的作用。在引入案例的过程中,搭建了具体案例和金融专业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完成对金融知识的思考和运用,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能力。在选择案例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以发展和提高学生运用金融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让案例完整、全面地展示到学生面前,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运用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案例分析法能使抽象的金融知识直观化。在金融专业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案例分析法来进行教学,能把理论化的知识转化成简单、直观的案例,并通过思考和分析让学生有效利用掌握的金融知识,加深他们对教材中新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在案例分析法中,教师把案例作为教材内容的载体,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由于他们缺乏实际经验,教师要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及时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的金融专业知识,使专业知识和案例之间形成联系,加深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理解。

(2)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进行金融专业的教学时,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多维度的学习环境。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学生有效运用已有的金融专业知识,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深入,能有效掌握案例分析法中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探究中发挥了学习主体的作用,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和分析案例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面,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使学生的思维面不断拓宽,摆脱定式思维的影响,用创新思维来进行探究,有效完成对案例的分析,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案例分析法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在使用案例分析法进行金融教学时,基本过程包括案例的选择、案例的策划、案例的具体运用。案例的选择对教学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选择案例时,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中的内容,使选择的案例能从多个方面运用到教材中的内容,同时能激发学生参与分析案例的积极性。通过精心选择案例,为有效进行案例分析打下了基础,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能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提高他们运用金融知识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在被动的学习中,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会呈现消极的学习态度。而在案例分析法的运用过程中,则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获得有效提高。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分析要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探究案例,有效运用学到的金融专业知识,通过分析有效掌握教材中的新内容,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要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启发,使课堂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高效进行。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要敢于放手,使学生真正发挥学习主人的作用,按照教师提出的分析要求不断深入探究,使案例的分析始终沿着主题,避免出现偏题的现象。在金融案例分析法运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使案例分析方法在金融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1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初中思想品德 策略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创设一个具体教育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学生从聆听者转变为参与者,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信任关系。思想品德学科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由于思想品德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因此案例教学法与新课改环境下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相符合。

一、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优点

(一)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意义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着力于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的课程,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等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充当课堂控制者的角色,逐词逐句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反而游离与课堂之外,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案例教学法作为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开放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和实践。学生在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逐步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程改革对思想品德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从自身综合能力提升做起,优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现阶段思想品德教材已充分体现出时代气息,每年都会增添紧跟时事政治的材料。但教师应当清晰认识到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广。若是依旧过度依赖教材,必然降低思想品德课堂的吸引力。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则能迫使教师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补充新知识,从《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新闻资讯节目或是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门户网站来选用与时俱进的案例题材。

二、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合理选择,丰富案例

案例的选择是否合理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选用或编写案例时应考虑是否能适用于教学环节,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探索和讨论。此外,案例的选用还应当遵循时事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近几年,思想品德课程的考核内容增添了大量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教师在案例选择时要引用一些能反映国际、国内形势的案例。例如,教师可针对香港“占中”事件,组织学生结合我国“一国两制”政策与香港经济现状进行讨论,并且从中教育学生对待网络信息要保持谨慎态度,切勿被激进分子或滋事分子煽动参与到违法活动之中。

(二)设置疑问,呈现案例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以“学会调控情绪”这一小节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潜能的内容及作用,通过学习发现潜能对自身的重要性,并能掌握发掘自身潜能的几种重要途径。教师课前要仔细研读教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并通过设置疑问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于教学主题。教师在设置疑问时应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和思维能力水平,问题既要突出教学难点还要兼顾层次与结构,循序渐进地将学生从课外案例引入到教材理论之中,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教师以“情绪能调节吗?”“如何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导入课程,接着引入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但依旧保持乐观心境去对待环境的案例。其次,教师再次围绕案例设置疑问,“我们怎样才能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两次设问难度由浅入深,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并且为下一阶段的讨论打好基础。

(三)交流讨论,深入案例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环节,案例讨论既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效益。教师在讨论环节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将4~6人分为一组,分组时把学习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组合,起到不同基础层次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的目的。其次,教师要求小组成员都担任相应的职责,落实发言人、记录员、资料收集员的职务安排,并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协调人员关系。最后,教师要根据每组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总结,并鼓励小组的其余成员补充意见,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具有教育意义突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优点。案例教学法在实际课堂运用时不应简单地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任务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使之更好地为思想品德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梅海鹰.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政史地,2014,(3).

新文化运动教案范文12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450005)

摘要: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体育教师不但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能掌握好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隐患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相互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文章引进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就此什么是案例教学,它同其它类型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什么特点、优点;如何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等情况展开研究。以此,为体育技能的学习提供借鉴,为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体育技能 综合式案例 应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62—03

作者简介:孙建鹏(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研究目的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制定的,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这个教育目标要通过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大领域来实现。[1]从这个教育目标可以看出: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角色转换、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培养,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皆有所获。这无疑给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而适应这一形势和要求,真正充分认识了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可以把握教学,做到角色定位。因此,对于目前培养体育教师的高校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培养体育教师的一个关键点。本论文依据案例教学的本质,试述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此为教师的发展和培养提供有力的依据。

2 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特点

从运动生理学方面来说,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皮层建立巩固与恢复活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大脑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也是条件反射建立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甚至会影响条件反射的建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为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四个阶段,在每一教学阶段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认识,理解与形成都有密切的联系。[3]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都应遵循其生理机制, 而开启学生思维之锁的教学手段的设计与运用也必须符合和依据其生理机制。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体育技能不仅要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和记忆,还要通过积极思维。要唤起学生思维的灵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的欲望,为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品质创造条件,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中, 案例式教学就是使启发式教学体现在每一教学段落与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

3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课堂案例教学是一定案例在特定教学背景下以一定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反映。[4]综合式案例教学就是师生运用课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事例。综合式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三个特点[5]:(1)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为基础的多种学习方式是一个整体。(2)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它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认识情感态度上产生的矛盾以及矛盾解决的过程,十分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新的发现。(3)强化教学的精彩场面。对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都有重要作用。

4 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案例进行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是运用案例教学推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因此,要达到案例教学的预定效果和目的, 必须先了解案例教学的运用过程。

从体育教学内容来说,案例教学适用于复杂知识、专业知识的教学。对于体育类复杂知识的学习,学生仅凭借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记忆再现, 而难以真正理解掌握住知识。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嵌入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在学生的亲自思考、口述的分析、讨论中将新的复杂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构建新知识结构,以促进综合知识的储备。

从体育教学本质目标来看, 案例教学适宜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目的。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模拟于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自学独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消化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利用自己的综合知识分析决策的能力等等, 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发展。

从案例教学对象来看, 案例教学适用于高校学生的某些课程的学习,例如体育技能技术的学习。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分析, 要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境,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学生要从各种观点建构关于案例出现的新的知识结构,要具有一定的归纳思维能力,使案例教学获得成功。因此案例教学适用于的教学对象是认知发展进入了意识成熟阶段的学生。

5 在体育技能中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三个构成要素

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可以界定为, 师生围绕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展开相互作用, 共同对学生技术动作表现出的技术动作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 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并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需有三个构成要素[6]

5.1 案例教学目的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个目的的原因很简单, 如果一种教学方法把关注的中心放在具体知识内容的获得上,那么,仅仅运用讲授法就足够了。但它的意义是仅仅限于那些稳定客观的知识信息的学习, 一旦学习的目的转向科研能力的培养时,讲授法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

5.2 案例的载体

在进行综合式案例教学时必须有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就是在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综合式案例教学所展现的本质是真实生活的,通常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情景中会遇到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工作情境; 通常包含着决策者必须面对的某种困境或疑难问题,以及怎样去解决的问题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3 教学过程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主要对象是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这与以演讲、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它将学生置于决策者的位置,要求学生在观察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把握重要的技术动作信息,确定关键的问题,提出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及策略,或者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生而言,既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也不是一个单个个体孤立地从事学习的过程, 而是一个学生之间相互系统学习和共同分享的过程。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既可以丰富和拓展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也可以相互检验和修正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分析,促进学生对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教学适应和发展。

6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的开展

综合式案例教学无疑包括学生的“学”的活动,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的活动,二者是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7]。因此,综合式案例教学从这两个方面开展。

6.1 学生对综合式案例的学习

课前,学生对所要学的技术动作要领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为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据。在综合式案例的分析中要仔细,不能随意,识别错误技术动作时要阐明其表现、影响及性质。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对技术动作进行合理分析,用合理的论证和定量的数据支持你的见解,见解要基于事实,合乎逻辑、清晰而连贯。

6.2 教师如何教案例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学生的技术动作充当载体;(2)指导学生为这节课的案例做好准备;(3)主持课堂上的案例讨论;(4)布置作业,就课堂上的案例情况撰写一份(几个案例几份)报告是关于正确技术动作的获得与错误动作的改正。在案例谈论中,教师要和学生一道识别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谈论开始阶段,教师不要怎么干预学生的讨论,教师从事一个促进者角色,提供适当的引言,对学生指导有方向但不是决定性的;最后突出核心问题,提供总结。

7 综合式案例教学独特的功能特征

7.1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目的

前面已提到,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判断力,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才是学习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这种知识很容易忘记和过时,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却可以延续。判断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同真正的问题打交道,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艰苦搏斗中逐渐养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可是一种独特的学习经验,即在课堂情况下,学习如何应对和解决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 这种学习经验无疑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最需要的一种经验,这一点是传统教学远远不能及的[8]。此外,良好的综合式案例教学还给学生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如,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识别问题,学会分析与理解,学会讨论与交流,学会指导和说服别人,学会向别人学习,这里的每一点对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7.2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方式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同传统的听课方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以相对被动的方式从事学习,仅仅从教师所讲的、课本所写的来学习。相比之下,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典型特征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它要求学生课前首先预习好课本中的技术要领,并积极地参与课堂上的技术动作讨论活动, 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中的讨论,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可以说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比过去要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其次,综合式案例教学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团体性的、社会性的相互活动,而不只是学生孤立地从事自学活动。第三,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教师并不把技术动作的错误以及怎样改动先告诉给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自主地相互协作化地去探索。这意味着,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的意向,或者说,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总之,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有三个基本点,即“参与性”、“协作型”与“研究性”[9]。

8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优点、局限性及其建议

8.1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优点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具有以下优点:(1)在参与技术动作分析与讨论中,激发和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2)增进学生对学习的责任;(3)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掌握教学的技能;(5)创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6)为缩短真实生活知识与书本知识的差距架起一座桥梁。

8.2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有以下几点:(1) 比较耗时费力,常常给人一种投入时间长,技术动作练习少的感觉;(2)综合式案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一般的老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3)教师在上课中未必有足够的多方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4)不是所有的学生对综合式案例教学有兴趣。

8.3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有以下几点:(1)事先制订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与预测;(2)为学生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做好准备;(3) 教师尽量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认识的角度和发现问题的能力;(4)教师在上课期间尽量把握技术动作有效的有用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观,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观,树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观,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观。

参考文献:

[1]何丰译.浅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4).

[2]梁勇.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87-88.

[3]体育运动技术(总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3(01).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学理论与研究,2002(7):36.

[6]孙建鹏,王生有,郭素艳.在体育技能教学中运用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5-37.

[7]徐春景.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当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