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声声慢赏析

声声慢赏析

时间:2023-05-31 09:32:45

声声慢赏析

声声慢赏析范文1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李清照; 图形――背景理论

一、李清照与《声声慢》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时,她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公元1127年,北宋亡。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二、认知诗学理论体系

认知诗学理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由以色列的Reuven Tusr教授首次提出。其基本观点是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认知解读。换言之,认知诗学理论其实是从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出发,利用其基本理论来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选择、作家的创作手法等进行解析,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分析工具。认知诗学理论发展至今,历经多为语言学家的不断扩充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其中包括:图形――背景理论、概念合成理论(或心理空间理论)、诗歌意境理论、脚本理论、指示中心理论(或认知域理论。下面一一进行详述。

图形――背景理论源自于认知心理学,其基本观点认为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会本能的将眼前的场景分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其中的图形是其观察的重点部分,而背景则是其用来观察的参照。例如我们习惯于把天空漂浮的红气球作为观察的焦点,即图形,而将蓝天白云作为观察的背景。这里我们所遵循的是“普雷格郎茨原则”,即当我们观察事物时,我们的视觉器官总会将形体较小的,有封闭边缘的,色彩鲜明的,或移动的物体当作图形,也就是观察的焦点部分,而将面积较大的,没有固定边缘的,色泽暗淡的,或静止的物体设定为我们观察的背景部分,或视觉参照部分。这是很符合我们人类的认知规律的一条原则。我们人类在体验和认知的过程中总是遵循由简入深,由易入难的规律,我们习惯先去认识了解那些比较容易理解的事物,然后再层层深入。而图形――背景理论正是帮我们分割出了一幅图景之中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并易于对其进行描述的事物,将其作为图形,凸显出来;然后将剩余的不易描述的相对静止的部分作为背景,成为我们观察图形变化是的相对稳定的参照。

概念合成理论是对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映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它提出了“心理空间”这一概念。根据Lakoff的体验认知理论,当我们对某一客观事物完成了体验认知之后,会在大脑中绘制其意象图示,即对该事物的抽象概括理解,然后将其储存,以便于日后对于其他新事物的识别与划分。但这些意象图示却是单独存在的,彼此之间的关联并没有从体验认知理论中得到解释说明。而概念合成理论则引入了“心理空间”这一概念,完美的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根据“心理空间”的定义,它是人脑为了理解掌握或者表达某些思想时所创建的一个个的概念集合包裹,换句话说,当我们需要理解或者表达某种事物,某些情景或某种概念时,我们往往需要运用到多种意像图示的组合,此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创立一个单独的临时空间,将所需要运用到的意象图示集中起来进行合理的相应运作,以帮助我们实现情景的虚拟呈现,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同时在进行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时,我们的大脑中往往会使用多个心理空间,彼此互动联络,而隐喻与转域就是其中的两种。以隐喻为例,在我们进行隐喻思维时,我们的大脑需要构建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其内容包括隐喻的来源域和目的域;一个类指空间,其内容为来源域与目的域的相似结构;一个合成空间,其内容为曾创结构,也就是隐喻产生的结果。这里的类指空间分别对两个输入空间映射,提炼出它们的相似成分;两个输入空间彼此也形成映射,从而确定其相似部分的一一对应关系;最后两个输入空间根据类指空间所提炼出的内容再对合成空间发生映射,形成曾创结构,即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似内容的融合。而在转喻的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不是彼此分离的关系,而是其中一个空间包含另一个空间。

三、认知诗学理论对《声声慢》的赏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上阕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一句白描式的描写。这句词很明确的确立了这首词的认知指示中心,即作者本人或第一人称“我”。我们一般习惯的抒情诗歌的写法是由景入情,很多元曲都是这个思路,这也符合很多人的情感顺序,即因景而生情。但作者这里的写作思路却刚好相反,先是写出了自己的状态与感受,给人非常直观的感觉。至于这种写法的原因我认为并不难理解,作者做此词时已近五十岁,且经历了人生诸多的痛苦变故又新近丧偶,其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人于此痛苦之中时很容易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对周遭感触麻木。作者在如此的心境之下自然会想要“寻寻觅觅”以寻求慰藉了。然而她寻觅的结果却很令人失望,那是一片“冷冷清清”。在这里,作者开始慢慢构建本词的认知域,但那却是一片模糊的境地,只觉冷冷清清。此外,这里也用到了体表感受是内心感受的概念隐喻――冷清。用概念合成理论来分析这个隐喻,那么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内心的凄凉和体表的寒冷感;类指空间是这种冰冷的感觉令人不适;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内心的凄凉感如同身体的寒冷感一样令人不适。在简单的描绘过认知域的特色后,作者写出了如此的认知域所带给认知指示中心,即认知主体,的感受“凄凄惨惨戚戚”,这里是凄惨愁苦的感受。那么这里也就实现了对“冷冷清清”的文学认知的点明与深化,或者说开始初步点染本词的诗歌意境感。

上阕的第二句与第三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继续对认知域或者说是认知主体的周遭环境进行描写。这里的“乍暖还寒时候”首次点出了本词认知域的季节时令,即为秋季,而且应该已是渐为深秋而非爽朗的初秋。中国古代的文人常会有伤春悲秋的情愫,而本词的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变故之后,青春已逝,在寂寥的深秋自是“最难将息”。即是难以将息,文中的“我”就打算饮酒暖身,然而却只有“三杯两盏淡酒”,且还要承受“晓来风急”,即深秋清晨的冷风吹拂。读至此处,我们已是能够感觉到了寒意的步步入侵。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词中的指示中心与认知域之间有着紧密的层层互动,认知域每带给指示中心一种感受,指示中心就会对认知域做出一番回应,如此层层叠加,便交织成了认知域与指示中心间逐渐浓重的凄冷氛围。此外,作者此处其实对传统意义上的图形――背景理论作了一番拓展尝试,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一句中读者的目光会不自觉地停留在“淡酒”和“晓来风”两处,而此句中的图形部分依然应该是“我”。所以作者在这里构建出了一级图形与二级图形,和一级背景与二级背景。这里的一级图形是“我”,二级图形是“淡酒”,二级图形的聚焦强度稍弱于一级图形,若是将此句的描绘看作一幅画,那么读者应是先看到一个形容憔悴的女子,即文中的“我”,再看到她手中的“淡酒”。此句的一级背景是“冷冷清清”与“乍暖还寒”,只是一种模糊的氛围,而二级背景就是“晓来风急”,即在清冷而模糊的背景上刮过阵阵的深秋晨风。另外,我们读李清照的这首词时还会产生一种崭新的感受,那就是作者将认知指示中心设定为文中的“我”,而读者在欣赏此词时可以选择身份的带入,即代替文中的“我”来感受认知域的各种感官冲击,也可以选择将词句当作一幅幅的画面,置身事外来欣赏。读者不同的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的图形――背景效果,但都同样凄美动人。

本词的第四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依然是白描的写法,却令前文的凄冷感觉更添了几分苦痛。文中的“雁过也”引入了一个新的认知焦点,即一个新的图形――大雁。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对大雁,特别是孤雁,有着特殊的文学认知。大雁是一种代表爱情忠贞不二的鸟类,因此孤雁就有了与爱人离散、形单影只、孤苦无依的文学认知内含。另外大雁是迁徙鸟类,秋去春来,所以大雁的文学认知内含还应加上悲秋的情绪,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在本词中这两种文学认知都应包括。喝过淡酒,在秋风中满心寒凉的“我”忽听得一声雁鸣,却见以孤雁飞过,正自感叹悲秋,却忽然感到如此景致似曾相识。

本词下阕的第一、二、三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对作者自身凄凉处境的直白描画。本词的上阕是由自身出发,慢慢感受周遭环境,再慢慢被周遭环境所影响,以致情绪愈加哀伤。而本词下阕的前三句则是作者情绪浓烈至一定程度后的尽情抒发。第一句“满地黄花堆积。”用到了一处文学认知词汇“黄花”。这里的黄花应是指,而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因此它的文学认知内含就应该包括萧瑟、肃杀、繁华过尽。这里作者应该是以花喻己。同时作者也将满地作为图形绘制在深秋寂寥的背景之上。这里的与“我”相对,相互映衬,彼此联系,构成了背景之上的两个视觉焦点。下阕第二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继续第一句的以花喻己,表面叹花,实则伤己。此外,在中国的古诗词中经常用花来比喻女子,而韶华逝去的女子更是被说成是昨日黄花,且更有关于将男子追求恋慕女子喻为折花的诗句。那么,此处的深层内含应是“如今我形容憔悴,青春不再,又还有何人会垂青于我呢?”作者曾经婚姻美满幸福,如今孤身一人,内心深处应是渴望爱情又深知无望的。另外此处的以花喻己也是一处隐喻,用概念合成理论来分析,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深秋凋零的和青春不再的“我”;类指空间的内容是黄金时期已经逝去的生物;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我”如同深秋凋零的已无人愿意垂青。下阕的第三句是对作者此时生活的真实写照:独自坐在窗边,熬至暮色降临。

四、总结

认知诗学理论以认知体验观为基本哲学观点,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主要理论来源,为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分析方法的全新的分析视角。让读者能够从作者的创作手法、动机、心态等角度对诗词的理解与认知有一个更加清晰而深刻的把握。但由于认知诗学的发展时间尚短,其理论体系自然有很多不够成熟完整的地方,希望在日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完善其理论系统,使认知诗学与传统的文学分析理论相互补充与完善,为我们的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更加完备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Gibbs,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M].Brain and Language,2003,84:1-5.

[3]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Lakoff , G.&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Routlege, 2002.

[7]苏晓军.认知科学背景上的文学研究概览[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6(3):63.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声声慢赏析范文2

一、美育教育 行为引导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他以审美观念为标准,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审美教育——心灵美

初一学生刚入学对美的追求没有准确把握,盲目的穿衣打扮,或作出过格的举动,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了解美——感受美;发现美——体味美、表现美——创造美。为了让学生知道,美并不只浮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美,我在走廊上留下了“音乐殿堂,美起点”,“行为艺术,美的素养”,“音乐——美的艺术”等这样的标语,营造美的氛围,把概念渗透学生心灵。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达到以表治本的效果。

2、因势利导——行为美

为了引导学生对音乐美的追求,我在音乐教室里布置音乐家的名言警句,让他们从音乐家的感悟中领略艺术之美,“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贝多芬”“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冼星海”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等。在课堂上如果调皮学生乱说话,我不会严历的批挟他,我会柔声的说 “音乐是美的艺术,不能破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会。柔和的语言,循循善诱的教诲,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音乐的真谛。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也曾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出良好的公民。”因此,美可以塑造人格、冲蚀心灵、感化人生!把美育始终贯穿教学,我相信可以点石成金。

二、歌唱教学 方法引导

歌唱审美中,是歌唱者通过美妙的声音和对作品感情的深刻表现,把美播撒人间。初中歌唱教学主要也是通过一些歌曲,让学生体会演唱的方法和情感的表现。

1、演唱方法——体会美

优美动听的声音源自科学的发声方法。在歌唱教学中,第一节课就先从坐姿开始,挺胸、抬头,两肩放松,两眼平视前方下面两公分;口腔打开,呈含水的状态或打哈欠状态,舌头平放在嘴里;呼吸要快吸慢呼,犹如闻花香的感觉。甜美、圆润的歌声源自这三者的紧密配合,协调统一。理论要用实践来检验,例:人音版初一教材第一课是《七子之歌—澳门》,开口音多,有利于口腔状态的巩固,在教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聆听、感受,再听老师范唱,注意观察老师夸张的演唱方法。学生开始唱之前要求先说歌词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说时慢一点,力争每一个字的口腔状态都做到位。在反复说歌词以后慢慢引入节奏说,最后引入演唱,这样不知不觉学生就进入了歌唱状态。唱时要避免喊唱,一定要轻声高位,时时强调打哈欠的口腔状态和声音的位置,声音力要竖起来,贴着咽逼从头顶上发出,中低音区多用口腔和胸腔共鸣,高音区多用头腔共鸣。反复训练几次后,学生的歌唱方法会逐渐稳定,但还要大量的作品加深、巩固以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2、感情渗透——表现美

歌唱美不仅要有科学的方法,更要有对作品的情绪、情感的深刻把握,这样才能把音乐的美充分表现出来。如唱《摇篮曲》时,旋律优美、曲调悠扬、附点音符比较多,要求在演唱的时候用气声演唱(即先出气后发声)速度要慢点,把附点音符唱准确,歌声要如微风拂面,情绪要抒情、婉转。演唱《青春舞曲》时,要分析新疆歌曲的特点,节奏明快、情绪活泼,富有舞蹈性。唱时侯要用中速稍快的速度充满激情的演唱,最好边跳新疆舞蹈边演唱。这样才能充分表现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

总之,美妙动听的歌声源于二者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大量作品的实践中教会学生从歌声中发现美、体会美、感受美、表现美。让他们放飞歌声的翅膀,自信地去演唱,用真实的声音去打动听众。

三、欣赏教学 美育诱导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切的美都来自于聆听和感受。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学会分析作品是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任务。

学会聆听——感悟美

初中的欣赏多是一些中外名曲和具有民族、地域风格的小曲子,欣赏时不仅要了解作品背景,作曲家,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等,还要重点讲解一些音乐名词和分析结构。如在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时,我用歌曲《鳟鱼》导入,让学生从歌词中体会鳟鱼的命运和寓意。学生对乐曲有了一定了解后我再讲钢琴五重奏《鳟鱼》就迎刃而解了,唱会主题后,我又讲了变奏的形式和种类等等。这首乐曲运用了不同的变奏形式表现了鳟鱼在水中嬉戏、游玩的样子,时而跳跃嬉戏,时而如鱼穿梭,栩栩如生的音乐画面把鳟鱼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也从中体会、感悟到了不同音乐形式的不同表达效果。

2、学会分析——创造美

声声慢赏析范文3

一年级第一课欣赏《快乐的一天》,音乐在播放,儿童正听着。不一会儿,一些儿童在“动荡”,又一会 儿,全班在“沸腾”:说话的、扭动的、玩耍的……

有经验的老师想法子把“不懂”的音乐变为“懂”的音乐,把不熟悉的乐曲变为熟悉的乐曲,把无意注意 转化有意注意。他(她)不急着让儿童听音乐,而是利用插图让儿童“看”音乐,唤起听音乐的兴趣与注意; 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结合音乐故事听音乐片断;用动作表演将儿童置身于音乐情境,获取身心快乐。用 儿童熟悉的生活去感受“快乐的一天”,儿童不仅不觉得音乐陌生,还觉得音乐说的是自己的事,觉得音乐真 有趣。

鉴于七岁儿童多无意注意和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音乐欣赏要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认知心理和 认知水平,创造条件(如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游戏、一个故事等)把陌生的音乐转化为熟悉的音乐 ,同时重视身体活动去感应音乐,获取音乐带来的快乐。一年级要着重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听音乐的习惯。我 教二年级《在钟表店里》时,探索他们的欣赏能力:方案一,告诉题目,全凭“听”去感知音乐;方案二,告诉题目,并用“符号”提示作品结构,在“听” 中感受音乐;方案三,告诉题目,用“哑剧小品”表现作品内容,边看边听音乐。三个方案分别在三个班实施 ,实施结果: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听赏的儿童,对作品的感知大体相同,清晰的感知有:许多钟、修 钟、愉快劳动;模糊的感知有:闹钟声误为挂电话,杜鹃钟声误为鸟叫,密集快速的音乐误为有人跑,狼来了 ,很紧张,钟摆声误为走路声,上发条误为锯木头声,有人咬生地瓜的声音。采用“方案三”听赏的儿童,把 握作品内容较准确,感受到工人认真修钟,修了一架又一架,到处是钟声、铃声,工人在愉快劳动。听赏结果 表明:二年级儿童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联想能力(方案一),不具备“符号”式的抽象思维能力(方案 二),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方案三)。一位中等水平儿童的欣赏笔记是这样写的:“有一天,钟表店的老爷爷在修表。他先修好一些,听了听,很满意,就唱歌跳舞。他又回到座位上工作 ,又修好一些,很满意,又唱歌跳舞。接着,把所有的钟都修好。各种各样的钟都响了,好像在说:谢谢您, 老爷爷,11点了,您该回家了。”

由于二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在加强,联想、想象能力有明显的发展,直观性感知作品的能力增强,因此,要 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敲敲、打打(打击乐)”帮助儿童听赏音乐。

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学生欣赏《我们的田野》,从插图入手启发学生倾听音乐,发挥想象,顺序是:稻田 河流湖森林群山天空。第一遍听时教师指示:“听完音乐,请说出你对音乐的感觉。”学生:“优 美、动人、平静、宽广、爱睡觉、难听。”教师问:“请说出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学生:“音乐慢慢的 、声音柔柔的”(指优美):“音乐很慢,好像很快乐”(指动人):“音乐慢,音长”(指宽广):“爱睡 觉”是因为音乐舒展、起伏、温柔:“难听”来自对多声部音乐听不清楚。第二遍听时教师指示:“请同学们 仔细分辨音乐中有几种声音(实际指有几个声部)?”学生:“三种、两种、四种。”教师问:“请说出理由 ?”学生:“一人演唱,还有人跟着唱”:“一种声音好听,其他声音不好听”:“有尖尖细细的声音,也有 低低粗粗的声音”。第三遍听时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唱一句歌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学生有的哼一、二小 节,有的哼一句,有的边听音乐边哼唱,有的看课本哼唱。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期,是欣赏心理由简单向复杂,由表象向入里发展的过程。从上例看出,三年级 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 想。有些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多声部感知能力。这一时期,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师生的交流,要避免过 多使用音乐术语,教师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又要把学生的话归纳到音乐术语上。

四年级学生在欣赏《苗岭的早晨》和《瑶族舞曲》时,均能从节奏、速度、乐器音色、拍子改变等认识作 品结构、音乐层次和音乐情绪。一些学生还能听出乐曲的末段音乐语言与首段相近,这说明他们欣赏能力有了 进一步提高。在细听中,他们能结合音的长短快慢、高低强弱、音色性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如,欣赏《苗岭的 早晨》时,学生说:“太阳出来了,阳光射进树林,一鸟醒来站在高树梢上快乐的练声,众多小鸟听到后也都 起床跟着练声”(A段):“鸟儿非常愉快,叽叽喳喳,人们唱着歌,跳着舞,开始一天的生活”(B段):“ 再次表现清晨的清新、美丽的景色”(A段)。因此,欣赏教学要精心策划,整体音乐的感受达到什么要求,细 听音乐达到什么要求,都要具体设计。要立足“听”去感知音乐,立足“想”去认识音乐,激励学生谈自己听 音乐时的内心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审美评价。

笔者曾以欣赏《喜庆胜利》观察五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1.学生能从音乐表现要素感知音乐情绪、气氛。 他们说:“《喜庆胜利》充满喜悦与欢乐。音乐节奏热烈欢快,曲调活泼舒展。”2.学生能从音乐表现手法感 知音乐层次与结构。他们说:“乐曲分快—慢—快三个部分。快的部分力度强,音乐情绪强烈,气氛热烈;慢 的部分力度弱,情绪温和。”3.学生能从音响中初步感知乐器的音色。他们说:“乐曲以唢呐为主,还有锣、 鼓、钹等民族乐器。”4.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高潮。他们说:“结束部分音高、音长、音强,气氛最热烈。”

高年级学生虽能用学过的知识去领悟作品,但毕竟还很肤浅,因此,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每次欣赏都有 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要求。

声声慢赏析范文4

朱光潜先生撰写过《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文中提到如果没有读诗兴趣,文学趣味就会低下。他还进一步阐述了缘由:“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这番论述很有见地,说明了读诗对培养文学欣赏趣味的重要作用。而指引高中生赏读古诗词,增加鉴赏兴趣,增强鉴赏能力,自然能有效培养出欣赏其他文学作品的趣味。《课标》指出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可见,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意象学习非常重要。掌握了意象,鉴赏诗歌也就成功了一半。源于此,在《声声慢》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意象意识。

案例描述:(以下是截取教学过程的片段)

师:我们已经鉴赏得差不多了,这首词给你怎样的感觉,如果用本词中一个字该怎样来概括?

生1:一个字愁。课文最后讲得很明白“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同样写愁的,我们还接触过李清照的其他哪些词呢?

生2:《醉花阴》。

生3:《一剪梅》《如梦令》。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李清照词中运用得较多的意象是什么呢?李清照似乎偏爱某种意象呢!

生:黄花。

师:是啊,同学们能不能吟出几句李清照的黄花诗?

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其他学生(笑):“这是《声声慢》里的现成的。”

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里的。

生: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里的。

师:能把《鹧鸪天》里的都说出来,真是了不起,课外积累相当不错啊!那么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这一意象有什么内涵呢?

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品格高尚,不奉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即使是残菊,也挺立不落,依然含香露芳。

生:位居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傲立挺拔、凛然不俗,散发着品味高雅的浓郁芳香,是高洁情怀的君子象征。

生:陶渊明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生:元稹也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师(小结):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非常喜欢描写,或以自况,表达孤标傲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甘愿清贫自守的高洁情操;或以飘零,隐喻人生孤苦、内心忧愁、苦闷难以释怀的凄凉无助。代表一种精神,象征一种飘逸,一种性灵,一种人格魅力。

师:李清照为什么如此偏爱黄花呢?

生:黄花瓣长骨感,人体清瘦苗条。

生:花随秋风摇曳,人遇秋风发愁。

生:两者形神酷似。

师:这三个同学说的很有道理,是确实在思考了。那么《声声慢》和《醉花阴》中出现的黄花意象意蕴是否完全相同呢?大家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这在诗歌鉴赏中称作什么呢?

生:知人论世。

师:对。我们可以看幻灯片的展示。

《醉花阴》写于前期,李清照和其丈夫赵明诚感情甚笃,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经常唱和诗词,一起搜集古玩,研究金石。清照对丈夫十分依恋,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家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落寞。她用这一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的晚年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师:现在我们可以感知李清照写词时的心境了。同样是写愁,但愁的内涵不一样,哪位同学说说两者的区别?

生:《醉花阴》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

生:《声声慢》中的“愁”是家国之愁、身世之愁,失去亲人的悲哀和国家破灭后的惨痛,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个愁字表现得更凄厉沉痛。

师:说得相当不错。那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两处的黄花是不是一样呢?

生:不一样。

生:《醉花阴》一词中,词人以黄花来比人的瘦,正见出人因相思而憔悴,仿佛黄花的因风霜而凋残。因此,黄花寓意词人憔悴的容颜。

生:《声声慢》词中的凋残不堪,现在已经没有人去摘下来把玩欣赏,任随它满地狼藉。因此,此处寓意词人孤苦伶仃的晚境。

师:《醉花阴》里的有吐蕊时的那种清新、寂静。《声声慢》里的却是黄花零落时的萧瑟凄惨。所以同样的黄花有不一样的情感,如果说《醉花阴》里是闲愁,那么《声声慢》是饱经忧患的悲愁、浓愁。

师:其实这种同一意象不同内涵的特质在李清照诗词中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比如《声声慢》里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和《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同样的雁,情感内涵就大相径庭。大家不妨说说这两者的区别。

生:《一剪梅》雁回人不回,对“鸿雁传书”有着深深期盼,只是盼后又是失望和失落。

生:《声声慢》雁如过客,与词人似不相干,可见词人早断了心中所盼,从有期盼到欲逃避,心情已是伤心不过了。

生:《一剪梅》里是幽怨,尚有人事可寄托相思,《声声慢》里是凄苦,人事无处寻觅了。

师(补充总结):同学们分析的比较到位。《一剪梅》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说“谁寄”,即无人寄也,是相思之情。而《声声慢》中,雁声凄惨,本就容易勾起人的愁绪,成群的归雁更显出词人的形单影只来;此时的大雁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不禁让词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并且,雁属候鸟,可随季节变化而南来北往,而词人却无法再次北归,这更勾起了她的国破之痛、怀乡之情;赵明诚生前,李清照与他经常鸿雁传情,而此时,斯人已逝,这“旧时相识”的大雁反而勾起了词人的丧夫之痛。

师:那么同样的大雁,同样的诗人,为什么它的内涵不一样呢?

生: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一剪梅》词大约写于词人新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求学之时,所以词中十分细腻地写出了她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师(点头赞赏进一步总结提升):看来同学们在诗词鉴赏方面已经颇有感觉了啊!其实从这黄花和大雁意象的鉴赏比较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感悟更多的关于诗词鉴赏的知识呢?1.要注意诗词中的特定意象及内涵,2.要明确意象涵义要知人论世,3.要积累一些常用意象的含义。比方说折柳--送别、离情,梅花--坚贞、高尚,―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杜鹃―凄凉哀伤,丁香―愁思……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做有心人去有意识地积累。

案例反思:

声声慢赏析范文5

关键词:音乐教学 诱导 感受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20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有: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如何开展好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也是我们幼儿教育者一直探究的课题,2007年我在《浅谈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几种诱导方法》中提出,开展幼儿音乐活动要注意引导幼儿聆听音乐,提高幼儿欣赏水平;引导幼儿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歌曲;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富有情感地演唱。我在以后这几年的幼儿音乐教学中积极运用,并不断地思考,探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新的体会。

一、引导幼儿聆听音乐,教师要有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的专业水平

我认为引导幼儿聆听音乐,不是简单地让幼儿听出音乐旋律方面的变化,分辨出声音的高低、强弱,而是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欣赏音乐的专业水平,要细致耐心地引导孩子们听懂音乐,帮助孩子们理解音乐;要注重针对不同年龄孩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注重循序渐进,注重孩子音乐水平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如引导小班孩子聆听音乐,需要引导他们听懂、分辨自然声音的不同。我在开展《各种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的活动中,引导他们感知各种小动物发出的声音时,引导他们理解音色的变化,以及声音的大小、强弱。我首先引导孩子听三种声音,告诉孩子们不同的物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比如,小鸡、小猫、小狗等的声音是不相同的,而且我们是可以用自己的声音去模仿的。还要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耳朵分辨自然现象,如风声、雨声、雷声等,并引导他们发现与之相关的音乐的变化,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而在中班音乐教学中,我在引导孩子们聆听音乐时,会在提出感知音乐高低、强弱、长短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知音质的不同。在《小羊与狼》的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初步理解音质的不同,如小羊与狼的声音就像丝绸与粗布之间区别,理解声音的粗糙与细致。在《森林音乐会中》我引导幼儿通过聆听乌鸦与黄鹂鸟的声音时,引导孩子们感知声音的纯净度,激发他们对声音模仿的兴趣,并乐意表现出自己好听的声音的表演兴趣。

到了大班,对音乐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需要选择一些有难度的内容引导他们欣赏。如《小动物音乐会》,虽然孩子们对于“北风轻轻吹”和“树叶轻轻飞”,以及青蛙、燕子、鲤鱼、松鼠等动物出现时旋律不同的变化,不能准确无误地表达,但至少可以意会,我在引导的过程中常常会运用各式各样的形容音色与音质的形容词,像明快、柔和、厚重、浅浅、透明、强劲、活泼等等,只有引导孩子们在实际中去慢慢体会,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探究愿望。

我在开展器乐表演活动时,引导孩子们仔细判断乐器的音色,并引导他们理解声音的密度感。由经验中总结分析,三角铁发出的声音听起来不像是一个较粗的金属棍的感觉,引导幼儿感觉出是由细小的钢丝所发出来的声音,适合在高音区。大鼓、沙锤等乐器声音疏散,适合在低音区。密度感适中,乐器会有形,如铃鼓,甚至可以体会得到铃鼓鼓面与边缘的不同音色等。

通过以上经验,我引导孩子们听出人声发出的每一个音的细节,包括舌头与牙齿之间的细微声音,引导他们感知自己的声音,如发声时嘴巴的大小与声音的变化,如果嘴巴和脸部肌肉松,声音听起来似乎人的喉咙没有边缘一样比较含糊,而如果正确地运用脸部、嘴巴、舌头及牙齿的方法,则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引导孩子们喜欢用基本准确的音调唱歌。

二、引导幼儿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歌曲,需

要教师具备理解和表达作品的素养

对于一个唱歌者来说,没有语言的知识,没有分析语言和表现语言的能力,就算有再好的嗓音,也是不可能完美地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象的。所以要引导幼儿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歌曲,教师自身必须要先分析作品语言,要了解歌词,分析掌握歌词产生于字里行间的会心的感受,然后引导幼儿通过细致、生动的表演去展现歌曲的内在美。教师要逐字逐句地给幼儿讲解歌曲的歌词,引导幼儿用标准的语音发声,包括声母与韵母之间发声时的关系,在唱歌时,如果旋律较慢,要引导幼儿用拼读的形式,韵母的表现要圆润饱满,以至于旋律和时值相匹配,而在快节奏的表现中则引导孩子们用干脆利索的声音,运用整读的发声方法,表现出来就行。

三、引导孩子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用

“心”去感受作品、表现作品

当引导幼儿学会了欣赏音乐,并会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歌曲时,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和富有情感的演唱已经是很自然很容易的事了,教师需要了解孩子发育期的发声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不要鼓励孩子们大声演唱。英国著名的儿童歌唱发声权威哈蒂曾经在他的著作中强调:“一般儿童在他们为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绝不允许他们大声地唱歌,否则好的音质就会消失。”我先让孩子们学会轻声唱法,学会用嘴用鼻子呼吸,并教会他们吐字咬字的艺术规律,引导他们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如《大雨和小雨》,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时,并不是用声音的大小去表现它们的区别,而是用声音的强弱、厚重体现出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色彩。

声声慢赏析范文6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固然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与激励作用,而学生自评、互评,在能动地参与的同时,可以实现元认知监控,从而从根本上优化学习行为与过程。

【教学目标】

1.披文揽情,把握赏析的方法;

2.同题比较,培养鉴赏的器识;

3.体察声情,提升欣赏的趣味。

【课前准备】写作文艺评论――词的欣赏,教师批改后学生完成写作后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庄词媚,诗言志,词言情。相对于言志的社会功能而言,词更倾向于表达个人化的情感。读词,是需要慢慢品味的。

诗词教学结束后,我们作了一个“词的欣赏”写作练习,今天我们一起来赏奇析疑,交流一下我们的习作。

二、赏析的基本方法――披文揽情

1.李煜《清平乐》赏析

例文1:“雁”“梦”总是用以寄托思念之情的,而词人却说“信无凭”“梦难成”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无望和对于现实的怨恨。

“春草”象征着绵绵不断的离愁,“更行更远还生”,愁绪如春草一般如影随形,生生不息,无边无际让人绝望。虽然用“春草”来喻离愁在李煜之前已有,但李煜这首词用得却别有新意,韵味悠长。

2.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例文2:“却道海棠依旧”,一个“却”字用得极妙,将词人惊讶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知否,知否?”用了反复,既加强了语气,又体现了词人的推测。

后记:短短三十三字,曲折精妙尽现其中。词句虽短,但品读之后,余音袅袅,情感之丰富,让人不经意间也多了一份思绪。

学生评点:

生1:例文1抓住了“雁”“梦”“春草”等诗词中常见意象。借形象表达情感,含蓄有蕴藉,这是词的特质。从意象入手,把握住了词的特质。

生2:例文2从“虚字传神”着手,可谓体察入微。

小结:无论是从意象入手,还是着眼于语词、手法,对于词这种极具私人化的情感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披文揽情去领悟。

3.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例文3:开篇“红藕香残”为户外之景,“玉簟秋”为室内之物,短短七字已点染了清秋的哀婉。离情别恨,“独上兰舟”,可叹“锦书”难觅。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这丝丝哀伤竟直入心扉,难以解忧。下阕开头“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合上片“红藕香残”“独上兰舟”。而从中所蕴含的年华,爱情,离愁别恨,人生,则给以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及“水流无限似侬愁”之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推人,这愁这恨岂是词人独自在暗暗品尝呢,心心相印,莫过于此。然而人已分在两处,心心相印的彼此只能让这愁这恨来得更猛烈,即使拼命挣扎,也只能如作茧的蚕,束缚自我,难以超脱。这愁,词人反复念想下竟直闯入心扉。这情,含蓄而蕴藉,“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亦让读者感念深深,难以忘怀。

请同学自评:

作者:我觉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说得特别好,李清照多情才会“相思”,善良而能推己及人,相知方能心心相印。

生3:从“推己及人”到“心心相印”,切中“一种”“两处”的关键。

生4:“点染”宜改渲染,“作茧自缚”比得不好。

三、鉴赏的器识培养――同题比较

很多同学喜欢岳飞的《满江红》,全班五十位同学有十三位写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欣赏。

生1:我喜欢大气的诗词,因此选择了岳飞的《满江红》。

生2:选择这首词主要是因为岳飞伟大的形象,他忠贞的爱国情怀使我对他充满敬意。我想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生3:读了一遍《满江红》,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我已被词中那豪迈的气势所征服,对词人的敬佩也愈加深了。

岳飞《满江红》赏析:

例文4:“遥望中原,荒烟外。”极尽景之凄凉。“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简练道出北宋之风月繁华。“到而今”三字与前文“想当年”对照,到下片“千村寥落”止,写敌占区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惨痛至极。而与上片奢华的生活对照,让人震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只剩凄凉。两组自问自答,更加突显战争的残酷与人民遭受的磨难。“何日”两句使用了《汉书》终军请缨典故,浑成无迹。“何日”道出一种急切之情。最后三句想象,心中已无法宁静,只剩无限感慨和快乐。此词由文法入词,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有豪放之特点。

生4:抓住了对比手法与时间线索,赏析层次清楚,评点精当。

例文5:同那首写作时间稍晚的《满江红》类似,爱国主义是岳武穆的灵魂,收复失地是掩不住的渴求。这同南北宋之交的陆游、辛弃疾等的所为是何其相似。当此之时,有志之士忘身于外,忠良之臣不懈于内,为的就是赶走蛮族,兴复中华,救我同胞于水火之中,扬我胞泽弟兄常胜之锐气。因而,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约深曲,爱国主义成了时代主题,语言简练明快的豪放词大行其道。

例文6:在南北宋之交,词发生了风格上的变化,明快豪放代替了婉约深曲,根源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时代的主题。这是宋词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小结:

生5:两层比较:一、作者自己;二、同时代同类作家。

生6:风格与时代的关系,有较为阔大的视角,但还不足以“替代”。

补充:李清照评苏词“句读不葺之诗”。从词学理论看,此时“婉约”仍为主流,而“豪放”正逐渐走向成熟。

四、鉴赏的趣味提升――体察声情

马致远《秋思》赏析:

例文7:此一小令,短短28个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

双声叠韵,“啮齿丁宁”,情怀“郁伊惝恍”;慢词协入声韵,绵长中见拗怒,声情惨痛。满纸凄风,欲语又咽,皆从声容中来。体察声情,能更深刻理解词的思想情感,体悟词的情韵意境。

五、总结

青玉案《元夕》赏析:

例文8:后记:在对此词的思考中,我也体悟到作者思想的升腾,并为其最后清高的选择而感动,大概这在我的价值观上也有些许共同之处吧。

声声慢赏析范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方法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究竟该如何去品析研读教授呢?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了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故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了以下四法:

一、从了解诗人到理解诗意

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声声慢》,多数同学读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独处的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是因为不详李清照的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搜集整理的金石书画等又散失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正作于此时。学生了解这些后,一定不会再将词中的“愁”仅仅理解为一般的“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在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吗?

所以在学习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该诗或词的大意,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这位作者的作品及他人同时期的作品大开方便之门。

二、从解析“诗眼”到解读全诗

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闹”字使得该诗境界全出。此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春日里,万紫千红,青山朗润,幽泉清冽,春泥润泽,红杏满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枝头上春意盎然,展现一派春日勃勃生机的景象。这“闹”可能是杏花争春的喧闹,可能是散着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的畅谈,也有可能是红杏枝头那勤劳的蜜蜂与翩翩起舞的彩蝶在采蜜争春,时有鸟鸣其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令人万千遐思。如在教学中抓住这一“闹”字激发学生的想象,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理解意象到赏析意境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体现主观感情的物象,大致可分为景观类、植物类、动物类等几类。景观类有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如月(明月,残月、新月),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植物类有杨柳、落花、松、菊、梅、竹、莲、梧桐等,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中言:“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行为类有登楼、凭栏、吹笛、吹箫、吹芦管、吹笙、捣砧、饮酒等。如宋人蔡伸的《归园乐》中言:“独自倚朱阑,波面双双彩鸳戏。”抒发其对人思恋之情。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想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了解意象及其大体含义后,学生形成了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地赏析诗词。

四、从分析写作手法到鉴赏诗歌

1.修辞赏析法。如: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手法来展现了诗人绵延无绝的愁思,甚为形象。

2.化虚为实体会法。如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直接说它多少多大,我们很难有具体的印象。这时词人却将它化为具体形象的“风絮”和“梅子黄时雨”,而且连用比喻写“愁”多,同时“烟草”、“风絮”、“雨”还渲染了一种气氛,烘托了愁情。以实写虚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方法,更能形象表现主观的情感。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诗歌这笔财富,它的矿藏永无止境,让我们这些在语文教学中挥洒汗水的同仁们再去靠近些,掘得再深些,定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声声慢赏析范文8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

孔子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必须强化诵读教学,从而有效鉴赏诗歌之美。

一、诵读教学模式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意义

首先,提倡诵读教学不仅可以促进中学生视觉器官、发音器官、听觉器官等生理方面的发育,而且因为它是一个潜意识下的认识记忆过程,是一个由量变逐渐积累发展到质变的过程,由此促进学生心理层面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再者,诵读能使学生体昧古诗词的音韵和意蕴。古诗词语言的内涵极其丰富,而表达的情感又极为微妙。诗词的内涵与情感仅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须借助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去感悟、去想象、去把握。古诗词的显著特点是意境美,而意境美是通过“音韵美”等来实现的。诵读教学模式旨在逐层落实“音读―情读―醉读”,让全体学生在看似简单诵读的基础上进行逐层深入的品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唤醒自己的真情,特别是通过“醉读”,联系诗人的情感和学生自身的现实情感需要,让学生陶醉在诗境中,让其他同学陶醉在诵读学生营造的积极意义的氛围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最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诵读母语可以让我们寻找到本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可以说,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读、诵读, “披文入情”,将外显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不仅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语感,还能激活其生活经验,愉悦其心灵,使其通过直觉、顿悟、感悟、联想、想象等途径,快速理解文本,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古诗词诵读教学模式的具体施教策略

(1)读准节奏

读准节奏的前提是教学生划分节奏,通过语速快慢来感知诗情诗意。节奏快慢的划分,一般视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而定,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较快;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而一般的叙述、描写、交代,朗读时保持中等的速度。如《琵琶行》中的第二诗段,我做了如下处理: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 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分析如下:“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寻”句,“移”句,“添”句,“千”句都应快读,以表达诗人的迫切心情。“欲语迟”、“半遮面”应用延长音,应慢读,以表示琵琶女的犹豫和顾虑。

(2)读出韵律

分析音律,标出轻重音节来渲泄情感。古典诗词特别是格律诗,讲究押韵、平仄。诗人在创作作品时,情感带动着语音,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一定是恰当体现了音义的完美和谐,它的韵律,不但表现了诗中的感情,且能铢两悉称地表达情绪的转变。

例如,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呤留别》一诗,范读后,引导学生确定韵脚的位置,通过分析韵脚的平仄声韵来体味诗歌的韵律。具体分析如下:诗歌首先是以鱼部的仄声韵字“睹”领起全文的,婉转的上声引起人们对天姥山的向往;接着以“城、倾”文部阳声韵有力呼出雄浑的天姥山;再转“月”韵入支部的“溪、啼、梯、鸡”,平声韵和入声韵的交互使用,平声韵表现诗人为路旁的美景迷恋不舍,入声韵又表示赶路的迫切:紧接以“巅、烟”承“瞑”韵,舒缓蓄势,以待仙境出现,仙境既出,则用“摧、开、台”上平五微韵,渐开浩荡景象;仙人再现和梦乍醒时均用下平七阳韵连承,既有诗人的惊奇欣羡的内心活动。又表现了仙境来之快却去之瞬,令诗人叹息不已;再以微部韵的“水”韵照应同用微部韵描写的仙境美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作者有阴声韵上平十三元的“颜”韵,尽吐心中的气闷,将诗歌推上了愤激的高潮。通过韵律分析就是把住了诗歌本身的“气脉”,诵读时的轻重缓急,作者的情绪流动不就了然于胸了吗?

(3)想象诵读,悟诗情

任何文章的解读都不能离开对情感的把握,有些文章的情感是外露于文字上的,而有些文章的情感则是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比如《钱塘湖春行》,在优美的景物描摹中其实蕴藏着作者淡淡的哀愁,不仅有情感的流露,更有情感的变化。而《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又是怎样的?是单一的还是富有变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想象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场面等,品味深蕴其中的浓浓情怀,读出作者的神韵,做到读中入境。读中悟情。其次要感受诗词形象,学习文化精髓,晓之以理朗读之。这样朗读就不只是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洋溢于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然成诵。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很容易就可以梳理出作者盼隋感脉络:乐一悲一喜。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能不能这样认为:我们已经读透了文章?这样设问目的在于告诫学生解读文本不应仅仅停留在文章表层,更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走向文本深处才是解读的根本。

(4)反复诵读,领会情感之美

每一首诗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究竟是悲,是欢,是喜,还是忧?学习鉴赏时,首先要通过反复诵读,整体认知。理解诗文的词义、句义,把握诗的内容;然后才能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歌的情感美。朗读时要读出情感,读出节奏。读出含蓄,读出韵味。如《观沧海》是曹操在追歼袁绍凯旋而归的途中,登临碣石山时写的。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那种踌躇满怀、壮志凌云的气概凝聚于笔端,挥洒在字里行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以想象奇特的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朗读时,自然应用高亢喜悦的语气,读出诗人的沉浮,读出诗人的豪

迈,读出诗人力挽狂澜主宰一切的雄心。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感,才能引人人胜,激发学诗的情趣。

结束语:

总之,鉴赏诗歌之美始终是我们古诗教学的目标,诗的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诵读能够使学生体味诗歌中的语文,能直接把学生带人诗的意境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拓展视野,进而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淑芳.浅析初中语文诗歌的诵读教学模式[J].课外语文.2013(05).

声声慢赏析范文9

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表现的各种形式又是音乐感受与欣赏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准确地分析、比较音乐中存在的对比因素,选择这一因素进行对比欣赏,不仅会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还能有效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所谓音乐的对比欣赏法就是指通过聆听、思考、深入浅出地分析作品创作与演奏过程中的对比因素,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欣赏教学:

一、巧用 速度这一对比因素进行欣賞

速度的快慢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速度快的乐曲都表现热烈、欢快、活泼等情绪;相反,则表现悲伤、平静、肃穆、柔和等情绪就要求速度稍慢。如果将一首活泼的乐曲放慢速度,它就会变得悲伤起来;将一首深沉的乐曲加快速度来演奏,它就会变的欢快起来。所以选择速度作为对比因素就能准确地体验乐曲情绪,把握音乐形象。如: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红旗主题在不同段落的速度对比),呈示部中的红旗主题,热烈而深情,速度较慢,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歌嘹亮,礼炮齐鸣,人群如潮,红旗似海的景象,展现了人们歌颂红旗,歌颂革命伟大胜利的音乐形象,表达了人民从黑暗中获得光明时无比激动,无比喜悦,无比自豪的心情。而到展开部,红旗主题速度加快了,先由木管奏出,再加入弦乐,使得声势更加浩大,好似目睹人们在红旗指引下,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阔步前进的巨人步伐,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音乐形象。欣赏时,可以把教学内容整合为欣赏以上两个乐段,让学生围绕速度进行对比聆听,探索与发现由速度变化引起的音乐情绪、形象的变化。运用速度这一音乐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欣赏,学生听完后,都争先恐后地说:第一段速度慢,第二段速度快。第一段深情,第二段豪迈。由此可见,通过速度变化而引起的乐曲情绪,音乐形象的变化,已经在他们的探讨中释然。

二、巧用力度这一对比因素进行欣赏

力度的变化,可以影响欣赏者对乐曲的理解,因此力度在音乐要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力度变化大的乐曲片段,进行对比欣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体会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力度的强或渐强变化,会产生激昂、高涨的情绪,给人热闹欢快的感觉;反之,力度的弱或渐弱的变化,会产生优美抒情的情绪,给人平和、沉稳的感觉。如:《北京喜讯到边寨》该曲由五个具有鲜明的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乐曲的引子由圆号运用强的力度摹仿牛角号在中音区奏出了粗犷辽阔的旋律,然后运用轻的力度乐声变弱,象是号角之声在山峦中的回鸣。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引子中运用强的力度后又要运用轻的力度,学生绝大部分回答说后面变弱的乐句像回声。能这样理解音乐,我认为学生已有自己的音乐体验了。当乐曲进入第一主题,由号角声引导,通过强的力度,呈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节奏极强,旋律热情奔放,高亢矫健。接着力度变轻,经过一个轻盈的过渡句,进入了第二主题,宛如姑娘们纵情的跳着轻盈、欢乐的舞群,脚脖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急促紧凑的乐句,引出了第三主题,弦乐运用较强的力度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甜美酣畅,与前两主题形成对比。第四主题:运用轻的力度,乐曲突然轻了下来,轻柔飘逸而富有色彩,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描绘这一画面时,学生们都说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第五主题: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运用强的力度,间以牛角号的呼鸣,当音乐欣赏到这时,引导学生将第五主题与第四主题进行比较有何不同时,学生都异口同声的说第四主题弱第五主题强,第四主题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第五主题象是小伙子非常健美、非常雄壮的舞蹈。由此可见,抓住力度的强弱变化进行欣赏,就能够很好地理解音乐,从而准确的把握音乐形象。

三、巧用节奏这一对比因素进行欣赏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它有疏散、紧凑之分。音乐作品中乐音时值的长短、排列的疏密,可直接反映乐曲的音乐情绪。如:欣赏《瑶族舞曲》,将第一段稀疏与第二段密集的节奏特点相比较。欣赏时,要求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手把每个音符拍打出来,围绕音符的疏密进行比较,欣赏之后,学生深有体会,纷纷回答第一段情深悠然,第二段热情奔放。第一段节奏疏散,悠静委婉的主题,犹如一位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第二段节奏密集起来,主题变的粗犷热烈,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舞列欢跳起来。一般来说,排列稀疏的节奏音乐情绪深沉,排列密集的节奏音乐情绪欢快热烈,由于音乐情绪的不同,音乐形象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四、巧用音色这一对比因素进行欣赏

音色是音乐要素中能直接触动感官的表现要素。不同的音色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和不同的音乐形象。一般来说,要表现欢快的情绪,它的音色一定是明亮的;悲伤的情绪音色一定是暗淡的;而愤怒的情绪,音色一定是坚实粗犷的。不同的音色表现的音乐形象也不同,洪亮的音色表现宏伟的形象;柔弱的音色表现弱小的形象;柔和的音色表现宁静、优雅的形象。如:欣赏《荒山之夜》,乐曲开始由第一、第二小提琴引领弦乐组以快速和极低的音量演奏的急速三连音,起初声音微弱随后迅速提高,音色柔弱与颤抖,描写在基辅附近托利格拉夫荒山上,阴惨的声音腾空而起,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听辨弦乐组音色柔弱与颤抖随后迅速提高,表现了嚣叫的女巫形象。在弦乐飞速的行进后,木管、铜管乐器组先后加入,音色阴沉,勾画出荒山之巅群魔乱舞的疯狂场景,表现了黑暗地狱中妖魔形象。当长号与大号在低音声部的齐奏演绎出威严而低沉的音色时,问学生是什么角色出现了,学生非常肯定的回答:魔王。中间部分是这首交响音画的主体,在大号长音低沉的音色背景下,奏出木管高音区粗犷坚实短促的音色,先描写妖魔们向黑暗之王进行赞颂和祭奠礼,然后举行盛宴。到小提琴以半音阶推出极强的全奏时,音色粗犷明亮,在这里询问这是描绘什么场面时,学生自信的说众妖魔在纵饮狂舞,喧嚣作乐。整首乐曲到达激烈的高潮,狂欢进入了癫狂的阶段,表现了群魔狂欢的形象,结尾从钟琴连打六下开始,运用柔和的音色,问学生这音色给你带来什么感觉时,学生都说给人平静祥和之感,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印象深刻。通过音色的对比欣赏,学生已很好把握了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分别表现了嚣叫的女巫形象、妖魔形象和魔王形象。

五、巧用有声与无声这一对比因素进行欣赏

声声慢赏析范文10

【关键词】音乐;心理;欣赏;感知;听觉;情感

中图分类: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20-01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生长环境、情感经历、人生体验等要素影响了每个人对同一首作品的情感体验。一部成功的作品,它能以大众的心理为每个听者带来相似的情感体验,能与大多数人形成共鸣。因此,欣赏的心理研究在音乐发展中便显得举足轻重了。

一、音乐欣赏概述

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与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它与音乐创作、表演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后者的心理活动必须凝结为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而音乐欣赏则主要表现为欣赏主体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由于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就成为音乐欣赏心理活动的基本前提。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具有音乐音响的外部形式,而且还具有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丰富内涵。

二、欣赏心理的展开过程

当有了丰富的欣赏经验之后,若去欣赏阿炳《二泉映月》那就不同了。《二泉映月》由引子平稳进入,情绪比较内敛,节奏自由,音色柔美,旋律由远而近地进行,它就像在对你诉说故事,你会觉得有一只无形的手抓住了你,你的欣赏动力被发动了。这就是欣赏的开始,欣赏注意的形成,无关心理活动的停止及欣赏心理活动的展开。

比如,欣赏者是一位心境平和的人,即使有什么悲哀狂欢,由于很有艺术欣赏的经验,懂得心境平和对于发动欣赏动力、获得欣赏愉悦的重要性。当其一旦进入艺术欣赏,立刻就会全神贯注地进入规定的艺术情境中去,情感、理解、想象诸心理因素,也随着艺术对象的活动而和谐地活动,很快就“物我两忘”了。

三、音乐欣赏中想象和联想

就拿古筝与钢琴协奏曲《枫桥夜泊》来说,乐曲是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古诗所创作的,无论是在音韵语调的配合上还是古诗意境的勾勒处,都完美地展现了古诗与古筝音乐的完美融合。全曲紧紧围绕“愁”字统起,矛盾突出、对比强烈,给人一种意蕴浓郁的审美情境的同时,又抒发着个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质朴的意蕴风貌与现代的作曲技法相结合,描绘了一幅精致、典雅的中国江南水乡秋夜优美的景色。

乐曲引子的部分,音虽然不多,但是意境深远。古筝泛音与钢琴音色的比对,将一幅江南水乡秋夜图展现得淋漓尽致。秋叶飘零、小桥流水、一叶扁舟,一缕缕心愁渲染着一桥一水、一寺一城。

乐曲中的慢板,作曲家在旋律音下方安排了一个同音的小指拨弦。演奏时隐藏在主旋律音中,一起一伏、忽远忽近,给听者营造出一种朦朦胧胧的意境,就像客船上的灯火般忽有忽无、隐隐约约,给人无限遐想。

乐曲的快板,旋律激昂、奔涌而来。时而怡然自得,时而千思万绪。快板的旋律将古筝表现行云流水般的音响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乐曲的结尾,再现了慢板的主旋律音,并转调。如同寒山寺的钟声一样,在秋夜中荡漾,处处弥漫着寂静的氛围,让听者回味无穷。

左手的“揉”“滑”“刮”“摇”是筝韵之美的灵魂表现。左手技巧的掌控,直接影响到乐曲演奏艺术水平的高低。“以韵辅声,音韵相和”便是古筝音乐的特色所在。“揉”在乐曲中可运用“慢揉”来表达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在乐曲的两个连接段做自由演奏时,充分体现了“揉”的“寂寞”之感。“滑”如同江水般在听者心中涌动,如歌如泣。在乐曲中,散板段中间零散地安插了如同寺庙钟声余音反复的“滑音”,勾勒出“孤独”之感,具有画龙点睛之笔。“刮”仿佛一丝丝寒风刮在人的心中,稀稀落落,恰似“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氛围。在乐曲慢板段和再现段都有体现,形象具体地渲染了“愁闷”的意象。“摇”是古筝表现中最能表现流动性与线条性的演奏技巧,“长摇”“短摇”都可以让旋律活化,让抽象的联想画面富有生命力。在乐曲慢板段抒情时,运用了“摇指”并结合左手揉弦加上滑音的配合以及刮奏的点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愁眠”“姑苏城”“寒山寺”“钟声”“客船”的意象,具体细腻地描绘了“寂寞之感”“孤独之感”“忧愁之感”和诗人个人情感。

所以我们要从音乐的意境出发,结合作曲家和演奏家所表达的情感,来欣赏乐曲。

参考文献:

[1]陆媛媛.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分析及演奏[D].南京艺术学院,2008.

[2]克罗齐.《美学原理》第二章[M].

[3]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

[4]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声声慢赏析范文11

一、从了解诗人到理解诗意

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声声慢》,多数同学读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的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是因为不详李清照的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搜集整理的金石书画等又散失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正作于此时。学生了解这些后,一定不会再将词中的“愁”仅仅理解为一般的“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在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吗?

所以在学习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该诗或词的大意,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这位作者的作品及他人同时期的作品大开方便之门。

二、从解析“诗眼”到解读全诗

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闹”字使得该诗境界全出。此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春日里,万紫千红,青山朗润,幽泉清冽,春泥润泽,红杏满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枝头上春意盎然,展现一派春日勃勃生机的景象。这“闹”可能是杏花争春的喧闹,可能是散着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的畅谈,也有可能是红杏枝头那勤劳的蜜蜂与翩翩起舞的彩蝶在采蜜争春,时有鸟鸣其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令人万千遐思。如在教学中抓住这一“闹”字激发学生的想象,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理解意象到赏析意境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体现主观感情的物象,大致可分为景观类、植物类、动物类等几类。景观类有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如月(明月,残月、新月),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植物类有杨柳、落花、松、菊、梅、竹、莲、梧桐等,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中言:“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行为类有登楼、凭栏、吹笛、吹箫、吹芦管、吹笙、捣砧、饮酒等。如宋人蔡伸的《归园乐》中言:“独自倚朱阑,波面双双彩鸳戏。”抒发其对人思恋之情。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想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了解意象及其大体含义后,学生形成了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地赏析诗词。

四、从分析写作手法到鉴赏诗歌

1.修辞赏析法。如: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手法来展现了诗人绵延无绝的愁思,甚为形象。

声声慢赏析范文12

比较教学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固定意象一、概述学习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

明白词的概念,理解词中蕴含的诗意,体会词可唱的魅力;借鉴比较文学的教学方式,比较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总结固定意象。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词中感情和婉约的词风,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用多媒体课件感受形象,教师讲授、学生歌唱、诵读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了解作品有关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借意象比较两“愁”差别,知人论世。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初中时对词的知识有一定了解。有诵读的诗词的经历,对婉约的词风有所接触。

四、设计策略

设计理念:借鉴大学比较教学的方法,尝试在高中阶段进行比较教学。

设计方式:以歌曲入手,提高兴趣。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

中学语文资源网、百度图片、鉴赏辞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课时)

教师导入:自古逢秋悲寂寥,所以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日的清冷衰败常常在诗人心上写下大大的“愁”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清照的秋愁,看看两首词中的愁有何不同?

PPT1:“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动画展示)秋+心=愁

(借动画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师回顾有关词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白词的概念,分清小令、中调、慢词的区别)。

PPT2:唐诗后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每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主要区别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其中,慢词多为长调。“慢词”,就是指文字的篇幅体长的一类词,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

教师播放《月满西楼》mp3,学生跟读、歌唱。

PPT3:《一剪梅》原词。

PPT4、5:《一剪梅》赏析。

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写粉红荷花凋谢、精美竹席浸凉的秋天,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词人轻解绫罗裙,独自划船游玩。“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她站立楼头,思夫之情更深。盼望音讯仰头叹望,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伫立凝视,月满西楼而不觉。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花自飘零”,青春象花空自凋残;“水自流”,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夫妇心心相印、相思却又不能相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之情笼心头,蹙着的愁眉才舒展,而思绪涌上心头,内心的愁苦挥之不去。

教师总结:“花”指青春;“花谢”指青春易逝,容颜的衰老;“水”指自然永恒,年华如水流逝;“闲愁”指相思。

PPT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节行》

教师比较两句:此句是词人对范词的化用。名句也是模仿出来的。

教师总结:闲愁是心中就泛起的相思之愁。

PPT7:《声声慢》学生诵读,播放录音。

PPT8、9、10:《声声慢》赏析。

“寻寻觅觅”可见词人从一起床便如有所失,仿佛要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寂寞。“冷冷清清”寻觅无果,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感到凄惨忧戚。定下愁惨而凄厉的基调。“乍暖”,晓寒犹重,秋风砭骨,借酒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故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里虚写作者的乡愁。自家庭院园中开满,秋意正浓。“满地黄花堆积”指盛开。“憔悴损”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无心看花,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赏。人不摘花,花自萎。及花已损,已不堪摘。这写出了词人无心摘花的郁闷,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守著窗儿”,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更甚。天似有意不黑使人尤为难过。笔直情切以“怎一个愁字了得”作收,可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

提问:这愁有什么不同?愁更浓了更重了为什么?(学生交流、互动。)

教师总结:词暗示了词人经历。

PPT11:词人生平(知人论世)。

教师启发:《声声慢》有那些物象,各有怎么样的感彩?

(板书。)

花――――憔悴之菊――人的憔悴――年华的衰老――孤独――家愁

雁――音信――游子家园的见证者――乡愁(雁可北归、词人不可――国愁)

梧桐――愁怨象征

愁――家愁+乡愁+国愁

PPT1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教师总结:这句是词人对温词的化用。名句是模仿出来的。

提问:两词的相似之处?感情差异?(学生分组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换意见。)

教师总结:花――惜花伤春――感慨年华的流逝、功业未建;流水――永不停息,反衬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雁――音信――漂泊的乡愁;梧桐―雨打梧桐愁上愁。

比较两词,相同物象涵盖的感情是相同的。这些有着固定感情的物象,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工具。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意象的积累。词人的人生经历也告诉我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的关联。

PPT13:背诵默写两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