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

时间:2023-06-05 09:54:42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1

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我国在古代就有了显著的成果,早在夏商时代,人们就将灌溉渠道分布到经过规律划分的农田之中,宋朝时人们建设了太湖圩田,可以有效治理农田中的洪涝和干旱,到了清朝时期人们在珠江三角洲建设了基围,可以有效防御水涝的威胁。这些都是我国早期的水利建设工程,并且为我国后来出现的一系列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农田中或周边的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井、水窖、田间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等小型技术工程,这些建筑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田地的灌溉、排涝以及农村中人畜饮水等问题,它可以有效提高农田作物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成效益,为农业及农民带来极大的帮助。我国在建国以后,开始修建近代的农田水利工程,并在其后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许多农村中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并不完善,有些地区甚至问题频出,例如水利工程配套设施不全,农田划分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等,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从而影响了农田的作物产量,导致农民的经济效益下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因此,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建设,是当前事关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1.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农业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应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首先就需要得到政府相应的资金投入[2]。而又因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以农民劳力投入为辅的状况。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成立专项的资助资金,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

2.政府应该加强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政府在具体事项中的有力引导。农民对水利建设工程的专业化知识了解较少,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农民自己家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意见不统一、建设随心化、建设混乱化等问题,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则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划进行引导。县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对各村中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情况、所出现的问题、设施设备的详细情况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记录,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和补全。在解决完当前的问题以后,政府应制定出详细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包括具体的建设目标、内容和任务等。其次,政府应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程序作出明确规定[3]。例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资格审查、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审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后的维护程式与资金使用等等,所有的相关规定必须明文下发至农民手中,使其充分了解规定的详细内容,从而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在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程度,使农民充分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益处,充分激发出农民对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热情,从而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在这个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比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前后农业作物的收成情况,使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优点得到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农民在心里真正接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制定有关的扶持政策,例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奖励条例、补助条例等等,从政策中吸引农民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

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农民的正确参与

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需要农民的参与农民是农业的主力军,是对农田直接的操作者,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直接使用者。政府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时应该让农民充分参与进来,使他们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基本状况,例如施工中的具体事宜、资金使用事宜、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方式等都应该使农民参与并充分了解其中的具体情况[4]。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规划完成后,向上级递交工程建设申请前,应先交给村委会组织或其他的农民相关组织进行复核,如果农民审查后,一致认为存在较大问题,则政府部门应充分征求和倾听农民的意见进行修改,经村委会一致认同后,再向上级部门进行递交申请。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需要农民的参与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通过审核以后,其建设的全过程也应该让农民积极参与进来,只有农民真正地参与到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全过程中,才能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得到切实充分的了解,对其之后的操作和使用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中一些专业技术含量较低的施工项目,可以由农民进行有偿承担,对于一些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可以由农民自己选择他们心中的优秀专业团队进行建设[5]。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充分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使他们充分了解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周期问题、技术问题、资金使用情况等问题,对建设完成后工程的使用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用水情况需要农民的参与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就是工程的用水问题,除了要完善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应该对农民较关心的工程用水问题对农民进行透明化。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用水的价格制定上,需要农民的参与,农民可以在水利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国家有关水费的管理情况对水费制定的合理性进行充分地了解。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用水管理,使其了解用水的来源,以及引水的设备和工程状况,方便其在以后的操作使用中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进行全程的维护和维修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大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想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首先就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相关机制,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机制建设,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运行机制。

作者:怀晓新 单位:河北省遵化市水务局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2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建设;农业

1引言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也从传统的手工模式逐步专项现代化农业模式,那么就农田水利建设而言,也是随着现代化技术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是投资农业水利的力度加大,积极推进小型水库的加固,全面改进抗旱水源工程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搞好农村水利工作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意义

我国人口的逐年增加增加了粮食生产的压力,而粮食压力就是农业生产的压力。我国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而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水资源之所以珍贵,因为水是生命之源,而且不可替代。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水资源受到了工业污染,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珍贵。农田水利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另外,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建和,确保农业生产的稳步提升才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也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而这些都是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上涨的根本,因此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可以至关重要。

3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成绩是明显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的关键因素。

3.1抗自然灾害能力薄弱

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在抵抗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较弱,总体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农田建设相比差距还较大,尤其是设施建设和技术方面。我国目前很多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标准较低,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工程,设施老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排灌标准低下,综合利用率不够合理,灌区的塔防现象频现。有些水利工程已经报废等。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农田灌溉能力的减弱,影响了那你工业综合生产能力。全球气候的变化更是导致了旱灾洪灾的频发,这对于原有的农田防洪排涝工程更是雪上加霜。

3.2水资源污染严重

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却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这些污染水资源继而导致了土地的重金属及其他物质的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城市及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工厂产生的废弃物,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土壤,造成了土壤的严重污染。土壤中的有害金属物质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土壤的质量下降,进而污染和破坏了农作物、地下水及地表,最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损害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

3.3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是因为农村人口较多,近年来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建设,但依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投资不足引发了很多后续问题,例如水利设施建设之后的维护及保养欠缺,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另外,投建补贴力度低,也影响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4解决策略和建议

4.1增加政府投入力度

要想使得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政府必须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增加农民农田水利建设补贴,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在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要对这块内容进行重点投资,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向粮食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倾斜,落实土地出让金使用政策,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支持。另外,农田水利建设要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利用,以及建设后的维护和保养。

4.2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农田水利建设是有利于农民的工程建设,农民是这项工程建设的主体,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以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组织协调、技术服务和各项优惠政策来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的立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当前存在的农田水利无法可依的局面,保障农田水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5结束语

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灌溉排水和农村供水系统的建设。这些工程的投资和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节约灌溉水源,加固现有病险水库,进行大中型节水工程的改造。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全球变暖造成的降水不均,旱灾和洪灾的频发不仅造成了人民经济和财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将,加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田节水灌溉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将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利用,提高粮食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凤荣,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l3(5):156-157.

[2]杨永志.浅谈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J].才智,2014(23):272.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3

关键词农田水利;特点;战略地位;建设措施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农田水利的特点

1.1 地位和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2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

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由私人垄断。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2.1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2.2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2.3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3.1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

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2-3];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3.2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

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4]。

4结语

我国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深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关键在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稳定的需要。在目前农业、农村远远落后于工业、城市发展的情况下,政策利益适当向农业倾斜,有利于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

5参考文献

[1] 张学.论小型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地位及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2):134.

[2] 王海星.互助县农田水利事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6):265,267.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4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整合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以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我区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巩固完善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政策,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提高防汛除涝抗旱能力、改善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农田水利发展新格局。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实行连片推进,打造农田水利建设重点片区,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利基础。打破时间界限,常年开展农村河道坑塘疏浚整治和水源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灌排水条件与水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要把加大政府投入与增加农民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制度与财政奖补政策,充分发挥农民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坚持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要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按照规定控制筹资筹劳标准。

(三)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安排。对灾情重、基础差、群众呼声高、筹资条件好的农田优先安排治理。要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把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政府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四)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的原则。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五)坚持分级负责、各尽其职的原则。按照水利工作分级负责的原则,乡镇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不断增加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主动地组织发动农民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突出实效,以防洪除涝、抗旱兴利、节水灌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积极申报项目,努力争取各项水利资金,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三、目标任务

年全区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完成年度项目工程和面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6.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新增除涝面积3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1万亩;改善防洪面积12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6.2万亩,维修涵闸16座,新建泵站装机2台/300千瓦,新建维修桥涵1240座,坑塘改造280口,清洗机井1375眼,新打机井3238眼,提水机械配套3302台套,疏浚大中沟40条,高标准农田综合治理面积1.6万亩。解决6.22万人饮用水不安全问题。新建乡镇水利站11处。

四、实施内容

(一)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民生问题。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民生工程,要求工程所在乡镇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已建好的安全饮水工程,要加强运行管理。认真推行民办公助的实施办法,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企业主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惠及更多的群众。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已编制上报,解决6.22万人的高氟饮用水问题,工程总投资约3098万元。

(二)搞好大中沟疏浚治理。大中沟疏浚治理,是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安排大中沟疏浚治理的乡镇,根据各自水利现状和灾害发生的情况,在开展调研和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在保证筹措资金到位的前提下,列入治理计划,提前将治理沟河名称、起讫地点,疏浚长度、流域面积、估算土方等报区农建办,以便技术人员进行测量和设计。

(三)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开展农田综合治理。继续坚持以“沟、桥、路、林、井”建设为主,机井建设放在第一位,做好配套工作。按照“灌溉标准化、配套规范化”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高质量完成”的要求,坚决杜绝无效工程。根据《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年工作方案》分配我区每年3000眼农用机井建设与配套任务指标,实行分年实施,必须完成年度计划,并选定有资质的打井队施工,完善成井手续,财政奖补优先重点兑付。实现从年-2013年三年机井覆盖全部农田,真正做到遇旱能浇,保障农业丰收。

(四)围绕重点工程和涉农项目建设,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各有关部门的涉农项目,要规范操作,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生产安全、人员安全”。要相互协作,整合资金,扩大优势,发挥效益。项目所在乡镇,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动员群众,全力支援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完成沟河疏浚、道路整修等土方工程和林网配套,并做好作物结构调整,以利管好、用好工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五)抓紧修复水毁工程和其他配套工程建设。一是病险涵闸和水毁农用桥梁的除险加固和恢复重建。群管涵闸和属地管理的桥梁,乡镇要不等不靠,积极筹措经费维修加固,消除各类隐患,确保正常运行。二是各乡镇结合“村村通”工程,把此项工作当作富民实效工程来抓。利用轧砖、砖渣、砂礓、炉渣、山皮石、煤矸石等材料对生产干道进行硬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沥青或砼路面硬化。三是结合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疏通村庄排水通道,做好村庄绿化和环境美化。进行沿高速公路取土坑标准整修和废窑场取土坑塘及低洼废闲地坑塘改造,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休闲旅游垂钓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抓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各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绩效考核和验收工作力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水务部门要加强与发改、财政、农业、国土等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进农田水利事业加快发展的合力,并积极主动协调宣传部门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注重发现、培育、宣传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方面的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统筹项目建设,实现资源整合。要树立“大水利、大工程、大整合”的理念,进一步加强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探索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定期交流、立项衔接、过程检查等协作机制,推进水利重点片区建设。重点片区建设要依据已编制的全区农田水利规划、重点片区整合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大水利项目的自我整合、与涉农涉水项目的结合、与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的融合,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大整合,着力推进水系清洁、河塘生态、农田平整、水利配套、村庄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水利建设,彰显生态水利的特色。

(三)强化部门配合,协作团结治水。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水行业管理,担负起水利建设和改革的重任,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好年度投资计划;财政部门要根据当年预算资金的安排和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调度资金,保证工程用款;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保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并切实做好土地征收工作,配合项目单位及时办理工程建设用地报批手续;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全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协调解决,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环保、电力、宣传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责,积极支持水利建设,主动做好相关工作。

(四)突出财政主导,多方筹措资金。在继续加大区乡财政投入的同时,根据国家和省水利投资重点和方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继续做好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重点县及专项工程、水土保持及节水灌溉建设等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形成农水项目“建设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积极调动社会资源。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主体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拓宽农水投资渠道。

(五)规范项目管理,严格工程质量。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对于中央小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切实按照国家、省、市水利建设有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建设程序,严格项目管理。对一般补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先干后补。二是确保建设进度。各类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要按照要求,特别是中央、省明确要求竣工时间的项目,全面加快建设进度,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切实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各执法执纪机关,要强化招标、质量、安全、工期、资金、廉政等关键环节监管,重点农水项目实行设计审查、招标审查,推行质量检测,保证建设质量。

(六)坚持建管并重,加强工程管理。一是突出工作重点。要突出抓好农用机井建设、河道疏浚治理、泵站改造和塘坝建设的管理,全面落实新建农水工程管理工作,做到一建就管、建管并重,注重引导农民多形式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二是加强检查考核。各地要加强对小农水工程管理工作的指导与考核,其结果作为年度农水工作考评的依据,区级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水工程管护的引导与考核,加强工作指导,精心培育管理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面上农水工程管理的加强。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5

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来维持水利设施的运转,并且农业本身就是一个投入大于产出的产业,所以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灌区建设的发展资金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所以只能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支持,虽然在灌区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与灌区的发展需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所以在很多设施老化、损毁的情况下无法及时的更换和维修,严重影响到运行效率,制约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提高灌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如上所述,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我国农田水利灌区的发展。我们结合调查数据,并与相关专家学者积极沟通,对农田水利灌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努力寻找解决方法。从加强对问题设施的改建、增加政府投入、强化后期管理和维护的等三个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

2.1加快推进对问题设施的改建工作

目前我国现用或者现存的的水利设施很大一部分是存在问题的,是处于病状危态的。而这些问题设施并不都是只能废弃的,其中大部分经过专业维修改建之后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我们经过咨询相关的水利建设方面的专家得知,对问题设施进行改建所花费的成本相较于重建时要少得多的,因此对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存在的问题设施进行维修改建将是改善目前状况的一项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考虑在大片农田中,进行喷灌设施的维修和更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工作。另外,还可以对特殊农田水利灌区的问题设施进行全面整合,与水利方面专家共同解决。

2.2政府部门应增加投入

上面已经提到,目前我国水利设施的建设大多由政府承担,靠农民自己搞水利建设可操作性不强。我们分析调查结果之后发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形成了多种投资模式,但以中央财政与县级政府投资为主,省财政、农民投资与民营投资偏低。其中中央财政占31%,市县乡财政占28%,农民自筹占19%、省财政占16%、民营投资低只占5%。由此表明农民的经济实力有限,过大的投资压力将降低农民建设的积极性,因此投资增长空间小。因此,加大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灌区的投入是有效途径。

2.3强化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后期管理和维护

我们可以设想,水利设施的前期建设再好,如果没有后期良好有效的管理和维护,那这些设施也无法持续下去,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巨大作用。乡镇水利站的恢复建立,对于保障基层水利队伍的稳定和适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管理方面,要着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能力建设,落实管护责任主体,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3对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未来发展的探讨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6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搞好农田水利的发展原则和水利建设,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在此对如何搞好农田水利的发展原则及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水利工作者参考。

一、发展原则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正确处理农田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多方协作,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规划中将坚持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用水、经济发展用水、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把广大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田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

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根据全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布局。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协调城镇与农村、灌区与乡村、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之间的关系,优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更新改造与新建扩建并重,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讲求效益。

3、开源、节流与保护并举,建设、管理与改革同步

要坚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保护,并把节约、保护放到优先位置。加强水利投、融资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公益消耗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全区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4、加强与其它相关规划的协调

要做好与经济社会、水资源综合利用、国土整治、城镇发展,以及水利、农业等专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5、量力而行,通力协作,稳步发展

依据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按照财政资金和群众自筹可能,合理确定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并采取积极措施,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动员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水利、农业、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稳步推进,使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全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目标。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验收管理办法等。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及时协调处理好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全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局面,切实保障本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确保按计划、按标准、按质量完成。

二、水利建设

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

主要内容是:

(1)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

(2)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7

一、围绕“两个率先”,坚持统筹规划,始终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上突出位置

根据十六大描绘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对做好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宏伟目标,深化思想认识,强化政府行为,严格目标考核。特别是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坚持统筹规划,大中小结合,始终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上突出位置。

一是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发展大局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我省在编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农村水利现代化规划时,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水利现代化适度超前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是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制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实施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以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保障。我省在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首先考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制订了全省农业节水规划、全省大中型灌区改造规划、全省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设规划等,进一步巩固、提高、完善现有灌溉、排水、供水、节水设施标准,解决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关水安全、水供给和水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

三是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并优先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编制全省防洪规划时,先行考虑并研究制订了里下河地区防洪规划等区域规划,确保以中心乡镇和农村防洪安全为主的区域防洪安全。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我省制定以县乡河道疏浚为重点的农村“碧水”工程规划,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二、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建设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上新台阶

我省境内平原面积约占688%,河湖水面占169%,丘陵山地占143%。这一特殊省情,决定了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建设重点。近年来,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年完成土方7亿多立方米,兴建配套建筑物5万多座,改造中低产田*多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新实效,再上新台阶。

(一)全面实施县乡河道疏浚,促进农村“碧水”工程建设。针对全省河道淤积严重、水生态环境已不容乐观的实际,我省决定实施以县乡河道疏浚为重点的农村“碧水”工程,计划从*3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将全省县乡骨干河道疏浚一遍。*2年秋季以来,已疏浚河道1840条、6500公里,疏浚淤积土方14亿立方米,超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不少地方重现昔日水清岸绿的水乡风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加大组织领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将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下去。

(二)加快实施灌区改造,推进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近几年来,我省以灌区节水改造和部级、省级节水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共实施21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36个国家节水示范项目和91个省级节水示范项目,全省节水工程灌溉面积达到1500多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得到大幅度提高。注重节水综合措施的推广应用,全省95%以上的水稻种植面积、共2800万亩普及应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围绕设施农业、现代化农业,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三)加快圩区治理步伐,推进区域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我省将加快圩区治理作为区域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圩堤达标工程,封闭敞口,配套改造排涝站,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在今年淮河防洪排涝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并适度超前的治理思路,重新制订建设标准,以里下河地区和洪泽湖周边圩区治理为重点,根据淮河流域灾后重建方案,重点进行圩堤加固、次高地治理和水毁工程修复。同时,落实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对圩口闸建设和排涝泵站改造力度,全面提高防洪排涝标准。

(四)突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山丘区水源工程建设。根据丘陵山区水资源监测资料分析,平水年份缺水达4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份缺水达16亿立方米,特别是有409座水库需要除险加固。“九五”以来,我省突出病险水库加固,推进山丘区水源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今冬明春起,我省将坚持蓄、引、提、调相结合,大搞水源工程建设,统筹解决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用水需求。

三、遵循市场原则,创新投入机制,保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发展

近年来,我省坚持立足地方、争取中央、引导群众、运用市场的原则,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我省各级政府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结构,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在管好用好中央项目资金的同时,各地也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据统计,近年来,我省各级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每年都保持在40亿元左右。针对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将逐步取消的实际,我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2年,省级财政拿出6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县乡大搞河道疏浚,今年又调增到1个亿。同时,新增4000万元,专项扶持圩区治理和山丘区水源工程建设。市、县、乡三级财政也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对效益型工程实行竞价拍卖,对公益型工程实行竞价承包,对资源型工程实行竞价租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目前,我省可经营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部结束,共完成改制的小型水利工程13万多处,直接回收资金32亿元,间接吸纳资金5600万元,全部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三)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我省在切实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遵循市场规律,积极拓宽投资渠道,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一是开发水土资源。在河道疏浚中,不少地方实行“以土换资”、“造田引资”等方法筹集建设资金。徐州市利用河道疏浚复耕造地,并通过出让、租赁,增加河道疏浚投入。二是吸引社会资金。苏州太仓市(县)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让受益企业共出资100多万元用于河道疏浚。三是市场化运作。对经营性工程组建实体,实行股份制经营,筹集资金。这些做法为引进市场机制,拓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渠道积累了经验。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8

一、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新进展

去年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呈现新的特点。一是投资水平显著提高。去冬今春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812.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3.2%;投入劳动工日27.7亿个,比上年增加0.5%。全年安排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央投资59亿元,比去年增加了43亿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央投资30亿元,是去年的3倍。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增幅达39%。二是组织力度明显加大。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部署农田水利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面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三是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已有14个省(区、市)出台了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政策性文件,5个省实行农田水利项目竞争立项制度,通过广泛运用"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机制,调动广大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四是规划作用得到强化。目前,大部分省已将规划作为安排国家投资和政府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的依据,22个省开展了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的指导作用普遍得到加强。

通过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去冬今春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土石方64.4亿立方米,新增蓄水能力11.4亿立方米,新增除涝面积147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万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4364万人,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力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党的*届三中全会强调,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明确了水利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及时果断地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措施。今年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其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亿元,要求务必于今冬明春完成,明年的水利建设资金还将进一步增长。这既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也是对各方面工作的重要考验。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合起来,把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广泛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结合起来,把兴修水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推动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掀起新高潮,再上新台阶。

今冬明春水利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既要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集中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又要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突出重点,优先安排符合投向并可以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优先安排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水利项目,优先安排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能源资源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水利项目;坚持注重效益,既要加强现有工程的挖潜改造,也要尽早开工建设一批前期工作基础扎实、对相关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提高投资效益。

力争在六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毁工程恢复建设,大力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二是以大中型灌区配套节水改造为重点,大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增强农村安全供水能力;四是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五是进一步加强骨干水利枢纽和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六是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规模和范围。

三、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各项保障措施

完成好今冬明春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只争朝夕、分秒必争的精神状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强化责任制度。要细化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项任务的责任。形成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任务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为今冬明春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二是强化检查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稽查等方面的作用,强化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是强化协调配合。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信息畅通,积极主动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形成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合力。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9

围绕“一统三分”一城两带”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抢抓中央、省委1号文件及中央、省水利工作会议政策机遇,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防汛抗旱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的原则,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当家塘堰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力争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5.86万亩,本年度计划开工完建各类水利工程1196处(不包含“三万”活动塘堰整治项目)累计完成土石方1411万立方米。建设高标准农田6.03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8.2万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7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0平方公里。通过水利工程措施,逐步改变长期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

三、建设重点

突出六大建设重点。本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是塘堰渠系工程。通过“三万”活动推动、各级财政驱动、整合资金联动、社会力量互动、农民群众主动等五项措施。大规模整治田间渠系330公里,全力推进当家塘堰清淤扩挖2.7万口。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折不扣完成18.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着力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所建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防护与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采取隔离防护、污染整治等措施,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三是灌区及小农水工程。抓好城区长坪、丹江口市江北等万亩灌区。群众满意、长期受益的原则确定产权归属,积极探索建后管护长效运行机制。

四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完成12座小(一)型水库工程主体加固任务,积极开展了列入12年除险加固计划的65座小(二)型水库项目初步设计及审查批复工作。

五是水土保持工程。以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治理工程为抓手。确保治理效益,促进治理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0平方公里,投资9630万元。

六是河道治理工程。将防洪治理作为首要目标。体现“河畅、水清、岸绿、坡稳、景美、便民”治理理念。启动城区泗河流域马家河下游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郧县叶大乡余河治理工程项目,抓紧实施丹江口市浪河盐池河镇河段治理工程、竹山县洪坪河流域治理工程、竹溪县竹溪河水坪段防洪工程、城区张湾河中下游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28.5公里,完成投资26880万元。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一统三分”一城两带”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推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行政领导责任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作为行政责任人和部门负责人政绩考核的一项硬指标,从严检查考核。

(二)密切部门合作。一是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二是要整合项目资源。各地涉农项目,按照“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原则,捆绑项目,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倾斜。三是整合资金。整合南水北调生态建设、退耕还林、支农资金、扶贫开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板块基地建设等多种可用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资金整合放大效应。

(三)强化建设管理。要进一步规范项目法人组建程序。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加强合同管理。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规定,全面落实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措施,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意识与要求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10

一、进展情况

常委们通过视察,一致认为,各地各部门周密部署,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我市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已经形成。

(1)植树造林进展情况。全市完成植树造林530万株,占全年计划的88%,其中,荒地造林工程完成植树240万株,造林2.1万亩,占今年任务的105%;抑螺防病林建设完成植树30万株,造林0.72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03%;绿色通道、沟渠路绿化、新农村建设、城区绿化共计植树260万株;完成了44个村的“绿色家园”建设,占全市2007年建设任务的73%。其中,龙华山办事处植树2.8万株,长埫口镇完成植树造林16万株,剅河镇绿化造林25万株,通海口镇栽植树木14万株。

(2)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一是开展春季小型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全市投入劳力2.9万人,投入机械38台套,开工58处,完工36处。二是沟渠清障除草。全市沟渠清障除草开工256条、269公里,现已完工213条、188公里。三是剅闸泵站整修。全市剅闸泵站整修开工265处,已完工211处,完成投资176万元。四是围堤、月堤加高培厚。今年计划围堤、月堤加高培厚5处,4.3公里,目前均已开始施工。就实地视察的情况看,龙华山办事处投资10万元完成了3处剅闸泵站整修,对3万米的主沟渠进行了清障除草;长埫口镇疏挖河道60多条,6万多米,投资15万元维修剅闸泵站13处;剅河镇疏挖沟渠29.2公里,完成水利标工24万个、土方20万方;通海口镇疏洗沟渠55公里,完成土方19.5万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不平衡。植树造林中,荒地造林和兴林抑螺工程建设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农田林网和绿色通道进展还需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中,春季小型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沟渠清障除草、剅闸泵站检修进展较为顺利,围堤、月堤加高培厚工作进展较为滞后,工作很不平衡。

二是质量不高。农田水利建设中,部分地方沟渠疏挖的坡面不平,水花生的清除不彻底,月堤加培的高度不够。植树造林中,部分地方苗木规格不大,有的甚至是二级苗、三级苗,栽植的深度也不够,造林质量不是很高。

三是亮点不多。全市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声势较大,进展较快,但是像成片成块的农田林网、水清如镜的大沟大渠这样的亮点较少。

三、建议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1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的建设理念,以防洪保安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农田水利发展新格局。

二、总体目标

全市2012年度农业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土方4165万立方米,其中,堤防土方305万立方米,内垸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3860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0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60万亩,改造渍害中低产田10万亩,水利结合灭螺面积10万亩。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好防洪工程建设,不断提高防洪保安全能力。一是抓好江河防洪工程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做好江堤防崩岸整治工程。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完成加培土方155万立方米,其他民围堤加固工程土方150万立方米。二是继续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松滋市北河、文家河水库和区沙港水库完成除险加固工程煞尾工作。松滋市宝塔、伍家湾、六泉水库,区龙山、新湾、八宝、张家垱水库及石首市吕家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计划实施。进一步做好病险水库项目储备工作,对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做好项目实施规划。三是继续实施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总干渠配套建筑物整治,重建涵闸34座、加固8座,22座泵站水工建筑物整险加固、机电设备改造等。完成西干渠水利血防工程疏挖段流砂处理。继续实施围堤整险加固工程和下内河综合治理工程,重建小港河闸及小港湖闸,加固下新河闸。

(二)突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抗旱能力。一是2010年度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国家、省补助专项资金8660万元的工程建设任务。二是内垸湖泊渠道工程。对大中型渠道实施疏挖,并抓好配套工程建设。各地要统筹安排好县(市、区)办工程和乡(镇)办工程,湖区乡镇至少疏洗2-3条主排渠,大中型灌区所处乡镇,要安排5-10公里支渠疏洗除障任务。村办工程争取做到一村一渠,一组一沟。三是小型水利工程水毁修复。针对今年出险的小塘坝、小沟渠、小涵闸、小泵站等各类小型水利工程,及时查险,及时整治,确保明年安全度汛。

(三)突出抓好水利工程维修改造,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效益。一是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首批高潭口、新沟、大港口、黄山头、大同垸等5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的阶段验收工作。完成第二批新滩口、大沙、半路堤、闸口、玉湖、法华寺、冯家潭、小湖口等8处大型泵站的技术预验收工作。做好第三批小南海、杨林山、南套沟、东港垸、联合垸等5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煞尾工作。抓紧完成第四批李家嘴泵站的更新改造工作,积极争取后续建设资金。启动莲花垸、孟溪垸2处泵站的更新改造工作。二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和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全面完成洈水灌区、江陵县观音寺、监利县何王庙、隔北、西门渊及市隔北等6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的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市周坊、四湖丫角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

(四)突出抓好农村水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水平。一是水利血防工程。完成市太湖港金秘渠、县颜南渠、市下内河二期、公安县江分蓄洪灌区(埠河和夹竹园干渠)、石首市民建河等5个水利血防工程年度计划任务。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最后3837万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解决54万名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区太湖港港北渠、江陵县五岔河、峰白河、监利县监新河等4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任务。抓紧做好松滋市、公安县内危河和石首市蛟子河项目的前期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领导负责制,强化领导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形成政府领导挂帅、水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全力配合的良好机制。同时,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努力营造关注水利、支持水利基本建设的良好氛围,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和水毁修复的高潮。

(二)科学制定规划。各地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产建设、科技推广、土地开发整理、扶贫开发等规划的有机结合,规划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12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水利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方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水利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已成为限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制约因素,对国家粮食生产起到威胁。因此,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来保证农业生产。

1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水利工程事业在发展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而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的好坏对整个农田水工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农业专业化的前提。

2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弊端

2.1专业化管理的短缺

随着农业的发展历程,现代化的农业管理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管理方面议案有很大的问题存在。尤其是在财力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即使是计划的已经很完善了,但在实际的施工管理当中由于资金难以到位导致了管理的进一步实施。导致水利工程的管理都是粗放式的管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进一步细节化管理,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水利工程不能够很好的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出现了水利工程不能正常使用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停止不前。

2.2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更新,水利工程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的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施工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要跟上工程管理制度以及施工的技术进步。再加上施工队伍素质的偏低,导致了施工队伍的培训和学习工作有所疏忽,使得整体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严重偏低。

2.3水利工程的建设停滞不前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的水利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都比较老旧,很多的工程都无法胜任现代的水利要求。然而在无法进行新项目时,施工人员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和翻新已经很久的工程项目,即使建设了新的项目,其水利工程的标准也要低于平均的水平,无法达到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使得很多的水利工程的项目无法落到实处,其质量和管理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4对于材料制度认识不够充分

在原先的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对于材料的购买、检验以及维护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制度管理,所以就导致了材料的质量难以达到要求,相关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以及检测的不及时,使的水利工程的材料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3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度

3.1实施技术监督,确保质量完好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大对工程过程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技术监督的工作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进行,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在建设工程中,要优先考虑到水利工程在经济、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和方法,积极采用最合理的施工方法以达到最优化。

3.2培养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利国利民的项目,是一项长期收益的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要有超前的眼光来进行发展。相关部门也应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模式,逐步完善自身的不足,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提高自己专业化的知识和业务能力,为建设更加完善的水利设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建设水利设施注入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