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

时间:2023-06-02 09:57:59

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

第1篇

一、林业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

中国林业经济学教学研究整体上取得的巨大进步无法掩盖发展现实中的问题,即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建立本学科系统的理论体系,表现为不同时期的林业经济学著作,多注重林业具体方面或管理T作情况的介绍、对现行管理模式与做法的论证和陈述,为有关林业管理决策进行理论论证,没有形成共性、核心的基本研究命题。为了构建起林业经济学的体系,需要思考林业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到底要研究什么。不回答这个问题,林业经济学就无法发挥对林业改革发展的基础指导作用,教学研究丁作容易被生产管理实践牵着鼻子走,理论滞后于实践进展,也无法稳定自己的学科和社会经济地位。

林业经济学尽管目前被划为管理学门类下林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的研究范畴,其本质和基本任务则是经济学的l2]。关于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自亚当•斯密以来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认识:一是继承亚当•斯密先验主义传统的奥地利学派,坚持研究礼会财富的生产和增加社会福利的社会管理;另一种是当前主流的实证主义学派,研究稀缺资源条件下人类在配置资源方面是如何行为的一门形式化的利:会科学,并坚持在研究中贯彻实证主义的方法,试图构建价值中立的精密科学体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对经济学本质和任务的两种认识现了融合趋势,实证主义研究的成果必然在社会经济事务管理决策和政策制定中被打上规范的烙印,任何规范研究也必然要借鉴和运用实讧E研究的成果。而受制度经济学产牛和发展的影响,现代经济学也已修正了新古典模型制度既定的先决条件,增加了供给有效率的组织(制度)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林业经济学只是把国民经济一个具体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显然无法超越经济学的这一基本范式,其本质和任务可以概言为专注研究优化森林资源配置的规律,解释林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构建更有效率的各项林业发展制度。这是经济学基本逻辑映射在林业经济研究中的理论必然。从上面的认识去把握林业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就能充分理解不同国家、地区及其不同时期林业经济学具体内容体系的异同和发展变化。

人的经济行为受特定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约束,不同国家、地区森林资源基础条件不同,森林资源管理目标不同,优化配置资源手段也各有差别,为了解释特定时期、地区林业经济现象的林业经济学理论成果也就异态纷呈。如前苏联地区及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林业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林业发展和布局的规划与预测,各种生产计划、定额、基本投资和林业产价格构成与经济核算,林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流动,林业中的物质技术供应体系,林业劳动力和林业职业,林业企业管理的经济组织原则与机构,以及林业部门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林业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林业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上述研究内容与计划经济时期林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林业经济活动的运行管理是一致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介入和干预,是该时期林业经济学研究的约束条件,从而形成了如何运用计划管理林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学术研究内容。

进入2o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基本经济体制逐步从有汁划的商品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林业经济活动运行的基本制度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林业生产要素配置形式也逐步转为以市场为基础,林业经济实践发生了多方面深层次变革,浮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围绕着这新现象的解释、新的管理体制改革论证,形成了目前林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林区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林业多种经营、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资产化、林业发展战略、保护性林业、公共林业、森林多种价值评定、重点林业T程绩效评价、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等。欧美地区自工业革命就确立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基本体制没有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加之林业经济活动市场化程度较高,林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实现森林所有者收益最大化的经营管理规律。

随着宏观经济学的确立和生态意识的觉醒以及对林业地位、功能认识的扩展(从经济林业到生态林业),林业经济学也增加了如何通过国家干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方面规律的研究。如W•DavidKlemperer强调林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其主要任务就是运用标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由于林业的特点造成的市场失效的相关规律,以提供适当的干预,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_5]。ErinO•Sills和KarenLeeAbt强调林业经济学是运用基本经济学理论分析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国民经济对林业的影响,土地所有者和政府实现森林管理目标的手段,并对基于各类市场的林业政策进行评价;同时研究了林业非市场化产出的价值评价、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规律。

二、林业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体系

从林业经济学的本质与任务看,其难以超越经济学的一般性命题,只是专注林业经济的特定领域开展研究,因此其理论内容体系应主要围绕林业经济活动内容和范围展开。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构建自己的理论内容体系时首先要坚持遵循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坚持抽象林业经济领域的一般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命题,即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变化对林业资源配置有什么样的要求,按变化的要求应该怎样对林业资源进行配置,怎样从经济角度促进与林业资源配置要求一致的社会行为选择,而不是仅仅对具体问题进行特定性命题研究。构建林业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作为依据理论。理论经济学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我国林业经济学最近之前一直采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个体系就是当前流行的西方经济学。

选取哪种理论体系作基础,首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在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时期,不允许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除国内极个别研究单位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为了解西方学术思想动态,或为批判资本主义开展一些比较研究,鲜有公开从事或采用西方经济学进行应用研究的情况。目前,这种学术思想的禁锢已经被打破,理论经济学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外文化学术交流不断加深,使林业经济学的学者面临的可选择的经济理论令人眼花缭乱。但基本社会经济环境对应用经济学依据理论选择的制约作用依然存在,体现在基本社会经济环境对林业经济活动当事人行为选择的约束上。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约束下,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目标函数会形成差异,为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路径也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林业企业的目标不是利润导向,而要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就需要在实际中研究合理的定额;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经济剩余索取权激励,多为控制权或者国家租金索取权激励机制。人们这样的行为,本源目的仍是追求自身在现实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推论,但也是人社会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不论在哪种制度下,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在计划经济体制约束下,具体的利益发生了变化,实现目标的行为和手段也发生了改变,这种背景下研究人们行为规律对林业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实现林业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率,都只能采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目前,我国已经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体制,社会经济各类主体的行为基础是经济目标激励,而西方经济学就是关于约束条件下市场交易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目前林业经济学研究应该采用西方经济学作为本学科的依据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集中连片森林资源国家所有的特点则可以作为林业经济活动的特定约束条件处理,从而将林业经济学整体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基础上。构建林业经济学体系的第三个重要问题就是具体内容体系的架构。这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内容体系;二是林业经济活动的范围与内容。西方经济学从古典阶段经历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和制度经济学等众多流派纷呈的发展现状,但不论哪一个流派,到目前为止都是遵循先微观后宏观的研究范式,各种流派和经济学说也不过是分别从某个角度或者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大厦进行的完善。这是林业经济学能够应用的基础理论,林业经济学的内容结构应该与一般经济学这种逻辑保持一致,在搭建内容体系时坚持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林业经济学开篇应该先明确本门学问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提出林业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命题:社会对森林资源(包括土地)配置要求的动态变化;在现实社会经济约束前提下人们利用森林资源行为与社会对森林资源配置要求的矛盾;如何有效管理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社会对林业需求变化保持动态平衡。整个林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将从这3个基本命题进行演绎成一座理论大厦。

三、林业经济学的未来

社会科学理论贡献的大小决定于被解释现象的重要性。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部门。世界各国普遍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普遍重视林业发展,增加对林业投入,加强林业的管理。林业也成为国际重要议题,出现了许多关于林业的国际协定,这些都凸现了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地位的提升。这必然意味研究解释林业经济现象的林业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门类中重要性随之提高,林业经济学研究将进入新的繁荣时期。这些条件只是为林业经济学研究繁荣、地位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提供了机会,要把可能变成现实,还需要林业经济学人做出更大的努力,除了把握林业经济学的本质、任务和基本框架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以注意。

(一)必须坚持内部逻辑一致的研究规范

经济学是一套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逻辑体系,应用部门经济学的构建也必须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基本要求。第一,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和条件给明确的定义,林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目前还比较混乱,需要统一;第二,针对每一部分内容提出的管理建议对策都应来源于前述的基本概念、范畴及其作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逻辑推理。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对观点的整体分析比较重视,对基本变量之间关系和逻辑推理重视不够,对具体问题关注较多,对问题背后的支撑理论研究较少,在提出建议对策时,往往用个人判断代替理论的逻辑推理。

(二)应加强林业经济制度的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忽视价格以外的因素对经济均衡的影响,尤其是忽略了制度因素,认为价格信号既是市场信息灵敏的显示器,也是其他有关制度安排效率的检验器。但现实中,恰恰是制度安排统治着市场上的交换以及生产本身,并且价格制度的运行也需要成本。在制度经济学之前,新古典体系理论把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变前提,专注资源配置问题;吸收了宏观经济思想的新古典综合派虽然提出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宏观体系,也没有涉及制度自身的研究。作为部门经济学的林业经济学研究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研究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规律和宏观层面的国家林业干预问题,目的是实现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的效益最大化。但森林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率除了受价格机制的影响以外,更重要的还包括制度因素,不同的制度安排在同样的价格机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有差异的。价格机制实现市场均衡时,社会资源配置整体福利最大(帕累托最优),但通过制度变迁就可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非帕累托改进。本质上,价格也是一种制度,也不是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所以把制度作为经济研究的不变前提是不符合实际的,短期分析可以把制度作为既定的约束前提,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遵循内在的演变规律。从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来看,必须研究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和制度变迁的规律。在林业经济领域,一方面当前中国林业各项体制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体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林业制度变革任务繁重;另一方面森林资源再生产具有长期性,都要求我们必须对制度问题给与更多的关注。

第2篇

    一、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现状

    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起步比较晚,一些老一辈的林业学家将海外先进的林业经济思想带回国内,并在有关林业学院开始设置林业经济学等等课程,让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始走上正轨。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我国的林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林业经济管理人才也开始呈现一种上升需求形势,不断地推动着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林业经济在如此良好契机之下,出现了新的林业经济探讨的高潮,带动了林业经济管理的学科的不断发展。研究和分析林业经济的专家和学者越来越多,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受重视程度愈来愈深,一些高水平和高学历的林业知识人才不断涌现,并为林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自进入新纪元以来,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更是由粗放型向密集型的发展,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我国当代林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1]。

    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出现的问题

    1.理论研究和实践没有紧密联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影响力上面没有得到有力的体现,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某些理论方面取得一些成果譬如集中林权制度改革以及林业碳汇等方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和本质却被忽视。在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术研究由于缺少目的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时常只能是充当国家林业政策的发言人的角色。

    2.理论研究体系的滞后性。翻看历史,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最早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所以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它的滞后性。一般来讲,都是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划分成三个大的部分,林业经济学,林业管理学,林业政策学。它们主要以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林业产品的自由市场贸易以及外部经济要素对于林业经济的影响等等。而目前,市场变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市场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深,对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经济实践,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工作存在相对的滞后性,以至于有关的林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林业研究工作的内容缺少基本理论内容的支撑。

    3.人才培养工作和实践的脱离。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一些专业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同学本身对于专业的疑惑性迷茫性,很多都不想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找工作。这样会出现人才资源的流失和政府在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以及人力的巨大浪费。追根溯源,林业经济管理教学上存在人才培养和实践存在脱离现象。林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学生所掌握的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更不上实践应用的需要,从而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与社会相接轨。在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方面,不但需要加强林业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且应用到林业实践当中去,二者有机结合。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林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并没有做到相互联系,相辅相成[2]。

    4.林业专业领域人才缺乏。林业经济管理研究正在向着更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水平和从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人员理论水平很低。虽然一些林业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大力招募林业专业的以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可是还是改变不了林业人才资源短缺的困状。

    三、加强林业经济管理的学科建设的方法和建议

    1.加强教学和人才资源的培养。现代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应该注重偏重点,通过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体系建设,为以后林业经济的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证。根据林业实践的需求,着力培养林业研究生为主,而本科生人才作为研究生方向的基础资源。在林业经济管理的课程建设上,力争对人才的培养的方案,目标以及形式进行规划,同时着重于对于学生林业经济学方法的传授,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2.加强林业理论研究。将现代门类学科中分散的林业学科诸如林业社会学,林业经济学以及森林资源经济学等等融合贯通,并且加以引导,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林业经济实体的研究中。

    3.加强实证研究方面。根据国家当前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研讨林业经济管理的特点和性质,结合一些专业林业院校的优势特点,构建有特色的和整体协调的布局[3]。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重于目前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经济学方面人才的吸纳,以期能够产生在国际上有轰动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

    5.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国内和国际层面上,积极寻求合作和交流,与国内外知名的林业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提高林业学科在国际的影响力。

第3篇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2.026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国逐渐进入了重视知识、提倡科技创新的新的时代。林业想要发展,则必须依靠技术革新,促进国民经济稳步提升。可以说,林业技术的创新和现代林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创新,林业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将会一直无法进步。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明林业技术与现代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点明创新对现代林业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今林业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期望对当前形势下我国林业发展有所帮助。

1 林业技术创新对于现代林业发展的意义

1.1优化产业结构

现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林业生产依旧按照原来的种植结构。但是原来的品种生长时间太长,生命力较弱,无法有效地抵抗疾病和虫害的侵蚀。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行业越来越高的需求。现在的林业产品应该开发创新型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提高产品产量及性能,缩短生产周期,改良现今林业行业的市场环境,优化产业结构。

1.2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引入科学的管理模式,解决林业产品不易存活、花期受到损害、光合作用减少等缺点。科学、准确地调整林业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光、水分、肥料等,也使得管理人员更加轻松地进行管理。同时,也推动林业产品可持续发展。新型技术包括生态环境重建、防沙漠化技术等,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环境友好相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林业的发展主要还是看“天”,也就是只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而由于这种消极的想法,林业产品得不到技术支持,缺乏科学的管理,发展的脚步停滞不前。而且长久以来进行研究的多是高校人员,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牢固,但是某种程度上缺乏实践经验。对于研究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也不足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

3 对策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不动摇,提升林业产品的生产效益,加大对于林业产品的科学研究。选择科学合适的管理方式。运用生态环境重建、防沙漠化技术等来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应该重视创新研究,加大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并加强管理。

4 结语

林业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管理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加大对于林业产品的管理,科学合理进行生产。除此以外,研究人员应当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理论与实践并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不啻葱峦贫林业产品的发展,开创新型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提高产品产量及性能,缩短生产周期,改良现今林业行业的市场环境,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杨阳,李建民,刘晓阳,宋娜,郑艳伟. 低碳经济下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A].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

[2]肖慧娟,彭卫红,李月梅. 低碳经济下林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A].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

[3]许明月,许文兴,周闽军,林如青,李建明.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五)[J].林业经济问题,2001,(02):76-78,82.

第4篇

1.1现阶段林业经济与学科发展进度不符合

学科发展和建设仅仅拘泥于形式,没有深入进入学科改革和体制创新;学科的建设力度不够,导致学科真正的科研范畴、内容甚至理论体系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相关林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上,远远不能为飞速发展的林业经济服务,导致林业经济高度管理人才的缺乏。

1.2林业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缺乏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研究起步晚,基础差,所以国内林业经济管理的理论体系不仅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错误。科研如果没有一个完善正确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很难达到一个比较高的高度。并且对应学科建设因为制度和管理的缺陷,导致学科的基础研究缺乏,大家为了在短时间取得高的科研成果,都闭门造车,理论斑驳紊乱,缺乏了一个科研领域最基本的科研秩序。

1.3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

现阶段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水平度低,研究体系不完善,缺乏高效的研究手段。国内的高校以及相关的研究单位,现在研究的模式主要是2种,闭门造车,就是取壶画瓢,不注重于国外先进的科研人员和单位的技术交流,对于他们的先进知识没有充分的利用;拿到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就照搬,不考虑自身的情况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导致效果甚微。所以现阶段国内科研机构对于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应该不断的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研究出属于我们自己完善先进的理论体系。

2如何加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

2.1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优良师资

发展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必须加强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作为学科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优良师资,是发展学科的重中之重。只有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对应的学科才能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对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研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派遣优秀的教师到国外学习,培养一些顶尖的学术带头人,建立完善的学科激励机制,有效的促进学科健康快速的发展,形成一种激流勇进的发展态势。

2.2培养高技术科研人员

对于高技术科研人员的培养,国内林业部门和高校需要联合建立完善健全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应的战略目标,将人才培养真正的付诸于行动,为学科不断培养新鲜的血液;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对培养理念的创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很多地方林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林业经济管理也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所以,传统的培养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必须革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才能获得先进的研究理论;国外在很多方面,对于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所以没必要闭门造车,需要不断加强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的交流培养,学习先进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

2.3学科研究要满足当前时代需求

林业经济在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对于高端的林业技术人才极度缺乏,有一些新兴领域甚至达到了国内空缺的地步。所以为了配合迅速发展的林业经济,满足林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单位和高校需要定向的培养人才,针对当前很缺乏的林业经济管理的一些领域,优先的发展和培养,对于学校和科研机构就需要随时了解我国林业的需求和发展动态,及时补充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一定要根据需求列出重点发展方向,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和科研单位的威望,还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林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

2.4建设现代化实验室

实践出真知,理论最终都要付诸于实践,再伟大的理论也需要实践的验证,所以实验是科研必不可少的部分。实验室同样是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的基础性的硬件设施,针对国内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国家应该大力投入资金支持,建立起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科研环境的高水平重点实验室,这对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展开科研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结束语

第5篇

1.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研究现状述评

本文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相关的国内外研究从以下3个方面予以归纳。

1.1对森林及其环境外部性的认识对森林及其环境

外部性的认识经历了从林木资产,到资源资产,再到生态资产的过程。早期对森林的认识只停留在森林可以提供木材产品等方面。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和人们对森林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森林开始由林木资产转向资源资产。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概念相继被提出并得到广泛的认同。RCostanzacta.l(997)明确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KeySniha988)认为,由于自然资源与环境提供服务的多样性以及各种外部经济的重要性,有必要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均作为有价资产。Pcam和Tumoa990)把生态资本分解为4个方面,给出了他们对生态资本的界定。我国学者刘思华(1997)、牛新国等(2⑴3)穆治辊(2004)对生态资本做了出色的研究。

Daiy(1997)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条件和过程”。Cosanza等学者(1997)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划分和评估,但OPCOO等(1998)认为该评估结果难以令人信服。此外,国内外学者对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国际上已开展了较多的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单项服务价值研究,如Peer等(1989:对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非木材林产品的价值评估;Tobias等(1991)和Maillc等(1993)对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价值的研究;H^nlo等(1993)对森林的休闲、景观和美学价值的研究;Adgcrs(1995)对墨西哥森林的价值的评估研究及政策建议。

1.2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森林资源会计领域,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国家对森林资源资产会计非常重视。我国对森林资源会计方面的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许家林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任恒祺教授、刘鸣镝博士和福建农林大学魏远竹博士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代表性。许家林对资源会计的研究颇为深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魏远竹等对森林资源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作了深入细致地探索。

在森林环境会计领域,加拿大应该说是最为先进的国家,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正式出版了几份研究报告,分别是《环境审计与会计职业界的作用》《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环境绩效报告》等,并在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方面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33)制定的会计准则架构下,企业对森林环境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要依据1975年的第4号准则(FAS)或有负债会计”以及与之配套的财务会计准则指南FN14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EninmmtalManaSmcmSysrn)B^750作为“英国标准协会”(BrihStandaidnstltOn)的一项标准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管理法规。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生态会计是环境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环境会计最初只包括传统会计中处理环境问题的部分即环境差别会计,但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对环境会计提出的新的要求,环境会计又将在传统会计框架外形成的新分支—生态会计包括了进来(火建新等,2004)。StefanSchaltcggci等(2Q03)著《C'onttnpany/EnviKmcnailAccountingIssuerCcnccpisandPrac«c〉一书较详尽系统地分析了企业生态会计的结构,他将生态会计分为内部生态会计和外部生态会计,将生态会计系统融入企业的决策信息系统中。杨宗昌、钟子亮(2002提出了生态会计的基本框架,包括目标、要素、假设、原则、内容、计量方法、信息揭示,并辨析了生态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此后,国内开始有生态会计的一些报道,如耿建新、曹光亮(⑴7)对企业生态会计的概念、生态会计的功能定位等进行了阐述。在我国,对于森林生态会计的研究由南京林业大学温作民教授主持开展,他先后申请到国家林业局重点专项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在森林生态会计理论、核算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出色的成果。

1.3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宏观与微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研究关于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宏观与微观层面对接问题,张宏亮(2006)认为,当前国家、集体及个人所有的森林资源并没有纳入会计核算系统,纳入会计核算的资源仅是企业所拥有的部分,因而,森林资源的宏观与微观会计账户核算的范围并不相同,在核算中相互脱节,处于平行发展的态势。这既不利于宏观环境会计録色GDP核算冲对微观企业数据的使用,也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价值管理和资产化管理。他提出在宏观森林资源核算中,应改变传统的“统计型”核算方法,实行“会计型核算”。岳上植、惠晓峰(⑴6)认为,森林资产会计核算新体系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为目的,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林业新定位的需要而建立起来。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核算和基于管理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管理会计协调问题,目前的相关文献只见对森林生态财务会计核算的研究,没有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管理会计方面的文献,更没有发现研究两者之协调统一的文献。但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问题,从某种角度说,会计和审计是相伴而生的。对森林审计乃至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进行探讨的现存文献甚少,目前只查询到两个相关方面,一是早期的森林审计方面,二是近期的与环境会计相适应的环境审计。郭春兰、王冬梅(995)认为,森林的特殊性导致森林审计的特殊性,在开展森林审计时的主体、客体也应不同。吴联生、罗炜(1996)介绍了美国的森林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认森林入库;定期评价立木测量的方法;重新测量从贮木场运抵加工场的木材体积;定期检查贮木场存货量;检查评价木材交易活动;定期检查评估立木蓄积量;注意各种以高估或低估森林资产的手法偷窃森林资产的行为。

1.4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研究现状简要归纳外部性尤其是生态环境外部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取得相当进展。这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背景和方法论基础。

森林产生的生态效益已被众人认可,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研究已有一定进步,但与人们的愿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已有文献的研究中,表层研究居多,深入研究不够;技术模仿偏多,实际应用偏少;好大求全居多,着力解决瓶颈问题的居少。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森林生态效益纳入会计体系的问题研究出现小高潮,但这一领域的完整体系尚未形成,支离破碎的点状探讨式研究较多,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完整会计核算体系的课题较少。

对森林生态效益会计问题还只停留在财务会计阶段,对森林生态管理会计及相应审计问题基本未见研究。

    2.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研究框架构建

2.1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外部性是经

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是一个新事物,因此对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从经济学视角予以透彻分析是必要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包含4个方面。一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基本涵义,如森林的外部性经济性与不经济性的内涵、内容,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有哪些表现形式。二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与环境外部性的比较分析。三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特殊性研究,如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天成性、循环再生性、整体共存性、地域定位差异性、永续性、多样性、综合性、动态性、确认与计量的复杂性。四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的条件与途径。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需要的条件有产权条件、计量条件、价值条件等。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有市场主导下的“相关者利益合并”模式、政府公共管理视野下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模式、市场与政府的合作互补模式。

2.2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此领域属基础理论研究,旨在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理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理论包括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核算目标、核算对象、基本假设、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目标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其核算对象应包含国家、区域和森林基层经营单位三个层次。基本假设的构建既要考虑财务会计核算的共性,又要着重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个性。核算原则应具有较强业务指导作用,同时兼顾森林的生态性和经济性,如生态i济效益原则、科目股计要理清科目间的关系,在已有会计科目基础上适当增添。

2.3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会计承载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报表格式设计是再次会计确认的核心内容。会计计量问题是该课题的关键问题之一。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计量从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切入。森林生态效益的特殊性决定其价值计量方法研究要从分析其价值决定入手,具体有市场法和非市场法。主要热点研究方向有能值法在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计量中的运用,公允价值法在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中的实施。

2.4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有传统的价值法和最近广为关注的事项法。事项法会计可以弥补现行基于价值法会计披露模式的众多缺陷,因此将其与价值法并行对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即将独立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报告模式与基于事项法的详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报告并行。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基于事项法与价值法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及操作思路;二是基于事项法与价值法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设计。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可设计为图1所示的“三层三维”模式。

2.5 基于管理决策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生态管理会计

森林生态管理会计是一个新的环境会计分支,它接受IFAC环境管理会计指南(EMA-2005)指导,但有诸多新鲜内容。森林的经营管理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对森林可持续性经营管理应离不开管理会计的支持。森林外部性管理会计可向内部管理层(政府、森林经营者等)提供森林有关的货币及非货币信息,并协助其制定日常及战略决策。森林生态管理会计旨在利用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发挥会计的参与管理决策之职能,为森林生态建设管理提供支持。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森林生态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如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概念、森林生态管理会计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及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中的定位、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职能、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保障条件等;(2)森林生态管理会计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如森林经理目标的生态型和经济型与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双导向性,基于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森林经理决策系统与治理结构问题;(3)森林生态业绩价指标体系问题。

2.6基于森林生态认证与生态绩效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在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后,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研究不可或缺。审计具有认证属性,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应在创新审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与森林生态认证和森林生态绩效评估紧密结合。基于森林生态认证与生态绩效视角,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将被赋予全新内涵,而非原有审计方法的简单炮制。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有两个主要分支:(森林生态绩效审计,主要研究视点有森林生态绩效的源泉、森林生态绩效审计理论依据、森林生态绩效的审计学审视、森林生态绩效审计的组织实施对策;(森林生态管理审计,研究范畴包含森林生态管理内部控制系统、森林生态管理审计的形式与内容等。

2.7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亥算的协作与契合我国目前的森林会计核算、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核算存在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互不衔接的现象,应加强森林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亥算的协调性研究,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森林会计、统计、绿色GDP亥算一体化的整合体系。拟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包含:一是当前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核算分立的表现及原因剖析;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亥算协作与契合的意义分析;三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亥算的协作途径;四是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与事项法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核算“三位一体’式统一体集事项法、珥口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于一体,通过共享数据,最终实现森林统计、会计、业务核算一体化。

2.8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支持体系研究该部分为课题的外围支撑研究,旨在从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实施角度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体系由理论步入实践的环境支持系统构成。本文认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支持体系有3个主要构成要素,一是技术支持,如遥感技术、GB技术等;二是机制支持,包括政府层面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层面的森林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三是生态文化支持。

2.9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案例研究案例研究

将运用森林外部性会计理论与方法对案例单位的森林外部性进行会计模拟,为森林外部性会计理论方法的应用提供一个范例。包括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生态管理会计、森林生态审计、森林生态统计、森林环境核实践,只有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成功实践才能最终推动该领域走向成熟。

第6篇

关键词:森林保险,农业保险。

我国的森林保险起步较晚, 1982年开始进行森林保险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并在1984年开始进行森林保险的试点工作。孔繁文在1996年回顾和总结我国森林保险发展历程中提到,发展森林保险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因此要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使我国的森林保险事业更好地发展起来[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发展森林保险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从2005年以来,我国发展森林保险成为研究的热点,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研究机构和人员也不再局限于林业部门及农林高校,金融机构和其他领域的高等院校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从我国发展森林保险的研究与实践来看,以理论为先导仍然是开展森林保险的重要基础。因此,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我国发展森林保险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展示,以期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得以借鉴。

1 开展森林保险的意义。

对于我国发展森林保险意义的阐述一般是从保险的作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再生产和森林灾害补偿这四方面展开的[1-4]。刘畅、曹玉坤[4]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森林保险是恢复和稳定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并且从林区恢复良性生态系统的紧迫性、森林灾害的严重破坏性、林业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发展森林保险业务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发展森林保险重要性的认识也得到不断深化。许慧娟等[5]认为,森林保险是林业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在林业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改善发展环境、稳定生产以及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农村和谐等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保障作用。

2 森林保险的内涵。

对于森林保险概念的研究到目前已基本趋于一致,归纳起来森林保险是指以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林木以及砍伐后尚未集中存放的原木和竹林等为保险标的,并对保险期限内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3, 6-9]。但是,对于森林保险的归属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森林保险概念的界定。一方面是森林保险与林业保险概念界定的模糊性。潘家坪[10]认为林业保险是以林木种植及保护、加工及与之有关的行业为保险标的。高岚[7]认为在灾害商业保险体系中林业保险险种就是指森林保险,田芸[3]也持同样观点。孙祁祥[11]则认为森林保险是以林场中生长的林木为标的。李媛媛[12]从森林与林业的法律定义出发,提出森林保险不能称作林业保险,森林保险立法时更不能以林业为保险标的。由以上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林业保险和森林保险概念界定的模糊性主要是保险标的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森林保险与农业保险的关系问题。高岚[13]将森林保险划归到农业保险的险种体系下,并且并列于农业种植业保险。孙祁祥[11]将森林保险划归农业保险的种植业险种范畴内,并将经济林、园林和苗圃保险列为与森林保险一样的独立的险种。李媛媛[12]在分析森林的法律含义的基础上,认为不能按照《农业法》中大农业的概念来界定森林保险,因此森林保险不能包括在农业保险当中。出现这样的差异与研究者对森林和森林保险特点的认识角度不同有较大的关系。孔繁文[1]认为,森林保险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保险,但也不同于农业保险,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林木资产的增值性、所有制结构的特殊性、资金来源的多元性等。

3 发展森林保险的制约因素。

潘家坪[10]从内外部两方面对制约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外部因素主要是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体制方面进行分析,而内部因素主要是从森林保险产品的需求方和供给方的角度进行分析。

外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森林保险法律法规欠缺。潘家坪、常继锋[14]认为,我国没有专门的森林保险法律法规,森林保险始终被包容在商业性保险公司的体制中,使之难以发展。等[15]认为我国森林保险的组织体系、经营范围、基金管理、费率制度、赔付标准等缺乏法律规范。2)政府对森林保险的补贴力度不够。冷静等[16]通过参照日本和美国的政府补贴标准,认为政府对森林保险的补贴力度不够。许慧娟等[5]通过对江西、福建两省的调研也提出了同样观点。3)森林保险经营模式问题。等[15]认为作为政策性的森林保险选择商业保险经营模式是不可能有充分发展的。冷静等[16]提到我国仍没有解决好发展森林保险的经营模式问题,这将会制约我国森林保险的发展。

内部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林农对森林保险的需求总体较低,投保面积小。崔文迁等[17]从福建省开展森林保险的实际状况出发,通过林农的保费支付、自保力度、逆向选择、保险意识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许慧娟等[5]认为这一制约因素使得大数定律难以体现。2)险种单一,难以满足林业经营者的需求。冷静等[16]在对江西省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森林保险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李建明[18]从福建省发展森林保险的实践出发也提到了这一制约因素。3)理赔复杂,经营管理技术要求高,专业人才缺乏。等[15]在分析我国森林及其灾害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这一制约因素在我国普遍存在的。4)森林保险业务风险大,利润空间小。石焱等[19]认为,森林保险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突出使得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风险大。许慧娟等[5]认为我国大部分林业种植者生产规模小,保险标的分散,保险公司经营投入大且风险管理的难度大,森林保险的利润空间小。所以说我国森林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需求不足和供给有限的双冷局面[15]。郑志山、周式飞[20]认为,在森林保险的供给与需求这一矛盾体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于森林保险的需求方,而在于森林保险的供给方(保险公司)。

4 发展森林保险的对策。

要发展我国的森林保险,首先必须对其进行合理定位[21]。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基本一致认为我国的森林保险应定位为政策性保险[19, 21-23]。其中陈玲芳[21]认为将森林保险定位在政策性保险上,加大政府对森林保险的支持力度,这既是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外森林保险发展的成功经 验。另外,李艳明、陈晓峰[24]在分析广西森林保险实践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

对森林保险经营模式的对策研究仍存在一定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应将森林保险与商业保险分开经营,摆脱商业保险公司制度对森林保险的束缚,并组建专业政策性保险机构[9-10, 15, 25]。而有的学者认为,应采用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经营模式[5, 19, 26-27]。其中许慧娟等[5]提出建立“以政策性森林保险为基础、商业性森林保险为补充的复合型森林保险体系”的总体思路。出现以上分歧的关键是保险公司是政策性还是商业性的问题[1]。李丹、曹玉昆[28]认为,在采用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模式的同时,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成立政策性林业保险公司,并发展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石焱[29]提出了“政府引导+共保经营”并兼顾“政府引导+互保合作”的经营模式。就目前整体的研究情况来看,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观点较为主流。

对于发展森林保险其他方面的对策研究可谓是见仁见智[30]。在健全森林保险法律法规方面,吴希熙、刘颖[27]认为,应利用已有的试点经验,并借鉴国外森林保险法规,建立我国的森林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崔文迁等[17]认为应考虑立法实行强制保险的可行性。在提高经营管理技术水平方面,陈盛伟、薛兴利[31]通过对林业标准化促进林业保险发展的机理分析,认为林业标准化能够有效克服林业保险经营中存在的技术障碍。潘家坪、常继锋[32]认为,运用ART技术设计价格低廉、风险稳定的森林保险产品,通过保险风险证券化对一些传统保险合约不予保险的风险提供保障,为有效解决森林保险发展缓慢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办法。在发展多险种方面,金满涛[33]认为,可以开办森林火灾保险、森林重大损失保险、森林综合保险和森林附加保险。在加大政府财政补贴方面,李丹、曹玉昆[28]认为政府应加大对商业保险公司的财政补助或直接给予参保林业经营者以财政补贴。郑志山、周式飞[20]提出政府对森林保险的财政补贴应包括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支持、税收优惠和建立风险基金。同时,多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认为应加强森林保险的宣传工作[1, 9, 21]。

总之,森林保险应与林业科技、农村金融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和保险承保方式,我国的森林保险才能稳步发展[22]。

5 森林保险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森林保险的研究工作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还是不能够满足我国森林保险改革实践的需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结合我国森林保险实践而进行的单项实证研究较少,如森林保险经营模式和市场主体组织形式的单项研究; 2)专门针对森林保险经营管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不多,如森林保险保额评估方法、费率厘定技术等; 3)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保险理论与方法体系。

针对以上我国森林保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将来一段时间应加强研究的方面具体包括: 1)紧密结合我国目前的实践情况,特别是2009年财政部已把江西、福建、湖南列为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省份,并且这三个省份的改革方案也在逐步实施,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并参照国外森林保险的成功经验,开展符合我国实际的森林保险经营模式、政府财政补贴形式、森林保险产品设计和法律法规建设方面的研究; 2)运用森林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特别是林木资源的价值评价理论和方法,针对具体地区进行林木保险保额评估方面的研究; 3)针对不同的地区和林种、树种,运用林业经济和保险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统计计量方法,进行林木风险等级划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费率厘定方面的评价指标设计和计量模型研究; 4)结合林学、森林价值理论、风险与概率理论、森林灾害补偿理论和宏微观经济学原理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保险理论与方法体系。

参 考 文 献。

[1]孔繁文·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回顾及建议[ J]·中国林业, 1996(10): 34·

[2]严国清·开展森林保险若干问题的探讨[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4(5): 31-32·

[3]田芸·林业保险浅析[J]·林业经济问题, 1996(2): 51-55·

第7篇

一、应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不同层次的林业经济理论教育

对于本科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以林业经营管理学和林业会计核算为主,以适他们今后在基层企业工作的需要,因为财务指标是一个企业综合效益的反映。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使得本学科点争取成为国家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以培养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学科学术队伍建设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应增加经济学类人才的引入,并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现有学科人才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是本学科建设的核心。因此抓学科建设和创新,必须先抓人才。第一,要培养人才,对于本学科现有人才,要通过鼓励读学位、送往国外进修学习以及让其参加科研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其早日成才。第二,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要有继承性和持续性,必须建立人才梯队,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接力前进,让学科永葆青春。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使本学科的教学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优化结构,重点培养一批学术尖子,以培养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层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并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积极向上的学科研究氛围。第三,要组建学科创新团队。目前的学科竞争和前沿性、创新性问题的解决,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组建团队,形成合力,占领学科的制高点。

三、加强科学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填平补齐和拾遗补缺,而是以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学科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整体化发展,呈现出多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互补、学科边缘拓展、产生横断学科趋势的产物。针对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与政策、区域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加强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四、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整体化发展,呈现出多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互补、学科边缘拓展、产生横断学科趋势的产物。所以,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上应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在国内层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加强与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相关学科的交流,寻求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在国际层面,应重视引入国际林业经济前沿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同领域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学习其他学科先进的发展经验,相互交流研究进展,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向前推进。

五、构建现代教学体系和科研体系

教学和科研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两个基础,要加强学科建设就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与科研体系。就现代教学体系的建设而言,应注重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林业建设紧密结合,培养符合现代林业建设需求、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就现代科研体系的建设而言,应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结合,提高研究人员服务林业实践的能力,并使其通过参与实践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的能力。综上所述,应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学术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理论研究、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构建现代教学体系和科研体系等方面的推进,以推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使之为现代林业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刘宏 单位:大兴沟林业有限公司

第8篇

[关键词] 价值链 产业集群 林业价值链 林业产业集群

一、价值链研究概要

价值链概念由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强调每个企业都是进行设计、生产、营销、进货及维护其产品各项活动的集合,且所有这些活动都可用价值链来表示。英国卡笛夫大学彼特・海恩斯(Peter・Hines)教授进一步发展了波特的理论,强调把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任何产品价值链中的每一业务单元在价值创造的不同阶段包含不同的公司,并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构成辅助价值活动的重要环节。1995年,哈佛商学院JohnJ・Sviokla提出“虚拟价值链”的观点,之后,美国美世管理咨询公司顾问Adrian Slywotzky提出价值网的概念。

价值链概念最早基于企业层面,但很快该方法被应用到产业层次和国家层次上,并引起学者、企业管理者和各类组织的关注,以价值链作为研究产业问题的工具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运用。

二、我国林业价值链问题研究现状

1.我国林业价值链问题理论研究现状

研究认为,产业链中各商品价值链的性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影响了价值链中利益和利润的分享,如国家生产者与出口者、大型国际贸易与加工和零售企业、区域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的分享。同时,利益分配的变化也使产业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都无时无刻都在进行转变,因此通过对产业价值链进行诊断分析和确立基准以便确定产业展战略就成为必要。

就农林牧渔行业而言,把价值链理论或供应链理论用于农业的研究较多。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耕地资源日益萎缩、新一轮竞争力的挑战压力不断增大等问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具有价值流和价值链的基本内涵,对价值流要在体现农产品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基础上进行分类,经济系统生态流与价值流要进行实质性耦合,从流通环节看,农产品流通过程是六个增值环节组成的产业链和u型结构价值链,两链要进行协同管理。

就林业产业而言,从以往的文献看,对林业产业的研究基本是从产业经济学的中观经济层面入手来对林业进行分析,而从价值链视觉开展的研究到目前几乎是个空白,可参考的文献不过数十篇,其主要原因是林业产业涉及到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业务类型、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复杂、缺乏可靠数据。在林业产业研究中,石永恒等人较早地用价值链理论分析林业企业管理战略与竞争优势,他们认为用价值链管理是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林业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进行价值链再造,通过优化核心业务、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信息流,创建一个能够最好地赢得顾客持续订单的业务流程和经营活动的商业模式,以提高效率和效益,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竞争优势。

研究价值链必然涉及到物流问题,学者王燕较早涉及林产品物流问题,研究结合我国林产品物流结点多、流线路长、作业场所变动频繁、林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等特点,提出改变林产品营销模式、林产品实行行业标准化、提高林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品是提高物流体系效率的途径。研究指出,就森工企业来说,商品林原木产品采伐阶段、运输阶段、销售阶段分别有物流控制的复杂性、仓储周期的不确定性、信息处理的滞后性的特点,产品品种、规模成为影响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物流管理效益较低下的主要因素。研究者程南洋等人认为分析林产品经营过程时经济时间和经济空间是其中两个重要维度,林产品经营要适应现代市场发展和产业变迁,必须拓展林产品的市场时空;提高林产品产业技术可以促进林产品经营的时空延伸;产业集聚则创造林产品的经济时空。

从理论的运用上看,有研究者把价值链分析法应用于森工企业成本管理,分析成本行为的结构性影响因素,通过经营领域和产品方向的选择提出森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并指出当前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的企业流程重组就是一种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学者叶玉琴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价值链的构建提出了设想,并以此分析了龙头企业价值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及龙头企业价值链管理的主要对策。

2.我国林业价值链问题实证研究现状

Gereffi在对全球服装产业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的概念,同时还界定了价值链包括投入―产出结构、空间布局、治理结构和体制框架四个维度;Hump hrey与Schmitz根据领导公司对价值链控制的程度或者说是不同环节间的紧密程度,将价值链的治理结构分成网络型(networks)、准科层型(quasi-hierarchy)、科层型(hierarchy)和市场型关系(marketot ype relationship)。Hump hrey等人将价值链问题重点引入到价值链治理组织结构问题上,并指出产业集群、企业联盟、纵向一体化是价值链治理组织结构种常见的方式。

与价值链相关的实证研究主要体现在产业集群研究上,重点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法、区位商法、Grubel-Lloyd指数法、CMP竞争力综合指数法、协整检验和葛兰杰检验等研究市场发育状况、产业投入产出水平、产业集群识别及评价等方面,通过数据并结合理论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导。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反映经济系统各部分(如各部门、行业、产品)之间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依存关系,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可以分析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关联呈现出产品或部门间垂直的投入产出联系;区位商法通过区位商系数来判断区域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的现象,产业的区位商系数体现了区域产业相对于整体经济中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Grubel-Lloyd指数用于从静态的角度衡量某一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运用Bruelhart指数可以在贸易变化量的基础上从动态的角度刻画贸易量的变化形态,而运用Thorn&McDowell指数则对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区分和测度;CMP竞争力综合指数是反映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值。综合指数越高,则竞争能力越强,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可比性,在空间进行比较可分析不同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相对强弱程度,在不同时间进行比较可以反映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动情况。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法强调各个价值阶段的竞争优势性,在研究具体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常用的指标还有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协整检验、葛兰杰检验则是研究市场整合问题和市场效率的常用方法。

总的来说,上述实证方法运用于林业产业还是不多的,有研究者曾通过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的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原木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则更低。在Grubel-Lloy指数运用上,曾玉荣2001年用Grubel-Lloyd对台湾近10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表明台湾在林产品方面的需求今后仍将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孔凡斌2006年利用贸易竞争指数,投资利润率指标结合其他因素评价了中国林业产业的竞争环境条件及中国主要林产工业品国际竞争能力。在市场发育程度上,孙顶强等人2005年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测试了中国木材市场发育程度,其研究认为中国木材市场在长期上整合但短期不整合,2006年王怡等人运用协整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中国苹果产量最大的两个省份省内各地市场进行整合程度的分析,其研究表明山东省内各地苹果市场的短期整合程度要高于陕西。

第9篇

此次研讨会围绕国有林产权改革问题,从理论、实践及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是国有林区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有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国有林区实行的是党政企社合一、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适合当时的国情林情,具有其合理性,为开发、建设林区,对促进国有林区发展和支援国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国有林区资源危机的加剧和社会对木材及其产品需求的增加,很多企业陷入无林可采的困境。要使国有林区摆脱“两危”的困境,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深化改革。国有林区的改革必须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尊重历史能使我们理智地谋划改革,正视现实将使我们坚定改革的决心。

二是国有林区的改革要在资源保护、企业生存、社会稳定等多个目标中寻求正确的方向,要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客观上改革存在着风险,并要支付巨大的改革成本。但是如果不改革,不但原有的矛盾和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各种矛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具危险性和破坏性,积累的风险会更大,改革的成本会更高。改革并不容易,因此要求我们在改革的总体设计和措施的选择上要有理性的思考,要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是国有林区改革的核心是确定明晰、稳定、可靠的产权制度。森林资源所有权的拥有者,应充分享有对资源的管理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把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从森工企业中剥离出来,由国家派出的国有林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管理职能,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通过改革,逐步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概括起来就是“国家所有,强化监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企资分开,授权经营”。国有林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国有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经营管理,从而保障国有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四是实现国有林区政企的有效分离,重新建立与新的微观制度相适应的政企关系,这是国有林区新的林业微观制度变迁的重要支撑。国有林区政企分离应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规范的政府制度和企业行为机制确定并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政企分离不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它牵涉到许多社会政治因素,应在目前的制度基础上采取有效策略逐步实现。首先是建立新的林业微观基础制度和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取代原来的企业主管部门的出资者职能。其次出资者职能从政府分离出来之后,政府应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依据法律对微观经济主体实施外部管理,这是一种不能授权于他人的责权。第三,政府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行使基础性和调节性职能,即通常所说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及其执行来实现。

五是对国有森工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一是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拥有优质资本、高效率管理模式及产业优势的战略投资者,积极鼓励和支持股份制、合作制、民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进入林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但是在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一定要实行严格的资产评估制度,规范产权结构调整过程,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要规范森工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加快推进国有森工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按照突出主业、优势互补、增强核心竞争力等要求,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加快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六是使国有资本平稳从林产品加工业等商品性林业企业有序退出,完成林产品加工生产与原森工企业的剥离。国有森工企业及其他国有林产品加工企业中的国有资本退出必须依企业所处的产业领域及其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科学选择退出的方式;并要建立有效的退出援助制度,主要包括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援助基金和对国有林区的林业企业员工失业和再就业制定特别的政策。

七是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符合国际通用规则的林业资产评估体系。国有林地产权交易要全面合理地展开,首先要明确运用价值概念表示国有林地资产的价值。所以,在国有林地产权交易中,聘请专门的资产评估人员对作为交易或流转的林地资产进行评估是基础性环节。同时,要建立独立的、公正的资产评估机构。目前,我国的一些林业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方法上缺乏科学性,评估上主观性、随意性较大,且因该机构与国有林业资产管理部门的联系,缺乏公正性和独立性,评估结果畸高畸低,严重影响了国有林地产权交易的顺利进行。所以要建立专业的、规范化的、公正的、独立的林业资产评估机构。

八是在国有林地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国有林地产权交易创造良好的环境。应该积极组织制订产权交易的法规和政策,将产权交易纳入法制化轨道,改变现阶段产权交易市场立法层次较低的局面,即尽快进行最高立法机关的正式立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产权交易法》等。为了使有关立法能够更符合国有林地产权交易的实际状况和国际先进经验,应在立法中加强对策性研究,并借鉴国际惯例、国际林地产权市场运作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有关国有林地产权交易的立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制化工程,在企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立法状况都间接影响着国有林地产权交易的法制化进程。只有用法律手段来制约和规范国有林地产权交易行为、维护和保障国有林地产权市场运作,才能使国有林地产权交易正常运行,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有序的流动。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将此次研讨会上各位代表的发言材料和论文进行选编,出版《中国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与探索》(以下简称《理论与探索》),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理论与探索》反映了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等政府决策部门的官员和学者结合宏观改革形势对国有林区改革的观点和意见,并从林业发展的整体出发谋划推进国有林区改革的思路;展示了来自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内外学术机构和组织的专家、学者对国有林区深入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来自黑龙江森工总局、大兴安岭林管局、吉林森工集团、伊春市政府等国有林区改革实践一线企业面临的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及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设想和期望;介绍了部分国有林区开展国有林改革的经验与探讨。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凝集了国有林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10篇

1.1国际评价方法

国际上对森林生态效益的研究起步早,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已经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水平。根据国外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定性、定量分析,主要有替代市场技术类评估方法和模拟市场技术类评估方法。替代市场技术类评估方法替代市场技术利用替代市场和影子价格来计算公共商品的经济价值,其中著名的有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等。从环境效益有正负来看,替代市场技术又可分为2类[4]。(1)效益评价法。这种方法是先根据森林提供的公益效果,计算出效果的定量值;其次求出森林公益效果的影子价格;最后再计算生态效益的年总经济价值。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合理方法,但实际上森林环境效益种类繁多,同一种效益的效果也多样,其对产品的影响很难定量,实际评价时比较困难。效果评价法的主要4种方法为①商品价值法;②代替价值法;③费用价值法;④还原价值法。(2)损失评价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森林遭受破坏后的损失量计算森林经济效果的方法,然后根据其影子价格来计算经济价值。主要有旅行费用法(TCM)。其基本而简单的设想是:观察游客的来源和消费情况,推出一条游憩需求曲线,以计算出的消费者剩余作为无价格的游憩效用价值[5]。模拟市场技术类评估方法对于有些公益效益,根据西方经济学可以采用模拟市场技术或称假设市场技术。先假设公共商品的交换市场存在,再以人们对该商品的支付意愿来表达其经济价值[6]。模拟市场技术以支付意愿(WTP)和净支付意愿(NWTP)来表达环境商品的经济价值。Davis(1964)首次提出并运用了条件价值法的报价技术。Bradley等人根据多次研究结果,首次提出WTP和WTA(补偿意愿)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7]。Bishop(1979)等人提倡“超市场的商品”价值测量可以用直接询问法。其主要方法———条件价值法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假设某种“公共商品”存在并有市场交换,通过调查、询问、问卷、投标等方式来获得消费者对该“公共商品”的WTP或NWTP,综合所有消费者的WTP和NWTP,即可得到环境商品的经济价值。

1.2国内评价方法及应用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生了很多自主的科学研究成果。邓宏海用马克思主义级差地租论,建立一个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3种对森林生态效能进行经济评价的方法:直2江苏林业科技第40卷接计量法、间接计量法、生态经济计量法[8]。张建国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提出了森林综合效益的整体性、发展的阶段性、计量的复杂性和人类的主体性特征等一套较系统的理论。我国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主要是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在利用多种资源或生产成果的过程中,对资源和生产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9]。

1.3已有研究总结

我国对森林效益的研究,根据其主要理论依据大概可分为2类,即以经济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计量研究和以生态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定量评价。综合对于森林生态效益方面的研究,其以森林水源涵养和保护土壤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多为单一的生态效益,研究缺乏多角度、全方面的研究。同时存在评价标准不系统,评价研究范围大,评价技术支持手段落后,替代的选择缺乏合理性等问题。如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中,由于标准不统一经常出现评价指标不准确、不科学的现象,使得之后的研究缺乏连贯性,横向的比较因为标准的不统一缺乏可比性。同时,对于各种方法求出的生态效益,并未进行深入的分析,具体指导性不强。本文借鉴有关研究成果与方法,得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效益的年增长变化量,同时进一步选取有关影响因子,考察其与工程新增生态效益的关系,并藉此就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

2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价与分析

2.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借鉴已有研究,确立了本研究指标选取基本原则:(1)系统层次性原则:通过一系列指标因子构成一个体系,能够全面地表征工程的生态效益,这些指标因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且依据这种关联性将其分门别类,划分层次,以便于分析研究。(2)前瞻性原则:该工程的实施及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指标的设立是工程调控的方向性指标,具有一定的超前性。(3)特色化原则:表征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该工程的特色,满足当地生态建设的需求。(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易得性和简明性相结合,指标体系可操作、可测,便于把握,指标体系能够予以计算研究和分析。(5)数量适度性原则:指标数量不宜过多或过少,避免了指标过多时的难度大和指标过少时的不稳定[10]。

2.2评价指标体系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以生物防治,辅之以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工程。由于该工程复杂,在评价其生态效益时,就不能采用单一的指标或标准,而必须采用能够反映工程本质和行为轨迹的量化指标和定性分析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即既要体现工程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也要阐明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以为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从工程本身生态效益构成的复杂程度出发,在大量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如中国生态林业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北京市京津风沙源工程的实际特点,对各因子的贡献程度进行了分析,选取主要的因子,建立了最终的指标评价框架,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状态层和要素层3个等级。其中目标层指标1个,状态层指标5个,要素层指标8个(见图1)。关于各个指标的权重,鉴于有关文献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已经得出了比较可靠的权重数据,主要选择了有关文献的权重指标,并进行平均,得到本研究的权重指数,然后构造移动平滑回归模型作为研究工程生态效益的模型。3.3具体指标调查方法具体各项指标调查主要采用资料收集方法,参考资料包括2002~2011年《北京市统计年鉴》,2000~2009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公报》,《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02~2011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包括水源涵养功能、改善环境作用、防风固沙作用、水土保持作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12项指标。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大型的生态建设工程,投资大,涉及面广,所以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概括了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分析了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的工程背景、实施原因、工程规划以及实施进展情况后,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基础上,旨在从生态效益方面(以北京为例)阐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成效。借鉴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各项指标调查主要采用资料收集方法,以每年林业固定投资额(x1)、森林面积覆盖增加率(x2)和林业从业人员数据(x3)为自变量,以每年增加的工程总生态效益为因变量Y,使用了回归拟合方法,得到拟合方程:Y=-405624.29+6.87x1+2044931.08x2+ei(ei为随机扰动项)。通过可决系数的检验(R),95%的置信度下,r2=95%,说明回归平方和在总的平方和所占的比重较大,样本回归方程对因变量观测值拟合较好,即所观测到的每年增加的工程总生态效益的值与其均值的偏差平方和中有95%可以通过每年林业固定投资额和森林面积覆盖增加率来解释。通过对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得到x1和x2的P值分别是0.03,0.002,可以作为参数使用,且x1、x2的系数为正数,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是正相关关系,即当每年林业固定投资额和森林面积覆盖增加率增加时,工程每年增加的总生态效益也会增加,同时可以看到林业从业人数对于工程生态效益的关系影响并不明显。

3.2建议

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包括资金保障难,成果巩固难,效益评价难等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

3.2.1保证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统筹安排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抓紧把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规划任务分解到地方(单位)、分解到年度,落实到山头地块;在国债资金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国家应继续增加对工程建设的投入[3],如改善林业投资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保持和适度增加投资补贴标准[12],并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工程建设任务的大起大落。

3.2.2建议加大管护扶持力度,增加管护资金投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森林面积覆盖增加率与工程每年增加的总生态效益具有正相关关系,故增强林木养护管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完善管护责任制,签订护林合同,落实管护责任[13],做好森林消防、病虫害防治、林木抚育等养护管理工作,来提高林分质量和林木保存率,切实巩固建设成果,以达到增加生态效益的目的。

3.2.3抓紧研究建立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提高工程的生态效益,不能靠大量增加林业从业人数的方法,需要走新型林业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的监测体系、标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指导性意见,采取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综合措施,对生态建设工程的后续产业发展予以扶持,促其加快发展;增加补植补造、病虫害防治、防火等专项资金,加强工程后期管护;落实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加强科技支撑投入,提高工程科技含量;继续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和有效管护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加快生态治理[14]。

第11篇

健全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问题

根据林业生产的特点,落实各种行之有效的责任制,这对进一步推动林业的发展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责任制是属经营管理劳动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使林业的生产关系如何适应于生产力水平的一种具体表现。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上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正是适应于我国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在集体经济内部关系的一次大的甚至是全面的调整。是符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从产品分配上看,又能更合理地调整了集体和社员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从而,大大地调动了集体和社员个人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挖掘了个人的才能和潜力。林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究竟如何落实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责任制?营林生产怎样“联产”法?现在全国各省有不同形式的林业责任制和好的经验,但不论在理论上还是经济效果上的论证都是不够的。怎么样的责任制形式?或几包几定?其经济效果为最佳,最适合于林业生产的发展,都亟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

森林资源短缺,直接限制了其生态效益的发挥;森林资源短缺,削弱了其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短缺,也使得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成为泡影。总之,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林业解决森林资源短缺问题具有最高的优先权。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斥巨资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对森林资源增长,特别是森林面积增长,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着眼于长期发展来讲,政府主导的生态建设模式,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目前,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已从单纯地扩大木材采伐量转向到发展木材综合利用的轨道上来,这是解决木材供应紧张的重要途径,又是一种既经济又收效快的好办法。国外不少国家已把木材综合利用率的高低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木材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近年来世界的木材综合利用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品种上都以相当惊人的步伐向前进。

林业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研究

加强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是提高林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当前,林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低而粗放,亟待整顿和提高。管理体制应如何改革?要建立那些规章制度?问题成堆,亟待研究。

中国式的林业现代化问题

林业生产实现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指标和经验,而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向自己发展林业的现代化道路。关于林业现代化的概念。标准、步骤、措施以及如何起步等,都是值得很好的研究和探讨的。

林业的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问题的研究

实行经济核算制是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细致的工作。这项工作目前十分薄弱石投资不讲效果,经济效果差其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投资经济效果。总之,林业要大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还要国家投资。林业经济研究的课题多得很,确实任重道远。但是,目前的研究力量还是很弱,而且人少水平低,是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在分工和协作上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建国以来据统计,全国林业院校培养的12万大专毕业生中,只有400人是林经专业的,占0.3%。全国实际上专业林经研究工作的,约50人左右。为适应国民经济四化和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林业经济研究工作;一要扩大队伍,二要提高现有人员的水平;三要改进研究方法。

作者:李军单位:白河林业局

第12篇

摘 要 林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动物。由于多年来野生林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国际高价走私,林麝的人工养殖已成为提供天然麝香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全国的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林麝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析,最后对林麝的繁殖养育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林麝养殖 研究 经济效益 建议

麝是我国重要的药用动物,其分泌物――麝香用途广泛,可作为香料和中成药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养殖3 种麝,即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马麝(M.chrysogaster)和原麝(M.m oschiferus),其中林麝为主要养殖种,林麝的饲养量占全国总饲养量的86.8%(徐正强等,2003)。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隶属于麝科Moschidae 麝属M oschus,别名香獐、麝鹿、林獐等,2002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国养殖林麝的省份主要是陕西和四川。

麝是珍稀名贵的经济兽类,其所产麝香的应用价值至今无可替代,而林麝养殖是经济效益、药用效益俱佳的产业。因此,加大科研力度,尽快解决制约其发展的技术难题,以实现产业化养殖,是满足麝香的市场供应和需求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

(一)林麝的资源价值

林麝所产的麝香,是我国名贵的传统动物中药材,近代科学研究及临床医学证明麝香具有消炎、抑菌、抗肿瘤之功效,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此外,麝香作为香料珍品历史悠久,麝香具有独特、柔和而幽雅的香气,它的扩散和透发力极强,具有良好的提香作用和极佳的定香能力,它是最适宜于调制各类高级香水的动物性香料。

据北京中经纵横经济研究院(2009)的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对麝香的需求量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始终成上升趋势。

(二)林麝养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麝香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由于盲目捕猎,野生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麝香产量逐年减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有麝300万只,年产麝香2500千克,20世纪60年代下降到250万只,年产麝香2000千克,20世纪80年代,麝蕴藏量已不足60万只,年产麝香500千克左右(范志勇,2003)。目前,麝类资源基本上呈现零散的岛屿状分布,栖息地也大规模地破碎化,麝类在中国已全部属于濒危物种。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我国自1958年起,先后在四川和陕西建立了几个养麝场,开始进行麝类驯养繁殖研究。

随后几年加强了对林麝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和食物种类的研究。进一步掌握了人工取香技术。

1975年以后,随着林麝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研究的加强和林麝能量代谢、野生林麝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林麝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掌握了麝香分泌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证实了雄性激素是麝香分泌的内因,增加外源性的激素可以刺激雄麝一年多次泌香。

早期的林麝养殖以笼养、舍养和圈养为主,后期改进饲养方法,采用群体饲养和“控制放牧”的方法。几十年来对林麝养殖的的繁殖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多成果,的成功率和幼仔的成活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林麝养殖种群的扩大和野放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1958年开始养麝后,由于国家支持力度较大,林麝养殖的发展比较顺利。到70年代,由于政策上的原因,导致技术研究缺乏经费,无法获取养麝的关键技术,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林麝饲养规模始终发展不上去,目前,许多省市的养麝场家均已倒闭,超过百头的养麝场全国仅有4~5家(王海燕,刘文华等,2006),所产麝香数量更是极为有限。

(三)林麝养殖存在问题的分析

随着几十年来人工养麝的发展,林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人工养麝虽然已经有50多年,但是有关林麝(特别是野生林麝)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王,姜海瑞等,2006)。

2.饲养管理缺乏科学性、种群退化问题突出。王等认为,目前林麝的养殖多是以小群混养的方式,不利于疾病的防治。饲料主要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饲料,没有专门为饲养林麝配置的饲料,导致饲养林麝种群中的个体体质较弱,死亡率高。一些个体养殖户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盲目增加圈养数量,造成饲养条件跟不上发展需要,再加上缺乏科学管理、疫病防治经验,一些诸如对林麝威胁较大的脓肿、肺炎等疾病,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常造成群体死亡。此外,人工养麝由于种群数量少、调入种源比较困难,长期的近亲繁殖,导致品质退化严重,使现存的种麝生产力下降,直接影响人工养麝的规模化发展。

3.国内麝香收购价过低,成为制约养麝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程念,2006)。现今麝香的国内市场价为10万元人民币/千克;而国际麝香价格却达到40-65万元人民币/千克(丁宇晶,刘志宵等,2009)。这就使许多不法分子猎取野外麝或高价收购麝香走私到国外,获取高额利润。

(四)麝类养殖的的研究概况

在麝类资源繁育方面的研究,贾谦等(2004)对几十年来我国人工养麝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提出应该进行野麝活捕活体取香研究和改进麝类繁育的技术建议,保证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俞志成对麝类的养殖技术,具体包括饲养场的建造、麝的喂养以及麝香的采取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描述。

孟智斌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我国麝香利用的看法,并对麝香的利用管理提出了建议。在对麝类经济效益的调查估计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孟智斌(2004)认为,如果计算麝香作为成分而形成的产品价值以及其独特效用而形成的品牌价值,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是极为可观的。

此外王、姜海瑞等(2006)在林麝的分类、分布、组织解剖、种群生态学,人工饲养,林麝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管理,资源利用价值,致危因素及保护等方面也做过比较详细的分析。

二、麝类养殖繁育经济效益的研究

目前,麝类资源繁育的经济效益评价方面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从而无法合理的衡量目前国内麝类养殖场的经营状况。程念(2006)在总结麝类资源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其他动物资源繁育的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结合麝类资源繁育的特点,提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按照此方法,他对国内麝类资源养殖业有代表性的5家企业---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四川养麝所、青城麝业、镇坪养麝场和米亚罗养麝场,从盈利能力评价,市场情况分析,资产经营状况,经济效率评价,发展能力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并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首先,市场情况、资产经营情况、经营效率等方面对麝类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体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经济效益排在前列的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和四川养麝所也是这5家企业中养殖规模最大的。因而,规模的增加可使得物力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大,收益的增加会远大于成本的增加。

第三,经济效益排名第一的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协会和名列第二的四川养麝所,在技术力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解决麝类繁育的技术难题,凤县林麝养殖协会积极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出了一套科学的人工繁育麝类资源的方法。而四川养麝所则是中国唯一专业从事人工养麝的科研机构,它对野麝活捕,饲养饲料,驯化繁殖,疾病防治及活体取香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等规模人工养麝技术。因此这两家企业的发展较快,提高了经济效益。

此外,凤县林麝养殖协会的资产经营状况在所有比较的养殖企业中比较差,其原因之一是资产负债率较高。凤县目前采用的“协会+公司+科研+农户”的养殖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农户的资金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资金来源都是借款,因而造成资产负债率较高,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总体状况。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林麝养殖的规模效应,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丁宇晶,刘志霄等人(2009)认为人工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会降低。他们提出了林麝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E-养麝场的经济效益;Na-实际产香雄麝的数量;Mm-平均每头雄麝的产香量;Pm-麝香的价格;Nt-麝场所有麝的总数量;Cm-麝场平均每头麝的饲料成本;Cl-整个麝场的劳动力及管理成本;Cd-麝场固定资产投资折算。

丁宇晶,刘志霄等指出,制约我国养麝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物种特性方面。在我国目前养麝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饲养麝群平均每头雄麝的产香量(Mm)较难突破15 g,而养麝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只是雄麝产的麝香。根据上述公式,饲养场规模越大,饲料成本(Nt*Cm)越大,劳动力及管理成本(Cl)相应增大,麝场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必然增多(Cd增大),但实际产香雄麝的数量(Na,一般为Nt的l/3)增加相对较小,而Mm提高的幅度已非常有限,麝香的价格又受到严格控制,因此养麝规模越大,经济效益反而会越低。

三、对林麝繁育和产业化养殖的建议

林麝养殖作为解决麝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没有真正达到养殖产业化的目标。目前有不少关于麝类资源状况和人工养麝的技术性研究文献,但是关于林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应当在加大力度突破林麝养殖技术难题的同时,将林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研究作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以期更加全面、合理的保证麝类资源的健康发展。

对林麝养殖在经济效益和产业化方面的建议:

1.改善养殖模式

麝类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自然繁殖率高,成本低,有利于规模的增长。因此,林麝的养殖方式,应当以“封山散养”为主,结合技术支撑,促进林麝养殖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在资金方面应对林麝养殖的科研及产业化项目予以倾斜,同时,林麝养殖企业应加大引资力度,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形成具备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

3.扩大林麝养殖企业的规模

林麝养殖的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平均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只有少数林麝养殖企业达到了较大的规模,因此,对于小规模的企业,建议将其合并或者取缔。

4.加速技术攻关

加强对林麝养殖产业化的重点技术进行攻关,包括:林麝养殖营养需求的研究,林麝繁殖育种的研究,林麝疾病防治的研究和提高麝香产量的研究,以及对林麝养殖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研究等。

5.建立企业,促进林麝养殖产业化

从陕西凤县的养殖模式不难看出,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不仅为农民带来了收入,而且也为企业提高了林麝的繁育质量。企业和农民应发展互动合作的养殖模式,即在养麝的种源,养麝的技术,养麝的饲料,麝香的市场收购等方面相互协调和帮助。

6.逐步开放麝香的价格

麝香的价格过低,会直接影响林麝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麝香价格的合理化和市场化,是提高麝类养殖繁育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程念,2006)。丁宇晶,刘志霄等人(2009)也指出,开放麝香的价格,存在很大的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更疯狂的偷猎而使残存的野生麝种群雪上加霜。因此,从慎重的角度出发,国家应该首先提高麝香的价格,待时机成熟时开放麝香的价格,以便带动麝类养殖业的发展。此外,规定麝香使用相关的中医药企业参与到养麝场的共建中以控制麝香价格、降低风险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徐正强,徐宏发.饲养林麝的种群特征和幼麝的存活研究.兽类学报.2003.23(1):17-20.

[2]范志勇.国际社会关注麝类保护.大自然.2003(2):6-8.

[3]王海燕,刘文华,钟凌.人工养麝现状及发展前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03-206.

[4]王,姜海瑞,薛文杰.林麝(Moschus berezovsk ii)研究概况和进展.四川动物.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