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30 10:16:37

雷雨教学反思

第1篇

学习地点:深圳市 新安中学 网络教室

学习对象:高二(15)班学生

学习网址: http://.cn/u/2947453553

指导老师:高帆

一、专题教学的缘起

走入专题教学源于吴泓老师的指引。早在2003年《语文教学通讯》的封面人物上,我就见到了吴泓老师,第一次知道了专题教学。那时心想,吴老师的学生真是幸福啊,能读鲁迅、红楼梦、海明威……机缘巧合,2011年我调入了深圳新安中学,和吴泓老师成为了同事。正当我想像吴泓老师一样领着学生向远方前行之时,却被现实枯燥的应试束住了手脚:对粤教版教材的生疏,每个月准时到来的月考,区里的统考,应接不暇的评比……我每天都疲于奔命,疲于对知识点像解剖刀一样的切分。那时,我每日看着吴泓老师班里学生的幸福,却不敢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内心既纠结又彷徨。这时,吴泓老师向我指点语文教学应该前进的方向: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远不只是高考,还包括对知识的热爱,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树立等等。只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行阅读、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进入一个新天地。

“想得明白才能做的明白”,这句话是吴泓老师的口头禅。我决定先跟着观摩学习。在一段的跟踪学习中,我倾听着感受着吴泓老师的课堂:取代老师喋喋不休、不断提问布置作业的方式,吴泓老师的课堂充溢着朗朗的读书声;学生主动地思考并质疑着,而这种质疑不是简单的“是”或“非”,而是知其然后的知其所以然;这里课堂上的气氛时而轻松,时而又充满着挑战性的紧张,师生之间是平等交流的,学生引经据典的同时还能引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写作不再是作文选中的固话语言,走出了平庸和肤浅,走向了丰盈和深邃。

在感受这种学习的愉悦和经过无数个夜晚的思考之后,我义无反顾地走进专题学习。我和学生商定一起来读《红楼梦》。但是,我还不敢占用太多课堂上的时间来让学生读这些经典的东西,只能利用课堂之外的零碎时间。于是,高一整个下学期,我没有布置过晚修作业,每天只是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每天晚修前15分钟让一名学生谈谈阅读心得,每周两节《红楼梦》的精读课,比如“宝玉挨打”“宝黛初会”“抄检大观园”等情节都在课堂上精讲,每两周一次网络专题学习课,主要是依托“家园网”为平台,最后再做专题写作与总结。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都感到收获颇丰,更重要的是,学生成绩不仅没有退步,反而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样一来,我便有了放开膀子做专题的勇气和动力。

二、为什么要读《雷雨》

读《雷雨》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其偶然,是因为粤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正好是戏剧,其中选择了《雷雨》的第二幕,学生初步认识了《雷雨》中的人物。与此同时,班级的话剧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想在自己的青春历史上演一个如同“史诗”般的话剧,《雷雨》是他们此时最好的选择。

当然,我还想为这个专题做更多的铺垫,我先请吴泓老师原来班级中做过专题的几名学生谈谈做专题的感悟,同龄人之间的谈话激起了他们无限的向往。趁此契机,我和他们讨论了目前语文学习的状态,展示了吴泓老师的家园网站以及吴泓弟子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当我提出我们自己也要做一个完整的专题时,学生眼中都迸发着希望的光芒。

我和学生一起研究了吴泓老师的28个专题,最后把目光聚焦在“百年寻梦”这一组,可能这一组专题和他们正好是若即若离的距离吧――既不像古代文人那么遥远,又不像外国作家那样有文化的隔阂。“百年寻梦”一共有以下几个专题:

读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读《雷雨》;苦难与忧思铸就的诗魂:读穆旦;生命是忧伤的:读《边城》;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读张爱玲;一首凄婉的歌谣:读《呼兰河传》;人生的局促与困顿:读《围城》。

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是最先被学生否定掉的,接着是鲁迅和穆旦,也被否定掉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雷雨》《边城》和《呼兰河传》这三部作品。于是,我和学生商定,先从《雷雨》读起,再慢慢读其他几部作品。

当然,选择《雷雨》更是源于作品本身的魅力。《雷雨》是天才般的年轻人曹禺在23岁时,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创造出的惊心动魄的悲剧。曹禺曾经这么说过:“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的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能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曹禺是站在悲悯的角度上看待《雷雨》中的人物,我们今天是不是也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周围的人事,培养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呢?《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究竟还能告诉今天的我们多少个人性的难解之迷呢?

那么,就让我们以探究者的身份,平等地走近大师,走进《雷雨》吧。

三、怎么读《雷雨》

与《雷雨》相逢的过程,基本可以分为:走近《雷雨》――阅读《雷雨》――研究《雷雨》――言说《雷雨》四个阶段,前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1.走近《雷雨》

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专题相关资料。如话剧常识(定义、分类、鉴赏剧本的要素等);曹禺简介,《雷雨》故事梗概,创作背景,人物关系(清晰把握《雷雨》的复杂人物关系),观看电影《雷雨》等等。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曹禺产生亲近感,对《雷雨》产生神秘感,由“老师要我读《雷雨》”变成“我自己要读《雷雨》”。同时,从感性认识入手,也在于寻找“我和曹禺”“我和《雷雨》中的人物”的精神共通点。这一阶段采用的材料主要有:《雷雨》的诞生;有关《雷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资料;《雷雨》写的谁家;曹禺与天津(四)(沽上丛话);苦闷出大家;忆曹禺;解读曹禺;刻画人心灵的戏剧大师――曹禺;曹禺生平;简介《雷雨》。(见博客学习平台:http://.cn/u/2947453553)

2.阅读《雷雨》

学生有了这样的初步感受,就可以引导他们阅读《雷雨》了,而“阅读《雷雨》”就是要走入《雷雨》中的世界,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首先是泛读,在读书过程中随时写下自己的疑惑和感触。同时,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也要做一些方向性的指引,主要提一些宏观的问题,如:

(1)曹禺是如何创作《雷雨》的?他自己对《雷雨》有怎样的评价?这些情况对我们理解作品有什么帮助?(2)在你看来,《雷雨》究竟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还是时代悲剧?(3)透过《雷雨》,透过周公馆这个“最有秩序的家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时代?(4)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鲁侍萍、繁漪、三个儿子之间的难于调和的矛盾在哪里?作品在各种矛盾纠葛中揭示了他怎样的形象特征?(5)你欣赏《雷雨》的语言吗?请结合具体实例说说《雷雨》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力。

学生在网络课堂上借助网络互动方式自由探究。利用网络讨论区,深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以及作品的主题。

在通读2遍的基础上,我又领着学生对部分篇章进行了细读,如选择课文节选部分的第一场戏,也就是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的重逢作为研读的重点,回答以下问题。

(1)周朴园在不知面前的人是鲁侍萍之前,周对鲁是什么态度?找到依据。(2)两人围绕三十年前在无锡发生的事件展开对话,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周朴园几次问鲁侍萍的姓氏和身份?这些问话和动作展现了周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3)周朴园在知道她是鲁侍萍之后,周对鲁的态度有何变化,哪里体现?附: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否出于真心?难道这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

这些问题学生都是利用实时网络进行探讨。对于附加的问题,学生格外感兴趣,于是,在学生对资料进行大量的查阅之后,我们在教室中举行了一场“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的辩论会,班里分出了“挺周派”和“挺萍派”。那是一节激烈的辩论课,认为周朴园爱着鲁侍萍的同学主要这么认为:(1)分开是因为父母的压力;(2)现实不允许;(3)除侍萍之外的“她”都是生命的过客;(4)做了总比不做好(哪怕是金钱的补偿);(5)保留各式的习惯……认为周朴园不爱鲁侍萍的同学认为:(1)周爱的是逝去的青春;(2)周家的摆设显示的是其控制欲;(3)纪念侍萍是源于愧疚;(4)言爱是肯定自己的自尊:自欺欺人;(5)周爱的是自己;(6)周是自我救赎……虽然辩论没有最终的定论,但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对人性的复杂有了更深的体会。

3.研究《雷雨》

学生在与经典相逢的路上,在对书中人物发现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的过程。同时,这种研究也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实践。

这一阶段主要给学生推荐了一些研究性文本进行阅读。这些文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文本细读类文章:《陈思和〈雷雨〉细读之细读》,《〈雷雨〉的多种阐释》,《细读〈雷雨〉》;第二类是人物解读类文章:《周朴园对鲁侍萍感情真诚说》,《周朴园对鲁侍萍感情虚伪说》,《〈雷雨〉人物解读》,《评周朴园(三则)》;第三类是主题解读类文章:《谛听曹禺话剧自由主义的呐喊》,《雷雨的定义》,《〈雷雨〉:生命始于盛夏》,《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曹禺名剧的误解、曲解与理解》,《曹禺:悲剧有滋味 人生不是滋味》。

在让学生阅读这些文本的同时,我又示范性地抛给了学生一些研究性的课题,比如:探究《雷雨》的命名;曹禺创作《雷雨》的前后历程;周萍和繁漪、四凤的感情纠葛;周朴园和他的三个女人。这时,再充分放开学生阅读的权限,可以随意地根据自己选题的需要去百度搜索一些文章,也可去与曹禺、《雷雨》相关的网站上和网友进行互动对话。

4.言说《雷雨》

以上的过程算是“入得去”,但还要有一个“走得出”的过程。这就是最后一个环节――“言说《雷雨》”。事实上,这种言说早在阅读的初期已经开始了,由于很早就给学生介绍过专题学习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要写专题性论文,所以学生在阅读初期便开始收集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一个暗胡同慢慢走向光明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引,但这种指引,更多是个性化的。比如,一些孩子读到最后还没有思路,我就组织上“开题汇报课”,在开题汇报上,一些思想的火花不断被点燃,有创意的开题被赞赏被支持。比如,有个学生说读《雷雨》时只对一些特殊意象印象深刻:雷、雨,立刻就有其他同学提出了电线、窗、房等,然后,该生在大家的启发下,提出了《透过中的意象看社会》这么一个论题。开题结束之后,一些学生就开始卡壳了,这时,就需要和学生有面对面的交流,在倾听与指导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也提高了不少。学生的创作陆陆续续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都经历初步成文――修改――再修改――定文的过程。我觉得在学生成文的过程中,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有耐心,要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懂得“教育是慢的艺术”。最后,我将全班学生平日写的《雷雨》随笔、最后的论文和写后反思汇集成册,取名为“中学时代读《雷雨》”,作为这次专题的总结和纪念。

四、读完《雷雨》之后

第2篇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魃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化的特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我们设计的CAI课件总是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音响,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例如:《雷雨》一课,教师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制作精美的,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回忆观察到的雷雨景象,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雷雨的景象,乌云压下来,狂风吹得树技不断摇晃,雨哗哗地下起来,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活动的画面中夹杂着风声、雷声、雨声、蝉鸣声、蛙叫声。在声、光、色、像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性被调动起来,对雷雨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课文的有利的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的转向课文内容的学习。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善于,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加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个性。

如《雷雨》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计算机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渐渐,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小了”一句中“渐渐地”一词,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先听两组声音:一组雷声由大慢慢变小;一组雷声突然变小,学生马上指出第二组声音不对,可见学生主动领悟到雨的变化是从小到大,慢慢变化的。接着我又出示几组图像:花儿慢慢地开放,太阳从海上慢慢升起......学生马上举手用“渐渐”说话,不仅说了老师展示的画面,而且还马上联系生活实际说了很多渐渐变化的事物。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主动感悟词语,

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三、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然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如:《蝙蝠的雷达》一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了解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相当难度的,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教师设计了以下的动态画面:夜空中,一史蝙蝠边飞边从嘴里发出声音,用“>>>>>”代表声音,“>>>>>”碰上一棵大树,“>>>>>>”反射回来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开大树,安全飞去,在此基础上,展示第二幅画面,蝙蝠变为飞机,嘴变成雷达、天线、耳朵变成接收器,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同学眼前,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蝙蝠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而发展的,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使教学难点得到了崐有效的突破。

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报之入情,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第3篇

多媒体教学是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的产物,现代电教媒体手段灵活应用于整个课堂的教学中,使传统传授与电化教学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它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从而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科学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必然会使学生在想象知识能力开发的同时也展开思索、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多媒体教学能优化思维环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提供的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充分发挥传统的教学优势,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思维环境。

如教学《雷雨》一课,虽然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并不陌生,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大自然是怎样的情景,雷雨中大自然惊心动魄的场面和情景是怎样的。只凭读课本,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上课一开始,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形象逼真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顿时,学生兴趣盎然,认真地看着画面,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当学生回答不够完美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反复展示画面,直到学生将画面描述得清清楚楚,具体为止。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情趣,变静态为动态,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多媒体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表现力,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所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特别是教材的重点、难点。

例如古诗《宿建德江》,其中有这样两句:“旷野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天为什么比树还低?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这两句诗的意境又是怎样的?小学生难以理解。采用投影教学、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想象,他们依据投影画面的意境,很快就明白了。所谓“天低树”并非指天真的比树低,而是因为原野极为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好像比树还要低些。因为江水很清,月亮倒映江中,所以月亮似乎与人接近了。这样,学生头脑里很自然地就出现了一幅原野空旷、天清水碧、 月影沉江的美妙动人的夜景,从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有比较强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字是无形的画,但是有些事物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则容易领悟。

如教《飞夺沪定桥》一文,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的抢渡沪定桥的悲壮场面再现在学生面前:地势险要的大渡河上,凌空摇晃着十三根铁索,脚下是惊涛骇浪,面对枪林弹雨,十八勇士一边攀缘铁索,一边还击敌人,此情此景惊险而悲壮。勇士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第4篇

关键词:题旨;人物形象;戏剧张力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2007年,中国话剧将迎来她的百年华诞,在中国话剧的百年历史中,曹禺先生创作于1934年的《雷雨》可谓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对中国话剧由发展走向成熟起着决定性作用。2006年末,以《雷雨》为蓝本改编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黄金甲》)隆重上映,反响哗然。在中国观众经历了国产商业大片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这部大肆宣传造势、让观众期待许久的影片再次让人感到深深的失望。张艺谋导演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影片商业运作的需要,对堪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作的《雷雨》进行刀劈斧裁、增添删减,因此《黄金甲》在题旨、人物形象以及戏剧张力等方面皆与原著不同。张导呈献给我们的是一部金光灿烂的“宫廷版”《雷雨》,然而,在表层的“镀金”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主题的浅陋、人物的单薄和戏剧张力的萎缩。

一、题旨的暗变:从“宿命”到“规矩”

宿命,是文学永恒的母题。所谓“宿命”,即前世之命运。儒家“畏天命”,道家“委天知命”,古希腊斯多葛派“服从命运”,都是宿命论的观点。朱光潜认为:宿命观就是对超人力量的迷信,认为这种力量预先注定了人的遭遇,人既不能控制它,也不能理解它。宿命论与悲剧感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原始人类对恶的根源所作的最初解释。从古至今,宿命困扰着人类,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类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是,对于人生无常的思索仍使人们处于强烈的困惑之中。于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们都用自己的作品对这一母题进行了阐释。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表现了命运之手的残酷无情,曹雪芹借《红楼梦》发出了人生如梦、造化弄人的慨叹,而曹禺说,“《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管辖,这主宰,希伯来的先知们赞它为‘上帝’,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近代的人撇弃了这些迷离恍惚的观念,直截了当地叫它为‘自然的法则’。而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宇宙这一方面的憧憬。”[1]姑且,我们就将这宇宙中不可知的神秘力量称为“宿命”。曹禺年轻时,受到西方个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艺术精神上受到古希腊悲剧与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现代悲剧的影响。因此,《雷雨》戏剧情节的展开借助于血缘伦常纠葛,悲剧的结局染上神秘的命运色彩。曹禺深入到现实世界的复杂人生中,运用戏剧艺术表现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受与理解,在人物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中更真实、更典型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残酷性,思索人类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所在。

而《黄金甲》开场则借大王之口开宗明义:“天圆地方,取法天地,乃成规矩。在这方圆之中,你们各居其位,这就是规矩。君臣父子,忠孝礼义,规矩不能乱。”王极力维护的就是所谓的规矩/秩序/王权。为了“规矩”,他残忍而严酷地惩罚着所有“乱了规矩”的人:对她不忠的王后必须定时定量喝下毒药;刺杀兄长、意欲谋反的小儿子被活活鞭笞致死;举兵造反的二儿子必须在死亡与毒死母亲之间艰难抉择。在惩罚别人的同时,大王本人也成了“规矩”的牺牲品。为了皇室家族的体面,他忍受着知道儿子和妻子有而不得揭发的痛苦,只有用卑鄙的手段慢慢毒死妻子,以解心头之恨。到了影片结尾,叛乱平定,歌舞升平,只剩下“孤家寡人”和皇宫内一望无际的冶艳秋菊。所有的亲情、温情都毁灭了,唯有王权如昔,秩序依旧,这就是导演要告诉我们的残酷的“规矩”。

曹禺先生创作《雷雨》时,“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运命,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2]。因此,《雷雨》讲的是宿命――这种人类无法摆脱的根本痛苦。作为封建家长,周朴园拥有权力,他竭力维持着“体面”家庭的秩序,但是他的权力和秩序在命运面前是那样渺小、无力,或许因为年轻时种下的祸根,儿子死了,妻子疯了,剩下的唯一的儿子永远不会认他……最后,他对自己所犯的罪孽进行了沉痛的反思,具有了宗教的情怀。而《黄金甲》讲的是规矩,权力永恒,王者至尊,所有的叛逆都动摇不了帝位和秩序。纵然大王家破人亡,但王在,王权在,大王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规矩不能乱。其实,关于王权与秩序的主题,在张艺谋的武侠片中是一脉相承的,《英雄》中所有的刺客都在各种理由之下死去,唯有秦王代表的“天下”概念留存;《十面埋伏》中的两男一女为了“爱情”打的死去活来,而官府的伏兵已悄悄逼近,即使他们没有同归于尽,作为官府――秩序的反叛者,他们也不得善终。张艺谋对于权力就有这样一种令人窒息而绝望的痴迷。相形之下,《夜宴》表现的王权倒有些深度,一个皇帝倒下去,自然有代替者继续在王位上坐下去,皇帝可以换,朝廷可以变,但体制仍在,秩序依旧。

《雷雨》中,曹禺苦苦探求宇宙中不可知的、摆布人命运的力量,尽管全剧的气氛是紧张、晦暗的,但是作者并不想让观众“回念着《雷雨》像一场噩梦,死亡,惨痛如一只钳子似地夹住人的心灵”,而是带着一种哀静的心情,沉思地“念着这些在情热、在梦想、在计算里煎熬着的人们。”[1]于是,周朴园皈依了基督教,反思人类的罪恶;四凤承载着阶级平等和民主自由的时代精神;鲁大海作为劳动阶级的代表,依然有着开拓新生活的力量。但表现残酷“规矩”的《黄金甲》中却没有任何幻想,没有一条生路,大王失去所有的亲人、仇人、掘墓人和继承者,影片中人性的阴郁积蓄成最后的残酷,没有希望和精神的传承,这种压抑一直到片尾都没有机会释放。

二、人物形象的改变

在宿命的主题之下,作者怀着悲悯的情怀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并希望观众也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雷雨》是一部多主人公的作品,很难说谁是作品的主角”。[2]作品中,无论是周萍、蘩漪、侍萍,还是四凤、周冲、大海,甚至包括周朴园和鲁贵,他们的行动都充满了主动性,他们都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生存的困境,但是,宇宙间某种不可捉摸的“神秘的力量”却偏偏让他们无路可走,最后都归于毁灭或失败。可以说《雷雨》中每个人都是悲剧人物,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局限与不足,但又深切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与挣扎。因而《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是丰满动人的。而《黄金甲》在表现“规矩”的主题之下,影片中决定人生死的力量由不可知的命运变成了王权,人们在权力的驱使之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物性格较《雷雨》中的原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周朴园与大王同为专横的封建家长,他们都在竭力维持家庭的体面和秩序,但是周朴园身上还有人性的一面。周朴园逼蘩漪喝药只是表现他的权威与专制,并非致妻子于死地;而大王逼王后喝药是处心积虑地报复,夫妻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周朴园对儿子还有温情与关爱,大王却能残忍地用腰带抽死小儿子元成,又逼死二儿子元杰,尽管元成弑杀兄长、元杰举兵造反,但大王虐杀亲生骨肉的行为仍是令人发指的。三十年后重逢侍萍,周朴园唯恐她扰乱了自己家庭与生活的秩序而冷酷地赶走她全家,之后却暗地里寄去了一张支票;而大王见到蒋氏,对其一家大加封赏之后却派兵暗杀灭口。周朴园虚伪、冷酷,但他身上还有残存的人性,而大王却太卑鄙而无趣了。曹禺在透析周朴园灵魂的时候,“始终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写”,[3]他的身上既有作为资本家的残酷、作为封建家长的专制,也有作为“人”的情感,作者写他与侍萍年轻时的真情,写他深深的内疚与沉痛的回忆,表现了人物心灵深处的真实性与丰富性。而大王的性格是单一的:阴险、狠毒、残暴、灭绝人性。导演过分强调了他作为君王跋扈、残忍的一面,而忽略或弱化了其人性的一面,因而这一人物形象是扁平而缺乏深度的。

蘩漪和王后的都是为爱痴狂的“魔女”,她们敢爱敢恨,对待爱情勇敢而执着,为了改变生存的困境她们绝望地反抗着。但是与蘩漪相比,王后则更为阴险、狠毒而城府极深。蘩漪对周萍有恨,但是这种恨源于爱,直到最后一刻她都是想努力挽回周萍的心;而王后对大王子元祥几次“争取”不成,便决绝地斩断了情丝,将元祥也列入了被报复者的行列。蘩漪为了留住周萍怂恿儿子周冲拖住四凤,这只是一个疯狂女人在穷途末路、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使出的拙劣手段,徒劳而又无趣;而王后的报复是有计划的,她成功地说服了二儿子元杰加入她的叛乱阵营,增加了反抗的力量。繁漪总体上还是内敛的,她更多时候只是以扭曲的人性承受窒息,反抗只表现在不知鲁妈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揭露出周萍和四凤的关系;而王后更加主动,为了生存和报复,她不但用兵变的方式反抗,而且有预谋地揭穿蒋氏与大王的关系,以此来打击大王,不惜牺牲元祥、蒋婵和蒋氏的性命。这个心如蛇蝎的女人,主动、残忍地揭开了这深重的罪孽,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让人抛却了最初对她的同情。

侍萍和蒋氏的差别极大。侍萍是个要强的女人,被赶出周家后,她忍辱含垢,靠自己的劳动艰难生存,并撕毁了周朴园当作补偿的支票,表现了一个孤苦女人的倔强与自尊;而蒋氏竟然坦然接受了大王的封赏,之前还一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的样子。侍萍是个信命、认命的女人,她认为“什么都是天定”,是不公平的命让她受尽了人生的苦难,她苦苦思索、追问何为“天”、“命”,作者的宿命思想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而蒋氏身上毫无宿命的色彩,她有意识地帮助王后报复大王,在王后的安排之下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侍萍的苦楚是内敛而深沉的,她没有大哭大闹、声嘶力竭,观众却能感受到她所承受的深重的苦难;而蒋氏感情的爆发没有必要的铺垫,一开始就表现过激,她满腔愤慨地声讨大王的罪行,歇斯底里地赶走与女儿在一起的元祥……这样非但没有激起观众的同情与共鸣,反而让人感觉虚假、做作。曹禺先生在分析《雷雨》的人物形象时指出,演侍萍的演员应该懂得“节制”,“不要叫自己叹起来成风车,哭起来如倒海,要知道过度的悲痛的刺激会使观众的神经痛苦疲倦,再缺乏气力来怜悯”,[1]估计《黄金甲》的编导们没有看到这段话,他们恰恰犯了曹先生几十年前警告过的错误。

周萍被命运置于的悲剧中,所爱的人要么是继母,要么是妹妹,他无从选择又无法摆脱,巨大的负罪感压得他透不过气,激烈的内心冲突撕碎了他的灵魂。但是从《黄金甲》中的元祥身上我们看不到这些。当父亲宽恕他与继母犯下的罪行时,元祥感激涕零,将王后谋反的情报出卖给了大王,父子间仿佛进行着一场卑鄙的交易,而将所有的责任推给那个不幸的女人。由此可以看出元祥的懦弱无能、对于王权无原则的臣服、对于一个他曾爱过和伤害过的女人的薄情寡意。这样一个男人,让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两个女人为他死去活来。周萍的孱弱在于灵魂,而不在于身体;《黄金甲》中大王子瘦弱的身躯并未表现出周萍精神上的痛苦,这个本让人有几分同情的形象到了电影中显得既猥琐又懦弱,面部表情过于夸张、丰富,甚至扭曲得让人认不出来。原著中周萍的内心冲突在电影中弱化了,只在表演技巧表面做文章只能使人厌恶。

《雷雨》中的周冲是个纯洁、善良、富于幻想的男孩,宛如“这烦躁多事的夏天里一个。在《雷雨》郁热的氛围里,他是个不调和的谐音,有了他,才衬出《雷雨》的明暗。”[1]而《黄金甲》中的小儿子元成被导演安排成《菊豆》中“儿子”式的人物,他最后的行为令人匪夷所思。其实,他当时最可能的行为是杀死大王子,表示全力维护父亲的地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小小年纪突然想篡权,实在是编剧为了引出下一场戏而做出的拙劣选择。如同《夜宴》中厉帝的自杀一样,为了让人物死而必须如此生硬地安排。

《黄金甲》中的蒋婵与四凤的性格差别不大,但蒋婵的形象略显单薄。《雷雨》中,由于四凤与周萍的恋情不得公开,四凤身上承受着来自周遭环境的巨大压力,内心充满了既不想违背母亲意愿、又不愿离开心上人的苦恼;而蒋婵却如同伺候、监督皇后吃药的木偶一般,从她身上看不到任何爱憎好恶、痛苦与挣扎,因此这一形象又被编导简单化处理了。此外,二王子元杰被完美地塑造成为救母亲奋勇杀敌的单纯正面形象,以鲁贵为原型的蒋太医也从一个势利的市井丑角变成一个为救女儿惨死的悲剧英雄,这与原著中的角色大相径庭,失去了原型人物身上代表的典型意义。

三、戏剧张力的萎缩

黑格尔说:“充满冲突的情境特别适宜于用作剧艺的对象。”冲突是指由人物性格产生的对立双方的矛盾,它是戏剧的基础,戏剧冲突的集中展开为人物展示性格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戏剧情境“是作者预设在戏剧中的一种规定性环境,是由特定环境、具体事件和人物关系所构成的导致戏剧动作的发生、发展的或现实或象征的规定性场域情势。它是创造气氛、引发矛盾、形成冲突、展示性格、表现主题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受众审美兴趣,刺动审美期待,增强戏剧效果的重要方面。”[4]在蕴涵尖锐矛盾冲突的情境中,演员的表演形成了巨大的戏剧张力,吸引着观众在一种压迫感与紧张感中将注意力高度集中,紧盯戏剧动作发生的逻辑,不断产生追问与探询的审美欲望。《雷雨》秉承了西方古希腊命运悲剧和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精魂,在情节安排、戏剧冲突设置方面有许多传统戏剧的特点,尖锐、激烈、集中的矛盾冲突形成了极大的戏剧张力;而《黄金甲》则表现得差强人意。

《雷雨》中所有人物的命运都是不可知的,宇宙中某种“神秘的力量”掌控着一切,所有人物都在“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1]他们都怀着美好的愿望,努力使事情朝好的一面发展,命运却偏偏捉弄他们,无论他们怎样努力,都是徒劳的。他们都不知道事情下一步会怎样,甚至他们互相之间许多内情也是不清楚的,如周朴园不知道蘩漪与周萍的关系,蘩漪不知道鲁妈的真实身份,周冲也不知道蘩漪、周萍、四凤之间的纠葛,只有观众知道所有的真相,如上帝般“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1]期待着剧情的下一步发展。而《黄金甲》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是人为的,由掌权者决定着无权者的生死存亡,因而人物的命运没有丝毫宿命的意味,而在实实在在的人为因素下显得“合情合理”。而且,《黄金甲》中一切都太明了,所谓内幕、阴谋已是公开的秘密,元成早已知道元祥与王后的关系,因而仇恨哥哥和母亲;王后也知道元祥生母的秘密,故意揭开这残酷的真相;大王更是深藏不露,早已知道王后与元祥的,后又得知王后谋反的计划,他周密部署、沉着应对,冷眼旁观这出宫廷的好戏如何上演,因此《黄金甲》的情节少了许多悬念与紧张,而人物身上多了几分城府与阴险。

《雷雨》中情境冲突的设计是极为经典的,人物的关系、性格、内心活动都在其中得以展现。而《黄金甲》对《雷雨》所做的修改限制了情境冲突的表现力,缩小了戏剧张力。如周朴园与鲁侍萍重逢时,周并没有认出鲁,而鲁知道是周,二人的对话隐秘而富有深意,抽丝剥茧地揭示了二人的关系和三十年前的悲惨往事。鲁的情绪是从平静到激动,再到伤心而冷静,周的情绪是从平静到惊惧,再到冷静而镇定。从中可以看出周的虚伪、自私、冷酷、无情和鲁的倔强、坚忍与自尊。而《黄金甲》中大王与蒋氏见面时,大王一眼便认出了蒋氏,虽感到有些意外但仍然镇定自若,而蒋氏上来就对大王愤慨地进行了血泪的控诉。原剧中极富张力的场域情势被破坏,观众没有任何空间去思考和想象。又如,《雷雨》中周朴园逼蘩漪喝药一段,周朴园命令周冲劝母亲喝药,周冲不想为难母亲,又不敢忤逆父亲,内心充满了矛盾;周朴园又令周萍跪下求母亲喝药,周萍的痛苦更胜于周冲,他面对着与自己有暧昧关系的继母怎能下跪,他求恕般痛苦地叫着周朴园“爸!我――”,而蘩漪又怎能承受情人以儿子的身份跪在自己面前,她愤恨地端起药碗,一饮而尽,哭着跑上楼去。一个“喝药”的动作引发了几个人物之间的冲突,透视了每个人物内心深处复杂而痛苦的感情。而《黄金甲》中,大王一声令下,大王子、小王子齐刷刷跪下劝王后喝药,看不出他们内心有什么矛盾与痛苦,只看到他们对于王权的绝对臣服。于是,原本几个人物之间激烈的内心与外在冲突变成了王后一人面对象征着王权的毒药做无力的抗争,戏剧动作的内涵缩小,戏剧张力大大萎缩。再如,《雷雨》中侍萍的身份被揭露以后,周萍、四凤四目相对,二人即如触电般精神崩溃,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表现了二人面对天理人伦无以自处的巨大悲恸,观众感受到了震撼的力量,一切言语都是多余;而《黄金甲》中王后说出元祥生母的秘密之后,元祥不仅与蒋婵对视多时,还对王后兴师问罪一番,这时蒋婵才惨叫着跑出皇宫。戏剧节奏如此拖沓,给人慢半拍之感。戏剧高潮没有及时爆发,减弱了影片的感染力。

综观张艺谋的几部商业大片,《黄金甲》依然沿着《英雄》、《十面埋伏》铺就的张氏路线稳步前进,它具备了所有国产商业大片的特质:眼花缭乱的武打、美轮美奂的画面、华丽堂皇的服饰、新奇炫目的特技……可以说,张艺谋已经将此类商业大片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再次制造了令人称奇的视觉盛宴,但除了视觉还有什么?没有厚重的思想力量,没有体现人性之美的鲜活人物,没有构架精巧的戏剧冲突……这样的商业大片带给我们的只有视觉冲击,而缺乏心灵感动。《黄金甲》抽掉了《雷雨》最精髓的宿命思想和宗教原罪意识,只借用《雷雨》的人物设置和故事框架,再加入武打场面、暴露服饰等吸引眼球的商业元素,《黄金甲》便成了继《夜宴》之后又一部篡改经典的失败之作。似乎编导们只信奉商业大片“三大”(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的金科玉律,殊不知对于一部深厚、繁复的关乎人性及权力黑暗,及其暗涌微明,终未能救赎而悲悯的悲剧题材,所有花哨的商业元素都是赘疣。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说:“最伟大的故事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们便是经典。一部经典可以给人们一再带来愉悦的体验,因为它能够在几十年间不断获得新解释;因为其中的真理和人性是那样的丰厚,每一个新的一代都能从故事中关照到自己。”[5]一语道破经典的力量。在国产商业大片编剧环节严重滞后的情况下,改编经典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是如何用电影语言来更好地讲故事,同时又不失原著的魂魄和精髓;如何找到独具特色的视听语言来完成电影思维对文学思维的艺术性转换,在形式上适应观众的观赏口味和习惯;如何在类型化的电影语汇、武打动作格式、“大片”规模强度、明星商业机制、市场运作需要等等非思想、非艺术、非严肃叙事因素的干扰下把握住人物情态、细节深度、镜语表现及主题趋势,这是所有经典改编主创者们面对的共同问题。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序[A].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张慧珠.曹禺剧评[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193.

[3]朱栋霖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9.

第5篇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最新2021

《定风波》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本词导入。

(师)说起苏轼,我们很快就会想起学过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出自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站在长江边上,面对奔腾的大江,想到了历的风流人物,他想到了谁呢?(生):周瑜。(师)他想到了周瑜这位年少有才而且早早就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年轻将领。想到自己已经早生华发,但是至今仍然功业未成,有了壮志未酬的感慨,所以他说“人生如梦”。那么,苏轼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在那里哀叹、满腹愁情的文人吗?难道这就是豪放派的真正风格或者是豪放派风格的全部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苏轼的另外一首创作于同一年的词--《定风波》。

二、了解作者:

(师)苏轼,我们并不陌生。那么有哪位同学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呢?(提示:文学创作和人生仕途)

(生)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在诗歌创作上,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为脍炙人口。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他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尤其是他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我国古代文学一颗灿烂的明珠。

(师)了解苏轼,我们还不得不了解他坎坷的一生。自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之后,就被朝廷委以重任。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以作诗“毁谤君相”的罪名,罪贬黄州。史称“乌台诗案”。可以说黄州只是他人生梦魇的开始。之后的苏轼又经历了他人生中两次起落。苏轼的一生都在与厄运做斗争,无论遭受怎样严重的政治_,也无论周围的处境是如何的举步维艰,他却始终能以旷达的心态泰然处之。本首词就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凄凉潦倒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豁达的胸襟和超然的心境。

三、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词。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完之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提示:一件事情应该有时间、地点、经过等等)

(生)大体上的经过就是苏轼与一些人同行,在途中遇雨,和他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余独不觉”,后来雨过天晴,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

2、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抓住“序”的内容,词前小序大体上告诉了我们诗歌写作的背景。那么词作部分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余独不觉”呢?

(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吟啸且徐行”。

3、不惧风雨,在风雨中吟诗长啸,的苏轼给你的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从容。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潇洒。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豁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四、整体感知

1、苏轼在风雨中从容,镇定、豁达豪迈的心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下写作背景,思考一下作者面临自然风雨的从容镇定是不是有着另外的指向含义?

--这里的“风雨”既是指自然风雨,又是指政治风雨、人生风雨。作者面对自然风雨随意而安、泰然自若、也是其面对人生风雨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的写照。

2、本篇文章其实就是用自然界的风雨来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表现自己无畏也无累风雨的超然心境,那么文章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自然、乐观、旷达的胸襟呢?如果让你抓重点,上下两片各选一句,你会怎么选?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具体操作)(师)为什么是这句话?这句话是如何体现自然、乐观、旷达的胸襟的?这里的蓑象征了什么?(生)思考……(师)作者有一蓑在身,就能任凭那平生的烟雨淋湿。可是他身上有蓑衣吗?不是“雨具俱去”了吗?这里的蓑到底指哪里有蓑衣?(生)心中有蓑衣。所以这句话是写眼中景还是心中事?(生)心中事。(师)那么他心中的蓑衣是什么呢?(生)理想、人生态度。(师)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师)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在遇到雨之后,才能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风雨的潇洒镇静,顶得住人生风雨的倔强抗争。一个“任”字豁达、豪迈,潇洒、乐观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具体操作)(师)如何理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山头斜照正相迎”,明明没有雨了,怎么能说“也无晴”呢?

(师)“也无风雨也无情”书上解释的意思是“风雨的天气和晴朗的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在现实生活中,在物质世界里能能一样吗?(生)不一样。(师)肯定不一样,对不对?如果一样就不会出现“同行皆狼狈”了。那是什么没有差别呢?(生)心中没有差别。(师)正因为在心中没有差别,那就是不在乎这些风雨。

(师)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这里的“归”该如何理解呢?“回首向来潇洒处”回过头来看曾经的遇雨之处,这里的遇雨处实际上指的是什么?(生)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师)反思的结果是什么?(生)归去。(师)归向哪里,才能真正做到风雨、晴天毫无差别,真正不在乎这些风雨呢?(生)归于自己的心灵。(师)这恰恰能解释东坡为何不去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只有求得心灵清净才能得以解脱。一个“归”字就把旷达的心态和隐逸的意向表达出来。

(总结)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首词。词中多次写到了雨。――首先写到大雨“穿林打叶”之雨(自然界的雨);然后写到了“一蓑烟雨”(人生中的风雨),最后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心灵天空无风无雨)。我们发现无论是自然风雨还是人生风雨,作者始终能无视风雨的存在,以一种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泰然处之。

五、个性阅读

(师)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了“风雨本客观存在,苏轼却视而不见,偏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获得的心灵慰藉难道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吗?那么你同意苏轼对待人生风雨的观点呢?如果不同意,你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

(总结)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六、艺术特色

(师)刚才我们谈了那么多的“风雨”,现在回过头再来看看文中的风雨的含义

--表面上指的是自然风雨,实际上指的是人生风雨,宦海风雨。

那么这种写法叫做什么呢?

--隐喻寄托。这篇文章正是以整体性隐喻寄托的方式体现了诗词的意境美。

既然这篇文章的风雨还象征着人生风雨,那么,我们从人生的角度来看,这篇词似乎还有着另一番的解读。同学们能不能找出词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自己理解下的哲理性的含义。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

七、朗读指导。

(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感情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读这首词,我想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就让我们放声朗读吧

(朗读指导)首先要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

其次我们要读出节奏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最后还要读出情感,感情把握是否到位,要看轻重音的处理。无论轻读重读,长读短读,升调降调都是为体悟情感服务。

探讨:哪些词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怎样读?

--譬如说“何妨……平生”,应该读得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学生自由朗读、找学生起来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背诵。

(师)有句话说“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不管我们赞不赞同他对待风雨的观点,但他面对厄运豁达、乐观的心态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愿我们都能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用快乐和信心拨开云雾,撑起一片灿烂的晴空。

八、作业:朗读并背诵全词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最新2021

《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通过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主题。

3、戏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引入学习本剧第二个场景。

教师:窦娥的冤屈,真能感天地,泣鬼神,如果说第一个场景刻画了一个满含悲愤之情,有着强烈反抗意识的窦娥,那么,第二个场景又跟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窦娥呢?

二、赏析第二个场景:

1、学生角色朗读《倘秀才》《叨叨令》和窦娥与刽子手的对白,(男:刽子手,女:窦娥)思考:讲了什么内容?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学生明确:主要写了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主要表现了窦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2、教师:窦娥来到了法场,她婆婆也来到了法场,接下来,让我们来朗读一下窦娥和婆婆的对白,思考:这段对白,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明确:这些话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样自然、贴切,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而且与窦娥的身份、处境相吻合,刻画了她善良的心地。

3、这段对白,除了刻画窦娥善良的心地,还叙说了窦娥的冤屈,这在情节上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这段对白,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的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誓愿作了铺垫。

4、女生齐读《鲍老儿》曲子的后面唱段,思考: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这样理解?

学生明确: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5、思考:作者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性格,在表达主题上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明确: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这样与窦娥反抗的精神相映衬,使她的形象更丰满、鲜明;同时善良的被毁灭,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三、赏析第三个场景:

(教师:窦娥满含冤屈,走上了法场,她多么不甘心平白受冤,多么想昭示冤情,多么想惩罚世道,那我们再来看看窦娥走上断头台时说了些什么)

1、学生明确,主要讲了三桩誓愿,是哪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赏析“血溅白练”:角色朗读宾白,齐读《耍孩儿》唱段,思考:窦娥要血溅白练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说明自己的冤屈。②让自己的满腔热血不落红尘,她发这誓是想让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3、赏析“六月飞雪”:学生角色朗读宾白部分,思考:窦娥要“六月飞雪”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让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②让白雪裹尸,洁白不染。

4、引导学生分析“血溅白练”和“六月飞雪”所隐含的其他意思。

学生明确:表明了她与要与那污浊的社会最后的决裂,也表现了她品格的高洁。

5、赏析“亢旱三年”:学生自由讨论:窦娥要发下“亢旱三年”的誓愿?

学生讨论明确: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然就不可搜刮。同时更突出窦娥惊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之深。

6、学生欣赏视频,感知窦娥的冤屈。

7、学生讨论:前后对天地的不同态度是否矛盾?

学生明确:前者是无助之下的怨恨,实质上怨恨的是现实的社会;后者是无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窦娥反抗精神的体现。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8、体会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的作用?

学生明确:“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说明窦娥冤枉悲凄;“六月飞霜”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东海孝妇”除了暗示第三桩誓愿将要实现之外,更能衬托窦娥的反抗精神。

四、总结窦娥的形象: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和摧残的、善良孝顺、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劳动妇女形象。

五、学生讨论:根据结尾安排“三大誓愿”的情节,探讨本剧的浪漫主义手法。

六、概括主题:

学生明确: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七、分析语言特点:

《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课文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九、作业: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幅挽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最新2021

《雷雨》

创新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意目标: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

【教学设想】

1.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品味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比较鉴赏相结合,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扩大课堂容量。

4.课型:品读·鉴赏课

5.教时:一教时

【重难点简析】

1.文学作品的魅力来自语言。戏剧语言在展开冲突,显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为心声,品读语言应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2.作者说:“《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鉴赏时为了避免用“社会问题剧”的主题模式“削足适履”地硬套剧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戏剧作家曹禺的_作《雷雨》。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板书】雷雨

【投影】名家评说《雷雨》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李健吾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他,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黎烈文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钱理群

《雷雨》的创作标志着曹禺是以一个具有自己创作个性的剧作家出现在剧坛上的;他写出了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话剧民族化、群众化的初步的尝试。——田本相

【学生活动】实话实说(一句话评说):我看《雷雨》

(设计说明:此环节意在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引趣、激情、启思,让学生对话剧《雷雨》这部被称作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之作的作品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浓厚兴趣。)

二、审美感知,整体把握。

【课件展示】剪截话剧表演的场景,配以音乐和解说词

解说词示例: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新生儿走向河边……

三十年后,在畸形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拼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此刻“恨人像一把刀,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_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不幸的繁漪疯了,善良的侍萍痴呆了……

【投影】曹禺和《雷雨》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_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闷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_,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设问】

(1)课文节选部分,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同哪些人有关?

(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

(2)课文中这两组主要矛盾冲突是从课文的哪里断开的

(明确:“周朴园可是你——”)

(3)请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明确:周朴园由对自己以为“死去”的侍萍的所谓“怀念”,到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以及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变化过程。)

【板书】怀念——惊慌——冷酷

【梳理归纳】本文的矛盾冲突(附:全剧人物关系图)

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2)周朴园与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4)鲁大海与周萍——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5)鲁侍萍与周萍——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6)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学生活动】看看、听听、读读。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设计说明:“倘要论文,要顾及全篇[鲁迅语]”。此环节着眼全篇,从大处考虑,借助媒体展示,让学生快速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对作家作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设置三问,在设问答疑中,引领学生探究周朴园对鲁侍萍情感变化的历程,意在为下文择取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这个点,品味语言,窥探周朴园的内心世界作铺垫)

三、品读语言,评析人物

【投影】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①把握戏剧冲突②揣摩戏剧语言③分析人物形象

【品读鉴赏】周朴园的语言鉴赏

(1)品一词,解读周朴园的“怀念”

设问:开头至“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部分对话中,哪个单音节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哦),一共有多少个(10个),在周朴园的语言中出现过多少次(6次)。

揣摩解读:

方法一:据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来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方法二:从标点和安排的疏密等方面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学生活动】

分角色演读(重逢片段,约4分钟),注意读出剧中角色的情感。

品读一词,体味人物语言中蕴涵丰富的潜台词。

小结:刚才在品读“哦”字过程中,我们不仅从中“哦”出了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而且也“哦”出了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

(2)析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的“惊慌”

设问:课文从“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好,你先下去吧”,这部分中周朴园的语言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一类语气相同的句子特别多。哪一类?(明确:疑问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句长不长?一般有多少字?(大多在2—3个字)

揣摩解读:周朴园问话比较鉴赏:

(将开头两个简短问句改长)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怎么?(怎么就用不着?)

鲁侍萍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惊愕)什么?(她真的还活着吗?)

(明确:改了以后,似乎是在问旁人的事情,有点漠不关心了,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就少了几分。)

(课文P82页三个疑问句连用改简洁)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疑问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回忆片段,3分钟左右)

析一种句子,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较鉴赏。

小结:这部分我们又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再拓展开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的惶恐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叶公好龙的真实心态。

(3)挑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冷酷”

设问:当周朴园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离开自己30年的鲁侍萍时,周朴园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从“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可是你——”,从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话,运用我们刚才获得的揣摩人物语言的体验,去大胆地走近周朴园的心灵,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我还想再听听大家的声音。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注意在解读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1.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3.反复体会其语言表现方式

【学生活动】

快速阅读,尝试走近人物。

学生进行个性化鉴赏。

明确学法

【总结】选取点: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

鉴赏视角:戏剧人物语言;

探究内容: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

第6篇

我,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从初一到初二在到初三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倍感到教师责任的重大,一线教师的艰辛,班主任工作的琐碎。于是我的教学生涯就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度过,觉得是那样劳累和枯燥。当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向我袭来时,我就像一条可怜的小鱼,在茫茫的大海里不知何去何从。刚摸着点语文教学思路的我,只好又借阅相关的杂志图书,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在反思中不断的摸索尝试。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反思,我感触颇多。在理性的实践与深刻的反思中,我不再茫然,我也感受着幸福课堂给我带来的快乐。幸福课堂的本身就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历程。 “让课堂洋溢着幸福”成了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我也幸福地存在课堂之中!美哉!乐哉!

构建幸福课堂,需要教师转变角色,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以前,我上课总怕学生不会,一节课我要讲上35分钟才肯罢休,结果累得我嗓子老疼,学生成绩也上不来。幸福课堂的理念告诉我: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原来的主演角色变为导演角色,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启发点拨。一年来,我试着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古文的复习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我就让学生以小组对抗的形式提出疑难,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启发引导。老师也虚心听取学生的畅所欲言,角色转变了,学生和我都觉得很轻松快乐!

构建幸福课堂,还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要求传授学生相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以思想的启迪,教他们如何做人,健全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师生之间互敬互爱。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学生式的教师与教师式的学生。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分享。对话是多向的,师与生,生与生,这种对话是一种网状的关系。对话还需要聆听,教师在聆听中感受学生的心跳,沟通学生的体验。学生在聆听中分享教师的情感,对话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这样就打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都能感受到幸福课堂的温馨与甜蜜。

构建幸福课堂,还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前,我认为学生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学,少搞些花花肠子,活动多了会影响学习。幸福课堂的理念告诉我: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我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组织了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在活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我又结合语文教学,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朗诵赛、演讲赛、讲故事比赛等,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增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又要求学生写《日半页》。即每天抄写半页精粹文段,增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二是每天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有关文章的基础上,写出200字左右的演讲稿,并轮流上台演讲。这些演讲或精彩共享,或人生百味,或道德观察,或学海探秘,回味悠长.

构建幸福课堂,还需要教师找准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如果一个人不懂生活之美,一味的论证人生目标,远离自己的世界,必然笔下无物,面目可憎。一个善于思考发现的人,在写作上能一触即发,他的笔下,永远会有新奇的体现人智慧的事物。比如,有一天下午第三节课,我正在津津有味的教学冰心的《观舞记》,不觉间,一个闷雷打来,外面墨似的乌云向教室压过来,教室光线暗了下来,又是一个响雷,电灯被击灭,教室里的学生立刻慌乱起来,有的还尖叫起来,这可怎么办?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经无法进行,而作为课堂的操控者,教师更不能乱,我镇定下来,笑着对他们说:“冰心奶奶写得《观舞记》非常精彩,而我们今天要写的《观雨记》《观雷记》会更精彩,睁大你的慧眼,可要仔细观察呦!”为了渲染气氛,我把教室的门和窗户打开,让学生们更加近距离去接触大自然的杰作――雷阵雨。写景方面的文章,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我也就顺势进行了写景作文的指导。如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观察;如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由远及近、动静结合等;再如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给风雨中飘摇的小花来个特写等等。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有的学生畅游在雨的世界里来品雨;有的学生抓住雨中景物来赏雨;有的同学借物抒情,写青少年要经受风雨的洗礼等等。“没想到生活竟这般美好”同学们深有感触地这样说。课堂上教师构建了相应的或相似的生活境界,在生活境界的氛围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积淀,提升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在构建幸福课堂理念的指引下,我每天踏着朝阳,追求幸福的课堂而来,傍晚沐浴着夕阳的余辉,享受课堂的幸福而去,我用思考去行走,用内省去升华,我得到了一笔难以汇聚的财富。我不再茫然,我和每一个学生都在感受着这份美好而温馨的幸福!

第7篇

摘要:本文以雷雨一课为例,通过介绍本课的教学设计,阐述了如何采用阅读提示、视频教学、设疑讨论、角色表演和分组辩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戏剧鉴赏的方法,突破理解戏剧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的难点。

关键词 :中职语文《雷雨》戏剧冲突人物性格

《雷雨》是曹禺的成名剧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达到成熟的历史时期。这部剧作含四幕戏,第二幕入选中职语文教材(中职基础模块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笔者所在学院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差,阅读与理解能力普遍不高。如果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学生很难领悟本文,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还使学生失去一次难得鉴赏经典作品的机会。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阅读提示、视频教学、设疑讨论、角色表演和分组辩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戏剧鉴赏的方法,使学生理解该剧作的故事情节、戏剧冲突、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纠葛,突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鉴赏戏剧的方法

教育部在2009年制定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让学生掌握鉴赏戏剧的方法”。因此,教师教学该剧作,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鉴赏戏剧的方法。由于教学对象是中职学生,他们日常学习中很少阅读戏剧作品,所以在教学该剧作的时候,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一味地求高,反而容易使学生一头雾水。

笔者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本单元提示,让学生了解到鉴赏戏剧的方法:受到舞台表演的局限性,戏剧作品的时间、场景、人物和情节都高度集中;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因此鉴赏戏剧的时候,重点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人物依靠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在鉴赏戏剧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揣摩人物对话。

学生了解到这些鉴赏戏剧方法后,笔者在教学中再注意运用案例加以说明,从而加深学生对鉴赏戏剧方法的理解。

二、通过视频了解戏剧的故事情节

由于该课是曹禺创作的《雷雨》剧作的一部分,如果让学生按传统方法来学习课文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作品的意思,“只见树林不见森林”的学习,会使学生困在树林的理解范畴内,很难揭开森林的面纱。如果让学生从头阅读原著,学生很难静下心全部读完。为此,笔者向学生播放电影《雷雨》,视频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原著的内容和人物形象。通过播放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戏剧的情节和人物,为学生突破该课内容的理解关创造了条件。

三、设疑讨论,使学生了解戏剧的人物冲突和人物性格

学生观看完电影《雷雨》后,意犹未尽,当场对电影剧情与人物展开了讨论,学生对专制自私的周朴园,对坚强善良的侍萍等展开了讨论,特别是对几乎所有人物走向毁灭而痛心。笔者看到这种状况,趁热打铁,向学生连续抛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释疑。设计的问题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不同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些人物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矛盾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所有人基本上走向毁灭,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

老师一个一个抛出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所有问题展开讨论和破解。学生在热烈的课堂讨论中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从整体上完成鉴赏戏剧的教学任务。

四、角色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人物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设疑讨论的末尾,笔者及时提醒学生回到课文内容中。课文的人物性格突出,个性鲜明,让学生尝试将课台变成舞台,组成一个演员团队一起表演戏剧情节和人物形象。几个小演员上台演绎人物的神情、语言和情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五、分组辩论,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对课文人物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对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也相当有兴趣。笔者顺势提出一个探讨问题:周朴园30年来对侍萍的怀念是真情实意还是假心假意呢?然后把持相同看法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要求他们用事实说话,通过课文的实例来互相辩论,支持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通过分组辩论,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当然,还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讨论,笔者鼓励学生课后采用写作的方式将感兴趣的内容表达出来,完成后上传到班级微博中与同学们共享。

六、教学反思

教学该课,虽然笔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但是使得学生的读、写、听、说、看、思、议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笔者认为,与其蜻蜓点水式地多学习几篇课文,不如静下心来在经典作品中深耕,能够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晓燕.曹禺话剧《雷雨》的话语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

第8篇

一、处理好备教材与

备学情的关系

教学设计之前,既要钻研、解读教材,又要了解、分析和把握学情。不少教师对前者看得很重,对后者则淡而化之。这对教学设计而言,肯定是失策、失算的。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材只是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教学的起点,不能按照教材“定调”,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经验。至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也不能对教材照单接受,原样照搬,而是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发展水平和学生所在城市、农村的社会发展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重组。总之,教学设计要坚持以生为本,究竟用教材的什么以及怎样用教材,都要基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把实现学生的最优发展作为旨归。诚如鲁洁教授所言,教学设计和备课要转变重点,要由更多地关注教材转移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如果说得更实一点,就是要更多地关注具体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

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呢?归结到一点,就是借助教学设计,让教材中的活性因子进入学生的生命体。什么是“活性因子”呢?活性因子是指教科书中那些能够“活”起来、“动”起来,能够与作为生命体的学生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这是创造优质教学设计的秘诀所在。

二、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所谓“预设”,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对教学的规划和设想;所谓“生成”,是指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对话、交流、互动中所生成的新的意义。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运行需要有一定的程序。但是,教学又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教学前把尚未发生的问题全部估计并囊括到预案中。在课堂情境中,新的思想、观点、信息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会在多元互动中生发出来。课堂上的这种生成性因素表现的是学生主体思维的灵舞、思想的涌流,“发展的生命”所弹奏的动人音符。因此,我们要特别看重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从时间上看,预设在前,生成在后;从内容上看,生成是对预设的丰富和充实;从价值上看,借助生成可以获取预设目标之外的“溢出效应”。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一般要注意两点。

(一)做好课前预设是促成意义生成的前提条件

如果淡化预设而奢望生成,教学必然步入“放羊式”的误区。由于预设与生成的倒置,课堂上根本不可能营造出美丽的风景,最多只能演绎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相反,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

有位教师对《雷雨来了》(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这一课进行预设,教学流程大致包括以下环节。

①故事导入。借助音画同步,呈现富兰克林做雷电实验的故事。②活动感受。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思维去参与活动,如模拟雷声,描述闪电色彩、形状,并注意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回放和提取因雷雨而导致的洪水泛滥、泥石流等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表象,从而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③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课件,惟妙惟肖地演示雷雨的形成过程,感受、体验雷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神秘。④角色表演。通过设计多种防雷避雷情境,让学生思考、判断,怎样避雷会有危险,怎样避雷才安全。⑤留下悬念,放飞想象。主要是围绕雷雨的可利用,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以挖掘学生的探究精神。(因为雷雨既可以成灾,也可为人类造福。)

显然,这节课的预设是很精细的。这种“精细”,恰恰有利于教师抓住教学中的变数,促成意义的动态生成。教学实施的那天,天气特别闷热,当课的导入刚刚结束时,雷雨真的来了。教师便抓住这个偶发的因素,开展了对雷雨的观察、感受活动,先让学生模拟闷雷的响声,炸雷的响声,后又面对窗户,观察“金钩子闪”的色彩和形状。尽管窗外雷声大作,大雨倾盆,同学们学习的情趣却异常高涨。其后的教学也按预设的步骤推进,完成得非常出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临近课要结束的前五分钟,雷雨突然停了。为了让学生对雷雨的认识更全面,教师经过瞬间思考对教学作出了机变处理,即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同学离开教室到校园里去看看天、去看看花草树木、去进行几次深呼吸,把自己观察、感受到的都记录下来。笔者随同一个小组观察了天空的色彩,观察了花草树木上的晶莹水滴。有的同学说:“雷雨后的天非常非常蓝,花草树木上还滴着水,像洗了澡似的,显得真有精神,真美!”有的同学做了几次深呼吸后,体验到雷雨后空气变得特别新鲜,心情特别舒畅。学生的这些体验是极为宝贵的。这种动态生成的因素,尽管始料不及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教师预设中就考虑了要引导学生认识雷雨有其害还有其利。

(二)按照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应把促使意义生成作为教学预设的追求

第一,借助预设,可以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仿真的生活情境,诱人的对话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后就能触动新的想象,新的思考,孕育具有个人意义的独特感受。第二,预设不应是刚性的,而是弹性的,可以留有机动和变通的因素,以接纳学生始料不及的体验和创意。第三,在教学流程中要善于进行即兴设计。所谓“即兴设计”,是指教师面对课堂上所出现的变数和偶发事件,通过瞬间思考,而作出的应变性决策。有人研究过,一节课内教师至少要作出三十个与教学有关的决策,如果教学流程机械地限定在预设的框子里,把学生的思路、想法硬引到预想的路子上来,说轻一点,是教学的缺憾,说重一点,只能是教学的悲哀。从动态生成着眼,教师需要有较强的即兴设计能力,如果不重视即兴设计或缺乏这种能力,当课堂上出现种种变数时,教师就会手足无措,就会丢失千载难逢的教育机遇,这该多么可惜呀!

总之,教师的预设是基础,而意义生成则是师生生命灵动的表现,是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不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是为了达成学生最佳的发展。

三、处理好教育层次性

与教学连续性的关系

道德教育的宗旨,就是要让身处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内在自我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学习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渐进深化、螺旋提升的过程。只有通过持续、有序的强化教育,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培育起持久、稳定的道德行为,产生植根于内心深处的道德信念。按照德育的这一原理,珍爱生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善待他人、热爱乡里、热爱祖国等等教学内容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处理好教育层次性与教学连续性的关系。

所谓教育层次性,是指对于同一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要求;所谓教学连续性,是指各个年段的教学相互衔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至高,呈现出一条螺旋递进的曲线。《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例如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德育回归生活必然要彰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的各个年段都专设了“我与家庭”的教育单元。低年段《我爱我家》这个单元(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体味家的温暖,培育孩子对家及其家人的浓浓依恋之情。中年段《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除了要让学生继续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之外,侧重点在于让学生孝敬父母,深化作为家庭一员的意识,感受父母长辈之间的养育之恩,懂得要孝敬父母、长辈,知道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受、尊敬和关心;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愿意分担家务;学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父母长辈。高年级《我和长辈之间》(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这个单元,则进一步提高要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家庭经济来源,了解家庭生活方式,知道建立民主型现代家庭关系的必要。家庭成员间应相互沟通、平等相待,当个人与家人出现矛盾冲突后能正确处理。

总之,创意、运筹教学设计,对于同一内容的课题要相互沟通,形成系列。具体来说,教学设计要考虑下位年段课题的教学,为上位年段的教学奠定基础;上位年段课题的教学要在下位年段的基础上螺旋上升。

第9篇

查阅美国民用航空1992~2012年发生的飞行事故,其中与雷雨有关的事故达27起,占总数比例的30%以上。从公布的分析报告来看,多数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机组对雷雨影响飞行安全的危害程度认识不够而盲目蛮干;应对雷雨危害的飞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不完善或有缺失;机组未有效执行防范雷雨危害的飞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如雷达的使用、绕飞雷雨的方法等)。虽然现在飞机的机载设备和地面导航设施越来越先进,但这只是为尽早发现雷雨、顺利避开雷雨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不能消除雷雨对飞行运行的危害。雷雨季节将至,未雨绸缪,笔者通过分析雷雨对飞行运行的危害,总结业内安全经验教训,系统归纳了防范飞行安全风险的措施,期望能为保证雷雨飞行安全提供有益帮助。

雷雨对飞行运行的危害

强烈气流和风切变。在一个雷雨单体中的水平风切变、下冲气流、上升气流和湍流,能达到同各种尺寸飞机性能水平进行挑战的强度。因为强烈的垂直气流运动,造成了强烈的乱流和扰动,飞机一旦进入这种扰动必然很难操纵,容易失去控制,甚至因失速而失事。2010年9月,某公司一架A319飞机在五边进近过程中遭遇下击强气流,导致飞机状态剧烈变化,进入失速状态。据ICAO飞行事故统计,在发生的与低空风切变有关的飞行事故中,有近89.3%是由雷雨天气影响的。

积冰。积雨云中的结冰现象比所有其他的云都来得厉害。据统计在零度以下的积雨云中飞行,积冰的发生率达到89%,强积冰的发生率为42%,这会容易导致发动机熄火,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严重降低。风洞和飞行试验表明,飞机机翼前缘或上表面积冰超过一张牛皮纸的厚度,会导致升力下降大概30%,阻力上升大概40%。由此可见,飞机积冰对飞行的严重危害是致命的。

雷击。闪电和强烈的电子流可以形成雷击,会损坏雷达罩、天线、机翼等,轻则会导致机体烧蚀,重则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中国民航公布的2005~2014年1273起雷击事件中,达到事故征候及以上标准的达134起,飞机遭电击高发期主要集中在5~8月份。遭雷击运行阶段的前三名排序是:巡航阶段26起,下降近进阶段23起、爬升阶段16起;遭雷击部位的前四位概率是:天线27%、机翼22%、尾翼21%、机身15%。2010年8月某公司波音757-200飞机起飞后爬升至约5400米高度时,遭雷击,客舱冒烟,雷电严重烧灼了飞机空调管道和隔音隔热棉,机身外表面有6处雷击点,机身蒙皮有5处雷击(其中4处被击穿)。

低能见度与湿滑跑道。雷雨产生的短时强降水容易使能见度突然变低,跑道湿滑。能见度低会影响视线与判断,着陆时会导致高、飘、跳,容易造成操纵困难或机体受损;湿滑跑道起降时容易导致飞机冲偏出跑道。在中国民航2005~2014年共发生的33起冲出/偏出跑道的事故征候中,有17起与雷雨天气产生的影响有关。 雷雨飞行的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雷雨对飞行的危害是当飞机接近或遭遇雷雨时表现出来的,所以减小雷雨对飞行安全影响的重中之重就是在雷雨条件下做出最佳的判断和决策,合理而正确地操纵飞机,保证飞机和机组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雷雨季节季来临之前,安全管理部门应向相关生产运行部门发出相关安全风险提示,包括一些安全经验教训和风险防范措施,并结合日常监督审核工作开展包括雷雨飞行准备情况的监督审核;标准管理部门应系统梳理手册规程,必要时进行修订完善,确保雷雨飞行依据规章持续有效;训练管理部门和相关生产运行部门应组织开展一些重点培训活动,重温或学习有关雷雨飞行的相关知识和规程,学习掌握《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公司《运行手册》、机型《飞行机组操作手册》等有关运行规章和规定,并进行必要的测试;飞行网预先准备栏目上应增加有关雷雨飞行项目的准备,同时加强对准备质量的监控。

雷雨天气条件下安排航班飞行时,应根据实际天气情况合理搭配驾驶员,调配派遣经过夏秋季换季学习培训并理论考核合格的飞行机组;雷雨季节应做好机务维修工作,加强对飞机的检查与维护,重点做好对气象雷达、除防冰系统、放电刷等部位的检查和维护,同时维护期间要防止雨水渗入电子舱内造成电子设备可能短路或烧毁,确保雷达、防冰设备和电子设备状态良好。飞行整个阶段应严格按照规章操作,正确使用机载气象雷达,密切监视雷雨的动向,配合空中交通管制,保证飞行安全。以下是雷雨飞行时的具体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1、飞行前准备阶段。飞行前的准备工作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充分细致的做好飞行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惧。

飞行机组应严格按照《运行手册》进行飞行前准备,充分了解目的地机场、备降机场细则,特别是要研究特殊航线、特殊机场的特殊天气,有针对性地做好预案。签派员应按照《飞行签派手册》对签派放行程序和签派放行规则进行准备。当航路、目的地机场预报或存在雷雨天气时,签派员应与机组面对面共同研究天气资料,确定备降机场与备份燃油油量以及确定飞行前准备的其他关键要素。飞行机组与签派员应掌握和执行公司使用机场最低运行标准,禁止低于机场或机长运行标准时起飞与着陆;

飞行机组应针对雷雨天气,制定绕飞雷雨方法与特殊情况处置预案;认真复核舱单数据,严格按照起飞机场性能分析数据,准确设定起飞速度。在雷雨中起飞、进近着陆过程中如遇风切变,飞行机组要严格按照各机型的风切变操作程序执行。在起飞机场、目的地机场和航路上预报有雷雨天气时,至少有一台机载气象雷达工作正常时才能签派放行。

在以下一些气象条件下应禁止或延迟起飞:起飞机场在大雨、暴雨,目的地机场在暴雨的气象条件时;雷雨主体与离场航路或返场航路小于20千米时;跑道积水超过1/2英寸(13mm)时;机场天气预报有风切变或顺风天气接近机型限制时;在湿滑跑道条件下,某些机型如B737防滞刹车不工作时。

2、飞行实施阶段。无论飞行前的准备如何充分,瞬息万变的气象总会给机组制造意想不到的麻烦,在飞行的实施阶段机组要做好直面雷雨的准备。

1)起飞阶段

在滑行中或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飞行机组应对气象雷达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当气象雷达工作不正常时,应滑回排故。在滑行中飞行机组应使用气象雷达探测起飞、离港方向的雷雨分布情况,如天气不具备起飞、离港条件,应滑回等待。

滑行道面湿滑时,建议在停机坪与转弯的滑行速度不超过8海里/时,直线的滑行速度不超过20海里/时。进跑道后及时打开气象雷达,观测雷雨中心位置和移动方向,提前做好绕飞预案,并向管制员说明绕飞意图,在得到许可后方可起飞,避免升空后被动。

在积水跑道起飞,建议V1速度提前5海里/时报出,VR速度可增大5海里/时(最大不能超过10海里/时),或者按机型FCOM建议的标准执行;跑道污染时,不允许使用减推力起飞。

中断起飞时,应立即使用减速板和发动机反推,保持好方向,不要过早使用人工刹车替代自动刹车;不具有自动刹车的机型,按需及时采取人工刹车。起飞后,最好爬升到600米以上再转弯,若在转弯过程中遇到下沉或扰动气流,在没有地形越障要求的情况下,应立即改出转弯。

2)航线飞行阶段

航线飞行是整个飞行过程中最长的阶段,也是最有可能遭遇雷雨威胁的阶段。机组应不断使用雷达和目视观察航路上的天气,避免进入雷雨区。任何雷雨都应视作一种危险,禁止进入积雨云飞行。

(1)安全飞越雷雨区的方法:

在综合分析航空气象资料,通过使用机载气象雷达、目视观测等方法正确判明了雷雨位置、强度、移动情况的前提下,根据雷雨对飞行的影响特点,在飞越雷雨区时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严禁盲目蛮干。

(2)绕飞雷雨时严禁飞入积雨云和浓积云,严禁穿越雷雨。要合理留有开始和退出的余地,尽可能从雷雨的上风面绕飞。注意绕飞尺度的把握。曾有机组反应过度或过于谨慎,发生过燃油紧急、航空器危险接近或避让等严重问题。因此,应遵守下列规定:

绕飞雷雨时必须保持与积雨云(浓积云)的距离至少为:飞行高度6000米以下,昼间5千米(2.7海里),夜间10千米(5.4海里);航线飞行高度6000至7500米,8千米(4.3海里);航线飞行高度7500至9000米,16千米(8.6海里);航线飞行高度9000米(含)以上,32千米(17海里);云上飞越雷雨区域时,必须保持距云顶垂直距离不得少于1500米,要考虑飞机升限和飞行的安全裕度;云下绕飞雷雨时,只准在昼间进行,距云底垂直距离不得少于400米,飞机真实高度不得低于所飞航线或扇区的最低安全高度,距离主降雨区不少于10千米(5.4海里)。

(3)飞机被迫进入或误入积雨云后的处置方法:

飞行机组要镇定沉着,临危不乱,集中精力进行仪表飞行,检查安全带是否扣牢,打开座舱照明设备,以防闪电造成目眩等,切忌惊慌失措,并立即报告ATC。遵守机型《飞行机组操作手册》选择穿越颠簸的速度和所需发动机功率,按规定的颠簸速度飞行,减少飞机颠簸,根据仪表注意保持平飞姿态,柔和地操纵飞机,尽量减少升降舵的操纵,减少雷击的可能及气流改变对发动机产生的影响。如果颠簸严重,自动驾驶仪不能正常工作时,应及时选用人工操作模式,遵守FCOM操作指导。

随时注意飞机姿态、位置和安全高度,与ATC保持通讯畅通;尽可能保持所选定的航向飞行,必须改变航向时,建议转弯坡度不要超过30度。避开滚轴云和零度等温线区域飞行,保持飞机真高不少于1000米,以免遇到强烈下沉气流时没有时间改出。滚轴云是非常危险的,曾测量到滚轴云产生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速度每分钟超过1500米。

注意发动机工作情况,防止因严重降水造成发动机温度过低时,而误认为发动机工作不正常。及时合理的使用防冰设备。

调整机载气象雷达的天线角度及增益,尽可能观测出别的高度上活动的雷雨区,选择回波较弱的路线脱离。如果空中机载雷达失效,机组应遵循《飞行机组操作手册》中的程序和限制进行飞行。当然,能申请到避开有雷雨的航线则更为稳妥。飞行机组应将航路雷雨分布与强度情况,及时向签派员报告。同时,签派员应积极主动向飞行机组提供航路、航站天气情报和必要的技术支援。

3)进近、着陆阶段

进近阶段遇有雷雨时,可将导航显示器的范围放在40~80海里(通常PF选择40海里,PM选择80海里),宏观看天气,选择回波较弱的路线进入。着陆阶段是飞行中最危险最需要飞行员集中注意力的阶段,当在着陆阶段遇雷雨影响时,应结合着陆的特点采取适当措施避免雷雨带来的危害。

(1)飞行机组根据地面、其他飞机提供的信息,以及气象雷达探测的雷雨、分布强度情况,制定具体进近着陆方法与复飞措施,并复习复飞程序。同时,还应根据机型快速检查单性能图表确定有足够的着陆距离。

(2)因机场雷雨、风切变或顺风天气造成飞机复飞,建议机组不要继续进近、着陆,应等待或备降;

(3)明确飞行方法、程序及去备降场的航行路线、高度、对备降场的天气要有绝对的把握,切不可贸然选择备降场。

(4)以下天气条件时不建议继续进近、着陆:特殊机场在大雨、暴雨的气象条件下;其他机场在暴雨的气象条件下;雷雨主体或前锋与进场航路的间隔小于20千米,影响进近、着陆时;在着陆航道间隔5千米或复飞航道间隔3千米内有雷雨,而影响着陆或复飞安全余度的情况下。

(5)反对盲目抢在雷雨前着陆,要留有充分退出的余地。

(6)飞行机组根据需要有权提醒或要求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将有利于进近、着陆的助航、灯光等设备打开;根据着陆地带的天气实况,必要时增加灯光强度等级。

(7)夜间飞行为了避免形成光屏,可在飞机出云或能见跑道后打开着陆灯。

(8)仪表进近高度1000英尺,目视进近高度500英尺以上必须建立好稳定的着陆形态,控制高度、速度、航迹、下滑道等诸元在标准范围内,否则必须复飞。

(9)在能满足复飞梯度条件下,建议着陆使用襟翼“最大”单位;建议机组根据跑道长度及道面条件,将自动刹车档位选择较大或最大位。注意:波音飞机使用反推减速,只有在人工刹车或自动刹车选“最大”时才会增加减速率。

(10)在进近过程中尽量使用自动驾驶飞行,飞行机组成员根据各自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严密监控各种仪表指示,若有异常,机长应果断断开自动驾驶进行人工操纵。

(11)及时使用风挡雨刷,严格按要求控制好入口高度(50英尺RA)、进场速度、接地点(距跑道入口300米处)和方向,防止场外接地或冲、偏出跑道。

(12)在决断点、决断高度(高)或至接地前任何时候,看不清跑道或失去目视跑道时应立即复飞。

(13)保持规定的进近速度,在目标区扎实接地,前轮尽快放下,及时使用刹车和反推(必要时使用最大反推直到飞机停住),保持好方向,建议不要过早的使用人工刹车替代自动刹车。

3、飞行后讲评阶段

飞行机组在完成航班任务后,规定要做常规讲评,目的是信息沟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和汲取教训,如飞行中遇到雷雨时,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认真进行航后绕机检查,仔细查看易被雷击的位置或区域,如发现有雷击点或受损情况要及时执行非正常情况报告制度,同时与机务维修人员进行交接;

如遇设施设备故障时,要将故障情况和采取的措施详细记录在《飞机飞行记录本》上,并向机务维修人员进行简要介绍;

本次雷雨飞行在运行准备、飞行程序、操纵技术、安全管理方面上的得与失,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经验,认真填写好相关记录表单,并按要求向公司安全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雷雨飞行的一些改进思考

雷雨天气的运行不仅需要提高飞行员、签派员、机务维修人员对雷雨危害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更需要公司和有关单位不断总结雷雨飞行的经验教训,认真评估和改进现行的一些做法:现行的培训内容与效果是否能满足雷雨飞行的安全需要?如地面理论教员的规章符合性、模拟机教员的教学能力、培训的质量控制、教材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等问题。

第10篇

读《雷雨》,我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了它的通篇内容。在感受了其神韵的文字魅力和行云流水的情节之后,那样突如其来的死亡的结局,到让我在匆匆的一瞥中有些措手不及的茫然。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雷雨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雷雨读书笔记1一个“冲”字,注定了他的命运,有着冲破这污浊的世界的执念,他的青春炙热在这场战役中从头到尾都在燃烧,他的执着一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结。对于这一切他始终都是义无反顾的,他的死是为了更好的生。

作者在作品中是这样说周冲的:“他的身体很小,却有着很大的心,也有着一切孩子似的空想。”周冲的心是无比纯洁的,像孩子那样铅尘不染,透明的像水晶一样,满是对弱者的同情,对真爱的渴望,对未来的希望。他为着自己的那个世界不懈的追求着,全身心的投入,连同自己的生命一起祭奠自己的梦想。

与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不同,周冲的心中并没有当时社会的阶级思想。他会认为四凤心地单纯,懂得活着的快乐,知道同情,明白劳动有意义。最好的,她不是小姐堆里娇生惯养出来的人。

这与母亲蘩漪的看法形成很大落差。蘩漪认为四凤是下等人,没有受过教育,没有自己的主见,更加认为对于周冲对四凤的爱周朴园是万万不会接受的。而周冲对于爱情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自己不会去勉强四凤,他会尊重她,帮助她,还希望将自己的学费让出一半来给四凤去学习。

平日里,对自己的父亲没有亲密反而多了几分畏惧。面对自己的爱,周冲在几经矛盾过后依然尝试与父亲沟通,希望父亲准许把自己的学费匀一半给那个自己欣赏却还没有学习机会的人。周朴园,典型的封建家长,他就是周家的法律,没有人可以违抗他的命令。周冲作为周家的二公子自然无法摆脱这种控制,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仍然选择了对希望的尝试,尝试与父亲沟通,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法律”的认可。但这次交流只进行到一半就被母亲的“吃药”问题切断了,也为后来周冲的失望打下了基础。

与蘩漪追求自己所爱大有不同的是,周冲面对四凤对自己求婚的拒绝并没有歇斯底里的发狂,更没有仇恨,反而要尊重四凤,帮助四凤。这就是一个接受了新思想的青年的爱情观。在他的心中,并不是占有才是爱情,守候和祝福才是对自己心中的真爱的最好诠释。直到自己面对那个残忍又混乱的场面的一刻,那颗满是疮疤的心依然没有对这个可憎的家庭的仇恨,为了自己心中所爱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顾一切,最后与她双双殉情,这样才是他所期望的一场完美的爱恋。如果让他来选择,面对这个污秽的家庭而生还是那个纯洁的爱情而死,他还是会选择与自己的命运相同的死亡。

《雷雨》的冲突之中还有一个就是由鲁大海为代表的罢工工人与周朴园的冲突。在这个冲突之中,周冲很自然的站在了鲁大海一边,认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合理要求抗争,作为他这样享福的人,是应当同情他们的。周冲这样的反抗被周朴园视为和母亲蘩漪一样的生病了,因为在他的家庭当中是不允许有这样的异样之声存在的。对于周冲的对工人的同情,在这个资产阶级强权的家庭之中,自然没有存活的空间。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生活之中周冲始终都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他给自己和四凤勾勒了一个美好的世界,想要带着四凤双飞,飞离这个满是虚伪满是利益的世界。“有时我就忘了现在,(梦幻地)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亲,并且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无边的海上……哦,有一条轻得想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地,像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那时天边上只淡淡地浮着两三片白云,我们坐在船头,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这个就是他向往的那个世界,可以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媲美。但是那注定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世界,因为他所面临的并不是一个家庭,而是一个社会一个制度的禁锢。单凭他自己,他无法冲破,即便是拼死奋战,还是无法动摇。

年轻和幼稚本不是罪恶,但在制度的罗网之下,这却成为导致周冲丧命的罪魁祸首。曹禺先生早已说过:“周冲只是这烦躁多事的夏天里的一个春梦……有了他,才衬出《雷雨》的明暗。在这个电闪雷鸣的夜晚,黑暗成了主体,死亡成了主题,周冲成了唯一的亮点。虽然作者一笔一笔将他予以凌迟之刑,最后自己的母亲竟然将所有的肮脏展现给他看,最后又亲手将他丢弃到了雷雨之中再也不能回来,但他却成了这个混乱的家中唯一一个纯洁的人。他的死,暗示着这个封建杀人的公馆的灭亡,一个没落制度的消逝,一个光明的自由的新世界的诞生。

雷雨读书笔记2如果说,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郭沫若的《女神》代表了新诗的辉煌,那么曹禺的《雷雨》可说是中国话剧创作第一次成熟而优美的收获。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恨着罪孽却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的戏剧冲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开始是郁闷燠热,乌云聚合,继而有隐隐的雷声,有诡谲的闪电煽动着渐趋紧张的空气,忽地,天地间万物止息,纹风不动,静极了,就在人刚刚觉察到异样还来不急思忖,当头响起一个炸雷,电闪雷鸣,雨横风狂,宇宙发怒了。达到此种戏剧效果全凭剧作家牵动剧中人物之间“危险”关系。比如周萍,对父亲是欺骗与罪孽感,对蘩漪是悔恨与惧胆怯,对周冲是歉意,对四凤是希望振作,对侍萍是难逃宿命。

《雷雨》确是才华横溢之作,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雷雨》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如果一出戏没有令人难忘的人物,那么无论它的剧情冲突多么紧张激烈都不过是一时的热闹。《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即如周朴园,曹禺将他归于伪善却仍然还要为他分辨出刹那间幻出的一点真诚颜色。而对周冲,曹禺也细心区分着单纯与痴憨,让现实的铁锤一次次敲醒他的梦。

当然,在《雷雨》中最独特最耀眼的人物是蘩漪。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热情是浇不灭的火。上帝偏罚她干枯地生长在砂上,她的美丽的心灵被环境窒息变成了乖戾。她有一颗强悍的心,她满蓄着受压抑的阴鸷的力,她不是所谓的“可爱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锐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性。

《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而后升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

雷雨读书笔记3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若是有缘,何需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处心积虑,三十年的爱恨纠葛,终于在一场雷雨中轰然落幕。

三十年,无论身处何处,他都随身携带当初的家具,始终保持着夏天关窗户的习惯。即使家有万贯,他依然保存那件缝补过的旧衬衣。三十年的坚守,始终请与曾经的最爱,还是偿还良心的负债?要有多无奈,才能念念不忘?三十年的天光漫长,三十年的天各一方,三十年的悲哀的情感寄托!时的,侍萍只是周朴园空虚无处的寄托。倘若不是的话,三十年的用情之深,怎么会因为是平的沧桑落魄而荡然无存?倘若不是的话,三十年的朝思暮想,怎会因为侍萍的突然出现而惶恐不安?倘若不是的话,三十年的愧疚不安,怎会因为名利的羁绊而颜色大变?是的,他爱的只是三十年前温顺听话的侍萍,而不是这个年长色衰,会对他的利益构成威胁的侍萍。悲哀的三十年的记忆!

周朴园所希望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实质上是最丑陋最破败的家庭。要让他抛妻弃子而换来的因缘,一段与富家小姐繁漪同床异梦的售后。夫妻二人感情不和,妻子繁漪处处与他针锋相对,他视她为疯子。她也驶入疯子一样疯狂地沉浸在与儿子周萍的有悖常理的恋情中。打儿子周平痛苦于这段乱伦的爱情,在挣扎中又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四凤,周重的善良,却不愿接近他这位严厉的父亲。身为一家之主徒有让人畏而厌的尊严。他享受不到夫妻之间的并蒂情深,也体会了父子之间的骨肉亲爱情!三十年,独自面对内心的悲哀,所以曾经的有关侍萍的回忆自然而然的便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一种安慰。

三十年的念念不忘在苦心经营的名利面前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不堪一击。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惊慌失措,他“汗涔涔的”,她在害怕什么呢?他怕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怕自己陷于一种尴尬境地,他怕自己的虚伪暴露无遗,便开门见山的质问侍萍的目的,便痛快果断的提出以钱来做了断,一个资本家的阴险狡诈就这样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

假如当初他有情有义,没有抛弃侍萍母子,那么繁漪和四凤就不会出现,周萍的两段痛苦感情也就不会出现,想必结果也不会如此地惨烈吧!可毕竟这只是个假设,资本家的惟利是图,阴险狡诈让他亲手一步步地酿造成这个悲剧:死凤死了,周冲死了,周萍也死了,繁漪疯了,侍萍生不如死,只留下了一个完好无缺的他,可事实上他已经失去了一切!可怜的贪婪的悲哀!

一场雷雨,花谢知多少?

花非花,似花,非花无花,梦中泪花,

一场雷雨,梦碎一场空;

梦非梦,似梦非梦,无梦,梦碎一场空!

三十年,走完一场悲哀……

雷雨读书笔记4假期里读了曹禺先生的《雷雨》,我竟坠入那个雨横风狂的夜晚。

《雷雨》描写了一个大家庭的崩溃,四凤、周萍、周冲都死了,鲁妈痴了、繁漪傻了。曹禺先生曾说:“《雷雨》的主题不是以道德败坏和乱伦为主题的,也不是写因果报应,《雷雨》写的是一种情绪,是情绪的发酵、情绪的汹涌推动着,我诽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读罢《雷雨》我觉得剧中每个人都是人性的悲剧体现。《雷雨》中的人物都试图主宰自己的命运,把自己那根命运的准绳握在手里。可命运多舛,把那根准绳握得越紧,就被它勒得越痛。“他们怎样盲目地争夺着,泥鳅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尽心尽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赢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泥沼里。”在《雷雨》中,宇宙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逃脱不掉这黑暗的坑。我想也正是这样的命运,铸就了剧中的人。

繁漪是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我想她也是曹禺笔下最具“雷雨”性格的吧。她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她的思想和自由意识具有超强的前瞻性,她轰轰烈烈地爱,她刻骨铭心地恨,她独立又向往真诚的爱,她说:“我不后悔,我向来做事没有后悔过。”她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对生活与爱情的热烈渴望与执着追求,使她像天使般耀眼,可是当爱恼羞成恨,倔强变成疯狂,她把对社会的不满变成强烈的报复,以致最后把自己和周遭的人都推向了深渊,但《雷雨》中我觉得繁漪也是最真切的,她是值得我怜悯甚至尊敬的。在那个年代,我想像繁漪这样的女人不仅活在《雷雨》中,更是真真实实地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社会上,她们是否会像繁漪一样反抗挣扎,我不知,那样的年代,那样的思想压迫下,女人注定是悲剧,人注定是悲剧。

有人看完《雷雨》会感慨“命运弄人”,认为命运就是天意,但我不太赞同,我认为雷雨的意义决不是要人们相信有一个叫“命运”的外在的主宰力量在制造人间悲剧,我想悲剧的源头就是他们生存的本身。

雷雨读书笔记5我想写一写繁漪。

她是整部剧中最恶毒,最激烈,性格最丰富的女人,我相信她也是曹禺作品人物中最闪亮的一个。她似是走了某种极端,将生活变成了不是爱便是恨。她的世界是像我这样接受传统现实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至少,我可以尝试去理解。

繁漪是一个悲情的女人。她对于周萍的爱自然是不被伦理道德所接受的,可是繁漪爱了,激烈如火义无反顾。因为这不该存在的爱情,这不该爱的人,她搭上了一切,甚至变成魔鬼“丑恶地为着情爱痉挛的喊叫”,可是她的萍却是在努力地中止这变态的关系。这不是谁的错,在感情的问题上本就没有对错。只能说,繁漪是一个牺牲者,是这个社会规则的牺牲者。她是任性的,是悲惨的却是同情不得的。

繁漪自己就是一个矛盾体。她拥有旧式中国女人的哀怨、柔弱,又拥有新一代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魄力。所以她享受于这个这个封建大家庭给她的地位以及荣华,又想逃出这个密不透风的铁笼子似的周家。繁漪的物质条件十分优越,精神世界却一贫如洗。她毫不犹豫地牵起周萍的手,不肯悔改的希望他能带给她的精神世界一点光芒。可惜周萍不爱他,他的心在四风那里。于是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陷入悲剧的深渊。

“母亲不是母亲,情妇不是情妇。”繁漪复杂的性格特点反映到了生活上。我想,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对于周萍是爱还是恨了,这其中太复杂,终于发展为一种扭曲的性格。爱恨交织,带着报复的欲望,不能自己。

繁漪是真正的什么都不怕的人。当情绪到达极点时,她什么也不屑一顾。“她是一只沉了的舟,然而在将沉之际,如若不能重新撑起来,她宁可人舟两覆,这是一个火山口,或者犹如作者所谓,她是那被象征着的天时,而热情是她的雷雨。”

第11篇

关键词:作家鬼子;苦难叙事;民族身份;文明冲突;小说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212-03

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广西仫佬族作家鬼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广西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鬼子的作品沉重,坚硬,凝练,诡异,犹如一个冷峻的“精魂”在底层苦难的生活中凄凉放鸣。出身于偏远山区的鬼子,对于少数民族生活艰辛的“叙事凝练而冷峻,直接切人生活的实质。”这是他获得文学叙述魅力的硬核所在。

一、历史的浮出:欲望叙事的突围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的社会无处不存在着“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当代文学也被这只“看不见的手”左右。功利欲望叙事成为作家们津津乐道的写作策略。大写“欲望狂欢”,小说“身体隐私”,调侃“精英”,戏说“革命和英雄”,商品化的“欲望”叙述成之大滥。然而,广西仫佬族作家鬼子不然,他没有随波逐流。于"1996年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目的他“把那几年影响过文坛的一些小说,统统找来读了一遍”口,鬼子有意识地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不屑于写什么。他知道鲁迅,卡夫卡伟大的意义,即是“对人、对民族的巨大的悲悯”…,又要立足现实。

于是,在鬼子那里,他认为文学是作家对“现实”的揭示,作家应具备悲悯的情怀,这应该是文学活动的本质追求。他创作的作品《农村弟弟》、《走进意外》、《睡开的门》、《被雨淋湿的河》、《苏通之死》、《学生作文》、《伤心的黑羊》、《上午打瞌睡的女孩》、《大年夜》等等,就是这种文学追求的结晶。

北大教授陈晓明高度的概括:鬼子瘦硬奇崛,小说的叙事冷峻、偏执、固执Ⅲ。而我则认为鬼子的叙述是平平淡淡的,但在平平淡淡的叙述里却“叙述传奇”,甚至惊心动魄,它使读者产生一种阅读的“陌生化”感,这种感觉吸引你不停地读下去。鬼子的叙事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为人处事方式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鬼子一贯是低调的,从来不用提高声音说话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在他的自传性质的作品《艰难的行走》一书中写道,“一个人的心情很平静的时候,别人能不能听到他的呼吸?应该是听不到的。一个作家如果用一种正常的呼吸状态,叙述他的创作,叙述他的生活,结果会如何呢?我想这应该成为我的一种选择,我不希望别人在这些短小的随笔里,闻到什么不安的情绪,比如愤怒,比如埋怨,比如失落等等……那样对别人对自己都是没有益处的。大家活得挺不容易的。”f,哒就是鬼子叙述故事的心态,一如他的为人。尽管他像鲁迅一样关注着人生苦难,呼唤着社会良知和正义,但他并不是运用导师式、精英式的方式说话,而是在一种正常的呼吸状态下说话。具体来说应该是他始终与大地、与青草、与平民、与生活在人生最底层的小人物进行着对话%他的思想走向我们时代思想的最前列,体现着我们时代的思想力度,这是他突围欲望叙事的方式。

《农村弟弟》(《钟山》,1996年第6期)叙述了20世纪90年代转型期,人们对于“现代化”的浮躁。马思一心想跳出“农门”,为了“瓦城”的城镇户口,拿起菜刀威逼母亲。《走进意外》(《花城》,1996年第3期)讲叙了李条像一只没有方向的蝇子在瓦城游荡,意外的中了大奖,兴奋过度召来“横祸”。《悲悯三部曲》更是把这种艰辛叙述发展带了极致(鬼子的《悲悯三部曲》是《被雨淋湿的河》、《上午打瞌睡的女孩》和《瓦城上空的麦田》)。《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晓雷的民工的悲惨遭遇。《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人民文学》,1999年第6期)为我们展示的是在“瓦城”下岗职工家庭的一个未成年女孩肉体精神双重生活的重压悲惨命运。《瓦城上空的麦田》(《人民文学》,2002年第4期)这个中篇则讲述的却是老一代农民面对现代生活的悲惨遭遇。鬼子没有随大流、跟风,而是把思考推至时代的风口浪尖。在叙述的时候又常常把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与社会问题“巧合”叙述,这些问题从来都不具备独立的意义,而是被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危机四伏”的社会,这其中包括民工的生存,下岗职工及其子女的生存,社会老人的生活问题等等。譬如《被雨淋湿的河》塑造的受难形象是一个有心反抗现实却叉无力反抗的民工,让读者感受到民工的坚强与悲壮。《上午打瞌睡的女孩》则把我们引向一个让人的心灵震撼的下岗子女受难境界。鬼子是通过这个尚未成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拷问异化的社会:到底是谁?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一个只有13岁、还需要父母用心呵护的女孩遭受如此巨大的苦难?而《瓦城上空的麦田》反映的恰好是老年人在现代社会里的孤独,被疏离、被遗忘的故事。

二、无意的坚守:民族身份的认同

人的“身份”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符号,是由阶级、性别、民族、经济条件和地域等许多因素交织而成的,人的身份涉及到诸如“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要到那里去?”等等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问题。鬼子在这种现代性身份追问中,似乎“迷惘”。他是少数民族身份的作家,但他不愿意评论者将他视为少数民族作家。他在一些文学论谈场合中,曾经说过他不是少数民族作家,不愿做少数民族作家,在《艰难的行走》中声明:“我的创作与我那民族本身……丝毫没有痕迹”。然而,这恰恰说明民族记忆和民族身份对他的刻苦铭心。

鬼子在叙述时,总是有意模糊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但作为一个文化边缘的少数民族作家意识总是在他的小说里流露。他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由边缘的农村进入城市中的边缘人、漂泊者,例如《伤心的黑羊》中的李黑,《走进意外》中的李条,《遭遇深夜》里的“我”都是漂浮在“瓦城”中由农村进入城市中的边缘人。他们本身的文化人格与城市的文化氛围格格不入,结果处处碰壁,甚至引发悲剧。《被雨淋湿的河》中的农民工晓雷想用最直接的方式维护正义,结果最后是被公安通缉。《瓦城上空的麦田》中的李四想用民族情感记忆唤醒儿女的孝心,结果他在丢失身份证后居然无法在自己的儿女面前证明自己的身份,所有的感情、血缘关系都被一张小小的身份证击得粉碎。

这对于当代中国作家来说,他们内心极度渴望的是能够一面有力和有效地再现当前全球格局中的民族生活现状,一面富于想象力地建构起一个能适应全球化新趋势的新的中华民族.当我们以国家的层面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谈文化民族身份时.往往只会顾及其占主导地位的民族身份,而对其他具体的少数民族的身份形成一种遮蔽。比如在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所受关注的往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

华民族的民族身份,而遮蔽了其他少数民族的身份。鬼子就是众多少数民族的身份作家中的一位,鬼子是处于两难抉择,他的创作心态及文本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代表性作用。任何一个具有自觉意识和身份认同的少数民族作家都始终处于一种全球化进程、现代化进程与民族化进程冲突并存的两难处境之中,形成了独有的两难情结,具有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双重知识体系,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在反思自己的民族之时,能以审视的眼光看待,能够历史地批判性地发现自己民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正视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汇中的位置,从而渴望通过接受现代性,吸收先进文化的优质来重塑文化身份。

鬼子在面对这种两难情结时,他摒弃了以少数民族单独身份为创作的价值取向。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创作丧失去了文化艺术精神,恰恰相反,鬼子的小说具有非常强烈的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意识。鬼子正是通过对不起眼儿的小人物的书写,来引发人们对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弊端的思考,对“弱势群体”生存问题的探讨,对社会公正的反思。鬼子小说中的悲剧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苦痛,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人们身份遗失产生的悲剧。在现代化的大潮中,经历了贫穷与落后的痛苦煎熬,中国的农民很自然地流露出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强烈要求,小说中的人物,如《瓦城上空的麦田》中的胡来、“我”,《谁开的门》中罪犯胡子,《被雨淋湿的河》中的晓雷就是这样的代表,他们为了谋生,怀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涌人城市。但令人痛苦和窒息的是,他们在城市中,在现代化的工厂中却迷失了自我,陷入了深重的认同危机之中。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的深刻根源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立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对立造成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追求和谐,讲究秩序与血缘关系;工业经济为基础的现代文化则注重竞争,张扬自我,讲究利益关系。当胡来、胡子、“我”、晓雷来到城市后,发现自己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行为处事方式都与城里人格格不入,他们因为农民的身份或者因为少数民族的身份受到歧视,根本无法融人城市当中。晓雷在被老板拖欠工资后,采取了“极端式”的解决办法,而没有诉诸现代法律手段,这是他悲剧的开始。寒露的母亲虽然是城里人,但他骨子里仍然保留了传统文化思想印迹,被丈夫抛弃后被动地寻求丈夫的认同,最后忍受不了羞辱服毒自杀。李四在寻求自己儿女们对他这个父亲的认同过程中,李四与作为城里人的儿女们始终处于对抗状态,相互之间不能理解与沟通。自然形成的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血缘关系,民族亲情关系,居然在现代社会里,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被割裂了。对于进入城市之中的农民来说,城市是由钢筋水泥组成的陌生世界,而他们则只是这个世界的“闯入者”,是城市里的“异乡人”日,他们虽然可以得到比在农村更多的财富,享受到更丰富的物质待遇,但却无法得到城里人的认同,甚至无法取得自我身份的认同.在城市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双向拒绝”的尴尬之中。

这不再是旧的意义上的异化。人被异化的时候。仍然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么,只不过没有权利去拥有它,自由与拥有身份的权利被剥夺了。而文化断裂则使人完全失去了身份,人被零散化了,人的历史被割裂了,自我也就没有了过去,鬼子的小说正是这样刻画了一个个痛苦的灵魂。

三、奔逐:现代化的反叛还是救赎

鬼子采用平民式的“悲悯体恤”和淳朴民族情感的写作姿态,让我们有重回世纪初“五四”的感觉目。今天,我们正步人现代或后现代文明的时代。在边缘的城镇,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摩擦、碰撞、交融,产生诡异的审美。鬼子把这种魅力置于“瓦城”和“麦田”。 在现代社会文明情感的浸植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活在这矛盾世界之中,鬼子的小说蕴力之所以巨大,是他对人性生命着力的叙述,和对人情感危机的描绘。李四(《瓦城上空的麦田》)是“山里的一个农民”,在瓦城的山村里,他是最成功的农民,因为他自己培养的三个子女全部“跳出了农门”,真正成了“瓦城”的市民,李四活在这淳朴的荣耀乡情之中。李四代表的是一种农耕文明,李四的子女:李香、李瓦、李城则代表的是一种现代或后现代文明,这两种情感充满了“危机”。因为社会生活“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在中国m,使中国现代生活变得更加的复杂。李四自我身份的丧失,是因为身份证的丧失(李四用自己的身份证来代替胡来火化),因此,李四的身份在这个世界消失了。李四他试图用父子的情感来证明自我“父亲”的身份,却遭遇拒绝。这与其说是农耕情感的湮灭,不如说是现代情感与农耕情感的断裂。“后现代化社会生存状态使人的共同性的丧失,那就是交流的困难,正是这种前提下,我们可以认为后现代生活是一种情感的断裂。”

晓雷与父亲陈村(《被雨淋湿的河》)也是这样,他们是现代自我价值准则和农耕思想道德守则情感的冲突,陈村是严格恪守传统道德准则的,对于生活的困苦陈村像虔诚的教徒一样默默地承受;而晓雷、则是反抗,他离家南下打工,要追寻自我的完善,叛逆的晓雷是与淳朴的民族情感产生了破裂。文中这样叙述:

晓雷说,反正工资是不能克扣的,谁扣了就可以告谁。人家电视台和报纸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陈村说,你们不就是出卖劳动力给人家打工的吗?你们的目的就是赚钱,可我们呢?我们是谁?

你们是谁?晓雷朝父亲反问了一句。

陈村说,我们是国家干部,我们是给我们的政府干活的,你们呢?你们那是给外国老板打工,知道吗?……

晓雷说,给政府干活又怎么样?给外国老板干活又怎么样?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他恨恨地骂了一句他父亲是一个傻蛋。

――《被雨淋湿的河》

我们说,父子的矛盾,是现代文明与农耕文明悖论。在晓雷的现代情感那里,父亲的行为是“可鄙”的,他认为,父亲陈村守着不为现代商业社会称道的“为政府为国家”的奉献精神,这是“傻蛋”的行为。这种农耕的乡村民族情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当陈村无钱医病的时候,晓雷要告教育局长的贪污、挪用公款,但遭恶人先下手,把他陷害死于矿井中。陈村抱着晓雷的尸体,孱弱地行走在被雨淋湿的河床上时,他的精神已被彻底击毁,农耕文明在现代文明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第12篇

[关键词]雷雨;自然法则;道德评判;文化内涵

曹禺曾说:“《雷雨》里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称为‘雷雨’的一名好汉。他总是在场,他手下操纵其余八个傀儡……”“雷雨”无疑是古已有之的自然现象,甚至早于人类存在,在今天已获得科学透彻的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的控制与利用。但当人类的祖先还处于茹毛饮血、露宿旷野的原始状态中时,自然现象――雷鸣、闪电、暴雨无疑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温饱甚至生死,是比人类强大的不可把握却可以控制人类命运的存在。可见,人类对雷雨认识的一致性来自于各民族始祖面临的共同生存境遇。

希腊神话告诉我们,在人类的青铜时代,世界的统治者宙斯听说人类所做的坏事,变形为人到人间查看,当目睹人类的肆虐和残暴时,他决心以暴雨降落在地,用洪水淹没人类……于是,雷霆轰击,大雨从天而降,大风雨的狂暴蹂躏了庄稼,粉碎了农民的希望。并且海神波塞冬也前来助战,几乎毁灭了人类。

自古以来,人们对雷雨有着普遍认识,在原始人的意识中,天、神是宇宙的最高评判者,主宰人类命运,人不敬天、违反自然法则必遭天或神(即最高评判者)的惩罚。这种认识使“雷雨”意象成为了具有固定内涵的文化原型并在人类思维中流传。但原型必竟是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它的流传在保持其内质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新的时代特征。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最高评判者由自然法则的执行者、维护者,逐渐扩展为社会伦理道德的执行者、维护者,并负载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伦理观念,“雷雨”也就相应地被赋予了更加现实的意义。

雷的巨大轰响、雨的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恐惧,引起人们的敬畏,同时也在无形中规范着人类的行为。人们希望顺天而行,得到神的保佑,这是原始人乃至全人类善良而朴素的理解和愿望。然而,“雷雨”实际上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如人们想象与希望的那样受着具有清醒的是非判断的最高评判者的控制。这样便造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客观悖离。于是,人们往往感到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和命运的捉弄。相信与怀疑、崇敬与恐惧,交织成人们对“雷雨”神秘而复杂的体验。这体验因为植根于人类祖先远古的记忆,经由心灵与血液的传递,成为人类永远挥不去的思绪。对“雷雨”这一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导致了远古人类对它的猜测与敬畏,进而成为一种文化原型。这种普遍的心理模式“深深插入人类记忆之中,象是在我们的机体中打下印记。”即使在人类已能科学客观解释并控制自然力的时候,人们心灵中仍存在挥不去的“前逻辑”的理解。尤其是文学作品,成为这种情感表达的唯一合理的场所。在曹禺的观念中,我们明显体会到“最高评判者”的存在:“……这出戏虽然有时为几段较紧张的场面或一两个性格吸引了注意,但连绵不断的,若有若无地闪现这一点隐秘――这宇宙间斗争的‘残忍’……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管辖……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

而《雷雨》真正要表现的恰恰是他对“人们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的悲悯的心情。于是具体的物相“雷雨”遗传性地担当起这“主宰”的显性形式或使者,贯穿于戏剧的始终。当然,曹禺观念中的最高评判者已不是原始的“神”、基督教的“上帝”甚至也不是“命运”……显然,科学理性否定了这些称谓的合法性,却不能抑制他要表现、探讨这种不可知的绝对力量的冲动。

《雷雨》的整个戏剧情节就发生在暴风雨即将到来的白天和雷雨交加的黑夜。在第一章,八个人物就被放在雷雨之前令人窒息的空气里:闷、热,一丝风也没有。八个人几十年积攒的爱爱恨恨在雷雨即将到来的闷热的低气压中奔腾汹涌,八个背负着仇恨与忏悔的痛苦的灵魂即将崩溃:周朴园与鲁侍萍30年后的巧遇使他有惊、有怕、有内疚,使她有恨、有苦,更有为女儿的担心,对命运的无奈;周萍为犯下的罪后悔,为不能摆脱繁漪而苦恼;四凤极力向母亲隐瞒自己与周萍的关系,又为腹中的胎儿不知所措;繁漪则与周朴园处于尖锐的对抗中,又千方百计设法留住周萍,赶走四凤;鲁贵满脸油汗地絮叨着周家“闹鬼”,向女儿勒索钱财;周冲的美梦因父亲的严历、母亲的恍惚、哥哥的颓废、四凤的躲闪而接近幻灭;鲁大海对周朴园做为已知的剥削者,不知的父亲的恨、对母亲的怜惜、对妹妹的担心、对小人鲁贵的鄙视交织在一起……这些显在的和潜在的矛盾因为雷雨前的沉闷、燥热更加骚动不安,仿佛一场铺天盖地的雷雨一触即发,不可挽回。而八个渺小的生灵却对此一无所知,拼命而无用地挣扎。

在黑夜掩护的雷雨中,四凤与周冲的惨叫、周萍的枪声,侍萍繁漪、周朴园绝望的狂呼被淹没。三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侍萍与繁漪的精神崩溃了,周朴园则家破人亡、生不如死。这一切在最高评判者缺席的情况下不是因果律可以解释的,噩运没有因为人们的躲闪而虚发,也不会因为人们的悔过、无辜绕道而行。但在最高评判者的审视下,人们无论有意无意间犯下的罪过都无法逃避最终的判决,并且无权要求评判的公正。

曹禺在《雷雨》中运用“雷雨”原型意象,加剧了对神秘不可知力量的渲染,也对应了人类对“雷雨”具有原型意义的理解模式。人类曾对自身以外的世界无比畏惧、惶惑,也曾充满信心,用理性与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拯救自身、思索前途和命运。然而,当人类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摆脱一切精神枷琐,无所畏惧时,却发现精神家园的荒芜、生存境遇的杂乱无章。于是,重新体会到宇宙如此浩渺、未知领域如此博大,人的生命稍纵即逝。举目世界尽头,不免有些茫然。“雷雨”意象的一再出现昭示着艺术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言说不可言说者,暗示而非理解世界的奥秘,从来就是艺术想象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曹禺・《日出》跋.《曹禺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454.

[2] 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M].楚图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23.

[3] 曹禺.序.[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355.