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文化论文

新文化论文

时间:2022-09-24 05:56:06

新文化论文

新文化论文范文1

一、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进展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的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Smith(1776)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经济思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变革,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除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贡献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余额”。那么这个国民收入增长的“余额”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经济学家经历了长期探索。Solow(1957)认为这个因素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增长的根本原因。Denison(1962)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另一类就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的技术进步。以Lucas、Romer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溢出模型(Lucas,1988)和知识溢出模型(Romer,1990),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其技术进步水平差异所致。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之后,以Young(1991)为代表的技术扩散模型,Aghion、Howitt(1998)为代表的Schumpeter主义增长模型等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深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技术的冲击变化所引起的。迄今为止,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并深深影响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将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研究焦点不是侧重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多的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进行量化研究。如,刘伟、张辉(2008);袁堂军(2009);胡宗义(2010);陈诗一(2010);高昌林等(2012);何锦义(2012);张浩然、衣保中(2012);邹心勇、赵丽芬(2013),以及周绍森近几年的一系列成果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学者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测算函数形式不一、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假设的前提不一,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不一,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算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测算结果都在30%-50%之间,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不同侧面的贡献,能起到互相补充或交叉验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领先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军(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军(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军,2012);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综上,国内外学术界围绕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以及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等这些相互粘连、逐层递进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较为宽泛且有益的探讨,在部分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迄今为止,从文化和科技交叉融合这一全新视角,将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同一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交叉性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已有的部分研究多是一般理论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文献的零星论述,还没有形成系统,尚未厘清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驱动机制,更缺乏对此问题更为深入、更为全面的定量研究。所以,今后研究的重点是探究文化产业发展的现代科技驱动机理,定量分析现代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效应,以及提出符合国情的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体系。在研究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结合,加强理论创新,力求以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作者:罗序斌 张卉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新文化论文范文2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而言,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灵活性、虚拟性、互动性等鲜明特征,读者可以在电子信息覆盖的地方接收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制约。同时,依托互联网、手机等方式,任何人都可以经济而便捷地以众多形式向他人传播快捷、方便、影音兼备的信息,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跨媒体、跨时空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正在大踏步地走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我国逐渐普及和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世界同步发展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数字化生存”的最先体验者之一,其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也已深深地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印痕。新媒体不仅代表文化发展的未来和方向,也预示着大众传播的未来。

2.新媒体的特点

2.1快捷性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随时随地传播。新型媒体尤其是手机和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快捷、方便。现在一部小小的手机除了能够打电话、发短信这些传统功能外,还能够看电视、听音乐、上网聊天、查资料、拍照,还有现在的电脑也逐渐向轻、薄、小的方向发展。因此,现代的上班族、青年学生等大众群体都能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等这些新型媒体,来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与人进行交流。可以说,新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2难控性

不同种族、国家、民族、宗教和信仰的人们可以实现交流和互动,且没有统一的管理者和传播限制,这种形式超越了传统跨地域信息交流中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障碍,使各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理论学说、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潮都可以在网上自由传播,任何人都可以匿名信息,使信息的和使用变得难以掌控。现代媒体的不可控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媒体的快捷性使得新媒体信息的传播非常便利,而且量非常大、内容非常丰富。在这些海量的信息中,有很多有利的信息,但也充斥着不少有害的信息。而且,目前我国高校对信息传播的控制从技术讲是有限的,主要采取信息过滤技术,即使是最先进的过滤技术对信息的控制的比例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再加上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在大学生中逐渐普及,这些消极的信息,也在随着不断增长的新的信息量而逐步增多、传播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因此,有害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加大了对信息掌控和过滤的难度。

2.3互动性

新媒体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新媒体赋予了学生自由选择信息的权利,并且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传播者与大学生可以产生互动。比如,当我们在网络上看一些新闻或者视频后,可以进入社区发表个人的见解,参与讨论,加深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与同学分享喜悦,或者通过交流来缓解自己内心的苦闷。大学生还可以利用手机、网络,通过发电子邮件、通过飞信、QQ加强与教师、辅导员的联系,加深师生之间了解,更好地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为辅导员开展思想工作提供便利。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的对策

1.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的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体育文化素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培育不仅要依靠课堂上的理论传授,而且还要靠一种氛围来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在新媒体时代,构建专门的人文教育网站、博客作为培育体育文化素养精神的文化阵地,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现在的大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上网冲浪,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培养网站,而且网站的主题一定要鲜明、内容丰富、使用方便,“要既能以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教育人,又能以开放的视野、宽松的氛围和兼容并包的精神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和讨论”,在这些网站中要大力传播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中,最有用、最活跃的因素是认知兴趣,当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往往会理解、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新媒体课件,给学生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诱导学生探究、反射,即采用新颖、独特、生动、形象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授“篮球基础配合”时,利用新媒体设计一个相关的课件,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表现篮球基础配合的全过程,声情并茂地展现了篮球基础配合的动作掌握要点、动作技巧方法、移动路线等,使学生很快就建立了正确的动作概念,快速掌握了本项技术。

2.利用新媒体现代化传播技术

营造健康的网络体育文化素养环境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是构成健全人格中的一个基础性的因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这是现代体育观的核心思想。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时期,对大量的文化信息有主动获取的愿望,在现代化传播技术不断成熟与发达的当今社会,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文化交往已经成为时尚。当今世界,体育文化无处不在,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了解重大的国际赛事,进行频繁的体育交往,接触众多的体育明星,体育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又是庞大的传播群体,可以通过媒体的联动平台很好地将本土体育文化传播出去,所以通过媒体进行正确的文化导向和适当的技术点评,可以使大学生受到持久的强有力的体育文化熏陶,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整体体育文化素养的水平。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新文化论文范文3

一、新形势下加强乡镇文化站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

(一)创新理念,强化群众文化工作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需要把科学化的群众文化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并以此来指导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政策法规、文化机制以及人才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创新理念,带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就需要全面树立群众文化发展的创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通过完善群众文化建设来满足新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些年来,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群众文化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相应的也提高了乡镇群众文化的建设与服务要求。因而,只有不断创新,仅仅围绕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核心,坚持制度化、多元化和规范化的文化理念,促进群众文化科学化发展。其次,要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创新群众文化的基础,要对群众文化理论的应用与发展作深层次的探讨。在基础文化建设领域,应该对不同形态的群众文化进行区分,认真分析群众文化的规律与特征,不断完善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并使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出功效。最后,需要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群众文化建设事业向着更高的标准方向发展。用理论指导实践,使群众文化建设在规章制定,文化设计等方面融入时代新元素,增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权威性与时代感,从而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走向成熟。

(二)创新内容,提升民族文化吸引力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并要倡导广大群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自我表现、自我服务以及自我教育。要根据“文化惠民”的宗旨开展群众文化的创新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一方面,根据当地文化建设实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群众文化内容,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学的、民族的和大众的先进文化,使人们群众进行自娱自乐,实现自育。并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对文化活动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比如,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出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在我国的“清明”“、端午”、“中秋”以及“重阳”等节日,可以在当地举办踏青、扫墓、植树、赛龙舟以及赏月等文化活动;对群众自发组织的健美操、跳秧歌及自演自唱等业余活动给予高度关注并要大力支持,并要充分挖掘出当地文化的特色,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及时掌握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了解群众的大众文化需求,不断拓展群众文化的内涵,充分利于当地文化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功效,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要,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在创新群众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文化活动队伍管理,在文化内容、组织形式以及人员等方面,乡镇文化站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好指导工作,实现群众文化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高群众对文化的创新力。加强引导,在增强民族文化吸引力的同时,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养。

(三)创新载体,打造文化特色品牌群众文化艺术可以通过艺术型文化品牌来展现,群众文化建设的核心品牌也是艺术型文化品牌。为了使想乡镇群众文化建设更具生命力与活力,在充分挖掘当地民族特色的同时,还需要树立起具有深远应影响力的艺术型文化品牌,从而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创新文化体裁的过程中,第一,需要按照群众性与艺术型的思想要求,将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文化会亲”等活动,增强文化交流与融合。第二,需要建立健全文化交流的机制。通过合理的文化活动策划,促进各乡镇、各个村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城乡文化沟通,增进友谊,相互促进,在实现各地文化资源有效共享的过程中,打响“文化会亲”品牌[4]。第三,可以根据乡镇发展的实际情况,文化站需要合理设置固定的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送相关活动器材。随人们活动参与数量的增多,要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同时要规范文化活动管理。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附近就能够在活动场所内进行跳舞、健身等活动,使其能够真正感受到方便、安全、优质及实用的群众文化服务。

(四)创新活动机制,提升文化支撑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多元化。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群众文化的需求,建立起多样化的创新活动机制。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机制要以当地优质文化资源作为龙头,坚持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运作形式,并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整合资源,社会参与,打响品牌,创造优势,从而提升乡镇文化站的工作服务能力与水平。政府及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引领与指导,准确掌握本地区内群众的文化需求,引进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与模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通过个人与家庭联合的方式来开展多种代表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活动,当地政府要给予支持与帮助,从而确保各种文化活动的顺利的开展[5]。另外,由于多数文化活动项目都具有一定公益性,例如合唱队、舞蹈队或晨练队等越来越多,因此,一定要对这些群众加强引导,当这些文化活动小组举办活动或相关竞赛时,要提供资金帮助,促使文化活动顺利展开,发挥出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文化支撑力。

二、结束语

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创新,是新形势下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群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代表着基层群众的思想与发展要求。想要推动群众文化不断向前发展,需要把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创新文化理念、内容、体裁及机制,加强引导,提高乡镇文化站的创新活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构建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大众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作者:房超凡单位: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政府文化站

新文化论文范文4

1.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中包含的价值目标要符合学校所确定的教育目标,能对学校教职员工及全体学生的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其自身的价值体系,校园文化对学校群体成员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起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能以各种文化活动、文化习惯默默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心理,使其在校园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最终使个人的追求同步于高校的目标。对于刚刚建立的高等院校,亟需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引导师生的价值和行为取向,获得师生内心的认同。

2.校园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的主动体现,不仅能弘扬正气、优化校风、培养校园精神,而且能促使师生员工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效应。对于新建高校来讲,可以通过塑造校园文化,让每位师生成员都能自觉地产生一种为学校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因此,新建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升华学校的凝聚力。

3.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是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多数个体有着类似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追求,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存在的。新建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把这种凝聚力推进到教学工作当中,这样不仅能和谐人际关系,美化生活,还能促进广大教职工团结一心,把注意力集中到培养优秀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上,同时这种凝聚力还能促使学生更加的刻苦努力,为母校争光,为社会添彩。

二、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建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还不够到位。

部分新建高校在追求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和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系统的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本身的认识是导致校园文化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新建高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发展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就导致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相对合理的办学理念,阻碍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其次,我国大部分新建高校发展时间并不长,学校领导优先会把有限的物力、财力和人力都投入到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上,即使有些领导能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考虑到有限的办学条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毕竟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特别是高校精神文化,它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的。因此,大部分新建高校都存在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

2.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素质不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即校园文化的创建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等。从教师主体来看,新建高校因其自身原因,缺乏雄厚的师资队伍,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另外,新建高校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学任务很繁重,很难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学生的文化活动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发挥,进而不能很好地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从学生主体来看,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与其他高水平的高校相比,新建高校在发展前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其生源质量一般都比较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3.校园文化个性不突出,特色不明显。

“高等教育系统一方面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对环境施加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开放性。”对于新建高校来说,办学特色应作为其立足之本、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更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然而,我国很多新建高校在其校园文化发展当中,往往存在种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出现盲目攀附、效仿更高层次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没有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因此,新建高校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突出自身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持续、快速、健康的成长,并能全面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新建高校而言,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较为完善的校园文化,对其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面对这一工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育良好人文环境,构建优良校园文化氛围。

新建高校在规划好基础教学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通过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场地、设施、平台、制度等方式,满足高校师生员工文化生活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利用好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校刊校报、广播台、宣传展板、网络、微博等新旧媒体、文化阵地,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爱好,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创新高校学术文化,激发校园文化发展潜力。

学术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学术特色,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新建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凸显科学文化,突出学术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其次,作为新建高校,还要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第三,青年教师占新建高校教师队伍的半壁江山,因此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支持师生共同搞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形成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最后,新建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3.突出高校办学特色,构建个性校园文化。

新文化论文范文5

本文作者:卢正文

舞台艺术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形式

舞台艺术文化与影视艺术文化[屏幕(银幕)视听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从宏观上看,舞台艺术文化包括了文学[诗]、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以及后来出现的电影、电视、广播。[5]2.从微观上看,舞台艺术文化现在仅仅指在舞台上演出,再辅配灯光、烟雾、音响等,而不同于屏幕(银幕)视听艺术———电影、电视、微电影、MV、VCR等等的文艺作品。例如歌剧、舞剧、话剧、戏曲、皮影戏、木偶戏等等。3.舞台艺术文化与现在的屏幕(银幕)视听艺术既有联系又各有区别。(1)联系体现在:例如最早用电影手段来表现的舞台剧《定军山》(京剧•谭鑫培•1905)和《天仙配》(黄梅戏•严凤英演出•1955年)、《贵妃醉酒》(京剧•梅兰芳•1956),以后陆续出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袁雪芬,瑞•1958)、《杨门女将》(中国京剧院演出•杨秋玲,晶华演出•1960)、《刘三姐》(歌剧•黄婉秋•1961)、《阿诗玛》(舞剧•杨丽坤,斯尔等•1964)、《白蛇传》(京剧•李柄淑•1980)、《丝路花雨》(舞剧•贺燕云,风云演出•1981)等等,还有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的其他形式多样的电影、电视戏曲片《半把剪刀》(越剧)、《西厢记》(黄梅戏)系列。充分利用电影手段甚或更有优势的媒介,例如电视、网络视频、VOD(VideoOnDemand)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来展播、录播传统与现代、当代的舞台艺术剧,无疑会为舞台艺术文化的发展注入一个后劲推动力!(2)区别表现在:非舞台艺术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的舞台艺术走到了今天而演变成了现在一种全新表现形式的视听艺术。例如我国2003年从加拿大娱乐影视技术公司IMAXCorporation引进的IMAX3D电影与我国2011年左右自行研发的“中国巨幕”等等;而现在的舞台艺术文化则指由于其本身秉承的顾有特点和规律,在时展与变迁中己凸显出不适应的局限性,虽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到了今天,但仍保留着传统的舞台艺术在舞台上逞现出来的艺术特点与规律———“三一律”在戏曲、话剧、音乐剧、舞剧中就较为明显。

我国文化发展的丰厚资源与令人担忧的舞台艺术发展的窘状

中国地域广大,文化渊源深厚,文化艺术发展呈百花争艳之势。由于还存在经济发展、管理制度、招贤纳才、地域差异等等情况,导致流传到现在能演的剧目仅仅大约有一万多个,各剧种也只剩下367种。存活力较强的剧种实在是少之又少,排在全国前列耳熟能详的也就只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尽管这样,这六个剧种的现状也不是乐观。京剧———作为国粹京剧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加快,京剧这种传统的文艺及信息传播方式,已逐渐被其他娱乐形式所取代。[6]目前我国京剧艺术不甚景气,正处于低谷中徘徊。[7]昆曲———“百戏之祖”称谓的昆曲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1956年,浙江昆剧团根据传统昆曲改编的《十五贯》(陈静执笔)获得了巨大成功,被认为“救活了”濒临死亡的昆剧。[8]可是由南到北昆曲院团屈指可数,现在只有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团、苏州昆剧院、浙江昆剧团(1994年浙江昆剧团和浙江京剧团两团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湖南昆剧团、北方昆剧院这六家院团。豫剧———豫剧是河南第一大剧种,曾被香港媒体与京剧作比较形容为“农村姑娘”(京剧是城市小姐)。根据2009年7月份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生组成的“戏水长流”豫剧调查团当时在河南郑州、开封,进行为期两周的豫剧调查得知,豫剧团总体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发展前景不明朗,偏于不好。[9]越剧———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一直以肖悠婉丽的声腔,真切动人的表演,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而为人喜爱,于1906发端至今已有103年的历史。曾经在上海翻开了辉煌一页,并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虽然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而历经盛衰沉浮实现了向现代艺术的嬗变,但与蓬勃兴盛的影视艺术相比而看其传承与创新仍面临着新的考验,难摆脱“有名无实”的尴尬。黄梅戏———新时期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与冲击,使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接受主体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就黄梅戏艺术而言,这一时期是躁动和探索的时期。[10]与其他戏曲剧种一样也遭遇转型期的发展瓶颈,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评剧———有着“中国传统艺术精华”之誉的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流行很广的一种地方戏,从在河北滦县发源到现在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其唱腔通俗、优美、余韵无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影响相当广泛。[11]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原以城市演出市场为主阵地的评剧已逐渐失去城市市场,高端演出场所已看不到评剧的身影。在这种情况下,从业人员的荣誉感逐年下降,收入也呈滑坡趋势,人才日渐凋零。[12]还有其它一些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方剧种,例如有着天下第一团之称的浙江宁波的甬剧等等……

分析与对比:舞台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差异,以及受众喜好

1.上世纪70、80年代:当时电视、电影、唱片尚不普及,人们的文化生活没有现在丰富,于是舞台艺术就得到了充分发展,也陪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2.当时文化生活单一,人们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选择———我们不能把这认为是主要因素,重要的是当时的文化政策、文化宣传,以及各地在文化发展与受众培养方面做足了功夫,所以才出现后来的文化艺术的辉煌。例如一手抓革命现代样板戏,她创造了“三结合”创作方法,即领导、群众、作者相结合: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者出技巧。充分调动全国高、精、尖艺术人才来打造舞台艺术作品,作品有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以及后来陆续出现的,不在样板戏之列的“样板作品”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9部作品。[13]90年代中期,全国的文化艺术院团伴随着文化体体制改革的步伐下,各县各地区的戏曲院团、话剧院团、歌舞院团数量锐减,整个演出也深受影响,剧场改为靠出租赚租金来维持运转,至于演职人员的待遇有的都不够度日,而现在中国的电视覆盖率占97%,再加上近年来网络文化的兴起,娱乐多元化,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无疑对舞台艺术文化的发展直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于是舞台艺术文化的发展就大大滞后,出现了今天这种令人很焦灼的状态。再有一个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与世界进行全方位的接轨,这时受众的眼界放开了,接受的东西也多了,在文化消费上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力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彻底、汹涌。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己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己沦为招揽生意、为经济搭台的后缀。曾几何时,我们还喊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现在却是我们有太多的向国际接轨,渐渐丧失了民族自身的传统。我们的舞台艺术到底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毕竟不是所有的舶来品全部洋为中用,我们喊着向世界接轨时,也要努力为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舞台艺术的发展多担一份责任,多花一份心思!例如传统戏剧的新形态如何才能现代化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戏剧———戏曲是一种歌舞化、技艺化的戏剧,念白也有强烈的音乐性,即所谓“无动不舞,无语不歌”的程式化特点较为明显。同为歌舞化、程式化的印度梵文戏剧早就消亡了,日本的古典戏剧则采用博物馆的方式生存,不以任何创新形式的古董式的生存。就是说,对于印度、日本来说,并不存在古典、传统戏剧现代化的问题,只有中国人才认为我们的民族传统舞台艺术要思考如何现代化。这是一个永远的难题,它不能由理论来解决,必须由实践中去尝试,去探索发展![14]当今我国不仅科技与经济要向先进发达国家看齐,在文化艺术发展上也应向国际看齐,首当其冲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特色的(以京剧为主)舞台艺术,不能仅仅满足于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停滞不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是保护舞台艺术的有力措举之一,在这个基础上,更应该从其它方面来充分发展我们的舞台艺术。第一方面:出台新政策,促进文化艺术发展,自上而下进行大刀阔斧改革首先,对文化管理部门的有效整合。对各地市、县的文化管理部门合并。如:文化局、教育局、新闻出版局、广电局的合并,合并后,职能单一,效率提高,保证了可行性,避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责任。其次,在文化艺术事业单位的文化生产与经营管理上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一)例如解放初期中央提出关于文化艺术改革的三大措举:改戏、改制、改人改戏1.内容上:改造传统剧目,去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2.舞台艺术上:要澄清舞台艺术形象,同时提倡、鼓励编演新戏。3.形式上:随着大规模的改制,诸多编、导、演、音、美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加入戏剧院团,提高了戏剧院团创作演出的整体水平,去掉不好的剧目。改制改革旧戏班、废除班主制、养女制、封建把头,以及戏剧院团中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建立合作社式的集体所有制院团,实现民主管理。改人就是要求新文艺工作者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尊重、团结、依靠艺人,克服急躁情绪,齐心协力搞好戏剧改革工作。[15]鼓励吸引戏迷票友和非艺术队伍外的各类对艺术感兴趣的青年才俊加入文化艺术事业队伍,激发青年艺术人才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勇于创新,大胆创新,走革新的路子。魏明伦是80年代思想解放的戏曲作家代表人物,放眼当代戏曲作家,还没有谁像他那样以强硬的姿态在艺术作品中挑战性地张扬自己不肯依附的独立精神与个性化的思考。《潘金莲》一上演就引起巨大的争论,在这部作品的“荒诞”形式里,虽然是舞台上古今中外人物争论的延续,实际是蕴藏了多么深刻的现实性和巨大的思想难题。[16]90年代中国小剧场出现了一个年轻人,他叫孟京辉。孟京辉在大学里是学中文的,后来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读研究生。他是一个因为对传统戏剧不满而进入戏剧界的年轻人。他凭着自己在人生现实中的感受和对戏曲的理解与认识,把一出曾在1949年遭到禁演的相思剧目《思凡》演译得大放异彩。还有大导演林兆华是中国小剧场戏剧的先锋人物,在大剧场上也有很出色的表现。[17]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要从剧目创作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要鼓励多出新角本,因为一出好的舞台艺术作品或是其它形式的影视艺术作品都离不开一个好的新角本,毕竟一个好的脚本是精典舞台艺术作品的龙头,龙头工作必须要重视。在此,还要再谈一谈林兆华———之所以他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导演的作品始终保持着锐气、独立和生命力,是因为他在挑选剧本时有着自己的不二标准:要么是剧作家本身与他(林兆华)同声相契;要么通过舞台表现手段,借剧作家笔下的故事,说他(林兆华)要说的话,在舞台上来充分表现出那诗意盎然来表现出那种慷慨悲歌,来表现出一种任性,有时甚致不怕在观众面前流露的脆弱。

(二)舞台文化艺术的发展关健在于人才,这己成为戏剧界专家、学者乃至社会大众的共识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也认识到了文化艺术发展与科技、经济发展有相互促进作用的意义,从中央到各省市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与扶持措施。中央文化艺术精品的产生离不开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人才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一是加强部属高等艺术院校与院团在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二是加强部属高艺术院校和院团在艺术科研、艺术科技上的合作。三是文化部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有关司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院校的信息沟通,在艺术人才培养方向、培养规格和培养数量等方面给予指导,提供岗位需求信息,反馈用人单位意见,定期通报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情况和文化发展的重大政策,下发有关文件,继续邀请院校列席全国文化厅局长会等有关会议。[19]上海市2005年10月27日召开的上海市艺术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会议上,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和市教委联合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关于加强上海市艺术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上海艺术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理定位、资源共享”原则,筹建示范性艺术类人才培养、实习、实践基地,积极探索与国内外艺术院校、艺术院团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采用多种办学模式引进国内外资金、师资、教材和教学方式。对高校与文艺院团、演出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政府可通过专项资金(财政)、政策(税收)和评估手段予以支持。[20]浙江省2005年8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了要大力实施包括“文化人才工程”在内的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按照人才强省的总体部署,在文化领域重点培养“五个一批”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这一精神,省文化厅将于2006年起实施浙江省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作为落实“文化人才工程”的重点举措和子项目,以进一步推动和加强青年艺术创作、表演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浙江省舞台艺术发展后劲……[21]云南省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要从战略高度着眼,从基础着手,要多渠道、多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尤其要加强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22]1.在培养未来戏曲人才方面(1)普及、推广戏曲文化教育,国家教委纳入正规学校教育系统,舞台艺术进小学、中学、大学教材。同时各地视情况而定将本地的剧种纳入教材。(2)加强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各高等艺术院校,要转变办学观念和思路,要按需为地方舞台艺术文化的发展提供贴心服务,培养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例如中国戏曲学院己经由过去主要培养戏曲表演人才转变到了如今全面地培养编剧、导演、表演、作曲、舞台美术等等,自2008年以来,逐步开办了昆曲、北京曲剧、豫剧、晋剧、越剧等9个地方戏的本科班,进行专业人才培养。[23](3)注重“高精尖”戏曲人才培养。目前中国戏曲学院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教育,于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文化部主办,学制三年。2002年后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是二十世纪末由党和政府有关部门主导,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一批功底好、有潜力、有一定知名度的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使他们在表演技能、艺术理论、文化水平、人文素养、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为二十一世纪的京剧艺术培养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的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学员涉及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川剧、豫剧、湖北汉剧、广东汉剧、越剧、黄梅戏、晋剧、雁剧、秦腔、粤剧、赣剧15个剧种。[24](4)各院团有的也还延袭“旧方式”———培养童子军,孩子从小就进剧团,或是委托地方中职艺术学校培养,择优选用等等。2.扩大影响与培养受众层方面(1)对内:我们的舞台艺术不能台下总是白发银须老人,毕竟要面对大众,这才有发展之望。各院团要经常性地送戏进校园、送票进校园,送戏下乡演出。例如: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演出深受人们的喜爱,取得辉煌成功。2004年由白先勇先生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大胆启用新人,全新包装人物形象,大力度设计舞台效果。运用现代推广手段,跟进广告宣传,所以才有了后来在国内乃致世界巡演的火爆成动,充分证明了古老文艺是可以再放异彩的,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艺术是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再创作再创新的,在保留原有精华的基础上要融放时代元素,贯注文艺闪光点。(2)对外:举办大型的国际艺术节,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优秀的舞台文化艺术。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正在影响着世界。例如常年举办的“中国文化美国行”“中俄文化年”“中法文化年”“中华文化非洲行”“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中韩交流年”“相约北京”“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等活动。[25]还在海外建立中国文化中心,使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毛里求期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1988年)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2年)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2年)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3年)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4年)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8年)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9年)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11年)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12年试运营)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12年试运营)[26]加大引进国外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开拓国内观众眼界,提升本国一批高消费文化市场,充分促进本国文化艺术创作产生新的样式,焕发新的生机……为了扶持、培养青年艺术家,发现和扶持优秀青年艺术人才,也可以通过在各地经常性地举办一系列大型艺术盛会活动,多为热爱艺术的年轻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为他们争取多个海外知名艺术节的青睐,为他们能成功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例如举办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类似这样大型艺术节,有利于推介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之美,能激发舞台艺术创新创造的活力,也能为优秀作品提供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进而让艺术之源泉生生不息。从1999年到2012年,己连续举办了十四届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扶植中国原创新作,成功实现从“文化滩头”至“文化源头”的华丽转身![27]在全国各地多创建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产业园区,为各类艺术人才提供平台和机会,以锻炼他们成长成才,促进艺术发展。例如北京的“北京798艺术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北京CBD国际传媒产业集聚区、北京音乐创意产业园、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等等,影响较大,成果颇丰,可以值得效仿和推广。[28]近年由于受引进境外优秀剧目的影响,国内文化市场受到了全球性调剂,至少受众层出现了新的欣赏趋向:相当一部分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他们希望能接受到更多的,更好的舞台艺术作品,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就得到了新生。相反,也有相当一部份舞台艺术到了濒临院团瓦解,名存实亡的地步。②充分鼓励多出新作品,出好作品,激励好的优秀作品走出国门,到境外演出、交流。例如可以通过国内最大的国际演出运营机构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来搭桥演出。我们要加快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增强本土文化实力,有利于提升了本土文化融入世界的数量和质量,使中国逐步成为全球文化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之一,进而推动中国文化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较大的贡献。[29]这方面有些优秀的艺术院团就做得相当不错,发展得很好———中国歌剧院:半个世纪以来,剧院先后中国首演、推出并保留了一批世界歌剧经典剧目,剧院多次前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外国及中国歌剧,均受各方好评。自1992年以来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连续10年参加澳门国际音乐节的重要演出,得到音乐组委会、观众的肯定和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以来,剧院国际艺术化交流活动得到广泛的拓展。1986年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合作上演歌剧《波西米亚人》获得成功。1999年又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进行了合作演出。2001年6月,与帕瓦罗蒂、多明哥、卡雷拉斯成功合作了“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广场音乐会”。中国国家京剧院:近年来,中国国家京剧院除了“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梅兰芳金奖”、“梅花奖”、“中国京剧节金奖”等国内重要评奖中均榜上有名外,剧院还不断派出艺术团组到世界各地及港、澳、台地区演出。曾先后出访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五大洲,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北京京剧院:建院以来,相继上演了各流派代表剧目和传统剧目300余出。为使中国京剧艺术走上世界舞台,曾先后应邀出访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朝鲜、香港、澳门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正是这样生存发展,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才纷纷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如从1997年开始,以“为中国喝彩”为主题的大型音乐歌舞晚会先后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希腊、南非、日本、法国、巴西等国举办。而依托于中国生产的服装、设备、餐饮、礼品、玩具、文具、家具等的大量出口,融合在产品中的中国文化内涵也在全球获得了广泛的传播。[30]3.全国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推向市场截至2012年9月10日,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28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制作机构,38家党报刊发行单位己全部完成转企改制。2103家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中,2012年9月底统计完成了2093家。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己有3271种完成改制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艺术事业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30万个。

近年来舞台艺术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终究形式灼人,毕竟其所逞现的大多是过去的故事,而现在是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我们的舞台艺术也应该要尽可能的做到与时俱进。其实也能多向兄弟艺术学习,例如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等,要多反映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人们的生活内容。光这样还不够,因为我们的舞台艺术是有着自己的舞台表现规律的,还必须要从表现规律上来改变它,尽量符合现代人们的欣赏习惯与生活特点。我们在秉承它的同时,不是要出现真牛、真马、真船,也不是要废除打击乐、程式、脸普、行当,而取而代之以西洋管弦乐,程式化的戏曲动作大幅度地向生活化的表演和化妆,更不是尝式着用底幕、幕片来填满舞台空间……等等彻头彻尾的脱胎换骨,而是使其如何能更好适应现今观众的审美欣赏习惯。例如骑自行车、坐飞机、乘汽车、电梯等等,现代生活方式如何来表现?这些都要考虑。话剧这方面就做了表率,话剧演出中常用到旋转大舞台、伸缩台、升降台等等,基本能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而戏曲在这方面就远远不够。舞台艺术的改革发展,不仅要做到表现方式的表化,表现形式也要发生变化,例如音乐,灯光等等。话剧艺术在形式上就大胆作出了贡献与尝式,例如近些年国家话剧院的先锋戏剧演出,还有以林兆华为主的戏剧工作室创作的小剧院先锋话剧的演出。第二方面:要发掘和整理舞台艺术史料,充分走访乡村与荒源院落,对稀有艺术文化展开研究,要充分进行发掘性保护与传承如研究建国前戏曲艺术颇有成就的赵景深老师所说的,“我们过去研究戏曲史,每每是关在书房里搞,不去接触活的戏剧史”。[32]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艺术评评价体系,把人民群众的“欢迎不欢迎”与“喜欢不喜欢”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我们的舞台艺术才能不会走进博物馆,不会脱离群众,才有希望真正迎来另一片艳阳天。

新文化论文范文6

人作为人存在,是以一种实践方式的存在,也是以一种文化方式的存在。虽然,从发生学与因果关系的维度上看,是人类的实践与劳动活动创造了人类的文化,人类任何意义上的文化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应该说,人类的实践、劳动活动构成人类文化生成与发展的终极性的前提与基础,这样的认定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上是无可置疑的。然而,在人类历史的现实中,人类的实践、劳动与人类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一种双向作用、双向互动的关系,人的实践、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文化,而文化一旦生成,又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前者。一切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属人的,具有历史性质的人的实践、劳动无不具有文化的底色和属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文化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也有理由认为,人的实践、劳动在本质上也是文化的。在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实践、劳动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彼此规定的关系。人的实践、劳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普遍性地存在和显现于每一个民族的具体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是生成的,因而文化的存在是一种有根的存在。一个民族的实践发展史、劳动发展史是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史的最深刻的物质性基础,任何民族的文化,它的生成,它的演进,它的表现形式,它的精神特征,它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似点与不同点,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看,都可以从该民族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及其演进的历史进程中获得正确性的理解与科学性的阐释。正如一个民族的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奥秘的钥匙一样,民族的劳动发展史也是理解民族文化生成与发展史奥秘的一把钥匙。对于马克思的历史观与文化观来说,上述观点应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性原理。但任何民族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反过来又会对该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产生制约与规范的作用,这同样是不可否认与忽视的。任何民族的生成与存在,不仅与特定的生活条件、特定的地域空间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特定的语言、特定的文化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任一民族来说,它的文化是其自身民族性存在的存在方式,也是维系其存在的守护神,民族的兴盛与衰落通常与民族文化的兴盛与衰落保持着大致相同的方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人们难以寻找到有哪一个民族在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或丧失了自己文化的情况下能够维持自己的民族特性的证据。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是无容有疑且无需申述的。无论在思想史上,还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会对此持反对或否定性的意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文化观虽然在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的问题上诉诸实践、劳动的决定论解释,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决定论的文化史观,但它并不否定文化在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影响与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维系自己生存与延续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尤其是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正因为如此,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哪一个民族会忽视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的守护与发展。然而,无论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方面看,还是从民族历史发展的方面看,文化对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作用与影响都具有两面性。

任何民族的文化通常表现为多种文化因素的集合体,当中存在着先进的文化与落后的文化之分,积极的、健康的文化与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之别,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对民族历史的发展都具有无条件的积极与肯定的意义。关于历史与文化间的这种双重向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曾有过明确的阐述,一方面曾明确地断定“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①;另一方面也曾明确地指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②。“在一切意识形态内”传统何以会成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诚然,文化是生成的,一切文化及文化现象的生成无不具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客观原因与根据,其根据或是来自于自然的方面,或是来自于社会历史的方面,一般来说更多的或主要的来自于后者。无根无据的文化是不存在的。然而,影响文化生成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由于受到人们认识能力与历史局限性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具有优秀的品质。一个有说服力的事实是,文化发展的轨迹越是朝着它的起始点追索,相应地越显粗俗。即使是在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对社会历史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的文化,也并不具有永恒不变的合理与优秀的属性,曾经的合理与优秀只是相对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发展状况而言的,而社会历史条件与社会发展状况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因而,曾经的合理与优秀也可能变成不合理与非优秀的,甚至变成一种阻碍民族历史发展与进步的巨大的保守性力量。从理论的逻辑推论上看,由于文化是生成的,它理应随着人类实践活动以及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世界文化史演进的实际情况看,没有哪一种文化是绝对固化不变的,一切民族的文化都存在着一个变动的历史轨迹,不同的只是有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如同奔流的江河,有的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如平缓流淌的小溪。文化的发展存在着自发性与自觉性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般来说,在自发状态下,文化虽然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也能实现一定的发展,但发展通常是相对缓慢的,只有那些具有文化自觉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使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如同奔流的江河,一浪高过一浪。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累积与堆叠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人们既需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表示出应有的珍爱与尊重,反对一切形式的历史的与文化的虚无主义,但相对于文化的继承而言,更需强调的是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香火不断的条件,是文化江河奔流不息的源头活水。在对待民族文化的问题上,文化虚无主义是错误的,文化上的恋旧主义与保守主义同样是错误的。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新力,文化之命,命在惟新,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文化高峰,形成了伟大文化传统,作出过值得骄傲与自豪的文化成就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文化,强调文化创新的作用,提高创新意识的自觉,树立创新的精神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其深刻原因在于,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在人们的心理上积淀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越是曾经创造过伟大文化的民族,越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其文化心理结构亦越稳固,越易产生文化拜物教与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当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生成一种类似于拜物教与原教旨主义式的认同情感时,要实现自我超越就会变得极为困难,这或是世界历史上那些曾产生过文化高峰的民族,在往后的历史发展中,很少见到第二座乃至更多的文化高峰,文化繁荣很难持续的缘故吧。

民族文化的存续与发展是需要不断创新的,如上所述,没有文化上的创新与纳新,文化的发展就会像自然界中没有活水流入的河流,干涸与消失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这样的道理似乎是无需多说的,因为人们很少会听到有反对文化创新的声音。然而,什么是民族文化的创新?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应如何进行辨识与判别?无论是从理论的方面看,还是从实践的方面看,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澄清的问题。什么是民族文化的创新?民族文化创新与民族文化振兴、民族文化复兴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等同与契合的关系?还是一种彼此包涵的关系?抑或是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在思考与确认民族文化创新的意蕴时,这也许是一个首先需加澄清与分辨的问题。时下的中国学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人们热议的文化话题中,经常看到的是民族文化振兴、民族文化复兴等话语的反复出现,而对于民族文化创新的呼吁不能说没有,但从使用的频率上看,前者较之于后者显然要高出许多。诚然,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振兴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提法具有无可争辩的正面与积极意义。但需要澄清与分辨的是,民族文化的振兴也好,民族文化的复兴也好,它们都不能与民族文化创新的话语画等号。振兴与复兴都是相对于丧失、丢失、衰落、式微一类的话语而言的,其价值依归的底蕴与基本指向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统文化的历史辉煌的再造与重塑。文化的创新则不同,虽然,任何意义上的文化创新都不是无中生有与另起炉灶,都需以一定的文化传统与既有的文化成果作为基础与前提,但民族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的底蕴,重点强调与主要指向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复兴,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新文化的创造。文化创新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香火越燃越旺,更追求文化延续的与时俱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也不同于民族文化的改良。文化改良与文化创新之间有形似之处,因为任何意义上的文化改良,无论是文化形式上的改良,还是文化内容上的改良,都不免使文化的原有形态发生某些新的改变或改进,从而给人们带来某种程度的新鲜感。并且文化改良在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意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形成都有一个从粗糙到精致,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在这当中,文化的不断改良工作是必须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文化的改良是一种文化形态达到成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文化的改良与文化的创新在性质上是存在着重大区别的。首先,文化改良与文化创新二者之间在出发点或活动目的上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任何文化改良的活动都是以对现有或现存的文化系统,尤其是它的文化价值取向持基本认同与肯定态度为基础与前提的,因而其活动的出发点是以坚守现存文化系统的价值观念,完善现有文化形态为目的。而文化创新虽然也要以一定的传统文化作为前提与基础,但其活动的出发点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固守与坚持,而是为了推动传统文化不断变革与进步。其二,文化改良与文化创新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文化改良可以促进现有文化形态的充分发展,但很难甚至不会导致文化形态的革命性变化与质变,不仅如此,文化改良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传统文化的固化,阻碍传统文化的转型与进步。文化的创新则不同,新是较之于旧而言的,创新的目的与作用不在于对已有文化的坚守与完善,而在于对既有文化的改造与超越,创新所导致的是文化上的革命与质变。因此,文化改良与文化创新在性质上是形似而神非,二者不仅在出发点与归宿点上大相异趣,其作用也大有不同。民族文化的创新也不同于一般文化上的标新立异。不可否认,创新的特质在于一个新字,创新本身含有标新立异的要求,也带有标新立异的表征。提倡与鼓励文化创新,首先应提倡与鼓励文化上的标新立异,从另一种维度上说,没有文化上的标新立异,也就没有所谓的文化创新。但我们并不能据此认为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标新立异都具有无可争辩的创新属性,更不意味着对具有标新立异属性的文化现象、文化思潮、文化成果都可以诉诸积极性的辩护与肯定性的评价。一般来说,在谈到标新立异的概念时,在价值评价上具有价值中立的意蕴,肯定性或否定性评价的关键不在于形式上是否具有标新立异的属性,而在于内容上与性质上是否符合先进与进步的要求。并不是文化上的任何标新立异都具有进步的意义,那些纯粹以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为目的的奇思异想,那些反映腐朽落后生活方式与低级趣味追求的标新立异现象,不仅不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反而应诉诸否定性评价。文化的创新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标新立异,但只有促进文化进步的标新立异才能称之为文化创新。综上所述,本人以为,文化的创新既不同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复兴,也不同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改良,民族文化的振兴、复兴、改良等概念中所表达的主基调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或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光复、弘扬与辉煌的再造与再现,因而它或多或少地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文化上的寻根、怀古、恋旧情结,蕴含有或多或少的文化恋旧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色彩。而文化创新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价值诉求要达致的是文化发展的与时俱进,以文化的创新与创造推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化创新虽然对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应采取态度,但它的价值诉求的向度,主要关注的不是历史的过去,更多关注的是文化发展的当下与未来。民族文化的创新,大致可区分为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与文化内容和文化精神的创新,虽然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对于文化的演进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相对而言,文化内容与文化精神的创新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其深刻的原因在于,一种文化的性质主要通过它的内容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获得表达与表现。如果将文化的表现形式比作一个酒碗,那么文化的内容就如同是由各种原料酿成的酒,而文化精神就类似于不同酒的味道。正如一种酒的品质是由酒的原料与味道决定的一样,一种文化的性质与特质也是由它的文化内容与文化精神决定的。文化创新既是对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的一种扬弃,更是对传统文化或文化传统的一种超越,这种扬弃与超越具有革命性的特征。文化创新的价值诉求与目标应是构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具有优秀、先进、科学、进步等诸多品质的新质态文化。这种新质态文化不仅要反映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与杠杆。

文化创新对民族文化的繁荣与进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要真正推进文化创新并非易事,要取得文化创新的实效则更是难上加难。文化创新也与其他领域的创新一样,说起来明白,做起来难,它不仅要受到各种各样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还会受到各种保守势力的阻挠与反抗。推动社会文化创新的根本性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前所述,文化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文化的发展既受社会实践需要的驱动,也表现为实践活动的产物,一切文化元素,无论是文化形式方面的,还是文化内容方面的,或是文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找到其生成的某种根据,并能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寻找到生成性的解释。作用并影响民族与社会文化生成及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推论的逻辑上,一切作用与影响人类社会实践的因素,也会对文化的生成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然而,在所有作用与影响社会文化的因素中,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起着归根到底的作用。农耕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是农耕文化与农业文明生成的基础,工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是工业文化与工业文明生成的基础,这是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中所普遍显现出来的毋庸置疑的经验性事实。正因为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是民族文化生成与民族文化演进的基础与决定性力量,因此,民族文化创新的动力在根本上还是要依赖于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发展状况。一般来说,当一个民族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处于进步与上升状态,或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处于新旧交替和形态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的创新也会相应地表现出生气与活力;而当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存在状况处于停滞与衰落状况时,民族文化在总体上也会处于沉闷与固化状态。在世界历史上,那些处于发展领先的民族,其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大多呈现出较多的创新性特征,而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处于落后、停滞、固化状态的民族的民族文化则呈现出显著的保守性。当然,在世界历史上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现象,某些经济、政治处于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其个别文化领域中有过文化创新与文化繁荣的突出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崛起的德国古典哲学,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俄国文学,都应是上述历史现象的经典例证。但需强调与申述的是,这类现象的产生存在着一个相似的特点,即几乎都出现在社会历史急剧变革时期或其前夜。社会实践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实践的发展会推动文化的创新,文化的创新也会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之间虽然并不总能保持着一致与平衡,不平衡的状况也会不时地显现在各民族的历史中,但这并不改变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实践方式即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推动的,一切文化现象最根本地应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及其变动中去获得合理性解释的基本原理。强调文化创新的实践推动,并不意味着否定与弱化人们的主观努力在推动民族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没有绝对固化的文化,从总趋势上看,一切民族的文化都会随着历史实践的改变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我们不否认文化的发展与演进有其自发性的可能,但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演进的速度之所以有快慢之分,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之别,显然不是自然性演进的必然结果,也不能仅仅从纯粹的历史必然性中得到合理解释。诚然,文化的发展与演进是有自身规律的,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不能无视并超越历史必然性要求,但问题在于历史必然性需要通过在历史活动中的人去实现。不是所有的民族都能创造出领先于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伟大的民族之所以能创造出伟大的文化,并不是神意的眷顾与命运的安排,而应归因于该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文化的创新既要有创新能力,更需要创新精神,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不可能有创新能力的。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需要培养,要使一个民族具有创新精神,首先,无疑需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观的指导,没有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观的指导,文化创新就会缺乏正确的方向。第二,要树立科学的文化创新精神,还依赖于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与理性自觉,即是说要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要历史地看,也应辩证地看。所谓历史地看,即是将民族的传统文化放在历史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审视与评价,防止用今天的评价尺度去贬损与否定传统文化的合理性,避免一切形式的与文化虚无主义的片面性。所谓辩证地看,即是要一分为二地对待民族的传统文化,既不应否定一切,也不应肯定一切,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闪亮的珍珠,也存在着历史性的糟粕;有些文化形式与内容,在历史上可能是进步的,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也可能变成落后的了。在对待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我们既要讲文化自信,更要强调文化自觉,相对于文化自信而言,文化自觉更具有积极的意义,缺乏文化自觉的自信,通常会导致文化上的自发性盲从。在对待民族传统的问题上,与文化虚无主义是错误的,文化的保守主义、复古主义更是错误的,要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与进步,必须旗帜鲜明地批判与反对形形的文化恋旧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复古主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越是那些在人类历史上曾创造过文化辉煌的民族,越应自觉地克服文化的自恋与怀旧情结,越应对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复古主义保持警惕,因为文化一旦固化为一种文化传统,就会转变成一种保守性的力量,要克服这种保守性力量的束缚,通常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民族文化的创新除了需要有创新理念与创新精神,还需要有宽松的文化环境与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过程中,科学与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观的指导无疑是必需的,但良好的文化环境与自由宽容的氛围同样重要。要促进文化的创新,应坚定不移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与文化流派之间的对话、碰撞与竞争。尽管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甚至出现一些人打着文化创新的旗号,贩卖一些传统文化中的过时旧物,或舶来一些域外的含毒的洋货的状况,但我们应坚信,文化的发展有如大浪淘沙,泥沙尽处可见金,历史是可靠的清道夫,时间是有效的清毒剂,究竟是真创新还是假创新,是文化的鲜花还是文化的毒草,历史的时间延续最终会给出有效的判别与公正的裁决,真正优秀与先进的文化是不怕碰撞与竞争的,也是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创新也离不开文化开放。虽然开放本身不是创新,但它是文化创新的条件。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的原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化的原料越丰富,文化创新的潜力愈大,至少从可能性上说应是如此。民族文化的创新,首先无疑要从本民族当下的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要充分地挖掘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矿山,这是无需争辩的;但也不应忽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与成功的文化创新经验,用同志的一句名言来说,叫作既要“古为今用”,也要“洋为中用”。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通过改造加工,变成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原料,其他民族文化创新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时的有益借鉴。无论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事实,还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事实,无不证明,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完全封闭的情况下能够攀登上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高峰。在文化开放的问题上,应坚决地反对文化上短视的保守主义。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蕴含有一些值得其他民族借鉴与学习的优秀成分,即使被一些人视为洪水猛兽的西方自由主义文化也是如此。当然,我们在文化开放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挑战,这是不应被忽视与否认的,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在开放与借鉴中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与做法。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既不能拒之门外,也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拿来主义不是创新,外来文化一定要适合中国国情,否则就会出现南为桔、北为枳的现象,洋为中用需以改造、加工、创新为前提。总之,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走文化创新的道路,因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不仅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而且在性质上要姓“社”。社会主义文化既不可能奠基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也不可能奠基于西方自由主义,而只能奠基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与文化观的指导下,利用人类的一切优秀成果,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通过文化创新,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满足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唯一之路。舍此,要么是走复古倒退的老路与死路,要么是走改旗易帜的自由主义文化的歪路与邪路,二者皆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正路。

作者:林剑

新文化论文范文7

在中国进人21世纪的时候,提出“文化诗学”这个命题并不是哪个理论家的突发奇想。这是由于现实的文化存在状态既让我们感到欣慰,又让我们感到深深的不安。欣慰的是中国人在2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摆脱了贫困的日子,解决了吃喝住穿的间题,人民生活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大为增强;不安的是我们对现代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文化失范的困扰。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人们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拜金主义、拜物主义、个人主义、亨乐主义、消费主义以及这些“主义”的具体表现,如环境污染、贫富悬殊、贪污受贿、宿妓、吸毒、暴力抢劫、造假骗人等社会文化负面现象又沉渣泛起。那么,现实中那些社会文化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或者说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的三个子系统,缺一不可。文化中的这几个子系统要是发展不平衡,出现畸形状态,是现实社会文化失范的根源。

历史的经验是不能忘记的。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前所未有的欺凌,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了,出现了“洋务运动”,从物质的层面吸收西方的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而于西方的共和制度和民主思想,则完全不予理睬,结果“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吸收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的教训,企图从制度上吸收西方进步的东西,但是对于精神文化则关注得十分不够,或者说某种新的文化形态没有深人群众的心坎,结果变法运动只是少数人参与,没有得到全国多数人的拥护,结果还是失败了。辛亥革命成功,革除了帝制,但同样的问题是精神文化没有起色,国民的文化灵魂没有得到刷新,人民团结不起来,结果是陷入长期的军阀混战。五四文化革命运动可谓痛定思痛,发动了思想文化革新运动,从精神文化人手力图革新人的精神面貌,力图摆脱封建主义文化的精神枷锁,力图获得思想的白由和个性的解放,这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很难切割开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要平衡地前进,才能推进社会的持久的进步。畸形的文化,必然造成畸形的社会问题。这对社会发展来说,是绝对不利的。

中国和平崛起论不能变成经济决定论。经济的发展要有精神文化的引导。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观点没有过时。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万万不可的,但没有健康的精神文化发展也是万万不可的。关键的问题是人的需要是多层面的,除了物质的需要之外,人的道德伦理秩序,人的思想言论的自由,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也是属于人的需要。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这种需要就会凸显出来。没有钱是不行的,但仅有钱也是万万不行的。在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体制文化的改变、精神文化的关怀,就成为重要的方面。像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诚然是世界领先的,但在它们那里种种关系到人的生存与精神生活等层出不穷的社会文化问题,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解决。

更重要的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深度文化的引导。经济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如果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人的建设,不利于人性的完善,如果经济的发展让人感到机器的压迫、电子的干扰、环境的污染、文物的破坏、信仰的失落、欲望的膨胀……那么这种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应该看到,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并非总是统一的,相反往往是相悖的。在人类的历史上,工业文明所代表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常常出现二元对立现象,在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就尤其如此。这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悲剧性”,体现出经济发展维度与精神文化维度的“错位”。西方的伟大思想家都深刻地看到了现代化和技术进步过程在文化、精神、价值、信仰方面造成的巨大负面效应。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西方的作家和思想家就开始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文化进行批判。从狄尔泰到席勒再到马克思,都是从批判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逻辑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的。这些都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人可能会问在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科技的今天,新的工业文明是不是对人具有了一种亲和力呢?事实的发展告诉我们,新的高科技工业文明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社会文化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说:“进步的加速似乎与不自由的加剧联系在一起在整个工业文明世界,人对人的统治,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效率上,都日益加强。这种现象绝非是进步道路上偶然的、暂时的倒退。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原子弹这些东西都不是向“野蛮状态的倒退”,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统治成就的自然结果。况且,人对人的最有效的征服和摧残恰恰发生在文明之颠,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仿佛可以使人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时刻。”马尔库塞并没有夸大事实,他只是揭露事实而已。21世纪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经济文明似乎进人了一个新时代,正是在这个看起来是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人类也遭到了空前的战争灾难和其他种种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美国的9·11悲剧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经济的进步有它自身的铁一般的规律,它不会总是照顾人的情感世界完美地发展。恩格斯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比费尔巴哈要深刻得多,他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借鉴黑格尔的说法,认为自有阶级以来的社会,恶(包括贪欲、权欲等)是历史发展的杠杆(大意)。这是不错的。不但原始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是这样,如残酷地使用廉价的童工,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等,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的发展逻辑也是如此,电子等高科技的发展,表面上是解放人,实际上那高度精密的数码化的技术,把人的神经捆绑得更紧。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会酿成前苏联核电站泄漏的事件。大大小小的因现代技术造成的灾难事件不计其数。这样,人们在工作时候,就不能不把神经绷得更紧。至于把高科技运用于现代的战争武器装备的发展上面,给人类带来了原子弹、氢弹、核子弹等,且不必在战争中使用,就已经给人类带来心理上的严重阴影。人们感觉,人类的存亡似乎就握在几个大国政府首脑随身带的小箱子上面。但是我们并不会因此就放松经济的发展,不会因此就放松高科技的发展,因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舒适、快乐、富强和幸福。这样就出现了悖论: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幸福;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在这个悖论的面前,我们认为,重要的制衡力量就是深度精神文化。有了深度的健康的精神文化的制衡,那么现代经济和科技才有可能沿着属于人的方向发展。

深度精神文化不是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恰好是拼凑的无深度的消费文化。深度精神文化应该是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的优秀文化的交融的产物。这种深度精神文化的主要特性,是它的人文的品格。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保证人的心理健全,关怀人的情感世界,促进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发展,就是这种深度精神文化的基本特性。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深度精神文化不是抹煞民族传统文化,恰好相反,一定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介人。全球化不应该是对民族文化的消灭,应该是对各民族文化中最优秀文化的发展。因为一切具有世界性的东西,最初都是属于某一个民族的东西,是对这个民族的优秀东西的吸收和改造。没有民族的东西作基础,凭空创造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这是不太可能的。

在这样一个现实面前,作为人文工作者的作家和理论家能做什么呢?或者说他们能用他们的作品去鼓励还是去批判什么呢?难道是一味地加人到推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等的行列中去吗?当然不是。我们只能用我们的作品去制约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样我们认为“文化诗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个恰当的回应。“文化诗学”的基本诉求通过对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解析,提倡深度的精神文化,提倡人文关怀,提倡诗意的追求,批判社会文化中一切浅薄的俗气的不顾廉耻的丑恶的和反文化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提倡“文化诗学”的现实根由,也可以说是“文化诗学”的首要的旨趣。

但是,我们毕竟是文学艺术的理论批评工作者,我们不是政治家,不是社会学家,不是经济学家,文学批评不能整天高喊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离不开“诗情画意”,我们必须是在“诗情画意”的前提下来关怀现实。我曾反复讲过,文学批评的第一要务是确定对象美学上的优点,如果对象经不住美学的检验的话,就值不得进行历史文化的批评了。难道我们要面对那些极为拙劣的文学作品去“挖掘”其中的什么文化精神吗?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那么我们所讲的“诗情画意”的前提是指什么呢?这就是文本及其语言。语言永远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作家创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写语言,我们阅读文本,也是在阅读语言。我们要阅读语言把握文本所蕴含的审美情感流动的脉络,看看它在什么地方感动或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的心震颤起来,看看它在什么地方给我们启示,给我们以智慧的启示;然后我们用专业的眼光来分析它,除了读出艺术意味以外,还要读出文化意蕴。通过文本语言的分析,揭示作品的情感和文化,这就是我们的基本路径。在这路径的入口,就是文本的语言。语言渗透了情感与文化。不顾语言展现给我们的东西,回到以前那种悬空谈感受的庸俗社会学批评,不是我们所要的批评。文本中一个词、一个句子在运用中的变化,都隐含着艺术的追求和文化的意味。所以要回到文本,回到语言,回到文学所不可缺少的美学优点。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某些学者所热衷的“文化研究”,其对象已经从大众文化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东方主义批评等进一步蔓延到去解读城市规划,去解读广告制作、去解读模特表演、去解读街心花园、去解读时尚杂志、去解读互联网络、去解读居室装修,去解读美人图片等,解读的文本似乎越来越离开文学文本,越来越成为一种无诗意或反诗意的社会学批评,像这样发展下去文化研究岂不是要与文学和文学理论“脱钩”?文学艺术文本岂不要在文化批评的视野中消失?所以,我最大的担心是当前某些新锐教授所呼喊的文艺学的“文化转型”,将使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对象完全转移,从而失去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起码学科品格。正是基于这种担心我们才提出“文化诗学”的构想。“文化诗学”的基木根据是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它本身不但不会消失,而且其相对的独立性也不会消失。目前,出现一种说法,由于全球化和高科技媒介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依赖图像来娱乐自己,文学的声音越来越弱,最终文学和文学批评将消失。但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只要人类的情感还存在,那么作为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其中也包括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必然还会生存下去。在与高科技的竞争中,文学可能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改变,但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还会生存下去。实际上高科技的影视图像作品与文学创作是相互依存的。许多高科技图像作品都是文学作品的改编,没有文学作品的生产,就不会有那么多优秀的影视图像作品的出现。反过来,经过高科技图像作品改编的文学作品一经放映之后,作为书籍的文学作品就会更走红。这是屡试不爽的事情。北京每年举行的唐诗宋词诗歌朗诵会,吸引那么多听众,受到那么多人的热烈欢迎,也足以说明文学永远可以与图像的世界竞争而占有一席之地。文学作为文化之一种的独立存在,就证明它的理论也必然会继续存在下去。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在高科技时代没有悲观的理由。我希望那些专心搞文化研究的人,他们尽管可以去搞,怎么搞是他们的事情,但是不要因为某种需要就力图唱衰文学和诗学。实际上文学和诗学也不是那些人能够唱衰的。文学从变动着的现实生活吸取营养,继续自己的旅程。文学理论也会从文本语言出发,追求诗情画意,继续走自己的路。“文化诗学”仍然是“诗学”,所以回到文本,回到语言,回到审美,是“文化诗学”的重要旨趣。

但是文学理论和批评要发展,要随着现实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文学理论和批评完全可以从“文化研究”中吸取其采用文化视角的优点,在充分重视文学的语言、审美向度的同时,开放文化的向度。我对文学的基本理解是,文学有三个向度:语言的向度,审美的向度和文化的向度。因此文学不能不是这三个向度同时展开。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文学批评囿于语言的向度和审美的向度,被看成是内部的批评,对于文化的向度则往往视而不见,这样的批评显然局限于文学自身,而对文本的丰富文化蕴含置之不理,不能回应现实文化的变化。文学理论和批评自外于现实的这种情况应该改变。文学是诗情画意的,但我们又肯定文学是文化的。诗情画意的文学本身包含了神话、宗教、历史、科学、伦理、道德、政治、哲学等文化蕴含。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诗情画意与文化蕴含是融为一体的,不能分离的。“文化诗学”应该而且可以放开视野,从文学的诗情画意和文化蕴含的结合部来开拓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园地。当一个批评家能够从作家的作品的诗情画意中发掘出某种文化精神来,而这种文化精神又能弥补现实文化的缺失,或批判现实文化中丑恶的、堕落的、消极的和缺乏诗意的倾向,那么这种文学理论和批评不就实现了内部批评和外部批评的统一,不就凸显出时代精神了吗?

概而言之,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看,“文化诗学”拥抱现实,用文化精神回应现实,因而是不脱离现实的;从文学与艺术的关系看,“文化诗学”强调文学的诗情画意,强调艺术的品格,因而是关心艺术的;从文学理论的内部批评和外部批评的关系看,“文化诗学”力主把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贯通起来,既重视文本作品的语言,也重视文本的文化精神蕴含,这是一种全面的理论。“文化诗学”的构思把文学理解为文学是语言、审美和文化三个维度的结合。“文化诗学”就是要全面关注这三个维度,从文本的语言切入,揭示文本的诗情画意,挖掘出某种积极的文化精神,用以回应现实文化的挑战或弥补现实文化精神的缺失或纠正现实文化的失范。

新文化论文范文8

这三座大山使今无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举步维艰。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不在于扩容,而在于调养生息,进行结构调整。具体说,就是要推倒压在中国股市上的三座大山。

本文是从资本市场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建立股市新文化、树立正确投资观问题上,作一探讨。

二、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三、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四、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新文化运动。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新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新形势 群众 文化

党的十以来,群众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在新的形势下,令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使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群众文化工作要寻找发展和生存空间,还要开展公益化为目标工作,必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怎样的开展和加强。

一、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群众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全社会道德的核心力量是兴国之魂,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在整个和谐文化体系中是文化建设中的一元主导地位,既是一种文化自觉又是一种价值自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彰显“中国特色”是中西古今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冲突与消解、传承和超越历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历史发展内容博大精深、厚重凝练,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时代精神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基本道德颂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往开来。这些内容熔铸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和传承已久的人格力量,其社会故事和生动的画面时刻在鼓舞教育着人民,在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让人民群众追求的理想变为现实,其内容不仅仅大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时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群众文化的繁荣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才能达到为和谐社会服务。在文化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物质与文化同步,达到实现“中国梦”的真正目的。

文化是衡量幸福的指数和重要尺度,文化创造与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群众文化的发展对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w系是统领。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只有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良的社会习气才能摒弃,其文化的先进性才能彰显。

二、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各种文化相互融合

过去,我们的文化过于单调,现在我们可以让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不一样的文化。新形势,流行有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餐饮文化,老年文化等,还有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活动。我们还要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舞蹈艺术,可以发展为街舞,芭蕾舞,交谊舞等舞种。我们还应该传承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开展相关纪念活动,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的瑰宝,保护它们的完整,我们责无旁贷。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这些文化应该有机结合,互相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新形势下的新文化。

群众文化从其特征上来讲,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且是以满足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理想信念的源泉,是被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接受和践行的文化,起着巨大精神支柱的作用。大力发展和传承我国优秀的群众文化艺术,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群众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因素。

当今社会步入的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世纪,计算机网络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网络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顺利进行。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快,内容全等特点,利用其来快速有效传播群众文化,令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更加顺利进行。开展文化工作,互联网是一个好帮手,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的视频照片信息传上网络,利用网络,可以让全国各地的人民了解各地方如何进行文化活动,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活动。还可以跟全国各地的人民进行交流心得体会,对新形势下的文化活动进行讨论,交流。

三、针对不同群体,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内涵

群众文化的受众群体,虽然可以定义为普遍群众,但是实际上又可以细分为很多不同类型,要想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的工作,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内涵。主要有,发挥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给人以情绪上的激动、感觉上的快适以及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以达到心境平和,人际和睦;发挥群众文化的精神调剂功能,调控参与者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方面所产生的效能;发挥群众文化的宣泄情感功能,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表现方式和途径,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发挥群众文化的娱乐功能,即通过人们参与群众娱乐活动,在娱乐中得到积极的休息并调剂精神。

新文化论文范文10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师生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高校必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真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与行为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形成富于创新意识的思想观念。 

文化提高人的知识素养,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属,延续着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保证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有力支撑。高校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①“高校校园文化沉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所大学其实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一个学生进入大学能学到什么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受到文化的熏陶,被浸泡成一种人才。”②因此,分析和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已成为我们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充分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性 

高校校园文化能对师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并能对其思想行为产生激励、诱导和规范的作用。 

1.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和熏陶大学师生。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教风、学风及师生道德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着大学生的心灵和情操,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先进的、科学的和生态的校园文化陶冶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落后的、愚昧的和腐朽的校园文化将会培育出低劣品德。重视校园文化这一陶冶、熏陶功能,用高雅的、科学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和熏陶学生,对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校园文化可以教育和引导大学师生。校园文化是校园主体人格的展现,表现为校园内师生员工对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高校校园文化体现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既服务于社会又引领大学前进,即代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容,对校园师生员工起着明显的教育导向作用,这是由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我国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取胜。 

3.高校校园文化可以规范大学师生的言行。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离不开必要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总是与相应的组织制度及价值观念紧密相连,形成明显的高校制度文化。规章制度对于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校园文化对人的规范约束与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它虽然也靠成文制度的硬性约束,但主要是靠不成文的风气、道德等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减弱了硬约束对成员心理的冲撞,能够产生更强大、更深刻、更持久的规范与约束效果,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育人效果。 

4.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如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的集群需要和归属需要,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师生主动参与其中,有助于构筑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处于一种安定、愉快的人际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效率的信息接收状态,而这种良好的信息接收状态是校园主体接受和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前提。 

5.高校校园文化能将和谐文化辐射到社会。校园文化不只在高校内部起作用,而且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社会上。先进的校园文化通过毕业生进入社会或教师流动到其他行业而辐射到社会的各行各业。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校园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作为群体的榜样,对群体的成员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从而达到传播先进、辐射群体的效果。高校培养出来的大批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他们的工作实践对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重视不够,所处的宏观位置不适。目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都由学生管理部门完成,着重强调其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有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 

2.高校教育者过于现实,使得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产生游离。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所放松或流于表面。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很多大学生都觉得思想政治课容易过关,不需要听,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背。教师强调理解,学生似乎也都无师自通,什么道理都明白,考试也是各有各的办法。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和部分教师心中,似乎变成了“无意义”和“多余”的内容。这会对学生、国家的未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高校忽视教育的自身特点,盲目或过多地与社会“接轨”。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育人的过程中,高校如果一味地按照社会的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长远来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当前,很多高校忽视了教育的自身特点,把学校看做一个小的社会环境,迎合上司、阳奉阴违等现象也经常出现在校园中。这种“文化”较多地存在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思想层面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但危害巨大。 

4.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虽多,但缺乏新颖性。校园刊物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刊物的内容偏向、发行数量、质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文化的发展情况。然而,校园刊物数量少、质量不高,学生对刊物的兴趣不高,而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活动却非常受欢迎。大部分学生抱着锻炼交际能力、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参与,其学术性、社会性、娱乐性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缺乏自身特色、缺乏社会影响力是社团活动的问题所在。 

5.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在大学生中实施困难。高校在制度上的建设都能够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新生开学教育、校规、学生手册等一系列制度对于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对于新生,这些制度有利于他们尽快熟悉并融入大学生活,使其产生归属感。但事实上,校规对学生的规范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如果不从根本上加强和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将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文化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如下方法和途径: 

1.着力提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环境是具有巨大作用的不可取代的“隐性教材”,凭借这本教材,大学生的和谐意识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地理区位、发展实际和办学特色,着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中,要体现自身特征,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风格,使校园物质文化散发出浓浓的生态文化气息,体现当代大学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强烈的文化渗透力。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滋生蓬勃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在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2.搭建丰富的高校宿舍文化平台。宿舍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生活、休息、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思想交流、信息沟通和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场所。宿舍文化是在宿舍环境中,由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在这里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的集体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高校宿舍文化。积极的高校宿舍文化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对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3.努力开拓校园广场文化阵地。高校校园广场文化就是在室外、露天场所举办的最广泛、最普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高校作为知识的聚集地,是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价值体系的发祥地。高校广场文化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文明、高尚、和谐的追求,这无疑是对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现象的抵制和否定。高校广场文化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以其昂扬向上、健康有益的格调,体现了高校广场文化的品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广大师生从繁忙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广场大舞台,亲自参加文化实践,陶冶情操,愉悦心情,锻炼身体,扩大交往,能够充分展示新时期高校师生的精神风貌。雅俗共赏的广场文化,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赏者,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都被大大缩短,表演与欣赏融为一体,高校师生往往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获得平常所得不到的情感交流和价值认同。 

4.全方位弘扬大学生社团文化。“高校社团文化,是指大学生社团在长期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大学生社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团活动、社团形象、价值观、社团精神、社团品牌和文化产品等主要方面。”③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作为产生在高校这一特定区域内的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代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及高校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文化作为大学生需要与实践的产物,随着大学生需要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晴雨表的校园社团,也开始转变活动方式,承载了高校校园文化。社团文化进社区,能组织和带动社团成员走出象牙塔,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中融入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青年所接受。 

5.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节日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29条规定: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缓解学生紧张压抑的精神,使其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寄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注释: 

①许嘉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j].求是,2004(18):29. 

新文化论文范文11

这三座大山使今无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举步维艰。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的根本任务不在于扩容,而在于调养生息,进行结构调整。具体说,就是要推倒压在中国股市上的三座大山。

本文是从资本市场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建立股市新文化、树立正确投资观问题上,作一探讨。

二、股市基础理论探讨,刻不容缓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三、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新文化论文范文12

文化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的基本素质。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人民群众享受艺术,参与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是群众艺术馆工作的根本任务。

几年来,朝鲜民族艺术馆积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民族政策,明确民族艺术馆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定位,坚持正确的办馆方向,为丰富全市朝鲜族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牡丹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了全市朝鲜族老年人文艺汇演,全市朝鲜族中小学文艺调演,全市幼儿文艺大赛等系列活动;在争创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方面,连续举办七届全市青少年“三独”比赛,举办两届全国朝鲜族民俗打击乐邀请赛等;在对外民间文化交流方面,和韩国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广泛进行文化艺术交流,联合举办了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并引进了110多套民俗打击乐器;在参加各种赛事方面,两次组团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参加漠河举办的全国北方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取得好成绩,提高了牡丹江对外知名度。另外,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争取各方面资金投入,改善了朝鲜民族艺术馆文化活动阵地设施,增设了民族乐器、服装等文化设备,修建了朝鲜民族文化广场等,为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打下基础。目前,朝鲜民族艺术馆的社会地位和公益文化活动中作用明显提高。

一、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文化科学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群众艺术馆发展理念。群众艺术馆要担负起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历史新任务,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首先,要把单一的“群众文化”思想转变为全面的公共文化新观念。在政府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的新形势下,我们群众艺术馆应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新领域。由封闭型、单一型办馆思路向开放型、复合型转变,由过去的群众文化思想转变为公共文化的大文化观念,建设与文化科学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服务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型的艺术馆。其次,“大众娱乐”为主向“公共教育”为主转变。在艺术馆工作层面上要从过去满足群众“唱歌跳舞”的普通要求,向社会文化、公众教育等多元空间方向发展。在城市社区运用各种文化艺术手段开展宣传民族政策、普及先进文化、传授科技知识等活动,在农村开展农业科技、社会公德、民间艺术等普及活动。如:举办各类法制讲座、文化论坛、科技讲座等社会教育学习班,也要开展婚姻家庭、健康知识、技能培训、老年娱乐等大众教育活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群众的新型文化需求。再次,单靠政府投入办公益文化思想转变为发动社会力量办公益文化的思想。公益性文化服务引入市场运行机制,靠社会力量办文化是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型公益文化投入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但面临目前政府对公共文化领域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群众艺术馆,采取群众文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发动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活动,达到政府和公众都能够满意的社会效果。市场化运作,既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又激活艺术馆活力,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效果,不断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水平了。

二、以人为本,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

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朝鲜民族艺术馆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要围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方面下工夫,突出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根据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要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社区上来。朝鲜民族艺术馆的文化资源切实向普通群众,特别是向低收入和弱势群体倾斜。如,举办农民艺术节、农民工慰问演出、残疾人文化舞台、公益大讲堂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最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新形势新需求。二是实现经费投入方式转变。继续争取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经费投入,同时注意发挥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多争取企业、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活动投入,建立健全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经费渠道,向社会多提供更多的免费或优惠的公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三是实现工作机制的转变。根据朝鲜民族艺术馆专业干部的实际现状和工作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在全年群文各项活动中,特别是在基层文化辅导工作、艺术培训活动等工作中,把服务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作为专业干部主要绩效考评依据和年终评奖挂钩,进一步推进艺术馆群众文化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