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时间:2023-06-04 10:47:51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范文1

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传统精神,并不止于制造业,更不止于工匠

狭义上来看,工匠精神是工匠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持之以恒;广义上来讲,则是人们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从浅来看,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一次革命。深究其里,重点却不仅在“工匠”,更在于“精神”。这种精神不能止于“工匠”,而当深植于各行各业,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提起工匠精神,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严谨的德国人。青岛原德国租界的下水道在高效率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在。青岛城建公司的员工四处寻觅配件公司,后来一家德国的相关企业给他们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根据这个提示,果然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一个“相关”企业,之所以能够推断出百年前的公司会在老化配件周围存放备用件,正是基于对严谨德国人“工匠精神”的信任。

然而,在德国,严谨的“工匠精神”并不止于制造业,它深植于每个德国人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位中国人到德国留学,几天后,中国人厨房四溢的香气馋坏了德国邻居,于是德国人拿着小本子前来讨教,中国人大显身手一番后,德国人还是摸不着头脑,追问着:“盐放多少克?油放多少克?水放多少毫升?”中国人瞠目结舌,无以作答。后来他到德国人的厨房去指点,发现厨房像个实验室,量杯、量筒一应俱全,还有厨具刀具井然排列,俨然一个“兵器库”。尽管这故事有些调侃的意味,但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植入之深,却也可见一斑。

回到中国,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传统精神,并不止于制造业,更不止于工匠。庖丁解牛如此,鲁班的传说同样如此。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襄阳供电公司的娄先义,在外线工这个最苦最累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由于立足岗位专注于技术改造,获得了十余项国家专利。

不论是古时的庖丁、鲁班,还是身边的娄先义,他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然而他们身上都有着精益求精与创新的工匠精神实质。

今天,我们将工匠精神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这种精神却不应止于工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只要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做到持之以恒,将这些智慧和能力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料想,不远的未来,我们不仅会为“Made in China”自豪,更将为“I am Chinese”骄傲。

工匠精神范文2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工匠们对所从事工作的热爱和忠诚令人钦佩;“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在工匠们的心中,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素养,我们今天所弘扬的“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的需要,也不仅仅是企业家的需要,而是代表一个时代的追求,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工匠精神”有其特殊意义,它契合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助于诠释和展现中国精神的力量。“工匠精神”是指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们的无私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伟大复兴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的必要条件。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我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教育中发挥工匠精神非常重要。”

一、教师的工匠精神是对每堂课、每个知识点的精益求精

教师的教学绝不仅仅是一项用来谋生的工作,讲台下,有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如同白纸般纯洁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讲授方式一丝不苟、精雕细琢。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视工作为修行,视教学的品质如生命,视每一堂课为作品,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机心。

“师者,所以传道授I解惑也”一句是《师说》中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名句。老师,就是将真知传递给学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做到真正了解知识,还要钻研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内化知识,并引导学生把学来的知识用于实践操作、把旧知识创新为新产品。现阶段,有不少教师没把教学内容真正钻研透,或者多年来一直用着老式的教学方法、老思想来“应付”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有的教师把书本上的内容“一股脑”抛给学生,而没有细致研究出一种教学方式,如此怎能让同学们真正掌握知识、真正拥有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呢?

对每个知识点的细致推敲、对每堂课的精益求精以及对每个教学方式的潜心钻研,就是将工匠精神融于教学工作的体现。

二、教师的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的辛勤坚守、无私奉献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曾言:“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师的“工匠精神”不可或缺,它代表的是对岗位的默默坚守,是对事业的无私奉献,是对教育梦想始终如一的坚持。

她,选择在浮躁中独守一片淡雅,不忘在繁华中撷取一份淡薄;她,始终秉承“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初心;她,从教一生,著书立说400余万字,上了超过2000余节公开课;她,一直坚守在上海普教系统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于讲台之上;她,在59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无私奉献、辛勤坚守、执着探索……她就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于漪老师。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为了让山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坚守深山36载,学生们对她的称呼,从最初的“支姐姐”,到后来的“支妈妈”,再到现在的“支奶奶”;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他们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来到了偏僻的贵州尖山苗寨,为寨里200多个孩子支教,从没喊过累,没说过放弃;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教书、家访、为学生“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是孩子们心中永远的“莫爸爸”“校长爸爸”;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格桑德吉,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毅然决然做起穷困孩子们的“护梦人”,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

有无数坚守在贫困山区的乡村教师,无数为学生默默付出的平凡教师,无数始终坚守岗位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他们对工匠精神的坚守,正悄悄雕琢着璀璨中国梦的宏伟画卷,今天的你,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吗?

三、教师的工匠精神是引领时代、保持纯真

从1991年开始,在河南大学为本科生讲授古代文学课,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专注教学30年,讲课充满激情,思想价值极高,节节课座无虚席,课堂笔记刷爆朋友圈,甚至有人驱车几百公里只为听她一节课,两次拒绝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试讲邀请……但她直到退休时仍然还只是个讲师。在这个为晋职论文造假、丑闻层出不穷的时代,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常萍老师用她的“铮铮傲骨”谱写出教育工匠的最美篇章。

54封致家长信,内容各不一样,不同颜色的笔将写信时间清晰地分割开来,长的近千字,短的300多字,字数一共近3万,全部由手写完成。与人聊起这件事,她这样评价自己:“我没啥技巧,就是真诚,我是笨人,就用笨方法!”在这个打字代替书写、短信取代书信的时代,郑州大学实验小学90后老师何蕊,用她的“真情实意”勾勒出教育工匠的美好山河。

不为金钱,不为名誉,只有对工作的坚持,只为祖国未来的花朵能得到充分的浇灌成长,这样坚持工匠精神的老师,才是当今时代的呼唤。

教育是一门慢艺术,是一碗最浓厚纯真的鸡汤,需要小火慢炖,不能一蹴而就。教育的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放下功利心、拾起公德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心性。对于教师,匠心就是一颗纯粹的教育心,真心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祖国的明天。

工匠精神范文3

近期出现的一个热词,叫作“工匠精神”,似乎在忙乎了一大堆没有实用价值的专利后(参考各地高科技园区的硬性指标),我们忽然变得对工艺重视起来,或者试图在以德国这把尺子寻觅中国的工匠,或者某一瞬的“工匠精神”。我没有研究过“工匠精神”的概念或定义,也不是一个对德国达到顶礼膜拜级遵从的粉丝,但我的确见识过“工匠精神”的产物。

2004年公司在欧洲开会时,曾经在每个与会者的酒店房间悄悄放了一个会议纪念品――一只当时最热的电子新品iPod,只是放歌的那种,一个小巧的长条,做得很精致,有一个很考究的背面,是金属抛光的,就像镜面一样光滑,能清晰地照出人来,完全能当镜子用。对比当时绝大多数,包括首创MP3播放器的Creative,电子产品的塑料质感,iPod的体验完全不同,顿时“高大上”起来。虽然后来放口袋里没多久就拉毛了(当时不会去给一只小小的iPod带套),而且拉毛后真心很难看,但刚收到时那种精品的感受与体验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后来终于了解到了这个镜面iPod背后的故事,这是苹果公司在日本的一家微型家族企业定量定制的,这家企业不干别的,只做打磨这一件事。这是在“工匠精神”还没有变成热词前,我所亲身体验的“工匠精神”,一个家族耐得住寂寞的恪守。

之后有缘与两位做空调的工程师聊一个我自己是外行的话题――中央空调的噪音问题。两位工程师中一位是国内某空调领先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另一位是这家企业的日方顾问,由日本某著名空调企业派驻,因为这家中国企业正在为日方代工和贴牌生产,同时供应中国市场与返销日本本土市场(同样的东西,这里并不存在日本人把最好的东西供应国内,把差的产品按级别销往北美、欧洲、东南亚、中国、南美、非洲……)。他们告诉我,其实挂中国品牌的中央空调与挂日本品牌的中央空调用的是同一张图纸,日本人在技术上倒并不吝啬,既然是合作方,也愿意分享技术,让对方的空调制造技术迅速提升到一个相似的水平上来。但奇怪的是,同庸乖斓目盏鳎同样在中国生产的,同样供应中国市场,挂中国品牌的在1―2年后,机器的噪音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共线”生产的挂日本品牌的机器噪音水平能维持基本不变。究其原因,挂日本品牌(贴牌生产)的机器部分核心部件还是日本进口的,其中可能最关键的是轴承,据日方工程师说,这个轴承的锻造工艺是他们总部经过上万次不同排列组合的合金比例、淬火时间/次数……筛选出来的最佳组合,而这是工艺机密,公司内部也不是谁都知道的,当然也不会与外部合作方分享。虽然怎么弄出来的方式并不神秘,但真要去试去实现,就是另外一码事了。于是乎才会有同样图纸的机器,挂不同牌子就有不同的用户体验,即使核心科技与他人可以达到一致性的领先,核心工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谈到“工匠精神”,或许这种几万甚至几十万次求一绝佳组合的态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在工业时代的传承。

再回到视觉化电子产品的旗舰品牌索尼,在显像管时代,索尼的三枪管Trinitron显示器以其0.25 dpi的微观精致引领了这个行业几十年,其他电视机品牌一般只能达到0.28 dpi,虽然你不仔细看,可能还不太会注意到不同。在进入平板电视后,三枪管的优势不再,索尼必须重新界定这个行业的标准或标尺。于是大量的研发投入在色彩的保真(或鲜艳)上,导致视觉体验上的差异化。但由于色彩软处理的优势很难用硬指标来表述,索尼仍然没有放弃在分辨率上的优势,无论是4K还是8K……其定位产品,无论是电视还是电脑、手机,始终在人类视网膜上不断追逐,引领并刷新着纪录。虽然这种工匠式的苛求,并不一定就会即刻带来商业利益,有时也会不合时宜,甚至被传倒闭,但在其既往引领的几十年中,获利肯定是毫无疑问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要它倒也得所有消费者都不再讲究了才行。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近期有点灰头土脸,甚至被冠以“庞氏骗局”的乐视。乐视的确还没有赢利(苹果当年的亏钱期更长;亚马逊20多年了都没有赢利,还在边讲故事边前行),而且这个局正在做得越来越大(你也可以说这个泡吹得越来越大)……投资人或许有点坐不住了,于是就有许多传闻出来。我并不太了解乐视公司,也不认识贾跃亭,但我的确耐着性子观察了乐视的产品:乐视旗舰手机,用的是全球最高的屏幕分辨率,没有之一;乐视旗舰电视,你去与电视旗舰品牌索尼对比一下参数……或许市场说的都是真的,贾跃亭是在吹个很大的泡圈钱……但我不太明白的是:在这个不识货们主导的世界,乐视真要圈钱值得在其产品上如此讲究吗?在中国闯入做手机的企业很多,人家根本不会去问代工厂做什么样产品的细节,随便来款720x分辨率起步的“高清屏”就可以与消费者谈谈情怀,反正真正察觉到你用了一个便宜屏的消费者也不多,大家不都只是在津津乐道拍照功能吗?若贾跃亭真是个骗子,那也是个很傻的骗子,你对产品这么考究干什么?用了最好的东西都不会自己说出来?你是超了苹果的配置(至少分辨率超了),却没有半毛苹果的营销。

我今天也来谈一谈“工匠精神”,并不想纠结那些关于资本运作,甚至“庞氏骗局”之类宏大的话题,我只想耐着性子从产品本身来审视一下企业家的“工匠精神”(如果还有的话);当然,我也更想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一下,嘴边挂着“工匠精神”的吃瓜群众到底是否真懂“工匠精神”,尤其是真正“工匠精神”的产品摆在你面前时,你是否真的识货。

工匠精神范文4

关键词:制造 工匠 精神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92-02

201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服务,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成为去年的年度热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工匠精神直接关乎中国的品牌塑造,关乎中国的创新创业,关乎中国经济成功转型。

一、工匠和工匠精神

考察工匠精神首先从理解工匠开始,传统工匠产生于手工业时期,那时也称作匠人,如木匠、铁匠、皮匠等,泛指熟练掌握某项专业技能的手工业劳动者,一般是个体劳动或是规模较小的作坊等。后来随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手工业逐渐衰落,产品在生产线上规模化生产,传统工匠越来越少,开始淡出人们视野,工匠逐渐演变为熟练的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

有人认为在工业化今天已经不需要工匠,无须讳言,机械化和自动化是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传统意义的工匠,但工业化并不代表工匠群体的消失,产品设计要凝聚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消费升级的今天,私人订制成消费新宠,也需要工匠的独特创造;而且即使在后工业化的今天依然有一些机器无法代替的工种。

而今天我们更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精神传承,在漫长的手工业时期逐渐形成,是对传统工匠所具备精神内核的抽象,表现的是工匠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专注执着的工作态度,心无旁骛的精神境界和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手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性能和设计满意度要求没有变,甚至有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设计和生产者对职业心存敬畏之心,日复一日,专心致志研究、打磨自己的产品,以苛刻、近似完美主义的要求对待自己产品。正如总理提到的那样,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二、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能工巧匠”、“巧夺天工”,从这些成语中可窥见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技艺高超的工匠,西安气势恢宏、神态各异的兵马俑让世人叹服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鲁班、庖丁都是古代匠人的杰出代表。遗憾的是,自古以来,工匠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折射出古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职业等级观念和推崇做官的心态,而“工匠”和“商贾”列为“三教九流”的末流,更形象反映出工匠社会地位低下。沧海桑田,时至今日,职业学校和大学热门专业招生冰火两重天,而公务员更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这也反映工匠尴尬的社会地位。

1.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在全球遍地开花,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初期“三来一补”到后来加入WTO,中国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中国产品以其低廉价格称雄海外,但价廉也意味着中国制造缺乏核心竞争力。国人竞相在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行为折射出中国制造在设计、质量、产品标准、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欠缺,而这些制造业短板与工匠精神的欠缺密切相关。

日本是制造强国,强就强在它所秉承的工匠精神。日本有很多中小规模企业,专攻一样产品,长久打磨,用心制作,即使是一颗螺丝钉也要把它做到极致。日本的哈德洛克公司,这个只有45人的小公司生产全世界只有他家别无分店的永不松动的螺母。老板若林克昵崾倍月菽覆生兴趣,和别人组建公司销售自己生产的螺母,打出的广告语是: 永不松动的螺母。结果有客户投诉,说螺母松动,合伙人认为这只是一句广告词,不必理会。但他认为产品应该如广告所说,永不松动。他独自离开公司,潜心研究他的螺母,终于研制出永不松动的螺母,他成立了自己的新公司,但因为产品价格较高,开始并不为市场所认可,困难的时候,他必须去兼职才能保持公司的运转。后来日本新干线用了他的螺母,从此,他的产品声名远扬,包括英国、美国等科技发达的国家都要向他订购螺母。他的诚信、敬业、执着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也是企业成功的秘诀。

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目标,必须以质取胜,以品牌取胜,当务之急是要继承和弘扬工匠精神。

2.创新发展需要工匠精神

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虽然是制造大,但许多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和材料依赖进口。总理曾坦陈:一支小小的圆珠笔笔尖珠芯都需要进口。而我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分享了全球化红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是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分得一杯羹而已。

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要为未来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科技创新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一提到创新很容易联想到“创造”新事物,和工匠精神中日复一日的坚守似乎不大契合,但任何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通过对原有工艺的改良、对现有产品的不断改进,使产品性能更好,质量更优,用户更满意,这本身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所谓“独具匠心”中的“匠心”指的不就是由工匠精神体现出的创新性和创造力,更何况在对产品不断优化过程中,灵感迸发,新产品也可能横空出世。

众所周知,苹果手机是现在市场最畅销的手机,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是摩托罗拉1984年上市销售的,在2006年之前,大家根本不知道苹果手机为何物。当时手机市场三分天下: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而今天,苹果手机独领。曾有人问乔布斯,为什么跟随市场成熟产品走,他回答:”你想赚钱吗?看市场再卖什么你就做什么。但是你能做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吗?如果能做出来,那你一定成功。”而苹果手机的成功是乔布斯和他的团队用了7年时间研发的结果,这正是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

三、大力培育中国工匠

1.营造适合工匠成长的制度环境

1.1保护知识产权

很多企业都受过山寨产品的困扰,往往研发的产品还没投入市场,仿制品已铺天盖地,严重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而企业想要维权,又要面临取证难、维权成本高,周期长,倍偿低的难题,在赔偿标的不高时,当事人往往不了了之。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要尊重工匠价值和劳动,应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行上有突破。一是对被侵权者实施司法救济。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最大限度降低其损失,可使用诉前禁令,即在案件判决前,由司法机关发出指令,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二是适当降低被侵权人的举证难度。对举证确有困难的,应灵活使用登记保存、抽样取证等调查取证手段。三是加大打击力度。加大侵权者的违法成本,同时改变维权案件中“判易执行难”的问题,尽快使判决落到实处。

1.2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和地位

目前在就业市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短缺,究其原因是因为技术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吸引力不大。政府应引导企业在薪酬体系设计中增加一线技术工种的权重,使薪酬能真正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而在德国,既使是初级技师,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工资也不低。而经过若干年历练和经验积累,再取得相关文凭成为工程师后,工资就相当可观,收入仅次于律师和医生,进入前三甲。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一些工匠典型,引导公众逐步消除职业偏见,引领社会新风尚。

2.改革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的摇篮。由于受传统择业观念影响,我国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并不高,大都是上高中无望和高考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职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有所脱节,重理传授,轻实际操作。因为职业教育的短板使我国的技工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有关资料表明欧美国家技工组成中,中高级技工占最大比重,而在我国技工组成中,初级技工占最大比重。

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值得借鉴。德国制造业闻名于世,成功的关键要归功于德国特色精致的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和中国成绩好的学生不愿上职校不同,在德国,有近80%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学校专业设置很细,而且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生一方面接受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操练,培育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更有特色是的是每个学生都要经过为期三年由师傅口传心授的学徒生涯,才能获得合格的职业培训资格证书进入就业市场。当然德国没有在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设置人为的障碍,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进入大学,可以补习文化课达到要求而进入大学学习,这种教育体系内部的自由切换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使学生更公平地分享教育资源。

3.培养平和的社会心态

中国的很多企业注重短期利益,片面追求利润,急于求成,对企业缺少长远发展规划,缺乏质量意识,潜移默化影响技术工人的心态,使他们缺少钻研技术的动力。这与浮躁的社会心态有关。

3.1摒弃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在社会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拥有财富多寡似乎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这助长社会浮躁心态的滋生、曼延。诚然合法取得的财富是成功的一种表现,但不应是唯一标准。要推动全社会形成这样的共识和价值取向: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恪守职业操守、尽心尽职,为社会做贡献,这就是成功,就应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

3.2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国大部分制造业利润不高甚至微薄,而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却利润可观,导致一些企业朝秦暮楚,偏离主业,参与与实业不相关的投资投机行为。这种状况导致企业很难集中精力静心打造产品和开展研发活动,员工也无暇钻研技术和提升自己专业水平。政府应制定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引导资本“避虚就实”,给过热的不理性的房地产市场降温,使企业和一线技术工人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提振信心。

参考文献

[1]2016、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工匠精神范文5

工匠精神,曾经在我们祖先的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我们通过出土文物精湛的制作工艺,可以看出古代工匠们的专注和精益求精。

现如今,工匠精神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极少数人群中,或者极个别角落里,才能偶尔感受到。绝大部分时候,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工匠精神消失后的凄怆、悲凉和无奈。工匠精神赖以存在的土壤,早已荡然无存――如果不能正视这个令人痛楚的现实,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回源自我们伟大祖先的工匠精神。

每当提到工匠精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德国、日本、瑞士……没有人不喜欢高品质的产品。哪怕极普通的产品,如果出自工匠精神盛行的国家,经常都会让人感受到如艺术品般的精美。

工匠精神源于哪里?表面上可以理解为认真专注,把产品做到极致,后来我反复思考,觉得它应该源于一个字:“爱”,它的核心应该是爱的传承。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金字塔是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已经用确凿的证据证明:建造金字塔的人不是奴隶,而是自由的拿工资的专业工匠。而早在1560年,一名瑞士钟表匠参观金字塔时就断言,金字塔一定不是奴隶建造的,因为带着仇恨的人不可能建造出如此精美的金字塔,只有带着爱的人,才会有如此完美的创造。

德国人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德国的教育,绝不允许强迫孩子,给孩子增加负担,却让孩子在后来走得更稳、更快。孩子活得轻松,活得快乐,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孩子的爱心呢?

我曾经多次到海外游学,从孩子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被沾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很多人都说发达国家的数学很差,说他们工作上灵活性差,原则性太强,殊不知,这正是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的玄妙之处。

培养工匠精神,首先应该从爱开始,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爱。道理非常简单,人渣做不出好产品。

中国要培养工匠精神的最大难点,其实是爱的缺乏。一个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就开始了繁重的学前教育。在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这种负重之下,幼小的心灵很容易滋生出仇恨,而不是爱!

更重要的是,与工匠精神相匹配的,是匠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上升,是匠人受到社会的尊重。试问,现如今,有多少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匠人?实际上,工匠精神正是源于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德国的孩子,有2/3无需上大学,他们直接选择走向蓝领岗位,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比博士生差,中国的家长扪心自问有谁愿意精心培育一个做蓝领的孩子呢?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上人”,这种世俗的目标是无数家长的梦想。这也是宫廷剧在中国一直很热的重要原因。许多人都有一个帝王梦,一个皇家梦。匠人地位的低下与这种虚幻的追求一起,成为扼杀工匠精神的利器。匠人精神的延续,主要靠的是传承,如果父母以工匠身份为耻,谈何传承呢?

工匠精神范文6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顺德制造 制造业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al connotation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combined with the "Shunde made" and Shunde future craftsman plan to analyz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words spirit of craftsmen; Shunde mad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为进一步擦亮中国制造,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耳目一新。“工匠”通常是指从事器物设计与制作的特定的群体。狭义上的工匠精神仅强调的是凝结于工匠本身的一种品格,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广义上则指凝结于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一种工作态度和精神特质,这既是基于当下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对狭义工匠精神的内涵延伸与价值彰显,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理念的应有之义。

1 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工匠精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始祖炎帝就是伟大工匠的典范,他织麻为布、削木为弓,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始祖黄帝也曾发明过医药、音乐、文字、水井等,此等创造型的能工巧匠亦被百姓尊称为济世的圣人。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繁荣,诸多能工巧匠的精思便孕育传承了下来。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创造精神之“崇尚巧”

不断崇尚技艺的巧,既是优良器物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发传统工匠创造精神的必经之路。“巧”乃工匠的职业要求,且“巧”绝大多数为工匠的代名词,人们通常称工匠是心灵手巧的人,可胜任器械制造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巧。“巧”亦是工匠不断追求的美德,人们常采用巧夺天工、能工巧匠等词来称赞工匠。具体而言,巧不仅是简单模仿的手工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其真正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特质,要求人们打破常规,且别出心裁,能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人均具备熟练的技艺,他们的身上均具备创造性品质。比如鲁班,他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等,其因此被后人称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亦或者是奚仲造车,且因此而闻名于世。这些创造发明均充分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亦获得了人们的崇敬。

1.2 工作态度之“追求精”

精湛的技艺与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精湛技艺的养成,不但能促进工匠自身的修为,对其自身为学、修身、做事均有积极作用,从而让“精”获得道德意义,而且此类精神均体现于我国古人制造的器物上,这些器物均以精致细腻的工艺造型而流传于世。比如苏州园林,其意境深远,且构筑精致,被人们称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而我国的丝绸与陶瓷等工艺品均以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我国亦因此被称为丝绸之国与陶器之都。我国宋代的冶炼与建筑、制造等工艺技术水平极高,且民间诸多传统手工艺制作均是非常精巧,其均凝聚着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3 人生境界之“道技一体”

“崇尚巧”与“追求精”并不是工匠精神的终极体现,也不是高明工匠的终极追求,“巧”与“精”是实现“道”的重要途径,由手中的技艺体会到“道”的意蕴,而这可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比如庖丁解牛、佝偻承蜩、运斤成风等,他们这些人的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将技艺融于生活世界,从而使其处于艺中云游的状态,这时便可达到心合于道、道技一体的人生境界。

2 工匠精神的当代重要性

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已替代了传统手工业,使得传统工匠群体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工匠精神的价值非但没有过时,其重要性在当代越发凸显。

2.1 工匠精神是现代工业的“精髓”

众所周知,传统小作坊均已被现代工业制造替代,而人类历史的沉淀,衍生了工匠精神与文化传统,但其仍融于现代工业制造中,亦可说其为现代制造业的“精髓”。诸多研究表明,现代世界工业制造强国与工匠精神息息相关。德国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强国之一,德国的诸多产品均是精密且优良的,比如保时捷、奔驰、阿迪达斯等,而这些均是世界知名品牌,但追根究底,德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与其工匠精神息息相关。通常德国企业家会将自己定位于以技术改变世界的工程师,之后才是商人,他们认为技术与工作的意义本高于经济利益,亦会因追求精品而产生不计成本的问题,德国人认为优秀的工匠极为荣耀。德国现代化道路可谓是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强调对技术工艺宗教的狂热追求,名牌产品创立与工业强国均强调精益求精,并不断追求完美与极致。其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务必将产品各个细节极致发挥,持续追求完美的理想状态,而这亦是优良制造形成的重要内容。

2.2 工匠精神是实现人的全面l展的“助推器”

首先,工匠精神可助力工作人员实现自我价值。具体而言,产品是工作人员自由意志的充分表达,其可有效控制整个工作过程,而产品亦是以自己的意志构造的,并将自己的想法融进作品,从而反映自我对世界的不同理解,使得自我通过工作精神而获得客观表达。于工匠态度下的工作并不是痛苦的,其早已达到了忘我的境地,而工作过程本就是生命活动的自主展开,通俗地讲,就是不是为了生存去工作,而是把工作当成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如此,自我价值均融于自己的作品中,其可不靠外力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其次,工匠精神还有助于亲密情感建立,可促进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尤为体现在传统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上,不仅包括技艺的传授,还包括如何做人的培养。这是现代组织模式难以取代的,也是当代社会需要传承的。再者,工匠精神亦确保了人与物的亲密关系,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十分丰富的产品,而其均强调标准化、单一化形式,从而缺乏商品独特性、人情味,似冰冷且缺乏个性的石头,更感受不到制造物的亲和感。而消费者均是以触摸产品感受手工痕迹,并观察产品机巧体会匠人的专注和坚守,确保产品均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充分体现匠人的人性温暖。

2.3 工匠精神是激活中国制造的“钥匙”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被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广泛应用,世界工业格局正在重组,西方国家也在不断加强移动互联网、3D打印、大数据等高端产业领域的研究。德国更是提出了工业4.0计划,以期于未来社会中保持领先地位。而我国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大势,已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希望于未来10年步入工业强国行列,此战略目标的关键就是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无疑,工匠精神是激活中国制造的“钥匙”,必将使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开智慧的大门。

3 “顺德制造”的工匠精神

顺德,作为改革开放的探路者,从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到20世纪90年代的产权制度改革,顺德人敢为天下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顺德制造”蜚声中外,“顺德模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成功模式。深入探究“顺德制造”的工匠精神,既可以进一步升华顺德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可以为顺德其他市场主体精神的培育提供理论借鉴。

3.1 工匠精神孕育在顺德优秀企业文化之中

顺德制造企业的成功经验诸多,但无一不体现了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企业文化。比如美的集团着眼于精益求精,通过各媒体途径传递自身的经营文化导向;亦或者是广东天乐通信有限公司,其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公司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均具备文化塑造的作用,引导员工们树立“我自豪,我是天乐人!我自愿全身心投入天乐事业,投入金桥天乐企业文化塑造工程”的决心,从而务实拼搏、合作创新、锐意进取、敬业爱岗。以此激励着员工们积极完成各项任务,使其关注世界通信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科技进步,并充分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才能更好地振兴中华民族经济,这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再是广东德冠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强调企业创造匠心文化,匠心文化服务企业的重要性,为企业创行业一流品牌,树立企业典范提供精神支柱。

3.2 工匠精神助力顺德企业社会价值的彰显

优秀企业文化不但能够促进企业实现经济目标,而且能够助力企业彰显社会价值。顺德企业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均将报效社会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比如美的集团和碧桂园集团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美的大道、碧桂园湖等,均反映校企合作模式下工匠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发展,即高职院校的发展培养工匠人才输送到企业,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学校的发展。又比如格兰仕集团,以匠心产品为依托,持续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促使具有精良产品遍布全球,奢侈而高档的家电消费品均纷纷走入普通家庭中,并时时刻刻担起社会责任。再比如碧桂园集团,不断提升房屋质量,优化居住环境,其创始人杨国强的人生信条之一却是施恩不图报,其捐了多达3亿的资金资助慈善事业,并引导集团中的员工们捐助1亿多资金给慈善机构。

3.3 工匠精神为顺德企业品牌的塑造提供有力保障

文化为品牌的精髓,而形象为文化的外衣。顺德制造,中国骄傲已是人们所熟知的顺德企业品牌形象推广语,而这其间蕴含着顺德企业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顺德企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以匠心为本理念的落实息息相关,顺德企业的人才观、质量观、经营理念均将匠心置于首位。比如广东的甘竹罐头有限公司,以积极热情的匠心去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把为人们制造健康、美味且安全的食品作为企业发展的使命。比如美的企业文化手册中,其间以大篇幅讲述了关于具有匠心的人才的各个方面。美的集团中的匠心人才是其发展的第一资源,美的企业逐渐将地缘、血缘、亲缘彻底打破,以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匠心人才。再是顺德信用社更强调以匠心换真情,此人本服务理念十分关键,使得客户们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而这也是顺德文化与国际视野品牌经营文化最为显著的特色。文化是无形的,品牌也是无价的,以匠心为本的理念是顺德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文化导向,亦是顺德企业品牌塑造的有力保障。

4 顺德未来工匠计划

未来的顺德地区将围绕新兴产业培养、引进专业技能人才,《顺德区新兴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未来工匠计划)》公布之后,表明顺德区至此将围绕机器人、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等产业培养、引进专业技能人才。“未来工匠计划”中指出,顺德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及区人才发展重点转为培养、引进掌握专门技能并符合专业条件要求的实用性人才。顺德区的电商行业对美工、策划、前台、客服人员的需求大,而机器人行业亦对销售、设备维护人员需求大。根据顺德区的实际情况,深层挖掘区内存在的专业技能人才,并积极引进省内外专业技能人才,这亦是《未来工匠计划》的重要任务。R导寄苋瞬磐诰蚓应基于实际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并结合顺德(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53页)区教育部及其区内职业院校,提出适当的人才培养专业与课程,从而为企业牵线搭桥,构建适当的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为学生们组织专场招聘会,确保专人专用,给专业人才提供适当的职位。再是积极引进专业技能人才,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适应于顺德区新兴产业和省内外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确保其合作关系积极平等。而顺德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要双方提前对接,从而有效缩短人才培训和企业具体需求的差距。而此结合的效果显著,但后期需要进行专业课程调整与设置,此合作探究亦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范文7

苏州大学历史学者余同元先生厚达500多页的《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一书,勾勒了传统工匠真实的社会处境:

第一,人身依附强,社会地位低下。金文(钟鼎文)中的“百工”,是近似于奴隶的手工业劳动。后来的官府工匠中,不少来自罪犯刑徒。唐宋以后,手工业者的身份地位有所提高,但“重农抑商”仍是基本国策,到元代又开始通过严格的“匠户”制度,对工匠进行中种种限制和奴役。

第二,身份世袭,职业固定。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之前,工匠都受到政府匠户和军户等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不仅职业世袭,而且一业终生,即便匠籍制度废除后,工匠职业终生和世守家业的现象仍然存在。世守家业的好处是便于技术的积累,但从中是否会诞生“工匠精神”,却是一个有待论证的问题。

第三是组织封闭,群体的话语权微小。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匠户制度和和管理工匠的职官,但是工匠自己的组织却很晚才出现。这与欧洲中世纪的行会占领城市,并在权力斗争中取得自治权很不一样,甚至在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我们很难知道几个工匠的名字。

综上,中国古代的工匠,不仅社会与政治地位低下,而且一盘散沙。

至于中国古代的“工匠”能够把他们制作的东西做得足够精美,除了上述身份世袭便于技术积累之外,还在于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和“工师效工”制度。

所谓“物勒工名”,就是每一件产品上,必须刻上工匠的名字,以便上级有关部门检验查核。所谓“工师效工”,是指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工师”会检查考核工匠的产品,出现不合格产品,工匠会被治罪,反之,产品质量好,会得到奖励。

而且事实上,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崇尚简朴,反对“奇技淫巧”,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反对创新,要求墨守成规,大到修房造屋,小到制作家具,都有固定程式,级别没到很高的程度,创新是不被认可的。

清代以后,匠户制度废除,官匠散入民间,其技艺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传统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现金收入,仍然是出售农副产品:粮食、经济作物和牲畜等,说到底都是与土地打交道。中长期来看,对一个家庭来说,种什么其实都一样,不过偶尔会有一些例外,比如1984年前后,我川西老家的中药材川芎一度卖到三四十块钱一斤,一亩地可以有上万元的收入,那一年种上川芎的,激动万分,说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没有种植的捶胸顿足,痛失百年一遇的发财机会。

但这些都是“浮财”,风头过后往往贱如泥垢,除了种地谋生,更可靠的是学一门手艺。成为一名工匠,才是不错的选择。

一直到时代,对泥水匠、木匠、雕匠、解匠(锯木工)和石匠都是另册管理,不过时松时紧。他们被称为“五匠人员”,是农村生活经常需要的,学的人也最多。

不过每个匠种对人的资质要求略有不同。对人的聪明程度要求最高的是木匠,其次是泥水匠;雕匠主要是木雕,要有很高的审美能力;解匠是两个人用五尺来长的大锯,将原木锯成板材的活计,属重体力活。

身体瘦弱的成都诗人流沙河“”期间被遣回原籍金堂的木材加工厂,干了近10年解匠,累得生不如死,这种惩罚暗含的意思,仍是将工匠视为“贱业”;石匠主要是把石头加工成生活或生产工具。

最具严格师承关系的是木匠。木匠分为大木和小木,大木主要负责修造房屋,小木主要负责做木制家具。要把为数众多、各种规格、各种形状的木头加工打磨好,然后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没有三年或以上的辛苦,几乎不可能学会。因此学木匠活的,多是心思活泛的农村青年,学成之后,在主人家干活,按天取酬,供应一日三餐,晚上酒肉款待;如果人笨,师傅多不愿意收为徒弟,即便勉强满师,将来也不容易找到活干。

退而求其次可以去学泥水匠。泥水匠的工作环境不如木匠干净。但这个活与木匠比起来,要容易得多,它讲究砌墙横平竖直,砖缝看上去是一条直线,不像木匠那么繁杂。当然也有绝活,比如砌灶头,有的泥水匠做的灶头,不旺火,太耗费柴禾,而有的泥水匠做的灶头,却能让人称心如意。

学雕匠和石匠的要少得多,主要是活少,竞争也不激烈,所以他们的活多显得有些粗糙,没有特殊要求,主人家也是将就了事。

上述五匠人员更重要的身份是农民。他们干五匠的活,多半是在农闲时期,农忙时节,主人家也不大会安排修房造屋做家具等等。在时代,五匠人员从事五匠劳作,多在农闲时节,农忙时候不服从生产队安排,非但挣不到公分,而且要受到处罚,折中的办法是向生产队缴纳现金。

改革开放后的那些年,没有这些限制了,经济迅速发展,五匠人员的活动范围不再限于本乡本土,一些人到城里、到外地去承包工地,很快成了包工头。

第一批包工头主要是泥水匠。这是因为,城里的土木工程已经使用动力设施,木匠的重要性下降了,而泥水匠的需求无比强劲,泥水匠的地位脱颖而出,其中头脑灵活的摇身一变成为管理者或承包商。第一批百万富翁,多是泥水匠出身。这批人中的极少数,如果没有被市场淘汰,幸存下来的后来多拉起了建筑公司。

乡下的木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此前不怎么瞧得上眼的泥水匠发财致富,他们要么在家乡给农民做做门窗,要么在工地上做做模板,小日子也算过得去,上世纪90年代,一种多用途的小型电动木器加工机器迅速普及,木匠活不再需要三五年时间的训练,只需要几个月乃至更短时间就可以上手。更要命的是,现代家具厂迅速建立,产品光滑油亮,设计现代时尚,而传统实木手工家具无论从设计到做工,总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因此迅速落败。房屋建造中木料使用也大幅减少,塑钢窗和订制门,使传统木匠彻底失去市场。

随着电动工具用于木头和石头雕刻,雕匠和石匠的传统手艺也迅速落败;电锯的到来,使开出来的木板又平又直又快,解匠也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终。

在我的老家,老派工匠正在老去,传统手艺事实上正在消失。在更早工业化的江南一带,传统工匠的消失要更早一些,前些日子在上海朱家角古镇,我遇到一名快60岁的制匾人,他早先也是木匠出身,祖传的手艺,到他这一代就没有生意了,索性改做牌匾,他的儿子宁愿到公司里去做一个收入不高的“白领”,也不愿意继承他的祖传手艺。

传统工匠在现代机械面前,破败得摧枯拉朽,让人回不过神来,在这种情况下,呼吁工匠精神,难。

工匠精神范文8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育重塑

随着“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热点,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然也包括教师队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师与教育行业的改革需要“工匠精神”;从当下现实着眼,特别是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重塑则更需要“工匠精神”。

孟子在《滕文公章句上》曾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教书匠”这个略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成为教师行业的一顶帽子,特别是一个“匠”字更是将教师这个行业置于社会底层行列,他们赖以生存的 “知识”“理论”无法改变“治于人”的困境,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主流文化所轻视,所以面对教育家的“顶层指示”即空谈咬文嚼字的新理念、痴迷于新教学模式的建构、轻视课堂教学知识打磨和积淀、一些层出不穷的教育新词汇等等,教育一线上的“教书匠”只得疲于应对与改变,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教书匠”和“教育家”间的隔空喊话,即一个“高高在上”,另一个“低到尘埃里”。如若这样“对峙”下去则不利于教育系统的健康循环。所以,教师行业树立“工匠精神”迫在眉睫甚至刻不容缓,这不仅时代精神的需要,也是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管子・权修》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其实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教育重塑的最优途径与长效举措,所以要做到如下四点:

一是尊重教师的经验积累。教育经验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一线上不断积累起来的,也是个性化的。因为带着每个教师对生命感知的温度,所以才会弥足珍贵。所以不能用新的教育理念将所有的个性化与人文化的课堂经验“撕碎”,更不能将其全都视为固化的、肤浅的,这些时间积累的成果无需被新理论所替换或删除。

唯有用“尊重经验、育人为本”的职业精神,才会让教逐步从边缘到中心。

二是推行新老“帮扶”制。教育经验的弥足珍贵与独一无二,会随着某些学科教师的离职或离世而彻底消失,“人亡艺绝”的《广陵散》悲剧不应该发生在当下的教育界。教学本身虽有各种原则和方法,但是这些原则与方法在特定情景的具体运用,却无法还原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必须借助教师的判断力与接受力。因此,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经验传承,“工匠精神”之所以具有价值,就在于它的传承甚至除故纳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育经验的传承是教育重塑的根基,所以依靠“传、帮、带”,落实 “帮扶”,教育才可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三是注重能力提升与“跟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在平时的教学当中积累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不仅要“会教”而且更要“教会”。但是,当前对于教师的评价已经脱离了教师核心技艺。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为考而学,不是为教而学”甚至“课题研究”重过“教学”,导致教师陷入只是为名誉而沉醉,不是为教学而研究的怪圈。所以建构能力本位的教育才是康庄大道,以核心技艺为中心的评价标准才是正题。

四是强调职前教师教育。一些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方式接受快且运用灵活,如微课、翻转课堂等等,但是其中不乏有些人“三字一话”却不过关,这些都是教师的基本功。其实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这些基本要求不冲突。“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师范类院校应该将这个任务承接下来,把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技艺传授给准教师。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教育重塑具有时代价值。当然教育重塑不是“流血革命,铲除一切”,而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重塑的动力不仅要足更要把握好着力点,决不可“邯郸学步”。因此,即使是在改革,哪怕是转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都不能忽视基本功的培养和轻视职前教师的培训。

诚然,教育重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不是千难万险,只要有“工匠精神”树立在心中,教育重塑才走上康庄大道。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后,才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进而实现教学层次的深化,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唯有理论结合实际,并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变通,教育重塑方可见成效。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范文9

传承匠心,标杆匠人,迎接建党100周年

本月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意义非凡,节日期间,各大视频网站大力宣传国家工匠,通过观看,深知传承匠心,标杆匠人的重要性。节日来临之际,指出,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同时强调,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调动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保障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支持和激励广大劳动群众在新时代更好建功立业。

通过学习强国APP,了解了2021年“最美职工”获得者及其先进事迹,在学习中找差距,在学习中立目标。容易、李国平、包文杰、夏广新、温小珍等9名个人和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工程EPC项目部,都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和群体。常年扎根基层一线,有的努力为航天强国建设奉献巾帼力量;有的精于钻研,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有的积极投身国家特高压输电线路重点工程建设和运维工作;有的承担国家多项重大医药课题研究;有的从农民工成长为车间“定海神针”;有的培育出我国黄淮稻区主导品种;有的主动请缨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保卫战;有的参与和主持了上百座桥梁的设计;有的驾驶英雄机车续写新时代的骄人业绩;有的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稳定的国际物流保障,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审视本部门,如何在工作上传承匠心,培养新匠人可谓是重中之重,部门设立大师工作室,目的在于通过优秀员工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一个人的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唯有团队共同进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工匠亦是如此,培养一个工匠团队方是工匠精神的真正传承。

我们也应继续努力,作为党员更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匠心的培养,在工作中抓细节,从失败中找原因,不断钻研,不断积累,从点滴中进步,不断积累,塑造自身,标杆工匠,传承匠心。

工匠精神范文10

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若忽视了工匠精神,那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走向辉煌就会受挫。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企业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基石所在。我们需要重拾工匠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和价值观。

敬业创造财富

回顾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器具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才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无形中,形成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靠手工劳动来完成,设计、制作往往是同一人,在学习技艺上也完全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凭经验和记忆,伸展绳墨、竹笔画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经典家具和工艺品。

我国明代,木匠把日常生活的床已经做到了极致,一个家庭有一张好床,就是拥有了一笔财富。《金瓶梅》第九回说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为李瓶儿买了一张黑漆描金床,他又用十一两银子顺手买了两个丫鬟。潘金莲知道西门庆为李瓶儿的屋里买了一张好床,就闹了起来,不得已西门庆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可想一张床相当于多少个丫鬟的身价。

工匠的执着精神,还表现在农具的发明创造方面。据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载:古代工匠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发明了高效实用的耧车。它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播种器具,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环节,达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匀,既提高了播种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播一顷”的效果;元朝棉纺织专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创造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她的敬业精神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古代的棉纺织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勤奋促进发展

古代工匠的勤奋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的排涝浇灌器具的发明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地表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它不仅能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等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先进技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机械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机构、轮轴齿轮机构、链轮调节机构等。从动力学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据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载:“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那个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汉代就已有了畜力碓和水力碓,用来加工粮食,脱壳磨面。据张力军、胡泽学主编的《图说中国传统农具》载: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崔亮发明了用一个水轮推动八个磨盘的“八磨”机,使粮食加工的工效一下子提高八倍。西晋时有人将水轮转动改为用牛牵引,达到“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也能用上高效的“八磨”等工具了。

除了以上古代工匠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外,还有大家知道的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周翥的百宝嵌、方于鲁的制墨、张鸣岐的手炉、朱氏三松的竹雕等工艺品。这些工匠可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能工巧匠。

执着铸就辉煌

古代工匠的执着精神为我国陶瓷的发明、发展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但把人物形象表情刻画得逼真生动,而且规模宏大,成队成阵,不愧为世界奇观。唐代的三彩陶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人俑、马俑、骆驼俑,色彩鲜艳,各具形态,有很多细微的动作和表情。

唐宋以后,瓷器的工艺越来越精,出现了许多名窑名瓷。唐代绍兴有名的“越窑”青瓷,有“类玉”的美称。河北内丘的“邢窑”,则以出产白瓷闻名。湖南长沙一带的彩瓷,不但有绘画,还使用贴花、模印,装饰性很强。河南的钧窑、汝窑、柴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等名窑所产瓷器,都驰名海内外。当时的瓷器有“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说法,被一般家庭争相收藏。中国的瓷器,从唐代起就通过陆路和水路传到亚洲、欧洲和世界各地,赢得了全球人的赞叹。

说起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不得不说一项令国人自豪使全球人惊叹的伟大发明――丝绸。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织丝的国家。祖先们很早就发现蚕吃桑叶吐丝又 “作茧自缚”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和实践,大约在六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帛的全套生产过程。聪明的古人们把蚕茧用开水煮烫,去掉胶性,抽出丝头,合成丝线,再织成绸、缎等帛品。这个过程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难上加难。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服装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有 49克,衣服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让人着实惊叹当时的织造工艺如此精湛。到目前为止,用现代化的工艺都很难复制。丝绸的发达,促进了服饰、染织、刺绣业的发展。与丝绸密不可分的刺绣,它的艺术创造,商代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与丝绸伴随着工匠的执着精神,名扬世界。

创新超越世界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工匠们除了以上各种发明创造外,还具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多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两千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两千年左右;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出现独轮车,比中国晚了1200多年;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 “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等等。

工匠精神范文11

我一愣:自己的工作经历简单,几十年如一日,既没有什么升迁,也没有向其他更好的单位流动,是自己缺少能耐的表现。这与时下所说的“工匠精神”有什么联系?此前,倒是有人说我身上具有“儒雅气”,我便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聊以;不少人说我身上尽是“书生气”,我就以“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陡生感慨;也有人干脆说我“半傻”――我听后哈哈一笑,无以言对。但后来仔细想想:我哪里是“半傻”?简直就是“全傻”嘛!

1983年从河大中文系毕业,我就被分配到原省计委经研所。不过,只一年就要求调到了正在组建的黄河文艺出版社――理由是“自己的性格不适合从政”。此后,看着同龄朋友纷纷升迁、买房、买车,而自己也从实习编辑到编辑、副编审、编审像蜗牛一样“进步”着。至于生活,则长期住在一个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建筑面积65平米的旧房子里。说实话,自己也曾不甘心啊!凭什么我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但每每想到,自己从一个纯粹农民的儿子,完全凭着个人的努力,不仅在省会有了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而且还评上了高级专业职称。房子虽小,但却是著名画家李伯安老师曾住过的地方――这可是大艺术家的故居呢!于是,一种由衷的“满足感”,终究还是把“不甘心”拼了下去――不傻的人,会这样阿Q吗?

从到出版社工作至今三十多年,很少有过节假日、礼拜天。书出慢了,让作者等待太久,自己会心里不安,也觉得读者需要早日看到新书。所以,每编一本书都像催命似的往前赶。记得1989年前后,国家刚刚开始实行休假制度。我第一次请休年假,被批准了一周的时间。但这个假期里,我却在硝滩当时的家里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大浩劫》的编辑工作。后来,很少再有请假休息的机会。不瞒朋友,当时为了“台港文学艺术丛书”的选题上报,我曾经与时任的领导吵架争取;为了这套书的宣传发行,还自己出钱在第四届中原书市上做展板、打广告。当时的《中华读书报》,曾以《中原书市亮出个人展板》为题进行报道――不傻的人,会这样吗?

1996年6月18日,河南文艺出版社在原河南人民出版社文艺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之前,当时的河南教育(大象)出版社、河南少儿(海燕)出版社,先后邀我到他们那里工作,却被我婉言谢绝了。理由是:“自己学的中文,还是应该做文学出版更合适。”现在想想,无论是哪个出版社,其待遇肯定要比待在文艺社高出许多倍。

1996年至1998年,我与张宝明、王中江两位博士合作,策划出版了三卷本的“新文化元典丛书”――《回眸〈新青年〉》。期间那个艰苦,真正是一言难尽啊!整整近两年的时间,面对办公桌上几十本《新青年》原版的杂志,一个人默默地编啊编……有位当年一同进社的朋友感慨道:“国钦,你天天这样,简直从新青年编成老青年了。”是啊,仅仅两页的《编选出版说明》,稿件在我这里就前后修改了二十遍之多。为了读者就这套书与原版文章的对应查阅方便,我在编辑过程中萌生了请作者编撰整理《〈新青年〉总目录》的想法。但两位作者太忙,却把这个任务安排了给我。最后,当作者认为我应该就《总目录》的整理署名时,我却以“自己只是责编”为由婉辞了――不傻的人,会这样吗?

1998年5月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回眸〈新青年〉》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我不仅为此打前站,而且扛着书、流着泪在北京街头打的请专家。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在给本次座谈会的贺信中说:“祝贺北大百年校庆,必不能忘记‘五四’;而纪念‘五四’,又必不能忘记《新青年》。《新青年》实为‘五四’先驱的火炬。河南文艺出版社有此眼光出版《回眸〈新青年〉》,敬佩无量,感谢无量!”那时候,发自内心的激动与自豪感,使我原来所有的辛苦与委屈都已经荡然无存了。后来,这套书在获得河南省优秀校对奖的基础上,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河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这可都是河南省的图书专业最高奖,也是河南文艺出版社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奖哟!

为了发挥自己爱好诗词的专长,1998年我又认真策划了“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丛书(十卷),并找到中国社科院的古典文学专家陈祖美做主编。陈先生掩饰不住喜欢这套丛书,爽快地答应担任主编这套书并组织专家分别编写,但是希望我做这套书的副主编以便协助她。考虑作为这套书的责编,我又坚决地婉辞了――不傻的人,会这样吗?

《诗词鉴赏》一书原在外省某出版社发行了十年,但我2003年取得“增订二版”的修订版版权时,才发现书中的内容错误与技术错误太多了。在对书稿差错校订与原作者出现不同见解时,我顶着极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做好了被作者的准备。付印前的一周时间了,我莫名其妙地头痛难忍,无缘无故地双泪长流――我怎么了?为什么要这样?――我无法说服自己不坚持,所以只能自己熬煎自己,这不是太傻是什么?对于长篇小说《天幕流星》的修改与出版,是在原创书稿中修改得比较艰苦的。连续两个春节,当别人带着全家返回家乡或者外出度假的时候,我却在自己的蜗居里加工、编辑这部书稿。即便从2005年竞岗成功担任本社副总编辑之后的十多年里,我每年的责编工作量起码在一百万字以上。尤其是在套书《焦裕禄精神文献典藏》的主编(执行)过程中,自己就责编了全部三十一册中的五册――不傻的人,会这样吗?

其实,我很清楚知道自己很傻。傻在总是相信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所以就要求自己务必善待他人;傻在“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傻在总不计较任何荣誉,也不计较别人的歹意。总把自己的一切荣辱都与单位的兴衰紧紧捆绑在一起,也不知道通过经商、炒股等渠道赚些外快;总是“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尽管因此吃了不少亏、受了不少苦,但还总认为“吃亏是福”“难得糊涂”。自己从不长记性,就只好一如既往地傻着、傻到现在!

其实,傻也有傻的好处。不计较别人,自己没负担;不计较荣誉,心里就坦然;凭工作领工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的什么地方,只要稍微安定下来,马上就能进入睡眠状态。问题是自己的心虽很宽,但身体却总也胖不起来,便只能因“不能为社会主义增光添彩”而遗憾不已。

2016年6月18日,河南文艺出版社成立二十周年的日子。一下子又二十年了?算一算自己被吓了一大跳。刚刚毕业来到郑州的情景如在眼前,简直就是昨天的事情嘛,很多东西还都没来得及做呢!

比如当年颇受市场欢迎的“台港文学艺术丛书”,一直想在学术和文化的层面上延续下去;比如诗词系列,除已出版的《诗词鉴赏・增订二版》《诗词唱和》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选题可能填补国内相关空白;比如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出版之后,那个《全民国诗话》的合同才刚刚签订;比如策划出版《20世纪中华诗词大典》的计划还一直没有机会开始进行;比如一直期望着在没有音乐课本的前提下,让本社图书有一个很好的市场表现;比如让数字出版成为本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什么时候也能获得个国家图书奖什么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得奖,而是想为本社争取一个应该得到的荣誉!

当然,前后三十多年的出版生涯,也使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文艺出版社可贵的“工匠精神”。

我依然记得: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康雍乾帝王”系列,最初就是从我们文艺社开始推向社会的。我当时的导师顾仕鹏先生,多少年如一日,帮助作者一字一句地修订、改稿、加工,终于让一个只有“中学水平”的业余作者成为了著名作家,同时也成就了一套当代文学史上数十年畅销不衰的历史长篇名著(遗憾的是,二月河老师当年期待与我进行合作的愿望,却因为种种情况而没有实现)。想想《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当年在全国图书市场那个“火”,让外地发行商带着现金在郑州等书都等不到――那才叫“牛”啊!

也依然记得:我到出版社工作就有幸参与其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文库》,先后推出了六十种之多。如巴金、茅盾、老舍、叶圣陶、贺敬之、冰心、王蒙、宗璞、魏巍、王愿坚、蒋子龙、郭小川……一大串著名作家的名字闪闪发光。那可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出版史上的第一套大型作家文库,其影响之大,至今还让一些读者在旧书摊上发现后奉为珍品呢!

我同样知道:作为我社名满全国的著名刊物《名人传记》,创刊三十多年来不仅团结了大批的作者队伍,而且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群体。在图书市场、期刊市场多年来严重萎缩的情况下,要维持一个刊物成长到三十岁靠什么?不就是杂志社编辑同仁那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与高质量的稿件吗?!

还有《大秦帝国》,从开始出版到全部完成,前后整整经历了十年的时间。河南文艺出版社成立当年,第一次选题会上就进行了热烈讨论。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功,其中不仅有编辑辛勤的汗水,更有历届班子及全社人员的共同努力!包括后来《大秦帝国(点评本)》的出版,若没有编辑包括发行人员共同的不懈工作与持续努力,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社出版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曾经在国内同类书的市场上名声远扬。《民间经典文学书系》的出版,不仅很好地发挥了文以图配、图以文说、文图并茂的特色,而且第一次把“民间文学”“经典”化,并且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散文诗九十年》一书的出版,对把散文诗列入“鲁迅文学奖”的评选序列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小说家的散文”的策划同样十分精彩:除选题独特、编辑认真之外,版本的精致与封面的精美也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必须为本社多年以来在装帧设计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感到骄傲。在2008年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的装帧设计排名中,本社竟然排在了前十一名。而每一种优秀封面的设计,无不体现了设计者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和对美学观念的艺术阐释。像《看草》《杂花生树》《我的单词薄》《说食话》等图书的设计,那确实是需要以“工匠精神”去进行阐释的。

我社正在进行中的“思想者文丛”,其每一位作者的学术品味与影响力,那可都是“杠杠的”。正在进行中的“民俗文化全典”,正在进行中的“现当代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以及“当代作家评传”,其规模、其阵容,应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还有长篇小说《焦裕禄》《中国红旗渠》,其中所弘扬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正是当下社会所特别需要的!我还特别想说的是《汪曾祺集》这套书,主编李建新对书稿内容十多年的精雕细琢,让我这个项目人不得不特别变动了社里正常的编校流程;装帧设计者张胜对封面每一个细节的用心与考究,让读者真正体会到了爱不释手的感觉。这套书部分图书出版之后,在读者中引起的轰动效应使我不由想起:“工匠精神”这个词汇放在他们二人身上,也倒是名副其实的!还有年轻编辑提出的“私历史”概念、所策划的“贺岁书”出版,年轻编辑与河南大学作家合作的“作家签约”行动,也分别具有各自特色的执着精神……当然,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的,还体现在我社的照排与校对环节。每一位员工兢兢业业并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错字别字等微小错误的态度,不仅令人欣慰,而且令人感动!

所谓的“工匠精神”,我理解就是工匠对自己产品严谨认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真正的工匠,对不断雕琢产品、不断提高品质的过程是非常享受的。而这种“工匠精神”的内涵,我觉得应该包括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执着持续、极致完美等方面。任何的轻飘浮躁、投机取巧或短平快行为,都是与“工匠精神”格格不入的。

英国航海钟的发明者约翰・哈里森,先后历时40余年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的“哈氏4号”在六十四天的航行中只慢了五秒,比当时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二分钟还少一分五十五秒。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在日本被誉为“寿司之神”。许多世界各地的美食家,慕名而来品尝这位“寿司第一人”超过五十年的精湛技艺。但让人惊讶不已的,是他的餐厅只有十个座位,小小的店面从来没有扩张过。他肯定不是不能扩张,而是执意坚守着不扩张。据说:东京所有最棒的饭店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其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对事物追求至善至美过程中的愉悦。

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全世界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在日本有3146家(居全球之首),德国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而在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从纯专业的角度看,为什么德国、日本的产品一直受全世界客户的追捧与信赖?这与他们所长期奉行的“工匠精神”肯定有着重要关系。

千万不要以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都是什么著名人物,是什么领导、富翁、老板、教授,其实多是一些身份非常平凡的刀工、钳工、捞纸工、研磨工、技术工、泥瓦匠等普通工人甚至小手工业者。许多人学历不高甚至没有学历,但他们都有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正是靠着对专业技术的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靠着在日常工作中无比娴熟的专业技能,才最终成为了一个个不可或缺的顶级人才。

其实,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并不缺少这种工匠及“工匠精神”。如水滴石穿、磨杵成针、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步穿杨以及卖油翁等典故中所记述的,都是古代“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如杭州丝绸、汴京刺绣、景德镇瓷器、朱仙镇年画、洛阳唐三彩、安徽宣纸、云南蜡染以及著名的茶具茶叶、竹器漆器、金银器等产品,千百年来也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争相购买的物品。如赵州桥、故宫、天坛、万里长城、江南园林、都江堰、雕版印刷乃至我国特有的甲子历法,在世界上不都是独具特色的伟大工匠成就吗?

如果说工业、手工业、制造业、建筑业需要“工匠精神”的话,那么我们的文化出版事业就更需要这种可贵的“工匠精神”了,因为文化是真正需要“传之后世、利在千秋”的精神产品。如茅盾、鲁迅、郭沫若、叶圣陶、邹韬奋、傅璇宗等,都是从普通编辑成长为具有巨大影响作家或学者的。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上海辞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文出版社等,都曾出版过许多的经典学术著作、文艺作品、世界名著。以中华书局的《辞海》为例,正是经过几代编辑的辛勤劳作、近万名编写者的几易其稿,最后才编就了世界出版界的鸿篇巨制。再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先后修订达十一版之多,不仅获得了“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且在质量上实现了“零错误率”,从而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广泛好评。有一年在北京参加春季图书订货会,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展台旁边整整的一面墙上,喷绘出了数十位在该社出版过作品的著名作家。洋洋大观的队伍中,都曾在这里出版过煌煌巨著――那阵势,真叫“牛”!

所谓“工匠精神”,不过是一种比较文化、比较好听的说法。其本质上,也就是一种“笨”与“傻”的精神。“笨”,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严苛严谨的状态;“傻”,就是心无旁骛、拒绝诱惑、持续执着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有人说:一个人的工作状态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也有人说:工作是一种修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的一种信仰,也是对自己从事工作的敬畏态度。唯有敬畏,才觉神圣;唯有神圣,才须专注;唯有专注,才见严谨;唯有严谨,才有可能追求品质与境界啊!

一直有朋友问我:“当年从省计委到出版社,几十年固守贫穷,后悔吗?”

“不后悔!”我真心地认为:文学出版事业,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事业。数十年来能够为社会奉献出那么多的好书,能够帮助一些人成就了他们想当作家的梦想,自己不是很幸福吗?!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的传承则是一个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方式。我参与了文化的传承,实际上不就是参与了历史的传承吗?你说傻吧?确实傻!你说高尚吧?确实高尚!

“高尚多少钱一斤?”又一句话问得我无言以对。

其实,我只是一个傻得可以、不懂变通的“编辑匠”而已――尽管,这个“编辑匠”与朋友所说具有一定精神的“工匠”还相距甚远。凭心而论,在当下的编辑队伍中,本人也算是有些追求的――追求每一本图书的编校质量都能合格、优秀!追求书稿的内容更多一些正能量,追求作家的作品能够抑恶扬善、扶正怯邪,追求更多的读者通过我编辑的图书多做些好事、善事,追求读者能够从好书中找到自己积极的信仰与精神的归宿!当然,好在我距退休还剩有几年时间,自己还有机会继续努力工作。最起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啊!

因为有人说我“半傻”,所以曾在坐公交上班的路上写了一首《“半傻编辑”的傻人歌》以自娱。忽然觉得拿来作为本文的结束也行:

这个世界不得了,精明人多傻子少。

仕途艰难风险多,你勾心来我斗角。

哈腰点头基本功,脸肿大来鞋子小。

河边岂能不湿鞋?贪心失足不如草。

商家赔赚不得了,斤斤岂能不计较?

不拐不骗不想蒙,牛市房租向上炒。

真情问他值几何,有钱不赚是傻鸟。

别嫌心黑手段毒,无人监管鬼知道。

八两半斤不得了,初一十五哪里跑!

一脸笑容一把刀,笑里藏刀多烦恼。

两个黄鹂翠柳鸣,你一拳来我一脚。

什么流水与高山,悲乎管鲍死得早。

记者而今不得了,光明阴暗不讨好。

妙笔欲写能量正,人送一顶马屁帽。

焦点访谈剜毒瘤,黑脸包公哪里找?

但愿今后傻人多,雷锋旗帜永不倒。

傻人傻编不得了,为人作嫁心不老。

赋诗荡胸生层云,上班阴阳无昏晓。

工匠精神范文12

2016年,“工匠精神”这一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词汇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被不断强调和热议。在中华书局,编辑们发扬“工匠精神”对图书出版文化的传承,严谨专注、精益求精、以老带新,以其作品、以其编辑、以其企业,令中华书局赢得学者和普通读者的交口赞誉。作为从事中国古代典籍的整理和编辑出版工作20余年的出版人,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凭借其高度的文化责任感以及深厚的学养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带着探寻中华书局百年辉煌之谜的强烈愿望,本刊记者专访了顾青总编辑,听顾总向我们细细道来,中华书局的风雨百年。

传承工匠精神,致力古籍典藏出版

出版参考:顾总您好,中华书局作为一家百年历史的传统学术类出版社,致力于古籍典藏的出版,为近代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请您介绍一下贵社在传承工匠精神、保存古籍典藏、传承中华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顾青:1912年,陆费逵先生怀着“开启民智”的理想,与戴克敦、陈协恭、沈知方等人,集资两万五千元钱在上海创办了中华书局。书局在开办之初就提出“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两个宗旨,出版的新版教科书体例新颖,一时间洛阳纸贵,“恒无隔宿之书”,为中华书局的发展开了好头。

陆费逵先生提出“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都大”的出版理念,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态度使中华书局一直致力于精品图书的出版,并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而对图书高标准、高品质的追求,已融入中华书局的灵魂,使之成为了精品好书的代名词。一百多年来,中华书局出版了近三万种图书,历史上重要的古籍基本都已整理出版了。但作为综合性出版社,中华书局真正专注于古籍整理的工作则是始于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业随着计划经济的实行开始调整,随着1958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成立,1954年迁至北京的中华书局开始成为整理出版古籍的专业机构,担负起古籍整理出版的重要使命,进而确立了中华书局今日的出版方向与学术地位。为了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出版的专业化,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联合中华书局创办了第一个培养文献整理人才的专业――古典文献专业,为国家古籍整理事业培养专业人才,为中国的古籍整理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积累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资源。

应该说,专注整理文史学的古籍和出版专业的学术著作的中华书局是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一个核心,推动了大量的古籍整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多年的古籍整理工作中,中华书局逐步总结出一系列古籍整理基本范和标准要求,被称之为古籍整理规范。如今,这套规范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从事古籍整理工作以及各大高校相关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程。从古籍整理工作来看,中华书局提升了国内古籍整理工作的要求和水平,并成为这一行业规范标准的制定者和引领者。

守正出新,创新工匠精神

出版参考:近几年,中华书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工匠精神,努力创新突破,打造了一批文化类畅销书,成绩斐然。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好吗?

顾青:建国后,中华书局在古籍整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书局自1958年成为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出版的专业出版机构之后,秉承着高端学术出版社的定位,一直坚守在传统文化阵线上,专注于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出版诸如“二十四史”、《清史稿》这样的著作,因而读者群也多限于专业研究者。狭小的受众人群,专业化的出版物,使中华书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举步维艰。上世纪90年代,中华书局一度陷于出版困境,1990年中华书局年利润一度低于百万,但是,中华书局一直没有放弃探索出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华书局认识到,如果要真正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只做专业出版是不够的,更要让大众了解传统文化。使命的召唤与转型的需要使我们必须有所突破,创新工匠精神,出版一批面对大众的读物,推广优秀的传统文化。当时普通大众对传统经典有较强的需求,如《论语》、《史记》,但是市场上的相关出版物普遍粗枝滥造,读者很难得到没有错讹的经典文本。中华书局将优秀典籍进行普及化,把以前的老版本改成简体横排,注重选本的精粹、准确,并且做了选注、选译等大量工作,在选编和注释过程中考虑到普通读者使用这些内容时的需求,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同时致力于传统文化理念的解读,何为孝、何为礼义廉耻,对这些概念结合当下社会事例进行解读,讲知识、讲理念。不仅是内容,版式设计、封面设计也都是按照大众化的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定制。2003年,中华书局将“守正出新”作为出版理念,在坚守主业的基础上,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一方面,中华书局于当年年底推出了“重印书”工程,出版了一批学界急需的学术著作,完成了《全明词》等10多项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的编辑出版任务,重新树立了学术界对中华书局的信心。在这类读物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华书局策划的一套《中华经典藏书》,专门对传统的“经史子集”类的典籍做选注。为了推动这两方面的工作,中华书局专门成立两个部门,一个专门做文本普及,一个专门做大众普及。此类读物在2005年前后问世,得到了空前热烈的反响,进而引发了社会上的国学热,为中华书局在大众化读物的推广打开了局面。这套书不仅畅销且长销,截至目前已长销十年,累计销售近千万册,码洋破亿。另一方面,中华书局于2004年开始进军大众图书市场,策划了一系列畅销书,如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上市三个月已发行十几万册。2005年,中华书局在继续推出正说系列的同时积极策划了图书《于丹心得》。该书在2006年11月在北京首日即销售1.26万册,至2008年12月突破500万册。截至2011年12月在海外共签约28个语种、34个版本,已出版的19个语种累计销售34万册。凭借《于丹心得》及《正说清朝十二帝》等系列图书,中华书局在全国图书市场的排名,从百名开外一跃而至前几位。如今,传统文化普及类的读物和专业古籍出版读物,已在中华书局形成了两分天下的格局。

出版参考:中华书局拥有一支独一无二的强大编辑队伍,这也是中华书局的核心优势。您在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二十余年,在这方面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希望您能谈谈对于专业编辑人才的成长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方面的看法。

顾青:图书产品虽然不同于工业领域和其他传统领域,但是工匠精神所具备的内涵却是相通的,所以工匠精神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等也能在编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编辑工作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中华书局拥有一支富有文化抱负、思维清晰、眼光敏锐、功底扎实的专业编辑队伍,这支队伍的学识深渊,经验丰富,是中华书局最核心的竞争力,在某些相关领域中的专业程度甚至是高于一些高校专家教授。这些编辑在长期的工作中和许多作者都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知识和学问上相互切磋、把彼此的爱好和追求凝聚在图书作品之中,在工作中反复锤炼书稿,力求打造精品力作,在精品辈出的同时又提高了自身水平,增强了业务能力。如王仲闻先生修订补充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周振甫先生编辑加工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管锥篇》,沈玉成先生修饰润色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陈抗先生审核校订启功先生的《诗文声律论稿》。中华书局就是在这种长期合作关系中培养了一大批的古籍整理方面的人才,很多直接从事古籍整理的人员都是在中华书局的培养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因此我认为编辑是最具有独特价值的一个岗位,是中华书局的核心资产,中华书局对编辑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对于作者的关注,编辑才是出版工作真正的主体。

对于编辑的培养,我认为听讲座、参加培训都是辅助手段,关键还是在编辑的自我历练和经验积累,只有加工的书稿越多,经验越丰富,能力才会更强。针对这一点,中华书局安排了一对一的导师制,编辑部主任在具体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有问必答,而二审、三审对新人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把控,通过这种机制锻炼新人、保证质量。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中华书局的编辑能力强水平高,秉承精品意推动出版工作,使得许多典籍在中华书局都得到了很好的整理,引领和推动了中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向前迈进,为业界同行起到了示范作用。

光大工匠精神,开拓数字出版

出版参考:面对新兴出版实力的崛起,作为传统出版社也同样感受到冲击挑战。无论是从单纯的传统古籍类出版领域向大众文化类出版领域的拓展方面,还是在数字出版的开拓发展方面,中华书局都走在最前面,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成果,希望您能具体介绍一下,中华书局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顾青:老话说得好,改革是硬道理。在新兴出版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下,中华书局管理层及时调整自身定位,在顶层设计和数字出版的拓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安排和部署。

“十三五”期问,中华书局提出了两个转型,一个是在管理上要进行转型,从传统的专业出版社向现代制度和文化的企业来进行转型。作为百年老店,中华书局一直积极致力优化内部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整体竞争力。2000年,中华书局开始研究《中华书局2000年深化改革方案》,提出公司制改革实施方案;2003年,中华书局成为中国出版集团的直属单位,跨入文化体制改革新的历史发展A段;2004年中华书局通过了《中华书局管理方案》;2006年,中华书局对部分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对编辑部的考核与分配方案进行了优化,旨在调动中华人的积极性;2008年,中华书局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形成了三个分社、一个中心、若干直管编辑部的格局;2012年,中华书局组织架构进一步调整,以古籍学术出版中心、五大分社、数字出版中心、辞书编辑室、文史知识编辑部、“二十四史”修订办公室为主体的编辑部,以营销中心、直销部和灿然书屋、出版部、美术设计部为主体的生产营销部,形成了各领域竞相发展的全新局面。

另一个是从纸媒介出版单位向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商来进行转型,为各类不同媒体提供内容和服务。中华书局给自己定位传统文化的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商,其内容就要凭借全媒介来进行呈现,数字化的转型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在数字时代中华书局如何保持古籍整理和学术出版的优势和影响力,满足数字时代阅读需求。过去,中华书局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基础的数据整理阶段,利用已经完成的数据化成果提升传统出版的能力,推动纸本的更新;二是结合专业出版数字化的实践,专注于内容的深加工,并以中小型数据库进行探索、尝试;三是产品化阶段,包括古籍数据库,以及国家“十二五”数字出版骨干工程、中华基本史籍知识库的研发。在推动转型的过程中,中华书局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古籍的数字化出版,需要对中国几千年来使用过的汉字进行收录、检索并统一处理。以中华书局的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例,要将过去出版的古籍全部收入其中,其工作量之浩大、难度之高难以想象。因为纵观目前中国数字出版的各类程序和技术标准,都是基于使用规范简体字进行开发的,对于以繁体字为工作对象的古籍类出版社无法直接使用,一些做古籍类数字出版的运营商和渠道商对中国古籍了解不足,做出来的产品往往低于纸书的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造成了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华书局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符合古籍数字化要求的应用程序,并为古籍数字化工作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大大提高了古籍类数字化产品的质量,并为今后古籍类出版物全面数字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中华书局将继续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不盲目不盲从,专注于提供最佳的数字服务和高价值的古籍数字化产品,在数字出版领域打下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