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资助贫困学生

资助贫困学生

时间:2023-05-30 10:54:57

资助贫困学生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1

春雨润物细无声

——资助贫困学生案例

    

2019年5月30日,崇阳县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总结表扬会上,学生姜勇站在颁奖台上,手棒荣誉证书,热泪盈眶,他说“感谢职校老师的资助,让我能在职校安心学习技能,并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也为我将来创业立业打下了基础。

 

姜勇同学是职校18级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来自崇阳县铜钟乡独石村三组,父亲熊忠望双目失明,不能下地劳动,母亲先天弱智,不能自理,兄弟三人全靠吃低保,读书上学的费用全无着落。他原本性格内向,不善言词。他初中毕业 后,想到职校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凭技能撑起这个家,无奈,家庭确实困难,致使他不能按时返校,思想极不稳定,随时有流失的可能!

 崇阳职校校长吴雨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说:“决不能让一个贫困生因家庭困难而流失!”当即召开校务会进行了认真的部署。一是安排共产党员汪荣高结对帮扶,汪荣高找到姜勇同学一起讨论专业学习、描绘人生规划,一句句的心里话,象春雨一样滋润着姜勇的心田。汪荣高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钱来给姜勇补贴生活费用。二是鼓励姜勇自强自立,在学校食堂安排姜勇劳动创收,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卫生工作。这样一来,他既可以免费在食堂就餐,又能每月可以获得120至150元的贫困生助学金,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他劳动自救的思想。三是同学情谊鼓起姜勇成长的风帆,班上的同学热心与他交朋友,有文化与技能学习中帮助他重拾自信,克服困难,一起成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年多来,在职校师生的关爱下,姜勇同学变了,他性格变得开朗多了!自理能力也增强了,他再也没有迟到缺课的现象发生。他安心学习,不断进步,在今年5月崇阳县职业教育活动周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钳工类二等奖的好成绩。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2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为切实帮助我市今年已被高等学校录取的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顺利进入大学深造,确保每一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都能入学,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做好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入学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实施扶贫助学工程,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近段时间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研究和安排部署,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真正把关心贫困群众疾苦,关心青少年成长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摸清对象,制定方案。各级教育、民政、妇联、文明办、扶贫办、共青团、残联等部门以及各乡镇、街道居委会、村委会和各高中学校等要密切配合,按照“公开、公平、真实”的原则,抓紧摸清家境困难大学新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应资应助,一个不漏”。各级各部门要将家庭困难的大学新生名单及时报当地教育捐赠中心。教育捐赠中心要建立贫困大学新生档案库,并及时将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名单通过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各级各部门要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制订切实有效的助学方案,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

三、精心组织,确保实效。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入学工作,既要体现自愿性,也要具有组织性,更要彰显社会公益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头走访贫困学生,带头为贫困学生捐款,带头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到捐资助学活动中来,努力募集捐款,确保资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入学工作取得成效,确保每一名贫困大学新生都能顺利入学。为确保资助对象的准确性,防止重复资助,保证资助取得实效,捐资助学对象原则上统一从当地教育捐赠中心建立的贫困大学新生档案库中选定,由当地教育捐赠中心统筹安排。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资助对象确认、资金发放、制度运行等情况的监督审查。

四、加强和改进对受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坚定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信念。

五、各县(市、区)各部门将捐赠和援助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情况于9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捐赠中心。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3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资格认定难度大。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困难生和特困生。在实践中,多数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依据如下:一是学生有无乡、镇、市级的贫困证明以及民政局开具的低保家庭证明;二是学生填写的家庭月收入、年收入概况;三是学生支付各种费用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日常开销。但由于某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认定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例如,对不同级别(乡级、镇级、市级)的贫困证明所代表的贫困程度的理解影响着学生贫困等级的划分;一些生活并不贫困的学生却持有贫困证明要求申请助学金;很多贫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说明等。这就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未能得到帮助,一些非贫困生却占用了宝贵的经济资源。

2.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不完善。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是资助贫困生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入学问题,但随着资助的不断深入,很多问题便逐渐突显出来。从资金施予方来看,一些省市银行并不支持在外省就学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在很多省市若要申请到助学贷款,必须首先由学校出具申请,而学校则会限制高年级学生的申请名额;在助学金和奖学金名额分配上,学校也倾向于将机会留给低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助学贷款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还贷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贷款。同时,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在很多时候都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导致一个学生获得多项奖学金的情况。

3.贫困生的心理支持不受重视。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贫困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他们也较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把自己视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自卑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自我封闭,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甚至有些学生视“贫困”为羞耻,自惭形秽,采取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也需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贫困学生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去打工挣钱,除了必要的支出,他们会尽量节约生活花费。学生能够额外支配的钱越少,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往往会越低。这种主动性的降低使得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焦虑等特点。但事实上,贫困生本身并不是致贫的原因,因此仅在经济上资助贫困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更需要在人际交往、学业、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帮助。

此外,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作为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被很多学校所采用。这一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贫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曾经有一位贫困生这样诉说:“当我拿到助学金的时候,宿舍氛围就会很紧张。虽然其他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优越,但看到我领到一下好几千块钱,他们都会有些不高兴,那段时间我很怕会和他们发生矛盾。”由此可见,这种人际关系上的张力使得受到资助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4.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困难。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机会,获得生存的本领。然而,有的受助学生却没有珍惜继续求学的机会,学习状况不佳;有的则是肆意挥霍资助金,甚至产生“等、要、靠”的不良心态。因此,尽管这部分学生的贫困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放任其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就无法实现资助贫困生的真正目的。目前,高校只是对资金如何发放、名额如何划分等进行严格把关,却忽略了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问题,这不仅会减弱施予者的信心,也会导致贫困生资助不能长期而有效地实施下去。

二、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必要性

1.“贫困”概念再认识的需要。“贫困”不是简单的经济概念,它涉及更多难以估量的隐性指标,除了指所拥有的金钱和物质资料达不到某种必需水准这一经济内涵之外,“贫困”的外延还包括贫困主体与所处环境中的物质资源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知识和技术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机构的关系等。当个人或者群体失去或者被部分剥夺这些关系,以致其无法得到所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调动资源和关系时,该主体就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可见,贫困生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的匮乏,也由于在精神、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占有不足,甚至还包括其自身素质及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不足。仅仅从经济上来理解和消除贫困,则必然导致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的片面性。

2.贫困生多层次需求的需要。贫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既有贫困群体的共性需求,又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在思想上,他们积极构建对社会和他人、对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在行为上,他们急于融入社会,证明自己的成人性,试图减轻家人的压力,具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仅仅对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贫困生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也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主要表现为自尊自强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得到心理支持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

3.贫困生资助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贫困生资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工程,它一方面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优越性,为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和力量。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后续发展,不仅缺乏完善的认定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压力转移到就业初期的年轻人身上,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情况来看,这种压力必然会迫使学生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综上所述,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与高校、社会及其他学生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于促进贫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形成体现“人文关怀”的资助方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途径

1.建立科学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第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要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家庭生活水平和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学生的贫困水平截然不同,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且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勉强交齐学费,但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能基本承担生活费用,但无力交付学费等。以上差异要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应该设立等级,形成差异性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此外,在大学期间,学生家庭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每学年的定期复核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获益。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原则下,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正性。

第二,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如果由高校完全承担贫困生认定工作,要想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高校就必然需要派人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产生高昂的认定成本。由于大部分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如果能将认定工作延伸至初中或高中,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可以对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察和管理。学生曾就读的初中和高中通常在学生的生源地,初高中教师也比较了解当地的贫困线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因此初高中教师能够较为公正地确定该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的重点对象,该评价可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一级学校。这样高校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申请、学生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地方的民政证明等进行贫困鉴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认定的准确性。

2.建立更为合理的还贷政策。建立助学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在就读期间的经济压力,它是以学生未来的收入作为还款保证的。但目前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率却相对缓慢,供需比例失调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也较低。当前的还贷政策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多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助学贷款还贷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还贷;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工作,不为贷款所累。完善还贷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最高全额还款年限;将个体的收入所得与还贷比例相挂钩;个体的年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后,可以免除当年未还款数额的利息等。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4

虽然国家经济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中,可是还是有很多的贫困家庭存在着供不起学生上学的情况,这些都是存在的客观事实。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顺利的结束自己的课程,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业有成,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学业,这是一个极为有功德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做好这一工作。根据学校资助特殊困难学生的具体要求,我班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为深入细致地做好资助贫困生各项工作,计划如下:

一、我班特殊困难学生多,资助贫困生工作比别的班级任务重,必须高度重视,而且由于学校的调整,我班得到“两免一补”学生比以前有所减少,同时要对班内进行个别调整,要在原来基础上全面掌握情况,做好被调整的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日常工作:**班资助贫困生工作总结

二、我班成立资助贫困生管理小组,加强对资助贫困生工作的具体指导;资助贫困生工作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资助特殊困难学生具体要求的学习和理解,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把握贫困生的界定标准。

三、根据我班学生的家庭分布的特殊情况,要求各班干部及时准确摸清班内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支出的状况,以便更好的展开工作。

根据学校资助特殊困难学生具体要求,我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细致地开展了资助贫困生的各项工作。

一,班内进行公示。我班受“两免一补”形式资助的有**人。其中免国标课本费的**人,资助金额为**元;免杂费的有**人,资助金额为***元。

二,由班主任任组长、班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干部为成员的资助贫困生工作小组,加强对资助贫困生工作的指导,班内资助贫困生管理小组责成班长负责资助贫困生各项工作。

三,班级资助贫困生工作小组认真学习有关资助贫困生的规定,正确全面理解领会规定精神,准确把握贫困生界定的标准,保证贫困生能得到资助。

四,各班干部根据学校资助贫困生实施办法,由特困学生如实写出要求资助申请,班主任和班级资助小组初审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议确定本班受资助的学生,确定后上报学校。资助贫困生的各项工作,按照学校具体要求,我班在广泛宣传,认真扎实有效工作基础上,现圆满完成本季度的资助贫困生的各项工作。

贫困生往往有着比常人更渴望上学的思想,所以他们学习起来会极为努力,我们不应该让他们失去学习的机会,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的班级的前几名同学,家庭情况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他们能够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学习,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得以成长,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5

摘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保持社会和谐发展有重大意义。文章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创建多元资助模式:利用多元的资金渠道,搭建经济资助平台;以能力培育为先,搭建强能资助平台;以心理资助为重,搭建心理资助平台。

关键词:多元模式;经济资助;能力资助;心理资助

随着国家对教育平等化的关注,以及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加,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一方面,各大院校根据国家政策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可以基本满足高校贫困生求学和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单一的经济资助模式无法满足贫困生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新需要,不能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只有通过构建经济资助、能力资助、心理资助三维一体多元资助平台(如图1所示)关注贫困大学生,建立多元资助模式,才能做到根本意义上的“人性化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构建经济资助平台。捐助一个大学生,就是为国家培养一个建设者。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过程中出现的最关键问题就是现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主要以国家资助为主,地方资助和社会资助为辅,来源有限,不足以应对所有高校贫困生的需求。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改善现有的资助平台。首先,搭建资助平台。国家应该出台有利政策,例如“以捐代税”,鼓励社会慈善资助,来弥补高校教育资金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其次,搭建宣传平台。可以利用新闻、广播、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高校贫困生及其资助体系的现状,引导社会舆论的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新风俗。

构建强能资助平台。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我们不仅应该从物质上予以关怀,更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培养成独立自强的、对国家建设有助的新时期的大学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论坛、交流会、讲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开拓学生思路,为其提供经验和借鉴;同时,针对市场经济时代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不同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训,包括英语培训、数字化培训,职业规划培训等,增强学生求职素质,为其进入社会提供自信;最后,学校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加强与企业或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对口实践机会,以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构建心理资助平台。贫困生群体大多存在着心理自卑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其他更为严重的个性和心理问题。当前的助困模式仍然以经济助困为主,忽视了对贫困生的心理关怀。因此,在经济资助已经相对成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助。秉着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建立一个包含优化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重视社会支持体系的情感援助功能的贫困生“贫困心理”干预体系。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助,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明确受助大学生的义务,“以勤代补”,鼓励贫困生参与公益活动。第二,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动向,不仅是在生活学习中予以关怀,同时也要对于其心理加以关怀。三,大力宣传循环资助、资助传承。例如“红凤工程”就是典型的循环资助,其模式是倡导受助大学生在有能力后成为新的资助者,将社会的爱心传递下去。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反馈社会,让受助学生在享受社会关爱的同时也能向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二是让贫困生能够更坦然的接收社会的关爱,不再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总之,只有充分做到育人和资助相结合,促进经济资助与能力资助有效联动,心理指导与能力拓展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有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1]陈婷婷,黄茂坤.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构建探讨[J].

[2]张虎.心理资助与经济资助相结合构建新型资助体系的探讨[J].中国水运,2008.11:64-65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6

[关键词] 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31-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据教育部最新调查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比例为8%~l5%,贫困生中来自农村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及资助的后续教育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资助工作的效果,稍有不慎就会激化各种矛盾,如何让好事做好,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发展,值得深思及探讨。

一、农村大学生贫困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前,国民基本处于“共贫”状态。改革开放20年(1978-2000)国家从农村汲取了1.29万亿元(以2000年的不变价格计)用于发展工业,从城乡关系看,有2.3万亿元从农村流入城市[2]。城市与农村不平等的国家政策安排拉大了农村与城市的贫富距离,进一步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随着高校扩招和收费制度的实施,上大学不再是免费的午餐,必须缴纳一定的学费;虽然近年来国家很重视“三农”问题,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但农民的收入增加缓慢,加之社会转型,企业改制,城镇下岗职工那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就更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在一些家庭收入下降的同时,物价却逐年上涨,致使大多数低收入的农村家庭难以承受小孩高额的大学费用。

(二)地域因素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条件的不同,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东部沿海城市经济比较发达,而中西部经济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老、少、穷偏远的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大多数农民都过着自供自给的生活,一年劳作下来,也没多少积蓄,每年动辄上万元的学杂费可能成为压垮农村特困生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家庭因素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有的家庭遭遇地质或自然灾害;有的家庭因突发性变故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有的家庭成员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有的父母离异导致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加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完善,覆盖面比较窄,尤其是农民抗意外的经济能力较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贫或返贫。

二、贫困生支助的现状

(一)资助体系

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同时为了鼓励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依据每年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进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的评定发放,奖励面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上述资助覆盖面积大,金额高,是目前国家、高校支助贫困生的主体;辅之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校对特困生如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进行学费的减免;为了解决贫困生的日常开支,学校减少临时工的使用,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有酬劳动的机会。助、奖、贷、勤、减、免等多种措施的有效并举,缓解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二)现象剖析

通过对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06级7个班200名学生07―09三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奖学金累积发放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名同学中有164名获得过奖励、资助,占总人数的82%,与2007年以前相比,获得资助的学生比率有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国力的增强,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三年内,金额越大获得的人数越少,呈金字塔形,学习目标明确,成绩优异,积极进取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处在金字塔尖上,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与典范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界定困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贫困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目前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主要依据是由学生本人填写加盖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作为主要参考指标。每年资助几千元,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有的家长利用人际网络关系,投机取巧,不费力的就能搞到贫困证明;而对于消息闭塞,交通不便,偏远的农村学生,他们的父母很少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为了生计、为了支付孩子的大学费用,大多数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无法及时拿到当地证明。这些困难证明,鱼龙混珠,真假难辨,很难客观反映学生的贫困状况,导致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偏离初衷,有些真正贫困的农村大学生得不到有效资助。

(二)重复资助,导致资助面变窄

高校辅导员是贫困生界定工作的主体,是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为200:1。每个辅导员要带七个班,只要涉及到学生的问题都与之有关,工作量既多又杂,一般工作重点是抓两头,既抓好班级里的优秀学生、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又盯紧后面的问题学生,确保班级和谐稳定;中间部分学生由于精力有限很难顾及得到,要想遴选出真正困难的学生确有困难。为了弥补上述的不足,高校会抽调班委、学生代表成立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小组,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开支,进行补充认定。由于是无偿资助,很多同学都想要,为了减少矛盾,大家经常会关注个别最困难的学生,导致个别困难学生的受助总额大大超过本身资助需求的情形;同时,其他困难学生则得不到应有的资助,最终导致重复资助,使农村贫困生资助覆盖面变小变窄。

(三)少数学生追求另类与时尚,缺乏理性消费

高校是一个社会的小小缩影,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均离不开同学们的民主评议,每年国家助学金下发的时候,为了答谢同学们在评定时的提名、推荐,吃请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假贫困学生拿到这些钱,就立即上网;相互攀比买名牌服装、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花钱大手大脚,追求另类消费与时尚,社会上不良气息正侵蚀着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的部分大学生的心灵。这些现象,对真正身负物质、精神双重压力的农村贫困大学生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诚实守信的舆论宣传,建立监管机制

当前应将诚信作为一种义务来强调,这是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被遵守的前提,也是解决当下社会中仍然较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现象的必然选择。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宣传栏等媒体,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学习相关规定、点评典型个例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所有学生了解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政策,充分理解文件宗旨、精神,营造以自强不息、乐观向上为荣,以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为耻,争做诚实守信学生的氛围,从思想源头上杜绝虚假贫困生现象。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监管机制,不定期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个别谈话、信件或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并将其不诚信记录载入个人档案。

(二)调整资助档次比例,扩大资助面积

为了贯彻落实贫困生援助计划,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华东交通大学于2007年10制订了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分三个档次,分别为每生每年一等3000元、二等2000元和三等1000元,资助比例分别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10%、5%。大多数高校学生均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太好,在实际操作中,拿一等助学金的特困生比较容易界定,二三等的资助标准只能凭印象、感觉来划定,不太好把握,捧着这么些资助款,老师也不知怎么发,才能公平合理。因此,建议调整资助等级比例,既档次、金额不变,一二三等比例由原来的5%、10%、5%调整为5%、5%、15%。这样在总资助金额不变的情况下,既保证了特困生的重点资助,又增加了一般贫困生的资助比例。这样,会让更多的农村贫困生沐浴在资助的阳光中。

(三)引导理性消费,加强感恩回报教育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对日常开支很少具体计划,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冲动消费[8]。学校应帮助受助学生一起规划这些钱的后续使用,多少钱用作每月生活费,多少钱用来购买学习用品及各类等级证书考试等,引导学生学会理财,树立理性的、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加大学生的感恩回报教育,培养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要让大学生明白,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资助贫困生读书,很不容易,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期望。受助学生成才后不仅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更应向社会回馈爱心。

五、结语

作为特殊群体的贫困生,社会上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何让贫困生的界定多一些客观、少一些主观,让真正的农村贫困学生获得相应的物质、精神上的扶助,提高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效率,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事关社会、国家、学校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财[2007]8号,2007-06-26.

[2]Huang,Jikun,Keijiro Otsuka and Scotte Rozelle.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China’s Development, Presented at Pitesburgh Conference. 2004.

[3]龚向和,袁楚风.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0,(1).

[4]徐康宁.区域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南京社会科学,2010,(1).

[5]华东交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试行)[Z].2007-9-1.

[6]沈慧芳.行为义务的诚信以及诚信义务的豁免[J].道德与文明,2010,(1).

[7]石初军,刘英杰.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探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8]钟寒婕,张予.南昌市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9]徐敏,彭德倩.上海:高校贫困生资助金发放如何体现公平公正[N].解放日报,2008-01-08.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7

随着高校扩招,贫困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为了帮助高校贫困学子顺利地完成学业,2002年5月财政部和教育部宣布设立国家奖学金,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定额发放给4.5万名在校大学生,总规模为每年两亿元。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目前,单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分别是:8000元/人•年、5000元/人•年、3000元/人•年,全国资助名额分别为5万人、51万人、340万人。随着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资金和精力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伴随出现的却是受助学生感恩缺失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受助学生认为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抱怨资助金额不高、覆盖面少、相互攀比资助款,而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一直高居不下,更不用谈感恩之心、回报之行。这些学生的负面影响极其恶劣,所以对当代的贫困大学生构建感恩教育体系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当代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表现

第一,对父母缺乏感恩之心。早几年媒体曾报道,一名中国药科大学镇江校区的大学生为担心衣着破旧的母亲被外人看到后笑话,竟将从河北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母亲带来的一篮粽子也让她原封不动地带回去,最后,这位母亲不得不含泪离开。这无疑是当代贫困大学生不懂报父母恩的典型例子,然而当代有不少贫困大学生存在这种扭曲的心理。[1]第二,对学校、师长缺乏感恩之心。当代大学课堂,很多学生不是趴着睡觉,就是低头玩手机,或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严重不尊重教师及其劳动成果。而迟到、早退、缺课已经成了普遍现象,更不要提课前帮教师擦黑板,甚至在校园碰面也不会打招呼。对传授自己知识的教师尚且如此,那就更加不用谈什么回报母校、以母校为荣、关心母校的发展现状了,有些毕业生甚至埋怨、诋毁母校,甚至采取过激行为。[2]第三,对国家、社会、他人的帮助缺乏感恩之心。丛飞一生靠义演资助183名贫困儿童,捐款300多万,但在病重住院急需钱治疗时不但没有得到一个受助者的帮助,反而接到许多受助学生的家长打来电话“要钱”,有些没有及时收到学费的家长们对丛飞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反悔自己先前的承诺了。20多年来,退伍军人高健民先后关怀资助过130多名学生,而这些受助的学生在毕业后,主动与他联系并表示过感谢的,还不到10%。[3]

三、当代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社会上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由“90后”组成,由于“90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自我意识强,而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很淡薄,从而其言行举止缺乏感恩的表现。[1]第二,有些观点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由国内的应试教育引起的,因为国内长期以分数看待一个学生的好坏,以高考成绩作为重要的指挥棒,严重忽视综合素质教育,很少提及感恩教育。[2]第三,有一部分观点则认为是由于中国处于社会转型之中使许多人的内心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而导致这一现象。在校园里表现为,有的学生可以一掷千金,有的学生可能付不起几百元的学费,在这种情况下,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换言之,受助者认为那是他“被剥夺的”或者“本来就应该得到的”,因此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失而复得”,既然“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而且很可能还“远远收得不够”,甚至“收吃了亏”。那么,“感恩之情”自然就无从谈起。[3]

四、浅探把资助工作和感恩教育有机结合

如何把资助工作融入到感恩教育中,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知恩、识恩、感恩及报恩,这需家长、学校、社会、国家的共同努力,是一项长期工作。第一,资助模式的转换。由于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无偿资助往往在无形中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同时也为了让受助者领悟感恩的重要性,学校应转变观念,让受助学生在接受资助后适当地付出劳动或对施助者表达感恩之情,或重视有偿资助工作的开展。这有利于把“感恩”植入他们心里。其一,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换。目前各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除了国家奖学金外,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企业或个人的奖助学金的设立。在设立奖助学金的评选细则时可以要求受助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或做义工,或积累到一定的“公益分”才能优先评选下一年的奖助学金;其二,大力开展已有的有偿资助模式。目前高校有偿资助模式主要是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贷款。由于有些高校不重视校内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致使很多贫困大学生要到社会上找兼职,把有偿资助推向社会固然简便,但应该是校内外勤工助学兼顾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而国家助学贷款更应大力开展,但目前有些高校却怕毕业生不还贷从而影响该校的违约率,而压缩贷款规模,这不利于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二,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感恩教育体系。其一,感恩教育从教师做起。俗语有云: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前的学生;其二,让感恩教育走进宿舍。大学生的宿舍就像第二个家一样,高校资助工作者和辅导员教师应经常走进宿舍,特别关注和关心家庭贫困学生,需定时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思想动态,适时进行感恩教育;其三,让感恩教育走进课堂。感恩教育就像一碗心灵鸡汤,不定时地开展相关的讲座,甚至高校设置相应的课程,宣传感恩思想和理念,进行专门的课程化教育,能让家庭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四,榜样教育。目前高校都会评选励志或优秀的学生并宣传其事迹,例如“自强之星”、“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等,却鲜少评选具有感恩教育的大学生典型,也很少见宣传有代表性的感恩人物事迹。但恰恰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典型的人物宣传有利于刺激贫困大学生的感恩觉悟和提高其感恩意识,这是做好贫困大学感恩教育的不可缺少部分;其五,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要组织贫困大学生策划开展感恩的课外活动,不但能让贫困大学生得到锻炼,而且让其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受到的感受和启发会更深。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只有做到知恩、识恩、感恩及报恩,才能学会自尊、自爱,然后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领悟生命和生活的真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个人才能得到正面的发展。

作者:张健儿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静,陶虹.试析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J].基础理论研讨,2009(20);37-38.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8

关键词:贫困生 资助 感恩教育 途径 方法

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缺乏感恩教育内容,以及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少数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忘恩行为,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和探索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感恩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应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就业工作的紧迫任务之一。

一、受资助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第一,一些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因为物质生活上的匮乏,导致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发生冲突,短期内又无法改变生活的现状使得自负心理不断受挫,进而把这种挫折感转移到自己无法改变的家庭出身上。不但对父母没有感恩之情,甚至还仇视带给自己贫困的父母,仇恨贫穷的家乡。他们和父母联系的唯一内容就是索要钱财,进城之后,追求享乐、亲情冷漠。他们用父母给的学费讲排场,把资助款用来吃喝玩乐,整天沉迷网络游戏,不热爱集体,不遵守纪律,甚至打架寻事,扰乱学校秩序。

第二,一些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不断攀升。个别学生在得到银行贷款帮助之后,采用频繁更换手机号码的方式,恶意逃避、拖欠还款,令银行处于尴尬境地,国家资助政策也因此显露出某些缺憾,学校的声誉也为此受到负面影响。长此以往,银行会越来越消极地对待高校助学贷款问题,最终利益受到损害的还是那些有需要的同学。

第三,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出现问题。一些学生心理失衡,弄虚作假、争贫、抢贫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获得资助金,他们通过各种关系到民政部门开据虚假证明,编造家庭贫困,诚信意识淡泊。这些学生一方面拿着贫困证明骗取资助,一方面穿着名牌衣服和玩着昂贵的手机和电脑。用资助的钱享受高消费,认为是一种荣耀,是一种捞取收入的本领。评定过程中的弊端使未获资助学生产生心理极度不平衡,常导致同学之间的矛盾。有的学生开学时带来了学费,但却迟迟不交,而是存在银行里,采取观望态度。

第四,一些学生把贫困作为资本,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严重。由于习惯了坐等各种资助,不思进取,缺乏自力更生的信念和决心。甚至认为经济条件比别人差,别人就是欠自己的。因为不同地区的收人水平存在着差距,在实际评定过程中,贫困生的界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由于鲜见受资助学生主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典范,校园感恩氛围也不浓,很少有受助贫困大学生自发的、主动的感恩行为;即便有些受资助学生想表达感激之情,因为缺少感恩回报的大环境,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恩情感,而采取了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二、实施感恩教育的模式、方法和途径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要以体验式方式启发大学生“知恩”,认识到获得资助并非天经地义,要让学生知道父母为供他们上学在节衣缩食,认识到政府、学校、老师都在用大量精力帮助他们,让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看到别人和社会的付出。

第二,鼓励贫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怀着感恩之心参加义务劳动,做义工、做志愿者等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形成回报社会的意识,鼓励他们参加勤工俭学,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

第三,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应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的整体规划,以决策效用来促进贫困生“感恩”,引导大学生“施恩”,把感恩教育同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让贫困生识恩、知恩、感恩。

第四,要实现“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感恩教育途径。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以身作则,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教育目标应着眼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既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精华,又要赋予感恩教育时代气息。现代感恩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社会的热爱与奉献、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对他人的坦诚与关爱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社会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延伸,是感恩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校课堂教学是提高感恩认识的主要方式,社会实践是感恩、报恩的体验渠道。

总之,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懂得自己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才能懂得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他人、社会和自然对于自身的价值,以及自己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责任,也才能懂得自身生命和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陈晨.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9

本文作者:李俊兰 郑冬芳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学生处 人文学院

为了不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奖、贷、助、补、减)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多年的实践,学生资助工作确实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如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所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但是,不能因此就将学生资助工作仅仅看作是一种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手段,事实上,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一种扶贫救济的手段,更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学生资助工作在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必须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以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最大效用。

1通过帮助被资助对象树立诚信意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为了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困难生的资助力度。以国家助学金资助为例,“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将平均资助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上调至3000元”[2],而且这种资助是一种无偿资助,只要学生符合“贫困生”的条件,基本就可以获得资助。而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主要是学生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家庭人均收入低的证明。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家庭人均收入并不低的学生也在生源地获得贫困证明,并顺利得到助学金。不用付出太多的辛劳,只要一纸证明就可以获得两三千元甚至更多的资助,而针对贫困生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的金额是五千元,但这五千元的获得,是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辛劳的,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在这种“现实比较”中,极容易出现部分学生以贫困为资本获取经济利益的现象,既使得资助目标无法真正达到,又使得学生的诚信遭遇危机。资助工作中的诚信问题,不仅存在于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中,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也同样存在,其最主要表现是不按时或根本不还贷款。助学贷款是一种合同行为,是银行和借款学生之间的一种信用契约关系,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和国家助学金的资助不同,助学贷款是社会对学生提供的一种有偿资助,虽然学生在校期间不产生利息,但毕业后会产生利息,并要求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偿还本息。虽然在办理助学贷款时,学生都签订了贷款诚信书,但仍有学生毕业后杳无音信,对所贷款项置之不理,学生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以致有些银行不愿意再从事助学贷款业务,既影响了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又影响了大学生的诚信形象。当然,“贷款不还”现象的产生,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信用体系不健全有不小的关系。因而,必须将培养被资助对象的诚信意识纳入到学生资助工作中,以达到资助和诚信养成的双重效果。首先,开展对被资助对象的诚信教育,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诚信教育结合起来,使诚信教育渗透到大学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观念。其次,在资助工作中,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树立诚信先进典型,用他们的作为感染身边的被资助对象,激励其他被资助对象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再次,把奖惩机制纳入到学生资助工作中。对那些诚信勤奋的被资助者,加大资助力度,对那些获得资助后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挥霍浪费的学生,取消被资助资格或减少资助资金。

2通过培养被资助对象的自立能力,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在我国的学生资助体系中,既有无偿的资助,如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也有有偿的资助,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各种资助各具特点,互相补充,构成高校资助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有偿资助中,获得奖学金有一定的甚至较高的成绩要求,不是每个被资助对象都可以达到的,和奖学金不同,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本上是每个学生都可以争取到的。但现实中,和奖学金的获得必须努力学习、助学贷款毕业后要归还本息、勤工助学要付出劳动不同,助学金的获得只填写一张表格,盖一个章就可以了。在这种现实的资助体系下,不能否认,确实使一些学生产生依赖社会、学校资助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想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参加勤工助学获得一定的报酬,不愿吃苦劳动,背离了设立学生资助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实现。因而,应对现行的资助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在适当提高奖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比重的同时,降低助学金的比重。助学金是由政府直接承担经费的一项惠民政策。随着助学金额度的不断提高,确实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了不少经济问题,但也使某些学生产生了依赖的心理,有些学生只希望得到无偿帮助,这是一个必须引起深思和重视的问题。以陕西某高校为例,2011年,该校发放勤工助学资金269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1,294万元。国家助学金的数额是勤工助学数额的4.8倍多。勤工助学资助金的获得,以该校规定的学生每周最高工作时间10小时计,每月获得最高不超过320元的资助,每年最高获得也不过2,000多元,根据杨钋对北京54所高校的调查,在获得资助的学生中,个人获得的平均资助金额为3,096元[3],有些地方的资助额难免会低于北京,有学生就会认为,勤工助学辛苦劳动的所得,和仅需填写一些表格就可以得到两三千元补助的助学金相比较,前者确实太辛苦,因而,有些学生选择的倾向性就很明显了。设立学生资助制度的初衷,是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但是,不希望看到这种资助最终导致的是学生的依赖和懒惰。因而,要想通过资助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就有必要改变现行的助学体系,将以政府、学校为主的“他助”转变成学生为主的“自助”。第一,在现有的资助体系中,在国家助学金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采取更为灵活的资助手段,改变将助学金全部直接发放给学生的做法,而代之为将助学金按一定的比例不同发放的方法:助学金的一部分直接发给学生,一部分用来增加勤工助学岗位资金,一部分用来奖励被资助对象中的优秀者。第二,改变现有资助体系的一些做法,如,加大助学贷款,尤其是勤工助学的份额,适当降低国家助学金的份额。使被资助对象更多地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树立起劳动光荣的意识,培养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交往、沟通、工作能力,为其将来就业提供更多的资本。总之,使资助在培养学生自立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通过关注被资助对象心理健康,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高校资助体系所资助的对象,往往面临的不只是经济困难,在经济困难背后隐含着一系列的问题。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在整个中小学时期,和同龄孩子相比,他们接受教育的环境较差,综合能力相对欠缺,虽然初进大学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美好的愿景和打算,但现实是,除了极少部分学生能脱颖而出外,绝大部分学生会发现,和其他学生相比较,他们处处处于劣势。原来可能还能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也已优势不再。除学习之外,不论是个人特长还是交往能力往往都不如人。这部分学生俨然已成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中有一部分人能正视现实,摆正自己的心态,自强自立。但也不能否认,贫困学生较之一般学生往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症状”[4],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成绩不突出、人际关系不适应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累积极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在别人的眼里,他们内向、自卑、多疑、敏感、压抑……,总之,属于不好交往的一类。而贫困生社会资源的缺乏,在当今的社会,还面临着毕业时的就业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更会波及到毕业后的生活,甚至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但大多数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要么只关注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要么仅仅将资助工作看作为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而已,对经济压力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却很少给予关注。但是,如果资助工作解决了学生经济困难,但学生心理问题频出,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无法正常发展,缺乏对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感,那资助能说是成功的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经济资助,但仅靠经济帮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而,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将经济资助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起来就成为必需。在资助过程中,应定时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在学习、交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他们及时和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正视贫困,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学习、认真生活,以证明自己和提升自己。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生活和交往水平的同时,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均衡发展。心理的健康均衡发展,又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既能解决学生经济困难,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展育人工作的平台,学生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各方面得到较为协调的发展,学生资助工作的宗旨才能得以实现。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10

大家好!

我叫****,现任******,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小故事。

我从小在***的一家农户长大,由于家境不好从小经常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负。初三毕业时我虽然以490分的成绩录取了*****高级中学,可是,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我申请读***师范学校,使我从小读大学的梦想成了永远的梦。

2002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小学任教*年,这*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对*****的教育情况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我发现,牧区人民的教育意识比较差,生活条件也相对落后。很多孩子除了学校发放的课本和作业本几乎买不起任何学习用品,有些孩子外面穿的是干干净净的校服,可是里面穿的十分破旧甚至根本就没穿内衣,很多孩子连袜子都穿不起,一到冬天他们冷的直哆嗦,手脚都冻肿冻疮了,看到这种情况,就想起了小时候穿着破烂衣服的我,心里非常难受,感到自己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2002年10月,我开始着手去帮助那里的孩子们,自己花钱给他们购买了学习用具和衣物之类的物品。第一次帮助这些孩子们,我的意识还不是很明确,只是内心感受到了一种充实感和快乐,这种感觉是我预料之外的,我也没有想到,这种快乐和充实感会成为我往后许多年所追求的目标,不断促使我去关注这些贫困学生。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尽我所能地去帮助那些贫困中的孩子们。我也试着把买来的学习用品以奖励形式发给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比较好的孩子,来激励他们。常年如此,我和孩子们渐渐变成了亲人,变成了知心朋友。记得我在春哲乡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叫**的小女孩儿,她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家中只有她爸爸一个人放牛羊来养活她和妹妹,使她的家境非常贫寒,在她家,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所以我每次回家都会带一些糌粑等食物送给他们,他们也很感激我,有时候他们也会给我送来一些牛奶,奶酪等畜牧产品。尤其是**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小学毕业后她上***中学,由于学习成绩一般,没能继续读完高中和大学,而是通过别人的帮助下在居委会那边做了公益性干部,虽然她的工资并不多,可她也在尽她所能地帮助着一家贫困户。

2009年9月,我调到***中心小学任教。一下子从牧区到了农区,我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我留意贫困孩子的这个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又开始一如既往地去帮助这里的贫困孩子们。

***是农区,也比较靠近城市,虽然比起牧区孩子,这里的孩子生活的确好很多,但我校有很多单亲子女、留守儿童和孤儿,他们的生活还是很贫苦。我又开始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尽量省吃俭用,给他们购买学习用具和衣物。除了物质上的帮助,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孩子们补习功课,教育他们做人处事的方法等。

我刚调到**的第一年学校安排我担任一年级二班的语文课程和班主任,还有三年级一班的数学课程。一年级的那个班共有四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他们当中有父母离异的也有父母一方去世的。期中有一位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独来独往的小男孩,他叫**,他的爸爸因为跟家人不和就离开了年少的他,家中还有一位年迈的外公,是靠妈妈一个人来养活他们,所以家庭条件非常差,再加上爸爸的离开使他那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在家里,他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很少跟人说话;进入学校,他和同学的交往也很少,性格比较孤僻,课堂上也很少举手发言。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学不久的一次双周假,我去了他的家,和他爷爷进行了一次长谈,发现了其家庭教育的不足。听他爷爷说:“**4岁的时候,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家庭氛围一下子变了,孩子也变得寡言少语。父母离异后,生活的担子全落到了妈妈身上,为了生计妈妈只能到外地去打工赚钱,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就经常跟爷爷生活,渐渐的,孩子的性格也变了。”所以,我经常找他谈心,帮助他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而且,我还鼓励他在班上找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我还经常与落丹的妈妈进行沟通,并给她一些友情提示:“有空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别为了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没日没夜地工作赚钱,因为孩子所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父母的爱”等等。他上五年级的时候,我又接了另外一个班不再是他的班主任了,可我仍然关注着他的学习生活。后来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起来了,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并与2015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第一中学,到目前为止我还一直在帮扶他,也打算一直帮下去。

2013年九月我又接了一年级的班,这次的新生里有一个很懂事而又令我心疼的小女孩,她叫****。她第一次来学校报到时一同来的有她的妈妈和一个正在喝奶的小弟弟。之后其他学生都有父母来看望时她没有一个亲人来探望过她,甚至每双周星期六学生洗漱时也不见有人来帮她洗头换衣。所以我就叫她到我的宿舍来准备帮她洗头洗脚,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硬要自己洗,她还说在家时她经常自己洗头,也帮妈妈洗弟弟的衣服,尿裤等,还要背弟弟哄他睡觉。听了这句我还有些不相信,就问起了她家的事,原来她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妈妈又找了个叔叔,跟他生下了小弟弟,只有七岁的她在家时经常帮妈妈干家务活,还要照顾弟弟,还经常受继父的挨打,说着说着就哭了,我也心疼的流下了眼泪。从那以后每双周洗漱时我都会让她到我的宿舍来洗漱,也经常叫她来我那儿补习功课,有时候买些好吃的给她吃。对于****我最愧疚的是,去年九月份的一次双周假时她妈妈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们在**县打工,家里没人,麻烦让****去您家写作业”我没答应,而是把她送到她舅舅家。因为那时我已经答应过女儿放假去拉孜县看她。后来才知道舅舅家的孩子经常欺负她,还把她写的作业都撕了。现在她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女孩了,虽然学习成绩不算在名列前茅,可他很努力,很听话,很懂事。今年教师节她特意给我送了一张卡片,卡片是用作业本做的,上面画了几颗桃心,还写了一句“**老师,我爱您!祝您健康快乐!”收到卡片我的内心十分感动!我决定我要继续尽我所能地去帮助她,直到她大学毕业,直到她不再需要我的帮助为止。

调到**工作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社会接触面变大了,2010年,我在工作之余先后结识了吉林省长春市的***先生和江苏省常州市的***女士,因为相同的想法和心愿,我们共同成立了“格桑花助学社”这个慈善组织。“格桑花助学社”的成立,使得我8年前帮助贫困孩子的小小愿望变成了我的一项事业。每年年底我们都会购买一些学习用具和冬装发给学校里的贫困孩子们。***女士还组织她的姐妹对我笑36位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2013年起,我们进一步发挥“格桑花助学社”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寻求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近五年来,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们的“格桑花助学社”累计帮助了***位贫困儿童,涉及资金超过了**万元。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11

关键词:高校 贫困学生 心理 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069-02

据各高校的调查分析表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学费增长的原因,导致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呈现逐渐上长的趋势。一般来说,“贫困生”是经济意义上的界定,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支付教育费用困难以及生活费用不足的学生①。高校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的成长应当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关怀。

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方面的资助是直接解决他们困境的有效方法。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里面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和学费减免的资助力度较大(资助金额在4000-6000元左右),但资助面有限,且能够获得奖学金的贫困生很少,针对性不高②;国家助学金、学校减交学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的资助面较大,但资助金额相对很少(人均获资助约1300元)③。这就要求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当加强和深化。

因此,在对贫困学生心理常见问题有所了解和剖析的基础上,实行“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双管齐下,将更有利于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资助工作的开展。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一般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生活中遭受到的苦难使得他们具有比同龄人更多的成熟和坚强。由于成长过程中较少得到父母的娇惯和宠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但因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中存在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情绪变化。比较突出的不良心理特征有以下几点:

1.1 自卑

大多数贫困学生来自贫困地区,从小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较节俭,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与同学之间的差异和差距较大,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差。久之自卑的心理愈加严重,旁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伤害,从单纯的“经济自卑”衍生到“能力自卑”、“人格自卑”等。

1.2 自闭

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祟,贫困学生怕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被别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与大多数同学不合群,从而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

1.3 抑郁消沉

调查发现,贫困生中大部分学生有出现过因自身处境贫困而消极堕落的情绪。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没有战胜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甚至厌烦学习、放弃学习。最终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而影响获得奖助学金,再次陷入更深的窘境之中。

1.4 对现实不满

高校贫困生中部分学生在自卑、自闭的状态中不能及时走出,面对社会现实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在长期心理不平衡的驱使下,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极端事件,以此来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最终从“经济贫困”走向“心理贫困”的不归路,影响社会的健康稳定和谐。

2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贫困生的认定缺乏量化标准

贫困在本质上归属于经济范畴。而高校大学生作为无经济来源的纯消费人群,在对学生是否为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时,必须调查清楚单位时间内学生家庭的人员组成、收入及平均生活消费,再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进行比照,从而确定学生的贫困程度。但是,某些高校在执行此项工作时,未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作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影响后续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贫困生认定程序工作的不足

调查发现不少高校在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常用“学生申报―学院认定―学校审批”的模式,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能反映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申报的学生较多而资助的经费相对不足,加之无量化标准、“平均主义”、“人情风”式投票选举,以及“轮流享受”等方式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2.3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完善

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对贫困学生的信息管理也应该网络化、系统化。特别是学生人数逾万的高校,专门用于贫困生管理和资助的工作系统急需建立和完善。通过网络系统的监控,可以使贫困生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储、统计和分析的工作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标准,从而在学校各个部门甚至学校和银行之间做到随机查询,使贫困生资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4 贫困生“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工作的不同步

基于本文前面提到的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因为自身相对较差的经济状况而产生耻于言谈、焦虑烦躁、敏感脆弱、自卑封闭等不良心理缺陷。因而,在贫困生认定时,部分确实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羞于启齿而被迫放弃贫困生申报;与此同时,部分家庭经济相对较宽裕的学生把学校给予的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理所当然”、“捞好处”,部分学生甚至通过私下拉关系,骗取同学的投票得到资助。上述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与学校偏重“经济资助”忽视“心理自助”工作不无相关。

3 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3.1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运行机制

3.1.1 建立切实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在建立真实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的基础上,将贫困学生提交的贫困证明材料、班委评选组反映的情况以及辅导员平时的观察评议等结合起来,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进行修正,对贫困学生的认定进行调整。

3.1.2 实现贫困生信息管理自动化机制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使贫困生的相关信息(如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奖助学金获助情况、贷款信息及勤工上岗情况等)在学生管理系统做到自动、随机抽查,便于学校各部门掌握贫困生的受助情况和资助工作的延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借助网络使贫困学生家庭所在的民政部门、学生借贷的银行和学校贫困生信息实现共享。

3.1.3 完善受助贫困生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获得各种资助的贫困学生,在受助后学校应做好对他们的约束和监督。对于接受了资助但仍不努力学习的学生,甚至存在将助学金用于请客拉拢同学关系、抽烟喝酒、高档消费等不符合贫困学生消费标准行为的学生,应当立即取消贫困生受助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从而保证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公平、健康发展。

3.1.4 建立灵活的资助标准

将资助标准与各院校、专业学生的收费标准结合起来④,根据各校所在地的消费标准给予不同标准的资助。比如像艺术类、医学类等特殊专业的贫困学生,资助的金额可适当调整。

3.2 构建多元立体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国外的资助体系相比,在立体化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各大高校,“奖、贷、勤、助、补、减、免”等多元混合资助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资助主体的多元还有所欠缺。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应当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责任。因此,着力构建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学校资助为辅、家庭及个人自助为补的多位一体资助体系能够使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的资助可通过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如鼓励和支持银行提供助学贷款,同时可依据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的额度给予其税收减免或信贷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在政府资助的前提下,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捐助,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进一步拓宽贫困学生的受助面。

3.3 实现资助体系由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型

高校贫困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在对他们的培养过程中,除了给予他们经济方面的资助,更需要在思想方面给予“精神资助”。目前大部分赠与式的资助方式一方面会助长贫困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使他们形成理所当然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贫困学生在接受单纯的给予的时候,忘记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丧失感恩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隐患。甘剑峰认为,从资助效益来看,几种资助方式的最优排序为: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⑤。另有调查表明,学生对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支持率依次为:勤工助学(50%)、助学贷款(34%)、学费减免(22.5%)、奖学金(17%)、困难补助(12%)、社会资助(6.4%)⑥。由此可见,有偿资助模式应当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有偿资助,在缓解贫困学生经济困境的同时,可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的人生信念,培养起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自信心,以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积极有效地开展完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需要大量的工作,同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让贫困大学生在关怀和爱护中健康成长,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注释:

① 黄建美.试述高校贫困生救助的伦理价值[J].云梦学刊,2009(2):93-94.

② 高潮.西部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06,22(4):116-119.

③ 王献虎.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转型的难题和对策―对陕西省属高校贫困生资助情况的调查报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2):73-74.

④ 王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新资助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6):59-61.

资助贫困学生范文12

[关键词]资助工作;贫困生;心理问题

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高校资助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目前,高校以形成了“奖、助、勤、贷、补、免、减、绿色通道、社会资助”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名大学生不会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资助实施、管理工作的问题,对贫困生心理状况的了解不充分,引发了学生种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的资助工作也难以有序的发展。所以,分析受助学生心理问题,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受助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在高校的资助工作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客观正确地接受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对国家、社会、个人提供的资助心存感恩,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由于资助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学生自身认知和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一些学生认为贫困生是不光彩的标签,自己接受资助就是低人一等,受助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表现的胆小、自卑、消极、回避人际交往,刻意隐藏自己贫困生的身份。

2、依赖心理,部分贫困生将家境贫困归因于社会不正之风,不能客观正确地看待自身存在的不足,认为自己国家、学校、社会对自己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获得资助后不思进取,铺张消费,学习松懈,成绩不进反退。

3、虚荣心理,少部分受助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爱慕虚荣,拿到资助款就去买高档手机、名牌电脑,讲究吃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当老师对他们进行节俭教育时,他们还固执的认为资助款的支配权在自己手里,老师不应该横加干涉。

4、敌对心理,部分贫困生认为资助者的慈善行为是另有所图,沽名钓誉,并不是出自于真心地关爱贫困学生,而自己是用尊严与资助者进行了等价交换,大家各取所需,无一点感恩之情。

5、压抑心理,有的贫困生吃穿用度都非常节俭,时时注意自己的贫困生身份,对别人的评价十分在意,甚至害怕自己的合理消费行为也被别人看作为不节制,过度压抑自己的合理消费,导致心理过度敏感。

二、资助工作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度大。少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思想素质不高,生源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随意开具虚假的贫困证明。加上高校生源分布面广,老师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进行走访。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真实性不高,参考价值低。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由于民主评议小组成员来自于同一个班级,个人的情感倾向、多方利益关系,以及参评学生的拉票行为,让认定工作无可避免的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失去了应有的公平公正。

2、贫困生自身心理发展不足。高校贫困生在成长中面临着物质经济匮乏的压力,因为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心理不断受挫,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长期以来,他们敏感、自卑、自负、自我封闭,导致了对别人的资助、关心,不能有正确的认知,总认为别人是怜悯、施舍,自己接受资助是迫于生活的无奈,无法从心中产生感激之情,有的同学选择拒绝资助,有的则是受助后冷淡麻木。

3、资助工作实施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在资助工作中为了体现公开、公平的原则,对参评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公示。一些社会资助者和企业为一己私利,把慈善活动当作自己捞取名声和政治资本的秀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媒体大肆渲染资助活动,暴露学生的隐私。这些行为极大地挫伤了贫困生的自尊心,让贫困生感受不到尊重和关爱,对资助活动十分的排斥。

4、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为了得到资助,提供虚假的家庭经济信息,夸大了自己的贫困境况,缺乏自立、自强、诚信的优良品质,在资助活动中“等、靠、要”。一旦没有获得资助,就和资助管理人员吵闹,认为只要他能提供困难证明,学校就必须让他享受资助,不然就四处造谣生事。还有部分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恶意拖欠贷款,故意隐瞒个人的联系方式,导致银行和学校资助部门催款工作难以开展。

三、解决资助工作中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办法

1、学校要加强资助工作中的育人管理。现在高校的资助工作量逐年增加,学生管理者忙于事务性工作,而疏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给学生提供了物质资助,但是没有开展提升思想素质的活动。学校可以开展资助感恩活动、讲座、报告会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深入了解资助工作的意义,牢记党和国家、社会爱心人士对贫困生的关怀,将感恩内化为积极上进的力量,鞭策自己刻苦学习,奋发图强。

2、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新生心理普查,筛选出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进行心理面谈、辅导。在资助评审过程中,一些学生获得的经济资助,但是心里背上了沉重的贫困生包袱,变得敏感自卑;另外有的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获得资助,心理遭受挫折,甚至引发了严重心理问题。学校需在资助评审工作过程中组织心理老师贫困生进行团体和个体的辅导,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资助活动,放下顾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对于申请未成功的学生加以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