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

时间:2023-06-04 10:50:06

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范文1

〔关键词〕 语文教育 人性化 个别化 个性化

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这正如巴班斯基所言:“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①语文教育是传递以语文课程形式组织的人类生活经验、并以掌握语言为中介进行文化创造来促进人类个体发展的教育活动。将“教育”与“教学”机械地相分离,把教学变成孤立于教育之外的智育甚至是轻视或忽视能力培养与智力开发的知识传授,把教育变成狭隘的唯功利性的德育,甚至是某项具体政策的教导,都是处在一定历史时期偏颇片面的观念。这种观念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将学生异化为物或工具,成为专制政治的附庸,而不是发展为能占有其本质、具有创造性的人。笔者在此使用“语文教育”这一概念,正是为了打破这种狭隘的功利观念,以完整的全面的大语文教育观念来审视语文学科的问题、研究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其规律。

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化的问题———即把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语文教育个性化的真正实现,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

一、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

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其英语对应词是personality或humanity。其内在含义是,语文教育要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依据学生的生理规律,又满足其心理需求;既促进当前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求,更是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而非人道的语文教育,则漠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并不把学生视为生命与精神的统一体,将学生的语言发展等同于机械加工,不顾其内心要求,不讲情感交流。

从根本意义上说,人是实践的人。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变着客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时又在改变外部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改变着自己。人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建构关系。客体主体化指人通过实践将人类历史与现实中已有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与心理结构;主体客体化系指人在实践中将自己的能力与精神外化为客观成果,即创造文化。只强调客体主体化而忽视主体客体化的教育,将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仅仅是对现有文化的机械临摹与简单复制,无形中使学生成为仅仅适应社会并被社会所奴役的婢仆,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专制的需要。人只不过是专制的工具,教育仅仅是维护与巩固专制政权的手段,这是一种违反人性、背离人道的教育。列宁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时就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工农青年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要为资产阶级训练称心如意的奴仆,既能替主人创造财富,又不会惊扰主人的安宁。”②只有当教育既强调客体主体化又重视主体客体化,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以适应社会为手段来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具有能动性和自主性的人,以及在内化一切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新文化的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才是实现了人性化、人道化的教育。

人既是自我存在(自然存在),又是社会存在,是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③要实现人的双重存在的统一,其中介就是通过交际表现出来的精神存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这个意义来说,人主要是以语言交际所获得的精神存在作为中介来沟通连结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同时,语言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诚如萨丕尔所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文化’的功能。”④语言总是负载、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处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都不可能只是一些声波或文字符号的简单交换。文化是什么?答案为:“文化———人性的外衣。”⑤因而,我们可以说,人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以实现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在这种交际过程中人既内化先前已有的文化又创造出先前所没有的新文化;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对于文化的内化与创新,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人性的或隐或显的展示与呈露。

现代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既是社会的,语言又是可以感知的。语言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语言具有强烈的交际功能,决定了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受社会的规范与制约。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称,人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必须具有一种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能力”⑥。而语言又是可以感知的,则意味着学习与使用语言实则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必须经过主体心灵的观照以后才能对言语形式与言语意义进行选择与再加工再创造。语言可以感知,说明了语言的学习、使用同主体的感觉、认知与情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们从心理的角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实际上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被称为智力过程,后者被称为非智力过程。语言的智力过程一般对应着语言的社会属性,而语言的非智力过程一般对应着语言的可感知性。

因而,语文教育除语言交际教育(认知教育)的功能外,还有审美教育与伦理教育的功能,培养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品质。真、善、美的终极指向是人性,是人的精神自由。“教育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具有求真、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主体精神的人。”⑦语文教育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既有利于实现客体主体化,更有利于实现主体客体化,对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建构,实现了人的双重存在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语文教育通过实现个体(学生)发展来实现共体(自然、社会)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社会对人的奴役,这种语文教育是人性的、人道的。

二、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

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其英语对应词是individualization。其内在含义是,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具有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所以,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必须给他们的个性以发挥的余地,在语文教育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对待,使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⑧

古人设帐授徒,以个别传授为主,因而做到个别对待相对容易一些。《论语·颜渊》有四段记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讠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对仁所作的四种解释,是分别针对四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而言的。而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后,班级授课制便逐渐为各国学校所采用。然而,班级授课制也在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严重的划一化与同步化的局限性,那就是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甚至是抹煞学生个性。前苏联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倡导者赞可夫说:“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因此,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也阻碍了学生的一般发展。”⑨在没有找到另外一种更好的教育形式取代班级授课制以前,有一些教师对因材施教还存有不同程度的误解,步入了赞可夫所批评的个性发展简单化的误区,以为给优等生做难题、让差生多做题就是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个别对待与分别教育了。这简直是对差生的摧残。

其实,语文教育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在本世纪70年代末编拟的《发展语言教学大纲》认为:“语言———这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⑩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学生的语文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差等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因而,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就必须注意个体在不同年龄的个性差异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两个方面。转贴于

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那么,语文教育就要根据这种特点来进行,使语文教育呈现出相对的阶段性。乌申斯基对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作过心理学的阐释。他说:“幼年时期,从6岁或7岁开始到14岁与15岁止,可以称为机械记忆最强烈的时期。到这个时期,记忆已具有很多痕迹,而且利用词的大力支持,儿童可以迅速地和巩固地掌握新痕迹和新联想;但是内心活动即阻碍这种掌握的联想之重新组织与改造,还很微弱。这就是为什么幼年时期可以称为学习时期,而教师就应当利用人生的这一短促时期来丰富他的内心世界,使能运用思维能力所需要的表象和表象的联想。”乌申斯基所说的“幼年时期”的后期,即13岁到15岁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初中阶段。初中学生,机械记忆力强,作为保持在记忆中的具体事物的形象———表象逐渐丰富起来,再现与重构表象的联想能力开始发达起来,而抽象概念较少,对抽象概念的联想能力不是特别强。因而,初中语文教育应当以学习形象性较强的记叙类课文为主,以诵读背诵的学习方法为主,以写作记叙文为主,而不可过分拔高地让初中生去大量阅读和写作深奥玄远的论说文。关于青年时期的心理特点,乌申斯基写道:“在想象发展的历史中,没有一个时期会有青年时期那样重要。到青年时期,一些个别的、或多或少丰富的表象联串,组成一个网。到这时候,青年已积累很多的表象联串把他的心灵占据住,而也正是在这时候对这些表象联串进行着强烈的改造。我们认为人生中从16岁到22岁~23岁的时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时期。”乌申斯基所说的青年时期的早期即从16岁到20岁,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在初中基础上,高中学生的(涵义宽泛的)“想象”能力日益发达与成熟。所以,高中语文教育除了继续学习形象性较强的记叙类课文外,还必须加大论说文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泛读广览,博观约取,最后达到能说善写,真正体现高中语文教育的“高”来。

语文教育个别化或个体化,还必须注意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倡“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并非漫无目的胡选乱择,而是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为目的。“课本里所附的问题和作业题,其用意并不在于要求每一个问题都得到直接的透彻的回答。我们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多种多样的思想和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在课堂上结合所读的东西展开生动的谈话。我们不是把文艺作品的阅读看作是简单地感知和理解作品,而是看作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我们避免两种极端的作法:一种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另一种是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内容,说明艺术形象,却没有给儿童留下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而儿童的这些思想和感情正是能够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阅读教学如此,作文训练亦应如此。题目不必死板统一,可以同时出几个练笔题目让学生任选一个,也不必规定学生去怎样开头、过渡、结尾、取材立意、布局谋篇等,写一些千人一面的八股文,而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度。提倡让学生自由选择,还应该鼓励“超前”,正确对待“滞后”。对于语文学习水平不高的差生,老师应有·意·地·教·,学生是在无·意·地·学·,增强其学习信心,而不是采用无休无止的补课,更不必以惩罚性的多做习题来增加差生的负担。对“行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创造条件让他们超前学习内容更深刻、范围更广阔的语文材料,如四书五经、《史记》、《老子》、《庄子》、《红与黑》、《哈姆莱特》等,鼓励他们超前投入创作实践。

三、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

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中小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纲要》要求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具体学科教育的个性特色化。当然,学校语文教育也势必要有各自的个性与特色。

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其英语对应词是individualization。它要求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作为实施语文教育的集体,应该使语文教育从过去封闭、单一的学科类课程转变为开放、多元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共同组成的复合体,即使是语文学科类课程也必须从过去整齐划一的必修课转变为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三者共同组合的复合体.高中学校应开设好语文选修课与语文活动类课程,选择那些与学校周围生活息息相关或更及时更深广地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语言材料作为语文教育的内容,以更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切实有效地实现语文的运用—交际目标。

学校语文教育应重视课程建设。“课程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共同体验———文化的一种特殊选择和组织,其目的是使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建设语文课程,应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心,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学科类课程与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语文活动类课程两大类。

所谓语文学科类课程,是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强调语文学科内部的系统、结构与规律,并通过系统化、逻辑化的教材形式出现的。为了让学生更系统的接触文化遗产、更深入地了解汉语文的内在规律,语言学科类课程应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三种形式。语文限定选修课是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高中生的社会志向与职业选择的需求来开设的,分为文科限定选修课、理科限定选修课与就业限定选修课。而语文任意选修课是为了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如乡土文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化史话、影视欣赏与评论等。语文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属于选择性语文学习,这二者尤其是后者有助于改变语文必修课的比较完整而封闭的内在结构性。

语文活动类课程主要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与听说活动等,主要以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语文小组与文学社团等形式来组织。语文活动类课程应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开设。天津市南开中学在解放前的话剧演出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活动类课程,成为该校语文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出了曹禺这样的戏剧大师。语文活动类课程也属于选择性语文学习。

语文学科类课程的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开设符合学生实际与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已逐步淡化了课内与课外的区别,实行课内与课外的交叉渗透。同一类学校的语文教育中,一个学生只学一类课程的大一统局面即将成为历史,寻求统一答案的时代也将逝去。一个学校要想使自己的语文教育获得成功,就肯定要在选择性课程上花力气,下功夫,以自己独到的个性特色跻身于众多同类学校的语文教育之林中。

综上所述,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化是基础,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是途径,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是归宿,终极目的是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与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三位一体,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

注释:

①转引自程少堂《试论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见《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②《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52页。

④顾嘉祖、陆升主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⑤黎鸣:《问人性》下册,团结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695页。

⑥转引自李杏保、陈钟梁《语文教育观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132页。

⑦黄崴:《教育的超越价值》,《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⑧《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第1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页。

个性化教育范文2

关键词:体育 个性化  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体育个性化教育在我国能否得到真正落实的问题日益浮出水面,成为国人特别是每一个中小学体育教师极度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过分强调技术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生理学指标,使学校体育教育带有过多的强制性,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进行教育,导致教学过程趋于集体化、统一化、程式化,忽视或压抑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因而降低了学校体育的育人效果。正是这种传统体育教育积累的种种弊端,促使今天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去全力探索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路子。学校体育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独有的优势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体育学科,开展体育个性化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容易存在着片面的认识。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个性化的概念及其特征,个性化教育活动才能顺利的开展。从而,探索一条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利途径。

    二、 对体育个性化教育的概念理解:

    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说:“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他方面的成功”。一般来说,发展人的个性特长,往往能最有效地开发一个人的个性潜能,如果个人的天赋、才能、爱好得到充分发展,会促使他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

    体育与健康个性化的教育首先要承认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承认学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爱好、兴趣和需要,并以此为基础,以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心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帮助下找到“表现自我”的领域,让学生认识自己,显示“自我”的存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学习团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多元的评价、教师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运动兴趣、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形成“终身体育”作为目标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展示、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集体精神,培养、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体育个性化教育的特征分析:

    个性化人具有的特征是:创造性、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体育个性化教育具有的特征为:

    1、公平性。体育个性化教育是真正的公平化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以适应并促进个性发展的方式,实现具有完善个性的人的培养。比统一的、一刀切的、统一进度的体育教育更具公平性。

    2、主导性。体育教育中,教师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主导性作用,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施加各种因素的导引。主导性表现在体育教育活动是学生在一定目标下的活动,有内容框架的活动,有各种评价的活动。

    3、多样性。不仅包容多种有益的教育方法,还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模块的构建、体育评价机制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兼容,以适合个性不同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4、全面性。全面发展即指和谐发展。体育个性化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强调诸要素和谐发展。使学生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体育个性化教育,形成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全面的和谐的独特整体。

    5、社会适应性。社会适应是体育新课程的五大目标之一,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个人发展的结果。人的个性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

    6、主体性。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及主体价值。主体性表现在体育教育是学生自主的活动,创造的活动,自我教育的活动。

    四、体育个性化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nb

sp;   体育个性化教育离开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正如苏联学者科恩指出的,“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它不仅能够成功的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同样《学会生存》中也指出: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

    2、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多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我发挥。准备活动的小组自主练习,小组学习方式的自选,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多采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器材,一物多用等等,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们性格各异,在课上表现及反映也有所不同,个性化教学不是盲目的顺从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任其自流。如果那样,势必会影响整个班的教学秩序和效果,但如果看见学生稍微有点分心,就用斥责与惩罚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则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

    3、 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其思想基础是个性的差异。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上要有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建议多采用以下组织形式:①兴趣分组。按照学生的兴趣选择,组织成多种班组或组别。由于整体的成员,都是因为喜欢某一项运动才自愿参加的,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无疑是积极的。这样教师在课上的组织与安排,都会得到学生的全力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们也能够尽情地运动、享受,心情格外开朗。②性格分组。这种方法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进行技术学习和练习时,按照两种性格类型(内、外向型),结合他们的运动能力,分组教学。这种分组教学方法,是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做到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全体学生在心理、身体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③友伴型分组。在教学班内让学生自愿组合分组。教师注意宏观调整,保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样有利于组内的互帮互学以及组间的公平竞争。分组时,要设立组长、副组长,平时注重对组长的能力的培养,使之能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4、 改革传统评价学生的方式 。

    要改变过去那样以几个竞技运动项目的成绩作为统一的评价指标的情况,转以注重目标全面系统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定性评价,注重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把评价作为一种期待,尤其对学生暂时表现出的不尽人意之处,更应巧妙地运用评价使学生体验到老师地期望,以便使学生进而转化为一种积极行动。

    5、要注重教师的个性影响。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师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有益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把个性教育落实到行动上,而不只是口头上的口号。

    6、注意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要把传统的、被动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接受过程变为主动的、双向的、交流式的认识过程。切实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体现学生在评价教育效果中的主人权利。在尊重个性中发现个性,在发挥个性中发展个性,在发展个性中完善个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7、处理好全面性培养和个性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重视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明确社会性培养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将二者统一起来,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前,在一些地方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只肯定活跃的课堂气氛,否定严格的课堂纪律;不分场合地肯定学生个性极度张扬;教学中有章不循,有纲不依,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放弃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取消学生以为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与中长跑练习;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作全面地分析,简单的以学生喜欢不喜欢,主动不主动来肯定或否定一堂课,甚至提出要为“放羊式”教学正名。这些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8、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与共性的矛盾。

    现在新课改建议打乱行政班,按学生的兴趣选项编班,教师在这种前提下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充分了解学生

个性的基础上,及时给学生个别指导和提出不同要求,逐渐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规定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方面,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发展必然受社会需要的限制,而不能任其自由发展,不能在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时,忘记了共同前提是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人。

    9、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进行个性化体育育人的同时,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体育教学,而应在继承中进行创新。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关系

    在新课程实验区或全国性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我们注意到,面对新课程,越来越多的教师处理课堂教学时陷入了种种误区,似乎课堂上越活跃越好,问题越开放越好,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学生表现越自由越好。其实,无论课程怎样改革,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 方建新.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初议[j].  学校体育, 1989,⑶.

个性化教育范文3

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什么呢?那就是进行个性化教学,要重视孩子非智力方面的培养,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美国有一项调查研究:对1500多名智力相当的儿童进行4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成就最大的20%的人(有些获得诺贝尔奖,有些在美国政府担任重要职务)和成就最小的20%的人(大多是普通职员)之间显著的差异是非智力因素,他们在谨慎、自信、不屈不挠、进取心、坚持性等人格品质上明显优于成就最小者。

所以,进行个性化教育,即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是非常有用的。

要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首先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他的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类型、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及当前掌握的知识和达到的能力水平等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和成绩提高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之间也是有千差万别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孩子的特点,然后依据这些特点来展开教学。

1.沉思型——冲动型在学习能力上,沉思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都比较好。这些学生可多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少讲多思。而冲动型学生往往有阅读困难,学习成绩也不太好。通过适当训练,安排一些特殊的材料并设定一定的规则让他们阅读,可以提高冲动型儿童的思考能力。

2.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能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可以给这些学生稍有难度比较新颖的题让他们解决,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场依存性的学生在解决熟悉的问题时,不会发生困难。但要解决没有碰到的问题时则难于应付,缺乏灵活性。在教学中,我们则要把相关知识相互衔接,让他们练习举一反三,培养发散思维,这样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于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比较稳定。例如,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烈动机,这样的动力一直支撑他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终身。外在动机是在外界的要求和外力作用下的动机。有些学生学习动机以外在动机为主,容易产生也容易消失,很不稳定,所以这些学生在成绩上会表现出此起彼伏。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激发他们的内在的兴趣和集体荣誉感,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4.归因类型。一般来说,当学生在学业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些学生会把原因归为内部原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而有些则归为外部原因,如任务难度、外部奖励与惩罚、运气等。有些原因如能力、任务难度等是稳定的;而有些如运气、努力是不稳定的,我们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让他们在失败时归因于不稳定因素,成功时归因于稳定因素,这样来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5.成就目标。有些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有些则喜欢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两种类型的学生在很多方面不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对于想提高能力的学生来说,给他们安排的学习任务难度应适中,有挑战性,让他们感觉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而对于想证明自己能力的学生则要么安排简单容易些的任务,要么安排很难的任务给他们。这样他们会对结果感到满意、自豪,即使做不到也有理由(因为太难,大家都不会,所以他们也就心安理得了)。

个性化教育范文4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38-02

个性化教育是教育领域内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语文个性化教育是为克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种种弊端,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意愿与需要,用丰富生动的课程资源,发挥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方法与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作用,塑造学生的个性和个别性。我国当今语文课程教和学仍然沿袭以往的习惯,注重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对语文课不重视,教师难以深入展开教学,达不到培养新型人才教育目的,亟需改变语文教育困局。

未来社会各领域迅猛发展,社会生活需要人潜能释放、个性张扬。正如比尔盖茨所说:“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对于那些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造能力的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世界;而对于那些缺乏这些能力的人来说,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悲惨前景。

可见,语文个性化教育关系未来社会个性化的人的思想活力和精神创造力,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那么,如何深化个性化教育?考察对学生语文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我们注意到:语文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等诸方面成为语文个性化教育策略探讨的重点。

1 建设个性化的开放式课程体系

语文教育是一个涵盖极大的范畴。与把语文局限于课本语文教育局限于课堂的观念有根本的不同,语文课程资源建设要用开放性胸襟。

1.1 立足文化角度建设语文。语文教育不限于学校语文课,一切社会文化活动都是语文教育内容——社会文化意识、民族心理、时代风尚、文化交流无不影响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这些开放式多元化的文化因子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沃土,成为个性化建设与发展的源泉。

1.2 教学资源讲究针对性适用性。一般状态下,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获取的对象是教程,语文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的讲授训练。当然这是为语文教育搭建框架,绝不是高屋华堂本身;这是语文教育的起点,绝不是行路的归宿。教是为了更好地学,课上打基础,课下求发展,语文教育要为发展铺路。就拿中职语文来说,学生来源与普通高中有差别,专业结构设置复杂,学习内容与高中方向性迥异。如果两者教材体系结构篇目大同小异,那就没有体现二者的个别差异。中职教材编排思想仍重知识、轻技术,重理论、轻操作,很少反应社会行业新理念新技术,不注重体现学生参与性与职业素质培养,不能体现职业教育领域语文教育的个性。

希望语文的外延要扩大,教材的胸襟还有放大,一些媒体节目,网络内容,充分考虑到全社会提高语文素养的需求,在文化娱乐节目中不妨兼有语文教育的功能和责任。

2 教师要个性化教学

教材只是材料,能不能成为呈现给学生的盛宴,还要看教师的调制。一方面,出版社编者、语文教育研究专家,要经常和一线教师资源互动,手把手地教给教师语文个性化教育的艺术要领;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学论教,夯实基础,强化能力,发挥语文教育功能,做到教学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有常态性,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创造活动。

教师是个性化教育的承担者,推动者,凭借教师的耕耘浇灌,课程资源绚丽的花朵才会开发在学生的心田,结出累累硕果。实施新课程对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更是一种“蜕变”,必须以勇敢的自我否定和深刻的自我反思来完成,教学反思的核心要素包括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团的同伴互助和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三个方面。凭这些力量,教学资源经受千锤百炼,成为学生语文成长的营养。

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方向:首先要立足语文特点,体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基本特征,针对个性,把握好教什么和怎样教。第二,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强调语文教学策略的开放性。教学思维开放,听说读写能力与专业职业训练结合,形成综合能力;教学模式开放,走出课堂、学校,走入自然、社区、企业。第三,教学评价方式要科学规范。确信人人都有才,都有各自优势,以点带面,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

3 学生要个性化学习

尽管学生有个性差异,但立志与笃学是每个学生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个性化不是自由化,听之任之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追求,在语文天地中获取人生积淀,人品精神、人伦亲悦、人情意蕴、人世沧桑,使个体生命充满活力、灵气、智慧。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个人思维发展特性,有学生擅长记忆,有偏重想象,有注重情感态度价值,有从语文寻找理性的人生体验。不论哪种学生,要定位自身优势,提高自身素质。

人的个性化发展是学习成就的,因此学生要爱学习,做到听说读写常抓不懈。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文中。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同行业的人那里都有自己学习的方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要广泛涉猎,获取信息,能同能化。利用网络的发展,教育学习形式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学习的触角,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这是多么丰富丰富的资源。

个性化教育范文5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学;创业;特色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2−0026−08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1]

然而,创业是市场实战活动,创业教育稍有不慎都会误导创业者付出沉痛的代价:轻者伤筋动骨,重者生命难保。为此,笔者从分析当前创业教育个性化的障碍与问题入手,进而对创业教育个性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性、先进性、开放性、强势性、激励性、引导性、整合性等创业教育个性化的理想特征,最后从教学目标特色化、教育体系特色化、教学方式特色化、教育管理特色化4个方面探索出具有操作性的全方位措施。

一、当前创业教育个性化的障碍与问题

创业教育一直是不少高等院校希望成为新的亮点的特色性创新性课程,但是,由于“创收、创富、创业”“投机、投资、经营”“商业、企业、事业”“生意人、商人、企业家”“创业创始人、创业合伙人”“生存性创业、机会性创业”等概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界定,因此实践中创业教育长期乱象丛生。

1. 障碍

(1)观念

社会普遍存在功利性创业教育观念,虽热度高但过于浮躁。特别是由于创业教育发展的成熟度不高,社会的一般认知更倾向于对创业教育进行直接的商业价值评判。企业家讲师也都集中于那些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成功人士身上,而那些离大学生创业最近、充分体验着创业艰难的中小企业业主却很难得到这样的教学机会与平台。

(2)资源

缺乏创业教育所需师资、教材、资金和场地等基本条件。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普遍存在知识结构未能满足创业教育多学科结构的要求;同时,本土化、系统化、实质性、可操作的优质教材也相对缺乏;另外,基础性的组织机构和实施部门也普遍缺乏,很难获得专项资金和场地。

(3)机制

尚未建立创业教育进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度安排。创业教育大都远离第一课堂教学,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师生激励导向、质量评价体系一般都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其中,甚至在实践中时常出现叶公好龙现象。

2. 问题

(1)基本概念未能廓清,创业课程内容十分混乱

由于创业教育教学处于探索阶段,加之前述一些基本概念没有得到很好界定,因此各高校以前的创业课程不但名称不断在“创业”“创业管理”“创业实招”“SYB(创办企业)”“自主创业管理”“KAB(了解商业化)”之间频繁变换,而且课程内容也随之在“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之间游弋,有的学院甚至将国际劳工组织扶助社会弱势群体解决生存性问题的生计性培训作为大学课程引进,更有教师将耍小聪明式的投机艺术作为创业内容传授。总之,乱象丛生既是探索阶段的难免现象,也是以前“创业”课程的最形象写照。

(2)目标与定位不明确,创业教育无的放矢

从规范的角度来看,创业教育在中国可以说才刚刚起步。不仅组织实施创业教育的实体千差万别,而且各类教育组织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培养目标。就业“分流说”与基础“育人说”长期争论不休,究竟是“帮助学生完成创业运作”还是“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这一问题至今难于求得答案,并继续困惑着教育机构与教育者。

(3)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教育课程体系不够灵活

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十分“参差不齐”,有的院校只是赶时髦开设一门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创业管理等),有的只是作为就业指导的一个环节。虽然近年来一些高校在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尝试,但是可以说国内教育界对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存在机械式照搬国外课程,本土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课程单一;现行的教学模式都是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差异很大,没有统一的基础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教学目标,缺乏灵活性,效果也不好;开展创业教育的专业人士也很少,很多学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大多数是学院派,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

(4)低端功利性“创收”与高端研究性“知识”二极主导,创业教育的务实性与务虚性未能相融

创业是务实性的活动,而创业教育则是致力于长效的社会机制,因此,实践中常常出现其务实性与务虚性不能有机结合——强调务实性则多见于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操作,而这种“创业”操作因受操作主体精力、阅历等综合因素影响,“实操”往往徘徊于低端功利性“创收”,缺乏持续经营内涵;强调教育性则多见于研究性的“知识”灌输,其内容虽然高端,但却难免华而不实,犹如孔乙已炫耀的回字的4种写法。当然,近年来各类创业大赛越来越多,其本身对于务实性与务虚性是一种很好的中和,但由于这些创业大赛多为独立性活动,缺乏创业教育体系的支撑,同样难免囿于务虚性囧境。目前市场上不少创业读物有两大极端现象:有的单纯移植或嫁接企业管理学内容,侧重于理论性。这类读物虽能面向“明天”,引导创业者树立远大理想,掌握未来规模经营、发展壮大的学问,却难教会创业者如何掌握过好“今天”,真打实干地度过初创期、生存期的本领。有的创业读物喜欢把玩成功者的创业结果,以成功者的偶发性机会为案例,夸大成功者的偶发性因素,忽视创业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的成功规律,甚至玩噱头取悦创业者。[2](1)

二、创业教育个性化的内涵把握

要探索创业教育个性化,笔者认为必须准确把握创业教育的内涵。而准确把握创业教育的内涵,又先要十分明确创业的内涵。

据笔者考究,目前典型的创业定义不外如下3种:

第一种,价值说:创业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3](170-178)第二种,功利说——创业就是一个创造财富或积累财富的过程。第三种,实体说——创业需要一个承担创业的实体,而通常这个实体就是企业。[4](1-20)

因此,广义的创业一般将其定义为“创造新事业的过程”,既包括营利性组织,也包括非营利组织;既包括官方设置的部门和机构,也不排斥非政府组织;既包括大型的事业,也包括小规模的事业甚至“家业”。

除广义上的“创业”外,次广义的创业也是现实存在的创业概念,一般理解为“通过创办企业创造事业的过程”。它包括两个层次,即:一是自主创业,常见形式为独立创建新企业;二是组织创业,多为在企业内部开创新项目,所以也称“公司创业”。

相对于广义、次广义上的“创业”,狭义的创业概念为“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但要求:首先,企业的创办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其次,创业企业要能够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第三,新创企业需要确立适合于产品或服务的营销模式;第四,新创企业需要一个创业团队,并能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技术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综上所述,笔者将创业概念归纳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合理整合资源,在激情、悲伤、欢乐、责任交织中推出富有个性的经营模式,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2](310)

基于创业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创业教育个性化的内涵应该把握为: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和冒险精神的个人,让他们的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都得到很高的提升。而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则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等,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人才的需求。

围绕创业教育的内涵,笔者认为创业教育个性化的外延应该包括:创业人格培养与创业企业经营技能教练。具体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业家精神的培养、创业相关知识的掌握、创业实践能力的修炼等。

三、创业教育个性化的理想特征

如果说创业教育热潮正在兴起,那么透过“热”象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创业教育其实不少只是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翻版,为此,我们有必要严格将工商管理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区别:前者突出“守业”,后者突出“创业”;前者强调对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后者则注重相关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与时代性的普遍性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创业教育特色应该表现出以下特征:

1. 系统性

创业教育个性化首先要求其教育活动必须形成特色化的教育系统,这主要基于创业项目的系统性与创业成功要素的综合性。

创业者群体是思想最活跃的一种群体。创业者普遍的优点是富于思想,不乏创意。但变幻莫测的创业过程决定了创业者仅有创意是不够的——创意是零散的、独立的、微观的,只有将各种创意统一于具体创业项目这一主线,并围绕创业项目优化组装资源,形成系统工程,创业“点子”才能通过“面子”完善地实现其目标。而且,创业成功的保证,是不但要求创业者有思想,更要求创业者的思想要能系统化,各种思想要能有机地协调统一。

创业教育是旨在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的特殊教育,而创业的成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除主观因素外,有客观因素;除内部因素外,有外部因素;除具体因素外,有时效因素、组合因素。

2. 先进性

创业教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社会活动,创业教育个性化应当体现公众在社会生活有和表现出的与社会一同进步发展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生存方式和精神追求。创业教育个性化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它把创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先进要素合理吸纳、积淀,从而成为自身良好的创业文化传统。同时,创业教育个性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反映社会进步方面并且能够不断激发人们积极投身创业实践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民、富国裕民、互助互爱、诚实守信、见义勇为、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无私奉献等等,都是创业教育个性化的源头。

3. 开创性

创业教育个性化其开创性主要表现为创业教育必须引领、指导创业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创新;能够引导创业者形成“敢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思想意识、超前思维、竞争心态;能够引导创业者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创业教育个性化的开创性实质上是创业教育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开创性,创业教育必将成为没有生命力的教育活动。

创业教育特色要来源于创业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创业实践,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鼓励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可以激发创业活力,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创业教育个性化建设只有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统一起来,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当地文化习惯的整合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发展经济与承担风险、改革创新统一起来,才能构建创业者们一致赞同和接受的观念体系、行为模式,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创业者才会积极创新,和谐创业。

4. 强势性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 “世界店”“地球村”“国际城”等诸多形象的说法,无不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劲、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事实上,就在这么一个“店”、一个“村”、一个“城”,为什么有的国家发达、有的国家落后?为什么有的地区富有、有的地区贫穷?为什么有的民族强盛、有的民族弱小?环视世界国家、地区、民族,其发达与落后、富有与贫穷、强盛与弱小,根本差因无不在经济。而经济的差因在创业,创业的差因在经营,经营的差因在人才,人才的差因在教育。因此,创业教育必须破除中庸之道,贯穿直面竞争、勇敢挑战等强势内容。目前,我们的社会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为此要求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必须协调发展。现实是,收音机技术造不出MP4视频手机,传统教育培养不出现代人才。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创业教育个性化是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

5. 激励性

激励是教育本身就有的一种特性,创业教育较之其他教育活动其特色化更应体现这一点。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证明,创业者的动力和积极性不仅来自于经济收入等物质利益,而且来自于精神鼓励。创业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创业者情感、自尊、归属感等心理所需,特别是满足“尊重”与“自我实现”等高层需求,培育创业者的创新、效益、竞争、学习和融合意识、全局观念以及开拓、勤奋等精神,从而激励创业者全力以赴地走创业之路,可见,创业教育个性化具有强有力的激励功能。

创业教育个性化的丰富内涵,对创业者、对广大民众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对形成社会共同价值取向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创业教育个性化的对创业者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为,它可以强化创业者的工作动机、激发创业者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成功创业,离不开创业教育,离不开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再创业的文化氛围,特色化的创业教育应当激发人们的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创业冲动。

6. 引导性

创业教育个性化观念体系应该具有教育、引导功能,表现在对创业者的心理、价值观和思想、行为取向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上。

创业教育个性化包括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心理意识,它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引导人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合作;营造发展的社会氛围,引导和鼓励人们通过合法劳动、诚信经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7. 整合性

“整合”是不同的部分或因素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亦即一体化的过程。个性鲜明的创业教育其整合性一是指教育资源的整合,特别是对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专业教学资源及其内容能有机组合,二是指教育内容能指导创业者有意识地对创业过程中不同的离散资源或事业要素通过有效地整理整顿并将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经营主张、经营意识和经营实践一体化。创业教育个性化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必须经过有意识的整合。虽然完全自由放任的整合过程也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这一过程的缓慢和持久以及其整合方向的随意性,很难于支持创业教育个性化的发展,甚至不利于创业的发展。

四、创业教育个性化基本思路

创业教育是应用性教育,因此创业教育个性化必须具体到创业教育的方方面面才能得以实现。为此,笔者认为至少有必要在以下方面加以落实:

1. 教学目标个性化

(1)总体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创业人格和教练学生基本创业要领,让学生掌握“创业创意”“创业团队组织”“创业机构建设”“市场、资金、效益预测”“创业战略规划”“创业项目系统策划”“创业运营准备”等要领,练习捕捉商机的眼光与整合资源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创业点子商业化系统设计”,使学生能具有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并初步形成创业人格。同时让学生会实际办理或指挥开展创办企业的10个基本步骤的各项工作,能像商业领袖一样扬长避短去经营自身资源、组装社会资源、激发市场资源。

(3)知识目标。要让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后,可以认识创业的现实环境,理解创业的基本要素,了解创业的基本步骤和具体工作内容,掌握创业的基本要领。

(4)素质目标。尽管接受创业教育的部分学生不一定立马创业,但实施创业教育,必须能够培养学生成功创业潜质,这种潜质一旦与现实机遇相结合,即能转化成创业行为及成就创业事业。

2. 教育体系个性化

北京吉利大学经过多年的创业教育试点实验,初步形成了“创业——成功人格与企业家精神” “创业——创意策划与项目商业化”“创业——管理与经营技能”“创业——运营理论与实战研习”等专业系统,并已经形成了“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运营”等创业教育系统,《创业实招》作为“创业意识与技能”教程,更是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在实践中笔者体会:教育体系个性化,主要是要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和非课程体系。

严格要求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服务于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基本涵盖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创业教育的课程不仅要传授创业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经营管理和创业相关综合知识;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要能够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增强创业能力。课程要系统整合成功创业者素质的各方面。通过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的组合设计,用模块化方式实施。

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课程体系,还包括非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体系不仅要学校参与,还需要社会介入;不仅要具有理论性,还要具有实践性。因此,笔者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和项目,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从创业教学、创业教研、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和创业实践五个部分描述创业教育体系。[5]

(1)创业教学。这个模块的教育任务主要是由学校来完成的,它在内容上应偏重理论性,但兼顾实践性。创业教学的对象可以分为MBA、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高职生、高校自设专业本科生五类,从课程性质上可以分为创业意识课、创业管理技能课、创业经营知识课、创业实战研习课。从我国当前创业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看,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集中在商学院。基于此,北京吉利大学通过公开选修、课时交换等措施使广大非商学院的学生同样享受到商学院教师的创业课程,并着手通过政府采购,向兄弟高校输出创业课程,从而有效提高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

(2)创业教研。要切实提高我国的创业教育水平,必须大力加强创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研究。因为像任何一门学科一样,研究是教学的基础,研究可以促进教学,教学又可以拉动研究。创业研究工作主要靠专业研究机构、高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过探索创业活动规律,获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近年来,我国创业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在举办创业研究会议、出版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进展迅速。目前国内学者已经翻译了不少有关创业学的教材、专著,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有了一些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如:北京吉利大学就专门立项开展了“基于创业和就业导向的创业学教改研究”;同时国内不少高校更是依托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和教育中心,这些机构开展的研究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的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吉利大学的创业素质教育部,这些机构及其教研人员围绕创业与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3)创业论坛。这个教育模块要整合校友资源,主要将校友中的创业者请回学校现身说法而传经送宝,偏重于对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的传授。因为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学校创业教育需要以论坛的形式邀请社会上有经验的创业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学校开设讲座,开展对话,给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技能。这种校友参与的创业论坛对于弥补在校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和学校创业课堂的局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国外的创业教育中,社会尤其是企业界的参与十分广泛。在我国大学里,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一个内容,常常也邀请一些商界精英到学校开展企业家论坛和对话活动。但是,很多学校组织的这种论坛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还没有形成一种机制可以使这种论坛长期化和制度化。因此,创业教育体系中的这块内容需要加强。各学校应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校友网络,凝聚一批具有丰富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的社会人士,并且通过聘任讲座教授或兼职讲师等形式,形成一种稳定的、在校园里常设创业论坛的机制,使这种论坛活动成为学校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4)创业竞赛。这是大学生创业模拟练习的一项有效方式,可以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两部分内容,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2011年9月,北京吉利大学举办了“吉利杯”全国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共有700多个项目参赛,10个获得了创业基金组委会颁发的奖金和相应的创业基金支持。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林高度评价此次大赛,他认为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对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发展,鼓励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发展。北京团市委大学部副部长孔毅认为吉利大学在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勇立潮头,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标杆。

创业竞赛过程中,学生要经过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以及答辩等阶段。通过参与这个过程,学生获得了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能力,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

(5)创业实践。如果说创业竞赛是一种创业模拟练习的话,那么创业实践则是实实在在的市场活动。

众所周知,真空里育不出傲雪青松,干岸上也无法练习游泳本领,课堂上更教不会军事技能。创业技能的掌握,无法回避市场实践。不过,创业实践不是任凭学生盲目胡搞瞎撞,而应该从项目选择、方案推敲、行动步骤等方面全方位监控、全过程指导。创业教育单位必须将市场实践作为教学的有机环节,将学生的每一步实践活动都纳入教师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消减市场“伤亡”。

北京吉利大学携手北京国经管联管理咨询中心筹创的大学生创业联盟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方面作了初步探索。当然,联盟的组建和有效运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联动。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生社团,其活动也不是组织几场讲座、开展一些联谊活动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一个互动的平台把风险投资机构、企业、科技园、孵化器以及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联系在一起,争取获得它们的支持和参与,使大学生创业活动具有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个创业生态系统中,既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密切学生与风险投资界、企业界等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创业学习和实践,放大高校的创业教育功能。[6]

3. 教学方式个性化

(1)梯级开班。创业教育应该有一个从“创业意识”到“创业技能”再到“创业运营”的循序渐进过程,而且,成功创业毕竟还决定于创业者的成功人格、社会机遇等综合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在培养规模上,应该以“创业意识”人群为底基,以“创业技能”人群为中坚,以“创业运营”人群为高阶,梯级开设“创业——成功人格与企业家精神”“创业——事业开创与项目商业化”“创业——管理与经营技能”“创业——运营理论与实战研习”等班级。“创业——成功人格与企业家精神”课程可以供一年级新生或部分二年级学生选修,总人数可以适当多一些,主要培养“创业意识”;“创业——事业开创与项目商业化”与“创业——管理与经营技能”课程可以供二年级学生或部分三年级学生选修,人员在已经选修过“创业意识”课程的学生中选取,总人数为“创业——成功人格培养与项目商业化运作”课程的1/3为宜;“创业——管理与经营技能”与“创业——运营理论与实战研习”课程可以供三年级学生或部分四年级学生选修,人员在已经选修过“创业技能”课程的学生中选取,总人数亦为其1/3为佳。

(2)小班授课。创业教育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因此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有必要注重师生沟通顺畅、互动性好,学生参与机会多、学习积极性高,以及学习氛围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便于营造一个松弛有度的学习环境,等等,从实践经验来看,小班授课是有效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切实措施。

(3)教练体制。知识可以学习,技能需要操练,而创业教育恰恰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于一身,于是既有必要“教”又有必要“练”。因此,教学方法上应博采博士生教育、军校生教育、运动员教育、以师带徒技能教育之众长,揉合美国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MBA教育模式,以教练体制为主要教学体制,除传授基础文化、职业文化、专业文化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知识外,还按“商战特训”大纲系统教练应用技能、职业实务、职位实践、市场设计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每周至少一次同步走向市场,像在水中学习游泳一样以实际工作练习创业的经营管理。

(4)活动教学。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机会意识、竞争意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除了练习环节要求学生参与外,更多的要在平时课堂教学环节中设计学生参与环节,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方式,设计系列教学活动。笔者考虑,至少可以设计以下8项活动,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4. 教育管理个性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创业管理个性化是前述各项“个性化”的保证。离开创业管理个性化,创业教学目标个性化、创业教育体系个性化、创业教学方式个性化等都将难于落到实处。正因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以下管理措施,以使“创业教育个性化”得以实现:

(1)开设“创业先锋班”,创立第二学历学位。在这方面,中央财经大学已经作了一定探索。为完善“创业先锋班”之探索,笔者建议一是从教学对象上加以规范,即“创业先锋班”学员拟在最后一学年的高年级学生中选取,并要求其之前必须选修过创业意识、自主创业管理等基础性课程。二是培养体系方面应该贯彻“五五体系”,即应包括练习、演习、见习、实习、研习等5个基本环节。三是课程体系上要形成系统,至少必修“创业——成功人格与企业家精神”“创业——事业开创与项目商业化”“创业——管理与经营技能”“创业——运营理论与实战研习”等 。四是各学校要根据有关双学位和辅修专业毕业证书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达到要求的学生颁发双学位或辅修专业毕业证书。

(2)建立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创业生态系统。一是“设立创业基金”,提供支持创业教育的资金和物资基础。北京吉利大学于2010年6月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投入了3000万元,是我国目前投资额度最大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也是我国首家“学校型”创业基金。通过不断完善,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运行机制,基金会对评审通过并注入资金的项目,启动创业培训专家及风险投资专家的“一对一”指导,并最终将项目孵化成企业。基金会已得到海纳通投资公司等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政府要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对创业项目的捐赠,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动员社会资源为创业教学和科研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创业教育支持资金能够充足并可持续。二是各创业教育单位要提供创业教育的技术支持。由于创业教育要求交互式教学方法,对于创业教育的师资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支持对教师的培训计划,开发和使用新的合适的课程资源。建立职业发展特许机会,帮助提供创业教育课程材料,支持案例研究。鼓励经验共享和实践交流,聘请创业导师的参与。为创业教育者提供跨境和跨学科交流的机会。三是努力培育创业文化。各类学校在毕业生宣传方面,尽可能多地宣传“创业明星”而非“就业明星”,特别是少宣传回避竞争现实的“考研”“考公”人物。同时,要为创业者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更好的内部环境。

(3)严肃创业教育资格,组织培养优秀创业师资。由于创业教育是学科跨越最多、最具综合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学科,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多于概念规则的讲授,因此,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管理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因此,国内高校须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其重要途径是通过专业培训、企业输出、国际合作以及引进短期企业培训师、海外教师等形式尽快提高国内大学创业教育的水平。同时,我们应当借鉴美国许多名校的做法,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讲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创业课程。另外,学校还应当创造条件适当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很多美国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经有过创业的经历,并担任过或现在仍在担任一些企业的外部董事,这使得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的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

(4)举办创业教育系列活动,加强创业交流与合作。创业教育活动是巩固创业教育课程知识、深化创业教育课程成果、模拟创业教育实践、交流创业教育经验的重要渠道。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包括:①组织创业教育讲座或报告,邀请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和创业杰出校友作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用讲座、报告等方式普及创业理论和实践知识。②举办创业沙龙,为准备创业者和已经创业者提供交流、沟通和学习的平台,为高校和学生联系企业家、风险投资机构、大学科技园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争取支持与合作提供便利,创造更好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创业学习和实践,放大高校的创业教育功能。③组织和参与创业计划竞赛,为大学生创业模拟提供有效途径。东南大学学生创业协会每年定期举办的“创业创新论坛”,“ 金点子”商务大赛、“赢在东南”和组织参与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有效地促进了创业学习、交流与合作。[7]

(5)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加速创业教育成果转化。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创业实践,促进科技和创业教育成果转化。成功的创业实践又能有效地验证创业教育的成效,反过来推动创业教育的更好开展。北京吉利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民办高校创业园,设立了全国首家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基金”,并初步形成了以创业基金为基础,科技园、团委等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和指导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创业实践。

(6)以“模拟仿真”为创业教育主导思想,大张旗鼓创办“校园市场”。学校可以以校门口的闲置房屋创建“创业大厦”、可以以校围墙等无效设施建设“创业长廊”,进而以创业基金为依托,严格挑选有价值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学生对经营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专家评审的方案才能获得经营权;市场摊位也有优劣之分,学生可以竞拍;学生可以亲自设计商店店面、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通过这种模拟实战演习,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激烈竞争带来的益处,体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成就感。通过参与策划和仿真,学生能够发挥企业家精神,运用企业运作模式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可灵活运用课堂知识,提高表达及分析能力,开阔视野和思维。广东某高职学院通过这种创业教育体验,2009年仅管理系毕业生就有30%以上选择了自主创业。[8]

(7)实施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分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若教学评价体系的模块考评中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时,建议采用6:4的方式记分。

另外,要根据不同课程和演习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包括书面考试、研究报告、创业计划、课程论文、感想和体会等。同时,建议强化过程评价——课堂发言与讨论、完成个人或小组任务的情况等,都可以作为对学生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评价;改革、完善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完成各环节任务的情况,注重考核学生潜在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对商机的发现、把握能力和创业计划书的水平,作为考核评价的重点;在教学中平时分任务模块计算“任务实践”成绩,课程结束时根据学生各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8)开设“创业名家讲堂”,规划系统性创业讲座。学校应该邀请知名企业家、青年创业典型、优秀校友开展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座谈、沙龙等活动,使学生在校学好专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分享创业艰辛和成功心得。广东某高职学院仅在2010年半年的时间里,就举办创业讲座十余场,共有十多位公司企业老总、优秀校友到学院做报告。实践证明,每周一次的创业知识系列专题培训讲座或人文素质讲座,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如职业岗位必备的从业能力、社会知识及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接受理解新技术的能力等,在创业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捕捉市场机遇的能力、分析与决策的能力、联想迁移和创造能力、确定企业布局的能力、发现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理财能力、控制和调节能力等,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谈判能力、企业形象策划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9]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2010-05-14.

[2]张贵平.创业实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周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4]国际劳工局.创办你的企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5]杜海东.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4-6.

[6]任广新,张贵平,关永娟.就业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32-35.

[7]陈然.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10):19-25.

个性化教育范文6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与他人区别的独特性,是个人的自然素质与精神素质的结合。小学生虽然没有形成完善的、成熟的个性,但已有了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可塑性很大,故此必须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优良个性,纠正不良个性。那么,如何才能使儿童的个性教育和谐化呢?

一、创造条件,让儿童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发展儿童积极优良的个性,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体现的。平日里,我们组织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我认为,活动是儿童主动地发展认知能力、培养感情意志、训练动作机能所必经的实践环节。为此,一是建立不同层次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参加,从而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这些活动小组中,儿童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受到了重视,专长得到了发挥,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二是开展“让闪光点增光”活动。通过评比,找出每个最具个性的闪光点,有的同学爱团结,有的思维敏捷,也有的有毅力等,然后让每个同学对照自己的闪光点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发展,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增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通过这种活动,使每个同学的个性优良品质得到强化和提高。三是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开展个别辅导活动,发展学生特长。根据家长职业的特点,动员他们一起来帮助辅导学生,弥补学习教育的不足。例如,哪位家长具有较高的书法技能,我们就请他做校外书法辅导员,让他承担起指导个别学生写字的义务。

二、积极引导,改变学生的不良个性

学生们的可塑性是很大的。通过积极引导,改变他们的不良个性,应当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这项重要任务主要采取三种办法:首先,强化成功感,鼓励再成功。对那些某一时能力较低、自卑感较强的学生,我注意通过小进步大表扬、小成绩大鼓励的办法,让学生们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加快前进的步伐。其次,抓住契机,及时引导。契机是催化剂,是导火索。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再次,利用迁移,促进转化。在个性教育中,我十分注意利用学生的长处去克服或改变自身的短处,扬长避短。例如,我教过的一个学生脑子反应快,还擅长长跑,在每次长跑运动中,他总是汗流满面,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是学校优秀的运动员。但他在学习上却缺乏刻苦精神,认为自己不错,时常不完成作业,每次测查他的成绩都不理想。这时我想到,他长跑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完全可以在学习中发挥作用,取得好成绩。于是我减少他的作业量,适当增加作业难度,用攻克难关受表扬的办法培养他坚持学习的毅力,从而使他的个性发展也走向了和谐。

三、支持兴趣转移,鼓励全面发展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时常随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这种变化对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有利的,应允许儿童的兴趣转移,不对儿童发展作定向的限制,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天地。比如,我教过的王同学,低年级时对数学极感兴趣,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并获奖,升入高年级又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又加入了作文小组。对此,家长不理解,说他朝三暮四,学习不专一。我说服了家长,支持他参加作文小组。由于对作文兴趣浓厚,学习刻苦,后来他写出了较好的小文章,曾有两次获得乡级作文竞赛奖。他的其他方面也发展得很好,得到全校老师的认可。

实践证明,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同时又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个小学阶段就是儿童们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只有发现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才能使儿童的个性教育和谐化。

个性化教育范文7

个性化教育职业教育模式教育资源一、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特别是近10年来,改革开放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使得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了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由此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从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数比1999年增长了8.2倍,招生规模与本科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5%,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已经与本科教育达到了不相上下的地步,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结构、特色、成效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声望、地位、认知度都无法与普通本科相提并论。从普遍情况看,用人单位、家长包括高职生自己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较低,除了“文凭社会”中人们认为高职高专的教育层次不高外,高职生就业的质量也不高,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高职生很难进入那些收入高、待遇好的行业和单位,似乎只能在一些低层次的民营企业就业。近几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下滑,大学生的就业非常艰难,其中高职生更是难上加难。高职生不被社会认同的最大原因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质量不高,导致高职生的就业能力不足,无法与本科生进行竞争。中国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以来,人口增长率连年下降,近几年高考生源数量也连续下降,高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已经拉开了帷幕。这场生源大战的输家注定是那些高职高专院校,“生源不足”与“就业困难”将高职高专院校逼上了绝路。一些基础条件好、实力雄厚的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升本成功突围而去,而大多数的院校没有这样的条件和实力,只有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高等职业教育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真正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改变高职生在人们思想中的不良印象。

二、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Personalization Education),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国际个性化教育协会是这样定义的:个性化教育(Personalization Education),是指通过对被教育对象 (包括个人和企业)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个人的家长或监护人,企业的投资人或经营者)的目标与要求,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历教育、阅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灵修教育多个方面,对被教育对象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咨询、策划、教育和培训,从而帮助被教育对象释放生命潜能,突破生存限制,实现量身定制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从个性化教育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个性化教育主张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际上,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思想与个性化教育有高度的统一,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高等职业教育引入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快速发展只有短短的十几年,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欠发达,所谓“穷国办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以较少的教育资源解决巨大的教育需求。在资金、场地、设施和师资都不足的条件下,培养与普通高等院校差不多数量的学生,的确难以保证高职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特别是教育体制上还处在一种僵化的、教条的、固步自封的状态,虽然一些教育教学机构也在分析和研究国外职教发达国家的情况,甚至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也派出部分教师到这些国家参观和学习,但总体上来看,似乎这些先进职教理念和教学模式对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南橘北枳一样。因此,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引入个性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个性化教育是全球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个性化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许多年了,特别是二战后,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原来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大众对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以美国为例,美国个性化教育是深深根植于它的个人主义的文化土壤之中,它的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在教育中重视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信心、质疑精神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家庭、学校、社区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发展这些能力,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在美国坚持和主张个性化教育的突出人物是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他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提倡从人的天性出发、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对于中国的近邻日本来说,二战之后,日本急于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大力进行教育改革。日本在全面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国内教育中存在的划一性、死极性、闭塞性等问题,突出地提出了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实行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即发展个人能力,主张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总之,发达国家已经把个性化教育贯穿于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之中,甚至职业教育中处处也有个性化教育的影子,比如中国职教界熟知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北美能力本位教育,它们的中心思想都是基于个性化教育的。

2.个性化教育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模式的转变

以前,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常常把中国专科层次的教育称为“本科的压缩饼干”,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专科层次教育,即现今的高职高专,其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特色和创新,具有浓厚的本科教育的色彩,是三年制的本科。当然,近年来,许多高职高专加强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甚至开展了顶岗实习等更加贴近就业岗位的手段,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改变高职高专在人们中的印象,就业质量也没有明显的改善。按照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的观点,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地步。个性化教育强调根据被教育者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出现一个发展的瓶颈,对于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来讲,可能说是危机已经到来。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提倡个性化教育,将教育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办出质量和特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3.个性化教育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如前所述,个性化教育是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极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会相应增长,不仅会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反过来会促使学校和教师改善教学设施、教学方式,形成良性循环。学校提供一种保障个性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学习,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4.个性化教育保障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

从理论的角度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然会促使就业质量的提升,那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使他们在就业市场更具有竞争力。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来看,个性化教育也会使得学校更加注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比如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更加注重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等等。在个性化教育环境中学习的学生,由于更加主动学习,相比一般的高职学生来讲,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因此找工作时更加自信,成功的机会也比一般人来说更大,从整体上来讲,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这种学校,其学生的就业质量一定很高。

四、高职高专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

1.转变教育观念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个性化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它不仅需要普通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需要教育管理者转变教育观念。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结构,决定了学校的改革也需要自上而下。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实施个性化教育重要的是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松绑”和放权。这一点已经在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得以体现,接下来是如何具体实施。各个院校也不能等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而应该积极准备,研究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并制定出详细的规划。

2.改变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经清楚地表明,这个模式已经不能持续发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实际上,各个高职院校每年都派出若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到德国学习双元制,也有部分人到北美地区学习能力本位教育,已经具备了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条件。重要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过渡到个性化教育,如何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决心和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拿出一个顶层设计,供全体教职员工讨论,最后形成一个可操作的模式。与此同时,教师中也要开展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教研活动,并将个性化教学的方案逐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3.整合教育资源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迎合了目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特点,许多课程包括动手环节要求极高的专业课也以合班的形式上课,以减少教师的课时支出;砍掉一些实践环节,以便少配备实验实习设备等节省教育成本的做法,对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也是无奈之举。“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必然要求师资要充足、设备要充分,两手都要硬,这对学校的教学资源管理提出极大的挑战。要实现个性化教育,学校一方面积极要求国家、地方和企业的支持,增加教育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压缩行政开支,开源节流,重点投入到教学之中。同时,要认真做好调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一套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使得个性化教育能够有充分的资源支持。

4.由点及面,稳步推进

在推进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转变时,一定要注意节奏,做好规划。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专业进行试点,这一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教训。试点结束后,应该由学校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评估,如果达到预定目标,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而教学资源在目前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就应该逐步推广,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解决不同专业面临的问题,然后再在全校全面铺开。高职高专院校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和推进,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次飞跃,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打好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基础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建军.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教育科学,2004,(2).

个性化教育范文8

1.1体育教学内容繁多、教学质量偏低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总是遗忘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使得高职体育教学的变革缓速发展,教学理念的发展落后,并且因为现在教育强调学生应全面发展,则误理解为通过向学生教授多种运动竞技项目,就能使学生的体质增强,身体得到全面发展。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使得设置体育课程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只追求全面发展,难以提升学生独立练习水平,使得学生兴趣缺失,降低锻炼积极性,教学质量也因此下降。

1.2体育课程实施中教学过程主客体错位

高职院校的教学重心是“以人为本、重在参与”,即学生应该作为教学任务的主体,老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现在已存在的体育教学中仍旧固守成规,教师依旧处于主体地位,仅仅向学生教授体育技能知识,重理论,以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主动性差。因此,如果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来,就要使学生积极的进行体育练习,这样既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又能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找出学生的潜在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有益于对高职体育教育个性化课程体系的设想的构建。

2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2.1高职体育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应与高职院校的职业走向相结合,合理的规划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首先,高职体育教育课程应该表现侧重于教育学生体育的行为能力,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将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寻找出来,使其逐渐培养出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其次,学生的心理教育业应该加入到体育教学课程中去,比如举办一些集体性活动使得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加,或者一些简单的、易行的竞技类体育项目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后,通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还应该表现出一定的体育文化,利用学校的体育优势设置体育课程内容,使得本校拥有自己的体育文化。对高职院校体育个性化课程体系的一种设想。

2.2教材内容的确定

(1)由于高职院校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涵盖多种方面,让学生能够用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教材内容符合下述几点。

(2)必修教材必须使具有科学、实用、趣味的特点。具有科学性能表现出体育课程内容的现代感;具有实用性则强调了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只有加强了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基本技能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现代化社会中最适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具有趣味性测试强调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潜在能力,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3)专项教材的内容应该综合多样化。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专业性强、学科类别杂、应用性高的特点,隐性课程的作用显现出来,将其利用于身体素质练习和技能的锻炼,通过综合训练的进行来弥补体育显性课程的不足。还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个体的差异,采用多种教材。

(4)选项教材应该确保课程内容具有弹性化和乡土化的特征。即针对不同的职业特点,寻找与相关学生专业的差别,有目标的进行课程安排。把专业性和职业的体育项目结合在一起,一主一辅,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混合教材应保证内容的分化与综合。将不同的体育项目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同时增加新的内容。使得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感觉到结构的完整性,既能增强身体健康又能提升心理素质价值,真正使得高职学生的个性价值取向从综合选项中表现出来。

2.3教学方式的确定

通过对传统的分班模式进行变革,通过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进行划分,进行基础素质班和专项基础班教学的模式,促使学生发挥自觉主动性。对于基础班的同学,在教学时应侧重身体素质培养,对不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同学进行个体再教育;专项基础班应该注重于健美操和大球类的基础训练和形体教学,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保证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的运动负荷量,又可以让他们在其它专项课上有所准备,无论是心理层面还是技术、素质层面。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则要开设一些娱乐性高、实用性强的以保健为主的体育项目课程。

3高职体育课程的形式

设想的高职体育课程的形式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在高职体育教育占主要地位,应该采取课堂教学的教育模式,它是必修的体育课程,由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与此相对的即为隐性课程,尽管高职体育隐性课程没有统一内容、材、统一目标及要求,它的重要性也是难以磨灭的,同样也是形成高职体育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由于体育课所具有的特殊的空间交互性作用,合理的将人类社会的文化价值习惯以及社会观念等理性的东西,通过体育教育的各种活动反映出来,从而使其具有相应的综合效力,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对隐性课程内容进行的必要性的选择与设计,要使其反映出真正有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内容,将其寓于隐性课程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的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发展。

4高职体育课程类型体系

可将高职体育课程类型按规定体育课程与活动体育课程进行分类。并且根据教学大纲可以将规定课程分为选修课和保健课;根据社会体育性质可以将体育活动课分为体育教师组织的俱乐部模式协会和学生会组织的学生模式协会。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通常将体育课程的主体设为以一、二年级,并且活动体育课程的设置主体主要侧重一、二年级和三年级空闲时间多的同学。由于现代教育注重个性教育,即创造性的教学,如果无法保证学生的兴趣爱好,如何确保学生未来个性的发展。对于规定体育课程中的选修课与保健课,教学应侧重体育健身,项目应不分男女,且以点带面进行教学活动。活动课程中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和协会制教学模式,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课程类型。通过学生的自学自练、自主活动、集体的组织训练、比赛竞技等方式,辅之教师的辅导协助,再综合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组织形式和教学价值基本取向等方面。

5结语

个性化教育范文9

1 小学校的个性教育

1.1 自由的授业形式

小学生时代重视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自主性的培育和发展,孩子都可以放松,压力受不了的条件。小学上课的气氛非常热烈。有时,自由移动,有玩具的孩子,教室的桌子都不放在黑板上,椅子也不固定。上课时,唱又跳,跳,游戏。

1.2 才能的重视

在学校或班级不名次,学生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有个性,所以有很多缺点的人,也会以一种优点为老师表扬。小学学生的优秀才能都会表达。

2 中学的个性教育

2.1 一个开业的教学形式

在中学的时候,学校对学生的个性合起各自制作的时间成了,根据时间的不同美国的初中生开始了新的初中生活,初中的生活与学校的生活不一样。学校的授课也重视学生的各种选择和需求,必修科目以外有50%的选择科目。

在初中,每个人的课程不同,班级的学生不固定,教室也不固定。学生一天移动六个教室,受不同的老师的授课。

2.2 灵活的教育系统

美国中学的教育系统的特征是,教师启发注重形式,学生的个性表现重视学生的成绩的提高,只不偏颇的事。上课时,老师经常放松的氛围,学生制作的自立性思维,引导学生充分。的发言和讨论的时间给我个人的见解可以鼓励同时上课方法理论和应用的重视,知识的死记硬背要求。

作业也少,课题的题目也自由。能让学生自己考虑的。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特意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结果,完成了的资料生动的内容丰富。

3 高中的个性教育

3.1 小规模的学校规模

在学校的学生的数200人可以随便超过400人,根据调查结果和大学校相比,学校的人成绩和上班率和毕业率也很好。这所学校的少数民族和劳动者阶级的孩子能和学校的w贴。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很好地学习。

3.2 教师教学小组

集团的教师们一起教学企划制作专业パタン`超过开发。学生也小组分成,老师们的交流的机会增加课外老师学生补习的。

3.3 教育

在小的高中分学生被顾问所分,顾问定期和学生交流解决生活和学习的烦恼,有效果的学生和学校建立良好的关系从学校得到的体贴。

4 大学的个性教育――荣誉企划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农业和商业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进入了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在1940年代适龄期的年轻人的入学率达到15%,是美国高等教育作为大众教育的象征,怎样做为群众教育的时代培育尖子?

以哈佛大学为例

荣誉学生18单位必须采取这个中通识教育3点至9点,研究讨论课6点,论文或独立研究课题的6点,平均分数根据GPA 3点必须采取点三个特点。

4.1 学H学科

专业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程,AUC路线和协议套餐4个种类。AUC路线是主动学习,基本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包括。跨学科的影响特别关注点协议套餐和学生主动性其他学科的课程提出教授和签订合同的事。

4.2 研究讨论

在一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的讨论路线每年举办一次,在三大学生和人文中心的讨论路线和独立学习的研究路线的增加,定期的范围进行学术发表会。

4.3 n外活

为了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哈佛大学对名誉学生的课外活动非常重视,博物馆、音乐会和水族馆等都是学生自身的组织。

首先,哈佛大学的荣誉企划为人材的培养,对人文教育的基础和学术自由环境和团队的领导知识等。

5 结语

从美国的教育制度的设计来看,最终目标不追求个人发展的短期效果重视个人的长期发展,也就是说,在个人的独立性和思考力和创造力等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美国的个性教育和制度对社会全体的创造力是有利的,在社会的个性教育是重视个人的发展,以社会为目标的价值观是“胜者是英雄”的认识。在美国社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为了大家都要活下去,为了大家而努力,在竞争中失败的人基本上不被重视社会,也会落入社会的最低阶层。

个性化教育范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社会性,个性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两个人性假设——“政治人”和“社会人”,同时也赋予其政治性和社会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人”属性

政治人是人类关于自身属性的第一个认识,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城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人”这一人性假设指明了人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具有利益协调能力的,并追求友善合作,追求至善和谐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包括了偏向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也可以表述为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教育,是一定的阶级为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通过宣传和推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方式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统治的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必然体现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为相应的阶级或政权的政治目的服务,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也是相一致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人”属性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情,在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时,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关系总和集中体现了“社会人”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以“社会人”作为基本主体的社会实践交互活动,天然就具有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特征。它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旨归。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按照其思想意志对成员进行规范统一的实践活动,而这种规范统一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具体统一于社会物质生产实践中,根源于其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马克思曾经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物质性,它以当前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是一项物质性的活动。

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培育

近年来,有学者大力鼓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个性化培育为主。对此,笔者则不以为然,对他们一些观点不相苟同。比如:有学者引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进而指出表明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对个体的关注。这种关注,正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趋向重视个性化培育的基础上。对此,我觉得首先得弄清楚几个基本的问题:以人为本是以每个个体为本吗?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针对个人而言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最主要的成就是在经济领域,其次在政治领域,而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思想政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指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社会的疏导而绝不是强调对个体的关怀和疏导。对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社会性培育为主。

首先,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人”、“社会人”人性假设内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在社会交互实践活动中的“政治人”和“社会人”,他们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本身具有合作和利益协调的人性精神。其次,这是由当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出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既是不发达阶段。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统一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来,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参与社会实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只能是依靠社会性的广泛培育,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依托一定的方式方法和载体,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程度来看,建立起以个性化培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看起来是不现实的。不仅表现在其设计起来比较困难,很难形成有效地教育系统,就算可行,对教育主体的素质也要求高,对社会资源需求量极大,因此其成本必然异常大。最后,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社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逐渐展示出其极大的效应。网络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开放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展现出各种各样的方法途径,但其最终的目的何效果还是与传统的“社会本位”的教育是一致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集中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性培育为主,是由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客观决定的;同时,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内在规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要关心和注意个性培育,最终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社会文明程度越高,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就应该越突出。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个性化教育范文11

一、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内涵剖析

陶行知先生指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可见,个性化教育需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简言之,个性化教育就是为教育对象个性和谐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个性不是所谓的外表穿着与众不同或一味反对别人意见等,个性是符合人与社会发展的独特气质和潜在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觉性相统一的整体自由状况(黄友生,2007)。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作为个性发展的主体,其主体性和个体性理应受到教育的关注和培养。个性化教育关注个体主体性的唤醒和发展,旨在实现教育对象个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当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随着国际分工日益细化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提出了多样化需求。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需要强化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从本质而言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发展个性,并不与社会发展相背离。相反,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历史和事实都证明,约束个性发展便会禁锢社会活力。个性被压制过甚的人,主体意识非常欠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十分贫乏,缺乏建设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马克思指出:“我们陷入困境,也许是因为我们只把人理解为人格化的范畴,而不是理解为个人。”人既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又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肖雪慧,1987)。个性化教育唤醒主体意识,尊重主体性、鼓励积极性、发展创造性,旨在培养个性突出的全面发展的人,在实现个人解放中推动社会的解放。恩格斯曾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社会要得到解放,必须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缺乏个性化教育,个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解放都难以实现(中央编译局,1972)。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个人必须具备更多的个性特征,作为培养个性化突显的多样化人才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育旨在为社会发展输送活力的源泉——富有创造性的生气蓬勃的个体,以每个个体的力量去充实集体的力量,以每个个体的丰富性去造成集体的丰富性。

二、德育需要个性化教育理念

从道德的产生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道德,这是因为道德满足着人的需要,是人的发展借以实现的形式,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人是道德创造者与体现者的积极主体,道德在本质上对人是一种肯定关系,人类的德育活动应尊重这一本质要求。个性发展是人的本性的自然要求,作为尊重个人、肯定个人、发展个人的重要手段——德育,其价值正在于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整道德人格的人。不可否认,道德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约束性,但道德约束的是个人身上可能妨碍他作为人的能力和本质发展的消极因素,其目的在于保证个性的积极发展。德育工作者切忌因强调道德约束性而忽视个性发展,甚至以道德规诫压抑个性发展。美国学者乔治•桑塔耶那曾尖锐指出:“伦理道德往往变成一种强制约束力量,但这是它的耻辱而不是它的本质。”道德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设,而决不是为了给自己套上枷锁(肖雪慧,1987)。因此,德育是为促进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将道德规诫通过教育笼统强加给每个人。我国《教育规划纲要》中个性化教育理念的突显,就是明确要求当前德育工作积极融入个性化教育理念,这也是德育贯彻以人为本教育原则的体现。当前德育中,仍然遗憾地存在着这样的教育现象:受着传统德育中集体式教育的惯性影响,对学生的德育往往停留于集体教育层面,忽视学生个性特点,凭主观愿望而不是依据学生个体道德意识水平提供个性化教育。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学生个体道德意识不是“白板”,可以任由德育工作者凭主观愿望去描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能够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即德育内容只有与学生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耦合,才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李蕊倩,2005)。作为学生道德成长引导者的德育工作者应在承认并分析学生个体道德意识水平差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德育,帮助学生不断完善道德个性结构以塑造完整道德人格。

三、德育个性化教育践行的思考

(一)树立德育的个性化教育理念个性化的德育工作者才能培育出个性化的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育者个人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就不可能有真正渗入性格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不具备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不但不能有意识地发挥个性化教育的主导作用,甚至会盲目地在学生个性发展中起阻碍作用(鲁洁,1994)。只有德育工作者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并在工作中践行,才能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者为适应德育对象应不断超越自我,要紧跟当前个性化教育改革步伐,更新传统德育观念,融通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并付之实践,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主导作用。

(二)建立个性化德育机制

1、建立学生个人特点分析机制建立学生个人特点分析机制是开展个性化德育工作的前提。德育工作者要在掌握学生集体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可多途径收集学生个人资料与信息,为分析学生个人特点提供多层面、多角度参考,如对通过学生个人信息采集表、心理测试表及道德价值观测量表等表格采集学生个人资料与信息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留心观察学生个人平时表现,因为平时表现是无意识的,最真实可靠地体现了学生个体的思想状态;了解他人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从学生个人的重要他人——教师、家长、同学等角度了解他们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听取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体现了学生个人的自我认识水平,有助于德育工作者依据学生自我评价恰当地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中积极完善自我。当然,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考虑进一步建立专门研究团队对收集的学生个人资料与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德育工作者,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帮助学生个人完善道德人格。

2、建立鼓励个性发展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建立鼓励个性发展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是开展个性化德育的关键。没有评价就不知道好坏,没有将学生个性化发展纳入学生品德评价机制,便不能评估学生个性发展的好坏。只有将个性发展作为学生品德评价的重要指标,才能促进德育工作者加强个性化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建立个性化德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与激励机制建立个性化德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与激励机制是开展个性化德育工作的保障。完整的个性化德育机制,既包括学生个人特点分析机制,又包括鼓励个性发展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还包括检查督促与激励机制。开展个性化德育机制,需要学校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要保证个性化德育效益最大化,有必要通过对各单位开展的个性化德育工作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完善整改;同时,对个性化德育工作取得优良培养效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有效激励。

作者:喻琼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与法学系

个性化教育范文12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校招生 个性化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肩负着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个性化教育。而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因此,发展个性化教育,建立健全有利于选拔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认同个体生理基础的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和权威挑战的精神,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身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的教育。

一、现行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弊端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中学的教学。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以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1.现行招生录取制度强化应试教育,忽视个性教育。“一考定终身”的高校招生制度无法改变以考试为手段,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的应试教育。为了应对考试,高中长期沿用教师单向授课的方法,学生一直被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没有被当成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这种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丧失了个性和创造性,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和发展潜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由于他们在遗传基因、成长背景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别,因此他们在诸多方面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机械地将课本内容“转交”给学生的做法,不利于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同时,由于在课堂上缺乏思维训练,以及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思维探索的忽视,就会导致学生判断、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思维僵化。

2.现行招生录取制度不利于高校的特色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招生考试仍然沿用精英教育时代的一元化考试模式,强制性地为学生的发展划定方向,而高校为了确保优质生源,无法彰显各自的特色,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局面,这其实就是高校的“去个性化”。统一考试和按分数录取的政策在剥夺了高校生源选择权的同时,也摈弃了高校的特色。无论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院校,无论是综合院校还是专科院校,无论是学术性院校还是职业性院校都用同一把标尺(分数)去测评并选拔学生,导致高校无法彰显各自的特色并选择符合其特色的生源,这对高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极为不利。

二、构建高校多元化招生体系的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五种招生录取形式,即择优、自主、推荐、定向、破格。但这仅仅是录取形式的多元化,而不是对高考制度的实质性突破,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更应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而不是录取形式的多元。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录取,应当是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

1.统一考试与多元化考试相结合。尽管统一考试有其弊端,但统一的入学考试减少了各高校单独命题和施测的繁重工作,能确保考试的质量和权威性,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备考的负担。统一考试应倾向于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增加个性成分;增加题目设计的灵活性,加强学科间的综合性;增加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和应用题的比例;增加附加题的比重,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附加题,应用能力强的考生可以选择操作性内容的题目,学术能力强的考生可选择论述性内容的题目。统一考试应当成为一种基本能力考核,而不应是高校招生的唯一依据。中学会考应该实行社会化,成立专门的社会考试机构,每年可举行若干次,学生可以多次申请,或以最高成绩为准,或取几次考试的平均值。会考合格才能报考大学。高校每年可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举行若干次入学测试,对报考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考核,让每个考生充分展示自身潜力和兴趣特长,从而有效地考查学生的个性特质。

2.评价多元化。实施“多元化评价”,首先要做到评价指标多元化。高考分数不能作为选拔录取的唯一标准,高校可降低高考成绩的比重,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为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和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班级排名、面试情况、社会实践、个性特长、论文写作、推荐信、身体状况等不同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制订评价方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潜力。其次要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高校、中学、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高校在评价过程中起着核心及决定性作用。中学评价则注重对学生综合情况和长期学习情况的考查,动态反映学生的素质状况。而考生主体的参与可以变单向选择为双向选择,通过对评价方案的选择,考生可以自主申请、自主择校、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决定申请学校的数量,最终选择自己最为满意的学校就读。

3.录取标准多元化,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录取执行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而制约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使得高校不能按照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选拔录取符合本校要求的学生。为了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就应让高校拥有更大的录取标准制定权,实现录取标准的多元化,让高校可以在高考成绩之外自行制定一些符合本校实际的录取标准。部分制度完善、管理严格的高校可以遵循标准刚性化、程序规范化、办法公开化、结果公示化的原则来制定招生办法,在一定的招生数量范围内,在高考成绩达到批次投档线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的试点。对中学阶段表现优秀、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等方面成绩优秀、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具有学科特长、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和具有明显发展潜质的学生,都可以成为自主选拔录取的对象。开展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工作,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高校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对策

正因为多元化招生能为高校输送了不同特质的学生,这就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还应从高校定位、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入手实施个性化教育。

1.学校要走特色化办学之路,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现代大学应该要为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创造有利的条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高度集中的办学和管理体制下,形成了整齐划一的局面,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着很强的“趋同化”特征。高校只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实施个性化办学,首先要找准个性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不仅要培养各类学术精英,还要为各行各业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各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办学的内在条件,找准自身定位,挖掘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一流的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其次要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多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针对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个性化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成长具有目的性和目标性。要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营造宽松的人才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环境,促进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最后要建立个性化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要突破以往的学科和专业界限,拓展课程内容,为学生以特有的方式组合知识、发展能力提供更广阔的课程平台。课程结构要实现多样化,提供灵活的课程组合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选课自由。此外,还要增强课程形式的灵活性,减少课堂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性、活动性、操作性、自主性的课程和环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