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

时间:2023-06-02 09:21:27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1

在我校“三分语文课时制”课题研究的背景下,我们大胆地引进了《读者》、《读本》、“图书馆”“阅览室”和“互联网”等时文资源,把这些资源与现行苏教版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达到优势互补,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中去。

不断开发和丰富课程资源,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个整合目的和作用,我们展开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辅整合

这种整合出于理解和思维的需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总会遇到可能是共同的、也可能是个别的困难和障碍。从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教学重点,扫除这些疑难和障碍的目的出发,教师引进一些能起辅助作用的时文进行阅读与讨论,这样的课文与时文的整合往往是很必要的,是有实效性的。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狼》专题的教学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狼的狡诈、贪婪、凶残,认识到狼也有令人感动的伟大的母爱,也认识到狼作为生态链中的一环是必不可少的等。但谈到“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观点时,学生半信半疑,我们及时引进《与狼共舞》、《师从与狼》(《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参》P374)这两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的祖先在与古代狼群的一代代的共同生活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狼群能帮助人类进行大型的狩猎活动,以及人狼共生的故事――罗马城的起源。人类还从狼群里学会了许多和社会学有关的知识,如领地意识、等级制度、人类社会最初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公共秩序等。这些都是人类种群能够在无情的自然选择面前战胜其他物种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引进这些时文,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狼”。又如,在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高尔基《海燕》时引进郑振铎的《海燕》,高尔基的《海燕》借“海燕”这一黑色精灵的形象歌颂革命者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但在郑振铎的《海燕》中“海燕”这一形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的无穷的思念、眷恋之情。同样是“海燕”这一意象,作者寄托的情感却完全不同。通过这一整合,让学生明白咏物抒怀类的文章中的“物”已不仅仅是客观世界中的物了,它已经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要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即所抒之“怀”,一定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及写作背景等因素。

二、补充性整合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所涉及内容了解得更全面,我们适当引进课外时文,对课文教学进行补充。这种补充性的整合也是很常见的。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引进《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77页《向沙漠进军》。通过整合让学生认识到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同,前者重在说明“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唯物主义观念”这一道理,后者则是通过沙漠如何危害人类的说明,阐述怎样向沙漠进军的科学道理。两篇文章尽管同一题材,但因写作目的的不同,所写内容截然不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沙漠,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了沙漠。又如教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济南的冬天》时补充《济南的秋天》(网上下载)让学生感受到济南山水的美,真正读懂“上帝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这句话。在教《小石潭记》时补充《钴姆潭西小丘记》,作者着力描写了小丘环境景物的优美,同情小丘长期被弃置的命运,借以抒发自己怀才受谤、久贬不迁的感慨。这样一补充,学生理解《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就完整多了,容易多了。

三、对照性整合

课文与时文有机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应在整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研究问题的热情,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窗》时,引入《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117页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和莫泊桑的《项链》,让学生在比较讨论中归纳出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和作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让人在激越的思绪中受到心灵的震撼。

在比较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同”,还要“寻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诗词《卜算子・咏梅》时,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其探究精神,让学生把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对比阅读,要求学生从意象情感到形象的刻画等方面再一次品味。最后达成共识:陆游的词从“驿外”到“断桥”冷落地点的推进,从“寂寞”到“黄昏”的愁苦环境的点染,在“独自愁”的基础上加上“更著风和雨”,最终出现梅花愁苦无告而又节操不改的清高形象。陆游的“无意苦争春”和的“俏也不争春”表层意象看似相同,但内在意味不同。陆游词是表现梅的凄苦而清高,则是显示梅的无私而豁达,赋予对象以革命者的情怀和思想境界。在这样对照比较的阅读过程中,又使学生受了一次审美熏陶。在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老师》时,与《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34页上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整合,会让学生欣赏到同一题材风格迥异的两篇文章,但它们同样精彩。再如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松鼠》一文时,引入《辞海》上“松鼠”词条,让学生品味“生动”与“平实”这两种不同风格的说明语言。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2

古诗的博大精深,正在于寥寥数笔的景色描述中,蕴蓄着无限风光,而诗歌的美也正在这万千情愫之中深藏。教师唯有培养学生一双慧眼,读出古诗风光之美,解到情感的蕴藉,才能算是读懂诗歌,看懂诗歌,才能进入诗歌的殿堂,品读其中的千年古韵、万种风情。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首意境优美而又充满无限凄凉的七言绝句。诗人既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浓浓乡愁,也抒发了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还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全诗交织着诗人凄情暖意、欢怀忧心的复杂心境。秋风瑟瑟,梧叶飘飞,寒声阵阵,江船漂泊,诗人客居他乡、归无定所、辗转难寐,孤寂落寞之感油然而生。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原来是孩子们夜捉蟋蟀。孩子们兴致高昂,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举手投足间展露无遗。此情此景令他倍感亲切,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自己童年时代的天真烂漫。“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巧妙地反衬出悲情,更显现了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

首先,初步来看,《夜书所见》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其次,具体来看,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最后,深入来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正如夜幕和明灯互为反衬一样,童年的蟋蟀与游子的客情相得益彰,各有所致。

全诗,绘声绘色,层次分明,饶有画意,构思别致,章法不苟,起承转合,余味无穷,叶绍翁不愧七绝高手。

有一种地方,当你身临其境,并无特别感觉;一旦离开,思念便像迷迭清香,轻轻揉碎,弥散开来。这个地方便叫故乡。人一旦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那地方的山水草木、民俗乡情,总会深深地渗透在人的心窝,并怀念着、向往着、回味着。而随时光的流逝,那乡愁便愈加浓烈起来。“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彭邦桢这首《月之故乡》,一个不知所终的流浪者,正柔肠寸断地沉浸在对乡愁的倾诉之中:我原本是有故乡的呀!可故乡呢?一个在水里,咫尺天涯,无法触摸,这不是故乡;一个在天上,天涯咫尺,遥不可及,那也不是故乡!在诗人的反复吟咏之中,思乡的无限惆怅之情展露无遗。

一个怀有乡愁的人,会不安,会感到寂寥,心中会时刻挂念家乡的消息,哪怕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听到家乡的名字都会激动不已。在异乡,如果碰到老乡,亲切的方言拉近了感情,而乡愁同时却被放大了很多倍,仿佛所有人的乡愁都叠加在一起,让每一个人想起家乡如坐针毡,恨不得插上翅膀即刻飞回去。乡愁可以写成诗歌,谱成歌曲,画成画卷,但都解不了乡愁带来的苦,只能让更多人陷入乡愁里,加入到想家的行列。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以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情感、精练的语言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一首首意境悠远的古诗,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孕育着他们热爱古诗文化的兴趣,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的本质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某种共同的宝贵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入情入境,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融教师之情和诗人之情于一体,以浓郁真挚的感情去熏染学生之心,把学生引入到诗人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把自己当作“意中人”去推想、思忖、玩味、鉴赏,与诗人情脉相通,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正体会到诗人的真情实意,并与之共鸣,拨动心弦,使心灵得到美的享受。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当学生对古诗的意象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对寒霜、月色、落叶、梧桐、月夜、孤舟等特定景物蕴含的特定思乡之情,就有了身临其境的体会,古诗教学的情感渗透和活学活用也就落到了实处。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3

一、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力争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从一语三文(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细读、精品苏轼的中秋词。

二、分析学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主要功能是为刚踏入初中的学生打开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第三单元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祖国各地的“民俗风情”画。

(一)语言方面。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可以掌握其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二)文章方面。学生通过本单元所学的小说《社戏》、散文《本命年的回想》及古诗《十五夜望月》,可以更好地把握这首词的结构、意旨和感情。

(三)文学方面。这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需要以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来引导学生欣赏词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和情境美。

(四)文化方面。这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和创新点,师生共同研读诗词,来比较中西诗歌在主要内容和创作风格上存在的差异。

三、解读教材

(一)感悟教材:《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性篇章之一,它落想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色彩。四十一岁的他为密州太守,实质上仍处于外放冷遇地位。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情感目标: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教师“教”的体现——情感激发、幽默点染、意理阐发。

(二)学习方法:学生“学”的体现——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真情表达。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部分

在这里创造出一种师生聊天式的情境氛围。在师生的谈话、问话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主体部分

1.读诗文,悟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和全班齐读),让学生感知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本环节的设计是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词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强调让学生品味该词的节奏、音调和声情。

2.理结构,会意旨。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上升一个研究层面,看看整首词上阕和下阕分别侧重写了哪些内容?整首词主要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本环节的设计从文章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该词的中心旨意。这样设计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这里要让学生尽情地表达,畅所欲言。

3.品文字,析效果。诗读得多了,读熟了,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中的代表作。这“豪放”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

本环节的设计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让学生深入感悟该词的创作风格。这里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诗歌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驾驭语言的技巧,没有一种对语言美的敏锐感受力很难欣赏其中细微的妙处。

(三)教学结语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辉煌灿烂、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历史弥丽、咀嚼不尽的精华。诗经、楚辞、诸子散文、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真是此起彼伏,此隐而彼显,不断创造出与时代风貌相契合的文学奇观。对于这种种的文学奇观,我们都可以运用一语三文的学习方式去多角度地品析。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到“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的快乐!

六、教学感悟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阅读方面的建议:“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本节课设计的亮点

一首含义丰富的诗歌,好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不同折射和色的不同组合。一语三文的授课线索,旨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二)本节课设计的不足

由于初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均不够成熟。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教师应把握好尺度,不宜深入地挖掘,应该点到为止,让学生明确可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分析诗词或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4

当问及学生如何理解“游戏”一词时,学生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临时决定在这两个字上多花点时间,与学生一同探讨。

下面就是这个教学片断的剪影。

学生A:渔夫在劳作中寻找乐趣,以游戏的心态在秋天的清早捕鱼,此时或许正唱着渔歌归去。

学生B:鱼儿在秋水中游戏,被捕捞的鱼在鱼夫的船里嬉戏。

学生C:秋风吹着小船,小船荡漾在秋水上,好似渔船在秋风秋水中游戏。

学生D: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秋天人格化,写出清晨秋天在江面上游戏的动人情景。

同学们讲得挺好。《秋天》一诗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何其芳曾说在刚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一节诗歌中是不是也存在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

学生E:“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这句诗中就有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清晨的秋天好像正进入美妙的梦乡一样,让人不忍打扰。

学生F:还有“芦蓬上满载着白霜”,配上小桨,远远望去,确实是一副美丽温柔的画面,让人心动。

学生G:这节诗歌,作者用了美丽的词语,描写了渔夫在一个秋天的霜晨驾船回家的情景,从诗歌中我们似乎看不到劳作的辛苦,诗歌更多表现了劳动及劳动场景的清幽美丽。

教师:听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游戏”一词,是不是又可以做出新的理解?

学生J:作者运用“游戏”一词,可能有“距离产生美”的味道。因为作者不是渔夫,他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辛苦,而是采取远观的资态看到了其中的美好。平时我们不是有说“看热闹不嫌事大”吗?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5

一、“殷鉴”――中国上古理性思维的第一线曙光

人类的意识,是从原始社会就存在的,但意识进步到理性思维的程度,则经历了较长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理性思维”,是指具有深刻性、系统性的逻辑思考。原始人在生产斗争中,会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却不能以系统性逻辑思考的方式认识其本质,原始神话是当时思维和认识的最高成果,其中包涵神天迷信、自然崇拜以及征服自然力的愿望,而这种思维寄托于虚幻的想象,不属于理性思维的性质。

当人类社会携带原始宗教意识与征服自然力的愿望步入阶级分化时期,一方面自然力的人格化即神的信仰被统治者强化,可能使思想更趋向于麻木;另一方面社会变革、社会分工与脑力劳动者的出现,以及生产力的进步,都可能使理性思维迅猛发展。这两种对立的因素的消长,将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文明”时代到来之际的文化发展状况。

古希腊的奴隶制由于具有打破了氏族公社的框架,解除了氏族血缘关系纽带对人们个性的束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比较明显,商业比较发达,神权的统治比较松驰,政治上形成奴隶主民主制等等社会条件,产生一批人身与思想皆比较自由的脑力劳动者,带来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产生了较为系统的科学和哲学。而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仍袭用氏族制度的躯壳以建立统治政权,血缘氏族纽带经过改造形成了更为紧密的种族关系与宗法关系纽带,适应水利的需要而实行土地公有制,在政治上也表现为王权专制,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1]〕即反映了这种状况。于是,与王权专制对应的上帝崇拜和反映宗法关系的祖先崇拜相结合,形成牢固的神权、族权观念,各个层次人们思想的理性自由受到扼制,文化的发展走上与古希腊不同的途径。

中国上古从夏代至商代,弥漫着浓重的宗教迷信观念,夏代遗存的文化资料很少,商代的卜辞则反映出凡事皆须仰求上帝以定然否,一切皆由冥冥中的神秘力量所决定,人是绝对被动的,统治者也没有对事务独立判断的自觉意识,而最早的脑力劳动者基本上均担任或兼任占卜、祭祀一类的神职,并不具备独立进行理性思维的社会条件。文化发展的成就主要呈现在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气象、历法、冶炼及直接观察的天文星象等方面,却缺乏如古希腊那样灿烂的学术遗产。据传夏朝经历了约五百年,商朝的历史也达五百年之久,然而至春秋时期,孔子即发出夏、商“文献不足”的浩叹,〔[2]〕其实更为不足的乃是理性思维及其成果。夏商两代,漫漫千年,社会意识上严重缺乏自觉精神,充满盲目和蒙昧。在中国上古,理性思维要冲破神天迷信罗网的禁锢,只能等待机缘、另辟蹊径,这机缘就是殷周之际的政权变革,这蹊径就是首先从历史思考上打开缺口。

周族原为臣属于殷商的小邦,逐步强大并最终取代殷商的统治地位,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振荡。殷商末年,商朝的个别政治人物已经预感危机,向商纣王提出警告,而纣王则认为他受大命于上天,不以为意。〔[3]〕可见在商代,除极少数人之外,统治者对“天命”皆抱有极其僵化的迷信。周灭殷商之后,周仍然面临着殷民的反抗,这一切引发了周初主要统治人物的忧思:殷商为何败亡?周政权如何巩固、如何避免重蹈殷商的覆辙?于是形成了明晰的“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观念,〔[4]〕意思是:以殷商的覆灭为鉴戒,则知“天命”之难保,即从历史思考而重新认识天命。这种思考得到反复的强调与深化,例如《诗经·大雅·荡》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里所说的“殷鉴”,是指殷朝应以夏为鉴。这自然会导出周以夏、殷为鉴的认识,《尚书·召诰》言:“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即将夏、商兴亡的历史引为借鉴。“殷鉴”是周初统治者提出的概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总结,就是要以前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行政的借鉴与警惕。这种思索深化到天命与人事的关系、民众的作用以及施政措施和政治原则等问题,形成了在天命论外壳内具有理性精神的历史观与政治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天命转移的观念。周初统治者在《康诰》中,通过总结历史明确地提出“惟命不于常”,〔[5]〕这与《诗经·大雅·文王》中“天命靡常”一样,都是说“天命”是可以改变和转移的,周初的许多诗歌、文诰皆在叙述历史时表达了这一思想。那么“天命”发生转移的条件是什么?《尚书》中《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等篇记载周公多次详细总结夏、商、周政权变革的历史,认为统治者如果对天帝失敬、行为放纵、贪图安逸、弃德任刑、残害无辜,都会被上天遗弃并降下惩罚,转移天命。上天密切地关注着人世,特别是监督人间统治者的举动。《多方》记载周公的话说:“天惟时求民主”,即上天时刻寻求着好的君主,这样,天命的转移是随时可能的,使周初统治者充满上帝可怕而不可依赖、保守天命很不容易等忧患意识。这种天命转移、上天时刻监督下界的观念,是殷商统治者所没有的,在思想上顺理成章地可引出两个重要的认识:其一是上天成了制约王权的力量,君主不能为所欲为;其二是承认改朝换代的合理性,甚至从历史变动的现实出发来说明天命的归宿。这种历史观点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学术均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敬德”以修人事的观念。周初统治者的“天命转移”观念,形式上似乎强化了天命的权威,但却在描述天命转移原因时却注入了理性思维的因素,实际上探讨了天命与人事间的关系。人在“天命”面前不是无所事事,不是无能为力,统治者可以通过其符合“天意”的作为以“祈天永命”,巩固政权。这种“祈天永命”的作为包括较多的内容,诸如敬天敬祖、勤政恤民、谦逊俭朴、行教化、慎刑罚等等均在其内,大多属于修治人事的范围,这些内容被抽象地概括为“德”的概念,〔[6]〕因而提出“敬德”的政治原则。“敬”,就是以恭谨态度对待和执行,“敬德”的主张在《尚书·召诰》中再三申说,认为夏、殷的灭亡都是“不敬厥德”造成的。在周初历史文献中,《康诰》、《梓材》、《多士》、《多方》等篇均强调“明德”,“明德”与“敬德”的含义基本一致,〔[7]〕其他周初文献也普遍使用“德”的概念阐述政治、教化和个人修养的问题。“德”这个范畴的提出,来自对历史、对天人关系的理性思考,是对人事行为的积极认识,是表达中国上古哲理性政治观念的主要标志之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8]〕“敬德”观念在思想上原本是要调和天命与人事,使之合一的,但天命掌握在神明的上帝手中,人只能在修治人事上下功夫,“敬德”实际是立足于人间的现实事务,因此周初统治者甚至说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9]〕的话来。

第三,“保民”的观念。从殷末到周初的社会振荡,令统治者亲眼看到下层民众的力量。改朝换代的战争,需要许多下层民众为之冲锋陷阵,在这种情况下,人心向背就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周初统治者认真思考这段亲身经历的历史,产生了重视民众的思想。《酒诰》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意思是说:人不要把水当作镜子,应该把下民作镜子,我怎能不据此(殷商灭亡的史实)为重要鉴戒呢?以民为鉴,包含着重民和重视人心向背的认识,这必将导致对待民众政策上的调整,于是,周初统治者明确提出“保民”政治观念。《康诰》中讲“用康保民”,是说要使民众安康;讲“裕民”,〔[10]〕是说要教化民众;讲“作新民”,是说要改造殷商遗民;《无逸》篇还讲到要体察民间疾苦,施惠于民,关爱鳏寡孤独等等。这一切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防止民怨,使之顺从。为此目的,谨慎而严明地使用刑罚当然极其重要,但鉴于殷纣王滥用酷刑之弊,因而更强调“慎罚”。民怨是可以反映人心向背的,周初统治者对此予以格外重视,认为“怨不在大,亦不在小”,都必须认真对待,听到民怨,应更加“敬德”,使不顺从的小民变得顺从。《康诰》中大声疾呼:“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意思是:要谨慎呀!可畏的上天是否诚心辅助你,可以从民情中表现出来。这又具有将天意与民情拉向合一的意味,成为后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思想的先声。〔[11]〕

第四,明确的以历史为鉴戒的思想。周初对政权兴亡问题的理性思考,没有停留于笼统的认识,而是深化到一些细节,注意到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例如《康诰》中即已提出立身行政要“敷求于殷先哲王”、“别求闻由古先哲王”,即向殷商以及更古的英明君王学习。《酒诰》则在关于戒酒这一具体问题上,叙述了商朝国王从成汤至帝乙时的君臣都勤于政务,不但不敢纵情饮酒,而且也没有纵饮的闲暇。商纣王君臣都大肆饮酒,政治败坏,终于亡国。周文王则早就教导说只有祭祀时才可用酒,我们遵守文王之教,所以代殷受命。在《无逸》篇,更细致地列举商代勤政君主绵长的执政年限,和贪图享乐君主短命的年限予以对比,要求以此引为鉴戒。在《召诰》、《多士》、《多方》等篇都谈论了夏、商改朝换代的历史,《君奭》、《立政》篇更较为详细地总结了夏商周(文王、武王)三代用人行政制度的发展与经验教训,从而提出治国“立政”的原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周初统治者已经做到从多种角度总结历史,通贯地考察夏、商到周文王、武王的历史发展,从中概括出一些政治经验和教训。因此,周初统治者的历史认识,是最早的理性思维,其“敬德”、保民观念以及对天人关系的新见解,皆是从历史思考中得出的。至今诸多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史著述强调西周产生怀疑天命的观念,却不知其来自“殷鉴”,即来自历史的思考,所以难免得出本末倒悬、因果错位的结论。

中国上古最早的理性思维,产生于以“殷鉴”为标志的历史认识领域,首先通过对历史的思考来认识政治、认识天人关系,从而启沃心智,继而丰富逻辑思考能力,打开哲理的眼界。这对中国文化特征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造成历史认识与政治文化结成密不可分的联系,积淀为凡事从以往历史中寻求根据、经验与教训的思想模式。“殷鉴”的思考,还导致历史文献的保存与整编,今所存之上古典籍文献,都是西周及其后保存和整编的。所有这些,都是史学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中国古代史学的兴旺发达,历代官方的史学活动之绵延不废,古代史学多以经世致用为根本宗旨……这些西方所不具备的特点,皆可追溯至理性思维的源头,追溯到“殷鉴”给中国社会文化植入的思想根基。

二、官方记史体制以及相应的史学观念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正式的历史记载?这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左传》中有《夏书》、《夏训》的记载,〔[12]〕然而那是否真实、是否真是夏代的历史记载,很难据信。《尚书·多士》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许多学者据此认为商代已有正式记述的历史典籍,但典、册的内容不一定就是历史记载。甲骨文中有“史”、“尹”、“作册”等官名的记录,后人将之称为史官,而其职责乃是起草和掌管官方文书而已,亦不足以证明记史制度的产生。殷商并未留下可靠的史籍文献,从今存甲骨卜辞来看,仅在记载贞卜活动及其结果的同时,无意间记载了当时的史事,由于未能摆脱凡事必卜、极端迷信的精神蒙昧,尚不可能具有自觉记述历史的意识。

一般而言,一个政权若非承袭民族传统或者接受外部文化影响,只能在认识到历史的借鉴作用之后,才会形成自觉的记史制度。殷商时代可能会保存少部分重要的官方文书,但不会有系统的历史记述。西周初年具备了“殷鉴”的历史认识,那是从亲身经历与口耳相传的史事直接汲取借鉴,尚无阅读历史载籍的例证。因此,周初提出的“殷鉴”是一种历史意识,由历史意识到自觉记述历史的意识,在我们看来不过一步之隔,但古人实现这一步的跨越,亦非易事。从现存的文献看来,周初由于具备了“殷鉴”的历史意识,不仅自觉地保存更多的官方文书,而且整编了殷商时代的历史文献。〔[13]〕从注意保存档案、文书到特意记述历史载籍,则又历年长久,白寿彝先生指出:《墨子·明鬼》篇引证了《周春秋》记载的周宣王时期史事,又参照其他先秦典籍,因而判断“编年体国史的出现在周宣王或其前不久的时期”,〔[14]〕这个见解极其精到,官方记史制度的形成亦当在这个时期。保存与整编档案文献,只是初始和朦胧的史学意识,特意和自觉地记述历史,进而形成记史的制度,史学意识便得到了明确与巩固。

官方记史制度在春秋时期迅速发展,周王朝与诸侯国皆以编年体形式记载史事,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史官,形成各国官方记录的史册,这些史册多以“春秋”为名,也有如晋之“乘”、楚之“梼杌”等别名。一些史学上的基本原则,也陆续提了出来。

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史官名目很多,《周礼·春官宗伯》记载西周即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其职能中包涵着记录历史。〔[15]〕《汉书·艺文志》说古时“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清人黄以周《礼书通故》经考订认为左史即内史,右史即大史。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史官名称与王室类似,如鲁、齐、晋、郑、卫皆有大史,鲁又有外史、齐有南史、晋与楚有左史等等,〔[16]〕齐管仲说:“夫诸侯之会,其德、刑、礼、义,无国不记……作而不记,非圣德也”〔[17]〕地处较为偏僻的秦国也于周平王十八年(公元前753)“初有史以纪事”,〔[18]〕可见各诸侯国记载史事已普遍制度化。曹刿向鲁国君主进谏时曾说:“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19]〕表明记史制度遵循“君举必书”与讲究一定书法的规则,从曹刿语意上看,这已经实行许久了。《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史官董狐于史册书“赵盾弑其君”,同书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国史官不顾接连被杀,坚持记录“崔杼弑其君”的事迹,成为古代史官不惧强权、奋笔直书的典范。据称后来孔子赞扬:“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这里提出史家的“良史”标准及“书法不隐”的原则,在古代史学的发展中有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关于历史和史学作用的观念大为丰富。周灵王时,太子晋畅谈往古胜败兴衰,提出“若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法,而观其废兴者,皆可知也。其兴者,必有夏、吕之功焉;其废者,必有共、鲧之败。”〔[20]〕这明确表达了应当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寻求兴亡成败教训的观念,不仅是讲历史的鉴戒作用,而且突出了史学记载的作用。鲁庄公时,夏父展因事进谏称:“君作而顺则故之,逆则亦书其逆也。臣从有司,惧逆之书于后也,故不敢不告。”〔[21]〕这里的“顺”、“逆”是指符合、不符合礼制,史官纪事,是“顺”、“逆”皆如实记载,夏父展以历史记载流传后世来进谏,已试图利用历史记载对君主的行为予以制约。晋悼公时叔向“习于春秋”,被认为可以作到“日在君侧,以其善行,以其恶戒”,〔[22]〕表达了当时对史学作用的认识。楚昭王时,其史官倚相被视为国宝,因为他“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23]〕这已经是史官直接利用历史记载诱导与辅助君主的事例。不仅如此,据倚相的叙述,早在200多年前的卫国卫武公时,已经“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24]〕。史册、史官和记史制度向君主提供鉴戒、行为制约和思想诱导,从而参与了深层的政治机制,其影响之一,就是使史学发展的动因深深地扎根于古代中国的社会肌体之内。

楚庄王时申叔时论教育太子方法说: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25]〕

“春秋”(编年记事之史)、“世”(世系之书)、“令”(先王之官法、时令)、“语”(以往治国之善语)、“故志”(记前世成败而总结出议论、格言之书)、“训典”(五帝之书),均为史籍。〔[26]〕这段言论,包含以史实施教育、教化,汲取鉴戒,从史学中学习政治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和学习治国政策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很明显,这些史学观念都是首先在官方记史制度、官方政治与史学相结合的机制上形成的。

总之,在西周“殷鉴”思想的基础上,春秋时期建立“君举必书”和讲究一定书法的记史制度;提出“良史”的概念,这涉及史家标准的评议,产生了史家的榜样性人物;形成以史借鉴、以史教化、以史辅政和从史学中学习治国之策的史学观念,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运行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表述得还相当简约,有如格言成语,而唯其简约,更便于传播、更提供了后世展开、发挥与丰富化的空间。

三、孔子与《春秋》相联结的的史学意义

流传于世的《春秋》是否经过孔子的修订?这是学术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笔者是倾向于孔子修订《春秋》之说的。《孟子》的言论、《史记》的记载以及古代几乎所有经、史、子、集著述中的说法,多认定孔子作《春秋》。但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之中,却无片言只字提到修《春秋》之事,因此近代以来,否定孔子曾经修订《春秋》的学者亦不在少数。

孔子是先秦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至少作出以下三项破天荒的创举:第一,孔子是进行大规模私家讲学的活动的第一人,三十岁左右即开始收徒讲学,传说他的学生有三千人,学业甚好者也有七十余人,后来带领学生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这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将之引向民间。第二,首次创立了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学派,即不依附某个特定政治势力,以思想、学问的传承为纽带的学术集体。第三,最早地将政治、社会及人际关系等社会问题蒸发为非参政人士探讨的学术问题,并且建立起系统的思想体系。从孔子生平事业看来,修订《春秋》与整理《尚书》等文献以备教学、治学之用,其可能性是很大的。

孔子是否修订过《春秋》,考清这个史实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但这里还存在另一层面的史实,即在整个中国古代,孔子修《春秋》乃是久被认定的,这个无可争议的史实对于史学史研究来说,重要性并不亚于孔子是否真的修过《春秋》。孔子与《春秋》联结一起所造成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孔子为春秋后期人,而对《春秋》大力推崇并且将之与孔子联系起来,则在战国时期。《左传·君子曰》评论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27]〕这里提出的“惩恶而劝善”、“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既是论史学的功用,也道出了修史的宗旨,比春秋时期的史学观念又前进了一步。孟子旗帜鲜明地将《春秋》说成是孔子的有为之作:“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为《春秋》乎!罪我者其为《春秋》乎!”他把孔子修《春秋》与大禹治水、周公平定天下等伟大功业相提并论:“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天下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28]〕这样,《春秋》所能起到的政治作用就不可估量,成为拨乱反正以安定天下秩序的法宝。按照孟子的说法,孔子将修订《春秋》视为“知我”、“罪我”的最重要的事业,是以一般平民身分而行“天子之事”。尊崇《春秋》,也就同时提高了史学的地位。

春秋时期人们强调史学的鉴戒作用、辅政作用、教育作用等等,而是否真的以史为鉴,占主动地位的乃是君主、统治者,而不是史学和史家,前引夏父展以历史记载会传于后世来向鲁君进谏,就没有被接受。至此,《左传》提出《春秋》有“惩恶而劝善”的宗旨,特别是孟子鼓吹孔子鉴于“世衰道微”而作《春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以孔子为榜样,倡导出撰史者积极用世的主体意识,即史家以撰史方式主动干预世事。无论有权势的在位者是否愿意接受,史家都将使其历史记载流行当时、传扬后世,从而鼓舞善行,令恶人知惧。正是在这种信念之下,建立了历代优秀史家的崇高社会责任感,史学经世致用的精神成为传统史学的准则。史学的终极宗旨,已不是关注具体当权者的接受与采纳,而是关注在整个社会和未来的效果。

如上所述,不管孔子是否真的修订过《春秋》,古人基本上公认《春秋》为孔子所作,乃是另一层次的史实。随着孔子的不断圣化及《春秋》成为儒学的经典,其崇高的地位在古代主流思想意识中,已经不容怀疑和否认,这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铺垫了日趋繁荣的坦途,其影响之大者有以下几点:

(一)《春秋》成为儒学的经典,在汉代公羊学派的鼓吹中,尊崇到吓人的程度,此后经学的《春秋》学长盛不衰。但《春秋》毕竟是记事的史书,推重《春秋》之论其实即推重史学,《春秋》地位的高涨带动史学地位的提高。《春秋》经学不能完全脱离史学,经与史之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29]〕《春秋》经学的论断,有相当大的部分可以纳入史学理论的范围;《春秋》(还有《尚书》)亦经亦史的现实,还为后世“六经皆史”的理论探讨准备了条件。总之,是孔子《春秋》促成史学的重要地位,带动了史学理论的探讨。

(二)认定孔子修《春秋》,是在根本原则上认可私家修订国史,这是对私家史学最大程度的承认。历史上虽然有如隋朝等朝代曾短暂地禁止私修国史,但这仅限于当代史,而且根本难以真正施行。孔子这位至圣先师的修史行为,令历代君主找不到禁止私家史学的法理。于是私家撰史不断,史家无不推重孔子《春秋》,悬为楷模,历代以“春秋”为史著书名者即不可胜计。《春秋》在政治文化中的独特地位,筑成了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两条相联系的发展轨道,而这史学的双轨,是古代中国史学持续繁荣的最重要的条件。

(三)据说孔子修《春秋》是“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30]〕对历史人物予以华袞斧钺之褒贬,“拨乱世反诸正”。圣人的榜样使后世史家具备这样的信念:不仅撰史,而且论史,不仅论史,而且联系时事。在绝大多数朝代,官方也只能承认或默认史家有撰史、论史的权力,这应当说是得自孔子与《春秋》精神的无形庇护。

《春秋》之义对于中国古代的史学,也有消极的影响,它规定了史学思想的主流方向,纳入封建伦理的规范而难以突破。然而若考究中国古代史学发达兴旺的原因,不能不强调孔子与《春秋》联结于一起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四、史学观念上的新拓展

战国时期孟子等儒家学者对《春秋》的推重,将以史借鉴、以史教化、以史辅政的观念深化为史家和史学干预时事的主体意识,从理论和精神上将史学置于高屋建瓴的主动地位。除了这种在《春秋》问题上深化了的史学思想之外,史学观念还取得了多方位的拓展,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使学者、士人的撰著意识空前强化,产生了大量的典籍。有私家一人之书,有一学派积累共纂之书,有杂取各派汇编之书等等,琳琅满目。其中,史书的撰著亦格外盛行,《竹书纪年》一书可说明战国时期官方记史制度延续不废,我国第一部内容充实,记言、记事兼备的史籍《左氏春秋》(即《左传》)的产生,表明历史著述的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据学术界研究,今《尚书》内有写于战国时期的文献,晋代从战国古墓出土《周书》,今存篇目中亦有可认定为战国写成者,可见战国期间必然重新整编过《尚书》、《周书》。战国后期,楚国铎椒所撰《铎氏微》40篇,选编历史上成功与失败的事迹,〔[31]〕书名用“微”字,说明关于《春秋》“微而显,婉而辨”、“惩恶而劝善”的史学原则已广泛传播;赵国虞卿撰《虞氏春秋》8篇,分类记述春秋至战国中期史事,内容、宗旨为“刺讥国家得失”,〔[32]〕表明史学主动干预时政的精神亦得以发扬。其他如《国语》为分国记述政治言论,《世本》为分门类记述史事,《战国策》专载游说、进谏之词,说明撰述史籍已经采用较多种类的体裁,史学眼光有所放宽,撰史方法有所增加。总之多种类史籍的出现,折射出史学观念的多样化拓展。

其次,孟子在评述《春秋》中概括了史学在内容、形式和观点上的内在结构,他说:“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33]〕这为后世撰述与评论史书提供了一个方法的总则,即必须以史实为基础,运用生动的文笔,尤其要具备深刻的历史见解,三者相结合才是完整的史学著述。

其三,形成了对史事考信征实的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即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34]〕这段话是说认识历史必须取证于“文”(历史记载)和“献”(贤才),不能凭空捏造。而战国时的孟子觉得历史记载也不完全可靠,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漂杵也?”〔[35]〕这里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有误,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原则是正确的。法家韩非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他认为对历史记载、历史传说应当予以“参验”,“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36]〕若摈去其中的历史不可知论观念,这种不经“参验”就不能认定真实,未验证其真实就不能引作根据的思想,便很有史料学上的理论价值。

其四,以史学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观念。孔子曾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7]〕非但孔子,上文叙述到的晋叔向、楚倚相,也是由习史而著称于时。至战国成书的《周易·大畜·象传》,即提出“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命题,言简意赅,深刻精辟。这里的“德”,包括见识、能力、品行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多识前言往行”就意味着学习历史。

其五,会通古今的史学观念。将历史引为鉴戒,一定会导致列举历史事例、评议时事和预测后果的思考。《左传》、《国语》记载有各国君臣间引据历史申说主张的大量情节,战国诸子著述如《墨子》、《孟子》、《荀子》、《管子》等等也无不引古论今,《韩非子·五蠹》将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得出历史进化观点,邹衍则宏观地用“五德终始”描述历史的演变程序,凡此皆对历史事物作出会通古今的思考。而在史学理论和原则上,先秦时期也提出会通古今的主张,《礼记·经解》借孔子之语称“疏通知远,《书》教也”,《周易·系辞下》提出“彰往而察来”的命题。这种格言、成语式的精辟语句,极便于传诵,为史学的会通古今观念提供莫大的发挥可空间,启迪了后世史家。战国后期,荀子有比较明确的会通古今的观念,他说:“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若端拱而议。”〔[38]〕“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从而得出“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的结论。〔[39]〕这里的会通古今,是以强调知今为重点的。《吕氏春秋·长见》篇进一步发挥了这种观念,认为“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以知古,知古则可以知后,古今前后一也。故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也”,将会通古、今、后世的认识,称为“长见”,即长远的见识。《察今》篇又言:“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可惜后代在发扬先秦史学会通古今观念过程中,仅关注“彰往而察来”的认识方向,未能光大“察今则可以知古”的历史认识论。但尽管如此,“以今知古”的思想仍在先秦史学观念中闪烁着奇光异彩。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的史学观念,体现出中国古代史学蓬勃发展的渊源。由“殷鉴”的思索进展到官方巩固的记史制度,继而产生一系列基本原则性质的史学观念,随之又有孔子《春秋》为私家史学辟开蹊径,促使史学观念的进一步深化。这一步步的跨越,为古代史学的兴旺发达准备了势不可遏的社会条件。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史学,唯其源头深邃丰饶,才成其日后的烟波浩瀚、奔流不废。

注释:

〔[1]〕《诗经·小雅·北山》

〔[2]〕参见《论语·八佾》

〔[3]〕参见《尚书·西伯戡黎》。

〔[4]〕见《诗经·大雅·文王》。按《文王》一诗,据《吕氏春秋》为周公旦所作。

〔[5]〕《康诰》载于今文《尚书》,其作者有二说,一为周武王,又一为周公。

〔[6]〕《尚书》中记载商代史事的《盘庚》、《高宗肜日》已有“德”的概念,但学术界多认为这两篇或经过西周初年整编,或就是周代的作品。

〔[7]〕“明”字多义,有“彰明、光大”与“勉力为之”等含义。

〔[8]〕《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蔡仲之命》。

〔[9]〕见《尚书·君奭》,为周公之言,大意是:上天不可信赖,我们只有继承文王的传统。

〔[10]〕《康诰》中讲“乃由裕民”、“乃裕民”,“裕”是启迪诱导的意思。

〔[11]〕《孟子·万章上》、《左传》昭公元年引《尚书·太誓》。

〔[12]〕见《左传》庄公八年、襄公四年。

〔[13]〕据王国维《古史新证》、张西堂《尚书引论》,《尚书》中《汤誓》、《盘庚》为西周初年整编;《尚书》、《周书》中关于西周的文献情况复杂,学界意见不一,但各篇皆当有其所本,又据王国维、郭沫若等学者研究,《牧誓》、《世俘》等多篇可定为周初之作。要之西周开始特别注意保存历史文献,应可确认。

〔[14]〕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0页。

〔[15]〕《周礼》其书晚出,所载史官之称非必西周时完全具备,似可作春秋时期的参考。

〔[16]〕以上史官名称零星见于《左传》、《国语》。

〔[17]〕《左传》僖公七年。

〔[18]〕《史记》卷五《秦本纪》。

〔[19]〕《国语》卷四《鲁语上》。

〔[20]〕《国语》卷三《周语下》。

〔[21]〕《国语》卷四《鲁语上》。

〔[22]〕《国语》卷十三《晋语七》。

〔[23]〕《国语》卷十八《楚语下》。

〔[24]〕《国语》卷十七《楚语上》。

〔[25]〕《国语》卷十七《楚语上》。

〔[26]〕括号内的解释据《国语》韦昭注并稍加润色。

〔[27]〕《左传》成公十四年、昭公三十一年。

〔[28]〕《孟子·滕文公下》。

〔[29]〕与《春秋》起到相同作用的还有《尚书》,但不如《春秋》为突出,此不备论。

〔[30]〕见《史记》卷一三0《太史公自序》。

〔[31]〕《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序》。

〔[32]〕《史记》卷七六《虞卿列传》。

〔[33]〕《孟子·离娄下》。

〔[34]〕《论语·八佾》。

〔[35]〕《孟子·尽心下》。

〔[36]〕《韩非子·显学》。

〔[37]〕《论语·述而》。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6

中国近十几年来自民间发起,逐渐发酵并至官方响应积极作为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正是这样一种探究。在回归古典、寻找本源的启示中重新建构我们的伦理共识与文化认同。倡导多读古典,就是为了懂得聆听来自中华民族文化根源的声音,只有我们更加懂得向历史追问,才能够清醒地直面当世的困惑。在古圣先贤几千年来留给我们的文化资源、精神矿藏中,扩展我们的心量,从中获得历史的智慧与前行的方向。

学古典是为了复苏我们的历史文化记忆,接续历史文化传统,其关键是在“传”,而不在“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不是一味地“复古”,中国文化本来就是故去了的中国人生生创造之精神与物质的资产,在未来的行进中,中国文化也必然不是静态的、不变的,她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在引导中小学生继承本民族既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涵育他们全球化、现代化的视野与公民意识。中国文化拥有广阔的定义与视界,才能被全面欣赏与体认。

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文化自觉。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其他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费老在他八十岁生日时还说过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秋霞圃问答:

上海秋霞圃传统文化研究院(又名秋霞圃书院)是怎样一个组织?

上海秋霞圃传统文化研究院(又名秋霞圃书院)是一个民间学术研究与传播的学术机构,2009年创始于嘉定,以具有500年历史的明代古典园林秋霞圃命名。2013年在嘉定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嘉定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嘉定区民政局等的共同支持下,迁入嘉定孔庙办公、教学。首任院长是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

谁为秋霞圃书院题字?

当代书法大家章汝]先生

题写院名:秋霞圃书院 题写书院院训:虚一而静

当代大儒、儒藏总编撰 汤一介先生

题写书院理想:圣贤之道

秋霞圃书院国学传播的主要方向?

秋霞圃书院的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主要着力点在四个方面:

一、通过适用于中小学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教材编写,努力促使中华传统经典进入中小学校。目前已经出版《国学基本教材》24册,国学微课堂22册,国学有声经典等系列图书及音像出版物;

二、自2011年开始,在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间创建公益的“亲子国学训练营”,坚持每周六为孩子和家长讲习中华传统经典,并以“知行合一”的理念,使传统的核心价值融入每一个家庭;目前已在嘉定、浦东、长宁、徐汇设立了教学基地;

三、与中小学校合作设立国学实验学校、国学实验班,进行长期的国学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目前已分别在宝山、普陀、嘉定与部分中小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或实践课题;

四、创新组织形式,参照NGO的模式,培养更多的中华传统经典研究与传播的志愿者,并创新性摸索出一套“人人受教、人人助教”的自治管理的模式。几年来,在没有一分钱拨款的形式下,实现了收支的良性运转,并形成了一支完全由志愿者组成的管理团队。

秋霞圃书院面向少儿传播怎样的国学精神?

一、怀真善之本,爱父母、爱师友、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爱地球上的万物。珍惜生命、健康、亲情和时间。

二、每日诵读经典十分钟,每周必有一日研习国学,以此成为生活的习惯。

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磨炼来坚定自己的意志,以反省来修养自己的性情,意志与性情将会决定自己将来的学业与事业之一切。

四、追求广博的智识,对中外文化有了解,对社会事业有贡献。

五、经常锻炼身体,培养劳作的兴趣和艺术的修养。

六、学会谦让,经常说“您好,对不起、谢谢”,是我们最基本的教养。

七、生活衣食器用当俭朴,不攀比、不崇侈;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八、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允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

九、逐渐养成独立的人格,思想不盲从;如果内心有信仰,要坚卓而恒久。

十、任何时候都充满自信,在力行中实现自己追求的美好理想。

秋霞圃书院国学传播的是哪些内容?

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

千家诗、诗词格律

四书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文学经典:诗经、楚辞、汉魏六朝文选、唐诗、宋词、唐宋散文

历史经典:史记、左传 哲学经典:诸子文选

国艺:围棋、书法、古琴等

秋霞圃书院的师资是如何产生的?

教授级志愿者: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

青年学者:具有博士学历的文史哲青年学人

家长志愿者:与秋霞圃亲子国学教育共同进步的家长

爱心人士:来自机关、社会各界的国学爱好者

秋霞圃书院的教席有怎样的标准?

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二、有教无类、广教为怀,当为爱智之人,亦当为爱人之人。

三、对我大中华历史文化饱含温情。对世界文明亦有观照。

四、温故知新,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精进无已。

五、虚一而静,勿以成见害所初闻,勿见一端而遗弃他端,勿以纷动而丧失宁静。

六、以诵读、吟咏经典涵育学童母语情感;以成人、公民意识培养学童君子人格。

七、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八、思举世之人,有一失学,即觉有亏于己;思己之学,有一不传,即觉有负于于人。

九、每周必读一书、每月必作一文、每季必游一地、每岁必著一说。

十、书院之事业为有情怀、有理想、有使命之同仁之共同志业,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秋霞圃书院是如何教学的?

秉承传统书院之教书与育人两大主题。教书,循循善诱、启发式为主;育人,在躬行实践中下工夫,创新性把家长带入国学课堂,亲子共修、教学相长,以君子人格、性情养成为目标。

秋霞圃书院是如何运营的,经费来源是什么?

秋霞圃书院的收入来源于发起者的捐赠、社会的捐赠、家长助学金。

运行方式:公共文化部门无偿提供教学场所与设施、秋霞圃书院提供师资与教材、家长委员会自治管理、财务公开透明。

秋霞圃书院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一、继续探索“活化”孔庙,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整合资源,加强研究、传播力量,逐步使嘉定孔庙成为阐扬中华传统精神、传播经典文化的人文重镇;

二、在现有教学点的基础之上,逐步创建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星期六公益学校”;

三、通过多年探索的实践与经验,逐步创办或合办以中华经典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全日制学校;

四、筹建“秋霞圃文教基金”。

秋霞圃书院期待怎样的支持?

一、固定的教学空间资源(满足教学、研究、访学、研讨等需求);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7

转眼时间,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心里头便生出些淡泊的怀旧情绪。阳光灿烂的秋日周末,在家中把尘封多年的旧书信箧子翻了出来,细细浏览。有一封寄自香港九龙界限街的信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发黄的道林纸信封上是舅舅清秀、工整的钢笔字迹。舅舅早年是鹤庆县城有名的才子,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西语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赴香港、澳门谋生,受聘于英国商务公司,任船舶局高级翻译。

舅舅名叫赵振乾,他在写给我父亲和母亲的这封信中说:“去年春节回鹤庆省亲时,承蒙弟妹厚爱,赠送下关沱茶二封,当时颇感携带不便。不料赴香港九龙后,于闲暇之际将沱茶蒸散,遂与公司同仁分享,倍受同仁赞尝,皆曰‘极品佳茗’。过后便时常前来索讨,以解茶瘾及思乡之情……其实,港地商贩亦有多种红茶、绿茶和清凉茶出售,皆不如下关沱茶深受同仁之喜爱也!”

来信还认真交待道,不要顾及邮资昂贵,速递下关原产沱茶五盒寄港。也许怕把厂家的牌子搞错了,办事小心谨慎的舅舅还把原来沱茶里的茶签一并寄来,茶签上书有繁体(异体)楷字云:

“本庄在滇省迤西下关,不惜重资,自办普洱名山好茶,揉制成沱,每沱加重九两二钱,畅销各埠历有年,所如承光顾,请认招牌为荷。下关正记茶庄谨白”

从审美的角度看,该茶签制作十分精美大方,草绿色的图文系水印而成,没有半点印刷的油墨气息;文中配有圆形的镂空图案,显得古朴典雅。更为难得的是茶签用纯棉纸制作,软如细绢,薄如蝉翼,历时久远,色质竞没有改变,由此可见,当时的下关沱茶制作与包装己是十分地考究。

据我所知,下关沱茶有悠久的历史,自1902年在云南下关古镇创制定型以来,己经走过109个年头。在悠悠岁月中,下关沱茶以其独特精湛的工艺,醇厚、馥郁、回甘、耐泡的品质和诚信做茶的准则在海内外畅销不衰,扬名天下。自是每一个大理人深感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遥想舅舅当年在租界做事,把沱茶与中外同事一起分享之时,自然会赢来赞叹、包括“OK”的叫好声。这位纤弱、善良的爱国知识分子心灵深处,定会激起阵阵欣喜的涟漪的……

茶签上的“正记茶庄”始于何年,缺考。据本人推测,该是在沱茶产生后不久建立,在以后的沧桑岁月中经久不衰。至1941年,下关“康藏茶厂”诞生,这家股份制的大茶厂其中便有茶庄融入的股份……以后,茶厂越做越大,终于有了今天享誉中外的规模与市场。应该说,下关沱茶之所以有今天,除去它本身的品质外,还带着几代下关沱茶制茶人的心血和严谨敬业的馨香气息啊!茶好,人更好!二者相得益彰,皆是上乘的君子之品。

近些年来,我慢慢喜爱上了收藏;也是一名大理的悠久茶文化的忠实崇拜者。感谢舅舅,在经历了近七十个春秋之后,竞给我留下了一份精美的茶签,这该是一份极有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的礼物。我小心翼翼地把茶签收藏于册中,细细观摩,让人领悟到一份人与物间的神秘交流与默契……

人生易老,如今上一辈的老人几乎都已作古,舅舅也叶落归根,飘泊一生后回到鹤庆老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谢世。他一生不嗜烟酒,但对茶叶,特别是下关沱茶情有独钟,老人的在天之灵如果得知下关沱茶在近些年的不断做大做强后,已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产品”注册,并且其制作技艺已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云南茶业界独树一帜时,该会有何等的感慨和欣慰。于是,我来到庭院,秋日下的金银花丛开得正艳。我沏上热腾腾的沱茶,举杯向空默默遥祈。以此纪念一生含辛茹苦的双亲和舅舅,愿老人在天之灵再次品尝到人间最美的佳茗……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8

“澄道中国书画夜场”作为匡时持续推出的品牌专场,本次汇集50余件名家扛鼎之作。除徐悲鸿《十二生肖册》成交价勇得本场冠军外,何海霞的《岸岩千壁立》以2300万元成交,刷新其个人拍场纪录,成为本场第二高价。谢稚柳《晴窗揽胜》以1667.5万元成交,吴湖帆《仿赵氏一门三马图》以1437.5万元成交,齐白石《四季清兴》四屏与《育雏图》分别拍出1035万元和851万元。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寿、黄胄、林风眠等大师的佳作也均有不错表现。

在“畅怀中国书法夜场”中,王铎书法备受藏家青睐,他的《草书七绝七首》从500万元起拍,以1322.5万元成交,另一件作品《行书赠敷五文语》以1265万元成交。康熙皇帝御笔行书《赋政于外》拍出1242万元。文徵明《行书自书诗卷》是其存世法书中数量较少的“大字”作品,以1150万元成交。弘一法师所书蒋厚民家训《楷书“安本分学吃亏”卷》以920万元成交。伊秉绶隶书《校文讲义之斋》以862.5万元成交。

“冰上鸿飞――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作品专场” 精心甄选了50余件虹叟精品。《江山卧游图》而外,《太湖纪游》以586.5万元成交,虹叟为画家蔡若汀所写《雨过西》以552万元成交,《桂林山水图》《黄山松谷龙潭小景》分别以460万元和437万元成交,《财神》拍得422.5万元。

古代书画三个专场表现令人满意,共成交1.26亿元。最大的亮点为周道、上睿《李煦行乐图》,最终成交价为1863万元,超出估价6倍。这件作品由曹寅、宋荦、尤侗、朱彝尊等十余人题跋,对红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当代书画专场”共成交5143.7万元。其中,彭薇《新洛神赋》不负众望拍得253万元,刷新了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晁海《牛》拍出了207万元的成绩,贾又福《家住高山顶》和范扬《人物四条屏》均以138万元成交。

匡时本季倾力打造的三个私人珍藏专场共斩获1.05亿元。“骈福居”藏近现代书画专场成交2855.22万元,其中,徐悲鸿《神骏》上款人为高级将领顾祝同的堂弟顾希平,拍得638.25万元;张大千《气象万千》拍得517.5万元。“枕石斋”藏近现代书画专场成交4536.75万元,其中,张大千为挚友黄君璧母亲祝寿所作《水月观音》拍得598万元;陆俨少《香积寺胜境、行书四言联》以345万元成交。“绿筠堂”藏近现代书画专场成交3140.65万元,傅抱石《松下行吟》拍得517.5万元,徐悲鸿的《秋鹰》拍得373.75万元。

何海霞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举足轻重,匡时本次秋拍推出的“海纳百川――何海霞书画作品专场”成交2540.35万元。其中,何海霞作于1982年的巨作《幽谷奔流》以575万元成交。

匡时此次秋拍特别策划的“别开生面――20世纪人物绘画专场”,12件拍品共拍得3501.8万元,其中,傅抱石《东山逸致》以891.25万元夺得专场冠军。“20世纪名家书法专场”汇聚百年风云人物的书法、信札等,成交2253.66万元。其中,吴湖帆《宋词痕卷九》以241.5万元成交。“扇画小品”专场也表现不俗,此次拍卖总成交3463.23万元。其中,傅抱石《湘夫人图》以368万元成交;陈少梅的《西园雅集》362.25万元成交。

“中国重要私人藏二十世纪早期油画专场”成交额为2808.3万元。吴大羽《夜之意蕴》以517.5万元成交,群《冬眠》和吴冠中《水乡》均以460万元成交。陈抱一《街头》以218.5万元创造了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瓷器工艺品专场”成交4523.07万元,源自何东爵士家族基金会旧藏的清雍正粉青釉浅浮雕刻缠枝莲纹碗一对以471.5万元成交,另一件清雍正仿汝釉官窑也拍得448.5万元。日本藏家旧藏二娘制黄华田余甸铭端砚拍出310.5万元。

“大味”茶文化系列主题拍卖专题涵盖新老紫砂壶、茶道具、茶叶等300余件拍品,共拍得3855.15万元。其中“古代及近现代紫砂专场”成交3244.73万元;“可以清心――茶道具专场”成交610.42万元。当代工艺大师何道洪的精品佳作《岁寒三友壶》以534.75万元成交,成为本专场的冠军拍品。

“作意――佛教艺术专场”荟萃百余件、内地、尼泊尔等不同地区各时期代表性的宗教艺术作品,成交2168.79万元。其中,一尊明代黄铜鎏金阿弥陀佛,法相庄严,以345万元成交。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9

他,充满激情,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协作精神,是一位从乡村走来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他,就是西城小学书记、中学高级教师____。一位立足乡村教育二十余载,在三尺讲台、半亩方塘里书写了二十多个春秋的小语教师。一位出类拔萃,成果辉煌的乡村教师代表——

____市中小学特级教师

____市优秀教师

____市特级教师献课先进个人

____市骨干教师

____名师

____市十佳班主任

____市小学语文赛课获____市一等奖

……

先后荣获全国、省市、区县级各种奖励100多次,编写国标本教参、发表文章40余篇(或本),用观摩课、示范课、专题讲座、单独或合作指导等形式培训教师近20000人次,辅导学生在参加镇级以上组织的各种学生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多篇学生作品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唤醒自我,弹奏乡村情怀的小调

1988年,那个夏末秋初的下午,天空湛蓝湛蓝的,清澈悠远。18岁的____老师挑着简单的行囊,沿着弯曲的乡间小道,崎岖的山间小路,经过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缓慢而艰难地来到了条件艰苦的乡村小学——____小学。

到达目的地之时,人虽已疲惫至极,全身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但想到终于能养活自己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油然而生。此时,学校前面山峰上那一轮孤独的夕阳,正静静地燃烧着。血色黄昏中,一群归雁下面,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田块,三两个、七八个庄稼汉子正在抢收稻谷,“梆梆梆”的打谷声隐隐约约。好宁静啊!这就是他工作的第一驿站!

白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功课,玩老鹰捉小鸡,算是留住了所谓的“喧嚣”;夜晚,万籁俱寂,一支烟,一杯茶,一张过时的报纸陪伴他;春暖花开之时,和孩子们春游、爬山、斗鸡;冬天来了,和孩子们一起躲在墙角里挤“油渣儿”,嘻嘻哈哈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

天冷了,热情好客的乡亲请去喝两杯老白干暖暖身子;杀年猪了,淳朴憨厚的家长请去吃一顿丰盛的刨猪汤;天寒地冻时仍到学生家中去家访,和他们一起吃红苕饭、喝包谷酒,烤青杠碳火、看黑白电视……

从农村走出来再回到更加艰苦落后的农村,袁老师也犹豫、彷徨、迷茫、失落,渐渐地人也松懈,激情不再,游戏乡野,垂青田园,河边垂钓,寄情山水,用时光消遣人生,消耗自我……

然而,特级教师蒋家彬的一次送教下乡活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是90年的阳春三月,蒋老师用一张小手绢作为唯一的教具、玩具,与四年级的乡下孩子一起玩手绢、绢,整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在和谐、融洽,充满童真童趣的愉悦氛围中,在谈笑间,师生合作完成了一次非常精彩、十分完美的习作课。随后,蒋老师的专题座《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都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他猛然发现,原来课可以上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原来乡村孩子可以这么纯真、这么可爱!原来乡村的田园可以充满这么多的睿智,这么多的情趣!原来特级教师就是这么走过来,这么炼成的!他似乎有所悟,自己为啥不可在这乡间田园有所作为呢?

于是,乡村生活让他洗去浮华,面对现实;让他更加顽强与坚毅;让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敢苟且;让他又开始了新的教育之旅……

熔铸师魂,奏响乡村师爱的旋律

在乡村小学,袁老师既要当班主任,又要当辅导员,他捧着一颗爱心,无私洒向孩子,以自己的品行为学生做榜样,乐于当好“娃娃头”,甘为班集体灵魂的塑造者和领路人。谁有困难他总是热情相助;谁生病住院,他总是带头看望;谁思想有了疙瘩,他总是耐心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情的流露,情感的沟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家长着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都较差,那时几乎每个学期开学,班里都有几名家庭相对更为困难的学生交不上学费,他当时的工资只有八十几元,每学期头两个月的工资几乎都替他们交了学费,一共交了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了,但他爱人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教了四五年书的老公,结婚时存折本上只有3.18元,也因为没有积蓄,他们没能请客吃饭,更不说举行什么仪式了,扯张结婚证、两床被子抱在一起就算结婚啦!学生周存华父亲早亡,母亲年事已高,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为了让周存华好好上学,袁老师为他送钱送物,无私相助,帮助其完成学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家长有的思想观念仍很落后,认为女孩子无需读书。有一次,一位女生崔长莲缀学,他沿着崎岖的山路,在泥泞的羊肠小路上一步一滑地走了二十余里去家访,了解到孩子是因为家庭困难,母亲又只认“我没读书不也照样活了四十多岁?”这个死理。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给崔长莲交上学费,并用自己真诚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家长。她母亲表示:有你袁老师,我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送毕业。____报曾在“名师风采”栏目以《师德标兵》为题介绍了他的优秀事迹。

在班队工作中,他开辟的“校园热点”、“道德竞跑 日记接力”、“新闻快餐”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为学生开展的“金秋十月话家乡”、“小小艺术节”、“辩论赛”、 “家庭小报”、“书香伴我成长”、“一歌一享一提醒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他一贯坚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认为细节是一种无声的示范,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像弯腰捡起一张纸屑、主动回答学生问题、整理好自己的办公桌等,都是“道德教育”的教材,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你丢掉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成为他和学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他创造的班主任工作“‘严、情、公、勤’四字经”;他在班队工作中奉行的——“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他宣扬的“爱学生要有爱的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并得以在教师中推广。如,在____区新教师上岗培训、____区班主任区级集中系统培训中得到广泛推广。为此,他被____市人民政府评为“____市十佳班主任”。

发掘智慧,书写乡村教育的乐章

特级教师蒋家彬的成功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____这位乡村教师的成长之路。他以自己执着的追求、超人的毅力努力地提高自己。为了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这门艺术,他长期坚持 自学与进修。在自修专科、函授本科毕业后,还积极参加研究生的学习,时时处处注意抓住时间、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他一边加强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等一般基本功的训练;一边深入地与教材、编者对话,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在此基础上,他在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部分订阅教学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师》、《教师之友》等。他每次“赶场”都挤时间去逛书店,购买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有一次,为购买三本自己梦寐以求的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卢梭的《爱弥儿》、E阿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他把自己的午饭钱和回家的车费都用完了,只好饿着肚子,步行二十余里走回学校……

功夫不负有心人,其貌不扬、先天不足的袁老师却在乡镇的各种比赛中屡屡夺魁。99年的金秋,不曾相识的苏小勇校长主动相邀,把他优选进了白沙双槐树小学,这可是该校多年来破天荒的呀!

到了双槐树小学,学校让袁老师参加____市小学语文电教优质课竞赛。他带着感恩之心接受了这个任务,可咋办呢?不会电脑呀!看着电脑的键盘,他也不敢轻意去按那些“钮儿”,因为担心把它按坏了,自己那点工资又赔不起噫!犯难之余,他还是硬着头皮向微机老师请教,像“跟班”似的跟着学……真心地付出必有收获,在____市的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并将代表____市参加____市的比赛。他的任务似乎完成了,可以向厚爱他的校长、学校交差了。可苏校长的一番话让他愣住了:“兄弟,这可是省级的比赛哟!好好干!”是呀!省级的比赛,这可是袁老师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呀!于是,他为了把字写好,翻出了字帖,把要书写的字一个一个的练,为了写快,别人休息不在校的星期天,自己悄悄地来到教室里,快速地写完后,又跑到教室后面去远观,研究怎样写才更美,如此反复地练习。为了让自己“平凡”的体态有些“光彩”,他对着镜子练习自己的动作和手势,怎样才大方得体……坚持不懈地磨练终于有了收益,这位乡村教师居然在____市的小语赛课中又出乎意料地获得了____市一等奖。

于是,这位“乡村明星教师”被____教委先后邀请到涪陵、大足、奉节、忠县等片区上____市级的观摩课,介绍教学经验等,受到各级专家、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评价,观摩学习教师上万人次。他执教的《秋娃娃》获得了全国小语会常务理事周光弦的高度赞扬,她说:“他在全国听了这么多课,男教师上低年级的语文课,像袁老师上得这么好,这么富有男性魅力,实属罕见。”____教科院的小语专家乔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创设的适合乡村教育的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各级专家的认可,并得以推广。2004年,他指导易娟老师运用这个教学模式教学就获得了____市总决赛的第一名。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小语“常态教学”“平实新课堂”要做到——“平中有味、简中融智、真中生情、实中见效”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浅谈平实的小语新课堂》荣获部级一等奖,《也谈平实的小语新课堂》发表在《今日教育》上。近几年,他运用自己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青年教师教研、教改课获得成功就有100余次,说课、赛课获奖:镇、片区一等奖70多人次,____市、____区一、二、三等奖30多人次。他所任学科的教学成绩非常出色。每期开学,校长的办公室真是门庭若市呀!家长总是想方设法,托人找关系来读他那班。

享受课改,谱写乡村教改的华章

在2002年的课改浪潮中,他是一个弄潮儿。作为一线乡村教师,他率先走入了西师教材,在西师教材未通过教育部审订通过以前,就多次参加西师教材的讨论;为教材能在教育部审订通过,他受西师委托,曾制定并组织教师问卷调查200余份,进行抽样分析,写出《西部的创造 播种西部未来的希望》等材料,在教材审订时,一同送到了教育部;审订通过后,仍然是西师小语教材讨论、编写的骨干力量,参与了小学语文1—6年级(西师版)课标教材讨论和部分编写工作。曾先后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教材《教师用书》一、三、七、九册的编写,是一、三册的编委之一;每学期都为西师提供了各年级教材的修改意见;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教材自读课本《语文新阅读》课文的搜集、整理、讨论,是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的选编者之一;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练习册(《小学语文同步练习》)的编写,是一、七册的编委之一;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第七册《寒假乐园》的编写。为此,曾被评为____市课改实验“先进个人”;《微笑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妙用媒体,提质增效》、《妙哉!作文接力》、《浅议动态的、开放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也谈平实的小语新课堂》、《浅谈农村村小的口语交际教学》等教学论文、文章也先后在《师资建设》、《电教世界》、《小学语文教学》、《中国教育资讯报》、《中国教师周刊》、《少年先锋报》、《今日教育》、《现代小学德育课程研究》、《新课程研究与实践》等省市或全国性的刊物上发表……

作为一名乡村的科研型教师,他先后参与了或主研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地区农村村小实施课程改革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一级子课题‘小学德育课开放型教学研究’” ,____市“双百工程”重点科研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农村小学生素质”、“学科教学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研究”、 “小学思品实施素质教育课内外结合的研究”、“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远教资源应用的教学过程研究”……有的实验已结题,有的还在研究之中。其中,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获部级一等奖,“农村村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获得____市科研成果二等奖,已结题的还获____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等级奖10余次。《捕捉教材信息 拓宽教学视野》、《教师角色的转变》、《秋娃娃》、《浅谈小学语文的常态教学》、《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科研论文、 教案、课堂实录、课件获部级、省、市级一、二、三等奖50多次,先后5次被评为实验先进个人或先进教师或科研名师……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10

【关键词】 古诗文诵读;创新意识;鉴赏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走进中国传统文学的殿堂,体验古诗文学习的魅力所在呢?经过几年对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学语文的古诗词的诵读我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比如,南北朝时代,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故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诗歌题材自然也就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等等,达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所以学生读诗之前,要先了解作者的性格以及写作风格,还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只有这样,学生在读诗之前,已经在大脑中形成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二、“一诗四读”,高效读诗

诵读古诗,不能盲目地读,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对经典古诗文依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的朗读、诵读。

第一,朗读。朗读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在朗读中营造学诗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美的意识。对朗读的要求首先是读音要准确、节奏明朗、停顿自然和谐,更重要的是投入情感,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这就必须对古诗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才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然后才能有声有色地读出来。比如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必须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处境及济世旷达的胸襟,才能体会这首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的内涵,从而读出李白悲愤中的豪迈、失意中的希望。

第二,悟读。悟读是古诗教学的较高阶段。学习古诗,通晓大意是前提,沿此路径继续体会,解读其理,从而感悟古诗中的深层内容及情感。这些其实都是对古诗语言或内容的感悟。如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层茅”,有自然的环境恶劣想到诗人处境的艰难以及社会的动乱,从而理解诗人写诗的感情。这还要善于联想与想像,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勾画出一副秋之萧瑟图,让其中的画面动起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从而更自然地感悟到古诗的深层意蕴。

第三,品读。品读是古诗教学的高级阶段,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要想彻底地走进古诗、亲近古诗,就必须在悟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读。解读古诗背后的内容和艺术,思考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文学最终的目的都要落到人的世界上,所以古诗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样要落到人的心灵世界,教化人的思想。如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延伸至今天的意思是人应该有一种奉献意识,世界才足以发展,社会才足以和平。

第四,诵读。诵读是积累的最佳方法,也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悟读、品读的基础上再诵读这些东西,将受益匪浅。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觉地诵读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识记这些佳作再次感悟诗的情感,把握诗眼,从而感化人的心灵。

熟读成诵,古诗要内化在学生的血液里,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读诗,最后成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得古诗的学习充满了多姿多彩的趣味。

三、多彩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运用活动的形式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北师大版的教材把同类的诗词和文章综合在一起,比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是关于秋天的古诗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古诗文是关于春天的。这种形式有利于组织探究性合作学习,有利于组织活动。

于是,在引导学生古诗文学习时,可采用活动的方法在课堂上解决背诵,有效地督促学生落实这一重点难点。如的《采桑子・重阳》,首先我请一个同学起开头的第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然后请他随意点出下一位接龙的同学,下一位的同学就要背出“今有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第三位同学背“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如此类推,以句号停顿为分界,每个同学要背出以上几位同学的诗句和接下一句,这种灵活又带点活动性质的背书方式,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背古诗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1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29-01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诸方面,为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教学中,如何让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事半功倍呢?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具有生成性、多层性,不应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

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在不断生成中,从一定意义上讲,过程即目标。因此,不能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要发掘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言行及时评价、激励和督导。例如,“感受自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其中有一项“我有一个‘朋友’”的主题活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决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写作题材,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秋游”,而是如同课文的要求那样,“投向自然的怀抱”“让景物像人一样活起来,同它展开心灵的对话,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所以,在指导这一活动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投向”“对话”“结交”的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体验和表现,调度、引导学生的心灵贴近自然,在与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相融、相知、交友、交心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感悟、遐思……学生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言语方式,这正是要达到的活动目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引导、激发、激励,而不能仅是在活动结束后来甄别优劣。

二、要重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重视课前准备工作

虽然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有活动的主题、大方案,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而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往往会使活动陷入盲目的状态。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二部分“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中,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调查就会缺乏针对性,往往会无功而返,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夭折。可见,教师应时刻记住自己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很多时候,教师只关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结果,而对课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上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回来把资料一剪一贴就算了事。有些必须走出课堂、学校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感受自然”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师往往出于安全考虑,而让学生闭门造车。这只能做做表面文章,却使整个活动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三、真正重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反馈与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其实重点还只是也只能评价到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对于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少之又少。因此,不少教师对于如何评价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产生了困惑,如何做到公正客观有效的评价学生是摆在广大教师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评价,应当着眼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教师教学的改善;遵循尊重学习主体、重视学习过程、关注情感态度和表现等基本原则;着眼优点,看进步;关注活动过程中确定目标及实施过程中新奇独特的思路方法以及相关的意识等重点,努力构建良好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有效评价机制。我们认为,应该参考新课程标准,本着以下原则制定评价指标:(1)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2)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3)评价主题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小组中其他的学生以及学生自己,兼顾到评价的全面性。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要注重学习主体的广泛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倡学生人人参与,让不同的个体能在综合性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既展示自己的特长,又在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学识、胆识。因此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要有意识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尤其要给弱势群体以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分享到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我们在综合性活动中,一般应采取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事先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然后让每小组尽量由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同学组成,以便在展开活动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同时每一小组,明确分工,确立责任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综合性学习往往就成了优生的学习舞台。总之,一定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得到锻炼,人人取得进步,从而使人人得到综合素养的培养。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范文12

【关键词】情感元素 共鸣 闽南话 对台广播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B

海峡两岸,一水之隔,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商缘相连、文缘相承。这些所散发出来的优势资源,使得两岸民众在交往互动过程中,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形成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而当下的闽南话对台湾广播,如何在坚守对台交流、对台传播的重任中,提升情感传播与人文关怀,拓展其功能、空间,以不断适应两岸关系新形势下的作用以及新常态下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情感味道”是闽南话对台湾广播中的独特纽带

情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闽南话对台广播中,情感更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富有情感的广播极为容易拨动受众者的心弦,引起共鸣。

闽南话是我国十大方言之一,在闽台地区广泛使用。这种独特方言的背后是闽南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中共中央总书记就曾表示:“大陆去台的以闽南地区为主,讲的就是闽南话。血缘相亲,文缘相承。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①相同的语言让沟通没有障碍。广播节目采用闽南话播报,可以增强台湾同胞的语言文化归属感,增强传播效果。亲切自然的家乡话能使台湾同胞瞬间唤起他们对家乡的回忆,而因亲切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就是情感的共鸣。闽南话对台湾广播产生的情感就是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信任感、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等交流的日益活跃,如何强化闽南文化功能、增进两岸民众的观念意识、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 一直是闽南话对台湾广播同仁的思考方向。

东山岛地处福建东南端,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地历史渊源深远。自古以来,东山与台湾在地理、血亲、文化习俗等方面就具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两岸民众的情感沟通中,东山电台闽南话对台湾广播比其他地方媒体更具优势。闽南话广播节目《海峡七彩虹》以创新的思维,把“情感味道”融合在传播资源优势上,彰显节目的特色。

俗话说“同声同气”,针对台湾当地的主要方言是闽南话,《海峡七彩虹》自开播以来,就以闽南话作为传播主要语言。创作人员通过节目主题的选择和节目风格的编排,将东山文化中有关关公的忠心义胆、郑成功与施琅出师台湾的史迹、近500座台湾关帝庙的文化发祥地――东山关帝庙等内容,通过闽南话传播,源源不断地传输给台湾听众,让他们感受其间的乡音乡情。东山有许多传统的美食,前年,当《海峡七彩虹》介绍完东山的美食“烧腱灵”后,随着播音员情真义切的讲解,猪瘦肉、高粱酒、镇江醋、白糖、五香粉等的味道,随着那一缕乡情,把家在澎湖的翁先生吸引住了。他特别来信,回忆起小时候他跟父母亲一起在年节时做“烧腱灵”的情景。传统美食打开了记忆的匣子,乡音乡情扑面而来,传递了文化的温情与厚重。翁先生表示:“有生之年一定要多带儿孙回家乡,把家乡的记忆重新唤起,并告知下一辈,祖先的根在东山。”

二、“情感味道”是闽南话对台广播之魂

在播音艺术中,语调是播音风格的灵魂所在,其 “味道”体现的正是播音员的情感变化。

2013年金秋时节, 东山县64岁的退休老教师沈舜友花了5年心血创作了30万字的《玉二妈陈怀玉传奇》一书。这是一部采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形式,传承“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的作品。《海峡七彩虹》节目组在获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与作者联系,取得作者的支持,就节目的形式风格进行深入的探讨,最终创意,对原作进行“情感”改编。

“玉二妈”传奇故事涉及到海峡两岸历史,印证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密不可分的血亲关系。确定选择以海峡两岸同胞共敬同尊的“玉二妈”传奇故事作为创作题材,就是要使作品能成为两岸同胞交流合作的精神纽带和寄托。《海峡七彩虹》采编人员来到位于福建东山县的康美镇铜钵村净山名院,这里供奉着陈怀玉的神像,净山名院在当地被尊称为“妈祖庙”。陈怀玉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次女。据当地府、县志记载和民间传说,陈怀玉曾助父亲陈元光平乱,屡建奇功,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身中敌箭阵亡。闽南百姓为纪念她,特地建造“妈祖庙”祭之。铜钵净山名院是台湾所有“妈祖庙”的香缘祖庙,“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也被福建官方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1661年,铜钵村30多名子弟把陈怀玉神像请上船,随郑成功军队征台,从此香火传播台湾。神像随军去台后,铜钵人又重塑一尊神像安位祭祀。台湾收复后,铜钵村子弟兵恭奉神像返乡,结果庙里就有了两尊神像,返乡的金身被称为“玉大妈”,重塑的金身被称为“玉二妈”。

探索新的节目表现形式一直是东山电台的追求。《海峡七彩虹》采编人员对作品并没有陷入思维模式固定化的传统表现,在对这一部七言诗句的东山歌册《玉二妈陈怀玉传奇》的闽南话广播创作中,播音员按照文章感情的起伏进行加工,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适时变换语言节奏,或抑扬顿挫、或轻柔委婉,充分调动情感和语言投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最大化地还原作者的主观色彩,情真意切地展现了1300多年前,开漳圣王陈元光一家四代平獠肃乱的血史悲歌,体现了祖先为了保家卫国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玉二妈的忠、孝、勇、智、义,“片片和韵、读之如歌”。这一期节目以连播方式播出后,在海峡两岸引起反响。

闽南话东山歌册《玉二妈陈怀玉传奇》的播出,让台湾同胞感受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增强了广播的文化感染力。

三、“情感味道”是闽南话播音员驾驭语言情感的魅力所在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闽南话是闽南人文化的载体。闽南话蕴含着一个地区民众的民族情感和审美体验,拥有不可估量的精神意义和文化历史价值。因而,闽南话是联系两岸人民感情的天然纽带,更是彰显两岸同胞同根的闽南文化的载体。

在东山,作为海峡两岸人间悲剧的活典型,“寡妇村”这个名字虽然已经渐成历史,但它所留给世人的启示仍是很多。

2014年春节期间,闽南话《海峡七彩虹》节目组以真人真事创作了《阿嬷的老物件》。通过阿嬷(即奶奶)的孙女在台湾大学读书期间,偶然在图书馆看到阿公(即爷爷)1978年发表在台湾报刊的思乡文章,讲述了阿公1950年5月间被抓丁送往台湾后,阿嬷贤惠持家,手捧阿公所送的一些老物件,痴痴等待,终于迎来阿公回家的故事。孙女所说的阿嬷的这些老物件,无非就是闽南妇女所用的发网、珠钗、头花、黑色月牙梳、糕模等,但就是这些阿嬷的老物件,让我们看到亲情的温暖和人间情感的伟大。例如:

“阿嬷一年四季都穿着斜襟的布衣,带着银镯和玉镯,梳着几十年不变的发髻出门。”

“发髻上的珠钗则是唯一的装饰。插在发髻上的头花,是阿嬷在祭拜天地或喜庆时的必备物件,它是吉祥之物。”

“这是一把用了五十几年的黑色月牙梳,它是阿嬷20多岁时自己买的,岁月流年,阿嬷舍不得扔掉,虽然家人又为她新买了一把梳子,可她有时候仍会用老的梳子,阿嬷认为梳子也是有生命的。”

这些句子是阿嬷的形象丰富所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是一种主观情绪的表达,如何表现,如何创新,都是节目的创意体现。《海峡七彩虹》节目播音员以贴近生活的视角,通过闽南话情感语调的轻微变化,均匀的语音节奏,把阿嬷以及她的老物件,有“味道”地深情传递出来,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情感的洗礼。同时,节目还以《铜山姿娘》作为配乐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文字的内容,更加直观地表达了主题思想,冲击着听众的内心。

《海峡七彩虹》曾经播出一期东山县关帝文化旅游节的节目,该节目介绍了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情况。作为两岸同胞的一座 “连心桥”,关帝庙和关帝信仰以其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被两岸同胞所景仰,这是被国台办列为全国重点对台交流活动的节目。台湾高雄、基隆等地的热心听众在收听了该节目后,非常激动,纷纷来电来信。祖籍东山的林先生,年逾八旬,早年被抓壮丁到台湾,至今一口浓厚的乡音未曾改变。林先生在来电中说: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时刻牵动着他的心,而共有的关帝文化是他深藏内心的爱和挥之不去的情。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活动的成功报道,对两岸文化旅游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毋庸置疑,闽南话对台湾广播承载着海峡两岸民众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不可避免会产生情感的交流。作为闽南话广播,东山电台《海峡七彩虹》在内容、节目的编排上,力争用情感记录新闻、用情感沟通听众、用情感拉近两岸民众的心里距离。当然,“情感味道”也不是主观情感的泛滥,在闽南话对台湾广播中,它是经过了理性情感过滤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导向和精神核心。

注释

①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委员和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建议时的讲话

参考文献

1.张晓锋 马汇莹《两岸沟通中的传媒运用思考》, 《新闻界》,2005年第6期。

2.高志刚《闽南语节目在两岸合作交流中的传播意义》,《东南传播》,2008年第12期。

3.艾萍 管惠洁《民生新闻的情感元素探析》,《东南传播》,2010年第5期。

4.张小筝《新媒体时代闽南话广播对台传播的社会功能》,《东南传播》,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