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3-06-05 09:57:36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1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薛爱香

(山东省平度市兰底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平度市 266734)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任何一种高效课堂都离不开师生之间默契的互动,以及教师有效的启发和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在这样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效率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在设定好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与学生一同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思考,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就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增长学识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定会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目的。在新课标的熏陶指导下,课堂教学的目标及目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提高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通常我们习惯把教学目标定位成“传授学生必要的知识量”,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也很有必要,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却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为了人肉版的打字机和复印机。这样的教育现实何其哀呼?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学现状,: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又培养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这样的教学目标才不失为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因为课堂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塑造,学生能力的发展也不仅仅是体现在学生可以做对几道题,考试的时候是拿九十分还是一百分,而是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自信,是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还处于好玩好动的阶段,定力不足,主观能动性不强,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快速持续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良好的课堂情境中,学生可以自由驰骋在想象的世界,教师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学习数学的轴对称知识时,教师可以以自己为空间,实施一节动手活动课堂,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然后对其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指导学生发现其图形的特点,使其能够自己找到轴对称图形的规律,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点,这就充分体现了良好情境的推动性学习作用。而且通过课堂情境创设,教师可以跟学生更好地交流和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不惧怕教师,更好地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和想法,大胆想象,积极学习。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都需要教师以自身的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注重客观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生处于一个智力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成长经历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俗话说“良好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虽说教师的有时有意或无意的批评的确是出于叫道之心,但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是要特别注意评价语言。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教师应尽量采用客观积极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心理支持,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增长自信都有着巨大的帮助。比如,若在课堂随堂提问中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公开的鼓励,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自豪感,帮助建立和增长信心。再如,在课后练习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客观地指出其中的不足,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迅速地提高自己。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尽量做到:积极鼓励学生学生思考,对于学生“漫无边际”的想法要给予支持和肯定,教师不能忽视和嘲笑学生的错误回答或者滑稽反应,要正面积极地鼓励学生,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见解。

四、灵活设置复习课内容,避免枯燥乏味

如果说上新课好比去体验未知的风景,那么复习课就只能相当于在老地方“流连忘返”一把了,复习课不如上新课那样让人充满好奇,但它却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小学生来讲,如果知识单纯地复习已经讲过的内容,难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失去上课的兴趣和乐趣。如果在上数学复习课时采用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合理分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注重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在《时、分、秒》的复习当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朋友在森林李迷路的场景,其他小朋友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报出时钟上显示的正确时间,迷路的小朋友才可以走出森林。通过这样的场景设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变复习课枯燥无味的惯性,使复习课也能产生强大吸引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结语

小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思维的起始阶段,若教师能够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真正参与的基础上切实提高自主性和学习能力,那么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勇.浅谈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02).

[2]贯彻“MM教育方式”创设“互动”数学课堂———北京市新源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00(05).

[3]沈运本,卓伟山,吴立军.加强应用意识培养创新能力[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0(01).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2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向这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初中英语新课改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更有成效,下面我谈一谈我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提高课堂有效性,要求教师课前做到“四备”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上。新课改形势下,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真正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健康成长。教师课前备课要做好“四备”:一要备教材。教师要深入钻研和领会教科书是如何体现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明确教学重点有哪些、教学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等,还需要根据本班的具体的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或补充,使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二要备学生。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我们的学生,做好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三要备问题。要对课堂上的提问进行预设。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四要备手段。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只有备好课,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初中的老师一般深有体会,初一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比较活跃,到了高年级,同学们“腼腆”了许多,上课也就几个同学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这就需要老师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如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精心设计导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泼有趣的小活动导人课题,比如讲笑话、讲奇闻趣事、唱英文歌,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等。采用这些方法导入课题,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②把游戏引入课堂。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学生对课堂发生兴趣,注意力集中,也就能更好地感知、记忆和思维。比如,在学习颜色时。可以做“投骰子”游戏,教师把六种颜色的卡纸分别粘在正方体的六个面上,教师每扔一次,让学生猜底下的是什么颜色,最多猜三次。猜的最快的学生为优胜者。③课堂上适当的对话表演,这也是英语课堂上所必备的。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pants?时,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扮演售货员,一个扮演顾客,用他们事先准备好的衣物表演购物的对话。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练习了语言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这就意味着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向学生,从本质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转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只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提高多媒体运用的有效性

在教学当中。用上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大教学的密度,加大上课的容量,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敦师对现代化科技的接受能力,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魅力,继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我也中看到了一些老师因使用多媒体敦学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常说:科学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会起大作用,用得不当会伤到自己。因此,可以这么说,英语老师要慎重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何制作才能符合学生的当前知识结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教师只有了充分的了解,在教学中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也就有了针对性(不管是自己制作的,还是改用他人的),教学效果也就会好。反之,效果也就会差。

总之,英语教师要时刻记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英语交际的能力,从而把英语课堂作为有效教学的前沿阵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多想办法,多做各种有效教学尝试。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将成为快乐的、有效的课堂。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3

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是关键

我们都知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我们备课的定位是什么?是备学生而非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前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去分散重难点,进而如何突破重难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教师应如何应对等等。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1.问题探究是关键

一堂课的关键之一就是教师提问的水平,这其中包括教师提出问题的指向性是否明确,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也即问题的有效性。有效的问题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抓住掌握本节课知识点的关键。

2.巩固练习是着力点

在学生经过对知识点的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要以辩证的态度来审视教材,要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同时还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充分挖掘知识背后所蕴涵的学科教育价值及教育意义,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

例如:我在整体把握了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内容后,发现第二单元“四边形”的练习题中关于求周长的问题,多次出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情况,但这一知识点要在第六单元才能学到,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对“四边形”这一单元的整体掌握。在教学中,我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将第六单元提到第二单元前面来讲,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后,再来学习“四边形”这一单元。这样无论是列式还是解题学生都易如反掌了,避免了学生只会列式不会计算等尴尬问题的出现,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巩固,实乃一举两得。

在教学中,我还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适时、适当的整合。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中,第一小节的内容是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二小节的内容是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我在充分研读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对两小节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放在同一课时内进行。课上,我让学生经过层层举例、论证,切实将加法交换律的意义弄清楚之后,让学生进行类比猜想:除了在加法运算中存在交换律之外,在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中,是不是也存在交换律?在经历了加法交换律的研究之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举例验证后发现,交换律在乘法运算中同样适用。这样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有条理、成系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扎实、稳固、记忆深刻,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要重视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思考、精巧设计。

1.注意教学技巧的运用

例如:三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测量”,我在教学时充分引入了学生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深切体会各种长度单位。如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一拃的长大约1分米,张开双臂的长大约1米,这样学生在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时因为有了自己身体上的标准就不容易出错了。另外,在学习到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时,我又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手掌。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而相邻两个手指间的缝隙则是它们的进率,这样,到了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时,正好是虎口这个位置,恰恰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比其他的都要大。这样学习,变抽象为形象,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重叠问题”一课中,呼啦圈这一道具的使用就是一种教学技巧,它能有效地突破难点,并将集合思想这一抽象、枯燥的数学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学生头脑之中,而且因为有了这个道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可谓一举多得。

2.注意教学节奏的把握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难、有易,各知识点分重点与非重点,每个教学环节所需时间也各不相同,如何让整个教学过程做到难易交替、快慢相隔,既让优等生吃得好,又让学困生吃得饱,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教学节奏,正确把握教学进程。

3.注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一种思考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基,更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掌握形式。它的培养比一些纯知识性的内容的教学更重要,更有价值,这种思维需要在知识的传承中根植。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例如:“重叠问题”这一课中,集合思想是这节课要体现的主要数学思想,我的练习题设计就体现出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例如“生活中的重叠问题—思维训练”这个层次,“15人同时做两道数学题,其中做对第一题的有12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4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多少人?”这主要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而“生活中的重叠问题—拓展训练”中,“育苗幼儿园大班,有9个小朋友喜欢看小神龙俱乐部,有6个小朋友喜欢看小小智慧树。大班最多有多少个小朋友?最少有多少个小朋友?”则主要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

四、要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课后反思主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着手。教师的教主要包括:一是总结本课的“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灵活,教学水平大有提高;二是总结不足,探索应对策略。不是每节课都尽如人意,教师要勇于面对自己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及时查找原因,找准不足,并进行分析,找对应对策略。反思学生的学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4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活用教材 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早已成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追求。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学习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具体表现而言,在认知上,把课堂教学中获得的一切新信息加以内化,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在情感上,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从而对此产生热爱之情。任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关心学生当下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最终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

一、增强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不管是哪一门课程,都要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好的师资队伍是关键。一位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的教师,是不可能把音乐的真谛有效传达给学生的,这种枯燥、守旧的音乐课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对音乐鉴赏课产生厌恶情绪。因此,音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切实增强音乐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力。作为一名称职的音乐教师,较强的范唱能力是必要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死板、枯燥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此外,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方位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科学知识。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将音乐、诗歌、舞蹈、美术等多门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鉴赏课。对作品的准确理解必须建立在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教师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还必须具备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音乐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驾驭高中音乐课。

二、整合教材内容,活用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主要对象。上课并非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和简单意义的“教教材”,相反,要上好课,就必须立足教材、研读教材,本着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灵活掌握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增删、置换、重构、组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普遍喜欢通俗歌曲,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加入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如刘欢的《好汉歌》、周华健的《朋友》等。培养音乐兴趣,兴趣是创造的源泉,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艺术视野将大大拓宽。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应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欢,让他们主动探索如艺术歌曲、民歌与流行歌曲的不同之处等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标有一个重要理念――“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该理念要求知识的引入和情感体验等问题的提出、解决都要在一定情境中展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境教学。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善于将教材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整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欣赏音乐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启发学生从雄壮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声中,联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通过听、唱让学生感受歌曲激昂、振奋具有感召力的进行曲的特点,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与感染。再通过国歌创作背景的介绍,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号召人民站起来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让学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对歌曲形象有较为完整的展现,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最优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音乐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如欣赏歌剧《卡门》开场前的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时,根据教材要求有三个主要教学内容:一是欣赏作品《卡门》序曲;二是讲解音乐知识回旋曲和序曲;三是进行有关知识测试。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回旋曲”和“序曲”;二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教师在教授时可通过影像、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能看到各乐段同步出现的解说文字。在课件制作中采用各种颜色、各种字体、各种图片、各种动态效果,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要实现教学有效性,真正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控制、主导作用,调控教学节奏。只有教师有效思考、有效设计、有效组织,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妍霞,姚本先.课堂情境定义与课堂师生互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05).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5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

前一段时间,左权、榆社、和顺、昔阳四所示范初中举行了校际教研交流活动,学校聘请了市教研室几位专家,全程进行了听课评课。专家们主要是从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如何评价学生等几个方面,将每位教师的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分析,为我校教师实施课改遇到的困惑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帮助。本人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受益匪浅,下面我主要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课堂教学总该围绕一定的目的,有的放矢,才能有一定的收效,若没有目的,课堂教学的安排一定会杂乱无章,因此,目的的正确性和明确性应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角度讲,首先就必须考虑到有效的课前备课,即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合理加工教学内容。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强调: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合理加工教学内容。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这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说白了就是我们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了解学生的基础,要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有效性。

其次,在教学中实行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课堂朗读课文之后,我总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点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再由我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再如,在作文教学中,可进行习作互评、互改可以让写得好的同学进行当面朗读,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第三,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创设与渲染情境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激发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创新教学方法,争取让我校的课改之路越走越宽。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6

【摘要】理论力学是理工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集理论与应用于一体,既具有理论上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又具有工程上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学时限制问题,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好该课程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动机为目的,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理论力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教学改革

《理论力学》是理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更是学生在高等数学等理论课程后接触实际工程的第一课。这门课程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是很多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如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理论、汽车动力学等。

《理论力学》中的“理论”二字,已经让大部分学生、甚至教师,认为本课程是纯理论的,联想到“公式”、“抽象”、“深奥”这些字眼,望而生畏。因此,一开始就丧失了兴趣和信心,甚至具有抵触情绪。诚然,本课程具有理论严密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每章内容环环相扣,各定理推导严格并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定理众多,内容庞杂,不易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往往遇到听得懂但不会做题的窘境。此外,由于课时所限,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绝大部分时间均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完成听课、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三个环节的任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上述诸多因素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十分吃力,甚至放弃学习,最终考试及格都难以保证。以笔者所在专业往年的考核情况看,该课程每年的补考、重修率都居高不下,更有个别学生由于该课一直无法通过,无法顺利毕业。

究其原因,必须要逐条解决上述问题,这样才能首先解决基本的考试通过问题,进而再谈如何提高课程知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素质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对当前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途径。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考试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上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想教好这门课、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建立起来,才会有学习的热情,才愿意把精力付于课程学习上。那么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该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下面几点出发。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建立学生对《理论力学》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次课堂上,通过生活和工程中丰富有趣的力学问题举例、简单魔术表演、简单玩具演示等,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该课程“一见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在平时的课堂中,结合专业背景,多联系相关的工程实例,将理论力学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例如在对车辆专业的学生讲授时,应多举与汽车相关的工程实例,而在对机械专业的学生讲授时,应多举与机械部件相关的实例,而在对土木专业的学生讲授时,应多举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实例。

(3)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学习的难易度进行客观分析,消除学生对该课程的恐惧感和排斥感。如在讲解静力学部分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该部分内容有的已经在高中物理中学过,如力、受力分析、受力平衡、静摩擦力等,本课程中适时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力偶、铰链约束、桁架内力计算等;在讲解运动学部分时,教师就应告诉学生这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以往高中物理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在考试时也是重点考察的内容,也是考试中失分最多的部分。

二、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调整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将与学生专业联系很少或联系不大的章节、以及与《大学物理》力学部分重复的内容作简要讲解,将教学内容中重复度较大的章节作演绎归纳。如“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部分,在学生能力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直接讲空间力系,从而将平面力系按空间力系的特例处理,从“一般”讲到“特殊”,这样可以在不减少知识点的情况下减少部分内容所占的学时数。

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1)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在讲述章节的基本知识点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手段,将不易理解和想象的内容制成图片或动画演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如在讲解点的合成运动时,学生不易理解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也不能准确判断各种运动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如将这三种运动以动画的形式演示,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讲解重要公式、例题、习题时,应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手段,一步步详细推导,如在讲解点的合成运动的例题时,就应在黑板上从速度矢量图、加速度矢量图的绘制开始,到速度合成定理、加速度合成定理公式的形式,到投影方程的列出,一步一步详细讲解。

(2)对教案的准备

在课前应提炼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课堂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讲解。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作出记录,在下一次课开始前即时解决。

(3)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除了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外,应增加多样化的形式。如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本次所讲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小型讨论,以求解决问题和加深学生理解;本次课堂教学结束前,以思考题的形式提出与下次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以提高教学效果;每学期组织两至三次大型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提前准备与理论力学相关的问题,如工程或生活中的力学问题、根据力学原理进行的结构设计、某一难题的求解、某一问题的不同求解方法、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等,以PPT或实物的形式在课堂中进行讲解、演示和讨论,课后各组以课程小论文的形式汇成报告进行相互评比。

四、建立辅导答疑制度

由于理论力学解题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课后建立答疑制度也是非常必要,可以对学生在课后作业及课后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速度和理解深度。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于平时成绩的评定进行改革,建立细致的考核制度,将预习效果、分组讨论、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小测验等均计入平时成绩。

六、总结

通过上述课堂教学改革,近期,该课程的不及格率已降低到5%以下,优秀率提高到30%以上。

要想上好理论力学这门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要让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并培养起自信心,觉得这是一门实用的课程,从而自身愿意、乐于学习这门课。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紧密相结合,懂得取舍;同时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求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这门课程中来。

当然,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只是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方面,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补充、健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刘又文,彭献.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7

【摘 要】教学最重要的场所就是课堂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老师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指导学习方法,关心学生,走进学生,提问要有技巧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http://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最重要的场所是课堂,欲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提高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课题,也是最值得各位老师研究的课题。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即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老师也不是很担心,因为,老师可以大量的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进行补讲,布置的练习量也没有什么限度,可以随意增加学生的练习量。但,新课程教学是不能这样做的,要落实减负增效的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欲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在此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即使老师向学生灌输的知识再多,如果学生不想听,不想学习,不想参与各种教学活动,那么,教学的效率是无从谈起的。那么,在物理新课程的教学中,怎么才能让学生愿意听讲,愿意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愿意勤勤恳恳的学习物理学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不要老师采取强行要求的情况下,自觉自愿的学习物理,探索物理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用实验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是极为便捷、有效的。比如,在学习大气压知识的时候,可以先请一位学生上来做个小实验:老师给学生两个吸盘,一个吸盘请学生粘在窗户玻璃上,另一个请他粘在粗糙的黑板上,然后看看粘的效果。学生们会看到两个吸盘粘的牢靠性不一样的,粘在黑板上的,几乎没有粘住,更不要说挂个小物件了,而粘在玻璃上的,却很牢靠并能挂小物件。有的学生不服气,想用点力气重新粘黑板上的吸盘,但结果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一个很小的实验,而且吸盘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但如何让它粘牢在物体的表面,学生们都没有对它认真的思考过,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产生了探索物理问题奥秘的积极性,从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指导学习方法

学生想学习,有学习的积极性,并不代表就能学好物理学,物理是一门抽象概念很多的课程,而且运用到的数学知识也十分的多,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那就直接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好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每一节课要有总结,也可以请学生总结,总结这一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每个章节学习完成后,也要及时的归纳总结,并与以前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结,这样才能使学生将学习到的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比如,学习了大气压知识的时候,除了掌握大气压知识外,还应该掌握探索大气压的方法,同时,也要将本节的内容与前几节所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如,计算大气压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学习了欧姆定律知识以后,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导体的电阻不能说成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努力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做到融会贯通。

关心学生,走进学生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老师不是站在讲台上去演出独角戏,应该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帮助者,学生是教学任务的最终完成者,如果学生不配合老师,老师即使讲解的技能再高,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欲使教学行之有效,老师首先要考虑学生这个关键因素。为了取得学生的配合,为了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老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平时要走进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之后,学生就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从而使老师的教学预设变成现实,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学生具有好动的心理特征,他们并不满足观看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因此,老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经常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做。比如,学习了重力方向后,利用中垂线挂图画,看看谁能在不要其他人配合的情况下挂的工整。这些实践活动,老师叫到哪个同学,特别是男同学,都是很愿意做的,而且能加深该学生与老师的情感。

提问要有技巧

课堂上的提问是师生沟通的纽带,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要有针对性,语言要简练、精准,并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听了问题后,知道是问的啥问题,从哪个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含含糊糊。比如,在学习电路连接方式知识时,老师指着学生课桌上事先分发好的器材(电池、电键、导线、几个小电珠等等),问,你有没有办法让两个灯泡亮起来?你能探索出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学生知道了老师的问题后,就会朝着这个问题去探索了。课堂上的提问确实有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功能,但,并不是说课堂上的提问次数越多就越好,如果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那么提问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假如问一些“弱智的问题”,诸如,是不是?行不行?根本起不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作用。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最值得老师探索的课题,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优化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灵活的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比如,实验、多媒体、学案等等,只要老师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就会逐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而且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http://

参考文献

[1]马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天津教育出版社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8

关键词:科学教学;有效性;情绪;兴奋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生成。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情绪,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就能起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良好的情绪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实际上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的内容上来。这个环节的关键就是“调情绪”,找学生的兴奋点,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因此,课前一定要注意抓住一个兴奋点。

案例:八年级(上)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笔者拿了2个2L的饮料瓶,一个瓶内装入一千克大米,另一个瓶内装满水。设问:生产出这么一千克大米,你知道需要多少水吗?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最后笔者揭开谜底:一吨水!相当于500瓶2L雪碧瓶所装的水。学生听后非常惊讶。“同学们算算中午浪费一两饭,相当于浪费了多少瓶这样的水?”“相当于浪费了25瓶这样的水啊!”“真是粒粒皆辛苦啊!”“以后可不能再把饭倒掉了,不能再浪费了。”用数据介绍大米的生产和水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既对学生进行了节约粮食的教育,又引入了新课的教学。

二、兴奋展教学

有效的教学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需要”和“差异”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们对这些知识有热情”,善于培养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

(一)抽象内容生动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刺激即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如果我们把枯燥无味的科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把科学问题生活化,那么他们就会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萌发探究科学问题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所以针对学生的学情,可创造性地选择比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作为素材,来内化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并激发课堂教学中的兴奋点。

案例:九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谁敢与我比老大?投影在大屏幕上的是各种动物、植物,在近距离醒目的地方有一个大的白色塑料盒巧妙组成的乌龟形状。一看到它,学生就高兴地叫了起来。那个热闹劲令所有的同学都兴奋起来,从而积极热情地参与课堂教学。待平静下来后,笔者再讲“塑料盒乌龟”多么难分解,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破坏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效地引领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课堂气氛和谐化

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不仅会使教师精神焕发,而且还会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做平静的池水,那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活动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做到及时察言观色,甚至在备课中也要预设到这一点,想好对策。例如:当发现学生已经疲倦、不耐烦或是提不起兴趣时,教师要随时调节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

案例:记得十二月份的一个下午,天气很冷,笔者在上九年级(下)第三章第一节“健康”,通过一番讨论后,学生弄清楚了健康的含义,而后情绪似乎有些平淡,注意力开始分散。注意到这种情况后,笔者环视了一下全班,说:“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全班评选活动……”学生一下子提起了精神。“从我们班级中选出五名最佳健康少年。”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纷纷推荐本组的最佳“健康少年”,争论很激烈,理由也很充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三、兴奋拓课堂

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如同聚光灯一样,收拢学生的思绪,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将所学功课了然于心,变瞬间记忆为长时记忆。

案例: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九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笔者就设计了一些问题:(1)某地一小型私营化工厂老板见利忘义,不顾周围群众的反对,将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小河,双方矛盾激化。如果你是当地群众中的一员,你如何解决?(2)周边地区主要工厂分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这些工厂对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的热情就高涨起来,看书、讨论,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第二个问题,许多同学提到了当时没有学到的风向、地形等影响因素,可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得以拓展。

实践证明,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促进学习者深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科学;能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能促进学习的迁移,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从而更好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相信在新课程的实施下,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将会贯穿其中。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9

一、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做到三维目标协调发展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价值追求。可是在实践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往往容易被忽略。

如今历史课程改革存在“浮躁”现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花哨的教学方法,如学生还没有真正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就开展探讨(辩论)活动、参与式小组活动、课堂历史短剧(历史人物扮演)活动。老师尽自己所能使课堂热闹起来,可是热闹的背后却是许多学生并没有掌握应掌握的历史知识。

在一次历史教研活动中,有位老师讲的是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在课堂上该教师只是让学生草草地看看书,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却没有做任何讲解。然后,在学生还不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特点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去讨论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学生讨论得很热闹,发言很踊跃,可是由于没有明确基础理念,热闹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面,整个课堂设计看似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事实上学生却收获甚微。

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成为新课改的牺牲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牢固把握基础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

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就应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做到三者兼顾,既要注重能力目标,又不能忽视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同时还要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日常教学中,固守传统,穿新鞋走老路,漠视课改要求现象普遍存在:有的老师照本宣科没有激情;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忽视学生的参与;有的教师自问自答,不能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有的教师教学手段老套,不注重媒体的组合和运用;有的教师则不注重自由讨论的设计,没有开放多元的评价机制……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学习的激情,学生的思维创新和个性发展自然会成为空中楼阁。

在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即一切维新,课堂虚假繁荣,排斥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学习,实效性不强。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多弊端,但是也有需要我们继承的优点,如传统教学力求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完整的板书使需要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突出重难点;传统教学中常用的讲授法,某种程度上是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要做到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资源,实施开放教学,鼓励思维创新,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吸取传统教学中的长处,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逐步做到会学。

三、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精心备课。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就要精心备课,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具体应做到:吃透历史课程标准,把握三维目标,深入钻研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难点、关键点,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进行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和练习,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精选练习。

2.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要经常反思,课堂上是否真关注了学生,知识是给予的还是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的,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笔者曾参加学校举办的示范课大赛,选择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作为参赛课题。这节课前后我试讲了很多遍,每试讲一遍都做反思调整,并深刻感悟到有效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根据学生需要不断修正教学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教师要提升自身修养、人格魅力。魅力来自实力,腹有诗书气自华。面对很多中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的现实,历史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魅力,一定要博览群书,端正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把历史课堂营造的生机盎然。历史教师还要重视积累,勤于思考.形成独立见解,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此外,历史教师还要锤炼自己的语言,通过语言让许多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以俘获学生的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42-01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等等,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这一点,目标的制定应有梯度,不要求人人都达到相同的目标,但要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要做到使能力相对差一些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也有充分施展才华的开放空间。毫无疑问,制定了准确、明确、有层次的目标,保证了教学的方向,使教学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旧知识、新知识引入、新知识传授、新知识反馈、新知识深化、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首先,我们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具体教学时,要抓住时机,给学生点拨引导,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创设情境一般有以下做法:设计悬念,诱发学生求知欲;运用直观,先形象后抽象,减小思维难度;编故事,做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巧设问题,使学生生“疑”,促使学生探索问题;创设认知情境,选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利用旧知识推导新知识,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另外,教师还要用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调整学生的情绪。要提倡探索精神,鼓励发现,树立创造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否正确,都要给予鼓励,使师生之间产生和谐的情感交流和融洽合作的气氛。实践证明,学生的心情越愉快,思维就越活跃,聪明才智就越能有效发挥,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同时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须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的动作,一句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是桥梁。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其作用难以估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丢弃权威、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去,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学生如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甚至是愚蠢的举动或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能怒不可遏,大发雷霆,而只能是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助他们解围。这样以慈爱宽容之心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了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就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选择的一种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获取智能的开端,追求知识的先导。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运用这一技术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传统教学技术无法具有的优点,特别适用有关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知识的教学。在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11

一、贴近生活,灵活渗透,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体现音乐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笔者认为,音乐教学要贴近生活,教学要从生活中汲取———模仿———演绎,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引导。要将集中教学转为适时渗透,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音乐知识,适当安排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边玩边学,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掌握知识,多角度理解知识,增强应用知识的能力。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所以,笔者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放在教学的首位,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其中受到美的陶冶和思想教育,进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wWW.133229.COm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随着音乐乐曲的流动,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手动、脚动、脑动、全身动、让学生在动中感受到了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了身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3.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把开启学生音乐想象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不仅是课本上的符号,它无时不在人们的身边。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增强音乐学习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使音乐教学焕发无限生机。

生活化的音乐教学让学生放松、主动、投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该理念要求知识的引入和情感体验等问题的提出、解决都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将教材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欣赏音乐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声中,联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通过听、唱来让学生感受歌曲激昂、振奋具有感召力的进行曲特点,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与感染。再通过国歌创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更深一步的了解到号召人民站起来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让学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情感的教育。教学应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用最优美的方法、多样的手段,指导学生从歌曲的艺术本体出发,挖掘歌曲的内涵,有步骤地解决重点难点,最后达到对歌曲形象有较为完整的展现。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音乐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就像厨师要烹制一道道美味可口的佳肴,会用到蒸、炒、煮、炸等不同的方法,还会加上不同的调料一样,要想让一堂课既有知识性,又兼具有趣味性,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又能提高能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很关键。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12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生物学教学有效性在实验课堂的体现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一词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即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综上所述,我们这样认为,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二、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从新课标可以看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目标大大提高,不仅包括以往教学大纲的基本技能目标,还包括科学探究技能,要求学生不仅会动手做实验,而且要向科学家那样思考和研究问题。新课标创造性的将以往隐藏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技能充分挖掘出来,在高中阶段大力培养。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演示实验能紧扣课堂教学环节,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实验方式,有效的配合生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演示实验能发挥演示教学的“示和范”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实验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演示教学的效率,为达到演示实验的最大效率,我们做到“三高”:成功率高、可见度高、收看率高。首先,演示实验成功率要高。因此,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演示实验,在演示前,要认真备课,明确该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并围绕目的要求处理好实验和讲课的关系;精心设计好演示的程序,适时地科学地选择好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准确的实验时机及对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和思考问题。在课前事先进行实验,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研究和摸索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课堂中实验现象明显以及教学时间的计划控制。其次,教学过程中,可见度高、收看率高,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指导正确的实验方法,同时要注意实验的教学性,操作过程中结合所教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操作要面对学生,尽量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过程。

生物实验设计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通过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对实验的考查,已从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逐步过渡到能够根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合理利用实验材料,得出科学结论。这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具备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运用文字和图表中蕴藏的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信息的转换,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晓林: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101页

[2] 郑晓惠主编.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2.77~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