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

时间:2023-06-02 09:19:38

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范文1

关键词:火灾现场;火灾事故;现场保护;事故调查

前言:

现阶段,火灾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现阶段的火灾形势越来越复杂,因此火灾原因认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快速的确定起火原因、认定火灾责任主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火灾现场保护与调查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整个火灾处置工作的重难点,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整个火灾调查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1.火灾现场保护工作分析

1.1火灾现场的特征

本文认为,火灾现场具备客观性与可变性的基本特点。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离不开特定的时间、空间存在,因此只要火灾发生,就必然会存在相应的现场,只不过不同的火灾现场的勘查价值、严重程度等存在差异。部分单位或个人为了逃避责任,会千方百计的改变、消灭火灾现场,这些只能改变火灾现场的现象,无法掩盖火灾的事实。这就体现了火灾现场存在的客观性特点。同时,事物本身就是不断运动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为因素、自然因素都会对火灾现场产生影响,包括排除火险、疏散物资、抢救生命等行为都会对火灾现场造成破坏;消防拆除、喷洒泡沫等对导致火灾现场的原始状态发生改变,有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这就体现了火灾现场的可变性特点。

1.2火灾现场保护的基本措施

1.2.1明确火灾现场保护的范围

明确现场保护范围是火灾现场保护的基础,对于火灾现场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一般在火灾现场保护范围确定中,需要根据起火的特点或者燃烧特征来决定,在保证能快速确定起火原因的基础上,尽量将现场保护单位缩小到最小限度。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根据现场条件与勘查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

一般在明确火灾现场保护范围中,需要从以下三个标准进行明确:(1)发生火灾引起燃烧的场所;(2)虽未燃烧但是与火灾原因存在关联的场所;(3)火灾涉及到的场所。

1.2.2火灾现场保护时间

火灾现场保护时间需要从发现火灾的起时至失去保护价值的时间为止,在整个保护时间内,对于需要回复生产的,公安机关与消防机构可以视情况予以批准;对于需要保留的现场,可以整体或者局部保留,并通知相关单位告知火灾保护的相关事宜。对于不需要保留的现场,通知单位或者个人恢复生产。

1.2.3火灾现场保护方法

(1)警戒法。在火灾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或者物品,指派专人看守火灾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警戒法在现阶段火灾现场保护中较为常见,其中出现人员伤亡事故的火灾必须要采用警戒法保护现场。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要避免无关人员对现场破坏外,还需要避免火灾现场出现二次破坏而威胁居民安全。

(2)标记法。通过在火灾现场周围设置一些醒目的物品进行标记,告诫人们注意保护的一种方法。标记法经常被应用在某种紧急情况的室内或者范围较大的室外现场。在保护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保护物的变动,并且要保证标记物的颜色与被标记物之间存在明显的颜色对比。

2.火灾事故调查方法

在火灾事故调查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2.1确定起火时间

起火时间主要指火灾过程中起火物发出明火的时间,对于自然、阴燃则是指发热、发烟量突变的时间;如果在起火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则需要以起火时间为基础,采用定人、定位的方法进行查证,确保能及时快速的确定可以线索。

2.2确定起火部位

起火部位一般是燃烧损坏最为严重的地方,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可燃物多少、可燃物的燃烧性能、火灾扑救状态等,有可能致使不是起火部位的地方烧损程度反而比起火部位处烧损严重。因此,在确定起火部位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火灾现场的客观条件,根据现场可燃物数量、燃烧特点、现场扑救访方法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精嗜范ㄆ鸹鸩课弧

2.3掌握起火前的现场情况

(1)在达到火灾现场后,需要先确定起火建筑的立体与平面布置情况,掌握该建筑物构建的耐火水平,并了解建筑物内的物品摆放情况。(2)要明确火源与电源情况。(3)检查是否具有防火安全制度与操作规程执行情况。(4)检查相关制度是否与心得工艺、设备相适应。(5)检查目标地区是否存在既往火灾史,若发现存在既往火灾史,确定火灾的地点、起火原因与采取的有效办法。

2.4了解灭火行动对火灾现场的影响

灭火行动会影响火灾现场,尤其是灭火过程中的物资疏散与破拆,将会使火灾现场的面貌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因此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必须要正确认识到救火行动对火灾现场的影响,并根据这个影响评估火灾现场的变化情况。

2.5了解群众的反映

在调查火灾现场中,群众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必须要深入研究群众的反馈意见,根据群众反馈的信息判断火灾现场变化情况,进一步丰富火灾事故调查内容。

结论:

本文重点分析了火灾现场保护与事故调查的相关内容,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火灾现场保护中需要确定火灾保护范围,并通过警戒法、标记法等对火灾现场进行明确;在事故调查中,要认真、严谨、公平、公正,将与火灾有关的内容查实清楚,做到认定有依据,使火灾原因的认定具有准确性、推理性、可靠性,确保能在短时间内确定火灾事故的起因、责任方等。

参考文献:

[1]熊信定.浅谈火灾事故现场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化工,2015,03:234-235.

[2]于长水.浅议火灾现场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4,14:246.

[3]牛旭琼.浅析火灾事故调查的现状与改革措施[J].科学之友,2012,07:148+150.

火灾事故范文2

所办公大楼、**和生产场所、员工宿舍人员密紧,电气设施繁多,用电量大,极易发生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确保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

2.1指挥机构:

本局成立电气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所长

副组长:安全专职营销专职

成员:线路班班长表计班班长材料管理员收费员

2.2指挥机构职责

2.2.1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监督做为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2.2领导小组:发生事故时,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和有关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医院、县消防队发出救援申请;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2.2.3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2.2.3.1组长:负责火灾发生时现场总指挥职责,安排组织人员处理火灾事故,防止火灾

进一步扩大;负责组织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批准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2.2.3.2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具体工作;

2.2.3.3线路班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现场工作人员的转移;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调查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2.2.3.4安全专职职责:协助线路班组织现场管理,指导工作人员基本安全知识,以免事故扩大,参与火灾原因调查,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2.2.3.5营销专职负责指挥电气火灾事故后的恢复生产工作,物资、负责和组织生产设备方面的紧急配备或事故的处理;

2.2.3.6营销专职负责参与负责电气火灾事故后的理赔工作;

2.2.3.8表计班负责(组织)急救人员:负责对现场发生意外的人员采取急救措施,准备急救用医疗防护用品;

2.2.3.9各班组兼职消防专责:负责本单位消防的日常工作;

2.2.3.10现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及时汇报,在消防人员未到达前采取紧急救火措施,服从指挥安排疏散;如实汇报火灾目击状况。

3应急预案

所办公大楼、各生产班组的办公场所、各**、员工宿舍、、配电室以及**内电缆夹层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报警,并迅速采取以下救护措施:

3.1迅速报警(报警电话:119),及时启动报警系统。报警者应准确地向消防队说明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燃烧物性质、火势状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人站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消防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救灾灭火。并要汇报最高管理者、经济保卫部(****)、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并及时通知相关安全员、急救人员,以上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若发生人员伤亡,当事人应向卫生所(********)或向事故现场就近的医院和120报告,请求支援。

3.2若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将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向119报警,同时报告单位领导、安全监察部、经济保卫部,现场人员要积极投入现场进行救灾灭火;经济保卫部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疏散过程不出现人员伤亡、拥挤或事故扩大,敦促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及时通知物业管理公司(****)关闭电梯,防止人员从电梯疏散。

3.3遇到带电设备着火时,在现场工作人员中要熟悉带电设备的人员进行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灭火应当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4变压器、油开关等注油设备着火时,应当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

3.5带电设备现场灭火时,灭火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3.6一般情况下起火的10分钟内,是扑救最有利的关键时间,超过这一段时间,由于火势发展,普通的灭火办法无剂于事,因此,在火灾初始状态时,所有在场人员要边呼救、边灭火、边抢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砂子等,迅速扑灭初始的火势,并应设法尽快脱离危险火区。

3.7火灾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就近寻找湿毛巾蒙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尽快冲出浓烟区段,以避免有毒气体对人身造成危害。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有条件的尤其不可忘记戴防毒面具,防止再发生中毒事故。对于抢救出的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8遇有明火时,应将头发和衣服浇湿以防着火上身,如身上已着火,应迅速就地浇灭。

3.9常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3.9.1干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3.9.2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泡沫灭火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3.9.3使用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握住压把,一手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3.10预防措施

3.10.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如火灾警报系统、消防栓、消防桶、灭火器等,确保设施有效。

3.10.2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

3.10.3安全专职负责组织消防知识教育、消防反事故学习,确保各级人员熟悉消防知识,加强员工消防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3应急预案

所办公大楼、各生产班组的办公场所、各**、员工宿舍、、配电室以及**内电缆夹层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报警,并迅速采取以下救护措施:

3.1迅速报警(报警电话:119),及时启动报警系统。报警者应准确地向消防队说明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燃烧物性质、火势状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人站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消防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救灾灭火。并要汇报最高管理者、经济保卫部(****)、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并及时通知相关安全员、急救人员,以上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若发生人员伤亡,当事人应向卫生所(********)或向事故现场就近的医院和120报告,请求支援。

3.2若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将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向119报警,同时报告单位领导、安全监察部、经济保卫部,现场人员要积极投入现场进行救灾灭火;经济保卫部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疏散过程不出现人员伤亡、拥挤或事故扩大,敦促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及时通知物业管理公司(****)关闭电梯,防止人员从电梯疏散。

3.3遇到带电设备着火时,在现场工作人员中要熟悉带电设备的人员进行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灭火应当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4变压器、油开关等注油设备着火时,应当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

3.5带电设备现场灭火时,灭火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3.6一般情况下起火的10分钟内,是扑救最有利的关键时间,超过这一段时间,由于火势发展,普通的灭火办法无剂于事,因此,在火灾初始状态时,所有在场人员要边呼救、边灭火、边抢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砂子等,迅速扑灭初始的火势,并应设法尽快脱离危险火区。

3.7火灾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就近寻找湿毛巾蒙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尽快冲出浓烟区段,以避免有毒气体对人身造成危害。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有条件的尤其不可忘记戴防毒面具,防止再发生中毒事故。对于抢救出的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8遇有明火时,应将头发和衣服浇湿以防着火上身,如身上已着火,应迅速就地浇灭。

3.9常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3.9.1干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3.9.2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泡沫灭火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3.9.3使用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握住压把,一手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3.10预防措施

3.10.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如火灾警报系统、消防栓、消防桶、灭火器等,确保设施有效。

3.10.2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

3.10.3安全专职负责组织消防知识教育、消防反事故学习,确保各级人员熟悉消防知识,加强员工消防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应急预案

所办公大楼、各生产班组的办公场所、各**、员工宿舍、、配电室以及**内电缆夹层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报警,并迅速采取以下救护措施:

3.1迅速报警(报警电话:119),及时启动报警系统。报警者应准确地向消防队说明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燃烧物性质、火势状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人站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消防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救灾灭火。并要汇报最高管理者、经济保卫部(****)、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并及时通知相关安全员、急救人员,以上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若发生人员伤亡,当事人应向卫生所(********)或向事故现场就近的医院和120报告,请求支援。

3.2若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将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向119报警,同时报告单位领导、安全监察部、经济保卫部,现场人员要积极投入现场进行救灾灭火;经济保卫部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疏散过程不出现人员伤亡、拥挤或事故扩大,敦促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及时通知物业管理公司(****)关闭电梯,防止人员从电梯疏散。

3.3遇到带电设备着火时,在现场工作人员中要熟悉带电设备的人员进行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灭火应当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4变压器、油开关等注油设备着火时,应当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

3.5带电设备现场灭火时,灭火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3.6一般情况下起火的10分钟内,是扑救最有利的关键时间,超过这一段时间,由于火势发展,普通的灭火办法无剂于事,因此,在火灾初始状态时,所有在场人员要边呼救、边灭火、边抢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砂子等,迅速扑灭初始的火势,并应设法尽快脱离危险火区。

3.7火灾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就近寻找湿毛巾蒙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尽快冲出浓烟区段,以避免有毒气体对人身造成危害。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有条件的尤其不可忘记戴防毒面具,防止再发生中毒事故。对于抢救出的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8遇有明火时,应将头发和衣服浇湿以防着火上身,如身上已着火,应迅速就地浇灭。

3.9常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3.9.1干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3.9.2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泡沫灭火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3.9.3使用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握住压把,一手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3.10预防措施

3.10.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如火灾警报系统、消防栓、消防桶、灭火器等,确保设施有效。

火灾事故范文3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确保学校安定,维护师生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坚决消除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及时迅速扑救可能发生的大面积火灾,遏制和减少大面积火灾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防范学校火灾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和保障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为全校师生创造良好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组织机构及任务

1、领导小组:

组 长:尹志勇

成 员: 王春凤 费婷丽 张艳华

杨淑伟 张强 孙茁臣

职 责:强化全体师生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督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贯彻落实,全面负责我校消防安全工作。

2、现场指挥组

总指挥:现场职务最高的校领导。

职责:下达灭火抢险命令,组织调动人员增援,协调保证水源正常供应,调动灭火器材、逃生自救装置等,督促各行动组完成抢险任务。

3、灭火抢险组

组 长:张强

职 责:

(1)发现火场及时判断火势,在2分钟内作出是否向消防中队报警的决定,在火灾现场指挥义务消防队人员灭火。

(2)根据火情,及时、果断、正确提出具体灭火方案并组织实施。

(3)启动应急疏散预案。请示调动设备保障组,及时排除消防设施、设备故障。

(4)组织突击力量处理火场出现的妨碍灭火、抢险、疏散等问题。

(5)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向其汇报情况并积极配合作战。

4、疏散引导组

组 长:杨淑伟

职 责:

(1)疏散指挥人员进入指挥现场,用语言、手势、声音指挥人员疏散。

(2)到达火灾现场后,迅速疏通消防通道,疏散围观教职工及学生,宣传动员、稳定人员情绪,引导被围困人员开展自救和防护,同时利用一切救生手段和工具组织逃生,被围困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火灾现场,消防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消防人员抢救被困人员。

(3)在疏散被困人员时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疏散设施、设备和工具进行疏散。

(4)调动机动人员,及时解决疏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和紧急现场。

(5)组织人员对爆炸危险物品、贵重物资和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进行疏散。

(6)平时要对每个成员及学生进行培训,明确各自岗位和任务。

(7)疏散过程中,师生应该保持高度的冷静,有条件的用湿手帕、手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吸入。

(8)若火势较大,无法疏散,可就地进行自我防护,等待并配合救援。

5、医疗救护组主要任务

组员:栾峰职 责:

(1)满足急救医疗救护用具和急救药品、

(2)对火场中的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护,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或伤病程度随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救。

(3)需要入院进行治疗的危机伤病员要及时送往医院。

6、通讯联络组

组员:费婷丽职 责:

(1)按工作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具体情况,向全校发通知,联络相应救援单位。

(2)及时派出人员迎接前来救援的单位及车辆。

7、学校内一旦出现火情警报,各行动组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进行灭火、紧急疏散、人员自救等工作。

三、装备配置

教学楼、图书馆楼内各层都配有消防水龙带和灭火器,这些消防设施常年处于临战状态。

四、消防培训

大队辅导员、值班人员及相关人员要在保卫处的组织下积极参加培训,熟悉各楼名称、位置、距离远近。了解和掌握消火栓的分布,平时要经常进行各类灭火器的使用和灭火战术演练,熟练掌握灭火器和消防栓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五、工作要求

值班人员、门卫值班人员及相关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擅离职守,遇警要亲临火灾现场,采取相应措施,使人员、财产损失减至最小。严守政策法令,做到遵纪守法,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报警求助服务实行二十四小时昼夜值班,随叫随到,接到各楼报警后,值班人员、门卫人员及相关人员要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扑救并及时上报。

六、灭火程序

1、接报警电话要问清:

(1)着火部位及详细地点和发现时间;

(2)燃烧物质和火势大小;

(3)报警人姓名和所在部门。

2、接报火警后,消防指挥部人员要立即赶到火灾现场,了解情况并展开灭火,根据现场火情用通讯设备通知相关人员,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该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火警,并派一人到大门路口迎接救火车队,通知配电室切断电源。并负责找出消火栓位置,负责将消防队带到消火栓处,保证其顺利展开扑救工作。

3、有序的组织师生员工逃生,并向保卫处值班室及时汇报火源情况。

4、保卫处值班室工作人员应该立即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情况,并以最快的速度到现场协调指挥,一边组织灭火一边等候领导的指示和抢救方案。

5、抢救疏散被围人员、伤员和楼内的重要物资,安抚师生员工,稳定师生员工情绪。

6、负责火场的安全警戒,保证道路畅通,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7、火场指挥部与上下级的通信联络,做到不间断通讯。

8、各成员接到指挥部命令,必须坚决执行,各就各位,不得有误,如有不执行命令而贻误战机的,要逐级追究责任,从严处理。

七、火灾应急疏散方案

1、人员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则,学校消防责任人和班主任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疏散转移。

(1)火灾时,由于有烟气,能见度差,现场指挥人员应该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2)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下层着火时,楼梯未坍塌的采用低姿势迅速而下,有条件的可用湿毛巾,堵住嘴、鼻,用湿毯子披围在身上从烟火中冲过去。

(3)高层着火时疏散时较为困难,困此更应沉着冷静,不可采取莽撞措施,应按照安全口的指示标志,尽快从安全通和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忌用电梯或跳楼。火势确实较大无法逃生,可躲避到阳台、平台或关闭房门用湿毛巾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4)火灾时,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地将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可以奔跑,那样会使火越烧越旺,还会将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如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滚,将身上的火焰压灭。

2、物资疏散:火场上的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

(1)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阴的物资。

(2)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机密文件、档案资历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价值贵重的物资。

(3)如有伤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家长。

(4)等待消防车到来期间,可组织学校教工义务消防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灭火。

3、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夫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锡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失火单位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将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给火灾调查组,并配合调查组提供当事人或见证人。

八、火灾善后工作

1、事故调查

在学校分管领导的领导下,由保卫处、学校党政办公室和有关部门组织,消防部门配合进行灾情调查,查明火灾原因、具体责任及财产损失等情况。

2、事故结论

依据火灾原因及调查结果,由消防部门作出事故结论。

3、事故处理

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校内规章制度,由以上各组共同研究,以书面材料报校领导。

4、事故通报

根据处理结果和校领导的指示,由学校发文进行通报,以示警示。

九、其他事项

火灾事故范文4

为防止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出现火灾情况下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有效地扑灭火灾、抢救伤员、疏散伤员和物资,把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三、企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某服装加工公司,位于×××县×××镇×××路,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职工总数243人。

主要原材料:

主要产品:产量:

(二)厂房设施

办公楼:1600平方米三层结构。

车间:3000平方米二层结构。

宿舍楼:1600平方米三层结构。

食堂:700平方米一层结构。

办公楼:安全出口两个,宽度1.6米。

车间:安全出口三个,宽度1.4米。

宿舍楼:安全出口两个,宽度1.6米和1.2米。

(三)消防设施配置(附平面布图)

车间一、二层分别设防火报警探头等62个。车间内设有六组双头消防栓,院内分别设置3组双头消防栓。共设置灭火器44只,按规定检测检修。

其中:

办公楼:一层3个、二层3个、三层2个,共8个。

宿舍楼:一层1个、二层1个、三层1个,共3个。

车间楼:

一层正门开关柜南侧2个;一层西门开关柜1个;一层毛领车间1个;一层整理车间西门2个;一层里布车间1个;一层辅料库东门2个(门外侧),西门2个(北侧);一层成品库4个;

二层维修室对面3个;二层缝制车间东门2个,西门2个;东烫台对面1个;二层裁剪车间东门2个;二层小车间东门2个,西门1个;配电室2个;伙房2个;锅炉房1个,共33个。

四、危险性分析

1、服装行业人员密集,电器线路复杂,易燃物品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早成群死群伤。

2、服装厂库房内的服装衣料的原料可燃且数量多,各种织物的燃烧速度要比普通木材燃烧速度快得多。同时,由于服装厂大量使用电熨斗导致火灾的因素增多。加工服装的各种衣料大多是化纤成分,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各种毒气比普通的火灾产生的毒气毒性更强。

3、存放服装的仓库是重点防火点。存放的原料和成品应采取垫板存放(若原料长时间直接置于地面),受潮发霉后容易自燃,须定期进行检查。

4、主要点火源:电器开关、用电线路;加热熨斗;伟明树脂胶的使用;食堂液化气罐的存放使用。

五、应急组织机构及与职责

设立事故现场指挥组、通信联络组、火灾扑救组、人员抢救组、物资疏散组、后勤保障组。

(一)现场指挥组:

总指挥员总经理×××联系电话:

现场指挥:副总经理×××联系电话:

组员:1-2名(保卫科或安全科)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1)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对企业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消防知识;

(2)对消防设备和设施及时进行监测和更新,保障处于有效使用状态;

(3)当接到火灾报警后,迅速通知各组负责人,到现场按自身任务迅速施救;

(4)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二)通信联络组:

现场值班员、办公室值班员。值班电话:

主要职责:在指挥组领导下,负责与消防、医院、公安等有关部门的联系,确保通信畅通。

(三)人员疏散抢救组:

负责人:×××(厂办保卫科)联系电话:

组员:1-2人有关车间班组部门负责人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负责引导对火场内被困人员疏散、解救或送至医院,听从指挥人员调动,不得擅自进入火区。

50人以上生产车间应张贴紧急疏散示意图。如:

(四)火灾扑救组:

负责人:保卫科或义务消防队负责人

组员:义务消防人员10-15名

主要职责:

1、在指挥组的统一领导下,利用单位内所有的灭火设施灭火。

2、协助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

(五)物资疏散组:

负责人:×××(厂办或供销科负责人)联系电话:

组员:10-15名,由供销科/仓库保管人员/厂内车辆驾驶员等组成。

主要职责:对火灾现场或有可能受到火灾威胁的火灾现场周围的危险品、价值较高的贵重物品进行抢救疏散。

(六)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厂办负责人)联系电话:

组员:1-2名(办公室人员)

主要职责:

1、负责有关灭火、救援设备、物资的保障;

2、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的接待,以及灭火相关工作,如保护现场,接等有关人员,协助火灾前期调查等。

六、应急响应

1、第一发现火情人员或得知火情的值班人立即报119。

报警要求:说明失火的具体的地址、失火的位置、单位名称、失火物品名称、火势大小、火灾现场有无危险品、报警人姓名、报警所使用的电话号码。

2、现场值班员或负责人将火情通知指挥组总指挥(或其它负责人),迅速在指定位置集合,听从统一安排部署。

3、各组成员由本组负责人通知,按部署迅速展开行动。

七、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本着“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进行。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抓住火灾初级阶段有利时机朴灭火灾,火灾扩大阶段要积极配合消防部门朴救。力争把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八、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火灾事故范文5

【关键词】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灭火救援;排烟散热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产生活空间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然而,受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发生的火势发展快、高温毒雾、浓烟高热以及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等问题的影响,严重阻碍了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发生特点以及原因的情况下,找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控制策略。这是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危险的重要课题,研究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作用于实践。

1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特点

研究表明,地下建筑空间发生火灾事故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火势发展快,燃烧猛烈,蔓延速度快。这是因为地下建筑空间的内部装修材料较为丰富,且内部布置有各类电气线路管道,再加上,扩大影响的排风机作用,大幅度增加了火灾事故发生的救援难度。此外,一些地下车库、商场或是仓库存放有大量可燃商品,加之地下建筑结构的内部通道复杂且蔓延速度极快,因此,火灾初期引起阶段时间很短。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要及时,否则火势会很快进入到迅猛发展阶段,进而在短时间内烟火将充斥整个建筑物的地下建筑空间。(2)高温毒雾,浓烟高热以及火灾扑救困难,因地下建筑空间属于封闭空间,烟气无法排出去,且烟热在热对流的影响下,故出现了浓烟毒气分布的现象。据权威数据统计,由于中性面下移等情况的出现,使得起火环境的温度上升速度很快,即短时间内,事故温度就能达到800~900℃,而主要着火点附近的温度会更高,严重影响了灭火与人员疏散工作的开展[1]。(3)人员密集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伤亡。大多地下建筑空间被用于商业,少数部分用于车库,而商业环境的人员聚集特点,使得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增加人员疏散的难度。经计算,大型综合性的地下建筑商场,其日均量会达到上万人,如不能及时安排疏散与排险救援措施,将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

2地下建筑空间发生火灾原因分析

地下建筑空间发生火灾的原因中26%是由电气线路与设备运行故障引起的,13%是由机械设备操作失误引起的,11%是由爆炸、纵火等人为破坏引起的,9%是由乱丢烟头等不良习惯引起的。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有41%的火灾事故发生原因仍是未知。但目前,相关建设人员只能从已知的火灾发生原因入手,来提高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效率。由此,地下建筑空间发生火灾的原因可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人为因素与电气故障[2]。在人为因素方面,地下建筑空间的使用人员,有意或是无意间进行的一些危险行为,引发了火灾事故的发生。这里的危险行为是指,吸烟、用火以及违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加大地下建筑空间使用的安全管理知识宣传力度,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而因电气运行过程出现的故障而引起火灾事故发生,主要因为地下建筑空间的电气设备、工程电力以及电缆较多,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运行使用,会因鼠害、潮湿、过载、老化以及管理维护措施不当,而导致设备出现电气线路的过负荷、短路以及漏电,进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已经发生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入手,通过找出该类火灾的起因特点,进而确定相应的灭火救援策略。这样一来,就能使针对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采取的灭火救援措施具备适用性,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3]。

3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灭火救援策略

3.1提高应急疏散与排烟散热效率

一方面,全面强化地下建筑空间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与人员疏散演练,即通过普及人员逃生常识,并使其将知识运用到应急通道的管理工作中去。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热成像仪与烟雾视像仪等会设备,来保证人员能够有组织快速的撤离火灾事故现场。另一方面,排烟散热是处置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的关键,因此,灭火救援人员要充分利用排烟管道口与通风口进行排烟,以实现火灾现场大量有毒气体与浓烟快速扩散目标,最终有效延缓火灾周边的温度上升时间。此外,在利用机械排烟的同时,还可使用喷雾水枪将烟热进行稀释,以控制其影响。此过程,要正确选用喷射的时机、使用方法以及作用部位,以避免火势蔓延方向改变或是速度不减反增的现象出现,进而对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造成新的困难[4]。

3.2保证灭火救援工作开展的针对性

要对地下建筑空间的建筑结构、功能、布局以及运行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解与掌控,这样一来,就能使消防设施、可用水源以及安全疏散通道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还要针对发生火灾事故的地下建筑空间使用情况、客流量以及运营管理现状进行了解,以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灭火救援方案。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况,灭火救援人员可通过制定多个方案来保证救援工作开展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针对地下建筑空间结构的分布情况,进行救生通道、救援以及防控等实战演练,进而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确定救援预案。这里的演练是指,在地下建筑空间、区间隧道以及上盖建筑区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火灾业务灭火救援演练[5]。

3.3合理设计防排烟系统

对于机械排烟系统来说,排烟量的大小是由火灾烟气的生成决定的。由于建筑物火灾的情况千差万别,影响室内可燃物燃烧的因素很多,所以要精确地进行火灾烟气生成量的计算是十分困难的。在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方面,传统的自然排烟可以利用建筑的阳台,凹廊或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进行的。以重庆地区某地下建筑空间项目,其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敞廊”这一概念,即在地面层或景观广场的地下建筑顶部楼板处,由东至西依次开设了若干间距为12m,长短各不同的天井,以完成地下一层空间的无顶设计。这就使地下建筑在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同时,也达到了系统运行的排烟目标[6]。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建筑空间的火灾事故具有燃烧猛烈、蔓延速度快、浓烟高热、火灾扑救困难以及容易造成伤亡的发生特点,为此,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要结合以往此类火灾事故的工作经验,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来提高地下建筑空间火灾扑灭的效率。事实证明,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的发生,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排烟系统设计、救援方案制定以及应急疏散工作,就能将其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难以预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莫轶安,董淑量.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战术应用与探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7,33(04):28~31.

[2]汪文忠.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策略[J].现代职业安全,2015(06):63~65.

[3]严伟民,袁可夫.地下建筑空间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6):127~128.

[4]陈志明.论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J].江西建材,2014(14):95~98.

[5]张恒.浅谈地下空间灭火救援的无线通信保障的问题及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4(01):79~80.

火灾事故范文6

关键词:脱硫吸收塔 火灾事故 触电 火灾

中图分类号:TQ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近年来,我国紧抓烟气脱硫和脱硝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各种类型的烟气脱硫技术,并已投入运行。但随着从国外引进的各种类型的烟气脱硫技术中的脱硫及脱硝系统的投入应用,逐渐显露出我国的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和经验相对不足,同时也显露出脱硫和脱硝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1,2]。脱硫技术最早应用于电厂烟气,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电厂应用最多的脱硫技术。为了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目前出现了很多较为成熟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而脱硫吸收塔是脱硫一体化的重要建筑结构。在脱硫检修过程中,吸收塔筒壁内壁有防腐层,防腐材料多为玻璃鳞片,在进行塔体修复焊接作业时极容易引起火灾;在管路作业时,与吸收塔相连的管路为衬胶管路或PPR管路(均为易燃物),衬胶施工使用的丁基胶水是极易挥发,燃点很低的物质,胶板也是易燃物质,稍有疏漏,就会发生火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生了脱硫吸收塔失火事故二十多起,既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又延误了脱硫工程的工期,有的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火电厂脱硫安全管理积累的经验,从吸收塔的内部结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国内大型火电站避免发生脱硫吸收塔火灾事故提供经验参考。

1 脱硫吸收塔火灾成因分析

1.1脱硫系统结构分析

由于目前我国多数电厂都已采用取消旁路的运行方式,烟囱与吸收塔串联在一起,受烟囱自拔力的影响,虽有烟道挡板门阻挡了空气的流动,但受挡板门严密性的限制,脱硫系统的吸收塔内部在停运检修期间多为负压状态,因此联通至吸收塔的管路在焊接作业时,当有焊渣或产生明火时极容易被吸入到吸收塔内的易燃物上,如除雾器模块(PPR材质易燃)、除雾器冲洗管路(PPR材质易燃)、塔壁防腐(玻璃鳞片)、氧化风管路(环氧树脂易燃),而在塔外施工的检修人员不容易及时发现,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1.2施工区未能实行全封闭式隔离

以往吸收塔火灾失事调查发现,在吸收塔周边10米内,在技术改造或局部维修过程中,没有实行全封闭式隔离。周围有动火工作时,没有采取有效隔离措施,致使明火与易燃的挥发气体接触造成火灾[3]。这中情况属于工程施工不规范、技术控制不严格所造成。

1.3管理人员思想意识急需提高

管理人员从思想意识上不重视,管理不到位,如在吸收塔进行防腐衬胶处理之前,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衬胶防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召开专题安全会议,没有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更没有制定防止火灾事故的安全措施。另外、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监察人员和技术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防火安全教育,施工人员防火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掌握防火安全技术。

2 脱硫吸收塔火灾减灾措施

在脱硫系统着火后,及时进行有效的灭火措施,启动有效的灭火装置,将对扑灭火灾、减少损失发挥关键的作用。目前、我们脱硫系统现有的灭火装置主要有两种,一是附近装设的消防设施和消防车,这方面受各种因素控制(消防人员灭火能力、出警及时性、消防装置性能),灭火及时性各有不同,这里不再赘述。二是利用脱硫系统本身装设在吸收塔内部除雾器上的冲洗装置进行灭火,此种方式在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及时地控制吸收塔内部的着火,是各厂控制消灭火情的首选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原因有两个;第一、除雾器冲洗管路位于吸收塔内部一二除雾器中下部,顶层除雾器或除雾器上部着火喷淋系统发挥不了作用;第二、除雾器冲洗管路本身为PPR材质,易燃、不耐高温,受热后易弯曲、变形或着火后断裂,即使启动除雾器冲洗水泵也不能形成有效喷淋进行灭火。鉴于此,建议在脱硫系统除雾器模块上层增加一级事故冲洗管路,管路选用材质为316L不锈钢管,即防止腐蚀又耐热、不怕灼烧。当有火情发生时投入除雾器冲洗水泵可进行全覆盖灭火,无火情时也可作为上层除雾器冲洗用,能有效降低除雾器堵塞几率,这样既可以保证吸收塔灭火及时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又能保证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除此之外还应提高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防火意识,加强安全管理;防腐胶区实行隔离;严格遵从防腐区出入制度;配备灭火器材;员工使用防火器具,防爆电器等;加强吸收塔通风,严禁明火;工作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禁止在吸收塔附近堆放物品;定期进行防火应急演练。

3 关注脱硫脱硝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脱硫脱硝系统中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即在脱硫脱硝系统操作过程中存在发生触电事故的隐患,触电事故的发生过程为脱硫及脱硝系统的滤液水池、集水泵池、废水池均为内壁有防腐层,而目前的防腐层多为树脂或玻璃鳞片等材料,该类材料为绝缘材料,同时上述水池中多为酸性或碱性溶液,绝缘材料构成的池壁和酸碱性溶液极容易形成类似液体电解质电容结构,如果放置到池中的潜水泵部件发生漏电现象,当潜水泵发生漏电时,由于上述水池内壁为绝缘材料,水泵漏电电流较小,不足以使开关保护动作跳闸,同时漏电电流给池中溶液充电,当人员进入水池时即发生触电现象。建议在上述水池的底部加装接地线(材料为不锈钢),引致外部接地网,确保潜水泵漏电时及时动作跳闸进行保护,且消除该类水池的液体介质电容效应,消除检修人员触电危险以确保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确保脱硫及脱销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在脱硫脱硝系统调试时还会发生氨的泄漏问题、氨区易着火易爆炸问题;废水的排放处理问题;液氨卸车操作不规范问题等。对待此类问题应加强教育传授防火防爆防护知识,氨区部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后才可上岗工作。领导人员应做好调度,组建事故应急小组,事故一旦发生应及时救援减小损失。

4 结语

脱硫吸收塔是火电厂脱硫及脱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中由于各类技术操作问题、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以及其它潜在安全问题常导致火灾发生。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电厂管理的经验,从脱硫吸收塔的火灾成因、火灾减灾、常见安全隐患等几方面对吸收塔的安全运行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从事火电厂安全运行管理人员以及安全运行提供技术参考。同时,本文提及的吸收塔连接管路易燃材料问题,也为相关科研人员深入开展脱硫吸收塔的结构优化以及新材料的研制、开发提供真是素材,希望通过科研人员以及生产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彻底杜绝火电厂脱硫吸收塔的各类火灾事故。

参考文献

[1] 燕中凯,刘媛等.火电厂脱硝技术现状及产业与市场发展预测.中国环保产业,2011(5).

火灾事故范文7

关键词:火灾事故调查;方法;技术分析

引言

火灾事故调查的专业性比较强,需要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因此,在开展调查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并采取适当的技术进行分析。一旦方法使用不当,或者是应用的技术不匹配,那么火灾事故调查的结果有可能存在偏差,导致火灾认定缺乏足够的证据,进而影响下一步的分析结果。如何做好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提高调查工作的整体水平与科技含量,对于当前的消防工作来讲,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1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人们的财产受到损失,严重时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火灾事故的发生,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人们的防火意识不强,对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够重视,很容易会发生火灾事故。同样的,还有一些单位缺乏必备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在营业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消防违规行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的采取灭火措施。其次,部分企业的选址布局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建筑物不具备一定的防火条件,特别是在装修的过程中,所选用的材料如果具有可燃性,就会进一步增加了安全隐患。企业的实际经营条件与消防安全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最后,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消防培训教育工作处于长期滞后的状态。这就导致了企业以及个人缺乏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会有违章的操作行为,很容易酿成重大的火灾事故。

2 火灾事故调查的方法

2.1 火灾现场勘验

在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火灾现场勘验为主。火灾现场勘验指的是,公安消防机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采用科学的手段和调查研究的方法。火灾现场勘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掌握火灾的基本情况,对火灾类型进行初步的判断。对于周围的起火环境、物体以及尸体等,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勘验以及查找。其次,在保护火灾事故现场的前提下,对于那些非常明显的表面痕迹进行取证,通过全方位的调查与分析,初步判断火势蔓延的主要线路,进而推测出火灾发生的起点。最后,对初步认定的起火原因以及存在的相关疑点进行彻底的调查。根据现场所有利用价值的物证痕迹,并通过逻辑推理以及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对火灾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最终确定火灾事故的真正起火点,认定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2.2 火灾调查询问

火灾调查询问可以为火灾现场勘验提供一定的线索,因此,在火灾事故调查中比较常用。在火灾调查询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火灾事故调查人员接到报案后,一定要及时抵达现场,并且在询问周围人群有关火灾发生情况时,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合法性。在调查询问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应当确定重点的询问对象。通常情况下,最先报警的人、最后离开火灾现场的工作人员、与火灾事故有关的人员等,都可以作为火灾事故的主要调查对象。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调查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的缩短调查时间,尽快的寻找火灾事故发生的线索。最后,要确定调查询问的重点内容。对于调查询问对象所叙述的内容进行筛选与排查,总结出与火灾事故调查有关的信息。

2.3 火灾技术鉴定

在经过火灾现场勘查、火灾调查询问后,如果依旧无法判断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时,可以采用火灾技术鉴定这一调查方法。火灾技术鉴定是指,根据火灾现场提取的可疑物证,送交规定的技术鉴定部门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可以判断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起火点中残留物的主要成分、存在的可燃性物质等信息。火灾技术鉴定的结论对于火灾认定结果,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3 火灾事故调查的技术分析

3.1 现代信息技术分析

在火灾事故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整体效率。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形象、完整的反映出火灾事故发生现场的情景。通过拍摄,可以准确的记录火灾现场位置、内部结构、烧毁物的状态、火灾现场周围的环境等信息,对于分析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3.2 化学分析鉴定

在火灾事故调查的过程中,化学分析鉴定能够对现场残留物质的具体化学成分以及性质进行测定,其鉴定结果将有助于判断火灾发生原因,因此,是一种比较主要的技术分析手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热分析和色谱分析两种技术。在应用热分析技术进行火灾技术鉴定的过程中,可以鉴别出残留物中所包含的物质种类,以及这些物质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信息。通过与相应的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判断这些物质在火灾中的受热程度,进而可以分析出所在火灾位置的温度,并推测出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对于确定起火点、认定起火原因,提供了科学的判断依据。在火灾技术鉴定的过程中,应用色谱分析技术,也可以确定火灾现场残留物的种类。主要的应用原理是,运用乙醚、乙烷等常用溶剂对火灾事故现场的提取物与相应物质进行同等条件下的处理,从而根据色谱对照进行分析鉴定。

3.3 物理分析鉴定

在火灾事故的调查中,物理分析鉴定主要涉及到金相分析技术和剩磁检测技术。在电气火灾、线路火灾、雷电火灾中,物理分析鉴定能够为调查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金相分析技术是指,按照相关的标准与规定,对金属材料的内在质量进行检验,对其微观组织和结构等进行分析。金相分析技术主要应用在电气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可以有效鉴定火灾的原因、火场温度、金属材料断裂失效形式等内容。剩磁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依据剩磁的有无和剩磁的大小,来鉴定是否发生过短路及雷电火灾。

4 完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措施

我国现有专职的火灾调查人员相对来说比较少,调查技术方法较为落后,这就导致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效率不高,抑制了对火灾危险的整顿。为了保证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火灾事故调查是公安消防机构的重要职责,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严格依据相关程序和法规进行调查。通过查明火灾事故的责任,有效总结防火、灭火的经验教训。其次,公安消防部门应当重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完善必要的火灾事故调查设施,增加火灾技术鉴定的科技含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最后,对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各类火灾的特点、燃烧规律、现场勘查、火灾痕迹的提取、技术鉴定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整体素质。

5 结束语

在消防工作中,火灾事故调查属于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火灾调查,能够获取火灾发生的主要信息,对于研究火灾发生规律,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车建国.如何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的询问工作[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

[2]刘梦彬.论化工火灾事故调查[J].山西建筑,2015.

火灾事故范文8

一、火灾事故调查行为性质的认识

目前,对火灾原因、责任认定和火灾损失核定行为的性质的认识,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分歧,主要有鉴定论和行政确认论两种观点:

持鉴定论的人认为,火灾原因、责任认定和火灾损失核定行为是鉴定行为。鉴定论可细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火灾等各类事故鉴定是情况鉴定,是对与火灾事故有关事实和现象,通过勘验、实验、调查、测试、计算、比较、分析,对其作出综合性的鉴定结论,确定事故的成因、性质、行为人及其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火灾事故等各类事故鉴定不是独立的一类鉴定,而是多方面鉴定专家的会同鉴定。第三种观点认为,是技术鉴定。火灾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消防机构在查明火灾事实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火灾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其行为在火灾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而作出的结论。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核定是公安消防机构根据受损单位和个人上报的直接财产损失情况客观地作出的评估结论。持行政确认论的人认为,火灾原因、责任认定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样都是行政确认行为,是对某一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是否存在的判断,具有检验、甄别的性质,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前提。

二、火灾事故调查行为与鉴定行为的区别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和鉴定实践,鉴定行为与火灾事故调查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1、实施行为的主体特性不同。鉴定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和无地域性等特点,各类鉴定机构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鉴定机构必须经政法机关批准设立或鉴定主管部门批准授权或临时指聘;鉴定结论必须由专业技术机构的具有鉴定资格和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作出。而依据《消防法》和《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的有关规定,火灾原因、责任和损失的认(核)定机构之间有行政隶属关系,火灾事故调查行为也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和专属性。火灾原因、责任认定和损失核定必须以公安消防机构名义、而非以自然人名义作出。实践中,从事火灾原因、责任认定和损失核定的人员往往并不要求一定是专业技术人员。

2、行为启动的程序不同。鉴定一般是鉴定人受指派、委托或聘请而为的行为,没有指派、委托或聘请就没有鉴定;同时根据三大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或有异议、需要进行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的,只有申请权,没有决定权,决定权一般则由司法机关行使。而火灾原因、责任认定和火灾损失核定是公安消防机构必须依职责而主动作出的行为;当事人对火灾原因、责任认定和损失核定不服的,只要在法定的期限提出申请,公安消防机构就必须进行重新认定。

3、客体和结论的表现形式不同。鉴定客体(对象)仅限于案件中经过法律或法定程序确认的某些专门性问题,只有法律认可的鉴定对象,其结论才能作为证据;鉴定书是鉴定结论作为一类法定证据的书面表达形式,它是一种法律文书,其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文书的要求,文字叙述部分必须具备前言、检验、论证和结论四个方面内容。火灾原因、责任认定和损失核定作为鉴定行为的性质目前还没有得到法律上的认可;其认定的法律文书即火灾原因认定书、火灾事故责任书和火灾损失核定书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对鉴定法律文书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它们只是作出结论,而对作出结论的依据、过程并不进行阐述和说明。

4、对结论异议的处理方式不同。鉴定是一种科学性活动,鉴定结论只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不科学之分,而没有效力高低之分,不同的鉴定机构之间也没有上级下级之分;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只能进行重新鉴定,重新鉴定机构在作出鉴定结论时也无需对原鉴定结论作出任何的评判。而火灾原因和责任认定的机构之间则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当事人对火灾原因、责任认定不服的,只能向其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或主管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重新认定结论可以维持、变更或撤消原认定;重新认定机构在作出撤消认定时,既可以直接作出认定,也可以责令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认定;当事人对火灾损失核定不服,只能向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申请重新核定。另外,鉴定行为一般情况下鉴定机构是收取鉴定费用的,而火灾原因和责任认定以及损失核定行为则是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不能收取任何费用。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火灾原因、责任认定和火灾损失核定不是鉴定行为。

三、火灾事故调查行为与行政确认行为的区别

火灾事故范文9

关键词:火灾调查;程序;问题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是法律赋予公安消防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公安消防监督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对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加之基层从事火灾事故调查的警力严重不足,因火灾原因、事故责任认定而导致上访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改进和提高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火灾事故调查程序

一是做好火场记录并保护现场。发生火灾时,火灾调查人员要迅速赶赴火灾现场,观察、记录火灾一切情况,包括燃烧的部位、物质、火焰的颜色、气味,火势变化情况,风向、风力、气温等气候状况,灭火战斗进展情况及现场人员的特殊表现和可疑行支等。灭火后,要立即保护好现场,火灾现场有关的一切地点。禁止任何人(包括现场保护人)进入保护区,更不能擅自移动火场中的任何物品,对火灾痕迹和物证,应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

二是建立火灾调查组织。一般火灾由所在地的公安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处理,疑难火灾案件和重大、特大火灾事故,可成立火灾调查组。火灾调查组由公安消防机构和发生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劳动、监察、检察、法院、工会、科研单位以及有关技术专家参加。调查组的负责人应由公安消防机构的领导或火灾调查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统一领导,科学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影响大、伤亡大、火灾原因复杂、涉及的部门和责任者较多的特大火灾事故,必要时由上级公安消防机构、省人民政府或国务院组织调查。

三是实施现场勘查和访问。对起火点明显,原因较简单、清楚的一般火灾,可以简化勘查步骤,即可直接与有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笔录、拍照、绘图、简捷地达到验证现场情况和提取物证的目的。对于火灾情况复杂,破坏较大,重点不突出的火场,通常按环境勘查、初步勘查、细项勘查、专项勘查程序各内容进行勘验。调查访问要查清火灾发生的时间,查清最初的起火部位,查清火灾现场的原来情况,检清起火后现场的情况,查清物质引燃的过程情况,查清火灾性质和火灾责任者,获得证人证言。认定属于放火嫌疑案件移交由公安刑事侦查部门管辖,消防机构予以配合。

四是科学进行技术鉴定。对发现收集到各种物证材料,要运用科学技术进行鉴别和判断,或运用模拟试验的方式进行。

五是综合分析。在火灾调查基本结束时,由火灾调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综合现场勘查、调查访问、取证材料、物证鉴定等各方面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确定火灾原因,分清火灾责任,进行处理,以及总结经验教训。综合分析是拍板定案关键一步,必须严肃谨慎,认定有据,否定有理,恰如其分。

六是核定火灾损失。按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火灾损失包括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损失,其计算方法应当执行公安部的有关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应当如实提供火灾统计资料不得瞒报、虚报和拒报火灾损失。

七是拟定火灾原因调查报告。综合分析之后,要形成书面材料或定成火灾调查报告,上报有关部门。同时也要整理存档,作为火灾档案。

八是制作火灾档案。火灾档案的内容应包括:火灾报告表、火灾扑救报告表、火灾现场勘查笔录、火灾调查报告、火灾调查证明材料、技术鉴定书、火灾原因认定书、火灾原因重新认定决定书、火灾事故责任书、火灾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火灾现场图、火灾现场照片、火灾扑救总结和火灾处理报告。

二、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调查、访问工作应做到迅速、及时。笔者发现一些火调人员认为火灾事故调查是一项阶段性工作,火灾在被彻底扑灭前没有必要出警,有的则以火还没扑灭无法进入现场勘查、现场人员忙于灭火不便开展调查访问等种种原因为由,不及时展开调查访问。火灾发生后,凡是参与灭火或抢救物资的群众大都处在紧张的奔忙状态中,对于火灾初期或灭火、救人、抢救物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记忆犹新,思维意识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火灾肇事者或违法行为人还未来得及建立掩饰违法行为的攻守同盟,火灾现场的破坏相对也较轻,这时开展调查访问工作,往往能够获得比较真实准确的证据材料。如果行动迟缓,这些有利条件稍纵即逝,火灾事故现场也难以补救,极有可能造成证据不足以至火灾原因难以认定。

第二,火灾现场保护工作不容轻视。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火灾现场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火灾现场保护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迅速及时地查清火灾原因。笔者发现一些火调人员对火灾现场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达火场后,往往不按规定立即设置警戒线,不安排专人保护现场,不使用火灾录像、照相和现场绘图等手段记录火灾现场真实情况,不按勘查程序随意挖掘、翻动现场物品,非火调人员随意出入火灾现场或搬移现场物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势必对火灾现场造成更大的破坏,给下一步的勘查工作带来更大困难。如某地一辆轿车在行驶途中发生火灾,由于该火灾发生在深夜且发案地点在距离县城较远的荒郊野外,消防人员将火灾扑灭后,没有采取相应的现场保护措施,就撤离了现场。第二天当火调人员赶到火灾现场时,该轿车已被附近村民拆卸得七零八落,火灾现场遭到严重破坏,查明火灾原因也无从谈起了。

第三,调查访问与现场勘查应做到有机结合。在火灾调查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火调人员或只注重调查访问,或只注重现场勘查,人为将二者分隔开来,造成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火灾原因查清率也大打折扣。如有的火调人员怕麻烦、图省事,只重视调查询问,不注重现场痕迹、物证的收集和检测鉴定,有的甚至以调查询问代替现场勘查,不按现场勘查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办事。仅仅依靠证人证言及逻辑推测等相对单一的方法通常缺乏说服力,在法律面前很难站住脚跟。一旦证人证言不真实,或者反映不全面,火调工作就有可能陷入僵局。反之也然。某镇一百货商店仓库深夜发生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数十万元。火灾发生时,只有一名仓库值班员在场。火调人员通过现场勘查,排除了外来人员纵火,电气、自燃、雷击、吸烟等原因引起火灾的可能,只好从该仓库值班员的调查访问入手。经过近5个小时的突审,该仓库值班员始终拒不交生火灾的真实原因,调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最后火调人员只好重新回到火灾现场再深入进行勘查,进一步确定了起火点就在该仓库值班员休息用床北侧的30cm处,而该部位又无电器线路、自燃性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在铁的实事面前,该仓库值班员只好交代了该起火灾系其休息时用来照明的蜡烛忘记熄灭引起的。

火灾事故范文10

甲苯是生产甲苯衍生物、炸药、染料中间体、药物等的重要化工原料,在化工、医药等企业中大量使用。它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其分子量为92.14,沸点110.6℃,闪点4℃,自燃点353℃,燃烧热3905KJ/mol,爆炸极限范围为1.2%~7.0%,30℃时饱和蒸气压4.89kPa,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会引起燃烧爆炸。通常采用储罐的方式储存。如果储罐设计失误、在生产或储存中因设备损坏、安全设施失效或操作过程的人为失误等造成甲苯泄漏,则很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甲苯储罐一旦发生事故,后果较为严重,因此对事故的影响范围和伤害程度进行定量评价,针对定量评价结果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安全对策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

一、甲苯储罐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分析

根据甲苯的燃爆特性、理化性质、储存条件以及储罐区所处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分析,甲苯储罐区存在以下火灾、爆炸危险特性:

(1)易燃性

甲苯的闪点为4℃,属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其火灾危险性类别属于甲类。因此,如果甲苯罐区遇到明火、电气火花、摩擦和撞击产生的机械火花、汽车排气管火星、静电火花、雷击等都可能引燃甲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易挥发性

甲苯储罐若发生溢流、泄漏,暴露在空气中的甲苯会很快地挥发为气体。如果储罐布置在窝风地段,或者周围空间的空气不流通,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甲苯的爆炸极限范围时,遇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3)流动扩散性

甲苯有较强的流动性,其蒸气比空气重,在甲苯装卸、储存过程中,如发生溢流、泄漏或储罐破裂等现象,物料就会很快沿着地面向四周扩散,并易积聚在地势低洼地带或人工边界形成液池,液体表面由于池表面风的对流而缓慢蒸发,若遇火源会引着回燃并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4)易产生静电

由于甲苯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如果流速过快,电阻率升高,极易产生静电积聚,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

(5)热膨胀性

甲苯具有受热膨胀性,若储罐内甲苯充装量超过安全高度,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液体体积膨胀,密度变小的同时会使蒸气压升高,当超过容器的承受能力时,储罐就会破裂,导致甲苯溢出,遇火源会引起火灾事故。

二、甲苯储罐池火灾事故后果模拟

某公司在TDI生产过程中需要甲苯作为原料,该公司在厂区内设置有2个容积均为1000m3的甲苯储罐。若甲苯从设备及管路中泄漏到地面后,将向四周流淌、扩展,形成一定厚度的液池,若受到防火堤、隔堤的阻挡,液体将在限定区域内得以积聚,形成一定范围的液池。这时,若遇到火源,液池可能被点燃,发生地面液池火灾,下面将对其影响范围进行预测。

(1)甲苯的燃烧速度

(5)目标入射热辐射强度

液池火灾的主要危害来自火焰的强烈热辐射,而且燃烧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属于稳定火灾,因而采用稳态火灾作用下热辐射强度准则来确定它对周围人员和设备设施的烧伤或破坏距离。当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强度足够大时,可使周围的物体燃烧或变形,强烈的热辐射可能烧毁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火灾损失估算建立在辐射强度与损失等级的相应关系基础上。表1为不同入射热辐射强度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情况。

(6)液池火灾事故模拟结果分析

以上对甲苯储罐泄漏发生池火灾事故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可知,如果甲苯储罐内的甲苯全部发生泄漏引发池火灾,在以隔堤的几何中心为圆心,143.2m远处基本没有影响,对外径90.5m、内径51.2m范围内的人员伤害不大,对51.2m范围以内的人员将有烧伤甚至死亡的危险,周围的可燃物有可能被引燃造成火灾事故,操作设备将受到不同程度损坏。

甲苯储罐区池火灾还会影响到罐组或罐区内的其它储罐,如果火灾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引起其它储罐发生二次事故,使事故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三、预防甲苯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措施

通过对甲苯储罐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分析和池火灾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建议采取以下安全对策措施预防甲苯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1)合理布置储罐位置,甲苯储罐应尽量布置在地势平坦、自然通风良好的地段,不得布置在窝风低洼地段,避免出现死角、窝风,以控制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浓度。另外,必须在储罐区内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及时监控。

(2)合理设置人工边界(如防火堤、岸墙等),防止形成火灾液池的半径过大,尽量降低对人员伤害和设备的损害。

(3)在甲苯储罐上设液位计、高液位报警器以及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设施,高液位报警器应与自动切断进料设施联锁,可以防止甲苯充装量超过安全高度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4)由于甲苯具有流动扩散性,罐区与周围设施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必须对甲苯储罐及输送管道设置防雷接地及防静电接地措施。

火灾事故范文11

关键词:矿井;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前言

井下供电安全主要是指供电应保证人身、矿井和设备的安全。 由于矿井作业环境恶劣,很容易发生电气设备及电缆间短路、漏电和由其引起电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触电等事故,影响生产危及生命安全。

1 事故案例分析

1.1 短路电流引发电火灾

1.1.1 某矿使用的一台25KW内齿轮绞车开关负荷侧地线搭在电源中相接线柱上,负荷侧右相接线柱绝缘损坏接地,在按操纵按钮时,开关吸合造成两相接地短路,低压馈电开关整定值过大,线路出现两相短路时未跳闸。变电所变压器低压侧接线端子压接处紧固程度不够而产生电弧火花,引起该处弧光短路,产生强大电流高温,低压侧瓷头炸碎,接线柱落架接触变压器外壳再次造成短路,使变压器油和压力急剧上升,在强烈的高温下点燃油气着火。高温将另两台变压器,四台高压开关油气化,助燃了火势,并顺风冲向皮带运输上山,引燃第二部皮带。

1.1.2 某矿检修期间,电工违章带电打开变压器盖,上盖时不慎将封口耐油胶垫推入变压器内,造成高压三相短路,电弧引起变压器油燃烧。

1.2 过负荷引发电火灾

1.2.1 某矿变电所变压器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电缆加速老化、绝缘性能下降、温度升高,因变压器低压侧接线错误,导致距接线端子500mm、距地板100mm的橡套电缆短路产生电弧火花;变电所无人值班,未能及时发现因变电所高压配电箱油箱油堵松动,绝缘油流尽的问题;未及时清除渗漏在地板上的变压器油渍,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1.2.2 某矿绞车超载提升,导致自制配电盘打火。溅出的火花引燃绞车房内的可燃物,进而点燃非阻燃风筒布的围帘,引起绞车房木支护棚架着火,造成火灾。

1.3 导线、元器件基础不良,接触电阻过大引发电火灾

1.3.1 某矿井下临时变电所变压器低压侧接线盒内电缆与接线柱采用不正确的缠绕联接,接触不良,长时间过热,导致短路,继电保护装置失灵,产生电弧引燃变压器油、电缆、木支架,造成火灾事故。

1.3.2 某矿井下使用的铝芯电缆接线盒接头发热,导致放炮燃烧,燃烧的沥青滴到木背板上,引发火灾事故

1.4 漏电引发电火灾

某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平洞2118运输巷掘进切割眼时,运输刮板机380V电源开关(CH-15型插销开关)进线芯线对地放电,采区变电所内漏电继电器动作跳闸,总开关(DW81-200自动馈电开关)跳闸断电。由于该掘进工作面没有装备“三专”,在动力电源断电的同时局部通风机也断电,使局部通风机停电27分钟,造成掘进工作面瓦斯积聚,瓦斯浓度达到爆炸范围。漏电继电器动作断电后,该区变电所值班电工没有检查断电原因,就直接反复多次送电。在反复送电过程中,电缆漏电电缆芯线放电电弧又将另一相芯线绝缘烧坏,导致电缆芯线两相短路,短路电弧击穿电缆护套,喷出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1.5 静电引发电火灾

在井下,静电的产生可能是因为砂砾或者其他含在压缩空气中的混合物与橡胶管、金属管壁相摩擦,橡胶带在带式输送机卷筒上摩擦等,从而产生电弧火花。静电的电压能达到一定值的时,极易引起瓦斯爆炸或火灾。

1.6 管理不到位引发电火灾

1.6.1 某矿井下变电室内存放设备过多,管理不善,用16号铜丝代替保险丝,过载荷引起导线燃烧,使硐室内易燃材料着火,引起变压器爆炸、油燃烧,而变电室未设调节风窗,形成独头,导致硐室外木棚、煤壁燃烧,扩大事故灾害,造成多人伤亡。

1.6.2 某矿井下水泵房使用灯泡取暖,且无人值班,引发火灾时未能及时发现,又无防火铁门,发现火灾后及时反风,但由于反风设施缺乏检查,导致反风设施冻结失灵,扩大灾害事故。

1.7 使用质量差的产品引发的电火灾

1.7.1 某矿带式输送机液压联轴节使用不合格的代替品作易熔塞,联轴节内油温升高到燃点,喷出壳外,遇氧气着火,引燃输送机上下山皮带和动力电缆,造成大面积火灾。

1.7.2 某矿使用煤电钻电缆质量低劣,三芯线断面不等,机械强度不够,同时也没有任何保护,芯线短路后击穿引燃橡胶外套后,继而引燃巷内背帮的木支护,引发火灾事故。

1.8 违章违规引发电火灾

1.8.1 某矿矿井停产检修,带式输送机搭茬处更换漏斗烧焊,烧焊作业时未按规定执行,且作业时无专职安全人员在现场监督检查,导致遗留下火种,发生火灾事故。

1.8.2 某矿井下放炮不使用发爆器,使用动力电缆发爆,电缆短路着火,引发事故。

1.8.3 某矿综采工作面采煤机电缆受挤、压、碰、砸和过度盘圈弯曲等引起内伤或外伤,导致绝缘击穿,保护不起作用造成爆炸着火。

2 电火灾的预防措施

2.1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电气规定及防火要求

2.1.1 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的容量及其电缆截面。按负荷需要正确选择电气设备额定值,要根据开关出口处的最大短路电流,校验开关断流容量;校验高低压开关设备及电缆的动稳定性及稳定性。

2.1.2 定期测试线路的绝缘性能。如发现线路相间或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小于规定值,必须找出绝缘破损的地方,及时加以修理。对绝缘过分陈旧和破损的导线及时更换。

2.1.3 导线与熔断器的选择应相互配合,严禁任意调大熔体截面或用其他金属导线随意代替。

2.1.4 加强对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保证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

2.1.5 电缆必须选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悬挂要符合要求,电缆不应有冷接头和羊尾巴。

2.1.6 井下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2.1.7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杜绝违章作业。

2.2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防灭火能力

2.2.1 应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目前应用在电气防火的产品主要有防漏电报警系统,防过载报警系统,电缆温度报警系统等,其特点能准确探测到电缆线路的异常状态,通过信息处理提供给维护人员,这样可以将电气火灾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2.2 积极开展对矿井电气火灾发生、发展机理和规律性的研究,不断研究开发矿用火灾报警设备、灭火设备和逃生设备,推广利用新产品、新材料。使矿井电气火灾的预防、监测、扑灭、救援等方面,实现综合性防治措施。

3 结束语

矿井电火灾事故是危害较大的事故。但是,只要加强电气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保证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完善“三专”、“二闭锁”和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矿井电火灾事故的安全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参考文献

[1]张学成.工矿企业供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聂国伦.煤矿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3]王红俭.煤矿电工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火灾事故范文12

所办公大楼、变电站和生产场所、员工宿舍人员密紧,电气设施繁多,用电量大,极易发生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确保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

2.1指挥机构:

本局成立电气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所长

副组长:安全专职营销专职

成员:线路班班长表计班班长材料管理员收费员

2.2指挥机构职责

2.2.1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监督做为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2.2领导小组:发生事故时,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和有关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医院、县消防队发出救援申请;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2.2.3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2.2.3.1组长:负责火灾发生时现场总指挥职责,安排组织人员处理火灾事故,防止火灾进一步扩大;负责组织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批准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2.2.3.2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具体工作;

2.2.3.3线路班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现场工作人员的转移;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调查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2.2.3.4安全专职职责:协助线路班组织现场管理,指导工作人员基本安全知识,以免事故扩大,参与火灾原因调查,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2.2.3.5营销专职负责指挥电气火灾事故后的恢复生产工作,物资、负责和组织生产设备方面的紧急配备或事故的处理;

2.2.3.6营销专职负责参与负责电气火灾事故后的理赔工作;

2.2.3.8表计班负责(组织)急救人员:负责对现场发生意外的人员采取急救措施,准备急救用医疗防护用品;

2.2.3.9各班组兼职消防专责:负责本单位消防的日常工作;

2.2.3.10现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及时汇报,在消防人员未到达前采取紧急救火措施,服从指挥安排疏散;如实汇报火灾目击状况。

3应急预案

所办公大楼、各生产班组的办公场所、各变电站、员工宿舍、、配电室以及变电站内电缆夹层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报警,并迅速采取以下救护措施:

3.1迅速报警(报警电话:119),及时启动报警系统。报警者应准确地向消防队说明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燃烧物性质、火势状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人站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消防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救灾灭火。并要汇报最高管理者、经济保卫部(****)、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监察部负责人,并及时通知相关安全员、急救人员,以上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若发生人员伤亡,当事人应向卫生所(********)或向事故现场就近的医院和120报告,请求支援。

3.2若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将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向119报警,同时报告单位领导、安全监察部、经济保卫部,现场人员要积极投入现场进行救灾灭火;经济保卫部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疏散过程不出现人员伤亡、拥挤或事故扩大,敦促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及时通知物业管理公司(****)关闭电梯,防止人员从电梯疏散。

3.3遇到带电设备着火时,在现场工作人员中要熟悉带电设备的人员进行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灭火应当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4变压器、油开关等注油设备着火时,应当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砂子等灭火。

3.5带电设备现场灭火时,灭火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3.6一般情况下起火的10分钟内,是扑救最有利的关键时间,超过这一段时间,由于火势发展,普通的灭火办法无剂于事,因此,在火灾初始状态时,所有在场人员要边呼救、边灭火、边抢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砂子等,迅速扑灭初始的火势,并应设法尽快脱离危险火区。

3.7火灾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就近寻找湿毛巾蒙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尽快冲出浓烟区段,以避免有毒气体对人身造成危害。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有条件的尤其不可忘记戴防毒面具,防止再发生中毒事故。对于抢救出的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8遇有明火时,应将头发和衣服浇湿以防着火上身,如身上已着火,应迅速就地浇灭。

3.9常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3.9.1干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3.9.2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泡沫灭火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3.9.3使用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握住压把,一手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3.10预防措施

3.10.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如火灾警报系统、消防栓、消防桶、灭火器等,确保设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